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寫作指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10044
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普遍極其重視“聽、說、讀”的能力訓練,而對“寫”的教學則存在著忽略的情況,使很多學生的寫作一直停留在一個比較低的層面上。為此,教師應該提供寫作指導,指導學生不斷進行詞匯積累,豐富作文詞匯,創設寫作環境,引導學生閱讀優秀英文范文,加強遣詞造句訓練,并指導學生進行修改潤色,切實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一、指導學生不斷進行詞匯積累,豐富作文詞匯
英語詞匯貧乏,是初中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的最大障礙。很多學生為此死記硬背英語單詞,然而卻收效甚微。而大量閱讀理解體裁不一的英語文章,利用“在文中記、在句中記”的方式積累詞匯,可以達成預期的效果。故此,筆者曾指導學生根據不同英語報刊的不同特點,按體裁、題材、話題、欄目等歸類收集常用單詞,在單詞本上積累出現頻率較高的常用詞匯,并通過引導學生查字典寫例句的途徑,指導學生利用零散時間反復記憶這些單詞,初步學會運用這些單詞。
同時采用以閱讀、完形、單選等教學形式,考查學生運用這些單詞的熟練程度,采用競賽與定期測試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創設寫作環境
人的成長,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英語寫作尤甚。因為英語寫作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需要教師為之營造一個良好的寫作氛圍。所以,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為學生精心創設一個富有鼓勵性的、有利于學生合作探究或者獨立思考的寫作環境,鼓勵學生啟動與發揮自己的英語思維,努力學習英語寫作,樂于英語寫作。例如,在教學中年級英語的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將短小語段摘抄到練習本上,課余時翻開本子讀讀背背,以此培養良好的語感;在教學高年級英語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寫英語日記。每五人為一學習小組,每組學生共用一本日記本,每天由一位學生將英語日記本帶回家寫英語日記,內容與題材自選。教師每周批閱與鼓勵性評價每個學習小組的英語日記一次,并鼓勵學生互相傳閱英語日記,以此擴大閱讀量與分享成功的快樂。
三、引導學生閱讀優秀英文范文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實踐證明:學生越重視閱讀與理解,就越能增強駕馭英語語言的能力。故此,要引導學生明白:要學會英語寫作,首先要讀好英語課文,要讀透教材中的課文。 因為入選英語教材中的課文均是語法非常規范、內容非常健康、文筆非常流暢的經典范文。有的課文比較長,教師必須要求學生閱讀、背誦甚至默寫其中的精彩段落。同時,還必須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并牢記經典范文的篇章結構,以便寫作時借鑒。
四、加強遣詞造句的訓練
在英語寫作中,詞句猶如建房中的原材料,原材料不好,自然無法造出好房子。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必須指導學生將收集、整理、積累好的英語詞句記錄在筆記本上,指導學生記錄好在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并將錯誤的練習與正確的詞句相對照,以此條件反射般地交際與寫作地道的英語句子。部分學生因怕寫錯而只寫英語短句或簡單的英語句子,寫出的文章因此單調乏味與膚淺。對此,我們必須指導學生將平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比如:在文章的關鍵之處用上一、二個非謂語動詞、賓語從句、定語從句和比較句等句型,就能使文章文采裴然。特別是對“not only...but also”或者“so that”“not...but ”等關聯詞的使用,更容易使文章顯得條理清楚、層次鮮明、邏輯結構緊密。
五、指導學生進行修改潤色
作文寫完之后,應注意檢查修改,修改時先從全局修改。首先要檢查主題是否明確,表達方式是否恰當,接下來檢查所寫內容是否切題,該交代的內容是否交代了,最后檢查所用時態、人稱是否符合要求。其次進行局部修改,也就是段落、句子水平上的修改。局部修改時,要注意句子表達是否準確,語法、拼寫、標點、移行、大小寫等方面是否有誤。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訓練 寫作方法
一、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內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語寫作課,就必須有的放矢地讓學生知道寫作的內容、寫作的要求,因此,對記敘文寫作內容的分析是勢在必行的。記敘文是初中英語寫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體,所謂記敘文,就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類文體形式,一般來說,記敘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寫人物為主的,圍繞人物來組織材料的文章,這類型文章可以以人物為中心敘述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二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記敘文,即圍繞事件來組織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為中心去寫一個人的活動過程或幾個人的活動過程;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這類型的文章主要以“物”為中心,來記敘一件事情。在英語寫作訓練中,要寫好記敘文,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要寫清楚記敘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2.寫作時要明確中心,突出重點。3.記敘文要按照一定的敘述順序進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敘述。4.英文的敘事有時態之分,因此,記敘文一般為記敘過去發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過去時進行敘述,但是也要按照具體要求、具體情況而定。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并要圍繞這個“人”的某一性格特點或者品質特點進行描寫,這樣才能有所突出的進行記敘。
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物、原因、結果),應該注意描寫先后順序以及記事的相對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開始、發展、及結局;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寫的層次,以及人與物的情感交融;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過狀物來表達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寫作過程中,對主題要審準,審清,經過細致觀察后,按一定順序和層次進行切題的敘述,大部分敘述文依據某事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經過進行敘述。對人、地和物的描寫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寫,如對人物,應客觀上描寫其外貌,在此基礎上,突出其才能、特點、外表及內心是描繪其特長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對事物的描寫,可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也可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
二、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指導方法
以下將以“my best friend”為題目,分析如何進行寫作指導。
首先,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復習七年級上冊《good friends》一課的重要詞匯及短語,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于同學們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讓學生跟著進行朗讀,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寫作話題,我們已經學習了《good friends》一課,剛才也復習了文章的重點詞匯及短語,相信大家對“friends”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們要進行的寫作訓練,就是圍繞著“my best friend”為題目,進行的寫作訓練。請大家先擬好提綱,然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你們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寫作的要求為:
介紹一下你選擇朋友的標準,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運用你學過的一些形容詞的比較級,60詞左右。
接著讓同學紛紛進行發言,先作口頭語言的交流練習,有同學開始發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還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
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經過這樣的口頭練習,學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脈絡及內容,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則會下筆如有神了。
三、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聽與讀的技能屬于語言信息的輸入過程,是語言的接受技能,而說與寫則是語言信息的輸出過程,是語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顯,語言的輸出是建立在輸入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只有達到了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有效地圍繞所理解和吸收的口頭及書面信息開展說和寫,以達到提高學生整體英語運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師應建立在聽與讀的基礎上寫作教學,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參考文獻:
1.趙永青 從語篇思維模式看英文寫作教學,《現代外語》2005.2
寫景對比開篇法
使用這種方法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使讀者能更好的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
使用這種方法應注意:
1、要明確的表現出贊揚什么。
2、對比的范圍要因人、因事、因景而異。
3、對比開篇只在開篇局部進行。
4、對比多用轉折句式,要委婉自然。
例文:
初春的夕陽
人們都喜愛觀賞朝陽,無不贊嘆太陽升起時候的壯觀景象。許多中外名人都熱情地歌頌過日出,海涅就曾記述過在布羅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善于觀察大自然的屠格涅夫,對于日出,也作過精湛的描繪。但古往今來,人們對落日的觀賞,描繪、吟詠卻比較少。雖然古人也曾留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但是總寫得有些蕭瑟之感。
春
那絢麗多彩的夏,我不喜歡她,她太熱情;那果實累累的秋呢,我也不愛她,她太深沉;那冰冷刺骨的冬,更讓人感到她的冷酷無情;只有春,那婷婷少女辦的春,那充滿活力的春,那生氣勃勃的春為我所愛戀。
寫景設問開篇法
使用這種方法應注意:
1、這種方法,是自問自答,是無疑而問的。
2、有問不答,不是設問。
例文:
我愛露珠
春天,萬物萌生。你喜歡什么呢?時嫵媚多姿的花朵,時纖細小巧的青草,是輕盈如紗的白云,還是活潑可愛的紫燕?這一切,自然都有迷人之處,然而我最喜歡的是那小小的露珠!
走向大自然
你心里煩惱嗎?你身體疲倦嗎?走向大自然吧!讓大自然美麗的風景,洗去你的煩惱,驅走你的疲倦。
寫景點題開篇法
使用這種方法應注意:
1、要認真審清題目,確立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2、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開始就圍繞題目意思展開敘述描寫,入題快,避免臃腫;目標明確,避免離題萬里。
3、如果題目上點明了中心,開頭就有揭示中心的作用;如果題目沒點明中心,開頭可作為全文的總結。
4、要根據文章需要,靈活巧妙的與其它方法結合運用。
例文:
故鄉的水
如果你有機會乘著飛機在長江三角洲上俯瞰,你會發現一座五光十色的神奇寶島,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一汪清泉中。這顆“明珠”,便是我的家鄉——崇明島。在它上面,有冰肌玉骨、聞名于世的贏洲水仙;有碧綠茫茫、碩果累累的果園田野;有味美絕倫的崇明螃蟹……我愛它們,但更愛哺育它們的母親,崇明島的衛士——水。
論文摘要: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聽、說、讀、寫、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五項基本技能,這五項基本的語言技能,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也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要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就必須從聽說入手,并通過朗誦、閱讀、翻譯等途徑,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技能,因此,本文主要以一次記敘文寫作訓練為例,談談如何進行英語作文課的講解及指導的方法。
一、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內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語寫作課,就必須有的放矢地讓學生知道寫作的內容、寫作的要求,因此,對記敘文寫作內容的分析是勢在必行的。記敘文是初中英語寫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體,所謂記敘文,就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類文體形式,一般來說,記敘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寫人物為主的,圍繞人物來組織材料的文章,這類型文章可以以人物為中心敘述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二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記敘文,即圍繞事件來組織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為中心去寫一個人的活動過程或幾個人的活動過程;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這類型的文章主要以“物”為中心,來記敘一件事情。在英語寫作訓練中,要寫好記敘文,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要寫清楚記敘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2.寫作時要明確中心,突出重點。3.記敘文要按照一定的敘述順序進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敘述。4.英文的敘事有時態之分,因此,記敘文一般為記敘過去發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過去時進行敘述,但是也要按照具體要求、具體情況而定。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并要圍繞這個“人”的某一性格特點或者品質特點進行描寫,這樣才能有所突出的進行記敘。
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物、原因、結果),應該注意描寫先后順序以及記事的相對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開始、發展、及結局;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寫的層次,以及人與物的情感交融;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過狀物來表達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寫作過程中,對主題要審準,審清,經過細致觀察后,按一定順序和層次進行切題的敘述,大部分敘述文依據某事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經過進行敘述。對人、地和物的描寫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寫,如對人物,應客觀上描寫其外貌,在此基礎上,突出其才能、特點、外表及內心是描繪其特長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對事物的描寫,可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也可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
二、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指導方法
以下將以“My Best Friend”為題目,分析如何進行寫作指導。
首先,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復習七年級上冊《Good friends》一課的重要詞匯及短語,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于同學們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讓學生跟著進行朗讀,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寫作話題,我們已經學習了《Good friends》一課,剛才也復習了文章的重點詞匯及短語,相信大家對“friends”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們要進行的寫作訓練,就是圍繞著“My Best Friend”為題目,進行的寫作訓練。請大家先擬好提綱,然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你們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寫作的要求為:
介紹一下你選擇朋友的標準,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運用你學過的一些形容詞的比較級,60詞左右。
接著讓同學紛紛進行發言,先作口頭語言的交流練習,有同學開始發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還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經過這樣的口頭練習,學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脈絡及內容,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則會下筆如有神了。
三、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聽與讀的技能屬于語言信息的輸入過程,是語言的接受技能,而說與寫則是語言信息的輸出過程,是語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顯,語言的輸出是建立在輸入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只有達到了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有效地圍繞所理解和吸收的口頭及書面信息開展說和寫,以達到提高學生整體英語運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師應建立在聽與讀的基礎上寫作教學,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參考文獻
1.趙永青 從語篇思維模式看英文寫作教學,《現代外語》2005.2
關鍵詞:上消化道潰瘍;出血;泮托拉唑;應用價值
上消化道潰瘍目前已成為消化內科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該病的發生除了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胃酸分泌過多密切相關外。有部分患者可出現自愈現象,但仍有部分患者會并發穿孔、出血、梗阻等并發癥。因此,早期診斷、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是降低并發癥,促進潰瘍愈合的關鍵[1]。目前臨床上對于上消化潰瘍出血常應用抑酸藥物治療,質子泵抑制劑(PPI)是一種新型的抑酸藥物,其抑酸作用較強且持久,已逐漸取代H2受體拮抗劑。本研究通過對68例上消化道潰瘍出血患者采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比較,其中泮托拉唑組取得顯著性療效,現將詳細分析內容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的68例上消化道潰瘍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黑便、嘔血等不適表現,且大便潛血陽性,均經胃鏡檢查確診為上消化道潰瘍出血。依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組34例,治療組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45.0±12.98)歲,上消化道潰瘍病史3~12年,平均病史(7.5±2.87)年,出血量300~750ml,平均出血量(525±143.61)ml;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46.5±13.85)歲,上消化道潰瘍病史3~10年,平均病史(6.5±2.29)年,出血量300~800ml,平均出血量(550±158.11)ml。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方面不存在差異性(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擴容、控制血壓、止血、輸血、保護胃黏膜等基礎治療,治療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泮托拉唑注射液(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有限國藥準字H20073670)40mg,加入0.9%生理鹽水100ml溶液中稀釋后靜脈點滴,一般要求在15~60min內滴完,1次/12h,連續使用5d。對照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法莫替丁注射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499)2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稀釋后靜脈點滴,1次/12h,連用5d。觀察兩組應用效果以及藥物不良反應,所有患者用藥物后均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以及心電圖。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用藥后患者惡心、嘔血、乏力、黑便等臨癥狀體征消失,大便顏色轉為黃色,大便潛血陰性,胃鏡檢查潰瘍完全愈合或恢復2個等級以上,HP轉陰;有效:上述癥狀體征明顯減輕,嘔血量及次數減少,大便潛血為陰性或弱陽性,胃鏡檢查潰瘍面較治療前縮小,部分患者HP轉陰;無效:癥狀體征無顯著變化,仍出現嘔血、黑便,大便潛血檢查陽性,胃鏡檢查創面無任何變化,HP檢查仍為陽性。
2結果
2.1對比兩組用藥后總療效 治療組臨床總療效為97.06%與對照組82.36%相比明顯升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對組兩組HP陰轉率、再出血發生率以及平均止血時間,見表2。
2.3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在用藥過程中僅出現較為輕微的皮疹、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不良反應,停藥后均消失,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無明顯差異性(P>0.05)。
3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潰瘍長期發展的后果,主要與胃酸分泌增加以及胃黏膜保護屏障功能下降有關。因此,止血的關鍵在于給消化道創造一個無酸環境,降低胃內消化酶的活性,促進血液凝固,控制出血。在正常生理環境下,胃腔內酸性胃液能夠促進新凝血塊被消化,該現象的發生由于胃蛋白酶所致,這時需要通過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內酸性環境,促使血小板聚集,抑制出血[2]。由于抑制胃酸分泌的強度對抑酸劑的止血作用有關鍵性影響作用,因此,當pH5.4時血小板可發生聚集,當pH>6.0時是最適于血小板聚集以及血凝塊形成,而pH>7.5時血小板聚集最為有效,能迅速促進血液凝固,穩定血痂,促進創面愈合,因此,提高胃腔內pH值是抑酸劑治療潰瘍出血的關鍵[3]。
由此可見,上消化道潰瘍出血采用泮托拉唑治療取得了肯定性療效,可有效提高潰瘍出血的治愈率,HP清除率高,再出血發生率低,且無明顯副作用,藥效安全。
參考文獻:
[1]吳海武,謝俊鋒,湯建華.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老年胃潰瘍合并出血的療效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5):1292-1293.
關鍵詞:生長抑素;奧美拉唑鈉;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療效;安全性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的內科疾病,病因較為復雜,分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中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更為常見,其包括十二指腸、胃潰瘍出血、急性胃黏膜病變等,是常見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1]。目前,我國成年人的發病率約為10%~60%,病死率約為8%~15%,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臨床治療主要以止血為主[2]。本研究選擇34例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應用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鈉治療,臨床療效十分顯著,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68例重度非o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抽取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觀察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為(45.14±5.11)歲,病程68~98 h,平均病程為(85.46±6.45) h,出血量1000~2000 ml,平均出血量為(1545.63±256.12) ml,病因:消化性潰瘍共11例、糜爛性病變共8例、胃癌共8例、其他7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為(45.09±5.23)歲,病程68~100 h,平均病程為(86.46±6.82) h,出血量1000~2000 ml,平均出血量為(1540.13±250.86) ml,病因:消化性潰瘍共12例、糜爛性病變共10例、胃癌共9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均在發病后72 h內接受胃鏡檢查,已排除肝病病史、食道或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補充血容量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應用奧美拉唑鈉治療,40 mg奧美拉唑鈉靜脈注射,每12 h 1次,停止出血后改為1 次/d,觀察組應用奧美拉唑鈉聯合生長抑素治療,奧美拉唑鈉用法與對照組一致,生長抑素12 mg/d,先緩慢靜脈注射0.25 mg,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持續泵滴注,停止出血后停止使用[3]。
1.3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兩組患者12 h、24 h、48 h、72 h的止血率,以及入院時和入院72 h內血紅蛋白值間的差異,并統計患者總住院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
2 結果
2.1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不同時間段止血率比較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止血率比較,觀察組12 h止血率為44.12%(15例),24 h止血率為73.53%(25例),48 h止血率為91.18%(31例),72 h止血率為97.06%(33例),對照組12 h止血率為29.41%(10例),24 h止血率為58.82%(20例),48 h止血率為76.47%(26例),72 h止血率為82.35%(28例),觀察組各個時段止血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
2.2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血紅蛋白下降值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血紅蛋白下降值情況比較,對照組為(41.45±10.23) g/L,觀察組為(24.56±7.15) g/L,觀察組下降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
2.3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為(7.45±3.12) d,對照組為(11.45±4.23) d,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或是頑固性出血一般是在提示機體胃酸較多、大血管被侵蝕等,因此需要及時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PH值,這樣才能很好的控制上消化道的出血[4]。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史上消化道出血中十分嚴重的一種類型,若患者沒有及時接受救治,那么很容易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影響。目前,臨床多采用質子泵抑制劑來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的質子泵抑制劑為奧美拉唑鈉,雖然奧美拉唑鈉治療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單純使用一種藥物治療仍然無法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并且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安全性不高[5]。
生長抑素是抑制多種激素釋放的調節肽,能通過以下幾個途徑達到治療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目的:①有效抑制胃泌素和胃酸的分泌,有利于提高胃內PH值,便于提高止血效果;②具有抑制蛋白酶分泌的作用,能降低胃蛋白酶對血凝塊的溶解,起到預防再次出血的作用;③能促進血小板凝集、血塊收縮,以達到止血的目的;④有利于增強胃黏膜對于氫離子的拮抗,有助于黏膜的修復幫助停止出血;⑤可通過選擇性收縮內臟血管來減少胃腸道、胃黏膜的血流量,有助于緩解胃腸道血管的壓力[6]。兩種藥物合用治療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更高。
綜上所述,本研究選擇68例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易文全,戴志毅,郝衛剛,等.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09(5):122-124.
[2]景富春,郭靜賢,賀繼東,等.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1例早期預后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4):384-385.
[3]秦俊杰,白平平,顏波群,等.血小板計數預測重度食管靜脈曲張的臨床意義[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27(10):1075-1076,1086.
[4]黃越前,符業陽.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鏡檢查時間與療效的關系[J].廣東醫學,2015,(5):750-751.
一、加強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前初中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學生沒有東西可寫,寫作資源十分貧乏。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學生在進行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業負擔較重,尤其是升學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就導致學生難以抽出大量的時間進行教材之外的文字閱讀,因而每當進行寫作時,就感到無從下手,也不知道該寫什么。
教學實踐表明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與其閱讀量有正相關的關系,較大的閱讀量不但能夠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信息的分析與獲取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意識的培養。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化,相較于以往,現代教學具有更為大量的信息資源優勢,而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時也應當充分利用這一信息資源優勢。與此同時,在課堂上以閱讀心得分享的形式開展班級討論,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幫助學生培養閱讀意識,通過班級討論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教學效率。具體而言,教師在選取課外閱讀資源時可以針對學生這一階段的閱讀能力去選取一些難度適中的優秀文學作品如《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二、利用現代技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傳統的作文教學課,無非是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點評,或者是規定題目對學生寫作進行簡單地指導后讓學生動手去寫。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課堂教學過于死氣沉沉,索然無味。而這種教學氛圍直接影響了學生對作文課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豐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各種技術資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則成為了關鍵。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優勢,充分利用圖文聲像并茂的電腦資源,將抽象的寫作教學變為動態的、形象的課堂教學。
對于初中寫作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為學生協作學習營造一個多感官參與的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投影設備,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屏幕上,引導學生對作文進行修改與探討,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對作文進行審視,從而提高學生的改評意識以及自我修改能力,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此外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結合一些社會熱門問題例如“環保”,并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
三、利用信息資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對于寫作教學而言,教師所起到的往往只是一個引導的作用,寫作能力的提高一部分依賴于教師對寫作技巧的講解,一部分依賴于學生長期以來寫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寫作實踐。
寫作教學是一個教師指導,學生感悟的過程。然而許多教師在進行初中寫作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偏重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過于注重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地位,而忽視了對學生感悟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課堂教學教師教的東西不少,學生學到的寫作知識卻十分有限。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缺乏一定的靈活運用能力,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加強教師對學生寫作的指導外,同樣還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多給予學生感悟知識、自主學習的空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讓學生由學會轉變為會學,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將教師教與學生學緊密結合起來,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資源布置一些開放性較強的作文題目,讓學生以“我眼中的放棄”為題,結合網絡上有關放棄這一話題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通過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辯證性思維。
四、結合生活資源,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
寫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沒有充分的生活體驗,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是難以寫出好作文的,是難以深入地表達出寫作情感的。由于初中生年齡的限制,其所經歷的生活實踐較少,寫作教學也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過程,這就導致初中生在進行寫作時往往是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缺乏真實的情感基礎。
隨著現代信息資源的飛速發展,日常生活之中充斥著豐富的生活資源。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資源,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生活信息資源,以生活資源為出發點,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彌補學生所欠缺的生活體驗與生活實踐。通過生活資源的引入,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實情感,培養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資源,從生活出發,給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實踐任務,“為父母做一次飯”、“當社會志愿者”、“在植樹節植樹”等,加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生活實踐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通過切身的生活實踐,豐富學生的寫作情感,讓學生將真實情感融入到作文寫作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初中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高初中作文教學自下而上搞好過渡與銜接,這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問題.就好像接力賽跑一樣,一棒接一棒,切不可慌亂,慌亂就會把棒掉到地上,影響前進的速度和成績.我覺得初高中學段作文教學在交接”棒”的時候,一要穩妥進行,二要順利連貫,三要用力做好統籌兼顧.為此,我們在初中與高中作文教學的銜接問題上進行了調查研究和教學研究.
1.初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不銜接的現狀
我們發現,初中生升入高中,許多學生對高中語文學習也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應.尤其是作文方面,有一部分學生初中寫作水品還是挺不錯的,到了高中寫作水平總是提不起來,自己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對語文學習失去信心.高中老師在教學中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障礙與困惑:如部分寫作知識高中需要用,但是初中老師又沒有講和練.這些問題的出現,引起了我們的警覺,值得我們認真深入分析和研究.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初高中作文教學不銜接的現狀還表現在:
2.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能力目標落實不夠分明
語文教師是教材培養目標與學生學習目標之間的橋梁,教師對教材培養目標的理解程度決定其教學目標、教學方案的具體確定,教學的銜接與否將決定學生學習的斷層與否,然而初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斷層問題較嚴重.
對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研究意識淡薄.只有極少數的高中教師了解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也只有少數初中教師了解過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并非所有初高中語文教師都對初、高中各冊教材的語文知識和能力目標進行過梳理.
3.初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能力目標落實不夠明確
首先是初、高中作文教學缺乏訓練系統性,導致學生基本的寫作思維訓練出現隨意性狀態.初中階段主要寫體裁分明的幾種常用文體,且以寫景和敘事為主;主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高中階段則要求在寫景敘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抒感,發表議論;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辯證思維).初高中作文相對來說在能力層次上是很有梯度的.但現在的教學實際是初、高中都在針對中、高考進行大量的話題作文訓練,尤其是初中似乎以為這樣拔高理所應當.
其次是在培養學生修改文章習慣和能力上不到位.初中寫作水平要求中明確提出要”養成學會修改文章的習慣”.我們知道”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然而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修改文章從何入手.
我們認為以上問題的存在,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2.1研究和執行語文《課程標準》不到位,使用教材上出現偏差
比較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我們會發現初、高中教學要求有很大的差異.如:現代文閱讀方面:①閱讀方法上,初中要求”熟練運用略讀、瀏覽”,高中則要求”能根據不同目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法”.②理解方面,初中要求”理解主要內容”,高中則要求”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情感”.③分析評價方面,初中要求”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高中則要求”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學習從不同角度進行闡發、評價、質疑”.④鑒賞方面,高中更強調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很明顯,在現代文閱讀教學方面高中比初中要求都增強許多.⑤作文方面,初中要求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這就是說初中要求學生寫作的水平是以記錄為主.高中則要求學生”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做到有感而發.進一步提高記敘述、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能力,并努力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表達力求準確、鮮明、生動.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這就是說初高中的寫作要求有很大的差異.只要初高中教師把握學段要求,落實到位,就不會出現大的偏差.而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憑經驗教學,對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研究意識淡薄,或者是掌握了落實不好.
2.2學生對高中作文不適應的關鍵原因是學生尚未養成科學的語文學習習慣和寫作方法
初中寫作大多都是教師明確命題,指定寫作范圍和詳細確定要求,而到了高中則是以開放型寫作為主,這樣學生也就無從下手了.實際上初中的課程要求和教師教學就養成了學生平時不注重平時積累、不注重理解思考的學習習慣.而到了高中的各項考察則大部分是能力型的,尤其是寫作,是對語言的一種綜合考查,即使基礎知識部分也不是原題照搬,也要依靠平日的留心積累,必須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和深入的思考做基礎,這就給高中作文教學造成了許多困難.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 瓶頸 策略
通過分析,在學生提高英語寫作的能力中,英語寫作是英語教學中的瓶頸,而且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最薄弱的環節,本文對英語瓶頸進行具體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在初中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措施。
一、初中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現狀研究
1、部分教師對英語寫作的重視程度比較低
在我國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根據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內容進行研究,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對寫作教學時間的壓縮,一般情況下,學生英語寫作的訓練主要是以課外作業的形式來鍛煉的。因此,在教學上教師對英語寫作程度的缺乏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積極性受到影響,由于教師對英語寫作重視程度比較低,這些到最后一寫作教學的效率比較低。
2、學生在寫作中缺乏相應的基礎知識
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但是在英語寫作中,由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缺乏這就導致,在寫作中出現了知識量的不足,這種知識性的缺乏導致了英語寫作水平受到影響,例如在寫作中,出現了詞匯量不足、語言表達能力缺乏、相關的詞義混淆、在固定的搭配中缺乏理解,這種狀況就導致學生在寫作時,出現了知識儲備不足的狀況,影響了學習的效果。
3、教學方法影響英語寫作的水平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受到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出現了在思想上以及思維能力的缺乏,這就導致學生在英語思維能力訓練中單一化的訓練模式,這種傳統的思維使得學生缺乏深刻性、發散性、創造性等,在寫作中方法比較傳統,因此在教學中就出現了在句型、語法中出現了不正確的表達,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導致了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
4、學生寫作評價上的缺陷
在英語教學中,由于缺乏相應的寫作評價,通常在寫作中,學生將重點放在了評價詞匯、語法以及拼寫等句子表達上的錯誤,因此在英語寫作中學生缺乏在寫作過程中的指導以及協作思路的評價,長時間,就造成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思考不完整,在寫作教學中處于了被動的狀態,寫作的水平不能夠真正的提高。
二、英語寫作的教學原則
1、整體性的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寫作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基本上是由“聽、說、讀、寫等四個因素共同組成,在教學中就需要注重整體性的教學,在這四種因素中,培養學生英語寫作的語感,并且需要大量的閱讀以及豐富的詞匯量,能夠在英語寫作中,重點突出,這些對于英語寫作有重要的效果。
2、漸進性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受到影響,在英語學習中,需要積累大量的詞匯、句型以及簡單的短句,這就需要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寫作方面同樣需要循序漸進的原則,這就需要有簡單到復雜,并且逐漸的深入的原則進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需要從簡單的造句、仿真練習逐步的提高英語寫作水平,這樣不斷的積累就導致學生寫作整體水平的提高,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
3、層次性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之間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學生正視自身的水平,這就需要將寫作的要求和目標分成不同的層次進行提高,這樣在教學中能夠做到根據自身的狀況具體的研究,因材施教,。這樣學生才能在自身的水平中不斷的提高以及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發展。
4、創造性原則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提高創造力是新課改的關鍵,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需要學生應用自身掌握的語言進行不斷的創造,在創造的過程中提高寫作的能力,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這就需要在進行寫作教學的設計方案中具體的制定,教師在教學方案中需要為學生盡可能的創造給學生更多的寫作情境,為學生提高更多的寫作指導,并且利用現代教育的方式以及新的模式來進行寫作情境的創設,從中引導學生進行研究和探討,最終形成寫作思路,這樣有助于英語寫作教學順利的進行。
三、突破初中英語寫作瓶頸的具體策略
為了突破英語寫作中寫作的瓶頸,這就需要立足于英語詞匯、句型進行具體的教學,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堅實的基礎知識。在寫作中,由于句子時文章的關鍵,并且詞匯是句子的核心構成。因此在教學中學生需要突破詞匯量的儲備,在日常學習中需要不斷的積累詞匯、句型,不斷的夯實學生的英語寫作基礎,在訓練中多作模仿的練習,能夠提高學生適應英語的表達方式,并且做好穩固的寫作基礎。
在進一步提高英語寫作中,需要教師強化寫作的技能,在教學方法中不斷的創新。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要通過加強學生在詞、句以及段中不斷的提高。加強學生對縮寫、改寫以及仿寫語句的練習,能夠做到由簡單到復雜,進行循序漸進。由于英語書面表達的特點是綜合性比較強、學習中的技能難度大,因此在組詞成句、連句成篇中就需要系統的進行加強。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中不斷的創新,根據階段性教學的特點進行逐步加強,并且制定具體的寫作培養目標,認真負責學生在寫作中的能力。
四、總結
本文通過分析在新課改背景下,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的現狀進行研究,并且結合學生英語寫作的具體狀況進行分析,最終為了突破初中英語寫作瓶頸,制訂了英語寫作的原則以及提出了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研究,能夠在加強學生對詞、句的掌握以及在寫作方法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中加強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黃文娟,吳世軍,李順梅.突破初中英語寫作瓶頸的策略分析[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25).
[2]岳海靈,王伶俐,張馨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J].中學課外閱讀,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