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城鎮污水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鎮污水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城鎮污水的特點

    第1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1我國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存在問題

    當前,我國中小城鎮運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大多都存在著運行成本大、投入成本高等弊端。很多城鎮的污水廠,由于長期沿用大城市的污水處理技術,造成資金嚴重匱乏,從而導致污水廠難以正常運行。城鎮污水處理技術的選擇應該因地制宜。在選擇和采用處理工藝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其運行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并且要做好資源的消耗預算[1]。為了使我國中小城鎮能夠發展得更快、更好,必須要克服中小城鎮經濟匱乏等方面的困難,盡快地開發出具有高效、節能、靈活性強的污水處理工藝。

    2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特點

    中小城鎮與大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不能一味沿用大城市的污水處理工藝,中小城鎮污水廠的處理工藝要符合目前城鎮經濟發展趨勢。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應具有的特點:(1)要有較高的運行效果,污水沖擊負荷承受能力較強;(2)節能,建設的投入和運行的成本較低;(3)處理工藝的流程和操作方式要穩定、科學、便捷。四是能夠利用當地相應的技術,進行處理系統的維修與保養;(4)中小城鎮污水廠進行污水處理時,應充分考慮到污水廠附近的環境特點,例如:如果污水廠附近有農田,就可以將污水處理至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后排入農田里;地勢高差大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地勢高差免去污水的提升等環節,盡量將污水處理運行費用將到最低。這些方法都可以將污水處理和再利用進行有效結合,不僅使污水處理起來更加快捷,也有效地維護了當地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從而實現中小城鎮水資源的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適宜于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

    當前我國中小城鎮的污水廠大多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氧化溝等技術進行污水處理,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暴露出很多缺點,其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中小城鎮顯然是不適用的。結合中小城鎮的污水性質和特點,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類處理方式:

    3.1厭氧水解與高負荷生物濾池組合工藝

    這種處理工藝擺脫了傳統的初沉池,將厭氧水解濾池作為預處理工藝,并借助了傳統高負荷生物濾池高負荷、高效率的優勢,處理系統將初沉池、曝氣池、污泥回流等設施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合理簡化運行程序,使其運行管理起來更加便捷,也使得沖擊負荷承受能力不斷增強。工藝流程為進水、粗細格柵、沉砂池、厭氧水解池、高負荷生物濾池、二沉池、出水。這種處理工藝不僅基建成本較低,相比于傳統處理工藝,其在運行費用、穩定性和處理效果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并且還能夠根據污水的不同性質和不同標準,靈活地將二段和三段處理工藝有機結合[2]。對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中小城鎮,該工藝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3.2周期循環活性污泥處理工藝

    這種工藝的處理過程非常簡單,其曝氣、沉淀、排水的一系列程序,只需將水池分割成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即可完成處理過程。在污水不斷進入預反應區后,從隔墻底部進入主反應區內,在充足的供養條件下,運用微生物對污泥與清水進行有機分解,之后再利用升降潷水器將浮在上面的清水均勻地排出,最大程度減少排水過程中對底部污泥的干擾。這種處理工藝將曝氣、沉淀、排水構成一個整體,有效省去了傳統工藝繁瑣的回流過程,也節省了工藝建設的成本費用。

    3.3生態處理工藝

    近年來,這種處理工藝已經取得了國內外污水廠的廣泛青睞[3]。在美國、德國、法國都建有多座生態污水處理塘,它們既可單獨運行,也可組合進行污水的處理。這種處理技術不僅建設和運行費用較低,而且還能進行水資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中小城鎮在實施生態處理工藝時,可以利用本地的環境優勢,利用周圍的農田、荒地、沼澤地等進行污水的生態處理,將污水的生態處理和利用有機結合,并且在處理過程中實現污水的無害化、資源化,同時也實現各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目前,我國中小城鎮采用的是人工濕地處理和蚯蚓生態濾池等處理工藝,其處理污水的流程具有便捷、節能、運行成本低的特點,符合我國中小城鎮污水廠的特殊要求。

    4結語

    第2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城鎮污水,處理工藝,新技術

    【分類號】:TU758

    1 城鎮污水處理的特點及構成因素

    1.1 城鎮污水的特點

    城鎮污水是排入城鎮污水系統的統稱,包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但是由于城鎮的人口規模較小、自來水的普及率較低,因此一般其污水排放量不大,生活污水的比例較高,其中工業廢水主要是以農產品加工的廢水為主,水中的磷和氮的含量比較高,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較低,污水水量和水質波動較大,其中COD的范圍在250-300mg/L,BOD5的范圍在100-150mg/L,SS一般在200mg/L左右。

    1.2 城鎮污水處理的干擾和構成因素

    1.2.1 污水管網設計

    污水管網是連接污水處理和污水源的重要環節,起著污水收集和輸送的作用。一般在市區污水處理工程大多采用分流制,而在城鎮區等宜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統。設計時還需考慮到旱季或雨季時污水處理廠的進水量和水質的較大差別對污水管網造成的沖擊負荷。

    1.2.2 垃圾滲濾液的影響

    在國內的絕大多數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一般廠址較近,垃圾處理廠經常將垃圾滲透液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污水廠。這種高濃度的垃圾滲透液會給處理廠的水質帶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對于規模較小的處理廠來說影響巨大,因此在城鎮污水處理過程中必須考慮到滲透液的處理問題,以期更好的解決水污染問題。

    1.2.3 污泥和臭氣的污染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經過不同處理工序后出水要求達到了國家或者國際排放標準,但在處理過程中也會產生別的廢棄物,比如說污泥和臭氣,假如這些附帶產物不能經過妥善處置會給環境帶來二次污染,而且嚴重的臭氣也會影響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和周邊群眾的生活環境,所以應該多渠道的解決污泥處理和除臭問題。

    2 適合城鎮污水處理的工藝

    2.1 生態處理技術

    2.1.1 穩定塘

    穩定塘又稱為生物塘或氧化塘,是天然的或者經過人工構筑的污水凈化系統,具有投資少、操作維護簡單、耗能低等優點。特別是在干旱地區,穩定塘工藝是污水處理的有效方法。穩定塘一般分為好氧塘、厭氧塘、曝氣塘、兼性塘、深度處理塘等不同類型。由于其經濟節能的特點受到了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城鎮污水處理中穩定塘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穩定塘工藝也有一定的缺陷,如占地面積廣、處理效率較低、污泥不易排出和受氣候影響較大等。

    2.1.2 土地處理系統

    土地處理系統指的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的生態工程。常見的處理方式有地表漫流、灌溉和滲濾三種形式,其中研究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就是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其主要優點是投資少、操作方便、能耗低,特別是該系統對污水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去除有較好的作用,且由于占地面積較大,所以很適合于用地不太緊張的城鎮地區。

    2.2 氧化溝工藝

    氧化溝又稱循環曝氣池,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發明的一種新型方法。目前在歐美各國應用廣泛,我國氧化溝技術的發展是從90年代開始的,現在已有上百座氧化溝處理廠投入運行。常見的氧化溝有交替式氧化溝、Obral氧化溝、Carrousel氧化溝、三溝式氧化溝、除磷脫氮雙溝式氧化溝和一體化氧化溝。氧化溝工藝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氧化溝曝氣設備的多樣性;二是構造形式具有多樣性;三是簡化了預處理和污泥處理過程;四是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但是其運行成本較高,維修檢修工作量大,節能效果不是很好。

    2.3 AB法

    AB污水處理工藝是指系吸附-生物降解工藝(Adsorption Biodegradation),屬于超高負荷活性污泥法。此工藝將曝氣池分為A、B兩段,A段是吸附階段,污泥負荷較高,主要用于篩選出適合污水的微生物種群;B段是生物降解階段,污泥負荷較低,主要是除去有機污染物。此工藝具有技術成熟、出水穩定、水質高等特點,特別是對于一些高濃度的生活污水處理效果好。但是AB法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污泥量大,設備較多,運行復雜,而且除氮、磷等效果不理想。

    2.4 SBR法

    SBR法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是一種曝氣間歇式的污水處理技術。其核心是SBR反應器,通過間歇操作提高污水中有機物的講解效率。目前在SBR反應器的基礎上又發展出CASS、CAST、ICEAS、MSBR等多種新型SBR反應器。SBR法具有工藝設備少、無污泥回流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脫氮除磷效果好等優點,特別適合水量較小、污水間歇排放、分散點源的城鎮污水處理。但SBR技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污水提升水頭損失較大、無法解決大型污水處理項目的連續進水、連續出水的要求等。

    2.5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曝氣生物濾池(BAF)是一種80年代初出現的生物膜法處理工藝,特別是其中的厭氧水解-高負荷生物濾池是為適應城鎮污水處理特點產生的工藝。其基本原理是在一級強化的基礎上,以填料及其附著的生物膜為處理介質,將生物氧化和過濾過程結合在一起,省去了二次沉淀的設備,并通過反沖洗實現濾池的循環利用。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少、水質高、效率高、運行方便、抗沖擊性強等優點。

    3 城鎮污水處理新技術的發展

    3.1 礦物質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許多礦物材料能夠凈化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通過離子交換作用、吸附作用、孔道過濾作用和化學活性來達到凈化功能。這類礦物質不僅種類較多、儲量豐富、價格合理,而且在污水處理中操作簡便并且效果顯著,基本不產生二次污染,是一種很有競爭力的新型污水處理技術。比如方解石、硫鐵礦等對污水中的重金屬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有機膨潤土能高效的凈化含油污水,變價金屬氧化物礦物能夠很好的完成污水中有機物的凈化。

    3.2 光催化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光催化氧化技術是通過光催化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機或無機污染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H2O、CO2、鹽等,從而達到凈化的功效。此技術具有能耗低、降解速度快、操作簡單、常溫常壓下即可反應等優點,特別是幾乎能夠降解污水中所有的有機物并且無二次污染。通常使用的原料有ZnO、Cd3和TiO2。

    3.3 超聲波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

    超聲波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是利用超聲波的空化效應、超臨界水氧化作用和自由基氧化作用來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化學污染物等。它具有降解溫和、反應迅速、應用范圍較廣等優點,而且能和其他技術共同使用,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不過在現實使用中,應注意調節污水的酸堿度、溫度等以期達到更好的降解效果。

    結束語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污水治理顯得日趨重要。上文主要分析了城鎮污水處理的特點和構成因素,結合實際列出了幾種相適宜的污水處理工藝,并分析比較了各種工藝的優缺點。然而隨著污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大,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急待改進,很多新的技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應用。只有結合傳統工藝,不斷推動新技術的向前發展,發揮新技術在處理污水中的效用,減少有害污水的排放,才能更好的共同保護地球,構建和諧家園。

    參考文獻

    [1] 丁傳中. 污水處理技術的新發展[J]. 河南科技, 2013(02): 182.

    第3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城鎮 水污染特點 治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 S273.5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3-227-1

    0引言

    隨著城鎮水污染現狀的進一步惡化,原有的過時的低效的污水處理技術已經無法起到太大的作用 。本文不僅探討了傳統的城鎮水污染處理技術,而且結合實際的論述了目前城鎮水污染處理的新技術。而且針對城鎮經濟基礎以及技術管理能力等。提出了很多有現實意義的解決措施,給城鎮水污染治理者以提示作用。

    1城鎮水污染現狀

    1.1水污染情況

    城鎮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兩個:工業廢水、生活廢水。這些污水在沒有處理凈化或者凈化未的情況下直接排入河流就造成了水體的污染,而且這種污染還會隨著河流的流經區域產生連鎖輻射效應。隨著國家城鎮化的進程,城鎮的規模日益擴大。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大,帶來的城鎮資源消耗和污染更嚴重,生活污水大量的產生,城鎮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夠,對水資源的浪費以及生活廢水的隨意傾倒,不按照規定的污水處理規定,這些都是在處理城鎮污水時需要考慮的問題。由于城鎮特殊的經濟情況,使得管理著對于經濟指標的最求更加直接和不合理。還有就是監管力度的局限性,這些都導致了很多小規模的高污染的企業的出現,而且由于理念普遍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階段,使得這些小企業亂排污水情況的泛濫。

    1.2水污染面臨的問題

    (1)經濟結構依然不合理。當前,我國的經濟結構仍然是以傳統的高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產方式為主體。尤其在城鎮地區,普遍存在大量的生產方式粗獷,布局不合理的企業。這些企業是城鎮經濟實體的支柱,卻也是污染的最主要來源。對水資源的污染也進一步加劇了城鎮有限水資源的短缺。

    (2)地方政府理念的局限性。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地最求GDP,對環境保護的理念缺乏。也正是因為這樣,使得那些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和企業得以生存下來。還有就是由于對自己治理污染的責任認識不夠,導致城鎮管理者忽視了對于水污染治理設施的建設。這種意識上的認識不足也導致了對于水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規長期的不到補充與調整,仍然處于很不健全的程度。還有就是監管體制機制的不健全。

    (3)技術體系不完善。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經形成了很多有效的治理水污染的技術。但仍然存在成本高,運行困難的情況。而且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適合我國各地方水污染情況的完整的技術體系,這些也是城鎮在處理水污染是面臨的技術瓶頸問題。

    2城鎮污水處理工藝

    2.1氧化溝工藝

    氧化溝工藝來源于活性污泥法,它屬于懸浮生物處理技術,而且它還類似于延時曝光工藝。由于其溝渠狀的構造物外形,氧化溝也被稱為連續環裝反應器。氧化溝工藝的機理特點是:水力停留時間長,有機負載低。氧化溝工藝來作為一種投入的建設和管理成本較低而且處理效果有效的污水處理技術,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而且氧化溝獨特的脫氮除磷能力也使得它的應用更為廣泛。我國運用最廣泛的有兩種:卡魯塞爾氧化溝、奧貝爾氧化溝。前者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污水處理能力更強,而且成本較之前更低。后者的奧貝爾氧化溝技術被驗證有很強的降解有機物的能力。近些年來,一體式氧化溝的發展也尤為突出,該技術的效率高、成本低、運行簡單、流程短等特點使它非常適合城鎮的特點,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一體式氧化溝技術會有更大的應用前景。

    2.2SBR工藝

    SBR技術就是在反應池中自動完成對污水的混和、沉淀、排水、排泥等過程。SBR就是序列間接性活性污泥,工藝特征是間接曝氣。SBR技術由于工藝簡單,可以簡化很多步驟與設備,因而投入的建設成本更低。而且該技術去除有機物的能力更強,負荷能力強。SBR設備本身也適合組合式構造,因而方便改造、升級、組合等,這些特點使得SBR技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3污水處理新工藝

    新興的城鎮污水處理工藝一般都是結合目前很前衛的生物技術,成本更低,更適合城鎮的條件。

    3.1人工水草凈化技術

    眾所周知,水草對于水污染的的治理有很大的作用。而人工水草實際上并不是水草,它是有著水草形狀的人造聚合物,它有著很大的面積,在污染水體中形成一個小的生態部分,促使有益的微生物的發展,同時也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種群發展。在這里形成一個完整的是食物鏈,目的在于將水體中富含的有機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

    3.2生物浮島技術

    生物浮島技術的原理與人工水草相似。生物浮島就是人工模擬建造適合有益于水草生長的環境,然后種植水草,利用水草的凈化作用來凈化水質。生物浮島技術對于富營養化的水質有很好的處理效果,能有效降低污水中的COD值。同時也能營造水中景觀,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繁衍與發展。而且該技術應用方便,對于環境的副作用很小,使用范圍廣,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3.3蚯蚓生態濾池

    蚯蚓生態濾池是在濾床中建立生態系統,利用蚯蚓以及其他的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分解,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作用。該技術對于污水中污染物質的清理能力不可替代,處理后的污水中各項污染指標能很有效地降低,而且幾乎沒有污泥剩余。

    3.4人工濕地生態系統

    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就是人工設計建造的生態系統。該濕地生態系統能夠定向的建設在污水中,利用這個生態系統中個個環節的食物鏈與整個生態系統的抵抗力和恢復力等來解決水體的污染的問題。按照水在濕地床的流狀態也可以將人工濕地系統分為很多種,目前在設計建造人工生態系統是更傾向于復合流人工濕地生態系統,這樣能解決單一流濕地的局限性。

    4結語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技術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并且要結合社會發展大潮流,才能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戰略。

    參考文獻

    [1]李璐倩.我國城鎮水污染治理技術探討[J].科技傳播,2013,07,08.

    第4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城鎮污水 風險模型 融資 費用 工藝 決策

    【Abstract】Using the automatic driving process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risk model,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wage disposal engineering project financing, putting forward the model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financing risk. Cognizing and distinguishing o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financing risk. Delphi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used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getting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financing risk hierarch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its optimization research.

    【Keywords】Urban sewage; Risk model; Financing; Costs; Process; Decision.

    從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的各個階段分析入手,結合城鎮污水治理工程所處環境特點,及其本身存在問題特性,進行一次風險分析過程,找出風險分析的重點,構建適用于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同時確定解決問題的風險技術方法。

    1 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疏理

    目前城鎮污水項目的風險問題集中在融資項目風險、費用風險和工藝選擇風險三個問題上,因此建立相應的融資、費用、工藝風險因素庫。同時,依據事業環境因素、組織過程資產、項目范圍說明書等制定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的初步風險分析規劃。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梳理主要是應用風險搜集、風險規劃會議和分析、頭腦風暴法、、問卷調查法等風險技術得到風險因素庫的。

    2 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考究判別

    風險的考究判別是整個風險分析過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環節。它需要考究風險產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條件以及風險事件發生后的后果及影響,找出風險之所在和引起風險的主要因素,并對其后果做定性的估計。城鎮污水工程的風險考究判別是多年來困擾該領域風險分析發展的一個難題。不過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實質就是風險的定性判別的一個過程,只需運用風險技術方法對其進行具體的判別就可得到多個具有針對性的指標集,以確定風險之所在和引起的主要原因,方便對過做出定性估計。這一階段是風險分析的根基,因此是管理的重點階段。

    由于本研究在建立了費用指標體系后,還要對指標進行評價,因此屬于一個綜合性的風險評價問題。污水處理工程費用涉及影響因素復雜,層次較多,而且評價問題中需要處理大量的模糊和不確定性信息,因此必須選擇能夠用于污水處理工程費用評價的方法。近年來,風險評價技術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均有了很大的發展。評價方法先是從最初的評分評價、組合指標評價、綜合指標評價法發展到模糊綜合評判法、模糊數學法、層次分析法(Th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貝葉斯網絡推斷法、灰色關聯法等,發展方向日趨復雜化、數學化、多學科化。

    通過對上述幾種評價方法的比較可知,對于本研究所要評價的污水治理工程建設費用指標體系而言,層次分析法是最為合適的方法。因為層次分析法是建立在研究對象的指標層次結構基礎上的,這正好符合本研究建立指標體系的要求。除此之外,層次分析法是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使決策者對復雜對象的決策思維過程條理化。應用層次分析法的整個過程是分解、判斷與綜合的過程。決策者對于污水治理工程費用的研究,也是基于通過分解費用組成,重新判斷其重要程度,最終在建立新的更為準確的、更具有針對性的污水治理工程費用模型。以求最終實現對污水治理工程的成本費用控制,提高污水治理的環境經濟效益。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在實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問題,這也是目前AHP理論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為此,把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問題歸結為一非線性優化問題,采用基于加速遺傳算法(Real coding based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 ,簡稱RAGA)的層次分析法(該方法簡稱RAGA-AHP)。RAGA-AHP法使計算更加簡便,解決了傳統AHP法的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問題。因此,本研究最終選定用RAGA-AHP法來進行污水治理工程建設費用指標體系的評價。

    3 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詳盡評析及對策

    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定量評析指在風險定性評析之后,對排序在前的、具有潛在重大影響的項目風險進行量化分析,定量評價風險概率和影響大小,以綜合評估項目風險的整體水平。同時,定量評析可以幫助決策者嘗試新的優化決策,為項目的建設運行提供優化方案,給國家、企業和個人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這正是污水工程項目所迫切需要實現的目標。因此,風險的詳盡評析是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風險分析的非常重要的階段。希望借助此階段的研究,提出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的融資風險、工藝選擇的優化排序,提出適用于城鎮污水治理工程的費用函數模型,以便指導實際,做出風險分析對策計劃。

    德爾菲―層次分析法評價模型具有較好的權威性,模糊綜合評價法具有根據不同可能性解出多個層次的問題解,具備可擴展性,符合現代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思想的優點。對污水處理融資風險分為兩次量化,第一次量化選擇德爾菲層次分析法,將德爾菲法的優點與層次分析法的優點結合在一起,盡量規避不客觀的評價分析;第二次的量化模型選擇模糊綜合評價法,由于本文正是希望將一些邊界不太清楚,不易量化的指標定量化,因此選用此種方法評價。

    本文選擇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來進行污水治理工程建設費用的敏感性分析。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就單個不確定因素的變動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所作的分析。對于給定的條件,若輸出函數值隨變量的變化呈現出較大幅度的漲落,則稱系統對這一變量是敏感的。靈敏度在數學上即表示為響應曲面方程式對這一獨立變量的一階偏導。在整個系統中,定量地估計由參數所導致的不確定性是很必要的。在分析方法上類似于數學上多元函數的偏微分,即在計算某個因素的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假定其它因素均不變。

    應用不確定性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污水處理廠的方案論證階段或可行性研究階段工藝方案的優選、或設計階段的工藝設計優化、以及投運之后的優化運行決策。這對改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和運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由于灰色關聯法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其主要特征為:系統元素信息不完全;結構信息不完全;邊界信息不完全;運行機制與狀態信息不完全。灰色關聯法對樣本的多少與樣本有無明顯分布規律沒有嚴格的要求,數據預處理簡單,計算量較小,實用性強,定性與定量結合,這些恰好可以彌補工藝選擇問題的不足之處。因此,本研究采用灰色關聯分析進行城鎮污水治理工程的工藝選擇優化研究。

    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對策是指為項目目標增加實現機會,減少失敗威脅而制定方案,決定應采取對策的過程。其基本思路是:通過借鑒前人經驗找出主要風險因素的一些通常應對與預防措施,如: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緩解、風險自留、風險利用、風險開拓等,再考慮業主的風險偏好及風險應對習慣,并以風險分析評價的結果為依據確定具體的應對措施。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風險分析對策需要制定風險對策計劃,在組織層面能確認和指派相關個人或集體對認可的風險應對措施擔負職責。風險對策計劃是成功實現風險分析的關鍵,也是風險應對活動的前期工作,它需要提供應對風險的策略,過程及資源(如時間、資金、人員)等。這一階段的主要技術方法是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緩解、風險自留、風險利用、風險開拓等。

    4 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建立

    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策略實施,是指對已作出的污水治理工程的風險管對策計劃的具體執行過程。按照制定的計劃展開工作,確定這些計劃是否可行,若可行,則在執行過程中評估其執行效能。對于所作計劃的不合理部分做出反饋,以便調整管理計劃。同時,在策略計劃的實施過程中,要也注重判別、評析與追蹤新的危機,以便及時做出應對措施。細化風險應對措施,實現消除或減輕風險的目標。在污水治理工程管理者協調人員與資源,執行計劃,對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設、運行維護全過程實施風險響應策略。

    通過運用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對污水問題進行風險分析研究,發現城鎮污水項目的風險分析重點是融資風險、費用風險和工藝優選問題,也確定了需要在風險的考究判別、詳盡評析、管理對策等方面需要給予重點研究,并通過分析比較得出了各階段比較適用的風險技術方法,最終得到了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如圖2-3。

    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是通過對污水問題的具體分析,運用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的管理過程而來的,因此,其具有與城鎮模型的相同特征。即模型也可針對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既可以應用于整個污水項目融資風險的管理,也可用于譬如費用控制和工藝選擇這樣的局部風險問題的管理,并據具體問題進行適當調整與改進。

    圖2-3 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

    Fig. 2-3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risk model

    5 結語

    本章著重對造成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資金籌措難、成本控制難、工藝應用不合理等問題的原因進行了探究,從共性問題分析出其本質,進而尋求問題的解決途徑。經過分析知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的管理問題、思維體系問題以及風險問題,可以通過建立風險模型來解決,因而通過項目管理理論、框架理論、風險管理思維、流程驅動技術和風險技術方法的參考分析,建立了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結合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尤其自身的特點和存在問題的特殊性,經過具體細化分析,建立了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風險模型,擬據其解決城鎮污水治理工程項目的融資、費用、工藝問題。

    參考文獻:

    [1] Patrick T I Lam.A sectoral review of risks associated with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9,2:112-119

    [2] Darrin Grinmsy,Mervyn K.Lewis.Evaluating the risks of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2, 20: 227-231

    [3] Jyoti P Gupta,Anil K Sravat.Development and project financing of private power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case study if Ind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8,2:57-64

    [4] Mansoor Dailami,Danny Leipziger.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e and capital flows:a new perspective[J].World Development,1998,7:88-92

    [5] Anthony A.Churchill.Beyond project finance[J].The electricity journal,2001,3:68-76

    第5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城鄉統籌 污水處理 行業監管

    1背景

    “十三五”時期是江蘇經濟亟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全國取得發展方式轉型的實質性進展的五年,也是推動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五年。隨著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資源能源需求和生態環境壓力持續加大,對水安全的威脅水環境保護面臨形勢也更加嚴峻。

    同時,江蘇還將面臨著國家對重點流域治理的更高要求和更嚴格的考核標準。但水污染防治任務依然艱巨。目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仍存在著污水管網建設不配套、地區間設施建設不平衡、污泥無害化處置、資源化利用率還不高、政府運營監管較為乏力等問題。

    2現狀概況

    截至2014年底,江蘇全省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686座,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500萬立方米,其中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193座,日處理能力1191萬立方米;鎮級污水處理廠493座,日處理能力309萬立方米。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達92.38%,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平均負荷率達82.3%。

    江蘇的污水處理呈現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2.1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能力快速增長

    江蘇圍繞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太湖、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大力推進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堅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管理兩手抓,取得顯著成效。江蘇省城市和縣城全部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83%,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程度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太湖流域建制鎮全部建有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了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2.2城鎮污水處理質量不斷提高

    城鎮污水處理標準大幅度提高。江蘇省在全國率先提出“從2007年開始,全省所有新建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面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并同步對已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實施除磷脫氮提標改造。至2014年年底太湖流域全面完成了既有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江蘇省已有143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規模約850萬立方米/日。

    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處置工作順利推進。全省絕大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開展了污水的廠內回用。部分城市還實施了廠外利用,主要用于城市市政及景觀用水。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作也在積極推進,各地通過填埋、焚燒、堆肥等方式處理處置污泥。污泥規范化、無害化處置水平不斷提高。至2014年底,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已達95%。

    2.3污水處理管網不斷推進建設

    江蘇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的重點從污水處理廠建設轉向污水收集管網的完善。至2014年底,江蘇省累計建成城鎮污水收集主干管道4.48萬公里,其中城市污水收集管網3.06萬公里,約占全國總量的1/8,位列全國第一。

    3發展方向

    江蘇污水處理及污泥處置近期工作重點是進一步加強城鎮水污染治理,加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設施運營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在“節能減排”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改善城鎮水環境。

    3.1優先管網配套建設

    對于新建、擴建污水處理設施,做到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加快建設,必須堅持“廠網并舉,管網先行”;已建和在建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需加快配套管網建設,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發揮污水處理設施效能。積極推進城鎮雨污分流改造和老舊污水管網改造,加快實施控源截污排水達標區建設。

    3.2 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進一步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處理率和處理標準。加快推進蘇北地區、蘇中經濟欠發達市、縣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盡快填平補齊,實現全省范圍內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的均衡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以城帶鄉,統籌布局,共建共享的原則,重點推進建制鎮及撤并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3.3 積極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重點針對淮河流域及沿江地區已建污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進一步提高對主要污染物的削減能力。特別要對位于水環境敏感地區的城市(縣城)污水處理廠在《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標改造,達到地表水四類、五類水體標準。

    3.4 加強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

    按照“安全環保、節能省地、循環利用、經濟合理”的原則,深入開展污泥規范化處理處置技術、政策研究,抓好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加大區域統籌,規范建設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杜絕污泥的二次污染。率先啟動在經濟發達、建設條件較好的區域建設設施。在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全面實現無害化處理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污泥綜合利用,盡可能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資源;加強引導和示范。加強設施運行監管,全面提升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3.5提高污水再生利用水平

    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發展用戶、分質供水”和“集中利用為主、分散利用為輔”的原則,積極倡導污水資源化利用,推進節水減排。重點結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或提標改造等多種渠道推進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實現污水再生利用與污水處理能力的同步增長;建立健全污水再生利用產業政策和激勵政策,做好相關的技術儲備。結合區域用水構成,加大再生水利用的用戶開發,提高污水再生利用水平。

    3.6強化政府監管能力建設

    加快完善省級監管平臺及考核體系建設。以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排水監測網絡體系為基礎,以加強城鎮排水監管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為重點,構建省、市、縣三級監管體系,為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有效監管提供支撐。同時,強化鎮級排水監管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將排水監管向鄉鎮延伸,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4結語

    江蘇省城市和縣城全部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太湖流域建制鎮實現了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全省新擴建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均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實施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程度、城鎮污水處理質量均高于全國水平。江蘇重視污水規劃先行,加強科技創新,推廣污水處理適用技術以及加強行業監管、強化行業指導是值得全國其它兄弟省市借鑒和學習的。

    第6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城鎮 污水 處理 發展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以及小城鎮建設步伐的日益加快,污水排放已是我國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污水處理是當今城鎮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污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目前與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業處于同等重要地位,我們應該加強污水的處理,探究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最終處置方式,提高城鎮水資源的利用率。

    1、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包括用沉淀技術、過濾技術、氣浮技術法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和寄生蟲卵的一級處理,用好氧牲氧化分解和厭氧生物發酵技術的生物處理法將污水中各種復雜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的二級處理,用化學沉淀法、中和、加藥混凝、離子交換等去除污水中的磷、氮、難降解的有機物、無機鹽等的三級處理。如今我國的城鎮污染嚴重,資源匱乏,我們應該發展適合我國國情、高效、低耗和低成本的污水處理技術,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研究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步,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人們不斷追求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和低占地面積等高性能指標,根據各個時期的理論、技術、材料等進展,進行了長期不懈的研究和開發工作,新技術的利用要保證效率高、投入低、可達到一定治理深度的城市污水處理,可從技術先行性、可持續發展、城鎮污水處理新材料等方面來看待。

    1污水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該方法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經人工改造的濕地上,利用土壤或人工基層、植物和微生物,有機物通過不同細菌的分解代謝作用后被生物降解。穩定塘是污水自然生物處理設施,分為好氧塘、高效氧化塘、兼性氧化塘、厭氧氧化塘、曝氣化塘。

    是一種構造簡單,易于管理,處理效果穩定可靠的污水自然生物處理設施。

    1.2堆肥技術

    城鎮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具有好氧-厭氧的特點,將其作為新工藝開發的化學反應基礎,是新工藝開發的基礎和生長點。對城鎮污水進行高溫好氧處理,堆制出合格的堆肥產品,它通過多學科的綜合運用,借助于混合的微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環境中對多相的有機物進行分解,將有機固體廢物改良成穩定的腐殖質,對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學性狀有一定的改良作用,達到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資源化目標是一種能耗相對較低可回收利用資源的方法。

    1.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污水處理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又稱歇曝氣法,其最根本的特點是處理工序不是連續的,而是間歇的、周期的,污水一批一批地經過進水、曝氣、沉淀、排水,然后又周而復始。其主體構筑物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對于較大水量的連續操作,處理一般要幾套池子組合運行。傳統SBR反應器在運行操作上曝氣和沉淀相結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SBR反應器應該充分利用現代電子和自動化技術,如今已經形成有CAST、ICEAS、CASS、MSBR等多種新型SBR反應器和UNITANK這種融合氧化溝、SBR和活性污泥工藝新型的綜合性工藝,是一種延時曝氣的活性污泥法,由于負荷很低,而沖擊負荷強,出水水質好,污 泥產量少且穩定,構筑物少運行管理簡單,可連續進水、間歇出水和連續進水、連續出水并帶回流污泥,體現了與傳統活性污泥以及間歇式的SBR和連續式活性污泥工藝相互融合。污水在反應池中完成反應、沉淀、排水及排除剩余污泥等工序,使處理過程大為簡化。SBR工藝投耐沖擊負荷;資低和運行費用低;運行管理簡單、自控水平高;出水水質穩定、水質好;占地面積小、造價低、操作靈活。

    2、城鎮污水處理技術的利用

    2.1用作肥料供給植物養分

    由于國內城市污水作為肥料時首先檢測有害物質應該符合2009年5月6日審查通過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農用泥質》國家標準。 城鎮污水是生活中產生的污水排人污水管道形成的,主要成分是排泄物和洗滌污水。是水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一般城鎮的污水量約為給水量的 80%~90%。其不同于工業污水,包含有淀粉、纖維素、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是污水的主要部分,同時也含有硫酸鹽、碳酸氫鹽、氯化物、鈉、鉀、鈣、鎂,這些都有助于植物生長,因此處理后的污水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促進植物根系增長和增強土壤功能等作用,同時提高作物產量,而且能提高作物品質。

    2.2改良土壤

    污泥中含20%~40%的有機物質,而且是經過了生物降解的有機腐殖質,施用于土壤可改進土壤的持水量、適耕性以及通氣性,使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和代謝強度提高,從而改變土壤的生物學性狀,提高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改善土壤對酸堿的緩沖能力,提供養分交換和吸附的活性位點,從而提高土壤保肥性。另外,處理后的污水可減少土壤地面沖刷,減少因徑流引起的植物養分損失,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從而提高土壤水分含量,還可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及防止土壤表面板結;可改良土壤結構,使土壤疏松,給土壤水分和空氣以快速進出的通道。

    第7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這次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工作會議,主要是全面總結近年來我市城鎮污水處理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任務。上午,我們進行了現場觀摩,這些觀摩點既有縣區的,還有農村社區的,都各有特點、各具特色,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值得大家認真學習借鑒。剛才,同志傳達了全省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工作會議精神,同志就做好城鎮污水處理督察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大家務必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建設系統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和監管,城鎮污水處理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截至4月底,全市已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7座,處理規模達到91萬噸/日,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居全省第三位,污水處理工藝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實現了一縣(區)一廠或兩廠的建設目標,污水處理全部達到一級A標準,為2010年我市代表省接受國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取得第一名做出了突出貢獻。2011年全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了92%,比2005年提高60多個百分點。今年1-4月份,全市處理城鎮污水8224.6萬噸、COD減排2.3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8%、10.8%。工作中,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領導推進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鎮污水處理工作,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市住建委、監察局把城鎮污水處理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領導職責明確,責任分工到位,監管措施有力。各縣區主管部門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開拓創新,精心管理,確保污水處理工作健康發展。其中,羅莊區、臨沭縣、沂水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健全了污水處理監管機制,工作扎實細致,較好地完成了國家和省市確定的污水處理建設目標任務。

    (二)規劃引領作用強。按照“城鎮污水集中處理,流域分段處理,大村、農村社區分散處理,偏遠農村生態處理”的指導思想,編制了《市城鎮污水處理規劃》,并通過了省專家評審。該規劃是我省地級市中第一個全市域污水處理規劃。為加快宜居城市建設,改善城市水環境,編制了《市城市排水專項規劃》。該規劃得到評審專家高度評價,認為前瞻性強、針對性強、可實施性強,走在了全省前列。

    (三)監督管理措施嚴。一是建立了市級在線視頻監控平臺。在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進水口、出水口、曝氣池、沉淀池統一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對關鍵部位實行24小時不間斷全流程視頻監控,并與環保部門協調配合,建立了市級在線視頻監控中心,實現了對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出水水質的全面監控。二是率先配備了出水自動采樣器。在全省率先配備了出水自動采樣器,絕大部分污水處理廠在出水口安裝了污水自動等比例采樣器,確保了出水采樣的準確、及時。三是統一安裝了特征污染物自動在線監測設備。在18座污水處理廠進水口統一安裝了特征污染物自動在線監測設備,對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水質、有毒物質實施監測監控,為出水達標排放、污泥處置利用提供了可靠保證。四是建立健全了監督管理制度。實行年度績效考核評比制度、月調度、月通報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做到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在2011年度績效考評中,運行1年以上的19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有18座被評定為良好,1座被評定為合格。五是大力推廣了先進污水處理工藝。2009年,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均采用了國內先進的工藝、技術。同時,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在重點鎮和農村社區開展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推廣應用工作,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

    (四)資金籌措辦法多。“十一五”期間,我市共爭取國家補助資金3億多元。2011年,全市上報重點流域縣和重點鎮污水管網“十二五”建設任務669.9公里,計劃總投資8億元;按照沂蒙老區享受國家中部地區政策規定,預計可爭取中央專項資金4.82億元,目前已撥付到位1億元。今年,我們篩選上報了3個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計劃總投資1.7億元,已撥付到位專項資金2650萬元。積極推廣BOT、TOT等市場化建設運營方式,選擇信譽高、實力強、管理好的大企業參與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目前,全市有17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按照BOT、TOT運作,使用社會資金達到10億多元,有效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

    雖然我市的城鎮污水處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面臨的形勢仍然嚴竣,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個別縣區、鄉鎮認為污水處理是公益事業,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反而需要大量投入,加之地方財力薄弱,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和“等、拖”思想。二是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展不快。我市大多數鄉鎮財力緊張,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加之缺乏對市場資金的有效引進,導致污水處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村鎮污水隨意排放現象比較突出。省委、省政府對“十二五”期間村鎮污水處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目標,要求70%的建制鎮駐地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三是運行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個別縣區以水質、水量考核為核心的污水處理監管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設施設備管理維護不到位,個別污水處理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四是城鎮污水處理費收取不到位。據調查,附加在自來水上的污水處理費收繳率達到80%以上,但占供水總量30-40%的自備水,其污水處理費收繳率一般只有30%左右。2011年,我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水量2.4億噸,需運行經費2.2億元,實際收取污水處理費約為1.1億元,缺口1億多元。目前,大部分建制鎮還未開征污水處理費。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明確目標,強化措施,按期完成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不少河流、流域、汪塘等水體出現污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繁重。據測算:到2020年全市需新建、擴建生活污水處理廠162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17萬噸/日,概算投資約20億元。明年,國家五部委將來考核南水北調和淮河、海河流域污染治理目標責任書完成情況。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列入2012年“二十件為民實事”,要求全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8.15萬噸/日。根據“十二五”規劃,全市需配套建設污水管網916.9公里,其中國家給予集中支持的淮河和南水北調流域9個縣及12個重點鎮污水管網建設任務量669.9公里。這次會議上,已將省、市確定的“十二五”時期及2012年目標任務下達到各縣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要把城鎮污水處理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抓好。

    (一)認真完成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去年8月,根據省里要求,我們對城鎮污水處理建設任務進行了逐一落實,各縣區、各鄉鎮對污水處理廠建設作出了書面承諾,共計承諾31個建設項目,其中處理規模在1500噸/日以上的污水處理廠14個,該建設任務已列入省“十二五”城鎮污水處理規劃。同時,有10個污水處理廠列入市2012年“二十件為民實事”,目前已有莒南縣龍王河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臨沭縣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郯城縣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蒙陰縣垛莊鎮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工程、沂南縣第二污水處理廠等5個工程開工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規模11萬噸/日;臨港區污水處理廠、莒南縣大店鎮污水處理廠已在積極籌備中;其他3個尚未動工的小型污水處理廠也要抓緊做好前期工作,爭取盡快開工建設,確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二十件為民實事”。各縣區要高度重視,分工負責,加強協調,跟蹤服務,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抓好污水處理工作。市里將定期不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對無正當理由不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的,將給予通報批評;對于推諉扯皮、、不負責任,延誤工作的,嚴肅追究責任。

    (二)不斷加快配套管網建設步伐。對列入淮河流域重點流域縣和優先發展重點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計劃的,各縣區要及時將專項資金安排到位,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擠占、挪用;要加快工程進度,保證工程質量,發揮專項資金的作用。凡是污水處理廠存在管網不配套的,要加快管網建設,盡快形成匯水能力,確保污水處理廠負荷運轉率不低于75%。凡是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必須和污水處理廠配套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否則不予竣工驗收。

    (三)進一步提高鄉鎮污水處理水平。鄉鎮污水處理工作滯后是我們工作的薄弱環節,也是今后的工作重點。鄉鎮量大面廣,污水處理工作同城市相比有不同的特點,在建設規模、建設方式、處理方法的選擇上,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靠近城市周邊的鄉鎮,可將污水納入城市污水廠集中處理;靠近工業園區的鄉鎮,納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以工業污水處理帶動周邊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在選擇處理工藝時,要按照“投資節省、工藝簡便、運行低廉、便于維修”的原則,采用人工濕地、穩定塘、生物濾池、組合式多級生物膜等成熟處理工藝,做到投資少、見效快,因地制宜,便于操作。

    (四)切實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項目要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合理確定建設規模、投資規模和處理工藝,明確項目責任人,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工程質量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制。各縣區住建局要把工程質量放在突出位置,嚴格執行國家“兩法兩條例”,項目業主、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城鎮污水處理工程質量終身負責。要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和安全管理體系,確保工程質量,爭創優良工程。要加強項目檔案管理,凡是列入國家投資計劃的污水處理項目,所有相關審批文件、階段性總結、資金審批文件、工程監理報告、技術資料、圖片照片等要完整保存,以備檢查。

    (五)多渠道籌集工程建設資金。要積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按照省、市統一要求,城建資金、地方政府機動財力、土地資產收益等盡量向城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傾斜。要積極爭取國家補助資金。今年,國家用于污染治理的資金稍高于往年,希望各縣區抓住沂蒙老區參照執行國家中部地區政策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資金用于工程建設。要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化進程,鼓勵投資商以合資合作、BOT、TOT等方式投資建設和經營城鎮污水處理項目特別是鄉鎮污水處理廠,解決資金短缺、人才不足等問題。

    三、加大力度,規范管理,確保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

    污水處理設施“三分建、七分管”。污水處理工程建成后,必須正常運行,負荷運轉率不得低于75%,發揮應有的投資效益。

    (一)科學制定縣(區)域污水處理詳規。全市城鎮污水處理規劃已經完成,下一步關鍵是抓好落實。各縣區要根據全市城鎮污水處理規劃,制定詳細、科學的縣域城鎮污水處理規劃。市、縣、鄉鎮三級齊心協力,協調一致,共同把規劃任務落到實處。要突出重點,首先抓好重點鎮的污水處理廠建設,實現12個鎮的污水集中處理,帶動全市污水處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繼續加強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監管。根據《省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按照城市污水處理廠績效考評標準,繼續加強污水處理運營監管工作。有條件的縣區住建局要成立專門的污水處理監管機構,確保有機構、有人員靠上抓這項工作。建立污水監管機構責任制,制定污水處理具體考核標準和管理辦法,并建立配套的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對污水處理企業監管到位。加強水質監管,實行月調度、月通報等制度,及早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三)建立城鎮污水處理工程停運報告制度和遠程監控系統。要認真貫徹執行《省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督管理辦法》,實行污水處理廠停運檢修報告審批和備案制度。城鎮污水處理廠要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特別是遇到設備突然故障、進水水質突然嚴重超標、停電、污泥處置停止等突發事件,必須有方案、有措施、有辦法,積極應對,防止事故的發生。加快建設完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在線視頻監控尚未接入市級平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要抓緊時間接入,“十二五”期間所有污水處理廠包括鄉鎮污水處理廠都要安裝到位。

    (四)加大城鎮污水處理費征收力度。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二級標準,加上污水管網在內的單純運行成本一般為0.8元/噸左右,含折舊在內的運行成本一般為1.2元/噸,如果出水水質提高到一級A標準,再加上污泥的廠外處置費用,運行成本肯定還要提高。各縣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向當地政府提出申請,適當提高污水處理費標準;加大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力度,特別是加大企業自備水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力度。建制鎮的污水處理費,也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盡快開征,逐步到位。

    四、落實責任,加強領導,確保圓滿完成城鎮污水處理工作任務

    做好城鎮污水處理工作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把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落實責任,加強督導,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城鎮污水處理工作,主要責任在地方政府,行政首長是第一責任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重要責任人。對沒有按期完成建設任務、收費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造成嚴重污染后果或經濟損失的,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提請省、市政府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并與園林城市、節水型城市創建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考核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希望各縣區住建局負責人回去后,抓緊向當地主要領導匯報會議精神,繼續瞪起眼來抓城鎮污水處理工作,不要因為工作不力而被追究責任。

    二要進一步加強督導。市住建委、監察局將繼續加大對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的督察力度,繼續實行月調度、月通報制度,重點督察南水北調沿線進展緩慢、設施不配套的項目。各縣區也要進一步加強對所轄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的指導,定期對轄區內各城鎮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運行和管理工作進行督察。

    第8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wage pipe network engineering. The sewage system are chosen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 situation of small town, old city and new area, and the design scheme and countermeasure are reasonably determined.

    關鍵詞: 小城鎮;老城區;新建區;污水管網設計

    Key words: small town;old city;new area;sewage pipe network design

    中圖分類號:U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2-0061-02

    0 引言

    污水管網是一個系統工程,目前,由于污水管網建設的不配套,造成污水處理廠建成之后污水進水量未能達到設計處理水量,不能充分發揮污水處理廠應有的效益,這已成為城鎮污水系統建設中常見的通病。現就小城鎮、老城區和新建區的污水管網設計作如下探討。

    1 小城鎮污水管網工程設計

    1.1 小城鎮污水管網工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1 小城鎮的現狀排水體制以混合制為主,現有排水系統不完善,已建管道多為混接的合流管,部分污水采用暗渠或明溝排放,就近排入周邊水體,環境污染較嚴重。

    1.1.2 小城鎮的規劃滯后,一般缺乏統一的排水專項規劃,經批復的早期城鎮總體規劃正在修編中。由于新的規劃尚未批復,只能依據早期規劃進行前期工作,待到施工圖設計和項目實施階段,陸續批復的修編規劃與早期規劃有較大調整,這使得污水管網工程設計存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此外,由于區域規劃的不及時與不完善,很多地區在建設過程中出現規劃跟不上建設進度的現象,以致很多地塊的實際開況跟規劃用地性質相出入,并且路網走向受征地拆遷以及當地財政情況等影響,也與規劃有一定的差異,這些都給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帶來了困難,增加了實施難度。

    1.1.3 小城鎮的污水管道建設缺少系統性,建設隨意性較大,許多排水區域只有上游管道沒有下游管道,或者下游管道設計不合理,污水溢流。有的管道上部已建有房屋,難以清疏養護,“城中村”的建筑物密集,街巷窄,這些都給污水管網系統的整治利用帶來困難。

    1.2 解決對策

    1.2.1 針對小城鎮不同發展區域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排水體制 混合制排水系統是既有合流制也有分流制的排水系統,一般在具有合流制的城鎮需要擴建排水系統時出現,在發展建設過程中,由于生活小區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不同步,存在大面積的混合制排水系統。合理地選擇排水體制,是城市排水系統規劃和設計的重要問題,它不僅影響排水系統建設的總投資和運行、維護管理費用,而且對城市的規劃和環境保護影響深遠。由于各區域自然條件及建設情況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在各區域采用不同的排水體制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一般在新建開發區或擴建城鎮區建設污水系統工程時,宜采用分流制,敷設雨污兩套排水管網,生活污水收集到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雨水管收集雨水就近排入周邊河道。在已建成合流制排水系統的舊城區等區域,因現有的建設規模基本固定,排水系統基本形成,而且部分街道狹窄,難以改造成完全分流制,宜將原合流制直泄式排水系統改造成截流式合流系統,把污水和初期雨水一起輸送至污水處理廠。

    1.2.2 現場勘察和調研,預留遠期發展規模 污水管網設計應以城鎮總體規劃和城鎮排水工程專項規劃為依據,但對于規劃修編中或是其他不確定因素較多的項目,應當現場實地勘察調研,掌握基礎數據資料,這對于科學分析和準確預測十分重要。了解小城鎮近年來人口增長趨勢、供水現狀及水量變化、排水現狀及存在問題,合理劃分各個流域,確定納污范圍。為了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污水管網設計年限應與城鎮遠期規劃年限一致,污水管網設計規模要預留遠期發展,采用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在滿足污水管最低流速要求的前提下,污水管徑盡可能加大。設置污水預留井,特別是在交叉路口位置,避免二次破路,為區域發展創造條件。

    1.2.3 盡量利用現有管渠,結合地形地貌特點,提出可實施性強的污水管網改造方案 小城鎮原有排水系統建設缺少系統性,建設隨意性較大,缺乏現狀管線基礎資料。在進行污水管網設計前,應對現狀排水管渠的流向、管徑、斷面和標高進行測量,同時對其他綜合管線進行摸查。其次對現狀排水管道的水力條件進行核算,盡量利用滿足水力要求的現有管道,避免重復建設,減少工程投資。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貌特點,沿道路順地形坡度進行布置,減少管道埋深。在保證技術、經濟合理的前提下,盡量采用重力流排水,減少和取消中間提升泵站,減少能耗。

    2 老城區污水管網改造工程

    老城區范圍內大部分為建筑物密集、人口密度大的商業區、居民生活區、學校或企事業單位,由于排水管網建成年代久遠,缺乏統一規劃,加上老城區現狀道路較狹窄,地下綜合管線繁多,基本只敷設一條合流管道,排水系統以合流制為主。已建成建筑物內部排水系統多數為合流制,少數新開發樓盤和住宅小區內部排水系統為雨污分流制,但由于外部市政路為合流制,污水出戶管只能接入合流管。老城區部分區域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涌或江河,致使水體遭受污染,城區水環境質量下降。合流制排水區域存在于老城區,有成片和局部,對環境影響較大,在污水管網改造過程中,首先需對合流制管渠采取截污措施。在遠期,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對水環境要求會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老城區應結合城市總體規劃,根據整體改造計劃和進度、城建經費的安排和地區實際情況,逐步改造為分流制,截流式合流制作為一種過渡體制將長期存在。

    老城區近期、中期采用合流制,遠期實現分流制,其改造過程是長期的,應根據城市建設發展目標適宜地對有條件的區域進行改造,在改造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①城市排水系統的改造應遵從國家的技術政策和有關的法規;②與城市總體規劃相協調;③以提高城市排水管網效率為中心;④以提高污水收集率為目標,因地制宜,經濟合理;⑤尊重事實,靈活改造;⑥穩妥地采用新技術、新產品。

    3 新建區污水管網工程設計

    新建城區、開發區一般具備開發建設的條件,總體規劃和排水專項規劃較齊全、完善。新建區一般采用雨污分流排水體制,污水管網工程采用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地確定工程的設計規模。根據城市豎向設計,布置污水管網。污水管網宜呈樹枝狀布置,充分利用地形,將污水總管布置在地勢較低的地方,污水分片區匯入污水總管,污水總管按遠期設計規模一次建成。污水干管根據總體規劃和污水專項規劃,沿規劃道路敷設,盡量隨地勢順坡布置,盡可能在管線較短和埋深較淺的情況下,讓最大面積的污水自流排入污水干管,采用重力流系統,優化管道走向,使系統工程投資省、運行成本低。同時,污水工程也要與其他市政管線工程如雨水工程、給水工程、防洪工程建設密切配合,互相協調,節省工程投資。

    4 結語

    污水管網工程要和城市總體發展規劃相協調。對于發展較快的小城鎮來說,應結合實際調研情況,科學分析和多方面預測,污水管網系統要預留遠期發展余地;對于老城區污水管網改造,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選用可操作性強且實施效果明顯的改造方案,做到經濟合理;對于新建區污水管網工程,采用分流制排水體制,污水管的布置應以最大限度收集服務范圍內的污水為原則。總之,污水管網工程設計既要滿足改善水環境的要求,又要與城市總體規劃相互協調,爭取獲得最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國軍.淺談室外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J].民營科技,2008(01).

    第9篇:城鎮污水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污水處理廠 CAST+深度處理工藝 設計特點

    中圖分類號:U664.9+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發展,非重點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城鎮及周邊居民綜合小區的生活污水處理也越來越成為城市環境發展及污染治理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課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的達標水平對治理環境污染的基礎作用凸顯。本文以CAST+深度處理工藝對新建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為例進行解讀。

    1、設計規模

    根據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原則要求進水水質特性, 重點考慮有機物負荷、氮磷含量; 出水水質要求, 重點考慮對氮磷的要求以及回用要求; 各種污染物的去除率; 氣候等自然條件, 北方地區應考慮低溫條件下穩定運行; 污泥的特性和用途的要求。某新建污水處理廠選擇設計處理能力為3萬m3/d,污水預處理采用粗、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采用“CAST+深度處理”工藝深度處理 ,“同步化學除磷+微絮凝過濾(機械絮凝、纖維轉盤濾池過濾)”工藝,尾水采用紫外線消毒工藝。 以“CAST+深度處理”工藝處理生活污水。設計排放標準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

    設計進水質

    該污水處理廠收納的污水主要為生活污水。該廠進水可生化性較好,B/C為0.5,總氮、總磷的含量較高。設計進水水質如表1:

    2、CAST工藝流程

    2.1工藝流程圖

    2.1工藝流程圖

    2.2 CAST主要原理

    CAST+深度處理,是在傳統SBR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形型工藝, CAST工藝是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rated Sludge Technology)的簡稱,它是在SBR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生物選擇池及污泥回流設施,并對時序做了一些調整,從而大大提高了SBR工藝的可靠性及效率整個系統是一個間隙式反應器,在此反應器中活性污泥通過曝氣和非曝氣階段不斷地進行重復進行,該法將生物反應過程和泥水分離過程在一個池子中進行。主反應區中的部分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選擇池中,與污水迅速混合,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通過酶的快速轉移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基質快速積累過程,對進水水質、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質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而且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隨后在主反應區內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過程.完成對污水中有機物質的降解。CAST工藝能夠比較充分發揮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而且依次經歷厭氧、好氧階段,脫氮除磷的效果非常好。

    深度處理是微絮技術革新是省去沉淀過程而將混凝與過濾過程在濾池內同步完成的一種新型接觸絮凝過濾工藝技術,可進一步去除BOD、COD和SS以及脫氮除磷,CAST池出水中磷、氮的去除可分別達到底98%和90%以上。

    2.3CAST工藝特點:

    ①取代調節池、初沉池、曝氣池及二次沉淀池,整體結構簡單緊湊;

    ②耐沖擊負荷強,耐有毒化學物質對處理系統的影響。

    ③可以調節液位的設定使用反應池

    ④在出現沖擊負荷時活性污泥不會流失

    ⑤有效解決污泥膨脹問題

    ⑥處理流程簡潔,控制靈活,適應性強。

    3.主要構件設備

    3.1 粗格柵及進水泵房。粗格柵與進水泵房合建,設備按3.0萬m?/d安裝。粗格柵柵寬1.0m,柵距20mm,安裝角度70°,共兩套,粗格柵配套無軸螺旋輸送機;進水泵房安裝4臺潛水泵,2用2備,兩臺流量為1000m?/h,兩臺流量為600m?/h,揚程13m。

    3.2格柵及旋流沉砂池。細格柵與旋流沉砂池合建,設備按3.0萬m?/d安裝。細格柵柵寬0.9m,柵距5mm,安裝角度50°,近期一套,遠期再上一套;旋流沉砂池單座直徑3.93m,共兩座,配套旋流沉砂裝置、提砂泵和砂水分離器各一套,遠期再上一套。

    3.3配水井。配水井遠期為四座CAST池配水,閘門全部安裝到位。

    3.4 CAST池。采用4座CAST反應池,每池平面尺寸61.5m×18.0m,池深6m,有效水深5m,單池有效容積5500m?,污泥負荷0.05kgBOD5/(kgMLSS?d),單池周期4h,其中進水攪拌曝氣2h、沉淀lh、潷水lh。

    3.5 紫外消毒間。設兩條渠道,尺寸L×B×H=6.6m×3.06m×0.6m,設兩個UV3000PLUS型紫外消毒燈組,光照接觸時問16s,水流流速0.3m/s,有效劑量≥20mJ/cm2。

    3.6 污泥濃縮脫水間。剩余污泥量460.3m?/d、初沉池污泥量為165m?/d,采用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兩臺,處理量為60m?/h,污泥濃縮脫水前投加PAM。

    4、運行效果

    新建某污水處理廠3.0萬噸/日,占地面積為40759平方米設計規模3萬噸/日投資9759.83萬元,主要解決綜合小區及城鄉結合部地區排放的生活污水。通過CAST(循環式活性污泥法)工藝+深度處理工藝處理,設計排放標準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見表出水水標準。

    5、結論

    5.1該污水處理廠采用CAST+深處理工藝處理小城鎮生活污水,出水水質好,滿足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排放標準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水質符合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改善當地水環境

    5.2采用采用CAST工藝處理具有處理流程簡潔,控制靈活,適應性強的特點,運行成本較低。

    5.3采用深度處理工藝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達到脫氮除磷的較好效果。

    5.4在CAST系統中,至少應設兩個池子,使系統能實現連續進水[2]。CAST工藝沉淀階段不進水,污泥沉降過程中無進水水力干擾,即在靜止環境中進行,泥水分離效果好。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看片app| 免费成人av电影| 成人3d黄动漫无尽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尤物|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5g影院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成人午夜小视频|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成人免费视频88|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日韩欧美成人乱码一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成人永久福利在线观看不卡|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tv在线播放|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www成人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a毛片成人免费全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