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居住空間設計要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居住空間設計要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居住空間設計要點

    第1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中小套型住宅;套型;住宅宜居性

    一、居住空間的設計要點

    (一)起居室緊湊化設計

    起居室的設計要點:①保證良好的朝向:起居室的居住使用時間最長,需要有良好的室內采光與通風,一般布置朝南,避免西曬,組織良好的穿堂風。②避免流線干擾:由于起居室是套型各功能空間的核心,容易在設計中形成一定的穿插流線,對起居室的家庭生活行為造成一定的干擾,盡量保持起居室空間的穩定性。③滿足家具、電器的布置:起居室的空間設計應適宜家具、家電的布置,滿足視聽、聊天的需求。盡可能保證墻面的連續性,長度至少大于3000mm。使沙發與電視柜保持較好的視距、視角,營造良好的氛圍和交流空間,選擇合理的電視與沙發距離,達到視聽效果的最佳化。④尺度緊湊化:起居室的尺度需要適當緊湊化設計,避免“大而無用”的空間浪費,壓縮過多的交通空間與活動空間.適當減少家具所占空間,考慮起居室與餐廳、陽臺、多功能間的空間復臺化,模糊起居室的功能,提高空間利用效率。

    (二)臥室功能拓展設計

    臥套內居住空間的主體,可分為主臥室與次臥室,主臥室是家庭中核心成員居住的臥室,主臥室對私密性、隔音、防止視線干擾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臥室的功能不僅僅只是滿足睡眠的要求,同時還包括更衣、休息、儲藏等功能。臥室的設計要點有,①保證臥室具有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具有較高的生理衛生環境。②具有良好的私密性和歸屬感,主、次臥室分開布置,避免干擾。③家具布置合理,床應三面臨空,以方便上下床、整理被褥、穿衣等動作,床的邊緣至障礙物凈寬保持500mm以上。④為了滿足多功能的要求,需要增加活動空間以滿足上網、看書、交流等功能。

    (三)書房的多功能設計

    書房一般需要滿足居民學習、看書、上網、會客的基本需求,一般書房靠近主臥室,方便使用,生活方式的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書房成為在家工作的重要場所。書房的設計要點包括,①考慮學習工作空間的自然采光,寫字臺的臺理布置以及書桌與自然光之間的合理角度。②考慮合適家庭成員交流空間,合理布置書桌與坐椅。③家具布置合理,坐椅的活動區深度不宜小于550mm,書桌邊緣與其他障礙物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750mm,當需要保留通道時,距離不小于1000mm。④休息空間的設計:考慮布置床或沙發椅等家具的布置。

    二、廚衛空間的宜居性設計要點

    (一)廚房集約化設計

    廚房空間的設計要點包括:①廚房需要良好的采光與通風環境,避免油煙對居住空間的干擾。②廚房空間設計應符合家庭炊事流程,高效緊湊的利用空間,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家務勞動所帶來的負擔。③操作臺、洗滌池等設施應按人體工程學以及炊事需求布置合理,方便使用。④在廚房空間應考慮整體化設計,合理布置管線設施。從廚房空間的尺度與布置分析來看,廚房中的主要家具設備有操作臺、儲物柜、洗滌池、爐灶、微波爐、電飯煲等。通過筆者調研發現人們最注重的廚房設施是操作臺與儲物柜,操作臺的設計應符合炊事流程,緊湊合理布局,提高廚房工作效率。

    (二)衛生間舒適性設計

    衛生間是住宅中重要的功能空間,包括家庭生活衛生和個人生理衛生的功能,充分考慮滿足人們洗漱、洗浴、如廁、整理個人衛生、洗衣等生活行為,其設計要點主要包括:①衛生間應盡量做到自然通風與采光。②套內公共衛生間的布置應盡量與廚房相鄰,使管道集中,有利于合理布置管線。③對衛生間進行干濕分區:衛生間內濕度最強的部分是淋浴空間,應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將衛生間的干燥空間分離出來,減少其對居住空間的影響。④適當增加衛生間面積:中小套型的衛生間往往被誤認為越小越好,將衛生間壓縮到最小,從而擴大其他居住空間面積。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導致衛生間的使用不便等問題,降低了居住舒適性。如:衛生間內缺少更衣空間,洗澡時更換下的衣物與干凈衣物無處擺放,設計中應擴大衛生間空間,考慮在淋浴空間外有足夠的空間滿足人們更衣的行為,在墻面上設計可活動的平板擺放衣物。另一方面,可將衛生間里的洗衣機移至陽臺,有效地增加使用面積。浴缸可用淋浴設施取代,現代城市人的生活節奏加快,用浴缸的洗浴的次數極少,反而淋浴設施更為方便快捷,浴缸的移出將使衛生間可利用空間擴大,從而提高衛生間的舒適性。⑤增加儲藏空間:衛生間內常用物品較多,如:清潔工具、盆桶、浴巾、衛生紙、化妝品,而由于空間較小,導致物品擺放凌亂,應盡量高效利用衛生間的角落等位置設置儲藏空間。⑥考慮衛生間的無障礙設計:無障礙設計是提高衛生間舒適度的重要措施,隨著空巢家庭的逐漸增多,衛生間的設計在滿足主體人群使用的同時,更需要考慮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方便與舒適。⑦衛生間內設施及管井的合理布置。⑧坐便器的前端與障礙物間距保證在500~600mm之間:蹲便器的中心點至兩側墻間距至少大于400mm;便器中心線與洗臉盆的間距要大于450mm;管井布置不靠近臥室的墻面.減少噪音干擾;潔具盡量布置于一側,減少排水管的長度,避免交叉:管井、風道應緊臨承重墻布置,加強衛生間空間的可變性。⑨主臥衛生間的合理設計在滿足學生問舒適性設計的基礎上,主臥衛生間應考慮與更衣空間相結合,同時避免衛生間的濕氣對主臥、衣櫥的干擾。

    三、輔助空間的宜居性設計要點

    (一) 門廳人性化設計

    門廳是人們進入套型內的過渡空間,其功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增加,門廳的基本功能主要是滿足換鞋、更衣、存放雨傘、鞋帽、手提袋等物品的空間需求。其他方面,還具有一定的裝飾性,體現住戶的修養和情趣,但門廳空間屬于輔助空間,在套型整體設計中應盡量壓縮面積,因此在有限的門廳空間里,需注重門廳空間的人性化設計。

    門廳空間的設計要點:①門廳空間大小要充分適宜人們更衣、換鞋的活動尺度,緊湊的布置鞋架、儲物柜等家具,可將鞋柜與衣帽柜組合布置;②門廳空間與套內空間形成一定的空間迂回,保證套內居住空間的私密性;③門廳的人性化設計,考慮人們換鞋的方便性,合理設計鞋架高度,可在門廳空間里放置坐椅或在培面距地面800mm高處設置扶手。

    (二)陽臺休閑化設計

    陽臺是住宅與自然的過渡空間,它具有改善套內通風、日照和采光的主要作用。根據功能不同可分為生活陽臺與服務陽臺。生活陽臺一般與起居室、臥室相連,并朝向南面。供生活起居的使用。服務陽臺一般與廚房、餐廳相連,是家務勞動的活動場所,它需要滿足人們儲藏、洗衣、晾曬衣服的功能需求。陽臺的設計要點包括:①合理劃分陽臺空間:潔污分區,避免相互干擾。②注意考慮服務陽臺的排水與防水處理。③考慮適當擴大陽臺空間,在滿足家務勞動、儲藏等功能的同時,為可能的休閑活動提供場所。

    (三)儲藏空間分散化設計

    第2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景觀;居住空間;融合;空間限定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6-0066-01

    一、融合自然的居住

    居住方式離不開傳統的聚落和城市,居住環境應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會生產的需要。城市是由人類的群居活動發展而成的,聚落是城市的前身,城市給人類居住帶來了更強的聚集特征。現今的城市生活意味著人獨立于自然環境之外,主體分離。在中國傳統民居聚落也極其重視與環境合為一體。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傳統民居也體現了風水理論依山就勢,順應自然的特點。壯族將村落建于緩坡、河流環繞的臺地上,背依山嶺,前臨江河或旁有水源,前面開闊,鄰近田地,這樣的村落地質穩定,土層深厚,適合建造永久性的聚落建筑;其地勢高敞,視野開闊,有利于光照和空氣的流通,保持聚落空氣的清新,適合人類居住與生活;村落附近有豐富的水源和充足的耕地,使聚落居民有了可靠的生活來源。體現了風水理論“土厚水深”的特點。中國陜北和隴東地區的生土窯洞寓于黃土高原大地之中、北非伊斯蘭的土屋聚落、北美印第安人的傳統和現代土屋群落、新疆吐魯番民居門樓上晾葡萄干的生土土坯空花塔樓等,都表現了順應大自然的居住方式。

    二、融入大自然中的居住空間

    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最理想的生存條件,陽光、水體、山岳、新鮮空氣、土石和森林、樹木和鮮花,住慣城市的人休閑的欲望莫過于對大自然的向往。回歸大自然是人類的生活目標,大自然環境要素是規劃設計人類的生活空間場所的主導要素。城市中的環境空間借助大自然要素的規劃設計原則和方法,只要運用成功,無不是崇尚自然、效法自然、因借大自然的結果。

    三、環境對居住空間的限定

    居住場所的建設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的基本生存活動。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中取得發展,改在造客觀環境的活動過程中也改造了人類本身。從原始人到現代城市人,是人類的不間斷的“文”化過程。人類為改善自身在客觀世界中的生存環境而進行大量的建筑活動,并不間斷地在改進居住生活空間環境,人們的“個人”、“家庭”和“居住社會”生活活動的一切特性以及他們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均反映在他們建設的空間環境中。

    環境既包括以空氣、水、土地、植物、動物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行為準則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非生命體形式,也包括生命體形式。環境是相對于某個主體而言的,主體不同,環境的大小、內容等也就不同。環境對于居住空間來說則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居住空間并不能夠單獨的存在,只有依托環境才能使得居住空間更加的和諧。環境其實可以看做是居住空間周圍的街道、植被、建筑等等。社會生態結構包括生物的、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四個方面。生物系統包括人口的規模及親屬或血緣關系;經濟系統包括生產方式及構成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政治系統主要指聚落的管理體系,階級或階級之間的關系;文化系統主要指價值信仰觀念和知識系統,以及與一定文化模式相關的生活方式。

    環境是居住空間不可缺失的部分,是人類居住空間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只有環境與居住空間協調統一才能夠共存下去。

    參考文獻:

    第3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老年人;室內空間;色彩設計

    一、老年人居住的心理、生理特點對色彩的特殊要求

    隨著經濟、醫療等條件日益提高,世界人口整體壽命有所提高,世界衛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劃分有了新的定義標準:60-70歲的老年人稱為準老年人,75-89歲稱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年人,雖然老年人按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但他們都具有一般特殊性。

    1、老年人生理特征對色彩的特殊要求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是自然的必經進程,無法避免并且無法逆轉。生理機能的不斷衰弱主要表現在:身體機能的不斷老化、功能隨之發生了變化,對于老年人的體能方面,視力的不斷衰退、眼花、色弱隨之而來對于色彩的感知力已經慢慢減弱:人到老年記憶力隨之有所下降,易發生危險,所以此時的老年人更需要特殊的色彩設計來服務老年人,不同的色彩為老年人提供室內不同空間的劃分,使老年人可以通過色彩的記憶區分不同功能的使用空間、對老年人起到記憶空間、辨知的作用并用顏色提示老年人活動的安全性等。作為室內的色彩,它是建筑中空間環境和人的交流要素。對于色彩的認知,是一種感官行為,色彩以它獨特的形式傳達給人們的視覺,使人們的腦海中形成記憶。針對老年人所居住的室內環境,良好的色彩設計可以輔助生理機能退化的老年人更好的生活。身體機能持續老化的老年人會行走緩慢、步距變小,甚至需要扶手、拐杖等輔助設施,對于這些輔助設施可使用不同色彩進行區分,以便老年人方便記憶。在室內空間的色彩設計上,適當的顏色可增大空間視感,對于室內空間設計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狹小的空間通過顏色的正確使用,起到增大空間的作用。研究表明,色彩會對老年熱血壓、脈搏等生理上產生影響。人到老年,活動范圍縮小,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時間老年人會生活在居住環境中,通過設計使老年人居住空間得到盡可能的舒適、便利、安全,對老年人的生活而言,是非常重要、必要的。可見,營造一個適合老年人居住的色彩空間,在生理上有助于老人的身體健康。

    2、老年人心理特征對色彩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變化,行動上帶來不便,使得他們娛樂活動減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這對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產生了影響。在心理上,由于現在子女與父母大多分開居住,工作繁忙,使老年人的生活變得孤獨、寂寞。單調的生活往往給人失落感和冷落感,更需求人的關懷和陪伴。由于年齡上的變化,性格越來越沉穩,不再喜歡喧鬧,對陽光、色彩的渴求增加,更喜歡安靜、安逸。由于人到老年,生活以外的活動逐步減少,對于他們的精神世界,顯得尤為空虛,一個好的室內空間設計,通過色彩來調節室內,使他們的精神世界加以充沛。這是出于老年人心理對生活環境的特殊需求而衍生對于老年人的這種特殊需求可以提供很好的協助,顏色的調和設計可以帶給老年人生活以生機與活力,在精神方面給予老年人陪伴與關懷。在室內色彩的設計上,恰當的搭配在情感上感染人的情緒;在空間感知上,協調人對空間的感受,營造和諧、舒適的生活氣氛。

    二、老年人室內居住空間的色彩設計要點

    根據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可見,對色彩的特殊需求表現在:1)由于人到老年,視力逐漸衰退,加之白內障等眼疾的出現,使他們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對于這些老年人,他們所希望的色彩會是一些明亮的色調。同時,隨著老齡的增長,區分色彩的能力逐漸下降,設計者選用顏色時應選擇一些色彩飽和度高的色系,在視覺上用顏色給老人以刺激,同時起到區分、提示的作用。2)鑒于老年人大多有孤獨和失落感,色彩上選用偏向于溫暖、柔和的暖色系,在整體視覺效果上會給老年人溫暖的感覺。3)一般老年人除了正常活動和社交之外,其所處時間多在自己居住的室內空間,他們更希望擁有一個既有隱秘感,又能和自己的內心相侵合的空間。所以,典雅的米黃色系,溫暖而明亮,穩重且理智而清爽,恰好能給人以這樣的感覺。4)建筑材料作為構成室內環境的極為重要的部分,室內的色彩依托于材料來實現,室內的設計除天花墻面以外,其余顏色的搭配都需要考慮到材料本身的質地色澤,各類材料顏色的變換使室內的色彩層出不窮的變幻:石材的大自然色澤盡顯著深沉而高雅的灰色調、木材的淡雅色系搭配著多樣的木質紋路、金屬設計的光亮質感給人以現代的設計之感......。對于飾面整體材質的色彩設計,花案應選用較整體的材料,混亂的花色會對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產生一定的干擾,同時產生焦慮的心理。不同空間,可采用強烈的對比色來幫助視力衰弱的老人區分空間布局。所以,對于老年人室內居住空間來說,合理的色彩設計尤為重要,是設計的首要考慮問題。顏色協調人與空間的同時,色彩也同樣可以調節空間的大小。小的空間可以通過高明度、低純度的色調,在視覺感受上起到擴大空間的作用。頂棚、墻面可選擇接近白色的色彩,同樣可以起到擴大空間的效果。但是地面不宜選擇高明度色彩,這樣容易引發老年人強光發生危險。那么對于室內空間設計,色彩的運用,除了對空間引起變化外,同時對人們的內心產生著影響,對色彩產生記憶、及聯想,因此,色彩影響著人們的內心情緒,這在設計時十分重要。下面對各空間布局作詳細介紹。

    ①客廳的色彩設計

    客廳作為一個相對公共、開放的空間,它是與外界人員交往、洽談的空間。客廳的設計體現相對整體的形象,既要大方得體、莊重怡人,又要表現個性化,給人親切之感。設計時,既要有“家”的感覺,同時,些許嚴肅之感也是必備的。對于老年人的室內居住空間中,客廳的設計,在色彩整體上多以暖色系為主,放松心情的同時帶給人們溫馨親切之感,營造出和諧的氛圍。在暖色系為主的基礎上,些許淡雅的米黃色、植物色及大方的灰色等與之協調搭配,既大方得體也不失溫馨。頂棚、墻面作為客廳的主色調,如果客廳空間相對較小,可選用溫馨的顏色、高明度的色調,在視覺上使空間變大。地面不宜太亮,避免反光、眩光強的材料。大面積客廳空間,可選略深顏色、中明度的頂棚和墻面,從視覺上相對的縮小空間面積,過大而空曠的空間容易給人心理造成孤獨感,此時的顏色得到很好的利用。沙發、電視框、茶幾、窗簾等物品作為室內主要陳設物,色彩上協調室內色調起到點綴作用,對于活潑開朗的老年人,可選用與對比色來調節幾個點綴色,顏色更加艷麗、活潑,使空間賦有活力感,給人以親切。同時對比色的使用,同樣可起到增大空間的視覺效果。對于喜歡安靜、生活平淡的老年人,可使用與主色調相協調的色系,平穩的色彩基調可使老年人內心更平和、安逸。如果要在空間視覺上相應縮小空間體積,那么在色彩設計上要注重“整體”的設計理念,零亂的色彩會讓人心煩意亂,對于飾面圖案可根據老人的不同喜好來選取。

    ②臥室的色彩設計

    臥室是一個私密的空間,設計時不需要考慮外界因素,是老人休息、睡覺、處理私人事務的獨立空間,具有相對的私密獨立性,對于臥室的色彩設計,可單獨依照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選取個性化設計。臥室是一個相對舒適、安靜、溫馨的環境,設計時選用中低明度、柔和淡雅色彩基調為宜。老年人晚年生活舒適、安逸,空閑的時候多在家中。根據一般老年人生活習慣會有午睡,那么在配色上要同時考慮到白天及夜晚的整體營造氛圍,使老年人有一個適宜的休息環境。那么在窗簾的選擇上,一般會選擇相對厚重的、透光度低的。睡眠質量欠佳的老年人可選擇較深色系的窗簾,促使老人入睡,提高睡眠質量。對睡眠質量十分好的老年人,窗簾的選擇必定是顏色較淺并且透光好的,對于不同的老年人在設計時充分了解老人的生活習慣。臥室的朝向也同樣影響著室內色彩的設計:南朝向的臥室,陽光、溫度等自然條件良好,色彩的搭配相對整體,溫馨和諧即可。北朝向的臥室,常年不易見光,溫度低,在顏色選取上應當選用暖色系作為室內主色調,在視覺心理上,給人溫暖的感覺,彌補陽光不足的缺陷。東西面朝向的臥室,常年充足日照,室內顏色應選用冷色系色彩作為主色調,在顏色的輔助下可給人清爽之感。

    ③廚房、餐廳的色彩設計

    伴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食欲有所減退,更加能顯示出色彩對廚房、餐廳設計的重要性。廚房的使用頻率是非常高的,設施及陳設應適合老年人生理特點,安全、無障礙、操作簡便是設計的要點。顏色上,由于廚房、餐廳一般與起居室相鄰,應協調呼應,避免大的色彩反差。一般選用高明度、淺色系作為廚房餐廳的整體基調,干凈、衛生、便于清潔,有助于老年人識別污垢。陳設物品可選用不同色系,大的對比度有助于老年人辨別、記憶物品。老年人年齡的增長,記憶力不斷減退,不同物品、不同區域都可通過顏色加以區分。主色系可選擇黃色系高明度的暖色調,廚房設施可相應選取明艷色彩用來提示老年人,些許冷色系來調和視覺舒適度。餐廳的色彩設計,一般使用暖色系,對于一般的建筑設計布局,餐廳鏈接廚房和客廳,所以設施時應與二者相融合,卻又區別于二者來設計,整體統一的同時又要突出餐廳特殊的功能性。老年人食欲感下降,味蕾不再敏感,營造輕松、溫馨的氛圍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會選用黃色系作為餐廳的整體基調,使用暖光源來烘托飲食的氛圍。研究表明,黃色系色彩,可促進食用者的食欲,使人從心里感受到食物香甜之感,冷色系環境、藍光源,會讓人厭煩食物,出現飽腹感。除了黃色系可作為餐廳的色彩基調,乳白色、米白色等清爽的色彩也可設計其中,給人以清爽干凈的視覺感受,配之以暖光源,也會給人帶來美味的感覺,增進食欲。如有冷光源,不可將冷光源直射食物,會帶來負面的影響。餐廳的設計可設置些特別餐具、鮮花等,更能增進食欲,但應注意顏色的整體性。

    ④衛生間的色彩設計

    衛生間作為整個空間內面積較小的空間,其顏色具有相對獨立性,又要與整體空間色彩風格大體一致。衛生間一般有洗漱、洗浴等功能,一般選用瓷磚作為裝飾材料,防水易清洗。但也應注意防滑的設計,整體的色彩設計偏高明度,傳遞給人們清爽、干凈的感覺,地面純度略高,選用中高明度色調的顏色,避免使用炫光材質的材料,容易發生危險,不同功能的位置可使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便于老年人識別、區分和記憶。

    ⑤注意室內各空間布局中安全色彩標志的使用

    第4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安徽建筑大學,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不斷提高,加上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居住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表現在室內空間設計方面,也表現在裝飾風格方面.室內裝飾設計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室內空間設計,如何有序、合理的設計室內空間布局已經成為現代家居設計的重點.筆者主要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了幾點現代家居室內空間設計要點.

    關鍵詞 :現代家居;室內;空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5-0160-02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人們不僅僅注重物質方面的享受,同時也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審美意識也越來越高.家居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更好的滿足人們對于現代家居室內設計的多樣化需求,現代家居室內設計在確保不同屬性的功能空間基礎上,更注重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現代家居室內設計主要是基于先進的藝術設計理念基礎上,借用多種科學技術手段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裝飾材料,通過先進的施工工藝為用戶營造和諧、舒適、理想、安全的家居空間環境.由于原有建筑結構的影響,很多大型建筑設計必須由室內設計師和建筑設計師一起交流、探討,共同制定室內空間設計方案,然而目前我國國內很多室內裝飾設計都是完成建筑主體施工后進行,這樣會導致室內空間布局出現諸多不合理之處.其次,不同的業主都有自己喜歡的風格,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常常都希望加入自己的想法,這又增加了現代家居室內空間設計的難度.為了設計出令人們滿意的室內空間環境,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深入探討現代家居室內空間設計的相關要點.

    1 室內客廳空間設計

    現代家居室內空間都有明確的劃分,通常家居空間主要包括陽臺、書房、客廳、玄關、廚房、餐廳、衛生間、臥房等布局,其中餐廳、客廳空間設計是現代家庭裝飾設計中的重點,對于整個家居室內空間設計好壞有直接的影響.在整個家庭裝飾設計中,客廳最能夠體現出其展示性以及開放性的特點,客廳這個區域應該屬于一個共享、開敞的公共空間,具有就餐、會客、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而且使用非常頻繁.客廳作為接待賓客以及家人相互交流的重要場所,其空間設計在現代家居室內空間設計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客廳裝修檔次、裝飾風格、客廳面積大小可以很好的看出居住者的個人經濟能力、個人品味、文化修養以及個人生活習慣等,如果客廳裝修好的情況下,有利于為居住者“長門面”.在購買住宅的過程中,人們往往都希望客廳的面積比較大,同時應該具有良好的采光,因此客廳設計的經濟投入量在整個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比重最多,同時在明確室內空間設計風格時最先應該考慮客廳空間設計.

    在設計客廳環境的過程中,應該仔細咨詢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居住需求,一定要征詢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意見以及感受,當然也需要考慮客廳的功能性.客廳空間設計功能一般包括會客、視聽兩部分,其中視聽區主要應以電視背景墻、電視作為主體,而會客區應該主要以茶幾、沙發為主,選擇沙發時應該根據客廳空間,注意沙發的大小,盡可能為會客區以及視聽區騰出更多的活動空間,使整個客廳看起來非常暢通、開敞.通常在客廳頂部中心的位置會安裝一盞吸頂燈或者吊燈連接兩個區域,形成一個整體.如果從空間高度分析,目前的小高層住宅以及高層住宅,室內的凈高通常在2.8m,其實對于客廳而言這個高度是顯得比較低沉的,如果客廳寬敞、明亮、高大的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住宅建設檔次,因此在設計客廳吊頂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局部吊頂設計,而且應該從整體上把握吊頂設計風格.一般客廳使用相對比較頻繁,因此設計客廳地面時應盡量簡單大方,便于清潔.現階段,地面裝飾材料主要包括實木地板、玻化磚、復合木地板等材料,其中實木地板、玻化磚的價格相對比較高,也具有很好的環保價值,檔次比較高,而且施工后高度大概在為4cm,適用于中高檔型室內凈高相對較高的客廳裝修設計.實木地板比較舒適,玻化磚便于打理,因此在中高檔住宅設計中基本上都是采用這兩種材料.復合木地板的價格相對而言比較經濟,市場價通常是100元/m2,而且施工后高度僅僅為2cm,然而這種材料的環保性能相對較差,主要用于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室內凈高較低的室內空間設計中.花崗巖、大理石由于具有少量輻射且質感冰冷的特點很少用于家庭地面設計中.其次,客廳墻面的立體設計也應該遵循“簡單大方”的原則,千萬不可設計過多柜子或者隔斷,這樣會導致整個室內空間看起來瑣碎零散,整體感不強.

    2 餐廳空間設計

    和客廳比較類似,餐廳也是家人和賓客就餐、交流的重要場所.現代家庭餐廳設計主要采用的是開敞式模式,和客廳相連,往往會采用玻璃隔斷稍微劃分客廳和餐廳的空間.餐廳空間設計中,餐椅以及餐桌可以很好的界定地面空間,但是也要輔助進行頂面造型處理,通常情況下都會采用局部吊頂設計,相對于客廳高度而言,餐廳高度會稍微偏低,配合應用一盞主燈和反光燈槽不僅可以增強家人聚餐的溫馨感以及凝聚性,也可以充分展現客廳的寬敞以及高大.如果餐廳空間不大的情況下,在餐廳內最好不要擺放過多家具以及裝飾品,可以在墻面上懸掛幾幅畫,在暖色燈光的映襯下可以大大增強餐廳韻味.

    3 臥室空間設計

    在家庭空間設計中,臥室是一個封閉空間,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以及私密性特點,屬于一個單純的私人空間.針對臥室空間設計,居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成高貴典雅、浪漫溫馨、端莊大氣等多種風格,將自己的個性以及魅力充分展現出來.相對于以往臥室空間面積而言,現代臥室空間面積大大減少(10-20m2左右),在臥室空間內通常只有一些必備家具,如梳妝臺、衣柜、床頭柜、床等,劃分并不是空間設計的重點,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其實用性以及功能性,采用風格迥異的燈具、彩色墻面、溫馨浪漫的床上用品、美麗窗簾等共同營造和諧、融洽的臥床氣氛.對于臥室而言,最主要的功能是睡眠以及休息,因此臥室設計中的臥床往往會占用很大空間,而且一般都是圍繞臥床運用色彩、設計臥室風格、精心布置空間布局.如果臥室空間相對比較大的情況下,往往會在房間中間放置床,如果臥床空間比較小的情況下,通常會靠墻角放置床.臥室空間布置合理的話,寬敞明亮、使用比較方便,往往會給居住者一種愉悅的心情.在臥室設計中很少會應用到吊頂,通常只會應用到石膏頂角線.需要注意的是,臥室和連接地面千萬不可出現高低差,如果有茬口很容易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會對臥室門的順利開啟有一定影響.因此,應該參考餐廳、客廳地面材料選擇臥室地面裝飾材料.

    4 衛生間和廚房空間設計

    衛生間和廚房都是具有較強功能性的空間.衛生間室內空間一般包括廁所、浴室、清洗等三種功能區域,如果是高檔住宅往往會采用整體浴房設計,如果是一般家庭,都會采用隔斷或者浴簾分開如廁部分以及洗浴部分.廚房空間設計主要以櫥柜為主,通常家裝設計師會推薦客戶聘請整體櫥柜設計公司進行設計,櫥柜公司會結合使用者的愛好習慣以及廚房空間進行整體設計,這樣可以使備菜、燒飯、洗菜等一些重要區域功能更加科學、合理,使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整個廚房的空間設計效果也會更加美觀,整體性更加突出.衛生間頂部以及廚房一般都會設計上下水管道,因此常常會進行鋁扣板吊頂處理,一般吊頂高度可以將裸露管道遮住即可,在2.5m左右.衛生間以及廚房有很多空間立體利用,衛生間水龍頭、廚房墻面吊柜等都可以充分利用立體空間.為了有效避免水會流到其他的空間,衛生間、廚房的地面應該低于其他空間地面2cm左右.墻面應該鋪貼地面磚,這樣便于衛生、清潔.

    綜上所述,室內裝飾設計是現代家居環境設計的重要內容,室內空間設計過程中始終應該考慮到建筑主體結構整體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師應該熟練掌握頂部、墻面以及地面等室內各部分的功能及作用,在提高空間利用率以及空間設計藝術效果的同時,應該考慮建筑設計的完整性,綜合利用裝修材質、設計風格、色彩以及造型等設計出最佳的室內空間環境,為廣大居民營造一個理想的居住空間.

    參考文獻:

    第5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現代建筑 住宅建筑 建筑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現代住宅建筑發展的趨勢

    綠色環保生態型住宅以有節制地利用、改造自然,將有機的、結構的和功能的整體系統形成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改善了人們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空間環境。生態住宅小區在適應生態環境的同時,具有節水、節能、改善生態環境,低污染等特點。運用科技手段表達人性化設計、良好的通風和采光、尋求與自然和諧共存,使居住建筑融于地域的自然生態平衡系統中,形成良好的建筑物和自然生態環境循環。依據使用功能、環境效益、科技含量高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模式,形成一種多維、立體、環保的生態住宅小區。生態性住宅小區保證城市城市自然生態過程的整體性、連續性,減少城市生物物種分布和流動的阻力,改善了環境污染、資源和能源短缺的現狀,同時為生物提供最佳生存和繁殖環境。在相同的投資環境下,生態型住宅有效利用墻面、陽臺等空間種植花草等綠色植物,吸碳制氧,凈化空氣,改善氣候,為人們櫻草一個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有利于住宅區的美感。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注重綠化布局的層次、風格與建筑物要相互輝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補充融合,發揮綠化在整個小區生態中其他更深層次的作用,同時住宅的建設也注重居住者對自然空間和人際交往的需求,考慮了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需要,注重節省能源,從小區總體布局、單體空間組合、房屋構造、自然能源的利用、節能措施以及綠化系統的設計等方面都遵循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開發商為了經濟效益最大化,大力開發高層居住建筑,減少樓層間現有的公共活動共享空間,用連接住戶的走廊取而代之,結構呆板,缺乏對人性化設計的思考。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利用結構技術和建筑材料,將完全封閉型、頂部采光型、單邊開放型、角部開放型、完全開放型的方式提供一個公共交流共享空間。木結構建筑以綠色環保的特點成為世界化的流行趨勢,運用到現代住宅建筑設計中就成為了木質盒子。木材因其材料和結構上的特性以及美學上的價值而在發達國家的建筑中得以廣泛應用,我國在木材材料和結構上的認識、選擇和加工,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未來掌握現有木質建筑體系的基礎上,推廣應用木質材料在住宅建筑設計中。

    二. 現代住宅設計的要點

    1.現代住宅功能空間

    住宅建筑包括板式住宅和塔式住宅兩種住宅組合形式。塔式住宅又分為中央核心筒型、中庭型、中核型、U字型、L字型、Y字型等類型。 作為供居住者會客、娛樂、團聚等的公共活動空間。《住宅建筑規范》中規定起居室(廳)應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風,有較好的朝向和視野,其使用面積不應小干平方米調整為現在的起居室使用面積到18-25平方米。合理地起居室面積應該根據使用的人數和具體功能來確定,合理地布置家具,避免通行路線相互干擾。《住宅建筑規范》中規定臥室面積控制在雙人10m2,單人6 m2,保持臥室之間不穿越相互獨立,形成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的休息環境。一般主臥室的開間在3.6米以上,面積控制在15平方米左右。一類和二類住宅廚房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4平方米,三類和四類住宅為5平方米,大小尺寸應滿足設備設施布置的需要,單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凈寬不應小于1.5米,雙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其兩排設備的凈距不應小于0.9米,操作面凈長不應小于2.1米,廚房的凈高不應低于2.2米。每套住宅應設衛生間,第四類住宅宜設二個或二個以上衛生間;每套住宅至少應配置三件衛生潔具。衛生間在設有座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噴淋)、洗面器三件衛生潔具的時候,使用面積為3平方米2;在設置座便器、洗浴器二件衛生潔具的時候為2.5平方米,只滿足最基本的衛生使用要求即只設置座便器、洗面器二件衛生潔具的時候為2平方米。在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和精神要求的條件下,結合住宅空間的經濟性和安全性,達到合理的組合方式。在住宅功能分區設計中正確處理公共性和私密性、動和靜、潔和污的功能關系,達到靜動分區、公私分離、潔污分離的同時,要做到室內交通流線順暢,充分利用交通面積,提高室內空間利用率。

    2.現代住宅設計要點

    在深入的市場調查、準確的市場定位,正確的決策條件下,高水平的規劃設計創造最適宜人們居住的環境。通過住區空間布局的合理化和科學化,形成生態環境優秀住區、山水景觀優美住區、功能質量優良住區、人居文化上乘住區等。以人為本的原則出發,建筑與環境相融合,從以前的實用性居住環境向舒適性居住環境發展,使居住和住區滿足人們的各種生活需求。住區以居住為中心,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應該圍繞住區布置。一般居住樓的投影面積所占用地面積的比例(密度)應控制在30%以下;綠化用地一般應超過35%。有的別墅居住區的綠化率達到50%以上。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布置綠地,科學地布置中心花園、分區中小公園、組團綠化、屋旁和路邊綠化,公共服務設施適當靠近居住區域,方便居民使用。

    人們除了要求住宅具有美觀的造型、合理的房間布局、良好的室內環境和良好的室外環境,還需要保證住宅空間的適應性、安全性、地方性。為了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和適應市場的要求,根據不同家庭類型、不同經濟收入、不同生活模式,為人們提供不同面積標準、不同平面布置的住宅。在滿足居民對平面布局的不同要求相愛,采用靈活可辨的大空間結構體系。大柱網的框架結構體系和板柱結構體系應用于經濟發達的地區,一般地區采用縱墻承重體系。按照不同等級安全要求保證底層疏散出口的數量、消防電梯的設置、防煙前室的設置通風排煙措施等,符合高層住宅防火設計的要求。在住宅設計的時候要考慮當地的地理氣候、生活習俗、文化傳統等,確定建筑的造型、立面、色彩和細部處理。在繼承優秀建筑文化傳統的時候,必須了解和研究傳統文化內涵,提取建筑符號和建筑元素應用于現代住宅設計中。充分分析人的因素,以人為本,結合當地的社會環境、文化修養、生活習慣,設計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居住空間。

    住宅在滿足人們基本生存條件的情況下,應該讓居住空間成為發展空間、享受空間,設置藝術培養、健身鍛煉、文化娛樂等空間,讓住戶舒適享受、視覺享受、身心享受。確定人在住宅中活動所需的空間、確定家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和其使用范圍,依據室內光照設計、室內色彩設計、視覺最佳區域,住宅空間的環境心理學等相關的人體工程學,充分利用這些人體工程學理論合理地進行設計。住宅設計中要保證不同住戶、不同時期的使用要求,可以靈活分隔和重組居住空間。可以將廚房設計成開敞式或辦開敞式,減少固定的墻體,保持室內空間的流動開敞,讓居住空間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根據當地區域的氣候條件,爭取較好的朝向作為臥室、起居室等,以便獲得較多的日照和較好的通風環境,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衛生情況。

    三.總結

    國民經濟的發展帶動人們生活水平,合理、創新的規劃設計帶動完善、符合居住標準的適宜居住環境。在“以人為核心”的設計觀念和“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政策下,提高居住環境,創造綠色環保生態性住宅,為人們提供舒適、安全的居住空間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馮高磊,論住宅戶型設計,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第6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居住區;空間環境;影響因素;創新設計

    1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的影響因素

    1.1人的需求因素

    人是居住區的主體,人對居住區空間環境的需求直接影響到環境的規劃設計。為此,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需按照居住者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進行設計,滿足居住者的不同需求,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同時,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還要強調人文關懷,不僅要方便居民出行、戶外活動、鄰里交往,而且還要照顧老弱病殘,提供安全保障措施。

    1.2環境可持續發展因素

    可持續發展是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的基本要求,也是確保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相協調的重要原則。在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中要保護建設地段原有的自然人文環境,有效控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確保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還要在環境設計中減少能耗、節約能源,使用環保型材料,提高居住環境質量,從而促進居住區空間環境更加舒適、環保、生態。

    1.3精神文化因素

    居住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遵循地方傳統特征和區域文化內涵,理解當地民眾的心態特征,用環境設計手法表現地方文化內涵,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在環境設計中還可以通過融入地方人文、歷史、文化特色來突出居住區的風格特點,提升居住區空間環境的文化品味,從而確保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與城市文化系統相契合。

    1.4老齡化社會因素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對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在環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完善社區老年文化教育、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等設施,使環境設計能夠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點。如,戶外休閑活動空間的設計要有利于避開強風、日曬,盡量減少陡斜的坡道、步道設計,在地面上做好相應的防滑處理;由于老年人的體質較差,在室外活動時不能久站,所以要合理設計庭院中的座椅等等。

    1.5物業管理因素

    在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中要處理好與物業管理之間的關系,結合物流管理公司的規模確定居住管理片區的劃分,便于物流管理公司開展分區管理。道路交通是物業管理的重點,所以在居住區環境設計時要體現道路的交通特性和輔助功能,組織好垃圾運送路線、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等,為規范開展物流管理提供便利條件。此外,居住區環境設計還要根據物業管理公司提出的設施配備要求確定公共設施布局設計,根據居住空間領域的層次性進行居住區綠化布置設計,以便于日后物業管理活動有序開展。為此,在居住區規劃設計階段,設計人員要與物流管理人員進行交流協商,結合物業管理需求進行設計。

    2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創新

    居住區的空間環境設計包含的內容較多,是一項復雜且系統的工作,除了需要考慮相關的影響因素之外,還必須體現出設計的創新之處,鑒于此,下面本文從空間結構布局、建筑結構、交通綠地、公共設施、景觀小品等幾個方面對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進行論述。

    2.1居住區空間結構布局的創新設計空間群是由多個空間組合而成的完整空間序列,在對居住區進行空間結構布局時,可將其視作為一個空間群,利用其中各個空間的內在聯系,既能使空間在對比中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又能借助空間彼此的相互滲透,來增強空間本身的層次感,這是空間布局的一大創新之處。

    2.1.1前導空間。對于居住區而言,其室外的空間層次劃分較為明確,這為空間序列的完整性設計提供了條件,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可將居住區的入口作為前導空間,并在各個主要入口處設置小區標志,同時將地面空間布置成為停車場或是小型廣場,由此可以引導居民進入到小區當中。在前導空間結構布局中,應對入口對景的設置加以注意,既可將中心綠地作為對象,也可將公共建筑作為對景,借助周圍綠化,并采用虛擬現實對比的手法,使居住區入口這一前導空間的構圖更加完整、景觀更加豐富。由此能夠讓從入口進入小區的居民感覺到親切。

    2.1.2公共空間。由居住區入口的前導空間進入后,便到了空間序列的中心,即居住區公共空間,它是整個居住區空間環境的精華之所在,空間結構布局時,可在該位置處設置一些公共建筑,如托兒所、中老年活動站、健身中心等等。在建筑造型的設計上,應當以色彩明快為主,注重室內外環境的結合與過渡,使這個公共空間成為居住區居民交往、休閑、觀賞、活動的中心地帶。

    2.2建筑結構的創新設計

    在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中,建筑結構設計是重中之重,也是整個設計的關鍵環節。常用的住宅群空間組合形式如表1所示。表1中給出的這幾種空間組合形式各具優缺點,在具體設計中,應對每種形式的優點加以合理利用,對其不足之處進行妥善處理,以多樣化的住宅群體組合形式為主,通過空間形狀、布置形式、平面外形等方面的變化,體現建筑結構形式設計的創新。住宅建筑空間環境設計的創新之處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上:

    2.2.1協調性。想要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居住區空間環境,就必須著眼于整體性設計,從單體設計到群體規劃要盡可能做到連貫一致,同時,居住區內的建筑風格應當與城市總體格調相協調。因此建筑設計除了要充分考慮功能和衛生要求之外,還要體現出建筑本身的個性特點,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氣氛,使建筑結構有周圍大環境相協調。

    2.2.2組合變化。在對居住區內的建筑群體進行設計時,應當本著造型新穎、風格協調、布局合理且富有變化的原則,同時在建筑平面和空間組合設計上,可以按照建筑的使用功能、環境特點以及結構布設的可能性,對建筑空間進行適當處理,使整個空間組合體現出主次分明、布局均衡的特點。具體設計中,可以采用長-短、點-條、拼接等手法,并在低層建筑群中適當設置一、兩棟高層建筑,由此不但能夠使建筑群體更加富有變化,而且還能形成不同的院落空間格局。在建筑結構外部型體的處理上,應對裝修、色彩、陽臺等形式的選擇予以重視,盡可能使住宅的入口富有一定的變化,從而形成錯落有致的居住空間,這有助于增強居民之間的安全感和親切感。

    2.2.3景觀滲透。可在住宅建筑的不同方位上設計入口,借助建筑上的特殊部位,如底層、轉角等,創造室內外空間環境。同時,可適當增加一些輔助功能,如利用建筑底層架空層作綠化或是停車場等;屋頂可以采用坡屋面設計,由此不但能夠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而且還能防止屋面積水滲漏等問題的發生。

    2.3交通綠地的創新設計

    2.3.1街路的空間比例。在居住區中,街路屬于線形空間,設計時,可以按照街路所處的不同空間位置,將之歸入到相應的空間層次當中,同時,要對街路空間的比例予以重視,設計要點如下:順而不穿、通而不暢;要有利于居住區的空間環境布局;不得影響到居住區外的城市交通;要明確分級;做到多功能協調統一。

    2.3.2公共綠地。在對居住區公共綠地進行設計時,可以選用規則式、自然式或是混合式。規則式具有莊嚴、雄偉的特點,但從其整體形式上看,缺少活潑和自然的因素;自然式是以模仿自然生態環境為主,不刻意追求莊嚴和對稱,國內絕大部分居住區采用的都是這種布設形式,它可以結合地形條件,并采用相應的園藝手法,在有限的地面空間中,創造出理想的綠色效果;混合式是上述兩種形式的結合,兼具它們的優點。

    2.4公共設施的創新設計

    公共服務設施是居住區內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體包括教育、醫療、文體、商業服務、金融、市政公用以及行政管理等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應當以居住區內的人口數量作為主要依據,同時,還應與居住區的功能特點和空間結構布局緊密聯系到一起,與住宅和街路綠化同步建設,借此來滿足居民多層次的物質生活需要。公共服務設施的設置應當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針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增設一些新的內容,使其能夠滿足老年人對公共服務設施的使用需要。

    2.5景觀小品的創新設計

    以使用性質為分類依據,將居住區環境小品分為以下幾類,如表2所示。

    2.5.1圍墻

    圍墻的設計要保證圍墻具備防止外人闖入和屏障視線、風沙和噪聲的功能,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美觀性。在圍墻設計中要充分考慮視覺效果,使材料與細部構造產生的線條、圖案能夠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

    2.5.2雕塑

    雕塑應設計在居住區空間內的花壇、入口、草地等處,根據周邊的環境確定雕塑的形式、體量、造型、色彩,確保雕塑與環境相協調。在雕塑類型的選擇上,可選擇介于抽象與具象之間的雕塑,彰顯居住區的現代感,并且還能夠引起人們的遐想,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

    2.5.3水體景觀

    在居住區環境中,可靈活設計噴泉、泳池、人工湖等水體景觀,利用水體的流動性營造安靜宜人、回歸自然的氛圍。在庭院環境設計中,可圍繞建筑物設計成一線彎彎的水面,通過水體的流動起到導向作用,構建多層次的庭院景色。在居住區環境小品設計時,要突出小品的使用功能,以及與環境的協調性,緊密結合綠化系統、建筑群體和道路交通,對小品進行合理布局,使環境小品具備實用性、藝術性和時代感。

    3結語

    綜上所述,居住區作為人們生活和居住的場所,其空間環境設計尤為重要,在具體設計中,除了要充分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之外,還應當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從而使居住區空間環境的功能性、觀賞性、生態性達到協調統一,為居民構建起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曹曉明.居住區景觀空間環境設計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8):59-61.

    [2]林耕,張天宇.老齡化社會中的居住區步行空間環境設計[J].工業建筑,2013(6):85-87.

    [3]李偉星,馮柯.以人為本的居住區公共空間環境設計[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1):93-94.

    [4]張燦.城鎮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分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5):49-50.

    [5]朱新捷.居住區公共空間設計中引入建筑物理環境評價的嘗試[J].上海城市規劃,2013(6):89-91.

    [6]徐躍銘.基于人性化的居住空間環境設計探討[J].中國建材科技,2015(6):25-27.

    第7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中小戶型;住宅;設計要點;基本原則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一、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基本原則

    基于前文中小戶型住宅居民居住需求特點及行為空間使用分析,本章在進行空間組織設計研究前,總結前人研究資料,歸納出四條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原則:節地、緊湊、舒適和適應性。這些原則將指導設計的具體研究。

    1、節地原則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土地資源更是緊張。如今,我國正進行著高速城市化發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城市土地資源日趨緊張,住房問題凸顯。政府為此大力發展節地型住宅,并出臺了“90/70”政策,來確保我國住宅建設能夠可持續發展。

    中小戶型住宅設計最先應當實現節地性原則。規劃方面在保證住區環境的前提下,提高住區容積率,合理增加建筑密度、提高建筑層數。建筑方面則應當降低建筑層高、減小戶型面寬、加大戶型進深等。

    2、緊湊原則

    中小戶型住宅受到建筑面積的限制,為滿足居民豐富的居住行為需求,就要合理選擇功能空間配置,在保證必要行為活動空間的基礎上壓縮功能空間面積,減少不必要的交通空間,優化戶型組合方式,減少公攤面積。

    3、舒適原則

    中小戶型住宅在縮減戶型面積的時候,不代表減少住宅功能空間數量,不應引起住宅功能的缺失。“小”不表示不舒適,居住舒適度并不完全和住宅面積呈正比,當功能空間面積超過其適應值時,空間使用效率便會下降,形成空曠感,相反,面積也不能小于行為活動空間的最小值,這回影響行為活動的正常進行,也會帶來空間壓抑感。因此,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師應做到“減面積不減功能,小面積合理舒適”的要求。

    中小戶型設計中,應該嚴格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充分考慮設計住宅面向人群的居住需求特征,合理配置功能空間、明確分區、綜合考慮采光、通風及朝向等因素,提高居住舒適度。

    4、適應原則

    居民在住宅中生活,而生活則是活動的、變化的。居民的居住行為需求也是不斷變化的,如工作勞累一天晚上需要舒適溫馨的就寢空間,而休息日則需要明亮寬敞的起居空間,當戶型面積有限的時候就需要空間面積的相互轉化,以適應不同的需求;從長遠來看,居民家庭有著生命周期的變化,從單身到結婚生子,再到小孩成長離巢,各個階段對住宅功能空間有著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中小戶型住宅設計要在有限的面積中布置靈活的空間,適應居民變化的需求。

    二、中小戶型住宅設計要點

    1、健康性

    人類具有社會性,交往是居民正常生活行為之一。公共交往空間設計的合理性和舒適性關系到居民鄰里關系、社區凝聚力和歸屬感的形成。 中小戶型住區人口密集,公共交往空間人流量大,應當合理利用居住區里的中心綠地、住區入口空間等布置設計容量較大的公共活動空間。住宅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要做到統籌兼顧,健康性是第一位的,其他方面的追求都不能以犧牲健康性為代價 。

    健康性住宅有別于綠色住宅和節能住宅。綠色住宅和節能住宅強調的是資源的利用,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而健康住宅強調的是居住者的健康,與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

    健康性包括住區環境、居住空間、空氣環境質量、熱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光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等方面的健康。交往行為也有一定的私密性,相比較大型的廣場景觀,小環境的營造更能形成舒適有趣的交流空間,如圖一小型水景和較小的高差設置可以打破住區空間的平面感,很好的提升住區空間的豐富性。

    圖一

    2、實用性

    (1)功能分區合理

    功能分區要合理:住宅內部空間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有公共性的和私密性的,有動的和靜的。在設計中盡可能處理好它們的功能關系,做到動靜分區、公私分離、潔污分離,這是住宅使用功能良好、居住舒適的先決條件。在進行合理功能分區時,平面布置緊湊,相關房間聚集,戶內活動互不穿行他室,沒有交叉。室內流線順暢、交通路線便捷,交通面積集中、緊湊、減少干擾,突破單純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積的綜合利用,提高室內空間利用率。

    流線的便捷盡可能避免過于曲折,并減少穿越。廚房盡可能與入戶門近一些以方便進出減少污染,并與餐廳緊密相連。客廳的使用空間要保持穩定,減少中間的橫穿,通過合理確定門窗洞口位置以及洞邊到墻邊的寬度,為家具、設備的布置創造有利條件。

    (2)輔助空間設計

    廚房、衛生間等輔助空間的設計要細致,廚房、餐廳、輔助陽臺最好“三位一體化”,有一個小的服務陽臺,便于雜物放置在小陽臺上,但是如果廚房直接到陽臺開門犧牲了操作臺面就不是很實用。考慮到冰箱入廚及微波爐、洗碗機、電烤箱等廚房家電的日益普及,烹調中煎、炸、煮、煲分工日益明細,廚房的面積宜適當擴大。

    (3)儲藏空間設計

    半預留式儲藏空間,是指在毛坯房中在平面中預留出儲藏空間的位置,由二次裝修完成壁柜設計。但由于預先考慮好儲藏空間位置,做出一部分壁柜墻體,使二次裝修較為簡單易行,由于此類嵌入式儲藏空間可以有效地取代家具,相比家具更具隱蔽性,減少家具的使用對室內空間完整性的破壞。利用閑余空間及墻角設置儲物柜,充分發揮可利用空間及墻角余地設置吊柜、吊櫥、轉角櫥、落地柜、夾櫥等,結合裝修可以滿足儲藏要求還可起到不同風格的裝飾效果。盡可能用組合櫥柜替代隔斷、隔墻。在中小戶型中,應當多做考慮,能夠不砌實墻的地方、住戶可能更改的地方、能在裝修中用隔斷壁柜分隔的地方都盡量少砌實墻。

    3、靈活性

    靈活性是指建筑設計以及結構和管網的布置可以為戶內的靈活布置和可改造創造必要的條件。一般住宅設計的靈活性可以從盡量減少固定隔墻著手,以某套型平面為例(圖二),敲掉了主臥和次臥之間的隔墻,做成了通長衣柜,衣柜里的衣物有很好的吸音作用;敲掉了次臥和走廊的隔墻做成了儲藏柜和工藝品陳列柜;敲掉了廚房和餐廳的隔墻做成了酒柜和儲藏柜、安裝了雙扇玻璃推拉門,改廚房L 型布置為U 型布置,門與柜子同寬,推開門便是開敞廚房,透明的玻璃門又正好與柜子渾然一體;敲掉了共用衛生間與盥洗室的的隔墻安裝了磨砂推拉門,夜間使用借用盥洗室的燈光,衛生間的隱秘性更強。敲掉這些隔墻增加了大概2 m2的有效面積,這些隔墻在設計和施工時亦可不做。

    圖二

    4、經濟性

    首先要以良好的整體布局和建筑朝向布置作為建筑節能的基本措施,多爭取南北向布置。在單體平面設計上,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體形系數及外窗面積。建立溫度分區規劃,建立一個通暢直接的自然通風體系,住宅內部空間盡量連續順暢,確保每個居室的各個方位點有良好的通風。陽光,溫度要求高的主要房間放在受外界影響較小的位置,要求低的房間如廚房、衛生間置于北向或平面凹槽處,以此在不增加投資的前提下,改善空間的溫度穩定和舒適效果。

    臥室是以夜間睡眠為主,白天的活動很少在此進行,大部分時間是空著,其向南還是向北,有無直接日照,對于建筑節能而言差別不大。在滿足通風采光,保證窗戶的氣密性和隔熱性的要求下,臥室不向南不影響建筑節能。而起居室已成為家居生活的核心,如果起居廳向南,白天有充足的日照,室內的自然熱環境較好,可以明顯節約采暖和空調的耗能。衛生間與衛生間或廚房鄰近,便于管線共用,節省投資。

    結束語

    隨著城市人口對住房需求的增長,中國快速城市化發展的今天,中小戶型住宅的發展和推廣是解決城市人口居住問題的突破口。中小戶型住宅成為越來越多工薪階層的選擇。不斷探討創新中小戶型設計理念,優化設計,提升其品質,對我國住宅建設的長遠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建和,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研究[M],華中建筑,2004

    [2] 朱昌廉,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二版)[M],1999

    [3] 趙冠謙,中小戶型住宅套型設計探討[J],中國住宅設施,2008,01

    第8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關鍵詞:高層;住宅小區;環境;建筑設計;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較快,城市發展比較迅速,為了緩解人與地兩者之間的矛盾,必須建設容積率較高的小區,即高層住宅小區。高層住宅是解決城市用地緊張的重要方法,目前多數高層住宅的設計缺點是過于注重空間容積率,而忽視環境設計,所以對高層住宅設計合理性的探討必將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

    1高層住宅小區設計應注重的環節

    1.1交通

    人、車流線和數量的增加加劇了城市人車爭道的亂象,汽車的增加不僅占用空間而且污染環境。理想的設計會竭力避免流線的交叉并增加人的通行機會,盡量減少和改善車輛對環境的影響。

    1.2 綠化

    建筑物的建設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綠地,理想的設計可以改善綠化、降低植被被破壞的程度,甚至通過立體的綠化措施創造出更富趣味的綠化場所。

    1.3能源

    不斷擴張的城市規模,特別是居住小區的增加,勢必增加城市的水、電、氣、暖的用量,同時加劇了城市處理污水的壓力。理想的設計應把節能措施作為重要的設計原則,減輕資源環境壓力。

    1.4城市功能

    無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壞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理想的建筑設計應增加居民獨自活動空間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1.5空間

    有趣或是適當的空間吸引人們在其內駐足、休憩。這種空間應該是有活力的、動人的場所。“一個社會公共機構的空間必須不僅容納人群的活動,而且還應該更好地促進公眾的活動,因此應該促使這些空間轉變為我們所能接受的有意義的、值得改變的空間。”

    2.高層住宅小區的環境設計

    2.1優化戶型設計

    住宅小區戶型設計要求住宅空間功能明確,布局合理,室內空間舒適,便于裝修。小區住宅空間設計的關鍵是平面設計,其設計效果直接決定了樓盤未來的市場前景。單元設計每棟設三室一廳(可改三室兩廳)、二室一廳、一室一廳等平面組合,戶型面積從40m2到120m2左右,符合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每個房間都能做到自然通風采光,陽臺中考慮洗衣機為止及晾衣設施,餐廳與客廳連接,在細節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各種電器的位置,使居室環境潔凈舒適。力求在相對有限的空間內做到使用功能完整合理化,為人們提供既經濟合用,又靈活豐富的戶型空間。

    2.2創造舒適的居住空間

    住宅內生活的舒適性取決于不同的功能空間既要有較好的聯系,又有相對的獨立性,居住空間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進行布置,做到“動靜分離”、“潔污分離”和“食寢分離”等。功能空間尺度的適宜性是居住舒適度的必要條件之一,住宅內各個功能空間比例合理,在滿足住戶對空間面積盡量大的前提下,保證室內絕大部分空間光照、通風效果良好,便于進行家居裝修裝飾,使空間組合恰當舒適,帶來家的溫馨的感覺。

    功能空間的私密度是居住舒適度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入戶設置過渡空間可避免開門見廳;外廊式住宅應避免外廊對其靠近房間的視線干擾,塔式住宅要注意前后套房間的對視、斜視現象;廳內應盡量減少臥室門的數量,注意衛生間門不應向廳等等。居住空間的舒適性能激發對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2.3切實注重環境設計

    傳統的綠化理念依靠單調刻板的植樹種草已無法滿足現代人對居住環境提出的更高要求,現代更多人地追求自然化的宜人環境。因此在設計住宅小區整體性時,貫穿以自然為本,實現住宅區環境景觀與住宅設計、建筑空間的有機結合,兼顧高層住宅的建筑特點,體現人文環境的一致性,合理開發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護原有的地區環境。

    3 高層住宅小區的平面設計

    樹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將平面布置的藝術性和實用合理地完美結合。住宅建筑群和小區空間按由北往南逐漸降低,中間向東西兩側逐步降低的次序進行布局,注重空間聯系,平面設計盡量降低斜向,力求方正;合理分期開發,布局各類建筑用地,以形成安全、舒適、高效、優美的居住環境。

    3.1住宅小區的設計應做到層次分明,布置得當,突出空間布局的結構特征和內涵。住宅小區在保證居住舒適為主要前提條件下,同時要盡量做到交通、園林綠化、醫療、文化娛樂和體育等功能區域合理布置在周圍。

    3.2“園林式的小區道路和人車分流系統”是“以人為本”設計思想的主要體現。園林式的羊腸小徑蜿蜒有趣,聯系各個景觀節點,是一條景觀軸線,步移景異,美景盡收眼底。小區以地下停車為主,地面停車為輔,行車道沿小區的外緣線布置,除消防車外其余機動車輛不得在小區內通行。人車分流的設計既保障住宅區內的環境指數和安全性,又要降低噪音帶來的不良影響。整體布局設計除滿足通風、采光,保證消防安全等要求外,還要使得絕大部分住宅用戶在取得好朝向的前提下均可享受到住宅區內的園林景色。

    4 高層住宅小區的交通組織設計

    根據高層住宅附近地形特征,充分考慮人車分流,地下停車的概念。人流主入口與車輛次入口分開,避免相互交叉相互干擾,車行主干道采用柔性路面,駛入車輛由次入口直接進入地下室,盡量減少機動車對小區造成的污染。消防車道設于園林當中另行標記,留有一定硬質鋪地設計和回車道,可直達各單元住宅,保證快捷、安全、方便。住宅內一切交通均嚴格秉承先人后車的宗旨,旨在創建祥和、安全的居住環境。

    5 高層住宅小區的綠地規劃設計

    綠地規劃系統由公共綠地、道路綠地、宅旁綠地和公共設施附屬綠地等四類系統組成,綠地規劃統籌居住宅小區的用地布局和建筑布局,形成以集中綠化系統為主,分散塊狀、點狀分布為輔的綠化系統。

    公共綠地以小區級公共綠地為主。住宅區內中心花園由主題綠化群搭配園林小品,主題綠化群包括綠地、草叢、花卉和樹群,園林小品由石徑、綠蔭、假山、噴泉、亭臺組成,營造出一個由住宅區步行帶進入中心花圈進行休憩及娛樂活動的園林環境。

    小區的綠化環境強調綠色園林、休閑設施與樓宇建設的結合。園林綠化布置合理搭配各類物種,充分體現各種植被的生態價值,層次分明,由外及內透視整個綠化體系,樓宇之間的綠化庭院形成多層次的立體綠化空間。住宅區廣場的園林式布局采用硬鋪地和草地的剛柔結合,以植草板作為兩者的過渡,使得環境不會過硬或過軟。在嘈雜的城市環境中使居住者盡量感覺到遠離塵囂,自然清新的景觀。

    6 結語

    綜上所述,鑒于當前城市化建筑的發展,高層小區住宅建筑現已成為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我們設計人員在進行高層住宅建筑設計時不僅需充分考慮住宅環保、環境、布局、空間、經濟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時還需充分考察高層住宅區的地區環境,進行系統分析,使設計的住宅小區在滿足現階段居住和生活要求的前提下,更能使人們在單調的鋼筋混凝土中滿足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要求,從而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志豐.高層住宅小區的建設設計[J].中華建設.2013(2)

    第9篇:居住空間設計要點范文

    1.城市酒店式公寓與傳統商務酒店的差異:商務酒店的居住者頻繁更替,其核心產品為客房,輔以餐飲、娛樂等設施;在室內設計方面功能劃分也比較單一。以標準客房為例,不設客廳、廚房、工作區等功能區域,只有臥室和衛生間。而城市酒店式公寓的功能較為齊全,多以4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相比傳統標間有更大的空間,客廳、廚房、臥室、衛生間一應俱全,有居家的格局、良好的居住功能以及家居化的裝修風格和軟裝配飾,物業管理同時提供家居式的服務,更增添了家的味道。

    2.城市酒店式公寓與普通民用住宅的差異:普通民用住宅一般具有較為完善的功能布局,因人們長期生活在其中,需要配置足夠大的儲藏空間,在室內設計方面一般也是以業主的喜好和習慣來設計,人的個性因素對其影響較多。此外普通民用住宅缺乏統一的商業、金融、商務等配套設施和酒店服務管理。而城市酒店式公寓一般都為精裝修房,公寓面積受到一定限制,裝修模式較為統一,同時還具備酒店式星級服務和家居式溫馨管理,例如24小時送餐、社區聚會、幼兒看護等,相比普通民用住宅的物業服務更加完善、內容更多、更加人性化。此外,酒店式公寓還兼具辦公和居住兩大功能,居住模式更加個性化和自由化。

    二、城市酒店式公寓的室內設計要點

    (一)居住空間的功能劃分

    城市酒店式公寓作為穩定的居住建筑形式,功能空間應滿足基本的居住要求,具體應包括以下區域:休息區、工作區、儲藏區、獨立的衛生設施(包含梳洗區)、廚房操作區、餐區等,并提供相應的家居設施和電器。標準層的室內凈高應不低于2.6米,采光面寬應達到3.6米。目前城市酒店式公寓的基本戶型多以一居室、兩居室和三居室為主。以南京市場為例,一居室所占比例最高,占59%,其次為兩居室和三居室,分別為24%、15%。一居室的套型格局是以酒店式的客房為主要居住體系,但功能區域分割得更細致,客廳、臥室、餐區等全部配套設施都集中在一個大房間內;無獨立廚房,廚房操作區一般設置在入口走道處;配以獨立的衛生間,衛生間的設置一般是馬桶、洗手臺、淋浴區的標準三件套。其特點是各個功能區域互相穿插,戶型緊湊。而多居室的套型格局是將客廳與臥室分置于不同的房間中,平面布局相對比較自由,可以考慮設置單獨的工作室,而在主人房的設置中,盡可能地考慮設計衣帽間。總之,城市酒店式公寓大多數為中小戶型,在劃分功能空間時,應充分體現其功能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房型布局應緊湊靈活,充分利用室內空間布置功能,減少戶內消極空間的面積,減少公共面積的分攤。居室套型設計可以靈活分隔,以適應不同層次和生活習慣的居住者。以南京的木馬公寓為例,該項目西鄰南京大學,東北接東南大學,南望新街口現代建筑群,北覽鼓樓北極閣風光帶,可遠眺紫金山、玄武湖,是城市核心區域極其稀缺的高檔公寓項目,占地874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1024平方米,共32層,為精裝修、酒店式服務物業。單室戶型27-40平方米,兩室兩廳戶型53-75平方米,是城市中央板塊建設專家——長發地產開發的項目。其最小商務單室戶型僅有27平方米,卻包括了臥室、起居室、廚房、洗手間、陽臺等多種功能空間,臥室與起居室布置在一個大空間里,廚房結合入口空間設計成開敞式,空調機位在陽臺上,整個戶型布局緊湊靈活,空間無局促感。

    (二)風格的設定

    酒店式公寓作為商業住宅的高端產品,面對的是眾多高品位的消費群體,室內裝修的標準費用一般都在2000元/平方米以上。墻面多采用墻紙或高檔乳膠漆;地面多為木地板鋪設;窗戶采用中空鍍膜玻璃;廚房配備整體櫥柜和固定電器;衛生間配備高檔馬桶、洗手臺、淋浴房或浴缸三件套。具體到公寓室內設計風格的設定則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其室內設計風格應該區別于傳統酒店式客房,應摒棄多余的復雜裝飾,注重設計的細節,旨在營造溫馨、高品質的“家”的氛圍。因此在設計上一般以簡潔的表現形式來滿足現代人對空間環境感性的需求,將時尚氣息和實用主義相統一。如天花板多以平頂為主,或通過大面積的材質差異來進行簡單界面處理;墻面色調要統一,運用鏡面、不銹鋼等材料來提升墻面的質感。目前的城市酒店式公寓多以現代簡約風格和北歐風情為主。由于酒店式公寓住戶的個人需求不盡相同,所以在設計時應采取動態的彈性原則,對于不同戶型的設計格調進行適當地調整,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在設計中還應遵循整體有機原則,酒店式公寓是個復雜的大系統,其公共區域和每個單元之間相互關聯影響,因此在設計中要有整體概念,做到協調統一,材料選用需遵循親和力強、家居性、舒適性和實用性的原則。

    (三)軟裝飾設計

    軟裝飾設計包括家具設計和陳設設計,每一件優秀的家具和陳設品都不僅是一件簡單的用來滿足功能需求的工業產品,而更應該是一件藝術品。家具和各種陳設物品的擺放所呈現出的形態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室內整體的風格,尤其是在統一標準的精裝修空間內,軟裝飾的搭配對整個空間的氛圍營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城市酒店式公寓的軟裝飾設計應注重以下幾點:

    1.控制好尺度感。尤其是中小戶型中的家具尺度一定要與整個空間大小相匹配,不能一味地追求奢華的效果。

    2.色彩搭配要和諧。可用小面積的對比色進行點綴,設計師要利用微妙的色彩特性來增強設計的效果。

    3.遵從主從與重點原則,避免過度裝飾落入俗套。在居室裝飾中,視覺中心是極其重要的,人的注意范圍一定要有一個中心點,這樣才能造成主次分明的層次美感,這個視覺中心就是布置上的重點。

    4.注重品質,追求意境。通過軟裝設計將所要表達的意境呈現在整個空間內,使得整個空間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

    (四)配套設施的設計

    酒店式公寓最大的特點就是酒店式管理和家居式服務,因此其配套設施應齊全,設計應注重品質和細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城市酒店式公寓大多位于建筑綜合體中,因此應有與之配套的商業中心、娛樂中心、寫字樓、酒店等。

    2.應設置高級別的安全保衛設施,最好有四道系統:第一道為電視監控系統,第二道為門禁管理系統,第三道為防盜報警系統,第四道為巡更系統。

    3公寓大堂的面積應在300平方米以上,且具有接待和休息兩大功能,設計風格應具有開放性和現代感。

    4.采用中央空調系統,分戶計量,房間溫度可獨立調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四虎高清成人永久免费影院|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成人乱码一在线|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777精品成人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一级毛片成人午夜|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亚洲成人一级片|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免费成人网| h成人在线观看|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免看**一片成人123|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