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實驗安全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組織了專項督導檢查工作
1.縣教委組織對全縣中小學實驗安全工作專項頻導檢查工作。一是下發了通知,要求各學校開展自查整改工作,二是從2月28日起,教委組織了專項頻導檢查隊伍對學校實驗安全進行了專項頻導。。
2.我縣一直都高度重視對學校實驗安全工作,對學校實驗室危化藥品進行了多次清查,對學校采購危化藥品加強了監管,所以,各校現有的危化藥品很少或沒有,,我們主要針對學校的其他易燃易爆場為重點開展檢查工作。
3.主要檢查各校實驗室相關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落實到位,學校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是否到位和其他易燃易爆場所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突顯了工作成效
縣教委進行了大檢查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結合學校自查和教管中心的督查,共檢查113所學校,都有單獨的小實驗室,但都不具危險性,排查到其他消防安全隱患45起,督促現場整改40起,其余5起都限時定人定責開展整改,全縣學校暫時沒有發現重大的危險源。根據全縣各校統計數據反映,開展專題宣傳教育179場次,參加活動93464人次,發放宣傳單42270份,全縣共開展相關的應急演練591場次,其中有98166人參加的活動。全縣組織了各校園相關負責人87人參加了專題培訓。要求各教管中心(直屬單位)負責人對學校安全分管負責人和直接管理人開展了安全警示談話。
三、整改到位、再添新措施
1.落實責任。從縣教委到各級各類學校管理人員,都層層簽訂了相關責任書。縣教委要求了各校主要領導親自抓、上一線,帶頭深入檢查。
___線病害橋整治工程項目部共有職工__人,民工_名。一線施工人員最高峰時達到_多人。項目部管理層有工程技術部、設備物資部、勞人部、財務部、后勤部等5個部門。作業層有橋梁作業隊、護砌作業隊、路基軌道作業隊。自20__年6月23日開工以來,項目部以掃除征地拆遷障礙為先導、以過程控制為中心、以挑戰極限精神為動力,確保鐵路既有營業線施工順利進行,于20__年9月25日一次驗交使用。
一、以掃除征地拆遷障礙為先導,為工程全面開工創造條件
綏佳線晨明至威嶺既有線路曲線半徑小、既有橋梁均為1961年以前建成。由于建設年代久遠和當時技術條件所限,存在許多病害。建成通車前,客車時速每小時60公里、貨車每小時45公里。為滿足列車提速到每小時160公里的要求,晨明至威嶺病害橋整治工程上馬。該工程包括路基工程、橋涵工程、軌道工程及附屬工程,工程總造價1.47億元。可以說,除沒有隧道施工,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鐵道工程項目。其中,路基地處小興安嶺,地形比較復雜,4次跨越湯旺河,最大填高11.8米,路塹最大挖深24米。路基從晨明車站到威嶺車站,區間長度14.732公里,改造后路基為雙線。路基填方49萬立方米、挖方89萬立方米;橋涵工程包括4座大橋、2座中橋、2座蓋板涵。4座大橋每隔2公里一座,承臺與墩身交角15度。除4號橋長度447米外,其它3座大橋長度近350米;軌道工程包含鋪軌22.621公里、拆除線路23.645公里、鋪碎石面碴49163立方米、鋪混砂底碴17827立方米。附屬工程漿砌片石64315立方米、干砌片石12305立方米。
一是積極協助業主征地拆遷,打開施工工作面。永久征地及障礙拆遷的及時與否,是既有線改擴建工程施工中制約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是造成施工安全、質量問題的重要環節。為此,項目部組建之初就把永久征地及障礙拆遷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成立了專門機構進行該項工作,積極協助哈局工管中心做好調查、測量、繪圖前期準備工作;開展走訪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和產權人的確認工作;對永久征地的批復手續、臨時用地占用手續,項目部指派專人與當地政府多次溝通達成協議,力爭在永久征地手續批復前進行路基施工及施工便道修建工作。同時對障礙拆遷的房屋主動與產權人直接取得聯系,與施工同步進行。該段施工涉及晨明鎮寶泉村民房拆遷14戶。項目部從工程進度要求出發,在征得業主同意后,積極與當地政府協商和溝通,直至與被拆遷戶逐一達成協議,直接將拆遷費下發到被拆遷戶手中,使房屋拆遷僅在開工一個月內全部結束。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我們也常常被不知詳情和借機“撈一把”的村民謾罵、圍攻、指責、推搡,甚至遭遇一些地方部門的冷言冷語和惡意提高補償標準的無理要求。但是,這一切絲毫沒有動搖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在公鐵立交橋施工時,我們碰到了2個“釘子戶”。這2戶村民要求將自家房屋按市區標準進行拆遷補償。在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后,這2戶村民讓二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躺在施工現場阻止施工。我們請來派出所民警,將2個老太太強行攙扶到轎車上,并護送到當地政府。這邊耐心細致做老太太工作,那邊正常組織施工。村民見這招不靈,只好作罷。從20__年6月下旬至7月末,征地拆遷工作初戰告捷,圓滿完成征地671.7畝,拆遷21戶當地民宅,天然林7127株、人工林3509株的任務。
二是嚴格執行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新建路基DK271 700~DK273 100段將威嶺村唯一的道路占用。為此,村政府和村民反響很大,并多次阻止該段路基正常施工。針對這種情況,項目部積極與村政府、村民協商,并向村民廣泛宣傳政策和征地情況,取得他們的理解與信任。項目部還嚴格按照補償標準對村民給予了補償,不但為建設單位節約了資金,而且順利地將該段村路改移。哈局工管中心對我們的征地拆遷工作非常滿意,并提出獎勵有功人員。
二、以過程控制為中心,確保工期質量安全滿足業主要求
我們界定了“一協調、三控制”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即:組織協調、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安全控制。在協調各作業隊與項目部關系同時,重點與業主、監理、供應商、安監、公安、環保等部門和單位溝通協調,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
一是進度控制。我們制定了進度計劃,編制出月(旬)作業計劃和施工任務書,安排落實到班組,布置到位,調配好人力、物資和資金,創造條件早開工。在施工期間,管區內南岔國土部門和南岔林業資源專員辦下發了《違法占地通知書》:“要求業主立即辦理永久征地的相關手續;全線橋涵馬上停止施工,聽候處理。”受此干擾,所有路基工程施工機械被迫停滯在現場。為盡早恢復正常施工狀態,項目部配合哈局工管中心到伊春國土部門和南岔國土資源局解決工程開工問題。協調省國土資源廳統征站、伊春市國土局及南岔分局多次到工地組織現場聽證會。項目部還指派專人每日奔跑于地方政府各部門之間,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主管人員被項目部工作人員的真情所感動,默許局部動工不追究。在征占地相關正式手續批復前,路基土方完成填、挖方合計38萬立方米。
抵御洪災保進度。開工當年7月下旬開始,綏佳線連續降雨,尤其是7月28日湯旺河上游的伊春地區普降大雨,導致湯旺河水位迅速上漲。汛情就是命令,項目部緊急啟動防洪預案,各工區做出快速反應,立即行動起來,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各工區組成的搶險突擊隊緊張有序地對各自的施工設備、到場物資進行緊急搶運,向事先選好的高地轉移,難以
移動的大型設備如混凝土攪拌站、焊接好的鋼筋籠子用鐵線和鋼絲繩連接加固,盡量減少水害造成的直接損失。盡管如此,2#橋、3#橋、4#橋、5#橋各項目工區施工成型的筑島土方頃刻間被洪水淹沒,部分重型設備被浸泡在洪水中,已鉆好和尚未鉆好的鉆孔樁被泥砂碎石灌滿,現場部分備料(混砂、碎石)被水沖走,水氣和潮濕使部分水泥失效。洪水過后,為了搶回洪水耽誤的工期,項目部果斷組織進場勞力160多人,新增鉆機、空氣壓縮機、發電機組30多臺套,采取加班加點,人歇機不歇等趕工措施,確保每日工作量按照計劃兌現,搶回了因洪水災害影響的進度。
量化分工保工期。既有營業線施工的工期要求如同軍令,期到必成。為確保業主哈局進度工期要求,項目部按照產值對應的實物工作量逐日逐月進行分解,讓參戰的每名職工都清楚自己要完成的工作量,做到心中有數;我們還加大人力、物力、機械設備的投入。在既有人力、物力資源基礎上,增加勞力200多人、鉆孔機2臺、運輸車25臺、挖掘機3臺、混凝土攪拌站4臺、發電機組5臺以及空氣壓縮機、水泵等,以滿足每天實物工作量的需要,為確保工期打下了堅實基礎;增加施工作業強度,實行滿負荷工作法,對路基土石方施工采取晴天24小時不間斷施工,歇人不歇機,雨天搶時間維修設備,路基排水,做施工準備。在橋涵施工上,采取機械鉆孔和人工挖孔同時作業,全面開花,能開的作業面一律搶開,能搶一小時搶一小時,能搶一天搶一天。對不能開工的路基地段的施工隊伍進行適當調整,最大限度的調配好人力資源。隨著每天實物量、人員、作業設備的增加,作業時間的增長,相應帶來的消耗增大和物資供應困難,加之公路封閉,全靠既有營業線鐵路運輸“途中待卸”。對此,項目部加強物資供應的組織工作,派專人蹲守在水泥廠、沙廠、采石場和鋼材廠等物資供應部門,確保物資供應的落實。哈局要求提前一個月時間上報批準本月施工封鎖計劃及“途中待卸”運輸方案,項目部根據多年施工經驗,在運輸方案上指派2名專業人員專項協調哈局、佳木斯車務段和晨明火車站有關方案審批人員關系,及時上報封鎖作業及“途中待卸”運輸方案,在最短時間內解決現場突發事件對封鎖施工計劃和“途中待卸”運輸方案帶來的影響,確保了當日、當月各類施工運輸計劃的兌現。
二是質量控制。在工程開工之初,我們確立了單位及分項工程合格率達到100,確保哈爾濱鐵路局優質工程,爭創鐵道部優質工程的目標。建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副經理為副組長,項目部業務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創優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工程質量創優措施的實施,組織工程創優活動。根據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對工程施工全過程進行一般性的分析,明確項目質量控制的內容,做到七有:工序交接有檢查(抽查);施工分項有方案;技術措施有交底;圖紙會審有記錄;設計變更有手續;質量處理有復查;質量文件有檔案。
強化檢測,突出一個“細”字。針對當地土質特點,組織試驗人員對土質進行仔細化驗分析,通過試驗段的施工,取得最佳含水量和壓實度數據。在路基工程開始施工前,對路基填料的土質按照《施工規范》、《質量驗收標準》和設計要求的規定取樣送試驗室進行檢驗,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復檢。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規范和驗收標準進行監控,對土方填筑、碾壓的密實度每層用K30平板載荷儀自檢,合格后填筑下一層土方,每三層監理單位復檢一次,復檢頻率嚴格按照部頒《驗收標準》的規定,經抽檢合格率達到100。
日常檢查,突出一個“實”字。項目部確定了由材料采購員、工程技術員、操作人員把好三道關。即:讓有一定專業知識,職業道德好的同志任采購員,廣泛掌握質量、價格、供貨能力的信息,優先選擇有國家認證許可,有一定技術和資金保證的送貨廠家,同時選購有產品合格證,有社會信譽的產品;技術人員嚴格把好原材料、構件、半成品的質量關。所有的進場材料,必須經外觀檢查合格并有出廠合格證明。對進場水泥、混砂、道碴等材料必須及時進行二次檢驗,在施工中發現不合格品立即挑出,單獨堆碼,做好標識,清除出作業現場,防止在作業中使用,同時通知生產廠家到場解決;操作人員把關。操作人員每完成一道工序,由安質員每天對施工完的項目進行檢查,抓好過程控制,并在工序質量交接記錄上簽字,雙方確認并得到監理認可后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不合格必須返工。對發現違規操作影響質量的立即停工處理,并對所作業的項目位置做好標識,由總工負責組織進行技術鑒定,確保施工質量。質量檢查組對施工作業還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每月不少于4次。
獎優罰劣,突出一個“嚴”字。項目部嚴格執行公司《質量管理辦法》、《質量管理制度》、《質量管理措施》、《路基“五度一線”作業程序》等一系列作業標準、制度,落實到工班。加強現場施工人員《工程質量施工規范》、《工程質量驗收標準》的學習教育。每月對各分部質量工作全面系統的綜合性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排序和計件工資掛鉤,獎優罰劣,提高班組高質量作業的積極性。由于項目部始終如一地堅持質量第一的宗旨,從開工到20__年8月31日,路基分項工程檢查657項,橋梁分項工程檢查3893項,軌道分項工程檢查72項,附屬分項工程檢查1202項,檢查合格均為100。
三是安全控制。隨著既有營業線行車密度的越來越大,行車速度的愈來愈快,留給施工單位封鎖作業時間的愈來愈短,單位時間內需作業量的愈來愈大。為此,我們制訂了有針對性的既有營業線封鎖施工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既有線施工安全。
項目部指派一名專業技術副經理負責實施封鎖作業施工方案。卸車時設2名專職領車員、距離封鎖地點800米設1名防護員、駐哈爾濱鐵路局聯絡員1名、現場設監控員5名、加上項目經理、副經理、工長、領工員、安全員,形成一個組織嚴密、各負其責、措施有力的安全網絡。項目部還嚴格要求作業人員執行運輸方案或電報的規定日期,封鎖時刻、作業內容 、開通后慢行速度等。嚴禁擴大準備范圍,以減少封鎖時間內的作業量;落實好通訊工具,用對講機派專人在施工地點和車站間進行不間斷聯系,確保達到良好通話要求;防護信號牌符合線路信號標志、標準、顏色、字跡清晰,響墩經過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指派責任心強,具有安全生產知識,熟知防護方法,身體健康,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路工擔任防護員;施工負責人和班長必須在施工前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執行規章制度,并設立安全生產組織,班組設有安全員,做到人人管安全,個個反違章;駐站聯絡員按運輸方案規定向車站值班員提出申請,接到車站批準施工封鎖調度命令后,確認施工起止時間,立即通知現場聯絡員。并在車站行車登記薄上登記;現場聯絡員向施工負責人報告調度命令號,施工起止時刻及施工注意事項。雖然轉線次數頻繁、新建線路與既有線路橫切地點多(最多時達到7處)、行車和人身安全任務繁重,但是科學的施工組織實現了一事不出、一列不晚、一人不傷的目標。
為嚴防挖斷電信、通訊電纜事故發生,項目部首先與當地的鐵通公司、晨明工務工區、南岔電務段、威嶺工務工區取得了密切的聯系,召開專業會議,充分調動專業單位積極性,利用專業協作單位的優勢為施工服務。在此基礎上,項目部將地下所有的確認好光(電)纜位置做出明顯的標記,開工前統一到現場進行簽認。對無法確認具置的,用電纜探測儀結合人工挖探坑,確認位置、做好警示標記。我們還定期約請專業協作單位有關人員進行施工后線路全線檢查,當發現問題,在全線檢查通報中提出來,并明確處理時間,復檢時間。由于措施得力,收到了非常好效果,沒有發生一起由施工責任導致的損壞光(電)纜事件。
綏佳線病害橋整治工程,地處小興安嶺山脈,三橋路基施工石方爆破總量為13萬立方米,如此大的石方爆破工程量,爆破方案是否切實可行至關重要。為吸取其他建筑同行在爆炸物品管理上失誤造成人員傷亡的教訓,落實局集團公司有關加強施工用爆炸物品管理的電報文件要求,項目經理部查閱了大量與爆破施工有關的資料,認真組織學習了國家《爆破安全操作規程GB6722-20__》和鐵道部《鐵路施工單位爆破物品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及操作規程,在對爆破方案進行了五次修改并取得了公司以及監理公司批準后,向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爆破方案》講解。在爆破隊爆破施工起爆前1小時通知三橋施工人員,三橋施工人員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將設備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防護,作業人員在爆破前3分鐘之內必須撤離施工現場退到警戒線以外。爆破隊派安全員與三橋安全員聯系,由三橋安全員確認人員設備都處于安全狀態后通知爆破隊安全員,再由爆破隊安全員通知爆破隊長方可起爆。起爆后,三橋安全員在接到爆破隊安全員的解除警戒通知后,方可通知恢復生產。對于炸藥、雷管的采購、運輸、保管、使用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和炸藥雷管使用有關管理條令,在臨時彈藥庫的炸藥、雷管分別存放設專人管理,嚴格規章制度,保管員在任何情況下不準擅自離開彈藥庫,在安全警戒范圍內,不許任何人入內,炸藥雷管的發放由放炮員專人領取。由于彈藥庫距施工現場距離為5公里,為了取送炸藥和雷管的安全,項目部配備一臺汽車,設專人取送炸藥和雷管,并嚴格執行炸藥和雷管單獨取送的規定并進行登記。對當日消耗量進行統計,剩余雷管、炸藥交給庫房保管員進行登記入庫。有效的防控措施,達到了一人未傷、一事未出的效果。
三、以“挑戰極限精神”為動力,在既有線施工中展風采
一、加強領導。大隊成立了以大隊長、教導員為組長,大隊其他干部為成員的煙花爆竹消防平安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研究、安排、協調全市煙花爆竹消防平安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與開展。大隊制訂了全市煙花爆竹消防平安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對檢查的時間、內容、方法和要求作了詳細的安排安排。
二是加強協作。保管人員是否實行了崗位責任制;消防平安責任制、防火間距、消防平安疏散、消防設施器材的配備、消防平安制度的落實等方面的情況。
三、加強措施。并要求其正確的處置經濟效益和消防安全的關系,嚴格落實各項平安管理制度,加強廢品庫的管理,尤其是出入庫和運輸期間要嚴格落實平安制度和操作規程,對進入庫區的人和車輛要嚴禁煙火,車輛運輸要嚴格包裝,押運員要經過培訓,嚴防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職責履行到位,平安保證到位。
大隊依法下達法律文書,對在煙花爆竹消防平安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的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處分,并督促違法單位盡快整改。
一、廣泛宣傳,把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到各個方面。
1. 宣傳徐徑網絡化
開好五會說安全:例會、校會、班會、隊會年級會。
利用空間談安全:板報設置安全教育專欄,廣播站
開設安全知識講座,校園設置安全警示牌。
2. 宣傳形式多樣化。
我們把安全知識,安全重要性,安全規則,安全注
意事項等融入各科課堂教學,同時,聘請社會專家,領導到校上課,組織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搶答,讓學生擁有一面生命的盾牌。
二、采取措施,查找隱患,創文安校園
1. 學校組織人力對教學樓、廁所、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等處所進行徹底檢查,查找不安全隱患。
2. 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門面房租賃責任人認真學習了市衛生局、教育局聯合下達的衛生安全工作文件,逐條講解,明確提出嚴格按上級規定辦事。
3. 在樓梯中間重塑黃色分道線,教育學生規范上下樓,確保樓梯安全。
4. 在樓梯顯眼處,設置了警示標志牌。
5. 要求值日教師要處在暴露位置目視全校,時刻關注學生動態。
6. 注意交通安全,對遲到學生不得批評,對曠課學生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
三、加強管理,增加責任感
1. 明確職責、落實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安全工作。
2. 學校和班主任、任課教師及有關人員簽定了《安全目標責任書》,增強了他們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
3. 各年級成立了學生自護小組、輪流值周值日。
4. 學校領導到各年級蹲點,間周召開安全總結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教育。
5. 學校內保人員晝夜值班,時刻關注學校周邊環境。
3月的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在烈日的烘烤下顯得有些萎靡。然而,在布拉柴維爾以南17公里處的貢貝農場,含苞待放的黃秋葵、綠油油的小青菜、掛滿藤架的苦瓜,還有咯咯覓食的母雞,呈現出一片綠意盎然的生機。這里便是中國援剛果(布)農業技術示范中心,來自中國的甜玉米、空心菜、彩色椒、大棚番茄、無籽西瓜等數十種果蔬在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承載著改善當地百姓飲食結構、豐富菜籃子的希望。17日下午,筆者隨“感知中國”走進剛果(布)活動中國記者團一行來到這里采訪。
當地人首次吃上空心菜
“有很多品種是我們國家首次引進,如果不是中國專家的幫助,我想這輩子也不會認識它們,更不可能有口福了。”農業示范中心工作人員古卡斯憨厚地告訴筆者。在這里,他第一次見到了空心菜、莧菜;在這里,他學會了籠養雞和預防雞瘟技術。
剛果(布)地處非洲中西部,屬于熱帶雨林氣候,農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匱乏,發展農業的資金和技術多來自國際社會的支持。為幫助剛果(布)解決糧食安全問題,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2009年7月,中剛兩國政府簽署無償援助剛果(布)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的合同。同年9月,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熱科院)承擔的示范中心破土動工,占地約59公頃,具有培育適應當地的新品種、示范和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為有關部門和人員提供培訓等多種功能。
幫農民篩選優良木薯品種
2011年4月,首批7名熱科院專家抵達示范中心,開始為期3年的技術示范工作。“真是白手起家,自己帶種子,建大棚、墾荒地,甚至連窗戶、梯子都得自己動手做,還時常沒水、停電。”回憶起示范中心創建之初的艱辛,項目中方負責人王永壯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能幫助當地農民學會科學種菜,提高作物產量,解決吃飯問題,我們遠離祖國受的這些苦就都值得了。”
木薯是剛果(布)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木薯葉還能當蔬菜食用。然而,當地種植木薯感染非洲花葉病比較普遍,產量一直很難提高,甚至影響到老百姓的口糧。中國農業專家在對國內外品種進行反復試驗和認真總結后,篩選出最適宜當地種植的抗病性強、產量高的優良木薯品種。“我相信通過推廣這些優良品種,其品質和產量都會不斷提高,能逐漸滿足當地百姓的吃飯需要。”王永壯信心百倍地告訴筆者。
“為幫助當地農戶創造更多經濟效益,我們還在進行蛋雞集約規模化立體全階梯式籠養實驗。”養殖專家孫衛平說,因為缺乏技術和管理,當地散養的母雞成活率低,產蛋數量有限。“而集約規模化籠養實驗后,產蛋率大大提高,同時飼養成本下降,雞蛋營養均衡,雞糞還作為肥料再利用。”在一旁聆聽的古卡斯忍不住插話說,他非常喜歡照顧這些母雞,看著每天收到不少雞蛋,自己也很滿足。“我們的雞蛋物美價廉,很暢銷。有些村民都提前付錢預約雞蛋,因為數量有限,怕來晚就買不到了。”
由衷感謝中國無私援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熱科院專家還充分利用示范中心的平臺,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手把手地教授當地農民種植、養殖技術。在去年9月示范中心舉辦的首期農業技術培訓班上,來自布拉柴維爾、普爾、布恩扎等省區的19名農民在20天的培訓時間里,學會了制作肥料以及防治病蟲害的知識,進一步掌握了木薯種植、收獲、貯藏和加工等技術。截至目前,示范中心已開辦各類技術培訓班3期,培訓學員近60名。豐富的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的田間授課,以及熱情周到的生活安排,讓學員們對示范中心充滿感激和留戀。“中國專家送來了我們最需要的技術,想我們之所想、供我們之所需,這樣的幫助是源于兄弟般的情誼。”剛方負責人、剛果(布)農牧業部官員昂古烏拉道出了很多學員的心聲,由衷感謝中國政府給予他們的無私援助。王永壯告訴筆者,因為想來這里培訓的人太多,專家們下一步打算直接去村莊、去田間地頭現場輔導農民耕作,更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排憂解難。
試驗檢測機構應該在編制完化學藥品管理程序后,組織全體試驗檢測人員培訓學習化學藥品的管理程序,尤其是要注意危險化學藥品的管理。試驗檢測人員應熟練掌握化學藥品的危險性、急救措施、泄露處置。保證環境不受污染。同時保證自身安全。編制化學藥品管理程序應包括化學藥品的英文名稱,中文別名,物理化學性質,用途,酸堿性,危險性,儲運注意事項,防護措施,急救措施,泄露處置,滅火方法。其中危險性應該包括健康危害、環境危害、慢性影響、燃爆危險;防護措施包括工程控制、呼吸系統防護、眼睛防護、身體防護、手防護及其他防護;滅火方法包括滅火時所用方法及器材。試驗檢測機構應該備齊急救措施中所需的藥品等。同時組織全體人員進行應急演練。
二、化驗室危險化學藥品的管理
1.加大檢查力度
要加強對藥品的檢查,保障試驗檢測全體人員的安全。要對毒性較強的藥品嚴格管理,毒性強的藥品對人和環境也會造成傷害,為了減少毒性藥品對人造成的傷害,管理部門就要不定期的對毒性化學藥品進行分類保管,對過期的藥品選擇處置、環境的污染性能及時反應出安全的隱患,要對藥品采取相關的對策,對試驗人員要加強提高他們的管理制度,提高他們的自覺性。試驗室應該在每年最少定一份安全總結報告,對藥品的研究的好壞做出相應的探索,要對劇毒藥品,散發出的氣味進行檢查,保障對人、對環境不造成傷害,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建立劇毒化學藥品跟蹤制度
在購買劇毒藥品時,要按照正規的相關程序進行購買,對藥品的質量要進行嚴格的查看,將購買的憑證一一嚴格檢查,入庫時,要賬、物相符,把好入庫驗收、在庫儲存、出庫復核關。購入、領出劇毒化學藥品時,應精確定量。試驗室應規定年初年末,要將已購買的劇毒化學藥品按名稱,數量,理化性指標,存放地點和方式,統一上報到試驗室的相關部門,全部由計算機操作管理,建立一個完全屬于劇毒藥品的信息庫。試驗室應根據藥品的化學作用的不同,進行分類保護,在操作試驗時,沒有用完的劇毒化學藥品要及時的放回劇毒化學庫,做好交接記錄,不能存放在檢測室里。另外試驗室應設立一個劇毒藥品信息登記,里面包含了要做的實驗,每組要用多少藥品,剩下多少,什么時間歸還。對于用了的藥品產生的液體,要及時的按相關程序清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加強對藥品的監督。
3.相關部門緊密配合,抓好安全工作
按照生產監督管理局的要求,重新對劇毒化學品庫房進行整理,按照化學藥品的特性進行分類,分為理化性、穩定性、反應活性等,把容易發生爆炸的藥品分類,并放在相對應的庫房,并注釋是易爆藥品。為了防止易爆藥品對人的危害,試驗室應將電路都換成防爆系列的電路,并應安裝防盜窗,安裝紅外線報警器等相關的防盜系統,并全天24小時看守。試驗檢測機構建立安全救援小組,將安全救援小組電話進行公示,以方便在緊急情況之下做好相應的對策。
4.建立重點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
在試驗檢測過程中,會產生廢酸、廢堿、廢水等,檢測機構應加強處理,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直接流入污水管里面,會違反《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的要求,導致水管道、水、土地遭到污染,因此,檢測機構一定要對廢酸、廢堿、廢水等進行回收,倒入酸堿綜合池或者沉淀池,分別不定期的進行檢測,待到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再釋放出來。水銀等化學藥品是不能夠和其他化學藥品一起包裝的,要進行分類。在試驗檢測機構其重點部位是化驗室,應主要對其進行安全防范。
5.熟練掌握試驗方法、加強業務知識教育
無污染,無毒,低毒,是綠色化學的核心,要想熟練掌握試驗方法、就要加強業務知識教育。試驗室應組織學習一些環境保護法,把試驗室的相關操作融入到環境中去,使試驗員更能體會到化學藥品的操作給環境帶來的污染,因此熟練掌握試驗方法,保證無污染的試驗方法進行操作。在試驗操作時,試驗員要明確試驗帶來的嚴重性和危險性,操作所用過的儀器及桌面要及時清理,能用的照樣循環利用,不能用的就要進行回收,為了加強業務知識教育,增強對安全方面的意識,能夠在危及時刻做出相應的處理,試驗室還需購買相關方面的知識的書,以便試驗檢測人員學習了解。
6.注重試驗室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在注重劇毒化學藥品安全管理的基礎上,也要加強對試驗室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的重視,試驗室每個人每年要進行一次全身健康檢查。不要只想著眼前的利益,不顧試驗員的安全,要對那些接觸劇毒物質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經濟補貼。試驗室如果空氣不流通,也會造成試驗室的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得不到保障,因此,要加強配備防化服和相關的安全器材,對試驗室的通風設施進行改造。因此,管理劇毒化學藥品,就要安排一位有責任心,有職業道德、有素質修養、對工作負責的人來擔此重任。
7.有關危險化學藥品的回收
目前,一方面,危險藥品用過之后會產生一些殘留的藥品在上面,包括,廢液、廢渣等,另一方面,化驗室的危險藥品不能放在外面時間過長,以免造成事故,必須第一時間把它清理回收,試驗檢測機構應編制相應的程序對其進行處理。處理程序應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編寫。處理記錄應進行登記。登記名冊上應有處理人、處理方法、處理過程、處理監督人,審批人等。
三、結束語
關鍵詞:鋼管柱 碗扣支架 現澆箱梁 施工工藝 過程控制
中圖分類號:U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082-03
隨著我國橋梁設計、施工的發展,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以其結構整體性好、大跨度,減少橋面伸縮縫個數使行車變得舒適,而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的施工在我國都一般采取滿堂式碗扣支架體系進行施工。但由于其支架體系對地形條件(地基的平整、壓實度、承載力)、自身搭設高度(一般不允許超過20m,超過20m的滿堂支架由于其彈性、非彈性變形量大而容易造成梁體開裂)等局限性的限制往往又不能滿足現在施工工藝的要求,特別是在山區(地勢不平)、高凈空的現澆箱梁中的要求。該文結合京承高速(三期)松曹路分離式立交橋現澆連續箱梁施工,介紹了鋼管柱與碗扣支架相結合的支架體系的施工工藝以及過程控制措施。
1 支架體系介紹
鋼管柱的基礎采用C20鋼筋混凝土,對于地勢平坦位置采用條形基礎(1.2×1.2×0.6m),對于地勢較陡的地方采用獨立基礎(2.1×2.1×0.6m)。鋼管柱采用格構形式,采用Ф610mm(壁厚11mm)鋼管用作支撐墩。格構體系的縱向上最大跨距不超過8.25m,橫向上跨距名分別為3.6m、4.0m。6個鋼管柱構成一個格構體系,縱向間距3.0m、橫向間距4.0m。采用I20工字鋼與[16號槽鋼焊接連接系,連接系的凈距控制在10m以內(根據穩定性驗算結果)。鋼管柱上面的橫梁使用3I45工字鋼(采用鋼板連接成整體)。縱梁采用I56工字鋼,橫向布置距離根據上部箱梁結構形式分別為45cm(腹板處)、80~100cm(底板處)、150cm(翼緣板處)。I56工字鋼上方滿鋪1層安全網(防止上層碗扣支架的人員及各種構件掉落到下方引起安全事故)。在安全網上鋪設I20工字鋼,工字鋼的布置縱向布置距離即為上層滿堂式碗扣支架的布置距離。工字鋼上面搭設滿堂式碗扣支架,支架橫向布置:在腹板處為30cm、在底板處為60cm、在翼緣板處為90cm,指甲縱向布置:在橫隔板處為60cm、在墩頂箱梁變截面處為60cm、其它位置處為90cm。滿堂碗扣支架上縱向設置12×14cm的承重方木,其橫向間距與碗扣支架的橫向間距一致。承重方木上方布置10×10cm的肋木,縱向間距為25cm。肋木上方就可以進行箱梁模板以及箱梁鋼筋、混凝土等工序的施工。支架具體布置形式如圖1。
2 施工工藝及過程控制
2.1 鋼管柱地基處理
鋼管柱基礎是整個支架體系的關鍵所在,所有支架的驗算都是在鋼管柱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的設計基礎之上。如果在鋼管柱基礎施工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其承載力能力不滿足要求,輕則由于其承載力不夠導致支架不均勻沉降而引起梁體開裂、重則會導致整個支架體系坍塌而造成重大安全質量事故。因此,鋼管柱基礎的過程施工必須嚴格控制。
(1)鋼管柱基礎基槽開挖完成以后,必須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鋼管柱地基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否則必須對其進行處理。
(2)當鋼管柱基礎基槽開挖好以后(挖至原狀土以后),經過實驗室檢測基底承載力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可以采取換填1m厚(松鋪)的炮渣石或砂礫石。分兩層壓實(每層松鋪厚度50cm),采用18T壓路機振動壓實。
(3)鋼管柱基礎的鋼筋布置必須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安裝,混凝土施工必須滿足《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若在冬季進行施工,必須采取必要的冬季施工措施。
(4)支撐墩的冬季施工地基處理措施:
①鋼管柱基礎的開挖與換填必須及時,不能讓基底土層受凍。開挖前,必須將填料及機械準備好,對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要求的及時進行換填。防止基坑受凍、基底土層無法擠密,從而影響整個支撐墩的載能力。
②鋼管柱基礎混凝土施工必須在正溫條件下進行及環境溫度必須≥0℃。
③鋼管柱基礎的養護嚴格按照墩柱的養護措施進行養護,養護時做好測溫記錄(實驗室負責監督執行),養護的內部溫度必須≥10℃,養護時間不少于7d。
(5)鋼管柱基礎的施工一定要注意鋼管柱預埋法蘭盤的施工,其平面位置及標高必須滿足設計要求,特別是在橫向上必須保證其同軸性(防止鋼管柱上層荷載偏壓)。
2.2 鋼管柱支架的連接、安裝
(1)鋼管柱支架體系的布置一定要科學合理,必須通過嚴格的力學檢算,并留置必要的安全保證系數(一般取1.5~2.0)。采用不用的驗算方法對結果進行佐證。
(2)在鋼管柱的安裝施工中,必須保證每排(橫向)鋼管柱在同一軸線上,防止由于偏壓而引起支架體系失穩。
(3)立鋼管柱時,必須搭設支架進行鋼管柱的對接以及鋼管柱上連接系焊接等施工項目,搭設的支架的防護及安全措施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
(4)鋼管柱的連接方式一般有2種:法蘭盤連接,直接采用對焊(外加抱箍),鋼管柱的垂直度控制在0.5H%范圍內(H為鋼管柱的高度),采用線錘或經緯儀進行垂直度量測。
(5)鋼管柱連接系施工時,嚴禁直接在鋼管柱上進行焊接(防止焊接損壞鋼管柱的自身受力),連接系的焊接必須在鋼管柱上先焊接抱箍。一定注意I20工字鋼(水平弦桿)與鋼管柱上的結點板之間必須進行雙面焊接,結點板與[16槽鋼(斜桿)必須進行圍焊,所有焊縫高度必須>10mm。如圖2(鋼管柱支架格構體系連接系構造圖)所示。
(6)鋼管柱上的橫梁(3I45工字鋼)的施工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根據施工經驗,一般在鋼管柱頂設置加勁肋(采用[16槽鋼)。連接形式圖如圖3(鋼管柱頂橫梁連接圖)所示。
2.3 碗扣支架
(1)支架安裝必須按施工階段荷載驗算其強度、剛度及穩定性,現場施工嚴格按圖紙進行搭設。
(2)支架安裝可從箱梁一端開始向另一端推進,也可從中間開始向兩端推進,工作面不宜開設過多且不宜從兩端開始向中間推進,應從縱橫兩個方向同時進行,以免支架失穩。
(3)用于支撐的所有桿件,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4)碗扣式支架的底層組架最為關鍵,其組裝質量直接影響支架整體質量,要嚴格控制組裝質量;在安裝完最下兩層水平桿后,首先檢查并調整水平框架的方正和縱向直順度(對曲線布置的支架應保證立桿的正確位置);其次應檢查水平桿的水平度,并通過調整立桿可調底座使水平桿的水平偏差小于L/400(L為水平桿長度);同時應逐個檢查立桿底腳,并確保所有立桿都不懸空或松動;當底層架子符合搭設要求后,檢查所有碗扣接頭并鎖緊,在搭設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檢查上述內容,并予以調整。
(5)當箱梁為曲線梁時,通過調整縱向水平桿長度而使支架成曲線型布置。
(6)支架搭設嚴格控制立桿垂直度和水平桿水平度,支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h/500(h為立桿高度),但最大不超過100mm;水平桿水平度符合本款(5)項的規定;對于直線布置的支架,其縱向直線度應小于L/200(L為縱向水平桿總長)。
(7)頂排水平桿至底模距離不宜大于500mm,天地托的伸長量不能超過其本身長度的1/3。
(8)剪刀撐在縱向上布置5道:支架外側各1道、3道腹板下各一道;橫向上每5排布置1道剪刀撐。由于梁體高度較高,為有效防止腹板及翼緣板漲模,現場支架搭設采取下列措施:
①立桿接頭不應設置在箱梁底板下,第一道橫桿以上的位置;
②在距離頂板一下1m位置處,在支架外側設置縱向鋼管,每排立桿用鋼管斜插自底板后與縱向鋼管緊鎖。
(9)碗扣支架的搭設高度應控制在5m(根據驗算結果)范圍以內。
3 安全技術控制措施
(1)安全組織機構健全,人員到位。成立專職安全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具體抓安全工作。另外,項目經理部設專職安全員,隊兼職安全員,并做到人員到位,上班要佩戴胸章、袖標。
(2)健全安全教育制度。新工人要進行“三級教育”和“三工”教育,單項工程開工要對員工進行一次安全教育。項目經理部每周召開一次安全總結分析會,每月對員工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要做到人員、時間、教材和內容有保證,記錄清楚。
(3)在崗關注支架施工前,要對擔負施工的員工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明確交代安全注意事項,使員工做到心中有數。
(4)凡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佩戴好防護用品(安全帽、安全繩、安全帶、防滑鞋等)。
(5)施工場所設有安全標志,危險部位有安全警示牌,夜間設有紅色警示燈。
(6)施工人員嚴禁穿拖鞋、高跟鞋、易滑的硬底鞋上班和酒后上班。嚴禁嘻笑打鬧。
(7)施工道路平整、排水暢通。機械設備停放有序,材料堆放整齊,標識清楚,并保證安全距離。
(8)高處作業的規定(凡是離地面2m以上):
①作業人員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對不適宜高處作業的人員,如患有精神病、高血壓、嚴重貧血、顛癇、眩暈、心臟病等人員,不得從事此項工作。②作業人員上下腳架要安設爬梯,不得攀登腳手架上下,更不允許乘座非乘人的升降設備上下。③腳手架臨空處應設置欄桿或掛安全網等防護設施。④安全網在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試驗,合格后方準使用。⑤高處作業區的風力為六級(包括六級)以上時,在攀登和高處等作業中,必須佩戴安全帶并有牢靠的掛鉤設施,嚴禁在腰間佩戴安全帶,而不在固定的設施拴掛鉤環。
4 結語及建議
通過在松曹路分離式立交橋約30 000m3現澆箱梁的施工,鋼管柱與碗扣支架結合的支架體系獲得了成功。此支架體系與軍用梁支架、圓盤支架等支架體系在經濟、工期、安全質量等方面相比都有其優越性。它在山區(地質、地形條件復雜的地方)現澆橋梁、跨越既有線的現澆橋梁、高凈空現澆橋梁等工程施工中值得廣泛推廣運用。
由于支架本身是兩種支架體系的結合,在施工過程中如何抓好每個安全質量關口、如何強化作業人員的安全質量意識、避免出現安全質量事故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討論。
參考文獻
[1] 路橋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JTJ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農業部配套的部門規章及強制性技術規范的制定,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規或規章的相應頒布實施,都為我國農產品質量監管提供了標準依據。2008年農業部組建了履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職能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各省及所屬地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門機構相繼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已步入依法監管的新階段。
以農產品農獸藥殘留標準制修訂為重點,“十一五”期間共制定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800多項,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總數已累計達到4500多項,農業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完善。啟動實施了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創建活動,已創建500多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場)、819個園藝作物標準園和一大批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水產健康養殖場。
2010年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簡稱“三品一標”)1.2萬多個,全國“三品一標”總數達到8萬個,認定產地占食用農產品產地總面積30%以上,認證農產品占食用農產品商品量30%以上。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
組織實施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06~2010年)》,已投資建設部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中心和專業性檢驗檢測中心36個、部級區域性檢測中心13個、省級綜合性質檢中心30個和縣級質檢站936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貫通部省地縣的工作機構基本建立,體系隊伍不斷壯大。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依法正式組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支撐體系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安全是人們對食品最基本的要求,濫用食品添加劑、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飼料中添加違禁物質、假冒偽劣食品禁而不絕、食品包裝材料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兒童食品和保健品質量不合格、配方不科學,餐飲企業經營不規范、操作不安全等陸續暴露的問題,給農產品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
企業安全責任的不落實,一些食品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自律意識不強,不講誠信,甚至明知故犯、違法違規、逃避監管,導致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政府安全監管存在薄弱環節,一些地方安全發展理念不強,重效益、輕安全問題比較突出,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監管銜接不夠,全程監管、綜合監管、協同執法能力較弱。食品安全制度仍有漏洞,企業產品質量控制體系不夠完善。這些因素都為農產品安全埋下了隱患。
“十二五”期間,農業部將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強監管,不斷提升水平,著力提升市場競爭能力,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消費安全。
風險管理模式對于農產品安全管理來說,是公認的最有效的管理模式。風險評估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確立的一項最基本的法律制度,也是國際社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的通行做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風險評估,既是政府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及時發現和預防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的客觀需要,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管理和構建統一、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的現實需要。
2011年農業部將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加快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辦法規范,積極構建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為龍頭、區域性風險評估實驗室為主體、主產區風險評估定位監測站點為基礎的風險評估體系,制定和實施風險評估監測計劃,大力推進應急處置科學化。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將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科學研究,圍繞污染物毒理學評價技術、劑量反應評估技術、暴露評估技術、統計分析技術、公共模型軟件設計等風險評估共性技術開展研發,針對農產品中潛在的各種生物、化學和其他外來的危害因素,加強其危害途徑、機理等基礎理論研究,為科學、合理和有效地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奠定基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交流合作,跟蹤國際風險評估技術前沿,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方法,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技術水平;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科普宣傳,主動答疑解惑,營造一個政府、企業、消費者、科研教學人員等所有農產品質量安全利益相關者都了解、認識、接受和支持風險評估工作的氛圍。
農業部在“十二五”期間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作為主線,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堅持“源頭入手,標本兼治”,強化保障能力建設,著力構建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檢測、認證、風險應急和執法監管五大體系,全面提升執法監督、風險預警、監測評估、應急處置和服務指導五大能力,推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新進展。
關鍵詞:數據挖掘;醫學數據;神經網絡;關聯規則
中圖分類號:TP2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15-3495-03
Summary of Medical Data Mining
WANG Ju-q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China)
Abstract: Medical data mining is necessary fo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medical information, providing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s of mining medical data, the application and methods used in medicine, and also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medical field is outlined.
Key words: data mining; medical data; neural network; association rules
1 數據挖掘的產生
1.1 產生背景
在當今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社會條件下,隨著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都開始采用計算機以及相應的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和運營,由此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另外,互聯網的發展更是為我們帶來了海量的數據和信息。但是,這些存儲在各種數據媒介中的數據在缺乏強有力的工具的情況下,已經超出了人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導致收集在大型數據庫中的數據變成了“數據墳墓”,并帶來了一大堆問題:比如信息過量,難以消化;信息真假難以辨識;信息安全難以保證;信息形式不一致,難以統一處理,等等[1]。而激增的數據背后隱藏著許多重要的信息,決策者的決定往往不是基于數據庫中的有用信息,而是憑直覺,因為決策者缺乏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知識的工具。數據和所需信息之間的鴻溝要求系統地開發數據挖掘工具,將數據墳墓轉化成知識的“金塊”,人們迫切需要新一代的計算技術和工具來挖掘數據堆中的有用信息。
1.2 可行性
近十余年來,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有了長足發展,產生了許多新概念和新技術,如更高性能的計算機和操作系統,因特網,數據倉庫,神經網絡等等。這使得數據挖掘技術在具備了市場需求的條件下,同時也具備了技術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數據挖掘技術就應運而生了。
2 醫學數據概述
2.1 醫學數據的內容
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在醫療機構的廣泛應用促進了醫學信息的數字化, 同時電子病歷和病案的大量應用、醫療設備和儀器的數字化,使得醫學領域數據的內容不斷擴大,涵蓋了醫療過程和醫學活動的全部數據資源。醫學數據資料主要來源于統計報表、醫療衛生工作記錄、專題實驗或者調查記錄、專題性的資料等三個方面[2],其中主要包括完整的人類遺傳密碼信息,大量關于病人的病史、診斷、檢驗和治療的臨床信息,藥品管理信息、醫院管理信息等。
2.2 醫學數據的特點
1)模式的多態性。首先表現為表達格式的多樣性。醫學信息包括純數據(體征參數,化驗結果),信號(腦電信號,機電信號),圖像(B超,CT等醫學成像設備的檢驗結果),文字(病人的身份記錄,癥狀描述),以及動畫、語音和視頻信息。其次,數據表達很難標準化,對各種病例狀態的描述也比較模糊,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不使用完全相同的專有名詞,甚至對臨床數據的解釋都是用非結構化的語言,等等[3]。模式多態性是醫學數據區別于其他領域數據的最根本和最顯著的特性,同時這種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數據挖掘的難度和速度。
2)不完整性。醫學數據不可能全面地反映任何一種疾病的全部信息,因此也不可能通過挖掘,針對某一種疾病獲取完整可靠的治療和解決方案。這首先是因為醫學數據相關信息(例如病例等)的記錄存儲還不是很完備和充分,還不能夠達到完全總結出待挖掘規律的數量[3]。同時,即使記錄在案的信息,其本身的表達方式就比較模糊,不可能通過精確值等方法來呈現,因此這些原因形成了醫學數據的不完整性。
3)時間性[3]。一般情況下針對病人醫療活動的記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時間特性,并且會隨著時序環境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表達效果;另外諸如醫學檢測的波形圖像等信息也都是以時間函數為基礎進行表達的。
4)冗余性。醫學數據信息中有大量的相同部分被重復記錄下來,比說一些常見疾病,病人的癥狀表現一般都比較相似,檢查和化驗的結果以及最后的治療措施等絕大部分也因此而相同。因此即使病人的個人信息等存在較小差異,其記錄的大部分醫學數據都表現為完全相同或者大部分相同,這就體現為冗余性[3]。這種數據特點不但迅速增加了此類數據本身的數量,同時也給挖掘操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應該在此之前就對這些冗余信息進行清理和過濾,去除不必要的重復部分,以簡化挖掘操作的實現過程。
5)隱私性[8]。顯然,記錄的醫學信息中,許多有關病人個體的信息涉及到社會倫理,法律以及個人所有權等,具有一定的隱私性,從社會,醫學以及病人本身等方面來說都必須進行保護,不能外泄。但是當數據存儲系統受到一些不可預料的侵入時,或者當其隱私保護的要求和挖掘操作的開放共享要求等產生矛盾時,勢必會帶來隱私性、安全性和機密性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在進行醫學數據挖掘時,必須嚴格以保護數據隱私為基礎,
2.3 醫學數據挖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3.1 必要性
眾所周知,龐大的醫學數據中蘊含著許多非常有價值的信息資源,這些資源對于相關病例的診斷治療以及醫學方面的研究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大多數醫學機構和人員對這些存儲數據的利用還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僅局限于一些低端的操作和使用,比如簡單的數據錄入,數據的查詢、修改、刪除等,而并沒有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以從中得出適用于一般的規律特點,所以無法對相關病例的后繼診斷提供科學的決策輔助,對醫學學科的研究工作也沒有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4]。針對這些情況,在數據挖掘技術已經日漸成熟的背景下,將數據挖掘理論應用于醫學,通過對海量的醫學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各種醫治方案的療效,提取隱含在其中的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更好地為醫院的決策管理、醫療、科研和教學服務,對于醫生明確診斷、治療病人及促進疾病和健康的研究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另一方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基于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遠程醫療和社區醫療,已經逐漸成為各大醫院的另一個潛在市場。如何對醫學數據庫進行自動提升和處理, 使其更好地為遠程醫療和社區醫療提供全面的、準確的診斷決策和保健措施,已成為促進醫院發展、提高服務質量而必須解決的新問題。而這顯然也是和數據挖掘技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3.2 可行性
數據挖掘技術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后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技術體系,比如在數據挖掘設計、數據抽取以及聯機分析處理技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進展[4]。同時,數據挖掘技術已經在各個國家的電信、制造、零售、金融等各個領域得到了較為深入的應用。這些成功的應用也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同時國家對醫院信息化發展也給予了高度重視,提供政策、經濟和技術上的大力支持,為醫學數據挖掘技術的發展應用奠定了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
3 醫學數據挖掘的發展狀況
3.1 發展現狀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數據挖掘技術產生至今有十幾年的時間,在商業以及工業生產中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也取得了比較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數據挖掘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5]。同時,醫學數據挖掘也是一門涉及面廣、技術難度大的新興交叉學科,不但需要具有相關信息處理能力的技術科研人員,還需要相關的醫務工作者和醫療機構提供醫學數據信息和專業醫療活動支持,并且要在此基礎之上實現醫學信息資源和挖掘技術的整合,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3.2 應用領域
1)醫療活動輔助診斷。通過對歷史數據的處理和挖掘,能夠發現出針對特定病例的典型規律。一方面數據量內容龐大,范圍廣泛,所以這些規律具有較好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根據患者全面的指標記錄和數據信息可以得到比較客觀的診斷結論,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能夠更加有利于提高醫學治療活動的有效性。比如將粗糙集理論和算法應用于中醫類風濕和實體性肺病的診斷,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理論以及模糊邏輯開發的心血管疾病診斷工具[6],都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正確率。
2)醫學信息處理。醫院信息主要包括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內部管理信息(設備,藥械,財務)以及以患者為中心的信息(臨床病例、診斷、治療過程)。在初級操作階段的基礎上,通過對信息的數據關聯性分析,能夠預測未來發生發展趨勢和輔助診斷信息,比如藥品的使用頻率,某種疾病的發生和治療規律等。例如應用粗糙集理論預測早產,可以將準確率從人工預測的17~38%提高到68~90%[6]。
3)醫療質量管理。醫療機構的服務要求在不斷提高,質量效率問題也越來越被重視。醫療質量的核心是數據、標準、計劃,這些都可以用不同的數據指標來衡量。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可以發現新的指數規律,檢驗其有效性,并提煉調整質量方案。例如年齡因素和治療方法的關系延長了標準住院時間,可以考慮修改治療方案等。可以很明顯地發現,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幫助發現有關提高臨床服務效率以及質量潛力的證據。
4)醫藥研發技術支持。在新藥的研究開發過程中,關鍵環節是先導化合物的發掘,其中一種基本途徑就是隨機篩選與意外發現。但是很顯然這種技術實現的周期比較漫長,肯定提高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而在數據挖掘技術的支持下,可以通過數據信息的歸納總結,確定藥效信息,大大縮短新藥的研發周期[6]。
5)生物醫學(DNA)。人類24對染色體的基因測序已經全部完成,標志著人類基因研究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接下來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就是對分析DNA序列模式。比如,遺傳疾病的發生和人體基因密不可分,要掌握基因代碼的微觀結構,就需要對DN段進行細致的了解和測序,也就是要從大量的DNA數據中找到具有一般規律的組合序列。目前,使用數據挖掘技術已經在很多方面對DNA的分析作出了很多貢獻,例如,DNA序列間相似搜索和頻度統計,可以識別帶病樣本和健康樣本中基因序列的差異[6];關聯分析可以幫助確定在樣本中同時出現的基因種類,有利于更全面地發現基因間的交叉聯系和致病規律;路徑分析能夠發現不同階段致病基因的作用規律,從而提高藥物治療的效率。
6)醫學圖像應用。主要應用于目組織的特征表達,即圖像特征自動提取和模式識別。例如,CT,PET,SPECT等診斷工具在醫學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而在數據挖掘技術的幫助下,醫學圖像分析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6]。運用基于貝葉斯分類的數據挖掘模式對心肌SPECT圖像能夠進行高質量的分析和分類診斷。
7)其他方面的應用。數據挖掘還應用于毒理學方面以及藥物副作用研究方面。
4 醫學數據挖掘的方法技術
4.1 關鍵問題
1)數據預處理。如前所述,海量的醫學原始數據中包含大量的冗余、模糊以及不完整信息,必須首先進習慣清理和過濾,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信息融合技術。因為醫學信息的格式繁多,包括文字,數據,圖像,語音,視頻等等,因此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信息采用不用的處理技術,并且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對結果進行綜合和分析。
3)快速的、魯棒的挖掘算法[7]。醫學數據的挖掘面向海量的存儲信息,處理的時間和技術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如何提高效率非常重要。同時基于數據類型動態變化,要求挖掘算法具有一定的容錯性和魯棒性。
4)提供知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保證挖掘算法的處理結果具有較高準確率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所得到的信息才能夠為醫療活動和管理提供科學客觀的決策幫助,在實際中得到很好的應用。
4.2 主要技術實現
1)自動疾病預測趨勢和行為。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對有關人體病例的體征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并從中分析出相應的關系和規律,從而對疾病的預防、發生等進行預測。采用的主要技術有線性、非線性和廣義的回歸模型,以及神經網絡和模糊控制技術[8]。其中,人工神經網絡技術是一種模仿生物神經網絡的、以人工神經元為基本運算單位的互聯分布式存儲信息的智能信息處理系統,具有很強的自組織性、魯棒性和容錯性。利用相關理論技術,能夠找出服用抗精神藥物與心肌炎發作的關系,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進行歸類,動態檢測病人的麻醉深度和控制劑用量等;而模糊系統是建立在模糊數學基礎上的一種推理方式,經常與神經網絡或最近鄰技術聯合起來應用,可以實現從心跳中鑒別心室過早收縮,分析肝臟超聲圖像等功能。
2)關聯分析。簡單地說,關鍵就是兩個或者多個變量的取值之間存在的某種規律性。關聯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多維數據分析技術找出其中隱藏的關聯規則。有時并不知道或者不確定數據中的關聯函數,因此關聯分析生成的規則帶有可信度[8]。最著名的APRIORI關聯規則發現算法中,首先就是識別所有的頻繁項目集,也就是不低于用戶最低支持度的項目集,然后再從頻繁集中構造不低于用戶最低信任度的規則。在此基礎之上,又出現了動態項目集技術DIC算法,發現頻繁項目集的劃分算法―分治法等。在實際情況下,關聯規則還需要進一步泛化,以發現更有用的價值。目前在醫學上,關聯分析是糖尿病數據庫分析課題中應用最廣泛和有效的工具。
3)聚類分析。把數據庫中中的記錄劃分為一系列有意義的子集成為聚類,包括統計方法,機器學習方法,神經網絡方法,面向數據庫的方法,對于采集到的醫學信息進行處理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聚類分析。聚類技術主要包括傳統的模式識別方法和數學分類學,例如決策樹歸納,貝葉斯分類,神經網絡技術,基于知識的案例推理,遺傳算法,粗糙集等[8]。其中,粗糙集理論的出發點是根據目前已有的對給定問題的知識將問題的論域進行劃分,然后對劃分的每一組成部分確定其對某一概念的支持程度,用“肯定支持此概念”,“肯定不支持此概念”,“可能支持此概念”進行描述,并表示為正域、負域和邊界三個近似集合,同時用二維的決策表來描述論域中的對象。目前在中醫類風濕證候的診斷、肺部良性和惡性腫瘤診斷等領域發揮了重大作用,被認為可能是最理想的動態工具。
4)偏差檢錯與控制。數據庫中的數據存在一些異常記錄,需要我們將其檢測出來。偏差包括很多潛在的知識,例如分類中的反常實例,不滿足規則的特例,觀測結果與模型預測值的偏差,量值歲時間的變化等。偏差檢測的基本方法是,尋找觀測結果與參照值之間有意義的差別[8]。目前在人工輔助儀器研究和藥物療效的生理實驗研究方面都有相關研究報道。
5)進化計算。進化計算法是由生物進化規律而演化出的一種搜索和優化的計算方法,包括遺傳算法,進化規劃,計劃策略和遺傳編程[8]。可以通過從任意一個 出示的群體出發,通過隨機選擇、交叉和變異等過程,使群體進化到搜索空間中越來越好的區域。
4.3 醫學數據挖掘過程
因為醫學數據挖掘和普通的數據挖掘之間差異較大,所以其過程是很難定義的。一些研究者定義了一系列的步驟,從而為此提供了一個框架,目的在于為各種數據挖掘方法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提供指導,這些框架可能在步驟上略有不同,但同樣適用于醫學數據挖掘。一般都涉及下列6個應用領域[9]:
1)理解數據。初步理解需要挖掘的數據屬性,從原始數據庫中小規模采樣,進行初步挖掘實驗,將結果與挖掘目標進行對照,必要時更新數據屬性。
2)準備數據。由于醫學數據的冗余性和多樣性,使得我們需要對數據進行采樣以消減數據量,同時要針對各種類型的數據采取相應的數據預處理方法。通過數據的準備,可以將原始數據轉換為特定數據挖掘方法所需要的數據形式。
3)數據挖掘。這一步包括建模技術的選擇,訓練與檢測程序的確定,模型的建立與評估。實現的方法包括前面講到過的粗糙集理論,神經網絡,進化計算,決策樹等。挖掘方法與研究目標的匹配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挖掘結果的精確度。
4)評估知識。對挖掘結論進行醫學解釋,并再次同最初目標進行比對。如果需要,尋找挖掘過程中存在的錯誤和不合理步驟并加以解決,或者對挖掘算法進行優化,提高運行效率。
5)應用知識。在應用的過程中要注意有計劃地實施和控制,及時發現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并對實際情況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分析,使得挖掘成果能夠更加完善。
5 醫學數據挖掘的發展展望
醫學數據挖掘是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統計學等和現代醫學信息資源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涉及面廣,技術難度大。隨著數據庫、人工智能等數據挖掘工具的不斷進步,關聯規則等理論研究德不斷發展,以及大型數據庫和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必然還會有更加多的各種格式的醫學數據出現。同時,醫學數據庫包括電子病歷、醫學影像、病理參數、化驗結果等,而目前數據挖掘技術主要應用于以結構化數據為主的關系數據庫、事務數據庫和數據倉庫,對復雜類型數據的挖掘尚處在起步階段[9]。這些情況說明了醫學數據挖掘技術的發展,充滿著機遇和挑戰,需要廣大計算機、信息技術人員和醫務工作者通力合作,結合醫學信息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選擇適合醫學數據類型的數據挖掘工具,并解決好數據挖掘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盡可能大的發揮數據挖掘技術在醫學信息獲取中的價值。更好的服務于醫學、受惠于患者。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和今年亦不的實踐摸索,數據挖掘技術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醫學科研與教學以及醫院的管理等方面必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Krzysztof J Cios,William Moore.Uniqueness of medical data mining[J].Artific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2002,26(1-2):1-24.
[2] Ganzert S,Gytmann J,Kersting K,et al.Analysis of respiratory pressure-volume curves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using inductive machine learning[J].Artif Intell Med,2002,26(1-2):69-86.
[3] Tourassi G D,Floyd C E,Sostman H D,et al.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for Diagnosis[J].Radiology,1993,189(2):555-558.
[4] Kusiak A,Kernstine K H,Kern J A,et al.Data Mining:Medical and Engineering Case Studies[A].Proceedings of the IIE Research 2000 Conference,Cleveland,OH,2000(5):1-7.
[5] Wolf Stugliger.Intelligent Data Mining for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EB/OL].ifs.tywien.at/~silvia/idamap-2000.
[6] Wang ML,Wai L,Leung K S.Discovery knowledge from medical database using evolutjionary algorithms[J].IEEE Eng Med Biol Mag,2000,19(4):45.
[7] Ohrn A,Rowland T.Rough sets:a knowledge discobery technique for multifactorial medical outcomes[J].Am J Phys Med Tehabil,2000,7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