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服裝設計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實訓基地建設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在康復產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的強勢拉動下,近五年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教育的發展態勢蓬勃,各相關院校紛紛開設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但作為新興專業,其專業建設相對欠成熟,尤其是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因受資金、場地、師資、經驗等因素的限制,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普遍存在著校內基地匱乏、基地對實踐教學的適用性不強、軟硬件不配套、開放力度不夠、實訓師資短缺、管理水平不高等特點與現狀。
1 校內外實訓基地設置欠均衡
科學合理的校內外實訓基地設置是實現康復治療師人才專業技術技能培養目標的依托。而多數院校專業實訓的開展主要依賴校外實訓基地即各級各類醫院的康復科及各類康復機構,缺少完備的校內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兩者應優勢互補,短板互償。校外實訓基地,受醫院規模、專業發展水平、醫院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響,對學生康復治療基本技術的培養欠缺全面性,其實訓項目的具體開出類別和水平差異較大,因此不能以校外實訓基地代替校內實訓基地。為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技能,必須要建設涵蓋所有必須基礎實訓項目的校內實訓基地,以校內實訓為基礎,通過校外實訓基地進一步提升和補充學生的專業實訓技能。
2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欠完備
2.1 實訓室設置欠完備
為了使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達到康復治療能力目標,校內實訓基地需要開設運動療法技術、作業治療技術、物理因子治療技術、傳統康復治療技術實訓室,康復評定技術實訓室、言語治療技術實訓室,各院校根據實際情況還可開設運動學、康復心理學、康復工程技術實訓室。①已經開設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院校都在建設或完善校內實訓基地,但建設水平參差不齊、差距較大。有的院校只有一個綜合實訓室,獨立設置康復評定、理療和康復工程實訓室的院校較少。實訓室面積差異性也較大,有的院校只有幾十平米,有的院??蛇_一千平米。實訓室的硬件設施明顯落后于行業發展水平,設備投入力度較小,除個別院校,如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總資產達500余萬,多數院校投入較少。高職高專類院校,剔除個別投入較大的院校,其余院校平均儀器設備總值僅為46萬余元。②實訓室配置的不完善和實訓設備的欠缺,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實訓項目的開設受限。
2.2 管理體系不完備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受其起步較晚的限制,師資也相對匱乏,專業教師中真正具有康復醫學和康復治療學背景的教師比例較小,大部分教師是從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和中醫類其他專業轉行而來。專業教材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也有待提高。受以上因素的限制,對實訓基地的管理缺乏科學的規范,因此亟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加強對學生實訓規范、儀器設備和教學資源合理利用的管理。
2.3 社會服務功能實現不良
康復醫學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殘疾人和有各種功能障礙以致影響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慢性病者和老年病者,據中殘聯報道,我國以上三種康復對象的人數已超過了2億。③龐大的康復服務群體急需各級各類康復服務機構,而高校的重要職能之一是其社會服務功能,康復的社會需求巨大,現有的各級各類康復機構遠遠不能滿足巨大的社會需求,而多數院校沒有開發與醫院、殘聯、社區的康復服務合作模式和職能,校內實訓基地設備儀器利用率不高、大量閑置,浪費了能夠提供社會服務的人力和物力資源。
3 討論
培養合格的康復治療師是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教育的唯一目標,實訓基地是培養康復治療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硬件支撐,是辦好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教育的關鍵所在。只有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才能達到培養社會急需的,符合康復治療師執業要求的技能人才的目的。
3.1 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對于校外實訓基地的選擇,要嚴格篩選,深入了解,不同的醫院或康復機構專業優勢不同,如有的擅長神經康復,有的擅長骨科康復、兒童康復等,要在選擇過程中有意識地使校外實訓基地的專業優勢形成互補,給學生提供一個高水平的綜合實踐平臺。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中,要加強前期調研和科學論證,校內康復實訓基地的選址要利于其日后實現社會服務功能、取得經濟效益;實訓室的配置要布局合理,滿足教學需求的基礎上力求仿真,參考真實的康復機構進行布局;實訓設備的選擇首先應做到“廣覆蓋”,常規的各科康復治療設備均應配備,在此基礎上,參考行業發展水平量力配置。
3.2 強化軟件水平提升
師資問題是實訓基地建設的核心問題之一,在師資培養上,注重從行業引進專門人才的同時,要給予專業教師更多的專業培訓,教師的成長意味著專業發展的可能性;要根據實訓基地情況開發系統實用的實訓指導教材;要注重實訓基地的專業文化建設,用文化的人文性來影響人,規范并提升師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行為;要制訂科學規范的實訓基地管理制度,以制度約束人,以制度確保實訓基地的良性運轉。
綜上所述,客觀分析和看待現實狀況是科學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辦好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使專業教育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建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多方考量,軟硬件兼顧,以實現培養康復治療技術專門人才的目標。
注釋
① 周立峰,李海舟等.高等職業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實訓基地與實訓項目設置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9):888-889.
【關鍵詞】傳統服飾元素;現代服裝設計;特點;應用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需求不斷擴大,并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傳統服裝設計的品位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對現代服裝設計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尤其是“”在出訪時喜愛以“中國風”的服裝展示中國風采,更是促進了傳統服飾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的結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雖然現代服裝設計越來越追求時尚,但是這并不妨礙傳統服飾元素的重要作用。將這些元素運用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透露出現代的氣息,更好地表現了中國元素,既傳承了傳統文化,也體現出我們的民族自信。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的調查研究,我們系統分析了我國傳統服飾元素的特點,以期能促進現代服裝設計的發展,傳承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自信。
一、我國傳統服飾元素的特點
(一)造型款式適體。
我國傳統服飾常常采取直線裁剪的造型款式,通過構造平面化衣片結構來適應人體特征。這種設計方式往往具有兼容并蓄、渾然一體的特點,造型簡潔流暢,穿著舒適,并且經過了不斷發展和改進,反映了我國傳統文化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服飾圖案寓意深刻。
我國傳統服飾圖案十分豐富,經常在傳統服裝設計中使用,這些圖案不僅僅是起到了點綴和裝飾的作用,更多的是有深刻的寓意。不同的服飾圖案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比如花團錦簇則反映了華麗高貴;龍鳳呈祥則代表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即使是在現代風格充斥的今天,這些圖案依然有著十分重要的含義。
(三)色彩搭配和諧。
傳統的服裝設計也十分重視色彩的搭配,這主要受到了傳統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傳統服飾的主色調是青、紅、黑、白、黃這五個正色,除此之外都是間色。在傳統社會,使用正色還是間色反映了社會地位的差別,皇親國戚或者富貴人家才能使用正色,普通百姓只能使用間色。在色彩搭配中,無論使用蘊含著喜慶吉祥的中國紅,還是使用那些代表富貴的黃色,都有著強烈的中國風味。
(四)面料柔軟。
我國傳統服裝所使用的面料常常選用絲綢,我國既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絲綢的原產地。以絲綢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服飾常常具有光滑、柔軟的特點,配合獨特的造型款式、寓意豐富的圖案、和諧的色彩搭配與我國傳統文化中所追求的精神實現高度契合。
二、傳統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我國傳統服裝具有著十分獨特的特征,即使在日益時尚的現代服裝設計當中,依然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為了更好地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運用傳統服飾元素,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造型款式貼合現代人實際。
當前,服裝設計師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要充分使用傳統服飾的造型款式,通過直線剪裁的方式營造出簡單、自然、寬松的服飾風格。設計師在設計新式旗袍時,要學會使用立領、斜襟等方式,結合墊肩、胸省等現代設計技巧,將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含蓄與現代文化當中的開放完美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
(二)恰當合理地使用圖案。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通過穿著來表達自身性格,在服裝圖案的選擇上也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設計。服裝設計師可以充分使用我國傳統服裝當中的龍紋、花團、圖形等圖案,結合現代服裝設計方法,恰當合理地使用圖案,并對它們進行現代化的處理,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契合。
(三)色彩搭配和諧。
服裝設計師要根據大多數人的喜愛實現色彩搭配和諧,設計出符合大眾喜歡的服裝。如在服裝設計時,可以設計出象征喜慶的紅色,以及針對年輕人的玫瑰紅等服裝。
(四)科學選擇面料工藝。
在服裝設計面料選擇方面,絲綢具有光滑、自然、柔軟等特點,在服裝當中使用會給人一種高貴典雅、自然和諧的面貌,十分契合現代人的生活理念。這就要求設計師要根據顧客的需求來科學地選擇面料工藝,提高絲綢在現代服裝當中的應用程度。
三、結語
總之,我國傳統服飾元素具有造型款式適體、服飾圖案寓意深刻、色彩搭配和諧、面料柔軟等特點,將這些元素運用在現代服裝設計當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這就要求設計師在服裝設計時,造型款式要貼合現代人實際,恰當合理地使用圖案,色彩搭配和諧,科學選擇面料工藝,促進現代服裝設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樓靖杰.現代服裝設計中傳統服飾元素的應用[J].消費導刊,2015,(5):271.
一、 裝飾工藝的分類
伴隨著人們穿著的改變,裝飾已經成為服裝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服裝設計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F在的裝飾工藝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所運用的材料也多種多樣,設計師通過不同的材料和手法能夠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服裝造型,滿足現代人對服裝的各種不同追求。根據材料和手法的不同,裝飾工藝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刺繡,其二是裝飾縫,其三是其他裝飾工藝。下面分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刺繡
刺繡是指用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其工藝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在繡料上按照設計好的圖案和色彩進行穿刺,通過針線的縫跡組合成獨特裝飾。刺繡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三千年前,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刺繡的技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
(二)裝飾縫
裝飾縫的工藝特點是通過不同技法對原本平整的面料進行處理,使其產生不同的肌理效果。例如,通過疊加的方式塑造服裝的立體感,豐富服裝的層次;又比如,通過對面料進行分離,塑造服裝的鏤空效果,可以顯露女士曼妙的身姿,起到突出曲線的目的。在服裝設計中常見的裝飾縫有絎縫、皺縮縫、細褶縫、裥飾縫、裝飾線跡接縫等裝飾工藝。
(三)其他
在服裝設計中,其他的裝飾工藝手法包括蕾絲、毛皮、腰帶、鑲邊等裝飾工藝。但這些裝飾工藝在應用上存在局限性,并且在我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對這些裝飾工藝的應用尚不成熟。
二、裝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裝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能夠產生不同的裝飾效果,豐富服裝的類別。結合文章第一部分的裝飾分類,分別從刺繡、裝飾縫、蕾絲等方面進行分析 ,探討裝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特點和作用。
(一)刺繡工藝在服裝設計中運用的特點
刺繡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能夠產生多種裝飾效果,這是基于刺繡的圖案在服裝中面積的占有率和位置。刺繡本身具有多種刺繡技法,所以當下越來越多的服裝設計師會采用不同的刺繡技法,并結合不同的設計元素進行多種多樣的服裝設計。另外刺繡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即可以運用于局部又可以分散在整個織物上。例如2012年巴黎時裝周Christian Dior的2012春夏高級定制女裝系列,Gaytten設計的夏裝,以透明薄紗展示出衣服的基礎結構,下擺微張造型的白色裙子,上面以黑色絲線繡成花卉圖案,整個服裝具有一種東方文化的藝術氣息,細致的刺繡圖案提升了服裝的整體檔次。
通常刺繡如果在服裝設計中大面積地運用刺繡裝飾,能夠產生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例如黑色面料是一種極簡主義的體現,但在黑色面料的服裝上通過刺繡進行造型裝飾,再在款式上結合中國古典的服裝造型,形成了一種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服飾特點。這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充滿了獨特的時尚感。
(二)裝飾縫工藝在服裝設計中運用的特點
裝飾縫在服裝設計中的種類分為絎縫、皺縮縫、細褶縫、裥飾縫、裝飾線跡接縫。各種裝飾縫在服裝設計中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絎縫既具有保暖作用,又具有裝飾功能。當下絎縫已經在服裝設計中被廣泛的運用,特別是廣泛地運用于大衣、風衣、夾克等秋冬服裝設計中。
褶皺縫通常作為裝飾元素運用到服裝設計上,例如通常運用在裙子和襯衫上,另外還有袖口、肩部、腰帶等部位。在2003年11月巴黎時尚舞臺上,香奈兒的衣服融入了皺縮縫的工藝特點,并融合其他元素,整體呈現出一種浪漫而快樂的柔美氛圍。
細褶縫是指在布料上以一定的間隔從正面或反面捏縫出細褶,細褶縫的主要作用是體現服裝的立體效果。當下已經廣泛地運用于女士襯衫、連衣裙等服裝設計中。
裥飾縫和細褶縫作用相差不大,在服飾上的運用主要能增強服裝的動感造型,其被廣泛地運用在連衣裙、襯衫、背心等時裝中。當下擅長運用裥飾縫的服裝設計師是日本的三宅一生。三宅一生從1989年開始設計帶有裥飾縫的服裝,此后就將裥飾縫作為自己服裝設計的個性化表達。
(三)蕾絲工藝在服裝設計中運用的特點
蕾絲指的是通過編、結、纏等不同手法將織物做鏤空處理,在以往主要由人工編制,廣泛運用于晚禮服中。當下伴隨著機器生產的普及,又出現了機制蕾絲。蕾絲的特點是優美精致、纖細透明,蕾絲在女性服裝中的運用很好地突出了女性的柔美和嬌媚,受到很多女性的青睞。例如2008年紐約時裝周的PHI將黑色鏤空蕾絲下穿上艷麗桃紅的連體衣,使得蕾絲結合女性特有的氣質,傳達出一種淘氣與有趣、醒目與叛逆并存的獨特美感。
三、結語
當下我國服裝設計已經進入到一個多種類并存的時期,裝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起到極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裝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分類,又分析了裝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結合不同的刺繡、裝飾縫、蕾絲,并分別分析了它們在服裝設計中的作用。
【作者單位:吉林省吉林市東北電力大學】
【參考文獻】
[1] 朝暉.服裝裝飾工藝[M].北京: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9
1框架清晰、重點突出,全面介紹服裝設計中的美術知識
該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框架清晰完整,全面介紹服裝設計中的美術知識。全書目的明確,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讀者進行服裝美術設計能力的提升。編者以簡單易懂的語言,素描寫生、色彩寫生的練習為主要任務目標,搭建起了極為扎實的服裝設計美術基礎。以色彩繪畫章節為例,色彩是服裝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服裝設計學習的基礎環節,該書涵蓋了色彩繪畫的工具材料和特性、色彩基礎知識、色彩寫生等多個層面的內容,通過色彩的調配、色彩的觀察等訓練讓讀者充分掌握繪畫色彩的特點。相關內容條理清楚、全面深入、層層遞進,在幫助讀者開展訓練的同時又培養了服裝設計的色彩體會。
2內容豐富生動,闡明了繪畫色彩在服裝美術設計中的重要性
服裝設計中的色彩設計對服裝的風格及特色影響極大,當代服裝美術設計中大量地運用了繪畫色彩的技法,兩者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一方面,染織、刺繡甚至繪圖等技術手段的運用,可以將繪畫作品直接運用在服裝上,展現直觀的美感;另一方面,服裝設計創意中并不直接體現繪畫作品,而是含蓄地展示繪畫作品中的色彩。無論是采用哪種方法,繪畫色彩在服裝美術設計中的重要性都可見一斑。全書共分成12個章節,其中前7章以素描基礎知識、透視基本原理、素描寫生為主,第8~12章則針對色彩繪畫的內容對繪畫色彩相關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作者圍繞繪畫色彩,介紹了色彩的產生、物體的基本色彩等知識點,圍繞這些知識點設置了色彩的采集與重構等任務,對服裝設計師的色彩運用給予了相應的幫助。實際上,書中無論是對色彩基礎知識、色彩靜物寫生還是對色彩風景寫生、色彩設計等內容的編排,都做到了循序漸進、生動清晰,極好地展示了繪畫色彩涉及的基本知識和實踐作畫的要領,具有極強的可讀性與實操性。
3可操作性強,體現了繪畫色彩與服裝美術設計的融合
關鍵詞:現代服裝設計;中國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6-0187-01
一、中國民族文化概述
中國民族文化是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傳承下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質文化主要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精神文化涵蓋了眾多方面,語言、文學、宗教、科學、藝術、風俗等包含其中。中國民族文化尤其自身的發展特點,許多文化都被通過各種方式記錄和傳承下來,它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保留著其中的精華,并且許多方面都值得人們的深入研究,并且具有獨特的審美觀,同時它的一些表現形式還影響著當代的許多設計創作。尤其是一些國畫、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劇臉譜、皮影、剪紙等,以及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習俗習慣等元素都對現代的設計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二、現代服裝設計與中國民族文化的結合
(一)現代服裝設計與唐山皮影的結合
唐山皮影將內在美與形態美進行完美的結合,最典型的特點是將戲曲藝術與美術造型進行綜合的結合。唐山皮影造型有其獨特的裝飾性,形象性明顯,造型大部分情況下都比較夸張,同時通過運用幾何圖形分割重組、透明線條或大小色塊進行組合來體現造型。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許多服裝造型的款式風格、色彩、圖案、以及線條組合方式、分割方法等都會借鑒唐山的皮影藝術。其中唐山皮影的色彩運用特點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較廣,主要以紅色、黑色、綠色為主,并且較多的采用大色塊。唐山皮影造型的色彩較為艷麗,并且運用夸張,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通過正比例、反比例、局部色彩比例對服裝進行自然色的設計,在服裝的色彩搭配上較大膽,有的運用撞色設計,很好的將紅色和綠色融合到一起。同時在許多的現代服裝設計中都將皮影造型作為衣服的圖案設計,許多植物、動物、或者是抽象幾何的皮影造型都運用到服裝設計元素中,成為服裝的點綴。
(二)現代服裝設計與剪紙藝術的結合
剪紙通過手工剪裁,顏色的點染后呈現在人們面前,它的鏤空藝術設計以及獨特的審美視覺感受給現代服裝設計師帶來了很多靈感,使其對現代服裝設計產生了很好的借鑒作用。剪紙屬于鏤空藝術,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對這種鏤空設計進行創新研究,許多服裝設計師都將服裝的整體進行鏤空剪裁,增強了其獨特的美感,使服裝更具有觀賞性。同時將剪紙藝術中的圖案紋樣也吸收到現代服裝的設計中,使服裝設計極具地域色彩,強化了服裝的民族文化。
(三)現代服裝設計與中國畫元素的結合
中國畫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在現代服裝設計中也被廣泛運用。中國畫追求的往往是飄逸的意境,讓人有遐想空間。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就充分的運用了這種意境,進行服裝設計。通過不規則、不連貫的一種若隱若現的輪廓線來構成服裝的新的廓形,使服裝具有層次感,并且產生多種觀看視覺效果。中國畫的色彩運用也受到了設計師的爭相模仿,在許多現代服裝設計中,都運用了中國的水墨和色彩暈染相結合的方法,將中國畫中的一些山水、蝴蝶、花卉等用夸張或者打散的方法進行服裝的裝飾,呈現出中國畫水墨暈染的效果。同時在現代服裝設計中,中國畫元素通過刺繡、手繪、數字噴墨印花等方式在現代服裝中表現出來,其中的數字噴墨印花受到普遍的歡迎,可以將圖案進行數字化處理,使中國畫元素更加立體的展現在服裝上,同時還能夠進行大部分的中國畫元素渲染,在結合刺繡手法,突出裝飾重點。
(四)現代服裝設計與中國傳統圖案的結合
中國的傳統圖案多種多樣,不同的圖案在當時有不同的寓意,在現如今的服裝設計中,將現代服裝設計與中國的傳統圖案進行結合,有著特殊的裝飾作用。旗袍一直是中國女性的象征,傳統的旗袍設計只是有簡單的刺繡圖案,將吉祥的紋飾融入其中。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在保留原有旗袍的線條特點的同時,進行創新,許多創新后的旗袍被中國影星當做禮參加各種社交禮儀場合。同時在圖案的運用上也較為大膽,許多中國傳統圖案被大面積的應用到旗袍當中,例如龍、鳳、孔雀、蝴蝶、魚、福、喜、吉祥等,使的旗袍在現代感的設計下同時還具有獨特的中國文化特征,增強的現代旗袍的獨特審美價值和視覺享受。
三、結束語
傳統文化有其自身的發展特征,并且其內在價值是值得人們不斷探索研究,并且運用到現代生活當中的?,F代服裝設計師將自己的服裝設計與中國民族文化相結合,既是對服裝風格、款式的一種創新探索,同時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發揚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將中國民族文化進行理性和感性的分析,進行重新組合,使現代服裝設計在具有現代感的同時,也能夠充分表達獨特的中國風格、中國文化、中國韻味,增加現代服裝的審美價值和視覺感受。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影視??;服裝設計;原則和特點;虛實;意境美;人物性格特征
服裝造型與燈光背景同樣是影視作品中重要的設計因素,它對劇情和核心的刻畫起到引導和暗示作用,服裝作為文化符號存在于大量的影視作品中,也成為古裝影視劇中備受關注的看點和焦點。透過服裝可以體現出古裝劇中中國傳統的歷史背景、民俗年代、身份職業等文化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同現代藝術相結合的重要特征,也是古裝影視作品在創作中的關鍵構成要素。無論是對人物角色的地位和權力的塑造,還是在色彩強調和場景氛圍的襯托和營造上,服裝設計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和意義。在古裝影視服裝設計的過程中,應在歷史真實性和現實社會存在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化的提煉和升華,把古裝影視服裝設計的理念逐漸發展為創新完美的現代設計。
一、古裝影視劇中服裝設計的原則與特點
作為一門敘事性很強的表演藝術,使影視表演中對服裝的設計產生了一些不同于其他元素的特征,如創意性、虛擬性、戲劇性等,這些特征體現在影視劇中的各個環節。對于古裝影視作品中的服裝來說,這些特征體現得更為明顯,特別是虛擬性和創意性相對現實影視劇更加忽略了實用性。虛擬性體現在可以將古裝影視作品中的歷史背景和身份地位更好詮釋出來,與現實社會區別和比較,讓觀眾更具心靈感受,同時,再現歷史不等同于對歷史的復制,在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設計上不應該拘泥于歷史發生的真實性,而更應該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對其創作和升華,時時引入創新的元素,正確運用創新的思維貫穿于對古裝設計的操作中。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如今的古裝劇在服裝的設計上增添了新的創作特色,一方面,在色彩、面料和造型上都帶有濃重的象征性意味,注重色彩的綺麗和視覺完美,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震撼感受。另一方面,服裝采取夸張式的造型和意境的渲染,一般在歷史服飾造型和色彩的基礎上,更加夸大對古裝設計以突出服飾的亮點,在設計中刻意加入舞蹈等元素作為襯托,表現舞臺效果和特殊意境。所以,21世紀的中國古裝電影是對藝術造型的把握和藝術美感追求的完美結合,把握古裝影視劇中服裝的運用特點是古裝影視作品中服裝設計和創作思路的基本原則。
二、古裝影視劇服裝設計中的虛實體現
古裝影視劇服裝設計所追求的是一種“出之貴實,用之貴虛”的理念,“實”是為了把歷史和自然真實表現出來,“虛”是為了增強古裝影視劇中的藝術感染力,虛實結合營造出最佳影視效果。即對藝術形象的創作和塑造不僅僅受制于原型,而應靈活自由展現藝術形象的豐滿充盈,從而完成影視劇中各個因素的塑造,并在把歷史和時尚融為一體的基礎上用一種新的視覺表達方式體現古典美,從各方面的創作素材比如古籍、文物等,發掘傳統文化的本質,尋找更大的發揮空間,這也是體現出“實”的部分。在影視劇《赤壁》《無極》《夜宴》等劇作中都有體現,比如電視劇《水滸傳》劇中的人物服裝設計,創作靈感主要來自于宋朝的繪畫、浮雕以及瓷器等,以歷史遺留下的痕跡設計出梁山好漢的各種服飾,特別是水軍的幾種服飾是從《清明上河圖》中挑擔人身上得到的靈感,由此設計出阮氏兄弟身著的衣物特點。
在以“實”的基礎上,合理運用“虛”的設計理念,使古裝劇不僅符合歷史真實情況,而且適合當代人的審美認知,服裝設計師在創作中以獨特的視角對傳統文化進行發揮和演繹,古典和前衛兩者兼具。比如在《大明宮詞》一劇中,唐代鮮明的服裝特點被演繹得淋漓盡致,整個劇中服裝設計在整體上表現歷史上唐代的鼎盛狀態,衣物在細節的設計上尤為突出,如半胸式拖地長裙、領口寬闊并有弧度、顏色艷麗多變等,給人以富貴飄逸的感覺?!疤摗痹诖吮缓芎玫伢w現出來,即在原汁原味的模擬之中透露出浪漫主義的情調,這無形中給歷史增添了新的現代元素。再比如影視作品《亂》中服裝色彩的大膽和鮮艷象征了一種地位和權力,而《英雄》里服裝色彩的設計隨著人物的情緒和命運而變化,設計者巧妙運用這種服飾顏色的反差區分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步調。在當今古裝電影的服裝設計中,虛實的結合運用不僅帶給人們美好的視覺感受,而且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三、古裝影視劇服裝設計中的意境美表達
一直以來,中國的古裝影視劇中對服裝設計的精神內涵總體表現為一種內在的潛在的意境之美,這也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關鍵的部分,服裝作為每個時期每個階段的文化存在形式,隨時在向人們傳達著有關歷史、社會、政治以及宗教、藝術等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無一不傳達著真實的感情流露,有無形和有形之分,而無形的藝術認知感覺便被稱為意境,它是情景統一的產物。從審美的情趣和藝術技巧都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和共鳴,拿《紅樓夢》一劇來說,劇中人物的服飾同形象都具備傳統意義上的審美意境,主人公賈寶玉的衣著服飾非常鮮明體現了情與景的融合,從不同場合的服飾到服裝材質的變化以及配飾都很好刻畫出人物的政治背景和歷史環境。賈寶玉過于華麗的裝飾也體現出這個人物的女性化特點,給人以柔美形象的感覺,從另一個層面上講,對賈寶玉服裝的設計也向人們表達出一種風格意境,他的服飾具有濃厚的生活根據,是被提煉出的藝術化的形象代表,因此給人以潛移默化的美的視覺感受。
從審美的角度和服飾文化來說,中國古裝影視作品中的服裝設計除了在設計形式和色彩程度上給人以美的視覺感受,還可以使人們產生很多關于美的聯想和感知,給人們以視覺上和心理上的愉悅?!读鹤!贰顿慌幕辍范俭w現出影視服裝的華麗和暗示,使主體與客體結合即達到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如《紅樓夢》劇中寶釵戲蝶一幕,服飾在這里起到了調節的作用,因為此刻的寶釵與之前形象格格不入,質樸、自然的服裝使得人物的形象并沒有違背之前的定型,而是與當時的環境和人物心理更為貼切,短暫的歡樂卻又是為了反襯黛玉葬花的悲涼之感,這種哀樂共鳴的手法更突出了悲的主題。不同的審美形象在不同的環境里被服裝設計的襯托表現得渾然天成,這便是古裝劇中服裝設計帶給我們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美感,即便是西方,在藝術原理和意境的表達方向也是同步的,只是不同文化氛圍罷了,在我國古裝影視劇中,服裝設計所表現出來的傳統文化使我們更客觀地看到中國國際化的發展和趨勢。
四、古裝影視劇服裝設計與表現人物性格特征之間的關系 由于當代審美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利用原有的傳統服裝思維和服裝材料對古裝影視劇進行設計,已經束縛了設計師的創作靈感和古裝影視的發展?!队⑿邸贰洞竺鲗m詞》眾多影片在原有的基礎上對這些方面進行再次設計,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體現出來,服裝材料的再次改造可以使古裝影視劇的服裝與現代服裝差別更明顯,古裝劇對于服裝的要求更習慣于展現夸張和創意的特點。在古裝影視服裝上加入銀絲、亮片等有光澤的飾物,使其更加精美華麗,更具現代色澤,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裝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比如《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劇中,在服裝上參考唐代的面料式樣,將金色大量奢華地應用到服裝的設計上,襯托出唐代皇宮貴族的奢華和高貴。此外,服裝上圖案的設計和位置也對表現人物性格特點起到一定的影響。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圖案一般以許多不同形式的配飾放在領口、裙擺等部位,這些邊緣部位甚至整個衣身運用了大量的圖案,圖案運用的不同部位可以突出視覺的重點和加強服裝線條輪廓。不僅表現出人物的氣質和地位,而且可以起到聚焦的裝飾性用途,圖案內容的選擇在古裝影視作品中也具有一定的標識作用。例如古代表現文人墨客一般將書法或者儒雅的動植物應用到服裝的設計中,可以充分表現其文質典雅的氣質情懷,而一般以花朵的裝飾圖案表現人物活潑、灑脫的性格特征。
五、我國古裝影視服裝設計的發展和前景
總而言之,古裝影視服裝設計的進步和發展在今后的路途上還有待努力,需要不斷從創作和實踐的過程中尋找和探索,從而增強其藝術修養和審美內涵,為在影視行業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繼續奮斗。主要趨勢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傳統服裝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被大眾平民化的趨勢所替代,體現了社會文明成果的共享,如今的古裝影視以其自身的特點與現代社會互相融合滲透,并引導和誘發了現代服裝的流行和演變,也成為人們效仿的參考。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現身著傳統服裝風格的人們,傳統服飾設計在現代文化中被日益改變,并將隨著古裝影視作品的發展而越發國際化。另一方面,要了解古裝影視中服裝設計的真正內涵,不應僅僅局限于對某一作品的評價和欣賞,也不能只看到片面的創作和設計,將來的古裝影視服裝的設計會更加高效創新,應形成一種適合自己的獨特風格,迎合國際時裝模式之下的產業發展。逐漸促進設計形成自身的品牌優勢,并在一定程度上發展為現代流行服裝及相關產品的設計文化,使古裝影視中的服裝設計成為媒體行業重要的組成因素。此外,在一定環境下可以對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進行收藏和拍賣,增加影視產業的附加值,使那些優秀的影視作品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消散,延續它帶給社會的深遠影響,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影視產品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
六、結 語
總之,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設計既是古裝影視作品中的關鍵部分,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審美價值和社會意義。通過古裝影視作品中服飾設計的虛實體現、意境美的表達和與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間的關系,明確其內在含義和社會價值,應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對古裝影視劇進行適當的創新和改革,杜絕以片面追求利益而粗制濫造的現象。又因為優秀的古裝影視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服裝設計的影響,因此要在服裝設計的理念和方式上下工夫,不局限于對古裝影視劇作的藝術形象的刻畫和塑造,以獨特的感染力吸引觀眾,給觀眾帶來視覺美感,還要在領略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增加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使中國傳統文化永遠存在于人們心中。
[參考文獻]
[1] 陳曉玲,吳秋英.論傳統文化對影視服裝的影響[J].山東紡織經濟,2008(01).
[2] 鄭張華.試論古裝歷史劇服飾設計的倫理尺度[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9.
[3] 廖雪梅,楊渝坪,朱利容.古裝影視劇服裝意境美的現代設計表達[J].四川戲劇,2010(02).
[4] 伊?海德,張學采.電影中的服裝設計[J].世界電影,1985(03).
[5]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6] 徐海芹.影視劇角色服飾語言的符號表意功能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教學法》全書共分為九個章節。第一章結合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的發展前景,分析中職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和能力要求。第二章從智力與非智力兩方面,分析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中職服裝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第三章面向服裝專業教學實際,針對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評價等進行深入分析,形成完善的教學綱要。第四章運用多媒體技術,深入探討服裝專業教學環境的創設方法,包括課件開發、教學媒體應用等。第五章至第九章詳細介紹頭腦風暴教學法、調研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主題教學法等適用于服裝工藝專業的教學方法,并給出了具體的應用案例與應用策略。參閱本書可知,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教學太過注重服裝專業技能的培養與訓練,忽視了學生文化素養的熏陶,使得學生僅掌握理論性的服裝知識,而無法透過服裝作品來理解其思想內涵。從長遠來看,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的提升。為此,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需將非遺技藝融入服裝工藝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傳統文化藝術,傳承民間文化,為服裝文化產業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具體來說可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創設文化藝術氛圍濃厚的教學環境。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教學應注重教學環境的設計,將非遺文化元素融入課堂環境中,讓學生直觀感受非遺文化技藝,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良好的服裝文化素養。一方面,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可開展有形的服裝文化環境創設,例如在教室內張貼體現非遺技藝的服裝畫作、展示少數民族非遺服飾模型、繪制非遺服飾元素的板報等。另一方面,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可組織非遺技藝相關的服裝設計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非遺技藝學習興趣,例如舉辦非遺主題的服裝設計作品比賽,讓學生根據不同民族的非遺技藝設計服裝作品,培養其創新與設計實踐能力。
其次,將非遺服裝形制融入服裝教學中。非遺服裝歷經千年歷史積淀,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底蘊,體現著歷史的演變歷程,對今天的服裝設計具有重要的啟發與借鑒作用。其中,服裝形制是服裝設計的基本要素。將非遺服裝形制融入服裝教學中,能夠啟發學生借鑒古人設計理念和美學思維,并融入一定現代元素,創作出特色化的服裝款式。以廣西苗族的非遺服裝為例,同一民族不同分支的服裝形制各有特點,例如清水苗的服裝以藍色為主,上身為藍色蠟染圖案,下半身為百褶裙和彩色綁帶。這類裙子采用蠟染工藝,將青麻搓成麻線,再經過褶皺處理,打造成百褶形制。為此,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教師可采用任務教學法,讓學生課前搜集廣西苗族非遺服裝形制的相關資料,匯總歸納出其中的特點、類型等,課上各組集中討論,分析非遺形制的工藝特點,深化學生的服裝文化素養。最后,將非遺紋樣設計融入服裝教學中。
摘要:隨著人類的進步,對衣服的形式和顏色以及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結合歷史服裝文化,分析當前服裝設計的意義,并探討服裝設計中材料的應用情況。
關鍵詞:材料;服裝設計;應用
1服裝設計中材料應用的歷史、意義和性能
1.1服裝設計中材料應用的歷史
在遠古時期尚未出現服裝設計的概念,人類祖先僅僅使用草葉樹皮遮擋隱私部位或用獸皮抵御寒冷。在大自然嚴酷的環境中掙扎著生存很長一段時間后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后才發現了天然纖維,并開始很好利用棉、麻等材料制作衣服,這是早期人們在設計服裝時對天然材料的應用。隨著人們不斷探索,人們發現了其他制作服裝的材料,如各種化學纖維滌綸、腈綸、錦綸等材料??梢哉f服裝時人類歷史濃縮的文化產物,反映了人類的智慧成果,從石器時代到古代到近代的過渡。
1.2服裝設計中材料應用的意義
對當代服裝設計而言,對不同材料的選用有多重意義,主要有四個。第一個是藝術意義,隨著人類智慧的不斷提升,人們的審美觀念也在發生巨大變化,服裝設計師更能適應社會潮流的轉向,通過分析社會動態和人們的心理狀況設計奇特的視覺效果,不同材料的運用有著不同的視覺體驗。服裝設計師也恰好可利用不同材料來表達自己主觀藝術價值觀,從而給人們帶來服裝美感。第二個是經濟意義,社會的發展必然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很多時候是靠服裝企業來支撐的。服裝市場是一個巨大的經濟交易平臺,為不同場合如婚禮、葬禮、職場、學校等提供服裝,一方面滿足人們在不同場合的社會活動,一方面帶動了經濟發展。第三個方面是發展意義,服裝設計本來就是一個多元化的工作,要想能夠穩定發展,就需要不斷創新,設計符合大眾品味的服裝。加上社會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服裝新材料寄予了很多期望,對服裝設計來說是一項挑戰。再者服裝設計過程中產生很多廢液和化學污染物給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也需要創新環保材料來保護環境。第四個是文化意義,不同國家承載著不同文化歷史,服裝設計是傳播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將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裝點在服裝里,體現了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文化涵養和精神。
1.3服裝設計中材料的性能不同
服裝有著不同材料,不同材料的性能決定了服裝的實用性、舒適性,以及對服裝的清洗、燙平。一個服裝材料的性能受多中因素影響,如纖維成分、紗線結構和韌性等。[1]服裝材料的性能一般需要滿足舒適性、通氣性、實用性和環保性等特征,即要求材料能夠保暖、防濕、透氣、耐電光、不起皺等,從而能在視覺和實用方面滿足人們的需求。
2服裝材料創新與再造
2.1材料與服裝設計的關系
服裝設計的必要環節就是材料的選取,服裝材料是服裝設計的奠基石,不同材料的利用決定了質感和美感以及實用性。材料對于服裝設計十分重要,就像木材對于桌子的制造也十分重要。材料決定了服裝設計的形態、色彩,影響著服裝的發展。在日新月異的當代,材料的不斷更新帶動了服裝行業的發展,也決定了服裝樣式多樣性。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審美的改變,對服裝的要求又反過來制約服裝材料,如新型材料的合成為特殊場合制造服裝。
2.2服裝材料的發展動向
服裝材料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材料的再創造,即在原來的創作基礎上融入新的設計方案。如通過對原有面料增加花紋、花邊、色彩、拼貼、立體效果等來改變原有材料設計新的服裝款式;通過對原有面料融入西方色彩的圖案、材質等來改變原有面料的單一。第二個方面是服裝材料趨向于復合功能發展,即通過對材料的處理增加材質的防濕、防電、防污、防油等實用,如一件普通衣服的材料可設計為不沾液體的新型材料,一件防電的衣服材料可改造為防燃和防電的材料等??衫酶呖萍几淖儾牧系睦w維結構來實現這一目的。[2]第三個方面是材料趨向于自然和環保方向發展。每一年由于生產衣服產生的污染物不計其數,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為了響應綠色、低碳生活的響應,服裝材料必然也會變得越來越環保自然。
2.3服裝材料創新應用的特點
服裝材料的創新體現在功能、美感、環保、價值等多方面,主要特點有三個方面。第一個特點是深入的主題,即服裝設計從社會文化、主流價值觀、個人心理感受出發,明確服裝設計的目的是實用性還是審美,是環保還是經濟,是體現創作者個人思維還是展示其他思想形態。第二個特點是展現藝術特征,通過結合歷史文化在服裝設計中添加文化符號或是借鑒藝術作品的色彩和形狀來突出服裝的藝術美感,如層次美感、立體美感等,從而賦予服裝動感和形式美。第三個特點是環境影響,一方面是服裝已經不僅僅作為衣服以遮羞防寒的目的存在了,而成為一件藝術品,它可以單獨拿出來,與特定環境產生和諧美感,通過與環境的交融來傳遞創作者的思想,營造一種精神氛圍,另一方面設計服裝開始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為了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通過改良服裝的材料來維護環境。
3結語
服裝的歷史十分久遠,服裝體現的文化價值十分宏大,服裝設計材料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變化,隨著人類智慧的發展歷程。服裝文化即體現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文化和修養,也體現著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因此對服裝的研究有著深刻的意義。服裝材料的創新體現了人們智慧的成果,當然還需更多努力,必然也需要更多支持,從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捷和美的感受,同時帶動服裝設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霞.服裝制作工藝與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關鍵詞:民族元素;服裝;設計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233
0 前言
近些年來,民族風格的服裝在服裝行業越來越流行,同時也得到了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可,將民族元素應用到服裝設計過程中,即能夠保留傳統的服裝設計效果,同時又能夠使其具有民族風的底蘊,對于消費者能夠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同時也能夠使服裝更加具有靈動性以及設計感。對民族元素的運用手段的分析能夠為其運用效果的改善以及運用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礎,對服裝設計領域的發展與革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 民族元素在服裝中運用的意義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使得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對于服裝設計行業而言同樣如此[1]。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為使本國的文化得以弘揚,將民族元素應用到服裝設計過程中十分重要。
我國由56各民族組成,不同的民族在風俗習慣以及著裝方式方面均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以瑤族與維吾爾族為例,其服裝較其他民族的服裝相比存在很大差別,不僅是異域風情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對本土文化的一種宣揚。世界經濟一體化使得服裝設計的獨特性開始逐漸喪失,各民族人民的著裝也越來越傾向于國際化,想要使本國文化已經傳統得以保留,必須堅持將民族元素保留在服裝設計過程中,這樣對于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保留以及發揚具有重要價值。
2 設計元素分類
在服裝設計領域,設計元素主要包括面料、色彩與款式三方面內容[2]。首先,面料是服裝的載體,在服裝設計過程中,對面料的選擇不同,服裝的設計效果也會存在差別。通常情況下,在選擇面料的過程中,主要需要考慮的內容包括其機理、性能以及紋路三方面內容,在應用民族元素的過程中,一定要使面料能夠與服裝所要體現出的理念相適應。其次,色彩也是服裝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元素,主要包括有色彩系與無色彩系兩種。后者主要指的是黑、白、灰三色,而前者則指除上述三種色彩之外的其它色彩。不同色彩帶給人的感受不同,將不同色彩組合在一起同樣能夠傳遞不同的理念。以紫色為例,其帶個人的感受往往為貴重與大氣,而紅色帶個人的感受則是活潑以及熱情[3]。最后,不同面料以及不同色彩能夠組合成為不同款式的服裝,而不同款式的服裝又代表著不同的風格。所謂款式主要指的是著裝后的外形輪廓以及內部結構,主要包括A型、X型、H型、T型四中。A型下擺較為寬松,是一種主要的服裝設計類型;X型服裝在設計過程中存在收腰設計的環節,能夠使腰部線條得以明顯的體現,目前主要用于連衣裙的設計,本身具有較強的設計感,造型相對而言較為夸張。H型服裝上下輪廓的大小基本一致,主要應用與禮服以及休閑服裝的設計,不存在收腰的設計環節。T型服裝的特點在于加寬了肩部,因此會給人以硬朗以及自信的感覺。
3 各設計元素表現民族風的運用手段
3.1 面料的運用
為使民族元素能夠在服裝中得以體現,需要從面料的選擇入手來實現。從上文中得知,對面料的選擇需要考慮機理、性能以及紋路三方面要素,通過將三種要素綜合考慮,并結合實踐經驗發現,天鵝絨面料、復古蕾絲面料以及絲綢面料在表現民族風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以新疆維吾爾族的女性民族服飾為例,其服飾的面料主要以絲綢為主,以絲綢進行女性裙裝的制作,不僅能夠體現出女性柔美的特點,同時也能夠體現出較為濃郁的民族風情[4]。由此可見,絲綢可以作為民族元素應用到服裝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對面料的選擇一定要結合色彩以及款式兩方面要素來實現,要使各要素之間能夠成為統一的成體,而非以互相割裂的形式存在與同一件服裝中。
3.2 色彩的運用
利用色彩表達民族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問題:第一,對于色彩的使用要以大面積為主,并利用小面積的其它色彩作為點綴。第二,在選擇色彩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其明度的對比,一般情況下,具有民族元素的服裝其明度具有較為明顯的兩極分化的特點,即若非明度非常大,即明度十分小。第三,在對不同色彩進行使用的過程中,要使不同的顏色之間能夠相互協調。以非洲風格的服飾為例,暗紅色、橙色以及棕色使非洲服飾較為常用的顏色,為體現民族元素,在服裝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重點關注上述色彩的應用。
3.3 款式的選擇
服裝款式多種多樣,同時也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的發展并推陳出新。以中國為例,不同時期的民族風格具有不同的特點,在民國時期,旗袍是民族風的主要體現,而在明朝,漢服則是民族風的主要代表??梢姡趯γ褡屣L服飾的款式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以多種風格為基礎版本實現設計。設計過程中不應原封不同的照搬原有版本的設計理念以及對于各要素的應用特點,做好款式方面的添加以及舍棄能夠使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因此也就能夠達到更好的設計效果。
4 結束語
將民族元素應用到服裝設計過程中是對民族文化的一種宣揚。為提高民族元素在服裝中的運用水平,需要從服裝設計的不同要素出發來實現、對面料的選擇、對色彩的搭配以及對款式的把握都會對整個服裝的設計效果產生影響,對此,有關人員必須充分了解每一個民族服裝的面料、顏色以及款式特點,這樣才能使設計效果達到更好。
參考文獻:
[1]徐云.淺析民族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思維表達和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0.
[2]譚娟.中國元素在競技體育服裝中運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D].東華大學,2013.
[3]孟和娜仁.蒙古喀爾喀民族服裝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D].東華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