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掛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期末成績單最終成績大于或等于60分,則沒有掛科,如果小于60分,則掛科。
材料補充:
大學掛科主要的危害:相應課程的學分不能得到(畢業證、學位證就看大四的時候是否修滿規定的學分),掛科較多者,會得到相應的學籍警示(類似警告處分),還沒改正者,會給相應處分或取消拿學位證的資格。更危害著以后畢業是否能找到好工作。
我在之前的學校不好好認真學習,但是我還是很想好好學習的,學習對我來是最重要的,對今后的生存,就業都是很重要的,我現在才很小,我還有去拼搏的能力。我還想在拼一次,在去努力一次,希望老師給予我一個做好學生的一個機會,我會好好改過的,認認真真的去學習 ,那樣的生活充實,這樣在家也很耽誤課程,學校的課程本來就很緊,學起來就很費勁,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各課都努力往上趕
我犯了很多不應該犯的錯誤,對于家長對于我的期望也是一種巨大的打擊,家長辛辛苦苦掙錢,讓我們可以生活的比別人優越一些,好一些,讓我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但是,我犯的錯誤卻違背了家長的心愿,也是對家長心血的一種否定,我對此很慚愧。
相信老師看到我這個態度也可以知道我對這次事件有很深刻的悔過態度,相信我的悔過之心,我的行為不是向老師的紀律進行挑戰,是自己的一時失足,希望老師可以原諒我的錯誤,我也會向你保證以前不該做的事不會再有第二次發生。
對于這一切我還將進一步深入總結,深刻反省,懇請老師相信我能夠記取教訓、改正錯誤,把今后的事情加倍努力干好。同時也真誠地希望老師能繼續關心和支持我,對我的問題酌情處理。
以后我決定制定以下學習方法:
1.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
每天回家先把當天的作業完成,再利用剩下的時間預習、復習。而且,要充分利用零星時間。零星時間積少成多,集合起來,就是寶貴的整段時間。在學校,要安排好自習課時間。不能把完成作業作為自己自習課上的唯一任務。在還沒有真正弄懂所學知識時不急于做作業。
2.要注重預習和復習。
每次預習不用太多,一節內容即可。通過預習,找到暫時無法理解的問題,待老師講過后看看是否已經被解決。否則,就向老師請教。除了預習,還要做好復習。每節課后,利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快速回憶課堂上老師所講的主要內容;每天中午,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回憶上午所學幾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到了晚上,把一天所學知識內容都復習一遍。周末把一周所學知識復習一遍。
3.注意課堂聽講效率。
在預習的基礎上,課上專心聽講,不開小差,沿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地聽講、思考、領會,全面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所學內容。并且做好筆記。尤其是老師反復強調的、相似知識的對比、課文內容與現實相聯系的知識點、分散知識的歸納綜合等等都好筆記。
無論怎樣,不能把自己所指定的目標計劃當作一句空話。我要踏踏實實,持之以恒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希望校長可以再給我一次改正的機會,給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 謝謝。
2、掛科需要在下一年度進行重修,需要重新和下一屆學生一起學習這門課,然后再考試,會牽扯很多精力;
3、掛科者會被取消自己本年度的所有評獎、評優、入黨的資格;
4、掛科就會取消畢業時保送研究生的資格;
尊敬的老師
上學期因不認真學習導致兩門功課不合格需要補考,雖然已經補了但不知能否過的了,倘若過不了就得重修,為此十分后悔。現在寫下這份檢討來警醒自己。
我們處于一個科技發達,注重人才的時代,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素質,學習修養是很難在社會中找到容下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我有著優異的學習環境,卻不好好學習,最后落下了要補考的地步。這使我十分內疚......
過去總覺得掛科只要補過就可以了,但是不是那么簡單的,掛科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的事,雖然現在看不到但是以后就會有報應的。掛科多了就會影響自己的能否拿到學位證,更為嚴重的就是可能會連畢業證都拿不到。連畢業證都拿不到算是大學白念了。但是現在就業競爭那么激烈就憑一個大學畢業證是遠遠不可能找到好工作的,必須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再就是掛科是直接影響到成績排名,這與獎學金、助學金、競選班干部、入黨、保研、推薦工作、出國
留學等等好事全部失之交臂。在以后的應聘過程中,當用人單位看到你是一個掛科較多的人后,錄用你的機會將大打折扣。最令人煩惱的就是掛科后,假期里你還得用別人玩的時間來補習。在同學的眼里你也變成了一個壞學生,說難聽的就是人渣,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自己的心理。
掛科帶來那么多的可怕后果讓我深深后悔,所以我狠下心來再以后的學習里努力學習不偷懶,不逃課,盡自己所有的能力來彌補過去的錯誤,走出掛科黨。
檢討人:XXX
1、其中任何一項考試未通過,稱為掛科。
2、考駕照分科一,科二,科三(有的把科三中的文明駕駛稱科四)。
3、掛科,源于在校大學生學科考試,一門功課考試不及格稱為掛科。
4、科目二是駕考中最大的“殺手”,平均有三成以上的學員“栽”在科目二上,而最容易通過的為科目一。交管部門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科目一(理論考試)的合格率為85%,科目二(場地駕駛技能考試)為66.43%,科目三(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為78.4%,科目四(安全文明駕駛考試)為82%。該數據基本與學員們的感受相符合,科目二向來被認為是最花費時間、也是最容易考砸的。
(來源:文章屋網 )
腹痛首先應看消化科,若是下腹痛且伴有陰道出血,或者是正處孕期,可能就得掛婦科;若是同時伴有尿頻、尿痛、尿急等尿道癥狀,則可能是泌尿外科;部分癌癥患者的頑固性腹痛屬于疼痛科。此外,胃食管反流癥食管外癥狀約有20%的病人走錯門,因此若出現咽炎、哮喘等癥狀,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的,也可能需到消化科就診。
胸痛 如果胸口或胸前疼痛較固定,向內肩放射性疼痛,有壓迫感,且伴有心慌氣短等癥狀,可能與心臟疾病有關,應掛心內科;如果是因骨折等外傷導致的,在進行彎腰、側彎等轉位動作時疼痛加劇,可能屬骨科;若是有持續性胸痛,也可能是帶狀皰疹感染,屬皮膚科。由于心臟疾病較嚴重,因此出現胸痛應首先到心內科就診,通過心電圖等篩查。
腿疼 易在骨科、風濕免疫科、血管外科等科室間混淆,多數屬骨科。若是膝關節、手關節等全身多處關節出現兩側對稱性疼痛,則多歸風濕免疫科;若小腿肚有腫脹,手指按壓會出現疼痛,則可能是深靜脈血栓,應到血管外科就診。
這條規定來得如此突然,系主任在公布的時候語氣輕松平淡連眼皮都沒眨。后來得到的消息更可氣,原來學校早已取消了這條規定,只是有些院系出于追求學風的“全面考慮”,硬是把這條規定保留了下來。很不幸,我們系就是一個追求學風的系。
禁令下來后,倒也不是那么難以忍受――我們從小到大被禁止的事太多了,都習慣了:幼兒園時,禁止不睡午覺;小學時,放學回家要排隊禁止亂跑;中學時,禁止談戀愛……禁令頻下,我們不是仍然一路闖關長大到十八歲嗎?
但這次不同,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這條規定出現在大學,出現在我們十八歲之后。學校似乎總是不相信我們的自制力,但既然我們已經成年了,是不是應該考慮移交權力,讓我們自己對自己負責?
學校或系里采取這條規定無非是想讓大一的新生安心學習,平安度過大學第一年的過渡期,說白了就是別掛科。這樣做當然是有道理的,畢竟現在網絡成癮、游戲成癮的人那么多。萬一新生里出現一大批掛科的,說出去不好聽,也是誤人子弟啊。但我感覺這種干脆連電腦都不讓買的做法,就像是你女朋友幫你洗衣服,結果把兜里的手機也給一塊兒洗了,然后還跟你說人家也是一片好心嘛!你還能埋怨她什么呢?
這規定其實狡猾得很,大一不讓買,大二以后可以買,難道晚買一年,網絡成癮、游戲成癮的人就會少嗎?不見得。大二以后不是照樣可能掛科嗎?這條規定妙就妙在:等你到了大二,把大學里面如何“學習”弄明白了,知道怎么樣不會掛科了,學校就讓你買電腦了。
我想,真正正確的做法應是靈活而又切中要害的。學校制定規定的重點不應該針對是否買電腦,而應針對是否游戲成癮;采取的措施不應該是禁止用電腦,而是強化監督合理使用。事實上,我的學校當時已看清了這點,因此取消了規定,可悲的是,我們系里還沒有看清。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輔導員,也是這條規定的直接執行者。他比我們大四屆,那年正讀研一。我們跟他說,何必呢?你也是過來人,相煎何太急呀?他說,少來這套,我們當時那年代還買不起電腦呢。
但我們的輔導員是聰明人,明白事情的重點,對待規定的態度也比較靈活:規定說新生不準買電腦,但早已買了電腦現在從家里帶過來的總不能沒收吧?于是又有不少人紛紛“從家里帶來了電腦”。輔導員還使出高招,定下了一條輔導員禁令:“禁止學生用電腦玩游戲。如果發現違規,將沒收其主機電源線:第n次發現將沒收2的n-1次方個星期。”
我覺得這真是一條非常人性化的規定。既實現了杜絕游戲的目的,又不影響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的感情。輔導員時常會到學生宿舍里抽查,但實際上他后來的執法也并沒有十分嚴格,偶爾還會跟我們一起玩一下……
宿舍群體;宿舍群體效應;學風
【作者簡介】張志勇(1979—)男,遼寧義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現任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葫蘆島校區學生處學生教育管理科科長,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研究。
學生在宿舍生活中,宿舍群體成員之間在行為上相互模仿,在思想上互相認同,逐漸形成一種比較統一的群體行為,也就是產生了群體效應。目前的大學生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有些宿舍所有學生都拿到了獎學金,有些宿舍所有學生都有掛科,有些宿舍所有學生都紀律松散等。學習成績不好,紀律松懈的現象往往是一個宿舍或一個團體的行為。這說明同學之間,特別是關系親密的同學之間,彼此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都在互相影響和同化,即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本文意在通過調查研究宿舍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不同宿舍群體的學習情況來分析宿舍群體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等,從而探尋如何通過改進宿舍群體及其成員之間的認識和行為,來形成較好的宿舍群體效應,促進學風建設。
為了更準確的把握學生宿舍群體效應對學風建設的影響,特擬定調查問卷。問卷共發放69份,其中30份發給宿舍群體成員沒有掛科的(A組),39份發給宿舍群體成員中有2~4人掛科的(B組),回收率為100%。個別訪談的對象是高峰、張楠、潘玉偉等20余名學生,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
1.宿舍群體學習狀況調查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情況的整理、匯總,調查結果歸納為以下八個方面:
學習規劃和專業了解方面:A組的調查結果是97.67%的同學對專業比較了解,87%的同學對學習有明確的規劃;B組的調查結果是43%的同學對專業比較了解,36%的同學有明確的規劃。
學習態度方面:A組的同學沒有經常曠課、遲到的,有86.67%的同學從不曠課遲到;B組有12.82%的同學經常曠課、遲到,僅有2.56%的同學從不曠課遲到;A組的同學有86.67%的同學經常上自習,B組為51.29%。
課堂狀態方面:A組有97%的同學在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B組有49%的同學在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
業余時間利用在學習方面:A組有30%的同學業余時間用于學習,B組有12.82%的同學業余時間用于學習。
網絡利用方面:A組有20%的同學業余時間玩網絡游戲,B組有43.59%的同學業余時間玩網絡游戲。
宿舍學習風氣方面:A組有76.67%的同學認為自己宿舍的學習風氣較好,B組有38.46%的同學認為自己宿舍的學習風氣較好。
宿舍成員間互助方面:A組有90%的同學宿舍群體成員間關系好,B組有71.79%的同學認為自己宿舍群體成員間關系好;A組有70%的同學在遇到困難時先找自己宿舍群體成員,B組有58.97%的同學在遇到困難時先找自己宿舍群體成員;A組有73.33%的同學所在宿舍成員間在學習上經常互相幫助,B組有46.15%的同學所在宿舍成員間在學習上經常互相幫助。
宿舍內部關系方:A組有100%同學認為宿舍群體成員間比較了解,B組有97.43%的同學認為宿舍群體成員間比較了解;A組有86.67%一起或輪流打掃宿舍,B組有84.62%一起或輪流打掃宿舍;A組100%支持宿舍長工作,B組84.62%支持宿舍長工作。
從以上八個方面數據顯示可以得出結論:沒有掛科的宿舍無論從學習規劃、專業了解、學習態度、課堂狀態、業余時間利用、網絡利用、學習互助等方面都要比掛科的宿舍好,也就說明宿舍群體學風和宿舍學習狀態、氛圍有關系。另外,宿舍成員間關系良好,且都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說明通過宿舍群體效應來改變宿舍群體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是有基礎的、可行的。
2.宿舍群體學風現狀的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導致現在學生宿舍群體學風欠佳的原因大體可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自我約束能力差: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是90后,他們從小到大是在家長、老師的“看管”下成長起來的。進入大學后,很容易產生“松口氣”的想法,面對各種“玩欲”的誘惑和大學寬松的管理,慢慢地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表現出在生活上的不自立,自我約束能力亟待加強。
學習方法不當:據調查,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后,都非常想認真的學習好大學的知識,在新生入學后學校也會安排一些專業介紹,如何學好大學知識等講座,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但是由于學習主動性差,學習方法須改善,知識結構理解不透,所以對于新生來說,專業介紹、講座等太抽象,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很少接觸,理解不深,效果欠佳。非專業課程很少用心去學,對專業課的學習也存在“看”、“等”的想法,影響了其學習習慣的養成,導致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不理想。
宿舍核心人物的導向作用:據調查,在宿舍群體一般來說會出現一個核心人物,核心人物的行為會影響、輻射到宿舍群體的其他成員,核心人物有的是學生干部,在我們的視野范圍內,有的不是學生干部,對他們關注的較少,影響了整個宿舍群體成員的學習狀態和效果。
宿舍群體的集體學習活動內容匱乏:通過調研,絕大多數的宿舍經常一起或輪流打掃宿舍的衛生,因為宿舍的衛生經常有人檢查,衛生不好會受到通報,說明他們是很有宿舍集體榮譽感的。此外,他們也會經常以宿舍為單位參加一些文體方面的競賽,而在宿舍間開展學習的活動卻很少甚至沒有,亟待改善。
對宿舍群體效應的認識不夠: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們通常只注重對學生個體的指導和班集體的指導而忽視了對宿舍集體的指導,幫助指導了“問題宿舍”中的個體,忽視了“問題宿舍”群體及群體效應,導致工作不完整,效果不佳。
3.改進宿舍群體學風現狀的對策建議
發揮宿舍群體效應,促進學風建設建議從以下七個方面入手:
關心個體,關注群體:現在的大學生有主見、重實際,但在情感上表現為孤獨、不自立,他們需要學生工作人員的關心和指導,要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尤其在學習方面,學好本領才能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大學的校園里,大多數的學生歸屬于各種群體之中,不同的群體對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在這些群體之中,宿舍群體是存在時間最長的,是所有群體中非常重要的,把握住宿舍群體對做好學生工作,更好的培養學生成長成才,加強學風建設,促進優良校風的形成至關重要。
本人在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大學四年期間,始終抱著認真勤勉的學習態度,秉承我為人人的處事原則。四年時間,實現了專業知識的積累,收獲了朋友知己的稱美。我深感這四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型期,四年的磨煉,磨掉了進大學之前一直持有的壞脾氣,學會了寬容與理解。在這里,我要誠征的感謝日日教誨我的老師們,是你們的無私奉獻成就了我的今天。
當然,四年里,還有好多事情沒有盡力去做到盡善盡美。首先,沒有好好學習日語。因為在日語學習的開始階段就落下了許多基礎知識,使得后邊的學習很吃力,日語順利榮膺掛科次數最多的掛科王。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后,才深深的發現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想在社會上混的好是件很難的事情。其次,在校期間將大把大把的時間用在了上網上,沒有留出時間好好規劃自己未來,除了專業英語知識之外,沒有學到其它的可以拿的出手的技術。這讓我在畢業找工作時吃了很大的虧,工作后才開始現學現用一些知識,所以注定了剛工作時要有一個辛苦的積累的過程。
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培養“三會三有”(會學習、會思考、會做事;有誠正之心、有一技之長、有敬業精神)的專業人才,自認為自己通過這四年的學習深造,已經成為了一“三會三有”的好學生。
現如今,在這個畢業離校的季節,回顧大學四年走過的路,展望未來要走的路。我躊躇滿志、熱血洶涌,想要立馬投身到社會的大洪流中去,做一個翻云覆雨的弄潮兒。畢業自我鑒定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