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力電子技術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電力自動化技術 變電站自動化 電網調度自動化 配電網自動化
1 變電站自動化的發展
變電站自動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是我國電力行業中的熱點之一。之所以成為熱點,一是建設的需要;二是市場的因素。1987年,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研制成功一套符合國情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在山東威海35kV望島變電站投入運行,用3臺微型計算機實現了全站的微機繼電保護、監測和控制功能。之后,隨著1988年由華北電力學院研制的第1代微機保護(01型)投入運行,第2代微機保護(WXB―11)1990年4月投入運行并于同年12月通過部級鑒定。這樣,在遠動裝置采用微機技術后,更為復雜的繼電保護全面采用微機技術成為現實。
目前,我國的變電站自動化技術已經很成熟,并廣泛地應用于高、中、低壓變電站中,這大大提高了變電站的運行效率及可靠性。但與國外先進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相比,仍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從技術發展的趨勢看,將來的測控設備還將和一次設備完全融合,即實現所謂的智能一次設備,每個對象均含有保護、監控、計費、操作、閉鎖等一系列功能及信息庫,面向自動化的僅是一對通信雙絞線,該雙絞線以網絡方式和計算機相連。
目前國內由于運行管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現有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過多地強調了后臺功能,系統龐大、結構復雜,給變電站的運行維護人員完成監控系統的日常維護和故障處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有關部門應針對變電站不同的運行管理方式,對監控系統的功能和配置進行規范和優化。
2 電網調度自動化的發展
電網調度自動化是現代電力系統自動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它是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及自動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經過近20年的發展,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在電力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中已經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電力企業的信息主要分為生產過程類和經營管理類,而生產過程類信息又是整個電力企業數據中心最重要的數據來源,因此可根據實際需求,先期進行電力生產自動化領域的信息集成,建立自動化信息一體化平臺,進行全面綜合的生產運行過程分析,為電力企業各級生產管理者提供決策參考,同時為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下一步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地調自動化的互聯網絡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不同層次的調度中心主站間的廣域網通信;另一方面是指調度主站與直屬電廠和變電站間的遠程通信。對于調度主站與廠站采用調度數據網絡來傳遞遠動信息,可以改變調度中心對廠站放射狀的遠動通道和基于電路交換方式、獨立占用64Kbps通道的現狀,優化遠動信息傳輸網絡結構。所有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都接至調度數據網上,使各相關主站同時共享廠站的實時信息,并保證了大容量數據遠傳的最小延遲。
網絡安全對于以實時運行為首要任務的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尤為重要,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廣泛使用,網絡攻擊和病毒侵害不斷發生,對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安全運行構成了威脅。因此,如何確保自動化系統的信息安全已經成為關系到電力企業正常運行的重要課題,建立完善的系統安全防護體系勢在必行。
3 配電網自動化的發展
配電自動化是一項集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控制技術、現代化設備及管理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目的是提高供電可靠性,改進電能質量,向用戶提供優質服務,降低運行費用,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用戶用電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供電可靠性和供電電能質量成為配電網的工作重點。
隨著電網建設的發展,配電網的網格化程度越來越高,僅憑借人的經驗,難免顧此失彼。于是新一代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即智能配電系統應運而生。它在第二階段的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智能配電功能,以人工智能代替人的經驗,更科學地管理復雜配電網。它不但可以減少停電范圍,縮短停電時間,改進供電質量,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且能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人員開支,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達到供電部門能夠監視、協調配電網系統平衡、經濟運行、降低網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配電自動化系統(DAS)是一種可以使配電企業在遠方以實時方式監視、協調和操作配電設備的自動化系統;其內容包括配電網數據采集與監視(SCADA系統)、配電地理信息系統(GIS)和需求側管理(DSM)幾個部分。配電網自動化的運行功能是實現控制和監視配電網設備。其中包括:電網的控制功能、電網運行監控功能、故障管理功能、運行統計及報表功能。
配電自動化實現的目標可以歸結為: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切實提高電能質量,確保向用戶不間斷優質供電;提高城鄉電力網整體供電能力;實現配電管理自動化,對多項管理過程提供信息支持,改善服務,提高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減少運行維護費用和各種損耗,實現配電網經濟運行;提高勞動生產率及服務質量,并為電力系統電力市場的改革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
4 結語
隨著電力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居民用電量得到了保證,用電安全得到了保障。這些都是依托現代化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既降低了機器設備的維護費用,又提高了設備的使用率。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運行成本,使得電力自動化技術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BPH患者300例,年齡55~90歲,平均年齡72.5歲,均有不同程度的進行性排尿困難等癥狀,250例有尿潴留史,并發膀胱結石 85例,上尿路積水30 例。腦心肺疾患 200例,糖尿病 50例,老年性慢性支氣管80例。
1.2方法 采用常規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有2例因為意識不清采取全身麻醉,均截石。應用等離子體雙極汽化切割與影像系統,用生理鹽水做工作遞質連續沖洗,直視下置入膀胱鏡行前列腺切除,術畢放置F22三腔導尿管引流給予膀胱沖洗。10例用大力碎石鉗將結石鉗碎,30例用鈥激光將結石擊碎,隨沖洗液沖出。
1.3結果 手術時間30~60min,平均45min,手術過程順利。術后無電切綜合癥發生,無護理并發癥。
2術前護理
2.1 心理護理 術前1d訪視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況,查閱術前各項常規化驗單,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有無行動不便等。針對老年人理解力、反應力較慢的特點和對手術存有恐懼、焦慮,但又希望經過手術治療能解決長期的病痛折磨的心理,在訪視中先介紹自己,并要耐心的大聲的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手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告知患者術前準備內容和注意事項,囑伴有高血壓的患者術晨繼續服用降壓藥。同時告知手術過程中會有機器操作聲、不間斷的流水聲,這是正常的操作聲音,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為積極配合醫生共同完成手術做好準備。
2.2術前準備 包括手術儀器及物品的準備,攝像系統一臺,電切機一臺,膀胱鏡檢包一個,膀胱鏡鏡頭,電切環一個,沖洗球一套,石蠟油,注射器,沖洗引流裝置,截石位用物等,患者進入手術間前30min調節溫度,室內溫度22~26℃,濕度45%~55%,手術室平車性能良好,按手術通知單內容電話通知病房做好交接事項,按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推車或平車交由護工將患者護送至術前準備室。
2.3麻醉與 建立一條靜脈通道,選18-20號靜脈留置針,選好血管,力求一針見血,協助麻醉醫生擺放麻醉,備齊藥物,麻醉穿刺時巡回護士面對患者站于床旁,一手扶頭一手扶腿,限制患者活動,同時觀察患者面色、血壓、心率等情況。麻醉結束后,患者取截石位,將腿架與床平面呈60~70°固定于床兩側,腿架高度與患者屈膝屈髖時大腿高度相等。腿托上加墊凝膠墊,妥善固定。有些老年人下肢僵硬,不可強行暴力牽拉以防骨折。手臂不可外展大于90°以免損傷外展神經,注意保暖。
2.4儀器的連接 常規皮膚消毒,鋪巾后,將導光纖維連接于冷光源,攝像頭套無菌保護套連接于攝像系統,切割器導線連于等離子體能量控制器,將腳踏套一塑料套置于術者腳旁,打開開關調節數值。連接沖洗系統,沖洗液放在高于膀胱60~70cm處,使用生理鹽水做遞質,保持一定的壓力。
3術中配合
3.1老年患者全身各臟器尤其是心、肺、肝、腎等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并發癥多, 機體代償調節能力差。雖然PKRP既能快速汽化切割組織, 又有顯著的凝固作用,,減少創面水分的吸收,其工作遞質生理鹽水,是等滲等張的液體,能有效地預防稀釋性低鈉血癥的發生,解決了水中毒的這個問題,但并不能消除高血容量[1],術中密切配合麻醉師觀察患者的血壓血氧以及患者的面色等。時時觀察患者皮膚是否冰涼,做好保暖措施。
3.2密切觀察術中沖洗液是否排空,及時更換,保持一定的壓力,為了避免患者體溫過低,沖洗液最好先加溫至37°,如果用室溫的沖洗液沖洗,會引起體溫改變和血液流變學的改變,低體溫時可致術后血液粘滯度增加[2]。
3.3光源亮度強弱直接關系到手術視野清晰度與器械操作的準確性,必須跳刀合適的亮度,電視攝像系統保持清晰。等離子體能量控制在切割功率100W,止血功率60W。術中保持系統處于工作良好狀態。
3.4保存好切下的前列腺組織,并注意觀察沖洗液的顏色。
3.5術畢放置三腔導尿管,沖洗液保持在80~100滴/min,呈持續沖洗狀態,注意充入量和排出量是否相等,若顏色鮮紅及時告知醫生。整理好用物,將患者平穩送至復蘇室。
4術后護理
術后去枕平臥6h預防顱內壓減低而引起頭痛。全麻患者采取頭偏一側,待全麻清醒后給予枕頭,次日半臥位,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血壓、脈搏、及尿的顏色、狀、量、并詳細記錄24h出入量。出血一般發生在術后24h內,主要是創面出血血凝塊堵塞導尿管,因此術后用生理鹽水持續膀胱沖洗。如引流液量少于沖洗液量或突然加深呈鮮紅色伴血塊,提示膀胱有活動性出血,需高度警惕。用碘伏棉球進行尿道口消毒2次/d,每日更換引流袋,鼓勵患者多飲水。術后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脹痛或痙攣性疼痛,一旦出現向患者做好心理疏導,分散和轉移注意力,也可用止痛片。
5討論
等離子體電切術是目前治療前列腺增生最安全,有效的辦法,其具有微創、痛苦小等優點現逐漸被人們所接受[3,4]。一般認為血壓控制在165/95mmHg以下時手術危險性較小,最高不宜超過170/100mm Hg,超過者腦溢血的發生率要高3、4倍[5]由于此類患者大多數是老年人且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并發癥,由于宣教的不到位患者只知道要禁食禁飲,就擅自停止術晨的降壓藥,又部分因為環境改變,對手術的恐懼等影響患者常常表現為高血壓,給手術醫生及麻醉師帶來極大的壓力,甚至不得不停止手術。術中要嚴格控制輸液速度,維持患者良好的呼吸循環功能。患者年齡大,反應慢,動作遲緩,由病床到推車在到手術床時常有墜床的危險,同時因手術需要而被迫處于一個姿勢,患者經常想變換而扭動身體,這也導致患者有墜床的可能。移動患者時巡回護士要始終陪伴患者,安撫患者,不得讓患者獨自留在手術間,老年患者柔韌性低,加之骨質疏松,擺放時要注意受壓部位必要時貼上壓瘡貼,支腿架高度要適中,兩腿寬度為生理跨度,手臂處于功能位,同時耐心聽取患者的心聲[4]。巡回護士在術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壓、呼吸、氧飽和度變化,經常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如發現患者煩躁不安、血壓升高、心律慢、呼吸困難等立即報告醫生,及時給予相應處置。術后清洗維護和消毒手術器械,光導纖維勿打折將其盤成一個直徑不小于15cm的圈,攝像鏡頭勿磕碰,鏡面勿接觸硬物,以免劃傷。內鏡清洗按照內鏡消毒規范嚴格執行,低溫等離子滅菌后備用。護士要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職業素養,熟悉手術步驟,提前將所需的物品準備齊全,準確迅速傳遞、擺放,連接各種管線要迅速準確,及時調整輸液速度和沖洗液速度并及時更換沖洗液。
參考文獻:
[1]阮國祥,王旭松.經尿道等離子體切割術治療前列腺增生[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5,20(2):118.
[2]張艷峰,沙玉婷.沖洗液溫度對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患者圍術期體溫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1,12(32):662.
[3]Greenwell TJ, Castle C, Andrich DE. Repeat urethrotomy and di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urethral stricture are neither clinically effective nor Cost-effective [J]. J Urol, 2004, 172(1):275-277.
關鍵詞:云計算;電子文件管理;關鍵技術
云計算時代的來臨,且伴隨著運用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一度成為業界人士相繼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源于云計算的普及,顛覆了以往支撐電子文件管理實現的技術框架,也促使其電子文件管理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其關鍵技術的研究并不多見。故而,對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關進技術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技術框架
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文件包管理同時兼有資源虛擬化(SAAS層次上)與對云平臺提供商所提供云服務的優先選擇和配置雙重特性,而隨著私有云的漸次成熟,終究會帶動公共云和混合云的發展。因此,其技術構架涵蓋如下:
(1)固件或硬件層。交換機、硬件服務器等基礎設備,服務于軟件的內核層的管理、操作及更新;內核層經操作系統內核、集群中間件、虛擬機監控器等,實現對固件或硬件層的管理。
(2)分布式數據(非結構化)存儲。事先配置好存儲量大小,常以64MB為以組塊,以主服務器提供的形式,在各個組塊經索引后,實現不同數據管理服務器的存儲,且云計算環境下的全部數據存儲,均由文件系統管理。
(3)分布式數據(結構化)存儲。包含Bigtable、RDS及HBase等技術,在云計算中,電子文件元數據的存儲通常都是在分布式結構化表中,由其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
(4)分布數據處理技術。在云計算中,電子文件管理系統采用以MapReduce為主的分布式數據處理技術對電子文件進行處理。
(5)電子文件管理基礎。電子文件封包、憑證管理、文件完整性校驗、數據分布式存取、文件監控等,提供出基礎與核心功能。
(6)電子文件管理業務服務。包括信息捕獲、系統管理、保管與處置、安全與監控、檢索與再現及非電子管理等,負責虛擬化和電子文件管理數據庫的實現與形成。
2 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關鍵技術
鑒于云計算環境較之于以往電子文件管理環境具有的特殊性,其技術突破(即關鍵技術)應圍繞數據信息建模技術、結構與非結構數據分布存取技術、電子文件數據溯源技術進行。
1. 數據信息建模技術
要將不同電子文件封裝要求不盡相同這一點納入到數據信息建模技術中,如提交信息包(SIP)、存檔信息包(AIP)及信息包(DIP)的信息模型及實現不同信息包之間的轉換,同時要結合云計算技術特性,如大文件組塊管理、多副本管理、數據分布式管理等。
2.結構與非結構數據分布存取技術
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文件管理較之于傳統電子文件管理系統,最大的區別在于數據分布呈現出結構化與非結構、且異構電子文件海量,存取多具復雜性。如
Google文件系統,采用中心服務器管理技術,數據不支持緩存,只在用戶端備有專用的接口。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文件管理要實現文件分塊、多副本管理、MapReduce、加入結點動態等過程具有挑戰性。
3.電子文件數據溯源技術
在云環境中,其特殊性為電子文件與其元數據的溯源提供了技術支持。在云計算中,電子文件的回溯基本上可劃分為結構化數據表與非結構化數據。在Bigtable中,其數據模型的組成主要包括行、列及時間戳。而且,在云計算中,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通過采用多副本技術,能有效地溯源文件實體對象。然而,并不是云計算中的所有技術都能操作電子文件與其元數據的回溯,因此,在云計算中,憑證性回溯技術的管理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突破。
3 云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相關關鍵技術實現方案
云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關鍵技術的實現,要在對傳統電子文件管理環境進行改觀的同時納入云計算這一因素,因而,要抓住和掌握相關實現要點,并在此基礎上,滲透到云計算的各個層次中,達到電子文件管理的最優化。
1.實現要點
1.1底層技術與核心技術相平衡
云計算供應商所提供的云服務,應將操作簡便性、實用性作為首要特征,電子文件管理關鍵技術的實現首先要考慮技術的可操作性。新技術的研發固然重要,首先要避免刻意追求新技術的復雜化,注重原有技術的重組,達到底層技術與核心技術相平衡,確保底層技術和核心技術二者之間的協調發展。
1.2經濟性與穩定性相平衡
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系統必須要達到經濟性與穩定性相平衡目的,事實上,經濟性通常會不利于系統的穩定性,在容錯問題的處理上尤為多見,因其會涉及到Master、Sever、數據管服務器等部分。在計算與存儲能力均等的基礎上,搭建云端服務器集群的成本要遠遠低于對超級計算機購買的成本,而較低成本的云端部署與服務器硬件,避免了集機群更新換代的煩惱,且用戶可采用瘦終端來實現加大云服務的功能。
1.3靈活性與安全性相平衡
靈活性涉及到多副本管理、節點動態管理、動態故障恢復、故障動態監測等方面,可使電子文件管理系統管理方便化,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可靠性、一致性及保密性等方面更高的管理要求。因此,在云環境下,必須要保證靈活性與安全性的平衡,以保證電子文件管理系統的方便性與安全性。
1.4針對性與可持續性相平衡
實現云計算中的電子文件管理系統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要通過統一的規劃,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實現的,并注重部門的協作及部門間的資源共享。而針對性是區別電子文件管理系統和各種業務應用系統的主要特點之一,電子文件管理務必要遵循相關功能標準,同時還要注意可持續性。
2.實現方法
在云計算中,實現電子文件管理系統的方案多種多樣,但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商業解決方案與開源解決方案。但由于考慮到文件管理的特殊性與未來不可知性,因此建議采用開源解決方案?,F階段,開源方案的主流方向主要有:Hadoop、Nimbus、Eucalyptus,而Hadoop與Eucalyptus則是通過模仿商業解決方案而來的。通過對現階段的實現技術的普及度、成熟度、技術公開性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建立在云計算中的電子文件管理系統應采用Hadoop的編程模式。作為Apache開源組織所提供的分布式計算機框架,Hadoop包括多種編程技術,且具有較大的可靠性與可可擴展性。因此,在現階段的通用技術框架中,可以采用HadoopHDFS技術實現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采用HBase技術實現結構化數據的存儲、采用MapReduce技術實現分布式處理及采用ZooKeeper技術實現鎖服務。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關鍵技術的越來越成熟及應用的越來越廣泛,電子文件管理的實現逐漸發展到采用公共云及混合云技術,并滲透到云計算的各種層次中。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必須要對云計算進行充分的分析,以研究出最好的實現技術。
參考文獻
[1]薛四新.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的實現機理[J].檔案學通訊,2013,13(3):65-66.
[2]薛四新,黃萃.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研究綜述[J].北京檔案,2011,12(9):25-27.
【關鍵詞】電力行業;熱工自動化;發展前景
1. 當前電力行業熱工自動化技術的發展
隨著世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和我國機組容量的快速提高,電廠熱工自動化技術不斷地從相關學科中吸取最新成果而迅速發展和完善,近幾年更是日新月異,一方面作為機組主要控制系統的DCS,已在控制結構和控制范圍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另一方面隨著廠級監控和管理信息系統(SIS)、現場總線技術和基于現代控制理論的控制技術的應用,給熱工自動化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
1.1DCS的應用與發展。
火電廠熱工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變化,在二十世紀給人耳目一新的是DCS的應用,而當今則是DCS的應用范圍和功能的迅速擴展。
1.1.1DCS應用范圍的迅速擴展。
20世紀末,DCS在國內燃煤機組上應用時,其監控功能覆蓋范圍還僅限DAS、MCS、FSSS和SCS四項。即使在2004年的Q/DG1-K401-2004《火力發電廠分散控制系統(DCS)技術規范書》中,DCS應用的主要功能子系統仍然還是以上四項,但實際上近幾年DCS的應用范圍迅速擴展,除了一大批高參數、大容量、不同控制結構的燃煤火電機組的各個控制子系統全面應用外,脫硫系統、脫硝系統、空冷系統、大型循環流化床(CFB)鍋爐等新工藝上都成功應用??梢哉f只要工藝上能夠實現的系統,DCS都能實現對其進行可靠控制。
1.1.2單元機組控制系統一體化的崛起。
(1)隨著一些電廠將電氣發變組和廠用電系統的控制(ECS)功能納入DCS的SCS控制功能范圍,ETS控制功能改由DCS模件構成,DEH與DCS的軟硬件合二為一,以及一些機組的煙氣濕法脫硫控制直接進入單元機組DCS控制的成功運行,標志著控制系統一體化,在DCS技術的發展推動下而走向成熟。
(2)由于一體化減少了信號間的連接接口以及因接口及線路異常帶來的傳遞過程故障,減少了備品備件的品種和數量,降低了維護的工作量及費用,所以近幾年一體化控制系統在不同容量的新建機組中逐漸得到應用。
(3)控制系統一體化的實現,是電力行業DCS應用功能快速發展的體現。排除人為因素外,控制系統一體化將為越來越多的電廠所采用。
1.1.3DCS結構變化,應用技術得到快速發展。
(1)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近年來DCS系統在結構上發生變化。過去強調的是控制功能盡可能分散,由此帶來的是使用過多的控制器和接口間連接。但過多的控制器和接口間連接,不一定能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相反到有可能導致故障停機的概率增加。何況單元機組各個控制系統間的信號聯系千絲萬縷,互相牽連,一對控制器故障就可能導致機組停機,即使沒有直接導致停機,也會影響其它控制器因失去正確的信號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隨著控制器功能與容量的成倍增加、更多安全措施(包括采用安全性控制器)、冗余技術的采用(有的DCS的核心部件CPU,采用2×2冗余方式)以及速度與可靠性的提高,目前DCS正在轉向適度集中,將相互聯系密切的多個控制系統和非常復雜的控制功能集中在一對控制器中,以及上述所說的單元機組采用一體化控制系統,正成為DCS應用技術發展的新方向,這不但減少了故障環節,還因內部信息交換方便和信息傳遞途徑的減少而提高了可靠性。
(2)此外,隨著近幾年DCS應用技術的發展,如采用通用化的硬件平臺,獨立的應用軟件體系,標準化的通訊協議,PLC控制器的融入,FCS功能的實現,一鍵啟動技術的成功應用等,都為DCS增添了新的活力,功能進一步提高,應用范圍更加寬廣。
1.2全廠輔控系統走向集中監控。
(1)一個火電廠有10多個輔助車間,國內過去通常都是由PLC和上位機構成各自的網絡,在各車間控制室內單獨控制,因此得配備大量的運行人員。為了提高設備控制水平和勞動生產率,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隨著DCS技術和網絡通訊功能的提高,目前各個輔助車間的控制已趨向適度集中,整合成一個輔控網(簡稱BOP 即Balance Of Plant的縮寫)方向發展,即將相互獨立的各個輔助系統,利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進行集成,在全廠IT系統上進行運行狀況監控,實現控制少人值班或無人值班。
(2)近幾年新建工程迅速向這個方向發展。如國華浙能寧海電廠一期工程(4×600MW)燃煤機組BOP覆蓋了水、煤、灰等共13個輔助車間子系統的監控,下設水、煤、灰三個監控點,集中監控點設在四機一控室里,打破了傳統的全廠輔助車間運行管理模式,不但比常規減員30%,還提升了全廠運行管理水平。整個輔控網的硬件和軟件的統一,減少了庫存備品備件及日常管理維護費用[1]。由于取消了多個就地控制室,使得基建費用和今后的維護費用都減少。一些老廠的輔助車間也在進行BOP改造。
1.3變頻技術的普及應用與發展。
(1)變頻器作為控制系統的一個重要功率變換部件,以提供高性能變壓變頻可控的交流電源的特點,前些年在火電廠小型電機(如給粉機、凝泵)等控制上的應用,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由于變頻調速不但在調速范圍和精度,動態響應速度,低速轉動力矩,工作效率,方便使用方面表現出優越性,更重要的是節能效果在經濟及社會效益上產生的顯著效應,因此繼一些中小型電機上普遍應用后,近年來交流變頻調速技術,擴展到一些高壓電機的控制上試用,如送、引風機和給水泵電機轉速的控制等。
(2)因為蘊藏著巨大的節能潛力,可以預見隨著高壓變頻器可靠性的提高、一次性投資降低和對電網的諧波干擾減少,更多機組的風機、水泵上的大電機會走向變頻調速控制,在一段時間內,變頻技術將繼續在火電廠節能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1.4局部系統應用現場總線。
(1)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帶來新型自動化儀表的涌現,現場總線系統(FCS)是其中一種,它和DCS緊密結合,是提高控制信號傳輸的準確性、實時性、快速性和機組運行的安全可靠性,解決現場設備的現代化管理,以及降低工程投資等的一項先進的和有效的組合。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現場總線已應用到各個行業,其中電力行業最典型的是德國尼德豪森電廠2×950MW機組的控制系統,采用的就是PROFIBUS現場總線。
(2)我國政府從“九五”起,開始投資支持現場總線的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HART儀表、FF儀表開始生產。但電廠控制由于其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缺乏大型示范工程,缺乏現場總線對電廠的設計、安裝、調試、生產和管理等方面影響的研究,因此現場總線在電廠的應用仍處于探討摸索階段,近二年我國有十多個工程應用了現場總線,但都是在局部系統上,其中: 某電廠,在單元機組的開、閉式水系統中的電動門控制采用Profibus DP總線技術,電動執行機構采用原裝進口德國歐瑪公司的一體化智能型產品Puma Matic,帶有雙通道Profibus-DP冗余總線接口作為DP從站掛在總線上。為了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總線光纖、作為總線上的第一類DP主站的AP和相應的光電轉換裝置都采用了冗余結構,這是國內首家在過程控制中采用現場總線技術的火力發電廠。
(3)某電廠的補給水處理系統和廢水系統[2],采用了二層通訊網絡結構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其鏈路設備和主站級網絡采用冗余配置??刂葡到y人機終端與主控制器之間采用工業以太網通訊,以太網交換機采用ITP形式接口,四臺交換機構成光纖高速路網?,F場設備層之間采用Profibus-DP現場總線通訊。主環網采用光纜,分支現場總線通訊選用總線電纜。配置二套冗余的主控制器,分別用于鍋爐補給水系統和廢水系統,且各自有兩條由光電耦合器組成的現場總線環形光纜網構成冗余配置,所有現場儀表和氣動閥門定位器(均采用帶PA總線接口),通過DP/PA耦合器連接到現場總線上。中低壓電器設備(MCC)采用具有現場總線通信接口功能的智能電機控制器。加藥泵的電動機采用帶總線的變頻器。鍋爐補給水的陰陽離子床氣動隔膜閥的電磁控制閥,采用具有總線接口的閥島來控制,閥島與現場總線連接。這是國內在局部過程控制中全面采用現場總線技術的首個火電廠,其應用實踐表明,輔控網全面采用現場總線技術已成熟。
1.5熱工控制優化技術的應用發展。
(1)隨著過程生產領域對控制系統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控制方法越來越難以滿足火電廠熱力流程對系統穩定性和性能最優化方面的要求,汽溫超標已經成為制約機組負荷變化響應能力和安全穩定運行的主要障礙之一(燃燒優化主要是鍋爐專業在進行,本文不作討論)。由此基于現代控制理論的一些現代控制系統逐步在火電廠過程控制領域中得到應用。如基于過程模型并在線動態求解優化問題的模型預測控制(簡稱MPC)法、讓自動裝置模擬人工操作的經驗和規律來實現復雜被控對象自動控制的模糊控制法、利用熟練操作員手動成功操作的經驗數據,在常規的串級PID調節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基于神經網絡技術的前饋控制作用等,在提高熱工控制系統(尤其是汽溫控制系統)品質過程中取得較好效果。
(2)如某電廠使用的西門子公司PROFI系統,充分使用了基于模型的現代控制理論,其中汽溫控制原理示意圖如圖1所示。
(3) 圖1中,用基于狀態空間算法的狀態觀測器解決汽溫這種大滯后對象的延遲造成的控制滯后,焓值變增益控制器解決蒸汽壓力的變化對溫度控制的影響,基于模型的Smith預估器對導前溫度的變化進行提前控制;通過自學習功能塊實時補償減溫水閥門特性的變化;而對再熱汽溫控制,盡量以煙道擋板作為調節手段,不采用或少采用減溫水作為控制手段,以提高機組效率;在機組協調控制模塊中,采用非最小化形式描述的離散卷積和模型,提高系統的魯棒性;根據控制品質的二次型性能指標連續對預測輸出進行優化計算,實時對模型失配、時變和干擾等引起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補償,提高系統的控制效果;PROFI投入后,AGC狀態下以2% Pe /min負荷率變化時的響應時間為57秒,壓力最大偏差0.208MPa,汽包水位變化最高和最低之差為-38.86mm,爐膛負壓變化曲線最高值和最低值差-145Pa,主蒸汽溫度偏差穩態基本控制在2℃以內,動態基本控制在5℃以內。
1.6SIS系統的應用發展。
(1)SIS系統是實現電廠管理信息系統與各種分散控制系統之間數據交換、實時信息共享的橋梁,其功能包括廠級實時數據采集與監視,廠級性能計算與分析。在電網明確調度方式有非直調方式且應用軟件成熟的前提下,可以設置負荷調度分配功能。設備故障診斷功能、壽命管理功能、系統優化功能以及其它功能(根據電廠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設置)[3]。自從國家電力公司電力規劃總院在2000年提出這一概念和規劃后,至今估計有200家多電廠建立了SIS系統,可謂發展相當迅速。
(2)但是自從SIS系統投運以來,其所起的作用只是數據的采集、存儲、顯示和可打印各類生產報表,能夠真正把SIS的應用功能盡情發揮出來的很少,其面向統計/生產管理的數據分析工具,基于熱經濟性分析的運行優化,以品質經濟性為目標的控制優化,以提高可靠性為目的的設備故障診斷等功能基本多數都未能付緒實施。其原因主要有設計不夠完善,多數SIS廠家并沒有完全吃透專業性極強的后臺程序及算法,使其在生產實際中未能發揮作用,加上與現場生產脫節,因此SIS商所能做的只是利用網絡技術,邊搭建一個基本的SIS 架構邊進行摸索。此外SIS應涵蓋哪些內容沒有統一的標準也緩慢了其功能的應用。
(3)但從大的方向上看,SIS系統的建設符合技術發展的需要和中國電力市場發展的趨勢,將給發電廠特別是大型的現代化發電廠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2. 電力行業熱工自動化系統的未來發展動向及前景
隨著國家法律對環保日益嚴格的要求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步,未來熱工系統將圍繞 “節能增效,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向智能化、網絡化、透明化,保護、控制、測量和數據通信一體化發展,新的測量控制原理和方法不斷得以應用,將使機組的運行操作和故障處理,象操作普通計算機一樣方便。
2.1單元機組監控智能化是熱工自動化系統發展方向。
(1)單元機組DCS的普及應用,使得機組的監控面貌煥然一新,但是它的監控智能化程度在電力行業卻沒有多大提高。雖然許多智能化的監視、控制軟件在國內化工、冶金行業中都有較好的應用并取得效益,可在我國電力行業直到近幾年才開始有所起步。隨著技術的進步,火電廠單元機組自動化系統的智能化將是一種趨勢,因此未來數年里,實現信息智能化的儀表與軟件將會在火電廠得到發展與應用。
(2)如:儀表智能管理軟件,將對現場智能傳感器進行在線遠程組態和參數設置、對因安裝位置和高靜壓造成的零位飄移進行遠程修正,精度自動進行標定,計算各類誤差, 并生成標定曲線和報告;自動跟蹤并記錄儀表運行過程中綜合的狀態變化,如掉電、高低限報警、取壓管路是否有堵或零位是否有飄移等。
(3)閥門智能管理軟件將對智能化閥門進行在線組態、調試、自動標定和開度階躍測試,判斷閥門閥桿是否卡澀, 閥芯是否有磨損等,通過閥門性能狀況的全面評估,為實現預測性維護提供決策。
(4)重要轉動設備的狀態智能管理軟件將對重要轉動設備的狀態如送風機,引風機,給水泵等,綜合采用基于可靠性的狀態監測多種技術,通過振動、油的分析以及電機診斷,快速分析(是否存在平衡不好,基礎松動, 沖擊負荷,軸承磨損)等現象和識別故障隱患, 在隱患尚未擴展之前發出報警,為停機檢修提供指導和幫助。
(5)智能化報警軟件將對報警信號進行匯類統計、分析和預測,對機組運行趨勢和狀態作出分析、判斷,用以指導運行人員的操作;故障預測、故障診斷以及狀態維修等專用軟件,將在提高機組運行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機組潛力中發揮作用。單元機組監控智能化將帶來機組檢修方式的轉變,以往定期的、被動式維護將向預測性、主動式為主的維護方式過渡,檢修計劃將根據機組實際狀況安排。
2.2過程控制優化軟件將得到進一步應用。
(1)進一步提高模擬量控制系統的調節范圍和品質指標,是火電廠熱工自動化控制技術研究的一個方向。雖然目前有關自適應、狀態預測、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經網絡等技術,在電廠控制系統優化應用的報道有不少,但據筆者了解真正運行效果好的不多。隨著電力行業競爭的加劇,安全、經濟效益方面取得明顯效果、通用性強、安裝調試方便的優化控制專用軟件(尤其是燃燒和蒸汽溫度優化、性能分析軟件、)將會在電廠得到親睞、進一步發展與應用。
(2)目前機組的AGC均為單機方式(由調度直接把負荷指令發給投入AGC的機組)。由于電網負荷變化頻繁,使投入AGC的機組始終處于相應的變負荷狀態,鍋爐的蒸汽壓力和溫度波動幅度大,輔機、閥門、擋板等設備動作頻繁,這種方式對機組和設備的壽命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隨著發電成本的提高,發電企業需從各個角度考慮如何切實降低電廠運行成本,延長機組的使用壽命。因此配置全廠負荷分配系統(即電網調度向電廠發一個全廠負荷指令,由電廠的全廠負荷分配系統,以機組的煤耗成本特性為基礎,在機組允許的變化范圍內,經濟合理地選擇安排機組的負荷或變負荷任務,使全廠發電的煤耗成本最低,降低電廠的發電成本)將是發電企業必然的要求,相信不久的將來,單機AGC方式將會向全廠負荷分配方式轉變。
(3)SIS系統將結合生產實際進行二次開發,促進自身應用技術走向成熟,在確?;痣姀S安全、環保、高效益及深化信息化技術應用中發揮作用。
2.3現場總線與DCS相互依存發展。
未來一段時間里,現場總線將與DCS、PLC相互依存發展,現場總線借助于DCS和PLC平臺發展自身的應用空間,DCS和PLC則借助于現場總線完善自身的功能。
2.3.1現場總線與DCS的關系。
現場總線作為一個完整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目前還難以迅速應用到整個電廠中,而DCS雖然是電廠目前在線運行機組的主流控制系統,但由于其檢測和執行等現場儀表信號仍采用模擬量信號,無法滿足工程師站上對現場儀表進行診斷、維護和管理的要求,限制了控制過程視野,因此DCS通過容入通信協議國際標準化的現場總線和適合現場總線連接的智能化儀表、閥門,并將自身的輸出驅動功能分離移到現場或由現場智能驅動器代替,功能簡單且相對集中的控制系統下放到采用FCS控制和處理功能的現場智能儀表中,然后由少量的幾根同軸電纜(或光纜)和緊急停爐停機控制用電纜,通過全數字化通信與控制室連接。將有助于降低電廠造價,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拓寬各自的功能,推動各自的發展。除新建電廠將會更多的采用現場總線的智能設備外,也會成為運行多年的機組下一步的改造計劃。
2.3.2現場總線與PLC的關系。
(1)現場總線在電廠的應用將借助于PLC,這不但因為PLC已廣泛應用于電廠輔助設備的控制,將現場總線技術和產品溶合到PLC系統中,成為PLC系統中的一部分或者成為PLC系統的延伸部分,在輔助設備的控制中將直接明顯地體現其經濟效益。還因為現場總線和PLC的制造商間關系密切,如、ProfiBus等本身就是由PLC的主要生產供貨商支持開發。
(2)由于電廠現場的環境惡劣,溫度高、灰塵多、濕度變化大,因此現場總線在電廠應用,首先要解決的是自身質量。
2.4輔助車間(系統)集控將得到全面推廣。
隨著發電廠對減員增效的要求和運行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輔助車間(系統)通過輔控網集控將會得到進一步全面推廣。但在實施過程中,目前要解決好以下問題:
(1)輔控系統I/O點數量大,各輔助車間物理位置分散,存在遠距離通信、信號衰減和網絡干擾問題,因此監控系統主干通信網宜采用多模光纜以確保通信信號的可靠性。
(2)各輔助控制系統采用不同的控制設備,控制系統的通信接口協議不同,甚至不同的物理接口,因此須解決網絡通信協議的轉換問題,選型時應事先規定好各系統間的接口連接協議。
(3)各個輔助車間的控制系統為不同的廠商供貨,由于使用的軟件不同,其操作員站的人機界面很有可能不一致。因此選型時應注意上位機軟件,設計統一的人機界面,采用統一的風格及操作方式,以便方便各系統畫面接入BOP網絡。
輔助車間集控系統能否實現設計目標,除了自身的技術以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輔助系統本身的自動投入情況。因此高可靠性的執行機構、動作靈活可靠的限位開關、智能化的變送器將會得到應用。
2.5單元機組監控系統的物理配置趨向集中布置。
過去一個集控室的概念,通常為一臺單元機組獨用或為二臺機組合用,電子室分成若干個小型的電子設備間,分別布置在鍋爐、汽輪機房或其它主設備附近。其優點是節省了電纜。但隨著機組容量的提高、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深化,近幾年集控室的概念擴大,出現了全廠單元機組集中于一個控制室,單元機組的電子設備間集中,現場一般的監視信號大量采用遠程I/O柜的配置方式趨勢。
2.6APS技術應用。
(1)APS是機組級順序控制系統的代名詞。在機組啟動中,僅需按下一個啟動控制鍵,整個機組就將按照設計的先后順序、規定的時間和各控制子系統的工作情況,自動啟停過程中的相關設備,協調機爐電各系統的控制,在少量人工干預甚至完全不用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地完成整臺機組的啟停。但由于設備自身的可控性和可用率不滿足自動化要求,加上一些工藝和技術上還存在問題,需要深入地分析研究和改進,所以目前燃煤機組實施APS系統的還不多見。
(2)由于APS系統的實質是電廠運行規程的程序化,其優勢在于可以大大減輕運行人員的工作強度,避免人為操作中的各種不穩定因素,縮短機組啟停時間。作為提高生產效率和機組整體自動化水平,增強在電力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將會成為未來機組控制發展的方向之一,引導設計、控制系統廠商和電廠人員更多地去深入研究,設計和完善功能,并付緒實施。
2.7無線測量技術應用。
無線測量技術能監視和控制運行過程中發生的更多情況,獲得關鍵的工藝信息,整合進入DCS。除節省大量安裝成本以外,還將推動基本過程和自動化技術的改善。如供熱、供油和煤計量,酸堿、污水區域測量等,都可能通過無線測量技術實現遠程監控。
2.8提高熱工自動化系統可靠性研究將深入。
由于熱控系統硬軟件的性能與質量、控制邏輯的完善性和合理性、保護信號的取信方式和配置、保護連鎖信號的定值和延遲時間設置,以及熱控人員的檢修和維護水平方面,都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由此使得熱控保護系統誤動作引起機組跳閘事件還時有發生。在電力生產企業面臨安全考核風險增加和市場競爭加劇的環境下,本著電力生產“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及效益優先原則,從提高熱工自動化系統的可靠性著手,深入開展技術研究,是熱工自動化系統近期的一項急需進行的工作。提高熱工自動化系統的可靠性技術研究工作,包括控制軟硬件的合理配置,采集信號的可靠性、干擾信號的抑制,控制邏輯的優化、控制系統故障應急預案的完善等。隨著機組控制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重要控制子系統的硬件配置中,將會采用安全型控制器、安全型PLC系統或者它們的整合,保護采集信號將會更多的采用三選二判斷邏輯。獨立的測量裝置需要設計干擾信號抑制功能。此外基建機組一味以最低價中標的招標模式也應得到扭轉(最低價中標,迫使廠商通過減少配置來降低投標價,導致控制系統可靠性下降)。
2.9火電廠機組檢修運行維護方式將改變。
(1)隨著電力市場的競爭,發電企業將趨向集約化經營和管理結構扁平化,為提高經濟效益,發電企業在多發電,以提高機組利用小時的同時,將會通過減少生產人員的配備,密切與外包檢修企業之間的聯系,讓專業檢修隊伍取替本廠檢修隊伍的方式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檢修維修工作社會化將是一種趨勢。此外DCS的一體化及其向各功能領域滲透,提高電廠整體協調和信息化、自動化水平的同時,也將會使電廠原專業間及專業內的分工重新調整,比如熱工與電氣二次回路的專業劃分打通。為了降低成本,電廠不再保持大批的檢修維修人員,因此檢修維護方式也將因此而改變,比如讓生產廠家和公司承擔DCS和相關設備的檢修工作。
[關鍵詞]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一作者簡介]肖偉(1978-),男,主治醫師、碩士,主要從事泌尿系統疾病臨床診治工作。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是困擾老年男性的一種常見病,據報道大約有30%~40%左右的BPH患者需要做前列腺手術。選擇一種快速、有效、安全的手術方法,制定一套完整的切割計劃對BPH患者尤為重要。雖然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已成為BPH手術治療主要方式,但因其術中出血較多,技術難度大,限制了其在臨床的進一步應用…。近年來,隨著雙極等離子電切設備逐漸進入臨床,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bipolar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逐漸被廣泛應用。本文將兩種手術方式治療BPH的療效作了分析比較,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選擇2006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的BPH患者800例,其中接受TURP的有320例,年齡53~88歲,平均71.6歲;前列腺重32-122.5g,平均(47.5±28.7)g,術前帶尿管134例,44例合并膀胱結石,均行TURP加氣壓彈道碎石取石。接受PKRP的有480例,年齡56~90歲,平均73.4歲;前列腺重33~143g,平均(52.6±32.9)g,術前帶尿管157例,39例合并膀胱結石,均行PKRP加汽壓彈道碎石取石。病例納入標準:(1)因尿頻、夜尿增多、進行性排尿困難等癥狀在我院就診的患者;(2)經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直腸指檢(DRE)、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生活質量評分(QOL)及尿動力學檢查診斷為BPH;(3)有明確的手術適應癥;(4)行TURP或PKRP手術,且術后病理證實為BPH。
1.2手術器械及方法
TURP采用德國狼牌電切鏡,輸出功率180-240W,電切功率60W,5%葡萄糖溶液持續低壓灌洗;PKRP所用等離子體雙極電切系統由英國Gyms Medieal生產,電凝功率為40~80W,電切功率120-160W。兩種手術采用相同的切除方式: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估計前列腺重量≥60g者行恥骨上膀胱穿刺置入引流套管,以利手術視野清晰。PKRP組灌洗液為0.9%生理鹽水,TURP組灌洗液為5%甘露醇溶液。手術步驟:(1)如以兩側葉增生為主,則先在膀胱頸l點鐘處切至包膜(此處距離包膜最近),然后沿包膜切除大部分側葉、腹側葉和尖部組織。如中葉增生明顯,則先將中葉切至膀胱頸與三角區齊平,然后再按上法切除。(2)對于切除重量
1.3觀察指標
兩組均采用相同的指標監測和記錄。術前采集詳細的病史,行DRE檢查。術前常規檢查中段尿細菌培養加藥敏和PSA、IPSS、QOL、Qmax。術中、術后記錄手術時間、出血量、是否發生尿道電切綜合征(TURS)、術后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導管時間、住院時間。術后6個月復查作壓力一流率同步測定,記錄IPSS、QOL、Qmax、功能障礙、暫時性尿失禁、尿道狹窄等,術后拔出導尿管1天后仍發生尿失禁記錄為發生暫時性尿失禁,功能障礙及尿道狹窄在術后3個月測。
1.4統計學方法
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數據以±表示,兩組比較用t檢驗,多組比較用方差分析,多個樣本均數間的兩兩比較LSD-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Median)表示,組間比較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用X2檢驗,多個樣本率間的兩兩比較采用卡方分割法進行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統計結果顯示:PKRP組的手術時間短于TURP組,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KRP組的術中出血量少于TURP組,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余項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經配對T檢驗,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TURP組及PKRP組患者的主觀癥狀(IPSS、QOL)和客觀檢查結果(Qmax)均較術前有明顯改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TURP組的電切綜合征(TURS)的發生率為5.9%,暫時I生尿失禁的發生率為32.2%,尿道狹窄的發生率為22.2%,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19.1%;PKRP組的TRUS的發生率為0,暫時性尿失禁的發生率為16.9%,尿道狹窄的發生率為3.5%,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15.0%,兩組均未發生真性尿失禁。統計分析結果顯示:TURP組的TRUS、暫時性尿失禁及尿道狹窄的發生率高于PKRP組,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并日益呈現高齡化、空巢化的趨勢,高齡、高危BPH患者也逐年增多。傳統開放式手術創傷大、并發癥多、術后恢復慢。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由于創傷小、恢復快、療效確切可靠,已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并成為BPH治療的金標準。但TURP亦有不盡如人意的缺點:如需用甘露醇或葡萄糖液作沖洗液,如手術時間長易發生電切綜合癥(TURS);TURP采用單極高頻電熱能切割,電切溫度可達400℃,當切除尖部組織時,因熱穿透損傷較重,可能損傷尿道外括約肌,導致短暫尿失禁發生率增加;電切接近兩側包膜時,易引起閉孔神經反射,導致嚴重的副損傷。
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PKRP)是在單極電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雙極電切技術。PKRP不僅能達到TURP和TVP的治療效果,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上述欠缺。它的主要特點是必須通過雙極的方式在導電液體中產生效益,用生理鹽水作為液體。其工作原理是高射頻電能通過生理鹽水構成的精簡的局部控制回路,電切環工作極與其自身附帶的回路電極之間形成一個高熱能的等離子體。本研究發現PKRP組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均少于TURP組,這與趙曉風等人的報道結果一致。究其原因為:PKRP的創面厚度適中,僅0.5-1mm,切割的同時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其熱穿透也不會伴有任何更深層的周圍組織損傷。而TURP的創面凝固層卻比較薄,約0.1~0.3mm,止血效果差,故術中出血量較多。術后6個月PKRP組患者的主觀指標(IPSS、QOL)和客觀檢查結果(Qmax)均較術前有明顯改善,并且術前及術后以上三個指標在PKRP組和TURP組間的差異不顯著,與吳偉江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兩種手術方式對BPH的治療效果相似。TURP組術后的TURS發生率為5.9%,而PKRP組無1例發生TURS;暫時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兩組也有顯著性差異,TURP組達32.2%,而PKRP組僅16.9%。究其原因為:PKRP組手術時切割表明溫度僅為4022~90℃的低溫,僅帶來有限的熱穿透效應,可以有效的減少尿道外括約肌的損傷,并且術中是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不會發生TURS。
綜上所述,PKRP的治療效果與TURP相近,但手術時間短、電切綜合征發生率低,術中及術后并發癥少,臨床應用具有優勢,但PKRP薄切時不如電切效果好,臨床手術時應注意。
【關鍵詞】經尿道前列前腺等離子雙極汽化電切術(TUPKVP);前列腺增生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plasma gasification bipolar TURP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experience
ZHAO Jia-xiang.Binch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Dali City,Yunan 671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plasma gasification Bipolar TURP (TUPKVP)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Britain’s Gyrus bipolar plasma vaporization of the 56 cases of BPH devices via urethral resection of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 Results Both the smooth operation, with an average operating time was 50 min, the average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62 g, the average bleeding 80 ml, the average time indwelling catheter 4 days; in the late postoperative bleeding in 1 case, no incontinence, the syndrome (TURS), and so on urethral stricture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TUPKVP IS the ideal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BPH technology, reliable effect, with no surgical incision, less trauma, less pain, fas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horter length of stay, etc.
【Key words】 Urethral gland before the forefront of the plasma gasification bipolar TURP (TUPKVP);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人民醫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采用英國Gyrus等離子體雙極汽化電切設備對56例BPH患者行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體雙極汽化電切術(TUPKVP)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資料 本組56例,臨床表現為尿頻、排尿困難、急性尿潴溜、充盈性尿失禁、血尿。術前經直腸指檢、B超、CT等檢查,均提示為BPH,術后病理診斷1例為前列腺癌,其余均為BPH;平均年齡70(56~84)歲,術前均行B超檢查測定前列腺體積,按長×寬×高×π/6×1.05計算重量[1],最大86 g,最小38 g,平均62 g。術前留置尿管9例,平均膀胱殘余尿65 ml,本組并發高血壓和高血壓性心臟病14例,冠心病或心律失常5例,慢支肺氣腫及肺心病18例,糖尿病4例,膀胱結石2例,單側腹股溝斜疝2列,雙側直疝2列。
1.2 醫療器械 英國Gyrus公司的等離子體雙極汽化電切設備及日本Olympus影像監視系統,選用環狀電極,膀胱灌洗液用0.9%生理鹽水,灌注壓力為40 cm H2O(1 cm H2O=0.098 kPa)。
1.3 手術方法 術前接受常規檢查,對合并心肺等系統疾病患者,先內科治療,改善癥狀后再手術;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2例同期后行恥骨上小切口膀胱切開取石術,4列TUPKVP后改平臥位行無張力疝修補術。經尿道插入Gyrus公司的電切鏡系統,在電視屏監視下觀察膀胱、雙側輸尿管開口位置、后尿道、精阜、前列腺三葉情況,并了解膀胱頸至精阜距離。若前列腺以兩側葉增生為主,則先在6點處從膀胱頸至精阜后緣切除中葉形成標志溝,再于12點處切出另一標志溝(深達包膜),向兩側(1點、11點)沿包膜與腺體間切一縱溝達6點處,前達精阜、后達膀胱頸,分隔孤立兩側葉后切除;若以中葉增生為主,則先于中葉與兩側葉間(5點、7點處)向精阜切取兩條標志溝,隔離并切除中葉,再于12點處切另一標志溝,將前列腺分隔成兩部分,再沿包膜依次切除左、右側葉,最后修整切除前列腺尖部,清洗出前列腺碎塊組織,留置F18…20三腔氣囊尿管。
2 結果
平均手術時間50(30~85)min,平均出血80(50~150) ml,無一例輸血,平均切除前列腺組織50(35~90)g,術中予0.9%生理鹽水低壓(40 cm H2O)灌注,平均灌注量6000 ml,術后經三腔尿管持續膀胱沖洗1~2 d,平均保留尿管4(3~5)d。本組所有病例拔除尿管后排尿通暢、有力、尿線粗,部分病例僅有輕微尿路刺激癥狀。本組隨訪45例(80.36%),隨訪時間3~36個月,未發現尿失禁、尿道狹窄、膀胱頸攣縮等并發癥。遠期出血1例,合并糖尿病,經降糖、重新留置尿管及膀胱沖洗等處理后緩解。
3 討論
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TURP)一直被歐美等國認為是治療BPH的金標準,但其并發癥如出血、TURP綜合征等發生率高,適應證窄,不適宜推廣;1994年單極汽化(TUVP)問世,部分彌補了TURP止血效果差,不能邊切邊凝的不足,拓寬了BPH電切適應證[3];但TUVP只是將環狀電切袢改成鏟狀電極,電切原理與TURP一樣,同樣存在易切穿外科包膜、發生前列腺電切綜合征(TURP Syndrome)的危險;1998年英國Gyrus公司將一種全新的等離子體技術(Plasmakenitic技術)用于前列腺切除,由于它由一工作電極和一回路組成,故稱為雙極汽化或PKVP(Plasmakeintil vaporize of prostate),其工作原理是電流通過工作電極與回路電極產生回路而釋放射頻能量,將導體介質(生理鹽水)轉化為一圍繞電極的高聚焦等離子體區,這一等離子體區是由高電離顆粒構成,這些高速運動的電離顆粒具有足夠的能量將靶組織有機分子鍵打斷,其結果是靶組織融為基本分子隨即破碎[4];動物實驗表明,當等離子體作用于前列腺組織時,對接觸的組織產生汽化,使深層組織產生2~3 mm的均勻凝固層,也使深層的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迅速閉合而起到有效的止血作用[5]。
從給予TUPKVP治療56例BPH患者,將增生前列腺體全部切除而未出現TURP綜合征或其他危險,可以看出等離子體雙極汽化電切術的客觀優勢,①低溫切割,切割時表面溫度在40℃~70℃,對深部組織熱穿透較淺,有效地防止閉孔神經反射,大大地減少損傷前列腺包膜外的神經,減少術后功能障礙的發生[6];②有“自我識別”能力,當電切環和前列腺包膜接觸,能量自動變小,可使切割停止而避免損傷包膜;③使用生理鹽水作為工作媒介,避免了TURP綜合征(TURS)的發生,而不受手術時間限制,能更徹底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④止血效果好,既能快速切割組織,又有顯著的凝固止血作用,術中視野清晰,切割組織準確、快速,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中、術后膀胱沖洗時間和沖洗量,減少了帶管時間和住院日;術后創面凝固層壞死脫落的程度也減少,降低患者術后尿路感染、出血等發生,減少了術后并發癥;⑤該手術并發癥少,住院日短,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了住院費用,適合推廣尤其是基層醫院。但術中注意勿損傷尿道外括約肌,且應仔細觀察精阜處尿道開口是否圓形,避免術后殘余前列腺組織起活瓣作用,影響排尿效果,且雖然有“被膜保護”作用,但仍有切穿外科包膜的可能。
本組56例BPH患者接受TUPKVP,將增生腺體全部切除而未出現TURP綜合征及其他危險,除了等離子體雙極汽化客觀優勢,還有術者熟練的操作技術,切割方法的改進,采用分隔切除法,阻斷了腺體的血供,最大限度避免TURP最常見的出血、視野不清,加快了手術進程,縮短了手術時間,切除增生腺體更徹底干凈。
總之,TUPKVP切除組織速度快,切割較精細,切除部位熱損傷小,止血徹底,術后創面易于愈合。對于并發內科疾病的高危、高齡患者,此手術方式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有較好的手術適應證。TUPKVP具有優點多、適應證廣等特點,使廣大此類患者免受開刀之苦,不失為目前治療BPH有效的治療方式,具有較好的治療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顧方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診斷與治療.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5,16(9):569-570.
[2] 顧方六.第三屆國際BPH委員會推薦意見.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6,17(5):311-312.
[3] 周興,劉春曉,鄭少波.經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治療前列腺增生癥(附560例報告).中國內窺鏡雜志,2000,6:11-12.
[4] Botto H,Lebert T,Barre P,et al.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 with the Gyrusdevice.JENDOUROL,2001,15:319-322.
2004年7月-2006年7月,我科應用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PK)治療淺表性膀胱腫瘤28例獲得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齡36-72歲,平均54歲,28例均為淺表性膀胱腫瘤,初發22例,復發6例。腫瘤為菜花樣或樣,直徑0.5-4.0 cm。側壁16例,三角區8例,頂部2例,膀胱頸2例。經膀胱鏡檢和病理活檢均為移行上皮癌,病理分級:Ⅰ級19例,Ⅱ級9例。膀胱CT:腫瘤未穿過肌層。
1.2 手術方法:患者均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用英國“佳樂”牌雙極等離子鏡,外鞘27號,電切鏡為30度,電切功率110 W,電凝功率60 W,用生理鹽水作為沖洗液。電切鏡進入膀胱后,先窺視膀胱,確定腫瘤的大小及位置,將腫瘤逐一切除,深至膀胱肌層,范圍達腫瘤基底外2 cm。電凝止血,創面周圍的膀胱黏膜做電灼,將腫瘤沖出膀胱送病檢。拔出電切鏡,留置三腔氣囊尿管。
2 結果
28例膀胱腫瘤均一次性切除,手術時間平均45(30-60)分鐘,術中出血少,無膀胱穿孔及閉孔神經反應發生,電解質無變化。術后均行持續膀胱沖洗2-3天,留置尿管5-7天。術后住院1周,常規用卡介苗120 mg行膀胱內灌注,每3月復查膀胱鏡1次,隨訪時間1年,有2例復發,第二次行等離子電切術。
3 討論
經尿道汽化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腫瘤是目前較理想的方法。但該手術方法在治療膀胱腫瘤時,術中出血不易控制,易發生水中毒及并發膀胱穿孔。雙極等離子電切正負極集中在電極的突出部位,不需要電極板,所以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腫瘤具有以下優點:(1)止血效果好,術中出血少;(2)低溫切割,周圍組織無明顯熱受傷;(3)用生理鹽水沖洗,防止了水中毒的發生;(4)治療效果確切,技術操作簡單,易于掌握;(5)治療費用低,縮短了術后膀胱沖洗時間及留置導尿管和住院時間。
通過28例淺表性膀胱腫瘤患者施行PK術,體會如下:(1)對于直徑小的腫瘤切除時可以從基底部開始,將腫瘤連同黏膜下及部分肌層切除,周圍正常膀胱黏膜可電灼;(2)對于直徑大的腫瘤,因基底部不易顯露,可從瘤體開始電切,直至腫瘤根部,同樣切除部分肌層,腫瘤周圍約2 cm左右的膀胱黏膜可電灼;(3)如果膀胱腫瘤為多發性,可先切不易達到的,瘤體比較小的;(4)對于膀胱側壁腫瘤,常規行閉孔神經阻滯,可有效地減輕閉孔神經反射;(5)對于輸尿管口周圍的腫瘤,除切除腫瘤外,還需切除輸尿管口黏膜,但不能切得太深,應保留輸尿管壁段肌層,防止術后輸尿管口狹窄和尿液反流。
2009年5月,在美國圣安東尼奧市開幕的全球最大顯示器技術學會上,三星展示了號稱全球首款可播放視頻的電子紙;2010年1月,三星高調推出兩款E系列新品電子書閱讀器。但時隔僅7個月,三星卻突然宣布退出電子紙市場。
不僅出于成本考慮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三星發言人表示,退出電子紙市場主要是基于成本的考慮。記者致電三星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三星退出電子紙市場,是基于公司發展的戰略考慮,三星中國目前還沒有接到相關通知,因此不便透露任何信息。盡管如此,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作為電子書的核心技術,電子紙一直處于市場產業鏈的最高端 。三星作為顯示屏領域的領先者,雖然很早就開始生產電子書閱讀器,但是在電子紙的技術方面,卻始終沒有占有優勢。據臺灣元太科技工業股份公司董事長劉思誠介紹,在電子紙領域,目前實現量產的只有元太一家,其電子紙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占到95%。眾所周知,電子紙技術需要投入大量研發經費,三星要撼動元太的壟斷地位,需要投入巨額研發經費,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
去年5~6月,三星在美國全球顯示器技術學會和韓國SID Display Weekshow大會上,分別展示了其基于“膽固醇液晶屏幕”的支持動態視頻播放的電子紙。三星代表在會上表示,三星無意投資普通的電子紙,而是希望“造出與眾不同的產品”。盡管該產品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但至今沒能實現量產。
2009年,電子紙面板銷售總量為382萬臺。隨著電子書逐漸從高端轉向平民化,電子書的價格逐漸下降,盈利空間受到擠壓,加之市場占有量非常小,對于年收入千億美元以上的三星來說,電子書閱讀器的收入貢獻非常小,投入巨額資金對電子紙技術進行研發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因此,雖然三星聲稱退出電子紙市場主要基于成本的考慮,但客觀分析,市場容量較小以及競爭激烈等因素,也應是三星放棄電子紙業務的重要原因。
雖然宣布放棄電子紙業務,但三星并沒有完全放棄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它將于明年推出一款采用液晶面板屏幕的電子書閱讀器。不難看出,三星作為一個整合產業鏈的巨頭公司,寄希望于集中企業優勢資源和技術力量,在三星占據優勢的領域獲得更多利益。
不必對電子紙市場過分悲觀
三星宣布退出電子紙市場之后,其上游廠商、電子紙的主要生產者元太的股價連續兩天出現下跌。很多人認為三星這個巨頭的退出預示了電子紙市場發展的前景黯淡。元太的業務受到影響了嗎?元太E-ink亞太區代表朱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認為,隨著更多下游電子書閱讀器生產廠商的進入,元太的業務并不會受到影響?!叭ツ?元太用于電子書閱讀器的電子紙銷售量為340萬臺。今年的銷量也仍在持續高速增長,將達到1000萬以上。”
對于朱麟的說法,作為下游廠商的漢王科技予以肯定。漢王201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283.36%,營業利潤同比增長了684.92%。漢王表示,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漢王電紙書的銷量持續增長。
然而,消費者對電子書市場依然持懷疑態度。周先生告訴記者,他感覺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的前景并非如一些媒體宣傳的那么好,“電子墨水的技術成本高導致其產品價格較高。另外,iPad和平板電腦對電子書閱讀器市場也造成了沖擊。因為消費者很少保持長時間看書的狀態,所以電子紙的競爭優勢并不明顯?!?/p>
美國Follett高校教育聯盟數字產品部主管Isabella Hind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聯盟的電子教科書計劃Cafe Scrible主要用于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和上網本中,她認為iPad的價格過高,學生們難以負擔,而電子書閱讀器的功能有限,讀者無法在閱讀器中標注頁碼和插圖等。
對此,漢王科技副總裁、電紙書事業部總經理王邦江告訴記者:“電子紙是專業領域的產品,不會具有大眾消費類產品的市場規模。隨著內容逐漸豐富,技術和營銷成本的下降,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將長期存在,并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盡管iPad和平板電腦對電子書閱讀器產生了一定沖擊,但是最主要的沖擊并非來自這兩個領域,而是來自電腦臺式機和網絡書籍。朱麟認為:“短期內,iPad和平板電腦對電子書閱讀器確實造成了一定沖擊。但是從長遠看,iPad的普及實際上將電子閱讀的概念推廣開來了,對電子書來說,這起到了推動產業發展的作用?!?/p>
Forrester曾在今年年初的報道中預測,電子閱讀器的增長速度很快將超越傳統書本,尤其是在電子墨水技術更為成熟以及彩色電子墨水出現之后。在硬件以及用戶體驗都得到改善之后,報紙、雜志、商業和個人文件,都將變成電子書的重要內容。
因為三星的退出就盲目地認為電子書閱讀器的前景堪憂,這顯然是非理性的判斷。元太的股價僅在8月24日和25日兩天出現下跌,其后則不斷回升,現已恢復到下跌前的水平。近日,漢王召開新聞會,了其基于元太E-ink技術的彩色電子書閱讀器,并宣布于今年年底實現量產。王邦江表示,這款彩色的電子書閱讀器,將定位高端客戶,漢王將進一步整合內容資源,將內容和硬件技術更好地整合在一起。目前,漢王已經和國內的100多家期刊達成了合作協議。”
市場仍需培育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消費者將音樂放入MP3中,使MP3取代CD成為人們聽音樂的主要工具。如今,要讓人們把文字從紙質書本搬運到電子閱讀器上,這樣的變革比當初將音樂放在MP3上要難得多。
目前,來自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內部和外部的競爭十分激烈,Forrester報道指出,無論從內容還是從硬件來看,電子閱讀市場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美國最大的移動電子閱讀器廠商Wattpad認為,盡管消費者對電子閱讀器非常感興趣,他們也會關注其他的閱讀設備。雖然Kindle顯然已經鎖定了電子閱讀器市場,至少是美國市場的優勢地位,但是這個市場仍然可以容納其他廠商進入。
教育領域被認為是電子書閱讀器發展潛力最大的領域,雖然這個市場尚需培育,但是電子閱讀對學生來說非常有益,例如內容共享、便于做筆記和內容搜索等。
[關鍵詞] 前列腺增生;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前列腺電切術
[中圖分類號] R6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11(b)-0049-02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REN Fu-xiang
Department of Urinary Surgery,Fe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Fengcheng 33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PKRP)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Methods 133 patients with BPH undergone surgery from January 2011 to April 2012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 (n=52),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whil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n=81),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UPKRP,th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quality of life (QOL),Qmax,PVR,operation time,blood loss,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blood loss,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PH,TUPKRP is worthy of expansion at advantages of safety,effectiveness,few complications,and short hospital stay.
[Key words]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Resection of prostate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臨床上老年男性患者的常見疾病之一,臨床上多表現為排尿困難、尿痛、血尿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發展到一定程度須進行手術治療[1]。目前前列腺增生手術方法主要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等,不同治療方法其臨床效果不同[2]?,F就本院應用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工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于本院行手術治療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33例,年齡51~78歲,平均(65.28±3.19)歲,病程4~15年,平均(9.38±3.29)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排尿困難、血尿、尿痛等臨床癥狀?;仡櫵谢颊叩呐R床資料,根據其手術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52例)和治療組(81例),對照組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平均為(19.23±3.28)分、生活質量評分(QOL)平均為(4.75±0.83)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為(8.33±3.29) ml/s、剩余尿(PVR)平均為(162.25±23.16) ml,治療組IPSS平均為(19.82±3.57)分、QOL平均為(5.03±0.68)分、Qmax平均為(8.89±3.36) ml/s、PVR平均為(158.17±25.38) ml,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臨床表現、IPSS、QOL、Qmax、PVR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組采用日本奧林巴斯等離子雙極氣化系統進行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沖洗液:生理鹽水),截石位,低位硬膜外麻醉和尿道黏膜局部麻醉,在監視器及內鏡協助下經尿道插入電切鏡并觀察泌尿系統(如尿道、膀胱、輸尿管開口、精阜、前列腺等)情況,如有膀胱結石優先碎石;然后分區切除前列腺,5、7點位置切開至薄膜,依次切除中葉、側葉并修整尖部,精阜處尿道口最終為圓形,術中嚴格止血、沖洗,留置尿管,持續膀胱沖洗;術畢。對照組采用德國STORZ電切系統進行傳統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沖洗液:甘露醇),手術過程同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IPSS、QOL、Qmax、PVR、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以P
2 結果
2.1 兩組各項指標的比較
兩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并發癥的比較
隨訪期間,治療組共出現5例并發癥,其中繼發出血2例、膀胱痙攣2例、尿失禁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17%;對照組共出現9例并發癥,其中繼發出血3例、膀胱攣痙攣1例、尿道口損傷2例、尿道口狹窄1例、尿失禁1例、包膜穿孔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7.31%;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3]。前列腺增生患者多伴有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痛、夜尿增多等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病情嚴重時則須進行手術治療。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同,但其并發癥亦不可忽視。近年來,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逐漸應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治療中[4]。在本研究中,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的治療組患者術后IPSS、QOL、Qmax、PVR均明顯優于術前,且與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無明顯差異,說明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療效值得肯定;同時,治療組患者手術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與相關研究報道一致[5-6]。
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是基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新型治療技術,具有低溫切割、組織損傷小、止血效果好、操作靈活、微創等特點[7-8],不僅療效確切,能夠快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能夠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病情恢復,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同時減輕患者的身體負擔及經濟負擔,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靜泉,王界寧.經尿道前列腺部分切除術后聯合經尿道電化學方法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J].河北醫藥,2009,31(6):690-691.
[2] 嚴廣,黃志華,葛新國.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2):8-9.
[3] 張文森,楊勇,蔣詩坤,等.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5(12):3442-3444.
[4] 任鵬,孫發,李洪輝,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與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4):187-188.
[5] 李輝華,陳寧,鄧助朋,等.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高齡及高危前列腺增生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1,33(12):1814-1815.
[6] 趙曉風,孫曉飛,呂志紅,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結果比較[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9):628-630.
[7] 劉孟,鄔浦洲.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1,1(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