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永煤鐵運處注重安全文化品牌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活動促進文化落地、文化生根,形成了“六安”六大安全管理工程,打造了“安全警示、安全感恩、安全親情、安全自主”四大文化建設品牌,形成處、段、班組三級安全文化建設陣地,構建了“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的文化建設網絡,讓文化影響員工安全行為,讓員工成為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體驗和享受安全文化。
1.品牌活動豐富多彩。永煤鐵運處按照“季度主題,月度活動”的要求,全力打造安全文化品牌。先后有針對性得組織開展了“安全警示教育日”、“安全愛孝”、“送清涼、囑安全”親情慰問、“我和家人到一線”家屬跟班體驗、“安全標兵”評比等系列活動,開展全員簽訂安全承諾書活動,加大安全誠信建設活動,建立員工安全誠信績效檔案500余個。開展“群監員”、“青安崗”、“黨員身邊無三違”等群安活動。通過這些寓教于樂的活動,讓職工和家屬明白了“抓安全為了誰,出了事故害了誰,抓好安全利于誰”的真正內涵,也理解我們嚴抓安全的良苦用心,讓員工自主保平安,家屬成為筑牢安全的第二道防線。
2.自主活動形式多樣。永煤鐵運處積極發揮站段和班組的潛力和積極性,讓站段和班組成為文化建設的“主力軍”。緊密結合四個文化品牌開展了行之有效的活動。分別開展了“看案例、聽宣講、談感受、想預知”、“算算安全經濟帳、把好安全生產關”“敘親情,夫妻共建平安路”、“安全辯論賽”、“班組練練看”、“安全宣講進工區”等系列安全文化建設活動,擴大了職工參與面。全力打造班組安全文化陣地,為每個班組設立專門的會議室,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配備了投影儀、電腦和相關書籍、報紙等,方便班組開展安全文化活動,結合自身特色開展安全教育。加大對站段和班組的指導,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夯實安全文化根基,形成鐵運特色文化機制
安全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長期一以貫之。永煤鐵運處積極探索安全文化建設方法,形成有效機制持之以恒抓好此項重點工作。
1.努力形成安全文化建設制度化。永煤鐵運處在安全文化方面堅持制度夯基。對照安全文化創建標準,進行制度梳理,建立健全所需各項規章制度,先后完善了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應急預案、安全檢查、安全績效考核、危險源辨識、職業健康保障等制度100余項。
2.精心開展“雙基”和質量標準化建設。永煤鐵運處安全管理上走“精細化、動態化、常態化、專業化和責任化”的“五化”質量標準化、“雙基”建設考核管理之路,夯實基層與基礎,及時消除了現場隱患。我處也連續多年被河南省工信廳評為“河南省質量標準化一級單位”。
3.大力實施現場“6S”管理。永煤鐵運處開展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為要素的6S管理.加大對道口、車站進行改造,優化現場環境。加強員工培訓和應急演練工作,促使員工養成良好作業習慣,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安全系數。
4.定期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交流活動。永煤鐵運處針對安全文化建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與外部企業的交流,收集相關視頻資料組織全員學習和談體會,聘請安全管理專家授課等,豐富交流載體,取長補短,提升水平。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質量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圖分類號:TU71
1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進建筑業健康持續發展。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建筑行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建筑企業要想立于市場競爭的不敗之地,必須加強自身管理,在每一項承包的建筑工程中都要進行嚴格的管理,確保房屋建筑工程質量,按時完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這就要求建筑企業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對施工工序進行嚴格檢查,做到不偷工減料,在降低工程造價的同時提高房屋居住的舒適度和滿意度,贏取社會的良好口碑,進而使自己在建筑市場中穩定發展。從建筑行業層面來看,建筑企業的規范化、制度化工程管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確保建筑市場有序運行。
1.2 有利于確保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廣大居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也關系到社會的安定團結與和諧發展。房屋建筑工程是一項關乎社會公共利益的項目,施工單位必須認識到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確保房屋建筑的質量,確保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適度,對國家和人民負責。
2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存在的問題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優劣與工程管理水平息息相關,當前影響工程建設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企業管理體系、施工人員素質、設備配備、材料管理等因素。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其存在的問題如下:其一,施工企業自身管理體制不完善,綜合實力不強,質量管理意識薄弱,沒有針對項目工程建設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使得參與施工的人員質量控制意識不足;其二,施工企業價值觀取向存有偏差。施工企業的質量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沒有采取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和先進的管理技術,不能做到對資源的優化配置,致使資源浪費的現象頻頻發生。同時,部分工程質量管理人員難以抵擋住利益的誘惑,存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違法行徑,致使工程質量安全隱患叢生;其三,我國建筑招投標體制不完善,部分施工企業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工程承包權,并且部分企業是超資質承攬工程任務,致使我國房屋建筑業步入了層層轉包、層層分包的怪圈,導致工程質量責任難以追究到位;其四,在施工質量管理方面,施工企業的施工隊伍素質不高,對現場施工管理制度置若罔聞,不重視施工安全操作,隨意丟棄施工材料,對現場簽證的審核不嚴謹。
3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的措施
3.1 加強施工企業質量體系建設。施工企業應當圍繞 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強化自身標準化建設,通過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管理制度,為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提供堅實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要確保建筑設計質量,明確質量標準,使質量標準成為指導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要依據。此外,施工單位還應當建立質量預控和自檢機制,運用先進的項目管理方法、觀念和手段,在滿足業主建設需求的前提下,處理好質量管理與安全管理、進度管理和成本管理之間的關系,杜絕工程事故的發生,確保工程按時保質保量完工。
3.2 加強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施工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綜合性系統科學,安全管理的對象是生產中的一切人、物、環境的狀態管理與控制,因此是一種動態的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業上,是一項重點工作,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低與成敗直接影響某一個企業名譽和這個單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質,關系到國家和集體財產以及職工生命的安全。建筑行業較差的安全管理狀況導致了生產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質量水平降低、建設周期加長等。作為施工管理人員必須要做足安全措施,對所有的進場人員要做好安全教育與宣傳工作。要以預防為主,安全第一。與此同時。以建筑總經理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成立了安全生產領導機構,并設置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將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嚴格抓好進場參建隊伍的管理,組織其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制定有關的責任制度、教育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檢查制度、獎罰制度等一整套現場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并與各參建單位簽訂責任書,落實安全管理考核指標,在合同上明確安全生產施工的具體責任和嚴格的獎懲條款,堅決杜絕“三違”行為,做到“三不”,由此建立橫到邊、縱到底,專管成線、群管成網的安全管理體系,這樣才能保障企業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3.3 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強化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規范各方質量主體的質量行為,對每項工程施工現場配備固定的質量、安全人員,落實責任制嚴格考核,同時加大開展聯合大檢查的力度,重點檢查監理工作是否落實到位,工程實體質量、安全是臺符合國家質量驗收規范標準,使施工、監理等各方主體對質量安全不敢有絲毫放松。對危險性較大的土程要編制專項施上方案及專家論證審查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有序進行。開展建筑施工質量、安全專項治理工作,以督查促落實,通過例會和其它形式向監理公司和技術管理層給一個全面交底。為了防止工程中檢、竣工驗收走過場,規范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驗的程序和行為,保證主體結構工程驗收結論的真實性和科學性,除了通常采用目測、觸摸和簡單測量外,還要必須通過儀器對工程實體質量進行驗收。
3.4 加強工程成本管理。建筑工程成本是指以建筑工程作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施工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形式,也就是某一建筑工程項目在施工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的總和。它由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措施項目費、施工管理費、其它稅費等組成。具體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結構件及其它材料,調轉材料的攤銷費,施工機械的臺班或租賃費,施工人員的工資、獎金以及項目部等一級組織在管理工程施工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支出。建筑工程成本是建筑企業的主要產品成本,是以項目為單位以工程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在工程管理中,最終的目的是要使建筑項目達到低成本、高質量、短工期、高效益等目標,而其中建筑工程成本是這些目標經濟效果的綜合反映,它是全面反映建筑企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一個綜合性指標。
3.5建設好現場質量管理制度。現場管理制度包括質量責任制度、技術復核制度、現場會議制度、施工過程控制制度、現場質量檢驗制度、質量統計報表制度、質量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等。 第一,質量責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組織者和指揮者。人既是控制的動力又是控制的對象;人是質量的創造者,也是不合格產品和工程質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個現場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以人為中心,建立質量責任制,明確從事各項質量管理活動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并對工程項目所需的資源和人員資格做出規定。第二,技術復核制度。包括建立嚴格的技術管理體系和做好施工過程技術控制。 第三,質量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設計失誤,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設備不合格,施工工藝、施工方法錯誤,施工組織、指揮不當等責任過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報廢或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質量事故。
參考文獻
[1] 陳玉明.淺析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的有效策略[J].中國房地產業,2012(4).
[2] 胡玉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芻議[J].科技資訊,2010(22).
[3] 朱淑央.淺析質量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