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物流運輸安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危險品;泄露;事故原因;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236-1879(2017)15-0256-02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政府部門也加大了對交通運輸業的重視力度,采取措施,解決交通運輸安全問題。相關部門也需要加強國民的安全意識,提高道路運輸行業的運輸效率[1],促進國家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這些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危險品定義
危險品是指在航空、陸運、水運的運輸過程中,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人身安全可能造成威脅,或者運輸過程中對運輸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其他個人財產或公共財產造成損害的物質和物品。
各類危險品的危害性:
(1)爆炸危險品的危害性,在爆炸品爆炸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引起火災等,遇到周圍的介質,如煤炭,雜草,化學藥品等,會發生巨大的化學反應釋放出有害氣體等,有巨大的破壞能力等。(2)氣體危險品的危害性,氣體也會引起爆炸,并且氣體泄露與周圍介質在爆炸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出有害于人身安全的化學物質[2],并且一部分氣體本身帶有毒性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氫等。(3)易燃液體危險品的危害性,高度易燃,燃燒時,若空間密閉或狹窄,極易發生爆炸,并且具有高度的流動性以及受熱膨脹的特性,容易引起危害的擴大,以及蔓延。并且一部分易燃危險品帶有有毒性,如甲醛、苯、二氧化硫等。(4)易燃固體危險品在爆炸過程中和爆炸過后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其中大部分易燃固體會與水反應,遇到氧氣會產生巨大的危害,并且少部分有強烈的毒性,如苯酚等。(5)具有氧化性的危險品的危害性,此類危險品助燃性非常好,與任何可燃物質都會發生反應,并且釋放大量的熱,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爆炸。并且此類危險品因其強氧化性和助燃性,在燃燒時可產生大量易揮發性氣體等,如硫酸鉀、硝酸鉀等。(6)有毒物質的危險品的危害,此類危險品大多數易揮發,隨呼吸進入人身體內,造成腎臟、肝臟等器官的衰竭[3],以此致人死亡,如氯氣等。(7)腐蝕性危險品的危害性,此類危險品對金屬和碳水化合物有強氧化性,加速其老化,對人的皮膚呼吸道等有強破壞能力,如硫酸、鹽酸等。
二、危險品泄露分析
2.1危險品泄露的原因分類。
氣體危險品的危害性,氣體也會引起爆炸,并且氣體泄露與周圍介質在爆炸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運輸危險品引起危險品泄露引起原因可分為兩大類:因交通事故引起和由非交通事故引起。因交通事故引發的危險品泄露指在危險品運輸過程中,駕駛員操作不當或因環境條件等因素導致運輸車與其他車輛碰撞或運輸車與道路上的圍欄等固定物碰撞[4],引起危險品的泄露、爆炸、中毒等后果。因非交通事故引發的危險品泄露指在危險品運輸前因灌裝、密封等操作不當引起泄露,進而引起爆炸、中毒等后果。在我國其中絕大部分的道路危險品泄露都是由交通事故引發的。
2.2引起危險品泄露的因素分析
(1)駕駛員疲勞駕駛。部分駕駛員為了縮短運送時間,提高效益長時間駕駛車輛,引起疲勞,在行進的過程中反應變慢,遇到緊急情況無法及時變更車道等造成與車輛或固定物相撞[5]。
(2)因車速過快而引起,在行進中駕駛員車速過快,在遇到急彎時,因緊急轉向而引起車輛側翻;或因遇到緊急避讓行人等原因發生側翻。
(3)因環境而引起,運輸車在行進過程中突然遇到大霧等原因造成駕駛員視線受阻,不能及時發現情況而引發碰撞側翻等。
在危險品灌裝時,由于操作不當,使得危險品微泄露,司機或者是押運員也沒有在發車時及時檢查,造成車輛行進中存在隱患,在行進中因道路不平造成震蕩引發爆炸,或在行進中遇到大霧,使得潮濕易燃品發生燃燒[6]等。
解決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問題要從源頭出發,針對根源解決實際性問題才能夠減少或著杜絕道路危險品的運輸安全問題。解決對策如下:
3.1加強運輸企業的專業化。運輸企業必須對運輸人員,如駕駛員,押運員等做出專業培訓,并在行車過程中提前了解天氣、道路狀況等避免出現意外。并且嚴格控制車速,特別是注意避免出現在轉彎時發生側翻等。企業及時進行對運輸人員在行車過程中的狀況了解,對運輸人員提供更好的幫助。定期進行危險品泄漏的緊急處理演練,及時做好記錄使運輸企業專業化。
3.2政府部門監管。加強政府對道路危險品運輸的監管力度,是降低危險品泄露、促進道路危險品運輸也的良好發展的有效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由于我國對與運輸管理方面仍然空乏,法律法規等方面仍然處于摸索狀態,所以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法規。因我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非常之多,運輸市場魚龍混雜,增加了政府監管難度,可根據相應的規范取代規模小,運輸發生事故多的企業,制定統一操作的規范,幫助運輸企業正規化[7]。建立第三方專業化管理,一些綜合實力強,擁有足夠的物流服務的正規化企業可以對現有的中型危險品運輸企業進行職能上的管理,此方法可以使得政府只需對第三方監管就可以了,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政府監管的壓力。
結語
加強政府對道路上危險品運輸車輛的監督,建立合理的檢查方案,制定嚴格的懲罰規定。例如針對超載、超高、超寬、超速的懲罰,并可關注各路口監控,檢查駕駛員是否因行駛時間過長而產生疲勞駕駛。政府應加強運輸企業專業化檢查,檢查是否定期培訓考試,檢查危險品運輸車上是否有危險品泄露的處理工具,如滅火器,防毒面具等。同時檢查駕駛員和押運員是否會正確使用應急工具和采取正確的應急方法。
政府和第三方企業應制定多套規范的應急措施,并時常進行演練,防止意外發生時出現忙中出錯。政府應該制定合理有效的緊急救援措施,建立專業的應急救援網絡,組建專業化的救援團隊[8],以便在意外發生時,可快速處理危機,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有效的降低危害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對于加快建立合理化的管理的建立提供簡單的幫助。
作者:梁冬生
1物流企業承運貨物分類
由于物流企業是專門從事貨物運輸的第三方服務企業,而且承運的貨物種類很多,不僅為一般的個體客戶承運小件物品,還會承擔大型企業的大批貨物運輸或采購配送。所以,物流企業在運輸貨物的時候,就會根據承運的貨物的品類及客戶的要求進行分類處理。
根據目前我國的統一規定,可以將貨物按種類進行標準分類,共有14種:煤、焦炭、原油及其制品、金屬礦石、鋼鐵及其制品、礦建、木材、非金屬礦石、水泥、糧食、棉花、鹽、化肥及農藥、其他。
客戶對貨物的要求一般體現在時間的限制上,則按照客戶要求及貨物的特性可以將貨物劃分為強時效性運輸需求和弱時效性運輸需求兩類。強時效性運輸需求則對時間的要求比較高,會限制貨物在多長時間內送達目的地;弱時效性需求對貨物的運輸時間要求很低,時間相對比較充裕。
2影響物流企業選擇運輸方式的因素
物流企業在為托運人托運貨物的過程中,會通過比較來選擇一種比較合適的運輸方式。物流企業在選擇運輸方式的時候,一般會以以下幾個要素作為衡量運輸方式孰優的標準。
(1)運輸服務費用
運輸服務費用主要是指貨物在運輸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運費以及提供的其他的額外服務的所有附加費用的總和,這主要由運輸方式服務商和物流企業共同協商來決定。所以,運輸服務費用因物、因物流企業、因運輸方式不同而不同。要托運的貨物因其種類不同、重量差別、容積不等、以及運距和運輸方式的不同所要求的服務費用也會相應存在一點差異。
(2)運輸時間
運輸時間通常指貨物從起點運輸到終點所耗費的平均時間。平均運輸時間是衡量物流企業服務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也是托運人在選擇物流企業時考慮的首要問題。
(3)運輸能力不同的運輸方式,因其自身的技術特點、各自的運輸線路的不同、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不同,則運輸能力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般情況下,公路運輸由于受自身容積和環境的限制,只適合運輸小件、少量的貨物;航空運輸由于其自身特點的影響和運行速度的優勢,使得它主要用于運輸小件、昂貴、輕質量、且時間緊迫的貨物;而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的承載能力很大,但是水路運輸時間一般較長,另外,鐵路運輸相對于水路運輸在小件貨物運輸方面也有更多的優勢。而物流企業在托運貨物的時候,一次是為多家客戶服務,所以在選擇運輸方式時就有必要考慮運輸能力的大小了。
(4)運輸可靠性
運輸可靠性指各種運輸方式多次運輸出現的時間變化的幅度。貨物運輸的起點和終點相同,但是即使使用同一種運輸方式,每次所花費的運輸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由于惡劣天氣、交通擁堵狀況、中途停車次數、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都會影響到運輸時間。
(5)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是一方企業從另一方企業那里可能得到的服務程度或服務滿意度。我們國家在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之后,提出了“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思想,將第三產業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而物流業作為第三產業也就需要大力發展了。
(6)安全性
不同的運輸方式對所承載的貨物的安全性的影響也是存在很大差別的。運輸途中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也是托運人在選擇物流企業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同樣也就導致物流企業在選擇運輸方式的過程中要考慮運輸方式的安全性了。
貨物送達安全與否對客戶有著重大的影響,甚至會嚴重影響到客戶的正常工作的進展情況,更有甚者將使客戶蒙受重大損失;如果貨物不能安全送達也會使物流企業的經濟利潤下降、甚至虧空,還會間接地影響著物流企業的聲譽。因此,物流企業在選擇運輸方式時,將會通過歷史數據來綜合比較、分析各種運輸方式的安全性。
3確定選擇運輸方式的指標
根據對影響物流企業運輸方式選擇的因素的分析,可以從中選擇幾個主要指標作為評定每種運輸方式優劣的標準。選擇幾個重要的指標,一方面,有利于對各種運輸方式做綜合的比較。評價指標是物流企業選擇何種運輸方式研究的前提和依據。評價指標基本涵括了運輸方式的特點,并且將其特點指標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幫助物流企業提高效益。通過對各種運輸方式的各個特點進行綜合比較,從而選出較優的運輸方式,則丸物流企業節省了一大批運輸成本的開支,從而也使得物流企業的利潤提高了。
為了更全面、準確地反映各種運輸方式的特征,我們考慮了與其有關系的多個指標。但是,根據以上對影響運輸方式選擇的各個因素的分析,可以從中得知,一些影響因素對運輸方式的選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影響因素對運輸方式的選擇的影響程度并不是很大。通過以上分析,選定經濟性、迅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作為評價各種運輸方式的指標。
(1)經濟性,經濟性是指組織經營活動過程中獲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產品、服務及其他成果的過程中所耗費的資源數量或資金數目。經濟性主要關注的是資源投入和使用過程中成本節約的水平和程度及資源使用的合理性。
物流企業選擇運輸方式所考慮的經濟性主要是由運輸費用、包裝費用、裝卸費用和其他一些費用構成的,而其他費用主要包括保險費以及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相關的手續費等。經濟性與運輸所產生的總費用呈反比關系,總費用越高,則經濟性就越差。
(2)迅速性
運輸方式的迅速性是指物流企業將貨物送達托運車站截止到貨物到底目的地城市的整個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迅速性一般由運輸速度來決定,但是也會受到環境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各種運輸方式的迅速性則主要由直達時間和貨物的儲存時間構成。一般地,貨物運送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越少,則迅速性就越好。由于物流企業運輸貨物的地點并不是只有一個,所以運輸時間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在這里我們用運輸速度來表示迅速性。
(3)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貨物送達目的地的完整程度。安全性主要是根據過去一段時間內對貨物的貨損率、貨差率的統計結果來表示的。通常地,貨損率和貨差率越高,則安全性就越差,所以,用于表示安全性的數值越小越好。
安全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價要素,而且貨損率和貨差率是可以根據歷史數據統計得到的,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通過對以往運送貨物的完成程度統計分析,得出歷史平均水平,則就是各種運輸方式的安全性的數值,一般以百分比來表示。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各種運輸方式在多次運輸過程中,運輸時間發生的波動幅度,一般用標準差來表示。每種運輸方式都有自己的運輸速度,而兩城市之間的距離是一定的,則通過這兩個值就可以算出每種運輸方式的平均運輸時間。
但是,由于受環境的影響,以及氣候條件隨時都在變化,所以每次運輸所花費的時間都會和平均運輸時間有一定的出入,對這些運輸時間進行分析,通過求標準差則可以得出每種運輸方式花費時間的波動幅度,也即運輸方式的可靠性。
關鍵詞:危化品運輸;風險評價;直覺模糊理論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isk evaluation for hazardous chemical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internet plus environment, which including the risk elements of employees, vehicles, hazardous chemical materials,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Then,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number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an AHP and intuitionistic fuzzy TOPSIS based evauation approch is put forward to resolve the risk evauation probem of hazardous chemical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risks in internet plus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approach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by an example.
Key words: hazardous chemical transportation; risk evaluation; intuitionistic fuzzy theory
0 引 言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肺锪鬟\輸量逐年上升,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我國每年通過道路運輸的?;烦^3億噸,其中80%的危化品通過公路運輸完成。隨著?;肺锪鬟\輸量的增加,危化品物流運輸事故率也持續上升,造成眾多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環境污染,這使得?;愤\輸安全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愤\輸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企業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如何有效地對?;肺锪鬟\輸安全進行評價并預防事故的發生已經成為危化品物流運輸領域關注的重要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在?;肺锪餍袠I的深入應用,依托“互聯網+”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肺锪鬟\輸的信息逐漸透明化、數據化,并在危化品物流的各個環節動態傳遞?!盎ヂ摼W+”的開放、協作、共享、透明的特征為?;愤\輸風險評價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技術,能夠更好地實現對運輸階段中各要素信息透明化監控,促進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高效發展。
?;愤\輸風險評價和管理一直是?;肺锪骼碚撗芯康臒狳c,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List(1991)等對風險評價模型進行了分析和評述[1]。Veter(2001)等提出了基于GIS的危險品運輸風險分析框架[2]。Fabiano(2005)基于危險貨物運輸統計分析,分析了道路特征、天氣條件和交通狀況對?;愤\輸的影響,并建立面向事故現場的風險評價與決策體系[3]。閆利勇(2010)等通過分析2008年到2010年期間485起?;饭愤\輸事故,對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行了分析[4]。劉麗萍(2007)等提出一種將運輸成本和風險成本集成在同一目標函數的成本轉化模型,為風險評估提供了一種評價方法[5]。吳曉檸(2015)針對危險化學品運輸的突發性、危害性、多樣性和流動性等特點,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危險化學品運輸風險進行評價[6]。周沈楠(2015)等利用PHAST方法定量分析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影響因素,構建了風險計算的基本模型[7]。楊建偉(2013)等以農藥品車輛運輸事故為研究對象,對建立一個完善的車輛運輸農藥危險品預防事故的體系提出相應對策[8]。吳曉明(2012)在分析跨江大橋危險化學品運輸風險基礎上給出了一種新的風險預防機制[9]。陳開朝(2007)綜合TR(traditional risk)和CR(conditional risk)2個模型提出了危險品運輸綜合評價模型[10]。郭曉林(2006,2007)等針對決策者具有不同的風險態度以及事故分級對路徑風險評價結果存在影響的情況,提出了考慮決策者態度和基于事故分級的有害物品運輸風險度量模
型[11-12]。
從上述文獻分析來看,目前內外學者對?;肺锪鬟\輸風險評價在風險模型、評價方法以及特定領域的風險預防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較多的研究成果。隨著“互聯網+”與?;肺锪鬟\輸的不斷融合,互聯網平臺和技術為?;肺锪鬟\輸風險要素的識別和信息采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同時,由于風險要素的多樣性,評價指標取值獲取的復雜性以及不確定性,各指標的評價值不能完全用精確的數值進行表達,客觀上需要一種更合理的方法對指標值進行刻畫。因此,本文在分析“互聯網+”特征的基礎上,構建了“互聯網+”環境下危化品物流運輸風險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直覺模糊數對評價指標進行刻畫,提出了基于AHP和TOPSIS的直覺模糊風險評價方法,并進行了實例驗證。
1 “互聯網+”環境下?;愤\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危化品運輸風險是指危化品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爆炸、泄露等事故的可能性以及損失嚴重性的組合。一旦發生事故,不管是對群體還是個人都產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如何做好危化品運輸風險評價工作成為企業乃至政府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制定?;愤\輸評價指標體系是?;愤\輸風險評價的基礎。劉錦軍(2005)等對運輸階段的人員要素的風險指標進行分析,認為人員風險不僅僅包含駕駛員,還應包括裝卸人員、押運人員等在業務運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13]。尚鴻雁(2009)等對人員的評價應從安全意識、身體健康狀況、心理情緒狀況、專業技能4個方面進行評價[14]。王云鵬(2010)等對運輸的車輛設備要素的風險指標體系進行了詳細分析,并且考慮到間接的管理要素[15]。上述學者都對危化品運輸過程中的物理要素進行了詳細分析。隨著“互聯網+”與危化品物流的不斷融合,基于“互聯網+”的物流信息技術和理念在危化品物流行業得到了深入的應用。在互聯網+時代,“云+網+端”成為新的信息基礎設施,從而實現了?;肺锪鬟\作過程中“人、車、路、貨、環境”全要素的實時連接和在線化,?;肺锪鞔髷祿杉头治鰹槲;肺锪鬟\輸風險評估提供了直接的技術支持。因此,在“互聯網+”這一新的技術和理念支撐下,對危化品物流運輸風險因素的研究除了要考慮傳統的“人、車、路、貨、環境”等物理要素風險外,還需要考慮管理、信息平臺、供應鏈關系、政府監管等要素對危化品物流運輸風險的影響,基于上述思路,本文構建了“互聯網+”環境下的危險化學品運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1)?;肺锪鬟\輸相關人員包括駕駛人員、裝卸人員、押運人員等。人員的不規范操作行為以及安全意識缺失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人員要素指標主要包括專業技術能力,安全意識,身體、心理健康狀況,不安全操作記錄等。
(2)車輛及設備主要包括?;愤\輸車輛和應急設備。運輸車輛狀態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運輸事故是否發生。運輸車輛的評價指標包括車輛綜合性能、車輛維修狀況、應急設備狀況。此外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都配備了GPS、3G視頻等車載終端,通過車載終端可以實現對人、車、貨、環境的監控。例如人員在途狀態監控,車輛性能檢測,貨物的溫、濕度監控,以及外部交通狀況監測等,通過各種車載終端,將信息通過互聯網傳入后臺監控平臺,實現對在途信息的監督并及時預警,以降低運輸風險。另外,在“互聯網+”環境下,還必須從供應鏈監督層面進行風險評價,如對車輛、設備和物流設備供應商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3)貨物要素。?;坟浳锉旧硪彩且l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坟浳锏脑u價指標包括貨物的化學特性和數量、貨物包裝,以及當發生事故時,由于貨物的性質以及外部環境有可能發生二次災害。另外,在“互聯網+”環境下,從供應鏈角度來看,生產企業提供貨物信息的完整性同樣重要,在現有的?;愤\輸中,化工企業未能為運輸企業提供準確的貨物信息或隱瞞,增加了貨物運輸的風險。此外供需雙方信息共享不及時,容易產生“牛鞭效益”,增加不必要的?;愤\輸數量和頻次,提高運輸風險。
(4)運輸環境也是影響?;肺锪鬟\輸安全的重要因素。環境因素包括道路環境、天氣狀況、人文和生態環境等。道路環境評價指標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率、路面情況、路線復雜度;天氣狀況關系著作業環境的可靠性;人文環境包括人口密度、應急救援點分布。
除了以上直接要素以外,間接要素對事故的發生,同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5)管理要素對上述直接要素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體現在日常的各個方面,具體包括:員工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應急預案的響應能力、信息化程度。這些指標的風險程度對事故的發生有著巨大的潛在的影響,而不應該被忽視。
(6)信息平臺要素。利用互聯網進行危化品運輸監控的核心工具就是監控平臺。利用信息平臺對人、車、貨、環境的動態信息進行監督,可以很大程度降低運輸風險,當出現異常情況時,平臺能快速預警。平臺所接收的信息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所接受種類越多精確度越高,風險控制力越強。由于我國的危險化學品運輸基本上是異地運輸,且距離較遠,因此平臺與各地政府部門信息的共享十分必要,當事故發生時,平臺準確及時分析事故原因,便于應急方案迅速啟動,減少損失。
(7)政府監管要素。危險化學品物流的各項業務分屬公安、商務、交通、環境、消防、衛生、海關等多個政府部門管理[16]。并且各部門的信息統計口徑和標準不一致,導致各個部門的信息之間存在“盲區”,“信息孤島”降低了政府的綜合監管能力。同時各部門制定的管理規范差異程度較大,不易進行責任劃分。此外,據調查,目前所發生的事故大都來源于低資質的運輸企業,這些企業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運輸行業的發展,政府更應建立良好的行業準入機制和誠信機制。政府監管要素的評價指標包括:政府部門監管力度,法律法規的規范化,行業誠信機制,行業準入機制,部門信息共享程度。
2 “互聯網+”環境下基于直覺模糊集的?;肺锪鬟\輸風險評價方法
考慮到實際的?;愤\輸風險評價過程中評價指標的復雜性以及不確定性,各指標的評價不能完全用精確的數值進行表達,本文采用直覺模糊數的隸屬度和非隸屬度來刻畫評價指標值,并采用直覺模糊多屬性評價方法對“互聯網+”環境下的?;肺锪鬟\輸風險進行評價。
2.1 直覺模糊多屬性群決策基本理論。直覺模糊理論是保加利亞學者Atanassov教授對Zadeh[17]提出的模糊理論進行擴展和l展的一種新的模糊集理論,它通過增加一個新的屬性參數―非隸屬度,從而能夠比傳統的模糊理論更加細膩地描述和刻畫客觀世界的模糊性本質。目前,直覺模糊理論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多屬性決策、方案評價等領域。
首先,在?;肺锪鬟\輸企業層面,強化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通過制度和流程加強對人、車、貨、環境的安全要素進行風險管控,針對不同的要素建立完善的風險指標體系。企業充分應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技術,建立面向?;愤\輸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構建透明的物流節點網絡,利用節點實現人、車、貨、環境等物理要素的連接、信息采集和信息共享,實現物流信息的透明,從而對危化品物流運輸的執行過程進行時效節點反饋、安全追蹤和優化調度,全過程進行?;肺锪鬟\輸的風險評估和防控。
其次,在供應鏈層面,要通過“互聯網+”?;肺锪餍畔⑵脚_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對?;沸畔?、運輸業務執行過程狀態的共享。?;愤\輸活動涉及到生產、運輸、使用等多家企業,?;愤\輸安全性是供應鏈上的每個節點企業所關心的,需要通^企業間的相互協作、相互監管、信息共享,通過實現供需信息透明從而加強危化品物流運輸安全。
第三,在政府監管層面,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肺锪鬟\輸企業的準入門檻,嚴格?;肺锪鬟\輸裝備、從業人員的準入管理,建立重點監管運輸企業、人員、物流裝備的信息數據庫;要跨部門聯動,制定和完善統一的危化品物流標準和規范,針對?;肺锪鬟\輸各個環節制定和完善統一規范的標準和法規,從而使企業有章可循,職能部門監管有法可依;應用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互聯網+危化品物流”監管大數據平臺,以連接、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思維對危化品物流運輸涉及的“人、車、路、貨、環境、管理”進行全要素、立體化、全過程信息采集、處理和共享,實現危化品物流運輸的跨部門實時協同監管和預警,并為事故發生后的應急管理提供技術上的保障。
4 結束語
本文針對互聯網+與?;肺锪鞯娜诤馅厔?,在分析了?;肺锪鬟\輸風險評價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互聯網+”的特點構建了危化品物流運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在考慮?;肺锪鬟\輸相關物理要素風險的基礎上引入了管理要素、信息平臺要素及政府監管要素對危化品物流運輸安全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利用直覺模糊理論進行了風險評價方法的研究,并結合風險評價的結果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1] List G F, Mirchandani P B, Turnquist M. Modeling and analysis for hazardous materials transportation: risk analysis, routing/scheduling and facility location[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1991,25(2):100-114.
[2] Veter V, Kara B Y. A GIS-based framework for hazardous materials transport risk assessment[J]. Risk Analysis, 2001,21(6):1109-1120.
[3] Fabiano B, Curro F, Reverberi A P. Dangerous good transportation by road: from analysis to emergency planning[J].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05,18(4-6):403-413.
[4] 閆利勇,陳永光. 危險化學品公路運輸事故新特點及對策研究[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0(4):65-70.
[5] 劉麗萍,季建華,胡繼靈,等. 供應鏈運輸風險及其防范策略[J]. 綜合運輸,2007(4):43-45.
[6] 吳曉檸,袁F耄田雷,等. 基于模糊綜合法的高速公路?;愤\輸風險評價[C]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2015.
[7] 周沈楠,王美琴,張佳璐. PHAST在?;返缆愤\輸定量風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 廣州化工,2015(11):248-250.
[8] 楊建偉,呂建新. 車輛運輸化學危險品的風險評估研究[J]. 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34(3):68-70.
[9] 吳曉明. 跨江大橋?;愤\輸風險及預防機制研究[J]. 城市道橋與防洪,2012(6):137-140.
[10] 陳開朝. 危險品運輸風險綜合評價模型[J]. 物流技術,2007,26(6):68-70.
[11] 郭曉林,李軍,賀盛瑜. 考慮決策者風險態度的有害物品運輸風險度量模型[J]. 系統工程,2007,25(6):31-34.
[12] 郭曉林,李軍. 基于事故分級的有害物品運輸路徑風險度量模型研究[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16(6):35-39.
[13] 劉錦軍,徐曉虎,許開立. 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探析[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1(6):74-77.
[14] 尚鴻雁,董千里,王旭坪. 基于Fuzzy-AHP的危險貨物運輸風險評估與預警[J]. 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1):21-27.
[15] 王云鵬,楊斯淇,楊志發. 基于魚骨圖和事故樹的危險品運輸流程優化管理[J].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0,40(增刊):183-188.
[16] 趙來軍,張江華. 危險化學品供應鏈安全監管組織協調的幾個關鍵問題研究[J].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6(4):21-25.
[17] Zadeh L A. Fuzzy sets[J].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8(3):338-353.
[18] Atanasso K T.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86,20(1):87-96.
[19] Xu Z S. Intuitionistic fuzzy aggregation operators[J]. IEEE Transaction on Fuzzy System, 2007(6):1179-1187.
[20] Szmidt E, Kacprzyk J. Distance between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J].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05,114(3):505-518.
關鍵詞:危險品;物流;風險;安全
一、危險品領域
國外有關危險品風險管理的研究集中于生命周期風險控制領域。歐洲(Goulielmos,2001)和北美(LaBelle,1996)主要關注散裝貨物的事故風險,如石油、石油制成品、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和一些散裝化學物(Giziakis,2002)。也有不少研究關注的是具體影響較大的海上事故,如ExxonValdes愛克森公司瓦拉茲號油輪石油泄漏事件(Miraglia,2002)。近年來,已經有許多專門設計出來的評估框架來對散裝危險品的單一或組合風險(也就是所有危險貨物的共有風險)進行評估,其對象主要包括石油及石油制成品(Onyekpe,2002)、液化天然氣(Pay,2003),以及港口運輸、處理和儲存的化學物(Goulielmos,1998)。目前尚沒有任何一個單一的辦法能夠解決危險品物流領域包括安全、環境決策以及海運在內的所有問題(EC,1999)。
國內的相關研究主要見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2008)針對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建議書》對我國外貿發展影響所做的課題研究,以及北京交通大學等(2008)關于我國危險貨物運輸統一規則并與國際接軌問題所做的課題研究。其他相關文獻主要見于危險品事故應急管理(王海燕,2009)、危險品倉儲選址技術研究(張敏等,2008)、危險品物流現狀和對策研究(羅方贊等,2006;鄒敏等,2008;邢淑慧,2007),以及RFID等先進技術的應用(陳媛等,2008)等。
二、危險品物流的行業特點和風險特性
大量的不同類型的危險品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以及公路、鐵路、水路、空運、管道等運輸過程中。危險品通常以散裝形式(如石油、石油產品、液化氣和其他一些化學物質)和包裝形式通過水路來運輸。與普通物品的物流相比,危險品物流在以下幾方面具有比較鮮明的行業特點和風險特性。
1.品類繁多,性質各異,危險性高。我國《危險貨物分類與品名編號》將危險品分為9類共22項,《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中在冊的已達2763個品名,各品名之間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差異很大。九大類危險貨物中,每一類都具有獨特的危險性,對外界條件有著嚴格的要求,在運輸、倉儲等物流流程中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在國際水路運輸中,約10%~15%的貨物是危險品,非常嚴重的海上事故通常均是由裝運危險品的船舶造成的,結果會導致許多人死亡、受傷和疾病感染。全球每年都有許多裝載危險品的船舶在海岸和一些敏感地區失蹤(平均每年有230艘登記噸位為110萬噸的船舶)。我國每年由于危險化學品引發的各類重大安全事故上百起。
2.對車輛、設施和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較高。我國對危險品物流中涉及和使用的車輛、設施等均有著遠嚴格于普通貨物的規定和限制?!镀囘\輸危險貨物規則》和《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和評定要求》等對裝運危險貨物的車輛技術狀況和設施做了特別的規定?!兜缆肺kU貨物運輸管理規定》還對通訊工具、行駛記錄儀、載重以及從業人員等做出具體要求。
3.涉及行業較多,多部門共同管理。大多行業均涉及到危險品,包括化工、民爆、生物醫藥、農業、食品、電子、郵政等產業。在我國,與危險品相關的產業主要是化工業和民爆業。這些行業和部門,或者生產危險品,或者生產過程中用到危險品,或者經營范圍內包括危險品。由于危險品涉及較多行業,各行業的性質和經營方式各不相同,使得危險品的管理和運營具有更高的復雜性,其行業鏈示意圖見圖1所示。
4.經營主體復雜。由于危險品物流涉及多個行業,其經營主體比較復雜。從內外部物流角度分,包括工商企業自營危險品物流和專業危險品物流公司。從功能上分,危險品物流經營主體主要包括危險品運輸企業、危險品倉儲企業等。從企業性質上分,經營主體包括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等。
5.風險成本較高。與危險品風險相關的成本可歸結于這些物品的危險屬性,這一成本占到運輸總成本的13%以上(UNEP,1997)。法律解決和環境治理的成本占全部風險相關成本的80%以上。數據可用性、成本和時間通常對實施風險分析構成較大障礙,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00)的研究中提到的一些案例顯示,化學制品風險管理的分析成本從18萬美元到800萬美元不等。
三、我國危險品物流的發展環境和發展現狀
1.我國危險品物流的發展環境。隨著我國工業化的推進,危險品生產、流通量和進出口量的增長速度逐年加快。危險品在社會生產、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國民經濟各行業對危險物品的需求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為了在保障危險品物流安全性的同時滿足并促進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各級政府出臺了眾多相關規定,為我國危險品物流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政策環境。
(1)危險品物流引起國家和民眾的高度關注。危險品安全與生產安全、社會安全等其他公共安全一起共同成為我國一項重要國策。由于多方面原因,危險品事故層出不窮,對民眾的生命、社會的安全、企業的財產等造成巨大損害。危險品物流問題已經引起國家、政府、民眾、媒體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2)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市場環境。①化工產業飛速發展,危險品總量逐年增長?;瘜W工業是危險品生產和需求最大的行業部門。我國已進入重化工業快速發展階段,是世界石油和化工發展最快的地區,石油和化工行業以全國GDP兩倍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我國主要石油和化工產品消費量將達到全球總消費量的1/3。化工業的快速發展引致了我國化學品年生產和需求總量的逐年增長,危險品物流問題的重要性日漸提升。②化學品外貿增長迅速,危險品貿易的重要性日趨顯著。全球化學工業近年來總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全球化學品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包括危險品在內的化學品國際貿易增長迅速。根據海關統計,每年我國危險化學品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進出口種類有3000余種,金額在400億美元以上。③化工園區、石化基地建設加速,危險品物流外包需求凸顯。世界化工行業正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兼并聯合、規模超大型化、裝置集中化以及化工生產中心的形成已成為全球性的發展趨勢,我國已經成為國際化工產業轉移的重心之一。各地區前后興建了不同規模的化工園區、石化基地共計幾十家。化學園區和化工基地建設速度的加快和規模的擴大,擴大了對危險品物流的需求。鑒于危險品物流運營的資質、專業化、管制等方面的嚴格要求,大多數化工企業對危險品物流外包有著較高的需求,這在外資化工企業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3)逐步規范的法制環境。危險品物流是全社會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遵守普通貨物運輸、倉儲、裝卸等相關規章制度外,還必須遵守聯合國和國內許多專項規定。為確保危險品物流的安全性,相關法規體系開始逐步健全。國內法規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此外,還包括其他相關法律性文件,它們對危險品分類、品名、標志、登記以及各種生產經營海運等做出了具體的規范、指導和約束。相關國際法規主要是聯合國頒布的《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此外,其他負責危險貨物運輸等方面的國際組織也編制了針對各自領域的規定,還有一些國際公約、協定、準則等也涉及危險品問題,它們與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共同構成國際危險品運輸應遵循的法規體系。
2.我國危險品物流的發展現狀。
(1)危險品物流需求快速增長。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危險化學品的生產、運輸和使用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與近年來化工物流行業整體高速成長態勢相適應,包括危險品物流在內的相關化工物流需求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并體現出區域性(長三角、華南沿海和環渤海等地區為主)和園區化等方面的特色。
(2)危險品物流企業數量增多,規模逐步擴大。隨著危險品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長,危險品物流企業數量逐年增多,企業規模逐步擴大。大多數危險品物流企業側重于危險品運輸,是原本具備危險品運輸資質的運輸企業、車隊等發展而來。部分危險品物流企業是由原來的危險品倉儲企業進行轉型,部分危險品物流企業是目前國內領先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在現有領域上進行擴展的結果。
(3)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相對于普通物品物流而言,危險品物流需要更高和更加專業的技術,相關標準也普遍高于普通物流。在實踐發展過程中,與危險品通關有關的信息技術,與危險品運輸、倉儲、裝運等相關的技術,以及國內外通行的現代物流技術如RFID等,均開始得以應用。一批與物流相關的電子政務平臺,例如電子口岸系統、危險品運輸監管系統等也開始投入使用。
(4)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同現代物流業的對外開放一致,危險品物流業的對外開放力度近年來也進一步加大。荷蘭、日本、美國等國的相關企業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以占領更多的危險品物流市場。
(5)標準化體系正在逐步健全。危險品標準化體系的健全對于危險品物流的安全和效率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國家對于危險化學品安全問題的重視,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所涉及的各個領域包括危險化學品標準化工作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四、我國危險品物流風險的宏觀和微觀來源
在發展水平上,我國的危險品物流整體上落后于普通品物流。受眾多因素制約,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危險品物流實踐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均構成了我國危險品物流風險的宏觀或微觀來源。
1.市場結構不合理。相對于我國的危險品總量和運輸需求,目前我國危險品專用車輛較少,運營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缺乏規模較大的運輸和倉儲企業。2005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危險品物流企業平均擁有車輛數僅17.19輛。對于危險性大、規模效應強、專業門檻相對較高的危險品物流這一行業而言,行業市場結構不盡合理,急待進一步整合和優化??傮w來看,國內大多數危險品物流公司經營實力相對較弱。現有的大多數危險品倉儲企業、運輸企業僅能提供單一的服務,缺乏提供危險品物流服務的基本專業能力和整體協調策劃能力。
2.外包比例較低。相對于普通產品物流外包的比例而言,雖然危險品物流外包的需求越來越高,但總體外包比例仍相對較低,危險貨物運營企業中自產自運占據較大比重。現有石化企業外包傾向較高的是外資企業,它們追求核心能力的提升,傾向于從外部求得物流服務支持。危險品物流企業多數業務單一、能力薄弱等也使得國內石化物流在危險品外包時遇到許多實際問題。危險品物流外包比例較低的結果是危險品使用、經營和生產企業的危險品物流自營,自營運作規范性、安全性則更加難以保證,不僅成本較高,更易引起安全事故。
3.危險品物流能力不足。在物流效率方面,目前我國相當比例的危險品運輸還存在重復運輸、運力選擇不當、運輸半徑過大等問題。相關問題的大量存在,使得運輸過程中難以選擇合適承載能力的運輸工具,造成嚴重超載產生安全隱患,或者實載率低,浪費運力的現象。另外,我國危險品生產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偏少,需求比較分散,導致危險品運輸半徑過大。由于鐵路運輸能力的嚴重不足,大多數危險品是由公路運輸完成,致使安全隱患加大。
4.實踐運作不規范。在我國危險品物流運作實踐中,不符合規范的現象大量存在,成為造成安全隱患的重要因素。無證經營危險品物流和無證上崗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或駕駛員、押運員未能達到相關專業知識要求,出現事故時不能及時、妥當處理。在實踐運營中,有相當比例的車輛不符合危險品運輸技術要求或用普通車輛運送危險品,專用安全設施和器材配備不全。另外,在危險品運輸中同樣大量存在超載超限現象,有不少危險品倉儲企業未按規定的分類儲存或倉庫間距不足,在配載中也存在與普通物品混裝甚至有毒物品與食品混裝的現象。
5.標準化、信息化和技術水平低下。整體上,我國的危險化學品標準化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信息化水平和相關物流技術水平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關問題均帶來了較大的風險隱患。
6.多頭管理,效能不足,事故應急機制落后。危險品物流行業同時受到多個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各部門都制訂了推動本行業的有關法規和規定。多頭管理和某些職能的交叉會影響到具體運作的效率。此外,有效的事故應急機制的缺乏,都成為我國危險品物流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
五、建立風險分析框架體系統籌危險品物流風險管理
發達國家普遍建立了危險品安全體系,在危險品物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為預防和減少危害危險化學品安全的風險、事故、災害、反恐和突發事件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發達國家也普遍基本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危險品標準體系,危險品標準已經深入到與危險品有關的各個層面,成為危險品市場準入、貿易合同維護與仲裁、合格評定、安全事故鑒定和產品檢驗檢測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中心城市;應急道路運輸體系;建設問題
中圖分類號:F540.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9-0059-02
近年來,我國地震、冰雪災害、水災和泥石流等突發性自然災害事件頻發,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在應對各類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實踐中,我國已經逐漸具備了較高應急保障能力,但如何在第一時間把應急救災物資運送到事件突發地,最大限度地搶救人民生命財產、降低各類損失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因此,應急物流體系建設刻不容緩,尤其是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建設由于其特點和地位更需要重點加強建設。
一、應急物流和應急物流體系的概念
應急物流是指以提供重大自然災害、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及公共安全事件等突發性事件所需應急物資為目的,以追求時間效益最大化和災害損失最小化為目標的特種物流活動。應急物流體系,就是圍繞著應急物流目標,由相關人員、技術裝備、應急物資、信息管理、軟硬件基礎設施、相關主體以及法律、法規、政策等因素共同構成的特殊物流系統。
二、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建設的作用、地位和特點
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系統是應急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負責突發事件時中心城市的應急物流道路運輸保障或跨區域應急物流道路運輸保障任務。從經濟安全、社會安定的角度來看,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系統平時必須要保證城市經濟與社會生活的物流供給,在發生自然災害等緊急狀態下,也必須在確保應急物流道路運輸的前提下,保證城市經濟與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和普通物流功能的發揮。由于目前我國應急體系的實際布局重心集中在中心城市,這里各種應急專業人才、物流企業、物資、設備資源集聚,所以其應急物流道路運輸系統往往還擔負跨地區支援性應急道路運輸的任務。因此,安全、高效的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系統在我國應急物流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核心運作地位。
與普通道路運輸相比,應急道路運輸具有政府主導性、突發性、不確定性、強時效性、流量不均衡性、弱經濟性、社會公益性等不同的特點。正確認識應急物流道路運輸的特性,才能保證在突發事件發生時,以最短的時間安全、準確地把應急物資運送到應急目的地。
三、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建設的現狀和難點
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的完善和發達程度,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應急物流道路運輸的保障能力。目前,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已基本形成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和指揮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作為道路運輸應急保障工作的責任主體,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將道路運輸應急保障體系與國防交通應急運輸體系相結合,體系同一、資源共享、管理聯動的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形成平戰結合、快速反應、有序運轉的道路運輸應急保障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在近期的抗災應急運輸中取得較明顯的效果。但是,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我們的應急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同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建設要求相比嚴重滯后。其難點問題突出表現為:
1.指揮協調機制不健全,應急指揮機構協調難度大
應急物流道路運輸涉及到多個部門,往往屬于不同的管轄部門,跨部門、跨區域的協調,實際問題多,協調反應時間長,彼此陌生、溝通不暢,效率難以提高。應急物流中的應急物資需求量大、種類多,對運力的要求很高,單憑一個部門或企業無法獨立承擔,需要調動全社會的運力來確保應急物流的運輸要求。軍地一體,需要在制度上明確軍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真正保證快速響應。為了提高應急物流運輸指揮系統的協調決策能力,建議整合相關部門機構,建立常設的專業應急物流道路運輸指揮機構,專門負責應急物流道路運輸協調工作,保障應急物流道路運輸的高效運行和實施。
2.信息情報系統亟待完善
應急物流道路運輸信息網絡不夠完善,信息傳遞不及時,缺乏共享平臺。應急物流運輸信息系統是支撐應急物流道路運輸指揮組織的神經中樞。要實現應急物流運輸實時控制和應急物資精確運送,不同主體要協同合作,全面提升應急物流信息化水平。建議加強軍地一體化應急物流道路運輸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包括應急物資信息、后備役車輛信息、應急專業人員信息、物流基礎設施信息等子系統的建設,確保應急物流運輸準確、完整、迅速、標準,信息手段較之常態下更為先進、穩定和抗干擾。
3.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裝備應用程度低
運輸工具不先進、運輸技術落后、許多流程仍停留在笨重的體力操作形式中,極不適應應急運輸強時效性和流量不均衡性的要求。建議在應急道路運輸中,充分應用及時運輸技術和供應鏈管理技術,側重提高快速裝卸設備、托盤和集裝箱運輸比例,推廣應用條形碼、RFID、GIS、GPS等技術,提高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裝備應用水平
4.社會動員參與組織水平亟待提高
應急運輸實踐中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的社會動員參與組織水平較差,參與應急運輸的企業應急業務能力和車輛設備水平參差不齊,實際操作效果較低,支出的應急物流運輸成本巨大。據統計,低效的應急物流運輸損失占災害總損失的15%―20%。盡管應急物流運輸中可以利用紀律性強、組織嚴密、反應迅速的特點,發揮其主力軍的作用,但是應急物流運輸時間緊、需求大,僅僅依靠軍隊的力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建議充分利用地方大型物流基地、設施,充分發揮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業務優勢,實現軍地一體化的應急物資和運輸資源共享,降低應急運輸成本,提高社會動員參與組織的效率。
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建設中要用系統的觀點綜合考量、全面整合;用系統和發展的眼光去發現問題,抓住關鍵環節解決問題,有效地促進中心城市應急物流道路運輸體系的建設。
The research of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about central cities emergency
logistics roads transportation system
WU An-ji,MENG Qing-fang
(Xi'an Ya Ou transportation serv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Emergency logistics center city road transport and routine road transport due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 logistics conditions and time limit . Stud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emergency logistics center city can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er city road transport and center task of emergency command, we analyz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support system, advanc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obilize social forces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and promot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downtown c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afety and accuracy of transport.
[key words] central cities; emergency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blem of construction
參考文獻:
[1] 謝如鶴,邱祝強.論應急物流體系的構建及其運作管理[J].物流技術,2005,(10):78-80.
[2] 王宗喜.加強應急物流研究與軍事物流研究刻不容緩[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23):20-22.
[3] 姜開興.城市抗震減災策略[J].中國減災,2007,(11):26-27.
[4] 王堅紅,王京.國外救災物質的運作方式及啟示[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6,(6):56-58.
關鍵詞:危險貨物 鐵路 運輸 管理
0.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化學、原子能、電氣和石油等工業的迅速發展,工業生產中越來越多地使用到危險貨物作為產品的生產原料,并且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有毒的廢料,為了完成正常的生產活動,就必須進行危險貨物運輸,然而在進行危險貨物運輸途中曾發生許多交通事故。目前我國鐵路在危險貨物運輸領域所占市場份額達50%以上,鐵路已成為我國危險貨物運輸的主要方式。
1.鐵路危險貨物物流發展現狀
1.1 鐵路危險貨物物流企業尚不健全
目前,國內大多數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公司規模小,經營實力差,發展不平衡,不僅缺乏危險貨物物流服務的基本專業能力,而且缺乏整體協調和規劃,更加缺乏物流的整體策劃能力,這在相當程度上犧牲了社會效益。
1.2 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多頭管理,效能不足
由于危險貨物的特點,對其管理非常嚴格,鐵路危險貨物物流主要由鐵道部主管,同時受到鐵路、安監、公安、質檢、環保、衛生以及工商、稅務等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各部門都制訂有相應的法規和規定。然而,管理的交叉再加上部門間缺少溝通,可能造成管理規定銜接上的一系列問題,可能對鐵路危險貨物物流的發展造成一定障礙。
1.3 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雖然鐵路《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則》對人員培訓做了專門的規定,在實際管理中的要求也非常嚴格,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培訓時間較短,培訓效果往往有限,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從業人員的素質仍有待提高。
1.4 鐵路危險貨物物流事故應急機制落后
鐵路運輸大范圍、長距離的特點決定了鐵路運輸事故地點具有不確定性、途經地區環境復雜、更給發生事故后的應急處理及救援帶來更大困難。鐵路運輸部門雖制定有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及施救網絡,但由于缺乏監控、信息傳遞等技術支撐,在預案的實施階段,不能形成危險貨物運輸事故處理快速反應的有效機制,而且因為對危險貨物的危害認識不足,相關防范、救援措施不能及時跟上,往往貽誤施救時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相關人員業務不熟、安全意識淡薄
部分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很少,業務知識欠缺,常常為了局部利益違章作業,造成超重、超高裝載。部分押運員綜合素質不高、文化層次偏低,對有關危險化學品安全運輸的規定缺乏了解,對所裝運的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也知之甚少,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或引起火災等事故往往不知如何處置,不能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押運員甚至擅離職守,使危險化學品失去監控,導致事故發生。
2.2 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存在技術問題
裝運危險化學品車輛的安全技術狀況是引發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車輛技術狀況是危險貨物安全運輸的基礎。如果車輛狀況不好,如罐車罐體有漏裂,閥、蓋、墊及儀表等附件、配件不齊全或狀態不良時,會造成貨物泄漏,引發火災等事故,將嚴重影響鐵路運輸行車安全,導致重大事故發生。
2.3 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存在漏洞
危險貨物辦理站及專用線(專用鐵路)的地理位置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面臨嚴重考驗。有的老專用線幾易其主,由普通貨物裝卸線改造而成;有的臨時加線、延線,不具長期性;有的多家布線,儲罐林立,各自一方,城市規劃長期性與地方急功近利的短視性有矛盾。
2.4 由于事故救援不當造成事故擴大
危險化學品在發生泄露、火災等事故后,若救援不當也會導致災情擴大。事故現場的施救者如果對發生事故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不了解,危險化學品泄漏后,如果救援得當,就可以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反之,如果在事故應急救援方面的力量較弱,甚至救援方法不恰當,就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3.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發展對策
3.1 加快鐵路危險貨物物流人才培養
危險貨物的特殊性和鐵路運輸的規范性決定了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必然具有的高度專業化、技術化的特征。這就要求鐵路危險貨物物流需要大量的復合型的專業人才。這些專業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物流的有關專業知識,還需要熟悉危險貨物性質,熟悉鐵路運輸業務,熟悉企業管理、工商、稅務政策以及海關、金融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所以,鐵路危險物流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必須根據鐵路危險貨物物流的發展戰略,加速培養、吸收、引進和造就一批高素質的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專業人才。
3.2 建立統一、規范的鐵路危險貨物物流行業標準
由于危險貨物的特殊性,鐵路危險貨物物流除受鐵道部專門領導外,其安全管理還要受到安檢、公安、質檢、環境及衛生等部門的監管。隨著鐵路危險貨物物流的發展,各有關部門制定的眾多政策法規很難適應和滿足現代鐵路危險貨物發展的需求。多部門管理雖然有利于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在各個環節的安全性,但如果部門間缺乏相互溝通與銜接,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鐵路危險貨物物流的發展。因此,建立統一、規范的鐵路危險貨物物流行業標準是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3.3 加快新技術應用及信息化建設
目前,我國鐵路危險貨物物流各環節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庫存大,運力浪費。為此,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流”主導“物品流”。同時,利用無線射頻技術(RFID)、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現代物流技術,實現對危險物物流過程的跟蹤、監控,為危險貨物物流的日常管理和事故發生后的應急管理提供技術保障。以信息化建設和新技術應用為基礎,努力建設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各部門、地區網和各企業網之間的連網,實現信息連通、共享,實現對鐵路危險貨物狀態的實時監控及事故就近、就地、及時、有效處置。
參考文獻:
[1]趙 文,梅家農,祝進城.鐵路危險貨物辦理站承運人資質認證的探討.經營管理.2010(1)28-30
[2]劉貴萍.淺析我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商場現代化,2009(12)84-85
[3]王海星,李振江.鐵路危險貨物物流發展策略研究.物流技術,2009(9)32-34
目前美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有些國家的生鮮易腐農產品冷鏈流通量(以價值論)已經占到銷售總量的50%,并且仍在繼續增長。
在我國,冷鏈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僅側重于數量保證,對品質的要求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盡管我國冷鏈物流并不發達,但由于城市的迅速發展導致農產品流通量大幅增加,冷鏈物流在保障生鮮易腐農產品供應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經濟持續發展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冷鏈物流應如何快速健康發展,已成為一個緊迫的課題。發達國家在這方面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通過調查研究,筆者把發達國家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加以總結,希望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健康快速發展和農產品冷鏈物流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發展冷鏈物流的核心: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一整套體系
冷鏈物流由多個環節組成,從食品原料的種植和采購、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費的全過程,是一項復雜的低溫系統工程,確保各環節的質量安全問題是冷鏈物流的核心。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冷鏈物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都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包裝、運輸、儲存、標簽、品質等級、容器和包裝、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最大獸藥殘留物允許含量和最大殺蟲劑殘留物允許含量等有關標準和規定,對農產品進出口也有嚴格的檢驗和認證制度,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如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作為聯邦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根據國際通行的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原理制定了食品安全督促計劃(FSEP)。該規劃不但在肉類和家禽加工廠普遍實行,而且在乳品、蜂蜜、雞蛋、蔬菜水果加工業內也廣泛應用。該規劃實施以來,已經有664個加拿大聯邦政府注冊的食品企業(共2003個)提出了認證申請,其中已有327個得到了HACCP認證。此外,CFIA還向一個由加拿大農業聯合會管理的規劃“加拿大農場生產食品安全規劃”(COFFSP)提供科學和技術方面的支持。該規劃覆蓋了從田間(畜舍)到屠宰加工企業門戶的食品安全問題。它通過聯邦政府和產業界的合作,鼓勵國內初級產品協會開發發展戰略和必要的工具,以便使生產者在農場的食品生產環節實施與HACCP原理相一致的食品安全措施。CFIA對FSEP和COFFSP計劃的參與體現了其持續改進食品安全的承諾,即從初級產品生產到最終產品零售的多部門、跨行業的食品安全協作,最終實現從農場到餐桌包括冷連物流全過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與管理。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關鍵環節:依靠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各國的實踐證明,龍頭企業在促進各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加拿大政府在運輸業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后,1987年基本放松了對運輸業的管制,極大地促進了各種運輸方式和企業間的競爭和發展。1990年后,政府進一步放開市場,對各種運輸方式進行私有化和民營化改造,通過下放港口和內河運輸的經營權、國家鐵路公司民營化等措施,使企業真正自主經營,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建立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競爭機制,促進了冷鏈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路鐵??斩嗍铰撨\,產地加工企業、批發市場與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等多方參與、并存共贏的冷鏈物流發展模式。加拿大既有以北美地區效益最好的鐵路運輸企業國家鐵路公司(CN)和加拿大最大的花椰菜產地加工企業Melvin Farms為主體的冷鏈物流模式(產地加工企業模式),也有以北美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Ontario Food Terminal Board與加拿大最大的配送中心Sobeys為主體的冷鏈物流模式(批發市場與配送中心模式),還有以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Thomson Group為主體的冷鏈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支撐:加大政府投入,創造良好的營運環境
各國政府紛紛加大資金投入,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加拿大聯邦政府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的主要方式:
一是通過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如加拿大政府通過對國家鐵路公司補貼、改制和相關政策扶持,使國家鐵路公司扭虧為贏,盈利率由過去的3%提高到30.4%,成為目前北美地區效益最好的鐵路冷鏈物流運輸企業。通過注入啟動資金扶持,使Ontario Food Terminal Board成為擁有5000個客戶、交易量540萬磅/天、交易額9.6億加元/年,純利潤100多萬加元的北美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
二是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執法檢查監督,規范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日本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很重視物流產業的規劃與建設,并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綜合物流施政大綱》,對主要的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韓國政府建立了專項基金,以資助專業性物流公司,并對開發新型物流技術的企業削減個人和企業所得稅。財政出資為農協會員購買標準托盤及物流相關設備提供政府補貼,資助運輸企業購買標準集裝箱運輸卡車。為減少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損耗,根據相應的農產品包裝法,由政府出資80%,農戶出資20%對出售前農產品進行包裝,施行低溫儲存與運輸,推進冷鏈物流。荷蘭政府對于建立面向全歐洲的配送中心建設的企業給予選址、規劃及經營方向的指導,并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或貸款貼息。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基礎:發揮協會作用,加強行業協調和自律
各國冷鏈物流的行業協會在政府與企業之間起著橋梁與紐帶作用,在完善行業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協會一方面積極宣傳政府的交通方針、政策和法規,另一方面代表企業利益反映企業的呼聲,對完善物流政策和改善企業經營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行業協會從不同角度起到溝通情況、協調關系、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等作用。如加拿大卡車協會,是由加拿大運輸企業、農
產品產地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和配送中心等人員自愿組成的民間組織。協會主要協助CFIA制定冷鏈物流指導原則與標準,協調冷鏈環節行為主體的關系,組織制定本行業企業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紀律,并配合CFIA對協會成員進行技術咨詢和人員培訓,在推動加拿大冷鏈物流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前提:完善相關法律及標準,推進專業認證
農產品冷鏈物流包括原料生產、加工、運輸、配送、銷售到從消費者手中的全過程。在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因為操作不當而出現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問題。各國政府為了確保冷鏈物流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標準,涉及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包裝、運輸、儲存、標簽、品質等級、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最大獸藥殘留物允許含量和最大殺蟲劑殘留物允許含量等方面。如在原料生產環節,為了規范農藥的注冊登記、使用和管理,加拿大衛生部、農業與農業食品部會同漁業海洋部、環境部及自然資源部共同制定了《防蟲產品法》,該法明確了農藥的注冊登記辦法。以及需要提供的數據、農藥用量等。加拿大環境保護法規定,要對污染物和有毒物品進行評價;農藥殘留補償法規定在任何情況下,農民可以因為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導致損失而獲得補償。在加工、貯藏和運輸環節制定了嚴格的溫度標準,如禽類加工環境溫度低于10℃,冷藏與運輸溫度不得高于4℃。
另一方面,嚴格專業認證制度,實行市場準入。如加拿大近年積極推動有機食品的發展,有機農業已經成為加拿大農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全國目前共有經認證的有機農場2500個,有機食品加工企業150家,有機產品認證機構46個。有機農業的總產值為6億加元,占全國農業總產值的1.5%。通過認證后,認證機構向有機種植或加工者授予證書,并授權其使用有機產品標識,而后方能進入流通與消費環節。再如對肉食品生產企業要利用HACCP來監督和控制生產操作過程,不但要求檢查農藥殘留量,還要檢查生產廠家的衛生條件,對工作間溫度、肉制品配方以及容器和包裝等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推進有機食品、HACCP及ISO等專業認證制度、原產地保護和地理標識管理等,是加拿大農產品冷鏈物流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保障:鼓勵技術創新,推廣先進技術管理手段
各國冷鏈物流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冷鏈物流業的整體水平,技術創新體現在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
首先,在標準化原料基地建設方面積極采用GAP、GVP等先進的管理規范,使用環境友好型栽培(養殖)管理技術和先進、快速的有害物質分析檢測技術等,從源頭上保證冷鏈物流的質量與安全。
其次,使用先進的產地加工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延長保鮮期。許多發達國家把預冷保鮮作為冷藏品生產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預冷的關鍵在于一個“快”字,包含了許多在不傷害產品質量的情形下快速降溫的先進技術。如加拿大花椰菜產地加工企業Melvin Farms采用真空預冷技術和冰溫預冷技術,有效消除田間熱,降低蔬菜的呼吸強度,延長保鮮期。
第三,在儲藏技術裝備方面,積極采用自動化冷庫技術,包括貯藏技術自動化、高密度動力存儲(HDDS)電子數據交換及庫房管理系統,其貯藏保鮮期比普通冷藏延長1~2倍。氣調貯藏是當代最先進的可廣泛應用的果品貯藏技術。英國的氣調貯藏能力為22.3×104噸,法國、意大利、荷蘭、瑞士、德國等國也在大力發展氣調技術,氣調蘋果平均達到蘋果總數的50%-70%。
第四,在運輸技術與裝備方面,冷藏運輸技術經歷了公路冷藏運輸、鐵路冷藏運輸、水路冷藏運輸發展到冷藏集裝箱多式聯運。歐洲具備通暢的交通網絡,公路運輸快捷靈活,裝卸環節少,減少了裝運中的損耗,可進行“門對門”的服務。冷藏運輸將朝著多品種、小批量和標準化、法規化的方向發展,節能和注重環保將是冷藏車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鐵路運輸在易腐品運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鐵路易腐品運輸的運量占總的易腐品運輸量的55%左右。歐洲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冷集箱與鐵路冷藏車的配套使用,克服了鐵路運輸不能進行“門到門”服務的缺點,大大提高了鐵路冷藏運輸的質量。據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的統計數據,2005年全球食品冷藏能力達到10億立方英尺,其中冷藏集裝箱能力超過60%,超過6億立方英尺。如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Thomson Group除具有容量大、自動化程度高的冷藏設施外,還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強制供電器(PTO)驅動、自動控溫與記錄、衛星監控的“三段式”冷藏運輸車,可同時運送三種不同溫度要求的貨物。
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各項安全生產事故指標控制在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任務目標內。杜絕發生因管理部門失職導致的亡人安全生產事故。
安全生產基礎逐步鞏固提升。通過部門監管和行業自律,安全生產責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生產投入、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等管理手段逐步鞏固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能力水平逐步提升。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到位。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行業主體責任意識和安全生產管理能力,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行業管理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一崗雙責、黨政同責”的安全管理要求,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到實處。
安全生產先進技術有效應用。充分發揮車輛動態監控系統的作用,進一步規范道路運輸車輛安裝、使用符合部標的車載衛星定位裝置和平臺的運行管理,達到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有效。建立道路運輸企業每月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督促企業抓落實,使非法違法生產經營隱患得到明顯控制和消除。
(一)強化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
貫徹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管理要求落實行業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各科室要把安全監管貫穿行業管理全過程,按上級要求把安全監管工作做到位、做扎實、做仔細。同時,要承擔安全部門制定的專項檢查任務及督辦工作。
1、制定2015年安全監管計劃,明確各科室安全監管工作內容,各科室要與各管轄內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制定獎懲標準,嚴格目標考核。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法規科、政務中心窗口。
2、第一季度局安委會與各科室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明確監管職責、內容和責任。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
3、清理道路運輸企業注冊地和辦公地址。重點清理客運(含旅游)、危運企業注冊地和辦公地址,并將轄區企業明細、企業注冊地址、實際辦公地址、安全管理負責人及聯系電話表。2月中旬前報安全監督科。(匯總后報至市處安全科)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4、在日常監督管理過程中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嚴格客、貨運道路運輸許可、機動車維修和物流相關業務備案的審查工作,嚴把行業市場準入關。同時由局安委會辦公室對各科室“一崗雙責”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抽查和監督,督促落實到位。
責任部門:各科室、政務中心窗口。
5、制定暗查暗訪工作方案,每季度對轄區內的道路運輸企業暗查暗訪不少于一次。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
(二)強化隱患排查和治理
按照安全隱患發現、督辦、跟蹤、復查、銷號“五統一”的原則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所有發現的安全隱患,做到責任落實到位、整治措施到位,堅決根治到位。
1、督促道路運輸企業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每月檢查企業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開展情況。督促轄區企業做好隱患的自查和排除,形成長效隱患排查機制,同時做到五落實,即整改責任人、措施、資金、時限、和應急預案的落實。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2、把企業排查與各科室排查結合起來,運輸管理科、維修管理科每月檢查企業不少于2次。物流發展科每月抽查企業不少于15家。并將檢查情況報局安委會辦公室(法規科將違規查處及調處情況報安全監督科)。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法規科。
(三)強化打非治違
以窗口地帶及客貨集散地為重點區域,加強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的治理打擊力度,進一步凈化市場經營秩序,保障區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生產有序發展。
1、制定2015年本轄區范圍內打非治違工作方案,以貨運(普通貨運、危險品運輸)客運(旅游、班線及客運站)、維修行業為監管重點,開展轄區范圍內打非治違工作,維護轄區內道路運輸市場秩序。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2、日常監督檢查過程中開展打非治違工作,對發現的非法違法生產行為進行調查取證,將取證情況報法規部門調處。同時對各科室打非治違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并做好打非治違文字信息的上報工作。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法規科。
(四)強化安全教育培訓
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形成長效安全教育效培訓機制。
1、制定2015年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培訓對象主要包括企業主要負責人、生產部門和安全部門分管領導及負責人、駕駛員、押運員、違法違規生產經營人員。培訓內容以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為主,防止安全生產事故。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2、督促道路運輸企業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訓機制,制定本企業培訓計劃報局安全監督科,督促企業持證上崗率達到百分之百。每月收集、匯總轄區內違法違規人員名單上報運管處。
責任科室: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3、按照要求開展客運、旅游、危運企業法人、主要負責人、安全部門負責人、生產部門負責人、駕駛員、押運員、安全例檢人員參加市組織的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四月初上報名單。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
4、建立法人定期考核制度,
鼓勵企業聘用注冊安全管理工程師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
5、督促企業落實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訓檔案。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法規科。
(五)強化科技應用和動態監管
強化道路運輸行業科技手段應用,力爭完成“兩客一危”企業車輛專職人員崗位視頻系統。
1、引導和督促轄區“兩客一?!逼髽I加快動態監控崗位視頻監控設備安裝和使用,同時將信息平臺安裝在相關業務部門,共同監督企業落實車輛動態監控主體責任。督促轄區道路運輸企業落實客車凌晨2時至5時停車休息制度,嚴肅處理違反凌晨2點至5點停車休息制度、超速行駛、疲勞駕駛、不按規定線路行駛等違法違規駕駛行為,并將有關情況納入道路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和從業人員誠信考核檔案。督促轄區道路運輸企業落實監控主體責任,加強對客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夜間通行情況的監控,實時掌握所屬車輛安全運營狀況,及時發現問題,主動消除違法行為。
責任科室: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
2、進一步落實車輛動態信息平臺的抽查工作,確保轄區營運車輛抽查率不低于30%,特別是對抽查發現的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并追究責任。督促轄區內道路運輸企業監控數據應當至少保存3個月,違法駕駛信息及處理情況應當至少保存3年。對未按規定安裝、使用衛星定位裝置,或雖已安裝但未接網聯控信息平臺的客運、危運、大型物件、租賃車輛,以及未安裝車載視頻的長途臥鋪客車,將暫停其營運資格。
責任科室: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
3、對每個經營趟次的旅游包車行程車輛運行軌跡進行核查,發現未按批準的線路和時間經營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罰,同時將企業違法違規和隱患整改情況,作為包車客運標志牌網上發放自動審核降級為人工審核的參考依據。核查過程中發現企業私自變造、偽造車輛運行軌跡和提交虛假車輛信息的對企業進行掛牌督辦,同時在全行業進行通報。
責任科室:運輸管理科、政務中心窗口。
4、制定包車客運標志牌抽查計劃,每月定期抽查企業客運(旅游、班線)包車標志牌申領情況,并通過車輛動態運行信息平臺進行復核。
責任科室:運輸管理科。
5、對相關客運包車標志牌申領、核發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定期向局相關科室通報自動審核和人工審核企業明細,督促落實客運包車標志牌管理規定,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責任追究。
責任科室:政務中心窗口。
(六)強化規范及標準應用
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為抓手,建立和落實行業規范,加快成果轉換,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行業管理部門監督管理水平,深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1、按照各級行業管理部門下達的任務指標和標準化工作流程,在全面完成“兩客一?!逼髽I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工作的基礎上,按省廳及市交委要求,加快推進轄區客運站、機動車維修、普通貨物運輸企業安全標準化達標建設工作,并將標準化達標建設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要依據,督促企業落實標準。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2、嚴格按照標準化工作流程對企業標準化工作進行審查和監督。督促道路運輸企業按照目標要求開展達標創建工作任務,同時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七)強化重點時段、重要時期的安全檢查
完善安全檢查長效機制,在重大節慶和重要時段開展領導帶隊、全員參加、企業全覆蓋的專項安全大檢查工作。
1、制定大檢查總體方案,明確時間、范圍、重點,并進行綜合組織協調。
責任部門:安全監督科。
2、開展業務范圍內的安全檢查工作,明確檢查具體內容、具體時間、企業明細、制作檢查表格,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限期督促整改到位,同時對檢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指導、監督。
責任科室:安全監督科、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八)強化應急救援演練
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演練,督促企業落實應急救援物資及車輛、人員配備,提高全行業應急救援能力。
1、在轄區范圍內開展應急救援日常工作,組織轄區企業開展一至兩次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演練,保障應急救援物資及車輛、人員配備到位。
責任科室:運輸管理科、物流發展科、維修管理科。
關鍵詞:化工物流;現狀及問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511.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9000502
200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89.9萬億占GDP的181%;物流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165%,占GDP的 6.6%。物流業涉及從業人員約為兩千萬人。物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服務產業。物流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對促進生產、拉動消費的作用大。 2009年物流業進入十大振興產業,也充分體現了物流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化工物流為其提供原料、運輸產品是化學工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建國后,石油化工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化工物流也就隨之得到發展,近幾年,我國化學工業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發展,大大高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我國化工物流的流向基本上是從沿海生產地向主要消費地如華東、華南、華北通過鐵路、內河及沿海水路運輸的,也有部分產品將通過外貿船舶出口至海外客戶。一直以來,國營倉儲運輸企業負責著化工產品的運送和存儲,隨著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和外資物流企業的進入,現在的局面已呈三分天下之勢。據海關統計,2006年1―8月我國進口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553.2億美元,增長8.2%。(來源:《中國化工報》,20060919)。美國化學委員會研究表明,2006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化工市場。2007年國內油品和化工原料的進出口貿易額達到3200億美元,同比增長25%,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化工行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5萬億元以上,這必將帶動化工物流的巨大發展。
化工物流,除了部分普通包裝貨物操作與其他行業物流基本類似外,大部分化工品的物流運作與一般物品的物流運作有著極大的差別。與普通貨物物流相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蝕性等特性,化學品生產、倉儲、運輸的特殊性,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化工物流安全是關鍵。
1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是隨著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化工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化工物流幅度明顯高于同期GDP增幅。這說明經濟發展對化工物流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二是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仍處于高位,這反映出我國物流運作水平是極為粗放的,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低,經濟增長付出的物流成本太高。 三是社會物流增加值的幅度高于國民經濟增長水平。說明我國物流社會化、專業化水平在不斷提高,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加速發展,物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四是現有化工物流基礎設施薄弱,交通運輸設備落后造成化工物流的成本較高。
我國物流領域低效率和高成本狀況說明目前的物流活動還存很大的潛力可挖崛,化工領域的物流也是如此。
我國化工物流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之前企業自辦物流現象突出,化工物流的專業化分工程度不夠,安全、環保意識不夠。多年來,我國多數化工生產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于是擁有倉庫和運輸車隊,自己承攬幾乎全部的物流業務活動。同時,許多企業把經營重點都放在了生產和銷售環節上,對物流管理比較粗放,造成化工物流成本增加。一份對來華跨國企業的調查顯示,物流業務都有外包比例高達90%左右,而國內生產企業真正尋求第三方物流總的僅在10%左右。大部分企業在物流上花費的時間幾乎占整個生產過程的90%?;瘜W企業的原料或成品一般都是危險品,有其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其運輸、倉儲等環節是一項技術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然而,我國大部分危險品物流的運作只是沿用甚至直接套用普通貨物的物流運作方式,導致危險品物流事故頻發??梢哉f安全因素是長期以來制約我國化工物流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化工物流企業裝備落后,現代化水平還較低。管理落后,對于資質管理、質量安全體系、標準制訂、維修保養、現場監管、安全技術培訓和包裝檢驗等方面的管理體系及其實施還很不完善。符合危險品運輸、搬運裝卸的裝備專用化程度不高,裝備技術狀況整體較差;缺乏統一的能夠保障安全的裝備技術標準。
(3)化工物流企業規模小,物流效率低,存在著地區發展不平衡,技術裝備水平低與運輸質量差,物流成本高。大部分化工物流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抗風險能力差、誠信度不高。我國低物流成本的水路、鐵路對危險品運輸限制多,鐵路運輸運力嚴重不足,加大了高成本的道路危險品的運輸量。危險品生產又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偏少,而需求分散,導致運輸半徑過大,其運輸半徑往往超過公路運輸的經濟半徑。
(4)缺乏高素質的專業物流人才,化工品的特殊性要求企業的物流管理人員不但要具有化工專業知識,熟悉化工工藝流程,而且要掌握企業內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條供應鏈的管理等物流綜合知識。而我國這方面人才嚴重缺乏,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低、安全意識不夠,技能欠缺亟須補充。
(5)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術落后。無線射頻技術(RFID)、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現代物流技術在危險品運輸企業的應用還很有限,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庫存大,運力浪費,物流成本高。
2針對我國目前化工物流現狀的發展對策
(1)進一步加大準入門坎,加強對現有化工物流企業的評估,對于不符合條件,且整改后也達不到標準的企業采取淘汰制度。進一步加大對外化工物流的開放。促使國內危險品運輸企業增強競爭意識,提升自己,加速國內危險品運輸企業的淘汰、整合和優化。鼓勵化工物流企業朝規模經營、設備先進、管理高標準的方向發展。
(2)提高化工物流裝備水平,制定先進的裝備安全技術標準;積極引進先進的裝備技術;建立技術進步的政策支持環境;培養和提高與裝備的研發、生產、維護相關的人員技術水平;加快現有技術裝備的升級和改造。從物流裝備差、管理水平低、高事故率向重視管理、不斷更新物流裝備方向發展。
(3)建立全國性的化工物流管理信息平臺。利用無線射頻技術(RFID)、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現代物流技術,為危險品運輸過程的跟蹤、監控、管理等提供了技術支撐,并為事故發生后的應急管理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實現信息連通,做到事故在第一時間就近、就地處置,用信息化推動物流現代化。
(4)完善健全化工物流的危險品應急救援系統以及機制。建立專業的化學品應急救援網絡,并建立快速應急救援機制。加強對化學品應急救援成員的培訓,以便做到事故發生時快速處理,防止事故擴大,使損失降至最低,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立與企業的應急反應聯合機制,聯合進行培訓、演習以及事故救援。
(5)發展專業化的化工第三方物流。隨著市場競爭的激化和社會分工的細化,有的化工企業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并不是運輸經營和庫存管理的行家。為了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主營業務上,以便同自己的對手展開競爭,有些企業開始把一些自己不十分在行的,諸如運輸、倉儲這樣的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經營。這表明我們的一批化工企業已認識到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性,并且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6)建立高質量化工物流人才隊伍,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采用先進物流理念,結合化工品危險性高的特點,對員工進行專業的化工供應鏈操作管理和處理化工危險品方面的完善培訓,提供高效率、高質量安全的物流服務。
近年來,我國現代物流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從總體上來說,仍停留在粗放式經營的層面,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低,由于缺乏對化工物流內在規律的深入研究,導致物流成本增加,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化工物流業的發展必須以安全為導向,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現代物流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總成本,從而提高化工物流效率和安全性?;の锪髯鳛橐婚T新興的物流業,相信會受到越來越多從業者的重視,其可觀的利潤空間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將會逐步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徐助勝.淺談化工企業物流綠色化之措施[J].商場現代化,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