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工程行業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物聯網 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 學科建設
物聯網技術在現代信息技術領域有著獨特的優勢,引領著互聯網在新時代的要求下不斷進步,高校在建設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的時候需要構建符合技術特點的結構體系,在培養人才的道路上既要利用高校的優勢學科,又要明確該學科的發展方向。
1網絡工程專業設置物聯網方向
物聯網技術的自身原理和計算機技術有著很大的共通性,這種網絡信息系統有著很強的技術基礎,并且在融入高校的相關專業時需要充分分析傳感器網絡技術,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充分了解該技術的技術構成。通過分析高校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的現有狀況發現該專業課程主要集中在物聯網的網絡層和應用層,并且該專業有很多的基礎知識是適用于物聯網技術的,因此在二者的結合過程中還需要增加感知層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使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從整體上具有運用物聯網技術的可能性。在高校中設置物聯網方向并不是要徹底改變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調整具體的內容,這樣使二者有效地結合。在高校的網絡工程專業中增設物聯網方向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市場需求,有些高校只是盲目地效仿其他高校的做法,沒有結合自身的師資力量和教材的特色,因此在實踐過程中很難制定符合標準的專業培養方案。
2利用高校的學科優勢培養網絡工程人才
不同區域的市場對于網絡人才有著不同的要求,學校在開設物聯網技術方向的相關課程時需要建立符合技術特點的課程體系,而課程結構的合理性要根據學校的硬件設備和優勢專業來判定。和其他的專業方向一樣,網絡工程專業也要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專業知識的講解,而且還要創造一定機會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進行專業的實踐訓練需要學校提供現代化的實驗室,通過實踐基地的建設可以提高復合型人才的綜合素質。在開展評價工作時要根據行業的具體要求進行,很多計算機行業對于人才的個性化特點有很大的要求,因此學校不僅要通過教學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更要使學生在解決專業問題的時候運用創新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才能完成行業的操作。高校在運用物聯網技術時需要專門教材的配合,建設有自己特色的教材不僅要求發揮專業教師的作用,而且還可以通過和企業開展合作來加強教材的針對性,專業的教材需要將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有效結合,這樣才能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崗位的要求。
3完善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
3.1專業培養目標
高技能人才不僅要有科學的素養,而且還能從事多領域的技術研發工作,這種應用型的人才在很多行業都有很大的需求,比如說在信息產業和輕工行業。高校物聯網技術方向的培養目標包括很多方面技術的掌握,不僅包括通信技術和傳感技術,還要有技術推廣的能力,這種技術的推廣主要表現在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衡量該專業能力的標準有很多方面,其中掌握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工程的理論是最基礎的環節,而物聯網感知層的相關知識的獲得是制定和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關節,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學會檢索文件,了解一些基本的軟件編程程序,綜合這些方面可以有效地評價目標的實現程度。
3.2課程設置
物聯網方向的課程需要根據現實社會的信息來設置,除了已有的網絡層和應用層知識的傳授,感知層的相關知識也要納入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課堂中去,網絡技術的知識不僅包括原理的分析,還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程序的設計。對于物聯網三個層次的知識的掌握,該專業在課程結構上要突出行業的特點,并且適當增加一些網絡課程,比如說無線自組網應用課程,這些課程的加入可以學生的技術處理能力。
3.3專業實驗
物聯網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技術,成熟技術能力的掌握需要學校根據自身的特點來設置專業的實驗,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機會鞏固自己的理論知識。在進行專業實驗時要按照標準的步驟進行,首先要完成畢業實習,在設計課程之前要進行計算機基礎練習,企業的生產實習要在學生的論文之前完成。物聯網的實驗有很多種課程設計,高??梢愿鶕陨淼膶W科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比如說網絡系統集成課程設計是一種運用很廣泛的專業實驗。
4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人才培養因物聯網應用領域的高速擴張而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通過分析網絡工程專業設置物聯網方向,結合高校優勢學科培養網絡工程專業人才的新思路及利用高校的學科優勢培養網絡工程人才,分析總結出完善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并且社會的發展在各個領域都對物聯網的技術有很大的需求,而高校作為專業人才的培養場所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學科優勢,從而為復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制定有特色的方案。以上的淺顯之見希望能給相關的業內人士提供一點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張梁斌,高昆,梁世斌.以網絡職業認證為指引促進計算機網絡工程課程建設[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1(05).
[2]陳璟.基于工程型人才培養的傳感網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多元化教學與探討[J].中國輕工教育,2012(01).
[3]朱凱杰,陶俊豐.關于在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訓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的探討[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06).
[4]杜祥嶺,劉加寧.構建高校物聯網專業與實訓中心探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關鍵詞:廣播電視;網絡工程;信息管理系統;模塊分析
近年來,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用戶對其使用率也在不斷的攀升,而且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較為迅速,其應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以傳統形式的網絡工程信息在使用的過程中,其管理和維護方面的效率非常低,是以人工的方式進行歷史資源的記錄、資源的管理及儲存,這種方式對信息的管理占用較多的時間,并且效率非常低。特別是系統內容增至一定程度時,對系統資料進行查詢的工作就會變得異常的復雜。所以廣播電視事業需要網絡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對這些復雜的數據進行管理,對網絡進行合理的規劃。
1對網絡工程資源管理系統層次結構的分析
雖然廣播電視工程管理離不開與之相關的一些資源層次結構,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種層次結構一直都未得到清晰的劃分,致使在建設廣播電視網絡工程信息管理系統時非常的盲目,只對非常緊急使用的這類資源納入到網絡工程信息管理系統中,而忽視了資源系統中資源之間的關聯性及承接性,從而使資源系統進行整合工作的難度大大提升。筆者將所有的廣播電視資源以抽象的方式表達出來,使這種非?;镜膶哟谓Y構可以非常清晰的顯現出來,這種資源的層次結構將成為網絡工程資源管理的主要表現形式。廣播電視資源從整體上來看,是由若干個層次不同的結構所構成,它的結構同客戶與網絡服務器的基本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其上層與下層的資源是互相承接的。基礎性質的網絡設施是整體資源結構的最基層,以它為起點,在整個結構過程中主要通過傳送的媒介網絡、傳送的網絡、業務的流程及用戶,在結構中的每一步都是相互聯系的[1]。信息管理系統將以資源網絡的層次結構當作基礎性依據,把資源進行整合后構建成與之對應的模塊來方便于管理,與此同時,還要把存在差異的層次結構中的資源銜接問題加以考慮。在對個別層次結構中的資源模塊進行構建時,應該率先想到該層次結構資源的主體以及客體。
2對網絡工程資源管理系統核心部分的分析
2.1網絡工程資源信息的真實性
網絡工程資源信息是真實存在的,其真實性主要表現在網絡工程信息存在的具置、與其他工程信息之間的關系以及這種工程信息存在的具體狀態等。以各種工程信息的真實屬性作為依據,對工程信息的數據模型進行針對性的建立,使建立的工程信息從編號、錄入及命名方面進行統一化管理,使工程信息的映像得以完整的建立,以便于實際中的應用。網絡工程信息管理的真實性是系統中最根本的特質。
2.2網絡工程資源信息的動態性
網絡工程資源信息的動態性的表現主要體現在網絡工程資源信息所在的數據庫能夠根據現實的網絡變化而發生變化,并且這種變化能夠表現得非常及時并且其變化的準確性極高。為了能夠使現實的網絡中工程信息變化的及時性,并且能夠反映到數據庫的工程信息中,需要通過相應的調度流程和組織流程來進行完成。
2.3網絡工程信息的使用性
這一屬性主要體現在某一個網絡工程信息與上一層次的業務是否相承接,并且這一網絡工程信息是否被占用,如果被占用,是誰在占用等。
3對網絡工程資源管理系統核心模塊的分析
3.1分析線路方面的資源管理
1)線路資源這一部分都是以GIS技術為核心的,廣播電視資源在傳送過程中,其網絡中基本層次的物理型資源應該進行相應的維護和管理,使有關廣播電視的單位能夠將線路方面的資源提供出來,并且能夠確保這些資源的實時性及準確性。2)通過GIS技術進行網絡資源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主要是針對相對部分電纜進行的,這樣能夠實現網絡的圖形化維護和管理工作正常進行,進而使有關于電纜信息的各項工作能夠如期進行并將其很好的完成。3)通過利用GIS技術對光纜中部分光纜進行網絡資源管理,從而使光纜網絡的圖形化管理得以實現。以形成的光纜網絡拓撲圖作為傳送物理媒介層的資源,對數據網絡、HFC網絡進行建設[2]。4)通過線路系統中的子系統來完成一些有效資源的查詢工作,并對管道的最佳路線進行分析,并對管道的其他內在功能進行實現;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查詢和分析,并使其轉換方式以自動化進行轉換來進行工程線路圖和管道圖的形成,并對線路騰空的部分進行搭設,對連續設備及管孔進行預先占有,對線路的一些常用設備的置放點進行設計,在設計成功之后,需要將結果進行單獨保存,系統服務于網絡的維護部門及規劃設計部門。
3.2對網絡資源的對象管理進行分析
為了適應廣播電視網絡發展的需求,則必須對網絡資源的對象進行管理。自從廣播電視網絡興起,其相關設備在不斷地更新和變化,而且變得越來越先進,同時,網絡的層次結構也在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網絡的變化致使網絡工程的資源也在不斷地進行變化,若使系統能夠迎合網絡的變化,對更加繁瑣復雜形式的資源進行相應的管理工作,則需要將管理的目光放得更遠一些,所以應該對管理的具體要求更加嚴格。系統不僅能夠適應于網絡工程資源的目標,而且還要使用網絡工程資源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新目標,這就形成了網絡工程資源管理的重點工作。而所使用的相關數據的模型都是有系統所提供的,以使網絡及相關資源能夠適應于自身的變化,只有符合相關的要求,才能夠使信息系統管理的連續性及先進性得到應有的保證。
3.3分析工作流程方面的管理
資源管理的正常運行的狀態下,可以接受其他系統的一些指令,并且對運行過程的維護、工程目標建設、數據及網絡規劃的指令進行執行。運營商可以通過這一階段的資源管理進行相關的一些調配活動,而這些活動可以通過傳統化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信息化的形式進行表現。在網絡工程建設時,可以在資源管理過程中直接進行工程建設環節,在資源管理的范圍之外,使這個環節的流程管理獨立化,可以通過形式的多樣化來使管理目標達到相應的標準。在數據維護過程中,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運行和維護是工作的主要內容,包含對網絡進行優化、對資源進行調配、對網絡進行調整以及對故障進行維護等。在這些作業內容中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但是因為一些作業任務的多方面來源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這些作業的調配和管理的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必須以作業管理來使對數據進行維護的一些跡象得以體現。
3.4對機房管理進行分析
通過對GIS技術進行有效合理的利用,以使各聯絡點的地理位置分布管理工作能夠實現,為一些其他的信息管理系統提供一些操作功能和公用的基礎性數據[3]。并且還可利用CAD技術對各聯絡點中的機房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其管理主要的內容包含機架的設備、機房的平面圖以及機房的走線圖等。
3.5進行相關的查詢分析
通過進行相關的查詢分析,將所得到的查詢分析結果直接匯報給領導層及廣播電視公司的管理層的決策者,并對不同類型的資源及不同的專業進行各種關聯查詢,以為資源分布狀況的查詢、可利用資源覆蓋范圍的分析、各種網絡資源預警的分析以及故障影響范圍的分析提供相應的功能,從而使長遠的規劃和科學的管理得到相應的輔助依據。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整個廣播電視網絡的運營平臺中,網絡工程信息管理系統是其重要的機構,它是構建網絡管理機構和相應的業務管理機構的橋梁,網絡工程信息管理系統能夠使網絡中傳輸的各項資源及材料進行系統化的確立,并且能夠管理好這些工程方面的信息資源,利用一些相關的信息作為管理的前提條件,對網絡中傳輸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并且能夠使網絡優化達到相應的水準,使網絡的一些規劃得到相應一些技術上的支持。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資源實際的利用情況,從而性格各種相關的分析性報告,以使策劃者的策劃存在相應的依據。與此同時,還應該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使業務效率得到充分地提升。
參考文獻
[1]薛維.關于廣播電視中的網絡技術模式的深化應用[J].中國廣播電視,2016,17(9):144-145.
[2]劉衛源.論GIS技術在有限電視網絡資源管理上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6,12(15):136-141.
關鍵詞:分布式 網絡工程 實驗室 網絡建設 網絡設計
世界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對網絡信息產業的重視,使這一產業飛速發展,并急劇壯大。民眾對網絡的認可和需求越來越積極,從事網絡行業的人才與日俱增。同時,隨著網絡信息產業的壯大,越來越多的網絡人才被納入國家的教育培養計劃中。高校的普遍擴招和網絡信息院系專業的擴容將原本已經繁榮的軟件工程、通信工程緊密聯系在一起。國家對網絡工程實驗室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網絡工程實驗室不同于以往教育內容中的實驗室,它所要求的課程實踐性和實踐平臺性明顯高于物理、化學等基礎實驗室。它是開展教學、實驗、研究、實踐的主要陣地,對培養高級網絡工程人才的實際經驗、創造力、專業水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將分析當前中國高校網絡工程實驗室的基本情況,對如何設計與建設新型分布式網絡工程實驗室提出可行的建議和方案。
一、當前我國高校網絡工程實驗室的基本情況
(一)高校網絡教學現狀。多數高校原本沒有設置網絡工程專業或者網絡工程方向的專業,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許多高校原本只有計算機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或者軟件工程專業,在這些專業基礎上建設網絡工程實驗室顯然有很大的難度。畢竟,網絡工程實驗室和高校的網絡機房不同,前者具有明顯的功能分區――設備區、互聯區、實驗區、管理區,而后者只是一個簡單的局部網絡設備聯合系統。網絡機房只有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其他諸如網絡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功能都無法提供,加之其單一的網絡環境無法提供語音視頻等多維的無線組網功能。
(二)廣覆蓋的綜合網絡工程實驗室仍然很少。由于辦學規模擴大,很多高校無法為網絡工程實驗室提供設備完善的網絡工程實驗室。主要是因為設計和建設一個網絡工程實驗室是一件以及復雜龐大的工程,耗資多、占空間大、建設周期長,具有完全財力的大型企業能夠負擔價格昂貴的網絡設備,而作為研究和實驗用的網絡工程實驗室使大學難以承擔。雖然分步建設、分階段投入能夠減輕高校的財政負擔,但是對于這樣一個蓬勃發展的專業,時間意味著技術,錯過了時間,教學計劃將大打折扣。多數有網絡工程實驗室,但也只是覆蓋網絡安全、管理等某個方面。
(三)網絡虛擬技術仍不成熟。擴招的網絡工程專業需要滿足教學要求,要充裕的建設資金、場地、管理人才,這些要求使大學將目光轉移向虛擬實驗室。通過計算機仿真和多媒體打造出的虛擬網絡設備能夠代替真實試驗,又不失其真實感。這是對設計和建設網絡工程實驗室受限制的高校提供的一種新途徑。但是,這種虛擬的實驗室同樣存在諸多弊端:一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教師的模仿和演示為主,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收到限制;二是教學效果得不到最好的效果。在計算機顯示屏上生成的虛擬設備受控于鼠標和鍵盤,這與真實的網絡工程實驗室的操作大相庭徑。
二、新型分布式網絡工程實驗室的設計與分析
計算機房過度為網絡機房、虛擬網絡工程實驗室、覆蓋面窄的網絡工程實驗室都無法承擔網絡工程的教學任務。新型分布式的網絡工程實驗室的建設迫在眉睫。本文提出的采用模塊化的分布式網絡工程實驗室建設方案,具有可行性。
(一)設備區域。設備區域主要有計算機、路由設備、交換設備、防火墻、無線網絡、語音視頻設備等構成??梢酝ㄟ^工程區分和功能綜合兩種方式。前者是通過不同設備的功能在組織設備區,后者是通過綜合路由設備、交換設備、安全設備、無線設備等設備構成一個綜合實驗區,獨立承擔實驗任務。
(二)互聯區域。這里所說的互聯區域是指一個分布式的網絡工程實驗室的內部互聯區域。分布式指的是實驗室的功能分區中設備區同實習區、設備區同管理區、實習區同管理區都是相互獨立的、分離的,其中任何一個區域都能夠獨立工作。內部互聯的原理是設備區的控制器和網絡工程實驗室的互聯交換設備組成一個內部聯系的傳輸網絡區域。設備區有多個,每個配備一臺控制設備,其下行連接每個網絡的配置端口,上行互聯實驗室的互聯交換機。
(三)管理區域。管理區域的任務是管理并維護實驗室的設備、實驗內容、教學課程。實驗過程。通過管理區實施管理能夠對整個實驗教學和實驗過程有完整的把握,其他諸如學生信息、實驗課程質量、實驗任務、實驗速度等都等有完整的記錄和管理。
(四)實習區域。實習區域相對簡單,主要設備是聯系整個實驗室的計算機。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可以任意連接任意一個設備區中的設備,通過測試管理學會網絡規劃、管理、開發、服務等技能。
(五)對外區域。對外區域通過部署防火墻和路由設備,使大環境比如一個企業、一所高校、一個研究所的其他人員可以通過局域網登陸這個分布式的網絡工程實驗室,并實現遠程實驗操作。
三、小結
這種新型的分布式的網絡工程實驗室具有多重優點。第一能夠節省開支。因其模塊化的設計原理,各個單一的模塊可以單獨建設,且可以根據財力傾斜建設綜合設備區,在實習區域中減少計算機,采取多人共用一臺計算機的模式;第二是因其可擴展,既可以在經費充足后補充建設綜合設備區,這樣可以實現單人操作多臺設備。隨著科技的發展,在任何一個單獨的設備區進行改造也不會影響到其他設備區的運行;第三是其開放程度高。整個網絡工程實驗室可以對外開放介入校園網、企業內部網等,又可以為通信工程、電子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提供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文科,程書紅.網絡互連實驗室的建設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
關鍵詞:網絡工程專業;目標定位;師資建設
引言
近幾年,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網絡安全成為計算機網絡領域中的熱點。作為培養網絡工程技術人才的高校,如何快速適應新技術的發展和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成為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我國雖然在計算機網絡相關學科和專業已初步形成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一大批網絡工程方面的工程專業人才,但是目前的網絡工程專業工程人才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從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看,最根本的就是要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是國家實施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當代工程教育要根據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需要,培養與當代工程發展新特征和新趨勢相適應的創新性人才,因此在培養網絡工程技術人才時,應該創新思路,根據國際工程認證和國家審核評估的要求,積極思考并努力踐行。按照國際工程認證和審核評估的考核內容看,高校最難解決的是專業定位和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其他的考核內容可以通過資金和管理制度實現。
1.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和技術要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要克服高等教育同質化傾向,分類發展,特色辦學”。這個對多樣化、個性化、特色化的要求,實際是倡導高校走特色發展之路,而當前我國高校網絡工程本科人才的培養就有同質化的趨勢。針對這個現象,各個高校如何培養獨具特色的本科網絡工程人才,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目前,大多數學校網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改革和課程內容的更新重組大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
每個高校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都具備一定的地方或行業特色。高校在建設網絡工程專業時,首先應該考慮結合本校的特色,根據國家和社會對網絡工程人才培養的要求,分類培養不同的網絡工程技術人才。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結合的產物,不同高校的網絡工程專業掛靠在不同的學院下,有的在計算機學院,有的在通信工程學院。按照教育部的專業目錄劃分,網絡工程是劃分在計算機類專業下的,因此計算機專業的核心必修課也應該成為網絡工程專業的必修課。
根據圖1所示,從網絡設備設計與研發開始,到網絡組網完成后的應用設計與開發,涉及不同類型的工程師。
按照圖1所示,根據社會和行業需求,不同層次高校培養不同的網絡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可以考慮如下定位。
1)設備研發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
網絡設備研發涉及的專業知識除了計算機網絡、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和通信原理外,還包括必須掌握的硬件電路計的一些基本理論與實踐,如DSP技術、FPGA設計技術等,這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較高,除了要求掌握扎實的數理科學理論外,還要有系統工程思維訓練,對計算機硬件、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和網絡協議在內的理論與知識可以系統性、整體性地掌握,因此這類人才的培養應該由985、211高校承擔。
2)網絡設備性能測試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
這類人才只需要在掌握計算機類專業必修的專業課以及網絡協議的前提下,學會應用Java或者其他腳本語句如TCL等,之后他們就可以編寫自動化測試用例,這對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較第一類人才而言相對低,因此這類人才的培養任務可以由普通地方高校承擔。
3)網絡設備安全檢測人才的培養。
這類技術人才是目前最缺乏的,國內高?;旧蠜]有相關的人才培養基礎。這類人才可以分為兩類,即初級人才和高級人才。初級人才對網絡配置和網絡協議非常熟悉,可以熟練地進行網絡性能和安全分析;高級人才除了掌握前述的網絡設備安全測試技術以外,還必須具備對網絡設備操作系統逆向分析和代碼審計的能力。網絡設備安全檢測人才既是網絡運維的高級技術人才,又是設備生產商所需的技術人才,因此應該由擁有網絡空間安全學科或者信息安全基礎比較好的高校培養。
4)網絡規劃與運維人才的培養。
網絡規劃與運維人才是很多高校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的主要目標。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應用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這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但由于一些高職高專學校也在培養類似的人才,因此普通高校應該在培養人才的層次方面有所區別,注重網絡規劃設計、網絡運維管理(包括不同操作系統平臺的網絡服務與配置、網絡虛擬化、存儲虛擬化和私有云計算優化配置與管理)與網絡性能監測管理系統設計等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熟悉各種不同網絡設備的配置并且關注未來發展的SDN技術和網絡設備配置智能化的趨勢。
另外,這類人才的需求也在變化。目前,這類人才除了需要前述的能力外,還需要在網絡規劃中對安全性能的設計有較高素養,并且網絡運維人員也需要網絡安全檢測的能力,這些變化應該引起相關高校的關注。
關鍵詞 網絡工程 課程體系 教學改革 網絡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28
Network Engineering Course and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Reform Research
HE Xiu, TIAN Liwei, CHEN Qiang, YANG Lei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the produc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netwo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network management, network maintenance and other requirements, network engineering bred. Today, the vast major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s have now opened this profession, but the network technology updates faster, resulting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s still not mature enough, the complex and chaotic phenomena occu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industry) standard dovetail explore building networks work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course system; teaching reform; network technology
0 引言
2001年,教育部首批建設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網絡方面的人才,隨著我國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網絡迅速覆蓋各個領域,不僅個人用戶離不開網絡,企事業單位為了節省資源,提高工作效率,更是極力發展網絡信息化辦公;網絡的縱向深度發展,使得網絡技術方面的人才需求類型發生轉變。
近年來,國家職業(行業)標準規范越來越被重視,不僅國家人力資源保障局與工信部等部門都積極推進,而且大部分企事業單位在人才的引進方面也比較看重學生是否具有在相關領域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因此,本文旨在系統地分析研究網絡工程專業相關課程教學內容與國家職業(行業)標準相銜接的課程體系建設,在教學內容、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團隊方面形成與國家職業(行業)標準相融合、相匹配的教學機制。試圖構建一個以就業為導向,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為核心,以職業綜合能力為培養目標,以“雙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為紐帶的專業教學體系。
1 網絡專業人才培養方向
廣東科技學院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類型院校,坐落于廣東省東莞市,地處珠三角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大力發展工業和外向型經濟,經濟飛速發展,20多年GDP連續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隨著東莞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經濟的轉型,急需大量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東莞市政府也相續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東莞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強調需要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從當前發展趨勢看,東莞市現代信息服務業主要包括信息傳輸服務業、計算機服務業以及軟件業3大類。網絡工程職業崗位相關的職業認證證書有網絡管理員、網絡工程師、網絡規劃設計師以及思科、華為公司的一些認證等,依據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所需的網絡技術人才主要在以下領域:
(1)新企事業單位的網絡系統規劃設計與建設、原企事業單位網絡系統的擴展、升級等,都需要大量的網絡規劃設計、網絡設備安裝與調試、信息系統集成等組網技術人才。
(2)網絡的普及以及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網絡系統已演變成各個單位的一種基礎性設施,為保障日常企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以及網絡信息的安全,急需大量的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絡安全方面的人才。
(3)人們對網絡質量的需求,網絡軟硬件產品的更新升級、不斷涌現的網絡設備制造企業以及網絡應用開發企業等,需要大量的網絡軟硬件產品研發人才。
(4)互聯網應用需求的不斷擴展,對網絡的體系結構的適用性和穩定性、網絡服務質量以及網絡性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對網絡理論與技術科學研究的高層次人才。
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網絡工程專業可以培養網絡組網工程技術、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絡軟硬件開發、網絡應用開發以及網絡協議開發等方面的人才。但是,各大高校還應根據學校的定位、學校的師資、學生的學習能力等因素綜合考慮,有側重地發展某些方面,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
2 網絡工程課程體系設計
結合國家職業標準、社會發展需要以及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制定網絡工程課程體系結構。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必須與社會接軌,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我校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委托企業技術人員不定期來校給學生舉行職業規劃講座和學術講座,聘請企業的工作人員為本專業的客座教授,為網絡工程的實踐教學提供支持和幫助;此外,不同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師資力量也是影響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網絡專業中,網絡協議的分析與設計、網絡硬件產品的設計對學生及教師的能力皆要求較高,因此,對于一些職業學校及??圃盒2唤ㄗh開設此類的課程;另外,國家職業標準也能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網絡類職位要求,因此網絡工程課程體系的設計也需考慮此因素。
該體系設計框架的內容包括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授課計劃、網絡工程發展規劃、實驗室的建設、教學內容設置、教材建設、師資建設等等,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能從事計算機網絡的規劃、設計、實施、管理與維護,能從事網站開發與維護,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
3 網絡工程教學內容體系設置
根據課程體系內容,將網絡工程專業課程分為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基礎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組選課、專業任選課、專項實踐、其他實踐等七個模塊組成課程。每門課程有相應學分,學生在校期間總共需修滿170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37學分,公共選修課10學分,基礎必修課35.5學分,專業必修課19.5學分,專業組選課12學分,專業任選課12學分,實踐環節(不含課內實踐)44學分。如圖1所示為本校網絡工作專業課程內容設置:
圖1 網絡工程課程內容
在網絡課程內容設置中,每一門專業課程均由校企合作開發實訓指導書,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鞏固理論知識;并且對參與專業競賽或科技創新項目并取得較好成績的同學給予競賽學分或創新學分,某些科目支持以證代考,具體由系部與教務處共同認定;此外,開展學生第二課堂等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圖1中各個課程的安排如下:(1)必修課選課說明:必修課為學生必修課程,分為公共必修課、基礎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2)專業組選課選課說明:網絡工程專業的組選課分為2組,每組3門課,選擇第1組課程的同學只能學習第1組內的3門課程,選擇第2組課程的同學則只能學習第2組內的3門課程。專業組選課應該至少選12學分(3)專業任選課選課說明:第4~7學期,每學期安排3~4門任選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及是否考研)來選擇任選課,每學期所選課程門數不限。專業任選課要求至少選12學分。(4)專項實踐課課程說明:專項實踐課是在每學期的期末進行整周(每周24課時)實訓,用來完成1個或幾個項目(任務)。一周實訓計一個學分。(5)其他實踐課:分為軍訓、公益勞動與拓展訓練、社會實踐、實習與設計等課程,每類課程均有相應的學習,其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主要安排于最后一個學期。
4 結束與展望
在信息化社會,網絡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人們的生活和企事業單位的生產帶來巨大的影響,也簡直刺激了網絡計算的發展。高校作為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只有迎合社會需求,才能為社會輸送社會需要的人才,才可以帶動社會的進步。本文探討了現代網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針對相關方案提出了課程體系設計框架,最后簡單 描述了網絡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
技術促進生產,生產帶動技術的發展,希望各個院校能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關系,將社會需求與先進的技術帶進校園,與學校合作建立科學的、合理的教學體系及教學課程內容。
參考文獻
[1] 徐明,曹介南等.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培養方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 徐明,曹介南.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10).
[3] 曹介南,徐明,蔣宗禮,陳鳴.網絡工程專業方向設置與專業能力構成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2(9).
關鍵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計算機網絡工程;問題;對策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以下簡稱人社工作)中,離不開計算機網絡管理工作的開展。所以本文論述了人社工作中開展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具體的幾點對策,以促進各項人社工作得到高效的開展。這主要是因為,時代在發展,社會也在不斷地進步,為促進人社工作的高效開展,加強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已成為工作的重點,這就需要我們切實掌握這一工作實施的必要性,尤其是要意識到如何才能促進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的開展。
一、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在人社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促進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人社局是主要工作之一就在于促進人力資源的管理,人力資源又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人社局不僅有著獨特的性質,而且還能給社會的適齡人群提供就業的機會。在當前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人社局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來構建人事檔案,對社會人員的各種信息和工作能力都能更好地掌握,從而為之提供更加針對性的就業機會,這樣在促進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時,還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的快速發展。
(二)促進社會得到穩定地發展
由于人社局不僅要管理人力資源,而且還是屬于一種社會保障機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社保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社保體系完善的要求也變得更高,所以通過強化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能更好地促人社管理體系的完善,進而更好地給社會成員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各項權益的同時還能感受來自國家的關懷,進而推動社會穩定發展,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
二、強化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開展提高人社工作水平的對策
鑒于開展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在日常人社工作中,要切實做好這一工作,筆者認為,我們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為著力點,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切實注重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平臺的完善
從目前的資源結構來看,我國的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工作中,所包含的平臺主要有三個方面,所以不同的平臺,其工作的重點和切入點也是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共同點就在于必須科學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而這就需要強化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對于高校平臺而言,其主要面臨的對象是高校畢業生,所以人社局需要切實加強與高校之間的聯系,采取溝通、合作和交流的方式,為廣大高校畢業生提供真實、精準的就業信息,并通過構建共享的信息平臺,能避免和減少傳統的就業信息面臨的滯后性問題,確保就業信息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進而更好地精準的發揮人社局的作用,給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加科學地指導,實現社會良性運行。就社會平臺來看,主要是區域中的很多人力資源屬于社會人員,這些社會人員主要指剛失業和長期待業兩種,所以為促進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在人社工作中,需要切實注重社會人員信息網絡系統的構建,及時地記錄不同社會人員的各種信息,比如基本信息、就業經歷、就業意向等,通過構建社會人員平臺,從而為之就業提供相應的機會。而社會人員在平臺中,能及時地掌握各種就業信息,既能促進就能率的提升,又能將工作失誤有效的降低。就區域內的行業平臺而言,主要是在當前的網絡信息環境下,作為人社局需要加強與區域內不同行業的密切交流,并加強區域內部行業平臺的構建,這還會企業的工作人員之間就能更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一來,不僅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以及時地將不同的求知信息進行,而且求職人員也能利用這一網絡平臺來面試,從而實現雙方的共贏。由此可見,當前我們必須切實注重這三個方面的平臺建設,注重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才能更好地為人社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切實注重平臺監督工作的開展
在建立了計算機網絡管理平臺的基礎上,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提高就業率,為更多的社會群里提供優質服務,就必須在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工作中,切實加強計算機網絡工程管理平臺的監督工作,切實加強對各項工作的關注,保證其公平、公開、公正的實施,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之提供支持,推動社會得到和諧地發展,保證平臺的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切實注重社保信息管理平臺的完善
人社工作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需要利用社保信息管理系統的支持,所以必須切實注重對社會人員綜合信息的掌握,并根據實際崗位需求來合理地分類人員,這樣在人員甄別時能變得更加準確和規范。而這就不許完善人社工作制度和工作體系,特別是在計算機網絡管理方面,需要確保構建的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平臺中的各項信息真實有效,并對平臺的數據資料要不斷地完善,并定期加強對內部信息的檢查和核對,保證信息精準性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還要對現有的人社公共網絡服務水平不斷的提升,并借助大數據技術加強對各種信息的撲捉,從而針對性的進行完善和優化。
關鍵詞:網絡工程;CDIO;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2)011015603
作者簡介:單家凌(1979-),男,碩士,廣東白云學院計算機系講師,研究方向為網絡工程、網絡安全。
0 引言
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產業發展對創新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為首的世界幾十所大學展開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從2000年起,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獲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會近2 000萬美元巨額資助,經過4年的探索研究,創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國際合作組織。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 實踐的、 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
1 傳統《網絡工程》課程設計不足
1.1 課堂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
《網絡工程》課程設計理論教學是整個教學環節的輔助階段,講課的地點一般放在實驗室,其手段采用多媒體方式,其目的是教會學生完成課程設計所必備的理論知識,對整個的課程設計起指導作用。但是以往教師在課堂講授時,教學的內容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一些新的理論、新的技術與方法在網絡工程領域得以應用,卻在課堂教學的內容中沒能體現出來。課堂理論的教學相對比較枯燥難懂,很多課堂的教學內容很少與實際的工程應用相聯系,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的東西難于致用。課程設計的效果達不到目的。
1.2 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目前網絡工程本科畢業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實踐能力不強,需要企業進行崗前培訓才能勝任工作。實踐過程是課程設計的主體,但是在以往的課程設計實踐環節中,老師設計的實驗缺少實際工程性的內容,教學內容很少與實際的工程應用相聯系,達不到社會對網絡工程人才的崗位需求。甚至有些教師只是把所學過的實驗讓學生重做一遍,既激發不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也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忽略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網絡工程》課程設計的實驗有時需要多臺設備連成網絡的形式,需要體現學生之間共同協作的能力,但在實驗中,由于一些自主性差的學生往往只在旁邊觀看,沒有進行實際的操作,導致動手能力欠缺。針對上述問題,文章將CDIO教學理念引入到《網絡工程》課程設計中,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基于CDIO課程設計改革探索
根據CDIO教學模式的理念,結合廣東白云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網絡工程》課程設計進行了探索與實踐。課程設計的流程如圖1所示。
2.1 課程設計人才培養目標的設計
課程設計以實踐教學為主要方式,是對《網絡工程》課程教學理論與實驗的延伸和補充,是對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其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該課程所學內容的進一步理解與鞏固,提高學生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創新意識。針對應用型人才,應該首先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適應崗位需要的實踐能力上面。要保證影響學生就業的關鍵性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不需要接受企業崗前培訓就可以直接工作,從而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通過引入企業實際工程項目,使學生具備如下能力:①了解網絡工程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具有繼續深造和從事本網絡工程項目開發和設計的知識結構;②懂得工程項目中有關管理、工程經濟、合同法等知識;③掌握網絡工程中基本形態、典型技術、核心概念和網絡工程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各階段的工作流程。
2.2 教學方法設計
把企業實際的工程項目引入課程設計的教學中來,根據工程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制定基于CDIO理念的教學大綱,在師生課程設計教與學過程中貫徹該大綱,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以下方法。
(1)工程項目法。課程設計突出網絡工程特點。從我校學生的定位來說,我們將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工程型”人才,按網絡工程前段、中段和后段三個階段設置實踐內容,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支撐核心能力培養。通過具體的網絡工程項目(包括產品、生產流程和系統),從項目的構思、設計到項目的實現和運行的生命周期為整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中來。
(2)真實環境法。按照真實性學習理論,以來源于企業的項目為中心組織項目課程,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項目課程的功能。學校與企業比較起來,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存在著不足。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學生在學校里三年都學不會的技能,很可能在企業不到三個月就學會了。主要原因是企業里有真實的工作項目、真實的工作環境以及真實的工作壓力,這都是學校無法復制的。于是我們把源于企業的真實的工程項目引入課程設計的內容,教師參照企業內組織結構情況,挑選一到兩個學生做項目經理,負責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分工,協調等工作都由該項目經理完成。每個學生的實踐過程像在真實企業的員工一樣,使學生將來能“零距離”上崗。
(3)量體裁衣法。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合適的崗位和項目,對于不同學生群體不同的專業定位,其關鍵的實踐能力也不同。為了防止興趣過散情況的發生,教師可以根據工程項目情況劃分幾個項目小組,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挑選相應的項目組。實際的過程就像企業員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應聘實際的工作崗位一樣。如果專業定位于培養網絡工程師,那么組建網絡的能力就是這個專業的關鍵實踐能力;如果專業定位于培養網絡管理人員,那么使用網絡操作系統進行網絡管理的能力就是這個專業的關鍵實踐能力。
2.3 教學內容設計
《網絡工程》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要以就業為導向,在實踐過程中應進行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參照如圖2所示的CDIO能力結構。
明確用人單位對本專業人才有哪些崗位能力方面的要求,其中哪些是核心能力,哪些是一般能力,要圍繞核心能力并根據CDIO理念制定《網絡工程》課程設計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中要體現怎樣通過具體的網絡工程項目(包括產品、生產流程和系統),從項目的構思、設計到項目的實現和運行的生命周期為整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中來。在《網絡工程》課程設計教學中,教師要深刻理解CDIO的理念,既注重抽象理論知識的“教”和“學”,又強調了教學過程中“做”的重要意義;設計怎樣的課程考核體系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項目設計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的精神。CDIO的 12 項標準都是圍繞如何實現 CDIO 大綱目標的,進行 CDIO改革,將帶來從理念到課程到教學到評估的整體改革。標準 5 是“培養設計經驗”, 要求課程計劃中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培養設計經驗的內容,包括一個基本水平和一個高級水平;在《網絡工程》課程設計時我們采用二、三級項目教學體系,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有機會參與產品、過程和系統的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標準 8 是“主動學習”, 主動學習是學生直接參與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不提倡被動的知識傳授,我們采用“角色”培養法,讓學生充當實際的企業員工,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操作、應用、分析和評測。這些標準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設計基于CDIO理念的《網絡工程》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時,我們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1)實踐項目具有一定新穎性。教師在設計《網絡工程》課程設計的項目時,應該隨著技術的發展而變化,項目的選取內容要注意更新,不能一成不變,要使用網絡工程行業當前的先進技術、主流技術,保持與行業發展同步,使學生在畢業后知識能力滿足社會和企業發展的要求。
(2)課程設計題目的多樣性。企業的工程項目較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實踐內容,根據市場調研及時調整部分知識結構,題目既要緊密圍繞課本知識點,又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難易程度不等、形式多樣。整個過程始終遵循CDIO“做中學”的原則,引導學生完成從理解問題、構思設計、實施到運作的整個過程。這樣,既達到對所學知識的學習、理解,同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3)項目是真實地來源于企業。按照真實性學習理論,以來源于企業的實際項目為中心組織《網絡工程》課程設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CDIO模式教學的優勢。課程設計的實踐項目最好來自產業第一線,是企業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在??梢浴傲憔嚯x”接觸企業崗位,畢業后不用培訓就可上崗。
(4)實踐過程分工與合作。開設課程設計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鼓勵學生互相溝通、共同探討、共同參與。課程設計是獨立的實驗環節,是對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正好符合CDIO強調的項目完整性與綜合性。一個基于項目的課題設計,一個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通常考慮分組合作的形式,每個小組由組長負責與指導老師溝通、匯報以及整個課題的完成進度。這種形式從開始的查閱資料、需求分析、整體方案的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驗收、運行與維護以及整個過程中不斷地討論、不斷地解決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可以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精神。
2.4 考核方式設計
《網絡工程》課程設計結束之前,指導老師要對課程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己说男问蕉鄻樱瑯藴?1是“學生CDIO能力的考核”,CDIO大綱所要求的能力的考核方法必須與 CDIO的理念相一致,考核方法包括筆試、口試、學生行為觀察、等級量表、學生反思、日記、檔案袋評價、同學評價和自我評價等。為此,我們在《網絡工程》課程設計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采用兩級考核方式,教師(充當用戶或是驗收專家的角色)考核、組長(充當項目經理的角色)考核,考核設計的成績表如表1所示。
3 實踐結果分析
實踐與探索表明,用CDIO理念引導該課程的課程設計,效果良好。如表2所示。
在《網絡工程》課程設計中應用CDIO教學模式,真正達到了“做中學”,鍛煉學生從構思、設計到實現的整合過程。大大提高了大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基于工程項目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達到了社會對網絡工程人才的崗位要求。
4 結語
對于應用型本科《網絡工程》課程設計教學,需要不斷探索教學方法策略,CDIO工程教育模式采用現代教學理論,創新教學方法,提供新的學習環境,從項目的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過程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個人和人際技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助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能力,同時使學生掌握了專業必備科技知識,讓學生走出校門之前在心理上和職業素質上具備了企業的崗位能力。
參考文獻:
[1] 查建中.論“做中學”戰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2] 綦朝暉.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J].高教論壇,2008(8).
[3] 康全禮.CDIO大綱與工程創新型人才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8(4).
[4] 張慧平.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動化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9(8).
一、引言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計雖然社會需求旺盛,但是畢業生卻無法就業。因此,在計算機網絡工程方向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適應社會對應用型網絡人才的要求,具有迫切而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網絡工程方向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優化
筆者通過對比分析國內外名牌大學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尤其是對具有網絡工程專業院校的課程體系做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調查后,發現它們在加強實踐教學,重視能力培養;強調認知教育,增加選修范圍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是仍然存在不足,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1)培養目標不清晰,課程設置也缺乏目標性和方向性,與其他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相差不大,缺少專業競爭力。突出表現在相近課程之問存在交叉部分,而且專業課的前、后續課程銜接不當,形成了復雜的網狀結構;(2)學生接觸專業知識過晚,往往在大三才開始接觸專業課,造成低年級學生感覺迷茫,學習缺少目標和方向,難以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3)缺少職業道德的教育,過分強調和注重知識結構,很少研究和考慮學生的就業需要和認知過程。如何克服和解決這些問題呢?筆者認為,專業課程體系是開展專業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才能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教學計劃,制定相應的教學和實驗大綱,繼而合理配置和優化教學資源,有效開展專業教學,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針對不同的網絡就業方向,在進行專業技能培養上也有所區別。作為網絡管理員需要掌握網絡操作系統的安裝與配置,網絡性能測試與優化,網絡日常管理與維護、網絡安全與病毒防范等方面的技術和技能;作為網絡系統集成工程師需要具有對局域網和廣域網進行安裝、配置和排障的能力、具備中型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工程技術、網絡綜合布線等方面的技術和技能;作為通信工程師需要非常了解電信運營商領域所涉及的網絡技術,包括IP路由、IPQoS、BGP和MPLS;作為網絡程序員需要掌握套接字網絡編程、TCP/IP協議、J2EE程序設計、XML技術、C/S結構和B/S結構程序設計等方面的技術和技能。專業技能性知識主要通過對應的專業課及其專業方向選修課來獲得。筆者經過反復論證和不斷優化,得出網絡工程方向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3]。
三、網絡工程方向師資隊伍建設
網絡工程方向培養的是具備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知識面較為綜合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對該方向的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較強的實踐指導能力、對網絡的熟知與操作能力,而且還要有較寬的知識面和對網絡工程系統的整體把握。因此,為了體現我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必須建立一支既具備較好理論教學能力,而且還具備較強的網絡綜合應用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4]。以我系為例,對網絡工程方向的“雙師型”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培養:(1)聘請網絡行業知名企業的專家對本系專業教師進行短期培訓,也可以根據專業需求,選派本系的專業教師到相關的企業、公司或培訓機構進行系統的培訓和學習,這樣既豐富了教師的專業知識,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綜合實踐能力并且可以將行業和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課堂教學。(2)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專業教師參與相應的認證考試,以此提高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并將其有效地運用到教學實踐指導中。例如思科公司的CCNA、CCNP、CCIE認證證書;H3C公司的HCSE、HCTE、H3CIE認證證書;紅帽子Linux的RHCE、RHCA認證證書;趨勢科技的TCSE安全專家認證等等。(3)加強與企業及科研機構的聯系,建立產學研基地,定期組織專業教師到校企合作基地學習、實踐,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掌握業內的發展動態,了解企業對本專業的需求,收集教學素材,豐富教學內容。這樣不但有助于教師的培養,而且有助于專業建設。同時,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可以培養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網絡工程方向實驗室建設
為了滿足正常的實驗教學,建立穩定、高質量的教學實驗室,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客觀要求。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系積極推進專業實驗室建設,現已建成初具規模的網絡工程方向實驗室3間,網絡協議仿真實驗室、網絡配置與安全實驗室、通信工程實驗室,同時建有嵌入式系統實驗室、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室、計算機組成與控制實驗室、程序設計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大型數據庫實驗室、軟件工程化實訓實驗室、大學生創新實驗室等14間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價值885萬元,學生使用設備約550臺(套)。其中網絡協議仿真實驗室購買了中軟吉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網絡協議分析系統,在TCP/IP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難以理解的網絡協議通過仿真儀器直觀地演示出來,再結合一些主流的協議分析軟件(Wireshark)捕獲網絡中的真實數據包,實驗教學效果良好。另外我系經過調研企業培訓機構,通過引入GNS3、CiscoPacketTracer等仿真軟件,在不增加經費投入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路由交換仿真實驗環境。2012年中旬,我院的工科實驗大樓將交付使用,屆時我系的實驗室條件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五、網絡工程方向實習基地建設
我系非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前后建立了設施完善的校外實習基地14個,其中包括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陸科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福州移動股份有限公司、福州網龍網絡有限公司、福州凱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郵電工程有限公司、廈門戴爾有限公司、福州鑫信邁系統集成有限公司、福州天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實習基地的建立可以將工程化實踐教學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包括各相關專業課的實驗課、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從而形成工程化實踐教學體系。這些公司或企業都是從事網絡工程承包、建設和施工的單位,其任務就是為用戶進行網絡規劃、設計、安裝與運營,他們具有豐富的網絡工程管理實施經驗。通過實習,學生不僅能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提高創造性工作的能力。今后,我系還將繼續與一些網絡工程相關行業的知名企業進行洽談合作,不斷完善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p#分頁標題#e#
【關鍵詞】有線電視網絡規劃;新形勢;前景分析
有線電視網絡與其他網絡通信方式相比,具有傳輸速率快、信息容量大等優點。在移動和電信網絡電視沒有大力發展之前,絕大多數居民使用的都是有線電視網絡來收看電視節目等。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得人們不再使用有線電視網絡來收看電視節目,極大壓縮了有線電視受眾的市場占有率,為有線電視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有線電視網絡企業的發展,如我鎮轄區內共有40個行政村,12000戶58000余人,原有受眾戶6000戶,現銳縮到1200戶。因此,想要改善這一情況就需要將有線電視網絡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改進完善提升有線電視競爭力,而有線電視網絡規劃設計是十分復雜的一項工作,需要經過項目設計、項目驗收等多個環節的工作共同實現。
1.有線電視網絡規劃設計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1.1電視業務較少
首先,由于有線電視網絡能夠帶來的電視業務較少,部分受眾想要觀看一些喜愛的電視節目卻很困難。而電視節目無法點播、回放等問題使得部分受眾因工作時間限制而無法觀看到電視節目,這種情況在上午檔的節目和下午檔的節目播放中廣泛存在。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利用網絡來觀看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這種現象使得有線電視的受眾越來越少,進而降低了有線電視網絡的收入。
1.2寬帶網絡的優勢較大
寬帶網絡較有線電視網絡的最大區別在于人們可以在寬帶網絡上搜索任何自己喜愛的節目,而不用拘束于有線電視節目的固定播放時間。因此,想要增加有線電視網絡的受眾人數,就需要將有線電視網絡與寬帶網絡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成熟的技術手段使得電視設備具備更多的能力。人們利用寬帶網絡觀看節目時會受到網絡波動的影響造成畫面卡頓的現象,極大影響了受眾的體驗感覺,而有線電視網絡則不會出現這樣卡頓的情況。因此,將二者結合在一起,也能夠提高用戶的體驗感受。
2.優化有線電視網絡的具體策略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有線電視網絡所需要的電纜、光纜路由的施工技術和驗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在電纜、光纜路由等設備的埋設時,所使用的埋設技術卻很簡單,許多施工單位在選擇施工方式時不能充分考慮實際狀況,使得這些設備在施工時容易受到損害,進而縮短了其使用壽命。因此,在新形勢下規劃有線電視網絡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施工狀況,在選擇材料時要充分考慮周圍城市的經濟狀況,避免選購材料較為昂貴的情況出現。另外,由于有線電視網絡施工時要牽扯較長的施工距離,把握電纜、光纜等設備經過村莊和城市時要考慮其房屋結構和交通狀況,在埋設設備時不能危及其他人的利益和安全。因此,規劃方案要充分的考慮和斟酌,盡量選擇成本小、安全性高的設計方案,從而推動有線電視網絡的發展。
3.有線電視網絡規劃施工環節把控
3.1有線電視網絡工程施工環節重要內容
保證有線電視網絡的施工環節正常進行,是推動有線電視網絡發展的前提條件。選擇正確的施工地點規劃光纜、電纜路由設置,能夠增強有線電視網絡的安全性。有線電視網絡規劃項目正式開始之前要先進行初步的規劃,對有線電視網絡所進行的前期規劃任務會影響到工作質量。除此之外,規劃工作還是項目建設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要想造成整個有線電視網絡工程建設工作,要做好多個部分的相關工作,在完成這一步的工作之后就可以開始進行有關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了。在有線電視網絡工程建設工作中,進行工程項目設計就是要利用多部分的系統共同合作工作,努力達到想要的效果。施工過程要按照對工程進行的規劃逐步建設,保證每一個環節都不產生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而且,工程的質量問題也必須得到所有工作人員的重視,控制工程質量,盡力達到相關標準,滿足人們的需求。網絡工程建設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完工后的有線電視網絡工程進行驗收,不僅要對該項目整體的效果進行檢驗,還要對工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驗收,防止網絡工程中出現問題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要對達不到相關標準的有線電視網絡工程進行完善,防止因質量問題影響用戶體驗效果。對網絡工程的驗收是為有線電視網絡工程質量提供保障最重要的環節。
3.2有線電視網絡工程驗收的主要內容
有線電視網絡工程驗收的主要目的是對完工的網絡工程進行結果的檢驗,其中包括對工程技術是否達到相關標準以及工程的運行能否滿足需求等。在進行驗收工作時,企業要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驗收,保證驗收工作的順利進行。網絡工程的驗收作為項目建設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會對項目質量產生影響,間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因此我們要認真做好驗收過程中每一部分的工作。驗收工作主要包括對工程量以及指標等的驗收。在驗收過程中,可以運用相關設備對網絡工程的運行進行檢測,確定是否達到相關要求,如果相關數據不達標,該工程項目則為不合格。驗收是網絡工程最后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驗收工作的進行是對工程質量的一種檢測,是對用戶體驗效果的一種保障。企業要做好對驗收人員的專業培訓,重視每一個環節的驗收工作,按照驗收標準進行驗收,保證建設過程中施工企業沒有為了節省成本而發生偷工減料的行為,保證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還要運用各種先進的檢測儀器進行驗收,保證工程項目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一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驗收的效率。驗收計劃是在網絡工程結束之后制定的,首先要保證已經完成的網絡工程符合驗收的標準,然后才可以根據計劃進行接下來的驗收工作。首先,要注意有線電視網絡工程項目工作區域的選擇,盡量選擇適合設備的環境,保證設備不受環境影響。然后,要盡量選擇安全性較高的設備,防止因為設備安全性問題對工程項目最后的驗收造成影響。比如說在進行有線電視網絡的安裝工程中,要注意將有線線路鋪設在適合該設備長期生存的干燥區域,防止受潮影響設備正常運行以及使用壽命。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對有線電視信號的檢測。在對此工程進行驗收時,要保證每一部分都沒有出現問題。將工程項目的詳細資料進行保存,對以后解決問題有著很好的幫助,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質量。目前正處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各種有線電視網絡工程項目的建設迎來了發展的機會。在進行網絡工程項目的建設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工程項目質量的管理,要保證建設的網絡工程項目質量能夠達到標準,滿足人們的需求。網絡工程項目的驗收是進行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步驟,在驗收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對整個網絡工程項目進行檢查,將其中錯誤以及不完善的地方查找出來進行改正、完善,對工程質量有著很好的提升幫助。除此之外,為了保證驗收結果的正確性,要多次對網絡工程進行檢驗,除了完成工程之后的驗收之外,在建設過程中也要隨時進行檢驗,并對每一次的檢驗結果進行記錄,在最后的檢驗中再次進行檢驗,如果之前檢驗中出現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處罰。施工企業要重視網絡工程的驗收,保證工程質量達到標準,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3有線電視網絡工程質量管理
有線電視網絡工程的質量會影響用戶體驗效果,因此企業要做好對有線電視網絡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驗收標準。相關工作人員要經常對網絡工程進行檢查,防止設備出現故障影響用戶的使用。
3.4如何做好驗收工作
在進行有線電視網絡工程的項目驗收之前,要先制定出完善的驗收標準,根據標準進行驗收。驗收工作需要得到各個部門的配合,各個施工部門要提前準備好完整的相關項目資料以及各種證明、圖紙等供驗收工作人員參考。首先,驗收工作人員要確認網絡工程的完成情況。在確認工程已經完成之后進行驗收計劃的制定,之后根據制定的計劃進行驗收。驗收過程中要對工程的每一部分的功能分別進行驗收,保證所有功能都能實現,并且達到驗收標準。將驗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進行詳細的記錄,按照規定給予施工單位進行項目的修改與完善,然后進行二次驗收,如果仍然存在問題,按照制定的驗收制度進行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