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化學實驗感想范文

    初中化學實驗感想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化學實驗感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化學實驗感想

    第1篇:初中化學實驗感想范文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模式;合作探究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推廣和深入,初中化學課堂也急需進行改革,完善教學模式,實現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和推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

    一、目前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改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初中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理解復雜的公式等學習內容。但目前的化學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化學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由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向學生“灌輸”知識;課堂討論小組活躍度不足,許多學生并不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和交流;小組學習的時間較少,沒有很到的自主性和自由性;教師的課后書面作業較多,學生為了完成作業而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和學生過于注重學習的結果,只重視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平日里的學習過程;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較淺,不能深入的對問題進行探究性討論和學習等。這些存在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善。

    二、如何改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要相信學生是具有極大的自主性的個體,能夠在學習中運用自主性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采取課堂小組討論的形式,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學習知識。教師可以為不同的小組布置不同的討論任務和作業,在小組進行討論時,教師可以在一邊旁聽并進行指導和建議,最后讓每個小組在全班進行討論結果的匯報和討論過程的總結,以及個人感想和收獲。

    課堂教學模式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構成的,教師不能將課堂看成是完全由教師主導的課堂,而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和需求。教師要注重創設平等、愉快、和諧、有趣的課堂教學氣氛和模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耐心和溫暖,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課堂上大膽發言回答問題。教師要加強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思,將每一個教學步驟和環節都進行充分的思考和籌劃,做到真正為了學生。

    同時,教師不應拘泥于教材和課程的固定模式,要根據本節課的實際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靈活的教學模式,注重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提問,而不是只等待教師來教授知識。

    初中化學課程中具有眾多的實驗課程,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好實驗器材,讓學生在動手實驗和觀察中學習到化學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明了的觀察物質產生的化學變化和反應,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化學的奧妙。教師要將實驗課程打造成學生喜愛的課程,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階段來設計多個不同類型的小實驗,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和幸福感。教師尤其要注重在實驗過程中保障好學生的人身安全,管理好化學器材。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作為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通過其有趣的化學實驗和豐富的化學物質,能夠充分的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借助初中化學學科的這個特點,用有趣多樣的化學實驗來幫助學生產生對化學的熱愛和興趣。初中化學課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多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的內容入手,這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化學知識的好奇。教師在進行課程的講解時,要為學生提供化學物體,讓學生進行實物的觀察,這樣更加直接且清晰,同時要讓學生總結不同實物的不同特點,以及相似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總結。

    四、建立合作探究學習模式

    1.構建科學完善的合作小組

    本著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管理的原則,合作學習小組必須由個體差異性較大的學員組成,性別、學習成績、能力傾向等方面應該具有一定的互補性,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班集體綜合素質的提升。由于合作小組關系著合作探究學習的成功與否,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學習小組管理機制。除了按照上述要求,將鄰近座位各方面互補的同學組成一組以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進行組內成員選舉,選出知識水平和管理水平較高,并在班集體中具有一定威信的同學當小組長,選舉也要使組與組之間基本平衡,并對各組組長進行理念、組織協調能力的培訓。為保證各小組展開公平競爭創造條件,全班應向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前進。

    2.加強教學過程中的調控性反思

    新課程要求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穩固課堂教學的動態發展。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這就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及應變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為順應學生的健康發展,及時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

    在《質量守恒定律》一節中,一位教師的做法:在課堂教學中將全班分成兩個大組,由于時間安排上緊張以及實驗儀器的不足,上半節課一組完成“鐵釘的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另一組完成“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下半節課兩組進行互換實驗。這樣的處理本是可以讓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有一個全面了解,但是整堂課有“外動”而缺乏“內動”,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學生之間討論有些“走過場”之味,效果也不是很好,學生的思維也難以激活。

    3.探究與興趣共同存在

    生活中的種種化學現象,最能吸引初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對化學的興趣放大,成為學習知識的動力。如在《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化學性質》一節,我“活化”教材,跟著學生走,讓學生分組合作動手實驗:分別觀察并記錄在稀硫酸和稀鹽酸溶液中放入鎂條、鋅粒、鐵絲、銅片所產生的實驗現象。然后對于發現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與研究,加上本人的指導最終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正是對化學的濃厚興趣,學生們才可能真正愛上學習化學,學生才能自主完成實驗操作。教師應多給與學生親歷實驗的機會以及參與討論的權利,讓學生大膽放手去做,順應學生發展的需要。

    五、教師要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第2篇:初中化學實驗感想范文

    一、 功夫下在備課上

    一方面,依據教學大綱、教學參考書,進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制定課時計劃,確定課時目標、重點、難點,師生達標的措施,掌握知識的體系和知識結構等,備的是教師上課的思路。另一方面,還要備學生的不同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思路確定學生的學習目標,既要考慮到一部分學生的知識加深,又要考慮到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樹立信心。對以上這些因素,都要了如指掌,按課時目標,巧妙引入新課,逐漸讓學生的學習有感受、質疑、討論、聯想等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最后布置練習和思考,寫出教案和學案,準備上課,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這里我要強調課后反思,每堂課結束后,我們應及時認真地把得失、感想、體會撰寫成教學心得,即課后備課,這樣才能不斷完美教案,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長為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

    二、 本事顯在課堂上

    在課堂上要激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營造民主、和諧、活潑的教學環境,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開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就初中的化學內容來說,課型很多,有緒言課、概念課、理論課、習題課、計算課、實驗復習課,教學方法各有不同。每節課確定用什么方法,這就要求我們:

    1. 不斷進修,提高課堂藝術。

    新時期的青少年觀念新,想的問題多,看的、聽的問題更多,我們運用原有的知識就有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不斷進修業務,更新知識,才能趕上。所以,平時只有不斷學習、廣聞博覽,有目的地閱讀科普資料,摘其要點,不斷豐富自己,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共同探討,才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求學方向,使自己成為學生求學路上的助手和引導者。

    2. 展示聯系,體現課堂藝術。

    初中化學知識內容重點多、難度大、需記憶的多,就要對課本的編排程序及需要講清的問題及重點、難點等進行研究,在教學內容上使其完善化、明確化。這樣,學生可以清楚地掌握概念,而且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這樣能激發學生內心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追求更高的學習境界。

    3. 語言生動,豐富課堂藝術。

    我們應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藝術和教學語言,上課深入淺出、生動、風趣、幽默,就能創造一種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喚起學生探索知識的勇氣,激起學生攻克知識難點的信心和決心。對學生要關心、鼓勵、理解和幫助,做到以心換心,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地運用激勵性、贊賞性的語言或眼神等體態語言,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融洽師生關系,如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以點頭、微笑表示贊同,而不是簡單的肯定,這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能促使學生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實踐。師生共同合作、共同啟發、共同探討、共同提高,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這樣教與學的質量就能得到提高,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三、 改革放在學法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課程的重要任務是為學生構建起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平臺。教的目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使學生學會靈活多樣的愉快的學習方法。

    1. 閱讀法

    主要是自我閱讀,在課堂中有目的地指定學生選讀,逐漸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讀,使看書和思考相結合,能更全面、系統、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這對學生的以后自學有不可忽視的意義。比如,學習“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空氣”,在學生課堂閱讀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1.空氣是一種看不見又摸不到的物質,你能通過生活中的現象或實驗證明它存在嗎?2.你能捕捉到空氣嗎?3.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你知道空氣中含有哪些物質?其中一種是我們的生命支柱,你能設計實驗測出它在空氣中含量嗎?課后閱讀我又設計了以下問題:1.你還能設計其它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嗎?原理如何?2.實驗中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紅磷嗎?如果用木炭則實驗將如何改進?這些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自主尋找答案。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2. 討論法

    即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意見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參與探究,盡情展示自己的見解。該法常在章節復習和總復習課應用。一般來說,通過復習后,學生不懂的問題,通過學生自己提問題、相互解答,直到掌握為止。例如:學生復習時發現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氫氣的發生裝置相同,因為其反應物都是固體和液體且不需要加熱。那么是否都可以用啟普發生器呢?經過討論,由于二氧化錳是粉末狀固體,與液體無法分離,所以制氧氣不能用。這樣把實驗串連起來,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復習效果較好。這樣不僅能加強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解答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重要作用。

    3. 實驗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在化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三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從化學實驗中產生的。平時學生二人一組的化學實驗,培養了學生操作實驗的基本能力,也培養了思考問題的能力,課外的興趣小組更是應該重視。

    第3篇:初中化學實驗感想范文

    關鍵詞:國家課程;化學校本課程;行動研究法

    文章編號:1008-0546(2012)01-0055-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1.026

    一、為什么要開發化學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在國家課程之外的,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和學校資源實際開發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意志、情感和學習興趣。因此,理論聯系實際開發校本課程是具有很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的。國家課程開發受到社會技術發展和經濟變革的巨大挑戰,一些局限性與弊端日益呈現出來。如周期長,缺乏靈活性,不能反映科技的進步成果和當地社會發展需求的實際變化,國家課程以嚴密的知識邏輯體系構建起來,不可能充分考慮各地方各學校的實際,課程開發的核心位置是學科專家,許多課程中存在著學校專家與實際執行課程的教師相互脫節,教師處于被動地位,課程意圖不能貫徹等。這些都給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了現實土壤和拓展空間, 它可以輔助國家課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優勢,促進學生個性潛能全面發展。初中化學新課程的實施,使得教學理念、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校本課程可以在此次新課程的實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人于06~10年開設了《中學化學興趣實驗》的校本課程,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實踐與思考。

    二、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要適應社會和學生需要的原則

    設置校本課程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不同學校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各不相同,統一的國家課程很難滿足不同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所以需要開發適應社會和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 如在課程中我們開設了“探索溶洞的奧秘”、“指紋檢查和蔬菜中維生素C測定”等內容。

    2.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要有基礎和發展性原則

    中學化學教育的特點決定其是一種大眾化的基礎教育,校本課程也應立足于此,認知水平上多以了解,常識性介紹層次為主,能力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課程的設置應與國家教育課程相平衡,不能獨立于國家課程計劃之外,獨立形成課程,注意知識加深的程度,必須考慮總體課程知識體系和進度。如在課程中我們開設了“探究燃燒現象、照明彈原理”、“如何滅火,自制泡沫滅火器,滅火實驗” 等內容。

    3.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要有與時俱進的原則

    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要選擇人類最新、最有價值的科學成果,要選擇與學生生活最近的課程資源,不斷地將新科技、最近的生活信息等內容引入課程。如在課程中我們開設了“里運河水質監測與污染處理”等內容。

    4.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要有興趣性的原則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選材和教學手段上要把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校本課程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開發,應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與探究的興趣,使學生樂學,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如在課程中我們開設了“玻璃雕刻―不用刀的雕刻”、“自制哈哈鏡―化學鍍”等內容。

    三、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流程與策略

    由于經驗的不足,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借鑒“行動研究法”的方法,采用了“課程研究開發實踐反思總結改進提高循環提升”的課程開發流程與策略,通過兩年的實踐,已經初步形成“中學化學興趣實驗”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和一本即將出版的校本教材。為使敘述更加明了,下面就以我們的具體實踐為例來說明校本課程開發的流程與策略。

    1.首先教師們認真研究校本課程的相關理論,統一思想,明確研究目標

    我們認真研究了《化學課程標準》、《化學課程標準解讀》、《普通高中校本課程開發建議書》等相關書籍與資料,通過研究老師們認為應開發“中學化學興趣實驗”校本課程。因為對化學知識的了解,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自感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生活質量的提高許多情況下都需要對化學知識的了解與使用;學生們早就對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充滿了好奇和極大的興趣,充滿了自主探究的渴望;還因為科學離不開實驗,可以說,沒有實驗,就不會有現代科學技術,在某種意義上也就不可能有現代社會。科學理論正確與否必須接受實驗的檢驗,所以,興趣化學實驗便成了校本課程內容的必然選擇。

    2.根據教學要求和課時進行課程的規劃

    良好的課程規劃會使得教學事半功倍,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點選擇相關內容進行設計。如我們對課程進行了如下的規劃。

    示例: 課程規 劃

    【課程目標】

    充分利用、發揮實驗資源,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要求。通過化學實驗探究生活中的各種化學現象,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使學生興趣得到滿足、知識得到拓寬、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得到提高,為今后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程資源】

    1.實驗室的藥品、儀器及活動場所。

    2.教師本身的化學素養。

    3.學生濃厚的興趣和較好的科學素養。

    4.生活中的許多化學現象。

    【課程開設原因】

    1.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化學知識的了解與使用能提高生活質量。

    2.同學們對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充滿了好奇和極大的興趣,充滿了自主探究的渴望。

    3.科學離不開實驗。

    沒有實驗,就不會有現代科學技術,在某種意義上也就不可能有現代社會??茖W實驗是科學理論的源泉。綜觀自然科學的整個發展歷史,任何一個科學理論的建立和發展都離不開科學實驗的佐證。不論這樣的理論看起來是多么合理,在數學計算上又完美無缺,但是在得到實驗驗證之前,它仍不能成為科學的定論??茖W理論正確與否必須接受實驗的檢驗。愛因斯坦說:“一個矛盾的實驗結果就足以一種理論”。這句話高度概括了科學發展過程中科學實驗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自然科學的諾貝爾獲獎情況統計,因為實驗工作而得獎的項目和人數,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這也從另一個側面使我們看到了科學實驗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意義。

    科學理論的建立雖然常常源于實驗規律的總結,但它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因此在理論的指引下,實驗的探索往往才能得到正確的方向。

    4.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

    【課程主要內容】

    生活中各種化學現象的原理及實驗探究。主要實驗內容如:照明彈原理;火蝴蝶;自制泡沫滅火器;酸堿性測定;助燃劑;防火布;自制銀鏡;糖尿病的檢查;小魔術;玻璃雕刻;黑面包;探索溶洞的奧秘等。

    【課程主要形式】

    理論探究――實驗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項――學生自主探究實驗。

    教師呈現探究主題――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相關知識――探討具體實驗的原理及操作――學生實驗――實驗總結和實驗改進―― 個人相關實驗探究及個人小論文。

    課堂時間分配:60分鐘/課時,介紹本課時主要流程―5分鐘;理論探究相關知識―15分鐘;提醒有關實驗的注意事項―10分鐘;學生自主探究實驗―30分鐘。

    主要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理論探討法;講解法;討論法;歸納法;研究性學習法。

    【課程要求】

    1.積極思考配合老師理論探究。

    2.清楚實驗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項,細節決定成敗。注意聽講,否則實驗不成功甚至出現安全事故。

    3.自主探究實驗要腦活、心細、動作規范。

    4.認真完成實驗記錄并上交。

    【成績評價】

    采用記錄冊,用來記載學生出勤、紀律、作業、實驗態度、實驗結果、帶材料等情況。并依據文章作品,實驗產品,制作品等,及小組的集體表現情況。等級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

    實驗探究中的主動性、合作性、規范性、安全性的表現情況及實驗的完成情況;課堂的參與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課外實驗探究情況。

    3.在順利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后,教師對于教學中出現的優點與不足進行總結,同時設計相關的學生調查問卷找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以便于今后的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校本教材示例如下:(由于相關內容篇幅較長,此處只展示部分內容)

    課時四 如何滅火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火災自救的方法。

    2.了解滅火原理和常見的滅火方法。

    3.了解滅火器的種類、使用方法和適用范圍。

    4.自制泡沫滅火器并進行滅火實驗。

    【活動重難點】

    自制泡沫滅火器并進行滅火實驗。

    【活動用品】

    演示:吸濾瓶,飲料瓶,試管(?準15×150)2支,橡皮塞,長導管,細棉線,銅絲,透明膠帶,細長棒(如:一次性筷子)2根。

    學生分組:自帶:飲料瓶(瓶口大小適中),細棉線,透明膠帶,細長棒(2根),小刀。

    實驗室準備:試管(?準15×150)2支,橡皮塞,長導管,銅絲,濃鹽酸,碳酸氫鈉濃溶液,洗滌劑(或肥皂粉)。

    【活動內容】

    1. 火災自救

    ……

    四、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作用

    (1)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全面能力得到了發展,不僅沒有影響學生學業水平,而且由于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在當年的中考,相關學生都獲得了滿意的成績。學校也大力支持校本課程的開發,給予了人員與物質的保證。

    (2)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本身就是一個教師參與科研的過程,對于教師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教師要研究課程制度、理論、開發方法,還要研究探究型課堂的教學方法,錘煉教師教學技術與藝術。教師以現代科學教育思想為指導,夯實化學基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知識視野,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教“活”起來,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也“活”起來,做到了教學相長。

    五、化學校本課程開發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感想

    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由于教師的能力所限,開發的內容往往熱鬧有余,而內涵不足,選編的內容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的發展有何作用不甚了解,很多情況下都是憑著以往的經驗研究新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領會新課程的理念,研究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與學習方式,仔細揣摩新教材編寫的意圖與呈現方式,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適應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教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日本成人在线网址|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老司机成人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手机版免费看| www.成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国产成人精选视频69堂|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成人免费视频69|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成人3d动漫网址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