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市設計規(guī)范和導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第五立面,城市建筑,規(guī)劃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ity of a lo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ity landscape, that affect most of the material of roof for city facade, clearly show that the fifth elev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mea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fifth elevation made bold, pilot, steadily promote roof greening initiatives. Advocated by the use of spac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us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purpose, a large space system intensive population, economy, science.
Keywords: fifth elevation, city building,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新!為您提供類似表述,查看示例用法:
伴隨著都市的發(fā)展,大量高層建筑的拔地而起,只要我們有機會登臨這些城市的所謂標志性建筑的觀景平臺環(huán)顧俯視時,人們會俯視到城市建筑的“第五立面”(即建筑屋頂)及諸多地面景觀要素。我們不難發(fā)現幾處由第五立面呈
現出的大煞風景之處。要么是剛性平頂屋面上破損嚴重的隔熱板要么是柔性防水材料歷經日曬夜露加之排水不暢衍生的雜草,要么是隨意搭建在屋頂的破舊構筑物這一幕與一幢幢新建建筑的立面形成強烈反差。這一問題若不能認真對待逐步加以解決將成為城市的又一頑癥。這在一定程度上越來越影響一個城市的整體形象,對全面提升城市規(guī)劃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第五立面控制與管理的意義
城市環(huán)境對于生活在其中人的精神狀態(tài)、身心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把城市建設的得漂亮一些、美麗一些、綠色一些、干凈一些、整齊一些、通暢一些,這是廣大市民所熱切企盼的。西安作為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有眾多文物建筑和歷史街區(qū),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的建設工作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西安市通過一系列的規(guī)劃、政策的引導,力爭建設具有鮮明古都風格的城市,特別是隨著《西安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唐皇城復興規(guī)劃》的陸續(xù)頒布實施,西安在恢復古都風貌和加強城市特色方面的步伐正逐步加快。
城市的第五立面是城市規(guī)劃結構形態(tài)的立體化展示、對人們獲得城市特色及其景觀結構識別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作用。第五立面是一個具有極大使用潛力的城市剩余空間。長期以來,由于屋頂的功能在人們的意識里只是圍護作用,通常被當作豎向空間的結束面,屋頂上的空間利用率并不高,屋頂作為建筑空間也是城市空間的一部分卻被忽略。近年來城市建筑屋頂空間與城市土地資源,地下空間資源共同
構成城市立體空間資源,在城市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如何發(fā)揮城市空中資源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城市建筑第五立面從而成為城市的又一個重要節(jié)點。第五立面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反復的、艱巨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離不開廣大群眾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人是環(huán)境建設的主體,必須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使每一個人都成為環(huán)境建設中的主力軍,成為我們美好家園的風景線。因此,要全面推進西安市屋頂的規(guī)范性管理,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提高了廣大居民群眾參與維護屋頂市容衛(wèi)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這項工作靠少數人不行,靠少數部門也不行,必須確立全員參與的管理思想,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共效益的認識,通過愛環(huán)境、講文明的宣傳,教育和動員廣大城市居民參與市容管理活動,使市民群眾自覺地維護城市的整潔,共同塑造一個“凈化、美化、亮化、序化”的西安城市
規(guī)劃編制部門經過研究歸納,總結制定出具有西安地方建筑文化歷史特色的屋面形式、語言符號,結合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的功能特性、布局分區(qū),以及地形地貌、風格高度等要素,并根據各層次規(guī)劃的不同深度和指導作用,在城市總體設計中設立第五立面規(guī)劃子項,運用城市設計語言和方法,科學合理地提出各設計階段的建筑第五立面的規(guī)劃設計導則和技術要求,將能較為有效地起到引導和調控作用。
例如,出臺《城市建筑屋面設計導則》對城市屋面設置構筑物時要在重視使用功能的同時,也要考慮外型設計美觀,以便其在屋頂設置時能兼顧屋頂景觀形象。又如,隨著太陽能在城市居民中得到推廣和應用,太陽能熱水器云集在城市的屋頂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以往設計師們在設計時一般沒有考慮屋頂存放太陽能熱水器的位置,以致現有屋頂的太陽能熱水器設置混亂無章,破壞了屋頂原有的構圖,雖然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環(huán)保效益,卻損壞了城市的景觀形象。因此,對利用太陽能特殊功能要求的屋頂要進行合理的景觀化設計,應把太陽能板(管)納入屋頂的組成部分整體設計,統(tǒng)一構圖,同時將其水箱等附屬設施隱藏在屋頂的背面,這樣既滿足功能要求,又滿足景觀要求。
2、試點先行,穩(wěn)步推廣屋頂綠化美化
屋頂綠化是改變屋頂景觀的極佳方式。據專家們介紹,屋頂綠化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間里,提高綠地率最有效的方式,可以改善城市環(huán)境,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調節(jié)小氣候、凈化空氣、遮蔭覆蓋、降低室溫和城市熱島效應、美化城市景觀,在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效益更是巨大。在歐洲(如德國的許多城市),以及現在的許多北美城市,都把屋頂綠化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看待,一如城市的園林綠化一樣,其建造和維護費用從一開始就進入了城市的財政預算里。國內很多大城市也已積極推行了屋頂綠化美化,如上海,為推動更多企業(yè)單位投入屋頂綠化,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對中心城區(qū)的居民住宅屋頂綠化,政府全額補貼;按照城市建筑物屋頂綠化設計要求,在技術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公建上人屋面種植植物,進行綠化或設置屋頂花園。同時,為充分調動各建筑物產權人的積極性,經市規(guī)劃、綠化部門認定,可將公建屋頂綠化面積折算后計入項目綠地率指標,調整出的綠地面積可用于建設單位停車泊位。為鼓勵直管單位改建,從2002年起,凡列入當年屋頂綠化實施的項目,每完成1平方米,由政府獎勵建設方10元,并按照“誰使用、誰建設、誰管理”的原則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
從實際操作情況看,屋頂綠化還是相當可行性的。據了解,上海市地面綠化養(yǎng)護一年平均費用為每平方米11元,除了一次性投入建設費用外,上海空中綠地年平均養(yǎng)護費用已低于地面綠化。目前已經研發(fā)的輕型屋面綠化種植系統(tǒng)已基本成型,通過對防水、排水、貯水,基質的保水肥、透氣性、防滲漏,植物的抗旱、抗高溫、抗?jié)场⒛拓汃ば阅埽到y(tǒng)的荷載、景觀及施工工藝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3-4套屋頂綠化系統(tǒng)。因此西安市要從自身條件出發(fā),預先選定一些住宅區(qū)或樓房作為屋頂綠化美化試點,從試點中取得經驗,再全面推廣,穩(wěn)步推進屋頂長期的綠化美化工作。
3、加快改造,打造城市亮麗的凌空風景線
城市天際線是表達城市形象的第一要素,城市屋頂是城市天際線的主要組成部分,城市中高層、多層和低層建筑的組合,高低錯落有致,可以形成具有韻律感與節(jié)奏感的城市天際線,而各類型建筑屋頂上良好的空間形態(tài),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西安市具有其特殊的歷史文化、地域特征及時代精神,將這些特定的要素進行提煉,形成某種抽象的符號,并應用在城市標志性建筑屋頂上,就能形成城市的標識和精神象征,營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如上海市城市規(guī)劃展示廳,其頂部運用了上海市的市花——玉蘭花進行構圖,既表達了上海的地域特征,又寓意上海的繁榮昌盛,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參觀游覽;又如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其獨特的屋頂成為悉尼港的地標,極大地豐富了城市景觀。
要創(chuàng)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觀,首先要對已建建筑物進行清理、整治,清除屋頂雜物,拆除違法搭建物,整治廣告牌、天線等,在不影響正常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對屋頂蓄水池、空調冷卻塔等設施進行遮蔽和美化處理,使屋頂達到整齊、潔凈的效果。其次,要加快屋頂的形式、色彩的創(chuàng)建和改造。一方面可以建立“符號式”屋頂,逐步將原有形式單一的平屋頂改為形式多樣的坡屋頂,以形成新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合理搭配屋頂色彩,使屋頂敷上具有一定個性的色彩后,一改過去單調沉悶的灰色景象,反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給人們提供了更多感受城市屋頂色彩的機會,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視覺形象。此外,還要加強屋頂的亮化改造。屋頂的亮化是夜景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勾勒出了整個城市的輪廓,拓展了城市景深,使城市富有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的天際線在夜色中再現出來。因而在不影響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情況下,可以考慮運用具有動感的照明技術,豐富西安城市夜景,展示一幅精美的城市圖畫,改善城市景觀形象、提升城市生活品質,使城市充滿了生機活力。
4、完善法制,強化屋頂規(guī)范管理的有力保障
依據《西安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唐皇城復興規(guī)劃》建筑控制范圍將我市劃分為老城保護控制區(qū)和新興城市建設區(qū)。結合《西安順城巷及周邊建筑環(huán)境整治與改造工程規(guī)劃》的成功經驗制定相應的規(guī)劃管理標準,對重點地段建筑屋面一律“平改坡”,以達到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調、統(tǒng)一,并對其立面加以修飾、改造,達到新舊建筑的協調統(tǒng)一,基本保持傳統(tǒng)建筑風格統(tǒng)一。以空間利用和自然環(huán)境利用為特征,以社會和經濟效益為目的,集約人口、經濟、科學的空間大系統(tǒng)。法制是實現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把城市管理納入正常化、規(guī)范化、法制化管理軌道,才能有效地實現城市管理。西安市要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就要實現依法治理。為人民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美、整潔、文明、有序的城市環(huán)境。
西安市目前除了市容標準和屋頂綠化有些規(guī)定外,還沒有相應的法規(guī)制度。要規(guī)范屋頂管理,就要逐步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通過健全的法規(guī)制度,來規(guī)范屋頂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行為。只有統(tǒng)一行為規(guī)范和活動準則,才能變消極為積極,自覺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生活環(huán)境。
二、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