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數字媒體技術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字媒體技術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數字媒體技術理論

    第1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數字媒體藝術是隨著20世紀末數字技術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趨勢而形成的一個新的交叉學科和藝術創新領域,是將人的理性思維與藝術的感性思維融為一體的新藝術形式。近年恚數字媒體藝術日漸成熟化,逐漸滲透并深入影響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因為它不僅橫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更是涉及藝術設計、圖像處理、計算機語言、信息通信等多方面的專業技術。因此,數字媒體藝術既受益于技術進步的催生,又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豐富、拓展了媒介傳播的形式和途徑,讓傳媒和藝術設計都得到了新發展。對數字媒體藝術進行理論和實踐探究,一方面可以根據當今時代背景分析其發展現狀,另一方面也可以探尋數字媒體藝術的未來發展趨勢。李四達編著的《數字媒體藝術概論(第3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一書就從數字媒體藝術的誕生與發展入手,深入結合了近年來的相關科技成果,以豐富的研究內容和完整的理論架構分析、闡明了數字媒體藝術的理論及其社會應用。綜合而言,該書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思路清晰,研究視角新穎獨特。該書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脈絡展開論述,涵蓋媒介進化論、數字媒體藝術理論、圖像拼貼與教學藝術、科學藝術與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簡史、數字媒體藝術與創意產業、數字媒體藝術信息化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未來八個方面的內容。作者在每章的最后一節都設有相應的思考練習題,不僅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理論研究體系,也留給了讀者消化吸收和反思總結的空間。信息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改變是有目共睹的,大數據時代下的數字媒體可以說幾乎無處不在,虛擬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影響著現實社會;同時,數字媒體藝術的藝術性、設計性、技術性也在現實社會中得到了創新性發展。而作為媒體設計專業的教授和碩士生導師,該書作者長期以來從事媒體藝術、交互設計、媒體動畫等方面的教研工作,另著有《新媒體動畫概論》、《數字媒體藝術史》等多部藝術設計類著作,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因此,在理論研究方面,該書作者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思考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歷程、社會影響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例如,在該書作者看來,現代科學對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正是由于攝像機的發明,才誕生了攝影、攝像這一類的視覺藝術,讓人們可以發現并定格生活中的美,并可以將其應用到廣告設計、動畫制作中,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等。當今的藝術設計不僅作為審美詮釋而存在,而且更多地關注人類情感意識和對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由此可見,該書作者無論是在研究思路還是研究視角上均具有新穎獨特之處。該書所蘊含的學術價值也值得相關領域研究者以及設計愛好者們深入挖掘和體會。

    二、學以致用,社會應用價值高。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作品具有視覺沖擊力和吸引力,使之既能充分表達藝術家的意愿,又能帶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這才算得上成功的藝術作品。對于數字媒體藝術而言,應用價值高、應用范圍廣是創作者最為看重的地方。這就需要創作者在夯實自己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多進行設計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創作出既符合當代人審美標準,又利于社會發展的數字媒體作品。該書非常凸顯這個方面,它把發展中的數字媒體藝術化為連接藝術與生活、科技與時尚的橋梁。例如,在對圖像拼貼與數字藝術這一章進行論述時,作者便將圖像拼貼和現代藝術有機結合在一起,闡述拼貼攝影藝術給人帶來的視覺享受。在作者看來,數字拼貼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正如當代攝影拼貼藝術家大衛?霍克尼和杰瑞?尤斯曼所創作的拼貼藝術作品那樣,既是對超現實主義的借鑒,又遠遠超越了單個圖像中所蘊含藝術魅力的疊加,且隨之而來的拼貼動畫更是開創了后現代電影發展的新時代。現如今,無論是拼貼攝影還是拼貼動畫在廣告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見拼貼藝術的魅力和社會價值之深遠。此外,光能渲染、光線跟蹤、數字繪畫等電影特效技術作為數字媒體藝術,更是極大地推動了20世紀末以來電影業的發展。該書運用圖文并茂的敘述方式,選用大量新穎且具有代表性的數字媒體藝術作品案例來佐證其理論觀點,尤其在創意產業和數字媒體信息化設計領域提出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思想,不僅為學術界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更對數字媒體藝術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思考,彰顯了該書極強的可讀性和社會應用價值。

    數字媒體藝術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思想觀念的創新。我們只有在新媒體環境下不斷開闊視野、創新思維,才能讓數字媒體藝術作品深入人心,走上民主化、大眾化的發展之路。綜上所述,該書既可以作為高校數字媒體專業的課程教材,又可以助力數字媒體產業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數字媒體藝術學科理論建設,也有利于相關行業人才的培養,是一部兼具理論研究意義和實踐應用價值的優秀著作。

    (作者系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講師)

    第2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摘 要: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中,數字媒體已成為主要的信息載體,并正在滲透到經濟發展、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生活的眾多方面,“數字媒體內容平臺”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優先主題。當前隨著數字媒體應用的廣泛化和深入化,數字媒體理解面臨著媒體對象復雜性、媒體數據規?;眯枨蠖鄻踊忍魬饐栴},已成為制約數字媒體應用發展的瓶頸。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必須研究媒體內容的有效表示、建立符合人類媒體認知的計算模型、充分利用計算機處理的優勢,并且實現三者的有機結合。為達到上述研究目標,需要重點解決3個關鍵科學問題:針對媒體認知具有的層次性、整體性,構建符合媒體理解層次性和整體性的理論框架;針對媒體對象固有的多義性、多態性,發展刻畫媒體對象多義性和多態性的表示體系;針對媒體計算應有的協同性、高效性,突破制約媒體處理協同性和高效性的技術瓶頸。該研究圍繞該項目的三大科學問題之一――“媒體認知具有的層次性、整體性──如何符合媒體認知的特點”,開展共性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從視皮層細胞與網絡水平的信息加工機理、雙光子成像手段、理論建模、計算機仿真等幾個方面研究視皮層神經機制是如何支撐視覺認知層次性與整體性的,建立模擬視皮層神經機制的算法模型,研究如何在算法層次實現認知層次性與整體性的理論與方法,建立神經科學與計算科學在視覺問題上的相互促進關系,并進行實驗驗證,為提高數字媒體理解的理論與技術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數字媒體 視覺認知 層次性

    Abstract:Digital media is the major information source in current world, and it influences the economy,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welfare of the people. Thus it is one of the key issue in 973 projects. When more and more digital media is provid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information become a huge challenge, as well as a bottle neck, considering it complexity, data size, and diversified needs.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based on human cognition, to set up an effective representation, and to highlight the speed of computer, and integrate them together. It is highly demanding to investigate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questions.(1)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reflect the hierarchy and integration of the visual system.(2)To establish a representation system to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the objects.(3)To break the technical bottle neck for more effective computation.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irst scientific question, by using multiple techniques, including two photon imaging, computational model, simulation. In detail, we studies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rom retina to visual cortex, how the top-down feedback and bottom-up feedforward projections work as a whole, how a computational model simulates this process, and how this computation improves th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Importantly,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will be compared side by side, to speed up this well-integrated project.

    Key Words:Vision;Hierarchy;Top-down;Bottom-up

    閱讀全文鏈接(需實名注冊):http:///xiangxiBG.aspx?id=50117&flag=1

    第3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設計;信息傳播;傳播媒體數字技術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9-0336-01

    一 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概述

    新媒體藝術先驅羅伊?阿斯科特曾說:“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質為連接性與互動性。”從國際學術界和教育界對數字化“設計”的諸多稱謂及科學內容的設定來看,數字媒體藝術主要涉及到視覺藝術、人機界面、信息傳播、多媒體、數字網絡、動畫、廣告、游戲、虛擬環境,虛擬產品設計等,其主要范疇都在21世紀數字化“設計”的“數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較明確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基本內涵和范疇。

    進入21世紀,全球范圍內以新媒體、數字影像、CG特效、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內容創作行業已經成為當代知識經濟產業的核心產業,在美國、日本其產值超過了傳統的汽車工業,而韓國更是將游戲為代表的數字內容產業作為立國之本,并已成為韓國經濟成長的新動力。目前全球數字內容還在不斷地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擴展,而這個產業也必將成為中國最具發展前途的產業之一。在未來的幾年,數字媒體創作人才將是市場需求的熱點。有關專家預測,我國將需要20萬工業設計師和15萬動畫設計師。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環境和人才需求,國內數字藝術設計卻是剛剛開始興起,還未建立完善的新媒體藝術理論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導致了設計產業所真正需要的核心職業設計人才匱乏和新媒體藝術設計在發展過程中諸多問題的產生。

    二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對傳統的藝術設計的伸展和豐富性研究

    新的傳播形式和傳播媒介的出現,使得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所涉及的內容得到極大的豐富和拓展。網絡、數字電視、互動媒體、交互游戲、虛擬空間等都成為信息傳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質,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范疇受到突破性的沖擊,數字載體的發展極大地延伸了視覺傳達的設計形式和內容,在當代數字藝術設計的快速發展情況下,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理論和美學理論就顯得非常薄弱。

    新媒體藝術設計理論和美學范疇繼承了部分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體系。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體系依然可以作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理論基礎,在藝術理論基礎上有幾個方面是共同的:1.首先都要滿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2.美學的審美理論基礎是相同的。3.設計的理論法則、平面視覺創意法則等是近似的。4.設計和表現的內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數字媒體設計過程中滿足功能、審美需求,符合美學、設計法則,運用數字媒介所特有的聲、光、電以及人機互動的特點來更有效地達到傳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認為新媒體藝術設計

    的內涵和特征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進一步豐富。

    當然新媒體藝術設計是時代的產物,它具有時代的先進性,它的表現形式更豐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備科學性、時代性,因此在新媒體設計中還需要創新的傳統設計理論體系,必須根據其信息傳播的形式、媒介以及傳播的復合性、學科的綜合性、技術的數字化等特征來完善提高這一新興學科。

    三 新媒體視域下的人才培養培養

    為了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和新媒體藝術人才的培養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在人才培養院校建立各個學科間的交流和資料的資源共享、學科間的優勢互補的教學體系。2開設學科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的學習教學的立體化平臺。這樣有利于形成循序漸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養扎實的藝術設計功底和熟練的數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資源。3.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建設教學資源立體化平臺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將傳統藝術教育與現代數字技術教育有機融合,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創建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工作室,以及數字人才培養創新工作室。4.同時為培養高層次的教師隊伍提供了更好師資環境,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5.加強教學體制在選材階段就提出相對較高標準,培養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選材將更符合新媒體專業對培養對象知識結構的要求,就更有利于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面對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發揮社會和院校之間的各自優勢,可以更好的解決數字藝術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培養出真正適合社會需求的數字藝術人才。當然數字藝術人才培養的完善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既不能只埋頭研究教學的建設,也不能只是應付市場的需求。

    四 結語

    在人類文明的各個歷史階段,科學技術與藝術的關系一直都是相互促進,協助發展,但是很少有象當前數字技術與網絡傳播技術這樣引發的空前演變。可以說,在現代生活中新媒體藝術已經實質性地改造了藝術的思維模式、設計模式、傳播模式以及欣賞模式,新媒體藝術正在成為新世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們可以借助這一平臺豐富的形式表達內心的藝術創作情懷,滿足生活需求。新媒體藝術設計是當代數字科技發展和藝術相結合的新興學科,是社會發展的產物。隨著社會和科技發展,數字信息的傳播更加深入和全面。數字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教育間將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抓住機遇,為新媒體藝術開辟一片燦爛的天地。

    參考文獻

    [1] 中國數碼媒體藝術與設計專業委員會,蘋果電腦國際有限公司.數碼媒體藝術教育白皮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10.

    [2] 張燕翔.新媒體藝術[M].北京:神州美術出版社,2005.

    [3]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24-29.

    [4] 任斌.論數碼媒體藝術現象[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彩頁.

    第4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關鍵詞】數字媒體 藝術 教學探索

    一、數字媒體藝術的背景

    1. 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

    當傳統的藝術不能滿足當今時展的需求時,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緊隨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作為一個新興的復合型學科應運而生。我國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作為新型的學科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將數字媒體藝術作為“十一五”時期的重要發展對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人才的空缺無法立刻彌補,各學院自定義的招生方針使得本專業學生的基礎良莠不齊。我國的數字媒體藝術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無論是在教學資料、設備、師資等許多方面都太不成熟,目前,我國都還沒有專門針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完整教學方案。這對各高校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科建設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

    2. 結合數字媒體藝術學科特點及產業需求確定本學院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

    數字媒體藝術是藝術、計算機技術及多種學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復合型學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不僅僅是藝術和技術相結合,也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的積累量。公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日趨增大要求也越苛刻,產業所需求人才不僅具備最基本的工作行為態度,同時更渴望得到有較高藝術修養,又能發揮創造性思維不拘一格地創新設計,為企業公司牟利的實踐性人才。廣西財經學院在2010年開設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并面向全國招生也逐步完善出一套對本學院本專業較穩定的教學方案,旨在培養出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的創新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能夠系統地、較好地掌握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基本理論及專業知識,掌握數字媒體核心技術,具有新媒體藝術創作能力以及面向網絡的、新型的數字媒體開發的綜合知識和技能的高級應用性復合型人才。主要從事影視動畫、影視剪輯、廣告設計和計算機游戲等數字媒體產業領域的專業設計與技術創新的職業。

    二、針對本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改進的建議

    1. 改變生源模式,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的數字媒體專業招生只面向于藝術生,我們學院只招理科生,考慮更多偏向于技術,建議改變生源模式文理生都招收,從而將數字媒體藝術對學生的藝術與計算機技術的要求貫徹落實到擇選中,使文理生不同的思維方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突破單一的思維方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我校在后期教學安排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以及計算機軟件的熟練運用,達到藝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培養目標。

    2. 優化課程設置,凸顯本學院特色

    目前,我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開設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及專業主干課。專業基礎課:美術基礎、動畫設計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字媒體導論等課程,旨在使學生能系統掌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在藝術上的修養和計算機軟件的熟練程度,為專業深入學習打造堅實的基礎。專業主干課程:平面設計與創意、計算機圖形學、二維造型與動畫技術、三維動畫設計、影視動畫、影視包裝特效等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動畫設計的基本理論,藝術表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備運用軟件和設備創作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的能力;掌握影視廣告、影視動畫的綜合創作理論與技能;掌握網絡傳播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具備開展網站設計、多媒體設計的能力;掌握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這三大類課程的綜合教課,使學生在專業思想上有更好的悟性,在學習中有更強的恒心,在實踐中有更爆發的動力和創新能力,做到“眼明手快”,跟上時代快速前進步伐。

    3. 注重實踐并與行業接軌以及整合師資隊伍建設

    社會需要的數字媒體藝術人才不僅能創造新型數字媒體產品,更要求兼備社會實踐能力。針對大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實踐而不能快速融入社會的問題建議教研室老師成立一個小的工作組,為學生物色適合的參賽項目帶領學生參賽,讓學生自行分配任務由老師擔任指導作用,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團體意識,更使學生在參賽過程中體驗到社會團體項目的大致流程。當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接下來就要考慮大學生的各方面能否真的能與行業接軌,邀請本專業畢業生回校與在校學生交流社會經驗,了解到行業對本專業學生的具體要求,使學生對本專業的就業要求有更好的認識。注重引企入校招收實習生能使許多學生對行業有更快捷、更準確的認識,提供學生與行業接軌的機遇。整合師資,注重專業教師走出校門進企業考察,定期會議交談,相互交流教學經驗,聯合改進人才培養方式,不斷更新理論和軟件技術。藝術專業教師和計算機技術專業教師交流互補,共同合作。

    三、結語和展望

    數字媒體藝術作為藝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我校開設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還在探索過程中,在教學模式上并不完善,但我校仍將致力于結合本學科特點及學生個性培養出優秀的數字媒體藝術人才。當前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中存在的師資、教學方案、教學資料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需要我們用理性的目光來探索,用科學的方式開墾一條適合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的教學路線,總結出更完整的教學體系使數字媒體藝術走向成熟,成為推動我國的文化經濟快速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夏少瓊. 獨立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消費導刊,2008(12).

    第5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摘要:數字媒體技術以其多元、互動等特點而樂于被接受,并且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設計作為“生活化的藝術”自然無法逃避

    >> 融媒體背景下縣級廣電的應變與堅守 基于泛在學習理論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數字化背景下的多媒體圖像處理技術 數字化背景下的全媒體建設初探 探究傳媒數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與全媒體傳播 試論數字媒體技術背景下的信息傳播 關于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三大構成”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考 克服泛化 返璞歸真: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評價視角 錄井資料處理技術在油田數字化背景下的發展與策略 泛娛樂化背景下的IP轉換研究 數字媒體環境下的色彩構成教學 新媒體技術背景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困境與對策 新媒體技術下的鳴鶴古鎮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探究 數字化背景下的油田建設與發展 新媒體環境下廣告教育的應變與實踐 數字媒體背景下影視后期課程改革探析 職業教育中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與數字媒體技術教學探索 慕課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中數字媒體方向的理論教學思考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改革創新策 自考背景下“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課程實驗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pid=baike.box.

    [3]龔偉林,徐媛媛,劉應海.基本SWOT對重慶市數字創意產業的分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5256.

    [4]林躍明.談數碼時代的構成教學[J].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2528.

    [5]丁鋼,梁勁,惠紅.創意內涵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7780.

    第6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關鍵詞:慕課;數字媒體;理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6-0228-02

    隨著數字媒體行業的迅猛發展,相關人才嚴重短缺,高等院校面臨的緊迫問題就是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數字媒體技術人才。課程建設是學校教育的關鍵,同時專業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綜合技術水平,因此形成合理的理論課程教學方法便成了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本文借鑒慕課這一新興的學習方式的優勢,以軟件工程專業下的數字媒體方向課程建設為研究對象,結合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情況,從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方面介紹筆者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慕課”發展的整體狀況

    “慕課”這一術語實際上是英文“MOOC”的音譯,是“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英文縮寫,譯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2008年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聯合提出了慕課這一術語。斯坦福大學教授Sebastian Thrun與Peter Norvig聯合開設了一門《人工智能導論》的免費課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16萬多名學生注冊學習。之后,投資商與頂尖大學合作推出了Udacity、Cousrera、EDX三大慕課平臺。自2008年以來,全球已開設了13000多門慕課,包括近20種語言。2013年起,中國的大學開始加入到慕課實踐中。2013年上半年,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相繼加入Coursera平臺。同年9月,以北京大學第一批慕課課程上線為起點,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等國內高校紛紛加入到慕課的課程建設之中。2015年4月,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標志著國家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明對慕課這一新穎的教學形式的贊成態度。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將以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和應用為抓手,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慕課能在多方面、多角度吸引眾多學生對知識學習的需求,原因在于它具有以下特點。

    1.課程的優質性。慕課課程的提供者通常來自于世界一流高校,高等教育資源質量高并且種類多。每一門慕課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針對性,每一個微課視頻中的授課內容事先一定經歷過反復的推敲和耐心的演練。據調查,除了課前的辛苦準備,授課教師還要每周平均花費若干小時進行課程答疑,每門慕課至少配備2位助教,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反饋。名師授課和精心準備決定了授課內容的精品性,針對性強的課程內容同時為高質量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極的課下反饋為課程的品質提供了保證。

    2.授課資源共享。這一全新的授課、學習形式的目標就是一流教育資源的無條件共享。慕課的開放屬性對學生參與沒有門檻限制,也沒有數量上的限制。全球各地的學習者以在線注冊的方式就可以立即成為慕課課程的學習者,獲取在線學習資格以及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

    3.課程學習的個性化和學習方式的靈活性。在線課程的內容由學習者的個人興趣以及知識儲備進行選擇。慕課就像一個大型的“知識超市”,教師精心制作的課程就是貨架上的商品,而學生對于課程的選擇類似于商品的采購,同時,課程學習的個性化也反映在學生對授課風格的選擇上。從這個意義來說,慕課的授課形式能夠得到“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實現了學生自主完整課程的學習。

    二、慕課背景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理論教學模式思考

    (一)數字媒體專業理論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課程設置上,結合本學院軟件工程專業下的數字媒體方向開設的理論課程有:數字媒體技術基礎和數字媒體新技術;實踐課程有:數字媒體設計與開發和數字媒體應用實踐等課程。該方向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了解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技術前沿;具備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軟件制作動畫的技能以及開發游戲軟件的能力;掌握視、音頻合成技術,能夠熟練運用視、音頻編輯、剪輯和特效制作等技巧進行獨立創作。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在很多高校開設的數字媒體課程的理論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方向定位模糊導致的授課內容不明確。高等院校的計算機學院、傳媒藝術學院和軟件工程學院都開設有數字媒體方向的課程。軟件學院開設的數字媒體方向既不能復制計算機專業的完全依賴編程技術,也不能照搬傳媒藝術專業的全部學習軟件操作,有必要和其他學院開設的相關方向有所區別:應當在學習多媒體軟件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技術背后的算法和原理,這樣才有可能進行日后的研發工作。

    2.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理論授課中,學生往往喜歡看實際的案例,在講授算法和原理的時候興趣不高,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案例的搜集,并進行課堂的講解提高互動。

    3.缺乏課后的深入討論。僅僅依靠課堂有限時間的講授,學生很難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術熟練運用,可以組成興趣小組,在課后將所學知識進一步討論,還可以將有趣的想法轉變成科技作品。

    (二)基于慕課的理論教學設計

    筆者認為,可以借鑒慕課的優勢,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對現有的數字媒體方向的理論教學進行改進,下面分別進行分析。

    1.課前環節。通過對微課教學形式的強化,逐漸實現慕課教學模式。授課教師事先根據知識點進行歸納,并精心設計和制作十多分鐘的視頻課程。由于時間相對較短,教師能夠抽出足夠的時間對課程的授課內容、授課方式、語速語調進行反復演練和調整。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授課教師可以考慮結合當前數字媒體技術的前沿,將重點放在補充新穎的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實踐和綜合能力;重視先導課程的銜接,強化課程的系統性和組織形式。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前練習的方式促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提前準備和熟悉。

    2.課中環節。教師可以將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方式。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性較強,因此,在數字媒體課程慕課化的過程中,應當結合課程的特點和學習者的實際情況,調整授課計劃在理論和實踐講授時的側重點。教師也可以將數字媒體課程群中實踐性較強的部分以教師親自演示的方式對學生直觀呈現。同時,在授課形式上,可以考慮邀請企業的一線開發技術人員以項目案例的形式進行講解。進一步,學生掌握了專業理論知識后,就可以借助實訓及實驗等方式,深入開發出優秀的多媒體作品。這樣的課程設計不但有利于幫助學生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在授課細節方面,教師可以在幻燈片的設計上通過問答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促使學生對某一理論或技術細節進行分組討論或辯論,積極營造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的教學氛圍。在教學流程上,則可以考慮采用基本概念講解、技術分析、作品鑒賞三個階段。

    3.課后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意見反饋和評價考核兩方面,從多種渠道收集學生對課程的反饋意見,還可以通過作業完成的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完善教學內容設計,及時調整教學計劃。通過總結該課程教學中的運行經驗、存在的問題及慕課教學的相關規律,積極探索慕課教學新模式。

    (三)課程考核方式的設置

    理論課程考核也是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可以考慮通過課程討論、章節測驗和課后作業三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察和評估。

    課程討論:獲取滿分學生需要在“課堂交流區”中參加教師發起的討論。慕課平臺默認只有在該區域進行的討論才能計算成績。數字媒體課程每一小節都會指定討論題目,學生可根據興趣選擇參與。章節測驗:每次測驗可以設置一些客觀題,如單選題和判斷題。每次測驗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且只有1次完成機會。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和閱讀延伸文獻的基礎上,經過調研和分析,撰寫書面作業。具體要求可以提前進行說明。課后作業可以考慮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分,并且設置合理的互評完成度的獎懲計分規則,體現公平和公正,同時鼓勵學生的創新性建議。系統默認互評下的學生作業成績,每個得分項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取平均分,然后相加。

    三、結語

    慕課理念在高等院校的數字媒體課程教學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研究慕課對理論課教學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數字媒體技術課程的授課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慕課的優勢彌補傳統理論教學受時間、空間制約的缺陷,提高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施一滿.慕課(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研究[J].學術論壇,2015,(9):177-180.

    [2]潘燕桃,廖昀S.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慕課”化趨勢[J].新視野,2014,(4):21-27.

    第7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新媒體時代,數字媒體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媒體的受眾對于數字媒體的藝術性與表現性的期待越來越高。這些環境的變化促成了藝術的發展與創新,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培養人才的理念與思路也應該與時俱進。新媒體的發展要求數字媒體的形式更為多樣,傳播更加快捷,內容更加炫酷與震撼眼球。

    分形理論強調整體對部分的依賴性,它超越了傳統構成學,揭示了藝術形態新的構成規律[1]。分形藝術圖形不僅豐富了傳統的圖形樣式,更是以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引導著圖形藝術的數字化轉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應該把握這一良機,將分形幾何的理論,分形藝術的設計工具,分形動畫的制作等引入到教學中,引領學生學習多維的藝術設計工具與理念。

    1 分形藝術的特性

    與傳統的數字媒體設計相比,基于分形的數字媒體設計具有如下特性。

    (1)數字分形藝術節省了存儲空間,各種美麗復雜的分形圖形不再由像素組成,而是有數學分形算法的不同參數計算渲染生成。存儲圖形只需要存儲幾個簡單的參數以及迭代吸引子即可,一張分形圖片渲染后的結果可能幾M,但是參數與算法的存儲卻只要幾K,存儲空間的壓縮比達到上千。

    (2)降低了美學的門檻,曾幾何時,藝術作品的生成至少需要十幾年的藝術積淀,數字分形藝術可以讓算法生成藝術作品,這樣沒有繪畫功底也可以通過各種分形軟件調整參數生成符合自己需要的分形仿真作品,如閃電,地毯,山脈,迷宮等,這對游戲與動畫領域是一個福音。

    (3)分形算法可以節省運算時間,分形作品具有自相似性,局部與整理具有相似的特性,因此對于分形圖像而言,可以渲染局部,然后擴展復制到整體,可以較好地優化空間。

    (4)性能配置靈活,比如在三維游戲貼圖中,傳統的方式需要準備三種不同畫質和加載效率的圖,往往低效圖看起來畫質很差,而在數字分形圖像用于貼圖時,針對不同的運行環境,可以根據需要調高或者調低畫質,只需要修改分形的維度參數,生成的分形藝術圖都照樣清晰。

    因此,將分形理論與分形藝術引入數字媒體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分形藝術圖形的沖擊可以帶動傳統藝術在空間形態上的延展與數字化轉變,激發學生的創意與靈感,使其在數字化的圖形與二維三維的動畫創作中采用更廣闊的表達與更創意的思維。

    2 基于分形藝術的專業教學改革

    2.1 分形數字化轉型的教學改革

    分形圖形是以整體與局部的自相似性為特點的,當一個復雜、精美的圖形以多次重復迭代的方式拼貼形成一個復雜的具有沖擊力的圖像。這種不規則的圖形是由數學公式生成,且多個不同的數學公式可以進行拼貼,為圖形的外觀賦予更多的、更復雜的變換[2]。將這些數學公式按照不同的取值賦予不同的顏色,就可以生成色彩炫麗的分形藝術圖。

    分形藝術圖是形象藝術與數學相融合的產物,是以數字化的方程作為基本的作圖元,拼貼組合成具有無數變化可能的帶有分形特質的藝術圖。用分形的方式作圖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字化想象力,也可以將復雜的圖形用簡單的數學公式符號進行存?Γ?極大地節省了存儲空間,也實現了傳統圖形向數字化藝術創作的轉型。

    2.2 打破維度的分形空間應用

    傳統的藝術圖形總是以二維或者三維的形式出現,而分形的物體打破的傳統整數維的理論。分形的空間在不斷的迭代重復過程中,可以對空間進行無限的分割,從而生成非整數的多維效果[3]。電影《奇異博士》中對于分形的空間維度理論有著很好的應用,奇異博士對空間的折疊、時間的操控等都呈現了炫酷的分形效果。

    2.3 基于分形動畫的教學改革

    新媒體時代的圖像與動畫生成正逐漸向動態而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多元化表現方式發展。傳統的媒體正在數字化,而藝術的傳播形式正逐漸輕量級地數字化。對傳統的動畫而言,是存儲的實實在在的圖像信息,圖像信息隨著時間的變換形成了動畫效果,一部動畫成品的實現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關鍵幀的創作與繪制,耗時耗錢耗人力。而利用分形軟件制作的分形動畫藝術感強,且動畫的生成是通過數學公式的參數調整完成的,存儲容量小而且動畫效果炫酷。

    由于分形可以對大自然的具有自相似的分形圖形進行仿真和模擬,因此對于植物、山峰、火焰等場景的生成也可以使用分形進行模擬,同時將過程通過參數調節做成動畫[4],產生的分形效果視覺沖擊力強。如電影《奇異博士》中大部分的特效都應用了分形技術與分形的空間維度理論。分形的理論與技術近年來已被大量地應用于影視特效、舞臺美術、影像裝置等多個動態視頻領域。

    由于分形圖像的生成是通過數學公式迭代拼貼而成,因此要想改變圖像的外觀只要改變公式的參數即可[5]。而分形動畫的生成就可以在關鍵幀中改變參數,存儲的數據量也即使數學公式及其對應的參數取值,數據量非常小,還可以保證圖片的精美畫質,數據傳輸快,數據視覺效果好,充分體現了數字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的實時性與高效性。

    3 分形仿真引領教學改革

    圖像與動畫、視頻是數字媒體專業進行新媒體創新的主要載體,要培養面向新媒體時代的新型人才,需要打破傳統媒體的創作方式,不局限于繪制圖像、建模圖像的傳統方式,將媒體的創作與設計向數字化、動態化、交互化轉型是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分形藝術以數學公式引領藝術的潮流,既可以對大自然的實物進行仿真,又可以創新地設計具有分形美與混沌美的圖像與動畫視頻,拓展了數字化媒體的創新形式。數字分形研究融合了科學與藝術,力爭發揮科技的魅力,為藝術注入新的思潮與途徑,為數字藝術帶來了許多優勢,也為數字媒體技術的教學革新帶來了新思路。

    第8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關鍵詞:數字媒體;專業建設;創建

    一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發展現狀研究

    2012年,國家教委于對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進行了第四次修訂,比較大的變動就是將藝術學門類從文學門類下分離出來,新增作為一級學科,并且新增了設計學二級門類,將設計學門類下的藝術設計專業重新細分為了具體的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等專業。數字媒體專業從特色專業變為普通專業,藝術設計專業的擴大、分化足見設計類專業的“繁榮”和國家高等教育對設計的重視。但是,專業的迅速膨脹使教育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1)師生比大大超標

    教育部要求這類專業的師生比應在1:11 以內,而現在普遍數倍于這個比例。有些學校已超過1:40。這對這個新型專業的長遠規劃和合理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礙作用。

    (2)師資隊伍缺乏

    由于本專業在國內開設只有十余年,教師培養嚴重不足,再加上知識更新換代也非常快,導致合格的教師非常少,有很多高校是從純美術或者純工科領域轉行過來的,對數字媒體藝術缺乏系統的專業了解和實踐經驗,有的缺少理論經驗,目前在高校開辦的幾百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中,相當一部分沒有教授級的學科帶頭人,有的連一個副教授都沒有。

    (3)課程體系各成一派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剛剛起步,發展思路不明確,課程缺少針對性和系統性。主干課程、選修課程布局不合理,課程名目繁多,內涵、目標不明確。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執行過程中,教師隨意性大,內容遺漏、交叉現象頻繁,無法與前期課程、后續課程較好地銜接。正像北京郵電大學楊義先教授所講,我們正處在“照貓畫虎”的階段,甚至還存在“無貓町照”的尷尬。各院校在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很多高校都是根據自己的學校特色設置課程體系,比如清華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城市學院等美術方面強勢的專業,是以美術為核心招生。北京電影學院依托于影視為基礎招生,而像這個傳媒大學,電視行業的院校里面也有這樣的專業。

    (4)理論和教材建設跟不上學科建設的需要

    理論建設亟待加強,清華大學楊教授認為:一個學科如果沒有理論的支撐,就不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比起其他學科,藝術設計學科在理論建設方面一直比較薄弱。數字媒體的理論建設就更加需要強化,在以實踐和應用為主的學科和社會大環境下,這方面的工作更容易被忽視,發表的高質量論文少之又少。目前國內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尚不統一,就更談不上教材的完善和權威性。能不能建立起一個源于數字媒體藝術實踐的理論體系和課程體系,并反過來指導設計的創作實踐和教學實踐,對于這一學科的命運將有重大影響。

    (5)實驗室建設不到位

    在教育部幾次教學檢查評估中,實訓教室的建設80%以上不能盡如人意。有的學校讓學生在一個實驗室進行所有的教學實驗,有的學校只有一個電腦機房,有的學校借口在工廠有實習基地不再建實訓教室。然而,對于藝術設計這類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缺少幾乎每天都要用的實訓教室,教學質量根本無法保證。工廠要完成生產任務,學生短期實習可以,但讓學生經常占著設備進行基礎訓練,或頻繁用于作業性的設計制作是不可能的。

    (6)正在為數字媒體專業建設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

    雖然有很多的現狀讓我們隊這個專業憂心忡忡,但我們也應看到:有很多的專家和學者以及單位正在為數字媒體專業建設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為更好的探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辦學規律,2010年12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數字內容安全專業委員會,全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聯盟在北京舉辦了“第四屆全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研討會”,就專業建設人才規范、課程建設、實踐教學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借鑒國外數字媒體專業的辦學經驗和辦學理念,探索性的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議。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專業在不久的將來會愈加成熟和完善,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 我校創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建設要素

    本著專業建設應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邊研究、邊改革、邊實踐、邊出成果的思路。如何結合我校自身的辦學特點,以及已有辦學資源,探索一條適合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又能滿足自身辦學能力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在新建數字媒體專業是考慮的問題。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針對我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筆者試著從課程體系建設、理論建設、實驗室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幾個要素來進行研究,提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建設的一些理念。為我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指導。

    (1)課程體系建設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體系認識不清、專業方向設置泛化、課程設置拼盤化是目前的現狀。在課程設置方面,特別是實踐課程設置方面,需要及時的更新換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創建層次分明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得以實施的保證。根據數字媒體專業的特點,我把課程體系分為通識類課程和專業課程兩類:專業課程又分為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專業方向課、專業實踐和專業選修課;這些課程從基礎到專業、從專業到方向,循序漸進,層層遞進,遵循著學習知識的客觀規律,有利于專業學習的進度和效率。

    在課程設置方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要堅持應用為本,培養“適用”人才。在課程方向上優化設置: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學校的實際。例如北京印刷學院、西安理工大學印包學院把出版印刷作為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把影視制作作為重要的人才培養方向,充分發揮各學校的優勢資源,為優化人才培養服務。優化專業方向課程體系的設計,應強調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避免內容交叉與重復。根據我校的專業實力,可把方向定位動畫設計、交互設計、數字藝術設計幾個方向。

    (2)理論建設

    張道一先生首將藝術理論分為由低到高的三個層次:技法性理論(技法的歸納和系統化);創造性理論(創作方法的總結和提煉);原理性理論(共性和規律的總結和提煉)。當然,理論是對實踐的總結和提高,歷史是對前人實踐的總結。因此,數字媒體藝術實踐是該學科建設的基礎。要加強理論建設,就必須加強學術交流,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本身就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專業,是一個開放的專業,它的本質就是創新。這就要求在建設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學術交流,為專業補充新的血液。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交流與合作,教師將學術前沿的新知識、新方法和新信息應用于教學實踐,能夠促進教師教育觀念和思維模式的變革,對教師進行創造性教學將有極大的啟發作用。如定期舉辦學術報告等,啟迪教師的學術思想,激勵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促進學科的交叉發展,創立新的學科領域打下基礎。

    (3)實驗室建設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而這種能力的培養只有在實際的操作中才能進行??筛鶕底置襟w專業的專業特色,建設不同需求的特色實驗室,滿足數字媒體技術不同方向的需求。1)數字媒體工作站實驗平臺:主要承擔多媒體技術、圖形圖像處理、計算機動畫基礎設計、多媒體課件制作、多媒體游戲開發、網頁制作及網站設計建設等專業課程的實驗任務。2)動漫和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平臺:主要承擔二維和三維動畫設計和制作、數字視頻和音頻編輯、數字視頻刻錄技術。3)數字影像采集實驗平臺:主要承擔專業攝影與攝像,專業實習,專業影像采集等實驗任務應完善藝術設計專業圖書館與資料室建設,逐年增加專業所需的各類圖書資料,包括工具書、教學參考書、教材、專著、國內外有關藝術設計類專業期刊等各類教學資料、聲像光盤等。圖書館與閱覽室分類管理,有效發揮專業教學中資料的輔導作用。

    (4)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各高校多媒體專業的師資隊伍,一般都是從各專業嫁接和衍生出來的,如一些計算機、新聞、廣告等相關專業的教師半路出家。因此,辦好多媒體專業當務之急就是要以靈活多樣的方式盡快培養出該類專業教育所需要的復合型教師。筆者分別從學科帶頭人,師資梯隊、項目成果幾方面建設方向做論述。

    1)專業帶頭人

    分為專業學術帶頭人和專業建設帶頭人。專業學術帶頭人即我們我說的大師,清華老校長梅貽琦也多次強調了大師之于大學的極端重要性“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實乃大師之謂也。只有大師級資格的學者才能建設大師級的專業,因此,要創造條件,想盡一切辦法,使本專業的名師盡快脫穎而出。因為專業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教學、科研、人事管理、各部門協調等多方面的內容,這里就存在如何處理好學術權利與行政權利的關系問題。就需要專業建設帶頭人的存在。專業帶頭人是專業建設的領導者與組織者,是高校師資隊伍中的骨干與核心。一個專業如果沒有專業帶頭人,這個專業在社會上很難被承認。

    2)師資梯隊建設

    專業師資梯隊建設首先是要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都較合理的學術隊伍,如此,才能開展高水平的教學、科研活動。

    3)項目成果

    項目成果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實體項目成果、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有計劃地選擇若干領域的課題進行研究,做好產、學、研結合工作,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使學校辦學之路愈走愈寬。促進相關專業建設的良性循環。除了項目成果之外還有教學成果。師資梯隊應該齊心協力完善精品教材、精品課程建設;完成優秀學術論文、學術著作的發表;取得專業實踐的獲獎項目。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就更應該腳踏實地、增強實力、勇于創新,不斷出新成果。

    參考文獻

    [1] 許建龍.淺析數字媒體專業建設[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

    [2] 賀楠,梁玉清.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1,(16).

    [3] 楊哲.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11,(8).

    [4] 葉福軍潘瑞芳.淺談我國高校數字媒體專業的建設狀況[J].新聞界,2010,(5).

    第9篇:數字媒體技術理論范文

    關鍵詞:教學改革;數字信號處理;MATLAB;實驗

    作者簡介:吳迪(1980-),女,江蘇徐州人,河海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講師;朱金秀(1972-),女,江蘇常州人,河海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副教授。(江蘇 常州 213022)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32-0051-02

    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在無線電通信、數字電視和媒體、生物醫學、數字音頻和儀器等關鍵性的技術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數字信號處理課程是河海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通信工程專業的主干技術基礎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課程體系中屬于核心課程,有助于培養通信類學生的專業素質。因此,我院相當重視該課程的教學研究,并進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實踐。

    一、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

    數字信號處理課程具有兩個顯著特點:涉及到的數學工具較多、對理論基礎要求高,常用到微積分、概率統計、隨機過程、數值分析、積分變換、復變函數等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聯系密切,一方面信號與系統、網絡理論等課程是該課程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該課程又是人工智能、模式識別、神經網絡等新興學科的理論基礎之一。從該課程的特點可以看出,這門課程的學習難度較大。通信專業不少學生對該課程有怕學、厭學的心理,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數字信號處理的理論不能理解,更不知如何將各種復雜的算法應用到實際的通信與信息系統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2]

    我院較早開設了數字信號處理課程,并堅持將基于MATLAB的數字信號處理實踐引入到該課程的理論教學中來。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出版的數字信號處理教材大都避免單純的理論分析和機械的公式推導,更加注重應用與實踐環節。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主講教師在教學時不僅應增加學生對該課程的基本概念理解的興趣,還應盡量將學生興趣引向該課程的實踐應用層面上,不僅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該課程的核心理論,而且切實提高實踐應用能力。[3]但是隨著一些新的信號處理內容及MATLAB等工具軟件被引入該課程的教學中來,學生學習該課程的難度加大了,且該課程總學時是受限制的,因此迫切需要探討在總學時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增強教學效果、如何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便為以后的專業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

    1.輕推導重應用

    該課程理論公式繁多,相當一部分工科學生的數學功底并不深厚,導致這些學生面對如此多的數學公式有畏難情緒,缺乏信心。因此,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注重加強對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多介紹一些應用實例,少一些機械的數學公式推導。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緒論及實踐環節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成功的應用案例。例如“采用以太通信的數字信號處理系統”、“基于DSP的數字圖像信號處理系統設計”、“生物信息學中的數字信號處理方法研究”、“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在治療言語疾病中的應用”等應用案例。

    2.處理好“數字信號處理”與“信號與線性系統”的關系

    “信號與線性系統”課程是數字信號處理課程的先修課程,在知識體系上相互關聯、承上啟下。[4]“信號與線性系統”課程在基本理論和方法的闡述方面,把物理問題與數學表述緊密地結合起來;而數字信號處理課程則更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增加了數字信號處理的軟件實現方法及硬件設計方法。[5]

    為使這兩門課更好地銜接,在數字信號處理課程開課之初,首先應對模擬信號進行簡單回顧,然后重點講解時域離散信號分析、DFT變換、FFT變換、FIR數字濾波器的設計以及IIR數字濾波器的設計等。

    3.與時俱進,引進新技術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層出不窮,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是應用最快、成效最顯著的科學技術之一。[6,7]為了學生能夠了解本專業技術發展的前沿動態、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一線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教學改革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積極地將信號處理方面的新技術、新理論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例如,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自適應濾波器、小波變換等相關概念和應用案例,培養學生繼續學習、努力鉆研的興趣。

    三、教學手段

    1.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的必備手段之一,其優點在于能提供較大的信息量,能夠實現音視頻交互。動畫效果能夠增加課件的生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及學生積極性。但是,多媒體教學也有其缺點,信息量過大也容易導致學生疲勞,不利于學生充分理解課堂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學生注意力下降。因此,應該揚長避短,適當、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

    黑板板書雖然屬于傳統教學手段,而且與多媒體教學相比,存在整體上效率不高、信息量較小、形式較為刻板等缺點,但是這種傳統方法更利于學生理解所授內容,有利于對課堂內容的充分消化。所以,在推導該課程的重要且復雜的理論公式時提倡采用黑板板書的方法。

    簡而言之,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當介紹數字信號處理的基本概念、應用案例時,以多媒體教學為主、黑板板書教學為輔;當需要進行數字信號處理重要理論推導、需要講解作業題、課堂練習題時,應以黑板板書為主、多媒體為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3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成人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影院域名|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成人aaa|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成人狠狠色综合|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欧美色成人tv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成人综合视频网|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a|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成人福利app|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