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護理教學匯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教學匯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教學匯報

    第1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關鍵詞】 護理教學; 護理查房; 時間軸圖; 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of “Timeline diagram” in the nursing rounds teaching,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Method:44 cases of nursing intern in the thoracic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y received “Timeline diagram ” nursing rounds mode,and 24 cases of nursing intern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y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rounds mode.The effect of nursing rounds teach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nursing rounds presentation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score of nursing rounds teaching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0.38±4.76)scor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3.56±5.33)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5.412,P=0.000).The scores of the evaluation of nursing rounds presentation effect on the rational,clear and intuitive medical history report,comprehensively grasp disease,find the key nursing problems in time and nursing measures and health education more targe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teaching; Nursing rounds; Timeline diagram; Effect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8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5.022

    護理查房是檢驗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及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和臨床綜合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但目前大部分醫療機構查房時,護理人員往往以疾病知識的復習為主,病史匯報冗長、零碎,較難突出護理問題的重點,不能個體化地解決具體護理問題[1-4]。本研究將“時間軸”圖模式應用于護理教學查房,評價其在提高護理查房教學效果和提高護生對護理教學病史匯報的認同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本科輪轉實習的44名護生作為試驗組,采取”時間軸”圖查房模式,另選取2014年1-3月采用傳統查房模式的24名護生作為對照組。其中試驗組44名護生均為女生,年齡21~24歲,平均(22.62±1.20)歲;本科11名,大專33名。對照組24名護生均為女生,年齡20~24歲,平均(22.41±1.13)歲;本科7名,大專17名。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每月以4名護生為一組在本科輪轉實習,實習時間均為1個月。對照組護生采取以疾病為主的傳統教學法進行護理查房教學,具體內容包括1名護生對患者病情和所采取的治療措施進行匯報,另1名護生對患者進行護理體檢,明確該患者的護理問題,并分析相關因素,擬定預期康復目標、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措施等,另2名護生以聹聽為主。由帶教老師進行點評,并予以指導。試驗組護生則指導其采用“時間軸”圖模式進行護理查房,具體內容如下。

    1.2.1 “時間軸”圖護理查房模式介紹 采取多媒體教學方式對護生進行統一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護理查房的重要性及“時間軸”圖護理查房模式的概念、目的、意義、如何繪制及如何將其應用至護理查房中。入科第1天做好宣教,鼓勵護生自主選取個案,并以實際典型案例進行剖析講解,提高護生對“時間軸”圖護理查房模式的理解,使其熟練掌握該模式的要領及制作。并提供以往老師優秀的護理查房課件和查找相關文獻供護生借鑒學習。

    1.2.2 “時間軸”圖的繪制 由護生于實習第3周開始,根據本科特點,選擇胸外科常見病、多發病且可給護理工作帶來啟發或反思的案例作為護理教學查房對象,鼓勵護生自己搜集個案資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況、病情進展、臨床檢驗,治療措施、護理措施等,老師從旁指導。指導護生對所獲得的病歷資料加以整理、分析,獲取重要信息,并繪制橫軸表示時間軸,標示患者入院至今的病情進展情況,并以不同符號標示日期及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點,并分別在不同時間點上標注患者主要的病情變化、治療措施、護理措施、輔助檢查、出入量等。本文以1例“食管癌根治術后”的患者為例,見圖1。

    1.2.3 采用“時間軸圖“匯報病史 帶教老師對護生繪制的“時間軸”圖進行點評,并協助其進行修改,同時指導其根據所繪制的”時間軸”圖匯報病史,包括如何篩選出重要信息進行匯報,如何將病史更有條理性、完整地匯報。同時指導護生根據所繪制的“時間軸”圖,對該病作出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及當前存在的護理問題,組織其他護生進行討論,闡述各自見解,共同討論。出科前由帶教老師從旁指導,并對護生“時間軸”圖的繪制及病史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并協助其修改。

    1.2.4 床邊護理查房 帶教老師組織護生進行床邊護理查房,由1名護生進行病史匯報,并對患者進行護理體檢或相關的操作,期間與患者進行交流,采集相關資料,并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其他護生則觀察整個過程,并參與討論。最后由帶教老師予以補充、糾正和點評,總結出該次護理查房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1.3 評價指標 出科前對護生進行出科考核,每2名護生完成一次床邊護理查房,由科室護士長、帶教老師采取本院護理部設計的《胸外科護理教學查房效果評價表》對查房情況進行評價,該評價表共包括20項內容,涉及病史匯報、病情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護理體會、儀表形象、查房時間等,每項總分為5分,由評價者根據評價標準進行打分,總分為100分。同時,采用本院護理部自行設計的《護理查房病史匯報效果評價表》對護生進行調查,該評價表共5個條目,包括護理查房病史的匯報是否清晰直觀、條理性、可全面掌握病情、及時發現重點護理問題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等,采用Likert5級評分,各條目得分1~5分,分數越高表明認同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出科護理查房考核成績比較 試驗組護生護理查房效果得分為(90.38±4.7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56±5.3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412,P=0.000)。

    2.2 兩組護生對護理查房病史匯報效果評價比較 試驗組護生對護理查房在病史的匯報有條理性、清晰直觀、全面掌握病情、及時發現重點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更有針對性等5項評價的得分上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傳統護理查房內容往往以疾病知識的復習為主,且由于較大部分護理人員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直接將電子病歷資料復制、粘貼,未對信息進行篩選全部匯報,導致護理查房病史匯報冗長,較難突出護理問題的重點,無法清晰直觀地呈現重要信息[5-7]。而除查房者外,其他參與人員對病歷資料并不熟悉,不能全面掌握查房對象的具體情況,導致重點護理問題和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未能及時發現[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生出科護理查房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P

    綜上所述,“時間軸”圖模式應用在護理教學查房中,使護生學習更具主動性、積極性,利于培養護生的臨床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進而提高護理教學查房的質量。由于“時間軸”圖護理查房模式應用時間尚短,其應用效果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觀察、探討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Zhang R.Investigating the prevention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through standardized teaching ward rounds in clinical nursing[J].Genet Mol Res,2015,14(2):3753-3759.

    [2] Newnham A L,Hine C,Rogers C,et al.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ocumentation of paediatric post-take ward rounds:the impact of an acrostic[J].Postgrad Med J,2015,91(1071):22-25.

    [3] Kalb K A,O’Conner-Von S K,Brockway C,et al.Evidence-based teaching practice in nursing education:faculty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J].Nurs Educ Perspect,2015,36(4):212-219.

    [4]陳媛.“時間軸”圖在護理查房病史匯報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13):13-14.

    [5]張華,王筱君,王阿麗,等.護理查房的現狀分析與新形式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02-304.

    [6] Sharma A,Norton L,Gage S,et al.A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 to achieve high nursing presence during 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rounds[J].Hosp Pediatr,2014,4(1):1-5.

    [7]韋麗飛,楊華.國內護理查房模式研究現狀[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7):54-55.

    [8] Black A T,Clauson M,Fraser S.Nurs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ounds:evaluation of a webinar-based education strategy to engage nurses and support practice[J].J Nurses Prof Dev,2013,29(5):249-254.

    [9] Kelly J,Watson R.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y of nursing in pre-registration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UK[J].Nurse Educ Today,2015,35(2):360-365.

    第2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1.1臨床管理見習根據我校護理學專業教學計劃,學生在第5學期共有2周臨床集中見習時間,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和護理管理學等已開設課程的見習。與學院教務管理部門協調將見習時間安排在護理管理學20學時理論授課結束后,不占用課堂授課學時。教師在見習前與教學醫院護理管理部門、有關科室進行溝通,告知護理管理見習目標與內容要求,請其有效配合。學生根據管理見習目標觀察帶教護士長的管理實踐工作,并就見習過程中發現的管理問題訪談帶教護士長,在參與具體的護理管理實踐過程中獲得感悟與體會,發現問題還可與帶教護士長以及見習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要求學生及時記錄反思日記,并在見習結束前以“走進護理管理———管理職能或方法的臨床實際應用”為主題形成管理見習心得體會。

    1.2見習后討論匯報學生見習結束后安排2次課堂討論時間,共計4學時。學生以見習小組為單位發表見習感想,介紹護士長的優秀管理經驗,對各項管理職能及管理方法在護理管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進行總結匯報,并上交見習報告。

    1.3課程效果評價課程結束后學生綜合成績評定為終結性評價(期末理論考試,占70%)和形成性評價(見習后小組匯報及見習心得體會,占30%)二者結合,比較2009級(226人)和2010級(272人)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學生考試試卷由教研室統一制定,難度相當。另外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訪談調查,訪談內容包括對該教學模式及學習效果的評價,是否能激發學習興趣,是否能加深對護理管理理論的理解和掌握等。

    2結果

    2009級、2010級護生《護理管理學》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分別為81.84±7.07分、83.29±6.87分,兩年級學生考試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0,P<0.05)。學生見習后積極參與討論,課堂氣氛活躍,匯報內容豐富,包含計劃、組織、領導等各項管理職能在臨床工作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對管理者工作的感悟與深刻認識,例如護理管理者的角色內涵,他們是如何發揮職權作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何排班,如何授權,如何根據不同級別的護士開展培訓,如何應用績效管理和激勵機制等,取得了滿意的效果。隨機抽取學生訪談,也顯示學生對該教學組織形式十分滿意,認為可變被動的抽象理論學習為主動的具體的管理經驗和知識學習。

    3討論

    護理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國內外在不同層次的護理教育中都有開設專門的護理管理培訓項目,最終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護士的管理和領導實踐行為以及技巧。國內鄭紅引導學生在管理理論教學后直接進入臨床擔當實習護士長,參與病區管理,結果表明該模式能有效促進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國外研究也顯示本科護生接觸管理實踐的機會越多,今后的職業準備就越充分。護生能夠深入對護理職業的理解,還可通過反思及早認識到自身是否具備領導者或管理者的特點,從而更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或領導力。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管理課程的學習興趣,加強管理實踐能力,我校改革護理管理學課程,取得了滿意效果,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3.1認識管理者優秀素質,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學生通過訪談認識到了管理者所應具備的素質,而管理者往往是行業中優秀護士的代表,因此也為學生今后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了榜樣和示范。例如有學生在見習報告中寫到“火車開得快,全靠車頭帶,護士長在護理單元中就發揮著火車頭的作用,工作責任重大,涉及面廣,瑣碎而繁雜”;護士長應“德才兼備,既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還需要具備管理協調的經驗、良好的溝通技巧和高度的責任心,才能樹立起威信,以自身的魅力讓護理人員欽佩信任,使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在小組匯報過程中也有不少學生通過工作中發生的小故事來說明護理管理者的閃亮之處。有的被護士長在清晨交接班時親自為患者翻身處理壓瘡的不怕臟不怕累的表率精神所感動,有的被護士長在給年輕護士培訓時的自信和侃侃而談所折服,有的對護士長在為病患和家屬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細心、耐心表示欽佩尊重等。護理管理者不再有距離感,學生非常自豪地說“我的護士長是某某醫院最好的護士長”,在對管理工作加強理解的同時也對護理工作多了一份認識與熱愛。

    3.2理論聯系實際,熟悉臨床基本工作流程以往護理管理理論教學時,雖然也有臨床教師授課,但在課堂的環境氛圍下很難體會臨床真實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此次在臨床見習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必須主動復習課堂學習的相關理論知識,認真觀察臨床護理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并積極與其溝通交流,以理解掌握所學習理論知識的臨床實際應用。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強迫性的死記硬背式學習變為積極的輕松愉快的學習。例如通過參與科室質量控制檢查評價活動,理解了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與方法;通過參與護士長排班、護理人員業務學習與培訓、科室員工績效考核等,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容,同時樹立畢業后繼續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

    3.3培養綜合素質,增強人際交流及溝通技巧管理方法和技巧的學了專業應用外,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也提供了幫助。例如學生靈活地將計劃的程序、時間管理的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考試復習安排、就業計劃等,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傳統管理教學中知識的傳授是單向流動的,而理論—臨床教學模式中知識與思想在學生與教師、學生與臨床管理者、學生與學生之間雙向流動,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思維能力,也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密切。

    第3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關鍵詞】基礎護理教學 情境教學 設計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31-02

    情境教學法也就是在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性地導入一些具有情緒色彩、形象生動的具體場景,讓學生能深入到場景中,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心理機能的發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一、情境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實施意義

    (一)教師通過將信息技術和護理學學科進行統一整合,經過多媒體再現情境,使那些本來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其畫面的生動趣味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不再是機械得模仿,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行為導向。行為導向觀是情景教學法在護理學教學中的直接體現。它不僅要求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強化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以及遇到問題,處變不驚,能快速靈活地應對。因為基礎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注重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所以,通過特定場景下的情景教學,根據教材內容,分配角色,學生既可以是情景教學的觀看者,又可以是情景的參與者,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有利于培養護理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以情景教學為主的基礎護理教學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勇于探究,培養實踐能力,通過教師創設情景,可以使學生的感知能力有所提高,激起情感,促進學生進入情景中,通過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對不同觀點進行相互討論。既要讓學生成為一個陳述者,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總結自己的操作經驗和失誤的地方,又能讓學生成為一個學習者,傾聽別人的觀點,吸取他人成功的經驗。

    二、情境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設計及應用

    (一)介紹情境

    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對護理學產生興趣,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能夠創設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情況,同時引導學生非常想知道問題答案,但是必須要通過自己努力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境。因此,在上課之前,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并且要在前一節課結束后就把下節課的情境展示給學生看,給學生留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去查閱相關資料。并且教師在介紹情境時,則可以簡單介紹情境基本情況,其中包括病史、生命指標以及診斷問題等等,之后即可以分組進行探討。

    (二)查找資料

    在各個小組中,組長需要將具體的角色和任務分配給組員,各組員則可以進行資料查詢,資料查詢可以是圖書館、網絡信息以及教材或者深入到醫院中,對臨床護士、醫生等收集資料,教師需要參與到學生的資料查找過程,但是不用過多干涉,主要作用是對學生的資料整理起到引導作用,以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以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小組討論

    在各小組成員均獲得豐富資料之后,則可以進行整理,之后實施小組討論,并記錄。

    (四)課堂內討論

    關于各小組匯報的內容,則可以采用抽簽等公平方式來決定,各小組依照自己抽到的內容,自己決定匯報方式。比如說人物角色扮演、講座以及宣傳手冊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參與到情境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匯報結束后,小組之間先進行互評,將不同的觀點展示出來,小組之間互相分享找到的資料。

    (五)總結與聯系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后,在課堂上依照學生的表現,教師則可以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參考意見,讓學生在自己的理解接觸上來解決問題。

    (六)布置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的布置主要作用是進一步鞏固學生知識理解,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積累經驗教訓,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臨床適應能力。

    (七)考核評價方法

    基于學生課堂積極性和參與性,學生知識把握程度、對任務完成度這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

    三、結語

    通過情境教學法在基礎護理教學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通過情境模擬,讓學生學會了換位思考,堅持處處為患者著想的態度,加強了服務意識,提高了自身的職業素養,提高了學生實際適應能力,同時大大縮小了教學理論與臨床之間的差距,提高了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方法,應廣泛應用在基礎護理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靈活運用情境教學,不斷進行完善,培養出更多能時代需要的優秀護理人才。

    第4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 abstract 】 objective: through the PBL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nursing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 the combination of visual and auditory feeling, can effective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method: adopt the method of student role transformation, the real case scenario teaching, simulation reappearance scene teaching, reverse think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skills training and other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pplied to the nursing teaching. Result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to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hinking analysis abilit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formed the habit of passive learning into active learning,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ll be difficult to memory into visual content, more memory to understand. Conclusions; More traditional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 of the students by the teach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ext outline the scene, a professor at the form with the teacher speak students listen to the model, how to abstract and complex clinic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is a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in clinical teaching, this article combines both PBL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obtained the good effect.意見與

    意見

    【關鍵詞】 PBL 情景教學 中醫護理

    【 key words 】 PBL scene of TCM nursing teaching

    醫學是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臨床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關鍵,PBL基于問題的學習(Prblem Based Learning)名稱,也稱作問題式學習。主要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老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的“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討論研究----總結反思”探究式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法被定義為利用一個情景或者活動的模擬再現,允許參與者經歷一個仿真的情景且不承擔現實風險已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方法【1】,。我們將兩者結合起來應用到中醫護理臨床示教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學生角色的轉變

    以往傳統的臨床示教方法多采用老師按照課本大綱要求對學生進行現場教授,形式多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聽課式模式,中醫內容比較枯燥,抽象,不容易理解記憶,我們采用問題式學習的方法,也就是PBL,主要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老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的“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討論研究----總結反思”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講課的前一天將第二天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提前告知大家,把學生分成小組制管理,每個小組8個人左右,設立小組長,要求每位組員參與,將本章內容分成若干小結,每個小組承擔一個章節內容,針對本小節內容提出問題,共同查找資料,準備PPT,要求準備資料準確,清楚,便于記憶掌握,講授者表達清楚,生動,講課結束大家討論研究所學內容的收獲,評選出優秀小組,優秀小組有權利對其他小組提出下章節講授形式要求。帶教老師最后針對本環節做最后的指導,點評。

    該模式的采用將傳統的“以教育者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聽課效率,同時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增強了團隊意識,養成互助互幫的氛圍。 真實案例情景教學

    案例式教學法又稱蘇格拉底式教學法,是情景教學法的主要應用形式之一,我們挑選臨床中較典型的病例通過設計與教學內容相輔相成的具體病例情景,作為討論內容,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8個人,設立組長,根據所給出的病例,討論分析找出該病例的支撐依據,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病例中,選出每組發言人將討論結果匯報給大家,所有學生根據匯報內容,包括匯報人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分,并找出每組存在的問題,提出問題準確,根據條目給與小組加分。

    該模式的應用將理論知識演化成直觀的內容,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及表達能力。 模擬再現場景式教學 錢玉紅等【2】.認為情景教學的核心是角色扮演和即興發揮,以求得理論的升

    華和能力的提高,從而進行職業技能訓練的一種親驗式教學方法,帶教老師根據大綱要求,設計真實病例,小組成員演繹病例中不同角色,有醫生,護士,患者,患者家屬,上級醫生,以及評估者和教學指導者。通過角色的演繹,表達出需要解決的問題,這種角色模擬情景教學,允許學習者在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情境中發揮作用,并且為學習者提供一個身臨其境的學習機會【3】。本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鍛煉其溝通能力及表達能力,使學生在體會不同角色的同時,積極思考結合臨床理論知識提出問題,將課本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變成現場演繹,能更好的深入學生內心,體現了綜合能力。 逆向思維在技能培訓中的應用 以往的臨床技能培訓均采用老師現場操作,學生看,再操作的模式,弊端多

    因此大多數不規范和錯誤在大多數人群中始終反復出現,本文采用錯誤視屏講解的授課方式,將典型錯誤過程學生的操作,(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錄制下來,再將正確的錄制下來,先播放錯誤的視屏,由大家點評,最后由老師再將正確的對比講解,此種技能帶教方法,能夠直觀的讓學生看到錯誤的原因,理解正確的操作的意義和目的,減少了重復出現的問題。

    總結:

    PBL結合情景教學法在中醫護理教學示教中,將傳統的“以教授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4】。,重點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思維分析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的習慣,將難以記憶的中醫理論變為直觀內容,更加便于掌握記憶理解,當然該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課時耗時較長,只能選擇應用,不能全程應用,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要求示教老師不斷加強新知識的補充,發散思維,結合當前社會及臨床需要,引領學生,確保能將PBL結合情景教學法在中醫護理教學示教很好地有效的應用。

    作者簡介:新疆醫科大學第四附屬中醫醫院 呼吸科 本科 黃媛媛 主管護理師

    第二作者:劉新梅 本科 主管護理師

    【參考文獻】

    [1] Rauen CA.Using simulation to teach critical thing skills You can′t just throw the book at them. Critical Car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1,13(1):93-103

    [2] 錢玉紅,許為菲,以一堂公開課為例,也談應用文的情景教學法,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2):60-61

    第5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1.1對象

    選取2013年6月—2013年11月在寧波市某三級專科醫院兒內科3個病區實習的某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60名全日制護理專業高職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每個兒科病房每輪實習學生4人,實習4周,共5輪完成兒科實習。病房的選擇根據病房總帶教老師對以學生為主體的床旁教學的把握程度確定。其中2名學生因身體原因延遲實習。實習生全部為女生;獨生子25人(43.1%),非獨生子33人(56.9%);省內生源52人(89.7%),省外生源6人(10.3%),年齡(20.21±0.70)歲,在校成績(80.29±6.59)分。

    1.2方法

    1.2.1形成性評價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查房中的實施

    每個科室的4名學生組成兩個小組,每組2人,分別在實習的第2周和第4周各舉行1次查房,第2次查房時兩組學生的角色互換。整個護理查房由學生準備和主持,以其中一組學生所分管的患兒作為床邊查房對象,過程涵蓋采集患兒病史、護理體檢、健康教育、現場專科操作等環節;另外一組學生以PPT形式匯報患兒主要病情,提出護理問題,制訂護理計劃和措施,然后采用學生自己、同伴和科室總帶教老師分別現場反饋的方式,反饋內容為本次查房的組織管理,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對患兒的人文關懷,參與和合作程度,體檢和操作的規范性,病例分析準確性,PPT匯報材料的制作質量等查房中表現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最后由科室總帶教老師組織學生填寫教學查房質量評價表評價本次學習質量。

    1.2.2評價方法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教學查房質量評價表,共25個條目8個維度:教學準備(3個條目)、病史匯報(2個條目)、護理評估(4個條目)、護理問題(3個條目)、護理計劃(4個條目)、護理效果評價(2個條目)、綜合能力(2個條目)、教學效果(5個條目)。問卷輔以相應的指導用語,運用Likert5級計分法,4分為很好,3分為較好,2分為一般,1分為較差,0分為差。問卷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查房質量越高。經檢驗,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7,內容效度由5名副高及以上職稱的護理教育專家(1名學院老師,4名醫院主管護理教學老師)2輪評定,CVI為0.98。每次查房完成后請學生填寫,兩次共發放評價表116份,回收有效表格11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

    1.2.3統計學方法

    數據輸入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因收集的教學查房質量評價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M±Q)表示,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討論

    2.1形成性評價能促進學生形成結合病例深入分析的臨床思維

    Rolfe等強調,形成性評價目的是為了幫助或促進學習,注重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以學生為主體的床邊教學查房是針對臨床真實病例展開的教學活動,需將實踐、講解、討論緊密地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全面護理患兒的學習機會,這是學生在院校學習期間所無法學到的,學生剛接觸臨床,查房既是對學生能力的鍛煉,又難免會存在各種問題。為及時指出和糾正本次查房過程的不足,彌補學生知識的不全面,在查房結束后安排學生、同伴和老師進行現場反饋,以確保學生查房的質量,達到最優化的學習效果。現場反饋緊緊圍繞所查病例展開,讓學生對自己剛才的表現做出積極主動的反思和回顧,清楚自己當前的表現與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之間的差距,同時從其他同學身上學習和借鑒一些好經驗,同伴評價能幫助對方發現錯誤,老師則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對學生沒有發現的問題或未提及的內容進行補充指導。表1顯示,前后2次查房質量中護理評估、護理問題、護理效果評價、教學效果和總得分差異經Z檢驗,有統計學意義。現場反饋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明確的反饋,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病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學生深入分析的臨床思維能力。

    2.2形成性評價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2.2.1護理評估技能不熟練

    面對一個不是十分合作的小患兒和關切的家屬,學生在床邊容易出現緊張、不自信,表現為體檢時手法的不熟練,如囟門大小的定位不清楚,聽診時痰鳴音和濕啰音難以區別等。解決措施:引導學生在4周兒科實習中跟著老師學做體檢,譬如在吸痰前后聽診呼吸音的變化,判斷腹瀉患兒的脫水程度等。另外,在醫生收治新患兒時盡量讓學生跟隨查房,傾聽醫生如何向家屬了解病史,觀察醫生如何做全面體檢等。護理評估技能也作為學生出科操作考試項目,督促學生平時就要有意識的多看多問多做,不斷提高護理評估能力。

    2.2.2尋找護理問題準確性不夠

    某肺炎病例查房時體溫已穩定3d,“體溫過高”仍作為護理問題提出來顯得不合適;某患兒咳嗽有痰但無氣急癥狀,提出護理問題“氣體交換受損”不妥,存在過分依賴教科書,未與實際病例緊密結合現象等。解決措施:護理問題是針對具體病例目前的健康問題提出的,告訴學生并不是每個患兒都按書上所寫的癥狀、體征而發病的,應根據該病例的臨床表現提出相應的護理診斷及措施,當患兒部分癥狀或體征經過治療已經穩定或消失,要及時予以效果評價,不能繼續作為當前的護理問題。

    2.2.3健康宣教內容太籠統

    如學生指導家屬給10個月齡腹瀉患兒的飲食要清談,家屬日常照料中會難以具體執行。解決措施:健康宣教活動可以增加患兒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促進康復。反饋時提醒學生,今后對腹瀉患兒家屬宣教清淡飲食時一定要具體說出來可以喂養的食物,如白粥、爛面條、餛飩皮等,便于家屬選擇和喂養,而且平時要多關注患兒的實際進食是否與醫囑相符。

    2.2.4獲取新知識能力不足

    查房需要補充臨床新進展,但學生的知識局限于學過的專科教材,偶然會搜索公眾網站,對哪些專業網站或數據庫可查找醫學文獻基本不知曉。如霧化吸入是肺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學生不能解讀各類霧化藥物作用機制。學生在本次查房中利用和獲取信息資源嚴重不足,與王麗娟的調查一致。解決措施:對每批新來實習生介紹本市圖書館開放的醫學信息檢索免費網絡資源,并提前3d確定查房病例,便于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檢索文獻,要求教學查房中有反映醫學文獻中最新的相關護理研究成果與動向的內容。高質量的形成性評價能夠及時發現學生查房中的各種問題,反饋的內容做到清晰、專業、相關,并針對問題采用措施進行糾正,便于接受者理解和改進將來的學習和工作。Cotter等指出,學生的自我評價技巧和高質量的教師反饋可使整個評價更加完整。同時,帶教老師在現場反饋時要做好引導,既要發現問題,又要鼓勵學生多捕捉其他同學的每一點進步,避免互相評價氛圍太緊張,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不減。

    3小結

    第6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關鍵詞】翻轉課堂 專科護理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50-01

    翻轉課堂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視頻中教師針對知識點和概念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進行討論交流、答疑解惑的一種教學形態,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和教學的組織者轉變為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內科護理是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現代護理課程教育目標包括專業知識的傳授、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臨床實踐,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彈性學習的機會,隨時隨地接受個性化教育,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內科護理傳統教學的弊端

    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課后復習是護理教學中普遍采用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講臺上以講授的形式傳遞信息,學生在座位上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教師的講授是主動的,而學生的接受是被動的、或是在相當的程度上是被動的,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在這種被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興奮性容易很快被降低,加上內科護理這本課程的各章節都有困難程度不一的教學難點,這些教學內容教授起來比較困難,學生難理解,更難掌握。其原因之一是有的教學內容屬于學科的抽象理論,比較深奧;有的教學內容的學習和掌握需要學生具備更加堅實的臨床醫學、數學、物理或化學基礎,而護理學生的在這方面的要么基礎知識薄弱、要么沒有很好地掌握所需的基本技能、要么理解能力差、要么接受能力不能滿足學習的需要,因此使得這些內容的教授、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和掌握很困難,成為需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現如今我們處于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的產生速度和已有知識、理論和技術的更新速度加快,對于護理人員的創新能力的要求也日益嚴格,傳統教學模式重知識輕應用與我國高等護理教育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標相違背。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實新的、先進的學術思想和最新的專業知識,激發學生學習需求并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成為了內科護理課程改革教學模式的重點問題。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教學過程的實施

    1.課前自主學習

    教師提前一星期將所學章節的自行設計錄制的微課視頻、教學課件、二維虛擬動畫、相關章節的學習資料、書籍及文獻等資源上傳至內科護理課程網絡學習平臺。要先分好學生討論小組,分組規模視具體人數而定,一般以5~7人為宜,隨后學生自行利用課余時間登錄內科護理課程網絡學習平臺,了解所學章節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通過老師提供的各種護理教學資源觀進行自主學習,若自學過程中遇到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可在網絡學習平臺的討論區板塊進行小組討論互動,還可在平臺的留言板向老師提出。小組討論結果要進行總結以便課堂上匯報。教師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根據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進度及自學情況設計并編寫教案。

    2.課中知識內化

    (1)答疑解惑。各組成員匯報問題討論結果,教師應對學生觀點進行分析,對于新奇的、有趣的觀點給予肯定,同時,教師集中解答學生在網絡學習平臺上提出的其他問題和困惑,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

    (2)角色扮演。現代教學方法的改革正朝著寓教于樂的方向發展,角色扮演這種樂學教學方法學生參與程度高,學習興趣大。教師必須清楚每位參演者對自己所扮演角色的了解程度,向學生講述即將表演的角色和臨床環境,讓學生自由發揮,將表演時間控制在15分組內。課后教師將每組角色扮演的視頻上傳至網絡平臺資源庫供大家學習參考,每個表演小組都要互相進行打分并討論演練后的感受,討論角色扮演和所觀察到的行為,及其如何反映學習成果。

    (3)模擬課堂。在理論課教學中,模擬訓練中通過內科常見病、多發病、急危重癥的診斷要點、治療原則、病情觀察和監護措施,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內科護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分組形式回答問題,然后互相討論。教師可用不同方法來提示病情的變化,學生同樣要回答相關的問題,最后學生討論個人感受及經驗看法。

    翻轉課堂是基于互聯網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課前、課內、課后教學過程重新規劃,給學生提供了充實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開放式教育網絡,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段春雨. 國內翻轉課堂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重慶高教研究. 2014(04)

    [2]劉臘梅,李秋芳,單巖,路麗娜,秦璐瑩. 專科護理《內科護理學》教學內容改革探討[J].護理研究. 2014(09)

    第7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關鍵詞] 任務驅動法;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8(a)-0144-02

    護理管理學是將管理學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應用于護理領域的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護理本科生作為未來護理戰線的中堅力量,學習護理管理知識、培養其管理情感和管理能力尤為重要。由于學生多、帶教師資不足、實踐場所受限等原因,目前,我國學者主要對護理管理學的理論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包括應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輔助教學、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討論、情景教學法等[1-4],實踐教學是安排學生到醫院參觀[3,5-6]。這些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學習興趣。但是,無論是案例分析,還是參觀學習,都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臨床護理管理實踐中,不利于學生及時發現并解決臨床護理管理工作中的現實問題,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對護理管理的情感體驗。為了培養與現代社會需求相適應的高素質的護理人才,筆者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對2010級護理本科的《護理管理學》進行了教學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0級4年制護理本科學生321人,年齡21~23歲。321名學生分為2個合班,隨機分為對照組(1合班165人)和觀察組(2合班156人)。第五學期開課,教材為《護理管理學》第3版(李繼平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兩組總課時均為45學時,理論授課均采用講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討論法教學。兩組年齡、基礎文化、其他專業課成績、授課及帶教教師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提高實踐課時比例 對照組理論授課3時,實踐課2次共6學時;觀察組理論課30學時,實踐課5次共15學時,在此基礎上學生可根據要完成的任務自行增加課余見習時間。

    1.2.2 任務驅動法教學,理論授課與實踐同步進行 ①見習地點:學院的兩所附屬醫院;②見習分組:每組學生10~15人,設組長1人;③見習要求:兩組均安排參觀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了解護士長的工作方法及醫院護理質量管理的方法等;對照組學生每次見習完畢撰寫見習報告1份;觀察組參加品管圈活動,確立要改進的質量項目,實施并評價質量改進效果,期末每組學生撰寫報告1份并在課堂上進行PPT匯報,匯報內容包括本學期參加品管圈活動的內容、過程、效果、收獲、感想等。觀察組完成品管圈質量改進任務的情況及見習報告的質量作為小組學習成績,占總成績的30%。

    1.3 評價方法

    課程結束后,兩組學生均給予相同的試卷測驗理論成績。考試結束后,進行現場問卷調查,調查學生對《護理管理學》課程的興趣、口頭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精神、職業情感等。調查表自行設計并經專家認可,信度系數為0.82,內容效度α=0.8。發放問卷321分,收回有效問卷321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的比較

    觀察組理論成績為(86.52±3.50)分,對照組為(77.56±2.75)分。兩組比較,觀察組的教學效果優于對照組(t=25.6,P

    2.2 兩組學生對《護理管理學》教學總體評價的比較

    觀察組對該課程的興趣、口頭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團隊精神、職業情感等明顯優于對照組(P

    3 討論

    3.1 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影響

    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單純講解管理學的理論學生不易理解,而學好管理學的關鍵在于將抽象的管理理論、管理方法運用到管理實踐中。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以任務為驅動,進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產生學習欲望,通過對學習資源積極主動的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通過學和做掌握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7]。表1顯示,通過采取任務驅動法教學,學生對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使學生對醫院的護理管理不僅有了感性認識,還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認識到護理管理的重要性,激發了學習興趣。觀察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

    3.2 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管理能力的影響

    溝通協調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學生要完成學習任務,需要靈活運用所學的管理知識、管理職能和管理方法,通過實踐-反思-實踐,使理論與實踐聯系更加密切,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及臨床思維的訓練。為了達到學習目的,學生還需查閱相關資料,組長組織組員進行小組討論,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遇到組員不能解決的問題,組長可與帶教老師溝通協調。要完成某些任務如病房管理、技術操作等,學生甚至需要與病房護士、患者、家屬直接溝通。通過期末的PPT見習匯報,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結果顯示,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3 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職業情感培養的影響

    觀察組30%的學習成績來自于完成任務的情況及見習報告的質量。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為了提出充分的依據,需要分頭到圖書館和因特網上查閱有關的參考書和文獻;討論時,各自將自己收集到的相關信息與小組成員分享,互相補充;參與質量改進時,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務;期末的PPT匯報也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完成。任務驅動教學法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認識到完成學習任務需要每個人的參與,發揮每個人的特長[6]。學生通過參與護理質量品質圈的管理實踐[8],發現了臨床存在的管理問題,看到了質量持續改進的效果,如病房更加整潔、表格書寫更加規范、不良事件減少、患者滿意度提高等,提升了學生對護理管理的認同感和成就感。

    4 小結

    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參加臨床護理管理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論考試成績,培養了管理能力和職業情感。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需增加見習時間、加強監督與指導,以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黃紅玉.《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護理雜志,2008,25(5B):68-69.

    [2] 王永惠.《護理管理學》綜合性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10,9(3):324-326.

    [3] 南桂英,王慧玲,陳巧力,等.《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改革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3):5719-5720.

    [4] 王瑞麗,王冬曉.情景教學法對臨床護理教學評價體系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0):156,158.

    [5] 赫光中,王強.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20):104-105.

    [6] 崔文香.改革《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J].中華護理教育,2007,4(6):263-265.

    [7] 徐肇杰.任務驅動法與項目教學法之比較[J].教育與職業,2008,11(4):25.

    第8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關鍵詞: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問題式學習;產科護理;見習帶教

    臨床見習是護生從在校學習到走上工作崗位的必經過渡階段,優秀的臨床帶教對護生掌握臨床專科知識和操作技能至關重要,能使護生形成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和規范的臨床工作方式。產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主要包括生理產科和病理產科兩部分,內容抽象,操作性強。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及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是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最早提出的一種自學學習模式[1],現已成為國際上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PCMC即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2],以臨床典型病例為基礎,以問題為先導,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進行臨床醫學教學。這兩種教學模式均以學生為主導,問題為導向。本研究將兩種教學模式聯合起來,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學,運用到臨床帶教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開始進入本科見習的全日制專科護生62名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生57名,男生5名;年齡19~22歲。按見習批次將護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0人,對照組32人。產科實習期為3周。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分布、在校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采用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帶教,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帶教。兩組均由同一組帶教老師負責。

    1.2教學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帶教,即以教師講授、示教為主,是一種灌輸式教學,體現在先“教”后“學”[3]。護生第1周先由帶教老師集中授課,講解產科理論知識,第2周開始將學生分兩批帶入產科病區,熟悉病區環境,由護士長指定帶教老師進行臨床病例講解,觀摩產科方面專科操作,帶教老師根據平時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邊實踐邊講解。

    1.2.2觀察組

    采用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PCMC)與問題式學習(PBL)聯合教學模式。

    1.2.2.1選拔帶教老師

    選取主管護師以上職稱,本科以上學歷,從事臨床護理帶教5年以上,接受PCMC與PBL聯合教學法和實踐內容培訓并考核合格共6人為帶教老師。

    1.2.2.2制定教案及教學計劃

    教案由參與教學的產科護士長和護理部共同編寫。教案的編寫參考了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PCMC與PBL聯合教學教案模式、本院護理教育PCMC與PBL聯合教學教案范例及相關文獻。同時制訂表格式帶教計劃,方便學生和老師參與。

    1.2.2.3臨床教學

    具體實施方案:①分組:帶教老師評估學生學習情況,將學生分為6組,每組5人,選組長1名,每組一位帶教老師負責。②預習:到產科見習前一周,帶教老師將學習任務、目標發送至學生的公共郵箱,指導學生提前預習產科相關知識。③病例選擇:入科后,帶教老師根據教案要求,在產科病房選擇要見習的典型病例。帶教老師提前與孕產婦做好溝通,再準備好患者的相關病史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等臨床資料。④病史采集:通過護理體檢及帶教老師提供的臨床資料進行病史采集、整理,借此提高護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⑤提出問題并集中討論:針對病例的教學重點、難點提出問題,要有討論價值,有啟發性和實用性,引導學生查找資料,充分利用網絡、圖書等資源,結合病史臨床資料,綜合分析找出答案,做好筆記,發現并提出新的護理問題,帶著問題見習。⑥理論授課:帶教老師在小組討論前以典型病例為例,講述該疾病的基本概念、癥狀體征以及治療護理要點等,介紹相關疾病的治療護理新進展等,以便學生更好地討論。⑦小組討論:由帶教老師主持,針對理論課的題材,結合病例相關護理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匯報與討論,教師對重點、難點進行精講點撥,找出問題的答案,然后每組將討論結果匯總成書面報告。⑧多媒體演示:小組以PPT形式展示解決的問題及掌握的知識,現場演示匯報,每組時間限制在10min內;最后帶教老師一一點評,針對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進行詳細講解,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果。

    1.3教學評價

    見習結束前,由護理部組織帶教老師和護士長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理論、操作技術考核,滿分均為100分。并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包括兩方面:①學生對老師帶教教學方法的評價,共6個項目(發放問卷62份,回收62份,回收率100.00%);②帶教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共3個項目(共發放問卷6份,回收6份,回收率100.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描述,組間采用t檢驗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

    2.2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評價

    2.3帶教老師對兩組學生的評價

    3討論

    3.1傳統的護理教學模式的弊端

    婦產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性,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制約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大部分學生進入臨床后不能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遇到具體病例時,不能將理論聯系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從而影響整體護理的教學質量。

    3.2PCMC與PBL聯合教學的意義和實施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和整體護理的開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許多醫學院校都在積極探索教學改革的新方法,由此PBL教學模式和PCMC教學模式進入了醫學教育者的視線。PBL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占主導地位,學生要想參與到小組討論,就必須認真查閱相關資料,深入思考,從而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4]。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是PBL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特征,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5]。而單純的PBL教學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學習知識缺乏系統性,不易被全面掌握,準備自學和討論的資料較困難。PCMC教學法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學于1965年首創,并在其醫學院首次試行[6]。該模式拓寬了學生視野,促進臨床思維形成,結合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在見習帶教中相互完善和互補,不僅可提高護生學習效率,還可提高護生的學習能力和護理操作能力[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及帶教老師對學生的評價等均高于對照組(P<0.05)。學生喜歡這一臨床參與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見習環節,希望參與臨床病例討論,反映了學生更喜歡主動的學習,這種帶教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典型臨床病例為教學重點,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討論,共同制作多媒體匯報成果,培養了與人交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評判性思維,提高了團隊協作精神。此教學模式采用問題式教學方法,結合網絡教學的手段,取得了“教”與“學”雙贏的效果。學生喜歡這種教學方式,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新穎、靈活、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媒體教學更形象,易于記憶,能激發學習的主動性而不是被動接受,有效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要有先進的理念,明確的教學目標,專科知識全面,注重知識的融會貫通[8]。選擇典型病例,進行問題構建,教學引導,啟發學生,促進組員間交流合作,提高了帶教老師的教學能力,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總之,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是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轉變,是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轉變,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師生雙向交流,提高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增強團隊協作的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安麗.護理教育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36.

    [3]陳立萍,潘玉梅,李青荷,等.PBL教學模式在重癥醫學科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39-2241.

    [4]李文娟,袁龍梅,曾瓊娥,等.互補型教學法在前列腺增生癥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9B):2413-2414.

    [5]燕雪琴,楊玉梅,邱慧芳,等.PBL教學中信息收集與處理的方法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8):1665-1666.

    [6]錢秋月,宗永忠,潘紅寧.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6):501-503.

    [7]易良,周椿.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在神經外科介入治療帶教中的運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20(1):7-9.

    第9篇:護理教學匯報范文

    關鍵詞:臨床決策能力;高職護生;臨床護理思維訓練;影響

    臨床決策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中的做出專業決策的速度、準確性以及可靠性,是高職護生必須具備的能力[1]。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本校180名高職護生作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19-23歲,平均(20.3±0.9)歲。

    (二)方法。在進行正式的臨床教學前,對選擇的研究對象進行32學時的臨床護理思維訓練課程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進行實際案例的分析和講解,包括案例中疾病診斷、護理要求、護理方法、疾病觀察和護理以及健康教育,全面涉及到了專科和基礎護理中的常用操作技能。包括18個內外科案例,12例兒科,10例婦產科。培訓時主要采取情景模擬和PBL教學模式。老師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每組7-10人,選出一位組長。教學時,老師先給出案例,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匯總問題,課后查閱相關醫學文獻或者是請教臨床專業護生,在下一節課堂教學時,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對問題以及提出的解決方法進行討論,并隨機抽取其中一組進行實際護理操作演示,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病房情景模擬的方法:利用學校現有的實訓場地資源,模擬病房情景,提前將案例信息寫在模擬病人的病床旁,呈現出多種不同疾病以及演變過程。課堂上,老師分布任務,小組進行相應的護理操作,包括詢問病史、病情觀察以及基本生命指標測量等,并且做出決策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本次教學中85%案例采用PBL教學,15%采用情景模擬教學。

    (三)觀察指標。培訓前后在校高職護生的臨床決策能力用葉旭春等人研制的測量工具。其中評分項共5個,分別為發現問題(37分)、確定目標(14分)、決斷方案(42分)、實施決策(25分)、評價反饋(11分),加權后的總分為100分。臨床決策能力和測量得分成正比。通過試卷方式測試。

    (四)統計學方法。SPSS19.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檢驗標準以P

    二、結果

    180例在校高職護生經臨床護理思維訓練課程培訓后,決策能力總分顯著高于培訓前,經比較差異明顯(P0.05,詳細數據見表1。

    三、討論

    準確的決策是保證護理質量的關鍵,提高在校高職護生的臨床決策能力是高職護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2]。目前我國高職護理教育中存在一些弊端,導致學生思維能力弱,臨床決策能力差。臨床決策能力需要在培養和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其中臨床實踐就是最好的鍛煉機會[3]。隨著學校教學設施不斷完善,很多高職院校都具備了在校給W生提供臨床實踐的機會,例如通過病房情景模擬等進行模擬護理實踐[4]。

    進行臨床護理思維訓練課程培訓時,采用問題式教學法(PBL)可以幫助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課后獨立檢索文獻進行查詢,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病房情景模擬教學,可培養學生面對護理問題時的應變能力,盡早適應臨床護理環境,避免在校高職護生和臨床護理發展的脫節。在本次研究中,進行臨床護理思維訓練課程培訓的180名在校護生培訓后的臨床決策能力總分顯著高于培訓前,充分證明針對在校高職護生,臨床護理思維訓練課程培訓可有效提高其臨床決策能力

    參考文獻:

    [1]林旭星.《臨床護理思維訓練》課程對在校高職護生臨床決策能力的影響[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5,13(4):75-78.

    [2]陳志祥,張軼杰,王琦珠等.發散性思維訓練在精神科護理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3):142-1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成人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欧美综合成人网| 四虎www成人影院免费观看| 成人自慰女黄网站免费大全| 四虎高清成人永久免费影院 |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我爱我色成人网|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一级成人黄色片| www成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免费国产成人α片|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