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汽車噪聲的危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汽修行業;職業衛生;現狀調查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深圳的汽車擁有率不斷上升,相應的汽車維修企業也迅猛發展,作為迅速擴大的行業,其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一些職業衛生隱患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解福田區汽修行業的職業衛生狀況,檢測作業環境職業性有害因素,為政府部門制定干預措施提供依據。于2008年和2010年對福田轄區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進行了現況調查,現將兩次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隨機抽取深圳市福田轄區汽車維修企業44家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1.2.1現場職業衛生學調查
采用統一的《深圳市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本情況表》對汽車維修企業基本情況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維修企業基本情況、職業衛生管理情況、勞動者狀況、工作時間、衛生防護設施、個人防護、原輔料使用情況、生產工藝及主要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等。
1.2.2作業環境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采用活性碳管采集汽車維修企業車間空氣中有機溶劑,溶劑解析氣相色譜法進行檢測;空氣中粉塵使用BFC-35塵采樣儀進行采樣,濾膜稱重法檢測;噪聲強度使用AWA6218B型聲級計進行測定。監測工作均在各崗位正常工作條件下根據GBZ 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進行監測,并依據GBZ 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1]和GBZ 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2]對檢測結果進行評價。檢測分兩次,2008年現狀調查時檢測一次,2010年再次進行復測。
2結果
2.1基本情況
本次共調查福田轄區汽修行業44家,生產工人總數為1141人,其中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數為347人,占總人數的30.4%。所調查的企業全部為一類或二類汽車維修企業,其中30家是4S店(即集整車銷售、零配件供應、售后服務、信息反饋于一體的銷售服務店)。
2.2現場衛生學調查
2.2.1主要工藝流程和職業病危害因素
汽車維修企業的維修服務一般有發動機清洗維護、電路維修、外型修復等。其中車輛外型受損的維修工藝包括:鈑金、打磨、焊接、調漆、噴漆、烘漆。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①化學毒物:主要有苯系物、酮類、乙酸酯類、溶劑汽油等。主要在調漆、噴漆過程中使用天那水、稀釋劑、清潔劑、開油水和油漆等有機溶劑時產生。②粉塵:主要在打磨、拋光過程中產生。③噪聲:主要在沙板打磨、氣槍吹干、氣槍吹塵、清洗氣槍、金屬敲打過程中產生。④高溫:主要存在于烘漆崗位。⑸紫外線:主要來自電焊弧光。
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時間:福田轄區多數汽車維修企業噴漆、烘漆、電路維修、鈑金作業每天均有2~3h的工作量。
2.2.2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
維修車間設置機械通風裝置且全部正常運轉者為整體通風情況好;設置機械通風裝置但未全部正常運轉者為中;未設置機械通風裝置者為差。噴漆車間設有上送風下吸風式專用噴漆房且工作時噴漆房周圍無異味者為機械化密閉化程度好;設有專用噴漆房但工作時噴漆房周圍有異味者為中;設有簡易噴漆房或未設有專用噴漆房者為差。車間衛生防護設施情況見表1。
表144家汽車維修企業衛生防護設施情況
2.2.3職業衛生管理情況
44家汽修行業均未向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也未對工作人員開展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和宣傳,也未配備職業衛生專職或兼職人員。44家汽修行業使用的有機溶劑主要有天那水、稀釋劑、固化劑、光油等,其中只有13家企業能提供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2.3作業環境中有害因素測定結果(表3)
調漆、噴漆、稀釋、清洗等崗位作業空氣中檢出的毒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乙酸丁酯、粉塵、噪聲等。2008年檢測99份,合格94份,合格率為94.9%,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丙酮和噪聲。2010年檢測96份,合格94份,合格率為97.9%,主要不合格項目為丙酮和噪聲,兩者沒有顯著性差異。詳細結果見表2。
表22008和2010年汽修行業檢測情況
注:χ2=1.24,P=0.445
3討論
資料顯示,在汽修行業中由于工作需要,勞動者經常需要接觸汽油、油漆、粉塵、噪聲、電焊,還有一些成分不明的有機溶劑如“電池水”、“脫漆液”等,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3-5]。同時,由于汽修行業的勞動者多為外來人員,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缺乏個人保護意識,因此,對其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管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汽修行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絕大多數汽車維修企業對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缺乏了解,對本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缺乏應有的認識,未建立相應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2)維修車間未設置機械通風裝置,且有存在通風不良、無專用化學品存放間等情況,致使勞動者普遍存在交錯接觸不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并增加了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機會和時間;(3)44家汽車維修企業中只有13家企業能提供本單位使用的化學品的化學成份。
福田轄區汽車維修企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中,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項目和作業點雖然不多,合格率平均為96.4%,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丙酮和噪聲。據有關文獻報道,汽修行業從事噴漆等工種的接觸苯系物的工人,隨苯作業工齡的增加,發生白細胞總數減少、血小板減少、血紅蛋白減少,并且出現臨床癥狀的工人數逐年增加[6],。隨著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通機動車輛猛增,隨之而來的是汽車修理企業的蓬勃發展,從事汽車修理的工人隊伍將不斷擴大,其中苯、甲苯、二甲苯、溶劑汽油、電焊塵、噪聲、高溫及電焊弧光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將對該職業人群的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
因此,衛生行政部門必須加快制定汽車修理行業職業衛生管理規定,將轄區汽車維修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納入規范管理,同時,應加強職業病防治宣傳提高作業人員對職業衛生工作的認識,以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權益。
參考文獻:
[1]GBZ 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S]
[2]GBZ 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
[3]李秋榮,魏云芳,聶玲.4S店汽修車間職業衛生現狀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8,15(3):207-210
[4]李明.某汽修廠汽油接觸人員神經衰弱癥狀的調查[J].內蒙古預防醫學,2000,25(3):113
關鍵詞:交通噪聲,影響因素,城市建設
當前,我國城市市區環境噪聲污染比較嚴重。交通量是影響交通噪聲的首要因子。隨著車流量的增加,噪聲聲源的增多,交通噪聲聲級和累積百分統計聲級呈上升趨勢,但當車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噪聲級基本保持不變,各統計評價參數的標準偏差變小,交通噪聲的起伏也隨之減小。汽車噪聲的頻率構成與車速也有關,隨車速增加,高頻率噪聲增加幅度大于低頻率噪聲。在同一速度下,變速器所處的擋位越低,交通噪聲越大,因為低擋位發動機的轉速高。城市道路車速一般不是太大,在同等件下,車輛擁擠時變速器所處擋位低,且不時要加速,因此,比車輛流暢時交通噪聲要高。
1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及危害
所謂噪聲從物理學觀點講,就是各種不同頻率和聲強的聲音無規律的雜亂組合;從生理學觀念來看,就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而道路交通噪聲一般指機動車輛在交通干線上運行時所發出的超過國家標準(白天70dB(A),晚間55dB(A))的聲音。調查資料表明,我國城市的環境噪聲主要來自交通噪聲,它不僅影響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對人體健康產生多方面的危害。
(1)噪聲能引起人們的精神、情緒、心理及身體等諸多方面的變化,導致職業性的緊張、煩惱。實驗表明,40~50dB的噪聲就開始對人的睡眠產生影響。在非睡眠狀態下,70dB以上的噪聲就會對聽力有損害,80~85dB的噪聲會造成聽力的輕度損傷,長時間接觸85dB以上的噪聲,會造成少量噪聲性耳聾。
(2)噪聲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交感神經緊張,使人心跳加快,心率不齊,血壓升高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65~75dB的噪聲對心臟病和高血壓有影響。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噪聲又是引發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對年老體弱者更是如此。
(3)噪聲能影響駕駛者的心理變化,使駕駛者疲勞,思維紊亂,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2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控制對策
要控制交通噪聲,就必須從以下三個途徑入手,首先應該抑制噪聲源,使產生的噪聲總量下降,減少輻射的噪聲;其次是阻斷噪聲的傳播途徑,使噪聲危害的區域盡可能減小;最后是保護受聲者。各種手段的最終目的都是保護受聲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
2.1抑制噪聲源
抑制噪聲源是降低噪聲水平最直接的措施,按照噪聲控制對象的不同層次可以將降噪措施劃分為以下兩類,規劃、管理降噪和技術降噪。交通噪聲主要與道路中行駛的車流量和平均行車速度有關,因麗交通噪聲應該以控制道路中交通流量為著眼點,從規劃管理的角度進行治理。
其目的在于盡可能降低整個路網的車流量,使路網交通量更平順的行馳,達到控制城市交通噪聲總量的目的,因此這種措施也可以稱為宏觀降噪;技術降噪主要針對于路上行使的單車,從設計和技術角度出發來解決汽車動力系統噪聲和輪胎/路面噪聲,從而達到降低路面噪聲的目的,這種措施也可以稱作微觀降噪。
2.1.1規劃與管理措施
(1)城市規劃
城市土地利用、區域劃分、人口規模控制直接影響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進而影響了交通需求和城市路網建設等,因而城市規劃處于規劃與管理措施的最高層,影響和制約著其它措施的開展。
城市規劃將整個城市分成中心城市和功能不同的衛星城市,將城市分割成不同區,每個區又分成若干功能區,如商業中心(C肋)、居民區、工業區,大學城。使城市與衛星城之間、區與區之間、不同功能區之間保持協調的交通流量;在人口、商業過于密集的地區,不應繼續新建吸引大量車流、人流的商業、文化體育設施,同時要結合舊城改造,把運量較大、干擾居民生活的重工業遷出城區,減少城市內重載交通的比例;做好土地的規劃和利用,對于能夠誘發大量交通的建筑設施,如歌劇院、大型體育場、機場、火車站、大型客運站進行合理的選址。按照不同建筑物的噪聲允許標準和交通噪聲分區進行選址。
(2)路網規劃
路網規劃是在城市規劃的基礎上展開的。城市道路網包括地面路網、高架路網、軌道路網(輕軌路網、地鐵路網、磁懸浮軌道網)以及環城高速公路網和城區高速公路網。規劃的目的就是為城市車輛、人流、物流提供足夠的、可供選擇的、高效運轉的硬件空間。
快速軌道客運系統有運力大,噪聲易于控制的特點,因而路網規劃中,軌道優先。如日本東京的山手線每天運送300~400萬名旅客,如此大規模的運輸量,人均噪聲非常有限。如果沒有這樣一條高架鐵路,就需要大量的公共汽車來替代,由于公交汽車的“人均噪聲”(“人均噪聲”就是噪聲源產生的噪聲總量與乘客總量的比值,它從統計角度闡述了交通噪聲的問題。)比較大,因而它所產生的累積噪聲能量要遠遠大于高架軌道所產生的噪聲。而且輕軌噪聲屬于相對集中的噪聲,相對較為分散的道路交通噪聲更容易控制和治理。使軌道交通擔當城市內部客流營運的主角,減小城市公交系統產生的噪聲。
通過城市地面路網、高架路網規劃,調節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長度和分布,與流量相協調。快速路、主于道聯系區與區之間的重要樞紐,次干道聯系區內主要的客流集散地,支路延伸到居民區,使交通噪聲對居民區的輻射量盡可能小;通過規劃城市外環高速公路,使過境交通與市內交通相分離;在道路選線定線的規劃方面,避免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直穿居民區、醫院、機關、學校等需要安靜的區域。
(3)交通組織和交通法規
它是在城市現有的交通硬件環境的基礎上,引進各種軟件,例如智能交通系統(ITS)、地理信息系統c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遙感系統(RS),進行智能化的測量和管理,運用實時交通信號系統進行組織,充分挖掘現有硬件設施的潛力,控制市區交通量總量、提高交通流的運轉效率,使得通行的交通流能夠更順暢的通過交叉口、居民區等安靜區域,減少車輛啟動—加速—減速—停車的頻率,從而抑制城市交通噪聲。
2.1.2技術措施
技術降噪從不同領域具體的技術出發探索降噪措施,主要包括汽車設計和道路設計。
(1)汽車設計
要求設計出更加符合環保要求——噪聲更低的綠色環保汽車。設計內容主要包括汽車動力和傳動系統的設計,例如采用噪聲更低的發動機,電動機、液化氣發動機,或者對發動機進行隔畝處理,同時減少汽車排氣噪聲和機械撞擊、摩擦噪聲。經過技術升級,日本生產的小轎車和12t以上的載重汽車加速行
駛時的噪聲級,從1971年至1986年已分別下降了6dB和9dB對于城市公交汽車采用液化氣動力系統改造和動力系統隔聲改裝被證明是有效的;輪胎設計主要包括輪胎花紋的選擇和設計,研究表明子午線輪胎產生的噪聲要比其它類型的輪胎的要小。
(2)路線設計
道路縱斷面設計應避免采用過陡的縱坡,由于汽車的加減速對汽車噪聲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而當道路縱斷面坡度i>5%時,貨運汽車上坡時的噪聲明顯增大,下凹的車行道可使交通噪聲降低10~15dB以上;采用立體交叉代替平面交叉,有利于城市交通流順暢運行;盡量避免城市高架與地面交通重疊的現象,高架下面應有一定的懸空高度,以免形成混響效應放大噪聲。
(3)路面設計
低噪音路面也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具有降噪功能的瀝青低路面主要有:排水路面、阻尼路面、多孔彈性路面、粗紋理路面。目前國內外研究比較成熟,使用較多的低噪音瀝青路面是大空隙排水型路面(0GFC),路面的空隙率超過20%。英國從1984年以來鋪筑這種多孔性路面,其噪音可降低2~4dB,雨天降噪效果更加明顯。路面降噪機理主要是路面材料的吸聲功能和消音功能。國內這種路面使用得很少,主要原因是我國道路超載現象比較嚴重,對路面的力學指標要求比較高,而這種路面強度不高且耐久性較差。另外,多孔性路面的孔隙容易被堵塞,從而降低它的降噪效果。
2.2阻斷交通噪聲傳播
阻斷交通噪聲的傳播主要從技術角度出發,在噪聲源的兩測設置隔離措施,例如綠化措施、聲屏障、防聲墻以及防噪堤。城市交通干道兩側不應連續布置板式建筑物,特別是高層板式建筑物,以避免形成交通噪聲“峽谷”,這樣不僅不利于噪聲的衰減,反而會增強噪聲的往復和反射形成混響;在兩側以住宅、辦公、旅館等建筑為主的城市街道,在用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適當增加行道樹和步行道至建筑物的寬度,保持最低限度的噪聲衰減距離或緩沖帶;利用密集的松柏、側柏等綠色長廊把機動車道與步行道隔離,在步行道和建筑之間再配以喬、灌木和草地的植物群落,可以收到一定的減噪效果,據研究稠密綠籬的全頻帶噪聲級降低量的平均值為0.25~0.35dB/m,草地為0.1dB/m。高架上采用綠色“聲屏障”,既能達到既抑制噪聲,又美化城市的效果。
【關鍵詞】城市噪聲;污染;防治
1.噪聲污染成因
1.1交通對城市的噪聲污染
城市市區道路中的交通噪聲是城市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在我國城市噪聲污染是比較嚴重的。交通車量是影響交通噪聲的首要基本因素。隨著汽車數量增加其流量也逐步增加,噪聲聲源的逐步增多,交通噪聲聲量和累積百分統計聲級呈明顯上升趨勢,但是當車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噪聲就基本保持在不變的程度上了,其中統計的各項參數的標準偏差會變小,交通所造成的噪聲起伏也會隨之減小。汽車噪聲的頻率大小與車速也有關,會隨車速而增加,高頻率噪聲增加幅度大于低頻率噪聲。在同一速度下,變速器處于抵擋,交通噪聲會越大,因為低擋位發動機的轉速高噪聲大。城市道路車速一般情況不會太快,在同等件下,車輛擁擠時變速器所處擋位低,并且不時要加速運動,所以比車輛流暢時交通噪聲要高一點。
1.2公路施工對城市的噪聲污染
公路施工對環境影響的問題已引起廣泛關注,公路施工的生態化建設已經成為消除噪聲的重要研究課題。公路施工噪聲破壞了公路沿線的環境,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另外,近些年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很多的高速道路系統在大城市和城郊結合部快速延伸及擴展,例如快速公路、高架道路、地鐵、輕軌道路等等,而且,城市交通正在向高等級、高速度等現代化方向發展。公路的發展帶來機動車數量急劇增加,使的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污染日益嚴重。道路交通噪聲具有強度大、影響范圍廣的特點,已逐漸成為城市環境噪聲的主要污染源,也成為環境噪聲控制的難點。另外,建筑施工對環境噪聲也產生一定到影響,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1.3建筑對城市的噪聲污染
部分建筑工地未取得相關部門的環保審批的情況下,在禁止施工作業的時間段和地點進行澆灌水泥、風炮鉆孔、打地基、鋸模板以及裝卸作業或者持有某部分的審批手續而進行其他部分的施工作業,這些施工所產生的噪聲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正常的日常生活。
2.噪聲污染的危害
2.1噪聲影響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噪聲會分散人的注意力,容易產生疲勞,致使工作效率下降。噪聲也會導致多夢、易驚醒、睡眠質量下降等。
2.2噪聲能誘發疾病
噪聲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是聽力損傷,嚴重的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聽力。噪聲會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甚至精神錯亂,噪聲也可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紊亂。此外,噪聲對視覺器官、內分泌機能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等方面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對兒童的危害就更大了,嚴重的可導致智力發育降低20%以上。嚴格的講,噪聲就是慢性毒藥,所以治理噪聲污染刻不容緩。
2.3噪聲對動植物的影響
噪聲能使植物產生影響,使植物過早凋謝,使動物失去行為控制能力,強噪聲會引起動物死亡。鳥類在噪聲中會出現羽毛脫落,影響產卵率等。
3.對城市環境噪聲綜合防治方面的思考
3.1交通噪聲污染
所有汽車全部換成低音喇叭,在主要路段禁止鳴笛,環保部門與交警配合,做好日常監督,讓交通噪聲得到良好的控制,為全面改善聲環境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3.2工業噪聲污染源,改善生產和生活環境
把防治工業噪聲污染作為一個重要方面來抓,每年有計劃的集中一定的環保資金,加上企業自籌資金,安排一批工業噪聲治理項目并將一些噪聲嚴重擾民的項目納入噪聲限期治理項目。同時監理部門實行經常性的監督管理和不定期的組織檢查,對重點企業進行具體的指導,使一些噪聲污染嚴重的企業逐年得到改善。
3.3施工噪聲申報登記制度,加強建筑施工噪聲的監督管理
建筑項目要在環保部門辦理了申報登記,并按照施工噪聲的有關規定,接受環保部門的統一監督管理。
3.4檢查和監督相結合
將突擊性的檢查和經常性的監督管理相結合,解決量大面廣的群眾反映強烈的噪聲問題。各環保局在實行經常性的管理的同時,組織5~7次的聯合大檢查,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等社會生活噪聲問題。
3.5加強城市綠化,搞好植樹造林
種植綠化林帶,由于植物葉片能反射和消耗噪聲,因此樹木及植物形成的綠化帶,能有效降低噪聲大小,選擇合適樹種、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寬度,可以達到吸納聲波,降低噪聲的作用。
3.6宣傳教育,強化噪聲管理
強化噪聲管理,加大環境噪聲消除的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的可持續發展觀,抓好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教育培養一支懂業務、會管理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專業隊伍,并提高環境監測隊伍的人員素質,使其成為噪聲防治工作的主力軍。
4.總結
工業生產的高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使得噪聲污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世界環境危害之一。噪聲污染有多種來源和各種分類,有很多不同于其他環境污染的特點。噪聲的科學防治應該從聲學系統出發,綜合實踐考慮,尋求技術上成熟、經濟上合理的方案。只有采取適當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噪聲污染是可以控制的。
噪聲已經無時無刻的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人們期待生活在沒有噪聲干擾的安靜環境中,但完全沒有噪聲是不現實的。人們除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把噪聲影響降到對人無害或對腦力活動和休息不致干擾的較低程度,還應加大環境噪聲消除的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的可持續發展觀,關心身邊的環境,真正創造—個安靜、適宜人居的環境。 [科]
【參考文獻】
[1]劉紹武.加強環境噪聲整治改善生產生活環境[J].中國環境管理叢書,2006,09(30).
[2]劉瑞雪.公路施工中的噪聲污染與防治措施[J].經濟研究導刊,2010,07(25).
汽車工業發展可以促進汽車工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汽車消費可以帶動交通設施建設、汽車營銷、燃料加工及供應、零部件銷售、金融保險、汽車維護修理、旅游及其他消費產業的發展,而且各地盛行的自駕游可以帶動周邊省市和各地農家樂旅游市場的開發和發展。所以,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汽車消費對擴大內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它以其國內市場潛力大、帶動就業面廣、產業關聯度高、積累資金能力強等優點,為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同時,機動車擁有量的過快增長也帶來了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例如:道路擁堵嚴重、環境污染加劇、交通肇事上升,還造成停車困難等等。
1、 汽車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1.1 城市交通擁堵
目前,由于機動車擁有量的劇增,交通堵塞已經成為了相當嚴重的城市頑疾,既降低整個社會效率、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又增加能源消耗,加重了空氣污染,而且汽車頻繁啟動、低速行駛和剎車使排放的尾氣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比正常行駛時高出許多,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汽車引起的交通事故是當今世界上導致人類死傷最多的原因之一,我國每年約有數十萬人遭受車禍的傷害。
1.1 尾氣污染
汽車是依靠發動機燃燒燃料產生驅動力而行駛的,在發動機燃燒燃料做功后排放的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以及對其他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一些固體細微顆粒物。
根據研究表明,汽車尾氣中含有本文由收集整理大量的細微顆粒物,主要是作為抗爆劑加入到汽油中的四乙基鉛經燃燒后形成的鉛化物微粒和燃料不完全燃燒而生成的碳煙粒等,這些鉛化物一旦擴散到大氣中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非常大的危害。
1.2 汽車噪聲的污染
據統計,在城市噪聲來源中,交通運輸產生的噪聲占到了75%以上,而機動車產生的噪聲在交通噪聲中則占了85%。噪聲污染雖不是一種破壞生態和危及生命的環境問題,但能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給人的心理和生理帶來不適甚至導致疾病。來自汽車的噪聲給生活在交通道路附近的那些居民造成嚴重干擾。
1.3 報廢汽車對環境的影響
廢舊車輛處理、拆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固體廢棄物、廢油等污染物,如果不能對回收后的廢舊汽車進行及時處理,出現了廢棄汽車殘骸堆積成山的現象,一方面,占用大量可利用土地,另一方面,汽車中的廢機油也會隨雨水漫流,污染地下水資源和周邊環境,造成固體廢棄物嚴重污染環境的現實問題。
1.4 導致城市煙霧
汽車排入大氣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陽光的作用下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醛、臭氧、酸、酮、過氧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由參與光化學反應過程的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煙霧污染現象就是光化學煙霧,它是世界上許多城市都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
2、 對汽車污染的控制措施
2.1 控制汽車噪聲污染措施
隨著我國汽車擁有量的急劇增長,汽車噪聲污染問題也變得日益嚴重。人們對控制汽車噪聲污染的呼聲也愈來愈高。目前,國外對降低汽車發動機噪聲的相關研究非常重視,尤其是對轎車柴油機的降噪減震研究問題。而我國國產發動機的噪聲水平和世界上發達國家的制造水平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降低國產發動機的噪聲水平已經成為了一個緊迫的科研課題
此外,還要加強對機動車駕駛員的減噪教育,嚴禁使用高音喇叭,培養良好的文明駕駛習慣,減少城市中的噪聲污染,給居民營造一個清靜安寧的居住環境。
2.2 控制汽車尾氣污染措施
由于我國人均石油資源短缺,采用節能技術和新型能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汽車的尾氣污染,從而減少鉛化物和溫室氣體的排放,改善空氣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節能減排。所以,加快研發太陽能汽車、電動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應該是我國汽車制造工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最終實現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我國目前汽車工業的發展現狀和技術水平,改進汽車發動機的性能和結構,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指標,減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2.3 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政府應通過各級學校教育、廣播、電視等公益廣告和各種媒體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加強全民環境保護意識,尤其是提高機動車駕駛員的環境保護意識,進而引起和提高整個社會大眾對于汽車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
2.4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事業
由于公共交通工具運載量大,能源消耗低,運輸成本低,運送效益高,相對污染小。因此,應當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建立舒適、便捷、高效、廉價的城市公交系統,減少市區內私人車輛的使用頻率,這是減少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和解決城市交通道路擁堵的根本措施,也是減少污染、節約能源、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途徑。
3、 結束語
一、汽車噪聲的產生
究其原因,汽車噪聲產生的主要因素有:空氣動力、機械傳動以及電磁。具體來說,汽車發動機等機械構件運動噪聲(發動機噪聲)、輪胎與地面的摩擦聲(路噪)、汽車沖破空氣幕產生的碰撞及摩擦聲(風噪)、外環境傳入車內的聲音(如大貨柜車呼嘯而過的聲音)、駕駛艙內飾板等部件發生震動產生的內部噪音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引發汽車噪聲。
二、噪聲的種類
汽車是一個包括各種不同性質噪聲的綜合噪聲源,其產生的噪聲具體可分為發動機噪聲,底盤噪聲,電器設備噪聲以及車身噪聲,其中發動機噪聲占汽車噪聲的二分之一以上。因此,發動機的減振、降噪成為汽車噪聲控制的關鍵。
此外,汽車輪胎在高速行駛時,也會引起較大的噪聲。這是由于輪胎在地面滾動時,位于花紋槽中的空氣被地面擠出與重新吸入過程所引起的響聲,以及輪胎花紋與路面的撞擊聲。
三、噪聲的控制
對照汽車噪音的成因,我們可把噪聲控制分為以下三類:一是對噪聲源的控制,二是對噪聲傳播途徑的控制,三是對噪聲接受者的保護。其中對噪聲源的控制是最根本、最直接的措施,即改造振源和聲源。但是對噪聲源難以進行控制時,就需要在噪聲的傳播途徑中采取措施,例如吸聲、隔聲、消聲、減振及隔振等措施。
四、發動機噪聲
降低發動機噪聲是汽車噪聲控制的重點。發動機是產生振動和噪聲的根源。發動機的噪聲是由燃料燃燒,機械運動,正時齒輪及活塞的敲擊噪聲等合成的。
降低發動機本體噪聲就要改造振源和聲源,設計發動機時,選用柔和的燃燒工作過程,提高機體的結構剛度,采用嚴密的配合間隙,降低配氣機構噪聲。例如在油底殼上增設加強筋和橫隔板,以提高油底殼的剛度,減少振動噪聲。另外,給發動機涂阻尼材料也是一個有效的辦法。阻尼材料能把動能轉變成熱能。進行阻尼處理的原理就是將一種阻尼材料與零件結合成一體來消耗振動能量。它的采用明顯地減少了共振的幅度,加快了自由振動的衰減,降低各個零件的傳振能力,增加了零件在臨界頻率以上的隔振能力。
進氣噪聲是發動機的主要噪聲源之一,系發動機的空氣動力噪聲,隨發動機轉速的提高而增強。非增壓式發動機的進氣噪聲主要成分包括周期性壓力脈動噪聲、渦流噪聲、氣缸的共振噪聲等。增壓式柴油機的進氣噪聲主要來自增壓器的壓氣機。對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進氣消聲器。類型有阻性消聲器(吸聲型)、抗性消聲器(膨脹型、共振型、干涉型和多孔分散型)和復合型消聲器。將其與空氣濾清器結合起來(即在空濾器上增設共振腔和吸聲材料,例R3238型)就成為最有效的進氣消聲器。
排氣系統噪聲是底盤的主要噪聲源,主要由排氣壓力的脈動噪聲,氣流通過氣門座時所發出的渦流噪聲以及排氣口處的噴流噪聲所組成。
優化設計性能良好的消聲器,是降低汽車噪聲的重要手段之一。降低排氣噪聲與提高動力性也是一對矛盾,對此,采用并聯流路的雙功能消聲器,在降低氣流噪聲方面頗為有效。另外 ,對于發動機排氣歧管到消聲器入口的一段管路,采用柔性管的減振、降噪效果明顯。
五、底盤噪聲
傳動系噪聲來源于變速齒輪嚙合引起的振動和傳動軸旋轉振動。一般采取的措施是:一是選用低噪變速器,二是發動機與變速箱及后橋主減速器等部件與底盤用橡膠墊進行柔性連接,從而達到隔振的目的;三是控制傳動軸的平衡度,降低扭轉振動。
六、電器設備噪聲
冷卻風扇是噪聲的發生裝置,受到護風圈、水泵、散熱器及傳動裝置的影響。
汽車發電機噪聲取決于多種來源的效應,這些來源有磁體源、機械和空氣動力源。噪聲級取決于發電機的磁力和通風系統的結構,以及發電機的制造和裝配精度。
七、車身噪聲
隨著車速的提高,車身的噪聲也就越來越大,主要起因是空氣動力噪聲。因此,一是對車身進行流線型設計,實現光滑過渡;二是在車身與車架之間采用彈性元件連接;三是進行室內軟化,如在頂棚及車身內蒙皮間使用吸聲材料。另外,汽車在高速行駛時,輪胎也是產生噪聲的一個來源。輪胎的花紋與噪聲的產生也有很大的關系,選用有合理花紋的鋼絲簾布子午線輪胎是降低輪胎噪聲的有效方法。
八、其他措施
對汽車噪聲的控制,除了在設計上使用優化方法和零件的優化選用以外,還可以對噪聲進行主動控制。這就是以聲消聲技術,原理是:利用電子消聲系統產生與噪聲相位相反的聲波,使兩者的振動相互抵消,以降低噪聲。這種消聲裝置采用極其先進的電子元件,具有優異的消聲效果,可用于降低車內噪聲、發動機噪聲,還可以用于主動發動機支撐系統,以抵消發動機振動噪聲。
九、結束語
汽車噪聲的危害之大,故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就顯得十分重要。被動降噪方法采用阻尼比較大的吸聲材料,利用隔聲、隔振技術進行結構設計控制噪聲,會導致汽車體積大而且降噪效果也不十分理想。而主動控制的關鍵在于硬件基礎、控制邏輯、微處理器等,保證傳感器所測信號的準確性。到目前為止,主動降噪的研究還處于發展階段,距離技術成熟和普及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例如在汽車懸架振動中實現了自適應控制,可以預見主動控制技術必將在未來的汽車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降低汽車噪聲是未來汽車科技的一個重要課題。汽車噪聲的治理應走全方位綜合治理之路,從政府到生產廠商,再到駕駛員,每個主體都要發揮自身的優勢,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共同致力于汽車噪聲的控制。
參考文獻:
[1]靳曉雄,張立軍.汽車噪聲的預測與控制[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汽車聲學包; 材料; 聲學處理
中圖分類號:U46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3-187-001
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市場對汽車產品要求的日趨多樣化,汽車噪聲危害逐漸被人們所認識,要求降噪的呼聲日益高漲。其方法包括:優化發動機和車身結構,提高車身剛度、改進懸置系統,以及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等,已將噪聲源和噪聲傳播路徑最小化。文中主要介紹了汽車聲學包的常用材料選擇及車身的聲學處理。
1.汽車聲學包定義
汽車聲學包是指和汽車NVH有關的各類吸音隔音部件的總和,如前圍隔音隔熱墊、頂棚、地毯等。
2.材料選用及遵循原則
2.1材料選用及遵循原則
(1)材料的輕量化。輕量化是整個汽車制造領域發展的大趨勢,采用輕量化材料施工后不會使車身自重增加太多。
(2)環保特性。車廂內的聲學包材料當中不應含石棉、玻璃纖維、酚醛樹脂、重金屬鉛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最大限度的保證乘駕人員的身體健康。
(3)氣味性。由于聲學包中的地毯、頂棚、隔音墊等部件位于乘客艙內,因此要求聲學包所用的材料應該滿足相應的氣味性要求。
(4)防霉性。由于外前圍隔音墊,輪罩翼子板密封件等聲學包部件位于車廂外部,在汽車的行駛過程中極易吸附雨水霧氣等,且地毯等部件在人為的作用下吸附水分之后,容易發生霉變,故對聲學包部件的防霉性提出一定的要求。
(5)阻燃性。汽車的內飾件必須滿足阻燃性國標,不易燃燒,最好能防止燃燒。
除此以外,聲學包還具有量身定做性。不同的車輛有不同的聲場特性和噪聲特點,要達到理想的降噪效果,就需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體現在用料類型、數量和施工部位上,都會因車型不同而有所區別,故可稱之為兩聲定做。
2.2聲學包的常用材料選擇
阻隔噪聲傳播的有效途徑主要是:密封、止震、隔音、吸音。
通過對常用的材料加以歸類,設計人員在進行聲學包設計之初就能夠選擇合適的吸隔音材料,使聲學包達到最好的吸隔音優化效果。
3.車身的聲學處理
3.1前圍板的聲學處理
一般說來,車身前圍板的外前圍隔音隔熱墊由于處于發動機艙,應該是吸聲為主;而內前圍應該以隔聲為主、吸聲為輔。
3.2內飾件的聲學處理
汽車的車廂、行李艙等部位一般是采用雙層隔板的形式,這些部位一般由板和內飾板組成,雙層之間是空氣層,利用這些雙層隔板可以起到很好的隔音作用。
雙層隔板之間的密封性能對隔音效果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空氣層的厚度并非越大越好,從隔音角度分析,就汽車車門來說,十厘米的厚度是最理想的,高于這個厚度,隔音效果不會有明顯改善,而低于這個厚度,隔音效果及乘坐的舒適性就會大打折扣。如果在兩層板間的空氣層中填以吸聲材料,由于材料的流阻特性,阻礙空氣的振動,就可以減弱共振的影響。
3.3車身頂棚的聲學處理
一般情況下,為了增強及改善頂棚的聲學性能,往往在頂棚基材后面的空腔附加一層吸聲材料。同時頂棚背部的吸音棉可以給車頂鈑金提高阻尼減震的效果。
3.4發動機艙的聲學處理
對于發動機艙的吸聲處理,首先采用的就是在發動機艙蓋后面以及在發動機后面附加一吸隔音墊,通常發動機蓋吸隔音墊由耐高溫、高吸聲性能的玻璃纖維材料制成,又或是用輕質的泡棉、棉氈材料制成,其厚度在15-35毫米之間。通常為了方便安裝及固定吸音墊,往往將其外邊緣和開口處以及內邊緣局部壓平,但是邊緣壓平會對吸聲不利,所以應該盡量減少邊緣壓平的面積。
發動機艙吸聲處理的另一區域就是在發動機下部和前圍板上部附加吸音墊,其設計與艙蓋相近。
3.5對于胎噪的聲學處理
輪胎噪聲是構成底盤噪聲的主要因素,是由輪胎與路面摩擦所引起的。一般的胎噪主要有三部分組成:
(1)輪胎花紋間隙的空氣流動和輪胎四周空氣擾動構成的空氣噪聲。
(2)胎體和花紋部分振動引起的輪胎震動噪聲。
(3)路面不平造成的路面噪聲。
對于輪胎的聲學處理,首先采用的是在輪胎上部使用一定聲學性能的輪罩,比如可以使用織物輪罩代替常用的塑料輪罩。另一種方法就是在輪罩背部粘貼一層吸聲材料。
3.6地板的聲學處理
地板與前圍板的聲學處理相似,對于其吸音層也要求具有較好的吸收性能,同時能夠使車廂具有較好的保溫效果。
關鍵詞:環境噪聲;聲環境;降噪設計;交通設施;控制策略;城市環境評價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3-0094-03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城鎮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車流量在城鎮主要交通路線明顯增加,在城市人口不斷增多的同時居住區噪聲污染問題成為城市環境治理的主要問題。城市噪聲主要表現在交通噪聲、建筑噪聲、工廠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噪聲對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及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城市環境問題。國家有關部門歷來非常重視環境的污染治理問題,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部為解決日益嚴重的交通噪聲對城市居民的污染問題,于2010年了《地面交通噪聲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對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加快城市設施合理規劃,推動我國城市生態化建設和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1 城市環境噪聲的主要來源
環境是相對于某一事物來說的,是指圍繞著某一事物(主體)并對該事物會產生某些影響的所有外界事物(客體),即環境是指相對并相關于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目前,中國主要城市聲環境設計中,對環境噪聲污染控制的依據主要為《聲環境質量標準》。該標準規定:凡是在人們學習工作以及休息時“不需要的不受歡迎的聲音”都統稱為噪聲。噪聲是我國城市環境的主要污染之一,城市環境噪聲的來源主要來自以下4個方面:
1.1 道路交通噪聲
城市環境噪聲的30%以上來自道路交通噪聲。它是指機動車輛如飛機、火車、汽車在市內交通干線上飛行和行駛時所產生的噪聲。這些噪聲源影響面非常廣泛,噪聲的等效A聲級可達65~75dB,在汽車較多的地方可達80dB以上。隨著城市交通干線的發展以及機動車數量的增加,交通噪聲已成為城市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汽車噪聲的主要來源是排氣和進氣系統、冷卻風扇、發動機等運轉時所產生的噪聲和剎車及車輪滾動時所形成的噪聲。飛機噪聲的主要來源是起飛和降落時的噪聲,而火車噪聲的主要來源是鳴笛或運行所產生的噪聲,其主要發生在城市鐵路沿線周圍,對鐵路兩側居民的干擾較為嚴重,尤其在夜間使人難以睡眠和休息。交通與生活噪聲干擾面較廣,并具有流動性,隨著時間的起伏發生變化,瞬間就會提升,瞬間也可能消失。
1.2 工業生產噪聲
工業生產噪聲來自生產和施工過程由于撞擊摩擦、機械振動和搬運等產生的聲音。工業噪聲在25~120dB之間,且波動幅度較大,如:鍋爐排氣放空時的噪聲,發電廠、鋼鐵廠等大型工廠的排氣放空噪聲,約占我國城市噪聲源的27%。工業生產噪聲持續時間較長,噪聲類型復雜,直接影響到工廠周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1.3 建筑施工噪聲
建筑施工噪聲主要在城市內建筑施工現場如混凝土攪拌機、打樁機、推土機、運料車等在施工生產時所產生的噪聲。有些施工現場緊鄰居民小區,因為建筑施工多為露天作業,噪聲傳播范圍廣,干擾了居民的正常學習生活。建筑施工雖然是暫時性的,一兩年即可完工,但對于整個城市環境的污染是經常性的。
1.4 生活噪聲
生活噪聲主要產生在繁華的人口密度高的城區,包括家用電器使用、文娛宣傳活動、鞭炮鳴放等所產生的噪聲。雖然噪聲產生的聲級不高,但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一些文體宣傳、商業推廣、酒店開業等活動使用的擴聲設備,隨著活動的
產生變化,對城市居民造成的環境污染就更為嚴重。
2 城市環境噪聲的特點和對居民的危害
噪聲污染是一種物理性污染,其特點為具有突發性和即時性。當聲源停止振動時,噪聲不會在環境中造成污染的積累,而是立即消失,不利于掌握其噪聲發生的規律;噪聲污染對人生理、心理上的影響雖然是緩慢的、間接的、非致命的,但其長久的危害不可低估;噪聲污染具有多發性和局部性,在環境中,因噪聲聲源分布廣泛多變,集中治理有一定難度。
噪聲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學習及生活。長期生活在噪聲污染的環境會使人出現記憶力下降、渾身無力、頭痛頭暈、失眠、耳聾、精神壓抑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出現心臟病、高血壓、內分泌紊亂等。根據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的調查報告,北京市區的平均噪聲達到75dB,道路兩旁的居民區、學校、辦公樓因噪聲干擾而難以工作和休息。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噪聲病”的發病率與日俱增,因此聲環境污染的治理是急迫而必要的。
3 城市環境噪聲的治理及控制對策
3.1 通過合理設置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加強交通管理
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合理設置城市交通設備、道路設施,尤其是交通主干線上通過合理設置和完善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的隔離設施,減少機非混行,從而減少由于車輛頻繁停車、加速、制動等所產生的噪聲。另外,可以實行最佳通過時間的交通信號控制,盡量減少平面交叉路口,減少機動車的起動加速頻率,以保證車輛盡量勻速行駛,從而達到降噪的目的。
通過采取限行措施,控制城市交通干線車流密度或在大中城市通過建設立交橋等城市環線道路,對居民區、學校、醫院附近一些大中型載重車輛進行分時段限行駛,疏通車流密度,減少穿越市中心的車輛數量,來減輕交通噪聲對居住區環境的影響。因此,應加快環城公路以及立交橋的建設,合理規劃道路交通設施。還可通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具,提倡以騎自行車或步行代替汽車,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的綠色環保意識,從而達到降噪的目的。
3.2 通過合理的降噪設計,盡量減少噪聲源
城市交通噪聲的主要來源是公共汽車及載重汽車等重型車輛,因此對重型車輛進行低噪聲設計是有效降低噪聲強度的方法之一。在對重型車輛進行低噪聲設計時,應考慮排氣消聲器、發動機隔聲器、傳動件、冷卻風扇和輪胎噪聲等的控制措施,在噪聲傳播途徑上采取阻尼隔震、消聲等噪聲控制技術,使整車噪聲降低。另外還應設計和開發如磁浮式、電動式等各類型低噪聲車輛。
3.3 控制城市噪聲的傳播途徑
3.3.1 通過種植綠化帶減少交通噪聲對居民區的影響。在居住區周圍或道路兩側種植樹木綠化,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空氣質量,而且還有利于降低交通噪聲對居民的影響。據有關研究,當綠化帶寬度大于10m時,可以有效降低交通噪聲4~5dB。
3.3.2 在城市建筑聲屏障。為了避免和減少噪聲的傳播和干擾,可以通過設置聲屏障建筑物或利用沿街的建筑物作為聲屏障,達到降噪的效果。也可在噪聲較大的一側采取聲屏障建筑物“堵”的措施,在噪聲傳播途徑中進行噪聲隔離。
3.4 通過環境影響評價機制,控制新的污染源出現
環境影響評價是實現城市建設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建設和規劃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合理的預測和評估,是實現預防為主,控制環境污染的有效手段。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對城市建設工程進行優化的選擇,可以控制新的污染源
出現。
4 結語
寧靜舒適、綠色環保的居住環境是我們追求的美好境界。居住區聲環境的好壞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緊密相關,而居住區聲環境質量的評價除了應用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標準外,還要考慮居民的主觀感受,進行全方位的環境評估,進行合理的城市規劃建設,從而有效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保障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測量方法(GB/T14623-1993)[S].
[2] 李耀中.噪聲控制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 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會.http://.cn.2011-08-03.
【關鍵詞】交通噪聲;測定;評價
1 噪聲的來源與危害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在某些場合“不需要的聲音”,都統稱為噪聲。如機器的轟鳴聲,各種交通工具的馬達聲、鳴笛聲,人的嘈雜聲及各種突發的聲響等,均稱為噪聲。
噪音的惡性刺激,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并會導致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癥狀和惡心、欲吐、胃痛、腹脹、食欲呆滯等消化道癥狀。
2 本次實驗地點概況及布點
2.1 實驗地點概況
本實驗地點位于錦江大街(沿江西路-松原大路)段交通干線上,這條路是松原市的主要交通干線,也是給百西小區和錦東小區居民產生噪聲的主要來源。實驗地周圍分布著學校、加油站、超市和一些商企,在吉林油田高中附近居住著很多居民,這條路每天有1路、77路和許多汽車經過,給周圍居民帶來許多影響。
2.2 布點
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對錦江大街(沿江西路—松原大路)路段進行布點,第一點設置在吉林油田高中路對面,為了解交通噪聲對學校的影響;第二點設置在錦江路市場門前,為了解商企在靠近道路是的噪聲環境;第三點設置在1路公交車站點,為了了解公交在車對公路噪聲的貢獻值;第四點設置在錦東小區西門門前,為了了解交通噪聲對居民的影響;第五點設置在加油站附近為了測定加油站產生的噪聲。以上五點能夠很好地體現了錦江大街(沿江西路—松原大路)路段的噪聲規律。
3 實驗準備及測定
3.1 儀器工作原理
AWA5680型多功能聲級計測量儀器,能進行噪音數據采集、處理、顯示、存儲、通訊,集數字升級計和微處理機為一體,用于環境噪音、交通噪音、生活噪音和個人噪音等計量。表頭指示范圍是100dB級線性范圍,測量上限為130dB(配-32dB靈敏度級的傳聲器)能夠達到測量要求,所以用時間計權為F頻率計權為A的計權下進行測量計算。
3.2 測量條件
測量應在無雨雪、無雷電天氣,風速5m/s以下時進行,測量應盡量在相同的天氣條件下進行。
3.3 測量方案
3.3.1 在各實驗點依次進行對噪音的測量,時間為每天的8:00-17:40,每隔兩個小時測定一個點,每個點測量的時間為20分鐘,第一天從8:00-17:40依次進行,第二天把前一天的第二實驗點作為當天的第一個測點,原來的第一個實驗點當作第五個測點,其他測點依次類推。實驗重復做五天。
3.3.2 在聲級計顯示數字的同時盡量計錄下數值,然后進行計算取平均值,根據所得的數據對影響噪音主要來源的各種因素進行評價。
4 監測數據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噪聲的最大值出現在早8:00-8:20左右,最低值出現在中午。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早上噪音大主要是在早上上班的人比較多,車流量大。而在中午午休的人多,車流量小近而噪音比較小。
表1 各點各時段測量結果 (單位:dB)
5 噪聲影響現狀評價
5.1 評價方法
采用單因子指數法,其計算公式為:
Pi=Ci/Si
式中:Pi——噪聲的環境質量指數;
Ci——噪聲的實測值(dB);
Si——噪聲的評價標準(dB)。
01時,說明該噪聲已超過規定標準限值,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5.2 評價標準
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因為監測地點為主要交通干線的噪聲,因此采用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中的4a類標準,標準限值為晝間70dB,夜間55dB。4類環境功能區的范圍是指交通干線兩側一定距離之內,需要防止交通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包括4a類和4b類兩種類型。4a類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面段)、內河航道兩側區域;4b類為鐵路干線兩側區域。
噪聲標準補充說明:
1)夜間頻繁突發的噪聲(如排氣噪聲)。其峰值不準超過標準值10Db(A)。夜間偶然突發的噪聲(如短促鳴笛聲),其峰值不準超過標準值15dB(A)。
2)本標準晝間、夜間的時間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當地習慣和季節變化劃定。
5.3 評價結果
噪聲各時間段Pi值的統計及評價如表2。
表2 噪聲各時間段Pi值的統計
由上表可以看出噪聲的最大pi值出現在早上,并且pi值
6 結論與建議(下轉第292頁)
(上接第285頁)6.1 結論
1)噪聲值的最大值出現在早上,最低值出現在中午。
2)由噪聲評價的pi值可以看出各噪聲值符合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中的適用于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4a類標準。
3)錦江大街(沿江西路—松原大路)段的噪聲主要是由交通車輛、路上行人、學校上下學時人流量增多等產生的。
6.2 噪音污染源分析
交通干線的噪聲主要有:車輛行使中發動機產生的噪音、汽車的鳴笛聲、周圍建筑施工聲、行人的說話聲等。交通干線的噪音主要就是由車流量的多少而決定的。早上噪音大主要是在早上上班的人比較多,車流量大。而在中午午休的人多,車流量小近而噪音比較小。學校上下學和上下課時間段的不同,汽車在加油站加油后起動汽車和道路兩側建筑工地的施工等也有影響。
6.3 建議
1)來往車輛在經過錦江大路居民區和學校時應盡量少鳴笛或不鳴笛。
2)路邊商企的音響應停止播放,以便減少噪音的值。
3)應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4)建議布置噪聲在線固定監測系統,能很好的監視和管理。
【參考文獻】
[1]孫公平.高速公路環境影響分析與控制[Z].2006,8.
[2]奚旦立,孫裕生,等.環境監測(修訂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72.
[3]環保部.GB3096-2008 聲環境質量標準[S].2008,10.
我們生活在一個聲音的“海洋”里。這種看不見的能量影響我們的情緒、心理,甚至健康。無處不在的聲音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境因素。只要不算太吵,人的大腦會逐漸適應,甚至過濾掉“不重要”的聲音。
另一方面,噪音就不那么容易“無視”了。從物理學角度講,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而在實際生活中,凡是妨礙到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對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被叫做噪音,尤其是那些高分貝的聲音,更是“人人喊打”。
如果你是80后、90后,來到北京就一定要到南鑼鼓巷去看看。作為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這里濃縮了胡同文化的精華和韻味,也是現代與傳統的交融之地――游客密集、店鋪林立、空間狹小,聲音嘈雜。
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我突發奇想,帶著分貝儀來到這里。在當街實測的半小時里,噪聲值最低67分貝,最高則達到了73分貝。按照城市5類環境噪聲標準來看,其峰值已經達到了4類標準,說明這條繁華的胡同是非常嘈雜的。
像北京這樣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交通量、人流量堪比一個歐洲小國,噪聲水平高也是難免的――事實上全世界的現代化都市幾乎都是如此。而每個城市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屬于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稱之為“聲景觀”。
城市中的聲景觀并不是越安靜越好,不同屬性的地段應該有不同類型的聲景觀。就好比老北京的吆喝叫賣聲,放在旅游景點就很合適,可以形成游客喜歡的特色和氣氛,但如果在故宮、頤和園、國家博物館等景點吆喝,那可太突兀太尷尬了。
噪聲危害不次于霧霾
剛剛過去的2013年秋冬季節,全國大范圍的霧霾天氣成為幾乎所有人關心的話題,面對防不勝防的空氣污染,全國上下如臨大敵。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工業生產、建筑裝修、交通排放,甚至炒菜做飯,哪一樣跟噪音脫得了干系?尤其對城市居民來說,噪音的危害已不次于空氣污染。
人們在白天感覺舒適的音量是50分貝左右,夜間則是30分貝左右。一般來講,周圍環境噪音達到70分貝,人會感覺心煩意亂;90分貝,如同身處音樂吵鬧的酒吧,長時間處在這種環境中會使聽力受損,因為耳蝸內的毛細胞一旦死亡將無法再生;100分貝,就像隔壁鄰居裝修時嗡嗡的電鉆聲,讓人感到刺耳,使人頭痛、血壓升高;噴氣發動機或勁爆的搖滾音樂會現場能夠達到120分貝,一部分人會感到耳朵疼痛;一旦超過180分貝,那就危險了,真的有可能會“要人的命”。
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合作研究中心曾報告指出,噪音污染會升高血壓、增加壓力荷爾蒙的血液濃度,即使處于睡眠狀態也會受到影響。如果長期暴露在噪音污染中,這些癥狀就會不斷積累,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噪音污染產生的另一個影響廣泛的負面作用便是人們常說的“煩人”,可能讓人產生憤怒、失望、不滿、無助、抑郁、焦慮、分心、疲憊等負面心理。
中國城市環境中噪音的來源主要包括交通噪音、工地噪音、社會噪音(人在日常生活中發出的聲音)、室內家電運轉時的噪音等。交通是城市噪聲的主導因素,所以,給車輛降噪是減少噪音污染的第一步。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交通工具更安靜,降低汽車發動機及運行時發出的聲響,使用低噪音的輪胎,這有賴于汽車工業水平的提高;其次是在繁忙道路和居民區之間設立隔音帶,這需要政府部門的積極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