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安全教育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預見性、安全事故
正文: 記得以前老人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無論干什么身體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自從2008年體質監測以來,學生監測的成績情況每況愈下。體育課中學生猝死、生病、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出現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生活,也給我們廣大體育教師敲響了警鐘。體育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體育課的目的、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掌握基本技術、技能和知識。目前有的學校和教師為了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在體育課中采取一些消極預防辦法,如降低教材難度及減負減量,對稍有挑戰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不利于學生體制的增強。這就需要教師憑借教學機智地藝術性地應對。我們只有充分的“預見性”才能靈活的捕捉、調控課堂,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新課標指引下的預見應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預見,人性化的預見,同時更應是一種富有彈性的預見性。
1.課前安全的預見性
每一節體育課前,老師都要仔細對本節課的教學活動預設再一次在腦海中進行回放,認真思考教學內容中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是否預設到,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的各方面有無充分的準備和心理認識,這種課前思考也有益于老師對整個教學過程爛熟于心,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師生著裝安全的預見性
其次,老師和學生的著裝應該加以預見。老師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得體的著裝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教育和示范。那么,學生的服裝是否規范寬松,鞋帶是否松散,提醒學生把佩戴的飾物,鑰匙取下等。決不能讓學生著奇裝異服參加體育課。學生合適的運動著裝也給體育課的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3.對學生的預見性
3.1學生精神安全的預見性:小學體育課一般設在上午的第三節開始。
學生前兩節課是主課精力相對高度集中,下來上體育課,學生的身心都放松下來,,一上體育課學生總是有點“得意忘形”,在走道和樓梯易出安全事故;在操場說不定就有點打打鬧鬧,有時候上課班級比較多,人多也復雜了,如果老師這個時間段不當有心人,安全事故說不定就在不經意間發生了。 轉貼于
3.2學生狀態安全的預見性:體育課因為學生都很喜歡上。所以經常會有帶病堅持上課,老師要酌情對待。對特殊體質的學生要經常了解其情況,關注上課狀態。對請病假的學生,要詢問病情,如果是大病,安排到合適地點休息。對有些小病如女生例假期可以安排在操場四周做一些輕松的徒手操和散步等,一定要在老師關注的范圍內。
3.3.學生安全教育預見性:每一節課適時講安全,對說比少說好,少說比不說好,說得多了,勢必會引起學生的重視,進而形成習慣。另一方面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訓練,如在游戲活動中開展逃生避險訓練,在素質練習中開展安全知識場景訓練等。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規則意識和常規意識的培養,如游戲規則,準備活動規則,比賽規則等,長期培養和訓練,讓學生形成定式。
3.4學生課內安全的預見性:在體育課中,有很多項目要老師加強對學生的保護,例如:技巧練習,老師要教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在練習中加強對學生的保護。教會學生自我保護,是尊重生命的體現。對學生進行保護生命的教育,能夠經受挫折,也要求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情況,教學中也是對生命的一種保護。經常進行安全防護知識教育,如出現輕扭傷,教育學生不要搖動扭傷部位,應立即用冷水沖,達到冰敷的效果,可減輕扭傷的程度等。老師一定要加強對全場的監控,所有的學生活動應該在自己的掌握中,如跑步下來學生的面容,激烈的游戲競爭等,這些活動老師要一目了然,有敏銳的洞察力,保證學生活動安全進行?,F在學校一般會有多個班同時在操場上課,老師一定要做個明白人,關注全體,監控全場,保證學生活動安全。
3.5 天氣變化的預見性:天氣變化對健康人產生不了多少影響,但對身體存在潛在病因的學生來說就是相當危險了。所以,對天氣的預見可以盡量避免不安全因素的發生。下雨天體育課在室內進行沒問題,如果遇到突然降溫的天氣,教師也可以適當進行調整將室外課調整到室內進行。另外,在進行練習過程中,可以將運動量和難度降低,以保證學生的安全。
“將安全教育納入中小學必修課”,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孫建國思考如何提出中小學安全方面的建議,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獻計出力。于是,2011年10月,他深入到區屬中小學校,走訪教師和學生,了解情況,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與教師、學生深入交談,孫建國感到中小學生年紀小,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是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多年來應試背景下的中小學教育偏重于文化知識教育,忽視安全教育,甚至沒有全國統一的安全教育教材和固定的課時要求。
為了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將中小學安全教育提到重要位置,孫建國對中小學安全教育現狀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研究,撰寫了“將安全教育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的建議。區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認為這個建議提出的問題有代表性,措施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積極向上級機關推薦,刊登在吉林省人大常委會《代表之聲》2012年第73期上。
孫建國建議:將上下學安全、預防溺水、飲食安全、消防安全、應對自然災害、校園安全等中小學生涉及到的安全知識納入教學課程內容;針對不同年齡段特點,編寫材;規定必要課時,并將學生安全教育成績計入期末乃至升學考試總成績。同時,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掌握避險逃生技巧,在災難來臨時,臨危不懼,沉著應對,創造出生命的奇跡。有關部門非常重視這個建議,認為它為我省中小學開展安全教育,全方位保障學生安全,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6年來,孫建國先后提出了加強互聯網監管、維修老舊樓宇照明設施等5條建議,得到了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在工作中較好地落實。
“科技興院,打造特色品牌”
骨傷醫院在專科技術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傳統優勢,但處于市醫院、中心醫院、北華大學附屬醫院等大型知名醫療機構和遍地開花的社區醫療門診的包圍之中,中醫骨病??苾瀯莺推放铺厣珱]能很好地發揮出來。這所全省骨傷??漆t院中規模較大、人均收入較高、傳統特色突出的醫院曾一度滑入低谷:技術停滯、收入下降、職工工資得不到保障、人心渙散,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嚴峻的考驗。2003年4月,昌邑區衛生局黨委對該院領導進行了調整,組成了以孫建國為院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
“科技興院,打造特色品牌”,在院班子會上,孫建國提出了醫院發展方略,得到了班子成員的一致贊成。孫建國和班子成員,堅持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辦院方針,帶領全院職工踏上了誠信立院、質量建院、科技興院、勤儉辦院的二次創業之路。
在孫建國的領導下,骨傷醫院實施科技興院戰略,在提高技術水平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先后派出4名一線醫療骨干到南京、西安、北京、長春等大醫院進修“小針刀”治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癥、神經阻滯等疾病的前沿技術。同時,醫院還實施“內引外聯”,相繼與吉林大學附屬醫院10名專家、學者建立了業務協作關系,并請他們來院進行典型病例和骨科高端技術講學、示教手術,使全院的技術水平有了整體提升。醫院堅持走自主研發和引進并舉的路子,先后自研和引進“記憶合金鋼板固定術治療四肢骨折”等12項技術,填補了醫院的技術空白。自主研制的項目“肢體延長、自體骨髓移植”被省、市科委授予科技進步獎;《嗎啡霧化吸入用于術后止痛改善呼吸功能不全的臨床研究》獲市科委技術進步二等獎;采用不開創、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技術,對7例患者、9個腰間盤進行了摘除,無一例出現副損傷;“記憶合金鋼板固定術治療四肢骨折”、RSS—AF內固定治療術,遠近期治療效果滿意;脊柱椎體的爆裂型骨折或截癱患者的手術,在C型臂圖像欠清楚情況下憑借嫻熟的操作技巧完成了3例腰椎間盤微創切吸手術。被患者稱之為醫治骨病的“神刀” ——“小針刀”,為許多軟組織損傷及腰椎間盤患者解除病痛,療效很好,治療室幾經擴大面積還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關鍵詞:安全管理;方法;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18-0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對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管理等各個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給抓好小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生機活力,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新情況、新特點、新矛盾。近年來,影響小學生人身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復雜,交通事故、綁架、群毆、摔傷、淹亡等在省內外的一些學校時有發生,嚴重威脅著學生的人身安全。那么,班主任如何抓好小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結合數年的工作實踐,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1.提高認識,增強抓好小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責任感
小學生人身安全重于泰山。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抓好學校的安全穩定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為班主任要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安全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家庭幸福、關系到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因此,要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去認識,本著對小學生負責、對每一個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為構建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盡心盡力。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事關民族興旺和國家前途。因此,班主任必須要以對國家和民族高度負責的精神,從小抓起、從基礎抓起、從點滴安全抓起,切實做好防范工作,切實抓好安全管理,切實保護小學生的人身安全。
2.抓好教育,不斷豐富小學生的安全知識
安全教育是一項理論化、系統化工程,是貫穿于小學生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條主線。要發揮安全教育強大優勢,尋求內在規律,積極探索安全教育的重點及方法。在安全教育上,緊緊抓住確保小學生人身安全這條主線,安全教育要圍繞這條主線展開,做到有的放矢。突出抓好小學生德育教育這個重點。德育工作應定位在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之上,應是從思想意識和內心世界上筑牢各種防線。要開展扎實有效的德育教育,豐富教育內容,培養小學生樹立正確、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好地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強化生存意識、提高生存能力,自覺熱愛生活、處處注意安全。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進行安全教育、傳授安全知識,讓小學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和安全常識。如,定期給小學生進行法制、交通、地震、防火、防盜、防跌、防觸電、防溺水、防敲詐、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知識教育。
3.健全制度,為抓好小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建設是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建立健全和堅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是班主任抓好小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應著重把握和遵循的。定期給小學生上安全課,及時傳達貫徹上級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學習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規定和要求。按照上級規定的安全課教育內容,結合本班實際,精心備課,認真準備,采取多種形式上好安全教育課。要從"實戰"出發,制定演習方案,科學組織演習。讓學生知道逃生的順序、方法等;要不斷豐富演習內容,改進演習方法,使演習達到最佳效果。堅持與學生及家長簽訂《安全行為準則》,細化和明確學生不私自游泳、不騎摩托車、不駕駛其他機動車輛、不在外住宿、外出告知父母、注意飲食衛生、注意用電安全、注意用煤氣安全、注意防火防盜等,由此對保證學生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4.加強溝通,形成齊心抓好小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合力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增進了解的橋梁,也是抓好小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班主任要主動加強與安全主管部門和負責人溝通,盡早了解和掌握上級關于抓好安全工作的政策規定,盡早掌握精神實質,盡早將精神傳達到每一個學生和家長,增強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動性、有效性。班主任要加強與任課老師溝通,仔細了解學生的課堂紀律和課堂安全表現等情況,仔細聽取任課老師對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詳細掌握學生各課間的表現情況。班主任要通過召開家長會、走訪、電話、網絡等方式加強與家長溝通。利用各種渠道向家長詳細、具體地宣傳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提高家長的安全意識,爭取家長與老師配合抓好學生的安全;要給家長講解安全知識,班主任要緊密聯系學生實際,增強與學生溝通的針對性、有效性。要緊密聯系學生性格、氣質、脾氣的實際進行溝通,弄清每位學生個性品質上的特點;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學習態度、智力狀況、基礎水平、自身表現的實際進行溝通,以便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分門別類地做工作;要緊密聯系學生家庭的實際進行溝通,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家庭環境、家長作風、生活習慣、為人處事、個性特點等具體情況做工作;要緊密聯系學生在課堂、課間、集會、出操、升國旗、打掃衛生等時機表現的實際進行溝通,注意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和各種不安全的信號,及時掌握學生的現實思想和安全現狀,及時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
參考文獻:
[1]周祖磊.基于危機管理理論的中小學校園踩踏事故原因分析與對策探討[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1).
[2]郭莉.全面構筑校園安全網,多管齊下保學生平安[J].學理論,2010,(29).
通過回收的800多份有效問卷,我們將各教工,家長以及小組成員關于如何減少中小學學生安全隱患的對策整理如下:
一、從學生自身角度,加強自身安全意識,提高應急能力
中小學生是安全問題的主體,只有加強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及時注意到隱藏在身邊的危險,盡可能教會他們使用一些消防器具,以應對突發的危險,從而把風險降到最低。
1.學生自身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命只有一次,平時學習一些安全知識,掌握一些必備的安全知識技能;
2.學生自身要重視對安全知識的學習,雖然這個一般不作為考試內容,但作為一種學習的鍛煉,積累生活安全常識還是有必要的。
二、從家長角度,加強家校聯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大部分學生的假期基本上是在家里度過,因此讓學生度過一個安全的假期需要家長的督促和幫助。
1.家長和學校要相互溝通,防止學生在欺瞞家長和老師出去游玩的情況下發生意外。雙方要承擔自己應盡的義務,不能將孩子的安全問題相互推托。家長應當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多與老師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
2.家長在空閑時間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關于中小學學生安全教育的書籍和雜志,在孩子的節假日或者接送孩子上學的過程中,記得叮囑孩子注意安全。
3.家長要端正自身態度、注重平時的行為習慣,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些違反中小學生安全守則的事,例如:闖紅燈等。說教不如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好榜樣作用,以身作則。
三、從學校角度,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教育
從我們回收的有效問卷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分析得到,部分中小學在監管校園安全問題方面的力度不夠,對外來人員信息調查不夠嚴格,保安巡邏方面也欠佳,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頻率過低,教育途徑沒有跟上時代步伐。為此,我們小組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要和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加強合作,從不同層面對學生安全問題加強宣傳,全面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梢酝ㄟ^組織中小學生觀看安全教育視頻、新聞事實或參加安全知識講座等以達到提高學生安全意識的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組織的這些安全教育活動要能夠吸引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興趣,使他們比較容易接受安全知識。
2.開展安全演習,將基本的安全器具使用方法和一些急救措施通過現場教育的方式教給學生,以提高他們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定期進行消防演習,讓學生明確逃生路線。
3.將安全知識通過正規途徑且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例如:刊印一些關于安全知識漫畫書和雜志,發放給學生,供其課后學習。
4.學校教師應該注意把握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適當改變傳統的“嚴師出高徒”教育模式,嘗試著走進學生的世界,有時可以以自身的人生經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5.學校應該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發放《告家長書》、家訪等方式和學生家長建立緊密的聯系,在交流中,針對家長在安全教育上出現的問題,給予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6.要嚴守校門,堅決杜絕不明身份者進入校園,防止打架斗毆以及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四、從社會角度,開展活動以豐富中小學生假期生活
針對該問題,我們覺得社會各界應該共同努力,為豐富中小學學生假期生活出謀劃策。
關鍵詞:校園安全;校本課程;實效性;研究
校本課程是指由學生所在學校的教師編寫,實施和評價的課程。體現學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的特別需要以及本校的資源優勢,由學校自己確定,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的一種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課程。以解決學校及學生所面臨的問題為指向,達到促進學生素質多樣化發展的目標。區域農村中小學安全教育校本課程屬校本課程的一種,其開發的立足點基于區域農村中小學對學校學生的安全的科學評估,并充分考慮區域農村中小學課程資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體現學校安全教育的個性化和獨創性。
通過多年對區域農村中小學安全教育校本課程實效性的研究,2013年,研究課題獲得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學校安全專項課題立項(課題編號:JGZXAN1327)。我們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著力破解當前學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難點問題,在以下幾項研究內容方面獲得有價值的成果。通過實驗證明在這幾方面的安全教育是可行的。
1.防教育
2.交通安全教育
(1)道路交通安全常識;(2)水上交通安全常識;(3)鐵路交通安全常識。
3.用電安全教育
(1)學會看安全用電標志;(2)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
4.消防安全教育
(1)基本知識;(2)學校及公共場所防火;(3)山林防火;(4)家庭防火;(5)滅火基本知識;(6)報警;(7)自救與逃生。
5.社會生活安全常識
(1)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報警;(2)怎樣避免陌生人闖入家中;(3)外出或在公共場所自我防范;(4)被歹徒盯上怎么辦;(5)做好學生宿舍的安全防范措施。
6.網絡安全常識
7.校內外集體活動安全常識
(1)校內參加各項活動應注意的事宜;(2)校外集體活動應注意的事項;(3)參加集體勞動社會實踐如何保證自身安全。
8.飲食衛生常識
9.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1)預防與控制腸道傳染病傳播;(2)中小學生吸煙對身體的害處;(3)預防的侵害。
10.農村中小學學生安全防范知識
但愿我們的研究成果為全省校園安全校本課程的開發者提供可借鑒和推廣的實踐性成果資源。
有關人員解釋:熱天上高速也必須系安全帶?一些咨詢的司機說大熱天上高速系安全帶更熱,能不能不系?據統計,發生交通事故后,前排司乘人員如系安全帶可有效減少70%的傷亡。安全帶是為車輛發生意外后專門保護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傷害而設計的,能有效地保護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氣炎熱,一些人在行車時圖一時涼快不系安全帶,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 賣瓜農用車為啥不讓上高速?據《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辦法》第四條明確規定,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農用運輸車、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全掛牽引車以及設計最高時速低于70公里的機動車輛,不得進入高速公路。農用運輸車、兩輪摩托車因安全系數低,防護措施差,極易釀成惡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孩子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和社會的進步。育人不僅要進行智力教育,還要進行道德、紀律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從幼兒學生抓起,使學生從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是能達到一代人和一個社會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計。
新學期一開始,為確保學校師生上放學的道路交通安全,維護校園的教學、生活秩序,與學校一道一方面加強對校園內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學?!熬G色通道[:請記住我站域名/]”的建設和學校周邊交通環境的整治。以進一步增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自防自護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發生。據了解,每年因各種事故,數以萬計天真無邪的兒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識缺乏和淡薄引發的交通傷亡事故,在中小學生傷亡事故中占有較大的比例。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牽涉到千萬個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負責,齊抓共管。
交通法規規定,做到行車安全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無牌無證的車輛不能上路,二是年滿18歲并考取了相關駕照才有資格駕駛車輛。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邏執勤時發現,有相當部分的車輛“三證”不齊,一些還不符合法定年齡的學生也騎車上街??磥?,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問題任重道遠,如何讓中小學生平平安安上學,高高興興回家呢?
【關鍵詞】 安全;健康教育;知識;衛生服務需求;學生
【中圖分類號】 G 4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6-0658-02
Short-ter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afety Education on Elementary Students in Yanji/HUANG Jin-feng*, LI Chun-yu , Joohwan CHEON,et al. * Nursing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0), Jili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safety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the basic data for developing safety education at school. Methods An intervention on fourth-grade students in 3 elementary schools, who were selected from the 32 elementary schools in Yanji city by using the ballot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tudents' safety knowledge and the safety education requirements had been improv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ir safety knowledge score, safety knowledge requirement and the safet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quirement. Conclusion The safety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regular teaching program, and the community nurses will be the best one to take the job of teaching.
【Key words】 Safety;Health education;Knowledge;Health services needs and demand;Students
2008年教育部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已明確提出,應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并規定每學期最少應安排6~7學時。但是目前我國的學生安全教育并未被納入到正常教學計劃,而作為社區護理服務對象之一的學校健康管理,還存在許多問題。為此,筆者通過對延吉市小學生安全教育的近期效果進行評價,探討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效果,為政策制定部門提供基礎資料。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為自身實驗前后對照設計的類實驗性研究。從延邊州教育局獲得延吉市小學校目錄,從延吉市32所小學校中,采用抽簽法隨機抽取3所,再整群抽取3所學校的四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1)知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2)延吉市公立小學校;(3)四年級學生。排除因生病或是其他原因不能接受或中途退出調查者。被調查學生平均年齡為(10.18±0.78)。男生404名(49.4%),女生413名(50.6%);朝鮮族學生453名(56.3%),漢族學生339名(42.1%),其他民族學生13名(1.6%);學生中與父母雙親同住者441名(54.5%),與單親、親屬或是朋友同住者368名(45.5%)。
1.2 方法
1.2.1 干預內容 以李春玉等[1]主編的《小學生急救安全教育》為主要參考資料,輔以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部分內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傳染病預防、常見外傷的處理、樓梯安全、溺水的預防和救護、火災逃生、煤氣中毒的預防和救護、氣管被異物阻塞的救護和人工心肺復蘇10個方面的內容。
1.2.2 干預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實施干預,每周1次,每次40 min,每次進行1個方面的安全教育,共10次。授課方式為教師采用課堂講授、實物展示和實踐操作;學生參與討論、演練和游戲。
1.2.3 研究工具 采用李春玉等[2](2008年)在“延吉市中小學生傷害現狀及安全教育需求調查”中使用的學生部分問卷,再輔以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部分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為提高問卷的效度,對預調查中存在的問題,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討論并修改之后正式應用。內容主要包括3個方面:(1)學生的一般人口學特征,包括年齡、性別、民族、家庭成員、居住情況等;(2)安全知識掌握情況,包括食品安全(滿分13分)、道路交通安全(滿分15分)、傳染病預防(滿分14分)、常見外傷處理(滿分6分)、樓梯安全(滿分9分)、溺水的預防和救護(滿分5分)、火災逃生(滿分8分)、煤氣中毒的預防和救護(滿分6分)、氣管被異物阻塞的救護(滿分13分)、人工心肺復蘇(滿分11分)10個方面共100道題,滿分100分,題型均為是非題;(3)對安全教育的需求,包括對安全知識的學習需求和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需求。
1.2.4 資料收集與質量控制 本研究得到了延吉市教育部門的審議和支持。資料收集分別在干預前和干預2周后進行。資料收集前,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避免由調查員引起的信息偏倚。調查時向學生講明調查的目的,對項目的解釋要用中性無暗示的語言,學生獨立填寫后,由調查員當場逐項檢查無漏項后收回。干預前授課教師接受統一培訓,采用學大綱,集中備課,學方法。資料收集和干預的全過程由班主任和校醫協助完成。資料收集整理后,對已錄入的數據進行認真審核和校對,保證質量。干預前回收調查問卷820份;干預后回收817份,失訪3人,失訪率為0.4%,有效配對率為99.6%。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對學生一般人口學特征、知識得分情況、安全教育需求情況的描述采用百分率、均數和標準差;干預前后學生的安全知識得分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干預前后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需求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學生的安全知識變化 干預前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得分較低,平均分為(3.48±1.701)分,干預后提高到(7.03±2.697)分。干預后學生有關氣管被異物阻塞的救護知識得分提高幅度最大,平均分提高了(4.104±3.120)分。干預前與干預后學生的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傳染病預防、常見外傷的處理、樓梯安全、溺水的預防和救護、火災逃生、煤氣中毒的預防和救護、氣管被異物阻塞的救護、心肺復蘇等安全知識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2 干預前后學生的安全教育需求變化 干預前87.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學習安全知識,干預后提高到92.0%;干預前72.1%的學生認為有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必要,干預后提高到80.8%。干預前、后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需求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3.1 學生的安全知識水平偏低,安全教育的實施已迫在眉睫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傳染病預防、樓梯安全、氣管被異物阻塞的救護和人工心肺復蘇等方面的安全知識知曉率偏低,低于國內張瑾等[3]、奚家全等[4]關于小學生火災知識、急救常識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研究結果。而知識是態度和行為改變的前提,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并對其進行思考,才能達到行為改變的目的[5]。因此,有必要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豐富其安全知識。
3.2 安全教育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干預前學生的安全知識欠缺,在實施安全教育后學生的安全知識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干預前87.0%的學生認為學習安全知識很有必要,而在干預后提高到92.0%。這與國內牛靜萍等[6]、邢麗麗等[7]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安全教育是豐富學生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的一種有效途徑。但目前我國并未將安全教育納入到正常教學計劃,因此,筆者建議,相關部門應將安全教育課程納入到正常教學計劃,并規定具體學時,學內容,同時高等醫學院校應協助學校搞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開發相關教材,并提供技術支持。
3.3 社區護士是承擔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最佳人選 學生的健康管理是社區護理工作的一部分,內容包括安全教育、保健指導、急慢性病管理、傳染病預防、健康體檢、健康咨詢等。盡管如此,作為社區護理服務對象之一的學校保健,目前并未被納入到正常工作范圍,所以導致了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還存在許多問題。而美國[8]、韓國[9]已規定,只有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的社區護士才能擔任學校的保健教師。因此,我國可借鑒國外經驗,讓已準備好的社區護士擔任保健教師,將學生的健康管理納入到社區護理的日常工作范圍,從而保證其進一步發展。
4 參考文獻
[1] 李春玉,玄英哲,主編.小學生急救安全教育.延吉:延邊教育出版社,2008.
[2] 李春玉,張春梅,金健,等.延吉市中小學生傷害現狀及安全教育需求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8,29(8):704-707.
[3] 張瑾,朱士新,謝云龍,等.昆山市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現況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1):949-950.
[4] 奚家全,趙先柱.重慶市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與行為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7,28(6):507-508.
[5] AZEREDO R, STEPHENS-STIDHAM 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jury prevention curricula for elementary schools: lessons learned. In Prev, 2003,9(3):274-278.
[6] 牛靜萍,李嶸,李仲興,等.蘭州市小學生安全教育近期效果評價.中國學校衛生,2004,25(3):285-286.
[7] 邢麗麗,楊學軍,王威,等.北京市城區中小學生意外傷害干預效果評價.中國健康教育,2006,22(9):687-689.
[8] STANHOPE M, LANCASTER J. Community & Public Health Nursing. American: Mosby, 2004:1042-1061.
【中圖分類號】 G 479 R 136.1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7-0852-02
【關鍵詞】 安全;知識;學生;農村人口
中小學生安全工作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它不但關系到青少年及其家長的切身利益,而且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自1996年設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以來,中小學生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安全事故發生率依舊較高,是青少年傷亡的主要原因。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國中小學安全形勢分析報告指出,農村是安全事故的多發地區,農村地區的安全事故發生數是城市的2.9倍[1]。安全事故中的80%是可以避免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安全知識教育[2]。本研究采用自制的安全知識問卷對曲阜市農村中小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農村地區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為安全教育的開展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曲阜市轄區內鄉鎮2所中學初一、初二年級中的2個班級、4所小學四~六年級所有班級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123份,回收有效問卷1062份,有效回收率為94.57%。調查男生512名,女生550名;年齡9~16歲,平均(12.01±1.47)歲;年級分布為:四年級187名,五年級192名,六年級260名,初一208名,初二215名。
1.2 方法 參考國內文獻及中小學生安全知識手冊,結合農村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學生安全知識調查問卷。問卷包括:(1)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年級、學校、父母文化水平、上學交通方式;(2)安全知識,包括交通、消防、急救、社會安全等方面,共21題,為選擇題,選對1題得1分;(3)安全知識來源,為排序題。問卷經過2位具有20余年工作經驗的農村教師把關,具有良好的區分度和可行性。
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調查員進行調查,利用學生在校上課時間閉卷答卷,問卷調查由調查員主持,學校教師回避,對于不明白者給予不帶暗示的適當解釋,當場回收問卷,平均答卷時間為8 min。
1.3 統計學處理 將所有數據輸入SPSS16.0建立數據庫,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進行統計分析,P
2 結果
2.1 安全知識掌握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總體得分為8~21分,平均(14.96±2.71)分。得分13分(相當于及格分數)以下者192人,占18.1%;得分13~17分(相當于優秀分數)者564人,占總數的53.1%;得分17分及以上者為306人,僅占總數的28.8%。交通安全知識(滿分為5分)得分為2~5分,平均(4.12±0.81)分。消防安全知識(滿分為5分),得分為0~5分,平均(3.43±1.15)分。急救知識(滿分為6分),得分為0~6分,平均(3.41±1.34)分。社會安全知識方面(滿分為5分),得分為1~5分,平均(3.91±0.80)分。見表1。
2.2 不同人口學特征學生安全知識得分比較 女生安全知識得分高于男生,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年級越高,學生得分越高,不同年級總分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44.698,P0.05);小學生總分與初一、初二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母親的文化水平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2.876,P
2.3 知識來源 知識的主要來源是教師和家長。知識來源的排序為教師(74.5%)、家長(70.4%)、書本(32.9%)、電視(15.5%)、同學(8.2%)等。
3 討論
知識-信念-行為模式提示,知識是基礎,是形成正確信念和行為的前提[3],對于青少年安全來說,安全知識是安全行為的基礎。調查結果顯示,農村中小學生對于安全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整體水平較低。其中交通知識的掌握較好,但是近50%學生不知道12歲以下不能騎自行車上路,與姚玉華等[4]的研究相似,另外調查中發現,年齡小于12歲的學生有159人(43.1%)騎自行車上學,高于李延紅等[5]的發現,可能與農村中小學普遍合校(鄰近幾個村莊1所小學)、而農村又缺少其他交通工具有關。中小學生自控、應變能力較差,注意力易分散,有研究表明10~14歲兒童交通意外以騎自行車為主[6]。為減少交通傷害,除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以外,相關部門可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開通學校班車、在農村學校附近設立交通警示等。在消防知識方面,約30%學生不知道火場中自我保護和逃生方法,如果發生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在急救知識方面,被狗咬傷、關節扭傷、燙傷、煤氣中毒的緊急處理知識掌握較差,而觸電、溺水知識較好。在社會安全方面,50%以上的學生不知道將鑰匙掛在脖子上容易引起壞人的覬覦,可能發生危險,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和陌生人打交道。
從影響學生安全知識掌握的因素來看,教育起主導作用。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學生安全知識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其他學者[7-8]的結論相似,表明文化程度與安全知識有顯著相關,因此應該特別關注低年級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同性別學生安全知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張瑾等[7,9]的研究結果不同,與張一英等[10-11]的調查相似,可能與研究對象所處區域有關;父親的文化水平對得分沒有影響,而母親的文化水平對得分有影響,與牛靜萍等[8]的研究結果不同,可能與當地農村依舊保持的母親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而父親與孩子的溝通較少有關。
農村學生的安全知識來源主要是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對教師和家長進行教育達到增加學生安全知識的目的;書本來源位于知識來源的第3位,建議學校有效利用已有資源(安全教育讀本)進一步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另外,其他來源的知識相對較少,可以嘗試開發電視、廣播等新途徑,以加強農村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學生獲得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減少傷害發生的有效方法。牛靜萍等[12]研究發現,經過不同方式的安全教育,學生的安全知識答卷成績有所提高,學生所具有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明顯增強。徐浩鋒等[13]研究也發現,通過1 a的強化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和危害性,交通安全知識顯著提高,有效減少了交通傷害,說明安全教育在預防和控制學生交通傷害中具有重要作用。
導致學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涉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各個方面,但是50%左右事故是由于學生安全知識欠缺、安全意識淡薄導致的。因此,必須開展積極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知識水平,增強安全意識,促進自我保護技能的形成,有效減少安全事故和傷害的發生,確保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長。
4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育部首次中小學安全事故總體形勢分析報告2007[EB/OL][2009-10-16]. 省略/gzdt/2007-03/26/content_561883.htm.
[2] 畢明忠,李新華.長春市綠園區學生安全問題的調查與對策.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6,22(1):69-72.
[3] 李君榮,唐才昌,陸召軍.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教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21-22.
[4] 姚玉華,陳道澇,周峰.上海市虹口區小學生預防交通傷害知識態度行為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8,29(11):991-992.
[5] 李延紅,盧偉,周順福.上海市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現況調查.環境與職業醫學,2002,19(3):155-159.
[6] 陳榮華,張佩斌,鄧靜云.江蘇省0~14歲兒童車禍損傷死亡流行病學調查.中華兒科雜志,1999, 37 (11) :661 - 663.
[7] 張瑾,朱士新,謝云龍,等.昆山市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現況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1):949-950.
[8] 牛靜萍,李嶸,崔順軍,等.蘭州市兒童安全意識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3,24(4):315-316.
[9] 徐文,徐勇,滕臣剛,等.某市中小學生安全知識和技能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9,30(8):679-681.
[10]張一英,鄭慧芳,王方媛.蘭州市部分中小學生意外傷害情況調查分析.中國健康教育,2009,25(3):178-180.
[11]俞素芬,趙銀蓮,凌健,等.湖州市小學生意外傷害認知和行為調查分析.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8,14(3):43-44.
[12]牛靜萍,李嶸,李忠興,等.蘭州市小學生安全教育近期效果評價.中國學校衛生,2004,25(3):285-286.
一、學校安全教育的主流理念———“主動安全”教育
從各國學校安全教育實踐中可以看出,雖然各國都根據本國實際和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策略,但有著顯著的共同點,大家都秉持了近似的學校安全教育理念———“主動安全”教育理念?!爸鲃影踩苯逃砟詈诵氖峭怀鰪娬{培養人的主動性,強調人的主動性在安全防范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有一種不良傾向逐漸引起了各國安全專家和教育者的關注,就是人們越來越依賴技術、防護設施來保護自己。汽車安全就是個比較明顯的例子,人們越來越迷信汽車廠家的安全技術宣傳,諸如碰撞星級、安全氣囊、ESP 系統等,認為依靠這些安全設計,駕駛者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正是這種錯誤觀念才埋下災難的種子,很多車禍的根本原因就是駕駛者主動安全意識的降低和缺失。安全專家和教育者都認為,技術防范始終是一種輔助,是低級防范策略,它只有與人的主動性防范結合起來才有意義,發揮人防范的主動性才是高級防范策略。學校安全教育之所以意義重大,就在于它建立了和發展了人的防范主動性。“主動安全”理念下的教育實踐表現多種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其一,著重培養人的主動安全意識和主動安全行為習慣。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這方面教育實踐,這是“主動安全”教育的核心內容。從英國的小學生守則中,我們可以看到,十條內容雖然不多,但幾乎全部都是安全教育的內容,而且非常具體,通俗易懂,例如“……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與陌生人說話;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8. 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9. 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安全教育(有學者也認為是“生命教育”)可以說是英國人受到的全部教育的重要基礎和開端。其二,積極運用多種有效的技術手段作為輔助,以人為本且不斷改進。隨著安全防范技術的進步,技術手段既成為安全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成為安全教育的重要輔助。法國在學校中推行了校園安全監測系統,監測項目細致,且系統和數據庫不斷升級。監測系統及其監測評估結果,既是學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對教師、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最好教材,可以將教育培訓活動與實際問題的解決緊密結合起來。日本還專門開發了保護學生尤其是低齡學生的安全防護設備,如帶 GPS 定位功能的安全報警器、手機、隱蔽的發射裝置等。教師和家長經常輔導孩子使用這些設備的方法,輔導的過程就是有效的安全教育過程。其三,制定具體可行的法規、制度、標準等,保障安全教育及成果的落實。美國是依法保障安全教育的典型,奧巴馬政府延續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NCBL)關于學校安全的年度公告制度,要求各學區對校園暴力事件進行詳細統計,并公布結果。該法規定,各州必須對“長期處于危險境地的學?!弊鞒稣f明和認定,保證學生的知情權。這與法國的校園安全監測系統的作用是相似的,而且上升到法律保障的水平。美國學校都嚴格執行門禁制度,對來訪接待和學生外出都嚴格審查和登記。這對學生是很具體的安全教育,讓學生懂得,服從學校的管理制度自己才是安全的,服從管理也是有利于自護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我國學校安全教育需要改進和創新
我國學校安全教育,在改革開放以后逐步發展起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在學校安全教育實踐、安全防范技術、相關法規建設等方面都取得較大成績。國家教育部 2006、2007 年還先后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和《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學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有了明確的指導。但是,與世界學校安全教育理念和實踐的主流比較,我們仍存在差距。比較突出的不足是,我們的學校安全教育理念還沒有跟上“主動安全”理念的主流,安全教育實踐沒有充分體現“主動安全”理念的重點,大多還停留在“應急”的層面,有些初步體現“主動安全”理念的教育實踐還需要結合我國實際進一步改進和大膽創新。首先,法規制定方面。我們的法規條文相對比較原則,操作性不強,如《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是以教育部令的身份下發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其第五章安全教育的第四十一條“……學校應當對學生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消防站參觀體驗……”這值得商榷,消防安全教育是必須做好的,而且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實踐體驗和技能訓練,沒有條件也要結合實際創造條件做好。第四十二條“……學校應當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針對洪水、地震、火災等災害事故的緊急疏散演練……”這要求太低,一個學期(半年)1~2 次,這很容易使演練流于形式。《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關于安全教育講的相對更具體可行,但《綱要》又沒有法律效力,只能靠學校自覺,實際沒有保障。這種狀況顯然需要改進。筆者認為,需要在國家法定課程中明確納入安全教育的內容,保障課時,嚴格考核,可以和“品德課”“、體育課”結合。各地政府還要明令增加學校安全演練的內容和頻次,并監督落實和考核。其次,教育實踐方面。目前我們的學校能落實的安全教育比較不足,多數都是“應急”或“應季”的提醒式告誡,如寒暑假前,學校發給家長一些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溺水等告誡通知。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進行比較系統的體現“主動安全”理念的教育實踐。筆者建議,要重點做好幾個方面:其一,要明確學校安全教育的領導和指導,建議設置專職負責安全管理教育的學校負責人,專門指定公安、消防等專業安防人員作為學校安全教育的協調指導人,而且這些人員任期 4~5年,其工作情況納入本人業績考核。其二,統一編寫具有專業水準的、符合“主動安全”理念的、適合各地實際需要的安全教育計劃和教材,由品德課、體育課教師分別負責知識和技能教學,期末嚴格考核,考核結果記入學生操行檔案。安全教育教學情況也納入學校工作考核指標,并加大其權重。其三,加強學生安防演練,規定每月都要安排學生不同專題的安防演練,各地政府要明確要求社會有關單位給予演練大力支持,并監督年度演練計劃、演練過程和演練效果。再次,安全技術輔助方面,要加大投入,強化支持系統建設。筆者認為,加大投入不要只想到為學校添置安防設備,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會支持下為教師、學生和家長建立安防學習和實訓的支持系統。這個系統應該是在社會各部門發揮優勢、密切合作下建立起來,可以在國家安全、國防、公安交通、消防、衛生、食品安全、環保等社會職能部門的支持下,整合和開放各種資源,建設多種安全教育專業學習和實訓基地(國防基地、消防基地、交通基地、防疫基地、環保基地等),并逐步形成相互配合的安全技術支持網絡和以此為基礎建立的信息服務系統,為學校安全教育提供全方位高層次的技術支持。
作者: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