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氣污染防治發言材料范文

    大氣污染防治發言材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氣污染防治發言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氣污染防治發言材料

    第1篇:大氣污染防治發言材料范文

    我縣經濟歷來以農業為本,糧食作物有水稻、三麥、玉米、高梁、山芋和豆類,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蓖麻、薄荷等。**年,農業生產總值357191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3902元。農村人口69.7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6,農村從業人口數量41.80萬人,農業耕地面積50668.73公頃,占總面積34.52。畜禽養殖以豬、雞、鴨、牛、鵝為主,擁有規?;B殖場732個,總產值13504.6萬元。漁業水域面積4**公頃,水產品年產量76352噸,總產值73591萬元。

    2、農業面源污染情況

    (1)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使用及排水情況。**年我縣農藥施用總量為123220公斤,施用農藥耕地面積50489.93公頃。單位耕地面積平均農藥施用量為2.44公斤/公頃,與1990年1.20公斤/公頃相比有了大幅度增加,棉花產區為農藥污染重點地區。

    ①水稻

    **年全縣水稻面積64.85萬畝,單產492公斤,總產量**噸。水稻使用化肥品種有碳銨、尿素、過磷酸鈣和復合肥,每畝施用量碳銨50公斤、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25復合肥50公斤。施用總量碳銨32425噸、尿素9728噸、過磷酸鈣16213噸、復合肥32425噸。其中尿素轉化率為40-50、碳銨30、復合肥30、過磷酸鈣20??梢钥闯觯实霓D化率較低,大多以各種形式轉移至水體、土壤和大氣中,造成水體、土壤和大氣的污染。

    水稻使用的農藥品種較多,有5的銳特勁、20稻草寧、30克紋虱等,每畝用量從25克-100克不等。

    我縣水稻年用水定額316.6噸/畝,年排水量200.1噸/畝,總排水量12976.485萬噸。進水CODMN值以**年大運河各段面監測結果平均值5.0mg/L計算,出水以**年水稻田排水監測CODMN值17.0mg/L計算。

    ②小麥

    **年全縣小麥面積53.9萬畝,單產346公斤,總產量186742噸。小麥使用化肥品種有碳銨、尿素、過磷酸鈣和復合肥,每畝施用量碳銨30公斤、尿素30公斤、過磷酸鈣35公斤、25復合肥50公斤。施用總量碳銨16170噸、尿素16170噸、過磷酸鈣18865噸、復合肥26950噸。

    小麥使用的農藥品種有60的彼得靈、20的三唑酮、5.8的麥喜等。

    ③棉花

    **年全縣棉花面積2.45萬畝,單產55公斤,總產量1346噸。棉花使用化肥品種有碳銨、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每畝施用碳銨25公斤、尿素35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氯化鉀15公斤。施用總量碳銨612.5噸、尿素857.5噸、過磷酸鈣735噸、氯化鉀367.5噸。

    棉花使用的農藥品種有5紅太陽大將軍乳油、25的東寶一號、25的快殺靈乳油、三氯殺螨醇等。

    棉花灌溉一年一般2-3次,干旱時15天一次。

    ④油菜

    **年全縣油菜面積14.49萬畝,單產153公斤,總產量22218噸。油菜使用化肥品種有碳銨、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每畝施用量碳銨25公斤、尿素35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25復合肥50公斤、氯化鉀5公斤。施用總量碳銨3622.5噸、尿素5071.5噸、過磷酸鈣5796噸、復合肥7245噸、氯化鉀808.5噸。

    油菜使用的農藥品種有14的雙鋤、22的油豐、5的高效大功臣等。

    (2)農業廢棄物

    我縣農業廢棄物主要以農作物秸稈為主,年共產生秸稈量為66.2274萬噸。其中大小麥秸稈產生量占總量的31.88,水稻占總量的63.45,豆類占2.4。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秸稈還田量為12.02萬噸,占產生量的18.1,用作牲畜飼料量為5.26萬噸,占產生量的7.95,用于工業原料量為0.1萬噸,占產生量的0.15,用作燃料量為30.75萬噸,占產生量的46.4,綜合利用量占總量的72.6。

    農作物秸稈污染狀況調查表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大小麥

    水稻

    玉米

    豆類

    棉花

    其它

    農作物產量

    175944

    396434

    1501

    9992

    1578

    20472

    秸稈產生量

    211133

    420220

    2011<

    農村生態環境調研發言材料

    BR>15987

    2683

    10240

    秸稈利用量

    其中:秸稈焚燒量

    60000

    1**0

    秸稈還田量

    58000

    62200

    用作牲畜飼料

    25000

    2**

    966

    4675

    用作工業原料

    1000

    用于生產沼氣

    其它用途

    88133

    270020

    1045

    11312

    2683

    10240

    其中用作燃料

    67

    667

    214520

    1045

    11312

    2683

    10240

    廢棄

    466

    500

    由于農村能源結構調整,農民也逐漸使用如:石油液化氣、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使得秸稈的廢棄現象越來越嚴重,有的堆放在公路兩側,妨礙交通;有的推入河中,導致河水變質;更有不少在露天被焚燒。每年我縣有18萬噸秸稈在露天被焚燒,中部地區為露天焚燒污染重點區域。其焚燒時間主要集中在5-6,10-11月份,焚燒時產生的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不僅使焚燒地區的空氣受到污染,而且時常降低周圍大氣的能見度,導致橫穿中部地區的京滬高速公路上能見度降低,增加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安全隱患。

    (3)、大氣狀況

    通過近年來大氣監測的數據來看,城區大氣環境質量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由于全縣農村工業廢氣污染源較少,其空氣環境質量優于城區的空氣環境質量。我縣大氣污染第一污染物是T,第二污染物是NOX,第三污染物是SO2,三種污染物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T主要來自鍋爐、建筑、農作物焚燒和運輸中的揚塵,NOX、SO2主要來自工業廢氣、燃煤煙氣。酸雨頻率在近五年出現的頻次為0,證明未受到酸性污染。農業污染分析如下:

    全縣農業COD排放情況表

    類別

    排放量(噸)

    所占比例()

    種植業

    1630

    38.6

    水產養殖業

    660

    15.6

    畜禽養殖業

    1929

    45.7

    總量

    4219

    100

    3、主要對策及措施

    (1)在全縣范圍內全面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推廣生物農藥。全面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推行測土施肥和配方施肥,推廣商品有機肥。在土壤肥力方面,應通過抬田治堿工程和耕地保護工程,針對農田地勢低洼,土壤粘重、堿性大的情況,進行灌水洗堿,使用酸性化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狀,為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生態環境。

    (2)發展有機農業,開發有機食品,在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中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這不僅可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還能提高農產品的經濟價值。

    (3)在養殖業污染方面,以縣地力源有機肥廠為基地,擴大規模,利用畜禽糞便和秸稈粉等其它原料相配比,生產商品肥,進行還田,實現種養良性循環。

    第2篇:大氣污染防治發言材料范文

    確定教學目的,增強環保意識。實現環境保護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環境意識的高低。鑒于目前我國公民的環境意識還比較低,很多人對環境保護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始終圍繞環境保護問題,突出噪聲的危害與控制,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從而使學生覺醒: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自身健康。

    一、 明確噪聲含義,分析噪聲來源

    首先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明確噪聲的含義。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噪聲是由于聲源做無規則的振動產生的,它的聲波波形不規則,是一種難聽的、令人厭煩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中的規定,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工地、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影響生活環境的聲音。所以,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凡是人們在某些場合“不需要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然后在明確噪聲含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現代城市環境噪聲的四種主要來源:①工業噪聲:主要是指工業生產勞動中產生的噪聲。主要來自機器和高速運轉設備。②交通噪聲:主要是指機動車輛、飛機、火車和輪船等交通工具在運行時發出的噪聲。③建筑施工噪聲:主要是指建筑施工現場產生的噪聲。在建筑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種動力機械,要進行挖掘、打洞、攪拌等,需要頻繁地運輸材料和構件,從而產生大量噪聲。④ 社會生活噪聲:主要是指人們在商業交易、體育比賽、娛樂場所、游行集會等各種社會活動中產生的喧鬧聲,以及電視機、洗衣機、空調等各種家用電器的嘈雜聲。

    接著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列舉噪聲的來源,然后繼續發問:在我們的教室里有哪些令人厭煩的噪聲?最后做指導性總結:課堂上老師講課時或自習課上同學們在專心學習時,有的同學隨意講話,有的同學竊竊私語等,都妨礙了老師和同學正常的工作和學習,以前僅僅認為這些是紀律問題,現在應提高到這些都是噪聲,是環境污染的問題來認識。

    二、 認識噪聲危害,規范自身行為

    教師指出:隨著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建筑的發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設施(音響、空調、電視機等)的增多,環境噪聲日益嚴重,它已成為污染人類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機器的轟鳴聲、材料的切削聲、電鉆的尖嘯聲、汽車喇叭的鳴笛聲、拖拉機的振動聲、大功率音響的喧囂聲……無不將人們攪鬧的心煩意亂、神志不寧。噪聲不僅會影響聽力,而且還對人的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有人稱噪聲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藥”。噪聲給人帶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噪聲使人不得安寧,難以休息和入睡,第二天就會感到疲倦,或四肢無力,從而影響到工作和學習,結果會導致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 ②如果人長時間遭受強烈噪聲作用,聽力就會減弱,進而導致聽覺器官的器質性損傷,造成聽力下降。 強的噪聲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適,如耳鳴、耳痛、聽力損傷。③人們只知道噪聲影響聽力,其實噪聲還影響視力。試驗表明:當噪聲強度達到90分貝時,人的視覺細胞敏感性下降,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噪聲達到95分貝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所以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的人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同時,噪聲還會使色覺、視野發生異常。④噪聲是一種惡性刺激物,長期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可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失調,條件反射異常,出現頭暈、頭痛、耳鳴、多夢、失眠、。心慌、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嚴重者可產生精神錯亂。此外,噪聲還對動物、建筑物有損害,在噪聲下的植物也生長不好,有的甚至死亡。

    在學生充分認識噪聲污染所產生的危害的基礎上,進而開展啟發討論:我們的周圍應該有怎樣的聲音環境?現代居民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聲學常識?同學們將會有各種各樣的發言:在別人工作、學習、休息時不應該大聲說話、放聲大笑、引吭高歌,不應該隨意開大音響或電視機的音量,以免干擾家人和鄰居的正常生活。同時還主動表示通過對噪聲危害的認識,意識到自己過去都有不同程度污染環境的地方。教師此時隨即正告學生:現代公民的言行舉止都要注意環保問題,不要讓自己成為令人厭煩的噪聲的制造者,做一個品德高尚、富有教養、素質良好的現代公民。

    三、 探索控制途徑,減弱噪聲危害

    既然噪聲不僅會妨礙人們正常的工作和學習,而且還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那么怎樣來減弱噪聲呢?緊扣噪聲的發生和傳播,強調減弱噪聲的最終目標是降低人耳處的聲音強度,并以此為線索引導學生從聲源處、聲音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尋求減弱噪聲的途徑。控制噪聲的途徑包括:①控制噪聲源。減弱聲源的噪聲輻射是控制噪聲最根本的措施。降低聲源噪音,工業、交通運輸業可以選用低噪音的生產設備和改進生產工藝,市區禁止汽車鳴笛,合理進行城市規劃,將紡織、冶煉等強噪聲的工廠遷出人口居住密集區等。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聲傳播途徑中的控制是常用的控制噪聲的手段。在噪聲傳播的途徑中,設置障礙阻止噪聲的傳播,鋪設吸聲材料增加聲能損耗,或者通過反射、折射改變聲波的傳播方向。在噪聲控制工程中經常采用的有效技術有吸聲、隔聲、阻尼和隔振等,常見的吸聲墻、吸聲吊頂、隔聲屏障、隔聲門、隔聲窗、消聲器和隔振地板等,都是這些技術的具體應用。③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如長期職業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有源消聲頭盔等護耳器,而短暫的噪聲可以用手或棉花堵住耳孔等。

    四、 變害為利,造福人類

    第3篇:大氣污染防治發言材料范文

    同志們:

    現在開會。今天我們召開科技創新大會,主要任務是傳達學習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時期**科技創新工作。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同志在百忙之中蒞臨指導會議,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傅廳長的到來表示歡迎!參加會議的有:**同志。

    今天的會議共有五項議程,下面依次進行:

    第一項:書面傳達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印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材料已經印發給大家,由于時間關系,會上不再宣讀,請大家會后認真學習貫徹。

    第二項:請**通報**科技創新工作情況。

    第三項:進行大會交流發言,發言單位時間控制在8分鐘以內。

    第四項:請省科技廳**講話,大家歡迎!

    第五項:請**作重要講話,大家歡迎!

    同志們,今天會上,書面傳達了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負責同志分別作了交流發言,**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深刻分析了當前科技創新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對今后**科技創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殷切期望,為我州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會后,**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真傳達學習講話精神,抓好《**“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和《**推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學習貫徹落實,盡快研究制定具體辦法和措施,并結合各自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將會議精神的落實體現到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的具體實踐中。下面,我就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科技創新重點工作再講幾點具體意見。

    第一,突出科技創新對建設生態文明的支撐作用。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環境污染治理、綠色產業培育,依靠科技創新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進程。一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攻關。立足我州生態環境脆弱的現實,以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為平臺,依托州內科研推廣機構,協調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的研發力度,形成對森林、濕地、草原、土壤、水源等進行源頭控制、清潔生產、末端治理的成套技術,通過推廣應用,切實遏制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留住綠水青山,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大生態環保產業技術研究,加強退化草地治理、荒漠化治理、病蟲鼠害防治及天然林保護、濕地保護、水資源保護等技術研發和應用,推進江河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礦山地質生態環境修復等技術研究示范,提高水源涵養功能,促進草地、濕地、森林生態系統和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二要構建高原綠色新型產業支撐體系。加大新能源產業技術應用,開發推廣光能儲備、新能源并網等技術,以示范園區、公共設施、居民住宅、農業設施等為重點,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風能、生物質能、低能耗建筑能源系統等新型清潔能源應用技術研究,加強清潔能源在農牧區的集成示范及推廣應用,優化城鎮和農牧區用能體系。三要探索美麗城鄉建設的科技路徑。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為契機,從營造宜居環境入手,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美麗城鄉建設,不斷提高縣市和重點城鎮大氣污染治理、生活垃圾處理、餐廚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在農牧村推動牲畜廢棄物、秸稈、廢舊農膜等種養殖廢棄物的再利用。探索低碳城鎮技術集成示范,開展城鎮區域規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城市生態居住環境質量保障以及綠色可再生能源等技術研究,推廣節能、節材、智能、綠色建筑規劃與標準、綠色建造與施工等關鍵技術集成應用與示范,建設低碳、綠色、環保的生態**。

    第二,突出科技創新對現代農牧業發展的提升作用。當前,我州農牧業發展受到低價格和高成本的雙重擠壓、補貼“黃線”和資源環境“紅線”的雙重約束,要解決好這些突出問題,進一步拓展農牧業發展空間,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一要加大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立足各縣市特色優勢產業,建設科技創新示范區。具體講,就是以合作、**、**、**為農畜產業核心區,開發牦牛、藏羊特色畜產品,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以**、**為農作物核心區,推進青稞、油菜等主糧化戰略,打造藏中藥材種植、山野珍品、珍稀食用菌等特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以**、**為特色農產品核心區,開發天然特色農產品資源,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適合地域條件的林下產品等特色產業。二要加大現代生物產業技術開發。突破特色生物資源產業化開發關鍵技術,開展冬蟲夏草、手掌參、紅景天、等高原特色野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護研究、馴化選育;開展沙棘、蕨麻、野生菌等野生植物高效活性成分分離提取和牦牛藏羊等動物臟器、骨血為原料的生物制品精深加工研究,推動特色生物產業發展。三要加大藏醫藥研發。積極建設藏藥新藥研發重點實驗室、藏中藥工程技術中心和產學研聯盟等創新平臺,培養藏醫藥科研團隊,開展藏醫藥醫學基礎理論研究、診療技術標準制定,繼續做好傳統藏藥制劑的傳承保護及二次開發研究,強化藏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為藏中藥產業發展提供公共技術服務。

    第三,突出科技創新對文化旅游業融合發展的促進作用。深度挖掘**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做好科技創新和文化旅游業結合這篇大文章。一方面,要促進旅游科技融合創新。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加大高科技在**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中的推廣應用,創建便捷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全域智慧旅游服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旅游與經信、公安、交通、統計、氣象、工商、質監等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完善信息查詢、電子商務、微博微信、電子導航、虛擬旅游等功能,依托旅游大數據平臺,開發電子政務、游客流量監測、旅游安全監管、導游服務等系統,即時信息、完成數據分析。建立以手機查找、預訂和支付為重點的“一鍵知**、一機游**”智慧旅游服務體系,推廣旅游在線購物、租車、訂餐、訂票、訂房等服務模式,做到旅游信息、資訊與游客的“零距離”互動,通過科技創新,豐富游客旅游體驗,提升服務滿意度。另一方面,要促進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重點加強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推動民族地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加大對傳統文化、工藝美術的科技支撐力度。開展基于大數據架構的藏族建筑、服飾、飲食、佛教、民俗等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云服務平臺建設,研究藏文化遺產的保護技術,開發以藏文化為主的高原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庫。依托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和體制創新,推進科技成果在文物保護和文化產業中的應用,加快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產業鏈,促進一批新興業態的文化科技企業集聚發展。利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還原和再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體驗館等高端科技文旅融合點,豐富文化旅游產業業態。

    第四,突出科技創新對提升公共服務的優化作用。依靠科技創新建設低成本、廣覆蓋、高質量、更公平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是我州當前科技創新工作需要聚焦攻堅的重點方向之一。一要著眼于提高政府服務效能,著力打造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集信息公開、網上辦事、效能監察于一體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加快推行網上行權,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和部門數據共享,優化政務服務,實現利企便民,通過科技手段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二要著眼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針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建立覆蓋人口基礎信息、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交通治安信息和城市信息的城市公共數據庫,運用科技手段提高市政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城市交通管理、市容市貌管理和城市文明程度,通過集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關鍵技術,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方便群眾生產生活。三要著眼于提高社會治安管控能力,創新管理方式,加大新型科技成果應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社會面防控、犯罪預防、案件偵破、網絡輿情監控、電信詐騙攔截等重點領域管控,推動“平安**”建設,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的能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四要著眼于社會公平,大力推廣應用基于互聯網的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手段,讓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優質資源方便、快捷地向基層和農牧村延伸。重點開展重大多發病的預防控制、臨床綜合診斷和治療康復關鍵技術研究,加強對高原常見病、慢性病的專項防治研究,研發新型藏藥制劑產品,力爭取得重要科技成果。五要著眼于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通過科技創新助推解決好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加強監管實用技術、方法的研究和推廣,推動物聯網、計算機技術等科技手段在監管工作中的應用,開展溯源預警、產品評估、安全檢測等全過程電子化監管,形成質量安全追溯鏈條,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心、用得放心。

    第五,突出企業平臺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科技創新成果從創意、研發到孵化,最后實現產業化,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需要各類創新要素的協同集聚,這就需要有平臺、有載體、有示范。一要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加大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引導激勵,用足用好各類優惠政策,引導企業自覺加大研發投入,到2020年,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例達到75%。支持重點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條件的企業獨立或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組建產業核心技術研發平臺或共性技術科研平臺,到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家,科技型企業達到15家,規模以上企業有穩定研發活動的比例要達到40%以上。促進企業成果轉化應用,支持企業積極參與標準化活動,建立以骨干企業為核心的專業技術協會和行業協會,努力將企業技術標準上升為行業技術標準,掌握產業發展的“話語權”。二要加強平臺載體建設。農牧業平臺要進一步加大**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力度,建設完善以**為核心,集科技創新孵化、畜產品加工、藏中藥加工、農林產品加工、綠色物流為一體的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推動農業科技園區引入新企業、研發新產品、推廣新技術。各縣市要圍繞各自主導產業,積極建設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提高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研發平臺要爭取新建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示范基地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到2020年,建立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重點實驗室5個、眾創空間等各類創新戰略聯盟10家以上。眾創平臺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園、科技創新園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加快眾創空間發展,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業孵化體系。三要暢通成果轉化通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各類科研人員和團隊在科技成果研發轉化中的利益分享比例,讓他們通過研發成果的產業化轉化得到應有的勞動報酬。探索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和交易形式,形成有形與無形、線上與線下、網上與網下互聯、互動、互補的技術市場體系,保障科研成果順利進入市場,加快培育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業發展的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科技成果的供需雙方牽線搭橋,到2020年,力爭**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60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50項以上,促進優秀的科技創新成果、高新技術產品優先在我州落地轉化、形成產業。

    第六,突出政策資金的科技創新保障作用。通過優化體制機制和穩定增加投入,助推科技創新。一要加強財政資金引導和稅收優惠。州縣各級財政部門要優先保證科技投入到位,加大財政科技投入的引導、監督力度,從今年開始,用于科技產品研發、新技術引進推廣、創新平臺搭建、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資金要納入年度預算,并形成穩定的增長機制。通過提高科研項目的間接費用和勞務費比例、賦予項目承擔單位一定的預算調整權等辦法,鼓勵、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投身到科研推廣第一線,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各級財稅部門要嚴格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充分利用各類專項資金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更多運用風險補助、投資保障等方式,引導創業投資機構投資初創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二要完善投融資機制。金融部門要加大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服務,優先安排對科技項目的貸款,提高信貸支持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推動金融機構與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機構實施投貸聯動,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股權、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形成各類金融工具協同支持創新創業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創業投融資平臺,鼓勵金融機構設立服務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專業部門或分支機構,開展互聯網融資試點,增強眾籌對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服務能力。三要加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引進一批帶動學科和產業發展的創新人才和研究團隊,培養一批熟悉市場、具有較好專業基礎的產業領軍人才,到2020年,**科技人員總量達到2.2萬人以上,企業科研人員占全社會科研人員總量的比重提高到50%,培育20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持續創新能力的科技創新團隊。重視工程實用人才和技能人才培養,在現代農牧業、文化旅游業等優勢特色產業領域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切實扭轉我州科技人才不足的局面。鼓勵科研人員進行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科技成果折股、股權獎勵、股權出售,支持科研人員以技術、專利等作價創辦科技型企業或科技服務機構,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成人|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免费网站|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www免费人成看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女性成人毛片a级|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