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醫學研究方向范文

    社會醫學研究方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醫學研究方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社會醫學研究方向范文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一、本問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1.理論上,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一命題的基本問題進行哲學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確處理基本問題與其他問題之間的辯證關系;有助于構建并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理論構架體系。

    2.實踐上,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問題及其路徑選擇問題,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當中的培育和踐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的的實現和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

    3.學科建設方面,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發展的內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宣傳和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陣地,屬于理論二級學科范疇,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問題及其路徑,有助于豐富理論二級學科建設的內容,從而也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持。

    二、國內外關于本問題研究的現狀

    本課題研究既需要梳理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國內外關于意識形態建設和意識形態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這兩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為本課題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關于意識形態教育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研究

    國外學者不僅始終關注意識形態問題,而且也十分關注意識形態的教育問題,主要集中于德育課程理論和德育課程實踐的研究上。對如何把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贊?巴里的《當代道德教育理論》等,基本觀點認為,把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論的核心,在教學方法上,反對灌輸,強調受教育者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繼而黨的十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為二十四個字,學術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研究也隨之繁榮起來。國內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豐碩。如韓震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探索》等等。論文方面數以萬計,如陳力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的國外學術維度》、周中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韓振峰的《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基本途徑》,等等。研究的主要內容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實質和內容、必要性與可能性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經驗總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徑和方法等。

    2、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理論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研究成果也十分豐富。如周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三個轉向及實現》,劉崢《大學生認同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等,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意義、方法、對策以及路徑方面的研究。

    (1)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理論課之關系研究

    做這方面基本問題研究的成果還比較少,其中釗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關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討,他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間具有相當緊密的聯系,思想政治理論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辯證統一的。[1]

    (2)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難點及存在的問題研究

    薛明珠、陳樹文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考》一文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難點進行了深入地思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難度;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層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進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學方法陳舊、形式單一;教學效果評價困難。并提出了具體惡實施途徑:以實踐活動為載體,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拓展第二課堂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行多元化評價方法。[2]

    陳延斌、周 斌則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查與思考》這篇文章中,分析了當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圍的弱化;實用主義增強與理想信念弱化交織;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要性的認識顯現出兩重性的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亟待改進的問題與環節,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對于實現有效融入具有極大的意義。

    (3)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施路徑研究

    胡綠葉、何菊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路徑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條路徑選擇:以提升教師素質櫧鸕悖展開理論研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現為主線,精選教學內;以大學生認知律為導向,創新教學方法。以校內外教學資液為載體,拓展教學途徑。邵 銀 、余 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側重點》分別從四門思政課特點出發,提出了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側重點問題:“基礎”課重在幫助大學生厘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邏輯結構,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統文化資源;“原理”課教學重在幫助大學生理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指南;“綱要”課教學側重于講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寬廣的歷史視野和深厚的歷史積淀 ;“概論”課教學重在講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屬性,提高大學生對價值觀的鑒別和選擇能力。陳宗章在《社 會 主 義 核 心 價 值 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思考》一文中設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現路徑:規范化路徑,即合理規范設計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計劃大綱,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依據,使之成為總體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組織、有秩序地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際效果,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評估機制;生活化路徑,即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體現生活內容,在生活敘事中展開實踐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成為大學生生活的新常態;社會化路徑,即搭建社會化的教學實踐平臺,展開廣泛的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加強大學生面向社會的志愿者活動等。王占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幾條途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及內容體系,從根本上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大學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從手段上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大學生所認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撐體系,從環境上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大學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國內外關于意識形態基本范疇、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為開展本課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鮮有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及局限進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徑和策略等方法論上”的研究,體現出一種急于求成的傾向,而對一些基本的理論維度和文化維度問題缺乏細致的思考和探索。

    3、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條件研究不足,對融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缺乏足夠的重視。

    4、技術性路徑研究呈現出簡單重復的研究狀態,缺乏可操作性的創新。

    5、缺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中存在誤區的思考。

    參考文獻:

    第2篇:社會醫學研究方向范文

    關鍵詞:轉化醫學;七年制;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53-0024-02

    轉化醫學是近十年來國際生物醫學領域出現的新概念和重點研究方向。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又稱轉化研究,提倡以患者為中心,臨床醫生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由基礎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將基礎科研成果快速轉向臨床應用,解決問題。通過打破基礎研究與臨床醫學之間的障礙,保持臨床醫生和基礎研究人員的密切合作,服務于患者?!稗D化醫學”這一名詞在1996年的Lancet雜志第一次出現,科學家Geraghty指出了轉化醫學的“BtoB”概念,并指出這一概念的含義是雙向的,即“從實驗室到臨床和臨床到實驗室”的過程,也就是“bench to bedside to bench,BtoBtoB”的過程[1]。研究者明確提出,轉化醫學理念是雙向、開放、循環的轉化醫學體系[2],轉化醫學的核心是要將醫學、生物學基礎研究成果,迅速有效轉化為可在臨床實際應用的理論、技術、方法和藥物[3]。而我國著名學者鐘南山教授認為,在我國,轉化醫學的內容既包括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還包括從臨床中提煉問題,進行基礎研究,再回到臨床,以及從經驗到循證的過程。

    轉化醫學已經成為醫學發展的熱點,直接影響臨床醫療模式的發展和基礎研究方向的確立,并將會逐漸影響醫學生基礎和臨床教育。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造就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在七年制醫學生從基礎課向臨床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引入轉化醫學的內容,有助于學生由卓越的醫學生成長為卓越醫生。

    一、在臨床教學中引入轉化醫學內容的必要性

    (一)七年制臨床專業醫學生開始臨床課程遇到的困難

    七年制臨床醫學生在臨床理論課學習、臨床實習階段和研究生學習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如:基礎課程學習與臨床課程學習間隔時間較長,學生容易將基礎知識淡忘,如何將基礎醫學的學習順利過渡到臨床醫學的學習;臨床理論課的學習如何順利過渡到臨床實習;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怎樣將臨床技能培訓和科研能力有機結合。七年制臨床專業醫學生在基礎醫學學習階段的學習方式以課堂講授和實驗室實驗為主,在進入臨床階段理論課學習后,很難有機會接觸基礎實驗。學習內容與之前有較大變化,學習環境也有差別,每次變化均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

    (二)現代醫學的發展擺脫了舊有的模式,對醫學生的要求也相應提高。

    上世紀70年代,美國醫生恩格爾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強調健康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良好的完美狀態,體現了醫學的系統整體觀。盡管醫學模式的轉型尚未完成,但已然勢在必行,這就要求醫學教育必須讓醫學生適應新型醫學模式的需要[4]。在我國的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中,基礎教學和臨床應用被隔離開來,缺少對醫學生的人文教育。這種基礎理論與臨床實際分離的醫學教育,不能適應醫學改革的需要,也不是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如何突破這種“瓶頸”,是當前醫學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轉化醫學理念在臨床實踐和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恰好可以幫助醫生、臨床教師和醫學生適應傳統醫學模式到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

    二、將轉化醫學理念貫穿于內科學的帶教過程中的探索

    (一)將轉化醫學的理念逐步運用到見習中

    學生剛開始臨床理論課學習時,普遍感到有一定的困難,理論課的教學有嚴格的時間和內容的安排,任課教師介紹轉化醫學的新進展的機會相對較少。而在見習的時候,教學內容的安排相對靈活一些,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提問、思考,帶課教師也可以有時間和機會結合臨床具體病例將轉化醫學中的成果安排到教學內容中。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在學習慢性胃炎、胃潰瘍時,將Marshall和Warren發現幽門螺桿菌,提出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學的事例穿插其中,加深了學生對慢性胃炎、胃潰瘍病因、發病機制和治療的理解和記憶。兩位醫生對事業孜孜以求的故事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潛移默化中也使學生了解了基礎醫學的研究成果向臨床實踐應用的典范,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而且,使學生在學習階段就接受和適應新型醫學模式,增強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相結合的意識與能力,從較高的起點出發,未來從醫后亦能將轉化醫學的理念用于工作中。

    (二)在實習中,鼓勵學生參加轉化醫學相關的學術活動

    學生有對臨床工作的好奇、緊張,也會對將來研究生階段學習滿懷憧憬和思考。我們鼓勵實習生參加各種學術活動,拓展多學科不同領域的知識結構。例如:要求實習學生參加醫院舉辦的小講課,部分內容涉及腫瘤的化療和干細胞移植等內容,這些內容與基因組學、后基因組學中的藥物基因組學和個體化用藥密切相關。學生在基礎醫學的學習階段學習了相關的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知識,在臨床實習中可以見證基礎科學的重大進展如何在臨床上“大顯身手”,能夠建立轉化醫學的意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擔當起突破基礎醫學成果和臨床應用之間屏障的任務,架起兩者的橋梁。

    (三)滲透“轉化”理念,為研究生階段學習做準備

    轉化醫學的實質為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基礎與臨床的整合,多學科、多層次的交叉與融合;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創新性與合作精神。七年制醫學生研究生階段只有兩年,本科階段有意識的將“轉化”觀念引入教學,引入前沿知識,拓寬國際視野,有利于他們為下階段學習做準備。采用案例式與討論式教學啟發模式,指導他們從實際出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在新知識不斷涌現的時代具有良好的自我學習與總結的能力,強化其只有不斷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才能順利完成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理念。近年來,我校開展了本科生科研創新活動。進入臨床學習階段的本科生可以在臨床教師的指導下,申報或參與臨床課題的研究。在此過程中,學生初步了解科研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從查閱文獻、課題設計,到收集病例、歸納總結、統計分析、撰寫論文,學生參與科研的各個環節,培養了對科研的興趣,鍛煉了思維,又能在臨床見習和實習中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此過程中,“轉化”的理念漸漸貫穿在學習中。

    (四)轉化醫學與人文精神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轉化醫學要關注疾病的治療效果,就不能放棄對病人全方位的關懷和照顧。從實驗室到病房,再回到實驗室的全過程都需要病人的參與。人文精神的注入能夠幫助醫學人才在成長過程中具備轉化醫學多因素的研究思路,有利于培養新一代具有轉化醫學理念的全面醫學人才。在帶教見習和實習過程中,我們鼓勵學生多與病人接觸,課堂討論的病例,盡量要求學生親自采集病史。在與病人接觸的過程中,多思考,勤提問,教師幫助學生提煉問題,引導討論向縱深進行,將轉化醫學的理念逐步帶入討論中。將轉化醫學理念貫穿到教學中,會遇到諸如新技術、新方法帶來的倫理觀念上的沖突,還需要慎重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避免盲目強調新理論、新技術的應用,忽略病人的感受或帶來倫理上的新問題。

    三、轉化醫學在國內外發展現狀及在教學中存在問題

    目前,為了促進轉化醫學的發展,世界上各主要的核心期刊都開辟了轉化醫學專欄,同時還出版了國際性專業雜志,如:《Translational Research》、《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和《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各個國家開始制定實施轉化醫學的發展計劃,轉化醫學的研究和應用受到極大鼓勵。國際知名的醫學院近年來在轉化醫學理念的影響下已做了大量實際工作,并取得不少業績,起到了引領新的醫學發展的范例作用。

    轉化醫學在我國起步較晚,由于傳統醫學教育體制的影響,還存在著基礎理論的學習和臨床技能培養相脫節的現象,缺乏完整的教學體制,教學條件和設備不夠完善,教材中關于轉化醫學的理念強調不夠,教師缺乏主動將轉化醫學理念注入日常教學的意識,也很少有醫學院校開設轉化醫學課程,本科生科研創新的項目不能覆蓋所有學生。但轉化醫學在我國發展迅速。國家級和衛生行業的科技發展計劃,都對轉化醫學研究提供了資金和項目上的支持,為疾病的預防、預測以及個性化藥品研發提供了可能。國內有專門發表轉化醫學內容的期刊《轉化醫學雜志》,特別是七年制內科學教材不斷更新,關于轉化醫學的內容也逐漸增加。

    總之,轉化醫學在新時期醫學發展的進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臨床醫療模式的發展與醫學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我們首先應該大力傳播轉化醫學理念,將其滲透到在醫學教育的不同階段,培養具有寬厚、扎實的臨床知識和實踐技能,有一定臨床科學研究能力,思維活躍,具有人文關懷精神,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精、尖”臨床醫學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Geraghty J.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Lancet, 1996, 348(9025): 422.

    [2]Marincola FM.Translational medicine: A two-way road[J].J Transl Med, 2003, 1(1):1.

    第3篇:社會醫學研究方向范文

    在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2011年會中,中國醫師協會總會及其精神科醫師分會聯合默沙東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18家瑞美關愛中心;2011年,“健康中國”項目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建13家瑞美關愛中心,進一步擴大其對于全國二、三線城市的覆蓋。與此同時,今年的主題“關注抑郁,全面改善癥狀”也將中國精神科領域的醫療關注重點從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礙提升到了生活質量。

    隨著我們現在老齡化社會,還有獨生子女的成長,與十年前二十年前比,現在我國精神衛生現狀中最嚴峻的是什么?

    現在面臨的挑戰非常多,我覺得精神衛生也跟中國面臨的其他社會問題一樣。精神疾病一方面有生命科學因素,跟遺傳有關系;還有一部分是環境因素,包括社會、個人、家庭、人際關系、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所以精神疾病確實在這三十年中有飛速的變化,一個是人口結構,出現了老年人口和兒童的問題。另外,生活方式也改變了,為此我們北大六院專門有厭食癥病房,這也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造成的。

    還有一些傳統的問題我們仍然面臨很嚴峻的挑戰,比如說精神分裂癥作為非常嚴重的精神病人,我們治愈率只有30%,抑郁癥在北京、浙江等地的調查治愈結果也不過只有10%-15%,因此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老年人是睡眠障礙比較大的群體,有些人覺得老年人有睡眠障礙很正常,但是現在也有很多人覺得抑郁癥與睡眠障礙有很大關系,這兩者如何區分?老年人的失眠或者睡眠少是生理退化導致的,還是抑郁癥導致的?

    老百姓常常有一個認識,覺得老年人睡得少是正常的,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看法。老年人不是睡的少,而是睡眠質量差,老年睡眠結構破壞了。

    從出生時做睡眠結構分析,我們發現在嬰兒特別是新生兒有一個深睡眠,這個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到了60-70歲就消失了,這個深睡眠對我們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老年人深睡眠消失,睡眠結構破壞表現:睡眠變得支離破碎。有的老年人白天嗜睡,這是老年本身生理結構的問題,這會與抑郁癥的一些癥狀混淆起來,不太好鑒別。

    但真正到老年抑郁癥的時候,表現不單是睡眠的問題,老年的抑郁癥睡眠損害跟年輕人不太一樣,并不一定早醒。另外老年抑郁癥最關鍵還是一些常規指標,如開始覺得悶悶不樂,沒有興趣,沒有動機,不愿意從事新的活動,喪失了跟別人交談、主動從事娛樂性活動或者是家務的動機和愿望,同時會感到非常的疲乏、勞累,同時變得猶豫不決,做事遲緩。

    我們常聽說,抑郁會導致睡眠不好,那這會有哪些嚴重后果?

    有這么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表明,長期失眠的人得抑郁癥的風險要比沒有失眠的人高5-8倍。此外,長期失眠人群除了抑郁癥的風險比較高以外,患其他疾病也很高,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甚至癌癥。

    人群當中兩大健康問題,一是睡不好覺,另外一個是頭痛,這兩個問題叫健康問題,不能歸咎成一種病,這兩大健康問題是我們人類普遍面臨的,而且是人群當中最常見的。

    抑郁癥的患者有80%以上存在著睡眠障礙,兩者的關系就是這樣,長期的失眠容易導致抑郁癥。非常嚴重抑郁癥里面有15%會出現自殺的意念和自殺的行為,最嚴重的后果就是喪失人的生命或者威脅到他人的生命。

    抑郁癥就診人群中,綜合醫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為什么識別率只有20%左右?

    識別率比較低可從多方面分析,一是醫生方面,首先從我們自己身上找毛病。我國醫生在訓練方面跟國外不太一樣,我們的醫生是高中畢業后就進入醫學院學習,所以他沒有太多的人生體驗。不像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很多學生都是先讀別的專業本科,然后再考取精神醫學研究生。

    另外,醫生看每一個病人的時間非常短,如有的醫生一上午要看50個病人,因此,很少有時間詳細詢問病人。國外的醫生一個上午可能看幾個病人,他有足夠時間跟病人聊,聊多了以后就可以發現問題。

    從患者來講,我們社會對抑郁癥或其他心理、精神障礙有恥辱感和歧視感,所以很多人不太愿意直接講自己的抑郁癥狀,他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轉化為大眾可以接受的身體不適,如疼痛、失眠等癥狀。因此,很多醫生會忽略或無法意識到患者的這些癥狀可能是抑郁的表現。

    有專家強調抑郁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兩者之間哪個起主要作用?

    精神疾病從分類上大概有300多種,有一些疾病完全是抑郁癥造成的,如大舞蹈病,患此病的人,手足動起來會有像舞蹈一樣的動作,此病是染色體病,在第四號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出現問題,導致患者運動失控,最后死于這種運動障礙。

    還有一些疾病完全跟遺傳沒有關系,就是環境引起的,如大腦梅毒引發的精神障礙。生活不檢點,或者某種生活接觸導致感染梅毒,最后導致梅毒侵犯腦部神經,這就是完全由環境造成的。

    另外還有很多精神疾病與遺傳和環境都有關系,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遺傳抑郁的易感性,但是并不一定發病。有時會在某種環境變化下發病,有些人會因為環境變化過于劇烈而不能很好應對,進而出現抑郁。

    抑郁癥是否可以治愈,目前國內的抑郁癥的治愈率是多少?

    臨床治愈的標準不單要看癥狀是否消失,還要看他的社會功能是否恢復,是否充分恢復到病前的狀態,社會功能完全恢復是最主要的治愈標準。對于抑郁癥完全有治愈可能,抑郁癥多發一次,復發的可能性就增加一次,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在第一次就解決掉,在這方面我們要追求治愈的目標。

    但是從目前來講,全世界對抑郁癥治愈率都不是很高,低的百分之十幾,高的也不過百分之三十左右,我國治療的有效率一般可以達到60%~70%,甚至更高,但治愈率還是比較低的,所以這方面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china成人快色|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8|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992tv成人影院|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a|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小说|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777|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