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通信工程專業實習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27-0136-03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ode of Fieldwork Cognition in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Wang Xuanhong
Abstract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fieldwork cognit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status of fieldwork cognition in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of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nd a right teaching mode of fieldwork cognition, which includes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build laboratory, and norms?recognize?internship?evaluation,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this institute. The proposed teaching mode of fieldwork cognition has been applied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fieldwork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chool of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Xi’an, China 710127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信技術日新月異,是當前發展最迅猛的高新技術領域之一。通信工程技術人員就業前景廣闊,但同時對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認識實習是通信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經。通過認識實習,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專業背景的了解和生產實際的認識,不僅獲得與本專業有關的生產實踐知識,而且可以了解相關的組織管理、企業運作,達到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目的,從而能夠提高學生對專業理論學習的興趣,促進理論學習效果的增強。本文結合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認識實習教學的實際,分析認識實習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提高實習教學質量的措施。
1 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認識實習現狀分析
目前,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認識實習在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進行,學生在3天的實習時間內既要在校內實習地基地實習,還要在校外實習基地實習,同時還要記錄實習筆記、撰寫實習報告。由于實習人數眾多、時間較短,實習中常會遇到一些問題。
1.1 聽不清,看不明,全局觀差
盡管學生對參觀各類生產過程比較感興趣,但由于每批實習人數眾多,基本都是將教師與實習參觀設備圍繞在中間,每個學生無法與教師或技術人員近距離交流,多數學生聽不清楚教師對設備的講解,會使認識實習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認識實習的實習參觀地點相對獨立,且數目較多,學生還沒有開始學習專業課,對很多專業術語的理解還不很明確,對現場設備看不明白,不能形成較為具體的認識。最重要的是要在短時間內了解所參觀設備的相互聯系還存在很多疑問,不能形成通信網絡的全局觀念,仍會覺得茫然,使得認識實習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1.2 理解不透
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僅能對實習基地的通信設備進行簡單的、走馬觀花似的參觀,最多只能對參觀設備形成一個較為簡單的、感性上的認識,不能結合通信技術及產品發展的過程來了解相應設備與技術,對通信技術的理解不透徹。
1.3 校外實習基地不固定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企業將生產的安全、高效放在首位,一般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這就使得尋找適合通信工程專業的實習單位變得非常困難。雖然學校聯系幾家企業作為校外實習基地,但實習具體時間、實習路線、實習講解內容完全由企業自主安排決定,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另外由于認識實習屬于集中實踐環節,一般實習時間已經預先在前一個學期確定下來,不能任意改變,如果不能跟企業安排的時間相符,那只能更換校外實習企業,每一次實習都要重新聯系單位和準備實習內容,為實習工作的開展帶來較大的困難。
2 通信工程專業認識實習改革措施及效果
針對認識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課題組經過多次的討論和專題研究,提出多條改革措施,并在通信工程專業2010級、2011級的認識實習過程中進行了實踐,取得良好的效果。
2.1 整合實驗教學資源,建設通信發展史展室,建設全程全網全真環境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
【關鍵詞】通信專業 校企聯合實習 改革 評估體系
實習是學生檢驗專業理論知識學習成果、全面了解行業發展形勢、提高就業能力等的重要環節。開展產學研合作、校企聯合培養是高校培養專業型、實踐型人才的有效、必要途徑。近年來,由于中央及各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國產學研合作發展速度越來越快,2012年啟動了“協同創新”計劃,大力支持企業和學校共同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由于聯合實習的質量取決于校企雙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實習管理的難度,制約著實習工作的有效提升。本文通過對原有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就如何推動學生專業實習的進程、高實習質量進行了探討。
一、目前校企聯合實習情況概況
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一直以來重視本科生的專業實習工作,每年對即將進入大四年級學習的通信專業本科生進行為期2周的實習培養,針對目前通信領域的最新發展情況、技術、行業需求等方面開展課程介紹,安排學生到企業生產車間、運行部門參觀,最后撰寫實習報告并獲得實習成績。經過多年的實際運行,發現該種實習通常存在學生聽不懂、理解不透、參觀過程中看不見,企業培訓教師能力參差不齊,培養方式簡單粗獷等問題,使實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二、校企聯合實習研究的體系
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我校通信專業校企聯合實習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式,需首先建立一個較為全面的覆蓋實習工作各個環節的研究體系,內容包括學生素質、企業師資隊伍、實習內容、實習管理等四個方面。通過專家采訪、集體研討、學生訪談等方式,找出當前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重點問題探討改進思路,提出可行且有效的改進措施。
1. 學生素質
對學生企業實習教學質量的評價主要體現為學生在企業從事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業務工作的能力。學生學習態度是否認真,對待任務是否積極主動,在團隊中是否能具有一定的協作等是保障實習教學能夠順利有效進行的重要因素。此外,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也對實習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
2. 企業師資隊伍
教師的授課、實踐指導能力及個人魅力、學術造詣對實踐教學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授課內容是否具有延續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能否在授課過程中對知識的講解由淺入深融會貫通,能否在講授知識的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人生、學業引導,都是需要教師在授課中重視的。因此,指導教師的人品、責任心、知識結構等都將影響校企聯合實習的培訓質量。
3. 實習內容
如前所述,傳統的校企聯合實習以授課及參觀為主,而參觀過程中往往由于資源有限,出現了很多學生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看不見聽不見,實踐動手機會少等問題。因此是否有充足的教學資源,能否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機會,內容是否貼近行業生產生活實際等決定了能否實現聯合實習培養的初衷。
4. 實習管理
實習管理一是包括對教學質量的管理,如教學大綱的制定,對實踐教學指導質量的管理;二是對企業參與實習培訓的管理,如對企業指導教師的適當激勵,對開展實踐實習工作的管理制度等;三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反饋制度。
5. 簡歷校企聯合實習研究評估體系
通信專業課題組根據前期對專家走訪及學生調研的結果以及多年來帶隊實結的經驗,綜合專家意見及課題組相關教師的意見,制定了一個符合信息學院通信專業本科學生校企聯合實習的評估體系表,如表1所示:
三、目前校企聯合實習情況分析
為了有效地了解目前學生的專業能力,課題組調閱了學生2年內專業課試卷并加以分析。同時,課題組邀請了行業專業召開研討會,并從課程覆蓋面、課程結構體系、教師授課情況、培訓軟硬件、考核等方面進行了調查走訪,就建立的評估體系結構對校企聯合實習進行和評估打分,評估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評估結果可以明顯地看出,我校通信專業校企聯合實習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硬件條件差、就業指導作用不明顯,學生參與實習積極性下降,考核方式不科學,企業教師授課能力有限等,具體為:
1. 實習就業指導作用不明顯
學校安排學生企業實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多與企業溝通,了解行業現狀及社會需求,將所學的內容應用于實踐當中。但由于課程設置的不完全合理可行,部分實習環節流于形式、教學方式單一,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不足,聽得多做得少,無法讓學生真正走近企業,了解社會,對學生未來就業能力的培養缺乏有效的引導。
2. 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在學生走訪過程中,學生普遍在實習開始前對實習環節的期望比較高,希望在實習過程中能夠全面了解行業現狀和移動通信系統的運營過程,并將所課本知識學以致用。但由于實習參與度相對較低,理論與實踐聯系不足,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減退,課程作業、報告等出現一定數量的抄襲等現象,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3. 企業師資質量參差不齊
企業生產運行的特殊性致使很難安排專人負責實習環節的授課與指導工作,出現授課內容不固定,經驗無法延續等問題,教學計劃及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4. 實習硬件條件有限,難以滿足教學要求
以往的實習中,主要以授課和參觀為主。參觀雖然可以使學生在最快時間內了解課堂上所需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但參觀過程中由于學生數量多,導致學生看不見,聽不清,參觀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實習條件有限,學生自主動手的機會少,使學生基本處在被動接受的角色,實習多流于形式。
5. 學生考核方式不科學
以往的實習主要通過考勤及實習報告打分,由于在實習中缺乏經過有針對性和設計性的考核環節,使考核過程對實習過程中學生實踐能力、課程參與情況及學習成果考察不足,導致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
四、校企聯合實習的改革舉措
1. 選擇專業對口、技術前沿的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針對企業教師教學質量不足、硬件條件有限等問題,改革方案將改變以往“廣撒網”的共建思路,選擇一個行業內實力雄厚的專業培訓機構。專業培訓機構在教師團隊的培養及對行業前沿領域把握的廣度上具有一般企業不具備的優勢。且由于其特定的業務范圍,與運營商及設備商建立了更多的培訓合作模式,在行業內具有更加廣泛的外聘師資隊伍以彌補其現網操作中的經驗缺乏。專業的培訓企業由于其資金上的優勢,具有領域內前沿的通信事業設備。
2. 改革課程結構,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培養
針對發現的問題,通過調查走訪學生及授課教師,需對課程結構進行改革。將原本兩周的課程延長至三周;在第三周的時間里增加一個分小組研究的實驗環節,利用前兩周已學的知識及設備的操作技巧,共同協作完成指導老師布置的任務,并撰寫報告、參加答辯。通過增加實踐研究環節,在加強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提高課程重視程度。
3. 制定有效合理的實習考核制度
改變原來單一的“實習報告+考勤”的考核形式,采取多種考查方式,即為“20%實習報告+20%企業導師打分+30%小組實驗+30%實習成果答辯”,由企業導師全面評價學生的出勤情況、實習態度、日常表現進行綜合評定;通過實習成果答辯全面了解學生的個人基本知識掌握情況、綜合素養、實習效果。通過全面的考察,雖增加了企業指導教師及教研室的工作量,但在充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的同時,也使教研組老師更進一步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對于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在日后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鼓勵深造,對于能力差的學生及時予以指導幫助。
4. 校企雙方共同研討課程內容
針對學生提到的課程跳躍性強,與在校學習課程內容上跨度大的問題,教研組制定了一個校企雙方共同研討授課內容的制度,積極調整各自理論課的課程結構,以就業為導向,使雙方授課的內容相互靠近。對于銜接出現空隙的區域,將由企業教師開設專題講座進行彌補。
5. 建立“學生―企業教師―督導”的教學反饋制度
建立一個體系化的教學質量反饋制度,除去由企業教師以成績的形式向學校反映學生參加實習環節的表現外,也通過學生參與教學滿意度評測來反饋企業教師的授課情況,同時由教研組教授、實習帶隊老師及企業相關專家組成的督導團隊以聽課或走訪的形式,全面評估企業教師的授課質量,監督企業對教師及實習整體工作的管理和政策支持力度,使實習環節在良性循環中發展。
五、結論
通信專業課程難度大、內容抽象,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較高,將學生在校的理論學習與專業實踐相結合是培養行業人才的重要途徑。本課題通過針對本專業實際情況進行調研,邀請行業專家對當前的校企聯合實習進行情況進行評估,找出問題所在,從而提出改進方法。本研究成果將在未來的實踐中實施以檢驗改革成果,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課題組將重點結合學校及專業實際,用理論指導實踐,進一步提高分析研究的理論水平,不斷探索在實踐中育人的新模式新方法。同時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實習改革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行業、走近專業,跟上行業高速發展的腳步,培養學生成為行業內優秀的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本永,齊偉軍,韓建勇. 創新高校生產實習質量評估指標內容.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 (4).
關鍵詞:頂崗實習;C/S;B/S;文件上傳;管理平臺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17-4066-03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On-post Practice Management Based on C/S and B/S Mixed Model
LI Guang-jie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3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pace-time gap of on-post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meet the timely information demands of an intership process,the article, using C/S and B/S hybrid mode, asp and database technology, designs and builds a system for on-post practice management. This system can manage and monitor the whole on-post practice process, which can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n-post practice management.
Key words: On-post practice; C/S; B/S; file upload; managing platform
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頂崗實習是實踐教學和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與校內生產實訓、實習相比,頂崗實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真實的環境,與此同時,學生分布相對分散,實習時間及內容安排也不統一,給高職院校對頂崗實習的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使頂崗實習信息化管理成為可能,如何通過計算機硬件、軟件的結合,運用網絡技術,搭建高效、安全、實時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是目前高職院校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1系統設計原則及目標
通過頂崗實習管理平臺的實施,凸顯校企雙主體地位,實現校企資源的共建共管,學生、教師、學校和企業多角色互動,為實現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實時管理和監控的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頂崗實習管理平臺的設計過程中,重點體現交互性、開放性等設計原則,并以下列各點為系統的設計目標:(1)實用性和可行性。必須具有成熟、穩定、實用的特點,實用性放在首位,既要便于用戶使用,又要便于系統管理。(2)可靠性和穩定性。在考慮技術先進性和開放性的同時,還應從系統結構、技術措施、系統管理等方面著手,確保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達到最大的平均無故障時間。(3)可擴展性及易升級性。為適應頂崗實習管理理念不斷更新的需要,管理平臺的軟硬件環境必須有良好的平滑可擴充性。其中技術架構要考慮保護現有系統的投資,并且靈活可擴展,支持系統的嵌入、集成、覆蓋的開發方式。
2系統整體架構
C/S模式是一種非常成熟的軟件架構模式,它將整個工作分布在客戶機和遠程服務器上共同執行,而B/S模式由瀏覽器、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三個層次組成,采用HTTP協議通信,能有效提高用戶使用系統的方便性。[1]如圖1所示,系統采用了C/S和B/S混合模式,將B/S與C/S的優勢集成在一個平臺中,優化地開發了控臺管理和Web信息管理兩個子系統,具有數據源兼容和可擴展接口的特點,利用多線程機制、局域網監控等技術實現了平臺的強大功能。客戶端用戶通過客戶端進行數據處理,可以由客戶端和WEB數據庫進行交替的數據處理,從而最大程度減少服務器的負擔。瀏覽器端用戶直接通過瀏覽器向數據庫請求和提交數據,所有的計算在服務器端完成,方便了用戶的使用,并且使系統的升級變得輕松、簡易。
圖1
3平臺各功能模塊描述
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包含系統管理、選課模塊、作業模塊、成績系統、定位系統、郵件系統和數據分析7個功能模塊(圖2)。
圖2
3.1系統管理模塊
系統管理模塊用于用戶權限設置及基礎數據維護。用戶包括管理員、校內指導老師、企業指導老師、學生、系(院)及教務處。
3.2選課模塊
選課模塊包含分組設置和學生選課兩部分。分組設置是按專業按校內指導老師進行分組,如一個專業共100名學生,按一名教師指導20名學生計,該專業一共可分為5組。分組設置好以后,該專業下學生在該專業內選課,其實就是選擇校內指導老師。
3.3作業模塊
作業模塊用于頂崗實習任務、頂崗實習周志和頂崗實習報告的提交,學生將相關資料提交到系統后,校內指導老師可以在第一時間查看,幫助校內指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現狀及頂崗實習具體情況,并可以實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對提交資料進行批閱。
3.4成績系統模塊
通過定制考評指標、比例,對學生考評包括校外指導老師、校內指導老師和頂崗實習答辯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校外指導老師錄入,后兩部分由校內指導老師錄入。定制考評指標:系可以根據專業特征,在系統中設置不同字段所對應的指標,如字段A:學生思想,字段B:學生考勤情況,字段C:學生完成工作任務情況。校外指導老師分項填寫成績后,保存提交生成校外指導老師成績到cjb1,同樣,校內指導老師一樣,提交后生成校內指導老師成績提交到可置于成績表2,最終,答辯成績,有一個總提交按鈕,由校內指導老師錄入,三部分成績自動生成總評,提交到學生總成績表(cjb)中。
3.5定位系統模塊
考慮到能夠監控到學生所在區域及工作場景片段,增加了實時的GPS定位和視頻功能,預留了接口,可以實現與我校電子通信工程系與中國電信合作開發了“翼崗通”3G技術頂崗實習管理平臺的對接。通過該平臺,校內指導老師可以實時查詢學生所在區域,并以地圖的形式顯示出來。利用視頻功能,可以遠距離看到學生真實的工作場景,并及時地給予指導和問題解答。
3.6郵件系統模塊
通過郵件系統,實現指導老師和學生的實時和離線交流。當雙方都在線時,使用即時消息界面基于UDP協議實現師生互動,確保信息交流的速度和實時性。但由于沒有服務器參與,交流信息不能保留在服務器中。當師生一方不在線時,將信息儲存在服務器端,并在上線后獲取留言信息。[2]另外,實現批量留言功能,指導老師可以向本組全部學生或者部分學生公告或通知,學生也可以向指導老師或其它同學留言。
3.7數據分析模塊
頂崗實習管理平臺有效集成了頂崗實習數據,具備強大數據統計和報表打印功能,如可以按學校用戶、系(院)用戶、教師用戶統計查詢和打印學生頂崗實習率、實習區域、專業對口比、工資情況、是否合作單位等數據,可以查詢和打印頂崗實習任務書、頂崗實習周志、頂崗實習報告等。
4系統關鍵技術及實現
4.1 ASP及網絡數據庫訪問技術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由美國微軟公司開發的WEB服務器端開發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以設計和運行動態、交互的WEB服務應用程序。ASP技術通過把HTML、Vbscript、Jscript、ActiveX組件等有機地組合,從而生成能夠在服務器上運行的應用程序,使用戶可以直接在瀏覽器端獲得標準的HTML頁面。
ADO (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個用于存取數據源的COM組件,使用ADO和ODBC驅動程序,通過編碼,實現連接數據庫。這里要用到connection對象,通過對該對象屬性和方法的調用,來打開、關閉與數據庫的連接。本系統中數據庫連接的實現如下:
1)創建connection對象
<%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
2)使用Open方法建立與數據庫的連接
<%
Conn. ConnectionString="DSN=DGSXSource;ID=sa;PWD="" "
Conn.Open
%>
4.2文件上傳技術
為了實現頂崗實習中文檔、圖片等文件的上傳,對比現有的基于VB開發的文件上傳組件、基于HTTP協議和基于ASP技術的文件上傳后,本系統采用了ASP中的adodb.stream實現指導老師和頂崗實習學生的文件上傳。代碼如下:
<%
Function GetFileName(ByVal strFile)
If strFile <> "" Then
GetFileName = mid(strFile,InStrRev(strFile, "\")+1)
Else
GetFileName = ""
End If
End function
strFileName = Request.Form("file1")
Set objStream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Stream")
objStream.Type = 1 ’ adTypeBinary
objStream.Open
objStream.LoadFromFile strFileName
objStream.SaveToFile Server.MapPath(GetFileName(strFileName)),2
objStream.Close
%>
5結論
利用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進行進行數字化、科學化的頂崗實習管理,擺脫了頂崗實習教學的時空限制,有效集成了各種資源,為學生、校外和校內指導老師、企業、學校提供了個性化服務,實現了在線教學和指導,提供了強大的數據統計功能,為學校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該平臺實現了頂崗實習管理從無序到有序、從延時到實時、從靜態到動態的轉變,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通過學生、老師、企業和學校的互動并結合實際的頂崗實習教學活動,結果表明,本系統很好地解決了當前頂崗實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其它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