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纖維的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列名便歸列名;沒有列名歸用途;沒有用途歸成份;沒有成份歸類別;不同成份比多少;相同成份要從后。
沒有成份歸類別
世間之物,萬千種種,再大再全的《稅則》也不可能將所有進出口貨品全部包括在內。為此,《稅則》中編入了大量的“保險性”的子目稅號,即“其他”。雖然在《稅則》中子目定義表現為“其他”,其實這類子目只能存在于確有實在定義及實際范圍的貨品中。即《稅則》中的“其他”所含內容,一定是與本品目或子目稅號相關聯的內容,即“其他”所包含的內容,必須屬于該品目、子目所示貨品的類別。如:子目4421.9090________其他,品目44.21所示內容為:其他木制品,品目本身所包含的內容已顯含混,其他木制品,可以理解為,第44章其他品目未涉及的木制品,應全部包括在本品目中。《稅則》顯示,在本品目所含的子目中已對木制衣架、木制卷軸、紆子、筒管、縫紉用線軸明確列名,因此,子目4421.9090的“其他”可以包括很多種木制品,例如:木制牙簽、木制船櫓、木制搓衣板、木制路標、木制蜂箱、木制狗屋等。又如:子目3604.9000,品目36.04所示內容為“煙花爆竹、信號彈、降雨火箭、濃霧信號彈及其他煙火制品”。在該品目中,子目3604.1000已有限定內容,即列名具體的煙花、爆竹。而子目3604.9000就可以理解為該品目所示內容除煙花、爆竹以外的其他商品。例如抗冰雹火箭、抗冰雹彈、農業用煙霧發生器、航拍閃光彈等。本文所述的“按類別歸類”的方式,是在按“列名”、“用途”、“成份”無法歸入適當稅號時才能使用,即按類別歸類的方法應從其“列名”、“用途”、“成份”之后使用。另外,按“類別”歸類時,必須與“用途”、“成份”歸類方法結合使用。因此可以說,按“類別”歸類的方法是在“用途”、“成份”歸類方法基礎上綜合而成的。所以,它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一種歸類方式。對貨品按類別進行歸類,關鍵在于了解貨品的類別屬性,然后按其屬性歸類。
例一, 動物血型試劑
分析得知,該貨品的用途是用來化驗某些動物血型的試劑。《稅則》中,品目30.06包含有“血型試劑”。通常我們應當理解,30章的藥品,包括了人用與獸用。因此,動物血型試劑應屬于“血型試劑”類,將其歸入3006.2000 。而不可將其錯誤歸入3002.9090 。
例二, 祛風壯骨酒(不含瀕危野生成分)
分析得知,該貨品是用中藥材泡制的藥酒。屬于中藥酒類,因此,祛風壯骨酒應歸入3004.9051 90 。
例三, 真空吸塵器(供飼養牲畜用)
分析得知,該貨品是專門供飼養牲畜用的吸塵器,且工作原理與我們一般家庭使用相同,即利用真空原理吸塵。因此,其用途屬性應當屬于農業,園藝,林業,家禽飼養業等用的機器類。歸入8436.8000 ,切不可將其歸入8509.1000的家用吸塵器。
例四, 木制墨線斗
分析得知,該貨品是木工、瓦工專門用來劃線的工具,工作原理是將拉緊的浸滿墨汁的線彈在工作面上。因此,其用途屬性應當屬于劃線的工具類。歸入9017.2000 。
例五, 汽車內胎氣門嘴
分析得知,該貨品是專門供汽車輪胎打氣的氣門,作用有兩個:其一,將壓縮空氣或氮氣通過該氣門充入汽車輪胎;其二,防止汽車輪胎內的氣體泄漏。工作原理與單向閥門相類似。因此,其用途屬性應當屬于單向閥門類。歸入8481.3000(B) 。
下面將以例題進一步說明該種歸類的方式。
例題一,化纖制高炮偽裝網
歸類步驟:
1. 貨品分析
成份:化學纖維
加工方式:由化學纖維制的繩編結而成,其上還應加有偽裝物并染成偽裝色
用途:高炮陣地偽裝用;其他偽裝用
品名:偽裝網
2. 品目歸類
查閱《稅則》,沒有發現其有具體列名,因此,無法以“列名”方法歸類。根據簡易歸類方法的適用順序,應以“用途”、“成份”或“類別”歸類方法歸類,若以“用途”歸類方法歸類,可以發現其貨品的用途屬性并未顯示為專用性,所以,不能按“用途”歸類;若以“成份” 歸類方法歸類,查找第56章章目為:……線、繩、索、纜及其制品,可以試將該貨品歸入本章。品目56.08顯示為:線、繩或索結制的網料;紡織材料制成的漁網及其他網。顯然沒有所需要的“化纖制高炮偽裝網”。最后再以“類別” 歸類方法歸類,通過對該貨品的分析可知,偽裝網應屬于其他網類,而本題給出的貨品所用的材料應屬于紡織材料。因此,該貨品應能夠歸入本品目的適當稅號。
3.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本例說明,按“類別”歸類方法歸類,必須結合“用途”、“成份” 歸類方法,對所需歸類的貨品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產生與《稅則》稅號5608.1900相吻合的貨品歸類語言,即由化纖繩結制成的類似網料的其他網。這其中包括:尼龍繩編結的足球門網、尼龍絲制的漁網片(注意:漁網與漁網片加工程度不同,化纖制的漁網應歸入稅號5608.1100,而化纖制的漁網片則應歸入稅號5608.1900)。若該貨品的成份改為“棉線繩編結的舞臺背景網”,則應按類別歸入稅號5608.9000。
例題二,化學纖維制無紡地毯
歸類步驟:
1. 貨品分析
成份:化學纖維
加工方式:無紡形成
品名:無紡地毯
2.品目歸類
無紡地毯,雖然名義上稱其為地毯,實際上是一種化學纖維制成的鋪地材料。該種地毯多供展覽會作為臨時布置展廳使用。其具有價格便宜、使用壽命短、欠美觀等特點。根據成份及加工方式,可以得知,無紡地毯并不是采用簇絨、植絨等加工方式加工而成的,而是采用無紡加工方式加工而成的。即使采用這樣的加工工藝,產品的基本用途特征,已顯示為鋪地制品類別的屬性。因此,可以按“類別”歸類方法歸類,將其歸入第57章品目57.05。
3. 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綜合分析該種地毯的材料、用途、加工方式,應按鋪地制品類別歸入稅號5705.0020。
例題三,純棉布縫制的拋光盤
歸類步驟:
1.貨品分析
成份:純棉
材料:純棉布
加工方式:層疊縫制
品名:拋光盤
2.品目歸類
通過上述對貨品的分析,得知該貨品屬于紡織制成品類,其加工方式是將純棉布一層一層地壓在一起并用繩縫合在一起,然后安裝在布輪機上,用以對各種材料的制品拋光,因此是一種具有專門用途的紡織制品。通觀《稅則》查找層壓紡織制成品。第59章的標題中已顯現為:……或層壓的紡織物;工業用紡織制品。因此,我們應在該章中找出適當品目。查閱第59章章注釋七(二)所示內容得知,其已明確指出“拋光盤”應歸入品目59.11。
3. 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拋光盤”雖然在《稅則》中沒有具體列名,但根據其構成的材料及貨品特征,可以將其歸入第59章的層壓紡織制成品類。同時根據本章注釋七(二)所示,品目59.11所包含的貨品范圍:本章注釋七所規定的作專門技術用途的紡織產品及制品,就很容易將其歸入本品目。經仔細研究該品目中的各子目條文,只能按“類別”歸類的方法,將該貨品歸入本品目中的子目9000,即稅號5911.9000____“其他”。
例題四,绱鞋用帶眼的錐子(賤金屬制)
歸類步驟:
1.貨品分析
材料:鋼鐵
特征:帶眼的錐子,具有類似縫紉針的作用,手工工具
用途:縫、绱鞋或縫制其他物品用,鉆孔
品名:帶眼的錐子
2.品目歸類
通過上述分析,該貨品應具有三大特征:其一,貨品材料為鋼鐵制品。雖然該題目并未給出其構成材料,但根據一般常識知道绱鞋的錐子應該由鋼鐵制成,這樣才能具有一定的強度和韌度。其二,绱鞋用的錐子并且前端帶眼。帶眼的錐子雖然仍具備用于鉆孔的特定用途,但是由于其前端增加了針眼,又使其具備了能夠引線縫合的功能,使之既有鉆孔的功能又有穿引縫合線的功能,類似平常使用的縫紉針。其三,屬于一般常見的賤金屬制成的手工工具。根據這些特征,首先應將其歸入鋼鐵制品類。因此,應試歸入第73章:鋼鐵制品。查閱該章各品目,其品目73.19條文為:鋼鐵制手工縫針、引針、鉤針、刺繡穿孔錐及類似品……經過分析,帶眼的錐子,其功能應與各種縫紉針、刺繡穿孔錐相類似,因此可以初步將其歸入本品目。
3.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品目73.19中沒有“绱鞋用帶眼錐子”列名,因此應該結合該貨品的具體特征,即類似縫紉針的鋼鐵制品,將其歸入“刺繡、穿孔錐及類似品”相應子目,其應歸入稅號7319.9000____“其他”。
例題五,绱鞋用不帶眼錐子(賤金屬制)
歸類步驟:
1.貨品分析
材料:鋼鐵
特征:不帶眼的錐子,具有類似鉆孔工具的作用,手工工具
用途:鉆孔
品名:不帶眼的錐子
2.品目歸類
根據例題四所述內容及上述對該貨品的具體分析,例題五與例題四的根本不同點在于貨品特征不同,即例題四為帶眼的绱鞋錐子,其主要功能是既能鉆孔,又能穿引縫合線(繩)。而例題五與之不同點根本在于是未開孔的錐子。顯然,未開孔的錐子只有鉆孔功能,而沒有穿引縫合線功能,所以,其應當屬于簡單的賤金屬制成的手工鉆孔工具。若仍將其歸入品目73.19,顯然貨品歸類語言與品目所示內容無法吻合。通觀《稅則》其他章目,第82章:賤金屬工具、器具、利口器、餐匙、餐叉及其零件,該章的章目已顯示出賤金屬工具。那么無眼的錐子能否歸入該章呢?分析得知,無眼錐子由鋼鐵(即賤金屬)構成已得到認可,其用途主要是在绱鞋過程中將鞋面與鞋底同時按一定尺寸要求鉆孔,以便縫合,或者在其他工作中對工件進行鉆孔。根據對該貨品的用途分析,由于該貨品是制鞋業一種常見的專用工具,其應屬賤金屬工具類(第82章),而不應屬于賤金屬雜項制品(第83章)。那么,應將其歸入第82章哪一個品目呢?查閱第82章所有品目,品目82.05包含“其他品目未列名的手工工具;……”;品目82.07包含“手工工具及機床的可互換工具,……”。仔細分析該品目及其所包含的子目條文,無法將“無眼錐子”歸入品目82.07。因此,應重點分析、選擇82.05品目中的相關條文及相應子目號。
3.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品目82.05中顯然沒有“錐子”列名,那么根據其功能為手工绱鞋用的鉆孔工具,不難將其歸入稅號8205.1000:鉆孔或攻絲工具,也就是無眼的錐子應屬于鋼鐵制鉆孔用的手工工具類。
例題六,不銹鋼制煙灰缸
歸類步驟:
1.貨品分析
材料:不銹鋼
特征:具有實際使用價值,而非觀賞價值
品名:煙灰缸
2.品目歸類
該題貨品非常簡單,只是一種不銹鋼制成的常用物品,而且該產品多使用在家庭。那么,按其加工程度,已屬于賤金屬制成品。《稅則》中與該貨品相關的章目只有第73章:鋼鐵制品,及第83章的賤金屬雜項制品。查閱第83章全部內容,無法找到與之相適應的稅號,因此,應將歸類的重點放在第73章相關品目。只有品目73.23涉及到“餐桌、廚房或其他家用鋼鐵器具及其零件……”。煙灰缸,根據其盛裝煙灰的實際使用價值的這一用途特性,無法將其歸入餐桌、廚房類鋼鐵制品。因此,應將其歸入其他家用鋼鐵制品類。
3.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根據其成份及類別,應將其歸入稅號7323.9300,即家用不銹鋼制其他章目未列制品。
不同成份比多少,相同成份要從后
“不同成份比多少,相同成份要從后”是對“沒有用途歸成份”的擴展,也是對其的補充。“沒有用途歸成份”中的“成份”應該理解為貨品的完全成份或主要成份。而“不同成份比多少,相同成份要從后” 中的“成份”應該理解為貨品是按重量計或按濃度計各種成份所占比例多少。這里所謂的成份比例應按客觀、實際、共同認可的比例,也就是僅適用一般物質的含量比例。這種比例所涉及的物質可以理解為相對某種元素、物質的純狀態。這是因為世間很難找到單純物質、元素的存在。例如,即使含金量為99.999%的黃金,仍有雜質存在。
“不同成份比多少”,其意義在于兩種以上元素、物質所構成的貨品,應按其中的主要成份歸類。例如,按重量計羊毛占51%,腈綸占49%的紡織面料,應按羊毛紡織品歸類。“相同成份要從后”是指當貨品由兩種(類)元素、物質所構成時,若兩種(類)元素、物質按重量計或按濃度計各種成份所占比例相同時,應按該兩種(類)元素、物質在《稅則》章目、品目、子目的先后位置,按其位置靠后的稅號歸類。例如,按重量計羊毛占50%,腈綸占50%的紡織面料,應按合成纖維從后歸類。歸入第55章:化學纖維短纖相應稅號,而不應將其歸入第52章:棉花。因為,在《稅則》中的化學纖短纖維所屬章目在棉花所屬章目之后,所以,應按化學纖短纖維所屬的第55章歸類。實踐中,“不同成份比多少,相同成份要從后”的歸類方法,主要適用于紡織品類、金屬制品類的歸類,但有時仍有例外,在按該方法歸類時應當加以注意。同時在使用過程中,還應當注意的是,該歸類方法必須與“按成份歸類”方法結合使用。該歸類方法也是對《歸類總規則》三(二)、(三)條文的具體應用。
例題一,混紡府綢(按重量計算,含棉40%,人造短纖維30%,合成短纖維30%,已染色)
歸類步驟:
1.貨品分析
成分:棉40%,人造短纖維30%,合成短纖維30%
加工方式:機織、已染色
品名:混紡府綢布
2.品目歸類
通過對該貨品的分析得知,該貨品由天然植物纖維(棉花)與化學纖維(人造短纖維,合成短纖維)混紡機織染色而成,并且其中天然植物纖維占40%,化學纖維共占60%,顯然,該紡織品應按化學纖維類紡織品歸類。如果該貨品僅是按重量計棉占40%,人造短纖或者合成短纖占60%的紡織品,按人造短纖或者合成纖維短纖歸類已屬正確,也符合《歸類總規則》三(二)的規定,即“不同成份比多少”。但是,現在要進行歸類的貨品的特殊性在于,其中的化學短纖維成份,既包括了合成纖維,也包括了人造纖維,并且兩者在該貨品中所占的成份比例相同。根據《歸類總規則》三(三)的規定,相同成份應從后歸類,即“相同成份要從后”,應根據《稅則》排序,選擇相對靠后的稅號,即品目號較大的歸類。
3.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根據“不同成份比多少,相同成份要從后”的歸類方法,該題首先要選擇的是與紡織品機織物相關的章目,即第55章:化學纖維短纖。然后,根據“不同成份比多少”的原則,歸入化學纖維制品的品目,但第55章所包含的品目中并沒有“化學纖維短纖”相關條文,而只有品目55.14合成纖維與棉混紡的機織物及品目55.16人造纖維與棉混紡的機織物。根據“相同成份(即本題中人造短纖纖維占30%,合成短纖維占30%)要從后”的規定,該題應選擇品目55.16(品目55.16在《稅則》中的位置比較品目55.14靠后)。再根據該題貨品已染色的加工方式,及人造短纖纖維占30%的狀態,該題應歸入稅號5516.4200 10。
例題二,混紡府綢(按重量計算,含棉50%,滌綸短纖20%,細羊毛18%,桑蠶絲12%,每平方米重180克,已染色)
歸類步驟:
1.貨品分析
成份:棉50%,滌綸短纖20%,細羊毛18%,桑蠶絲12%
規格:180克 / 平方米
加工方式:平紋機織,已染色
2.品目歸類
通過上述分析得知,該貨品是一種由天然植物纖維(棉)、天然動物纖維(羊毛、桑蠶絲)及合成纖維(滌綸短纖)混紡機織而成,并且已染色的平紋面料,每平方米重180克。但其中天然植物纖維占有50%的比例,其他成份共計50%,可知,棉在該機織物中占的比例最大。根據“不同成份比多少”的規定,應將其歸入以棉為材料的機織物的相關章目,即第52章。
3.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查閱第52章相關品目,綜合該題給定的要求:平紋機織、染色,混紡,該題應歸入稅號5210.3100 11。通過上述兩例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兩種貨品都是混紡府綢,但是由于各自所含的成份不同,而依據“不同成份比多少,相同成份要從后”的歸類方法,歸入不同的稅號。
例題三、混紡府綢(按重量計算,含棉50%,亞麻50%,已漂白)
歸類步驟:
1.貨品分析
成份:棉50%,亞麻50%
加工方式:機織,已漂白
品名:混紡機織物
2. 品目歸類
通過上述分析得知,該貨品是由兩種比例相同的天然植物纖維,即棉、亞麻混紡而成,并且進行了進一步的漂白加工。根據《歸類總規則》三(三)規定,本貨品應歸入相對靠后的品目,也就是“相同成份要從后”的歸類原則。查閱《稅則》章目可知,棉機織物在第52章,其他植物混紡纖維、紙紗線及其機織物在第53章。根據兩種成份所占比例相同這一特征,該機織物應按亞麻機織物,歸入第53章相應品目,即品目53.09。
3.簡易歸類方法適用
根據“相同成份要從后”的規定,及該題的貨品特征及加工程度(機織府綢、已漂白),應將其歸入稅號5309.2120 21。
例題四,禮品餐具(由一把不銹鋼制的切肉刀、一把切點心刀、一把水果刀及一把不銹鋼制的鍍金湯勺、一把不銹鋼制的芥茉匙、一把不銹鋼制的奶油刀組成,成套包裝)
歸類步驟:
1.貨品分析
成份:賤金屬
加工方式:其中的一件貨品為鍍金
特征:成套包裝
品名:禮品餐具
2.品目歸類:
根據對上述成份、加工方式、特征的分析得知,該貨品屬于賤金屬類的餐具。經查閱《稅則》我們可以發現,第82章:……利口器、餐匙、餐叉及其零件。因此可以在此章中查找相關品目。品目82.11條文:有刃口的刀及其刀片,不論是否有鍍金(包括整枝刀)……若將上述貨品歸入品目82.11,可以看出,該品目中的子目號8211.1000――成套貨品,但該稅號中的貨品定義僅包括有刃口的刀,而不包括無刃口的奶油刀及湯匙、芥茉匙等。再查閱該章品目82.15得知,無刃口的奶油刀及湯匙、芥茉匙等屬于該品目所含范圍。因此,不能將該貨品歸入稅號8211.1000。查閱第82章章注釋(三):由品目82.11的一把或多把刀具與品目82.15至少數量相同的物品構成的成套貨品應歸入品目82.15。由此可知,本題貨品中品目82.11所包含的貨品與82.15所包含的貨品各占一半,可以理解為“相同成份要從后”。根據以上章注釋,應將該成套包裝的禮品餐具歸入品目82.15相應稅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以下簡稱《稅則》)第56章對絮胎、氈呢、無紡織物分別給出了相應四位品目,具體分布為5601(絮胎)、5602(氈呢)、5603(無紡織物)。由于此3種物品在原料使用、加工方法以及外觀形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很容易讓人產生混淆,引起歸類上的差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擬對這3類商品的相關知識進行簡單介紹,在分析其相異性的基礎上結合《稅則》對其HS編碼的確定進行探討。
1 相關商品知識介紹
1.1絮胎
絮胎是由粗梳紡織纖維網或氣流成網法紡織纖維網數層相疊,然后壓緊以增強纖維的抱合力制得。其外觀呈極為蓬松的柔韌海綿狀,厚度均勻,其中的纖維層很容易分離(圖1)。
絮胎一般由棉纖維或人造纖維短纖組成(也有部分企業使用羊絨生產羊絨絮片),可經針刺、漂白、染色、印花等工序加工;其主要用于襯墊、衛生、室內裝飾、包裝材料等方面,例如:衣服襯里、墊肩、首飾盒飾面、被褥胎料以及衛生巾、嬰兒尿布等。
1.2氈呢
氈呢通常是把數層紡織纖維(通常是粗梳纖維網片或氣流成網法纖維片)相互疊層制得。疊層網片要預先經濕潤處理(一般用蒸汽或熱肥皂水處理),然后施以重壓及摩擦或打呢,使纖維相互連結,成為厚度均勻的呢片(圖2)。
氈呢一般由羊毛或其他動物毛作原料,也有用這些動物毛與其他天然纖維(如棉纖維)或化纖(如粘膠纖維)的混合物作原料。其主要是利用了毛纖維在受熱、加濕及攪拌作用下,表面鱗片的縮絨性使纖維相互聯結和糾纏而制成的。
氈呢可以經針刺、染色、印花、浸漬、涂布、包覆、層壓,或用紡織紗線或金屬絲加強;可用于制衣、帽、鞋、鞋底、鋼琴音錘、裝飾制品等;同時,氈呢還是一種吸聲、吸熱性能很好的材料,因此也可作隔音、隔熱等技術用材料。
1.3無紡織物
無紡織物又稱無紡布、非織造布等,國標GB/T 57091997《紡織品非織造布術語》對無紡布的定義是定向或隨機排列的纖維通過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前述方法的組合而相互結合制成的片狀物、纖網或絮墊(圖3)。
非織造技術是一門源于紡織,但又超越紡織的材料加工技術。它結合了紡織、造紙、皮革和塑料四大柔性材料加工技術,并充分結合和運用了諸多現代高新技術,如信息技術、計算機控制、等離子體等,是一門新型的交叉學科。不同的非織造工藝技術具有其相應的工藝原理,但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具體的工藝過程來描述,一般可分為以下4個過程。
(1)纖維選擇。無紡織物纖維的選擇基于以下幾個方面:成本、可加工性和纖網的最終用途。纖維是所有無紡織物的基礎,大多數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都可用于無紡織物材料。
(2)纖維成網。將纖維形成松散的纖維網結構稱為成網。此時所成的纖網強度很低,纖網中纖維可以是短纖也可以是連續長絲,這主要取決于無紡織物成網的工藝方法。成網的工藝方法主要有干法成網、濕法成網、聚合物擠壓成網三大類(圖4)。
(3)纖網加固。纖網形成后,通過相關的工藝方法對纖網所持松散纖維的加固稱為纖網加固,它可以賦予纖網一定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外觀。纖網的加固工藝可以分為三大類:化學粘合、熱粘合、機械粘合(圖5)。具體加固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材料的最終使用性能和纖網的類型,有時也會組合使用兩種或多種加固方式以得到理想的結構和性能。
無紡織物現以廣泛地應用到環保過濾、醫療、衛生、保健、工業、農業、土木水利工程、建筑、家庭設施及生活的各個領域。
2 相異性分析
5601(絮胎),5602(氈呢),5603(無紡織物)可以統稱為纖維制品或非織造類織物,它們有別于第11類50-55章的機織物。機織物是由纖維紡成紗線,然后再由紗線經過經、緯交織而成的;而5601-5603的纖維制品則是由定向或隨機排列的纖維直接制成織物,中間省去了紡紗這一工序。現結合這3種物品的商品知識,對其相異性進行分析。
2.1原料選擇
絮胎一般由棉纖維或人造纖維短纖組成;無紡織物所用纖維可以是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也可以是短纖(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或化學纖維長絲;氈呢通常選用羊毛或動物毛作原料,有時也用這些動物毛與其他天然纖維(如植物纖維棉等)或化學纖維的混合材料作原料,可以說原料使用的不同是氈呢與無紡織物或絮胎的最大區別。
2.2加工方法
在加工方法上,這3種物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一個纖維成網的過程;所不同的是在對纖維網的處理上,有一定的差異性。絮胎是將纖維網數層相疊,僅僅通過壓緊的方式以增強纖維的抱合力制得;氈呢也是將數層纖維網相疊制得,與絮胎相比所不同的是,它的層疊網片要先經過濕熱處理,然后利用毛纖維的縮絨性進行摩擦和打呢制得;無紡織物的加工方法則要更為復雜一些,它有一個纖網加固的過程,具體的加固方法主要取決于材料的最終使用性能和纖網類型。由于此3種商品的纖維網采用的加固方法不同,直接造成了絮胎的纖維層極易分離,而氈呢和無紡織物則要結實得多。
2.3外觀形態
由于此3種物品不是經過經、緯交織,而是由纖維直接在各個方向成形而成,因而它們形成的織物表面沒有紋路。絮胎由于是采用壓緊的方式制得,其外觀呈極為蓬松的柔韌海綿狀,厚度均勻。氈呢由于其使用的主要原料為動物毛,其外觀顯得比較厚實;又因為其主要是利用了毛纖維表面的鱗片纏繞而使纖維握持在一起的,其呢片厚度比較均勻。無紡織物采用的原料、加工工藝的多樣性,決定了其外觀、結構得多樣性。
2.4用途方面
絮胎主要用于襯墊(例如墊肩、衣服襯里、首飾盒飾等)、包裝材料或衛生制品方面;氈呢可用于制衣、帽、鞋底、鋼琴音錘等,也可以作各種專門技術用途。無紡織物則廣泛應用到環保過濾、醫療、衛生、土木水利工程、建筑、家庭設施及生活的各個領域。
3 歸類探討
絮胎、氈呢、無紡織物這3種物品在具體歸類上來說比較符合第11類第二部分商品(第56-63章)的歸類特征。首先是根據商品的具體特征確定其所在章及四位品目,然后再根據制成該物品的纖維材料確定其所在章、四位品目下的具體子目;對于混合材料制成的,則先按商品的基本特征歸人相應的章、四位品目,然后再根據混合材料歸類規則確定具體的子目。
無論是5601的絮胎,還是5602的氈呢或是5603的無紡織物,其不論是否漂白、染色、印花均應歸入各自原有的品目。對于氈呢和無紡織物,其還可以經過浸漬、涂布、包覆或層壓,只要浸漬的物質或制劑不是第33章的香水或化妝品、品目3401的肥皂或洗滌劑、品目3405的光潔劑、品目3809的織物柔軟劑等。
如果氈呢與無紡織物僅作為承載介質的商品,其應歸入其他相應的稅號,如以氈呢或無紡織物為底的砂布及類似品,歸入品目6805;以上各點的歸類詳細說明可具體參見第56章的章注一。另外,5601的絮胎與5602的氈呢和5603的無紡織物在歸類方面還有一定的區別,主要體現在5601的絮胎包括其制品,而5602及5603的氈呢和無紡織物,則不包括其制品;相對5601的絮胎,5602、5603稅號商品包括從大幅氈呢(無紡織物)上裁剪先來但未經其他加工的長方形(包括正方形)的氈呢(無紡織物)。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絮胎制品歸人品H5601,而氈呢和無紡織物的制品則應按制品的基本特征歸入相應的章,如氈呢或無紡織物制的衣服應歸人品目6210項下。
1.1貂及貂絨纖維
貂,屬于食肉目,鼬科,形似家貓,體重約一公斤,體長大約40厘米。貂皮屬于細皮毛裘皮,輕柔結實,色澤光潤,毛絨豐厚,皮板優良。用貂皮制作成的皮草服裝,雍容華貴,是理想的裘皮制品。貂皮素有“裘中之王”的美稱[1]。貂絨纖維保暖、豐厚、蓬松是十分高檔的紡織服裝原材料。貂絨織物手感柔軟,風格獨特,絨面豐滿,具有柔、糯、滑、軟、輕、暖、爽的特性,保暖性好,質地優良,吸濕性好,能自動吸濕,具有良好的排汗作用,且光澤自然,深受消費者歡迎[2]。通常,雖然羊絨制作的衣衫具有保暖性強、穿著舒適、絨面豐滿、手感柔軟、滑糯的獨殊風格,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市場需求也不斷加大,但是,羊絨資源十分有限,而且價格昂貴[3]。貂絨纖維與山羊絨具有相似的特點,而且光澤更好,保暖性好,并且貂絨纖維的價格要比羊絨纖維低得多,因而使用貂絨纖維紡紗,既可以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又能達到毛衫具有羊絨產品的風格和手感,能滿足人們對羊絨制品風格的追求,因而貂絨纖維產品順應了當前市場的需求和發展。
1.2貂絨纖維的切片分析
采用切片分析,顯微鏡下成像時可以看出,貂絨纖維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組成貂絨纖維的實體為皮質層和髓質層、毛干外部有鱗片層組成。貂絨纖維縱向的磷片方向一致,鱗片較厚,呈柳樹芽狀[4]。
1.3長度及細度
紡織纖維的長度是影響纖維紡紗加工、織造性能和使用價值的重要因素,反映了纖維本身的品質和性能;纖維的細度與紗線、織物以及服裝的服用性能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細度對可紡紗線的線密度及紗線的均勻度有很大的影響[5]。我們使用顯微鏡投影儀法對貂絨纖維的細度進行測試,采用了手排法測試纖維的長度,并將其與山羊絨進行了對比。
1.4纖維密度
通過資料[5]可知,貂絨纖維和山羊絨的密度分別,貂絨纖維比山羊絨還要輕盈一些。
2貂絨纖維成紗的生產工藝流程
貂絨纖維可與其它多種纖維混紡,如羊絨、化纖等。在粗梳毛紡流程上生產粗梳毛紗。和毛梳毛細紗絡筒并筒倍捻絡筒。B262和毛機KYOWA四聯式粗紡梳毛機KYOWA粗紡走錠紡細紗機ESPRO-M絡筒機TBS-36C并線機VTS-09倍捻機ESPRO-M絡筒機
3生產過程油劑和抗靜電劑控制
3.1生產工藝過程中所加油、助劑
正確合理地選擇和毛油品種并采用合適的加油量,是提高粗梳毛紗紡紗性能的重要條件。本次生產使用和毛油注意如下事項:和毛油采用的油水比應根據季節和貂絨纖維的實際回潮率而作調整;控制加油后纖維含油率在1.2%~1.3%。紡紗過程中,因纖維與纖維之間,纖維與與機件之間因摩擦而產生靜電現象,給紡紗帶來困難。因而在毛纖維中加入適當的油劑。和毛油加入毛纖維后能提高纖維平滑性,保持纖維與纖維之間、纖維與其它機械部件之間較小的摩擦系數;降低和減少纖維生產加工中的產生靜電;使纖維具有一定平滑性和良好的抱合力[6]。
3.2紡紗過程中靜電的控制
紡紗過程中難免會產生靜電,然而我們這批紗在原料中就加入了抗靜電纖維,所以在紡紗過程中已經有一定的抗靜電能力,再加上我們通過添加助劑來控制靜電。此次我們添加的助劑是順滑靈和抗靜電劑,加油方式采用噴霧式,增加回潮,減少靜電,恢復纖維彈性。采用抗靜電劑為平平加。
424Nm貂絨混紡紗的生產與控制
4.1生產原料構成
將貂絨纖維進行適當處理后以一定比例與綿羊絨、化纖等混紡,在降低紡織原料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貂絨纖維纖度細,長度短,強力也偏低,可紡性能也較差。故依據各種纖維的性能特征,我們開發設計了多種原料的混紡紗,就能充分發揮貂絨纖維的優良性能,既能彌補貂絨纖維的性能不足,又能極大地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貂絨纖維混紡紗線的性能優良,除具有絨毛纖維的優良性能外,還具有化學纖維的優良特性,且編織性好;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過與其它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進行混紡,不僅保留了貂絨纖維保暖、華貴、舒適的特性,又兼具有了天然纖維良好的手感和化學纖維(錦綸)的耐久性能,從而大幅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服用性能,擴大了產品的應用價值,進一步開拓了貂絨纖維在毛紡領域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價值[3]。
4.2成紗質量測試
24Nm貂絨混紡紗的質量測試,貂絨混紡紗的開發,為可用于生產各種織物,尤其適合開發針織產品,貂絨產品風格與山羊絨針織品的風格相近,而且價格低,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5結束語
當前紡織原料的發展現狀,包括數量、結構以及特征等要素都發生了較大變化:紡織原料在紡織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所發揮的作用也開始不同以往。因此,工業化生產狀態下的紡織原料利用現狀,包括使利用原則、利用手段以及利用效果等,都需要重新審視。
在材質類別方面,天然纖維用量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天然纖維占比持續降低(2011年為36%),化學纖維用量穩定增長(2011年為64%),特別是棉纖維占比目前已經低至28%。
在長絲、短纖方面,在世界纖維消費總量中,長絲的比重保持上升態勢(2005年,占比30%,2011年,占比超過40%),其中,滌綸長絲已經占到纖維消費總量的28%左右。在短纖維消費結構中,天然纖維與再生纖維素纖維雖仍占主導地位,但比重持續下降,2011年占比為66%。
在纖維性能方面,特色原料質量大幅下降。例如,轉基因抗蟲棉單纖維纖度增粗,成熟度下降,強度下降:近10年來,蠶繭的繭層率從38%下降到目前的25%:羊絨卻從平均直徑16.5μm增至18μm:苧麻纖維平均支數應在Nm 2500以上,而現在一般苧麻纖維的平均支數僅為Nm 1200。另外,功能性纖維質量不穩定現象也很常見,表現在纖維功能不穩定,或者與商業宣傳不相符,或者沒有適用的檢測標準來表征,或者模仿創新只顧其表,不顧其里。
除了關注纖維資源本身之外,還要關注消費市場的變化,進而實現對纖維資源的優化利用。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大趨勢與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新主張,使得紡織原料所扮演的角色也在順應轉變,因此對紡織材料的優化利用是今后紡織產品開發工作的重要關注點。
在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大背景下,對紡織原料的認識與利用也需要轉變思路,紡織材料作為產品開發與生產的一個必然要素,已經開始突破其本身的“原料”范疇,具有了更多屬性。這些屬性除去為產品帶來材質依托之外,還會在產品的功能屬性、市場屬性、社會屬性上為產品帶來新的賣點。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材料的概念被導入越早,說明材料在這一產品中的重要性越強。
探析紡織材料的發展方向,可以發現,品質與時尚性仍是紡織材料的基本訴求,今后將會繼續注重產品功能性,更加突出產品生態性,更加關注產品生命周期,強調資源循環利用。
【關鍵詞】化纖行業;節能減排;標準;體系建設
引言
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化纖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大國,進而明顯提升其競爭實力。但是受到原料成本、宏觀調控以及國際金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嚴重緊缺的能源和日益嚴重的溫室效益,不得不加強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以及建設節能減排體系,才能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順應時代的要求和發展。
1 有色纖維系列節能減排的標準
在生產化學纖維的過程中,會將色劑注入其熔融狀態來加以著色,這是制成有色纖維的直接方法,也就是紡前著色。化學纖維的紡前著色不同于常規的染色機理,化學纖維是在聚合體中均勻地分散著色劑,再通過紡絲成形,纖維中的著色劑就會被固著在其中,而常規則是完成纖維紡織后再進行著色的。自2008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對有色纖維系列標準的制定計劃進行了批準,在之后的不斷努力下,也已FZ/T 54030(54031、54005、54006、54022)等有色纖維系列的標準,并也得到了實施。并且在系列標準的制定期間,結合了廣大化纖企業的建議,以及有色纖維系列產品所具有的原液著色不褪色的特征,將耐皂洗色牢度的項目與指標增設在了該標準中。而且紡前著色的方法所具有的眾多優點,使其印染污水零排放的目標得到了實現,其中包括:可以連續進行著色和紡絲;著色均勻,且具有較好的色牢度,使常規纖維褪色問題得到了解決;生產周期也相對比較短,成本不高等,最關鍵的一個優點就是該方法將纖維、胚布以及紗線的后續染整工藝省略了,進而使其資源得到了有效節約。
2 陽離子染色改性滌綸系列節能減排的標準
為了順應國家調整產業結構的進行的重要節能減排的新材料中包括、陽離子染料改性聚酯切片等系列產品。這是利用利用了常規PET聚合中,將硫酸基團的CDP以及第三單體加入其中的基礎上,再將含有羥酸基團亦或者是其他的柔順性基團的ECDP加入其中所形成的產品,容易進行陽離子染料的上染。陽離子染料所具有的優點包括齊全的色譜、鮮艷的色澤、低廉的價格以及簡單的染色工藝,使其得到的染色纖維變得更加的鮮艷亮麗。相比于普通的滌綸纖維,其物理性能方面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例如具有較高的吸濕性,能抗靜電和起毛起球,其中紗線的斷裂強度是在2.5 CN/dtex~3.3 CN/dtex范圍內,說明其強度低,而且在熱性能方面也具有穩定的熱收縮率等。而且因為該系列的產品具有較高的染料吸凈率,使其印染廢水的排放得到了大幅度的減少,又因為其染色條件不是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也降低了能源的使用,可以說是紡織化纖行業中應該得到推廣的節能減排產品,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為了讓該系列產品得到持續健康發展,進而進行陽離子系列標準的組織和制定,包括:《陽離子染料可染聚酯切片》、《陽離子染料可染滌綸低彈絲》等等。在經過不斷努力之后,也已完成3項行業標準,并加以和實施,其中包括:FZ/T 51003-2011、FZ/T 52011-2011以及FZ/T 54037-2011。而且在該系列標準中,還根據產品特性進行特性考核項目及指標的設置,例如回潮率、上色率以及比電阻等多方面,用來對纖維的熱收縮率、抗靜電性能以及吸濕性等特性加以表示,進而為其品質的評判提出了科學依據。
3 再生滌綸纖維系列節能減排的標準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創新,在標準化技術的支持下,高品質并且能耗低的滌綸產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滌綸短纖維等聚酯產物帶給人們生活舒適的同時,其帶、廢絲等廢棄物也隨之得到了增長,并且嚴重危害了環境,這也是當前人們所關注和需要加快解決的一個社會問題。資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是當前在減碳中普遍適用的一種方法,但是對于回收和利用聚酯廢棄物中的再生資源也是該行業中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也開辟了新的經濟發展的資源途徑。在化纖行業中的紡織品上已經廣泛應用的再生方法,即把PET纖維的廢料以及廢棄瓶通過篩選、粉碎、清洗以及除雜干燥等程序,進行滌綸纖維的再制造。其中針對一等品產品的要求包括有:再生滌綸預取向絲、牽伸絲以及低彈絲的標準技術,可以用數量為1噸的PET瓶片可以進行噸數在0.95左右的再生PET纖維的生產,在這其中可以節省的石油是6噸,所節省的填埋空間也大約在3m3,而且同等數量的前衛制造,采用該種技術與石油方法所排放的CO2至少會減少70%以上,這無疑是紡織化纖行業中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對紡織化纖節能減排標準體系的建設中和實施中,不僅僅使其生產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大量能源也得到了節約,還保護環境,同時還為眾多生產企業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進而促進了化纖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杰,陸秀琴,張新民. 建設紡織化纖節能減排標準體系的實踐與探索[J]. 質量與標準化,2011,11:23-26.
[2]邵蔚.加大成熟節能環保技術推廣力度 2013年度全國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會議召開[J].紡織服裝周刊,2014,02:26-27.
第一秘訣:不含偶氮。早在2002年,上海紅富士家紡公司就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提出不含偶氮印染,與美國杜邦公司合作生產“360°防螨墻”健康睡眠床品,在市場消費者中引起強烈關注。紅富士家紡公司由此踏上“生態家紡品牌之路”。
據介紹,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質最多的一類,廣泛用于多種天然和合成纖維的染色和印花著色,偶氮染料中有20多種芳香胺類物質,此類物質是致癌物,長期接觸,危害健康。
第二秘訣:低甲醛。許多消費者只看重床品的花型花色好不好看,現今的床品花型都很豐富,好看,但重視花型只是一方面,更應該重視床品的健康與安全。許多人不知道,一些漂亮的花型面料與印染有關,有些面料中函甲醛,國家規定的標準是成年人小于75毫升、兒童小于20毫升,紅富士公司印染嚴格控制在10毫升左右,這在業內目前還是第一家做到。
第三秘訣:PH值。安全健康的床品面料對PH值也有控制要求,PH值在5-6.5之間屬中性,在此之外的面料都是不合格的。紅富士面料一直將PH值控制在這個范圍印染,用于親膚的染化來生產,因此面料手感好,柔軟舒適,具有親膚特點,觸感舒服。
第四秘訣:不縮水。如何做到不縮水,這是面料在印染中需要解決的工藝問題,紅富士采用先進的預縮工藝處理,尺寸變化率達到先進水平,做到產品不縮水。
第五秘訣:不褪色。多年來紅富士采用先進印染工藝,色牢度達到優等品4級,每批次產品經過濕磨牢度和干磨牢度測試均達到優等品要求,產品保持色澤鮮艷不褪色。
第六秘訣:不起球。紅富士擁有自己的印染廠——幸福紡織科技公司,擁有4個火口燒毛,用正反兩面火口燒,因此能做到面料不起球,但有的廠家面料只通過一個火口燒,很難做到不起球。
第七秘訣:不上漿。紅富士產品印染不上漿,重點關注面料棉紗的等級,用等級好的棉紗面料,看上去與使用后的兩種效果是一致的。
第八秘訣:亞健康。如何有效解決亞健康狀態?紅富士研發生產了有機鍺床品,其原理通過納米級微膠囊技術植入纖維,被人體有效吸收后,促進血紅細胞生成,促進血液循環,進而促進人們精神面貌的改變。通過有機鍺床品睡眠后,神清氣爽,工作積極性也大為通過,對生活的熱情更足了,人生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第九秘訣:維生素。現代人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年輕美麗,總是舍得花錢尋找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自己保持年輕美麗的容貌。紅富士針對這一人群也開發了維生素床品,通過納米級微膠囊技術植入纖維表層面,為人體在睡眠中有效地吸收了維生素中E、C,可以抗老化,達到皮膚美白效果。但花錢卻很少,只要幾十到幾百元買一套床品即可,愛的女性對維生素床品尤為情有獨鐘,頗受她們的喜愛。
第十秘訣:護脊枕。其實睡覺與床品有關,尤其是枕頭。人體的頭、頸、脊等部位存在不平衡關系,一定程度上造成睡眠不好的客觀因素。紅富士研發生產的護脊枕,是根據力學和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配合專利技術一次成型,具有合適頸椎曲度的枕形,護脊枕枕體的后端為后腦部,其前設有向上凸起的頸椎部,頸椎部前為肩背部延伸段,其特征在于兩者之間為頸上部斜弧坡。這種結構非常合理,完全按人體工程學設計,將人體的頭、頸、脊找到合理的平衡,促進了人體血液的循環,有效第緩解了人的肌理系統,減緩了壓力。根據不同人群制定生產不同規格大小的護脊枕,便于攜帶,出差旅行或住旅館帶在身邊非常方便。
1.1鋼纖維混凝土
鋼纖維混凝土的優點在于抗裂的性能好,且在承受了相應的負荷時變形的能力比較大。裂縫發生時,鋼纖維混凝土的變形是普通混凝土的兩倍多,裂縫發生后,鋼纖維混凝土因兩端有錨鉤,可把裂縫固定來減少混凝土的開裂寬度,從而橋面可以繼續承受外力作用,從某種程度上分析,可以減小變形量。鋼纖維摻入量越大,混凝土的韌性就越大,甚至可達到普通混凝土的30倍。鋼纖維有以下幾種構成形式。
(1)切削成形類
專用的鋼料切削加工成此類鋼纖維,纖維的橫截面是月牙形狀,纖維直徑達0.8mm,界面面積大,材質堅挺,加工時容易摻拌,加至混凝土時不易起團;纖維還要做發藍的表面處理,防止銹蝕。由于纖維界面面積大,一定量的混凝土中加入的鋼纖維根數就比較少,從而確保其穩定的性能、可靠的質量。
(2)膠合類
此類鋼纖維外形為弓狀,矩形截面的截面邊長0.5~1mm,L/D=45~80,相對量較大,外觀顯得細長,加入混凝土能被緊緊地裹住。其結構與訂書釘類似,每根鋼纖維被膠合而成板的形狀,便于運輸和摻合。
(3)剪切類
①平直型類:由軋制薄板的切邊料、沖邊薄板的角料、廢桶料等普通材料剪切成,剪切后一般不做表面處理。剪切類鋼纖維截面也為矩形,其邊長一般為0.3~1.0mm。②異型類:由薄板的邊料剪切而成,橫截面仍是矩形,纖維的邊長約0.4~0.8mm。異形鋼纖維一般包括弓型、彎鉤型、條紋型、凹凸型等。異形鋼纖維在兩端或者全長都做了變形處理,此類鋼纖維混凝土非常適合用于錨固。
1.2化學纖維聚丙烯纖維
聚丙烯纖維是由化學高分子聚合物構成的纖維,外觀為半透明的白色,結構呈網狀或束狀,攪拌于混凝土中時會散成單絲條狀;聚丙烯纖維外徑細,質量輕,不會生銹,不起團。它以聚丙烯為首要的材質,以相應的生產工藝制造而成的高強度束狀纖維;而聚丙烯是一種結晶型聚合物,其耐熱性強,不溶于水,與大多數的化學品(如酸、堿及有機溶劑)不會產生反應;聚丙烯的力學性能也十分優異,其抗拉強度達到33~41.5MPa。化學纖維混凝土中使用的聚丙烯纖維可以是單絲狀也可以是網狀。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功用如下:具有出色的抗裂、抗滲功能,同時還有極好的抗沖擊、抗疲乏性能,較好的耐磨功用等;其次,它還具有較好的抗凍融性、耐腐蝕性及改善混凝土脆性的特征。
2纖維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的運用
2.1鋼纖維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的運用
鋼纖維混凝土是一種新型的復合材料,它優良的抗裂性能、彎曲性、抗沖擊性、耐疲勞性,可以使使用的混凝土厚度較少,伸縮縫的間距加長。鋼纖維所受的應力由纖維的長徑比和界面的粘結強度情況決定,增強鋼纖維在橋梁施工混凝土中的應用效果,首先要適當增加鋼纖維的長徑比,但也不能無限度加大,一般控制在30~100范圍內,比值過大或過小都會使混凝土產生纖維結團或者混凝土的均勻性不合格,從而影響鋼纖維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其次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如加入添加劑來提高鋼纖維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強度。鋼纖維混凝土的性能優良、在施工中比較好操作,同時也很經濟,它在橋梁工程的施工中有很大的作用,尤其隨著道路橋梁工程對建筑施工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鋼纖維混凝土已廣泛地應用于一般道路的路面、橋梁結構、房屋建筑物等工程領域中。尤其是在橋梁的管道工程中,以鋼纖維混凝土制作成的壁厚達到25~50mm的圓管,可以承受相當大的環向拉力和附加荷載。在公路橋梁工程里以鋼纖維混凝土制作成的薄壁連續箱形樑,橋梁面板等,抗彎疲勞壽命長。也可使用于公路或機場路面,其中,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得出,其抗折強度可提高30%~80%,抗彎疲勞強度可提高50%~80%,抗裂強度可提高10%~20%,沖擊韌性可提高2~4倍。
2.2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
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廣泛應用于剛性自防水結構立交高架橋橋面、橋墩、超長結構等領域。在立交橋的橋面板抗裂性研討試驗中,對聚丙烯混凝土進行了相關系列的縮短率測定試驗和縮短應力分析的工作,實驗結果證明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在應用于橋梁工程時,具有較好的阻裂功用。其主要施工應用的過程是:(1)根據每次攪拌混凝土的總量,按照配合比的要求計算每次應該加入的纖維量;(2)接著使用強制式攪拌機將砂石、水泥和纖維進行攪拌,可把原料和纖維一同加入攪拌機,但要保證纖維加在原料中間,先干拌約30s,加入水后,再濕拌30s秒左右,可以使纖維充分地擴散到原料中去;(3)完成后隨機取樣檢測,如果纖維在混凝土中已均勻分成單絲狀,則混合合格,如仍有成束的纖維存在,則要對攪拌時間加長20~30s,才可使用;(4)加入纖維的混凝土同普通混凝土施工的養護工藝完全一致。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有優良的抗裂性能,尤其對混凝土早起縮短裂縫并防止其擴大化具有明顯的作用,聚丙烯纖維的摻入可以使得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增加約為25%~50%。聚丙烯纖維的摻入可以使得混凝土內部的原生裂紋范圍減小、數量減少,在橋梁工程中使用時,纖維的存在可以增加陡峭裂縫尖端應力的會合程度,減小重復荷載下裂縫拓寬時的塑性區域構成,能有效降低外力疲勞危害的累加。
2.3纖維混凝土在橋梁中的具體應用
(1)纖維混凝土橋面鋪裝
纖維混凝土作橋面鋪裝,是纖維混凝土運用最成功、最廣泛的領域。纖維混凝土應用于橋面鋪裝時,混凝土的配比數值同普通混凝土,不同在于用鋼纖維或聚丙烯纖維替代鋼筋網格,在鋪裝橋面時的厚度與普通鋼筋網混凝土的厚度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剪切類鋼纖維混凝土中鋼纖維含量約為75~120kg;聚丙烯纖維混凝土中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纖維的含量約為0.9kg,纖維含量偏多或偏少對橋面工程施工都有影響。與鋼筋網混凝土相比,橋面鋪裝時,纖維混凝土在抗彎折、抗裂、抗疲勞、耐磨的綜合力學性能上比較優異,尤其運用于連續負彎矩的區段和較厚的橋面鋪裝時,其抗裂性能更是更勝一籌。
(2)加強梁體混凝土、改善抗裂性能
宜賓中壩金沙江大橋400多米長的連續橋梁,一般跨徑達20m,主要跨徑達30m。在第一、二步驟的澆注后,還未通車使用時,梁體的底部和側面已有大量明顯的裂紋存在。經檢算,梁體的布筋完全滿足力學性能要求。對橋梁產生的裂紋進行修復的措施,就要從其混凝土材料中著手,首先在橋梁外露面混凝土內加防裂的細鋼筋網;在梁體中加入聚丙烯纖維,含量是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約為0.9kg,經實踐驗證,最后橋梁梁體裂縫的寬度變窄了。
(3)用纖維混凝土進行舊橋加固
長江大橋是一座修建近五十年,跨徑10×40m+8×20m,橋梁全長510m的雙曲拱橋,從前的設計荷載標準已不能適用于現在的交通需要。為了提高橋梁的承載力,補強方案擬采取增加拱肋緣鋼筋和補充澆筑拱背及波谷處的混凝土。對舊橋的加固施工方法是:首先鑿開并露出拱肋下緣主筋和箍筋,在原來的下緣主筋處點焊2-Φ25的新鋼筋,同時在外增加箍筋,最后噴射混凝土封住新加的下緣主筋和箍筋。以往加固施工使用的都是普通混凝土,具有反彈大、損耗量多、加固的效果不好等缺點,采用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噴射后,橋梁加強筋的回彈明顯減少,防裂效果也得到了增強。
(4)纖維混凝土組合橋面板
馬鞍山長江大橋220m+500m+220m鋼懸索橋方案中,擬采用鋼纖維混凝土與鋼組合橋面板,除了橋面與普通鋼板橋面不同之外,截面其余部分兩者均一致。實際應用時,鋼橋面上的鋼板厚度可達13mm,在鋼板頂面直接鋪瀝青混凝土,而組合橋面是將橋面的鋼板縮減至6mm,在鋼板的頂面澆注斤9mm鋼纖維混凝土組合層,在鋼纖維混凝土的表面澆筑瀝青,形成后天的磨耗層。
(5)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應用于鐵路地道橋
鐵路地道橋采用的是框架形式,框架的底板是支撐在基礎上的面支撐平板結構,采用的現澆施工會收到基礎地面的約束加上鋼筋混凝土的約束作用,其收縮應力大容易裂開。地道橋的側墻直接與土體接觸,對混凝土的抗滲性能要求較高。地道橋的頂板在澆筑時會受到側墻的約束而產生較大的收縮應力,在運營階段,地道橋頂板直接承受火車荷載,對抗沖擊和抗疲勞的要求較高。設計中常采用加強鋼筋布置、設置防裂鋼筋網等方法。為保證其特性,可在地道框架結構中使用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利用其優良的抗裂、抗滲、抗沖擊、抗疲勞特性,較全面地提高頂板、底板和側墻各部分的使用性能。
3結束語
關鍵字:制造業;集聚;沿海省份;非沿海省份
一、中國制造業在地理上的集中程度
隨著非國有企業的迅猛發展,中國制造業企業個數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趨勢,同時這些廠商的地理分布在整個制造業布局中始終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在區位選擇上,由于制造業投入高產出高的特點,因此制造業的選址更加會偏向于接近上下游廠商附近,以縮減中間運輸成本。另外,制造業本身對地方財政的高貢獻率也使其在選址上不得不考慮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Amiti and Wen(2001)通過測算三位數制造業在不同區域上的基尼系數,來考察制造業在區域上的集聚程度。基尼系數通常是用來度量收入不平等及生產在地理上的集中程度。測算基尼系數的公式如下:
其中sij、sik是省份j和省份k在工業I中所占的分額,n是省市自治區的個數,si是各省份在制造業I中所占份額的均值。
計算出來的制造業的區位基尼系數值以遞減的順序排出,除去個別年份的個別行業,大部分的數據是完整的。制造業區域集聚程度較高,GINI系數值>0.5的產業就超過了77%以上,僅在2003年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GINI值只有0.39,并未達到出現集聚現象。同時,保留每個制造業最大份額和第二大份額的省份,其中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制造業中,占最大份額的省份基本都是沿海省份,如上海,山東,江蘇,廣東。
通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以上結果與標準的Heckscher-Ohlin模型結果一致。例如一些高度地方化的產業是依靠獨特的自然資源的分布,因此這些制造業產業地理分布高度集中。
第二,相對區域定位自由的產業一般都集中于沿海地區。基尼系數大于0.58以上的產業占有最大份額以及第二大份額的省份都是沿海地區,大致包括廣東,山東,江蘇,浙江,上海,遼寧,可能究其緣由還是因為這些產業具有低交易、運輸成本的特點。
第三,比較數據測算結果,得出:
(1)學術上一般認定GINI系數>0.5的情況下,可以推斷某行業存在較為顯著的集聚現象的特征。由此可推,自2000年到2011年,超過42%的制造業在地里分布上集中度較大。且這些制造業GINI系數平均上升9.94%。最為顯著的產業是有色金屬冶煉制品業,上升幅度達到了27.12%。相反有11個制造業逐漸趨于分散,GINI系數平均下降了5.81%,最為顯著的產業為石油加工業,下降達到13.04%。直到2011年,山東,江蘇,廣東三省成為絕大多數制造業高度集中所在地。
(2)醫藥產業,化學纖維產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GINI系數自2002年漲幅明顯,且一直呈上升趨勢。2005,2006,2007年增長特別迅速,例如醫藥業的區位最大份額的省份從廣東逐漸轉移到山東、江蘇,幾年的趨勢都基本平穩。
(3)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造紙及紙制品業,非金屬礦業,金屬制品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這八個產業通過曲線圖中顯示為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動趨勢,并且達到最高的年份大致保持在2005,2006,2007三個年份。
二、我國制造業產業轉移特征分析
(一)我國制造業轉移的行業特性分析
本節參考中山大學舒元和徐現祥教授的做法,測算平均轉移幅度,以此來分析2000年到2011年期間我國制造業轉移趨勢。平均轉移幅度公式為:
平均轉移幅度=(2011基尼系數-2000基尼系數)/12
按照理論的公式測算,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1)總的看來從2000年到2011年期間我國制造業行業的區位基尼系數出現了一定趨勢的變化。在考察的21個行業中,平均轉移幅度小于0和大于0的行業基本各占一半,我們可以推斷認為我國制造業結構正在尋求最優化發展。
(2)通過傳統制造業的平均轉移幅度在排名上不具有顯著特征,處于中位,并不具有顯著的區域轉移趨勢。例如典型的傳統制造業-紡織業,飲料,食品制造業,轉移趨勢之所以并不明顯,可能和傳統制造業的特點有關,當投訴要素主要集中在基礎勞動力時,隨著產業發展的日漸成熟,產業結構相對成型,企業不會輕易選擇轉移區域來達到成大的盈利,因此轉移幅度便會相對較小。
(3)高技術密集型行業(如專用設備制造業、通信設備、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平均轉移幅度排名相對落后。其主要的緣由為依靠加大的工業基礎本經的高技術產業,其轉移成本巨大,不但需要強大的人力成本支持,同時需要技術科研力量的配套支持,因此其轉移起來難度較大。
(4)一些高污染或重化工行業(如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的平均轉移幅度排名卻相對較前。處在排名前列的行業,反而會展現出明顯的區域轉移能力。例如平均轉移幅度最為顯著的化學纖維制造業,分析這些高污染企業,必須結合其本身的性質。隨著當代政府越來越關注綠色經濟,人民生活越來越注重健康品質,高污染企業是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與他們生存融洽的,只有隨著地方政府的政策方針,逐漸開始尋找適合此產業發展的地區進行轉移。
(二)我國制造業轉移的區域特征分析
當可以判定我國制造業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區域轉移后,文中接下去就有必要得出轉移的方向,及轉移的特征。因此,本節針對我國制造業區域轉移的特點展開討論,這里采用動態集聚指數來測算我國制造業的轉移方向。計算公式為:
Sit表示產業i整體工業總產值平均增長速度;Sijt表示產業i在j地區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長速度;其中qij0和qijt代表產業i在j地區期初和期末的工業總產值;j=1,2…n,表明有n個地區。如0≤A ijt≤1,說明產業i在j地區增長速度在平均水平之下;如A ijt≥1,說明j地區產業i的增長速度在平均水平之上,產業i往j地區快速集聚;如Aijt
這里選擇2000年到2011年的工業總產值計算27個省的21個制造業行業的動態集聚指數,同時對集聚指數大于1的省份按沿海還是非沿海分類進行了整理(見表一)。
表一 動態集聚指數大于1的省份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2001-2012年)計算得到
通過分析上述數據可知如下結論:
(1)通過數據發現,指標為正且大于1的較多,可以說明我國多數制造業規模還在逐漸擴大,行業集聚仍在繼續。在2005-2011年期間,沿海地區動態集聚指數>1的次數有83次,非沿海地區>1的次數有198次。同時,轉移的區域特征逐漸浮現,其方向逐漸轉向非沿海地區。
(2)高污染的產業,如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石油加工等,也出現向非沿海地區轉移的現象。高技術密集型行業如專用設備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在沿海地區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比如河北,江蘇,遼寧,但并沒有出現明顯的集聚優勢,反而不少非沿海地區有表現出一定的集聚優勢,比如河南,湖南,安徽,湖北。
為了證明上面的結論,通過計算了我國沿海和非沿海兩個地區,27個省份,28個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在全國的占比和各市的制造業工業總產值的年均增長率來了解非沿海城市與沿海城市的變動情況。
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制造業在2005到2011年間制造業工業總產值沿海地區遠高于非沿海地區,這也就充分證明了第二節中的結論,大部分產業的最高,第二高份額,大多集中在廣東,山東,江蘇等沿海省份。而根據圖五,明顯看出,這些年,非沿海省份的制造業工業總產值的增長率都高于沿海城市,因此可以說,05到11年,非沿海省份在抓緊發展制造業,也因此我們會在第四節中得出非沿海省份的區域集聚指數大于1的個數要遠遠大于沿海省份,此結論也剛好解釋了我國制造業轉移有鮮明的區域特征,并且轉移還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向非沿海地區轉移的行業增多。得到的結論與前文結論相符。
因此,從上述的研究發現,我國制造業在進行緩慢的區位移動。地方政府在選擇產業發展時,應該更加注重本地區的外在因素,而不是現有的資源水平。隨著制造業的區位移動,沿海城市應逐漸脫工化,將自己的比較優勢更好的發揮到優勢產業上,在綠色的環境下,創造出綠色的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Amiti, M. Wen. M. New Trade Theories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EU: A Survey of Evidence,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8,14(2),45-531.
[2] 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483-499.
[3]王業強,魏后凱. 產業特征、空間競爭與制造業地理集中--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J]. 管理世界. 2007(04)
[4]魏后凱. 大都市區新型產業分工與沖突管理--基于產業鏈分工的視角[J]. 中國工業經濟. 2007(02)
[5]陳良文,楊開忠. 地區專業化、產業集中與經濟集聚--對我國制造業的實證分析[J]. 經濟地理. 2006(S1)
生態位研究
文■葛志遠 杜惠娟
摘要:本文以生態位理論為基礎,通過選取相應指標并建立模型,對北京市制造業2005—2010年的市場生態位進行了測算,對測算結果進行了定量評價。
關鍵詞:制造業 市場生態位 產業優化
生態位理論是生態學的基本理論,隨著生態思想與仿生技術的發展,生態位理論已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并涉及企業生態位、城市生態位、產業生態位等多個領域,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作為一種生態系統,產業生態系統的產業單元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形成了產業生態位。本文將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對北京市制造業的市場生態位進行研究,借此反映產業種群抓住市場機會以及占領市場的能力,即產業在市場中的相對地位和作用。
一、模型構建
(一)測度模型的建立
根據生態位理論中的態勢理論,在測定產業的生態位時,不僅要測定產業的“態”, 還要測定產業的“勢”。產業生態位的計算公式如下:
Ni=■
在計算產業的市場生態位時, Ni表示第i個產業種群在北京市制造業群落中的市場生態位, Si為第i個產業種群的市場現狀, Pi為第i個產業種群的市場發展態勢,Ai為量綱轉換系數,由于經過標準化處理后,所有數據都是無量綱的數據, 因此量綱轉換系數為1。在具體的測算過程中, Si為市場生態位的各指標標準化后的平均值, Pi為2005—2010年間市場生態位各指標標準化后增加值的平均值。各產業種群的市場生態位取值范圍在0—1之間, 且總和為1。
(二)指標選取與數據標準化
在充分考慮指標的可靠性、可獲得性以及獨立性原則的基礎上, 本文最終選取利潤總額、產品銷售率、市場份額作為市場生態位的評價指標。其中,工業產品銷售率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已經銷售的產品總量與可供銷售的工業產品總量之比,它能夠反映工業產品符合社會需要的程度。市場份額是指總體市場份額,即一個產業的銷售額在所有產業中所占的比重。
在數據處理之前我們通常要將數據進行標準化, 利用標準化后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本文在進行數據的無量綱化處理時選取相對化處理方法。相對化處理公式如下:Xi'= ■
上式中,Xi為實際值,Xm為標準值。相對化處理時選取的標準值為被評價行業在所選時期的平均值。
(三)數據準備
本文研究對象為北京市制造業的市場生態位,對所選制造業按照2002年國民經濟行業經濟分類目錄進行分類,并選取2005年及以后的數據。由于煙草制造業2009年以后的數據不可得,因此排除該產業。最終所選數據為2005—2010年間北京市制造業29個子行業的相關指標數據。
二、北京市制造業市場生態位的測度與評價
(一)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市場各產業生態位的測度與評價
根據所選數據以及市場生態位的測算公式,測得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的市場生態位數據, 如表1所示。
計算結果表明,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的市場生態位N存在較大差異,交通運輸設備產業的市場生態位最高,為0.168,產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的市場生態位最小,為0.11,前者是后者的15倍之多,這說明各產業在占有和利用市場資源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的產業基礎不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具有最好的產業基礎,市場生態位S值為4.558,而化學纖維制造業的產業基礎最差,市場生態位S值為0.32,前者是后者的14倍之多;二是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的勢不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勢最好,市場生態位P值為0.38,化學纖維制造業的市場生態位P值為-0.005,相對于其它指標較好,在所研究的29個產業中排名19。產業的勢最低的是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其市場生態位P值為-0.32。
以上分析表明, 產業的態即產業基礎短期內對產業生態位至關重要。因為產業的態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而產業的勢只反映了積累過程的快慢。然而長期中, 產業生態位卻由態與勢共同作用決定。根據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市場生態位S值、P值和N值的具體排名作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
1、從整體上看, 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中市場生態位S值位于前五名的產業(包括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通用設備制造業),其整體的市場生態位也保持在前五名,這些產業具備較好的基礎。但從產業發展態勢來看,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和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的產業發展態勢卻分別排在倒數第一和第三的位置,只是憑借較好的產業基礎才使整體的市場生態位保持在前五名之內。綜合分析, 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中,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和產業發展態勢,同時綜合市場生態位也較好的產業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
2、從整體上看,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中市場生態位S值位于最后五名的產業(包括化學纖維制造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橡膠制品業,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其整體市場生態位也在最后五名,這些產業的基礎較差。但從產業發展態勢來看,與市場生態位前五名的產業不同的是,這些產業的發展態勢都較好,都不在最后五名之內。這說明,這些產業較低的市場生態位主要是由于較低的產業基礎引起的。綜合分析,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在整體上處于蓬勃發展的狀態,不存在產業基礎和發展態勢都較差的產業。雖然產業基礎在整體的市場生態位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基礎較差的產業憑借其較好的發展態勢以及產業基礎的長期積累,其市場生態位也會逐漸增長。
3、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和強勁的發展態勢的產業, 其市場生態位的增長速度將會遠遠高于那些產業基礎較差的產業,比如金屬制品業和食品制造業, 這一過程體現了產業的快速發展過程, 也就是產業生態位的擴充過程。
(二)2005—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市場生態位的測度與評價
根據所選數據以及市場生態位的測算公式對2005—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的市場生態位進行測算。測算結果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2005—2010年間,北京市制造業中大部分產業的市場生態位處于穩定的狀態,但部分產業的市場生態位也有較大變化。醫藥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產業表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最為明顯的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其市場生態位從2008年開始迅速增長;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等產業表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尤其是通用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其市場生態位在2007年達到頂峰以后開始急劇下滑,2008年和2009年下降幅度最大。
根據二八定律,將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分為兩組進行分析。以0.05為特征值,市場生態位大于0.05的產業總數為7個,這里取前6個行業作為第一組,它們占產業總數的20%,并將醫藥制造業和其余22個產業歸為第二組。分析結果表明,市場生態位處于前20%的產業,其市場生態位總和為2.998,其余80%的產業所占的市場生態位的總和為3.002, 兩者的比例約為1:1。這表明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的市場生態位并不嚴格服從二八定律。一方面, 市場資源在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中的分配相對平衡;另一方面,市場資源相對平衡的分配雖然能夠使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得到相對平衡的發展,但卻不一定能夠使整體投入產出效果達到最大的分配方式。
三、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 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如下:第一, 2010年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的市場生態位存在較大差異, 這表明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在占有和利用市場資源上存在較大的差異。第二, 產業的態在短期內對產業的生態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從長期看, 決定產業生態位的卻是態與勢的共同作用。第三, 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整體上處于蓬勃發展的狀態, 既存在產業基礎與發展態勢都較好的支柱產業, 也存在產業基礎一般, 但產業的勢較好的朝陽產業, 不存在產業基礎差, 發展態勢又不好的產業。第四, 2005—2010年間, 北京市制造業中大部分產業的市場生態位處于穩定狀態, 但也有部分產業的市場生態位發生了較大變化: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具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通用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具有明顯的下降趨勢。第五, 北京市制造業各產業的市場生態位并不嚴格服從二八定律, 這說明市場資源的分配可能存在問題, 從而影響了某些產業的投入與產出, 向市場生態位處于前20%的產業分配更多的市場資源可能會使總產出達到最大。
參考文獻:
①朱金兆,朱清科等.生態位理論及其測度研究進展.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1):100—107
②朱春全. 生態位態勢理論與擴充假說. 生態學報,1997(5):324—332
③余斌,揭毅,羅靜,朱麗霞,曾菊新. 武漢城市圈產業發展的生態轉型與空間優化. 地理研究,2010(2):31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