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計調查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H9c2; 高糖高脂; 心肌肥厚; 糖尿病心肌病; MAPK
The Role of MAPK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ardiomyopathy/YAN Jia-min,WANG Rui-ling,MA Qi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0):005-00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pathway in high glucose and high fat induced hypertrophy of H9c2 cells.Method:H9c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high glucose(33 mmol/L)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ipids(250,500,1000 μmol/L) at different time (12,24,36,48 h).The activity of LDH in cell culture medium was detected by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kit.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of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and α-skeletal muscle actin (α-SKA) in hypertrophic myocardium.The activation of p-ERK/T-ERK,p-JNK/T-JNK and p-p38/T-p38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supernatant LDH was concentration and time dependent with high glucose and high lipid treatment.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ANP and α-SKA,the mRNA expression of ANP and α-SKA was the highest at high glucose and high fat (33 mmol/L+500 μmol/L) for 36 h(P
【Key words】 H9c2; HGHL; Myocardial hypertrophy; DCM; MAPK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0.002
糖尿病是心血管系y疾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種以心肌肥大、心肌纖維化、細胞水平鈣轉運缺陷、心肌收縮蛋白膠原形成和脂肪酸代謝異常等為特征的一種獨特的心肌病變[1-3]。其發病機制復雜,可能涉及代謝紊亂(如葡萄糖轉運子活性下降、游離脂肪酸增加、胰島素抵抗等)、微血管病變、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心肌纖維化(與高血糖、心肌細胞凋亡、炎性細胞因子等有關)等多種因素的一種,是病因尚不明確的糖尿病主要合并癥之一[4-6]。絲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鏈是真核生物信號傳遞網絡中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一類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中的絲/蘇氨酸蛋白激酶,在DCM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MAPK成員p38、JNK信號主要介導細胞凋亡和炎癥等,而ERK介導細胞增殖增生等[7-9]。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據表明,MAPK信號家族在心肌肥大的啟動以及心肌肥大病理進程中起重要作用[10]。據此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處理的H9c2病理變化模型,探討病理進程中MAPK家族如何發揮作用,即凋亡信號及增生信號是如何變化的。本研究旨在通過探討MAPK家族與糖尿病心肌病之間的關系,試圖闡明凋亡與增生變化規律,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大鼠胚胎心肌細胞H9c2(北納創聯生物技術研究院,北京);DMEM高糖培養基、青鏈霉素混合液、PBS緩沖液、0.25%胰蛋白酶(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漢);胎牛血清(Gibco公司,美國);葡萄糖D-GLUCOSE(索萊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棕櫚酸鈉Sodium palmitate(Sigma,美國);乳酸脫氫酶測定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南京);Trizol總RNA提取試劑、RT-PCR測定試劑盒、RNA引物合成(TaKaRa,日本);無RNA酶槍尖、氯仿、乙醇、DEPC、八聯管等(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BCA蛋白定量試劑盒(碧云天,上海);單克隆兔抗p-JNK、p-p38、t-p38抗體、多克隆兔抗p-ERK、t-JNK、t-ERK(CST公司,美國);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二抗(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Western blotting 發光液(愛必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1.2 方法
1.2.1 細胞培養與處理 H9c2心肌細胞來源于大鼠胚胎期心臟組織,接種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養基中,將其置于5% CO2、37 ℃孵箱進行培養,待細胞生長至70%~80%進行實驗干預。實驗分為4組:正常對照組,高糖高脂A組(33 mmol/L葡萄糖+250 ?mol/L棕櫚酸鈉),高糖高脂B組(33 mmol/L葡萄糖+500 ?mol/L棕櫚酸鈉),高糖高脂C組(33 mmol/L葡萄糖+1000 ?mol/L棕櫚酸鈉)。
1.2.2 乳酸脫氫酶測定試劑盒檢測LDH的活性 于六孔板中種植H9c2心肌細胞,待細胞融合度達到70%~80%時,按照分組給予不同處理后,在不同時間收集。操作流程根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結束后用酶標儀測定各孔450 nm處的吸光度值計算其活力。
1.2.3 Real-time PCR檢測ANP、α-SKA的mRNA的表達 按照Trizol說明書步驟提取細胞總RNA,采用分光光度計檢測RNA樣品的A260/A280比值在1.8~2.0,以確定RNA純度,并計算出RNA的濃度。參照RT-PCR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反轉錄,將反轉錄管放于PCR儀中進行逆轉錄反應,逆轉錄反應參數:37 ℃ 15 min(反轉錄反應),85 ℃ 5 s(反轉錄酶的失活反應),4 ℃。兩步法進行PCR擴增反應,RT-PCR擴增的引物序列(表1),按照說明書加入SYBR熒光染料、引物序列以及反轉錄后的產物,在Mx 3000p熒光定量PCR儀(Stratagene) 上進行,擴增反應參數為:預變性:95 ℃,30 s,1個循環;PCR反應:95 ℃ 5 s、60 ℃ 30~34 s,40個循環。每組樣品設置3個復孔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有效性、重復性和準確性。
1.2.4 Western blot檢測高糖高脂干預H9c2心肌細胞24 hp-ERK、p-JNK、p-p38的蛋白表達量 H9c2心肌細胞接種于六孔板中,培養至70%~80%滿時分為兩組:正常對照組和高糖高脂B組,給予不同的處理,然后待處理時間為24 h時棄去培養液,用預冷的PBS洗兩次,加入配好的裂解液進行裂解并收集于離心管中進行超聲破碎和離心。然后用BCA法測定蛋白濃度調整相應的上樣量制備好蛋白樣本。95 ℃煮5 min變性,制備12%SDS分離膠和5%濃縮膠進行電泳從而分離蛋白質,電泳結束后使用半干轉將已分離的蛋白質轉印至PVDF膜上,然后再用5%脫脂奶粉室溫封閉1 h。封閉結束后用TBST洗膜3次,5 min/次,⒛ぶ糜諳嚶Φ囊豢瓜∈鴕海1∶1000)中4 ℃搖床過夜。次日取出膜用TBST洗膜3次,5 min/次,將膜置二抗稀釋液(1∶10 000)中于搖床上室溫孵育1 h,洗膜后即可進行ECL發光法顯影。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先進行數據的正態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符合上述條件者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多組間的差異,以P
2 結果
2.1 各組不同時間對H9c2細胞中LDH活力的影響 高糖高脂處理H9c2,細胞上清LDH的活性呈濃度及時間依賴性,隨著濃度和時間的逐漸增加,上清LDH的活性與高糖高脂處理間呈濃度及時間依賴性(P
2.2 高糖高脂可增加H9c2細胞中ANP mRNA水平的表達 隨著濃度和時間的逐漸增加,ANP的表達也逐漸升高,且在高糖高脂B組(33 mmol/L葡萄糖+500 ?mol/L棕櫚酸鈉)干預細胞36 h時ANP表達量達到高峰(P
2.3 高糖高脂促進α-SKA mRNA的表達 相比對照組而言,高糖高脂促進α-SKA 的表達,且在36 h高糖高脂B組其表達達到最高(P
2.4 高糖高脂可誘導MAPK蛋白磷酸化 相比對照組,高糖高脂B組干預24 h MAPK家族成員p38、ERK、JNK磷酸化水平均增高,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糖尿病心肌病是在1972年由Rubler等首先提出的,糖尿病心肌病的定義為有明確糖尿病病史,同時有明確的心肌結構和功能改變,排除缺血性疾病、高血壓及其他可能引起心肌病變的疾病[11-13]。本實驗通過離體實驗用高糖高脂將正常心肌細胞處理作為體外糖尿病心肌病模型,證實:高糖高脂可誘發心肌肥大,進而導致心肌結構改變;在心肌肥大的發生及發展過程中MAPK信號家族具有重要作用。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生活方式等各種原因導致機體持續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長期代謝紊亂綜合征[14-15]。高糖高脂持續狀態下,細胞外基質大量增生、膠原降解異常以及心肌間質纖維化,纖維化的增加直接促進成纖維細胞增殖,導致心肌肥大和重構,心臟功能受限[16]。目前已有研究利用高糖及不同濃度高脂干預H9c2心肌細胞建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通過檢測特異性基因A型心房鈉尿肽(ANP)和α-心肌肌動蛋白(α-SKA)來確定模型的建立成功[17]。據此筆者采用高糖(33 mmol/L)
及不同濃度高脂(250、500、1000 ?mol/L)干預細胞,從而檢測ANP、α-SKA的表達。相比對照組,高糖高脂顯著增加ANP和α-SKA的mRNA表達,在高糖高脂(33 mmol/L+500 ?mol/L)36 h時ANP、α-SKA的mRNA表達最高,因此成功建造了體外糖尿病心肌病模型。
MAPK主要有3個亞組: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1/2,ERK1/2)、p38、c-Jun氨基端激酶/應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tress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JNK/SAPK)。每條信號通路都具有高度特異性,具有獨立的功能,在某些程度上幾條信號通路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很多刺激因素如缺血、缺氧、激素、細胞因子、細胞應激等各種細胞外刺激均可誘導其激活,從而成為細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與生理過程密切相關的核反應共同通路或匯聚點[18]。有研究已表明ERK主要參與介導細胞的生長、分化、發育、增殖等生理病理過程;而p38和JNK則與細胞炎癥、凋亡、生長、分化、應激反應等過程有關[19-20]。在此實驗中,筆者檢測到在糖尿病心肌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ERK、JNK、p38均被激活,且p38的活化水平增加最顯著。這提示筆者p38主導凋亡過程同時伴隨ERK活化而促進細胞增生的現象很有可能是引起DCM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但細胞內的信號通路是一個復雜的網絡系統,是否有其他通路在DCM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還需通過大量研究來進一步說明。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探討MAPK在由高糖高脂誘導的H9c2心肌細胞肥厚過程中的作用,揭示以凋亡信號為主導的細胞凋亡通路及增生通路并存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從而在機理方面為DCM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最終為糖尿病心肌病的預后提供新的靶點。
參考文獻
[1]周彬,錢孝賢.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進展[J].新醫學,2010,41(3):197-199.
[2]馮新星,陳燕燕.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循環雜志,2015,30(1):87-89.
[3]高嵩,危春英.糖尿病心肌病發病機制及對心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18):2796-2799.
[4] Poornima I G,Parikh P,Shannon R P.Diabetic cardiomyopathy:the search for a unifying hypothesis[J].Circ Res,2006,98(5):596.
[5] Wende A R,Abel E D.Lipotoxicity in the heart[J].Biochim Biophys Acta,2010,1801(3):311-319.
[6] Lloyd-Jones D,Adams R J,Brown T M.Executive summary: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0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0,121(7):948-954.
[7]王文聰,謝春毅.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號通路與糖尿病心肌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16,22(14):8-10.
[8]王譽霖,張勵才.p38MAPK信號轉路與細胞凋亡研究進展[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12):1665-1667
[9] Lijnen P,Petrov V,Rumilla K.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promotes contraction of collagen gel by cardiac fibroblasts through their differentiation into Myofibroblasts[J].Metho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2003,25(2):79-86.
[10] Ravingerova T,Barancik M,Strniskova M.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in cardiac pathology[J].Mol Cell Biochem,2003,247(1):127-128.
[11]⑾禹,萬沁.Nrf2-ARE信號通路與2型糖尿病心肌病的相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6):154-155.
[12] Goyal B R,Mehta A A.Diabetic cardiomyopathy: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cardiac dysfunction[J].Hum Exp Toxicol,2013,32(6):571-590.
[13]丁文龍,潘大彬.內質網應激在糖尿病心肌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6,33(4):336-339.
[14]黃婭茜,王憲,孔煒.糖尿病性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生理科學進展,2010,41(1):31-36.
[15]郭世彪,程春梅.抗糖尿病藥物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8):1066-1068.
[16] Moreira L F,Benicio A,Bacal F,et al.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mortality of current palliativ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dilated cardiomyopathy[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3,23(5):756-764.
[17] Xiaoyu Wang,Susan V,McLennan.Adverse effects of high glucose and free fatty acid on cardiomyocytes are mediated by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2009,297(6):C1490-C1500.
[18]賈林,林智峰,馬莉.P38MAPK抑制劑SB203580對高糖誘導HK-2細胞轉分化的影響[J].天津醫藥,2016,44(4):426-429.
【關鍵詞】房地產;市場;統計調查
統計調查是根據調查的目的與要求,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搜集數據信息資料的統計工作過程。市場統計調查是企業營銷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在十分復雜、激烈競爭的經營環境中,只有通過認真細致、有效的市場統計調查,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營銷戰略,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房地產市場統計調查,就是以房地產為特定的商品對象,對相關的市場信息進行系統的統計收集、整理、記錄和分析,進而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研究與預測。由于土地和房屋位置的固定性(不動產),房地產市場統計調查也烙有很深的地域特征。我們對房地產市場的切入,也習慣依據地域形態,由單個樓盤到區域市場。再由區域市場到宏觀環境,然后再從宏觀環境回到單個樓盤、區域市場。不斷的循環往復,融會貫通,才可真正把握市場的脈搏。
一、市場統計調查的意義
1、狹義的統計調查
狹義的市場統計調查就是指以商品本身的消費者為對象,用科學方法收集消費者購買以及使用商品的事實、意見、動機等有關資料,并予以分析研究的手段。
對于房地產市場,例行而重要的市場調查就是公開的個案現場做調查,并收集資料進行銷售及售后情況的總結和分析。
所謂“消費者購買以及使用商品的事實”是指調查房屋的銷售率,購買客戶的來源分布、購買時間、規劃偏好以及面積偏好等事實資料。
所謂“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動機以及使用商品的意見”是指調查、了解購房者購買該房屋的原因是居住、還是投資,對該房屋的滿意程度如何,包括價格、建材、格局、地點以及環境等的反應資料。
2、廣義的市場調查
廣義的市場調查,其調查對象,除了消費者,還包括所有一切市場上的營銷活動。即以科學的方法收集商品從生產者轉移到消費者間的一切與市場營銷有關的問題資料,并予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對于房地產市場,除了進行公開個案市場的調查、研究之外,還包括公司營銷手段的具體執行情況,目標市場狀況,消費者購買動機、傾向、決策等心理過程的分析,以及廣告策略在目標市場中的反應和收效如何。
收集并充分研究所收集到的資料,就能夠知道公司營銷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公司的經營業績。這樣,就能夠隨時糾正營銷過程中的偏差,保證公司在正常的市場軌道中順利地運轉下去。
二.市場統計調查在房地產行業中的應用
1、前期
這一階段的統計調查結果主要應用于公司的投資方向決策。此階段涉及的統計調查方向相對比較宏觀,主要有:
(1)宏觀經濟信息——包括政策法規、房地產經濟指數、城市規劃、區域人口特征、基礎設施等基本狀況等。通過對宏觀市場信息的分析,了解房地產市場的現狀及動態。
相關市場信息——包括金融市場、業界動態等與房地產有直接與潛在關系的信息,以推論房地產市場發展前景。
(2)房地產產品統計調查
在售樓盤資料統計——包括本地所有的房地產項目數據庫資料,可進行市場供應量、價格、戶型特點、裝修情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情況等各方面的統計分析。
區域市場統計分析——根據數據庫資料對特定區域市場進行定量分析,研究典型個案,對區域市場特點進行分析。樓盤匯總分析——階段性對樓盤進行統計分析,追蹤市場發展方向。
(3)消費需求趨勢統計調查
主要針對消費者對某類房地產的總需求量以及房地產需求的發展趨勢研究。主要包括需求動機、購買行為以及需求影響因素的統計調查,這些調查結果將作為開發商把握需求動態的依據,并以此開發出新的產品,并不針對于某一個特定樓盤項目。
2、中期
開發商在購置土地之后,需要進行相應的項目開發。此階段開發商的主要工作環節包括:具體的項目定位、項目規劃與設計、項目的建設、項目的推廣與銷售。
(1)項目定位統計調查
考慮具體樓盤項目所處的區域,通過對消費者置業消費需求的統計調查,結合周邊競爭項目和區位特征的調查,對特定區域內的將建樓盤進行準確的定位。
(2)消費需求統計調查
通過統計調查了解消費者對特定區域樓盤的需求細節、消費動機、消費行為與習慣、決策過程、媒體消費習慣,結合其家庭背景資料、置業階段與用途、家庭的生活形態以及事業發展形態進行市場細分,并確定各細分市場的規模。
(3)競爭樓盤統計調查
了解特定區域內競爭樓盤,尤其是明星樓盤的銷售狀況、主要賣點、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為特定將建樓盤的定位提供參考依據。
(4)產品測試統計調查
在項目定位之后,目標消費人群趨于明朗,該階段的市場統計調查應當側重于項目細節方面的研究,針對特定將建樓盤,依據設計結果對樓盤的各指標分別進行。具體的調查內容主要包括:1社區配套設施與功能需求測試;2、建筑類型與容積率之間的匹配關系;3、房屋格局/面積與各功能區的使用習慣;4、對裝修的意見與個性化實施;5、朝向/采光與居室功能之間的關系;6、特定需求的價格定位研究等等。
3、后期
(1)樓盤媒體宣傳統計分析
對本地在售項目進行主要媒體的廣告投放量統計,可進行樓盤賣點、營銷策劃活動等市場營銷方面的資料收集,可根據資料進行媒體投放及營銷方式分析,同時作為競爭研究的有力補充。
(2)銷售現場統計調查
主要實現市場推廣手段效果的評價研究。在樓盤的預售與公開發售階段,將會有數量眾多的、不同性質的消費者到銷售現場關注開發商的產品。通過對現場的了解、意向購房人群的調查、對銷售階段的媒體策略、銷售策略調整提供參考依據。其中主要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特定樓盤信息的來源以及最主要的影響渠道;2、看房者所處購房的階段,以及看房行為與習慣;3、樓盤評價以及與競爭產品對比;4、對銷售中心以及人員的評價;5、看房滿意度調查等等。
(3)銷售監測統計調查
隨時對銷售現場的潛在消費者,以及來電咨詢的消費者收集相關的信息,并定期進行必要的回訪,同時進行有效的統計分析,開發商將能準確地掌握客戶的反饋信息,銷售成功狀況、銷售周期等重要數據,通過糾正不理想的工作內容,減少客戶的流失。
(4)業主滿意度統計調查
近年來,為了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這一統計調查體系逐漸得到調整,全面報表制度的基礎地位有所削弱,而抽樣調查和重點調查等方法日益得到廣泛應用。由于調查現象的復雜性和調查目的的多樣性,林業統計調查不能采取一兩種調查方法,而要采用多種調查方法。多種調查方法結合運用,就構成中國的林業統計調查方法體系。中國長期以來所采用的林業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其采集統計信息的方法主要是統計報表制度。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調查對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必須建立一套適應當前林業統計工作需要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即以必要的統計報表制度和周期性的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的抽樣調查和典型調查為主題,結合運用重點調查和科學估計與預測,建立這樣一種新的林業統計調查方法體系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是符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的,是對現行的林業統計調查方法體系的重大改革[6]。同時還必須注意各種林業統計調查方法的相互銜接。在林業統計調查方法體系中,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關鍵在于揚長避短和優勢互補[7]。
中國林業統計調查運行體系
所謂林業統計調查運行體系,就是按規定要求完成整個林業統計調查過程的工作體系。在林業統計調查工作過程中,其運行軌跡涉及到四個方面:即主體、客體、宿體和載體。顯然,要想使林業統計調查活動得到有效開展,就必須建立有效的林業統計調查運行體系,把林業統計調查主體、客體和宿體之間的矛盾轉化為林業統計調查活動的動力,實現三者的對立統一。不難看出,完善的林業統計調查運行體系的基本框架由以下四個部分所組成:①林業統計調查組織管理體制。一方面是林業統計管理體制它提供如何處理委托關系。另一方面是林業統計調查組織架構,它提供統計調查信息流動的途徑,涉及到林業統計調查機構與林業統計調查客體之間、國家林業統計調查機構與地方林業統計調查機構之間等各部門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構成了組織體系。②林業統計調查信息技術,即采用什么樣的信息技術使林業統計調查資料按所設計的途徑得到及時的傳送、整理、儲存和合理有效的開發利用。在林業統計調查運行體系中,這部分是脈絡。③林業統計調查監督保障體系,即如何對林業統計調查過程及其結果進行監督、評價和跟蹤反饋,確保林業統計調查個體的合法權益。在統計調查運行體系中,這部分是保障。只有以上這三個方面都建立起完善的運行機制并實現有效的銜接協調,林業統計調查運行體系才能暢通無阻。①林業統計調查管理體制。中國目前實行的是“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8]。這種管理體制既非集中型,也非分散型,并且與其他一些國家的集中分散型也不一樣。初看起來,這種管理體制具有雙重領導、雙重保障,但實際上卻是統計不到位,責任不清楚。就林業統計調查運行角度看,林業統計工作常常受到干擾:一方面,統計業務、編制、經費由國家林業局統一領導,主要考慮黨和國家要求,考慮國家林業統計為制定政策、決策提供依據的需求;另一方面,調查數據由基層統計部門搜集提供,而地方黨政領導要求統計為地方管理服務,形成了統計信息的多層次、多元化需求。不僅增加了統計調查無法滿足各級政府需求的現實問題,而且還因為利益需求,在統計數據上甚至在統計報表上做文章,虛報假報等現象。②林業統計調查組織保障。基層林業統計工作人員素質不高。根據《林業統計管理辦法》,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林業企業事業單位可以在有關機構中設置專職、兼職統計人員。但由于編制限制、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9]:首先是專職人員學歷不高的多,缺乏林業統計專業知識的多;二是基層人員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三是上崗前的培訓實施不到位,接受培訓提高的不多。由于計算機網絡和通訊技術的應用,從根本上改善了統計業務工作環境,從而為林業統計調查工作創造了良好客觀條件。但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林業統計信息的傳遞手段滯后,社會化程度不高,林業統計的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的組織,缺乏專業人員隊伍,難以為新時期的林業建設提供有效的服務和保障。硬件設施和軟件工具不配套,系統集成化程度低,完整的林業統計數據庫體系尚未形成。信息資源管理不規范,設備的利用率低、配置低、性能不高,難以對大量統計信息進行處理和管理。致使林業統計調查的數據對林業經濟的貢獻率低。同時統計業務流程的規范化和統計信息的標準化工作的滯后也嚴重制約了林業統計調查辦公自動化的建設。林業統計調查資料的真實可靠,是林業統計調查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在中國卻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監督體系的不完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①依法統計很困難。雖然中國早就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使中國的統計工作有了法律依據,但離真正的依法統計還有很大差距,而據此制定的《林業統計管理辦法》的頒布同樣沒有很好的對林業統計調查的實施起到法律保障作用。②利用社會輿論對林業統計調查中的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批評的機制尚未形成。③林業統計調查質量評價、跟蹤體系不健全。中國目前正在努力研究這個課題,但還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效,還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林業統計調查評價、跟蹤體系,其結果就是對一些林業統計調查數據的來源和合理性難以做出解釋,對一些林業統計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難以做出說明[10]。
中國林業統計調查體系的基本框架
關鍵詞:統計調查;誤差;統計調查質量
一、統計調查的概念
統計調查不僅要有明確的調查對象,而且調查對象是由具有某一或某些共同特征的許多個體構成的總體,同時構成總體的個體數要足夠地多,除此之外,還要求調查的個體單位數也要足夠地多。統計調查對構成總體的許多獨立個體的調查不是目的,綜合與提煉許多獨立個體信息資料才是統計調查的真正目的。因此,統計調查所獲資料的真實、準確與否,直接取決于個體提供的信息資料是否真實、準確。而統計個體之所以有可能提供不真實、不準確的個體信息資料,是因為統計個體擔心一旦提供了個體真實、準確的信息資料可能會為自己、他人或相關部門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不過,從統計調查的真實目的來看,統計個體的信息資料根本不是統計調查所關注的信息資料,個人信息資料只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出現,僅起到顯現總體一般屬性或數量特征的作用———從對個體信息資料進行深入的加工、綜合中提煉出總體的一般屬性或數量特征。
二、統計調查的種類
眾所周知,信息化時代信息的主體是統計信息,統計信息的獲取建立在統計調查的基礎之上。統計調查搜集到的個體信息資料的真實、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信息化時代信息的質量。統計調查獲取個體信息資料的方式方法的不同決定了不同種類的統計調查獲取個體信息資料質量的差異。
統計調查按是否對構成總體的全部個體進行調查,可以劃分為全面統計調查與非全面統計調查兩類。
全面統計調查指的是對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進行的調查,即要搜集總體中所有個體的個體信息資料的一種調查。再按對總體中個體信息資料收集方式的不同,全面統計調查又可以劃分為普查和全面統計報表兩種。普查通常通過調查員借助普查表直接向個體搜集其信息資料的一種調查方式。
非全面統計調查指僅從構成總體的全部個體中選取部分個體進行的調查。非全面調查又因從全部個體中所選部分個體的方式不同,分為抽樣調查和非抽樣調查。所謂抽樣調查指從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中按照隨機性原則選取部分個體的調查。同時,抽樣調查又根據隨機性原則在具體使用上的差異可以將抽樣調查劃分為簡單隨機抽樣、系統隨機抽樣、分層隨機抽樣、整群隨機抽樣以及多階段隨機抽樣等。另一方面,若從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單位中沒有遵循隨機性原則而選取部分個體單位進行調查,則這樣的統計調查稱之為非抽樣調查。生活中常用的非抽樣調查主要有重點調查、典型調查和滾雪球調查等。
因此,無論在抽樣調查的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抽樣調查的實際應用中,抽樣調查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三、統計調查誤差的種類及特征
1、統計調查誤差的概念。通常人們把由統計調查獲取個體信息并綜合得到的總體規律性與總體實際客觀規律性之間的差異稱之為統計誤差。這種統計誤差反映在統計調查指標上,就是由調查個體所得總體指標數值與總體實際指標數值之間的差別。
2、登記性統計調查誤差、特征及其產生的原因。
統計誤差通常可以分為登記性統計誤差和代表性誤差兩大類。所謂登記性誤差就是指由于調查者或被調查者的主觀原因而導致調查所得總體指標與總體實際指標之間的差異。
登記性統計誤差具有如下兩大基本特征:一是登記性統計誤差從理論上而言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在實際統計調查中,登記性統計誤差又不可避免。二是登記性統計誤差一旦產生,誤差的大小又不可以計量。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被調查者提供了真實、準確的個體信息資料,而且調查者能準確記錄與整理分析這些個體信息資料,就可以避免登記性統計誤差的產生。事實上,統計總體中的個體可能會基于各種考慮或顧慮不愿提供真實、準確的個體信息資料。根源在于被調查者可能根本不理解統計調查的真實目的,或者把統計調查混同于非統計調查。在我國當前國民參與統計調查意識比較薄弱、基本統計常識比較缺乏以及保護統計個體信息資料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的現實條件下,要避免這種登記性誤差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者,即使調查總體中的個體主觀想提供真實、準確的個體信息資料,但是由于被調查的個體缺少必要的數據記錄,或沒有相關數據,或個人信息資料記憶有誤也可能無法提供真實、準確的個人信息資料。如在我國農村居民年收支情況的調查中,有些農村居民不是不想告訴你某年收支的準確數據,而是有些農村居民從來就沒有對自己的年收支核算過,也沒有詳細的收支記錄。
另一方面,即使被調查的個體提供了真實、準確的個體信息資料,也可能因調查者數據記錄不熟練、責任心不強造成記錄錯誤,或者發生數據丟失以及分析、整理個體信息資料有誤等,也會產生登記性統計誤差。
最后,不論何種原因一旦導致了登記性誤差的產生,登記性統計誤差的大小是無法準確計量的。這是因為被調查者提供的個體信息資料中不真實、不準確的程度有多大、調查記錄中有多少差錯、個體信息資料整理、分析中又有多大差錯等,在實際統計調查中均是不可測度的。
綜上所述,由于統計調查區別于非統計調查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對構成總體的個體進行獨立地調查,因此不管是全面統計調查還是非全面統計調查、不管是抽樣調查還是非抽樣調查都會產生登記性統計調查誤差。
3、代表性統計誤差、特征及產生的原因。
所謂代表性統計誤差指僅對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中部分個體進行調查,且僅僅根據這部分個體提供的信息資料綜合提煉出關于這部分個體的一般數量特征(如部分個體的均值),并據此對總體實際均值做出判斷所產生的一種差異。
代表性統計誤差可以根據它是來自抽樣調查還是非抽樣調查區分為抽樣誤差(也稱隨機誤差)和系統性誤差兩類。由抽樣調查所產生的代表性誤差稱之為抽樣誤差,由非抽樣調查所產生的代表性誤差稱為系統性統計誤差。
抽樣誤差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從理論上來說抽樣誤差無法避免,但是,在實際抽樣調查中,抽樣誤差不僅可以采取一定手段加以防范和控制而且其大小也可以計算。一方面,代表性誤差產生的根源在于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的普遍規律性不可能由其中的部分個體完全顯現,否則,它就違背了部分與整體的基本哲學關系。另一方面,抽樣調查從總體中選取部分個體時,盡管確保了每一個個體都有同等被選中的可能性,使得所選中的部分個體的構成與總體中所有個體的構成趨于一致,由此保證了選中的部分個體的數量特征能反映總體中所有個體的數量特征。然而,總體中的某個個體能否最終被選中又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從而使得所選中的部分個體數量特征又不能完全反映總體中所有個體的數量特征。由此表明,抽樣誤差不可避免。
數理統計關于抽樣的原理已經表明:只要采用適當的方法對構成總體中的所有個體先做適當的編排或分組,然后再遵循隨機性原則抽選個體,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抽樣誤差的大小。即在樣本容量一定的前提下,對同一現象總體分別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系統隨機抽樣、整群隨機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其抽樣誤差是有顯著差異的。另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變重復抽樣為不重復抽樣也可以適當減小抽樣誤差。系統性代表誤差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從理論上來說系統性代表誤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系統性代表誤差一旦產生其大小又是不可計量的。系統性代表誤差產生的根源在于:在從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中選取部分個體時沒有遵循隨機性原則,而是主觀地、或部分主觀地從總體中選取個體作為調查單位。
因此,人們在實際統計調查中,如果能有意識地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自覺地遵循隨機性原則抽選部分個體,就可以避免系統性誤差的產生。
關鍵詞:老齡問題;老齡統計調查
老齡統計調查是圍繞老齡問題展開的專項統計調查[1]。老齡統計調查本質上屬于人口統計調查,但是在統計調查對象上,雖然主要是老年人,但是還包括老齡工作組織、涉老組織機構、養老服務及其福利設施等,因此老齡統計調查既有一般人口統計調查的特點,也有其特殊之處。老齡統計調查涉及的統計調查理論、方法和資料分析的統計技術,與其他成熟的調查研究有相同之處,因此老齡統計調查的研究可以借鑒一般的統計調查技術和經驗。老齡統計調查制度應當屬于部門統計調查制度。從2004年起,老齡事業統計表納入國家民政部民政事業統計制度。
1 我國老齡統計調查的發展概況
我國老齡統計調查是伴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而逐步興起的。1982年以前,我國政府還是沒有正視老齡問題的存在,因此沒有老齡統計調查正式稱謂。1982年,我國應邀參加第一屆聯合國老齡問題世界大會,政府開始重視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轉變的后果――人口老齡化問題,老齡問題和有關老齡問題的調查研究開始得到認同和重視。在老齡統計調查開始流行之前,我國老年人的資料主要來自人口普查、人口抽樣調查和戶籍統計資料,專門的老年人調查并不多見。1982年,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成立,之后各省市縣老齡工作機構也相繼成立。專門老齡工作機構的成立直接促進了老齡統計的發展。1989年,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成立。調查研究作為該中心的一項基本科研職能和任務,相繼進行了多項有關老年人口的專題調查,并建立了老年人口信息數據庫。2000年以來,各省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出于宣傳和開展老齡工作的需要,相繼創辦了自己的老齡工作刊物,有關老齡工作、老年人問題的調查論文亦是其刊登的重點。
2 我國學者對老齡統計調查研究探索
當前有關老齡統計調查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專門研究老齡統計調查的書籍極少。從目前比較有代表的研究成果看,1992年,莫龍編著《老年人口統計學》,比較系統地研究了老年人口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口徑,但此書的局限性在于人口學研究的視角,沒有涉及老年社會經濟、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方面的指標體系的研究;2002年,李寶庫主編的《新世紀老齡工作實用全書》,其中由徐勤撰寫的“老年統計調查工作”一章,介紹了80年代的我國已有的老年人口調查概況;2003年,徐勤在《老齡統計指標體系初探》一文中,論證了老年統計工作的意義和建立老齡工作指標體系的必要性,以及初步地構建了老齡統計指標體系的框架和統計指標的口徑;2004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編的《老齡工作指標體系》和《老齡工作指標手冊》兩本書中,比較詳細地勾勒了老齡事業、老齡工作、老年人口等統計指標體系以及老齡信息管理等框架。2004年,源于此兩本書中的部分表格已被國家民政部采用,已經成為我國老齡事業統計數據的主要來源之一[2]。2002年~2006年期間,華齡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老齡工作年鑒》中,收錄了部分省市的老年人口、老齡事業、老齡工作的調查數據;2003年和2009年,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分別出版了“中國城鄉老年人狀況一次性抽樣調查數據集”、“中國城鄉老年人狀況追蹤調查數據集”。這兩本數據集全面地展示了我國城鄉老年人口基本生活狀況方面的數據。
3 我國老齡統計調查實踐和研究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
第一,老齡統計調查的概念、任務和作用尚未得到社會認可。除我們這些處在老齡工作系統的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外,老齡統計調查在國內尚未得到廣泛的認同。有學者至今沒有區分老年人調查和老齡統計調查。我們認為老齡統計調查應指老齡工作機構、老齡科研機構、老年學會/協會、從事老齡問題研究的學者個人等,為了解老齡工作狀況或老年人口狀況而組織的專題統計調查活動,而不僅是老年人問題調查。
第二,老齡統計調查與老齡調研不分。老齡統計調查不同于老齡工作調研。老齡工作調研主要是通過訪談、實地考察和聽取工作匯報方式,了解老齡工作情況或老年人生活狀況的工作方法。老齡統計調查特指以普查或抽樣手段,通過調查問卷專門收集老齡工作情況或老年人生活狀況的社會調查方法。
第三,老齡統計調查作為一個新興的社會調查沒有得到系統的研究。20多年來,老齡統計調查報告數以千計,但是我們發現可能由于問卷設計不科學、未使用科學抽樣方法、調查實施不嚴謹、數據分析的粗略以及調查報告撰寫的不規范等原因,相關論文的質量存在瑕疵。其根本原因在于老齡統計調查作為人口統計調查的新分支,其理論研究和調查經驗的總結還不夠。就已經發表的眾多調查分析報告看,還普遍存在以下需要規范的問題,諸如統計口徑、統計時點、資料來源、計算方法、預測參數、指標定義等等。
第四,與國外在老齡問題方面的調查所涉及的調查豐富內容比較,國內有關老齡統計調查內容還比較淺薄,調查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簡單。2000年,徐勤在《中國老年人口問題調查概要》一文認為,中國老年人口問題調查對老年人口各方面問題產生的社會、經濟、文化、意識等背景了解不夠;對老年群體中的特殊群體調查少,如高齡老人、長壽老人、孤寡老人、老年婦女、少數民族老人、貧困老人[3]。2001年,陶立群在《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對老齡問題的調查研究綜述》一文中,認為與國外老齡問題調查比較,中國老齡問題調查缺乏專題性的、深入的、高層次的、動態追蹤調查[4]。從《老齡問題研究》(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辦)刊登的調查研究報告看,使用比較復雜的統計分析方法極少數,絕大多數論文僅僅是簡單的統計描述(列表形式)。進入21世紀后,我國老齡問題顯性化,同時與國際組織、發達國家學術交流日益增多,國內的老齡統計調查頻次急劇增多,內容也趨于豐富,調查方法和技術不斷提升、多元化指標體系走向完善。
4 我國老齡統計調查研究方向
由于中國老齡工作的管理體制的特殊性(綜合、協調、監督涉老工作部門聯合體制),直至2004年才建立全國性的老齡事業統計調查制度。目前我國取得的老齡統計調查研究成果,雖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為構建全國性的、統一的老齡事業發展指標體系奠定了基礎性的技術和理論基礎,但是在人口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人口老齡化態勢監測指標、老齡事業發展評估指標、老齡工作考核評估指標研究,以便建立老齡事業信息支持系統和老年人生活質量綜合監測和評價體系。2010年1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啟動了“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項目”,首次提出要加強老齡事業發展指標體系研究,這是加強我國老齡統計調查研究的新推動力。
參考文獻:
[1]1982年《維也納老齡問題國際行動計劃》對“老齡問題”進行了表述,即由人口老齡化而引起的社會經濟問題,包括各種影響到老年個人的問題以及與人口老齡化有關的問題,前者為人道主義問題,后者為發展方面的問題。
[2]中國人口年鑒(2004年),2003年中國民政事業發展概況“九、加強老齡工作,啟動老齡事業統計指標體系”,中國統計出版社。
[3]徐勤,中國老年人口問題調查概要,老齡問題研究,1990年第4期。
[4]陶立群,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對老齡問題的調查研究綜述,清華大學老年學研討會主題報告,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銀發中國:中國老年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會議報告來源:省略/zjlt-t62.htm。
統計政務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個組成內容,它包括統計工作人員的資格認定、統計調查單位登記備案、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和涉外統計調查項目的審批備案等,統計政務電子化是電子政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這些統計政務項目的性質,應把統計調查單位登記備案、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和涉外統計調查項目的審批備案等政府統計機構審批備案事項納入電子政務的范圍。在實現形式上,統計調查單位登記備案可以納入一個地區電子政務總流程,而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和涉外統計調查項目的審批備案可以通過網絡報批。統計調查單位登記納入一個地區電子政務總流程將是統計政務邁出的重要一步。
電子政務就是在現代網絡環境下,運用計算機通信技術,構建一個政府辦公平臺,使用戶只要持有一臺電腦,即可在任何方便的時間和方便的地點獲得政府的信息和服務。這種減少環節、提高實效、方便用戶的政府對社會辦公系統是對傳統辦公模式的根本變革。
企業辦理一項政府審批事項曾經歷了多點多次式(即企業要多次光顧多個衙門,才可獲取多種批準證書)到多次一點式(即企業要多次光顧一個大廳可以獲取多種批準證書)。而未來網絡登記和審批模式則達到一次一點式(即政府各部門的登記審批以及備案手續均在網上進行,只需一次光顧一個大廳即可獲取所有審批證件)。網絡登記和審批模式至少可以實現四個方面的目標:一是規范政府行為,促使政府各部門依法行政。網上審批和登記內容必須是具有法律依據或政府批準的行政審批事項,除此之外企業將不予辦理報批;二是有利于增加政府行政透明度,做到政務公開,利于社會公眾對政府的有效監督,促進政府部門的勤政廉政建設;三是減少企業申報程序中的重復工作量,避免技術性差錯;四是可以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總之,這種政務辦公模式將促進政府由單一管理型向服務管理型轉變,促進政府真正成為廉潔高效的政府;同時也促使企業和生產經營者通過依法辦理登記報批,對政府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經營納稅。
實現登記審批網絡化的五個前提條件:一是政府要確定一個部門,賦予其網絡辦公總策劃、總協調的職能,促使政府各職能部門消除部門利益,形成政府辦公“一盤棋”的格局;二是要有電子政務的統一標準,例如:統一的企業(單位)編碼(即企業(單位)身份號)、統一的登記注冊類型、統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等等,避免用戶在使用公共信息中由于標準不統一而造成的混亂;三是要有一個科學的、可以實現政府各部門服務管理職能程序的、方便企業操作的電子政務辦公流程,例如北京西城區政府“一站式”服務大廳的新辦企業審批項目流程是這樣的:企業名稱預先登記領取工商注冊登記表辦理前置審批開據房產證、入資、驗資企業審批、發法人執照或營業執照刻章審批開設銀行賬戶辦理機構代碼登記辦理國稅登記辦理地稅登記辦理統計登記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辦理戶外廣告審批辦理旅店業審定價辦理商委糧食審批辦理科技企業認證當地工商所備案。(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以上部分政府審批登記項目可以逐步移交給行業協會,發揮中介組織規范企業市場行為的作用。)科學的運行流程一環扣一環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同信息只取一次,避免重復和差錯。四是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系統。網絡安全一直是困擾電子政務的難點問題之一,包括建立網絡防毒、安全認證、信息資源分級分層使用的安全體系,這些在技術上都應得到解決。五是要統一電子操作系統,要編制一個科學統一的流程軟件。而以上五個方面都是建立在政府是一個有機的工作整體的基礎上,其工作出發點統一在服務基層,依法行政上。統計登記是政府統計部門依法行政的一項主要內容,是政府統計掌握調查對象,建立統計渠道的重要途徑,隨著政府登記審批電子系統的建立,統計登記網絡化將得以實現。2統計工作流程信息化
統計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是統計系統內部實現的,它是指統計信息產品生產的全過程的電子化,即統計基礎數據的采集統計數據的加工處理統計數據質量控制統計初級產品的開發統計信息產品的統計信息資源管理等統計工作的全過程。
統計數據采集實現由以統計報表、軟磁盤為主轉變為以網絡傳輸為主。加強各級政府統計部門和基層企業的計算機網絡化水平,加強統計信息網絡安全建設,國家、省(直轄市)和地(市)級政府統計局之間、限額以上統計調查企業(單位)與各級政府統計局之間應具備網絡快速傳遞的硬件和設施水平;實現政府統計局對企業、上級政府統計部門與下一級政府統計部門之間統計制度、統計培訓、電子程序的網絡傳遞;實現基層企業(單位)統計數據信息的網上直報。最大限度地減少統計報送環節,解決基層統計人員力量不足的矛盾。
統計數據處理應用程序由專業各自開發轉變為集中統一研制。統一數據處理操作平臺、應用軟件、文件格式;統一實行統計“一套表”制度,統一單位屬性標識代碼、統計指標代碼;統一數據處理和審核程序;實現準確、高效、方便的數據處理模式。
統計信息資料的開發利用由傳統單一模式轉變為現代多元模式。統計信息的8個系統15個數據庫:一是統計法律法規系統(統計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數據庫);二是統計調查單位管理系統(統計法人單位數據庫、統計產業活動單位數據庫)三是地理信息系統(統計調查單位地理分布數據庫、人口地理分布數據庫);四是統計調查項目管理系統(政府統計調查項目庫、部門統計調查項目數據庫、基礎統計指標及指標解釋數據庫、派生指標數據來源及計算方法數據庫、統計標準數據庫、統計調查方法數據庫)、五是專項統計調查信息系統(國民經濟各行業統計調查數據庫);六是統計質量評估系統(統計指標數據邏輯關系庫、統計數據質量評估庫);七是統計分析系統(統計分析模型應用軟件);八是統計新聞系統。
[關鍵詞] 電子商務 統計 分析 企業電子商務統計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界的重視,成為最受資本關注的互聯網細分市場。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上萬億元,已成為經濟發展中的新的增長點。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交融匯合,大大的激增了數據的容量,使得統計信息的分析應用受到人們的關注。
互聯網為龐大的信息資料數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想要的數據都可在互聯網上獲得。電子商務的興起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獲取統計信息服務的一種新方法,統計信息非常適應電子商務這種交易方式,在線服務、互聯網和企業內部網允許使用者直接訪問統計信息產品,電子商務企業的統計工作,也日益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如何對電子商務進行統計和量化的評估,引導和推動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對于規劃本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電子商務時期企業統計分析特征首先是企業統計分析的信息量大增。電子商務對企業統計分析工作有很多影響。企業作為電子商務活動的主體,面對電子商務的巨大挑戰,紛紛開展電子商務,力圖在新經濟中保持并取得新的競爭優勢。由于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在INTERN上,即使是一家很小的企業,也能夠非常容易地大量的信息,并通過國際互聯網輕易地傳遞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廣西地區經濟的落后,從歷史、客觀條件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處偏遠、交通通訊落后、市場信息匱乏造成的。在廣西經濟大開發中,電子商務將發揮巨大的作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在給廣西企業統計分析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挑戰。廣西企業必須在實踐中正確及時地發掘現有的信息,充分利用統計分析工具分析和獲取相關經濟數據資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競爭力。
一、中國及廣西企業電子商務統計調查的工作現狀
1.中國電子商務統計調查現狀
1990年底,中國的電子商務首先從應用EDI(電子數據交換)開始,主要集中在外貿、海關及航空運輸等領域。1993年,中國正式啟動國家信息化建設。1994年,中國企業開始涉及電子商務。1997年,電子政務、企業上網、網上納稅、網上教育、遠程診斷、以及網上購物等電子商務開始啟動。
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尚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有關電子商務的統計調查也剛剛起步。中國半官方或非官方的部門及機構嘗試性地進行有關電子商務的統計調查。《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CII中國電子商務總指數指標體系研究與指數測算》《企業互聯網應用和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統計調查》《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調查》已經涉及到電子商務內容一些指標。
2.中國電子商務統計調查的發展階段
從中國有關電子商務的統計調查發展階段看,目前已經歷了3個階段:
(1)電子商務統計調查的準備階段――研究與宣傳:組織專家設計統計調查的調查方案、指標體系、設計問卷,對一些概念進行定義等,并進行了嘗試性的統計調查。
(2)電子商務統計調查的初級階段――互聯網應用調查:統計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中國互聯網上網計算機數、帶寬總量、網站的數量及地區分布、CN域名、用戶人數、用戶分布、信息流量等方面的信息。對政府和企業動態掌握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情況,提供決策依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中國電子商務統計的發展階段――實驗與探索:CNNIC從個人用戶角度進一步開展了涉及電子商務活動的問卷調查;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與CII進行了分地區的電子商務指數統計調查;國家經貿委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對中國部分大中型企業進行有關電子商務的統計調查;CCID從企業角度開展了電子商務統計調查等。
3.廣西企業電子商務統計調查的工作現狀
廣西統計局已建成LAN,與國家統計局已建成的幀中繼(Frame Relay)主干網建立連接。統計工作方式隨著網絡的應用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量統計業務通過網絡進行,統計信息網絡已成為支撐統計業務運行的重要基礎。集成共享的數據庫系統已在一些地區的統計部門開始應用,信息方式有很大的變化。廣西互聯網基礎設施水平逐步提升,網民數量快速增長,企業上網環境改善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個人和企業用戶的生活以及工作將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這必將推動廣西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和成熟,也必將推動廣西電子商務統計的發展。
二、廣西企業電子商務統計調查工作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我國統計電子商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要建立統計電子商務系統,其系統構成、運作模式、安全機制等深層次問題有待于深入研究。統計電子商務實施無法完全照搬其它行業的模式。企業統計信息電子商務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前交易階段,主要是統計信息的和獲取;交易中階段,主要是進行統計信息商品選購、價格洽定、合同簽訂等交易磋商確認活動;后交易階段,主要是完成與交易有關的款項支付、統計產品的輸送、憑證發放及簽收等活動。廣西企業電子商務統計調查工作應解決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電子商務的統計調查工作應及早納入官方的統計工作發展計劃之內,建立有關電子商務的官方統計調查體系,并盡快付諸實施。
2.深入地研究和制訂有關電子商務的統計方法、統計口徑、統計指標體系,及統計范圍,并在其中包括電子商務交易額等核心指標。
3.利用較系統的地區及企業電子商務的統計體系,做到既為宏觀戰略決策服務,又為微觀運作服務,同時又能與國外進行比較,從而達到為促進廣西電子商務發展,提高廣西信息化水平而提供量化的參考依據的目標。
總的來說,廣西企業電子商務統計調查要確定研究目標,通過對國外發達國家統計信息產業電子商務系統有關資料的收集與深入分析,結合廣西統計信息及產業服務的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Web數據庫技術、動態Web開發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和現代密碼學技術等,來探索適合廣西統計電子商務系統的構建模式及安全方案。
三、廣西企業建立統計電子商務系統,有待研究的內容及建議
統計電子商務系統的建立,要根據在線用戶的實時需求,即時提供符合用戶要求的服務,方便滿足社會各層次對統計信息的需求,從而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等提供更準確有效的高質量基礎資料。
廣西中小企業在線交易大多是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目前廣西開展的電子商務類調查,除了部分針對企業外,大部分是針對網民個人進行的一些調查。如:分析互聯網領域中主流、熱點及潛在高成長領域的市場規模、增長率、營業收入結構和網絡廣告、搜索引擎、綜合門戶、網絡游戲、即時通訊、博客、寬帶視頻、音樂、社區/BBS等信息。但是,電子商務統計,尤其是官方電子商務統計,必須以客觀指標為主,盡量少采用或不采用主觀指標。例如,對電子商務進行測度,網站數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我們就應該直接通過搜索工具進行搜索,獲取直接數據,而不應該進行抽樣調查,進而估計出該地區的網站數量。又如,對于上網速度,我們雖然可以對網民進行抽樣調查,但是根據該地區互聯網總體帶寬情況和上網用戶數進行估算就要更客觀得多。
廣西企業建立統計電子商務系統,使統計信息電子商務化,不僅能為社會創造巨大的財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而且將促進廣西民間統計的發展;將改變人們對統計的觀念,強化對統計的社會監督機制;將改變統計的組織體系;使國家統計機構、企業內部統計的職能也更規范、更完備。
一、充分認識加強部門統計工作的重要性
部門統計是政府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信息來源,也是行業管理的重要依據。近年來,各部門積極推進統計改革建設,不斷提高統計水平,部門統計取得長足進步,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進步提供了有力信息支撐。但是,當前部門統計工作還存在統計基礎薄弱、調查內容覆蓋不全、調查項目交叉重復、統計標準不統一、組織實施不嚴謹、信息共享不到位,甚至數據相互矛盾等問題,影響部門統計職能的發揮。因此,必須加強和完善部門統計工作,提高部門統計水平,為提高基礎數據質量、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提高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水平等發揮應有作用。
加強和完善部門統計工作,必須以文件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相關內容,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按照規范統一、分工合理、合作共享的要求,穩步推進全市部門統計工作有序開展,更好地服務宏觀決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企業和社會公眾。
二、明確部門統計工作職責
各部門要明確各自責任,按照分工,加強對基層單位統計工作的指導,履行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搜集、報送統計資料的法定職責和義務。統計部門要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開展統計執法檢查,各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審核調查對象報送的統計資料,確保統計數據客觀真實準確。
各部門要明確承擔部門統計的機構,在內設機構中設置專、兼職統計人員并指定統計負責人,確保統計工作有效開展。部門統計職能由多個內設機構承擔的部門,要明確統一組織協調統計工作的機構,負責本部門統計工作的歸口管理。要合理配置統計人員,不斷充實統計力量,加強對部門統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提高部門統計人員素質,保持統計隊伍穩定,確保部門統計工作正常運轉。(各級統計報表單位牽頭)
三、建立統一的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
各級統計部門要按照國家建設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的要求,利用轄區單位信息資源庫和有關部門名錄信息,建立統一完整、不重不漏、信息真實、更新及時的市、縣兩級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為各級、各類以單位為對象的普查和調查提供調查單位庫和抽樣框。(各級統計部門牽頭)
各級機構編制、民政、工商、稅務、質監等部門要按季度向同級統計部門提供本部門掌握的單位變動信息,確保新增單位及時入庫和注銷單位按時退庫,積極配合統計部門做好變動單位的實地核查工作。(各級機構編制、民政、工商、稅務、質監等部門牽頭)
四、依法做好部門統計工作
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統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在統計調查項目設立、數據采集、結果的公布和使用、統計資料的提供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依法開展。
各部門要嚴格按照部門管理職責和法定程序設立統計調查項目,不得擅自設立或使用失效的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應按程序向同級統計部門報批或備案,避免重復調查。涉外統計調查項目,必須依法報經省級以上統計部門批準。(各級統計報表單位牽頭)
各部門要嚴格按照統計調查制度開展統計調查工作,建立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統計調查行為準則,明確調查任務布置、數據采集、資料審核處理過程中的質量標準和行為規范。按照統計調查制度規定的方式方法和業務流程搜集統計資料,確保調查對象填報數據真實準確,并認真審核調查對象報送的原始資料,減少數據處理偏差。構建覆蓋全面、基礎扎實、程序規范、責任明確的統計數據質量控制體系,建立原始數據核實核查制度,確保調查數據真實準確。(各級統計報表單位牽頭)
部門統計數據的公布,由部門綜合統計機構或統計負責人歸口管理,或者由部門綜合統計機構或統計負責人會同有關機構共同管理。部門擬公布的統計數據與統計部門的統計數據不一致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各級統計報表單位牽頭)
各部門應按照統計法和統計調查制度規定,向同級統計部門提供國民經濟核算需要的統計、業務、財務資料;除依法應當保密外,要將本部門統計調查取得的統計數據按照統計調查制度規定予以公布,并及時抄送同級統計部門。(各級統計報表單位牽頭)
五、加強對部門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部門統計工作的領導,支持政府統計部門依法履行統計管理職能,及時協調解決部門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級人民政府牽頭)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闡明了現代交通運輸統計的基本任務;繼而論述了統計調查的概念及統計調查方法分類;最后分析了現代交通運輸統計調查方法選擇,以期對我國當前的交通行業運輸統計調查方法的選擇提供一點可借鑒之處。
1 現代交通運輸統計的基本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國民經濟和經濟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交通行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現代交通運輸統計是社會運輸統計和國家經濟發展整體統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交通行業運輸統計的確定必須滿足國家統法計對統計基本任務的總體要求。現代交通運輸統計的基本任務可以確定為:采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和先進適用的統計手取,對交通行業提供現代運輸服務的相關活動進行統計調查、收集整理、提供統計資料、開展統計分析、行使統計監督,為國家了解交通行業對國民經濟和現代運輸業發展的貢獻和影響,制定交通行業和現代運輸業發展規劃、進行宏觀調控和決策提供依據;為交通行業各有關部門和企業加強交通現代運輸發展的規劃建設、運行組織、經營管理各科學研究提供依據。
2 統計調查的概念
所謂統計調查就是根據統計研究預定的目的、要求和任務,運用各種科學的調查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搜集有關現象的各個單位的資料,對客觀事物進行登記,取得寡實可靠的原始資料的工作過程。統計調查搜集來的資料有兩種:一種是對被調查單位未做任何加工整理的原始資料,又稱初級資料;另一種是搜集次級資料,也稱間接資料,是指已經經過某個部門或地區加工整理過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總體數量特征的統計資料,一切次級資料都是由原始資料加工整理而來。統計調查與了解、查明原因的一般性調查,既有相同之處,更有區別。相同之處表現為,它們都是為了認識、把握客觀現象的本質和規律而進行的資料和情況的了解、搜集工作。區別表現為:①對象范圍不同,統計研究運用大量觀察法,需向較多的總體單位做調查,一般性調查的單位較少。②資料性質不同,統計調查以數字資料為主,一般性調查以情況資料為主。
3 統計調查方法分類
根據不同的調查目的,選擇適當的調查方法和組織方式是統計調查的重要問題。統計調查方法按調查對象可分為如下幾類。
3.1 普查 普查是為了了解某種現象在一定時點上的狀態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的全面調查。普查適用于不必要或不可能經常調查而需要得到全面統計資料的現象。普查是一種大量的、一次性的、專門組織的調查,需要有一套科學的調查方法。由于普查涉及面廣、對象多,調查的內容和項目就不能太多太復雜,所以,普查項目只能限于對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的描述,主要應用于較大范圍的對社會經濟基本情況的調查了解。
3.2 統計報表 統計報表,是按照一定的表格和要求,自上而下統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統計資料的一科統計數據采集的方式。統計報表制度是我國管理部門搜集統計資料的一種主要方式。通過統計報表,可以全面系統地搜集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統計資料,是反映國情國力的主要資料來源。
3.3 抽樣調查 抽樣調查是非全面調查的一種主要組織形式。它是按照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觀察,并用觀察結果推斷總體數量特征的一種調查方式,適用于不可能或不必要進行全面調查的現象。利用抽樣調查資料可以檢查、補充、修正全面調查的資料。抽樣調查與其他非全面調查相比,具有如下特點:①按照隨機原則抽取調查單位;②以推斷總體為目的,而且能夠對推斷結果的可靠性做出數學上的說明。
3.4 重點調查 重點調查是專門組織的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在所要調查的總體中,只選擇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重點單位在全部單位中,雖然只占一部分,但它們在所研究的現象的總量中占有較大比重,能夠反映全部總體的基本情況。重點調查主要采用專門調查的組織形式,有時也可以頒發定期統計報表,由被調查的重點單位填報,定期觀察這些重點單位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及其變動。重點調查搜集資料的方法,主要采用以企、事業單位的原始資料為依據的報告法。
3.5 典型調查 典型調查是根據調查目的和任務,在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取若干個有典型意義或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深入調查,通過對它們的分析與解剖認識同類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變化規律,并用以指導和推動總體現象的發展。典型調查可以彌補其他調查方法的不足,為數字資料補充豐富的典型情況。典型調查的具體方法通常有直接觀察法、個別訪問和開調查會。其中開調查會是最簡單易行和比較可靠的方法。這種調查是討論式的,即由調查者召集若干了解情況的人,按預定的調查提綱,提出問題展開討論,把調查過程和研究過程結合起來,從中掌握第一手詳細材料,達到預期的調查效果。
4 現代交通運輸統計調查方法選擇
上文介紹的各種不同的統計調查方法,各有各自的特點和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統計對象日趨復雜,必須用多種統計調查方法,才能搜集到豐富的統計資料;而且任何一種統計調查方法都有它的優越性與局限性,有不同的實施條件,單獨采用某一種方法,難以較好地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真實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有關規定及我國統計工作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的原則,現代交通運輸統計宜采用抽樣調查與普查相結合的統計調查方法,并輔之以統計報表方法,來獲取所需的統計資料。
4.1 普查為基礎 交通行業至今還未對運輸進行過全面、深入的統計調查,因此統計部門很有必要對交通行業從事運輸的基本單位進行普查,以了解現代交通運輸的基本發展情況,并為今后相應的統計推算工作打好基礎。如對于交通行業運輸基礎設施、投入產出、人力資源等,就有必要進行定期普查,了解其基本的發展狀況。
4.2 抽樣調查為主體 運輸普查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而且無法及時反映交通行業運輸日新月異的變化狀況,因此大量的統計信息還需要通過抽樣調查,依據部分企業的資料,來推斷總體的相關情況。如對現代交通運輸效率及質量調查,就沒有必要采用普查來反映其運行水平,可采用抽樣調查方法,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統計、計算,從而推算交通行業運輸發展的效率和服務質量。抽樣調查的調查單位少,可以由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員去完成,同時也便于對交通行業運輸經濟現象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這樣既可以節省調查費用又可以滿足對統計時效和統計數據質量的要求。即使在未來我國運輸統計信息體系建立以后,仍然還需要采用抽樣調查來彌補統計分析體系本身的結構性缺陷、細分市場的信息不足和信息時效性的滯后。
4.3 輔以統計報表制度 對于現代交通運輸統計,可以適當采用統計報表制度掌握全面情況。日常報表是交通行業運輸統計的主體部分,大量的運輸統計數據可以從日常月報(季報、年報)中得到。目前,我國相關運輸統計報表制度基礎比較薄弱,尚不能由此全面獲得所需數據,可在目前交通運輸統計制度和運輸統計制度的基礎上,科學確定報表單位,再設置相關的統計報表來滿足現代交通運輸統計的需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