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兒童疾病健康宣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疾病健康宣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童疾病健康宣教

    第1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1.1對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兒??菩睦黹T診首次就診的兒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兒園體檢時心理問題的咨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對所有首次就診的兒童均給予詳細登記,如就診日期、父母職業(yè)、文化程度、住址、兒童姓名、性別、年齡、就診原因、兒童生長發(fā)育情況等。分拆總結登記表中的項目,參照CCM仆2-R標準進行疾病學診斷,就診原因根據臨床情況及醫(yī)生的診斷歸類。配合疾病診斷及就診原因分類的有兒童行為量表、丹佛發(fā)育篩查試驗(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圖片詞匯測驗(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韋氏學齡前兒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丫檢驗。

    2結果

    2.1就診兒童一般情況分布首診兒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為53%、47%。6歲以下就診兒童64人,612歲就診兒童112人,13歲以上就診兒童22人;<6歲組、612歲組、>13歲組就診兒童分別占全部就診兒童的30.76%、58.65%、10.58%。就診兒童年齡集中在612歲。就診兒童中家住城鎮(zhèn)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專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不同年齡組的就診原因分布6歲前兒童就診人數(shù)占所有就診人數(shù)的30.76%,就診原因主要為行為問題、抽動癥、言語問題、健康體檢和咨詢。兒童睡眠障礙和排泄障礙(尤其是遺尿癥)等在心理門診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6歲以上兒童則以多動、學習困難為主。所有就診兒童中,健康咨詢占33.3%,其所占心理門診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由<6歲組的43.0%下降到612歲組的29.7%和13歲組的26.3%,<6歲組兒童咨詢率明顯高于大年齡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15.48,P<0.001)。

    3討論

    3.1據WHO估計,大約有20%的兒童在成年之前會出現(xiàn)情緒或行為問題,如不及時干預,可能發(fā)展成為心理障礙或疾病。本市心理門診兒童就診率相對較低,這可能與鄉(xiāng)鎮(zhèn)兒童保健機構尚未開展心理咨詢工作以及本院對此項工作的開展剛剛起步、宣教力度不夠,家長對兒童心理問題的認識不足有關。

    第2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 兒保門診;心理衛(wèi)生問題;兒童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兒??菩睦黹T診首次就診的兒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兒園體檢時心理問題的咨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對所有首次就診的兒童均給予詳細登記,如就診日期、父母職業(yè)、文化程度、住址、兒童姓名、性別、年齡、就診原因、兒童生長發(fā)育情況等。分拆總結登記表中的項目,參照CCM仆2-R標準進行疾病學診斷,就診原因根據臨床情況及醫(yī)生的診斷歸類。配合疾病診斷及就診原因分類的有兒童行為量表、丹佛發(fā)育篩查試驗(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圖片詞匯測驗(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韋氏學齡前兒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丫檢驗。

    2結果

    2.1就診兒童一般情況分布首診兒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為53%、47%。6歲以下就診兒童64人,612歲就診兒童112人,13歲以上就診兒童22人;13歲組就診兒童分別占全部就診兒童的30.76%、58.65%、10.58%。就診兒童年齡集中在612歲。就診兒童中家住城鎮(zhèn)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專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不同年齡組的就診原因分布6歲前兒童就診人數(shù)占所有就診人數(shù)的30.76%,就診原因主要為行為問題、抽動癥、言語問題、健康體檢和咨詢。兒童睡眠障礙和排泄障礙(尤其是遺尿癥)等在心理門診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6歲以上兒童則以多動、學習困難為主。所有就診兒童中,健康咨詢占33.3%,其所占心理門診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由

    3討論

    3.1據WHO估計,大約有20%的兒童在成年之前會出現(xiàn)情緒或行為問題,如不及時干預,可能發(fā)展成為心理障礙或疾病。本市心理門診兒童就診率相對較低,這可能與鄉(xiāng)鎮(zhèn)兒童保健機構尚未開展心理咨詢工作以及本院對此項工作的開展剛剛起步、宣教力度不夠,家長對兒童心理問題的認識不足有關。

    3.2擴大健康教育覆蓋面是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基礎心理門診兒童各個年齡段中,咨詢均占絕大多數(shù),但隨著年齡的增高逐漸下降,這可能與兒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務對象不同有關。因6歲以下兒童屬兒童保健系統(tǒng)管理的對象,必須經常到醫(yī)院進行階段性體檢,與義務人員交流較多,經常接受這方面的知識宣教。這提示兒童心理問題。

    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就診,首先必須解決兒童家長的認識問題。兒童保健工作者必須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加強健康宣教工作,擴大健康教育的服務面,把宣教陣地延伸到小學、初中。利用書刊、電視、廣播、櫥窗、講座及兒科臨床、保健門診向家長宜傳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提高家長、老師、社會對兒童心理健康的了解與關注,以促進兒童的出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旭,靜進,史明麗,等.開展兒童心理衛(wèi)生保健,促進兒童心理健康[J].中國婦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匡桂芳,辛曉顯,沈宜元,等.兒童心理咨詢2064例臨床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9(3):153-155.

    [3]關念紅,張晉磅,唐濟相,等。綜合醫(yī)院心理咨詢門診兒童咨客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11(2):102-204.

    第3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支氣管哮喘的患病率在全世界兒童非感染性疾病中高居首位,根據上海醫(yī)學會的調查數(shù)據表明,其中6~14歲的小孩患病率高達3.4%【1】。支氣管哮喘的反復發(fā)作給患兒的生理健康、心理、學習及生活質量等方面帶來重大影響,而長期堅持用藥是預防支氣管哮喘發(fā)作的最佳手段。但由于患兒及家長對哮喘疾病的了解不足,常導致其在哮喘防治工作上的耽誤。本研究對哮喘患兒及家長應用健康教育護理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兒童哮喘免疫中心建立檔案的16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及治療均參考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及防治指南》【2】。隨機分為觀察組(予以健康教育護理組)和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各80例。其中觀察組男56例,女24例,年齡為5~15歲,平均年齡是(9.47±2.35)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5.36±1.54年;對照組男53例,女27例,年齡為4~14歲,平均年齡是(9.13±2.52)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5.68±2.18年。兩組患兒在年齡分段、性別、病程、病情程度和家庭經濟狀況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差異性(P

    1.2 方法

    1.2.1對照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未予以系統(tǒng)、規(guī)范化地對患兒及家長進行教育宣講,僅根據某些有疑問的個體進行經驗指導。

    1.2.2 觀察組:成立健康教育指導組,由專門有經驗的護士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宣教,凡年齡小于12歲的患兒,由其家長充當宣教對象。建立專門的患兒檔案,記錄患兒治療過程、發(fā)病情況、健康教育后效果等內容。

    1.3健康教育護理內容①遠離誘發(fā)因素生活環(huán)境圈中的花粉、塵螨及刺激性氣體,食物中的魚蝦、牛奶制品等均可誘發(fā)哮喘,指導患兒家屬如何避免,必要時可找出過敏源進行清除。②心理指導 支氣管哮喘屬于一種慢性疾病,反復發(fā)作,患兒及家人長期備受其困擾,給他們心理帶來一定的壓力。因此,要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讓患兒及家屬保持樂觀心態(tài),相信持之以恒的規(guī)范化防治能戰(zhàn)勝疾病。③規(guī)范化防治 凡是確診為支氣管哮喘,規(guī)范的防治對減少該疾患復發(fā)十分關鍵。首先對支氣管哮喘疾病的發(fā)生機制、發(fā)展過程及疾病的預后向患兒及家長宣教,讓其對哮喘有所了解,消除內心的擔憂感。其次讓患兒及家長明白,預防哮喘發(fā)作,需長期吸入含糖皮質激素的藥物抗炎癥反應,而單純的局部用藥,副作用輕微,不應過度擔心激素的不良反應而減少或杜絕用藥。最后要求每位接受治療的患兒,在接受治療及復診方面要提高遵醫(yī)依從性,以便達到對該疾病早救治,早預防的效果。④吸入技巧對于需儲霧器輔助治療的患兒,應教授患兒及家長如何正確使用吸入劑,需進行現(xiàn)場吸藥操作演示,直至每位家長真正掌握其中的操作技巧,年幼的患兒由家長監(jiān)督使用。在每次使用后,囑其漱口清除口腔內殘留激素。④運動指導安排合理的運動計劃,通過散步、游泳等方式進行鍛煉,一方面可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能改善患兒的肺功能情況。但應避免過度運動或在嚴寒條件下鍛煉,易誘發(fā)哮喘發(fā)作。

    1.4觀察指標 隨訪3個月,①對兩組患兒病情復發(fā)、服藥依從性、復診依從性及吸入技術的掌握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②在患兒隨訪結束后,邀請患兒家長對滿意調查單進行選擇(包括滿意、非常滿意及不滿意三類,總滿意=滿意+非常滿意)。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檢驗水準α=0.05,應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凡計數(shù)資料按構成比或率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

    2結果

    表1 不同護理方式下,兩組患兒或家屬獲得成效比較[n(%)]

    表 2不同護理方式下,兩組家長對護理工作

    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經過多年護理工作的探討及總結,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護理模式,它的目的給予患者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護理宣教,讓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藥物使用、疾病防治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內容【3】。健康教育的實施,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但對于護理人員自身,也需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和患者及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患者能夠自我預防、規(guī)范化治療、遵醫(yī)依從性強、提高臨床療效及盡可能獲得病情痊愈【4】。

    第4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就診延遲;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factors of affecting ADHD children to visit dela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fi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HD patients to see a doctor in a delayed time.Methods Pediatric patients (n=68) from the outpatient of Beijing Anding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research''who all met the criteria of the ADHD according to the DSM-Ⅳ''the family and environment scale(FES-CV)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arents of the patients with ADHD.Results Sixty-one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to this investigation.All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multielement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at were typing(Beta=-0.449)''attaining knowledge(Beta=0.369) and father’s culture level(Beta=-0.268) had significance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re are 3 factors can affect the patients to get medical service''which according to high to low order is (1)the attention-deficit type;(2)lacking of child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of parents;(3)low education of father.We should enhance the psycho education and advocate aiming at above mentioned problem.

    [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child;visit delay; factor analysis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極大關注[1]。目前已公認兒童ADHD可隨年齡發(fā)展進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也是成人主要精神障礙之一,并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礙和心理社會問題,導致學業(yè)、工作、婚姻、社會交往等諸多方面功能損害。ADHD通常于7歲前起?。?],而臨床中患兒就診年齡在9~11歲居多。就診年齡明顯延遲于起病年齡,造成治療延誤。近20年來,國內外對于ADHD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方案等方面做了相當多的研究工作,但對延遲就診因素方面的文獻尚無報道。因此,本研究對影響ADHD患兒就診延遲的相關因素進行了專項研究,提出相應對策。盡量減少延遲就診現(xiàn)象,力爭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以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1.1 病例來源 全部病例來源于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兒科門診的ADHD患兒,取樣時間為2004年3~7月。

    1.1.2 入組標準 (1)符合美國精神疾病和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IV)診斷標準;(2)病程≥1年;(3)排除抽動穢語綜合征伴隨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排除其他功能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礙;排除器質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礙;排除目前患有嚴重軀體疾病。

    1.2 一般資料 共調查病例68例,其中有7例患兒家屬對調查不合作或未完成調查(10.3%);最終接受并完成調查病例61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發(fā)病年齡為2~7歲,平均(4.2±1.35)歲;就診年齡為5~15歲,平均(8.67±2.04)歲。就診延遲時間為1~10年,平均(4.48±2.23)年。

    得知就診途徑消息來源:報紙宣傳24例,雜志宣傳3例,電視宣傳6例,廣播宣傳1例,網上宣傳1例,學校建議19例,親朋好友建議7例;其中,媒體宣傳占57.3%''親友建議占11.5%,學校建議占31.2%。家長所歡迎的兒童心理衛(wèi)生宣教的方式為醫(yī)院社會宣教16例,學校宣教27例,電視宣教7例,報紙宣教8例,科普書籍1例,網絡宣教2例;其中,媒體宣傳占29.5%''學校宣傳占44.3%''醫(yī)院講座占26.2%。家長認為有益于患兒心理健康的宣傳形式為個人或集體心理咨詢輔導20例,學校普查23例,學校科普宣傳11例,電視4例,報紙2例,雜志1例;其中,建議心理咨詢輔導占32.8%''學校普查占37.7%''學??破招麄髡?8%''媒體宣傳占11.5%。

    家長關心的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項目中,關心兒童人格趨向或氣質的16例,關心兒童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與防治30例,關心心理障礙診治知識7例,關心情緒行為問題的8例;其中,有意了解兒童人格趨向或氣質的占26.2%,希望了解兒童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與防治的占49.2%,需要了解情緒、行為等心理障礙知識的占24.6%。

    對健康概念理解準確的有25例(40.9%),不準確的有36例(59.1%)。接觸過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者8例(13.1%),未接觸者53例(86.9%)。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設計 (1)調查時間和方式:對2004年3~7月的ADHD患兒父母進行問卷調查。(2)所有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家庭環(huán)境資料、就診情況資料等,均來自門診就診的ADHD患兒家長的無記名填寫記錄。(3)診斷及評價工具:①診斷標準:美國精神疾病和統(tǒng)計手冊第4版(DSM-IV);②使用工具:家庭環(huán)境量表(FES-CV)。自編簡明就診因素問卷。

    1.3.2 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及時整理,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處理。

    2 結果

    2.1 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 t檢驗:比較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下來就診時間的差異。其中,未接觸過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與接觸過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家長不認為患兒有心理問題的與認為患兒有心理問題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家長自認患兒健康與家長認為患兒不健康的家庭中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初次就診于綜合醫(yī)院兒科與初次就診于兒童精神科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心理衛(wèi)生宣教形式項和有益心理健康形式項中媒體與學校宣傳比較,患兒延遲就診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家長對待患兒態(tài)度一致性、批評形式一致性、情感的一致性、家長對患兒情緒行為問題的情緒反應項以及反應的一致性、家長對患兒心理障礙治療態(tài)度項、是否與老師交流項、是否認為被歧視項、是否忽略其他表現(xiàn)項、有心理問題是否就醫(yī)項、是否就診安定醫(yī)院項的比較中,患兒延遲就診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以上三種不同的情況下來就診時間的差異。其中,不同分型的個性之間延遲就診時間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見表1。其余所有分類資料(包括:得知就診途徑項、感興趣的心理知識項、健康概念項、家長對待患兒態(tài)度項、批評患兒形式項、對患兒情感投入項、家長對患兒心理障礙的態(tài)度一致性項、家庭結構項、批評話題內容項、批評語氣項、經濟收入項、居住環(huán)境項、父親職業(yè)項、母親職業(yè)項)的延遲就診時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雙變量相關分析 對問卷的資料進行簡單相關分析,檢驗出對延遲就診時間存在線型相關的因素。其中,父親文化Spearman相關系數(shù)rs=-0.302,P=0.018;親密度Spearman相關系數(shù)rs=-0.331,P=0.009;知識性Spearman相關系數(shù)rs=-0.310,P=0.015;控制性Spearman相關系數(shù)rs=0.305,P=0.017。

    2.3 采取多元線性回歸方法分析影響來就診時間的相關因素 將所有具有顯著性意義及相關性的項目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檢驗出對延遲就診時間存在線型回歸關系的因素。其中,方程內選入3個變量:資料的確定系數(shù)修正R2值為0.472,對方程檢驗F=16.952,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標準回歸系數(shù)(Beta)可見,3個自變量對延遲就診時間的影響從大到小依次為分型(X1)、接觸知識(X2)、父親文化(X3)?;貧w方程為:y=4.760-1.293X1+2.423X2-0.627X3。對方程內變量單獨檢驗,自變量分型、接觸知識、父親文化對因變量延遲就診時間有顯著性影響,P值分別為0.000,0.000,0.009,見表2。 表1 不同分型均數(shù)的多重比較

    表2 回歸分析

    3 討論

    ADHD是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具有明顯注意力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和活動過度或沖動的一組綜合征。癥狀發(fā)生在各種場合(如家里、學校和診室)。男童明顯多于女童[3],其預后并不樂觀?;純喊l(fā)病年齡多在3歲左右,就診年齡多數(shù)為7~10歲。所以ADHD患兒存在就診不及時問題。

    本研究結果顯示68例調查病例中有7例患兒家屬對調查不合作而失訪,占10.3%,說明有的患兒家長對就診、兒童心理衛(wèi)生和家庭環(huán)境問題關心程度不足。患兒發(fā)病年齡為2~7歲,平均(4.2±1.35)歲;就診年齡為5~15歲,平均(8.67±2.04)歲;就診延遲時間為1~10年,平均(4.48±2.23)年。由此可見,延遲就診的情況有待于探討。

    本研究顯示出不同分型對前來就診時間的影響最大。而各分型之間來就診時間差異也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紤]Ⅰ型為注意缺陷型,其表現(xiàn)不易被家長所發(fā)現(xiàn)或并不認為是病態(tài),因此患兒就診延誤。而Ⅱ型為多動沖動型,該型的表現(xiàn)易被家長發(fā)現(xiàn)而較早就診。

    家長是否接觸過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是第二位的影響因素。未接觸過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家庭中的患兒就診時間明顯延遲于接觸過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家庭(P<0.01)。未接觸過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家長缺乏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只看重學習成績,誤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行,而不注意兒童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心理發(fā)育的健全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對于初露端倪的心理問題家長未予足夠的重視,認為學習好可以取代一切,導致智商較高的患兒因學習成績尚可而延誤就診。有些家長則認為ADHD患兒的某些表現(xiàn)只是孩子有壞習慣、淘氣貪玩,或認為某些表現(xiàn)在孩子長大后可以自愈,而未能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提到治療日程上,以致患兒就診時間的延遲。

    父親文化程度是第三位的影響因素。雖然家庭親密度、家庭知識性和家庭控制性未列入回歸方程中,但考慮家庭親密度、家庭知識性和家庭控制性與父親文化程度有相互作用,故前三者可通過父親文化程度因素起作用。由于我國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父親的在家庭中的控制性較強,導致父親的文化水準在家庭中起著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會影響家庭的知識性。因為知識程度低,不講求生活質量而致使家庭親密度也較低。可見,由低文化程度父親控制的低親密度家庭往往延遲就診。這推測與家長缺少相關知識、忽略患兒的表現(xiàn)、諱疾忌醫(yī)等情況有關,但具體原因有待于擴大樣本進一步探討研究。

    Thomas指出,較早地使用中樞興奮劑可緩解ADHD的癥狀,提高ADHD的認知功能,改善ADHD的行為問題,并在ADHD患兒與父母、老師及同伴的社會關系上起到良好地促進作用(如:服藥后負性和攻擊減少;同伴的接納度提高;對兒童產生正性的影響等)[4]。Wilens也指出,如長期合理治療,到成人時一般預后是好的,預后不好者占治療組的1/5以下。一般有合并癥者預后較差,所以加強干預和治療該亞組是很有必要的。ADHD導致學校、社會、職業(yè)功能受損,且常有共病,包括吸煙、物質濫用。ADHD患兒一生都伴隨功能減低和共病,大量證據都表明長期和短期治療的重要性,而且長期治療可以減少ADHD個人各種功能的減低??梢姡绻純杭皶r就診接受治療,預后就可能比較良好。因此,針對影響延遲就診的因素,應采取相應措施,改善ADHD患兒就診的情況。

    注意缺陷型最不易被家長發(fā)現(xiàn),未接觸過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家長和低文化程度父親易造成就診時間延遲較長的情況發(fā)生。從這些因素中可見,面向家長的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科普宣教非常重要,尤其是對父親的宣傳教育應屬重中之重。

    本研究提示,對健康概念理解不準確的有59.1%。未接觸過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者86.9%。ADHD患兒家長認為有益于患兒心理健康的宣傳形式為學校普查占37.7%''心理咨詢輔導占32.8%''學??破招麄髡?8%''媒體宣傳占11.5%??梢?,在學校中進行普查和科普教育以及媒體科普宣傳應為今后工作中的重點。

    因此,從學校的角度和社會媒體角度出發(fā),對家長,尤其是擔任父親角色的男性,并對教師加強兒童心理衛(wèi)生知識教育宣傳的力度,增強家長、教師識別患兒患病信號的能力,提高患兒就診率,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受益。

    中國17歲以下未成年人約3.4億。其中,4.31%~5.83%的兒童有ADHD。在2004年國務辦公廳轉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精神衛(wèi)生工作指導意見》中,強調降低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為問題發(fā)生率是重點工作目標之一。因此,加強兒童、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預,減緩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上升趨勢,加強預防,提高就診意識是兒童精神學界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徐通''蘇淵''俞麗萍''等.父母對注意障礙、多動綜合征患兒就診的心態(tài)分析.中華兒童保健雜志,1998,6(1):35-36.

    2 沈漁?.精神病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75-581.

    第5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護理工作是醫(yī)療單位整體工作過程的主要組成部分,護理工作的質量也會對醫(yī)院的整體醫(yī)療水平和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加強護理服務意識的建設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不斷提高,護理工作有待于進一步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方面,全科護理將成為護理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分支。全科護理意識已在我國各大基層醫(yī)院的逐漸推廣[1],由于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改革的推進,基層醫(yī)院的護理服務意識、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以下是本人下鄉(xiāng)期間的體會:

    1產科護士要求

    由于產科病房收住院對象的特殊性,病種復雜,有時患者病情來勢兇險,時間緊迫,無疑給護理服務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和一定的難度。產科護士不僅僅是局限于產前、產后護理工作,還應有各??萍膊∽o理的一些特殊的技術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務。要求護士在業(yè)務技術上下功夫,既要踏踏實實地做好常規(guī)護理工作,又要努力對患有不同病種的病人特殊的護理要求落實完成好,增強護理本身應有的實力和體現(xiàn)護理質量的特殊性。使病人對病房的全方位護理建立起一種時時在在的信任感。

    2護理體會

    2.1接診、轉診護理對每位產科護理人員都要求具備一定的院前急救知識及應變能力。在基層產科,平均每周有接診、轉診2-3例,其中有普通病例也有急危重孕產婦,如胎盤前置孕婦接診時應同時做好大出血急救準備,由醫(yī)生、護士同時在場,以確保孕產婦的生命安全。

    2.2急救護理產科病人病情變化來勢兇險,時間緊迫,曾發(fā)生一例患者在分娩中出現(xiàn)羊水栓塞,護士最早發(fā)現(xiàn)并在現(xiàn)場,因此護士必須具備較高的急救技能,做到分秒必爭,穩(wěn)中有序,有效實施搶救,為生命爭取第一時間。

    2.3學校健康護理每位孕婦從建卡開始最少接受3次以上孕婦學校授課培訓,要求有師資的醫(yī)護人員每周進行授課1-2次,內容包括:宣傳母乳喂養(yǎng)好處、孕期營養(yǎng)、孕期母嬰保健、分娩知識、產褥期護理等。通過講解傳授疾病知識,減少出生嬰兒殘缺率。

    2.4角色轉變護理基層醫(yī)院為綜合性醫(yī)院,曾收住一位智障孕婦,孕30周,羊水過多,其智力相當于6-7歲兒童,由于胎心監(jiān)測曲線不連續(xù)需重復監(jiān)測,護士用成人的語氣對孕婦說:平躺別移動位置。孕婦依從安排并平躺了40分鐘,結果尿床了。當班護士沒注意到要轉變兒童角色,說話時語氣應緩和、鼓勵、表揚等,而不是嚴厲批評,結果嚇出尿床。

    2.5傳染病護理產科合并癥較多,如妊娠合并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病毒性肝炎等。護士不僅要掌握有關疾病知識、傳染途徑、隔離措施,還應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新生兒做好預防接種和隔離措施,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對孕產婦進行疾病知識宣教,包括疫苗接種、家庭隔離和消毒、飲食保健等。

    2.6合并癥的護理妊娠合并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在產科較常見,在護理上要深知方方面面疾病知識。高血壓疾病護理宣教應告知,定期血壓監(jiān)測,按時口服降壓藥,低鈉鹽飲食,保持情緒穩(wěn)定等;心臟病患者產后24-48小時易發(fā)生心力衰竭,護理上注意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嚴格控制靜脈輸液滴數(shù),準確記錄出入量;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宣教要具體,包括飲食習慣、品種、飲食量,指導血糖監(jiān)測及合理運動等。

    2.7出院健康指導以產婦為中心包括新生嬰兒、產婦丈夫及其他家屬,出院前對他們進行家庭護理知識講座,介紹產后轉介服務、康復護理、母嬰保健等,做好丈夫及家屬心理疏導,減少產后抑郁癥發(fā)生;對特殊人群護理健康指導,應進行心理健康評估、心理咨詢,讓智障患者及家屬得到健康支持。

    2.8家庭訪視護理出院的產婦在一個月內通過母乳熱線電話進行家庭訪視,內容包括:新生兒喂養(yǎng)方式、睡眠、大小便、皮膚黃疸、臍部護理;產婦產后恢復及產后42-56天回門診復診等。盡可能滿足患者護理需要,以提高人口素質。

    3總結

    全科護理的宗旨是促進和維護患者健康,運用健康教育及整體護理模式全方位地為患者及家庭提供護理服務[2]。綜合以上護理,作為距離廣大老百姓最貼近的基層醫(yī)務工作者,護理人員應及時、準確了解基層居民的生活習慣及醫(yī)療服務要求,建立主動健康宣教,減少并發(fā)癥、傳染病的發(fā)病機會。護士除了要掌握常規(guī)操作技術,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水平,以及社會學、心理學、溝通藝術及營養(yǎng)學等方面的知識,更應有計劃地加強臨床各種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積極參與各種健康宣教,全面提升業(yè)務水平。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專業(yè)基本功,既能在極短暫的時間內迅速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同時能適應快速、多變的急救技術要求,利用住院期間最佳時機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因為宣教的內容直接關系到患者現(xiàn)身所患的疾病,易讓患者得到安慰和理解加深,在有限的環(huán)境開展宣傳、指導,使她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提高其健康意識、知識、技能,從而提升人類健康質量。

    參考文獻

    第6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進入兒科科室,我從帶教老師那兒了解到,兒科是個綜合性很強的科室,涵蓋了內科、外科的各種疾病情況。但兒童疾病的種類與成人大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兒童自身的特點以及年齡小不會或不能準確描述病情,不懂得與醫(yī)護人員配合,所以兒科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基礎護理,疾病護理外,還有大量的生活護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觀察應細微敏銳,發(fā)現(xiàn)變化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救治。

    了解了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后,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探索專業(yè)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也許這些心得體會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無垠沙漠中的沙礫一顆,但對我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財富,就好像在廣闊的沙灘上,一陣浪打來,留下無數(shù)閃閃發(fā)光的貝殼,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憶。也許這些收獲相對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積累在每一個小小的進步之上的?!氨鶅鋈?,非一日之寒?!?/p>

    經過一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學校的那份稚氣,走向成熟。在“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個護士最基本的技術,疾病的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兒科的護理對象是小孩,對于每個父母來說,最珍貴的莫過于子女了,家屬以及醫(yī)護人員都是本著為小孩著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輸液技術,將病人的痛苦減至最輕之外,還要向病人家屬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廣,比如:飲食教育,環(huán)境,衣著,心理護理等。向家屬宣教完之后,他們對我表示非常感謝,我自己心里也覺得特別欣慰,勞動成果得到賞識。

    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兒科護士,光有技術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充分體現(xiàn)出“護士”這一角色的價值,而不是像機器一樣工作,更多的是要充當健康教育者和病兒知心者。我在兒科就深有體會,比如科室里比較多的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腫瘤,首選化療治療。除了一些常規(guī)的操作外,我們還應該做好對癥護理。感冒的癥狀是發(fā)熱、咳嗽、甚至全身癥狀,那么我們應該做到對癥護理,注意室內環(huán)境,飲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較多,還應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給于吸痰和拍背,霧化吸入等。同時要多與家屬溝通,向其介紹有關知識,如病因,主要表現(xiàn)等。教會家長正確拍背協(xié)助排痰的方法,指導家長正確用藥,出院時做好健康指導,如合理喂養(yǎng),加強體格鍛煉等。在平時的實習工作中,我也經??吹綆Ы汤蠋熛蚣议L做宣教,這就需要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是護理工作比較高的境界,只有轉述給病人家屬,才說明自己真正了解書本知識,并能融會貫通,對醫(yī)患雙方都是有利的。兩周的歷練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對護士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護士不光是護理活動的執(zhí)行者, 還是健康捍衛(wèi)者和宣教者。我們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質,身體素質和交際能力,將自身所學靈活應用到工作中去,同時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我們用雙手給病人送去溫暖,每一個操作都賦予病人康復的希望,讓他們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許我們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關懷,但這些積累起來,就是幫助病人度過難關的諾亞方舟。

    作為一名實習護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許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確認識了“護士”這一角色,充分發(fā)揮自身潛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將能力發(fā)揮到淋漓盡致,力求更好。

    實習是我踏出臨床工作的第一步,等待著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艱辛,我不會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挑戰(zhàn)!“工作”這座大山等待我無畏地攀爬!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第7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保?。粌和?;焦慮;護理滿意度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與人們獲得健康知識渠道的增加,兒童成長與保健需求對于每個家庭越發(fā)重視,在兒童保健門診進行相應的護理服務質量也需隨之提升。傳統(tǒng)的兒童保健門診僅開展預防接種、疾病篩查等工作,隨著需求的增加在兒童喂養(yǎng)、監(jiān)測生長發(fā)育、不良行為矯正、心理咨詢保健服務也逐漸健全[1]。在家長帶領兒童就診時,尤其是首次進行兒童保健咨詢的患兒家長,由于對兒童保健工作的不理解或者等待就診的時間延長,極易造成就診時的焦慮以及不確定感,針對此方面的護理必不可少。健康教育是護理措施中首要措施,實施效果也最明顯,良好的健康知識的宣導與傳授,對于改變患兒家長就診時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矯正患兒與家長的不良行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在傳統(tǒng)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以期為兒童保健門診的護理提供新的思路。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兒??崎T診就診的患兒50例,納入標準:6個月~6周歲,無精神類疾病,無遺傳疾病史,無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疾病。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25例,其中觀察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4.3±2.3)歲;家長男8例,女17例,平均年齡(32.3±3.5歲)。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齡(4.2±2.1歲);家長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齡(31.8±3.1歲)。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家長年齡及性別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由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并由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健康教育。在走廊以及候診區(qū)的明顯位置以及宣傳區(qū)域張貼宣傳畫報,并利用多媒體播放健康保健知識,包括:①常用疫苗種類作用、接種時間以及接種注意事項;②兒童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方法;③兒童營養(yǎng)的需求以及喂養(yǎng);④常見的兒童不良行為的種類以及預防;⑤常見兒童的不良心理以及預防措施等。門診護士對于不同兒童的具體需求向家長以及兒童講解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并根據家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同時,在特殊宣傳日,集中印制宣傳冊,進行健康知識的專門宣教。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強化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①成立兒童保健健康宣傳小組,護士長任組長,挑選3名具有5年以上護理經驗的護士負責健康教育宣導。邀請兒童保健專家進行相關兒童保健知識的理論培訓,內容包括:兒童保健的理念以及健康教育的實施、兒童保健以及家屬的護理、調查量表的填寫說明及問卷的設計與應用、常用的統(tǒng)計方法等;培訓結束后由組長對組內的成員進行考核,合格后開展工作。②從多個角度對患兒家長進行兒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宣導,包括、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及正確方法、不同年齡的兒童營養(yǎng)需求、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的意義以及家庭內自我監(jiān)測的方式、常見疾病以及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疫苗接種的必要性、計劃免疫以及非計劃免疫的價格指導、疫苗接種時的常見不良反應與自我觀察等。③分類指導:在進行健康教育前根據家長的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等對患兒家長進行初步評估,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針對有些家長對于兒童保健的主觀意愿度不強的人群,在門診工作中,護士則更注重與這類家屬直接交流從而與家屬之間互相建立信任,引導其對兒童保健的重視,循序漸進地根據患兒情況講解有關的保健知識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注意結合現(xiàn)場演示[2]。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在焦慮狀態(tài)、不確定感、滿意度三個方面評價護理效果。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量表評價患兒家長的焦慮狀態(tài),SAS評分越高,焦慮程度也越大;采用MUIS中文版量表對患兒家長的不確定感進行評分,MUIS分值在25~125分,分值越高,不確定感越強;自擬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的測評,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本次調查共發(fā)放量表以及問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數(shù)據錄入SPP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采用n/(x±s)表示結果,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給予強化健康教育后,其家長焦慮狀態(tà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兒童保健門診的健康教育工作在同行業(yè)越發(fā)重視[3],并在護理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在實施健康教育前,首先要對實施人員進行專業(yè)化的培訓,只有實施人員更好的獲得相關知識,才能讓患兒家長傳授正確的健康知識;培訓的意義還能使護理人員能夠準確的評估患兒家長,針對不同層次的家長實施不同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另外,在宣傳的方式上應采用多種途徑宣傳,本次研究采用了廣泛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紙質資料與多媒體宣傳相結合,簡單明了,讓患兒與家長充分認識并接受健康教育的宣教,在宣教結束后,通過不同的聯(lián)系方式收集患兒及家長的反饋,接收信息的同時進一步答疑解惑,提高了護理質量,也維持了良好的護患關系。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給予強化健康教育后,其家長焦慮狀態(tà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

    強化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應用效果顯著,其具有占用醫(yī)療資源少,方式靈活,以及接受性強的特點,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同時提高了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邢存喬.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的應用[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1, 18(10):1629-1630.

    第8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資料與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6月,對我科收治的過敏性紫癜(HSP)患者隨機抽取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齡4~14歲不等。病因常為感染、藥物、食物過敏、昆蟲叮咬等。多數(shù)患兒以皮膚紫癜常為首發(fā)癥狀,以四肢多見;關節(jié)疼痛及腫脹,為單個或多個大關節(jié)的損害,呈游走性,有積液,不留畸形,類似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腹痛程度不同,嚴重者哭鬧不止,可見于皮膚紫癜、關節(jié)癥狀之前,易誤診為急腹癥;常有消化道出血癥狀,如便血;腎功能損害,以血尿、蛋白尿為主,嚴重者并發(fā)紫癜性腎炎,有血壓增高及浮腫等。

    方法:對進行教育的入院患兒及家長對比疾病的認識情況進行調查(見表1)。然后通過病史、癥狀、輔助檢查以發(fā)現(xiàn)并確認患兒及家長的健康教育內容,并以之口頭、示范教育。

    結果

    對患兒及家長實施健康教育后,評價患兒及家長對過敏性紫癜相關知識的學習效果(見表2)。

    從表2可看到,40例患兒及家長接受健康教育后,對此疾病無論從認知上還是護理上都有顯著提高,有效解決了患兒的健康問題,幫助患兒及家長增加了對疾病的認識和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

    討論

    住院的健康教育:①疾病知識宣教:入院時向患兒及家長介紹過敏性紫癜是兒童常見的以毛細血管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為病理基礎的血管炎。表現(xiàn)為皮膚紫癜,過敏性皮疹、關節(jié)腫痛、腹痛、便血和蛋白尿等,可能與某些致敏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有關。告之此病易反復,讓患兒及家長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便配合住院期間的治療和護理。②飲食宣傳:告之患兒及家長,此病與某些致敏因素有關,而高蛋白飲食易引起過敏,飲食上應忌魚、蝦、蟹、蛋、奶、雞肉等食物,應給予富有營養(yǎng)而易消化的非動物蛋白飲食[1]。患兒出現(xiàn)腹痛、嘔吐、便血等消化道癥狀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禁食。禁食期間告之家長不要擔心,因為靜脈補充的營養(yǎng)和水分可以保證患兒的生理需要量?;純阂话闱闆r好轉,腹痛、嘔吐減輕,大便潛血轉陰后可開始進食,先為流質軟食(如米湯),無不適后改為無渣半流質軟食(如面條、稀飯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藥物,避免進食硬食和帶刺食物(如魚、排骨、瓜子、硬面餅等),以保護胃黏膜?;純哼m應后再給予軟食,進食時應細嚼慢咽。限制飲食會使患兒出現(xiàn)饑餓感,家長常有焦急緊張情緒,我們要耐心解釋,反復宣傳教育患兒及家長,說明飲食對治療的重要性[2]。③皮膚護理宣教:住院期間,告之家長保持患兒皮膚清潔,每日用清水清洗皮疹部位皮膚,忌用堿性肥皂,勤更換柔軟、干凈、寬松的衣服,選用棉質布料,避免穿化纖類及動物毛類衣服。新買的衣褲、鞋襪一律清洗后穿,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及時修剪過長的指甲,如皮疹處有癢感,囑患兒禁用手抓癢,防止抓破皮膚而繼發(fā)感染。囑家長注意觀察皮膚紫癜形態(tài)、分布、消退情況,若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對于新出現(xiàn)的紫點或紫癜要標記,以便與原有紫點區(qū)分。④腹痛的護理方法宣教:紫癜患兒腹痛時常并發(fā)嘔吐、嘔血、便血,因此患兒及家長易出現(xiàn)急躁、不安、恐懼、緊張等情緒,護理人員要重視對患兒及家長的解釋工作,告知他們腹痛是因腸道血管炎癥出血所致。腹痛時囑患兒應臥床休息,應取適宜的。若伴嘔吐時,應迅速清除口鼻嘔吐物,囑家長給患兒漱口,注意觀察嘔吐物的量、顏色,要及時通知醫(yī)生。禁止腹部熱敷,以防腸出血[3]。告知患兒及家長飲食上需要注意的問題。⑤關節(jié)疼痛的護理方法宣教:部分患兒出現(xiàn)關節(jié)癥狀,多累及大關節(jié)。當關節(jié)疼痛時,囑患兒臥床休息,保持患肢功能位,協(xié)助患兒選用舒適,可局部熱敷和輕輕按摩疼痛的肢體,避免下床活動。同時告知家長運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有助于緩解關節(jié)癥狀[4]。⑥大小便觀察方法的宣教:囑家長注意觀察患兒的大小便顏色與性狀。大便如有肉眼血便呈柏油樣、暗紅色或鮮紅色,應迅速通知醫(yī)生,同時注意觀察患兒面色是否有蒼白、出冷汗、煩躁不安等出血性休克癥狀。多數(shù)患兒會出現(xiàn)血尿、管型、蛋白尿陽性。告知家長,根據尿液的顏色及時做尿常規(guī)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紫癜腎的情況及治療。

    出院指導:對即將出院的患兒,均要求家長注意以下幾點:①合理調配患兒的飲食,出院后食素食1~2周,添加動物蛋白要以逐樣少量為原則,切勿過急,以免引起復發(fā)。②患兒出院后要勞逸結合,注意休息,隨季節(jié)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因上呼吸道感染誘發(fā)本病。③腎型紫癜患兒更要注意休息定時服藥,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

    參考文獻

    1 趙海玲,李華.274例兒童過敏性紫癜的觀察及護理.臨沂醫(yī)專學報,2000,22(2):146.

    2 高永芳,周月瓊.過敏性紫癜患兒飲食控制及效果觀察.護理學雜志,2004,19(11):47~48.

    第9篇:兒童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關鍵詞 疫苗接種;健康宣教;看護點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率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08-0060-03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vaccination rate of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care centers in Nanxiang Area

    YU Quanying, LI Guoying

    (Nanx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vaccination rate of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care centers. Methods: In 2015 5 health teachers and 826 parents in 5 Nanxiang Area were selected as intervention objects for immunization train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by using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awareness of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the immunization program and hepatitis B virus (HBV), poliomyelitis (polio), diphtheria, measle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JE),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ECM) and other 6 kinds of vaccination rates in the intervention objects and their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ata in 2013.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s of admission certificate of children and immunization related knowledge of the health teachers and par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before education (30.95% and 40.38% vs 100% and 82.28%, P

    KEW WORDS vaccination; health education;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care center; vaccination rate

    免疫規(guī)劃的根本目的是通過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種率,構建免疫屏障,以控制和最終消滅相應的傳染病,這是預防兒童各種傳染病的重要方法。A防接種是法律賦予每個兒童的權利。上海是經濟極為發(fā)達城市,有大量的流動人口,其流動性也很大,流動兒童的免疫規(guī)劃管理成為兒童計劃免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1]。南翔地區(qū)常住總人口15.1萬,外來人口9.09萬,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的60.2%。為了適應本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學前教育和看護的實際需要,本區(qū)設立了許多私立的流動兒童看護點,但這些看護點中的兒童預防接種率低,如何提高看護點兒童的預防接種率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2]。本文旨在評估健康宣教對看護點老師及流動兒童家長的計劃免疫相關知識及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率的影響,為建立健全督查和接種管理制度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5年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南翔地區(qū)5所流動兒童看護點中的5名衛(wèi)生老師和826名兒童家長作為干預對象。并以上述流動兒童看護點2013年的資料作為對照。

    1.2 干預方法

    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召開全體看護點負責人會議,要求所有看護點在開學時做到憑預防接種證才能入園,并傳達至每位老師;對全鎮(zhèn)看護點衛(wèi)生老師進行憑證入園和計劃免疫知識培訓;制定并發(fā)放含有兒童計劃免疫常識的《告家長書》,在看護點門口宣傳欄張貼計劃免疫宣傳資料以加強宣教;免疫規(guī)劃醫(yī)生對看護點憑證入園進行日常指導。

    1.3 觀察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和接種記錄統(tǒng)計的方法,觀察看護點衛(wèi)生老師和兒童家長對兒童憑證入園計劃免疫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以及乙型肝炎(乙肝)、脊髓灰質炎(脊灰)、百白破、麻疹、乙型腦炎(乙腦)以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等6種疫苗的接種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013年,看護點的衛(wèi)生老師及兒童家長對兒童憑證入園和計劃免疫相關知識知曉率分別為30.95%和40.38%;2015年宣教后,上述兩個指標分別提高到100%和82.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105.34和37.07,P均

    2013年,乙肝、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腦和流腦的疫苗接種率分別為95.14%、80.63%、85.31%、75.94%、78.13%、60.63%。2015年宣教后,上述6種疫苗的接種率分別提高為100%、100%、100%、100%、100%、80.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流動人口的日益增多,流動兒童的計劃免疫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免疫規(guī)劃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免疫接種率,減少流動兒童患傳染病的風險,促進流動兒童的健康。有研究表明,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法,因人施教,內容圍繞計劃免疫程序、接種注意事項、重要性等普及兒童常見病的防治知識,可以提高家長的認知能力,變被動為主動,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2]。

    通過質量管理分析,發(fā)現(xiàn)南翔地區(qū)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外來流動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較低,對預防接種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和接種知識欠缺[3];同時南翔地區(qū)的外來兒童看護點較多,但衛(wèi)生老師對憑證入園、免疫規(guī)劃相關知識的認識不足。二是看護點均為私人開辦,按屬地化管理,只對其在學生食品、交通、消防安全等行政方面有要求,而在傳染病防控等衛(wèi)生安全方面要求不嚴。

    本研究中實施健康教育后,計劃免疫相關知識知曉率有了明顯提高,同時乙肝、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腦和流腦的疫苗接種率均有明顯提高,提示開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流動人口計劃免疫知識知曉率,進而提高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率。

    根據本次調查研究結果,我們建立健全了督查和接種的管理制度,明確了職責與管理范圍,實行了嚴格的考核,隨時查看兒童的接種卡,提醒家長按規(guī)定日期進行接種,以保證預防接種的時間與效果。將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納入工作計劃中,做到流動兒童與常住人口兒童計劃免疫工作同樣對待。經常性地對流動兒童看護點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并建立信息檔案。同時加強與教育部門合作,嚴格執(zhí)行憑預防接種證入托入學制度,如發(fā)現(xiàn)未種或漏種的兒童,隨時督促建卡和補種。

    綜上所述,免疫規(guī)劃是一些社會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各有關部門給予支持和合作,尤其是與居委會、幼兒園、學校等部門的合作[4]。通過借助政府教育部門的力量,在流動兒童看護點展開計劃免疫健康宣教,以及制定相應的制度,明確相應責任,能提高老師和家長對計劃免疫的知曉率,同時能提高預防接種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殷愛琴. 社區(qū)兒童計劃免疫的現(xiàn)狀與健康教育[J]. 基層醫(yī)壇, 2011, 15(14): 469-470.

    [2] 譚彩霞. 流動兒童家長計劃免疫知識健康教育干預效果研究[J].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2010, 5(2): 90-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成人免费毛片视频|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免费无码成人片|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