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安全管理基本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安全管理基本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安全管理基本制度

    第1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1企業改制重組的基本方式與特點

    (1)整體改制。所謂整體改制就是將原企業的所有資產凈值折合成股份,設立股份公司,原企業注銷,原企業股東成為股份公司股東。不僅非公司制企業,如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等可以進行整體改制,有限公司也可以采取整體改制的方式設立股份公司。

    (2)部分改制。顧名思義,部分改制就是企業以部分資產進行重組,通過吸收其他股東的投資或轉讓部分股權設立新的企業,原企業繼續保留。部分改制比較適合于大型企業的改制,尤其是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多采用部分改制的方式。

    (3)企業重組——涉及到業務重組、資產重組、股權重組、債務重組、人員重組、管理體制重組等。

    (4)企業改制后,在隸屬關系、管理體制、機構、員工身份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改制后新成立的企業一般為獨立法人單位,員工為新公司員工。根據公司法有關規定,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改制后的企業與原企業之間不再具有“隸屬關系”,而關于安全管理由誰負責、由誰監管、由誰考核等問題,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沒有具體的規定和說明。

    2對改制重組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

    國內以產權制度改革為主的國企改制重組不斷進行,企業產權結構將發生根本變化。新的公司與原母公司也不再是上下級的關系,是平等的企業法人之間的關系,原母公司只能以出資額行使股東權利,政府安全監管方面會在一定時期按改制重組前的方式運行,容易出現缺位。現實要求對改制企業的安全管理必需有新思路、新辦法。開灤集團的基本做法是: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研究,結合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聯系開灤集團輔業改制的實際,形成了對改制單位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確保改制過程中安全工作不失控,改制后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檔?;驹瓌t是堅持“三個同時”、做到“四個分別”、落實“五個不變”?!叭齻€同時”即:堅持謀劃改制方案的同時謀劃安全工作,實施改制方案的同時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設置改制后企業機構的同時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并配備好安全管理人員?!八膫€分別”即:安全指標分別確定、安全制度分別建立、安全質量標準分別制定、安全考核分別進行。“五個不變”即:無論是相對控股,還是參股企業,在改制前、改制中和改制后均要做到安全管理機構不變;安全管理人員配置不變;安全管理職能不變;安全管理制度不變;安全工作考核不變。

    3對改制重組企業安全管理模式設計

    為了適應新體制帶來的變化,出資單位(人)既不能沿用過去那種“行政式”一管到底的傳統做法,又不能放棄對這些企業的安全管理,應以安全發展觀為指導,從完善機制入手,增強各級領導安全管理創新意識,積極推進安全管理機制創新,以適應新時期安全工作的需要,對改制單位的安全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

    (1)為確保改制企業安全工作不失控、安全監管不斷檔、安全投入有保障,做好改制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本著尊重事實、依法管理的原則,對改制企業的安全監管按照不同的企業性質,確定不同的監管模式,實施不同的監管職能。

    (2)出資單位(人)對全資子、分公司、控股公司(股比占50%以上),應對其實行全面的安全監管及考核。

    (3)為確保出資人安全責任到位,出資單位(人)對相對控股公司(一般認為是第一大股東且股比占30%以上),相對控股出資人與新組建的企業雙方協商一致,采取合同契約式的安全監管,契約中明確雙方各自的權利、義務、責任,確定監管的內容、形式和方法。

    (4)對改制重組后成為出資單位(人)參股的企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有關規定,這些企業應獨立承擔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出資單位(人)不再對其行使安全管理職能,也不再承擔新組建公司的安全生產責任,按出資比例承擔法律規定的有限責任。但是,在未正式移交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之前,要繼續對參股企業的安全工作進行監督、指導、服務,按出資比例承擔法律、法規框架內規定的責任。

    4新組建公司安全管理

    (1)加強安全基礎工作,推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安全基礎工作是安全生產的基石,是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安全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前提。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改制重組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以及社會環境都發生較大變化,必須用發展的觀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適時修訂、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特別是要根據改制后安全管理的新特點,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安全責任主體,理順業務流程,用制度來規范管理行為。要對組織機構、工作內容、職責分工以及崗位責任等方面重新進行明確。

    (3)修訂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隨著改制重組企業生產規模、業務范圍、經營范圍等方面的變化,增加了許多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工種;企業改制重組的深入和管理的細化,出現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的新情況。企業負責人應組織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工藝規程。

    (4)根據人員重組實際,分層次做好全員安全培訓,公司高管人員以學習國家頒布的各種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重要文件為重點;安全管理人員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管理技術、管理方法等為主要內容的業務知識培訓;對員工重點培訓安全生產的基本常識,本崗位應知應會,崗位危險預知和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特殊工種的崗位性強、技術特點突出,對安全生產影響大,因此作為重點對象來培訓。

    (5)加強現場安全管理,推行安全確認。安全確認是落實規范管理、規范操作的關鍵環節,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可靠保證,生產作業過程和環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為使生產作業過程和環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時消除,應組織開展崗位安全確認。

    第2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關鍵詞]考試安全;安全管理;管理改革

    高??荚嚢踩芾砑仁枪芾砜茖W的范疇,又是教育科學的范疇,其特點在于它不但要利用現代管理和技術手段來維護考試活動的外在安全,更要運用現代教育和教學方法來解決考試活動的內在安全。高??荚嚢踩芾砀母锸且豁椣到y工程,不僅要認真分析高??荚嚢踩芾淼默F狀與問題,也要充分認識高??荚嚢踩芾砀母锏囊饬x與價值、思路與特點,更要全面明確高??荚嚢踩芾砀母锏哪康呐c內容。

    1高??荚嚢踩芾淼默F狀及其改革的趨勢1.1高校考試安全管理發展的主要成就

    (1) 高??荚嚢踩芾淼囊庾R不斷增強。高校考試作弊和考試舞弊等考試不安全事件發生頻次、規模的增長和擴大,使得高??荚嚢踩芾碚?、學校、政府和社會意識到深化高??荚嚢踩芾砀母镆呀浀搅丝滩蝗菥彽牡夭?;(2)高校考試安全管理的預防和懲罰體系日趨完善并達到精細化的程度。以《國家教育考試考務安全保密工作規定》(教考試[2004]2號)、《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令第18號)、《關于全面加強教育考試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學[2004]15號)、《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國家教育考試工作的幾點意見》(教考試[2007]3號)、《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監考工作手冊》等為例,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行高校考試安全管理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信息化和專業化,其制度設計體系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精細化管理的程度。

    1.2高??荚嚢踩芾泶嬖诘闹饕獑栴}

    (1) 高校考試安全管理主體對高校考試的本質屬性缺乏根本性認識,考試對象主體利益導向模糊或錯誤,考試誠信教育明顯無力;(2)高校中傳統考試和現代標準考試的安全管理觀是建立在預防與懲罰和標準化基礎之上的,它關注的是考試過程管理,過分強調考試安全的管理(制度)性而忽視了對引發考試安全問題根本原因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沒能形成科學的高??荚嚢踩芾淼闹笇枷牒屠砟?,即它是一種管理(制度)性高校考試安全管理觀;(3)現行高??荚囍饕袊医逃荚嚭蛯W業水平考試兩種,在這種雙重結構下,高校學業水平考試安全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依據國家教育考試安全管理制度規定設計的,沒有根本性差別,高??荚嚢踩芾韺嵺`的結果并沒有像制度設計者預期的那么絕對安全有效;(4)受傳統考試和現代標準考試以及社會轉型期的影響,高??荚囄璞?、考試作弊等考試安全問題導致考試結果不公現象凸顯,對高校師生及其家庭造成嚴重傷害,高??荚嚬胶蛢r值遭受信任危機等等。這種狀況不利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不利于學習型和諧化社會的構建。

    1.3高??荚嚢踩芾砀母锏闹饕厔?/p>

    (1)高校考試安全管理問題逐漸受到高校教育決策者、組織者、管理者、研究者等的重視,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層面、方法、手段努力,試圖達到一定程度的高??荚嚢踩芾?,實現高校考試的預期效能和公平公正等;(2)高??荚嚢踩芾韱栴}的政府、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利益相關者等不同利益主體站在各自的主觀立場上,或者需要保持高校考試安全現狀維持某種平衡以保留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需要打破高??荚嚢踩F狀來實現自身應得的利益等;(3)高??荚嚢踩芾韱栴}受到社會轉型期社會環境和高校內部行政化、產業化、市場化等辦學環境的內外因素的深刻影響,通過高校內部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考試管理改革、教學和學習環境優化等實現高??荚嚨念A期效能和公平公正倍受質疑,高校考試能否實現安全管理、科學管理、人性化管理遭到懷疑;(4)高校考試安全管理問題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環境下能否、是否通過高校內部以教育教學為主的改革達到高??荚嚨陌踩芾沓蔀楦咝?荚嚢踩芾砀母锏母拘詥栴},高??荚嚢踩芾砀母锏膶崿F需要理論的支撐和實踐的檢驗。

    2高??荚嚢踩芾砀母锏囊饬x與價值

    2.1高??荚嚢踩芾砀母锏闹饕饬x

    (1) 高??荚嚢踩芾砀母镉欣谵D變現存高校考試安全管理觀念,逐漸生成新的高??荚嚢踩芾砝砟?。高??荚嚮顒幼鳛楦咝=逃虒W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本質上是教育性的,教育性是高??荚嚮顒拥母緦傩浴?茖W合理的高校考試安全管理觀應該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建立在教育性是高??荚嚮顒拥母緦傩赃@一基本觀點之上的,并以此為邏輯起點深入分析引起考試安全問題的客觀和主觀、內部和外部等原因,堅持以教育性管理為主的,適應當代學習型社會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不斷發展的思想觀念體系,即它應該是一種教育(學習)性高??荚嚢踩芾碛^;(2)高??荚嚢踩芾砀母镉欣诟母铿F行高??荚嚢踩芾碇贫仍O計體系,逐步建立新的高??荚嚢踩芾眢w制機制??茖W的高??荚嚢踩芾眢w制機制要把有限的管理資源通過高等教育教學及其管理規律的正確引導,運用以人為本,充滿人性化、和諧化、高效化的機制合理分配以達到最優化的效果;(3)高??荚嚢踩芾砀母镉欣诟淖儸F下高校考試結果不公現象,維護公平正義。在高??荚囘€作為一種評價、區分、選拔、競爭等形式存在的社會里,高校考試公平依然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部分。要消除高??荚嚢踩珕栴}對教育和社會的危害,切實維護高校教育公平和廣大學生、教師的權益;(4)高??荚嚢踩芾砀母镅芯坑欣诟倪M現有高校教育教學及其管理等,不斷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推動高校人才培養的改革和發展等。高??荚嚢踩芾硎歉咝?荚嚬芾淼闹饕M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學及其管理的重要成分,高??荚嚢踩芾砀母镅芯坑欣谕苿痈咝=逃虒W評價、專業課程設置等一系列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動力。

    2.2高??荚嚢踩芾砀母锏闹饕獌r值

    (1) 高??荚嚢踩芾砀母镉兄诮⑿碌目茖W的高校考試安全管理理論體系,對社會轉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新時期推動高??荚嚢踩芾戆l展,指導高??荚嚢踩芾淼膶崿F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2)高??荚嚢踩芾砀母镉兄诟咝Uw安全管理及整個教育和社會的安全和穩定。高校是考試的重要場所,高??荚嚮顒由婕暗膫€體利益和群體利益十分復雜,高校考試安全管理不當往往會造成巨大的人身傷害、經濟損失甚至社會動蕩。因此,高校考試安全管理不僅有教育層面的重要價值,更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現實價值;(3)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深化理性認識,揭示影響高??荚嚢踩芾淼母鞣N因素及其本質。影響高??荚嚢踩芾淼囊蛩赜腥藶橐蛩?、社會因素、自然因素等,其中人為因素是主要因素。高校考試作弊人為因素分個體作弊和集體作弊,高校高科技作弊特別是利用現代信息手段作弊有很強的隱蔽性和很大的危害性,是影響高校考試公平正義的重要因素之一;(4)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克服高?!翱荚嚦绨荨?[1]。高??荚嚤举|上只是教育教學和學習的一種工具和途徑,而高?!翱荚嚦绨荨笔强荚嚬δ軘U大和異化的不良后果的表現和反映。

    3高??荚嚢踩芾砀母锏乃悸放c特點

    3.1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原則

    高??荚嚢踩芾砀母镆钥茖W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為指南,以建立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為根本目的,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提高教育質量為基本目標,以維護教育公平為主要任務,不斷改革高校考試安全管理理念、制度、方法等,使高校考試安全管理真正走上科學管理的道路。要遵循高校教育、教學、考試及其管理改革的基本規律,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科學管理、考試安全、考試公平為改革的基本原則。要全面考察高??荚嚢踩珕栴}現狀及其產生的負面影響和危害,深刻分析引起高校考試安全問題的根本原因,認真思考高??荚嚢踩珕栴}的突破點,努力探索解決高??荚嚢踩珕栴}的基本思路、制度設計、方式方法等。要把高??荚嚢踩芾砼c高校整體安全管理及整個教育和社會安全結合起來,把高??荚嚢踩芾砼c維護廣大考試主體利益和考試公平結合起來,把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結合起來,把高校考試安全管理理論創新與高??荚嚢踩芾韺嵺`創造結合起來等。

    3.2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特點

    科學化思想:即以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實踐論等為哲學理論基礎,剖析高校考試安全問題存在的歷史文化傳統、現實經濟政治技術等根源,揭示高??荚嚢踩珕栴}存在的形式、本質和危害;以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法學等為學科理論基礎,解析高校考試安全問題存在的教育教學、學習心理、管理觀念、法律法規等緣由,構建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的學科理論框架。教育學視角:以高??荚嚨慕逃虒W性本質和高校教育教學的人才培養職能為邏輯前提,審視高??荚嚢踩珕栴}存在的人才培養目標導向、專業設置、課程評價和教師教學等因素,建構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的方向、目標、重點、路徑、方法和措施等教育教學性改革模式。教育性體系:以高校教育教學特別是考試安全管理組織、制度、體制、機制等為實踐基礎,分析高??荚嚢踩珕栴}存在的管理制度和體制機制等原因,建立高??荚嚢踩芾砀母锏默F實教育教學性綜合改革體系。教育性方法:以高??荚嚨慕逃约纯荚嚲哂薪逃赃@一基本觀點為邏輯起點和出發點,認識到高??荚嚢踩芾韱栴}是一個教育性問題,所以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最根本的方法是教育性方法和人的培養方法。教育性措施:措施不同于傳統和當前的誠信承諾教育,而是通過教育教學、人才培養、考試設計、社會評價等教育性改革措施,來徹底消除影響高校考試安全的主觀因素,從而實現高??荚嚨恼嬲踩芾怼?/p>

    4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的目的與內容

    4.1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目的

    (1) 要生成新的高??荚嚢踩芾碛^,即教育(學習)性高校考試安全管理觀。這種理念的邏輯前提和基礎是高??荚囀歉咝=逃虒W和學習的方式,而非區分、選拔等的工具標準,即它只有教育的價值而沒有評判的價值,它只有促進學習的功能而沒有定性的作用。當高校教學評價主體和社會評價主體不再以分數、成績單、證書等來區分、評判、選拔考試對象主體時,高校考試安全問題就只剩下人類不可抗力了;(2)要建立新的高??荚嚢踩芾眢w制機制。首先要把高??荚嚺c國家教育考試、社會各級各類考試區分開來。其次要把有限的管理資源通過高等教育教學及其管理規律靈活有效地應用到高??荚嚢踩芾碜钚枰牡胤剑蛔詈笠黄聘鞣N強大的阻力,建立以教育教學和學習為目標的高校考試安全管理制度體系;(3)要建設新的高校考試誠信體系,維護教育公平。新的高??荚囌\信體系要建立在考試為教育教學和學習之上,克服以往考試誠信教育的缺陷和弊端;要實現從“學習為考試”向“考試為學習”的根本性轉變;要把廣大師生的權益和滿意度放在首要位置,消除高??荚嚢踩珕栴}對教育和社會的危害;(4)要建成由高校考試安全管理改革帶動的,以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的教育教學及其管理改革這一全方位改革的聯動機制,為構建學習型和諧化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4.2高??荚嚢踩芾砀母锏闹饕獌热?/p>

    (1) 改革現存高校考試安全管理觀念?,F存高??荚嚢踩芾碛^是傳統考試和現代標準考試的安全管理觀,這種高??荚嚢踩芾碛^主體對高??荚嚨谋举|屬性缺乏根本性認識,或有所認識但迫于政策制度導向和社會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技術、觀念等外部環境壓力,而暫時認同在當前有一定效果的以強化管理為主要方法的“治標不治本”的高??荚嚢踩芾碇笇枷?。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高校考試安全管理實踐從根本上說是不可能絕對安全的,因為它沒能理性分析和思考引發高校考試安全問題的根本原因;(2)改革現行高??荚嚢踩芾碇贫仍O計體系?,F行以預防和懲罰為核心的高校考試安全管理制度設計體系,把高??荚嚺c一般社會考試等同起來,把國家教育考試與學業考試等同起來,無形中強化了高校考試的社會評判和選拔價值的權重,而忽視了高??荚嚨慕逃虒W和學習的基本價值與功能,不科學的制度導向導致高校考試趨于“異化”狀態,精細化管理遭遇“防不勝防”的尷尬,頻繁的懲罰給考試對象主體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和精神壓力;(3)改革現下高??荚囌\信體系和考試結果不公現象和現狀。現下高??荚嚢踩珕栴}導致考試結果不公等現象依然嚴峻,“考試崇拜”愈演愈烈,“沒有考試的安全,就談不上考試的科學和公平,”“而考試的公平性則需要考試的安全性和科學性給予保證?!盵2]廣大師生的教育權、生存權和發展權以及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4)改革現有高校教育教學及其管理等?,F有高??荚嚢踩芾韱栴}與現有高校教育教學及其管理理念、內容、形式等有著密切的根本性聯系,高素質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面臨現有高校教育教學及其管理機制體制的根本性變革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新聞周刊編輯部.“考試崇拜”導致作弊泛濫[J]. 新聞周刊,2004(23):6.

    [2] 戴家干.從教育考試看教育考試機構的職能與定位[J].中國考試,2006(2):57.

    Reform of college examin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thinking

    Liu B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ffice,Nanjing,Jiangsu210023,China)

    第3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1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依據的標準

    GB/T28449—2012《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過程指南》規定了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工作的測評過程,既適用于測評機構、信息系統的主管部門及運營使用單位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狀況進行的安全測試評價,也適用于信息系統的運營使用單位在信息系統定級工作完成之后,對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現狀進行的測試評價,獲取信息系統的全面保護需求。GB/T28448—2012《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針對信息系統中的單項安全措施和多個安全措施的綜合防范,對應地提出單元測評和整體測評的技術要求,用以指導測評人員從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角度對信息系統進行測試評估。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根據現有技術的發展水平,提出和規定了不同安全保護等級信息系統的最低保護要求,即基本安全要求,包括基本技術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該標準適用于指導不同安全保護等級信息系統的安全建設和監督管理。

    2整合實施的思路

    2.1審核與測評的過程整合整合是為了在組織內部建立一套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及制度,而且該制度既符合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又符合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的管理要求,并給組織帶來收益,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資源浪費。根據對審核和測評的過程分析得知審核從表面上執行了測評的管理內容,但從整個審核和測評活動可得出,兩者的活動內容和組織方式非常相似,因此具備很強的整合條件,兩者的具體活動如表1所示。

    2.2審核與測評的控制措施整合整合GB/T22239—2008中的控制措施部分與GB/T22080—2008的附錄A完全可行,且整合后可避免多余、重復的管理資源。如GB/T22239—2008三級信息系統對資產管理的要求和GB/T22080—2008中的“A.7資產管理”基本保持了一致,具體標準條款映射如表2所示。若組織內存在等級保護三級或三級以上的信息系統,則該組織應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體系,這與組織單獨建立ISMS所達到的目標基本一樣,從整合的角度來看,通過實施整合,可以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具體的整合檢查表如表3所示。

    3結語

    第4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關鍵詞】 等級保護 電力調度 管理制度

    引言

    我單位開展了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安全建設整改、等級測評等工作。然而,隨著整改進程的深入,建立規范、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和管理體系,如何將等級保護中的管理制度與本單位自身的安全生產、班組文化等制度結合,給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通過建立等級保護管理制度體系能夠更全面的提高電力調度系統運維管理層次,實現信息系統、數據資源集成整合和綜合高效利用,支撐實現電力調度的信息化發展目標。本文結合筆者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實踐和理解,對等級保護管理體系在工作中的應用提出一些個人的想法,供讀者借鑒。

    一、建立等級保護制度體系目的和意義

    為更好的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依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公通字[2007]43號)、國家電網公司《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建設的實施指導意見》(信息運安[2009]27號)、《SG186工程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驗收標準(試行)》(信息運安[2009]44號)、《關于加強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和等級保護工作的通知》(調自〔2012〕65號)等要求。進一步加強電力調度系統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落實國網公司關于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安全防護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單位開展了信息安全等級測評和整 改工作。

    二、等級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分析

    等級保護管理制度體系提供了對組織機構中信息系統全生存周期過程實施符合安全等級責任要求的管理,包括落實安全管理機構及人員,明確角色與職責,制定安全規劃、開發安全策略、實施風險管理、進行監控、檢查,處理安全事件等,具體落實在要求則體現在等級保護測評指標中,等級保護管理要求如圖1所示。

    三、等級保護管理體系建設實踐

    在具體落實管理體系過程中,應結合原有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貫徹建立管理制度文件層級化和流程化管理概念,將方針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記錄表單等文件科學的管理運作;將信息化安全管理方針策略定義為一層策略文件;將溝通管理、信息化人員管理、授權與審批管理、文件規范性管理、介質管理、資產管理、網絡管理、系統管理、安全事件與應急管理、備份與恢復管理等方面定義為二層制度文件,落實一層文件中涉及的各方面運維和安全管理內容;將信息化運維管理的操作指導規范等定義為三層流程文件,支撐二層制度文件的具體操作;將所有信息化運維相關的表格定義為四層表格文件,落實并規范化所有運維操作,融合和動態的管理當前使用的管理制度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

    3.1安全管理的原則

    1)基于安全需求原則:組織機構應根據其信息系統擔負的使命,積累的信息資產的重要性,可能受到的威脅及面臨的風險分析安全需求,遵從相應等級的規范要求,從全局上恰當地平衡安全投入與效果;

    2)主要領導負責原則:主要領導應確立其組織統一的信息安全保障的宗旨和政策,負責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組織有效安全保障隊伍,調動并優化配置必要的資源,協調安全管理工作與各部門工作的關系,并確保其落實、有效;

    3)全員參與原則:信息系統所有相關人員應普遍參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并與相關方面協同、協調,共同保障信息系統安全;

    4)持續改進原則:安全管理是一種動態反饋過程,貫穿整個安全管理的生存周期,隨著安全需求和系統脆弱性的分布變化,應及時地將現有的安全策略、風險接受程度和保護措施進行復查、修改、調整以至提升安全管理等級,維護和持續改進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5)分權和授權原則:對特定職能或責任領域的管理功能實施分離、獨立審計等實行分權,避免權力過分集中所帶來的隱患,以減小未授權的修改或濫用系統資源的機會。

    3.2管理制度體系框架構建

    3.2.1工作目標

    建立安全管理組織并落實各個部門信息安全責任人,明確組織內各機構人員責任和工作職能,確定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方針策略,編制形成信息安全方針策略文件。

    3.2.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組織

    (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組織架構

    信息安全領導機構:供電公司信息化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對單位信息安全制定總體安全策略、監督和協調各項安全措施在單位的執行情況、設立落實信息安全責任。由供電公司分管領導擔任組長,小組成員為各個部門負責人組成。

    (2)明確各相關機構和崗位角色的責任和職能

    建立相應的職責文件,明確各相應領導、部門、崗位的職責。調度通信中心應設立信息安全工作的各關鍵崗位,如安全管理員、網絡管理員、操作系統管理員和數據庫管理員等,并將之與班組人員結合,并重視信息化人員的培養。

    3.2.3確定安全管理總體方針策略

    安全管理方針策略是為組織的每一個人提供基本的規則、指南、定義,從而在組織中建立一套信息資源保護標準,防止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引入風險。同時,還是進一步制定控制規則、安全程序的必要基礎。應當目的明確、內容清楚,能廣泛地被組織成員接受與遵守,且要有足夠靈活性、適應性,能涵蓋較大范圍內的各種數據、活動和資源。可以使員工了解與自己相關的信息安全保護責任,強調安全對組織業務目標的實現、業務活動持續運營的重要性。

    安全方針策略屬于高層管理文件,簡要陳述信息安全宏觀需求及管理承諾,應該篇幅短小,內容明確。信息安全方針應當簡明、扼要,便于理解,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信息安全的定義,總體目標、范圍,安全對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2)管理層意圖、支持目標和信息安全原則的闡述;

    (3)信息安全控制的簡要說明,以及依從法律、法規要求對組織的重要性;

    (4)信息安全管理的一般和具體責任定義,包括報告安全事故;

    (5)信息安全策略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建立一套安全需求、控制措施及執行程序,定義安全角色賦予管理職責,陳述組織的安全目標,為安全措施在組織的強制執行建立相關輿論與規則的基礎。

    3.3管理制度體系策略建立

    3.3.1工作目標

    建立覆蓋信息工作的全部文件,包含安全策略、制度、規定規范、表單,完善所有活動流程管理。

    3.3.2建立體系策略制度文件

    信息安全策略是組織信息安全活動的最高方針,需要根據信息工作的實際情況,分別制訂不同的信息安全策略。應該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并形成書面文件,發給單位內的所有成員。同時要對所有相關員工進行信息安全策略的培訓,以使信息安全方針真正植根于單位內所有員工的腦海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建立的策略文件,所有文件均需進行論證和評審。

    (1)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作為所有系統的指導性方針文件,提供信息安全的基本規則、指南、定義。依據本策略應制定各管理制度、操作和使用規范。

    (2)系統運維安全管理策略

    作為所有系統運行維護的指導性方針文件,提供系統安全運行維護的基本規則、指南、定義。依據本策略應制定系統運行維護中相關的各種管理制度和規定,以及控制各項活動的記錄表單和審批流程。應覆蓋機房、網絡、系統、資產、備份、日常運維等所有運行維護工作的范圍。

    (3)系統建設安全管理策略

    作為所有信息化工作建設的指導性方針文件,提供信息工作相關的建設安全管理的基本規則、指南、定義。依據本策略應形成項目管理、采購管理、工程實施管理、測試及驗收管理等建設管理的全過程管理制度,相應的控制表單和審批規定。

    (4)人員安全管理策略

    由于在系統、運維、建設方面已經對人員在該活動中的行為做了要求,人員安全管理主要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錄用、離崗、保密、教育培訓、考核及外來人員方面的管理,也可以直接制定比較詳細的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5)管理流程

    梳理并完善各種活動的詳細流程圖,任何針對信息系統的活動均有流程可依據進行控制管理。如事件管理流程、變更管理流程等。

    (6)其他輔助制度

    建立輔助文件,如對以上策略、制度、表單等進行管理的文件管理制度、保密制度、信息規定等。

    3.4管理制度體系運作落實

    3.4.1工作目標

    逐項實施,直至體系全面運行,監督落實安全策略制度,找出體系中的不適用和缺陷。

    3.4.2實施

    經過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工作,理論上單位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但體系是否能正常運作發揮作用,需要對體系進行驗證,驗證的方法就是運行體系。

    體系的運行分幾步進行:

    對通過論證評審的文件,通過正規渠道正式發文的方式進行,的文件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采取“征求意見稿”或“暫行”;

    文件前召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學習文件,并要求確保落實力度;

    的文件要求相關部門組織學習,并依照實施;

    各相關部門對運行的文件制度運行情況進行收集,存在實際困難無法落實的報評審組織評審適用性;

    對“征求意見稿”的文件,必須從實施的相關部門采集意見。

    體系實施階段可以在體系建立階段同步開展,建立部門策略制度后,通過論證評審即可進行試運行,不需等全套文件完成。

    3.4.3監督

    指定或成立跨部門監督機構、人員,對文件實施的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制定相應的懲戒措施,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文件實施和實施不力的部門或人員進行懲戒,切實落實文件的有效實施。收集監督過程中發現的文件問題、人員實施問題方面資料,反饋到編制組織。

    本階段是系統建立的關鍵階段,是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分析運行效果,尋求改進機會的階段。如果發現一個控制措施不合理、不充分,就要采取糾正措施,以防止信息系統處于不可接受風險狀態。必須強調相關領導應重視本階段工作,并且從實際上支持和推動實施工作。且應加大學習培訓和監督力度,落實懲戒措施。讓文件涉及的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熟知該文件并能按要求準確執行。

    3.5管理制度體系細化調整

    3.5.1工作目標

    總結體系運行情況,調整不適用和無法落實的部分,完善體系,使之能高效、有序的運作。

    3.5.2評審

    評審有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審核,論證其原因,進行改正完善。第二個環節是在大部分問題解決后、體系正常的情況下全面評審體系文件、組織、活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首先,信息安全領導小組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對體系實施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審核,對落實不力的部門責成落實;對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證,提出解決辦法;對不適用的文件或部分進行論證評審,確實存在不適用的文件則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修訂,轉入修訂環節,對于不適用且沒必要存在的文件進行廢止。

    而后,對于本階段計劃時間內反饋沒發現問題的文件,組織相關部門評審試行效果,達到預期要求則作為正式版運行,并采用持續優化階段的方式進行管理,未達預期目的則轉入重新編制程序。

    3.5.3修訂

    對于存在問題的策略文件,組織該策略文件涉及最多的主體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人員成立臨時修訂機構,針對文件存在問題進行修訂。修訂后進行新版本的頒布,同時該文件轉入落實階段。

    3.5.4測評

    經過細化調整,不斷地審核修訂后,體系應已基本完善,此時轉入評審的第二環節。按照符合等級保護要求的預期目標,委托等級保護測評機構進行等級保護測評,在保證客觀、合規、公正的前提下,對單位信息安全體系進行全面評審。整體測評后,對不滿足要求的部分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轉入實施階段,直至符合要求。

    3.6管理制度體系持續優化

    通過前四個階段的工作,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應基本穩定、成熟,后期的工作在于保持并進行不斷地優化。把經過檢驗的文件作為常態的管理遵循依據,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不因試行結束而松懈。部門和人員應把試行期間依照文件要求形成的工作模式進一步完善保持,在未發生異常情況之前,始終按照正式版本執行。定期進行評審,找出不適用部分進行優化調整;結合工作實際,尋求更高效安全的方法優化體系,提高效能。

    第5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關鍵詞:建筑施工;精細化管理;組織機構;責任制度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建筑施工過程涉及多項多變因素,情況特殊、復雜,存在許多危險因素。建筑施工行業是我國安全事故頻發行業之一,許多安全事故統計分析中占居前列。因此,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要針對性地強化隱患事故的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實現日常施工的精細化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精細化管理重點在于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機構,監督和執行行業內的安全生產各項規定和法律條款;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安全事故預防和處理計劃;分析和評價施工過程中的危險因素;設定安全管理目標,將目標細化到個人,將安全意識深入貫徹到工作當中;有效掌握和控制施工過程中危險源,建立和形成人人知安全、人人講安全、人人安全做事、事事有安全監管的工作局面。

    精細化管理的工作思路是建立和完善精細化管理組織體系,清晰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各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同時,明確不同崗位的責任以及崗位標準,深入分析和研究施工企業安全事故產生的條件和發生規律,提高實際工作落實程度;控制和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全面實現施工企業從最高層至最基層一線工人的安全精細化管理,減少實際施工過程中人為的不安全隱患,消除物的、制度的不安全因素,以此實現安全事故發生率地降低。

    1 精細化管理的組織機構及責任制度設立

    精細化管理組織機構負責組織安全生產工作。具體來講,精細化管理組織涵蓋上至施工項目負責人,下到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以及最基層一線施工人員,對安全精細化管理體系中的所有人員實現有效地分工組合,從而形成以安全管理、專項安全管理為基礎,依托組織機構,實現協作分工,最終共同完成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目標任務的組織機構。安全精細化管理職能部門需全面執行行內的安全法律法規,參考國家安全標準;審查和制定各項安全制度;及時審批各項安全施工措施,檢查和指導施工現場的安全工作;針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關安全管理文件,明確不同崗位工作人員的任務和安全管理定位,使安全生產作業條理化、安全化。

    安全精細化管理責任制度是安全組織體系正常運作的保障,也是企業安全管理目標最終實現的制度保證。設立責任制度需結合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細化責任目標,將其落實至有關責任部門以及責任人。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部分,也是安全管理制度最基本的部分,因此,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前,應深入調查工程建設的所有過程,包括每一位工程參與人員,全面做到計劃、布置、檢查施工作業等所有環節均以安全工作為前提。安全責任制度包括許多具體的制度,如安全生產檢查制度、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生產投入及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制度、安全事故應急措施和調查處理制度、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等。

    2 施工現場安全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2.1 加強現場的安全技術管理

    施工企業的安全負責人應該合理、有針對性的組織制定并完善安全技術措施、復查制度、作定規程等,進一步提升制度與規程的可操作性,按照工程進度的不同時期與工程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及時對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更新、補充或修改等,讓施工作業一直處在一種良好的安全生產狀態內,從而確保施工作業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項目建設的良好發展。

    2.2 加強現場的動態安全管理

    施工企業中的專職管理人員需對現場的安全施工進行全過程的動態管理,確保一線的施工人員能夠實行全過程按章作業。定時深入關鍵環節與重點區域,及時發現并及時清除隱患,不斷的進行巡回檢查,切實做到抓住關鍵、抓住重點、抓住細節等;重視薄弱環節、及時清除死角,在合理編制施工工藝、提升機械化施工程度、優化施工流程的同時,開拓新技術、新思路成果的應用,使其能夠在安全生產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2.3 加強安全培訓與安全投入

    對安全生產會造成嚴重影響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員工的素質,建筑施工企業一定要嚴格做好企業員工實全教育培訓及安全崗位學習的工作,對于一些特殊工種的作業人員,更要嚴格按照安全資格準入制度,定期開展崗位練兵與技術比武的活動,使施工作業員人的基本技能與安全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施工企業所安排的安全管理費用一定要全額應用在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中。若缺少安全費用的保證,安全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對企業員工的勞動環境及安全保障能力進行有效的改善與提升,必須用安全資金作保障,創建嚴格的生產安全資金管理與審計檢查制度,嚴格實行??顚S?,并且必須嚴格落實實施結果。安全管理人員應經常深入施工現場,負責與組織排查現場存在的所有安全隱患,一旦發現問題就必須確定改善措施與改善期限;不斷提高風險評估工作的工作力度,做到重點排查并識別危險源,給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安全事故提供預防與整改依據。

    3 施工企業安全精細化管理考核

    安全精細化管理考核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安全制度考核的制度化、精細化??己斯ぷ髯鳛榘踩毣芾淼闹匾h節,要求施工企業實現施工企業內部從上至下的全面考核,目的在于將安全考核工作常態化、制度化,使安全管理的目的、任務以及內容、方式更加明確。對安全考核工作中的各事項以及要求均加以明確化,建立健全安全精細化管理的考核途徑和方法,完善獎懲機制,努力將安全管理滲透至建設工程過程中所有環節。獎懲機制宜建立于經濟層面,擴大安全獎罰力度,最終實現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自主管理以及自我管理目標。

    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施工企業進行安全精細化管理,并不是單純的字面意義,其過程涉及廣泛,是系統全面、持久深入的過程。因此,安全精細化管理應鼓勵全員參與,實現嚴謹規劃、認真實施、扎實運作、動態監控和持續完善。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掘企業的潛在能力,最終實現企業安全精細化管理目標,不僅是企業創造力、凝聚力的具體體現,而且也是企業文化精髓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石巖峰,衛宏.工程項目施工的精細化管理措施及意義[J].山西建筑,2010(33).

    第6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 安全管理 對策

    工程的施工安全是工程建設的生命線,可以說直接關系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也關系著施工單位的生存與發展,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經常出現一些安全事故,需要認真分析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解決對策,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

    一、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律體系不夠完善。

    近幾年來,我國雖然也相繼出臺了一些與安全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比如《安全生產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為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撐,但有很多的細節問題比較含糊,實施的難度較大,要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

    (二)從業人員素質較低。

    施工的人員一般包括兩類:一類是進行技術指導的人員,另一類是進行一線工作施工的工人,前面一類的人員出于相對安全的位置,但是另一類卻是處于高危險環境的人。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我國建筑工地一線的施工人員基本都是農民,他們的素質普遍較低,安全意識教差,防護能力較弱,缺乏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技能,加上施工現場一般安排的安全管理人員都會相對較少,這無形中給企業的施工安全管理埋下了隱患。

    (三)安全責任意識不高。

    一些企業為了節約施工成本,不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安全生產基礎的設施方面完全達不到相關的標準,也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技術保護措施,根本不具備施工的基本條件,有的企業甚至把施工任務通過轉包、違法分包或以掛靠的形式承包給一些根本不具備施工條件或缺乏相應資質的隊伍和作業人員,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四)監管不到位。

    政府對建筑市場監管不到位,一些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國家有關加強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動不力。措施不到位,對應依法納入監管的項目未實施有效監管。有些地區還停留在突擊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上,缺少日常的監督管理制度和措施。再就是管理權和處罰權分離削弱了安監工作力度,致使存在的安全隱患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對于施工安全而言,有序的管理和嚴格的監督都不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筆者通過對一些現場施工的情況的調查發現,很多的施工單位配置的監理人員過少,有的甚至都沒有監理人員,監理工作也主要是管理人員負責,有的即使設有監理人員,但是部分監理單位和監理人員對安全監理認識模糊、態度消極,根本沒有起到真正的監督作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對策分析

    (一)政府加強監管。

    完善政府對建筑施工安全的監管體系,各級政府應進一步高度重視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完善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機制,改革細化安全管理監督程序。

    首先,政府應協調市、縣、區有關部門,解決有些地區建筑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缺乏、經費不足等問題。其次,政府應鼓勵社會各方力量成立建筑安全科研機構,組織開展安全理論和安全技術的調研及相關課題研究,早日建立起我國的建筑安全研究體系。最后,建設工程安全監督機構應改進安全監管方式,加大執法力度。在施工資質的審查環節以及招投標監管環節,切實行使安全生產一票否決權,嚴把建筑企業市場準入關。徹底改變重審批輕監管的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從重點監督檢查施工主體安全,轉變為重點監督檢查企業安全責任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以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落實執行情況。嚴肅查處重大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通過對各方責任主體行為的執法檢查,迫使各方責任主體自覺規范約束自身行為,真正發揮政府監管職能。

    (二)嚴格管理制度。

    企業的施工安全管理,一方面除了要依靠國家的法律法規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要依靠企業自覺的完善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崗位責任制,用制度法規約束人,落實責、權、利相結合的制度。企業的安全管理監督人員應該要加強日常施工的安全監督,而國家相關的施工安全監督部門,則應該要經常的對施工單位的施工條件進行檢查監督。以保證施工單位的安全防護措施達到國家的標準,最大限度地保證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對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如果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追究責任,以保證法律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三)落實考評制度。

    建立安全責任考評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做到賞罰分明,將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同時也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權力,在發生事故時,如果責任模糊,很多的員工就會想法設法的推卸責任而不是解決問題。另外,對一些違規的,或者是對工作不負責任導致事故發生的人,進行責任的追究,也是施工單位負責任的一個體現,有助于企業安全生產文化的構建,促使每一個員工都能夠自覺的遵守企業的安全管理。

    (四)加強安全教育。

    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是對施工人員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不僅包括業務水平同時,也包括其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具有的安全知識水平。因此,施工單位因為要注意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教育,特別是一線作業的施工人員,要教授他們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措施。以及緊急避險的措施,還有就是安全事故發生之后的緊急處理措施,以便能夠將安全事故帶來的損害降到最低。而提高施工人員綜合素質的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要建立相關的培訓制度,定期的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安全防護知識水平進行更新,以使其能夠適應企業施工的要求。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全員參與,全程預防控制,做到安全意識到位、安全責任到位。制度措施到位、安全監管到位、班組自控到位、環節聯控到位。抓好事前、事中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把任何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缺陷排除在安全門檻之外,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或者減少事故的發生。

    綜上,當前我國企業的施工安全管理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嚴重的制約著我國建筑施工管理的水平,也影響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我國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施工單位在新時代背景下值得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第7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關鍵詞:油田設備;安全管理

    安全是企業生產永恒不變的主題,也是追求生產效益、提高質量的前提。當前,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進一步提高,安全成為各項生產生活必須保證的要素。對于油田來說,設備的安全和職工的安全是主要的不穩定安全因素。其中,人可以通過思想灌輸、規范動作來避免安全事故,但是機械設備卻是死的,需要人的工作來幫助設備處于安全狀態。油田設備繁多、昂貴,如發生安全事故則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做好油田設備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一環。

    1.油田設備安全管理的問題現狀

    1.1.安全意識有待加強。意識是心動的先導,沒有良好的安全意識就沒有規范的安全動作。在一些油田生產單位中,安全意識不強對誘發安全事故的深層次原因。單位管理層沒有認識到安全也是效益,存在僥幸心理,對于一些必要的投入沒有投資,比如,設備操作的一些防錯措施,本應該投資安裝的,沒有安裝,可能導致安全事故。還有如消防設備、勞保裝備等等,都有可能因為管理的不重視導致缺配。

    1.2.設備操作制度不完善。大部分油田單位都有相應的設備操作制度,但是不少單位要么不完善,要么就是執行不到位。一是不完善,表現在操作制度不形象生動,文字和圖片結合不好,讓人難以理解,而且沒有張貼到設備上,導致工人操作時看不到。二是培訓不到位,有些工人沒有完全理解。三是執行不到位,特別是在一些熟練工的身上,存在麻痹思想,忽略或跳過一些基本動作,比如啟動設備前沒有檢查油位、剎車等,往往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1.3.職工專業素養不高。油田一線工作屬于較為艱苦的工種之一,從事這些工作大部分是一些來自農村而且文化層次較低的農民。一是本身的文化素質不夠,對于一些設備的基本操作知識理解不深,對于安全理念樹得不夠牢。二是安全操作不規范,特別是對于操作一些高精深的設備,崗位風險估計不足,設備性能摸得不透,容易在實際操作中因操作不到引起安全事故。

    1.4.維修保養制度執行不到位。維修和保養是延長機械設備壽命,減少安全隱患的重要手段。不過,在有些單位卻沒有很好的執行。對于一些該檢修的小問題,聽之放之,沒有及時處理,導致了大問題。一些日常保養動作如等,沒有很好執行,降低了設備的壽命,極大地增加了安全隱患。

    2.強化設備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的對策

    2.1.強化安全生產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動的總開關,要強化設備現場安全管理,首先要強化思想教育。一是樹立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利好安全宣傳的口號,在所有職工中形成一種“安全也出效益”的工作意識。要活化宣傳方式,采用典型示范的方式,特別是對于一些發生安全事故的事例,要進行反復的總結和宣傳,用血的事實驚醒職工麻木的安全思想。二是抓好安全培訓。執行好三級安全教育,不教育到位不得上崗。特別是針對一些特種設備,一定要在員工取得相應上崗證書的前提才能允許上崗。同時,要對一些保養知識、操作基本知識進行培訓。在日常的工作中,還要將安全思想培訓作為一項基本的中心來抓,做到常教育、常培訓。三要落實安全責任。將設備安全管理的責任進行細分、層層落實,制定好安全管理責任書,強化各個操作崗位和管理人員的責任,將所有職工的思想都集中到做好設備安全管理上來。

    2.2.強化安全操作制度規范。制度是行動的指南。油田現場各種設備同時工作,油、電等進行串聯,如果沒有良好的操作制度,容易形成混亂的局面,導致極大地安全隱患。要健全完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在不折不扣地執行好上級的各項安全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單位設備的特點,制定好擺放、使用、通斷電等制度,特別是要對各種設備操作人員進行明確規定,堅決杜絕串崗等行為發生。要嚴格制度操作,對于一些基本的設備操作規范、部位操作規定、檢修周期以及保養周期等,都要嚴格要求員工執行到位,設定好檢修保養記錄,由班組進行檢查。要專門制定用水、用電、用油規定。油、電使用不規范是油田現場發生安全事故的一個常見原因,有必要對其進行規范。對電的使用要專電專用,對一些電器設備要采取阻斷器進行保護。要設置必要的消防措施,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日常加強滅火演練,確?,F場起火時能夠第一時間撲滅。

    2.3.強化職工工作素質提高。員工素質提高,才能從主觀意識上將各項安全防備措施做到位。一是要加強安全教育。班組長負責日常教育和日常的設備操作規范檢驗,第一時間進行糾正?,F場生產主管要進行巡視,并按期對職工進行安全訓話,時刻讓職工保持對安全的高度清醒。特別是針對一些“老油條”員工,更是要加強對其的思想教育,幫助其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二是要抓好事故總結,針對員工在操作設備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安全隱患或者安全事故,采取現場教學的方式,與職工一起找原因,一起總結事例,一起擬定安全防范措施。三是要開展好一系列教育活動和競賽。比如,在閑暇時,開展一些設備安全操作方面的技術比武,比誰更規范,比誰更高效。還可以通過舉行安全知識競答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設置一些獎勵,讓職工廣泛參與,對安全操作規范記得更深,安全意識樹得更牢,素質提高得更快。

    2.4.強化設備日常維修保養。保養必須做到位,才能消除更多的安全隱患、要設立安全保養日。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拿出一天來作為安全保養日,對所有機械設備進行強制性保養,對一些小毛病進行及時的檢修。要對保養情況進行檢查。將保養工作當做職工每天工作的必備動作,建好安全保養手冊,進行記錄檢查,確保保養動作堅持到底。

    總之,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是一項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是任何時候都麻痹不得的。石油行業作為設備事故發生較多的行業來說,更應該時刻繃緊安全管理這根弦,夯實思想,強化措施,采取“預防為主、反應迅速”的安全管理方針,切實消除安全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的損失,使石油企業獲得最大的安全效益。

    參考文獻:

    [1]呂瓊.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評價體系研究[J].《山東大學》,2012(03)

    [2]閆嶺.勝利油田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淺談[J].《中國設備工程》,2010(12)

    第8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關鍵詞:

    校園網安全系統的建設目標是根據學校信息網絡結構和應用模式,針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安全需求,在不同層次上提出安全級別要求,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制訂相應的安全策略,編制安全規劃,采用合理、先進的技術實施安全工程,加強安全管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對于這樣規模龐大、結構復雜、涉及人員眾多的網絡體系需要建立全網安全保障系統,針對不同的業務特征進行合理的安全保障,確保業務系統的安全運行。

    我們在設計學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過程中,借鑒IATF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模型構建學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這些體系構成學校所需的安全體系。在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中的安全控制和對策的選擇和定制中,采用“最佳實施”方法,通過列舉滿足實際需求和實際應用來構造安全保障體系。

    在學校安全保障體系設計過程中,整體性一直是最核心的問題,因此為了保障安全體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避免對安全問題的遺漏,需要在方法論中引入了安全框架模型。

    安全保障體系框架示意圖

    上圖中,最下層是安全體系要保護的對象,根據信息資產邏輯圖,將保護對象分成計算區域、區域邊界、通信網絡和基礎設施(指PKI/PMI/KMI中心和應急響應中心)等。計算區域部分主要指提供業務的網絡服務,計算區域內部可以根據學校信息化的實際需求進一步細分為子區域,邊界和通信網絡。對不同區域、邊界和通信網絡,其安全需求是不同的。保護對象框架將學校信息系統的安全問題細分為一組結構化的安全需求。

    通過將對策框架中的所有安全控制中的策略,組織,技術和運作分別提煉,組成相應的策略體系、組織體系、技術體系和運作體系。每個體系由對策框架組成,對策框架由一組安全控制組成,這些安全控制是根據保護對象中的安全需求設計和選擇出來的。每一條安全控制都包含策略,組織,技術和運作四個要素。

    在校園網的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方面,國內尚未制定相關標準,但可以參考公安部制定的《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進行設計?;景踩蠓譃榛炯夹g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兩大類。技術類安全要求與信息系統提供的技術安全機制有關,主要通過在信息系統中部署軟硬件并正確的配置其安全功能來實現;管理類安全要求與信息系統中各種角色參與的活動有關,主要通過控制各種角色的活動,從政策、制度、規范、流程以及記錄等方面做出規定來實現。

    基本技術要求從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幾個層面提出;基本管理要求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管理和系統運維管理幾個方面提出,基本技術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是確保信息系統安全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

    根據公安部《信息系統等級保護技術要求》中相應技術要求,以滿足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及存備份恢復等幾方面的基本要求為前提。

    在基于人、技術及運行的信息安全縱深防御體系中,對人的行為的控制是信息安全保障最主要的方面。下圖所示為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框架,該體系包括安全方針、安全策略、安全組織、人員安全、物理安全、安全制度與管理辦法、安全標準與規范、安全政策、安全法律法規與標準、安全培訓以及安全規范。

    安全管理體系框架圖

    安全策略作為建立安全機制必須首要考慮的核心,它對安全措施的具體實踐提供指導和支持。制定一套系統、科學的安全策略是指導學校等級化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安全建設的重要內容。

    建立安全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做到事有人管,職責分工明確是有效防范由于內部人員有意無意對系統造成破壞的有效保障措施。

    在組織安全方針、安全策略、安全制度與管理方法、安全標準與規范的建設過程中充分體現國家安全政策、安全法律法規與標準是組織充分保障信息系統安全的基礎。國家安全政策、安全法律法規與標準從國家和行業的角度制約信息安全,組織必須遵循國家和相關主管部門關于信息系統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

    對內部人員進行有組織的安全培訓、安全教育,規范人員行為、制定相關章程等對保障學校信息系統安全尤為重要。

    第9篇:安全管理基本制度范文

    【關鍵詞】安全管理;臺帳;內容

    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工作,實現建筑施工安全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促使施工項目建立起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是推動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促進安全生產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工作。2006年起,我公司各施工項目以建立項目安全管理臺帳為主要手段,加強和改進項目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在實施過程中,項目安全管理臺帳的作用逐漸被廣大管理干部認可。通過臺帳的建立和完善,對我們全面了解項目安全管理對象,熟悉安全管理內容,掌握安全管理方法,抓住安全管理重點,控制安全管理過程,真正指導施工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F就項目安全管理臺帳應包括的主要內容,談談個人的認識。

    項目安全管理臺帳包括:項目基本情況臺帳、分包隊伍管理臺帳、設備管理臺帳、施工組織設計和重要的單項工程施工方案臺帳、安全專項經費使用臺帳、安全檢查臺帳、安全教育臺帳、安全技術交底臺帳、應急預案和演練臺帳、安全考核和獎罰臺帳10個子臺帳,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和責任分解執行情況匯編兩個匯編,共計12項內容。

    1 項目基本情況臺帳

    包括工程名稱、類別、結構類型、工程合同總造價、大合同簽訂日期、業主、設計、勘測、監理單位名稱和聯系人姓名、電話、合同開竣工日期、合同安全目標、項目臨設搭建、人員設備進場時間、經營模式、項目主要人員名冊、合同內容完成時間、設備人員退場時間、臨設拆除時間等。

    相關資料:以上內容涉及的文件和證明材料原件或復印件、存放部門、保管人、項目人員花名冊等。

    2 分包隊伍管理臺帳

    包括勞務分包、專業分包隊伍名稱、負責人、資質情況(資質類別、級別、證書編號)、安全生產許可證、三類人員及持證登記、承擔的工作內容、合同簽訂日期、合同進退場時間、人數、實際進場時間、自帶設備情況、三級教育時間、交納安全保證金情況、業績簡介、實際退場時間、本次工作評價等。

    相關資料: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三類人員證書復印件、隊伍人員花名冊、分包合同及安全管理協議書等。

    3 設備管理臺帳

    包括設備名稱、規格型號、臺數、生產廠家、設備出廠時間、設備來源(如自有、租賃、分包隊伍自帶等)、操作人姓名和證件情況、進場時間、三級驗收時間、驗收結論、使用檢查周期、維修情況、退場時間等。

    相關資料:操作人員證件復印件、設備三級驗收表、定期安全檢查記錄等。特種設備還應有報檢驗收資料。

    4 施工組織設計和重要單項工程施工方案臺帳

    包括工程準備階段總監理工程師或質監部門批準的單位、分部、分項(單元)工程劃分表,重要的分部、分項(單元)工程確認,重要設備和設施的確認。如:基坑支護和降水、圍堰與導流、爆破、拆除工程、外腳手架、塔吊、人貨電梯、龍門架與井字架、起重吊裝、30米以上的高空作業等。實施節點工期、方案編制、審核、審批日期、技術交底情況、實施實際時間、實際結束時間、實施中監督檢查情況記錄等。

    相關資料:重要方案確認情況統計表、方案、技術交底書、實施中監督檢查記錄、設施完成后三級驗收記錄、定期檢查記錄、作業人員證件、施工隊伍資質證照復印件。

    5 安全專項經費使用臺帳

    包括項目開工后即確定的安全專項經費使用計劃、總金額、占工作量的比例、計劃使用部位或購置科目、每月使用計劃、每月使用情況登記表。

    相關資料:購置發票復印件。

    6 安全檢查臺帳

    包括定期、日常、季節性、節假日和專項安全檢查匯總表。各類檢查的時間、參加人員、檢查部位、檢查內容、發現的事故隱患(定量描述)、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復查人、復查時間、復查結論、是否銷案。

    相關資料:安全檢查記錄卡、隱患整改通知書、復查記錄、處罰記錄。

    7 安全教育臺帳

    包括全員安全教育記錄、新工人、轉崗人員、新進場人員三級教育記錄、特種作業人員持證和教育記錄等。有安全教育記錄匯總表、每次教育記錄的記錄卡。詳細記錄教育時間、地點、教育課時、主講人、教育內容、受教育人每人的簽字。如考試有考試試卷、批閱后成績登記。

    相關資料:班組人員花名冊(包含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工種、從事本工種時間、進場時間、退場時間、操作證及編號等),班組人員教育登記表、教育記錄、試卷等。

    8 安全技術交底臺帳

    包括分部分項工程、各工種和各機械設備操作安全技術交底書。詳細記錄交底時間、地點、交底人、交底內容,被交底人每人有簽字。

    9 應急預案和演練臺帳

    包括項目開工后進行的危險源辨識、評價,較大和重大危險源清單,根據清單編制的應急預案,每個預案進行演練詳細情況記錄。

    10 安全考核和獎罰臺帳

    包括每月考核情況記錄:考核時間、考核人、被考核對象、考核內容、考核結論、處理情況記錄。項目依據公司文件規定的獎勵記錄:被獎勵人、獎勵原因、獎勵數額、報批手續。安全處罰記錄:被處罰人、處罰原因、依據、處罰數額、個人簽字、報批手續。

    11 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包含各部門、各崗位)、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制度、安全考核獎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技術措施制度、安全經費提取制度、安全評價制度、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機械設備管理制度、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班組安全活動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傷亡事故管理制度、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預案以及其它有關安全管理的制度共16項。

    還包括施工現場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各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2 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和責任分解執行情況匯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国外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看吃奶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91精品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色五月婷婷成人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口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videos欧美成人| 2345成人高清毛片| 香蕉久久成人网|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中文字幕成人网| 欧美成人免费公开播放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激情成人综合网| 成人黄18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