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醫學概述范文

    老年醫學概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醫學概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醫學概述

    第1篇:老年醫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 老年人 跌倒 危險因素 預防

    跌倒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而且是老年人群傷殘、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和期望壽命延長,為保持老年人較高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支出,減輕社會疾病負擔,老年跌倒的預防控制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和健康問題。隨著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如何有效預防社區老年人發生跌倒已成為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國外對老年人跌倒的相關問題研究較多,國內的研究多集中于護理機構中老年人的跌倒,針對社區老年人跌倒的預防與控制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為借鑒國內外經驗,做簡要介紹:

    1 概述

    跌倒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癥狀,常為某種疾病發作或惡化的表現,可導致骨折、硬膜下血腫、嚴重的軟組織損傷、心理創傷等嚴重后果,是老年人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為老年人意外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目前,我國城市社區的老年人口眾多,老年人跌倒已成為公眾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3]。跌倒的定義:出現突然發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改變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2 跌倒的危險因素

    2.1 跌倒者內在因素

    2.1.1生理學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保持直立姿態的本體感覺、前庭感覺、視覺三大系統的傳入感覺功能和中樞控制能力明顯下降,骨骼肌肉系統功能、四肢肌肉力量下降,造成步態不協調、平衡功能下降,從而使老年人易跌倒。尤其視覺,視力減退、視覺分辨能力下降將增加跌倒的危險性或跌倒所致的骨折發生[4]。

    2.1.2病理和藥物因素 包括心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脊椎動脈供血不足、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性血壓過低),神經系統疾病(如腦萎縮、小腦病變、帕金森綜合征),功能損害(如深感覺障礙、認知損害、特殊定向損傷、以前有腦血管事故的證據、肌肉運動失調),運動器官的畸形(如纏足的婦女),以及風濕關節炎病、甲狀腺病、視覺損害、眩暈病、骨質疏松癥和體質虛弱[5]。藥物因素有:使用鎮靜劑,如催眠藥、抗焦慮藥、三環類抗抑郁藥、強安定藥、抗高血壓藥、強心劑皮質甾類藥、非甾體類抗炎藥、抗心律不齊藥、抗組胺藥劑、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瀉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肌肉松弛劑、血管擴張劑以及任何影響平衡的藥物等均可引起跌倒。這些藥物可使反應變慢或削弱認知能力、心律不齊、意識錯亂等,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據Nygaard研究顯示,使用安定藥者比不使用安定藥者跌倒的危險性高4倍[6]。因此精神類藥物與跌倒顯著相關。接受高血壓治療的病人發生性低血壓的概率幾乎是其他人的2倍。

    2.1.3心理因素 沮喪、抑郁、焦慮以及不佳的心理狀態及其導致的與社會的隔離均能增加跌倒的危險。沮喪可能會削弱老年人的注意力,潛在的心理的混亂也和沮喪相關,都會導致老年人對環境危險因素的感知和反應能力下降。另外,害怕跌倒也使行為能力降低,行動受到限制,從而影響步態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險,形成“跌倒-喪失信心-更容易跌倒”的惡性循環。

    2.2 外部環境因素

    包括老年人周圍環境的危險、無序和老年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等。Franchi2gno ni F研究指出,戶外環境危險幾乎在所有的社區均存在[7]。除戶外環境,室內不良的環境如地面濕、滑或不平整,地毯、腳墊過厚、不平,臺階過高過長、寬度過窄,無夜燈,馬桶過低等也是導致老年跌倒危低血糖而發生跌倒。

    3 引起跌倒的疾病

    在老年人跌倒事件中,暈厥是跌倒的一個主要前兆。心血管疾病引起心腦缺血,誘發心絞痛、黑蒙、暈厥,而導致跌倒的發生是最為常見的。

    3.1 室性心律失常 心臟節律紊亂是暈厥和跌倒的最常見和有害的病因之一。心律失常性暈厥和跌倒的最常見原因是室性心律失常,占暈厥原因的11%。由室上性心動過速引起的暈厥和跌倒被認為與改變了血管緊張度有關。與預激癥候群有關的心房顫動可誘發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導致暈厥、跌倒。

    3.2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在老年人中,由于竇房結功能不全的緩慢性心律失常是跌倒的重要原因。在40%—50%的暈厥患者中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表現。

    3.3.心臟傳導阻滯 持續的或間斷的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嚴重心動過緩會引起患者易于發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暈厥和跌倒。

    3.4 頸動脈竇超敏綜合征 頸動脈竇超敏綜合征被認為是老年人反復發作暈厥和跌倒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約5%—25%的無癥狀的老年人患有頸動脈竇超敏綜合征,其中有5%—20%發生暈厥。有研究結果提示,頸動脈竇超敏綜合征患者均為老年人,其發病與年齡和心血管病有關,頸動脈竇粥樣硬化是其可能的發病機制。

    3.5 血壓調節障礙 性低血壓是血壓調節障礙的突出表現。性低血壓由美國神經病學學會定義為:站立后3分種內,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伴有或不伴有癥狀。性低血壓常常發生在清晨、進食后和運動后。性低血壓與跌倒的關系,在不同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大部分回顧性研究顯示,與跌倒有相關性。

    3.6 短暫性局部缺血性發作 短暫性局部缺血性發作亦稱小卒中。是由于頸動脈或椎一基底動脈系統一過性供血不足導致流向大腦的血液暫時被中斷而引發的暫短性腦缺血。最常見的癥狀為眩暈。多數誘發跌倒,也是老年人跌倒的常見原因之一。

    3.7 餐后低血壓 進食后的消化運動需要大量血液供應,而飯后立即活動,會使骨骼肌血流量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勢必會減少心、腦部位的血液供應,而誘發暈厥以致發生跌倒。

    3.8 排尿、排便 排尿、排便可引起血壓降低而致暈厥,可能與內臟血液重新分布、血壓不能代償穩定有關。

    3.9 心肌梗死 暈厥和跌倒可為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現。

    4 防范措施

    4.1 預防生理性因素所致的跌倒 對年齡偏大、活動不便的人群,日常活動如起床、散步、入廁及洗漱等應隨時有人照顧防止跌倒;視力、聽力差的老年人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

    4.2 思想上的重視 意識不清、躁動不安的患者有約束帶等防護措施,故不易發生墜床、跌倒等,而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無論護士、家屬等均較麻痹,瞬間的意外就因此而發生[8]。

    4.3 正確合理用藥 正確指導老年人用藥,對于服用鎮靜安眠藥的老年人,勸其未完全清醒時勿下床活動;服用降壓、降糖藥的患者應遵醫囑服用,并注意用藥后的反應。對于門、急診的老年患者應進行耐心細致的用藥知識宣教。

    4.4 建立適合老年人的特定的生活環境 老年人的居室應布局合理、安全,入室有充足的照明,避免燈光直射,最好有夜間燈且電源容易觸及。地面應平坦,保持干燥,最好是防滑木地板。物品擺放有序,通道無障礙物。沙發勿過度松軟、凹陷;座椅應較高,使之容易站起。著鞋應合適,最好穿膠質底或布底鞋。衣褲避免過大過長。走廊、樓梯、廁所和浴室要設扶手,特別是在意外發生而周圍又無人扶時,扶手對保持身體平衡能起到必要的支持作用[9]。最好安置一個能升降的大便坐椅,防止患者跌倒。取消不必要的門和坎。

    4.5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①對行走不穩的老人,選用“三腳杖”、“前臂支持型手杖”以及其他合適的手杖,并將其放于容易觸及處,以便隨時取用。②老人移動或換乘動作時不要太急,應緩慢進行,不要在老人行走時突然召喚而分散其注意力,他人也不要在老人面前或身邊擦過。③對勉強能站立和行走的患者要特別注意,禁止在無人扶持的情況下站立行走。④告訴老年人在大便起身、上下床、夜間小便、低頭彎腰拾物等動作時一定要慢、穩,以免發生意外。對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建議夜間在床邊放置一小便器就近小便,減少因多次到衛生間小便而跌倒的可能。注意做好日常的保護,行動時盡可能從容,避免做事匆匆。夜間或清晨起床,要注意“三個半分鐘”: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鐘、坐半分鐘、兩條腿下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鐘,防止腦缺血引起跌倒。⑤老年人預防性使用維生素D對減少跌倒有效。每日同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對預防跌倒有較好效果[10]。

    4.6 安全健康教育 采取老年人保健知識講座、咨詢、發放資料、定期體檢等形式幫助老年人調整心理狀態,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向高危人群講解跌倒的后果及預防措施。對理解力記憶力不斷退化、性格又較固執的老年人,安全教育要不厭其煩,邊講解邊示范,要隨時反饋,不斷強化。告知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人,不要羞于別人的幫助,應把需要隨時告訴別人,以獲得及時幫助。對年老體弱、獨居的老人提供社區支持和家庭保健服務,使其保持較好的健康狀況和較高的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夏慶華,唐傳喜.社區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危險因素研究[J].

    [2] 林茵.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1(23):36-37.

    [3] 潭朝暉,于普林.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現狀及進展[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5,24:711-714.

    [4] 北京協和醫院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分類合作中心,編譯.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210.第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839-841.

    [5] 于普林,覃朝暉,吳迪等.北京城市社區老年人跌倒發生率的調查[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6,25(4):305—308.

    [6] 周白瑜,于普林.老年人跌倒和心血管疾病[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6,25(3):224—257.

    [7] 呂筠.老年傷害研究回顧[J].疾病控制雜志,1999,3:300-303.

    [8] 庫洪安,王艷麗.男性老年患者跌倒狀態及跌倒認識的調查[J].中現代醫藥雜志,2006,4(8):13-15.

    [9] 胡逢祥.因跌倒所致骨折的危險因素[J].國外醫學物理醫學與康醫學分冊,1999,15(1):18-19.

    [10] 玉蘭,馬騰宵,王勇琴.老年腦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與步態的評分析及護理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5,23(5):29-31.

    [11] 李林濤,王聲勇.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雜志,2001,3(6):227-229.

    [12] 吳迪于普林.老年人跌倒和神經系統疾病[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經病學雜志,2006,7(13):243-244.

    第2篇:老年醫學概述范文

    癥院前急救病例資料進行分析,總結老年急癥現場急救、搬運、護理、與急診科交接工作等護理程序。

    結果院前急救成功后,將病患者接回院繼續治療。結論老年急癥發病時,情況危急,院前急救對挽救老

    人生命尤為重要。

    【關鍵詞】老年急癥;院前急救;臨床分析

    作者單位:121001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老年人的器官衰老使得器官代償功能明顯下降,嚴重

    影響了病情的發展和預后[1]。骨折和心臟血管類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的急癥。急癥發生時,院前急救措

    施的及時施用顯得非常重要。對于老年急癥院前急救和護理我院急診科積累了較多經驗。筆者擬作如下

    整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過去3年內我院急診科實施過院前急救的年齡在60~98歲的老年病患者872例作回顧性統

    計分析。其中男性653例,占749%,女性219例,占251%。其中內科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等)661例,占

    758%,外科病患者(如骨折)211例,占242%。

    12方法嚴格按照中華醫學會管理學會所制定的《院前急救診療常規》,對病患者進行院前急救,包括

    現場急救、 搬運、監護運送以及急診科交接等。例如,心絞痛病患者發作時,應就地安靜休息,停止任

    何活動,同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待癥狀緩解后及時就醫;讓中風病患者立即臥床,不要輕易移動

    患者,并且在送患者前往醫院的過程中避免過大震動等。在內科疾病的院前急救中,給予輔助人工呼吸

    12例,吸氧 461例, 口服用藥257例,心電監護352 例,靜脈輸液302 例,現場以及中途心肺復蘇 5例

    ;在外科疾病的院前急救中,給予吸氧108例,止血包扎固定129例,3例于現場、中途實現心肺復蘇。

    2結果

    10例病患者于急救現場出現呼吸、心跳均停止的狀況,施以心肺復蘇術后轉進急診科。最后,僅有2例病

    患者成功復蘇,8例病患者死亡。而在急救的途中,有39例病患者呼吸衰竭,57例病患者急性心衰,73例

    病患者休克。864例病患者經院前急救、護理后轉進急診科接受繼續治療,為深入有效搶救奠定了重要基

    礎。

    3討論

    老年急癥發生時,危險性高,并常危及病患者的生命,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其致殘、病死率

    很高。我院急診科在這方面積累了如下經驗。

    31現場急救現場急救指的是在事故現場進行的急救。護理人員隨車到達后,對病患者進行先救后送。

    因為有老年骨折病患者出現精神緊張、疼痛劇烈,護理人員則需對其先固定后搬運,以便能盡可能地減

    輕其痛苦,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與病情的加重。老年人循環代謝功能差,在外界刺激或功能失衡時,容易

    導致病情加重而不易康復的情況[2]。對于患有內科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常伴有糖尿病和心臟疾病,進

    行現場急救時需要特別小心;對于心跳呼吸驟停的病患者,應立即采用心肺復蘇術進行搶救。護理人員

    只有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識,才能在各種急救場合施行有效的急救。

    32及時聯系急診科與急診科交接工作應在救護車抵達醫院之前,先聯系急診科的值班醫護人員,將病

    患者的病情以及需要準備的搶救措施和方案提前告知,以便其做好準備。待救護車到達急診科以后,護

    理人員再將病患者度病情及途中的護理、治療情況詳細地告知急診醫護人員,一般包括病患者病史、器

    械與藥物的使用情況等,救護具有鮮明的連續性。

    33運送途中的護理由于病患者從急救現場轉到醫院途中需耽誤一定時間,但在急救途中病患者的病情

    不穩定,需要考慮很多問題,特別是那些生命特征不穩定的病患者,情況就更復雜了,往往要持續施以

    吸氧和心肺復蘇等措施,并密切監測和觀察病患者的心率、神志、血壓和呼吸等。老年病患者病情較復

    雜,綜合病因比較多,往往會伴有心血管疾病,緊急情況需要增加血供,這樣常常出現缺血。另外,老

    年病患者的合并癥也相對較多,并發癥更容易發生,且其并發癥在各重要系統都可能發生,病情發展迅

    速。老年病患者反應遲鈍,常常伴隨一 些慢性病,未能及時注意新情況的發生,未能準確了解其病史,

    沒有明顯的體征,使得難以準確判斷其病情。無論是在代償功能、應激能力,還是防衛原發疾病能力方

    面老年病患者都比較弱,往往會出現全身未能做出及時調整,從而使得病情惡化迅速的情況[3]。此外

    ,顛跛的路途和有限的救護車空間都給護理增加一定的難度。因此,需對整體情況做出全面考慮后,再

    決定老年病患者運送中的護理治療。可見,老年病患者無論是在現場搶救還是搬運到急救科室的護理都

    很重要。

    34及時進行醫院治療搬運經過現場急救后,應及時將病患者送到醫院繼續治療。及時、正確地轉運病

    患者至醫院,不僅能夠有效減少病患者痛苦,還可避免因搬運不當而造成新的損傷甚至死亡。搬運病患

    者有多種方式,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合適的方法,通常運用擔架搬運法和徒手搬運法等,但是遇到

    腰椎、頸椎骨折的病患者,則需3個人以上一同搬運,病患者的頭頸、臀部、腳腿和胸腰需要托住,我院

    一般先用鏟型擔架搬運,后用自動擔架車,最后用鏟型擔架轉至搶救床,以便減少病患者被轉運的次數

    4小結

    總而言之,結合老年病患者的生理特征,院前急救應進行正確的現場急救和護理,合理的搬運,在運送

    過程中進行恰當的護理,最后與急診科連續交接工作,從而使得老年急癥院前急救護理工作發揮積極的

    作用。

    參考文獻

    [1]秦彥,梅嘵云老年人體質特點和老年病關系研究概述.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2):132

    134.

    第3篇:老年醫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參苓白術散;莫沙必利;胃癌;胃腸功能

    中圖分類號:R27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5-0043-02

    胃癌發病率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位居前列,對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且胃癌確診時往往已發展至中晚期,藥物治療很難有理想效果,目前手術仍然為主要治療手段,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術是目前較理想的治療方案[1-2]。但術后出現的并發癥,如腸麻痹、腸蠕動功能障礙等會導致患者排便困難,腸蠕動恢復緩慢[3],因此,如何減輕患者術后并發癥,恢復患者腸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是值得重視研究的問題。本次研究分析觀察了參苓白術散聯合莫沙必利對胃癌術后患者腸功能恢復的影響,以期對臨床上促進患者早期腸功能恢復的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報道如下。

    [BT2]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術患者80例,入選標準:①患者經CT、MRI、胃鏡及手術前后病理確診患有胃癌;②已行全胃切除手術;③無其他臟器疾病;④近期未服用對胃腸蠕動功能有影響的藥物。排除標準:①晚期胃癌存在多發轉移者;②合并嚴重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病者;③不愿納入本次研究者。

    將入選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6232±564)歲。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6332±518)歲。[HJ2.5mm]2組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將參苓白術散(生產企業:承德天原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3020560;6 g/袋)溶于50 mL生理鹽水中,形成參苓白術散溶液;將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生產企業: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315;5 mg/片)研末后溶于50 mL生理鹽水中,形成莫沙必利溶液。

    對照組:術后6 h開始經術中留置的空腸營養管滴入生理鹽水;術后1d,滴入參苓白術散溶液,每12 h 1次,50 mL/次;術后2 d開始,參等白術散溶液劑量同1 d,后再行生理鹽水滴入,50 mL/次,3次/d,滴完后再滴入20 mL生理鹽水。

    觀察組:術后6 h開始經術中留置的空腸營養管滴入生理鹽水;術后1 d,滴入參苓白術散溶液,每12 h 1次,50 mL/次;術后2d行參苓白術散溶液滴入后,滴入莫沙必利溶液50 mL/次,3次/d;滴完后再滴入20 mL生理鹽水沖洗導管。

    滴入過程中應注意使液體溫度保持在17℃~38℃,滴速均為3~5 mL/min;本次研究隨訪時間為3 d。

    13療效評定記錄2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及術后首次排便時間。(1)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每隔4 h給予患者腹部聽診,聽診時間≥3 min,若在患者腹部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區中兩個及以上區域聽到腸鳴音,且≥3次/min,則可定義為腸鳴音恢復,同時記錄首次腸鳴音恢復時間。(2)術后首次排氣時間: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定義為術后首次排氣時間。(3)術后首次排便時間:患者術后首次排便時間定義為術后首次排氣時間。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均由SPSS170軟件包處理分析資料,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等數據采用t檢驗,P

    [BT2]2結果

    212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及術后首次排便時間均比對照組提前或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胃癌患者由于惡性腫瘤的增殖,機體各器官處于失代償狀態,本身氣血受損;行全胃切除術后,腸胃功能失調,運化失常,導致氣血不足,水濕不化;而切除術導致的腹部創傷對人體氣血又造成損耗,導致營衛不貫,三者疊加,“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中醫學認為,重癥患者出現胃腸功能障礙主要責之于脾胃虛弱,術后患者脾胃功能失調,運化失常,腑氣不通,患者出現腹痛、嘔吐、排便困難、脈細無力等一系列癥狀[4]。

    參苓白術散是口服中成藥,原方出自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以四君子湯為基礎方劑演繹而來,是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便溏的經典方劑[5];方劑組成為:人參、白術、茯苓、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具有和胃健脾、益氣止瀉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6],方中主要藥物均有抗菌消炎、促進胃腸黏膜吸收、消水腫的作用。茯苓中的三萜類及多糖具有抑制腫瘤細胞、抑制炎癥的作用;薏苡仁、白扁豆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抗炎的作用;白術中的揮發油和內酯類成分具有調節腸胃功能、抗腫瘤的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及術后首次排便時間均比對照組提前或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參苓白術散聯合莫沙必利能縮短行全胃切除術的胃癌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及術后首次排便時間,對患者早期腸功能的恢復起促進作用,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陳麗蘋,賈a慧,于清蕊,等進展期胃癌輔助治療的現狀與進展[J].醫學與哲學,2016,37(6):58-60

    [2]曾麗霞,馬韻,龍喜帶,等532例胃癌切除術后患者預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6(6):1465-1467

    [3],馬寧,雪松,等早期腸內營養對老年胃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的影[J].實用老年醫學,2016,31(12):280-282

    [4]李治剛胃癌根治術后行早期腸內免疫營養支持促進機體胃腸、免疫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0):988-991

    第4篇:老年醫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銀杏葉;缺血性腦卒中

    1銀杏葉的概述

    1.1銀杏葉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植物,別名白果樹,公孫樹,鴨掌樹,其藥用部位主要是葉和果。中醫上銀杏葉性甘、苦、澀、平。有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肺虛咳嗽,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隨著藥物提取工藝標準化合藥理活性研究的深入,國內外已經將銀杏葉提取物。廣泛用于治療呼吸系統、心腦血等疾病,許多學者在其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上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將講述的是銀杏葉在缺血性腦卒中上的臨床應用。

    2銀杏葉主要藥理作用

    2.1抗血小板激活因子PAFPAF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誘導劑,是治療心、腦血管的主要治療方向。銀杏葉提取物能有效地防治由于PAF參與的心、腦血管疾病。可改善缺血病人微循環,同時未定細胞膜,減少血管緊張系的滲透,對缺血損傷及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亦有保護作用。

    銀杏內酯是居有高度專屬性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體阻斷劑,其中以ginkgolinde B(BN52021,GB)對PAF產生的作用拮抗性最強。GB是從銀杏葉中提取分離所得,命名為銀杏內酯B。銀杏提取物(EGB)對血小板細胞膜上PAF受體有競爭抑制作用。EGB能拮抗PAF引起的血小板異常聚集和血栓形成,從而減低血漿黏度和全血黏度。同時GB是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形成的弱抑制劑,可預防PAF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增加。所以在缺血性腦卒中的猝發過程中銀杏葉能夠有效的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素的增加。

    2.2抗血栓與抗凝作用在臨床上銀杏葉提取物(EGB)普遍用于治療腦血管疾病等的理論基礎之一是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代謝。正常血液流變狀態對維護機體的組織血液灌注非常重要。如果血黏度值升高,血液呈現高凝固性,組織則缺血缺氧,從而影響動物或人的學習記憶功能。有發現在家兔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時,銀杏葉注射液使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因子的降低和激活抑制因子的升高,從而調節纖維蛋白溶解過程,能夠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同時EGB能夠延長血液凝固時間,對于低濃度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促進解聚的作用。所以銀杏葉除了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外還可以降低血液粘彈性,延緩血液凝固,抑制血小板聚集。

    2.3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銀杏葉提取物能夠擴張血管是通過血管中內皮舒張因子來發揮擴作用。因為要擴張血管促進腦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擴張冠脈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就要使EDRF可順利通過增加環鳥苷酸(cGMP)的合成來實現。超氧離子能夠滅活EDRF,而EGB中黃酮類成分是強力的自由基清除劑,可消除超氧離子。在治療腦血管病時,銀杏葉提取物亦可通過EDRF來擴張血管,促進腦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以達到改善缺血部位的缺血、缺氧狀態。

    3銀杏葉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

    3.1缺血性腦卒中簡述缺血性腦卒中又稱腦梗死,是指由于腦部血液提供障礙,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其損傷主要是缺血、缺氧所致,形成中心的缺血區和缺血周邊的半暗帶。搶救缺血半暗帶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主攻方向,藥物可以達到該區域,挽救缺血半暗帶以阻止腦梗死進展。

    3.2銀杏葉在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應用臨床上治療腦梗死可通過去纖、降黏、解聚,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環,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抑制繼續形成的血栓,改善梗死灶周圍血循環,防止梗死范圍擴大。通常認為腦梗死6h內溶栓效果最佳,此時通過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腦血流等可挽救瀕死神經細胞,而6h后,由于細胞已缺血死亡,腦梗死已形成,溶栓對逆轉壞死細胞無意義,但纖溶酶仍有效。而銀杏葉不但可以在腦梗死6h內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血小板凝集。而且6h后,銀杏葉亦可通過對血小板的解聚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改善腦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來防止梗死范圍擴大。所以近年來,臨床上常用銀杏葉制劑來治療缺血性腦卒中。

    市場上常用于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銀杏葉制劑有舒血寧針劑、舒血寧注射液、金納多及銀杏葉片。通過臨床觀察比對,各類銀杏葉制劑對于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具有較好效果。

    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等單位于60年代用銀杏葉研制出舒血寧針劑,經試驗對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療效。史翠芳等[1]以999舒血寧注射劑治療腦梗死病例60例,以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的56例為對對照組。結果:999舒血寧治療組顯效率68.8%,有效率93.6%;對照組顯效率43.5%,有效率50.5%。兩組存在顯著差異(P

    舒血寧注射液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銀杏葉制劑。與其他同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比較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對此資曉宏等[2]對54例老年急性缺血性鬧出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舒血寧組和對照組)。舒血寧組28例,對照組26例用奧扎格雷治療。結果:舒血寧組基本痊愈16例,占57.1%,顯著進步28.6%,總有效率85.7%;而對照組基本痊愈14例,占53.9%,顯著進步23.1%,總有效率77.0%。而在舒血寧注射液對血液流變學影響的觀察記錄結果為:舒血寧組的血漿粘度在治療前為2.18±0.20mPas,治療后為1.74±0.24mPas,而紅細胞聚集數治療前為5.02±1.98,治療后為3.64±1.34;對照組血漿粘度對照前為2.16±0.27mPas,治療后為2.09±0.26mPas,而紅細胞聚集數治療前為4.98±2.05,治療后為4.82±1.77。兩項結果表明舒血寧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療效顯著,與奧扎格雷鈉比較效果較好,但差異不大;在血流變學方面,舒血寧組改善顯著,能明顯看出舒血寧能夠穩定紅細胞膜,抑制紅細胞在微血管內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

    另外王波等[3]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舒血寧(銀杏葉片劑)和金納多(銀杏葉針劑)治療缺血性腦卒中56例,并用另外43例患者用常規治療作為對照組。結果治療組治愈率42.9%,顯效治愈率(顯效率+治愈率)78.6%,總有效率94.8%;對照組治愈率23.3%,顯效治愈率55.8%,總有效率93%。治療組合對照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

    銀杏葉片在臨床上也是治療腦血管的常用藥物,李黔云等[4]選擇90例缺血性腦血管患者,隨機單盲分為2組:觀察組60例,腦梗死24例,腔隙性腦梗死29例,短暫腦缺血發作7例。對照組30例,腦梗死11例,腔隙性腦梗死16例,短暫腦缺血發作3例。2組均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同時給予銀杏葉片40mg口服,3次/d,30d為1個療程。其結果為:治療組基本治愈率12%,顯效率57%,總有效率92%;對照組基本治愈率7%,顯效率33%,總有效率73%。2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4結論

    銀杏葉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和內酯類化合物。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過程中,可改善缺血病人微循環,還可以抗血小板凝聚,降低纖維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可使病人加快病愈,記憶改善,治療效果明顯有效。各類銀杏葉制劑均能經臨床證明優于其同類藥物。為市場上用于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常用藥物。

    參考文獻

    [1]史翠芳,王春梅.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治療腦梗死的臨床 [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5,11(14):2041.

    [2]資曉宏,徐海清,等.舒血寧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4,23(9):668-669.

    第5篇:老年醫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 網站規劃設計;三級甲等醫院;實施;建設

    [中圖分類號] R197.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7(a)-0135-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rade A class-three hospital is the backbone of the hospital websit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ensure the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health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to promote the hospital development in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hospital business integration. At present, the hospital site planning of grade A class-three hospital has limitation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site in grade A class-three hospital includ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hospital external network and hospital intranet network,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hospital external network includes the page, function and content of the design of the websit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hospital intranet network includes the integration of service functions, improve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realize the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website includes the choice of good domain name, seize the opportunity, select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maintain and update the site, the site's security management, etc. In this paper, summary a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rade A class-three hospital website.

    [Key words]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Grade A class-three hospital; Implementation; Construction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網絡通訊技術、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網絡的普及應用,醫院網站的建設與設計規劃成為醫療領域中實現醫院信息化的必然要求[1]。醫院網站的設計規劃與實施建設可方便患者掛號、就診,有助于醫院形象的宣傳,同時可對醫院的實力、概貌進行細致全面的介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務滿意度及提升醫院的公眾認知度,進一步完善醫院的管理,符合市場競爭機制[2]。本文概述某三級甲等醫院網站規劃設計、建設與實施意義、現狀及改進措施等情況,現報道如下:

    1 三級甲等醫院網站建設實施、設計規劃的意義

    1.1 有助于網站建設發展

    現代醫學模式已從傳統的生理健康單一模式向康復、心理療法、生理療法、保健、預防相結合的綜合醫療模式轉變[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經濟收入的不斷增加,其健康需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健康意識逐漸增強。人們可應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查詢本身所患疾病的醫療常識、相關病理,查詢了解醫院的專家、各項服務業務、醫療水平等[4]。對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網站進行實施建設、設計規劃有助于患者、亞健康者及時有效查詢獲得治療及服務信息,滿足各種健康需求者對醫院信息的動態變化直接了解,更加便利快捷[5]。

    1.2 有效保證運行健康管理機制

    醫院網站的建設是一種長期系統、逐漸完善、循序漸進的過程,對網站的運行機制進行有效建立、維護、健全,可保證醫院信息化的持續性發展,網站上的交互服務、院務信息、圖書情報、醫療技術、新聞類、專家團隊等各類信息資源均來自醫院各項部門,單一管理模式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需進行統籌規劃[6]。網站及時更新醫院相關各類信息有助于確保信息的時效性,有助于患者及時獲取醫院的文化生活、管理、醫療等各方面的最新發展情況[7];有助于構建健全運行機制、全面知識結構、合理配置人員、高效有序運作的工作建設模式[8]。

    1.3 有效促進醫院發展

    有效的醫院網站建設及推廣,可全面提高醫院網站的實用性及誠信性,同時可方便患者的追蹤隨訪信息,促使醫療服務更加人性化[9]。網站的高效運行建設為患者提供網頁內容更新快捷性、信息搜索功能、發表文章、信息的完整性,實時快速回答患者問題,為其提供建議及評估,實際是在宣傳醫院、展示醫院,促使更多的健康需求者、患者來醫院就診,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10]。

    1.4 促進整合醫院各項業務

    醫院是一個信息容量巨大的倉庫,包括醫院信息系統(HIS)、醫院OA網絡辦公系統、診療系統、各項醫學知識等相關業務系統,但由于對其統一管理及整體規劃的缺失,大部分信息在各個部門無法實時匯總,醫院各科室業務系統對外各成一體,網絡資源分散,統一平臺缺失,促使應用信息的效能下降,缺少有效內容的及時更新及維護方式,促使對外網站、院內網站的信息無法及時確保一致,醫院的動態信息無法在對外網站中及時更新[11];實施建設、設計規劃醫院網站具有無地域限制、交互性、實時性、方便搜索、多媒體、容量大等優越性,可將用戶、各項業務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數據進行綜合性整合,形成整體,為醫院領導及員工提供準確的工作政策依據,同時方便患者了解醫院的動態信息[12]。

    2 三級甲等醫院的建設實施、設計規劃的現狀

    首先,醫院網站建設是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及時為患者提供各類詳細信息,然而很多醫院對此有所忽視,在網站結構設計上,過多地設計了介紹、宣傳等欄目,比如說新聞動態、科研成就、特色醫療等欄目,這導致醫院網站的設計出現了重宣傳、輕服務的現狀[13];其次,部分醫院對于網站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對于欄目信息不能做到及時地更新,甚至出現信息不準確等現象[14]。最為常見的有如下兩種:一是患者通過交流窗口詢問信息,或是信息回復不及時,或是無人回復[15];二是欄目信息一成不變,相關負責人對醫院現有科研成果不能及時公布[16]。

    3 某三級甲等醫院網站的建設實施、規劃設計內容

    3.1 三級甲等醫院網站的規劃設計

    3.1.1 醫院外部網

    醫院的服務宗旨是以人為本,為廣大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外部網需對醫院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同時多角度、全方位地宣傳醫院形象,需遵循功能與宣傳的雙向原則,具體措施如下:

    3.1.1.1 設計網站頁面 醫院網站設計頁面需大方整齊、美觀,具有流暢的英文、Flash設計、圖片精美、文字描述清晰、頁面格式統一等因素才可提升網頁的點擊率[17];為方便更多的海外華人、華裔、港澳臺等人士的閱讀了解,整個頁面網站可進行英文、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同時,頁面需一目了然,整齊清晰[18];網頁中不可放置過多圖片,避免對網頁的打開速度產生影響[19]。

    3.1.1.2 設計網站的功能及內容 網站的主要吸引內容為網站的功能及內容,設置網站欄目需做到搜索全文支持,明確分裂,結構清晰,同時可提供相關知名醫院及醫療機構的合作單位鏈接;需詳細設計網頁的功能,主要宣傳醫院特色,展示醫院形象,兼具服務功能:①醫院概述:包括醫院的環境、占地面積、醫療設備、領導團隊、院長致詞、醫院簡介、醫院特色等,可促使健康需求者對醫院的狀況進行全面了解[20];②就醫指南:包括專家門診時間表、專家資歷簡介、樓層索引、就診須知、導診圖、交通指南等,利于患者就診[21];③重點特色科室介紹:介紹醫院的重點科室,包括特色醫療、配置人員、專業設置等;④科研培訓:包括繼續教育、科研成果、人才培養、學術動態等,醫護人員可及時獲得最新專業動向;⑤名醫薈萃:介紹本醫院的各科室專家的擅長治療疾病,便于患者就診[22];⑥新聞動態:對醫院的技術最新開展情況、行業內學術動態、新聞熱點、院內重大事件進行實時追蹤報道;⑦醫院文化:包括醫院展示獨特文化、醫院經典回顧、發展歷程等;⑧特色服務:醫院網站需建設在線服務功能,如“網上查詢”“醫院社區”“體檢預約”“專家查詢”“網上掛號”等功能,可拓展“在線會診”“追蹤隨訪”“在線藥房”“費用查詢”“網上病歷”等特色服務,為患者尋醫問藥提供便利條件及基礎[23]。

    3.1.2 醫院內部網

    醫院內部網主要為內部局域網絡,為醫院各科室交流內部信息提供便利,是一個應用數據及管理數據的信息平臺,其具體功能如下:

    3.1.2.1 整合服務功能,完善醫院信息系統 隨著醫院服務模式的變化,近年來醫療衛生體制的深入改革,現代化醫院的基礎為醫院的信息化系統,改造整合手術信息系統(ORIS)、放射信息系統(RIS)、檢驗信息系統(LIS)、影像傳輸與存檔系統(PACS)、醫院信息系統(HIS),建立內部科室之間的數據接口,實現高度共享各科室之間的信息、快速傳輸病歷及影像資料和醫院全數字化的戰略目標[24]。

    3.1.2.2 實現交流互動 各個科室可在內部網內進行公文及信息,轉變現有的發放文件模式,網站設置專題討論區、留言板,醫院員工可廣開言路,對醫院管理中欠合理、欠規范的問題及現象進行反映,為醫院的持續性發展提供建議[25]。

    3.2 醫院網站的建設實施

    3.2.1 選擇好域名搶占先機

    醫院互聯網的唯一標識為域名,同時是單位的網絡商標,注冊選擇域名是實施建立網站的首要步驟。域名的選擇應于本醫院的工作內容或單位名稱密切相關,方便記憶,簡明、一目了然。對于以后的網絡醫院營銷、宣傳品牌十分有利。域名資源有限,其域名越簡短,越容易被搶注,需搶占先機[26]。

    3.2.2 選擇網絡服務提供商

    選擇網絡服務提供商需注意以下幾點:①公司需有一定的知名度,方便建立好網站后網絡推廣的廣泛應用,同時具有較佳的售后服務,確保順利進行網站的升級;②公司需具有豐富的制作互聯網站的經驗,需具有專業的建立醫院相關網頁的經驗;③合作互聯網公司具有成熟的設計網站功能項目的技術條件,其硬件資源可確保網站主機具有較快的速度(超過100 M的網絡寬帶)、安全性高、穩定性高[27]。

    3.2.3 維護更新網站

    網站的生命力之一為網頁的內容即時性,大多數醫院網站獨立建設信息中心系統,極易引發更新不及時、科室業務與服務及內容脫節,很短時間內該網頁與互聯網大環境脫節,需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共同維護及更新網頁內容;需建立快捷、簡單的維護工具,同時促使醫院全員職工共同管理網站,鼓勵全院積極建設網站,對本科室相關的網站內容進行定期更新,保證網站的生命力及新鮮感。醫院需專門設立管理網站日常工作的部門,促進該項工作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網站對醫院宣傳的功能。

    3.2.4 網站的管理安全

    隨著互聯網技術及IT技術的飛速發展,現已有較多的安全產品及安全技術可確保網絡信息及計算機的安全。醫院信息安全的維護之一方式為IT技術,同時網絡安全的前提為完備科學的網絡安全策略,建設網絡安全技術的高技術網絡,制訂嚴格的管理措施。同時需采取綜合性的有效防范措施,確保安全運行醫院網站。進行軟件的安全性配置、恢復網絡數據策略及備份,為管理網站提供分級審核及管理權限功能,通過分級授權法實現多層次多部門共同參與建設醫院網站,確保網站信息安全。首先,網站安全設計應有防火墻和服務器進行保護,防火墻應設計在外部網絡環境與服務器之間,這樣可以有效地實現對數據的安全控制,將進出醫院網站內部的訪問加以管理,實現對內外部網絡的隔絕。而服務器是網絡信息的中轉站,其主要設置在Web網站和防火墻之間,可以實現對網絡信息的收取,簡單來講就是,外部用戶進行網站訪問時,先進行申請,由服務器對Web網站進行訪問,獲得相關信息,再將信息情況傳送到外部網絡中,滿足外部用戶的訪問需求。其次,網絡安全設計中應減少對無關軟件的安裝,操作系統應以一種為宜,不可過多安裝,并建立相應的分區,將Web數據和應用程序與其他操作文件區分。最后,為提高Web服務器的安全性能,要及時進行實時監控,因此在設計中要將漏洞掃描工具,以及其他監控工具等加以設計,采取最新的補丁程序對Web服務器進行保護。

    4 小結與展望

    三級甲等醫院網站建設實施、設計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包括健康需求是醫院網站建設及發展的中堅力量、維護健康管理機制是有效運行醫院網站的有利保證、網站的高效運行建設是促進醫院進展的主要途徑、醫院網站建設是形成信息統一平臺,醫院各項業務整合的必然要求。而目前三級甲等醫院的網站的建設實施、規劃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為常見的有如下兩種:一是患者通過交流窗口詢問信息,信息回復不及時,或是無人回復。二是欄目信息一成不變,相關負責人對醫院現有科研成果不能及時公布。三級甲等醫院網站的規劃設計包括醫院外部網及醫院內部網的規劃設計,其中醫院外部網的規劃設計包括設計網站的頁面、設計網站的功能及內容;醫院內部網的規劃設計包括整合服務功能,完善醫院信息系統、實現交流、互動;醫院網站的建設實施包括選擇好域名,搶占先機、選擇網絡服務提供商、維護更新網站、網站的安全管理等。在新時期,大型醫院的網站規劃設計應存在一定的不足,重要表現在缺乏相關重視,網站服務水平不高等方面,基于醫院網站建設的重要性,大型綜合醫院應從網站結構和網站安全兩方面,完善對網站的規劃設計,提高醫院網站的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曉明.探討醫院網站建設與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及其意義[J].中國衛生產業,2015,6(11):155-156.

    [2]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召開2015年資源建設工作會[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5,7(6):96.

    [3] 李昱熙.未來數字化醫院建設:醫院移動網站的設計、建設與應用研究――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為例[C]//中華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醫學信息學術會議論文集,2012,28(16):256-257.

    [4] 李澤宇,朱立峰,薛彥斌.基于CMS的現代醫院門戶網站建設[J].中國數字醫學,2014,2(17):321-322.

    [5] 金訊波,王榮兵,賈澤明.中國內鏡新聞網推進醫學、工業多行業內鏡應用發展[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5):498-500.

    [6] 王笑竹.三甲醫院網站的建設、管理和維護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1):366.

    [7] 劉志方.關于建設衛生監督網絡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構想[C]//2012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學暨第五屆中美醫院信息化論壇論文集,2012,11(36):154-156.

    [8] 袁梅,伍金林.互聯網時代婦女兒童專科醫院中文網站的建設思路及維護[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3,9(2):239-240.

    [9] 王波.三甲精神專科醫院心理咨詢網站的設計[J].中國數字醫學,2013,8(2):103-105.

    [10] 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2015年委屬委管醫院信息化互聯互通建設座談會在杭州召開[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5,5(5):338.

    [11] 呂曉娟,王瑞.醫院門戶網站建設管理對策探討[J].中國數字醫學,2012,7(4):109-110.

    [12] 宋岳濤.老年健康的信息服務平臺――中國老年康保網[C]//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醫學委員會2012年全國老年健康管理高層論壇論文集,2012,9(19):171-172.

    [13] 韓亮,韓飛,王國麗,等.皮膚病專業網站發展規劃的思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3(1):69-70.

    [14] 白海燕,楊國忠.醫院網站的設計、規劃與建設[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2,27(3):186-189.

    [15] 季旭東.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規劃與思路[C]//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第三屆理事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2013,12(14):198-199.

    [16] 丁旭旭,溫超,龔麗紅,等.淺析新形勢下醫院網站建設與發展[J].中國醫學裝備,2012,7(31):201-202.

    [17] Ussher M,Lewis S,Aveyard P,et al. The London Exercise And Pregnant smokers (LEAP) trial: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smoking cessation in pregnancy with an economic evaluation [J]. Health Technol Assess,2015,19(84):1-136.

    [18] 陳燕,吳俊.江蘇省三級醫院體檢網站建設現狀調查分析[J].現代醫院管理,2012,6(6):251-252.

    [19] 王倩飛,田永曉,宋國建.醫院網站建設現狀調查及分析[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1,6(11):31-33.

    [20] 宋國建,王倩飛,任淑敏,等.山東省三級甲等醫院網站評價體系的建立[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3,21(5):186-187.

    [21] 何小勇,高翔,孫儀.醫院網站建設的實踐與體會[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2,24(6):123-124.

    [22] 陸煒,湯偉麗.基于雙重醫療補助模式的醫院信息系統設計[J].中國醫學裝備,2013,16(11):213-214.

    [23] 季漢珍,練曉琪,周建偉,等.新型信息媒體技術應用于醫院圖書館服務探索[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0,31(10):179-180.

    [24] 葛紅梅,朱嘉琪,孫靈芝,等.基于問卷調查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電子圖書需求與利用分析[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0,31(12):156-157.

    [25] Pfaeffli Dale L,Whittaker R,Jiang Y,et al. Text Message and Internet Support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elf-Management:Results From the Text4 Hear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 Med Internet Res,2015,17(10):237.

    [26] Cohen A,Assyag P,Boyer-Chatenet L,et al. Low and Declining Risk for Malaria in Visitors to Indonesia:A Review of Local Indonesian and European Travelers' Data and a Suggestion for New Prophylactic Guidelines [J]. JAMA Intern Med,2013,14(6):13-15.

    第6篇:老年醫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miRNA;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在心內科的臨床診療中,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發病迅速的急癥,而且病死率極高,所以是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miRNA是一類非編碼小分子RNA,穩定存在于人體各種體液中。近年研究發現,miRNA通過調控轉錄后水平參與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發癥的各種病理生理過程。

    1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臨床醫學研究已經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機制是因為冠脈的血液供應急劇下降,甚至中斷而引起的缺血性的心肌疾病。一旦發病,患者就有可能表現為胸骨后心前區出現劇痛感,焦躁不安,甚至有瀕臨死亡的感覺。如果病情較重,還會發生心力衰竭或者休克。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診斷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體征、心電圖顯示規律、血清酶指標異常等作為確診的根據[1]。但是這些方法因為缺乏時效性,所以在近幾年來的臨床診斷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更多的是利用血清因子的檢測指標作為確診的依據,所以出現了很多血液檢測指標與急性心肌梗死相關性的研究報道,其中miRNA就是其中重點的研究內容之一。

    有研究認為,肌鈣蛋白T和CK-MB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且用于反映心肌損傷的標志物,它們的濃度高低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損傷面積具有密切關聯,可作為判斷心肌梗死范圍的初步根據。但是CK-MB對比較輕微的心肌損傷缺乏足夠的敏感性,所以可以利用miRNA的實時定量PCR檢測來對這些比較微小的損傷進行診斷,因為它在心肌損傷后的miRNA表達能夠將最微小的心肌損傷都表達出來,具有極高的敏感性。

    2 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達規律

    通過分析小鼠及人類不同組織中miRNA的種類及含量發現,miRNA-1、miRNA-133主要表達于骨骼肌和心肌組織,其中骨骼肌中的含量明顯高于心肌組織3~4倍;miRNA-499主要表達于心肌組織,骨骼肌中僅極少量表達,其位于MYH7基因上,調控肌球蛋白重鏈的表達;miRAN-208高度且僅表達于心肌組織,共同調控肌球蛋白重鏈基因的表達。通過比較心肌梗死小鼠模型與心肌梗死合并骨骼肌損傷小鼠模型發現,miRNA-1、miRNA-133、miRNA-499在心肌梗死合并骨骼肌損傷組中的含量較僅有心肌梗死組明顯升高[13],而miRNA-208在上述兩組中無明顯差異,提示miRNA-208對于心肌梗死診斷的特異性更強。

    這是因為,miRNA在循環血中的含量與心肌受損的情況具有密切聯系,當急性心肌梗死發作時,患者的心肌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受到明顯的損傷[3]。心肌細胞因為遭到破壞,會大量釋放入血物質,而miRNA就是已壞死心肌釋放入血物質的重要指標,所以miRNA-499、miRNA-208和miRNA-214都可以作為診斷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標。與此同時,miRNA-21則對預防心肌的損傷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它可以對程序性的細胞死亡因子進行有效調整。另外,微球蛋白中的α1-MG和β2-MG都是表述人體血管狀態的重要指標。當急性心肌梗死發作時,不僅心肌會有比較突出的異常反應,血管也會因為受到損傷而呈現出異常狀態,所以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Corsten等人[4]收集了32例發病12h內的STEMI及36例有典型胸痛但冠脈造影正常的血標本,通過RT-PCR技術測定miRNA濃度發現,急性心肌梗死組miR-1較冠脈正常胸痛組升高3倍,P

    D'Alessandra等[2]也做了相關的動物研究,他們通過結扎C57BL/6雌鼠的冠狀動脈構建心肌梗死模型,并于結扎冠脈導致心肌梗死后的15 min至第5d內采集不同時間窗血標本,測定血漿中miRNA及肌鈣蛋白的濃度,發現心肌梗死后miRNA-1、miRNA-133、miRNA-499、miR-208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miR-208升高最為明顯,且于心梗發生后30min即開始明顯升高。同時Wang[13]也做了類似研究,于小鼠冠脈結扎后1,3,6,12和24 h采集血標本,發現miR-1、miR-133a、miR-499在冠脈結扎后1~3 h開始升高,3~12 h基本達到高峰,12~24 h開始逐漸下降。而miR-208a于冠脈結扎后1 h即開始升高,3 h達高峰,6~12 h開始下降,24 h后基本無法檢測。同時通過觀察臨床上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現,miR-208b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的敏感性達90.9%,4h內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特異性幾乎達100%。

    然而,也有少數小樣本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miRNA-208b即使在急性心肌梗死組中表達水平也是極低的[2,17],D'Alessandra等[2]發現9個STEMI患者中有3個患者,其miR-208a的表達水平很低,甚至Callis等[16]發現,miRNA-208a在急性心肌梗死小鼠中表達明顯升高,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無法檢出,這可能是人類和鼠類心肌中miRNA-208a表達模式不同所致。此外,Li等[7]還發現,穩定型心絞痛組miRNA-208較急性心肌梗死組升高。

    同時,雖然心臟高度和/或特異性表達的這些miRNA不同程度的與CK-MB、cTnI、cTnT、梗死面積大小及微血管阻塞程度呈正相關,miR-133a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NT-proBNP濃度相關,P

    3 miRNA與急性心肌梗死后并發癥的關系

    3.1 miRNA與心律失常的關系 心肌細胞跨膜離子通道電流紊亂是心律失常發生的基礎,心肌梗死可引起細胞膜離子功能異常,心律失常發生率幾乎達100%,是心肌梗死主要的并發癥。

    3.1.1 miRNA-1促進心律失常 研究發現,心肌缺血的患者及大鼠miRNA-1較正常心肌高2倍以上,利用反義寡核苷酸下調miRNA-1,可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反之,外源性增加miRNA-1,可促進心律失常[5]。當miRNA-1表達上調時,可靶向負性調節編碼connexin43蛋白的相關基因GJA1和編碼Kir2.1通道的相關基因KCNJ2,使connexin43蛋白和Kir2.1蛋白表達下降,從而減慢心臟傳導、改變細胞膜電位,促進心律失常發生。此外,miRNA-1上調還可增加鈣電流,促進肌漿網鈣離子釋放,細胞內鈣穩態環境破壞,引起細胞膜電位震蕩,促進心律失常發生[6]。

    3.1.2 miRNA-21、miRNA-133a抑制心肌IRI miRNA-21心肌發生IRI時,miRNA-21表達上調,體外培養的心肌纖維細胞抑制miRNA-21表達可促進PTEN的表達,反之亦然[7]。進一步研究發現,miRNA-21可直接與PTEN的3`UTR結合,抑制該磷酸酶的活性[8],導致MMP-2(在心肌IRI時可促進心肌細胞功能的失調)表達上調,進而導致心肌IRI的發生。而miRNA-21在心肌梗死區下調,在梗死邊緣區上調,故認為心肌IRI時,miRNA-21表達上調是再灌注的結果而不是缺血所導致。

    3.1.3 miRNA-1、miRNA-29、miRNA-320促進心肌IRI miRNA-1 STEMI組在心肌發生缺血預處理和缺血后處理時miRNA-1表達上調[9];心肌IRI的小鼠模型,miRNA-1表達也上調。在IRI小鼠模型中,利用反義寡核苷酸抑制miRNA-1的表達可減少心肌細胞的凋亡數;而過度表達miRNA-1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心肌細胞在H2O2中的存活能力,進一步研究發現,miRNA-1通過靶向負性調節抗凋亡因子Bcl-2而發揮作用[10~14]。

    miRNA-29心肌發生IRI的小鼠模型,當抑制miRNA-29a和miRNA-29c表達時,心肌梗死面積和細胞凋亡數可下降,同時促凋亡基因Bax表達減少,而抗凋亡基因Mcl-1表達增加。其機制是miRNA-29a和miRNA-29c通過抑制抗凋亡基因及促進促凋亡基因的表達,最終促進心肌細胞凋亡[15]。

    4結論

    通過miRNA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相關性研究分析,其結果顯示,急性心肌梗死和健康人員比較會呈現出異常的狀態,而且對其相關性的研究進一步顯示出上述指標與疾病的密切相關性。為此,我們可以借助miRNA摹擬和拮抗技術,深入研究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發癥中的作用機制,將為miRNA作為急性心肌梗死新的治療靶點提供依據,指導臨床早期干預,控制病情惡化。

    參考文獻:

    [1]萬曉群,李衛華,謝強,等.MicroRNAs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中的評價[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10):1073-1075.

    [2]方石虎.微小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臨床和基礎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3.

    [3]王虹,林英忠.miRNA: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新戰略標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5):3000-3002.

    [4]江競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環miRNA-21、miRNA-126的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D].廣州醫學院,2013.

    [5]孫傳峰.循環MicroRNA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1.

    [6]施冰,米林,王娟,等.microRNA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差異表達及其功能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2):180-182.

    [7]梁健球.關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漿中miRNA表達及基于ECHO的心肌能量消耗的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3.

    [8]劉媛.外周血miRNA-142-5p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關系[D].山東大學,2013.

    [9]張在保.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缺血區miRNA-503及其靶基因CCNE1和cdc25A的動態變化[D].福建醫科大學,2013.

    [10]李穎慶,盧建華,王西富,等.microRNAs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過程的表達變化[J].醫學分子生物學雜志,2013,10(6):332-335.

    [11]趙雪.miR208b、328、145和155在大鼠H9c2細胞和ACS患者中的表達及意義[D].鄭州大學,2013.

    [12]徐冬梅,于立成,楚新梅,等.血清微小RNA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標志物[J].山東醫藥,2011,51(36):14-16.

    [13]施冰,米林,于海弈,等.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漿miR-214表達的變化[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3):273-275

    第7篇:老年醫學概述范文

    [中圖分類號] G311[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6(b)-188-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向全國,主要資助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重點支持具有良好研究條件、研究實力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中的研究人員,由基金委員會負責實施與管理。基金的評審有著規范的程序,比其他項目申請更公開、公平、公正,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出申請者的學術地位。科研人員申報基金項目中標主要靠其多年知識積累和潛心研究,非一蹴而就;但國家資助的唯一依據只有一個申請書,在相同的申報條件下,掌握基金項目申報方法學能大幅度提高立項的可能性,提高基金項目的中標率。

    1 背景概述

    了解基金的背景資料可明晰申報的范圍,提高申報基金項目的中標率。

    1.1 資助類別

    基金資助類別包括:①資助人才(青年科學基金(< 35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45歲)、海外、港澳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在線申請);②資助項目(面上項目(自由申請、青年基金、地區基金)、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含面上、重點));③其他資助項目(聯合資助基金項目又包括面上和重點等、專項項目、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隨時受理)、通過亞類說明、附注說明還可將一些資助類別進一步細化)。

    1.2 資助力度

    基金資助力度:1986~2006年,運用國家投入的約180億元資金,資助了10萬余個項目,僅2006年就資助42.36億元。

    1.3 面上項目

    面上項目是資助體系中主要部分,占>60%基金總經費(2006年達71.89%);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率>自由申請的資助率(2006年達23.7% );資助范圍內自由選題;開展創新性研究;資助期限3年;2007年平均資助強度提高,但項目資助率與2006年持平。

    1.4 機構設置

    生命科學學部有10個處。申請者要了解每個處重點受理什么和不受理什么內容,以免好的項目申請投錯了“門”。比如:六處主要受理畜牧、獸醫學、水產學和動物學的申請項目。七處預防醫學學科負責受理預防醫學相關的申請項目。生理學與病理學學科負責受理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運動醫學和內科學的申請項目。營養學科只受理人類營養相關的研究;兒童與少年衛生學科只受理與少年兒童正常生長發育及其影響因素相關的項目,不受理兒科及婦產科疾病項目;毒理學科不受理藥物毒理項目;流行病學科只受理人群研究的現場或現場與實驗室相結合的項目,不受理單純的實驗室研究項目;地方病學科只受理克山病、大骨節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項目,其他病種須申報其他相關領域,如傳染病學、寄生蟲病學、毒理學等;傳染病學科只受理有關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體后具有傳染性的疾病研究項目,不受理不具傳染性的一般感染性疾病研究項目,也不受理有關細菌耐(抗)藥、抗生素、動物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除外)以及與病毒性肝炎無關的肝纖維化等消化內科研究項目;腫瘤學科只受理腫瘤流行病學項目,不受理腫瘤病因學、診斷和治療相關的研究課題;不受理醫療管理和衛生經濟類項目。另外,涉及人體研究的項目必須提供相關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材料。運動醫學中關于運動性損傷與康復研究,是指研究由于體育運動造成的損傷及其相應的康復治療,不包括骨科疾病和創傷造成的損傷與康復治療研究。八處負責受理臨床醫學基礎學科的申請項目。資助范圍包括:診斷與治療學基礎、外科學及其分支學科、老年醫學和康復醫學。本學科“診斷與治療學基礎”申請代碼及其次級申請代碼“物理診斷學”“實驗診斷學”不受理有關發病機制的研究申請,請相關申請在其他代碼下申請。九處。為報批新藥開展的常規研究和制藥工藝研究不屬于本基金的資助范圍。凡是未提供具體方藥或穴位的(以保密函件形式列出并提交本學科保存者除外)、或對于僅以某中藥或成分為“名”,而無中醫藥理論思維或研究內容之“實”的申請項目,一律不予評審、資助。十處。資助范圍包括:婦科學、生殖醫學、圍產醫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口腔醫學、法醫學、特種醫學和腫瘤學。不受理抗腫瘤藥物藥理學相關的研究申請。建議口腔軟硬組織損傷修復、牙齒生長發育及再生方面的研究在現有的口腔內科學代碼下申請,有關顳下頜關節疾病研究在口腔外科學代碼下申請,有關種植義齒相關研究在口腔修復學代碼下申請,以便于集中評審。

    2 申評程序

    了解基金的申評程序可明晰申報的環節,提高申報基金項目的中標率。

    申請者填寫申請書

    所在單位匯總申報(網上+紙質)≤3月底

    科學部初審(形式審查、初篩)≤5月15日

    同行專家(>7萬人的專家庫)網上通訊評議(3+X)(2006年為50.9%)(一審)≤6月底

    科學部提出評審建議≤7月底

    學科評審組評審(資助小額探索的非共識項目占5%)(二審)≤9月底

    委務會議審批整體資助方案(終審、立項)≤10月15日

    3 評議指標

    了解基金的評議指標可明晰評審的尺度,提高申報基金項目的中標率。定量評議與定性評議:項目的科學價值:學術水平(創新性)、研究目標、預期成果、技術路線、研究方法、研究條件、工作基礎、申請者的勝任能力。達到以下具體要求可提高中標的幾率。

    3.1 立論依據

    研究意義:有重要科學意義或屬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科技問題。學術思想:有明顯的創新或特色。理論依據:充分,科學性強。對國內外研究現狀:清楚,分析準確、全面。

    3.2 研究方案

    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范圍合適,重點突出;關鍵問題選擇準確。擬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先進,且有創新性。設計的技術路線(試驗方法):合理可行。研究的預期目標:明確。

    3.3 研究基礎

    與項目有關的研究項目:是原有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已具備的實驗條件:條件具備。項目組成員:結構合理,研究力量強。

    3.4 綜合評價

    申請者承擔以往基金項目完成情況:完成質量優秀。項目的創新評價:創新性強,是開創性工作。項目總評:優。是否資助:優先資助。

    4 未中緣由

    了解基金的未中緣由可避免重蹈前車之覆,提高申報基金項目的中標率。中的項目有相似性,如上述評議指標結果較好;不中的項目緣由各式各樣。總結未中緣由有許多,比如:缺乏可行的選題,過大、概念不清。缺乏題目與研究內容的一致性,片面追新。缺乏充分的立項依據,缺乏分析和對基本科學問題的凝練,缺少合理的科學假說和對機制的深入探討,立項依據限于國外參考文獻的簡單羅列。缺乏必要的前期工作和預實驗,研究設想和假設常常僅停留在文獻檢索和推論上。缺乏實在的目標,目標過高。缺乏與國家生命科學重大科技需求的緊密結合。缺乏提煉的關鍵科學問題,導致研究內容“大”而“空”。缺乏源頭創新,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創新不足,沿襲自己熟悉的領域而使立意偏于保守,盲目跟蹤國際研究熱點。缺乏清晰的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過于簡單,難以判斷是否能夠實現預期目標。缺乏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的相適性。在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設計上,不是圍繞解決科學問題選擇合理技術,而是依賴高新技術選擇科學問題,使項目陷于技術、指標的單純堆砌,使得研究方法變成了單純的新技術的堆積。缺乏相關的研究策略,面對具體問題尚不能從國際主流的研究思路出發設計出科學和合理的研究方案。缺乏細化的研究方案。缺乏基本的研究設計要素。缺乏深入的科學本質研究,片面追求新技術應用,沒能用最適宜的方法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以新技術定研究內容,僅停留在一般記錄的觀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缺乏群體研究或不能很好地結合群體開展研究。缺乏實事求是的嚴謹學風,刻意夸大研究意義、提升未知的研究結果。缺乏系統的、連續性的研究工作。缺乏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研究。有獨特的研究材料卻未能提出創新的課題。有創新思路,卻沒有相應的研究力量保證項目的實施。有創新性發現,研究工作卻難以繼續深入。超項、手續不完備(申請書中的項目組成員中如有依托單位以外的人員參加,即視為有合作單位,在申請書信息簡表中要填寫合作單位信息,在簽字蓋章頁上一定要加蓋合作單位公章;申請者如為在職博士生,要附導師簽字的同意申請證明材料,且只能通過在職單位申請;申請者和項目組成員一定要在申請書上親筆簽字等)、不按規范性要求填寫或者填寫錯誤、非資助范圍(與指南不符、承擔過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者包括執行期為一年的小額探索項目,再次申請青年科學基金等)等形式審查不合格。不是申請當年1月1日后從官方網站下載的新版申請書。

    5 撰寫要求和技巧

    5.1總體要求

    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實用性、合理性、嚴肅性、連續性。選題要點:研究類型與申請基金類型的吻合。定位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寫作技巧:建議初次申請者咨詢資深基金管理者之后再進行申請。重點突出,層次清晰,表述清楚,用詞恰當。A4紙4號仿宋字打印。附件版面大小=申請書,若原件非A4紙大小,可將附件的原件粘貼在空白A4紙上右側對齊與其他材料一起裝訂。外行看了有興趣,內行看了有水平(意義、目的等內容用科普作家的寫作手法,技術路線等研究方案用專業術語)。

    5.2申請書結構

    5.2.1基本信息項目名稱要確切,主題要明了。資助類別、亞類說明和附注說明準確。代碼必須使用當年的代碼。代碼要與申請項目內容相一致。選擇最接近的相關學科來投送。尋找合適的相關學科同行評議(利于尋找合適的評議專家以及專家掌握相應的評審標準)。

    直接填寫代碼不可取(在寫申請書之前,未認真看項目指南,申請書寫完后再回頭找代碼,以這種方式填寫代碼,有時會出現項目名稱與代碼名稱可能字面上一致,但是申請內容卻與受理項目對應的科學處不一致的情況,因為有些研究內容可能會涉及不同科學部下屬的科學處,但每個科學處支持的研究重點是不同的)。項目名稱要醒目,主題要明了。報送學科要準確,代碼非指南。代碼1指報送學科,代碼2指相關學科。基金不支持應用開發。項目負責人工作≥6月/年。單位名稱指項目依托單位,需要按單位公章全稱填寫。摘要(限400字)應詳盡明了,避免宣傳性語言(研究對象、擬采用的方法、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已取得的主要學術成績(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和海外或港澳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英文全稱填寫海外工作單位等信息在個人信息欄目中(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中文全稱填寫海外工作單位等信息在個人信息欄目中(香港、澳門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

    5.2.2項目組主要成員人員精干(對立項提出自己想法,并參與具體研究的人員≠提供數據或進行輔助工作的人員)。人數適當(根據實際情況)。分工合理、具體。主要成員工作時間>4月/年。一人同期不同單位不得申請或參加。簽字須為本人親筆所簽,否則需要正式委托信函。

    高級職稱限項申請(同一重大研究計劃申請或承擔≤1項、有重大或重點項目申請和參加≤1項、面上項目申請和參加≤2項、當年只能申請一項、青年科學基金只能負責一項、青年基金(小額)也算一項、一生只能獲得1次青年基金資助)。申請項數(作為負責人)+申請項數(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在研項數(作為負責人)+在研項數(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2項。非高級職稱限項申請(負責在研項目不能作為負責人申請)。

    5.2.3經費申請表申請經費額度合理。申請經費實事求是。經費預算要有依據。說明各項的必要性。支出內容有限額比。>5萬元固定資產及設備(逐項說明與研究的直接相關性及必要性)。協作費≠合作經費(協作費是外單位協作承擔本項目部分、單一研究試驗工作的經費)。定額補助式資助方式(除重大項目實行成本補償式資助方式以外)(表1)。

    表1各類項目申請經費的支出內容限額比例

    5.2.4報告正文面上項目支持在資助范圍內自由選題的創新性的科學研究。要充分了解國內外科技發展現狀與動態,瞄準科技發展前沿或結合國家戰略需求,認真構思,自行確定立論依據充分和創新性強的研究方向、研究內容以及研究方案,開展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或重要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鼓勵開展前瞻性和探索性研究,力圖通過研究得到新的發現或取得重要進展。

    重點項目支持結合國家需求,把握世界科學前沿,針對我國已有較好基礎和積累的重要研究領域或新學科生長點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工作,特別鼓勵具有面上項目研究基礎、項目進一步研究有望取得突破的申請者進行申請。重點項目研究要求有限規模、重點突出、研究隊伍精干,要求重視學科交叉與滲透。重點項目不設子課題。應圍繞“項目指南”公布的研究領域,進行申請書正文內容的撰寫。

    報告正文要求:內容翔實、清晰,層次分明,標題突出,版面簡潔,易于閱讀,“擺事實”、“講道理” ,自由體式(不同類型項目撰寫提綱不同。非Word文件錄入后打印輸出)。選好研究方向――按學科前沿、國家目標和市場需求選題。要與指南對應――熟讀指南和定好題目。與經費相當的規模――做好課題設計。多學科、有梯隊――組織好研究隊伍。多參加學術會議――讓同行專家和項目管理官員了解意義與創新點。核心單位突出――選好合作者和合作單位。

    5.2.4.1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4 000~8 000字):項目名稱――體現研究對象、方法和解決的科學(學術)問題。立項依據――詳盡說明為什么要開展本項研究以及簡單的思路。研究方案――具體提出解決科學問題和實現目標的思路和步驟。①立項依據:項目的研究意義(基礎研究結合科學發展趨勢論述科學意義;應用基礎研究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關鍵科技問題論述應用前景。要從科學意義或學術意義上陳述重要性,必須闡明充足理由以及理論和學術意義)。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概述國內、外研究現狀,包括本人的研究,指出需解決的共性問題)。附主要參考文獻目錄(國內、外關鍵性的研究,文獻的時效性,經典文獻除外)。

    ②內容、目標以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重點闡述內容(研究內容應緊緊圍繞目標,集中精力解決科學問題,重點突出,只求解決一、二個學術問題,每個內容細節可詳情敘述。研究目標是解決基礎性、學術性問題,避免目標設置偏大、解決一個非學術性的目標或做一件達到某一指標的具體工作,不是具體做什么事,是研究科學、學術性問題,避免泛泛探索規律的研究)。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必須寫,力求準確。③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有關方法。技術路線(步驟要具體、思路要清晰)注意知識產權的保護,即能說明問題,又不暴露“技術訣竅”。通過保密信函的方式直接寄給學科。實驗手段(分析手段用途要明確,忌各類新分析儀器一窩端)。關鍵技術等。從學術思想角度進行可行性分析(不能僅就研究隊伍和研究條件方面進行介紹和分析,只有上述三方面優勢的綜合,才是取得成果的關鍵)。④特色與創新:實質性的源頭創新思想或思路。提出明確的科學問題和解決方案(在大量文獻調研和工作基礎上)。防止“大”而“空”的傾向。應用基礎研究,應用背景要論述清楚。提出研究特色和新穎的學術思想。科學、嚴謹地提出和分析創新性內容。研究條件的特色不等于項目的研究特色,更新不等于新穎的學術思想。闡明學科交叉點在哪里,對相關學科發展的促進作用。填補國內空白不等于創新與特色(對基礎研究而言)。創新不是無中生有,是已有工作基礎積累、升華的產物。⑤年度計劃及預期研究結果:擬組織的重要學術交流活動。國際合作與交流計劃等。研究計劃要具體(以便評議人了解進度是否合理)。預期進展可給出一個大致的設想。預期的結果要與研究目標相吻合。基金成果指國家發明專利、學術論文、自然科學獎、人才培養,且表述時按此邏輯順序。

    5.2.4.2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①工作基礎:申請者和項目組主要成員與本項目有關的研究積累。已取得的研究成績不等于所在單位集體或者導師的研究。②工作條件:已具備的實驗條件。尚缺少的實驗條件。擬解決的途徑。利用國家和部門的重點實驗室計劃與落實情況。③申請者簡歷:申請者和項目組主要成員的學歷和研究工作簡歷。近期已發表與本項目有關的主要論著(列出相關論文(著)所有作者排序、論文(著)名稱、期刊(出版社)名稱、期刊號、頁碼、發表(出版)時間等),并按論著、論文摘要、會議論文等類別分別列出。獲得的學術獎勵情況。在本項目中承擔的任務。④申請者和項目組主要成員正在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的名稱和編號、經費來源、起止年月、負責的內容等)。其他項目(項目的名稱和編號、經費來源、起止年月、負責的內容等)。擬申請與正在承擔的項目的關系與區別(研究任務和重點的簡單說明)。其他項目不反映不是好辦法。應說明與本申請的關系和區別。承擔基金的進展或完成情況(列出較明確的內容,及引用情況、獲獎情況、培養人員情況等)。前一結題項目完成情況(附3篇主要論文首頁,并須標注是基金委資助項目,否則,應附上能反映基金資助信息的一頁。

    5.5簽字和蓋章頁

    知識產權及特殊的規定(聯合資助項目)。非依托單位人參加=合作單位。合作單位加蓋單位公章原印。科研處、系、室章無效。申請單位負責人簽章(簽章人不應是項目申請人和主要參加者)。申請單位蓋法人單位公章原印。

    5.6附件等

    根據項目類型制作。根據申請者實際情況而定。2位高級職稱同行專家推薦信(未獲博士學位的中級職稱申請面上項目)。導師的推薦信(說明申請項目與學位論文的關系+對項目研究時間的保證、在職單位為依托單位提出申請)(在職研究生申請者)。專家名單及理由的函(≤3位不宜評議)。依托單位正式受聘聘書與聘任協議復印件(聘任期覆蓋項目執行期+在依托單位工作≥6月/年)(國內工作的外籍人員)。農業部《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資格證書》(第二章第5條)及農業部同意立項證明(第三章第12條)(屬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研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倫理委員會的證明(涉及醫學倫理學研究)。利用基因工程生物等開展研究(來源證明)。其他實驗室贈予(對方同意贈予的證明)。涉及國際合作或項目組成員中有旅居境外的申請(國際合作協議書或境外人員知情同意書)。

    6 思維方式

    用申報基金的正確思維方式可找對申報的“門”,提高申報基金項目的中標率。善于發現新現象;善于升華為科學問題;善于提出解決所發現的科學問題的具體思路和辦法。申請書是寫給別人看的(只自己清楚、滿意不行,要讓小同行、大同行、基金管理人員和有關領導都認可)。切忌基礎研究不基礎寫成開發、應用;項目名稱太空洞當成研究領域;雖然提出了一個很好的主題,但基本上圍繞著主題的,盡管盡力描述,始終無理想切入點,以至看不出研究思路。立項關鍵欠清楚視同科學問題;研究方案較糊涂等于思路不明。從自己的研究中提煉出基礎研究問題,并不是把自己的研究寫成基金申請就等于基礎研究了。“多學科交叉”必須對相關學科的發展都促進不等于簡單地借用其他學科的知識,或把其他學科的相關技術作為工具。有關研究的相關問題:實驗動物、倫理問題、遺傳資源等。

    6.1正確認識基礎研究

    目標與內容:科學問題是什么(What)。科學本質為什么(Why)。發現新的科學現象。研究方案:如何解決科學問題,如何探索科學本質,怎樣發現新的現象,基礎研究“有所為,有所不為”,申請基金是自己給自己出題,不僅擺事實,且把道理講清。

    6.2正確認識應用基礎研究

    科學問題來自應用實踐,科學問題應具有明確的應用背景,不是用基金去做具體應用方面的事。

    6.3弄清研究屬性,基金不支持應用開發

    純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工程技術研究都有其相應的研究屬性,申請人應了解其特點。

    6.4申請前注意事項

    明確基金委的任務,弄清為什么申請基金,申請書要讓別人看懂,仔細閱讀指南(導向作用,代碼不等于指南),有問題向相關學科提出,與其交流,以獲得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欧美成人xxx|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成人h在线播放|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成人看片app| 免费看的成人yellow视频|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小明发布永久在线成人免费|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 成人影院wwwwwwwwwww|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成人|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成人午夜18免费看| 成人av免费电影|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成人网|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