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學科建設實施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統一認識,積極申報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是一所承擔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任務的市級綜合性醫院,同時以老年病研究為特色,擔負著國家級科研課題。針對本院的特點,醫院高度重視繼續醫學教育工作,認識到舉辦學習班,既是醫院專業人員自身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好機會,又可將醫院的醫療優勢加以總結和推廣,服務于社會,同時提升師資水平,促進學科建設,培養醫學人才。醫院充分發揮重點學科優勢和醫療教學資源,整合相關內容設計出有一定特色的繼續醫學教育培訓項目,積極申報國家級、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鼓勵科室開展具有特色的繼續教育項目,結合課堂理論授課,開展床邊實踐帶教、案例分析教學和學員與授課教師的互動式教學,并利用模擬教具開展有創操作的臨床技能培訓,在教學形式、手段或方法上探索繼續醫學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使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從形式到內容豐富多彩,在提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理論水平的同時,強化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的訓練。從2007~2013年舉辦繼續教育項目逐年增加,學科覆蓋臨床內科、臨床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影像醫學學科、急診學科、藥學科、病理學科、醫學檢驗科、護理學科、醫學教育與衛生管理、全科醫學學科及康復醫學學科。
1.2建立三級管理體系,確保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落實
繼續醫學教育實行醫院領導、管理職能部門、科室繼續醫學教育領導小組三級管理模式。教育處專人負責,建立國家級、市級、院級項目申報備案、學分管理、項目評估、檔案管理體系,使項目落實程序化。院級管理機構由醫院領導和知名專家組成,院長和教學副院長作為委員會正、副主任委員,負責全院的教育教學工作、年終的教育教學評估檢查;處級管理機構由教育處處長、副處長和1名繼續醫學教育專職工作人員組成;教育處長和副處長親自主持此項工作,指導、協調、落實醫院繼續教育項目,督查繼續教育項目執行情況;科級管理機構由科室主任和項目管理負責人組成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完成科室繼續教育項目的落實工作。
1.3逐步完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制度
醫院根據原衛生部有關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先后制定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規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實施工作流程、培訓項目收費管理規定。管理制度涉及項目申報流程及要求,項目執行流程及要求、項目備案流程要求、項目落實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每年教育處根據考核評估,查找問題,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制定新的要求,每年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考核指標,通過管理人員培訓、加深項目承辦科室及項目負責人對職責的認識,達成共識,提高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辦學質量。
1.4注重“過程”管理模式,嚴把教學質量關
項目執行的質量將直接體現繼續醫學教育質量,從組織申報到項目落實,根據項目申報程序,將項目管理分為項目申報、項目認可、項目執行、項目備案4個環節進行“過程管理”。在每個環節的管理過程中,主管部門充分發揮其管理、協調作用,指導、督察項目的落實與進展,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確保教學質量。
1.4.1項目申報
職能部門(教育處)對每一申報項目進行單位初審,包括形式審核及內容審核,對于不符合繼續教育項目申報要求者,取消其向上級主管部門(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申報資格。
1.4.2項目認可
根據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下發北京市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認可項目通知,單位行政主管部門以書面形式及時通知項目負責人,同時由主管部門對項目承辦科室進行有關項目管理知識方面的培訓。加深項目負責人對本職責的認識,提高承辦科室管理人員管理水平,以確保項目按計劃實施。
1.4.3項目執行
項目執行中加大管理力度執行三查制度,即:對項目承辦科室在承辦前按規定時間進行通知與教案的審核,減少項目承辦的變化率,執行內容與申報認可內容變化率<20%;項目承辦中進行現場督查,包括教學環境、授課人員、管理老師、授課內容變化率、學分授予等,隨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證教學質量;項目承辦結束時進行學分授予的檢查,對于所授虛假學分一律取消授分資格。
1.4.4項目備案
項目結束后指導檢查承辦科室準備備案材料,保證下一期項目申報與執行的教學質量。
1.5創造學習條件,引進現代教學手段,提高辦學效率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醫院積極引進新的培訓方法用于繼續醫學教育,2004年初醫院先后引進美國最高端醫學模擬培訓系統-生理驅動高仿真模擬人、腹腔鏡電腦模擬腹腔鏡、泌尿外科腔鏡模擬培訓箱等一系列高仿真模擬訓練系統,以“現代醫學模擬教學”技術為主導,開展技能型繼續醫學教育,創建了設備完備、環境逼真、規范的臨床技能訓練模擬患者和模擬臨床訓練場景,摸索出小班臨床技能培訓的模式[1,2],先后舉辦《心肺復蘇新進展規范化培訓班》、《危重病人麻醉管理實踐技能培訓班》等技能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31項,學科覆蓋臨床內科(呼吸內科)、臨床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麻醉科)、眼科、耳鼻喉科、急診科,受到學員的認可。1.6嚴格考核、評估,建立相應的激勵與管理制度為了保證項目培訓效果,建立嚴格的培訓考核評估制度。考核分兩方面,一方面根據原衛生部“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執行情況滿意度調查表”,要求學員對參加的培訓項目進行問卷式評估,評估內容為:認為講授主要內容是本學科最新發展、最新成果或亟待解決的問題;對講授基本內容以前的了解情況;對本項目學習的收獲;對授課教師講授內容滿意度;對教學計劃安排的滿意度;對編寫教材滿意度;通過學習獲得的收獲,共八項指標。另一方面教育處對項目承辦科室進行管理方面考核與評估,考核內容包括項目管理、培訓質量[3]、執行情況3個方面共12個指標。對繼續教育項目考核結果實行全獎、半獎、無獎3個獎勵標準,年底給予一次性獎勵,同時規定此獎勵專款專用,只能用于科室職工繼續教育,并將其作為年終評選優秀教研室的必備條件之一。對于不達標者,取消其年度評優、獎金分配等資格。2007~2013年本院每年職工教育考核達標科室情況為:2007年9個教研室獲得優秀教研室稱號,2008年和2009年12個教研室獲得優秀教研室稱號,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因評選有名額限制均有14個教研室獲得優秀教研室稱號。
2體會
2.1醫院重視是規范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醫院的競爭就是高新技術的競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領導重視,方向明確,管理才有力度,責任才能到位;領導牽頭,才能協調各職能部門、科室之間的合作,保證各層次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不斷深入開展,使繼續醫學教育成為有豐富內在活力的衛生事業建設內容,通過各種繼續教育活動形式,培養醫學人才,更新專業人員業務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增強醫院競爭力。2007年至2013年繼續教育項目逐年增加,共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55項(其中繼續教育基地項目49項,技能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54項),培訓學員共15084人;舉辦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57項,培訓學員5116人,培養師資隊伍,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收到很好的效果。
2.2制度完善是規范管理的根本保證
建立完善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制度,是項目落實與確保質量的基石。建立和完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規章制度,強化環節管理、過程管理[4]、細節管理,注重“過程管理”,從而保證教育質量和教育效果。建立和完善繼續醫學教育的管理規章制度,使筆者在繼續醫學教育工作中有針對地在薄弱環節上,加強管理力度,促進工作開展,同時也起到正性激勵作用。
2.3考核獎懲制度促進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實施與落實
繼續教育獎罰分明,鼓勵先進,鞭策后進,調動科室申報、承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積極性,使目標完成變被動為主動。獎勵資金專款專用,用于改善科室臨床教學條件,利用現代教學設備,提高辦學質量,繼續教育項目由2007年29項增加至2013年的46項,為醫院專業人員完成繼續教育提供有效平臺。
2.4師資培養是繼續教育項目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醫院以臨床技能培訓項目為契機,組建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將教學意識強、教學經驗豐富、基本技能規范、并接受過臨床技能培訓和教學基本功培訓的教師作為師資,要求脫產教學干事必須參加首都醫科大學師資培訓班,考核合格頒發上崗培訓合格證書。建立了一支培訓專家隊伍,他們是培訓項目的決策者和評估者,在臨床技能訓練中負責培訓考核內容的確定、實施和帶教教師的培訓;在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開展中編寫教材,參與授課,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學科梯隊的建設與穩定,提高了醫療和科研、教學水平。
2.5臨床技能模擬培訓培養醫生的非技術性綜合能力
傳統的繼續醫學教育培訓模式通常以學術講座、研討班、講習班、學習班面授理論知識為主,大型手術演示,受訓者得不到親自實踐的感知。臨床技能模擬培訓,在多種情景的診療實踐中,根據臨床真實病例,學員通過真實儀器設備進行判斷、采取搶救治療措施等綜合演練;合理的分工與配合,使培訓具有真實感和趣味性,從而達到培訓目標,完成由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的知識轉化過程,訓練醫生的臨床操作能力、思維能力、指揮能力、配合交流能力、協同能力[5]。醫學模擬教學為急救技能培訓和鍛煉培養醫生的非技術性綜合能力提供平臺,彌補傳統繼續醫學教育培訓方式中的不足,受到學員的認可。
3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