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技安全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基層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管理
醫院檢驗科是重要的臨床醫技科室,患者的各類標本是各種病原體的傳播載體,在日常工作中,檢驗工作者密切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及排泄物等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物質,存在巨大的生物安全隱患,而檢驗科作為生物安全的高危區域,常常成為醫院交叉
感染的源頭科室。目前,已有學者報道了檢驗科等實驗室工作人員不慎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實例,因此,生物安全問題尤為重要。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傳染源對每天與血液密切接觸的檢驗人員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為加強檢驗人員的自我保護,減少自身感染和對患者的醫源性感染,確保環境的生物安全,控制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筆者就檢驗科生物安全的風險進行了調查和探討,報道如下。
1基層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存在的風險
1.1生物安全知識教育滯后
基層醫院一般比較重視員工的業務技能教育與培訓,職業道德教育往往強調醫務人員的奉獻精神,而對生物安全知識和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與培訓重視不夠,導致醫務人員生物安全和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匱乏。
1.2生物安全防范意識淡漠
檢驗人員均具備醫學常識,也清楚檢驗標本的生物危害,但常年接觸,往往存在僥幸心理,放松了戒備,特別在工作繁忙時容易忽視自我防護。有些人員不戴工作帽、防護鏡、口罩、手套進行操作,甚至在工作場所飲水、吸煙、進食,穿著工作服進入休息間,不洗手接聽手機等。有的人員在儀器出現故障時,急于搶修,接觸標本污染的儀器部件時,也容易忽略防護措施。雖然強調了垃圾分類丟棄的制度,但我們在突擊檢查時仍然可以發現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混放的現象。
1.3工作區布局欠合理
由于基層醫院經濟條件較差、資金困難,因此工作用房面積不足,布局不夠合理,造成房屋擁擠,未按作業流程設計,清潔區、污染區、半污染區劃分不分明。各區域之間缺乏有效的屏障,或由于房屋陳舊老化,通風采光欠佳,因此增加了環境污染的機會,有些檢驗科生物安全防護設施差,一般沒有配備生物安全柜、緊急噴淋設備和洗眼設備,遇到職業暴露時不具備應急處理的功能。
1.4檢驗人員的職業暴露問題
由于檢驗科面對全院標本,通常超負荷工作;檢驗人員長期與傳染病患者、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各種傳染源接觸,并且使用針頭、刀、剪等銳器,隨時在工作中可能遇到標本濺撒、皮膚破損、手部被刺傷的意外,因此是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
1.5醫療廢棄物的處理設施投入不足
由于基層醫院經費有限,因此對醫療廢物、廢水、醫療垃圾處理機構的設施投入不足,難以勝任和達到醫療廢棄物安全化的任務和目標。
1.6衛生員是生物安全的薄弱環節
衛生員是醫院招聘的下崗人員,其文化素質一般較低,醫學知識也知之甚少,而他們承擔著環境衛生的清理、臨床標本的收集、檢驗報告單的發送、檢驗廢棄標本等的處理,也是密切接觸傳染源的高危人群。
2基層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2.1對各類人員強化生物安全教育
各級醫院領導應重視員工的生物安全教育,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力度,領導職工加強有關法規和制度的學習和培訓,使醫院生物安全教育制度化、經常化,務必使包括醫護人員、檢驗人員、工勤人員、實習學生在內的人員全面培訓,樹立明確的生物安全防范意識。學習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署(OSHA)和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NCCLS/CLSI)的有關規則;學習國家衛生部頒布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等法規,檢驗科進而制定相應的作業指導書、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生物安全防護制度、消毒隔離制度、職業暴露應急制度,醫療廢棄物處理方案等。務必嚴格執行和落實以上制度,并委派專人負責生物安全工作,布置、檢查、落實包括消毒液的配制方法、濃度,是否按時填寫表格并簽名,醫療廢棄物收集的重量等,對不按制度辦事者、違反操作規程者進行批評教育或實行一定的經濟處罰。
2.2建立檢驗人員的健康檔案
定期進行職工體檢,必要時接種疫苗進行預防,對遇到職業暴露的員工除及時處理外,還應上報預防保健科備案。
2.3 加大資金投入購置必要的防護設備
醫院應合理安排資金,盡量創造條件添置生物安全柜、噴淋設備和洗眼設備,遇到職業暴露時可及時進行應急處理。有條件的單位可安裝實用經濟型的感應水龍頭或腳踏式水龍頭,可減少交叉感染。
2.4改造工作區域條件嚴格劃分區域
創造條件改造工作環境,加強采光通風,空氣對流。檢驗科應合理設置清潔區、污染區、半污染區,并有明顯的標識,不同區域具備不同的功能,工作人員嚴禁將傳染源放入清潔區,保證達到生物安全標準。
2.5建立醫療廢棄物處理流程
醫療廢棄物收集和上交的重量要符合,嚴格杜絕醫療垃圾未經消毒滅菌處理流入社會,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分類存放,分別用防滲漏的黃色垃圾袋和黑色垃圾袋收集后集中無害化處理。污染的采血針頭、刀片等須放入利器盒存放,高壓消毒后再行處理。
2.6規范采血檢驗報告單無害化處理
靜脈采血必須實施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手指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例患者操作前洗手或進行手消毒。檢驗報告單提倡通過計算機傳輸在清潔區2次打印或采用微波、化學熏蒸等方法消毒后發出,逐步實現與病區聯網,無紙化辦公。
2.7培養良好的生物安全意識
(1)檢驗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上班,必要時穿隔離服、戴口罩和眼罩。操作時戴醫用乳膠手套,但注意手套不能反復使用,發現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2)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在工作前和工作后,均要認真洗手,這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每接觸1例患者洗1次手。
(3)檢驗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處理,疑似艾滋病、性病、傳染病患者的各類標本應嚴加防范,進入生物安全柜操作。檢驗過程中出現污染的針頭銳器損傷皮膚和黏膜時,應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清水沖洗傷口或污染面,再用活力碘或75%乙醇消毒并包扎傷口。
綜上所述,生物安全管理是預防檢驗人員醫源性感染的重要環節,也直接影響醫療環境的安全,在基層醫院,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比較落后。但只要領導重視,一定能將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推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張海燕,卞金陵,楊群芳,侯兵. 醫護人員血源性傳播疾
病暴露的現況分析[J]上海醫學, 2008,(08)
[2]趙智凝,,孫艷丹. 檢驗科預防醫院感染對策[J]現
代檢驗醫學雜志, 2006,(02)
[3]宋慶璋,劉瑞東,馬志國. 生物安全柜動態條件下空氣
細菌污染監測與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08,(06)
[4]胡育慧. 加強檢驗科的醫院感染管理[J]實用醫技雜志,
2007,(22)
[5] 陳利. 檢驗科醫源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J]實用醫技雜
志, 2007,(29)
[6]曹希忠. 檢驗科醫源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J]青海醫藥
雜志, 2009,(10)
[7]格日樂,虹波. 檢驗科人員醫院感染的預防[J]武警醫
學, 2005,(06)
[8]張桂英,吳云雁. 83例醫務人員銳器傷分析與防治[J]
現代醫院, 2009,(01)
[9]陳蜀嵐,陳先云.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現狀調查及預防
策略[J]西部醫學, 2008,(04)
關鍵詞:安全效益;塔吊;可靠性;安全投資點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China, there are more difficulties due to the increasing scale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especially the security problems, which always troubl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mushroomed appear constantly, the use of tower become more frequently, it has becam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of the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However, crane is the major risk project of construction, how to ensure the crane can work reliably is the important technical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reasonable to reduce the security input as far as possible, it must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safety benefit to ensure economy.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security benefits of crane safety input, and search for the best security investment point.
Key words:security benefits; crane reliability; security investment point
中圖分類號: TU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引言
建筑企業作為我國高危行業之一,都在努力尋找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和產出的方法,但在追求最佳投入產出比和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施工安全是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其中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技能和投入是影響安全的三個重要因素。然而,在建筑企業不斷增加安全投入的同時,事故卻依然頻繁發生,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是否更多的安全投入就能改善施工的安全狀況?怎樣的安全投入是合理的?目前的文獻都單獨研究安全效益或者塔吊可靠性分析,而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尚且不多。本文以塔吊為例,引入安全效益原則對塔吊可靠性進行分析,從而說明合理的投入與安全的關系,尋找最佳的安全投資點。
2安全投資效益
2.1安全效益
安全經濟效益是指通過安全投資實現的安全條件,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保障技術、環境及人員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潛能,為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利益 [7]。
假如安全功能函數以F(s)表示,安全成本函數以C(s)表示,則安全效益函數E(s)的表達式為式(1),函數圖如圖1所示。
E(s)=F(s)—E(s) (1)
圖1 安全成本及效益函數
從圖上可以看出,在S0點ES取得最大值,SL和SU是安全經濟盈虧點,它們決定了S的理論上下限,在S0點附近,能取得最佳安全效益。
2.2邊際投資技術
邊際投資(或邊際成本)指生產中安全度增加一個單位時,安全投資的增量。進行邊際投資分析,離不開邊際效益的概念。從圖2可以看出,邊際投資隨著安全度的提高而上升,而邊際損失隨著安全度的提高,呈遞減趨勢。在低水平的安全度條件下,邊際損失很高;當安全較高時,此時邊際損失則很低,而邊際投資正好相反。
圖2 邊際效益與邊際投資的關系
圖中反映在最佳安全度S0,邊際投資量等于邊際損失量,即安全投資的增加量等于事故損失的減少量,此時安全效益反映在間接效益和潛在效益上。因此,從經濟效益的角度,通常以最佳的安全效益點作為安全投資的參考基點,用于指導安全投資的決策。
3案例分析
以武漢某在建高層住宅為例,該項目地下1層,地上20層,地上高度為68米,總建筑面積14780㎡。結構為柱下墩式基礎,基礎承臺底標高為-10.00m。假設現場最大起重構件為5t,現使用型號為QTZ63的塔吊作為起吊設備,其具體參數如下:
自重F1(KN):450.8;最大起重荷載F2(KN):60;塔吊傾覆力矩M(KN.m):630;塔吊起升高度H(m):101;塔身寬度B(m):1.6。
本案例中的塔吊工程采用的是天然基礎,主要設計參數有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基礎以上土的厚度D(m)、基礎承臺厚度h(m)、基礎承臺寬度BC(m)、地基承載力設計值(kPa)和鋼筋級別。為簡化計算,本研究中天然基礎混凝土等級統一使用C2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193kPa,鋼筋級別是Ⅱ級鋼。
3.1可靠性分析
取基礎以上土厚度D為2 m,基礎承臺厚度h為1.65 m,基礎承臺寬度BC為5 m,對塔吊進行可靠性驗算,結果如下:
(1)塔吊承載力計算
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2條承載力計算。
計算簡圖:
當不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當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當考慮偏心矩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礎的豎向力,F=304.30kN;
G──基礎自重與基礎上面的土的自重:
G=1.2×(25.0×Bc×Bc×Hc+γm ×Bc×Bc×D) =2437.50kN;
γm──土的加權平均重度
Bc──基礎底的寬度,取Bc=5.00m;
W──基礎底面抵抗矩,W=Bc×Bc×Bc/6=20.83m3;
醫療護理安全是醫院的生命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依法維權意識的提高,基層醫院產科護理許多新的風險因素日益彰顯,護理工作關系到患者的安康及治療效果,而產科護理工作者尤其是助產士是一個在特殊環境中從事護理事業的群體,其護理工作關系到母嬰生命的健康,甚至影響了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因此重新審視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抓好關鍵環節管理和預防措施對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對本院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進行了回顧分析,共發生差錯5例,其中,嬰兒分娩于待產床上的1例;會陰III°撕裂2例;接生記錄中嬰兒的性別涂改導致糾紛1例;醫務人員自身缺乏防患意識導致針刺傷1例,分析其發生原因后制定相應的防范對策,現匯報如下。
1 產科護理的不安全因素
1.1工作責任心不強,執行規章制度不到位
在產程觀察、分娩接生、新生兒復蘇、嬰兒護理過程中,若責任心不強,就會造成觀察病情不細致,母嬰出現異常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本次調查1例經產婦入院時無規律宮縮,因醫護人員在產程觀察時不仔細,導致嬰兒分娩于待產床上,立即給予吸痰,斷臍后保暖,并請兒科醫師會診。產婦外陰重新消毒,按常規處理后給母嬰用抗生素防范感染,做好新生兒消毒隔離工作點,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母嬰住院3天出院,產后1周及1月后電話隨訪母子健康狀況良好。
1.2 基礎知識不扎實,專業技術不過硬
因產科工作的專科性特別強,其技術要求也相當高,尤其是助產士的專業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母嬰的安全。如產前估計胎兒大小和產程進展及難產的判斷能力、接產技術、產后產婦的觀察、新生兒的處理等,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新生兒窒息、母嬰產傷及產后出血等意外發生。本次新分配的助產士因會陰保護不當,導致2例產婦出現會陰Ⅲ°撕裂,之后及時進行縫合、給予產婦心理疏導、會陰沖洗、抗感染治療等處理后,產婦痊愈出院。
1.3 法律意識淡薄,忽視病人的知情與隱私權
在孕婦待產、生產過程中,產后進行會陰沖洗時,不注意患者的隱私保護,或當著產婦的面談論工作中的失誤或她人隱私,都侵犯了病人的隱私權。產科病歷中,護理記錄表格填寫較多,若護理記錄不真實,護理記錄不準確或文字書寫字跡不清,隨意涂改、刮擦、寫錯新生兒出生時間或性別,宣教、告知性護理措施無記錄、前后護理記錄不符或與病程記錄不一致,甚至個別提前寫病情記錄及交班報告,缺乏實事求是的慎獨精神,使護理記錄失去意義。本次因接生記錄中嬰兒的性別涂改導致糾紛的1例,糾紛發生后,醫院組織了調查組,分別調查了經管醫師、護士 、產婦及家屬,調查后得知嬰兒出生后及時讓產婦辨認了性別,是護士書寫過程中不仔細導致涂改,通過解釋調解后產婦家屬消除了誤會。
1.4 職業風險防范意識與知識缺乏
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國,艾滋病的流行也進入快速增長期,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等性傳播疾病也呈上升趨勢,而產科護士在護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觸到產婦的血液及體液,助產士被羊水濺到臉、眼、嘴、頸部時有發生,在行會陰縫合、傷口縫合、產后清洗器械及抽血等操作中,也有被刺傷的可能。若產科護理人員對自身職業防護意識不強,或職業防護知識缺乏,在助產過程中被羊水噴濺或被針、剪刺傷時,未采取正規的處理方法,很容易發生職業感染。本次醫務人員自身缺乏防患意識縫合會陰時導致針刺傷1例,即用流動水沖洗,碘酒消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上報醫院感染科,建檔追蹤調查。
1.5 其它
由于護士長期的重復性的夜班、超負荷工作,使少數護士身心疲憊,希望脫離此崗位遠離辛苦的夜班工作.因此造成護理人員不足,加上護理人員進出頻繁新上崗護士較多,因此存在嚴重的醫療安全隱患.另外產婦有許多家屬陪護所以管理較難,病房固定設備隨意搬動,水、電、氣、設備物質疏于管理,安全方面的知情同意,告知程序不到位,醫療設備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面滑,監護設備操作不當,設備老化等。
2 防范措施
2.1加強對護理人員責任心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
在科內組織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護法》、《護士職責》、《護士職業道德規范》、《專科護理常規》及各項護理核心制度,增強護士的自律行為和依法護理的意識、按照法律規范和職業道德要求為病人提供及時、準確、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1]。每月召開護理安全分析會,找出影響質量的隱患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檢查落實。護理部及科內每月不定期進行質量考核,并將護理質量與獎懲掛鉤,使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在工作中。保證護理工作質量。
2.2鞏固專業知識學習,重視專業理論與技能操作的培訓
科室根據實際情況,對各級護理人員分層次進行專科知識、急救技能以及急救儀器操作規程的培訓、考核、重點培訓、考核產科危重患者(如新生兒復蘇、產后大出血、子癇、羊水栓塞等)的搶救方法及護理措施[2],每周由護師職稱以上的護士主持業務學習及知識講座;在助產技術上,讓有經驗的助產士介紹助產技巧,并采取新老助產士配對帶教的形式,傳授助產技術,讓年輕助產士盡快提高助產水平。對新入科護士做好傳幫帶,加強對年輕護士基本技能訓練,在科內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各種手段提高護士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
2.3重視病人隱私權,規范護理文件書寫
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出臺后,一切護理活動應遵守:“寫我所做,做我所寫,記錄做過的” [3]。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衛生部《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等要求,及時完成產科專科病案記錄,使護理文書真正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嚴禁涂改、刪除或銷毀。在記錄中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詞語,也不要憑主觀記錄,更要杜絕提前書寫病歷記錄及交班報告。同時要求有經驗的護士對護理文書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把好質量關。
2.4 加強職業防護,強化職業風險管理
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培訓和督導,提高自身防護的依從性[4],如參加學術交流、院內和科內的專題講座、錄像播放、自學,不定期的考試。規范工作流程,推行標準預防措施,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科室專門建立有效的職業防護管理系統,制定、針、剪等銳器刺傷登記、上報和追蹤制度。制定和完善避免銳器傷的防護措施 規范接生臺的擺置,各類用物分類放好,進行會陰縫合和傳遞器械時嚴禁用手直接接觸縫針,正確處理用后的銳器。對醫務人員進行2年一次的乙肝疫苗接種,積極免疫預防。
2.5狠抓關鍵環節管理,提高護理質量
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新上崗護士及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與監控,加強人力資源的優化管理,注意科內人員新老、能力、性格等的合理搭配[5],對病房內危重、手術、保胎及輸入特殊藥物的患者重點管理。確保護理工作的及時完成。對急救物品實行專人專管,定點定量放置,定期檢查急救儀器性能,保證急救物品處于應急狀態。根據本科特點制定護理安全防范措施,完善入院安全告知相關內容,對常見急危重癥提出應急預案,對新生兒、孕產婦等高危人群制定意外傷害防范預案。對于火災、盜竊、停電、中心氧壓及中心負壓不足等事件發生時,如何處理和上報做詳細規定,危險地段設立溫馨警示標志。
3 小結
產科醫療安全關系著家庭幸福和社會的穩定,每個孕產婦都希望有良好的妊娠結局,而產科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率的醫療專業,大多數病理產科和生理產科并無絕對界限,病情較復雜,影響預后的不安全因素較多,一旦出現意外難以得到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因此,作為一名產科護理工作者,就要全身心投入,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精心的專科技能,以敏銳細微的觀察力和慎獨的精神,從細微處做起,認認真真做好每項護理工作,把差錯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事故的發生以確保孕產婦與新生兒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陳曹萍。產科護理工作潛在不安全因素研究與管理對策[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7,13(1):68-70。
[2] 何利琴。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6):55-56。
[3] 紀文英,鄭愛英,黃澤泓等。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主動預防醫療糾紛[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2):920-921。
關鍵詞: 產科; 護理; 探討
中圖分類號:R828.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5-138-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法律觀念與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護理質量與醫療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產科是現代臨床醫學的主要學科之一,主要針對女性妊娠與分娩過程。產科是高危險的科室之一,它具有急診多、任務重、時間緊、病情復雜、預見性低等特點。護理工作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科的護理工作與母嬰的健康密切相關,如發生醫療糾紛會嚴重影響醫院聲譽,阻礙醫院的發展[1]。為了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生,應重視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加強質量監控及預防對策。
1 護理人員問題
( 1) 護理人力資源欠缺管理層的管理意識不強,導致護理人員可調配的資源有限。護理人員精力透支,影響了護理質量。
( 2) 護理隊伍不穩定,結構不合理醫院缺乏激勵機制,導致護理人員流動性過大,以及院內護理人員輪轉過于頻繁,專科護理人員流失。低年資護理人員較多,經驗不足。。
( 3) 工作壓力影響到護理質量。產科工作復雜, 周轉率高, 產婦和新生兒都需要觀察和護理。而觀察產程進展就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再加上待產婦因宮縮痛而不配合, 一些家屬的不理解, 都會給產科護理人員一種無形的壓力。尤其是夜班護士人員一個人當班時更為緊張, 這必然會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
( 4) 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護理人員未能針對性地對不同文化層次的人采取有效的溝通措施,如產婦或者嬰兒的各種檢查治療前的解釋工作,及住院期間的健康宣教。護理人員的工作僅是應付式的執行。
( 5) 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護理人員未認識到護理文件的嚴肅性,對護理文件未做到及時準確記錄。如嬰兒性別,部分產婦及家屬比較敏感的
問題,醫護記錄不符,或者記錄潦草、涂改等。給醫療糾紛埋下隱患。
( 6) 健康教育力度不夠。由于專業知識缺乏, 對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問題, 不能正確作出回答與解釋。由于接生、打針、輸液、換床、大量的護理記錄、新生兒洗浴等占去大量時間, 無充分的時間做健康教育。基層醫院產科病房中母乳喂養指導、新生兒喂養指導不到位, 新生兒水療、新生兒撫觸幾乎是一片空白, 這些不利于醫院發展。
1. 1醫護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醫護人員向病人及家屬交待的病情與解釋不一致, 導致患者及陪伴人員不信任醫院。由于醫生與護士技術上的差別以及詢問病史地點時間不一致,導致醫療文件書寫不一致。
1.2產婦及家屬的原因家屬對醫療護理與醫療環境期望太高, 對產婦及新生兒發的一些問題( 包括生理現象) 過于緊張。個別家屬及產婦素質較低, 缺乏社會公德, 不尊重醫護人員, 甚至亂罵、污辱。又因就醫者多為農民病人, 經濟困難, 護士催費常會有爭吵發生。
2 整改措施
2. 1 提高護理質量
( 1) 提高護士福利, 盡量解決招聘護士的編制,穩定人心, 穩定專業技術隊伍, 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專科業務培訓, 進行系統產科理論知識及常用藥物藥理機制和使用方法的學習。強化訓練產科的專科操作, 如嬰兒沐浴、胎心監護、陰道檢查、新生兒ABC復蘇等操作; 定期考核產科危重癥如新生兒窒息、產后大出血等急救技術和護理措施, 達到熟悉掌握, 人人過關。杜絕新生兒燙傷、摔傷、抱錯, 遺失。
( 2) 實行彈性排班。當病人多、工作繁忙時適當增添班次, 使護士做到忙而不亂, 急而不躁, 夜班護士工作忙時, 可抽一名實習護士跟班[1]。推廣實行整體護理模式, 把握有利溝通時機, 按操作流程操作,操作時注意保護患者隱私, 態度和藹, 同情關心病人意見, 與病人交流時語言通俗易懂。
( 3) 規范護理記錄的書寫與管理。醫療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 要求記錄及時、準確、完整、真實,禁止漏記、錯記。如產前檢查、產程圖、產時記錄、嬰兒記錄等必須按時、如實填寫, 護士在工作中應養成及時、規范、客觀、完整記錄的良好習慣, 認真按照5病例書寫規范6、5四川省護理文件書寫規范6的護理要求進行書寫。護士長要嚴格檢查, 把好書寫關。
( 4) 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可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 提高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依從, 提高護理質量, 減少醫患糾紛, 提高病員滿意度[ 2] 。鼓勵自學, 積累豐富的保健知識、科學育兒知識與技巧, 為產婦及其家屬提供所需的知識。積極開展新生兒水療、新生兒撫觸等項目。
( 5) 加強醫護之間的合作與溝通。一切以病人為中心, 以工作為前提, 顧全大局, 相互諒解, 相互配合, 管理者分配獎金時兼顧醫護利益, 減少沖突。
( 6) 協調護患關系。護士要/ 以人為本0, 尊重產婦隱私。對患者提出的問題: 予以耐心解釋。開展/ 導樂分娩0等, 盡量減輕產婦分娩痛。
2. 3 實行人性化0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關心護士, 對優秀事跡、優秀個人加以適當獎勵, 以提高護士積極性。對節假日、周末、交接班、夜班、中午班要重點防范糾紛發生; 對新上崗護士、生活中干擾因素大的護士、帶病上班的護士予以幫助。
2. 4 有效地控制醫院內感染發生建立完善的院內感染管理組織, 將醫院感染控制列為產科護理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組織培訓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產科消毒技術規范等, 提高護士的觀察、監測水平和動手能力。改善護理基礎設施, 完善消毒隔離。對患有傳染病的孕產婦, 加強健康教育, 防止交叉感染。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華豐煤礦地質條件復雜,煤層傾角大,受水、火、瓦斯、煤塵、沖擊地壓、地表斑裂等多種災害的嚴重威脅。近年來,通過改造礦井生產系統、建立健全災害預測與防治體系,控制了重大災害的發生,實現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安全、高效開采。
新汶礦業集團華豐煤礦是一個具有百年開采 歷史 的老礦,地質條件復雜,煤層傾角大,受水、火、瓦斯、煤塵、冒頂、沖擊地壓、地表斑裂等多種災害的嚴重影響。多年來,華豐煤礦通過開發和推廣應用新技術,緊緊圍繞礦井災害綜合治理,開展了技改挖潛和 科學 管理,實現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安全、高效開采。
1 礦井生產系統改造
1.1 礦井運輸系統改造
為了適應煤層傾角變化大、地壓高、巷道易底臌變形的情況,自行研制應用了3條鋼絲繩吊掛下運帶式輸送機和水平彎曲線摩擦多點驅動帶式輸送機;將原順槽刮板輸送機或多部帶式輸送機串聯運輸方式改造為1部可彎曲帶式輸送機,順槽和集中巷帶式輸送機采用小角度多次轉彎技術,減少了設備投入。
根據薄煤層實際情況,將原使用的sgw-150c刮板輸送機改造為sgw-430/55型刮板輸送機,槽寬由630mm改為430mm,適應了薄煤層工作面特殊條件,減少了機電事故。
1.2 通風系統改造
通風系統由原5個風井分區式通風改為集中通風。為保證五水平通風系統穩定、合理,采掘工作面風量充足,在-210回風巷建擋風墻,形成兩翼回風的通風系統;采用串聯通風,降低采區的總用風量;采煤面采用下行通風方式,構建3道密閉墻,封閉閑置巷道,提高五水平風量,保證安全生產。133229.cOm
1.3 排水系統改造
為提高礦井排水能力,由原來的-90、-270、-450、-750多級排水改為-450、-750兩級排水,對主排水泵進行擴排改造,推廣pj節能泵,淘汰低效水泵,增裝φ325mm排水管路2210m,排水能力提高2倍,年節電耗168萬kwh。
1.4 構建webmrt集成化信息體系
建立了華豐煤礦集成化信息體系,使礦井安全監測數據處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物資超市系統、 企業 預算系統、辦公系統、設備管理等系統形成信息資源共享,提高了 現代 化管理水平。
2 礦井集中化生產與單產單進的提高
華豐煤礦原為多井口、多水平、多采區、多工作面生產,為了實現礦井和生產水平的集中,將采煤隊個數由7個減為4個,生產采區由4個減為2個,實現了采區的集中生產。礦井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單產單進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通過改造生產環節,推廣先進技術,涌現出了年產45萬t的炮采隊和月掘318m的炮掘隊。
在回采工藝上,大力推廣毫秒爆破技術,自行研制窄型刮板輸送機,下順槽采用自移式轉載機,配spj-800吊掛式皮帶機運輸。采用“1.1m頂梁、見三回一”支護,雙抗帶網護頂,推行正規循環作業,使毫秒爆破、單體支柱支護和大功率運輸機三者得到最優配合,工作面單產提高1倍以上。
在掘進方面,改善鉆、裝、運環節,采用yt強力風動鉆機,毫秒延期電雷管起爆,水膠炸藥爆破進行鉆爆法掘進,光面中深孔爆破,優化爆破參數,提高爆破效果;采用p-60b大功率扒裝機,配合電瓶車運輸,完善排矸系統,實現全巖、半煤巖巷道優質快掘。
疏通生產環節,采區上山自溜運輸改為大傾角皮帶運輸,推廣可彎曲皮帶、長距離多點驅動皮帶等技術,使單臺設備運輸長度由200m增加到1000m。
3 深部開采頂板管理和煤巷錨桿支護
在回采工作面頂板管理方面,完成了回采面頂底板分類及支護形式研究,厚煤層、傾斜分層試驗金屬菱形網假頂采煤法,解決了網下高檔普采工藝問題,實現了分層開采頂板的安全管理;在破碎頂板試驗應用雙抗塑料網假頂采煤法和雙抗帶網護頂技術。
在掘進頂板管理方面,先后完成了4層煤順槽錨背網支護,粘土巖巷道錨噴組合支護、高地壓巷道錨噴網組合支護、破碎圍巖錨鋼帶支護、六岔門立體交岔點支護等方法試驗。針對深部開采、沖擊地壓條件下巷道維護困難的實際,開展了“沖擊地壓煤巷錨桿支護技術研究”,研制的全長錨固快硬水泥藥卷錨桿支護效果良好,為沖擊地壓煤巷的煤幫支護及軟巖巷道支護提供了一種錨固性能好、成本低的支護材料。
4 災害治理
(1)加大安全投入,保證資金到位,保證安全治理措施的落實施工。
(2)近幾年華豐煤礦根據 自然 災害的情況與各科研單位共同開展了大傾角厚覆蓋層采煤后地表斑裂研究與控制、沖擊地壓綜合防治、綜合防滅火、頂底板承壓水上開采、深部地壓研究等10多項技術,有效地推動了礦井自然災害的治理,節約資金達億元以上。
(3)研究、推廣應用先進的 科學 監測儀器和先進技術,完善監測手段,提高監測水平和質量。建成了沖擊地壓預測預報及定位系統、束管監測系統、微震監測系統、地面高壓注漿減沉系統等,提高了災害的防治能力。
關鍵詞:異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喋呤;安全性;可行性
異位妊娠也即是宮外孕,是婦產科常見急腹癥之一,異位妊娠一旦破裂可引起腹腔內嚴重出血,若不能及時診治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隨著診斷技術的提高,早期異位妊娠發現率也所提高,保守治療的應用也更加廣泛。為進一步探討保守治療中較佳的用藥方案,特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間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82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82例,根據患者病史、影像學檢查無宮內妊娠、血、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陽性、附件區見包塊確診為異位妊娠,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及糖尿病者,均伴有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升高、尿Hcg呈弱陽性/陽性,伴輕微腹痛或不伴腹痛;所有患者均腹部B超均未發現妊娠囊。8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6.3±4.2)歲,停經時間21~84d,平均停經時間(55.6±5.9)d;觀察組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8.1±3.8)歲,停經時間22~79d,平均停經時間(57.9±6.2)d,兩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各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診斷 對82例患者均采用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選用日本東芝公司研制生產的Aplio型彩超診斷儀,探頭頻率為2~5MHZ。對患者行腹超聲檢查時,提醒患者保持膀胱充盈,檢查時取仰臥位。檢查切面時需要從縱向、橫向、斜向等多個切面進行,項目主要有子宮的大小情況,患者宮內是否有孕囊或者假孕囊,接著對內膜厚度進行細致測量,觀察附件區并對雙側卵巢測量,一旦觀察到有包塊則需要進一步分析判斷其大小以及邊界情況,觀察是否有孕囊、胚芽以及心管搏動等,除此之外,還應當高度關注患者腹、盆腔內是否出現積液,需要的話則應當進一步做確認。經腹部超聲檢查完畢后,排空患者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把探頭放入到患者陰道內,然后按照前文所說的經腹超聲觀察內容進行檢測。異位妊娠患者的圖像為:圖像顯示宮腔內不見妊娠囊,同時伴有內膜增厚;或者患者宮旁一側見邊界較為模糊且回聲不均的混合性包塊,部分患者在宮旁包塊內會發現妊娠囊、胚芽以及原始心管搏動;還有一些患者直腸子宮陷凹處有積液。陽性率比較:進行后穹窿穿刺術,將抽出的液體全部送β-HCG進行檢測,并且和患者當天血β-HCG的檢查情況進行比較,然后使用上海嶸崴達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Roche試劑,采用化學發光法來進行檢測。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甲氨喋呤(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97)肌肉注射,50mg/次,1次/2d,根據患者HCG下降情況使用3~4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口服,100mg/次,2次/d,使用3d。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血β-HCG變化情況,治療后進行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等,對藥物不良反應進行評價。
1.4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治療2~6w后,2次復查血β-HCG≤50IU/L,腹痛、陰道流血癥狀消失,月經恢復;有效:治療2~6w后,復查血β-HCG仍高50IU/L;無效:保守治療期期間患者發生宮外孕破裂。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正態分布和非正態分布分別采用t和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表示,以χ2表示,以P
2 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0.24%,對照組患者則僅為75.61%,二者之間進行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6%,對照組患者則為14.63%,二者之間進行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異位妊娠發病率的上升,該病嚴重危害女性的身體健康,更甚者會有生命的威脅,其常見的并發原因有以下幾點:女性輸卵管嚴重阻塞,使得在于卵子結合發育之后,還需要輸卵管的逆蠕動和粘膜纖毛的擺動才能將其送到女性的子宮腔中,最終阻擋了受精卵的運行而導致宮外孕;還有孕婦有手術史,或者是女性的輸卵管發育不正常,避孕的失敗以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的壓迫等,這些都是引起女性異位妊娠呢的病因。為此,醫生在了解患者病史時盡可能耐心細致,對患者進行常規妊娠檢查,在此基礎上,結合B超,血β-HCG等各項檢查,做出正確的判斷,為患者贏得最佳治療時機。
異位妊娠主要是指患者受精卵著床于正常子宮體腔外的其他部位,現階段已經成為懷孕早期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其患者如果輸卵管妊娠尚未破裂或未流產在臨床上并不會發生顯著跡象,因而極易被忽略[1]。通常情況下,受精卵在輸卵管發育過程中,輸卵管壁會直接受到絨毛影響,隨著胚胎的逐漸發育會輸卵管不斷膨脹繼最后導致破裂,一旦破裂就會造成患者大量出血,出血嚴重或者患者體質較弱都可能造成休克,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然而由于輸卵管妊娠尚未破裂或未流產臨床上沒有顯著跡象,因而極易被忽略,因此必須加強對異位妊娠早期診治的重視[2]。現階段,臨床上多將B超診斷作為異位妊娠診斷的關鍵手段。通常來說,典型的異位妊娠聲像主要體現在宮腔內空虛,仔細觀察宮旁可以發現一些邊界不清的混合性包塊,同時伴有內部回聲不均勻等現象,觀察直腸子宮凹陷還能夠觀察到積液。聲像顯示宮旁包塊內出現明顯的胚芽和原始心血管搏動時,就可以確診為異位妊娠。近年來有臨床研究發現,經陰道超聲檢查在早期不典型宮外孕診斷中一定的優勢,比起腹部B超其分辨率更高,超聲圖像更為清晰,彩色血流現象、頻譜多普勒取樣更為容易,經陰道超聲,探頭更加接近盆腔臟器,可更為清楚地觀察到盆腔的細微病變,且不受患者腹部脂肪、疤痕、氣體干擾,同時不需要充盈膀胱,可有效縮短就診的時間,減少患者憋尿的痛苦。經腹超聲檢查能夠非常清晰的顯示患者子宮包括附件區結構的情況,不僅可以觀察到患者宮腔內是否已經形成了妊娠囊,更重要的優勢在于能夠顯示是否已經出現異常包塊,比如一些還未發生破裂的異位妊娠囊,與此同時,醫生還能夠根據患者腹腔和盆腔的游離液性暗區的范圍來較為準確的估算出患者的出血量[3-4]。
異位妊娠以往治療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但手術創傷大,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大,近年來隨著診斷技術的提高,早期異位妊娠可被發現,藥物保守治療的效果較以往有明顯提高,加之患者多強烈要求非手術治療,保守治療逐漸成為早期異位妊娠治療中的主要手段。甲氨喋呤為抗葉酸類藥物,可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阻止二氫葉酸還原為有生理活性的四氫葉酸,抑制DNA生物合成,進而抑制滋養細胞增生,降低孕婦體內學β-HCG,抑制孕酮合成,是異位妊娠保守治療中最常使用的藥物,臨床效果較為確切,但存在著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影響治療效果[5],是現階段有效治療異位妊娠的一種常用藥物,是抗代謝型藥物。米非司酮屬于塊諾酮衍生物,是一種孕激素受體拮抗劑,能夠有效抑制患者體內滋養層發育,并有效作用于患者子宮內膜,以產生低抗孕酮性,將其用于異位妊娠治療中,能夠在受體水平上起抗孕激素作用,通過發揮強烈的抗孕激素活性,使患者蛻膜和絨毛組織出現變性,進而造成黃體溶解,胚囊壞死,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從我院研究結果來看,在甲氨蝶呤治療基礎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總有效率有明顯提高,與同類研究結果一致,且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表明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效果顯著,安全有效,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雪昭.喹諾酮類藥物協助甲氨喋呤、米非司酮治療非破裂型異位妊娠48例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13(5):66-67.
[2]陳洪.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09(20):1565+1568.
[3]鄭硯秋,張寶震,黃秀茹.米非司酮聯合甲氨喋呤治療異位妊娠84例療效觀察[J].西部醫學,2011,23(5):884-885.
關鍵詞基層綜合醫院兒科住院患者安全隱患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212
護理安全已成為衡量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1]。在兒科這種特殊的工作環境中,如何加強護理管理,消除安全隱患,是一個現實的、重要的問題。
安全隱患分析
環境因素:在病人多,床位緊張甚至走廊加床的情況下,不能很好地做到不同病種病人分類分病房安放。另一方面,嬰幼兒易哭鬧,家屬常抱著小孩在病區走廊走動,安撫患兒。
這些外界干擾會打亂護理人員的工作程序及思維,而且繁亂的環境有增加了護士的焦躁情緒,使護士不能保持平靜的心情,耐心的解釋、回答家長的問題,從而引起家長對護理工作的不滿,導致糾紛的發生[1]。
患兒及家長自身因素:患兒因對靜脈穿刺及其他一些治療有恐懼感而對治療不配合,再者,患兒的血管因素,引起扎針困難,在輸液過程中輸液部位腫脹,甚至有可能將針頭拔出流血過多等,導致多次穿刺而引起家長的不滿,護患之間有可能發生爭吵,導致糾紛的發生。
患兒家屬不遵守住院規則,為哄患兒開心,在輸液期間擅自離開病區甚至離開醫院,給護理安全留下隱患。
護理人員因素: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未能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缺乏自我保護意識[3]。主要表現在:查對制度不嚴格;執行醫囑不嚴格。
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有限,穿刺水平不
過硬,造成患兒多次穿刺;工作繁忙,巡視不及時,而在患兒穿刺部位腫脹或針頭拔出時未能及時發現并處理,液體不能及時更換,引起家屬對護理工作的不滿。
對策
合理規劃病區,加強管理,預防交叉感染加強病區建設,盡量滿足病人床位需求。病房按年齡、病種編制,分成新生兒病房和普通病房。不同病種分配不同病房,同一病種病房集中于一區。在病房及病區出口處貼上醒目的標語,提示家屬避免將患兒抱出病房,加強消毒隔離措施,預防交叉感染。
改善工作環境,減少外界干擾:在護士工作站貼上醒目、溫馨的標語,減少周圍人群流動,避免喧嘩,減輕護士站壓力,營造一個安靜的工作環境。從患兒病情康復的角度出發,做好家長工作,減少探視人員及陪護人員,減輕護士壓力,從而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同時確保家長的身體健康,以免引起醫院內感染。
提高護士技術水平,培養溝通能力:作為護士,靜脈穿刺是最基本且必須掌握的操作技能,在工作中要不斷思考、專研,提高穿刺水平,減輕患兒痛苦,化解家長心中的不滿。不僅如此,在與家屬交流時,要注意自己的語速、語調,以謙虛熱情的態度對待家屬。
加強法律知識教育,嚴格執行各項制度,提高查對質量:組織開展法律知識講座,提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在所有護理工作程序中提高警惕。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先看床頭卡及治療卡,做到心中有數,再問病人姓名。將以往“叫病人姓名”的工作方式改為“問病人姓名”,使家長成為信息提供者,確保護士得到的信息準確無誤,有效地避免家長在注意力不集中時下意識地回答護士的問題而一起的查對失誤,提高查對質量。在工作繁忙時加派護理人員上班,加強巡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護理管理制度是降低醫療護理風險,保障病人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證。在兒科日常護理活動中,應查找隱患,及時發現問題,制定管理制度,細化管理流程。因為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在發現問題中找出工作的薄弱環節,在解決問題中尋找更好的方法,才能保證患者安全,減輕患者痛苦,最大限度的減少護患糾紛,以實現持久的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孫蓉芳.加強護理風險管理提高護理質量.當代護士(學術版),2006,9:98-99.
關鍵詞:旅游;安全標識;實證研究;都江堰;青城山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3-0268-04
收稿日期:2013-09-28
作者簡介:張敏(1989-),女,四川瀘州人,本科,從事景區的籌建管理、旅游資源開發研究。
引言
旅游是人們利用余暇在異地獲得的一次休閑體驗[1],決定了旅游的特點之一是游客從熟悉環境進入陌生環境的一種未知的探索及體驗過程。現有條件下,游客的線路規劃難以細化到每一個景點,同時景區導游也難以做到全方位的安全提醒,尤其是自助游和自駕游市場日益興旺,自的景區安全標識的作用和需求日益凸顯。游客在景區參與景區的各種活動、逗留,如果沒有人性化、規范化、系統化的景區安全標識系統,特別是在沒有導游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游客摔傷、景區火災等現象[2]。上海游客蒼山墜谷的“7·13”事件,天津水上公園“4·26”蹦極事故等為景區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時,相關研究較少,多數景區旅游景區安全標識的經濟效應和管理作用沒有被發掘出來。本文從其研究起源出發,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探索景區安全標識的優化理論。
一、旅游安全標識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一)旅游安全標識概念的提出
旅游景區標識系統起源于美國與歐洲的國家公園旅游景區解說系統[3],1871年,John Muir[4]最先使用解說(Interpretation)一詞。1964年,Harpers Ferry成立了解說培訓與研究中心,此后,旅游解說得到了更廣泛地認同與發展。在國內,旅游解說系統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概念應用混亂、缺少理論研究等問題[5]。鐘永德等[6]從信息傳播模式(SM-RM)探討旅游解說系統規劃,并從資源、受眾與技術等三方面,并對安徽黃山進行了實證研究。湛紅梅[3]綜合文獻研究成果,定義了旅游景區安全標識系統的概念:指在任何可以旅游的景區中,能夠向游客傳達保護自身和景區資源(景區設施、人工資源、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景區文明)信息的各種標志符號集。
(二)旅游安全標識的研究應用現狀
文獻研究發現,國內對標識系統研究歸納起來有兩個方面:一是旅游景區標識系統理論研究;二是旅游景區標識系統的個案研究。肇丹丹[7]在研究旅游標識系統規劃設計中,運用定量評價的方法,著重于對旅游景區標識評價和標識的設計,其中在評價體系中安全性得分為0.235,說明構建安全標識系統的重要性。湛紅梅[3]基于定性研究,分析了旅游景區安全標識系統的功能、分類、存在的主要問題。張立明[8] 對解說牌的功能、選址、制作材料、大小和高度設計、文字設計配置、圖示、顏色等作了一定的介紹。張建國等[9]以問卷調查為手段,調查游客對西湖旅游標識的感知及標識對游客行為的影響。可見,旅游景區安全標識系統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但從游客感知的角度,鮮有文獻從游客角度來審視景區安全標識存在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景區安全標識的管理效應和經濟效應沒有充分挖掘,文章正是從這方面進行實證研究。
二、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安全標識系統實證研究
(一)都江堰—青城山概況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坊、天師洞等歷史古跡和規模宏偉的清末殿宇,現存大量珍貴文物和古樹;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秦朝李冰父子在岷江干流上修建的,它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工程組成,二千多年來,灌溉著成都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國”,現成為聞名全國的旅游勝地。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被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根據成都市統計局2012年統計數據,都江堰市接待游客1 731.4萬人次,同比增長18%;門票收入2.71億元,同比增長12%。
(二)實證分析相關統計因素介紹
1.問卷設計。問卷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游客背景資料。采用類別尺度,包括旅游頻率、旅游方式、性別、年齡、學歷、職業、月收入。(2)游客喜歡安全標識的表現風格,設計共4個選擇題。(3)都江堰—青城山安全標識現狀,共設計12個描述項,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4)安全標識對游客和景區影響,也采用了李克特5點量表。
2.抽樣調查概況。采用隨機抽樣調查的方式,在7—10月之間以問卷的形式對來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的游客進行了調查。在都江堰景區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60份,有效率80%;在青城山景區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83.3%。利用SPSS19.0軟件,通過描述性分析,得出調查樣本的一般特征,且符合統計學的要求[10]。研究采用克朗巴哈α值(Cronet’s α)來衡量數據的可靠性[11],通過統計軟件對選取12個關于對景區安全標識描述問題項進行分析以上均達到0.7,說明本研究所獲得數據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較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三)統計結果分析
1.游客對旅游安全標識作用認知分析。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量化游客對景區各種旅游安全標識作用的認知,分別為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同時根據回答意向的明確性分成三類:“明確同意”(同意、非常同意)、“明確不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不確定”。(1)安全標識對游客的作用。主要從“避開旅游危險”、“增加旅游安全知識”、“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豐富景觀觀賞”、“遵守景區制度”幾個方面來量化。根據統計結果,“明確同意”的百分比分別為:57.3%、75.7%、78.5%、79.2%、69.4%;“明確不同意”的百分比分別為:30.2%、4.6%、8.8%、6.2%、6.9%。可以看出,大部分游客認為景區安全標識旅游有這些作用。因此,在游客的滿意度構成要素中,如果缺乏這些潛在的安全需求的標識,而有沒有別的替代物,將影響游客對景區的評價。而這種量化是隱性的,景區為改進服務而調研游客時,該部分容易被忽略,因而進行的改進則很難提高到預想水平。(2)安全標識對景區的作用。調查表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景區形象”、“保護設施”、“ 保護資源”、“維護景區環境協調”等方面進行測量。“明確同意”的百分比為:68.9%、67%、71.1%、68.4%、38.1%。“明確不同意”的百分比分別為:5%、4.6%、4.3%、3.9%、44.3%。通過數據,看出景區安全標識系統作為景區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景區向游客傳遞安全和資源保護的重要渠道。因此,安全標識系統的規劃籌建是否完善、融合,關系到景區管理水平的高低、形象的提升及維持景區可持續發展。
2.安全標識現狀分析。為了得到景區游客安全標識系統現狀的公共因子,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剔除因子載荷較低、綜合提取旋轉后的公共因子。在使用因子分析之前,首先進行 KMO 統計量分析與巴特勒球形檢驗(Barter’s Test)。借助spss19.0 統計軟件對所獲得數據進行分析,發現 KMO值[10]為0.741大于0.7,說明因子分析的效果較好;巴特勒球形檢驗的值為641.656,在自由度為66和0.000水平上達到顯著,說明景區游客安全標識系統現狀的相關系數矩陣間存在公因子,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分析結果(見表1)。
根據分析結果,游客安全標識最滿意的是 “安全標識牌圖形合理”;其次是“安全標識數量”、“安全標識牌語言豐富”、“造型美觀”;再次是有關游客對景區安全標識色彩搭配,然而反映當地的景區安全標識牌材質,位置等,如“具有藝術性”、“安全標識牌的維護”則排序較后。
3.安全標識系統語言風格分析。研究將安全標識展現的內容分為四類:警告型、禁止型、限制型、提醒型;對這四種內容的展現又細分為:簡樸式、嚴肅式、幽默式、提醒式。通過統計結果分析,得出大部分的游客偏向于溫馨式的語言風格和提醒式的語氣表達方式。利用扇形圖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下頁圖1)。根據圖,在安全標識系統的四種類型的展現內容中,采用溫馨式語言風格較為受歡迎,其次是簡樸式,然后是幽默式,嚴肅式最不受歡迎。
三、安全標識改進建議
(一)融入地方特色的造型設計
據調查結果,安全標識牌的景區特色體現不足。可在造型設計上進行創新,在符合大眾審美的要求的同時,將景區內的地域特點、歷史文化、地方風俗等提煉出來,用造型來呈現。如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文化名山,景區安全標識的設立突出景區的道教文化,避免生硬的標識及未能體現青城山的文化內涵的標識牌。對于都江堰,可根據水利工程的特點制作標識牌,體現“水文化”。標識牌造型設計上,少用強烈的對比手法,設計出具有景區特色元素的安全標識系統,使它更具有文化性,突出自己的個性。
(二)改進語言風格
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安全標識牌內容顯得嚴肅、單一,尤其是語言表達上,如“嚴禁、不準”等帶有警告、命名的語氣,而游客在各種內容題材的語言風格上,“溫馨式”、“簡樸式”、“幽默式”較為受歡迎。因此,運用簡樸、溫馨的語言風格,符合游客心理需求,不僅可以起到警示、指導、傳播文化內涵的作用,還能將標識牌由“補丁型”改進為“融入型”,減少標識牌帶來的違和感并增強特色景觀感。
(三)進行合理布局
通過調查發現,游客認為景區安全標識布局不夠合理。青城山—都江堰景區部分危險地帶沒有安裝相應的安全標識牌,一些地方布置過多,一些地方沒有,造成安全隱患。據問卷調查的統計分析,該景區存在布局雜亂、過于形式化、殘缺不全等現象。景區安全標識系統作為游客觀賞景觀的一部分應在宏觀把握整體空間的基礎上,結合其總體布局和局部功能,來確定合理的安全標識的數量,安全標識牌位置要明顯、方便,不能用過多的植物遮擋,充分發揮安全標識作用,形成布局合理的子系統。
(四)完善安全標識牌功能
數據分析得出,47.3%的游客訂同景區安全標識牌在功能上不夠完善。而安全標識是保障游客安全及對景區資源的保護通過標識系統的提示、警示的標語,可有效避免旅游者在游覽過程中發生危險。通過標識系統的管理和幫助信息,使游客自覺保護景區環境,做到不對資源或設施造成過度利用或破壞。信息量少或者錯誤,許多地方使用不當不能幫助游客很好地解決游覽中的問題。青城山—都江堰主要表現在標識牌上信息不夠充分,語言不夠合理,標識牌大小尺度、材料等方面,安全標識系統的設置缺乏系統科學性和人文關懷性。景區的安全標識信息量少甚至出現錯誤,許多地方使用不當,給旅游帶來很多麻煩,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五)規范安全標識牌文字和色彩
44.2%的游客同意青城山—都江堰的安全標識具有藝術性。文字是向游客傳遞信息的另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文字符號是景區安全標識系統中廣泛采用的符號集,景區景觀安全標識是景區形象表述和強化游客的安全意識的重要系統之一。還需要重視字體的選擇,如黑體:莊重、典雅,行書:瀟灑、飄逸。同時還要考慮字體的排版,突出個性色彩和風格特征,并傳給游客獨特的視覺享受。顏色搭配與景區和諧。色彩獨特的視覺魅力吸引游客注意力,它比文字傳達的更直觀,但在設計時應注意色彩顏色的選擇:顏色遠近感(進退感)、亮度、視覺等,重視顏色一致性,否則會使游客感到混亂。
(六)定期維護
設置了安全標識牌不是代表一勞永逸,應定期對它進行巡邏和維護。使用過程中,年代久遠,會出現褪色、破損、歪斜、傾覆、斷裂等問題。如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的安全標識牌中,部分變得老舊不堪,生銹、腐蝕。未經維護的安全標識牌不僅影響了周圍景區環境,還破壞景區環境,造成安全盲點。景區出現以上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及時維修、更新,以保證標識的正常功能的正常發揮。
結論
景區安全標識系統具有重要的實用功能,還具有很強的審美功能。完善注重安全標識系統的是景區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特色之一,不但可以提高游客自覺保護景區資源和設施,而且能使游客順利游覽景區并體會到其文化內涵。本文通過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的實證研究,得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設性意見,本研究還可以為其他景區在進行安全標識牌設計、布局、改進景區管理水平、提高游客旅游滿意度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謝彥君.旅游的本質及其認識方—從學科自覺的角度看[J].旅游學刊,2010,(1):28-29.
[2] 林香民,等.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與旅游安全的研究[J].安全與環境工程,2003,(1):60-61.
[3] 湛紅梅.旅游景區安全標識系統設計研究[D].福州:福建農業大學,2011:1-2.
[4] Ch.K.J Devein an interpretive planning model for a national park system:stakeholder-Based need amassment study for Korea.[D].
PHD.2003.
[5] 王艷.地質公園旅游解說系統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0.
[6] 鐘永德,等.旅游景區管理[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
[7] 肇丹丹.西柏坡牡丹園旅游標識系統規劃設計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6.
[8] 張立明,胡道華.旅游式景區解說系統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6:113-187.
[9] 張建國,潘百紅,王燕.杭州西湖景區解說標識系統初步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06,(4):195-200.
關鍵詞:可變模糊集;對立統一;土石壩;安全評價
中圖分類號:TV3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683(2013)05015504
土石壩因就地取材、施工技術簡單、對地形地質條件要求低等優點,而被廣泛采用。據統計,已建大壩中90%以上為土石壩。但是,由于土石壩是由土、石等散粒體材料建筑而成,加上當時施工時沒有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問題,隨著壩齡的增長,相當一部分土石壩存在安全隱患。因此,目前土石壩安全評價問題已成為水利工程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常用的評價方法有:層次分析法[1]、風險概率方法[2]、可靠度理論分析方法[3、4]、模糊層次分析法[5]、模糊數學法[6]、集對分析法[7]等,這些方法都能從某一方面對土石壩安全進行評價,但各有局限性,如:層次分析法當指標過多時數據統計量大,且權重難以確定,因為層次分析法的兩兩比較是用1至9來說明其相對重要性,如果有越來越多的指標,對每兩個指標之間的重要程度的判斷可能就出現困難了,甚至會對層次單排序和總排序的一致性產生影響,使一致性檢驗不能通過;而集對分析方法用同異反模糊聯系度計算評價指標對于各評價等級的相對隸屬度,進而定量化評定樣本的安全類別,因其將“同一”與“對立”看成確定的,而將“差異”看成不確定的,即“中介不確定性”,此理論不符合中介值是確定的質量互變定理。基于此,本文將陳守煜在文獻[89]中提出的基于可變模糊集的對立統一定理應用于土石壩安全評價中,為土石壩安全評價提供一種新思路。
1可變模糊集對立統一定理簡介
對立統一定理是唯物辯證法三大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之一[8],定理簡要如下。
可變模糊集理論[1012]是在1965年Zadeh提出的靜態模糊集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了的,它以相對差異函數、相對比例函數為基礎,用嚴密的數學理論表達了唯物辯證法三大基本定理——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定理。可變模糊集理論在水資源評價、水質評價、水庫調度與防洪評價、災情評價、徑流預報、水利工程土地適用性評價等多指標、多屬性、多級別評價中有廣泛應用。土石壩安全評價也是屬于多指標、多屬性、多級別評價,本文用可變模糊集理論對立統一定理對土石壩安全進行評價。
[BT(2+1]2基于可變模糊集對立統一定理的土石壩安全綜合評價
2.1土石壩安全評價指標及標準值
影響土石壩安全的因素很多,如:洪水、壩坡尺寸、壩體結構、防洪調度與運行管理等。2000年12月29日國家水利部簽發了《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導則》(SL 2582000),將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分為“工程質量評價、大壩運行管理評價、防洪標準復核、結構安全評價、滲流安全評價、抗震安全評價、金屬結構安全評價”等七個專項,要求根據七個專項的結論對大壩安全進行綜合評價。《導則》將大壩工程性狀各專項安全性分為A、B、C三級,大壩綜合安全分為“一類壩,二類壩,三類壩”三級。其劃分原則是如下。
(1)對于規范中給出定量安全指標的,若為一范圍值,則復核結果大于等于其上限(或下限)的為A級,小于下限(或上限)的為C級,處于中間的為B級;若為一單值,則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其值的為A級或B級,反之為C級。
(2)對于無定量安全指標的,其檢查或復核結果無安全問題的為A級,存在直接危及大壩安全問題的為C級,兩者之間的為B級。
(3)對于三類壩,采用一票否決的辦法,即只要有一項為C級的,便定為三類壩;有一至兩項為B級的為二類壩,其余為三類壩。
本文參照《導則》,選取工程質量、運行管理、抗御洪水重現期、壩坡穩定安全系數、滲流安全、抗震安全和金屬結構安全為土石壩安全評價指標。其標準值也參照《導則》,將各指標安全等級分為A、B、C三級,大壩綜合安全分為“一類壩,二類壩,三類壩”三級,分別代表“大壩安全可靠,能按設計正常運行;大壩基本安全,可在加強監控下運行;不安全,屬病險水庫大壩”。
分級標準:對于抗御洪水重現期、壩坡穩定安全系數等定量指標,依據《導則》中各標準,例如:根據《導則》中表B1,3級土石壩防洪大壩安全分級標準為:[A:洪水重現期(年)≥1000]、[B:500≥洪水重現期(年)
3工程實例分析
引用文獻[7]的工程實例資料,土石壩斷面見圖2。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總長度126 m,壩頂寬5.0 m,壩頂高程81.7 m,最大壩高42.7 m,上游坡為干砌石護坡,下游坡為草皮護坡并設有排水濾體。工程等別為Ⅲ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工程于1964年6月動工興建,至次年4月大壩按設計基本建成,并開始渠系配套,于1972年基本完成。現場檢查的問題有:右壩頭上游坡嚴重漏水、溢洪道底板伸縮縫漏水、涵管嚴重漏水。
3.1安全評價指標值計算
如前2.1中所述,選取工程質量、運行管理、抗御洪水重現期、壩坡穩定安全系數、滲流安全、抗震安全和金屬結構安全等作為水庫大壩安全評價指標,其中壩坡穩定安全系數采用簡化畢肖普法計算,通過對定量指標計算和對定性指標采用專家打分,得出各指標值見表1。
本工程大壩按《導則》中方法和原則為“三類壩”,是因為《導則》中規定只要一項為“C”,工程就確定為“三類壩”,《導則》中沒有考慮各指標的權重,與實際情況有出入。
5結語
本文嘗試將可變模糊集對立統一定理方法應用于土石壩安全評價中,以拓寬土石壩安全評價思路。并應用于工程實例,通過實例分析獲得與基于集對分析的可變模糊集評價相同的結論,而此方法模型更簡潔、概念更清晰、方法更簡便。
參考文獻:
[1]季根蔡.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水庫大壩安全鑒定的綜合評價[J].紅水河,2007,(1):133136.
[2]姜樹海,范子武.土石壩安全等級劃分與防洪風險率評估[[J].水利學報,2008,39(1):3540.
[3]李 雷,盛金保.土石壩安全度綜合評價方法初探[J].大壩觀測與土工測試,1999,23(4):2228.
[4]李君純,李 雷,盛金保,等.水庫大壩安全評判的研究[J].水利水運科學研究,1999,3(1):7783.
[5]劉亞蓮,周翠英.土石壩安全的模糊層次綜合評價及其應用[J].水力發電,2010,36(5):3840.
[6]尉維斌,李珍照.大壩安全模糊綜合評判決策方法的研究[J].水電站設計1996,12(1):18.
[7]劉亞蓮,胡建平.土石壩安全的集對分析一可變模糊集綜合評價模型[J].人民長江,2011,42(11):9194.
[8]陳守煜.基于可變模糊集的辯證法三大規律數學定理及其應用[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0,50 (5):838844 .
[9]陳守煜.可變模糊集理論與模型及其應用[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
[10]王子茹.基于可變模糊集對立統一定理的水安全評價研究[J].人民長江,2011,42(9):13.
[11]王文川,徐冬梅,陳守煜,等.可變模糊集理論研究進展及其在水科學中的應用[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2,32(5):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