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

    第1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 小學美術 運用

    一、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好這個“開端”,使學生從新課開始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對于學生學習新知是至關重要的。上課開始,學生剛從課間活動轉入課堂學習,情緒還沒安定下來,教師這時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心態,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例如,在《面具》的教學中,一開始,我就向學生宣布先開個“化妝舞會”。隨著電腦里播放的一陣輕盈歡快的音樂,屏幕上出現各種小動物在蹦蹦跳跳,開晚會的熱鬧場面,同學們也紛紛上臺,領取老師自制的面具后翩翩起舞。這些面具中有美麗可愛的童話仙子,有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還有各種模仿動物的面具,美的美得動人,丑的丑得可愛。新奇、好玩又有些刺激,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過來,腦海中馬上出現各種有趣的童話故事,思維都凝聚在一起,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課堂情境

    在現代基礎美術教育中,教學氣氛的培養、渲染、烘托和把握是至關重要的。美術教育是一種注重人的精神活力以及人的審美情感行到全身心的提升和釋放有整體過程對教學氣氛尤為重視。利用多媒體電腦手段可以使教師更容易創設一個需要的課堂情境使學生受到感染,達到美育的目的。我們可以從電視節目、各種音像制品(錄像帶、光盤等),計算機網絡、書籍和現實生活中獲取教學所需的圖片、影像、聲音等感性材料應用于課堂教學。利用CAI技術,同時給予學生視覺、聽覺等全方位的信息,對學生的多種感官形成一種感染和沖擊,從而喚起他們審美和深知的欲望,這樣才能把被動的接受過程轉化為主體出于內心的沖動和要求。這一特點在欣賞課的教學應用中尤其具有優勢。如:在欣賞波提切利的《春》一課時,圖文并茂、聲畫合一的教學軟件成功地為課堂營造了一個唯美的氛圍:在《春之聲》中引導著孩子們感受著波提切利筆下的古希臘神話,古老的意大利哥特式教堂……變幻的畫面適時的講解讓孩子們靜靜地慢慢地沉入那歐洲古典的美中,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頭光環緩緩地向他們走來,一曲激昂的《歡樂頌》徹底將他們帶到了文藝復興的偉大輝煌中,也將課堂氣氛推向。從孩子們興奮而充滿神往的眸子中,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觸動,看到了審判意識的喚醒。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育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這就是一堂心靈體操課,學生在美體的意境中,體驗藝術的魅力,喚醒對美的向往,達到了心領神會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資源,突破教學重難點

    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障礙主要是體現在難以把抽象的事物轉變為簡單而形象的圖型,并表現出來。這些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創設和形象思維的幫助造成的,而網絡的運用則可以變抽象為具體,加上老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把握,從而突破學習的難點。如在學習一年級《過節啦》,如果只是靠課本里那些靜止的圖片,很難感受到過節的熱鬧氣氛,而如果是用多媒體播放過年過節場面,小朋友們很快就快樂地跟著跳啊,笑啊。又如,《剪窗花》,重難點是讓學生掌握窗花的不同紙張折疊和剪制的方法,但是如果僅僅憑借老師的一張嘴和現場的制作演示,學生還是不太能領會,甚至,有的學生根本看不到演示。但是我先用課件制作好窗花的制作過程,通過大屏幕演示出來,學生就更容易明白了,而且在授課時輕松不少。

    還有,在講授《點出來的畫》這一內容時,可讓學生在電腦上做點色游戲,用點或短小筆觸直接將原色、間色并置于畫面,通過視覺產生自然融合效果的方法。把電腦多媒體的圖片、音樂、色彩、交互及直接參與等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感受點彩畫的藝術魅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一般課堂所收不到的效果。通過電腦的直接參與,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充分地表示在畫面上,并在電腦上進行繪畫,比在畫紙上進行繪畫靈活性高出了很多倍、快了很多倍。

    四、多媒體在美術鑒賞中的應用

    欣賞美術作品過程中,教師利用電腦手段,配上音樂和解說詞,不僅能營造美的氣氛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而且能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數碼技術的應用使得我們利用多媒體能靈活自如地放大或縮小圖片,局部非常清楚地觀察畫面,這是其他手段難以作到的。利用Potoshop我們可以對一幅畫進行多種藝術風格的處理,例如版畫、水彩、模糊、扭曲等,也可修改明暗、顏色等,從多角度對畫面加以分析,把握藝術特色,豐富欣賞課的教學。

    任何一種新的媒體都是在原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媒體技術也不例外,它是單媒體的繼承和發展,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它既不是萬能媒體,也不是唯一媒體。多媒體課件從準備階段、稿本編寫、頁面設計操作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在設計過程中應把握好重點,恰當地運用技術,制作課堂上需要的課件。

    第2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中運用的意義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新聞、廣播、廣告信息每天從人們快節奏的生活中“流”過,卻很少被人記住。對于現代商業空間的設計者來說,怎樣在空間布局、色彩等藝術手段上加強空間藝術的表現力,提高受眾的感官享受,讓人過目不忘,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的商業空間設計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信息全球化的快速擴展,眾多國外的不同設計風格蔓延到中國,為中國的商業空間設計提供了眾多新的元素。然而,在當前的商業空間設計中,設計師面臨的難題是通過設計使消費者的動機與消費行為整合起來,營造一種獨特、新穎的商業展示空間,滿足顧客的心理需求和審美體驗。21世紀以來,新媒體藝術興起,它作為一種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手段,變革著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正逐漸滲入現代商業空間設計領域,對商業空間的設計方法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新媒體藝術在現代商業空間設計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增強商品與顧客之間的互動性。

    二、新媒體藝術的類型及特征

    對新媒體藝術進行分類,就其使用和展示的主要領域及相關范疇,大概可以分為數字藝術、移動藝術、網絡藝術、互動藝術、裝置藝術等。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征體現在:

    1.互動性新媒體藝術本質上是信息的雙向傳播和交流,新媒體藝術借助科技手段,改變了傳統媒體藝術中受眾被動接收傳播信息的單向傳播方式,讓人與物化的傳播媒介相互影響和交流。受眾可以通過對媒介的觸摸、身體移動、發聲改變作品的進程、造型甚至意義。這種互動特征使藝術作品與受眾之間也產生了一種全新的關系,受眾在面對新媒體藝術作品時,主動參與到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才能真正完成對作品的欣賞。

    2.非線性非線性的編輯方法是新媒體藝術在信息編輯形式和創作理念上的一種靈活多變、動態的信息編輯形式。新媒體藝術的敘事打破了傳統敘事線性的局限,引入了開放、能動、可變的時空語言。新媒體藝術的敘事特征主要表現為即時性、游戲性的開放結構。在這種敘事結構中,藝術設計者、參與者被允許在一個平等共享的語境下充分發揮想象力,理解甚至是建構藝術作品的敘事關系。

    3.虛擬性新媒體藝術憑借數碼技術實現了受眾對現實環境的虛擬重構。虛擬性使藝術與生活的關系發生轉變。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營造一種視覺、聽覺、觸覺類似真實場景的虛擬時空環境,為受眾創造一個以人為主宰的,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構想性的三維信息空間。

    三、新媒體藝術在不同商業空間設計中的運用

    1.新媒體藝術在商業舞臺空間設計中的運用在舞臺設計中,新媒體藝術的運用革新和突破了傳統舞臺藝術設計的呈現形式,它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新奇、多元化,為觀眾營造了現代科技和超凡藝術魅力兼備的視聽盛宴。新媒體藝術在商業舞臺設計中運用的主要形式有LED技術、3D技術和虛擬實現技術。LED技術主要運用于商業空間的背景屏幕的藝術建構和創作,它的展示方式靈活,使得舞臺設計更加方便和華麗。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3D技術越發融入人們的生活。舞臺空間的3D技術可以凸顯舞臺設計的立體感和景深感,可以為觀眾營造極強的時空沉浸感和場景構想感。基于虛擬互動系統的虛擬現實技術,讓舞臺空間設計得到更大的拓展。虛擬現實技術在商業舞臺空間中的運用,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虛擬世界與舞臺現實環境相得益彰的混合時空,有著極強的視覺沖擊性。近年來,舞臺空間設計已經開始嘗試使用影像與互動媒體技術作為敘事的表現手段。

    2.新媒體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公共空間是涉及衣食住行的日??臻g。城市公共藝術是公共空間審美的文化表達。新媒體藝術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迅速融入公共空間設計,在豐富人們視覺空間的同時,也增強了大眾的參與性,成為城市生活審美化的重要途徑。其表現方式主要是裝置藝術、多媒體和互動技術。

    第3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電子白板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但是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有利也有弊。那么,如何正確運用好多媒體教學呢?

    一 、多媒體教學要聯系生活實際,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

    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聯系生活中的問題,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讓數學更多地聯系實際,貼現實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采擷生活中的數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如教《豐收的果園》時,我制作了小動物們在果園里收果子的課件,生動的動畫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問孩子:“現在你就是果園的主人,你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有關數學問題然后小組合作解答,這樣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不但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作用,對數學有了一種親切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大膽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

    二、合理運用動畫,強化感知,促進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 。

    數學概念舍棄了具體形象的支撐而升華為抽象的文字,學生不易接受,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清晰地展示或無法觀察到展示過程。而多媒體技術集聲、光、色、動等于一體,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閃爍、移動、變形等功能,使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輕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內涵。 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的退位減法時,大屏幕上先出現小棒,兩捆和三根怎樣減去八根,學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試一試怎樣減,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確答案,出現畫面 :畫面上出現兩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學生擺的方法,知識老人把一捆小棒拆開,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知識老人邊做邊說,再加上適當音響和音樂。在這個過程,學生可以親自操作,可以親眼目睹這個過程,認識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關鍵就是不夠減的向前一位借一,在個位上加十再減。在一系列的動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反復操作,抓住重點,從而得到正確結論,學會知識,完成教學任務。這一環節,借助多媒體的色彩、閃爍、聲音、動畫演示,不僅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表象,促進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啟發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適時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展示優美的圖象、動聽的聲音、有趣的動畫,是創設情境的最佳工具。如何把這個最佳工具的優勢在課堂上發揮出作用來,關鍵是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鉆研,及對重點和難點的準確把握。比如在數學課中,新課上完后往往有幾堂練習課,如果練習課上就讓學生做習題,做完了書上的再做練習本上的,這時的學生可想而知,肯定的厭倦的。對于剛入學不久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更是坐不住的。那么怎樣更好地吸引學生呢?在9的加法的練習課上,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上課時播放同學們喜歡看的《西游記》,并講述孫悟空去西天取經在途中遇到做數學的情境,引出所需做的題目。"你們愿意和孫悟空一起比一比嗎?"學生做題的積極性很高,枯燥的練習題也不再讓學生討厭。當學生思維受阻時,問:"聰明的孫悟空想出辦法來了,小朋友,你們想知道孫悟空用的是什么辦法嗎?"學生的好奇心很強,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這樣引導,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效果很好。多媒體適時地參與進課堂教學中,不僅使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有了提高,還不會給學生帶來厭惡感。像前面的情境不可能每堂課都創設,大屏幕上的動畫一開始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時間一久,這樣的形式多了,就很難激起他們深層次的興趣

    四、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要“務實”

    在用多媒體課件時,不一定是課件越漂亮越好,場面越壯觀越好,關鍵在務實。但很多老師制作課件,不惜花時間、花精力對課件進行包裝,追求“新、奇、特”。過分注重畫面絢麗壯觀,對知識的涉獵更是面面俱到,整個課堂熱鬧非凡。在課堂上,學生把注意力放在了畫面的瀏覽上,把課堂掌握的重點卻拋之腦后。因此,制作多媒體課件要務實,讓實用性課件成為多媒體教學的主流,課件要求不必特別美觀,涵蓋的知識不必很多,只要能使抽象、難懂的內容變的直觀、易懂,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內化所學知識就夠了。

    五 、多媒體電子板書要與黑板板書相結合

    板書是教師配合講授和練習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綱契領地寫出來的講授提綱或者畫出來的圖表。在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時,教師要板書課題;在引入概念時,要板書定義;在探究規律、研究性質時,要板書定理推論;在分析解題思路時,要板書主要的思考路徑;在證題或解題時,要板書證明或解題的過程;在復習與總結時,要板書知識的結構及其內在的聯系,以及主要的結論和注意之處。雖然這些層面有的可以用多媒體代替,不過板書是學生模仿的藍本,像一些數學符號的書寫、圖形圖像的畫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開始就使用多媒體代替。如必須讓學生明白函數圖像的產生過程:列表—取值—計算—描點—平滑連結之后,才能使用媒體畫圖像,否則學生對知識的產生過程模糊,在紙上就不能正確地畫出函數圖像。

    六、用多媒體教學要注意節奏,避免走馬觀花“看電影”。

    在使用媒體課件教學時,要根據課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課件,課件始終應服務于教學而不是教學圍繞著課件。但好多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課堂容量大,教學進度快,播放畫面如走馬觀花,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接不暇,吃了夾生飯,多媒體教學變成了看電影。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該使用的時候使用,不該使用時不用,避免教師急于向學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課件從頭到尾演示給學生,學生因此而傾倒,一堂課下來,學生只感到欽佩,而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

    七、對多媒體教學目的要明確

    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目的不明確,認為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多媒體自己的教學就先進、教學手段就現代化、學生就能學的好,這樣恰恰忽略了多媒體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這一特性。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目的要明確,切忌不考慮教學實際,把課件制作的色彩艷麗、變化多端,讓人眼花繚亂,各種聲音輪番上陣,極大地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的延續性有違多媒體使用的初衷。

    八、盡量地讓學生參與到課件的制作和操作過程中來

    第4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關鍵詞:云計算;新媒體;網絡;挑戰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20-4829-02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n the Visual Field of New Media

    WU Yue

    (The Architecture and Art Colleg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Changsha 41001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network in people's lives are also popular, cloud computing has gradually entered people's life. New audio-visual media to cloud computing as the basis, through the high-tech brings new feeling to listen to,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welcom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cloud computing and new media, and then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n audio visual field of new media, then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Chinese audio-visual new media terminal market integration.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new media, network, challenge

    云計算時代的到來,給整個媒體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方向以及更大的發展前景,使媒體產業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形式也越來越有創意、搭載的終端也多種多樣??梢哉f云計算不僅是一場技術上的巨大變革,更是一場商業模式的變革。云計算的價值不斷在落地應用中嶄露頭角,而大數據的潛能也正在逐漸被激發。有相關研究機構預測,2013年已有80%以上的企業采用云計算的方式構建信息系統。視聽新媒體是一種全新的相對獨立的媒體相態,把視聽內容作為重點,通過互聯網等高新技術手段傳播,對現有媒介格局以及媒體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1 云計算及新媒體的概念

    1.1 云計算的概念

    云計算是依賴于互聯網而形成的一種模式,可以說它是互聯網相關服務的增值項,它通過互聯網提供虛擬化的資源。這里所說的云,就是無法掌控的,無法感知的網絡的一種形象的說法。云計算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大型計算機實現從客戶端到服務器的大轉變之后的計算機史上的有一大重要突破。行業內的推廣者認為云計算的出現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能夠使企業更加迅速地部署應用程序,并降低管理的復雜度及維護成本,及允許IT資源的迅速重新分配以因應企業需求的快速改變。

    1.2 新媒體的基本概念

    近幾年來,新媒體是業界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但是對于新媒體的概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聲音。對于新媒體的定義有以下幾種界定方式。

    第一、根據時間界定。在最近十年之內因為技術變革而出現的全新的數據消息等的傳播形式,又或者其實一直都存在但是未被發現,在某些特定的場合體現出其在傳播渠道等方面有借鑒價值的載體都可以稱作新媒體。當然,這樣界定只是基于“新媒體”這個詞的表面的含義,比較淺顯。

    第二、根據數字技術界定。將所有的傳統的媒體同姑婆數字化改革之后其呈現的業務形態就可以稱作新媒體。這樣界定相對于時間界定的方法來說其內容更加廣泛。

    第三、根據互聯網技術界定?;ヂ摼W技術中的IP網絡協議中就將近年出現的與網絡媒體有關系的視聽業務形態稱為新媒體。這種界定的方式比較片面,排除了廣播等傳統的媒體。

    2 云計算技術在視聽新媒體領域的應用

    任何一件新事物的產生都應給當前的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本身才會有生命力。云計算也不例外,只有使云計算真正的能做到給人們的生活帶去便利,使生產效率提高才能被廣泛運用到各行各業,而不是曇花一現。現階段,云計算技術主要運用在視聽新媒體方面,給試聽新媒體帶來很多改變和突破。

    1) 使存儲數據空間更大。媒體行業本身就要不斷地與各類數據打交道,所以需要很大的空間去存儲,去整理歸納這些數據?,F在,隨著高清鏡頭的出現,各種素材也被高清化,所以,數據量也越來越多,其增加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云計算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云計算是一個虛擬的存儲空間,它能夠滿足現階段媒體行業對存儲體容量的考核。

    2) 使編碼更加多樣化。媒體行業的音頻視頻的編碼技術也在不斷發展與創新,所以,編碼的方式也多種作樣,能夠使各類素材具有共享性。比如,在一個會的現場,各大電視臺或者影視機構都在對素材進行拍攝,但是,所使用的拍攝格式不一樣,云計算的使用可以讓各種擱置能夠隨意的轉換,使媒體資源能夠實現快速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通與傳播。

    3) 使業務更加多元化。云計算在視聽新媒體方面的成功運用,使各種媒體的新技術也紛紛涌現,使得越來越多的傳統業務都采取信息化、網絡化的方式謀取更多的業務需求。同時,隨著媒體行業業務系統的更新,使得行業內部信息共享及數據交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3 云計算技術與中國視聽新媒體終端市場融合的發展趨勢

    3.1 中國視聽新媒體終端市場發展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較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大眾對其的接受程度也是比較高的,中國視聽新媒體終端市場發展事態良好。

    3.1.1 云計算技術將和視聽新媒體終端融合發展

    云計算通過使用互聯網的方式,成功實現了計算機與其他設備的資源共享及數據的交換,比如說,云計算機與智能電視機。云計算的使用使智能電視機實現了從本地到云端的互動共享,讓用戶無需將各類資源、應用保存至本地,就可以隨時欣賞使用海量的云端服務,大大加強了智能電視的實用性,并為智能電視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2011年8月開始,海爾、創維等六大本土彩電品牌相繼推出采用云計算技術的智能電視產品。同時,云計算的應用也不僅僅局限于固定屏的終端,移動終端上也有很好的應用?;谝苿咏K端的“移動云計算”,已經成為移動終端廠商關注的重點。蘋果推出iCloud服務,將云計算服務應用和移動終端深度融合,以移動終端來推動“移動云計算”應用的推廣,再通過應用服務黏合用戶群,兩者彼此交融發展。國內的阿里巴巴、華為、宇龍酷派等廠商推出云概念手機,并在不斷探索云計算應用與移動終端融合發展之路。

    3.1.2 視聽新媒體終端在人機操控方面將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設計

    對于智能電視,在未來的人機操控方面將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設計,并以手勢操作、語音控制等新穎的操作方式為發展趨勢。在2012年的CES展會上,許多企業推出的智能電視新品都在進行操控方面的新嘗試。在本次展會上,三星推出的智能電視內置了高清相機和麥克風,通過語音控制、動作控制和面部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了用戶與三星智能電視間的緊密互動關聯。而聯想在本次CES展會上推出的智能電視Idea TV除了支持人臉識別和部分的語音控制外,這款產品的遙控器還具有類似于蘋果Magic Trackpad觸控板的功能,可以通過相應區域的觸摸感應來實現操控。

    對于移動終端,將會通過體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對產品的重新定位和全方位升級,從而提升人體交互體驗。對于體感技術,移動終端將成為體感游戲硬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機交互的載體,使終端的功能得到了延展。對于人工智能技術,強調的是更先進、更便捷的交互體驗,如iphone的Siri的設計就是通過用戶的語音命令做出反應的一種新型交互式操作。這樣的新技術可以解放用戶的雙手,為移動終端帶來全新的改變。現階段這些技術尚未成熟,但是未來隨著核心技術的升級將會對終端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3.1.3 多屏互動將成為中國視聽新媒體終端的發展方向

    多屏互動指的是計算機、智能電視、智能手機以及各種智能終端之間能夠實現資源數據的共享。多屏互動的具體應用,是通過在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安裝智能的操作控制軟件,讓其在無線網內自動連接上智能電視,并且可以將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展示的信息同步傳送到智能電視上。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連接智能電視,與智能電視共享視屏、圖片等。還可以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操縱智能電視,完成類似遙控器的功能。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擁有更多的職能?,F階段,多屏互動已經成為智能電視、智能手機廠商的重要營銷賣點之一。包括華為、中興、小米等公司都在極力推動多屏互動這一功能。

    因此,多屏互動無疑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應用,能夠使視聽新媒體終端充分融合在一起,改變傳統的接收模式的同時,也提升了用戶的體驗。這將成為視聽新媒體終端未來的發展方向。

    3.2 媒體領域面臨的挑戰

    1) 海量數據資源的整理與存儲?,F在是一個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可以真正做到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所以為了滿足廣大用戶對新聞的關注速度,所以,新媒體必須要對國內外各類音頻、視頻、文字報道等做一個快速的、正確的處理,完成對其的整理與存儲。

    2) 海量內容的加工與檢索。廣大用戶的需求并不一樣,為了最大范圍地滿足用戶的需要,必須要做好加工與檢索的工作,方便用戶快速得到其想要的信息??梢酝ㄟ^關鍵詞對所有的視屏、圖片等做一個整合,比如,輸入關鍵詞跳水,就會整合出所有跳水比賽的視頻集錦,為用戶提供足夠多的資源供用戶觀看。

    3) 終端要求變多。智能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出現是人們對智能終端產生了更多樣化的需求。比如,人們希望可以安裝智能的門窗通過手機來控制門窗的開關,從而實現現代化的居住環境。所以,必須要積極研發,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4) 投資效益難以實現?,F在的信息化使得很多系統的使用都是免費的,這就使得投資成本很難在短期內賺回來,所以,在系統的推廣過程中一定要切實做到服務于用戶,廣泛挖掘客戶,這樣才能提高影響力與競爭力,為自己在無形中獲得財富。

    3.3 媒體領域面臨的機會

    媒體領域在面對上述挑戰的同時也存在著重大機會?,F代人越來越依賴于智能化的設備,可以利用云計算技術構建一個廣闊的,內容豐富的網絡結構,其中可以承載海量的應用程序、內容、個性化的服務、互動的小游戲、精彩高清的視屏等等,以滿足各類用戶的要求??偟膩碇v,云計算在媒體領域的運用有很多,例如:信息登錄系統、個人安全賬戶、個人原創版權等各個方面。同時,應用暈計算技術不僅樂意有效的剪輯整理海量內容,還可以讓用戶體驗到終端革命性的變化,也可以幫助運營商成功整合業務和網絡,提高其投資的效益。

    云計算的使用改革了視聽新媒體,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將云計算運用到其他行業,比如電信行業、導航等,讓高科技真正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人們充分感受到高科技帶來的方便于快捷。這樣人們的生活節奏、生活方式甚至生活態度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萍家I未來的發展,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科技,讓科技服務更多人、更多方面。

    參考文獻:

    [1] 余偉平,李信.基于云計算的空間信息處理技術展望[J].江西測繪,2012(6).

    [2] 糜晨杰.淺析云計算在電信運營商的運用[J].互聯網天地,2013(3).

    [3] 龐井君.中國視聽新媒體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新聞戰線,2011.

    第5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數字化;文物遺產保護

    一、基于新媒體和數字化技術的寧波文化遺產傳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其具有的認同感與歷史感更好地促進了文化多樣性以及激發人類的創造力。寧波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根脈深厚的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形成了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自古以來,作為港口城市,寧波海洋文化更是重要的地域特色,種類極其豐富。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寧波的傳統文化資源正在不斷地被侵蝕,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嚴峻的挑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已進入互聯網時代即Web3.0時代,社會生活正在被網絡和數字媒體技術滲透,并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顛覆了傳統的價值觀念,因此,寧波的傳統文化也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此同時,數字動畫技術及三維虛擬仿真交互技術作為一種創意表現形式與傳播手段,正在逐步引入到傳統文化傳承當中,運用現代動畫技術將傳統文化資源數字化,已經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前景,并得到了人們的充分認可,這已經成為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方式。新媒體技術是通過數據形式來傳輸內容,其依附于內容數字化并形成互動的傳播方式。有學者將其界定為網絡傳播方式,稱之為“第四媒體”。新媒體技術包含了基于互聯網相關的很多技術與傳播方式,其優勢顯而易見,所以,運用新媒體技術對寧波地域文化遺產進行項目的應用研究與推廣,將更有效地保護與傳承寧波的傳統文化。為此,我們基于寧波地域文化遺產,以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主線,展開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保護與推廣,圍繞本地民居、村落、寺廟、遺址、海洋文化等進行調研,最選取寧波海洋文化和寧波保國寺兩個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推廣。同時,運用新媒體數字動畫技術、三維虛擬仿真交互技術,結合Flash、3DMAX、Maya、Unity3D、PS軟件平臺,對寧波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轉換與推廣,制作成動畫短片和虛擬仿真交互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普遍歡迎。

    二、新媒體技術與寧波文化遺產推廣的路徑

    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注重技能、技術、工藝和制作過程,參與體驗是其中重要內容。如何增加傳統文化傳承的體驗感,是決定寧波文化遺產推廣成敗的關鍵。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各地開展了一系列文化遺產保護與宣傳教育,使文化遺產傳承的理念已經逐步深入人心。但如何更好地有針對性傳承物質文化遺產,解決文化遺產資源不足與推廣工作面廣量大的矛盾,是當前寧波文化遺產推廣面臨的主要問題。利用新媒體技術對寧波文化遺產進行推廣,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有效路徑。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文化遺產予以創新地表現,符合于現代人們的審美觀與訴求,對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以與傳媒、動畫、游戲、旅游等文化企業合作,共同創造出具有更高價值的旅游產品與文化產品。對于非物質類文化遺產,我們使用數字動畫技術進行了開發應用探索,比如以寧波海洋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在動畫創作前期,先對寧波海洋文化的海洋景觀、民俗文化進行前期調研,然后在原畫、分鏡頭、場景、人物角色設計環節中進行融入,讓生活場景、故事典故、地域文化等進行多角度貫穿,并通過二維、三維動畫技術進行效果表現,讓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氛圍。對于物質類文化遺產,我們則使用三維虛擬仿真交互技術進行制作與應用,以寧波保國寺為例,我們首先對保國寺周邊地理環境及建筑進行數據的采集,然后繪制矢量地形,利用三維軟件對現有建筑數據進行虛擬模型及貼圖的制作,最后導入引擎進行燈光布陣及后期處理,導出虛擬交互產品。文化遺產通過這兩種數字化表現形式,可以在旅游景點、互聯網、推介會、博物館進行數字化交互展示與傳播,為傳統文化遺產在新媒體時代中的保護與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多形式的表現方式提高了大眾的參與度與體驗感,極大地增強娛樂性和觀賞性。寧波有著許多古老悠久的物質文化遺產,如寧波海洋文化、寧波幫精神,但文化看不見,摸不著,如何能給人留下印象,所以我們將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對此進行虛擬體驗設計,構建環境,讓旅游者體驗。文化遺產通過這新媒體技術的數字化表現,把它變成用戶可觸及的東西,跨越時空的約束。有的還可以開發成手機APP端或PC端的文化類游戲,多形式地提高大眾的參與度與體驗感,增強文化的娛樂性,形成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新亮點。新媒體技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相互借力、相互促進。新媒體技術提升其表現與傳播方式,賦予文化遺產傳承以全新的形式與內容。另一方面,必須清楚地看到,新媒體技術是技術手段,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是核心內容,切不可本末倒置,喧賓奪主,給文化遺產傳承帶來負面影響。

    作者:江利利 張磊 單位:寧波大紅鷹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琳,張薇,于海霞.信息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構建[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04):158-159.

    第6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初中地理作為一門知識性、常識性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知識講授的有用性以及高效性。隨著新課標的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教師應該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成了一大難題。我認為,在新課標下的初中地理教學應當加強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中的運用,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一、讓地理充滿樂趣

    初中地理的教學改革應該從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在現今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如果地理教師過多依靠教材進行教育教學,過多強調地理知識的熟記以及地理定式思維的訓練,那么整個教學過程中就會使學生缺乏學習地理應有的樂趣,在專注知識背誦的過程中忽略了培養學生能力這一目標的達成。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的欲望以及目的是相當不夠的,而興趣以及愉悅的學習環境反倒成了學生認真學習的前進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地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貫穿于初中地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設相關的情境,從而更好地創設相關的活躍的課堂氣氛,進而有效地將初中地理教學由靜而動進行知識的展示,從而更好地讓學生學習抽象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中國的疆域》這一節時,我就用多媒體教學載體營造出一幅又一幅祖國壯麗河山的圖畫,并配上一些愛國歌曲,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再如,在講授《中國工業》這一節時,我特意讓學生觀看了德國的創意搞笑廣告《如果沒有工業》,讓學生在笑聲中認識到工業的重要性。

    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相關信息技術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

    愉悅的教學環境將大大提升整個教學質量。

    二、電子地圖――多媒體地理教學的重要載體

    地圖是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地圖來進行地理教學,讓學生養成利用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當然,在對學生培養其讀圖能力的同時,應當教會學生學會看地圖,能正確地看懂地圖。然而,傳統的紙質地圖有很多缺點,如攜帶不方便,課堂展示比較困難,地圖信息更新困難等。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普及,電子地圖的運用也進入到了地理教學的課堂中。和傳統紙質地圖相比,電子地圖有著紙質地圖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比例尺可以任意放大縮小、方便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事物、地圖信息更新速度快、可以方便地展示不同類型的地圖;結合生活實際,快捷地設計出行路線等。因此,教師可以有效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呈現各種各樣的地圖,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地圖的存在,并且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從而更有效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

    在地理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地用文字進行表述,學生是相對難以理解的,學生大多無法正確判斷出整個地理過程,而如果用地圖進行輔助理解,就方便很多,也更加形象生動。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效運用各種各樣的多媒體等信息技術來呈現相關的地圖,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地圖,并且,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創設相關的動態讀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變化中學習地圖,在動態中認識地圖。除此以外,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等相關的信息技術來進行地圖呈現,幫助學生理解,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養成用圖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而更好地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初中地理作為一門知識性學科,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知識講授的有用性及高效性。隨著新課標的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教師應該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成了一大難題。因此,在初中地理的日常教育教學中,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準繩,有效結合信息技術連同初中地理教學,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幫助學生完成從“學習地理”到“愛學地理”的轉換,以求進一步提高初中地理教學

    質量。

    參考文獻:

    第7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一、美術欣賞課直觀生動

    過去要上好美術欣賞課,教師需要搜集大量的圖片、幻燈片或錄像帶,并且在講課時需要大量的口頭講解。因此,不少教師把上好美術欣賞課視為畏途,本來應該非常生動直觀的美術欣賞課,變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

    借助電腦多媒體信息技術,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果大為改觀,只要教師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把存有美術欣賞數據的光盤裝進光驅就很容易了。當欣賞經典美術作品時,鼠標一點,某個畫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資料就會出現在眼前,不但可以窺見作品的全貌,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觀察,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馳騁中外,在藝術的長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間飛翔,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

    當欣賞建筑藝術作品時,借助電腦多媒體,不但可以用常規的視覺方式欣賞建筑物靜態的形或內部構造,而且可以做動感演示,讓建筑作品旋轉活動起來,讓學生欣賞建筑物的多個側面。比如:使用這種手段在中年級的《立體構成》與高年級的《組合形體寫生》一課中,可以充分體現它的優越性。學生可以按照預先設置的瀏覽路線,欣賞周邊的建筑外形,瀏覽一座座建筑物的內部裝飾,陳設,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間的建筑風格。又如:在小學低年級的欣賞課《各種各樣的建筑》中,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不同類別的電子圖片和指導性的網頁瀏覽路徑,深刻理解到了建筑的不同種類和功能,以及建筑的文化背景。這種效果是一頁美術建筑圖片,無法比擬的,也是空洞的理論所無法達到的。

    我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伊始,演示一段展現海底世界的視頻影像進行欣賞,絢麗的色彩,變化無窮的神秘海底,以及優美的音樂,給學生的視覺、聽覺以美的享受,使課堂教學進入輕松、愉悅的氛圍,這樣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探究新知識奧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們帶著強烈地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達到了“課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學效果。

    在欣賞其他種類的美術作品時,如雕塑,工藝美術等,教學效果同樣是顯而易見的,概而言之,美術欣賞課借助電腦多媒體教學,有三點優越性:1、光盤資料信息容量大,選擇性強,學??梢杂糜邢薜目臻g建立一個美術欣賞電子圖書室;2、電腦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圖形、文字、聲音有機結合,使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打破“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使“精講”,“多練”成為現實。

    二、工藝設計方便快捷

    小學美術課程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因此欣賞課、工藝課、設計課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藝與設計基礎教育中,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學生要做大量的練習,由于這類教學內容的圖形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示范畫的制作或作業的完成都非常耗時費力。電腦軟件中提供了許多的繪圖工具和編輯命令,學生在電腦中可以進行各種幾何圖形的組合、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作業。比如:小學五年級的《形的重復》一課中,學生可以在網絡中查尋基本圖形,然后利用畫圖中的復制、剪切、粘貼等命令,很輕松、簡練地設計出自己喜歡的重復構成圖形,并可以自由換取顏色,甚至可以利用繪圖工具使基本圖形任意旋轉角度,學生可以很快的看到自己設計的作品。

    又如傳統圖案中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等在電腦中生成圖形都是比較容易的事情。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等元素的構成,以及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發射構成、反轉構成等一系列構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電腦中利用繪畫工具呈現出來。以重復構成為例,在電腦中用繪圖工具如(直線工具,曲線工具,圓形工具等)繪出一個基本形后,按設定的骨格排列方式,選擇某些編輯命令,都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重復構成圖案,避免了徒手制作中枯燥的重復勞動。

    如果軟件中安裝了中文美術字庫,各種字體(如宋體、黑體、圓體、綜藝體、楷書、行書等)的選擇使用,對字形進行位移、縮放、拉伸、傾斜、立體化、材質化等編輯處理,就會得心應手。過去在平面設計中遇到的大量復雜的手繪難題,在電腦上就很容易地得到解決。

    電腦美術設計操作靈活多樣,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作業完成后學生很自然產生成就感。對于造型能力、創造能力尚低的小學生來說,運用電腦設計可以彌補手繪基本功的不足,同時還可以加強創意、想象、欣賞、評論等能力的培養,滲透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三、繪畫教學的多樣化

    電腦美術的另一個領域是電腦繪畫,這是另外一種藝術創作手段,手工繪畫和電腦繪畫兩種形式的結合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電腦繪畫有很大優勢。小學美術教育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側重的是素質教育。以繪畫技能為中心的舊教學模式是不全面的,讓學生了解不同畫種的表現技法與藝術特點,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第8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一、叩開學生的心扉——自主學習,讓學生的“心”動起來

    自主學習,概括的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情景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參考資料,借鑒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的”。因此,創設有利于學生建構知識的教學情境,在自主學習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而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創設特定的美術情境并提供一定的感性知識,同時還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審美的想象力。比如,教學小學一年級第二冊《吹泡泡》一課,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泡泡世界”的童話情境。在多媒體課件中,有泡泡變的太陽,泡泡變的小女孩,小女孩乘著泡泡遨游世界……這一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這時我讓學生拿出課前布置他們準備的一瓶吹泡泡的制劑,大家一起使勁吹起來——大大小小的泡泡“唰”地竄了出來,在空中飛舞。教室里充溢著學生的激動與興奮、歡樂與笑聲。他們的“心”動了,都想把自己的想法畫在電腦上……個性在“情境”中被充分張揚,激情在“情境”中得以澎湃。這種動人的情境是一種“清水出芙蓉”的自然,是自身的生活體驗與學生心理特點的完美契合。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高,自主學習的意識也很強,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動地參與學習,此處,多媒體技術發揮了它的獨到之處。

    二、啟動學生創造的閘門——探究學習,讓學生的“手”動起來

    探究學習是指給各類學生提供適合自己發展的實踐機會,培養探索問題的意識。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的直觀、生動等優勢引導學生自行探究,或在設計投影片、軟件時,充分考慮學生思考的余地,有意識地留空白,讓學生的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鼓勵他們創新,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例如在教學《在運動場上》一課時,我沒有講解人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動態關系。而是在電腦上出示課題:“我最熟悉的人”,然后說:“同學們,能不能說說你最熟悉的人有什么特點?”等到每個學生以不同的方式說完后,我用電腦展示了部分學生在操場上賽跑的場面。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人運動時的動態。然后再讓學生欣賞一段錄像:“世界名畫中的人物”,請同學談談對作品的感受及評價,還鼓勵學生討論交流,通過探究,學生掌握了人物動態繪畫的一些基本特點,這為他們進一步學習人物畫打下良好基礎。就這樣,課堂中的一個教學難點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幫助下,變的簡單、輕松了。

    三、創建學生合作的平臺——合作學習,讓學生“互動”起來

    合作學習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家長、學生與其他人的共同學習,通過參與、互動、交流,給每個學生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心理學研究表明,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效果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而多媒體技術積眾多教學手段的優點于一身,可以在最段的時間內使學生進入角色,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教學《基本形的變化》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合作互動起來,我在電腦上畫了九個格子,在中間的格子里畫了一棵樹,然后引導學生想象:這棵樹的旁邊有什么?上下有什么?誰能把這些空著的地方補充完整?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边@樣的提問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這時,我乘機叫學生以“開火車”的游戲形式輪流到電腦上對教師的畫進行補充添畫。而下面的同學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看誰添的又快又美。把最美的作品在電腦繪畫作品展板上展出。此時,可以說所以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競賽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學中創設一些充滿競爭力的活動,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勝心,而且能起到以競促學,以競促動的好效果。通過競爭,參與課堂活動的人數由少數轉為多數,由點轉到面。以點促面,生生互動,這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合作意識。學生會在課堂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友誼,也體驗到在集體中探求知識、積極參與的樂趣。

    第9篇: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范文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在數學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例如,在學生初次接觸幾何圖形時,教師應適當運用多媒體,引進“圖形運動”,對平行線、平行四邊形、等腰三角形和圓中一些比較直觀的基礎知識,使原來呆板的圖形變活。這既優化了教學過程,也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克服學習障礙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如,教學平移、旋轉、軸對稱等幾何變換時,在電腦上動畫演示圖形變換比在黑板比畫易懂,直觀得多。幾何圖形的變換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位置,通過圖形的變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

    三、運用多媒體,減輕教學負擔,提高教學效率,關注校外

    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提供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提供給學生無限的學習空間和時間。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增加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通過多媒體技術我們還可以將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在勾股定理教學時,我在課前就布置了預習,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尋找勾股定理的內容及證明方法,上課時向全班展示,由于證明方法各異,本來一節枯燥的定理證明課變得氣氛活躍。

    四、運用多媒體,化難為易,增強學生自信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采取多媒體計算機能融聲、形、色等為一體的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內容具體化,并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將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之間實現靈活的相互轉化,使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現象等再現于教學中,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激發學生的信心。

    五、運用多媒體,設計娛樂性練習,有效鞏固新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币虼宋覀兛梢岳枚嗝襟w技術來編寫有針對性的練習,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輕松鞏固已學知識。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2tv成人影院| 成人免费福利电影|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的|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