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書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個無知的少年,無意中插上知識的翅膀,在蔚藍色的天空中自由的飛翔,還有無數的小精靈在陪伴,這一切都書的創造。
然而事情并不是這樣,我如同一只被困在籠中的小鳥,被這些可惡的書困住,我深深地痛恨這些書,就是這些可惡的書讓我與這個美好的世界分隔兩地,使我整天待在書房。
可是,在一次偶然中,我無意間打開了書,多么美妙!我一下子沉迷其中,就在那一瞬間,我一下子認為書不再可怕,我一下子與書成了朋友,昔日的牢籠早安,變成了美麗的花園,我現在一下子受上了書。
現在,每當我捧起書,我就將會聚精會神地看書,每當我打開書,一下子發出陣陣香香的翻書聲,那聲音如同天籟之音又繞浩如煙海三日而不絕。而看到書中的緊要關頭,當那時,我就會興奮不己,似乎自己也融入其中。
有一次,吃午飯的時間到了,我看作業做完了就隨便吃兩口飯,再去看書,這時,媽媽氣呼呼地說:“兒子發神精了”而爸爸卻離興地大喊:“哈哈,我有同盟軍了”。
逐漸,喜歡上了古人的我就開始欣賞古人的妙談,我愛曹操的千古名句:“烈士墓年,壯心不己。”的千古名句,我也受易安居的詞,昨夜雨蔬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我更愛諸葛亮的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己。
書是有價的,可書中的知識是無價的。書中的故事閃著智慧的光芒,吸引著我,讓我與書有著不解之緣。
記得小時候,自從看了第一本書,我就喜歡上看書了。當我看注音書已經看夠了的時候,我就覺得注音書有點太小兒科一點了,開始踏上了書海遨游之旅。剛開始看上沒有注音的書時,感覺不錯,只是需要三番五次地請字典伯伯來幫我查一查字。我的腦子里也就源源不斷多了一點又一點的知識。我為獅子王的勇敢而驕傲;為灰姑娘悲慘的身世而憂傷;為勇士打敗了壞人而高興;為邪惡打敗了正義而氣急敗壞。有時,連媽媽也忍受不住我的喜怒哀樂,被我弄得哭笑不得。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我的書也看了不少了,但我仍在書海中繼續遨游,去尋找更多的智慧。
書是我的朋友,在我無聊的時候,讓我快樂;在我孤獨的時候,讓我開心;在我憂愁的時候,為我排憂解難;在我生氣時,為我消除怒火。給我快樂,給我智慧,讓我體會到讀書帶給我的無限樂趣。
現在我更喜歡讀書了,有書的地方就有我,書是我的精神支柱。我要從書中汲取智慧,永遠在書海中遨游。
我四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書籍,書可謂是我的老朋友了。靜靜的夜晚,聽媽媽講故事,跟著認幾個字是我每天的必修課。有一回,媽媽繪聲繪色地給我講《大鬧天宮》,我聽得津津有味,便纏著媽媽再講一個。媽媽可不依:“我嗓子都啞了,明天繼續。”意猶未盡的我實在耐不住漫長的等待,第二天便搬出書柜中注音版的《西游記》,一頁一頁,連蒙帶猜地啃了起來,三探無底洞,三打白骨精……那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把我帶入了云山霧海、瓊樓玉宇的神話世界,于是,玩具被扔在一邊,動畫片也不看了,整日抱著本書,一遍一遍地讀,我成了名副其實的“西游迷”。后來,媽媽整理我讀過的舊書,見到那本早已被我翻爛的《西游記》,便想把它當廢紙賣掉,我死活不答應,硬是把它從紙箱中撿了回來,讓爺爺用膠水把它粘牢。這是我獨立閱讀的第一本書,是我心中永遠的天堂。
我慢慢長大,不再只滿足于童話世界,媽媽推薦我看《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她先給我一本《天真媽媽》,只有天真的孩子,哪有天真的媽媽?我出于好奇,便立刻搶了過來,酌字酌句品味:天真媽媽第一次去開家長會,馬小跳和唐飛爭論誰的媽媽漂亮,馬小跳當家……這種種趣事不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嗎?我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大呼不過癮,又迫不及待地鉆進《四個調皮蛋》中,欣賞著活潑可愛的馬小跳、聰明調皮的毛超、身強力壯的張達、憨厚可愛的唐飛上演的一幕幕喜劇,不時開懷大笑。讀書,是一種輕松的呼吸,讓我從平凡的生活中,汲取新鮮的養分,體會友情的純真,生活的歡愉。
四年級時,爸爸從圖書館里借來了一本《林海雪原》,還特別強調:“講剿匪的,超級好看!”書蟲在拼命咬我,我又非常喜歡戰爭題材小說,當然義不容辭地笑納嘍!剛打開書,一段精彩的場面描寫使我倒吸了一口涼氣:土匪在瘋狂地搶掠百姓的財物,殘忍地屠殺革命群眾。我想象到了下面的內容,敵我斗爭將會多么激烈!可是當時是期中復習階段,讀書時間很少。那么多天不讀書,我就像幾天不吃飯一樣難受。好不容易熬過了考試,我就立刻一頭扎進了茫茫林海與皚皚雪原。讀到楊子榮深入匪營時,緊張的氣流涌上我的心頭,我仿佛就是那位勇敢的偵察排長,深入虎穴,屢建戰功。最后,我軍勝利,我高興得差點蹦起來,心中也不由得洋溢著陣陣豪情。讀書,是一種精神的洗禮,思想的升華,讓我區分善惡,堅忍不拔地追逐理想。
五年級時,老師要求我們讀《水滸傳》,這是四大名著中我最不感興趣的一本書,認為里面打打殺殺的場景過于血腥,便勉為其難地讀縮寫版。后來,爸爸說原著才能體現小說的精髓,我便在聲聲催促之下翻開了厚厚的原作,跟深邃的古語打起了交道。含英咀華,日久生情,我再也不說它無聊了,常常眉飛色舞地跟爸爸評論梁山好漢們的性格:李逵的魯莽率直,林沖的謙虛忍讓,魯達的粗中有細……還經常為好漢們的歸宿憤憤不平。讀書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讓我在清幽的墨香中體會舊時的風情,古人的風范,感受歷史的云煙,人間的冷暖。
在漫漫書海里,我愿化作一條無憂無慮的魚,自由休憩、覓食、成長,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我遨游的身姿。我愿一輩子讀書,讀一輩子書——我的感受告訴我,讀書,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
新華中學八年級1班張登瑞
幾縷書香,點綴著華麗無比的人生;幾卷書簡,穿梭源遠流長的歷史;幾筆書法,撰寫出無與倫比的詩篇。遨游于無盡的書海,拍拍漢字讓我們的心靈和精神有無比的充實之感,它們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個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從中,幾區文學之精華,透視人生之哲理,感悟生活之真諦,讓靈魂不再空虛。
清晨,坐在花草樹木之間,一襲書香,幾聲鳥鳴,約摸的幾束陽光,一切的風吹草動都打擾不了自己讀書的雅致,彌漫心田的是那淡淡的墨香,心里是無可比擬的愜意。漸漸地,我,深思于“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成才之道;陶醉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之情;感動與保爾堅毅的人格品質;驚詫于冉阿讓跌宕起伏的人生;有感于林黛玉的優柔寡斷。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吸引著我,將我引入書海深處的圣潔殿堂。
固然沒有大文學家那樣獨特的構思與智慧,但是,歲月會打磨掉生命的棱角,抹去了表面的浮華,年少輕狂已是過去,孜孜不倦的我們,正呼吸著墨香,從手中掠過的書頁,是一切最好的證明,它從心靈深處熏陶著我的靈魂,更影響著我的一言一行。
現如今這個喧囂的世界里,書給人提供了一個清雅之地,默默地引發了人們對文學、藝術的追求、向往,對傳統、文化的思考、探索。而我,也在其中受益匪淺,對人生、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哲理性思考。
翻開書頁,敞開心扉,讓文字穿拂于襟袖之間,隨思緒去追逐文化精髓,用心盡享生命的那份純真。書為我插上心靈的翅膀,盡情在那片墨香濃郁的天空中享受著思想的高境界。
回游于古今中外的歷史,漫步于靜謐幽深的小道,神思飛揚,超脫而出,用心中獨者的文字描摹出一部心靈之書,幻化出一道獨特的心路歷程。
遠處,依稀看見有人:靜坐角落,手捧一書,神情愜意,如醉如癡,默默地,靜悟著……
書,是智慧的源泉,記載著人類文明和歷史;書是多么樸實無華,但它卻裝載了人類靈魂的全部美麗。
書中蘊含著歷史的腳印,翻開“人類文明史”,你就會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贊嘆古人的智慧。絢麗的古代埃及金字塔,仿佛在述說著古代法老的傳奇故事,雄偉的萬里長城,凝集了勞動者的鮮血和汗水。
書中記載了科技的發展,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幫助人類征服自然,蒸汽機車讓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偉人的足跡不斷前行。潛水艇帶著人們探索海底的奧秘,火箭甚至帶著人類沖出地球,飛向太空。
如果你想讓自己放松一下,那么拿一本《伊索寓言》吧,那樣你就可以領略到人生的許多哲理。楊紅櫻阿姨的《笑貓日記》讓你象打翻了五味瓶一樣,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當你在生活中遇到煩惱,《親愛的小笨豬》可以幫你找回快樂,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積極向上。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低年級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萌發期,它影響著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對于剛入學的孩子而言,識字量不多,不會拼讀音節,大多不具備閱讀能力和習慣;加之貪玩好動,這給課外閱讀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故事誘發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求。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一聽到要講故事了,個個精神抖擻,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老師可以安排時間,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隨著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述,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有趣、驚險、奇特、感動的世界里。當他們聞到課外閱讀的飄香時,親近書本,喜愛閱讀的興趣也油然而生。老師還可以在孩子們津津垂聽時,嘎然收聲,設置一些疑問,讓學生產生懸念,調動他們的讀書欲望。再結合教學活動趁熱打鐵,讓學生在學完漢語拼音后,讀一些課外拼音讀物,久而久之,學生如饑似渴的讀書欲望便呼之即出,從而逐步養成“我要讀書,我愛讀書”的閱讀興趣,燃燒“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閱讀熱情。
二、廣開書源,讓學生有書讀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道德高尚的人談話。”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閱歷善淺,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在選擇課外讀物時往往伴有盲從性和隨意性。那么該給他們讀什么書呢?我給大家提供一些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讀物:1、《我的第一本安全護照》。這是成人社會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書中圖文并茂,擁有這本“護照”,你就可能成為一個小能人。2、《神奇的釣魚竿》。一本會讓學生愛不釋手的啟蒙拼音讀物,既有知識性,又有文學性。書中有許多有趣的動物故事,如雨中的蝴蝶、秋野的蟋蟀、水中的河馬、帶著“水箱”的駱駝等,讓孩子在讀中獲得啟迪。這本書里還有詞語的用法、句子的結構等關于語言文字的最初訓練。3、《安徒生童話》。在學完《丑小鴨》后可以向學生隆重推薦《安徒生童話》。這本美麗的童話,膾炙人口,為全世界兒童所愛。其中《皇帝的新衣》、《賣火柴的小女孩》、《小美人魚》、《拇指姑娘》等名篇,是低年級孩子閱讀的首選。4、《格林的童話》。由德國格林兄弟創作,他們與安徒生幾乎同時代。《灰姑娘》、《青蛙王子》、《白雪公主》、《小紅帽》、《勇敢的小裁縫》等作品,流傳甚廣,為無數孩子的童年帶來歡樂和夢想。5、《說謊的放羊娃》。這本兒童書為小學低年級孩子準備了42個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書中《說謊的放羊娃》、《農夫和他的兒子們》、《四個兒子學本事》蘊涵了人生哲理;《清明節的傳說》、《圣誕節的由來》則告訴學生國內外基本的民俗知識,還有增長見識的寓言《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等;讓孩子明理、立志的《鐵棒磨成針》、《愚公移山》。6、《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講述的是一個友愛版的“貓和老鼠”的故事。“大個子老鼠”是一個男生,他真誠友愛;“小個子貓”是一個女生,她善良美麗。整篇故事生動有趣,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7、《小豬唏哩呼嚕》。這是孫幼軍爺爺為小朋友奉獻的又一部童話新作。一看書名,就覺得很有趣。一只名叫“唏哩呼嚕”的小豬在書里做夢、在郊野里打秋千、嘗試著當保鏢、去市場賣橘子、混在成群結隊的同伴中上學了……這些鮮活可愛的故事,能讓和“唏哩呼嚕”同齡的孩子,捧腹大笑。8、《木偶奇遇記》。這是享譽世界的童話。一個叫杰佩托的工匠,把一截木頭雕刻成了一個木偶,取名叫皮諾曹,并讓皮諾曹有了生命,成了一個會跳舞、耍劍,還會翻跟斗的小木偶。然后,他上學了、遇見仙女了、說謊了、受難了,認識了勇敢、懂得了真誠……直到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孩”。9、《一千零一夜》。另一個名字叫《天方夜譚》,這是一本很厚的書,但讀這本書就像聽老爺爺在講一個個奇妙曲折的故事,有趣極了。特別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阿拉丁的神燈》、《神奇的飛毯》和《辛伯達航海旅行》都很有名。以上推薦,能讓學生在書海里盡情暢游,受益匪淺。
三、營造氛圍,讓學生樂讀書
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以取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首先,教師要率先垂范。教師對學生的感召力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教師充滿著無限崇拜,常常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因此教師可以以自身的讀書示范熏陶、感染學生。如:與學生共讀一本書,讀后交流讀書體會;告訴孩子:“今天我又讀了一本《xxxx》,書中的xx太有意思了;課間,不經意地拿出一本課外讀物,享受眾星拱月的樂趣;給班級的圖書角奉獻一些你想讓孩子們閱讀的書籍或煞有介事地向圖書管理員借一本你覺得值得一看的書……用書和智慧去征服學生。其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閱讀能力是一個人終生學習的基礎。學校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棲息的港灣,只有二者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利用家長會引導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一個書香型的家庭氛圍。既要鼓勵孩子主動閱讀,也要讓自己有閱讀的習慣。周末帶孩子逛逛書城,共同尋找健康、向上的好書。最后,提供舞臺,展示讀書的成果。把“讀書”和“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到閱讀帶來的甘甜。以朗讀比賽、故事會、課本劇小表演等形式展示學生的讀書成果,滿足其成就感,進一步點燃學生讀書的激情。
四、合理安排,讓學生有時間讀書
“作業多、培訓班多,沒有時間讀書。”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也成了孩子們的無奈。閱讀是需要時間的,課外閱讀的時間主要在課余,那么如何合理有效地統籌時間?首先,減少機械性作業,增添課外閱讀作業。低年級學生自我約束、抵制外界誘惑的能力較弱,若不把這當作一項作業,學生是很難完成的。其次,利用可用之時。鼓勵學生利用早晨、等家長、周末等零星時間,自覺閱讀。
一、激發興趣,愛讀書
1.榜樣激勵
我們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前,要不失時機地通過榜樣示范,讓他們了解古今中外一些偉人、著名科學家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也可以在班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使他們逐漸認識到只有肯讀書、多讀書,才能有較高的閱讀能力,逐漸地產生強烈的自我需求欲望,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好書引讀
由于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讓學生猜猜里面寫了什么,或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閱讀興趣,也可以常擷取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學生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但也要注意讀書應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只有適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會對書感興趣。
3.活動促進
我們要經常召開讀書匯報會,如利用晨會賞讀、交流所摘錄的好詞妙句;舉行班級賽詩會;評選“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評;開展“小導游”活動;讓學生談天說地、談古說今。教師要及時給予獎勵,讓學生品嘗成功帶來的收獲,激發他們愛讀書的情感,使他們逐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二、挖掘書源,讀好書
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明的信》中對讀書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必須如蜜蜂采蜜,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保證孩子們有書讀,有“許多花”來“釀蜜”,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對圖書分門別類地進行擺設,方便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書,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可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學生看完后交流、討論,在不知不覺中豐富了他們的語言。
三、加強指導,會讀書
1.指導選擇讀物
如今的課外書包羅萬象,良莠不齊,并不都適合學生閱讀,而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較差。因此,當學生興趣被激發后,作為教師,就必須有選擇地向學生推薦內容健康,有利于對他們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又符合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書籍或篇章。
2.形成良好習慣
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做到:一是定書;二是定時;三是要定量;四是不動筆墨不讀書。隨著閱讀量的提高,學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嘗到閱讀帶來的成功與喜悅,慢慢地就會自己找書讀,慢慢學會讀書,使自主閱讀的意識得到增強,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督促強化,好讀書
1.建立讀書報告制度
每天抽10分鐘,安排一個同學講述自己閱讀中的收獲,其余同學評議。此方法一舉兩得,不但能矯正學生課外閱讀中的不足之處,還能借同學的口,開拓其余學生的視野。
2.定期檢查讀書筆記
通過定期檢查展評讀書筆記,能讓老師了解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量,并指出筆記的優缺點,明確努力的方向。
3.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1)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望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
(2)我們還可以根據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志。學生為了辦報,會大量閱讀有關知識,然后再對所讀知識進行選擇、編輯、抄寫、插圖,辦出像模像樣的報紙,學生辦的報紙無論好壞,教師都要給他們張貼展覽。學生在相互觀摩、相互學習比較中,又能悟到很多東西。
一、營造書香濃郁而又寬松自由的閱讀環境
為引領學生走進書海,品味書香,使讀書成為一種樂趣,學校的圖書室、閱覽室每年都要補充大量的新書,同時還將閱覽室的環境進行了改造,面積大大增加,閱讀的區域劃分更為清晰。閱覽室每周定期開放,讓孩子們都能借閱心儀的圖書,而且還充分利用學校的大廳、走廊等空間,讓圖書走出館室,來到孩子身邊。為了拓展更為自由、廣闊的閱讀空間,在市級教育技術裝備部門的關心下,一樓大廳圍著柱子建造了幾個開放的圖書架,仿古的設計風格讓孩子們在悠閑愉悅的環境中享受閱讀的樂趣。一樓、二樓、三樓走廊拐角處擺放了造型多樣、主題分明的閱讀書架。一樓“睿學軒”和二樓“啟智園”以“國學經典”為主,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品味國學經典,獲得精神滋養,增強文化底蘊。三樓“博雅苑”則匯集了古今中外的各種圖書,讓孩子領略世界文化的豐厚博大。書架上定期更換孩子們愛讀的課外書,并且有專人負責管理。一下課,孩子們就奔向漂流書架,或坐或站地閱讀起來,成為校園里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走進寬敞明亮的教室,每個班級積極創設的富有特色的讀書環境令人為之贊嘆。黑板上方,各班的讀書宣言,文筆優美,言簡意賅,體現班級特色,時刻激勵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教室側面“精品集萃”欄目,學生稚嫩精彩的讀書作品在這里評展,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也在這里得到充分的體現。關于讀書的“最是書香能致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書相約”等主題豐富的黑板報,讓人耳目一新。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班各具特色的“圖書角”,這里擺放著班級孩子們自己的圖書,實現圖書資源的共享。圖書角都有一個個性化的名字,如“采蜜角”“大腦加油站”“快樂書吧”。教室后面還裝有兩臺液晶電腦,供孩子們隨時查閱資料,上網閱讀電子書。
班級圖書角
我們還力爭讓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能散發出書香文化的韻味。走進校園,教學樓走廊分層設計名人讀書格言和中外名著簡介,展板上是不同年級的好書推薦和評選出的“書香班級”“書香小明星”介紹。整個校園彌漫著濃郁的書香,成為孩子們海量閱讀的絕佳之處。
二、制定科學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1.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學校成立了讀書活動領導小組,校長親自任組長。校長室、教導處等部門認真研究,共同制訂學校讀書活動方案。在此基礎上,又組織部分骨干教師成立了核心組,進行任務分工,每年舉行讀書節相關活動,并將讀書活動的開展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之中。
2.科學安排、落實閱讀時間
為了讓孩子有時間開展閱讀活動,學校明確閱讀時間:晨誦20分鐘(早自習時間組織學生讀書),早自習值班教師負責指導;午讀30分鐘(利用午飯后時間,在教室里靜靜閱讀自己喜愛的課外書),中午值班教師負責指導;暮思(晚上完成書面作業后,閱讀30分鐘語文教師布置的課外閱讀內容,家長督促或共讀,寫寫簡單的讀書心得),家長和班主任共同負責。學校規定每周一中午有1小時時間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課外閱讀,學生們或有目的地讀書,或在一起交流讀書心得,或互相推薦好書,或師生同讀交流,或靜靜地手捧書卷在書海中徜徉……
3.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學校結合校情,每年制訂讀書主題活動方案。各班級結合班級情況制訂閱讀計劃,向學生推薦本年級閱讀書目,布置閱讀內容,有步驟地安排閱讀活動。各年級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本年級的圖書漂流計劃和學生個人讀書計劃,填寫“牽手經典”讀書記錄表。
4.開拓渠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讀物
除了班班建立“圖書角”,年級還有“圖書漂流會”,實現“好書換著看”。這項活動主要在班內學生間、平行班級中舉行,學生們用自己的課外讀物換取別人手中自己喜歡的書,擴大了的閱讀量,以書會友。
學校還鼓勵教師自主編輯主題閱讀材料。學生年段不同,情趣不一,對課外讀物的選擇也不同。根據學生的特點、興趣,確定某個閱讀主題,教師通過事先的廣泛閱讀,選取包括詩歌、散文、短篇小說、小說節選甚至名家評論等一系列作品,引導學生分享閱讀。
三、開展學生喜聞樂見而又成效顯著的讀書活動
1.讀書節活動
學校每年均會舉行為期一個月的讀書節活動,活動序幕一拉開,首先在校園掛讀書標語橫幅,營造出濃郁的讀書氣氛。然后各班圍繞讀書主題出一期黑板報,向學生推薦好書,登載學生的閱讀收獲。活動包括讀書節開幕式、課外閱讀課交流展示、相邀好書、牽手美文交流會等。在開幕式上,會宣讀讀書節活動方案、讀書活動倡議書。師生共同表演朗誦、歌舞、好書推薦、小品等節目,在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相邀好書活動中,我們請書店工作人員選送各種適合學生的讀物讓孩子們自主選購。在牽手美文交流會上,孩子們采用演講、小品表演等多種形式介紹自己的讀書方法、讀書經歷,推薦自己喜歡的作品。一年一度的讀書節活動,規模大,影響深,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2.利用校園廣播開展讀書活動
利用校園廣播開展“徜徉浩瀚書海 走近美好形象 牽手童年伙伴 共享書香人生”讀書活動,通過誦讀經典美文,暢談讀書心得,宣講名人讀書的故事,為全校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讀書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和名作家零距離”主題活動
為了更好地營造讀書氛圍,學校還經常舉行“和名作家零距離”的主題活動,如2012年4月,舉行了主題為“點亮心中的眼睛,支起美麗的明天”活動,邀請了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金波來校,與小讀者見面。這一活動拉近了學生與喜愛的作家的距離,使學生明確了閱讀的重要性,更好地品味閱讀的樂趣。活動反響很大,下關教育網、南京教育網、《現代快報》、江蘇教育臺等多家媒體報道了這一活動的盛況,并且給予高度評價。
2013年12月,學校又請來了我國著名極地探險專家、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最先登上南極大陸的中國人之一―著名科學家位夢華教授,為200多名學生作了一場有關極地科普知識的精彩講座―《北極與人類未來》,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講座將學生帶進了神奇而遙遠的南北極,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他們的科學知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科學家們為探索自然界奧秘而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4.倡導建立“家庭書柜”
我們進行了全校性讀書及藏書情況調查,了解學生的讀書和家庭擁有經典書籍等情況,發現很多家庭擁有的藏書很少。針對這一狀況,為了讓讀書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幫助他們從小樹立藏書意識,學校倡導廣大家長為孩子閱讀大開方便之門,倡導建立“家庭書柜”,為孩子創設舒適的讀書環境,特別引導學生要擁有一些經典書籍。學校下發倡議書,各班級利用一線通向家長進行動員,請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填寫“親子閱讀卡”。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通過后期調查,目前孩子們的閱讀量大大增加,很多家長為孩子準備了很多有益的書籍。
5. 語文組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
由語文組組織開展了“我閱讀,我快樂”讀書征文活動,“約你讀好書”好書推薦活動,兒童詩創作活動,“書香飄萬家”親子閱讀活動,“美好形象,童年伙伴”美文誦讀活動,“我愛讀書”讀書小報評比等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讀書名言征集活動
在三、四年級學生中進行“我最喜愛的讀書名言”評選活動。學生經過斟酌,選出自己喜愛的讀書名言,然后制作形狀各異、設計精美的書簽,寫上讀書名言送給同伴和朋友。這一活動得到了小朋友的喜愛。
7.評選書香班級和讀書小明星
開展全校性書香班級和讀書小明星評比活動,表彰書香班級、書香小明星及指導教師,展出優秀讀書筆記。
通過全體師生的努力,學校形成了親近書籍、奮發向上的校園文化。因為在學生閱讀方面所進行的探索和努力,我校于2010年獲得南京市“金陵書香校園”的殊榮;肩負指導學生閱讀重任的語文組于2009年、2012年兩次被評為南京市先進教研組;在2013年4月23日第18個世界讀書日,《揚子晚報》還專門報道了我校的特色圖書館建設情況。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數一數,我讀過的書還真不少!我讀《武松打虎》,讀到了武松的勇猛;我讀《黛玉葬花》,讀到了黛玉的多愁善感;我讀《三打白骨精》,讀到了悟空的機智;我讀《草船借箭》,讀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一個熱愛大自然的好心人,見野鴨每年南飛,異常辛苦,便帶著飼料到池塘邊去喂野鴨。野鴨由于有了足量的食物,就不急于南飛了。幾年以后,一些野鴨不僅不再南飛,而且,在好心人的精心喂養下變得又懶又胖,連飛也飛不起來了。這就是《野鴨的故事》。讀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啟迪:好的生存環境往往使人變得懶惰。
巴爾扎克的《守財奴》是我思想的起點。小時候我寫了一個叫葛朗臺的老扎桶匠,他愛財如命,吝嗇至極。為了金錢不要親情,真是可惡級了。讀完了這篇小說,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味的追求金錢而忽視了品格,那么,你就是金錢的奴隸。
然而,令我發出強烈的共鳴的還是《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塑造了一名小時讀書,想像遭致扼殺,長大成人并為人師表后,精心保護孩子創造性并賦予創造性的園丁星子形象。為什么只有星子提出不同見解?為什么星子的老師會說星子的見解是錯的?為什么星子的奶奶也說星子的見解是錯的?難道她真的錯了嗎?不,星子沒有錯,有錯的是星子的老師和星子的奶奶!是她們奪去了孩子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是她們扼殺了孩子熠熠閃光的想象力,是她們害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是她們導致了學生一事無成的結果啊!想象,多么誘人的字眼。古往今來,電燈、電視等重大發明不都是靠科學家們發揮想象而創造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