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

    第1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旅游管理專業適合女生學習。

    旅游管理專業是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育而建立的一個新型學科。在中國,這門學科的產生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但已成為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部門。

    旅游管理已與工商管理并列,是管理學下的一級學科。該專業培養適應新形勢旅游企事業單位需要的一線服務與管理類專門人才,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較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具備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和發展基礎,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旅游經營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主干課程有旅游學概論、旅游管理學、旅游政策與法規、旅行社業務、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經濟學、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英語、旅游會計學、酒店管理學、酒店餐飲服務與管理、旅游學概論、旅游文化學、旅游資源開發管理、景點規劃與管理、旅游安全學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星期五(4月15日)

    星期六(4月16日)

    星期日(4月17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計算機及其應用080702

    02324離散數學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326操作系統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25計算機系統結構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4741計算機網絡原理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0015英語(二)

    計算機網絡

    080709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2335網絡操作系統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751計算機網絡安全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4741計算機網絡原理

    04742通信概論

    00015英語(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結構力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8線性代數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75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  02442鋼結構

    00015英語(二)

    漢語言文學

    050105  00037美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813外國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00819訓詁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

    00814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00015英語(二)

    英語語言文學

    050201  00087英語翻譯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31英語語法  00832英語詞匯學

    00016日語  00604英美文學選讀

    會計

    020204  00058市場營銷學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61國家稅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60審計學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8資產評估

    00015英語(二)

    工商企業管理

    020202  01051企業經營戰略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61國家稅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53質量管理(一)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2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經濟學

    00058市場營銷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管理學原理

    00061國家稅收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78銀行會計

    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79保險學原理

    0015英語(二)

    市場營銷

    020208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85商品流通概論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61國家稅收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84市場營銷策劃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83消費經濟學

    00015英語(二)

    國際貿易

    020110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0097外貿英語寫作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5844國際商務英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96外刊經貿知識選讀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99涉外經濟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15英語(二)

    法律

    030106  00264中國法律思想史

    00249 國際私法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258保險法

    00167 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00233稅法

    00015英語(二)

    民商法

    030116  08957法律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561世界貿易組織法  00865證劵法  05557物權法

    05560破產法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倫理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70刑事證據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61刑事偵查情報學

    00371公安決策學

    00859警察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04729大學語文

    監所管理

    030109  00929勞動教養學  00931矯正教育學  00934中國監獄史

    00930監所法律文書  00927中國司法制度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18公共政策

    00024普通邏輯學  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1848公務員制度  00034社會學概論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00015英語(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3教育法學

    00450教育評估與督導

    00015英語(二)

    教育學

    040108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71認知心理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較教育  00453教育法學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0015英語(二)

    小學教育

    040112  06230小學藝術教育  00542文學概論(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72比較教育  03329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學前教育

    040102  00398學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24普通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81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885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00402學前教育史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0015英語(二)

    人力資源管理

    020218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6092工作分析  00054管理學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41基礎會計學

    06088管理思想史  00034社會學概論

    06090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00015英語(二)

    機電一體化

    080307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2245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02243計算機軟件基礎(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38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00015英語(二)

    護理學

    100702  03202內科護理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200預防醫學(二)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201護理學導論

    04435老年護理學  03007急救護理學

    03004社區護理學(一)

    00015英語(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學概論  01868民族文化概論  00198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基礎教育

    040120  00266社會心理學(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578中國小說史

    04577中國通史

    應用化學

    081209  02521食品分析與檢驗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8306環境分析與監測  08291環境影響評價

    軟件工程

    080720  07028軟件測試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7172信息安全  07169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  07171項目管理軟件

    道路與橋梁工程

    080807  06076結構設計原理

    06078交通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6082筑路機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80高速公路

    漢語言文學教育050113  06414漢語言文學教育學  0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541語言學概論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英語教育

    050206  00830現代語言學  06425中學英語教學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語詞匯學  00600高級英語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02102遙感概論  02105地理教育學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02101區域科學原理

    00015英語(二)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1現代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00033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

    00312政治學概論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79當代資本主義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034社會學概論

    00480中國傳統道德

    歷史教育

    060102  00771中國現(當)代史專題  00773世界現(當)代史專題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768中國古代經濟史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6427西方文化史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770中國近代史專題

    00775歷史教育學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4 組織胚胎學  02088 生物教育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081進化生物學  02077 中學生物教學法  00015英語(二)

    02076 遺傳學(一)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6教育法規概論  00227公司法  00249國際私法

    00264中國法制思想史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167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信息技術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術教育與研究方  01141信息技術與當代社會  04342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  05181計算機網絡與遠程教育

    計算機科學教育080745    02339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02328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02326操作系統  02336數據庫原理  00015英語(二)

    數學教育

    070102  02013初等數論  02011復變函數  02014微分幾何  00015英語(二)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3數學物理方法  03218中學物理實驗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化學教育學

    070302  02056儀器分析  00413現代教育技  02059化學教育學

    音樂教育

    050408  00733音樂分析與創作  00735音樂教育學  00732簡明配器法  07976音樂欣賞(二)

    美術教育

    050410  00745中國畫論  00742美術技法理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體育教育

    040302  00503體育教育學

    應用電子技術

    080735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5694制冷技術與控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58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2141計算機網絡技術

    00015英語(二)

    06541現代通信技術

    英語翻譯

    050134  05350中級英語筆譯  05384科技英語翻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355商務英語翻譯  05351高級英語筆譯

    汽車服務工程

    082232  06904汽車保險與理賠  04444汽車鑒定與評估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447汽車維修工程  04946汽車發電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制藥科學與工程

    081204  03031藥物分析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9藥劑學  03026藥理學(二)  07781藥事管理(一)

    藥學

    100805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義務教育

    040125  09338課程設計與評價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9288義務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概論  09290初中語文學科基礎

    第3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as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alyze the orientation of "Forestry Management" in the su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forestry economics and forestry policies. Then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of "Forestry Management" from the dire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author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erence.

    關鍵詞: 林業管理學;學科定位;教學模式;參與;北京林業大學

    Key words: forestry management;subject orientation;teaching mode;particip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1-0236-03

    0 引言

    近年來,國家重點扶持農林相關專業,立足于培養專業型人才,促進“三農”發展和生態建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涉及多學科領域的特色專業,其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對于指導農林產業實踐、規劃行業發展意義重大。北京林業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林業院校,其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側重于林業經濟管理方向,經過課程教學改革,目前已開設林業經濟學、林業政策學、林業管理學等專業核心課程以及林學概論、森工概論等專業基礎課程,較好地完善了本科教學計劃。開設林業管理學是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關于學科建設的新探索,深入分析其學科定位、與相關學科的關系以及課程教學模式有助于為構建科學的專業發展思路提供參考依據。

    1 林業管理學學科定位及其與相關課程的關系

    1.1 學科定位 目前,關于“林業管理學”的定義尚未形成統一表述,結合管理學相關概念,“林業管理學”可定義為:系統研究林業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利用林業理論和相關管理手段對林業資源及林業機構進行合理配置和有效約束的學科。目前我國林業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林業企業及林業產業方向且多針對具體實踐行為,從學術視角分析林業管理學本質的成果較少,其原因可能包括:第一,林業管理隸屬于行業管理范疇,各行業管理理念具有相通性,林業管理學是在借鑒企業管理學基礎上形成的分支學科,短期內缺乏研究創新點;第二,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定位決定其行業管理模式的確立滯后于工業及服務業,而我國關于行業管理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故林業管理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及實踐經驗;第三,部分研究未細分林業經濟與林業管理的區別,致使林業管理未體現出行業特殊性。

    從專業教學角度來說,林業管理學是林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特色課程,目標定位在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思考能力起示范作用[1]。部分林業院校重視林業經濟學而忽視林業管理學和林業政策學,導致學生難以對專業形成正確認知且不明確林業學科對行業的指導意義,上述三門課程具有同等的專業教學地位,均應成為林業經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

    可見,學術研究及專業教學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學定位尚不明晰,其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教學價值等有待于深入剖析。

    1.2 林業管理學與相關課程的關系

    1.2.1 林業管理學與林業經濟學的關系 目前有學者提出“林業經濟管理學”的概念,即將林業經濟與林業管理結合研究,但應基于以下前提:第一,林業經濟與林業管理研究對象存在差異;第二,林業經濟管理不等同于林業經濟與林業管理的簡單疊加;第三,依托不同的研究環境,應明確林業經濟管理研究對象的側重點。總體來說,林業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林業企業及要素管理、林產品市場營銷管理、林業項目實施評價管理、林業經營管理及林業資源、產權管理等[2];林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括:森林保護、經營、利用、改造與再造的一般經濟規律以及區域林業經濟、林業產業經濟、林業生態經濟等[3-4],其中,林業產權制度及宏觀調控是兩者共同關注的部分。林業經濟學是對市場經濟運行機制進行的理論性探索,強調遵循客觀規律;林業管理學是利用行政、法律、經濟手段對林業市場及非市場領域進行有效干預,體現主觀能動性的控制作用。故林業經濟學是林業管理學的研究基礎及依據,林業管理學對于林業經濟行為長期有效運行具有調節功能。

    1.2.2 林業管理學與林業政策學的關系 林業政策是國家依據社會經濟實際需求和客觀規律對林業部門及林業生產經營活動制定的行為準則,其學科研究對象包括:國家為促進林業的發展所制定的林業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全過程所應遵循的策略原則及具體規定等[5]。相比之下,林業政策學強調政府層面上形成的理論指導,具有統領性和概括性;林業管理學則注重理論實踐結合運用,是對林業政策的有效執行和深化,具有系統性和詳實性。

    綜上所述,三門課程的融會貫通能夠拓展林業管理學教學內容,完善其教學體系,提升專業綜合競爭力。

    2 林業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課程教學除課堂教學外,還包括課外自主學習及考核體系等。北京林業大學教學案例中,林業管理學教學主體的信息如表1所示。

    2.1 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林業管理學課程的主體環節,其核心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分析林業管理學研究對象、學科體系構建以及對林業建設的指導意義。借鑒國外教學模式,該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思考能力,不局限于特定教材,鼓勵學生形成獨立的見解。為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教師通過組織英文文獻閱讀、分組匯報等使學生明確林業經濟學、林業政策學等課程的研究要點,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有爭議的問題展開自由討論。與傳統課堂教學方式不同,教師的作用體現在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開展頭腦風暴和團隊協作,主動參與課堂討論,發表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并提出新問題?;疽笫牵簩⑿姓喾譃槿舾尚〗M,每組針對一個具體問題進行討論,規定每組的討論和匯報時間,由小組成員自主確定負責人和記錄員等[1];同時,教師會扮演參與者的角色,與學生共同探討某些問題,體現出“批判辯證評價事物”的教學理念。目前我國大學課堂教學仍以教師講授為主,故上述模式難以使學生在短期內形成對林業管理學的清晰理解,但課程結束后,反饋表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課堂參與意識及學習積極性實現較顯著提升。

    2.2 課外教學 課外教學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鞏固提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國外部分高校強調課外教學所獲取的信息量遠超過課堂教學,其教學質量決定課程整體效果。案例中,林業管理學課外教學內容包括:研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分析國外林業經濟學與林業政策學研究框架并比較中外林業管理理念等;同時,鼓勵學生通過關注森林認證、集體林權改革、排污權交易、自然保護區管理、狩獵行為等熱點專題擴展對林業管理學的認識范圍。課外教學方式包括:基于自身對課程存在的疑問探究適合的解決途徑;記錄并提出文獻閱讀中值得探討的問題;預習即將講授或討論的課題;參加專題拓展講座等。課外教學的核心目標是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關注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深化對林業管理學的認識。

    2.3 考核體系 考核方式是評價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的重要指標,通常不恰當的考核方式易使學生對課程產生消極情緒。從教學目標來看,林業管理學注重學生對林業管理行為的全面理解,故不適宜通過閉卷或開卷考試的方式評判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狀況。案例中的考核體系由以下三部分構成:第一,課堂考勤。作為保證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考勤有助于端正學生學習觀念,維持課堂教學秩序;第二,參與評價。課堂參與既是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判斷標準,也是教學過程考核方式之一,重視參與評價,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提高教學效率;第三,成果匯報。師生討論提出兩種匯報方式:小組專題答辯及自選題目撰寫論文,綜合來看,學生關注較多的研究命題包括:分析林業經濟學、林業政策學和林業管理學課程之間的關系;林業管理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營林企業與其他類型林業企業經營管理的異同點;集體林管理與國有林管理的異同點;林業管理涵義及思想演變;《森林法》修改與我國林業發展的關系等。同時,鼓勵原創性觀點并對具體問題進行闡釋,以達到梳理課程體系,總結學習收獲的目的。

    綜上所述,林業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6-7]。

    3 結論與討論

    本文針對北京林業大學的案例對林業管理學教學模式展開探討,研究結果表明:開設林業管理學是構建林業經濟管理專業學科體系的重要環節,教學理念及方法、學生參與程度、課程內容設置、考核方式等對課程教學質量影響顯著。案例中的經驗與不足對其他林業院校林業經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模式的借鑒意義體現在:第一,深入剖析課程本質特征及內涵,適當選取論點鮮明的教材且不局限于已有觀點,促使學生對課程研究對象形成客觀評價;第二,倡導學生樹立獨立思考、理性批判的思維模式,通過課外實踐加深對林業科學的理解;第三,營造師生參與型課堂氛圍,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又能避免因課程內容因素而影響教學效果;第四,依據學科特征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尊重學生合理意愿,重視學生思想深度的提升而非對具體知識的機械記憶,使教學成效充分體現。

    未來我國林業院校應更多關注林業經濟管理專業學科建設,從課程教學模式及效果等微觀層面深化教學體制改革,致力于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和促進我國林業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月琴,朱臻,劉德弟,等.林業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1(5):58-59.

    [2]高嵐.林業經濟管理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1:27-210.

    [3]張建國.林業經濟學的學科性質與學科體系——林業經濟學學科體系探索之一[J].林業經濟問題,1998(1):33-34.

    [4]溫亞利,劉俊昌,謝屹.中國現代林業體系建設與林業經濟學發展[J].林業經濟評論,2011(1):10-11.

    [5]劉鳳飆.關于我國林業政策學有關問題的初步探討[J].林業經濟,1990(8):53.

    第4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概論 實踐內容 商流 資金流 信息流 物流  

        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跨學科的新興專業,《電子商務概論》是網絡經濟環境下一門開創性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相關專業的必修課或選修課。該課程主要介紹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重點講解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安全技術、網上支付、網絡營銷手段與策略等。這門課程是整個電子商務專業學習的基礎,涉及多門學科,多個技術領域。而國內外關于電子商務的實踐教學內容大多較散而雜,而且關于該課程的實踐教材也較多,但不具有系統性和關聯性。本文從電子商務“四流”的角度對實踐課進行設計,以形成一個系統的、關聯的電子商務概論實踐內容,提高教學的目的性和實用性。 

     

    一、《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性質 

     

    《電子商務概論》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同時也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及國際貿易等專業的選修課之一。該課程是一門融合了計算機信息技術(尤其是Internet技術)、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知識的綜合性、邊緣性、交差性的新興學科。該課程主要研究和介紹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模式、基本原理、關鍵技術及其應用。本課程既可以讓學生了解電子商務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同時也是學習后續課程的基礎,對學生系統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二、《電子商務概論》的實踐教學內容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課程性質決定實踐教學一直是高職高專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探討的重點內容,討論實踐教學的教材和論文比比皆是,但是,總是沒有一勞永逸的。因為,電子商務技術不斷更新發展,要求不斷地調整教學內容來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步伐,否則將失去應有的意義。 

    電子商務包括電子貨幣交換、供應鏈管理、電子交易市場、網絡營銷、在線事務處理、電子數據交換(EDI)、存貨管理和自動數據收集系統。在此過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外聯網、電子郵件、數據庫、電子目錄和移動電話。[1]我們常常將他們歸為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四流”。 

    這“四流”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流通過程,互為存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既是獨立存在的單一系列,又是一個組合體。將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做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和對待,會產生更大的能量,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通過筆者近十年的教學經驗,現將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實踐內容從“四流”出發進行一個適當的歸納和總結。 

    (一)信息流的實踐內容 

    信息流的廣義定義是指人們采用各種方式來實現信息交流,從面對面的直接交談直到采用各種現代化的傳遞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儲存、檢索、分析等渠道和過程。信息流的狹義定義是從現代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應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處理過程中信息在計算機系統和通信網絡中的流動。在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中都涉及到信息流,在這里我們主要實踐內容是企業如何進行信息、管理和使用,以及企業如何收集和使用別人的信息。 

    具體的實訓內容包括: 

    1.IE瀏覽器的設置方法:這是企業上網的第一步。 

    2.免費郵箱申請:這是企業和其他個人或企業進行交互的最常用的手段和方式。 

    3.常見電子商務網站瀏覽(B2B,B2C,C2C等類型):通過此方式尋找、收集資料。 

    4.企業網店或網站的制作:利用淘寶等平臺進行網上開店,域名的申請、網站空間的申請和網站內容的構建,企業郵局的申請和使用。 

    第5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工商企業管理學什么 工商企業管理主要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能熟練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管理技術。例如:開拓公司業務、進行銷售統計、對客戶關系進行維護,合理規劃人員安排、為公司節省成本,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課程:《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公共關系理論與策劃》、《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物流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企業經營戰略管理》、《電子商務概論》、《商務談判》、《連鎖經營管理》、《中小企業管理》、《企業經營管理》、《組織行為學》、《企業文化與形象策劃》。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就業方向 1、企業管理:各類工商企業、銀行、證劵公司等金融機構,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已經征服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已經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

    2、市場營銷:到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從事管理決策、營銷管理、銷售、公關、品牌傳播、理論研究與教學,或者是實際操作與管理性工作。

    3、會計小額:主要導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事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

    4、財務管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學術研究,在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征服與事業單位、中介機構從事財務管理、咨詢服務及其他相關經濟管理工作。

    5、人力資源管理:到企業、事務單位及征服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

    工商管理學專業介紹 工商管理專業(英文:Industr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第6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我國醫療保險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1通識教育課程對學生能力培養力度不夠

    通識教育(Genergl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階段的一種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目前,我國的通識教育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馬列主義類課程和外語、計算機、數學等方面的課程,以醫療保險開辦較早的鄖陽醫學院為例,其思想政治、馬列主義類課程為348學時,大學英語為270學時,數學類為144學時,計算機為108學時,按照其大學四年的必修課總學時2805來算,其中思想政治、馬列主義類課程占比為12.41%,同樣,筆者所在的廣東醫學院,思想政治、馬列主義類課程也為348學時,占所有必修課程3055學時的ii.39%,如此高比例的思想政治、馬列主義類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擠占了其他課程的學習時間,像一些具有更高實用價值的課程,如口才學、營銷學等都無法開設,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改變這種現狀,恐怕還需要各級教育部門改變觀念,大力支持和配合課程改革才行。

    1.2基礎課程中醫學課程少,學生醫學技能不過關

    醫療保險是醫學、管理學、經濟學、保險學、法學等眾多學科融合在一起的一門學科,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管理學、經濟學、保險學等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了解國內外社會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的理論及現狀,初步具備醫療保險的管理和經營能力。由此可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以及其他一些相關學科基礎課程的知識是醫療保險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由于受四年制學制的制約,學校要合理配置這么多學科基礎課程,同時還要設置專業課程絕非易事;另外,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要讓學生在短短四年內的時間里既學好醫學,又學好保險學、經濟學、管理學等課程的知識也是比較困難的。為了降低難度,大多數院校只開設基礎醫學課程,不開設臨床醫學課程,這就導致學生無法系統學習醫學知識,醫學技能不過關。據筆者所在院校的畢業生反映,他們在找工作面試過程中,用人單位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學生所學醫學課程太少,不能達到用人要求。

    1.3專業方向歸屬不明確專業課程設置各不相同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頒布),醫療保險只是一個專業方向,這個專業方向究竟放在哪個專業下,完全由各校自主決定,就目前的情況看,絕大多數學校把它放在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目錄下(如東南大學、昆明醫學院、廣東醫學院等),也有些學校把它放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目錄下(如江蘇大學、安徽醫科大學、NIgH醫學院等),還有的學校把它放在預防醫學專業目錄下(如廣東藥學院等),除此之外,還有放在衛生事業管理、保險學等專業目錄下的,由于專業方向歸屬不明確,導致各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各不相同,基本上都是根據現有的師資力量、教學資源和所歸屬的專業來進行,其差異性相對通識教育課程來說更為明顯。

    1.4注重理論教學,實踐和實習環節不夠

    據王霆、楊玉梅等人對應屆高校畢業生和企業、高校教師三類問卷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最重要的長期原。學生就業能力差,究其根本原因是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結果,高校往往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和實習,這是我國高校的通病,也是制約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瓶頸所在。據麥可思近幾年公布的大學生就業報告,結果都顯示專業教學中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加強實習和實踐環節已刻不容緩。就目前我國醫療保險專業的實習情況來看,除了安徽醫科大學安排了為期半年和昆明醫學院安排了為期9周的臨床實習之外,其他學校基本上只是安排去保險公司或社會保障局實習,就算是去醫院實習時間也非常短,如筆者所在的廣東醫學院,安排了為期1個月的醫院實習時間,但往往不能很好地執行到位。

    2醫療保險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

    2.1合理設置通識教育課程,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

    據《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及就業能力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對就業及就業質量有幫助的因素中,“個人能力”被賦予了最高的評價,占46.60%;其次是“社會關系”,占32.02%;再次是“所學專業”,占12.O3%【4j。由此可見,承載著“個人能力”的通識教育課程的設置非常重要,它關系到一個學生的最基本的素質培養和能力鍛煉。通識教育課程必須具有應用廣泛性和可持續發展性。高校除了開設目前已有的通識教育課程之外,筆者建議再開設一些如醫學倫理學、演講與口才、營銷學、社會調查與統計方法、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等方面的課程,增強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為了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可適當壓縮通識教育類課程的學習時間。

    2.2合理配置學科基礎課程,提高醫學課程比例

    醫療保險是醫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眾多學科融合在一起的一門學科,在學科基礎課程的設計上,要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紤]到醫學知識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自學的高難度性,應加強醫學課程教育,提高醫學課程比例,適當精簡其他課程。在醫學基礎課程上,建議開設基礎醫學(生理、生化、病理、藥理、診斷學等)、臨床醫學(內、外、婦、兒科)等課程,同時增加藥學概論、預防醫學概論、流行病學、社會醫學等課程。經濟學(金融保險)和管理學基礎課程可以開設管理學基礎、西方經濟學、風險管理學、保險學原理、會計學基礎、衛生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等課程,另外,再適當補充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組織行為學及民法學等課程。

    2.3圍繞專業或專業方向設置專業課程

    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一定要緊緊圍繞醫療保險這個專業方向,突出醫療保險的醫學背景和醫學特色,要有別于其他專業方向的課程設置。在此,筆者建議開設人身保險(人壽與健康保險)、保險精算學、保險經營管理學、保險營銷與實務、保險核保理賠醫學、疾病分類學、病案學、社會保障概論、社會醫療保險學、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等課程。除了這些必修課程外,還可以開設一些專業方向性的選修課程,將那些能在專業上繼續加深的課程或前沿課程納入,讓學生拓寬知識面、及時了解學科發展動向。例如可以開設金融理論與實務、保險會計學、保險統計學、保險公司財務管理、保險核保與理賠、勞動經濟學、醫院管理學、公共關系學等課程??紤]到醫療保險專業一般是在醫學院校開設,這些院校金融保險類師資力量較為薄弱,能夠提供的專業選修課程有限,針對這種情況,與財經院校相鄰較近的醫學院??梢圆扇 靶P:献鳌钡姆绞?,大膽嘗試跨校選修【5】,使得不同學校之間的教學資源能夠互補、共享。

    2.4調整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比例,加強實踐和實習環節

    醫療保險專業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高,學校必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2.4.1加大實踐課程和見習課程的比重

    首先,在醫學和臨床課程設置上,要加大實驗課和臨床見習課的比重,在這一點上,醫學院校具有別的學校無法比擬的優勢,實驗室條件成熟,并且有長期合作的臨床見習單位。其次,在保險學、人身保險、法學等理論課上,要增加案例分析課,讓學生參與討論,加深對基本原理的理解,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次,高校要加強和保險公司的合作,定期請保險公司專家到學校來舉辦講座,給學生講解保險領域的前沿知識,還可以建立一批實習和見習基地,供學生實踐鍛煉所用。

    2.4.2除專業實習外,增加臨床實習

    第7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一、體育管理專業面

    體育管理專業面是指體育管理專業的知識容量。為了發揮體育管理人才的作用,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體育管理專業知識面不能越學越窄。但是,我國高等教育,長期偏重于強調專業性,強調對口,而且口徑越來越小,突出體現專才教育而不是通才教育。這種觀念自然有其主客觀原因:第一,我國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在過去一個時期內未能發展起來,長期處于本科教育狀態,這樣造成了本科畢業生已成為直接對口的對象,因此必然強調他們的專業性,強調他們必須是專業人才或專才;第二,目前高校從業教師中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教師一般占據著各專業學科帶頭人的位置,他們的學歷基本是本科,因此導致他們以自己接受高等教育時的感受而特別強調專才的重要性;第三,我國高等教育觀念中過于強調應用,強調適應,強調服務的情況是十分突出的。應用、服務、適應顯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即使講適應,也不應作過窄的理解,觀念上的這些問題也造成了影響。

    針對以上體育管理專業面的問題,我們在認識體育管理專業知識面的過程中,必須從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科學技術的變化、用人標準的變化等因素入手,改變過去對于“應用、服務、適應”的狹隘看法,摒棄體育管理專業所謂的“對口”培養方案和知識評價標準。當然,在體育管理專業的“專才”與“通才”培養目標上,確實還應該掌握一個度的問題,盡管不能籠統地說體育管理專業必須進行“專才”教育,但是,一定的專業基礎還是很重要的。這也就是說既有較寬的知識面,又有較強的專業性,這是最理想的。盡管僅靠4年的時間達到理想境界是困難的,我們也要盡可能的這樣做。為了實現體育管理專業知識面的拓展,需要擴大體育管理專業課程的跨度(本專業與其他專業的交叉與拓展),使本專業內的課程跨度也適當的大一些,以便使學生站在本專業的同時能有較寬的視野。這樣,就可從事與本專業對口的職業或繼續在本專業方向深造,即使轉到與本專業相近的行業,也不致于感到很困難。

    二、體育管理專業結構

    使體育管理專業學生具備較寬的知識面,關鍵的影響因素在于體育管理專業結構設置。

    1.要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體育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為各級各類體育行政管理、體育產業管理、俱樂部管理等。這種工作性質決定了每位畢業生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都要與人打交道,都有自己做人的問題,因此應當具有人文知識;都要與社會打交道,因此要掌握一些社會科學知識;都要與自然打交道,與物打交道,因此要懂“理”,要學一些理工知識。從體育管理專業人才所需要的知識結構不難看出,體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多學科的交又與互融。要避免體育管理過多的考慮體育專業問題,同時還要注意區別學科交叉互融不等于幾個具體學科知識簡單的匯合。其實,當今蓬勃發展的生物學和發揮巨大作用的經濟學,已為體育管理學專業建設形成了范例。比如DNA的表達使生物學與數學,還有計算機技術及其交叉同放異彩;經濟學中的兩大分支——數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與數學在極高水平下的融合,尤其是數理經濟學,其重大成就幾乎既是經濟學的,又是數學的。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從體育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知識結構,以及知識結構的形成所依托交叉互融的多種學科這一事實不難看出,綜合性大學辦體育管理專業的優勢及效果已凸現出來。

    2.要形成敏銳的思維結構。解決復雜紛繁的社會問題,或者能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求人們具備敏銳的思維能力。一談體育管理,僅用常規思維考慮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體育管理人才要求的,必須集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操作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于一體。而理學知識偏于一般原理,邏輯占有更重的地位;工學、自然科學知識雖少不了一般原理,但操作的地位更高;文學思維的發散性特點更顯著。當體育管理專業學生廣泛涉獵這些知識領域時,就有可能受到多種特性思維方式的熏陶,使思維結構更合理,使思維水平提高,使人更聰明。

    3.要產生積極的價值結構。不同類型的知識向人們揭示不同的價值觀念。事實上,不僅不同人的價值判斷可能是不同的,同一個人在不同問題上的價值判斷也可能不同。人在不同事物上的價值判斷,構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系統。我們希望人們所采取的價值判斷更先進一些,而當他在許多事物上的價值觀念都比較先進時,他的整個系統就會比較先進,從而,導致人向更高尚的方向發展。覆蓋面較寬的知識為這一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各類知識從不同角度提供了觀念選擇,例如各類知識所提供的美學價值判斷及其差異就使這種選擇也成為可能。所以,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和科學價值是同時不可缺少的。人文的力量加之以科學的力量,藝術的力量加之以邏輯的力量,使人更好地面對人生,面對世界,從而也使人有更先進的價值觀念系統,使人更有力量。以上價值結構的形成所賦予人們的力量已得到共識。不同的價值結構融合所迸發出的價值結果已形成了五彩繽紛的價值域。體育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中的價值結構形式應該如何建立,理應依據怎樣把體育管理專業學生培養成為更具有“力量”的人而加以選擇,理應從社會價值、人文價值、科學價值的不同知識提供中尋求答案。這是進行體育管理專業結構設計的理論基點。

    三、體育管理專業課程建設

    專業建設能否達到預期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除了應對專業人才的知識面和知識結構充分考慮外,其落腳點應該依附在課程建設上。課程建設不僅包括圍繞專業建設而進行的學科課程組合,而且,也包括具體的課程教學質量。

    1.體育管理專業通識課程設置。通識課程即為全校所有學生、所有專業都開設的必修課。從通識課程的定義可知,體育管理專業在通識課程的設置上,應該服從于學校統一安排,而目前學校一般的通識課程主要是外語、計算機、政治、高等數學、體育(體育專業除外)。

    2.體育管理專業主干課程設置。專業主干課程對保證專業培養整體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專業主干課程是從十余門,乃至20余門專業課程中抽取出來的,是專業課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但這些專業主干課程一般又是基礎性的。例如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古典文字等,中國歷史專業的中國通史等,美術專業的素描等。對體育管理專業而言,管理學概論、體育管理學等課程,自然就成了該專業的主干課程。

    3.體育管理專業基礎課程設置。為了實現體育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按照體育管理專業面和課程結構組成的要求,體育管理專業基礎課程應該包括人文社會科學、人體科學、管理科學、運動科學的知識內容,即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運籌學、社會體育學、體育經濟學、系統科學基礎、體育統計學、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法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田徑、籃球、排球、足球、網球、武術、游泳等課程。

    4.體育管理專業專業課程設置。抓住專業主干課程這一環.就基本保證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質量,但對于全面的培養質量來說,僅有這一環還不夠,必須合理安排一般專業課程。其實專業主干課程與專業一般課程對保證專業知識內容又是相輔相成的。主干課程不能脫離一般專業課程而獨立存在,專業課程中也不能沒有重點。為此,在體育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指導下,圍繞主干專業課程應該設置的一般專業課程還包括: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學、經濟管理學、管理心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競賽學等。

    5.體育管理學專業選修課程設置。按照現代課程論的觀點,以及人才培養中的個性化發展目標要求。在進行專業課程設計過程中,除了科學安排以上體育管理專業必修課以外,還必須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和多方面需要,為學生提供門類較多的專業選修課。

    體育管理專業選修課的設置,首先應該緊緊圍繞培養目標而設計,要把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思維結構、價值結構盡可能的體現在選修課程內容之中。其次要避免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湊足畢業學分而忽視知識結構搭配等現象發生。為此,我們可以考慮將選修課劃分成幾個模塊,在模塊設計時實現結構的合理配置。按照這一指導思想設計了以下三種體育管理專業選修課模塊形式(見表)。

    表體育管理專業選修課模塊形式

    附圖

    注: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是學生運用知識和提高能力的具體體現,應特別予以重視。

    第8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關鍵詞: 體育管理學 現狀 趨勢 前景

    一、管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當人類產生后,開始共同勞動和生活的時候,管理活動就開始了。管理實踐活動成為管理思想產生、發展的基礎與源泉。18世紀60年代始于英國,繼而法、德、美等國開展的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技術的大變革,也促成了管理思想的革命。此時管理實踐和管理理論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統,卻為后來管理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人泰勒在總結前人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管理原理”,成了管理科學建立的標志。此后,許多學者都力求將各派觀點兼容并蓄,建立統一的管理理論體系。這些理論逐步趨于統一,形成新的、全面的、統一的現代管理學。

    二、體育管理學在國內的發展

    1935年我國出版了金兆均的《體育行政》,但真正研究和建立體育管理學科則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此時,我國體育院校開始研究體育管理學科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管理學。目前,我國體育管理學科學歷層次已經齊全。1985年部分體育院校開始增設體育管理本科專業,1989年武漢體院正式招收體育管理研究生,現在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大學已有3所。

    體育管理學科的學術組織及學術活動在我國發展較快。1985年廣州召開了“全國體育管理研究會學術討論會”,這是我國第一次全國性的體育管理學學術活動。原國家體委于1985年成立了“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研究會”,1994年成立了“國家體委系統科學推廣工作領導小組”。這些學術組織經常開展學術交流等活動,有力地促進了體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推動了體育管理學科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不僅從美國、蘇聯、日本等國引進體育管理專著,而且邀請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體育管理學專家來華講學,對促進我國體育管理學科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我國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發起,籌建了亞洲體育管理學會。

    三、體育管理學科的發展趨勢

    (一)體育管理思想觀念將會發生轉變

    體育管理將由傳統的經驗決策向民主、科學的決策轉變;體育管理將由“人治”向“法治”轉變;體育管理將由以計劃經濟為基礎的政府統一集中的管理向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政府與社會相結合的綜合管理轉變;體育管理將由重視理論性管理研究向重視務實管理研究轉變,明確政府與社會的事權劃分,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離。

    (二)體育管理的學科體系不斷拓展完善

    體育管理學將會進一步分化,學科體系將不斷擴展。體育管理學的分化發展使其產生了體育管理原理、競技體育管理學、學校體育管理學、社會體育管理學、軍隊體育管理學、體育產業管理、體育物業管理、體育信息管理、體育人才資源管理、體育科技管理和體育資金管理等二級學科。體育管理學的某些二級學科根據特殊需要,可能產生更深層次的學科。例如,體育產業管理的下面有可能產生體育旅游管理、體育廣告業管理、體育經紀人管理、體育市場管理、體育無形資產管理等。社會體育管理有可能產生鄉鎮體育管理、社區體育管理、民族傳統體育管理、傷殘人體育管理和大眾健身俱樂部管理等。

    (三)體育管理學科知識結構日益趨向合理

    自20世紀80年代體育管理學科建立以來,我國出版體育管理學教材達20多部,反映了體育管理學知識結構的發展趨勢,表現出以下主要特征:1.這些教材的基本結構大體上是:體育管理的基本原理—體育管理職能—體育管理對象—體育管理實踐,該體系基本能反映我國當前體育管理學科發展的實際情況。2.各教材的基本原理與職能部分具有一定的體育特色,同時從一般管理學當中的借鑒稍顯過多。管理對象部分基本實現了一般管理與體育管理的有機結合。實踐部分反映了體育管理實踐的現狀,總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驗與方法。3.其內容不斷更新,體系日益完善,結構趨向合理,反映出我國體育管理學的學科知識結構不斷趨向合理。

    (四)體育管理學知識內容的發展趨勢

    1.我國體育管理學內容體系的演變

    基礎理論的內容所占比例逐漸下降,體育事業管理的內容比例增加,體現出管理理論與體育管理實踐的不斷融合;基礎理論側重點各異,表現出內容體系從整合到分散,再到整合的發展趨勢;體育事業管理內容日益與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相吻合。

    2.我國體育管理學基本內容的發展趨勢

    體育理論和管理理論進一步融合,不斷提煉、歸納和總結出新的規律,在原有體育管理原理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更具有體育管理特色的體育管理原理和原則,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管理學已具雛形。在內容上,逐步走向基本原理和基本職能融于體育中觀管理中,由注重宏觀和中觀的理論研究,向重視中觀和微觀研究延伸,體育管理學更具有實踐應用性。

    我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為體育管理學的研究拓寬了領域,豐富了新型體育管理學的內容體系。21世紀體育的產業化、社會化、科學化和法制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大,體育管理學的內容體系將向面向改革、面向客觀實際、面向未來發展。體育管理系統、體育管理可持續發展和管理體制改革研究將成為體育管理學的重要研究內容。

    社會體育管理將成為體育管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全民健身運動、社區體育、農村體育、職工體育、少數民族體育等將成為社會體育新的亮點,針對社會體育的各個領域由原有的中觀層次的研究向微觀領域深化和細化研究,大大充實更實用的體育管理內容。體育產業體系的初步形成使體育經濟管理成為體育管理學不可或缺的研究內容,體育產業經營管理將成為體育管理的又一重要內容。同時,體育管理將會不斷充實符合體育特點的管理技術與方法。

    四、體育管理學科的發展前景

    21世紀體育事業將會更加繁榮,對體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給體育管理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肥沃的土壤。西方發達國家許多高校都培養了大量體育管理人才,出現了各種體育管理的學術成果,同時其體育管理實踐走在了世界前列。近年來,我國體育管理專業在各高校紛紛組建,正逐步走向成熟。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和體育事業的發展,對體育管理人才將有一個大的需求。同時,體育管理實踐的領域正在不斷擴大,這表明體育管理學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盧元鎮主編.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概論高級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孫漢超,謝英.國際體育管理知識體系構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1).

    [3]張瑞林.論體育管理學的學科體系.體育學刊,2003(1).

    第9篇:經濟與管理學科概論范文

    關鍵詞:銜接;延伸;架構

    《旅游學概論》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入門概論性課程,也是該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幾乎所有的旅游相關專業都開設這一課程,取用的名稱也多不同,如有《旅游學概論》、《旅游概論》、《旅游學導論》、《旅游學基礎》等。通過該課程學習,學生可以掌握旅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然而,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現,正是由于其基礎性地位,導致該課程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頻繁的與后續專業課程的知識內容或理論發生交叉、沖突,教師在教學中深感這一問題的困擾,學生在該課程學習中多未有體會,但從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卻逐漸顯現出來,并且隨著專業課程科目的增加,這種交叉和沖突現象會越來越突出。這種現象和問題,迫使筆者探究解決之道,并最終付諸于文字,以期與同行交流切磋。

    一、銜接與延伸式教學架構思維的提出

    《旅游學概論》使用的教材,目前多以李天元主編的第六版《旅游學概論》為主。該課程的內容主要圍繞著旅游活動、旅游者、旅游業、旅游資源的相關特征及基本規律展開。該專業的后續課程,實際也多是圍繞著以上內容展開,是以上內容的深化和細化。知識內容上的延續與遞進,不僅僅是邏輯的需要,更為該專業學生學習扎實的知識所必需。但是,這種延續與遞進,就為該課程與后續課程知識內容上的銜接與延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顯然,如果處理不好這種銜接與延伸,勢必然造成知識內容上的重復,造成學生重復性的學習。這種后果是十分嚴重的,不僅僅是教學的失敗。旅游管理專業本身的理論框架就未真正建立,如此以來,該專業理論框架體系的建立則將更加舉步維堅。知識內容的重復和理論框架體系的混亂,可能會導致某些學生甚至懷疑這個專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鑒于此,筆者認為做好該課程與其他后續課程知識內容上的銜接與延伸,并探索出與之相符的銜接與延伸式教學方法,已成為必須和當務之急。

    二、銜接與延伸式教學內容的架構

    作為旅游管理專業核心與基礎的《旅游學概論》課程,內容上的銜接和延伸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蛘哒f,該課程銜接與延伸教學內容的架構主要從兩點入手。一是,從專業宏觀角度,從專業涉及到的學科知識大背景角度而言,要做好內容上銜接與延伸的架構。這一種架構,我們稱之為外部銜接與延伸,或稱為外延上的銜接與延伸。

    該課程涉及到的大的學科知識內容是極廣泛的,大致涉及到:管理學、經營學、經濟學、營銷學、資源學、地理學、文化學、產業學、策劃學、規劃學、設計、服務學、法律法規、心理學、美學、統計學、財務學、會計學、公共關系學、商務談判、環境學、歷史學等等學科內容。與以上學科知識內容銜接延伸架構的原則,就是要把握好以下這些關系:總括與分支、宏觀與微觀、普遍與特殊的關系,也就是說,旅游學概論中所涉及到的旅游歷史、旅游資源、旅游規劃、旅游交通、旅游管理、旅游經營、旅游文化、旅游市場、旅游產品、旅游環境等等方面的各個知識內容,隸屬于相應的大背景知識,或者說只是所屬領域的分支。如旅游歷史,是歷史學的一個分支;旅游資源是資源學的一個分支;旅游文化是文化學的一個分支;旅游規劃是規劃學的一個分支等等。

    我們以旅游歷史、旅游管理經營為例,再做進一步說明:學習旅游歷史,首先應盡可能的掌握或通讀中外歷史,然后再將旅游歷史放入歷史長河中,進行專門性系統性學習。同樣,學習旅游管理與經營,應首先將管理學經營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然后再去學習旅游管理與經營的專門知識體系。旅游歷史與歷史學、旅游管理經營與管理經營學,雖然分屬于不同的課程科目,但在知識體系上是屬于與被屬于的關系,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這種關系,就是一種天然的銜接和延伸,是任何人都無法將之割裂的一種銜接關系。歷史學是旅游歷史的基礎,旅游歷史必須在歷史學浩瀚的材料中剪輯編撰。管理經營學不僅是旅游管理經營的核心和基礎,也是工商管理、企業管理、市場管理、文化事業管理等等管理知識領域的基礎。管理經營的原理、方法、原則、理論核心等等內容,是旅游管理經營知識的源頭,它們支撐著旅游管理經營知識體系框架的建立,也規定和左右著旅游管理經營理論框架體系發展的方向。

    按照上述思路推導下去,我們容易得到這樣一個共識:我們僅學括性的宏觀知識就已夠用,再學習與其銜接的分支知識似乎成為多余。這種“共識”顯然是片面的,在此,我們仍舊以旅游歷史、旅游管理經營為例,來共同探討這一問題。應當看到,旅游歷史、旅游管理經營,雖然與歷史學、管理經營學有天然的銜接,但也是歷史學、管理經營學的延伸。銜接與延伸是齊頭并進的,旅游歷史是歷史學的延伸,但與歷史學又不相同或大不相同。旅游歷史是研究旅游、總結旅游的專門化的歷史。旅游管理與經營與之類似,是研究旅游管理、旅游經營的專門性知識,是適合旅游管理、旅游經營的專門性知識的集合。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如果只學習歷史學、管理經營學,不學習旅游歷史、旅游管理經營方面的知識,或者說用歷史學與管理經營學課程分別替代旅游歷史與旅游管理經營課程,后果是嚴重的。倘若將這種觀點推導下去,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歷史學專業的學生或者管理學專業的學生,不用再學習旅游歷史、旅游管理方面的專門知識就可以精通了。反過來也一樣,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只要學習了旅游歷史、旅游管理,就可以達到歷史學、管理學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了。

    從專業微觀角度,做好《旅游學概論》課程與后續課程的銜接與延伸,是做好該課程銜接與延伸教學內容上架構的另一個切入點,這一種架構,我們稱之為內部銜接與延伸,或稱為內涵上的銜接與延伸。

    《旅游學概論》內涵上的銜接與延伸,主要指該課程知識內容與后續課程知識內容上的銜接程度。以旅游資源、旅游文化、旅游規劃為例,這些知識內容在《旅游學概論》課程講解中都會涉及到,在后續課程《旅游資源學》《旅游文化學》《旅游規劃學》等相關課程中,同樣還會作專門講解。在《旅游學概論》課程中,對這些知識內容作哪些講解、哪些重點講、哪些略講、哪些不講等等,必須要與相關的后續課程做好銜接和延伸。否則,在《旅游學概論》中多講了,就必然造成其他相關后續課程講解中的重復。若是少講了,其他相關后續課程講解中就容易出現理解偏差或無法正確理解的可能。

    三、銜接與延伸式教學方法的架構

    對于《旅游學概論》課程外部或外延上銜接與延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有必要采取如下教學架構方法尋求解決。一是,局部調整法,每個專業都有相應的專業培養方案,旅游管理專業也不例外。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通常將《旅游學概論》課程放在大學新生入學第一學期講授。這雖然凸顯了這一課程的重要性和基礎性地位,但從銜接與延伸的角度來看,實際上這種安排并不十分完美。從該課程外延上的銜接與延伸角度來看,實際上,管理學、美學、文化學、資源學、經營學等等相關課程,應作為該專業的先行課程,或作為該專業的基礎性課程是極有必要的。也就是說,將這些課程放在《旅游學概論》課程講授之前進行講解十分必要。

    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不同,專業培養方案也不盡相同。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也是隨著學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這就造成了專業名稱雖然相同,但所設置的專業課程、基礎課程卻有一定差異或差異較大。有些學??赡軙O置管理學、美學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有的學校可能將文化學或文化資源學作為該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有一點毫無疑問,限于學生學習時間,無論哪種學校,都不可能將管理學、經營學、文化學、資源學、美學、規劃學等等相關的專業基礎課,全部列入學生培養方案中,只能將其一種或幾種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納入到培養方案中。對于納入到該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基礎課(如眾多學校通常都將管理學納入到專業培養方案中),應放在第一學期講授,應放在《旅游學概論》講授之前先行講授。

    對于無法或沒有納入到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基礎課程,又與《旅游學概論》課程具有天然銜接性的課程,就需要教師采取簡介講授法去銜接與延伸,這就是《旅游學概論》課程外部或外延上銜接與延伸教學架構的第二個方法。以歷史學和《旅游學概論》中的旅游歷史為例,可以較充分說明這種方法。旅游歷史的學習,必須要結合旅游發生發展的大背景來講解,如結合經濟、軍事、文化、交通、人口、地理位置等等進行講解。而這些知識內容,是歷史學的內容體系。如果讓學生通讀歷史,或者教師通講歷史,這都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除了布置課余時間大量閱讀外,最有效的辦法應是教師首先對中外歷史作最簡化的簡要介紹,只要做到讓學生掌握了歷史大背景、串聯起歷史大線索、回憶起歷史大事件,這就基本達到再講解旅游歷史的要求了。

    教學是雙向的,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以學生能動的掌握和實踐利用為最終目的。因此,讓學生自主進行銜接與延伸的鍛煉是十分必要的,這是《旅游學概論》課程外部或外延上銜接與延伸教學架構的第三個方法:自主式銜接法。以交通學和旅游交通為例,教師可只講授旅游交通方法的知識內容,對于交通法規、交通線路、交通布局、交通管理、交通工具、交通文化等等知識內容,教師既不作專門講授,也不進行提綱式簡要介紹,可作為作業或作為課外閱讀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理解、自主總結,并最終與旅游交通進行知識上的銜接與延伸,厘清交通與旅游交通知識上銜接與延伸的關系。為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教師可選取合適時間,對學生進行測試、提問等方式檢查學生自主銜接延伸的效果,當然這也是對學生能力培養和鍛煉的有效方法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动图|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 成人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18免费看| 中文字幕成人网|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51影院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www| 欧美成人aa久久狼窝动画|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久久久| 成人性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