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口腔實習報告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記得剛進醫院的第一天,護理部的老師讓我們熟悉這整個醫院,我們醫院分為幾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門診大樓總共有八層。一層分別是急診,服務臺,大廳,中藥房,西藥房,住院收費處,核磁共振室以及放射科和CT室;二層是B超室和各科室的門診以及通往住院部的通道,還有化驗處;三層是各科的門診,心電圖室等;四層和五層也是門診,病案室等;七層是護理部院長室等所有的領導都在這層,八層還有全院最大的會議室。第二部分就是住院處了,分為倆部分,一個是內科住院部一個是外科住院部,內科外科分得很清,一般的科室都在這里。傳染科和兒科以及五官科是單獨的。其次食堂和后勤部門在一棟樓中,還有一個車庫。大概的結構就是這樣了,就這樣終于開始了我期待已久的實習生活了。
我實習的第一科就是服務臺,原本以為可以進科室的,結果有那么一點失望,沒想到在服務臺的這一個月中,對接下來的實習有很大幫助,讓我很快熟悉了醫院環境,以及看到了很多各種各樣的人與事,其實服務臺的工作很輕松,每天就是回答問題,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工作,第二科是心臟內科,終于要走進病房,走進科室,對此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于護理工作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剛去的時候護士長給我們分別安排了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先帶領我們熟悉了這里的環境,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各班工作,接著為我們講解工作性質。好在有帶教老師什么事情都為我們講解,有些事情也讓我們去動手,帶教老師的豐富經驗,慢慢的我們也熟悉了這科的工作流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環境的熟悉,實習生活也逐漸進入正軌,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很重要的收獲,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最后一科就是重癥監護室了,雖然時間很短,但卻是我感觸最大的一個科室,猶豫病情嚴重,要給病人口護,翻身,導尿等等;我很認真的學習各個方面的知識,了解各種護理技術,練習各種操作,以及無菌操作。監護室的工作很繁瑣,方方面面都要把病人照顧到,雖然累但是真的學到很多東西,有的儀器是別的科室看不到的,這一個月,我對護理知識以及護理技術都有了新的認識,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滿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從生理學角度如呼吸,循環、體溫、飲食、排泄、清潔、環境、活動、休息、姿勢與等方面出發,由護士運用護理技術來實施的。當病、人由于疾患等原因而不能自行漱口、刷牙時,護士應對其進行口輕護理,這不經可是病人保持口輕清潔,濕潤、去除口臭感到舒適,還可預防口腔感染,防止發生并發癥。排尿時人的正常勝利活動,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對于排尿發生障礙的尿潴留病人,在查明非尿路阻塞所指的情況下,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改變病人的臥位,熱敷和按摩病人的下腹部,利用條件反射來誘導排尿,如聽流水聲、溫水沖洗會陰等。如上述措施無效,還可在無菌操作下施行導尿術,把尿液從膀胱內引出,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滿足其排尿的基本需要,滿足病人的治療需要,采取的護理活動有觀察生命體征、給藥、肌內注射、靜脈輸液、輸血等。對腹部手術后病人,協助其取半坐臥位,可促使感染局限化,減少毒素吸收,減輕傷口縫合處張力,以緩解疼痛,促進愈合。對高血脂病人,常采用低脂飲食,限制病人動物性脂肪的攝入,以配合藥物治療等。在病室實習期間掌握了各種鋪床法,臥床病人更換床單法。病人入院及出院護理,口腔護理,褥瘡的預防、治療及護理,晨晚間護理,血、尿、便、常規標本采集的意義以及方法。知道了醫囑處理,病室報告、重癥記錄、護理病例,體液出去量記錄單的書寫方法。熟悉了口服、霧化吸入、注射給藥法。藥物過敏試驗及溶液配制法,皮試結果的判斷,靜脈采血、輸液、輸血的方法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測量與記錄方法,體溫單繪制法,氧氣吸入法、吸痰法、鼻飼法、洗胃法、灌腸法,男、女病人導尿術。監護儀、呼吸機的使用方法及保養。心電圖的波形特征,各種飲流管道的原理及護理要點。在急診室習期間熟悉了分診的方法,常用急救藥的作用,劑量、適應癥及用法、常見中毒病人的搶救方法。例如;洗胃機的使用及各種中毒癥狀的搶救注意事項。掌握里心肺復蘇術。在外科實習期間掌握里無菌技術操作,穿脫隔離衣的方法。知道了換藥原則及胃腸減壓的方法。外抗常見病的臨床表現及手術前、后的準備及護理。
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都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態度良好,努力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用于實踐,在此過程中我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驗,盡力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凍斷培養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通過這幾個月的實習,本人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都有所提高;
我們發現,護士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醫院不能沒有護士,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著完整的體系,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因為有了臨床的實習,我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盡的了解這個行業。進入臨床的第二個收獲:正確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態度。同時意識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們的法制觀念不斷增強,懂得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現代護理質量觀念是全方位,全過程讓病人滿意。這事人們對醫療護理服務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豐富了法律知識,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可以使護理人員懂法,用法,依法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護士這個職業很平凡卻又很偉大,一個好的護士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職業素質,要耐心,細心,膽大。護士會得到病人尊重的同時,也會時常受氣,受累,但是也必須用笑臉去面對病人。護士長常教導我說,我們護士也算是服務行業,就算你再累,再氣,也要臉上充滿笑容。剛開始,我對這句話很不在意,甚至有些反感,覺得當護士怎么就這么委屈呢?但是經過幾個科室的學習,感覺就是不一樣了,忙了,充實了,也學了不少東西,也明白了怎樣處理護患關系。
在這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 踏實工作,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 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都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 在各科室的實習工作中,本人嚴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時參加護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確回答帶教老師提問,規范熟練進行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及專科護理操作,正確執行醫囑,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能規范書寫各類護理文書,及時完成交接班記錄,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評估護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工作,認真執行無菌操作規程,能做好術前準備指導,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能認真分析,及時解決,能熟練進行內,外,婦兒及重癥監護等各項護理作,對各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應對,在搶救工作中,一絲不茍,有條不紊,得到了患者以及家屬的信賴和好評。
在這段短暫的實習時間里,我們的收獲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匯來概括就顯得言語的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收獲太多,甚至,只是沒有必要將它一一列出,因為我們知道實習期間的收獲將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體現,所以我們用某些點線來代替面,用特殊代表個別。總之在感謝一附院培養我們點點滴滴收獲時,我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
關鍵詞:民辦教育 應用型本科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b)-0116-03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經濟全球化、工業現代化和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潮流背景下,近年來新建本科高校在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辦學定位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加強實踐教學作為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在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科學研究上起著助推器的作用,是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為社會服務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比較受關注的問題。如何在醫學院校辦出應用型本科醫學院特色,該文根據近年來的探索、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各個體系功能的正常發揮,探討了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前提與保障。初步確定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是方向、課程體系是基礎、考核體系是導向、保障體系是保證、管理體系是手段,該文從這些方面對醫學院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進行了分析。
1 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合理確定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1)學校緊密結合山東省作為經濟大省和醫藥大省的實際,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醫藥衛生行業發展和為人民健康服務作為自身的辦學使命,為基層醫療單位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醫學人才。
(2)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2 構建民辦應用型本科醫學院校實踐教學體系
民辦本科醫學院校升格后還存在著一些新的問題,應用型本科醫學教育與高職專科醫學教育相比,既有相同點又有較大的不同之處,高職院校主要是是培養一線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院校,而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院校,同時擔負培養生產第一線需要的管理者、組織者以及職業學校的師資等任務。高職教育時期的實踐教學體系,與社會、醫院、企業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實踐能力要求存在差距。目前,我國民辦應用型本科醫學院校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實踐教師自身的能力以及素養不夠,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及相關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國的民辦應用型本科醫學院校在相關教學的過程中,缺乏與醫院等多方單位的合作,使得實踐教學難以得到有效的開展。除此之外,我國的民辦應用型本科醫學院校實踐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質量監督不到位以及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基于此,就需要更深層次的校企(醫院)合作和產學研,這就需要構建新的實踐教學體系。
2.1 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1)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內容。使學生獲得實踐知識,開闊眼界,豐富并活躍學生的思想,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進而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修正、拓展和創新。[1]
(2)調整教學目標。實踐教學目標體系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素質拓展、基礎技能、專業技能、綜合實踐(專業綜合能力、綜合實習)、創新實踐為培養模塊進行構建。
(3)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學院根據教學目標體系,制定了以實訓為主體,獨立實踐課程的專業培養計劃。同時,貫徹以實踐教學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目標。
(4)制定專業技能規范。根據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提出系統的技能訓練要求,并規定必須完成的內容。
(5)修訂實踐教學計劃。各專業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結合該院的實際情況,重新修訂實踐教學計劃,使其更具科學性、可操作性,注重實效性。
2.2 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2.2.1 理論教學以“必需、夠用”為度
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使其能夠對自身的理論知識進行高效的應用。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加強對于傳統理論教學模式的轉變,促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及完善,從而提高實踐教學的比重。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學時比例達到1∶1。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中醫類專業畢業實習時間不少于48周,護理類、藥學類、醫學技術類專業畢業實習時間不少于40周,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踐能力訓練。
2.2.2 “二課堂”聯動
第一課堂:除實驗實訓、見習、實習外,還包括課程設計、專業綜合能力實踐(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
第二課堂:學生社團、體育俱樂部、各類培訓、考證考級、自主實踐、學科競賽與科技活動、社會調查成果、產學合作教育等。[2]
2.2.3構建“遞進式”的實踐教學模式
在促進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加強上述兩個方面的措施之外,還需要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構建起“遞進式”的實踐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分為三大層次版塊,分別是:基本技能、專業技能以及綜合技能。
2.3 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實踐教學組織管理、運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個方面。
(1)組織管理:一是學院教務處開展實踐教學的宏觀管理,促進各類管理條例以及標準的制定,并將相關的管理任務分攤下去,從而促進相關工作。
(2)運行管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以及部門按照下述的兩個方面進行作業:一方面是加強對于醫學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從而促進人才的培養以及學生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對實踐性教學環節應做到6個落實:計劃落實、大綱落實、指導教師落實、經費落實、場所和考核落實;抓好4個環節:準備工作環節、初期安排落實環節、中期開展檢查環節和結束階段的成績評定及工作總結環節。[3]
(3)制度管理:在制度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實踐教學計劃、課程大綱以及教材的管理。[4]
2.4 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目前,我國民辦應用型本科醫學院校在構建教學保障體系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到下述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對于具有臨床、生產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二是促進先進設備設施的引進;三是構建良好的實踐環境;四是加強實踐教學經費的投入以及運用。
2.4.1 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質量建設。積極采取職業教育改進與培訓、實踐教學能力提高等措施不斷加強師德建設。其次,建立專業水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雙師型”準入制度。以“教、學、做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及職業綜合能力為目標。用政策規定來鼓勵教師的積極性,在學校與醫院、生產單位之間進行有序流動,自覺深入到行業一線熟悉臨床、生產,參與科研和技術開發。
2.4.2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1)實驗實訓室建設注重仿真性、先進性和完整性,盡可能仿真或模擬職業環境,學生得到基本訓練后,再進入校外實習或實訓場。
(2)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規模,制訂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規劃。學院教務處結合各系部的建設規劃,制定學院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規劃。
2.4.3 實踐教學經費保證
學院應保證實踐教學經費的投入,實現實踐教學目標,同時提高經費使用的效益。
2.5 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建立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重視實踐教學,促進實踐教學質量快速提高,加強宏觀管理的主要手段。
(1)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學生評價體系。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綜合實驗能力的考評,并促進相關方案的制定。在實際的考核作業過程中,需要采用諸如筆試、操作考試多種方式進行相關的操作,從而實現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考評。另一方面,實習考核可通過實習報告、OSCE考試、理論考試、設計和答辯等形式進行。同時要注重學生學業形成性評價。
(2)建立教師評價體系。在這一環節中,民辦應用型本科醫學院校的教務管理部門需要根據實踐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學目標的完成度等相關參數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體系,從而以此為基礎,促進實踐教學任務的完成。
3 該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該校緊緊圍繞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指導思想,實施實踐教學提升計劃,強化建設以素質拓展模塊、基礎技能模塊、專業技能模塊、綜合實踐模塊和創新實踐模塊為載體,構建了集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管理、實踐教學保障和實踐教學評價“五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見圖1)和以附屬醫院為龍^,教學醫院、實習醫院和社區基地為基礎的“高低結合、綜合與專科互補”的三級實踐教學基地網絡。
參考文獻
[1] 楊春春,劉俊萍.中外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7,9(3).
[2] 王志英,蔣宗禮,楊波,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與規范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9(2):42-44.
[3] 安玉雁.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及運行[J].職業技術教育,2012(2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