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網絡運維工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運維工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運維工程

    第1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一、網絡維護及建設

    1、城域網維護建設

    1)、在分公司的正確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運維部全體人員的勤奮工作。城域網維護截止11月份,運維部共處理用戶故障非電子派單電話報修518次,電子派單3687次,安裝用戶1869戶,搬遷用戶288戶,平移用戶147戶,開通副機用戶152戶,提高了網絡覆蓋質量,更有力的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2)新區網絡新建工程立項7項,實施7項等幾個光節點網絡覆蓋面積,促進了業務發展和業務收入的增加。

    3)、完成城域網建成管道建成4.98千米及配套設施建設。

    4)、運維部必須及時認真上報當月的《網絡維護月報表》、《安全隱患月報表》、《電子派單周、月報表》、《新裝用戶月報表》的工作。

    2、網絡優化建設

    運維部在分公司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實時對城區網優不徹底區域地點進行不間斷的網優及線路改造工作。

    3、鄉鎮網絡建設

    1)、根據省、地公司和縣分公司安排,在分公司領導親自帶領下,年初對全縣所轄區鄉鎮網絡進行了數字電視整轉前的規劃與設計。

    2)、20XX年對全縣所轄區20個鄉鎮中16個鄉鎮的網絡進行優化改造及1個鄉鎮網絡的新建工作。

    3)、縣鄉聯網鄉鎮有線電視用戶整轉平移3540戶,鄉鎮有線新裝電視用戶1629戶。全縣鄉鎮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總數5169戶。

    二、加強技術培訓,提高隊伍素質

    運維部承擔分公司工程建設的主要隊伍,面對工程建設、網絡安全干線安全重要任務,要在短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無論是組織工作,還是技術工作都存在較多的難題。為此,分公司把開展技術培訓作為一項確保工程質量、進度的重要措施來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但多次派員工參加省、地公司舉行培訓學習,經常利用部門開會時間組織運維人員進行集中學習培訓,還和鄰近兄弟公司進行面對面經驗和技術的交流,提高了維護人員的技能。

    三、存在問題及不足

    1、目前運維部整體須加強思想認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水平。

    2、特別注重安全生產搞好網絡干線巡檢工作。

    3、運維部目前極其缺乏新技術、新業務的尖端人才,針對下一步的數字雙向網絡、數據等新業務,加強能承擔新的維護任務技術的培訓及業務學習。

    4、加強運維文檔的管理,提高維護質量。做好每月必須及時認真上報的各類報表。

    5、隨著城區網絡的進一步擴大,交通工具的問題不多地制約著運維部的快速反應機制。

    四、20**年工作計劃

    1、繼續抓好網絡維護質量管理和科技維護水平,提高網絡運行質量。

    2、繼續抓好、抓實省一二干線巡查工作。

    3、積極配合做好城域網、本地傳輸網、城區管道及鄉鎮網絡建設服務等工作的準備開工建設及其他工作任務。

    4、按計劃搞好網絡新建、小區新建的立項及建設和竣工及驗收工作。

    第2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關鍵詞:網絡運維;互聯網;管理;應用;思維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網絡運維是通信行業實現發展的基礎,只有強化管理網絡運維工作,才能夠有效適應網絡的運行要求。為了做好網絡運維工作,應重視完善網絡支撐體系,并根據用戶需求、市場形勢不斷優化管理模式。本文分析了在管理網絡運維工作時應用互聯網思維的相關策略,旨在全面優化有線電視綜合數據網絡架構。

    1 網絡運維工作內容與互聯網思維

    為了能夠在網絡運維管理工作中有效應用互聯網思維,則首先應明確網絡運維工作的主要內容。網絡運維包括了有線電視綜合網絡中的各項運營管理工作,管理對象有網絡系統及運維人員,具體的管理內容包括設備管理、數據管理、業務管理、網絡安全管理及資產管理等。設備管理指的是監控網絡操作系統、傳輸設備、服務器等設備的運轉狀況,數據管理指的是統一存儲及備份網絡中的各類業務數據與系統數據,業務管理指的是管控業務系統的運行狀態。

    2 在網絡運維管理中應用互聯網思維的策略

    2.1 基于云計算的運維管理

    云計算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相互融合發展的產物,包括負載均衡、虛擬化、效用計算、并行計算及網格計算等,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網絡運行環境下,基于云計算、云管理的網絡運維管理工作能夠解決多種問題,包括省市之間難以對稱溝通信息,地市縣之間的運維勢力不均衡;地市縣的網絡運維支撐力量薄弱及運維壓力大等。對此,在開展運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重視運用云計算、云管理方面的理念。首先,在應用云計算理念管理網絡運維工作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不同區域網絡存在的差異性,對于網絡中的優勢節點,可以將其作為獨立區域的中心,隨后將其他節點作為優勢節點的子節點,以組成云計算分層運維管理模型。對于各個區域之間的節點,應保證具有同質化與差異性的特點,以便可以確保各個區域的節點均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同時在差異化中尋找經驗,以避免在網絡維護中出現大量重復性資源。其次,在開展運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注重改善自處理方面的能力,使各區域的運維工作能夠在云計算管理模式的引導下實現精確協作。為了實現云計算管理,在運維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調度功能,以便根據網絡維護的實際需要重構與優化運維流程。

    2.2 基于日志分析的運維管理

    運維日志為網絡的運維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據,在分析運維日志的基礎上開展運維管理工作,不但有助于保證運維工作流程的合理性,量化管理運維人員的實際工作,同時可以有效提升運維管理工作的強制能力與自動水平。為了有效開展基于日志分析的網絡運維管理工作,則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應利用日志回溯運維故障。在回溯運維故障的過程中可以重現運維操作的具體流程,因此可以明確了解人工操作流程以及準確定位故障產生的原因,進而有效提升運維效率。其次,可以利用日志對網絡運維工作進行量化管理。例如,對于綜合網絡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數據模塊,可以采用日志分析故障發生頻率及時間等,從而使運維工作實現量化管理。

    2.3 基于客戶期望的運維管理

    開展網絡運維工作的主要目標在于提升客戶對網絡服務的滿意度,因此在互聯網思維下應重視基于客戶期望開展運維管理。首先,應實現區別對待。在運維管理工作中不但要細分客戶,同時要重視針對客戶群體提供差異化運維服務,確保大客戶能夠獲得可靠性強及快速的服務;在提供差異化運維服務時應避免公開宣傳服務模式、內容,以免造成客戶產生不平衡心理。其次,應注意慎重承諾。承諾是影響期望的重要因素,在運維管理中應根據服務資源狀況與服務能力等要素,給出服務承諾,如在24小時內給出處理完成等;對于難以提供的運維服務,應避免盲目承諾。第三,在基于客戶期望的模式下開展運維管理工作時應重視做到積極溝通以及動態管理。在動態管理方面,應注意根據客戶對于互聯網的期望值變化情況對相關的運維服務進行動態調整,確保運維管理工作能夠緊跟互聯網的發展步伐。此外,積極溝通指的是在運維管理工作中應適當引導客戶期望,讓客服人員向客戶簡要說明網絡故障情況,同時告知網絡技術人員正在積極搶修,在必要的情況下可告知網絡能夠恢復正常使用的大致時間。如故障面積較大、事故原因復雜,且可能造成客戶長時間等待,可以約定上門服務。

    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維護在企業發展、客戶服務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互聯網全面影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情況下,應充分重視完善網絡運維工作,積極提升網絡運維的管理效率,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充足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漢熙,萬成娜,管晶.網絡負生態學術研究方向展望――網絡負生態科學存在原型結構構建[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75-81.

    [2]周健,周賢偉.依賴半徑的大規模Adhoc網絡群密鑰管理方案[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30(03):878-881.

    第3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 運維 建設

    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分為規劃、系統開發、系統運行和維護以及系統更新四個階段。系統建設工作負責建設一套信息系統,而信息運行維護工作負責的是維護和管理一套已經運行著的系統內所有硬件設備和網絡鏈路的穩定運行。沒有信息化系統就談不上信息化運維,兩者本該是相互承接的關系,談不上并行。但在信息系統的實際應用中,兩者又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的并行關系,這種并行關系直接決定了信息系統建設和運維的成效。下面從三個方面來說明信息系統建設同運維的并行決策在項目規劃實施中的重要性。

    目標制定

    信息系統建設工作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為整個項目的實施去設計里程碑。里程碑式的管理方法,有利于對整個項目實施工作進行量化,從而能夠讓項目的管理者更好地掌控項目實施的進度。但是里程碑的制定工作,必須建立在對整個項目的通盤考慮之上。

    許多信息化項目的負責人或者說項目經理往往都習慣采用“里程碑”、檢查點,再用關鍵的路徑設計好整個項目的基線。但是,傳統的里程碑項目設計中,項目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視運維工作,從而導致整個項目后期實施困難,工期延遲。例如,有的項目正式開始后,需做需求調研,再根據初期的調研建模,然后再根據用戶的需求逐漸完善模型,最終模型被開發成一個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建成后的項目,經對用戶培訓后,交由使用單位技術人員維護。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信息化系統所需要的網絡環境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加以考慮,因此,網絡環境的設計和實現往往無法實施。最終導致整個項目回到開發原點,項目管理者不得不重新修改當初的計劃,由用戶、需求組、開發組、運維部門共同協調,找出一個在現有開發建設基礎之上的折中方案,讓項目擺脫遇到的問題,屬削足適履之痛。

    以上不難看出,這個項目的管理者就是忽略了系統建設和信息運維工作的并行關系,從而不但使項目的實施工作沒能按計劃進行,而且使信息化運維部門喪失了開展網絡運維的最佳切入點,給今后開展信息化運維工作帶來了困難。要是項目管理者能夠在制定整個項目實施工作之初,主動引入運維工作,將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化維護一并考慮,那么結果就會不一樣。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又一重要環節,信息化工作中各類資源的平衡和穩定,是項目管理者追求的目標。

    在信息化工作中,如果將所有的人力、物力、管理資源看作百分之百。那么往往全部資源中有百分之三十是投入到項目建設中去,而投入到信息系統后期運維的資源占到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投入到信息化運維之中,而且隨著信息化系統運行時間增加,運行的成本可能成倍的增加。由此看來,從長遠的成本控制角度出發,占用百分之七十資源的運維工作效率的提高是非常值得重視的。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信息網絡工程師,在網絡設計之初,就將網絡拓撲和參數,甚至路由器上的每個端口都記錄下來,那么當信息系統轉入運行維護期,若仍有網絡工程師對網絡進行維護,一定要比未經歷前期網絡設計人員的管理效率高得多,因而運維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因此,不能只為暫時的提高工作效率,將盡快在用戶面前堆砌一個系統作為最終目標,而放棄了對于長遠管理成本的控制。只有強調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和網絡運維的并行關系,為開展信息化運維工作提供恰當的接入時機,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成本控制。

    管理夯實

    從長遠看,信息化工作絕對不是只完成信息化建設那么簡單。從項目建設之初的無章可循,到大規模建章立制,使得整個信息系統風格和管理方向初現端倪,最后到管理制度、人文化、合理化,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管理的沉淀過程。

    之前所提的對系統建設與系統運維普遍的認知是:“先有系統,后有運維”。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項目開發團隊是一種的臨時性組織,它里面的人員,雖然有可能是某一個方面的精英,但他們彼此之間缺乏磨合。也許為了某一項建設性的工作,他們可以激發出彼此的潛能,這有利于項目管理中對高效率的要求??梢粋€缺乏磨合的臨時組織,在管理上很難積淀下來東西的。比如,對某網絡系統非常重要的配置說明。這些東西在項目實施中用到了,而在竣工時交付的文檔中,往往沒有記載。當網絡運維部門需要開展網絡維護信息化時,他們只能找當時實施建設的工作的人進行了解,往往沒有滿意的解答。這個結果對與系統建設的人來說往往無傷大雅,而對于網絡運維工作來說,就有可能只能拿“災難”來形容了。相對網絡建設的臨時性組織來說,信息化維護部門這種比較固定的組織形式,在管理的積淀上就有更多長處。長期固定的組織結構和人員構成使對于網絡管理方法和管理風格都沉淀下來了,對于敏感信息的認知程度也比較敏銳。在項目管理中,如果能讓信息管理部門提前早介入,在開展信息化建設的同時,也為后期運維做好了準備,對于網絡系統的管理方法也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積累過程。這時,所收到的效果也會是能夠得到的最佳效果。

    第4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Abstract: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tegration is the feature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system, as a result, the system forms vertical closed architecture and lacks of the ability of central control and the ability of resource scheduling, 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optimize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network according to status and business needs. Along with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trend of network software,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complete the network topology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SD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realize efficient, fast and flexible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deployment.

    關鍵詞: 網絡運維;軟件定義網絡(SDN);集中控制

    Key words: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network;software defined network;central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N91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9-0195-03

    0 引言

    由于我國企業信息化特定的發展歷程、網絡和網管技術現狀以及企業整體上的傳統管理體制等因素的影響,過去幾年,國內現代化企業基本以分散型運維管理體制為主,即以專業來劃分維護層次,每一專業都有一套維護與監控人員及網管系統。在運營網絡的發展初期,這種分散式運維模式對于整體業務的迅速展開是有幫助的,可是,隨著運營網絡的不斷壯大,整個運營維護體系需要龐大的資源來支持,從而帶來了運維成本增加,人員浪費,內部對客戶投訴及故障處理的反應速度變慢,整體運維效率下降等問題。網絡融合與業務融合的下一代網絡發展趨勢,使整個運營網絡處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態,故障與投訴的定位解決日趨綜合性,因此集中的運維模式成為大勢所趨。而且,從長遠來看,集中式的運維模式不僅有利于挖掘網絡潛力,還將節省大量的運維成本,應該是下一代運維體系的最終發展方向。

    1 網絡運維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企業IT網絡上運行的應用系統不斷增多,企業業務等越來越廣泛地開展,各項業務系統對信息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高,黑客入侵、內部人員的操作失誤等問題也相伴而來,Internet的自由性和先天的不安全性帶來的種種隱患。如此一來,規避潛在的計算機網絡業務風險,成為了企業信息中心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需要保障企業信息平臺系統高效的、安全的運行。

    信息平臺的運維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現有的運維管理體系已經不能滿足企業日益發展,因維護成本高、響應模式被動,傳統的故障“來電響應式”的IT護維模式局限性已顯露無余。亟待我們解決當前的問題。

    目前網絡運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層面的問題:

    1.1 終端層面 ①終端安全策略無法維護。②終端行為無法把握。③終端系統軟、硬件配置臺帳不清,缺乏實施把控。④如打補丁、重裝系統、修復網絡等,終端維護:大量的終端維護工作。

    1.2 應用層面 ①配置安全:配置錯誤或丟失。②性能指標不健康,支撐系統異常:服務器、數據庫、中間件、存儲備份系統等。③支撐系統故障:服務器、數據庫等系統定制工作。④應用服務性能下降。⑤服務停止:業務應用停止服務提供。

    1.3 網絡層面 ①配置安全:配置丟失。②其他故障:ARP欺騙、任意更改IP地址。③邊界安全:終端設備非法接入。④流量異常:如病毒爆發、BT下載。⑤設備異常:設備性能指標不健康。⑥網絡阻斷:設備故障或者鏈路阻斷。

    為改變目前的運維管理局面,從而發揮信息化建設的最大效益,亟需構建一套全面的、科學的網絡運維管理體系,考慮到適應未來更加復雜多變的信息網絡,我們要從整體上提高網絡中各資產間的運行合協性、安全性和資源共享性,最終實現高效的運維。

    2 SDN技術

    2.1 OpenFlow的起源 SDN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SDN指基于ONF組織的OpenFlow標準協議構建,由軟件Controller、OpenFlow交換機組成的網絡。OpenFlow技術是斯坦福大學Clean Slate計劃資助的一個開放式協議標準,同時也作為GENI計劃的一個子項目,主要用于在現有網絡上部署新的協議和新的業務應用。OpenFlow技術采用集中式的控制方法,由一個或多個包含整個網絡拓撲的中心控制器通過一個開放的協議對不同交換機和路由器中的流表直接進行編程,從而控制每個數據包的流向。該技術的本質是將路由器的控制功能集中起來,由控制器進行控制,而路由器/交換機只執行數據轉發的工作,從而降低了路由器/交換機的工作負載。

    OpenFlow技術提出后,有實驗證明,當使用簡單的臺式機來充當控制器時,每秒鐘可以處理10000條流。這也就證明了OpenFlow技術并沒有因為控制器而擁有新的瓶頸。目前為止,OpenFlow技術已經在美國斯坦福大學、Internet2、日本的JGN2plus等多個科研機構中得到部署,網絡設備生產商思科、惠普、Juniper、NEC等巨頭也紛紛推出了支持OpenFlow技術的有線和無線交換設備,而谷歌、思杰等網絡應用和業務廠商則已將OpenFlow技術用于其不同的產品中。這表明OpenFlow技術本身已經可以使用,但是OpenFlow技術的相關應用還很少。

    2.2 SDN標準體系及架構 開放網絡基金會ONF是當前SDN標準制定的重要推動力量,2012年ONF了SDN白皮書,其中的SDN三層模型獲得了業界廣泛認同。目前ONF仍在南向接口Openflow協議的制定和完善過程中,面向應用的可編程北向接口目前仍處于需求討論階段。

    Openflow是SDN網絡中控制平面和數據平面交互的一種通信協議,是目前標準化程度最高,應用最多,業界最為關注的協議?;贠penflow的SDN架構如圖1所示。

    此外,各個國際國內標注組織也開始投入力量開展SDN方面的工作。2012年,IFTF對SDN開始關注,IETF的主導力量是傳統通信廠商,目前的研究分散在各個小組,相關工作有待整合推進。2012年下半年開始,ITU、ETSI等其他標準組織開始討論SDN在各自領域可能的應用場景和架構。我國CCSA成立了特別工作組,跟蹤研究SDN應用需求、架構和實現。

    2.3 SDN實現方式 SDN的實現方式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基于專用接口的SDN實現方式,此種方式主要由網絡設備廠商主導,在其網絡設備上開放專用API,供用戶開發網絡應用,此種方式技術已較為成熟,現網實施便捷,但技術體系比較封閉。如圖2所示。

    第二種是基于開放協議Openflow、ForCES等的SDN實現方式,此種方式基于開放的網絡協議,實現控制平面與轉發平面的分離,支持控制集中化,該方式獲得了眾多廠商支持,規模發展迅速,業界影響力大。如圖3所示。

    第三種是基于Overlay的SDN實現方式,此種方法一般由虛擬化廠商主導,基于三層及以上層隧道擴展二層網絡,實現統一管控,該方法與虛擬化管理整合較為邊界,實施效果受底層網絡影響。如圖4所示。

    3 基于SDN的網絡運維統一控制

    3.1 基于SDN的網絡運維統一控制可行性分析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每個現代企業必須的要素之一,相對于網絡維護,網絡運維更加側重于保障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運維有運行和維護兩層含義,對于一個系統,有時出錯無法預知,系統越復雜,其維護難度越大。對于網絡運維的核心系統,二次開發功能多、差異大,與系統的接口多,業務流程復雜,部署工作的難度很大且對性能要求更高。傳統的運維體系已無法滿足復雜應用集中部署的需求,迫切需要集中控制與網絡虛擬化作為網絡運維的新鮮血液,從而改善現有的復雜、僵化且昂貴的運維體系。

    當企業IT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尤其是當眾多分散系統變為龐大的集中系統之后,其網絡、IT設施、業務系統等眾多IT資源都需要得以有效管控,而且集中式部署的系統的重要程度呈幾何式的增長,為了確保這些IT系統正常運行,為正常辦公以及業務生產提供支持,依靠單純的人工管理完全不能滿足實際運維要求。因此如何保證這些集中式大型業務系統正常運轉及其日常高效運維,提高系統運維水平,提高運維人員工作效率,減少系統意外故障,節省IT部門對系統的持續投入資金,提出統一控制運維管理系統技術思路。設計更優的系統架構,對運維工作中的零散數據進行控制采集,并基于統一控制運維管理平臺以及輔助決策系統對超大型集中式信息系統的資源占用、設備投入、運維管理等信息進行數據支持的關鍵技術,實現了對運維工作的統一規劃和整體管理,提高運維管理質量和互動化及信息化水平。

    3.2 基于SDN的網絡運維統一控制架構 基于SDN的網絡運維統一控制架構如圖5所示。

    該架構中最底層的轉發平面映射至運維系統中為技術支援層,技術支援層負責面向客戶的系統集成,對全網各個專業網絡運維中出現的熱點難點進行技術支援,交換專業、傳輸專業、數據專業、備品備件專業等,技術支援層內都可以按照專業內容來設置。

    該架構中的第二層即為SDN架構中的控制層,映射至運維系統中為網絡管理層,負責實時監控、操作、控制,并面對所管理區域內的各種網絡設備進行集中操作維護、網絡管理和網絡資源配置調度。全網絕大部分的故障處理基本在這個層次完成,那些通過網管監控手段不能完成的生產作業,由現場維護部門完成。網絡管理面向網絡業務,職能是資源管理、運行監視、數據配置、數據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必要時對網絡進行控制,保證業務不可用時間降低到最低程度。網絡管理層是最能體現出集中運維的核心層。隨著各種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運營支撐系統的逐步完善,這樣的集中是全面意義的集中,它包含了運營商的話務網、傳輸網、信令網、集中配置、集中性能分析等。網絡管理中心的職能也不再僅僅是輔的集中告警監控和性能分析、報表、相應策略制定等功能,而是涵蓋了集中監控、性能統一分析、資源統一調度、網絡優化方案統一制訂、故障告警關聯性分析等與網絡相關的生產調度功能,成為具備快速響應用戶需求能力的高性能平臺。

    該架構中的最上層映射至運維系統中為現場維護層,它屬于運維的應用層面,受網絡管理層的領導和指揮,接受網絡管理層的調配指令實施相關故障修復、資源調配,負責所轄區域網絡設備及基礎設施的現場值守、維護和巡檢,是一些具體實施與操作。

    4 結論

    基于SDN的網絡運維統一控制架構實現了運維系統的集中控制與調度,使運維網絡具備全局視圖,有利于高效、快速、靈活的運維部署,可以有效降低運維成本與運維難度。

    參考文獻:

    [1]馮慶曦.淺談計算機網絡維護與管理[J].信息技術,2012,6(2):48-50.

    [2]ITU-T建議G.842-1997 SDH網絡保護體系結構的互相連接.

    [3]王麗君,劉永強,張健.基于OpenFlow的未來互聯網實驗技術研究[J].電信網技術,2011,6(6):1-4.

    [4]林闖,王元卓,任豐原.新一代網絡Qos研究[J].計算機學報,2008,31(9):1525-1535.

    第5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近日,記者了解到,江蘇移動呼叫中心作為一個典型的電信行業大型網絡用戶,正在努力進行“撈針”的工作。它試圖在其擁有的大約1000~2000臺終端、超過200 臺服務器的網絡中,全面消除異常流量和應用層漏洞,保障企業的網絡穩定和應用安全,從而給客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傳統IDS力不從心

    據了解,江蘇移動呼叫中心為了保障業務的正常運營,突出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需求,投入巨大:所有的鏈路、核心層、匯聚層設備都是雙冗余設計,建立備份中心并在邊界增加多級防火墻設備,同時為了防止病毒在內網交叉感染,該中心在客戶端部署了防毒軟件,并購置了多臺IDS (入侵檢測)設備來保護其辦公網絡。

    然而,這些防護措施并沒有減輕該中心IT運維人員的工作量,隨著終端和安全設備數量的不斷增加,帶來IT運維管理難度的大幅增加。此外,傳統的IDS面對電信行業的大型網絡明顯力不從心。由于無法滿足數據流量巨大、網絡覆蓋范圍和結構復雜帶來的需求, IDS的誤報和漏報問題開始顯現出來。

    “由于我們的網絡存在著龐大的客戶端和服務器資源,網內高危漏洞監測的工作量極大,ERP、OCS、CRM、BSS、MSS 以及高清視訊等多域環境隨時可能遭受到來自內部威脅的攻擊。”江蘇移動呼叫中心負責網絡安全、不愿透露名字的王先生指出,“內網終端威脅不斷變化,因此,傳統的IDS 廠商必須為不同的業務平臺開發不同的程序,這樣這些威脅就可能造成進一步惡化。雖然構建了銅墻鐵壁的,但內部威脅一旦未被發現并升級為‘事故’,全副武裝的網絡也抵擋不住病毒和惡意代碼的攻擊?!?/p>

    快速準確找到漏網之魚

    為了迅速消除網絡中的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江蘇移動呼叫中心邀請了數個網絡安全廠商提供解決方案,并加入實地測試。據王先生介紹,在嚴格的測試環境中,一批“串”路的安全設備由于無法勝任該中心的大通信量負載而敗下陣來,而在隨后的實際環境試用中,很多廠商的產品由于無法做到第一時間預警最新的木馬和變種病毒并且無法構建該中心的網絡安全整體視圖而被淘汰。

    “最后,我們根據綜合測試結果選擇了趨勢科技的威脅發現設備TDA 6000,它集成了云安全技術、旁路設計并可檢測應用層潛在威脅,幫助我們將威脅消滅在萌芽,為呼叫中心的業務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障。”王先生介紹。

    在試用過程中,王先生和趨勢科技的工程師一起對TDA 6000的HTTP訪問惡意代碼檢測、P2P會話流量管理、蠕蟲漏洞掃描等非法流量檢測功能都做了模擬攻擊測試,而對于這些威脅的來源定位,TDA 基本上可以做到“秒”級的預警。

    此外,由于它集成了趨勢科技云安全中的“多協議關聯分析技術”,可全面支持檢測2~7層網絡的惡意威脅。TDA 可通過“數據包”和“會話”視圖對網絡內的主機通信數據進行自動關聯分析,即從云端數據庫進行比較,自動將占用網絡帶寬的應用和造成網絡通信擁塞故障的信息建立威脅關聯。

    “TDA 的嚴格控制功能也彌補了江蘇移動呼叫中心之前部署防毒軟件的不足。比如 Web病毒、跨站木馬、視頻嵌入惡意軟件、非法流量、DNS劫持等尚未形成交叉感染的潛在威脅,在我們應用TDA之后,就可以從海量的數據流中迅速找到被防火墻放過來的漏網之魚。”王先生補充說。

    提升安全評估和運維效率

    事實上,江蘇移動呼叫中心對TDA的應用,不僅實現了全面的威脅偵測,還同時簡化了運維管理,減少了運維人員的工作量,從而降低了運營成本。

    據了解,江蘇移動呼叫中心的網絡經過了幾次重大的融合和升級,擁有較為復雜的網絡結構和龐大的終端數量。王先生介紹,最終部署在該中心核心交換機上并執行網絡全面覆蓋的TDA,為該中心的網絡安全評估和主動安全運維效率兩個方面帶來了極大的提升。

    一方面,TDA實現了動態的網絡安全評估,將策略轉化為行動。在部署TDA 之前,江蘇移動呼叫中心已經對外網出口和各級網關設備進行了嚴格的安全評估工作,在使用TDA 之后,內網的安全評估(主要是威脅評估)完全交付給TDA 去自動執行。

    首先,TDA 無須安裝程序便可自動對服務器和終端進行動態的監測,這大幅節省了運維人員為每臺終端安裝端的工作。其次,TDA可通過報表的形式顯示客戶端的即時通信(IM)、P2P 文件共享(BT)、流媒體以及未授權服務如SMTP中繼和DNS欺騙現象,這是其他IPS(入侵防御)和IDS產品無法相比的。

    “對于我們這種電信行業的大型網絡而言,TDA自動形成映射全中心安全形勢的總體視圖的強大能力,讓我們非常受用。在日常工作中,TDA已經成為我們網絡的‘策略執行中心’,它不但能夠及時發現網絡環境中的安全威脅,還能夠將這些威脅轉化為詳細的處理措施并進行落實。”王先生說。

    另一方面,TDA讓安全運維變被動為主動,運維水平大幅提升。據了解,江蘇移動呼叫中心一共有十幾位負責IT 運維的工程師,但要應對數千臺客戶終端、200多臺服務器的運維需求。

    在部署 TDA之前,IT 運維部門只能在用戶電話或者郵件通知后才能發現系統已經遭到病毒入侵的蹤跡,這樣的IT運維總是處于亡羊補牢的狀態。Web 病毒、木馬、郵件病毒、個人主機漏洞、移動設備交叉感染等時常搞得IT 部門無從應對。

    第6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關鍵詞之“建網原則”

    中國聯通網絡建設部:WCDMA建網遵循七原則

    2008年12月,中國聯通總部編寫的“WCDMA網絡建設指導意見”下發各地分公司,用以指導各省分公司的網絡建設和設計單位的網絡規劃設計。指導意見分無線和核心網絡兩部分。WCDMA無線網建設將遵循七大總體原則:1、WCDMA與GSM/GPRS相互補充、依托,WCDMA網承載中高速數據業務和話音業務,GSM/GPRS網承載低速數據業務和話音業務;2、統一規劃,重點區域網絡覆蓋一步到位,其他區域滾動發展;3、WCDMA覆蓋區內要求CS64kbps業務連續覆蓋,全網同步引入HSDPA/HSUPA,重點區域引入14.4Mbps/5.76Mbps;4、無線網絡結構要充分考慮業務發展和技術演進,避免在后續工程中發生結構布局較大變動,或大量網元設備被更換的情況;5、基站站址規劃立足長遠,避免在覆蓋區域內因容量或覆蓋不足新增站址;6、充分利用現有2G資源,堅持多運營商資源共享共建原則,減少重復建設,降低建設運營成本;7、3G業務發展目標原則上參照3G推進辦公室市場組的預測結果。

    關鍵詞之“海外經驗”

    疊加建網和HSPA是主流

    海外已經開通WCDMA網絡中超過80%選擇疊加網方式,即一個廠商的3G無線疊加在另外一個廠商GSM無線上。WCDMA與GSM在無線接入網相互獨立,技術原理完全不同,且兩張無線網絡在互通和互操作的接口標準定義很完善,因此WCDMA和GSM的無線設備完全可選用不同供貨商,部署高質量的2G/3G疊加網。隨著通信網絡供應商的重組合并,3G設備供應商數量減少,疊加網方式部署3G成為主流建網模式。

    同時,HSPA是運營商建設3G網絡的重點,也是其成功的關鍵。隨著HSPA技術的成熟,以及大量HSDPA終端的出現,絕大多數運營商把引入HSPA提升網絡品質,作為提高業務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球超過90%的WCMDA運營商選擇部署HSPA,截至2008年10月,全球WCDMA商用網絡239個,其中221個部署了HSDPA,HSUPA55個,表明高速數據業務對終端用戶至關重要,無線移動網的高帶寬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事實上,HSPA在海外很多運營商,如at&t和SKT、KTF等部署后,在增加用戶數、提高ARPU值,特別是提高用戶話務量方面均起到顯著功效。

    隨著人們對環保要求的逐漸提高,特別是隨著運營商共同面臨的站址及機房日益緊張的難題,BBU+RRH分布式基站成為WCDMA建網的主要手段。射頻拉遠解決方案具有高集成度、靈活組網、快速建網、節省機房投資、節約饋線損耗、節約基站投資、集中維護等優點,被運營商廣泛接受,在韓國就有3000套RRH射頻拉遠單元在現網大規模商用。此外3G的技術特點決定其在網規網優的特殊之處,廠商網絡規劃優化的經驗將直接影響建設實施速度和網絡最終質量,最終影響到運營商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這方面,上海貝爾中國地區的專家級網絡規劃優化及工程服務工程技術人員達4200人,可在交鑰匙工程模式下滿足近百個城市同時建網的需求,特別在網絡規劃、優化工具中融入了15套優化模板,用于不同無線環境的優化應用。

    關鍵詞之“網絡質量”

    WCDMA覆蓋從“點、線、面、室內”入手

    WCDMA建網初期考慮到建網成本問題,不會一次性全面鋪開,將采用“統一規劃,重點區域網絡覆蓋一步到位”的部署策略。在WCDMA網絡覆蓋統一規劃上綜合點、線、面和室內覆蓋?!懊娓采w”分東部、中部、西部采用不同覆蓋策略,東部人口密集,初期要覆蓋到所有城市市區、縣城城區和重點鄉鎮;中部覆蓋到所有城市市區和重點縣城;西部人口密度不大初期只覆蓋重點城市市區;“線覆蓋”充分考慮價值用戶滿意度,重點確保機場到城區的高速、國內城際高鐵的覆蓋,滿足高端用戶的優質體驗;“點覆蓋”對于人口流動性非常大的地區如機場、交通樞紐、重要的旅游景點等重點覆蓋;“室內覆蓋”對于現有2G室內分布系統的覆蓋區域都要作WCDMA的室內覆蓋,其他區域根據實際情況在平衡用戶滿意度和建設成本的條件下新增WCDMA室內覆蓋。

    未來,中國WCDMA將在原有GSM網絡基礎上建設和發展,GSM/WCDMA的平滑升級和互操作很重要。從設備看,無線側設備方面,全球主流廠商愛立信、華為、諾西都有5~6年的WCDMA商用經驗,WCDMA設備在2G、3G異廠家、同廠家互操作上積累了豐富的大網商用經驗,只需現網GSM設備做好準備,支持2G、3G互操作;核心網設備,WCDMA建網會采用2G/3G共核心網的方式,這就要求核心網設備提前升級支持2G/3G融合;網管部署分步實施,初期2G/3G分網管,后續向共網管過渡。從用戶看,GSM用戶平滑過渡到WCDMA有三種形式:換卡換號、換卡不換號、不換卡換號,WCDMA初期建網推薦采用不換卡不換號的形式。

    關鍵詞之“服務運維”

    建立新“電信+IT”矩陣運維服務體系

    除設備商對自身WCDMA通信設備的維護能力外,3G與2G的最大區別是對電信服務提供商的“電信+IT”的融合運維能力。WCDMA網絡的高速無線接入功能將給終端用戶帶來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業務體驗,如手機電視、視頻通話、手機購物等,但完成這一系列業務的相關設備除電信設備外,還有相當高比例的IT設備。所以,對于WCDMA運維人員的技能要求也從以往的電信設備維護技能升級到“電信+IT”設備維護技能。

    從愛立信的海外成熟3G電信管理服務經驗看,成功的WCDMA網絡背后都具備“電信+IT”整合運維能力的3G運維服務商支持,這從愛立信的和黃3G管理服務、德國電信管理服務、Orange3G管理服務等成功案例中均得到印證。對于WCDMA與GSM運維服務體系的區別,運營商的整體運維思路應從GSM時代的以技術為中心轉變為WCDMA時代的以業務為中心。運營商原有GSM運維體系大多基于某種設備類型組建的單一垂直性組織架構,而WCDMA運維體系需要運營商的組織架構以某業務為中心,構建跨不同設備類型的矩陣運維服務體系。較GSM網絡而言,WCDMA網絡服務涉及更多設備類型,各設備的相互關聯度更高,如果還按以往的設備類型劃分運維體系的理念構建運維服務體系,將可能影響整體響應效率的跨部門協作;反之,如果構建以某業務為中心的跨不同設備類型的矩陣運維體系,就可以避免該弊端。

    關鍵詞之“創新業務”

    HSPA是新業務動力

    全業務時代,差異化競爭策略成關鍵。綜合多種因素(包括運營商原有GSM業務資源、WCDMA自身特點、其他兩種3G網絡的競爭沖擊),WCDMA領域可以重點考慮發展一些創新性和特色性業務。3G的真正發展得益于HSDPA,數據提高可能達到100倍,HSPA系統能力支持下行14.4Mbps和上行5.76Mbps,數據是爆炸性地增長,絕大多數屬于數據增長。對3G用戶的調查顯示,如果用戶使用移動網絡的時間是100%,語音業務時間僅有12%,另外88%中信息占36%,多媒體占16%,PIM占14%,游戲占4%,瀏覽占8%。從數據結構上來講,全球數據結構中HSPA占55%,GPRS占7%,所有數據絕大部分是WCDMA和HSPA業務。

    在創新方面,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推出Internet-HSPA解決方案,提前在HSPA上引入3GPPR8版本中LTE的扁平化網絡結構,在提高網絡性能的同時,能夠幫助運營商節約50%的戰略性投資和滾動性投資,并降低總體建網和運維成本。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已與3個運營商簽訂了I-HSPA的商業合同,并于2008年年底交付網絡。另一創新是CSoverHSPA解決方案,該方案將CS話音承載于分組域的HSPA上,給運營商及最終用戶帶來的好處包括:提高語音容量達50%~100%;縮短呼叫建立時間達50%;顯著降低用戶終端電池消耗,使其能支持更長時間的通話。

    關鍵詞之“站址資源”

    WCDMA選址可以借鑒TD

    第7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系統;運維服務;模式

    中圖分類號:TP1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2011)07-0000-02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Mode Research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Sun Liang

    (Yixing Power Supply Company,Yixing241255,China)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to people's daily life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this transformation not only in equipment,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is reflected in the use of the computer system on the increasingly large and complex.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face of market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in China may have been more mature,but it does not sou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The main content is the mod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for compute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Computer;Information system;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Mode

    一、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功用分析

    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與完善,計算機作為一臺單獨的文字處理機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F在的計算機與網絡密不可分,計算機已經成為制造信息、收發信息、處理信息的信息處理機?,F在的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都已告別了孤立的單機時代,而是由服務器、文件服務器 、確飛服務器 、打印服務器、郵件服務器等、局域網、個人計算機或叫工作站和外設打印機、掃描儀、數碼照相、數碼攝像機、投影機等及軟件網絡操作系統、單機操作系統、各類應用軟件構成一個工作或辦公系統,由于這個系統主要是利用計算機來進行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信息收發、信息處理,因此,我們稱之為計算機信息系統。

    計算機信息系統是由服務器、局域網與外設組成,其功用十分廣泛。目前在各企、事業單位,主要有如下作用:

    第一,應用信息共享。因為每個人的電腦,通過局域網連接,因而,各類信息都能通過網絡發送、傳遞,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計算機與服務器之間都能通過網絡相互訪問,實現信息共享、設備資源共享。計算機信息系統內的所有人員都能通過網絡共享系統內的打印機等硬件資源共享服務器中的數據庫的數據等軟件資源。

    第二,網上辦公。由于計算機信息系統內的所有人員通過網絡都能互連互通,因此只要加裝網上辦公軟件,就能實現網上辦公,無紙化辦公。大大節約辦公成本,提高辦公效率。

    第三,集中計算或網格計算。計算機信息系統內的所有人員,如果處理大數據,本人的計算機運算能力不夠時,可通過集中計算或網絡計算軟件,把計算任務,發送到系統內的所有空閑計算機上計算,達到充分利用設備,提高計算速度之目的。

    第四,共享因特網。如果每臺計算機單獨上因特網,費用將十分昂貴,而計算機信息系統內部通過局域網互連。

    二、計算機信息系統運行維護

    (一)設備管理。設備管理包括對網絡設備、服務器、計算機、打印機的管理,并使這些設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 通過定期檢查各設備的運行日志,并及時解決潛在故障的隱患,從而保證各設備的性能、 安全、 穩定性都處于最佳狀態。

    (二)應用軟件系統的管理。應用軟件系統的管理要根據軟件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對網絡版的防病毒軟件,需要定期檢查病毒庫的更新情況;對本單位已建成的業務軟件,則要求軟件系統最大限度的滿足業務辦理的需求,并按軟件工程的要求,加強對軟件生命周期的管理,如在系統功能修改過程,要有軟件需求更改申請流程,以確保需求的穩定性。

    (三)系統容災管理。確保在異常情況下,快速恢復系統的正常使用。因此需制定各應用軟件系統的應急處理措施,并根據各系統的使用特點、重要程度、使用范圍制定相應的數據備份策略。需要經常對備用系統的程序文件是否與系統一致進行檢測,并對數據備份情況進行跟蹤。

    (四)日常工作管理。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管理是一種日常的常規性維護工作,對于運維工作人員來說,應該將對信息系統的維護作為一種日常性的工作習慣,不要等到出了故障和問題以后才開始意識到應該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在日常管理中,明確運維工作人員各自的職責與工作內容,制定一定的考核標準和考核依據,以體制來規范工作人員的日常行為,并且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三、計算機信息系統運維服務分析

    第8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構建以NPS為驅動的運維模式

    NPS即凈推薦值,是業界廣泛接受的衡量用戶忠誠度的指標,能有效反映一家公司持續盈利的能力。

    中興通訊通過構建以NPS為驅動的運維模式,為運營商的后端部門和前端部門建立橋梁,提升NPS及運營商的客戶保有率,最終實現收入增長。中興通訊經過探討和實踐,總結“四步法”構建以NPS為驅動的網絡運維模式。

    第一步:NPS收集。通過IVR或者短信聯系用戶,獲取到NPS分值。

    第二步:分析。收集到NPS后,一方面進行Dashboard展現和分析,另一方面通過NPS-QoE比較分析,向下鉆取,找到NPS低或者高的原因。

    第三步:處理。對于單個低NPS的用戶,中興通訊的管理服務團隊建立了新的流程,把它轉化成投訴進行閉環處理。對于NPS低分值的區域,進行針對性的網絡優化。結合網優的其他因素和NPS分析,由網優工程師實施網優。

    第四步:閉環和NPS持續提升。通過以NPS為驅動的網絡運維模式,運營商一方面可以關注到真實用戶的反應,另一方面可以關注其網絡的反應,將兩者聯動起來,有機地整合后端網絡運維能力和前端營銷服務能力,發揮各個部門的優勢和聯動性,能提升運營商的運營效果,實現收入的有效、持續增長。

    實現運營商NPS提升

    從2015年9月開始,某海外運營商憑借中興通訊提供的業務運維管理服務,建立了科學的KQI監控和評價體系,實現業務質量監控和管理、業務質量問題的用戶投訴處理,并支撐其CBOM運維。實現其網絡NPS迅速提升5.8分,其用戶平均流量增加、投訴率降低,運維效率提升,最終實現其收入持續增長。

    RCS端到端增值服務

    RCS即富通信套件,是運營商基礎技術架構進行全IP化轉型的長期戰略選擇,為運營商業務創新、能力開放奠定基礎。中興通訊提供的RCS端到端增值服務,針對運營商的RCS系統展開維護和經營支撐,助力其互聯網轉型。

    互聯網時代的一站式服務。提供定制化的開發業務、快速業務上線部署、APP性能管理和容量、海量交易管理,打造超級應用,在內容端具有行業影響力,避免運營商成為啞管道。

    第9篇:網絡運維工程范文

    圍繞稅收中心工作任務,全市地方稅收信息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堅持科技引領、務實創新,貫徹全省稅收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管理創新、數據突破、項目推進、運維規范、安全鞏固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信息管稅,著力提升信息化運維和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促進稅收事業科學發展。

    按照這一總體要求,全市地方稅收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一、扎實開展應用項目推廣,推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加強項目建設工作,保證建設質量。

    一是做好納稅服務績效考核系統的建設和上線工作,完成系統聯調維護和運維工作。

    二是開發智能稅務終端應用程序,實現納稅人發票真偽查詢和稅務人員的移動辦公。

    (二)做好應用項目的推廣工作。一是完成風險管理系統的推廣工作。按照省局推廣方案,協助征管部門在全市全面推廣工作。二是按照省局推廣計劃做好綜合辦公系統軟硬件和網絡安裝調試,odps公文處理系統歷史數據的備份和遷移工作,配合完成系統上線工作。三是加快pos機查詢繳稅項目的推廣,逐步在全市范圍推廣運行;四是做好社保費通過財稅庫銀方式繳庫擴面推廣的技術支持工作。五是拓展存量房價格評估系統的應用面。做好相關技術支持工作。六是完善網絡在線發票系統。擴大網絡在線發票的應用面,開發網絡在線發票兌獎功能,實現二維碼發票真偽驗證以及短信提醒功能。

    二、夯實稅收數據基礎,力爭數據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繼續做好數據質量管理工作。根據稅收業務和基層部門工作需要,以風險管理系統為重點服務對象,開展電子稅收數據質量審計、核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數據質量日??己藱C制。

    (四)以數據分析利用為主題,在數據管理上實現突破。以深化數據應用,服務稅收工作為主題開展數據管理工作。開展征管報表專項主題數據分析利用工作,對征管業務系統中征管報表部分進行梳理,提出省、市、縣級業務部門實際需要的報表需求,提交省局評審和開發。

    三、強化信息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保障作用

    (五)做好硬件平臺項目建設。一是做好硬件基礎平臺的搭建工作。按照省局安排利用虛擬化軟件構建虛擬化云計算平臺,將現有將現有服務器納入云計算平臺,應用系統向云計算平臺遷移,實現應用平臺的優化整合。二是配合省局完成稅收數據災備中心設備平臺升級工作,保障稅收數據災備系統的平穩安全運行。

    (六)做好金稅三期工程網絡和安全項目建設。一是做好金稅三期省以下網絡和安全建設工作。按照省局要求,制定實施方案,進行網絡和安全項目建設。二是優化縣區局和稅務所的網絡設置,實現雙線路的自動切換。三是根據納稅服務績效考核工作需要,升級市局到區縣局的備份線路,更換路由設備,提升網絡帶寬。三是建設全市廣域網絡流量監控分析系統。在市局部署廣域網絡流量監控分析系統,加強對全市廣域網絡運行狀態的監控,合理分配網絡資源,提高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

    (七)做好機房基礎環境項目建設工作。一是改造省局稅收數據災備中心暨市局中心機房動力環境集中監控系統。完善機房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加濕系統、通風系統的功能,加強機房的統一管理,提高運維效率。二是改造機房綜合布線,增加供電和網絡布線,滿足新增設備的需求。

    四、加強運維體系建設,規范運維管理

    (八)加強網絡和硬件設備管理。一是加強網絡管理。制定全市地稅系統網絡建設、網絡配置、網絡運維技術規范,提升全系統網絡管理的規范化水平。二是加強硬件設備管理。制定計算機類設備更新管理辦法;及時更新市局中心機房硬件平臺的老舊設備,保障各業務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九)規范應用系統運維管理。一是建立健康檢查規范,加強系統運行監控。從應用系統的配置信息、性能、業務數據質量等方面,制定健康檢查制度,明確健康檢查指標,定期開展系統健康檢查,有效降低系統風險。二是制定網上辦稅系統運行維護規范,加強系統的運維管理,在實現身份認證的基礎上,逐步在網上辦稅系統實現數字簽名功能,提高網上辦稅的防篡改和防抵賴性。

    (十)做好信息化日常運維工作。提高應用系統日常運維質量。在各項稅制改革和稅收政策的調整時,配合做好需求分析調研,確保各項稅收政策及時有序的落實;加強溝通,利用各級運維資源,做好問題管理平臺的運維管理工作,按月開展問題分析,為系統優化提供依據;定期更新問題知識庫,充分發揮問題管理平臺效能。

    五、強化安全管理,鞏固信息安全體系

    (十一)鞏固信息安全建設成果,深化信息安全管理。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各項制度的執行和落實,繼續做好年度安全檢查。將安全管理要求和日常運維工作相結合,梳理和細化基礎環境、硬件平臺、應用系統、數據管理等日常運維工作的規范和要求,逐步建立安全運維制度框架、管理機制,進一步夯實和提升全市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十二)做好信息安全整改工作。根據信息安全風險測評工作、信息安全檢查工作,全面落實各項整改工作任務。一是強化安全管理,開展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工作,進行等級保護專項培訓、對二級以上信息系統完成信息系統有關備案工作。二是加強技術防范,通過部署集中授權訪問控制系統加強對運維工作的安全高效管理,通過部署抗ddos攻擊設備,加強對門戶網站的安全防護,根據省局對ca認證系統意見,制定ca 認證系統的應用規劃。

    (十三)推廣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系統。根據省局對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的試點情況,適時在全市推廣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系統,規范終端用戶的使用行為,力爭達到合規進、授權用、加密傳、安全存、審核出、銷毀凈、日志留的應用目標。

    六、完善管理方式,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完全|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第一页| 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成人网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日韩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黄色片|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