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校長的述職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作業效率 調度指揮 影響因素 作用 對策
中圖分類號: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13)05-0291-01
作為大型編組站,影響豐臺西站作業效率的因素較多,其中受車流、線路布局、區間通過能力等因素影響較大,主要體現在重復作業、作業交叉干擾,組織不協調等方面。造成編發線能力緊張、咽喉區繁忙、調機解編效率降低,充分發揮調度指揮宏觀調控作用,可實現樞紐地區的暢通無阻。
1豐西樞紐作業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1.1列車到達不均衡對作業效率的影響
車流集中到達對到發線的影響,首先是對到達場產生直接影響:一方面,當列車密集到達時使到達場的接車能力達到飽和,接不進車,造成列車到達延誤,列車在前方站停車或機外停車,同時對本務機車的入房和推峰機車的迂回產生較大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一段時間內沒有列車到達,造成推峰機車等車,商檢、列檢等作業人員等車的情況,嚴重浪費能力。 車流集中到達對駝峰的影響,車流到達不均衡對駝峰作業的影響表現在:一段時間內處于高負荷運轉的狀態,容易發生事故;當另一段時間內到達列車有較大間隔空擋時,人員和設備處于閑置狀態,使這部分能力浪費。車流到達不均衡對峰尾的影響表現在:階段性的集結車流大于能編車流,編組站列車密集到發時,調車場尾部牽出線的編組作業繁忙,車流積壓,會間接導致車列在到達場排隊等待,使待解時間延長,進而限制編組站的接車能力。
1.2交換車流對作業效率的影響
由于京九客貨分流,編組計劃和現行的車流徑路所致,下行系統到達車流中產生大量經京九線運行的車流,增加了站內折角車流的數量。這些折角車流對車站作業產生了不利影響,嚴重影響對正線接發列車的能力,不利于正線調度調整;由于折角車流在作業中需要兩次經過駝峰解體和峰尾編組作業,增加了在站內的調車作業次數,對車輛的技術狀況造成不良影響,同時系統折角車流增加造成車站內調車機和駝峰能力內耗增大;加劇了北環線能力緊張的狀況,影響一場接車和對五場本務機車的放行。
2 發揮調度指揮作用,提高豐西樞紐效率的對策
2.1 改變車流徑路
充分利用部分干線機車能力,對積壓車流進行及時調整,確保站內暢通。對于京九(濟南西)方向上下行車流不匹配,而京廣、京山方向下行機車階段性富余,車站及時與上級調度部門進行聯系,將部分京九車流調整至京廣、京山線運輸,有效地緩解車站車流積壓,保證車站的運輸暢通。
2.2 變更解體到站
由于運輸秩序不好,車流集中到達較為明顯,下行到發線運用階段性緊張,峰頂、峰尾作業壓力較大,運輸秩序不好,車站總調度積極與上級調度部門聯系,加強溝通,將部分山海關編組到達豐西解體車流變更為石家莊進行解體,有效的緩解了下行系統解編壓力,保證了車站安全運輸生產。
京九方向機車不足矛盾較為突出,濟南西方向上下行車流不匹配,上行車流不足,由于是長交路,上行放單機情況較少,造成下行出發機車不足,車流有較大積壓,次時上行到達場以及編組場比較空閑,調度指揮部門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對部分京九(含濟南西)直通車流變更豐西解體,有效緩解了出發場作業壓力,雖然運輸效率有所降低,但建立了較好的站內秩序,保證了安全生產。
2.3 組織車流減軸、補軸
在編組計劃中,車流未達到規定的基本組重量和長度(或輛數),未按區間牽引定數標準執行,勢必造成列車在區間運行又安全隱患,車站調度及時組織進行補軸及減軸作業,同時又加速了本站車流排出,保障了列車區間運行安全。
2.4 疏解下行交換車
車站調度指揮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按照交換車優先原則,對下行系統交換車重點掌握,通過實行六場28、29、30道編小列交換車,由七調牽引經東西股編到一場,提高了五場北咽喉利用率,縮短了車輛走行距離,增強了北環線通過能力,及時疏解和減少了下行系統交換車,緩解下行系統能力緊張的局面。
2.5 加強施工安全管理
針對車站運輸工作繁忙,階段性施工任務大,車站調度部門積極組織、統籌安排,推行“天窗修”,組織平行施工,充分掌握站內施工影響及施工進度,根據施工情況制定合理的作業計劃,盡量減少因施工對運輸生產的影響,保證車站調度指揮系統的良好運行和樞紐暢通,確保施工期間的運輸安全。
2.6 狠抓運用效率,確保安全暢通
強化機列銜接:實現機、列協調配合,快速輸出列車才能實現循環作業。一是對緊機車交路、等機車方向列車要及時向鐵路局調度提出調整建議,組織優先到達、及時出庫,以及放單機等措施及時糾正偏差;對折返時間不足整備時間標準的交路,要組織快速作業、優先放行。二是要積極組織遠程直達列車和超軸列車的開行,提高出發列車平均牽引重量,提高機車利用率,緩解機車交路緊張情況。首先考慮增加無調比例,減少直通變解體列車數量,組織減軸列車直接接入出發場進行甩車,可壓縮到達技術作業,等待解體和駝峰作業等環節。對無調列車三五場重點掌握好機列銜接,協調好列檢、商檢作業,全力壓縮列車占線實踐,力爭占線實踐不超過1小時,對占線超過1.5小時的直通車要分析超時原因,調度助理調度員要根據班計劃及階段到達計劃,了解直通車到開情況,加強與機調及三、五場聯系,組織好機列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