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340.00/年
《數字人文研究》創刊于2021年,發行周期:季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專注于數字人文領域理論與實踐探索的學術期刊,自其創刊以來,便致力于搭建一個開放、包容、前沿的學術交流平臺,旨在促進數字人文理論研究與實踐項目的深入交流與廣泛傳播,進而推動該領域的知識創新與學科發展。其投稿指南中明確指出的“稿件應廣泛查閱國內外最新相關研究成果,以保證研究成果有較高的研究起點”,不僅是對投稿者學術嚴謹性的要求,更是對數字人文研究質量保障的重要體現。
首先,從學術交流的角度來看,期刊通過收錄并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與實踐項目報告,為國內外數字人文領域的學者、研究者及實踐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實踐經驗、探討前沿問題的寶貴平臺。這一平臺的搭建,不僅有助于促進不同學術背景、不同研究領域之間的交叉融合,還能激發新的研究靈感與創新思維,推動數字人文領域的學術繁榮與發展。
其次,投稿指南中強調的廣泛查閱國內外最新相關研究成果,是確保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研究起點的重要保障。數字人文作為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其研究內容廣泛涉及歷史學、文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等多個學科。因此,在開展研究之前,廣泛查閱并深入了解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僅有助于研究者準確把握研究的前沿動態,還能避免重復研究,提高研究的創新性和實用性。
攻玉以石、人文新知、游目騁觀
地址: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數字人文研究》編輯部,郵編:100872。
1、作者來稿應為原創,論文的全部或主體內容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種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據實署名,合作署名排序無爭議。
2、作者來稿之后,尤其是在錄用或出版之后,如發現文中存在錯誤應主動與編輯部聯系,以便及時更正或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3、引言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引言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一問題。
4、腳注中的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作者、書名、雜志名字體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書名、雜志名等用斜體,其余采用正體。
5、每篇文稿必須包括中英文題名、作者名、作者單位、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作者簡介。研究生論文須注明導師為通訊作者,并提供通訊作者簡介。
6、來稿請一律采用word文檔,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地址等信息放在來稿的首頁。
7、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本刊所有論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是濃縮論文的獨立短文,反映主要論點、創造性內容,300字左右。
8、題目:要求簡潔、精煉,能夠完整、準確地概括全文內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宜以阿拉伯數字開頭,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9、計量單位執行GB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的有關規定,并以單位符號表示。
10、參考文獻列在文末,以中括號編碼,按照文中引文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不單獨分中外文。同一文獻只出現一次。禁止將一部參考文獻標注多個序列號。英文參考文獻中的書名用斜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