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節約糧食的原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節約糧食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一、

    活動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們了解世界及我國水資源的現狀,了解保護水資源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引導學生都來節約、保護水資源。珍惜每一粒糧食。

    (二)、情感目標:

    1、通過開展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

    2、養成學生節約用水、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三)、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調查、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幾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實踐活動能力及社交能力。

    活動重難點: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們了解世界及我國水資源的現狀,了解保護水資源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引導學生都來節約、保護水資源。珍惜每一粒糧食。

    二、活動準備階段

    1、分組。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自愿組成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負責本組人員的組織與協調工作。

    2、討論確定研究的內容。圍繞“節約用水”和珍惜糧食這兩個課題,各小組分別討論研究的內容。如有的想調查水資源、浪費糧食方面的情況,有的小組想上網查找有關水資源和浪費糧食的資料等,各個小組都已找到自己的調查課題。

    三、活動實施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前一階段,我們圍繞“節約用水”“節約糧食”兩個方面的調查,經過討論整合現在看哪個小組愿意用你們最喜歡的方式把你們活動的過程介紹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們的快樂與收獲,哪個小組先來呢?

    (二)

    、匯報交流

    第一小組:家庭用水情況

    1、

    組長:我們是第一小組,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重點調查家庭用水情況,并確定了三個采訪對象:張奶奶、王阿姨、劉阿姨。

    2、

    通過數字了解用水多少的原因

    第二小組:在網上查閱資料了解水資源現狀

    1.

    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存在供水不足的問題,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個,缺水總量述60億立方米,缺水城市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水質性缺水”在西北地區存在‘‘水量性缺水’。

    2.我國淡水年均總儲量為2788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龐大的人口總數使人均貯藏量僅為2300立方米,約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

    第三個小組:了解了食堂、飯店的浪費現象

    1.

    據我們打飯的阿姨說每頓飯剩下的飯菜有一水桶.

    2.在飯店做了實際調查并拍了照片。

    3.在網上查閱資料,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總量這折合糧食約為500億公斤,接近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每年至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激發同學節約用水節約糧食的決心。

    (四)、討論:如何節約用水,如何珍惜糧食

    四、課堂延伸、總結

    1.師:同學們,水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是我們的生命之源。糧食是我們的生存之本。我們應該如何珍惜。(請學生回答)

    2.教師:一個個金點子代表了同學們對水資源。對糧食的珍惜之情,也從中明白從我做起。

    3.其實節約不應只在口頭上,而更應在行動上,讓我們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一個節約的小達人。

    五、作業

    1.舉行“節約的手抄報比賽。

    第2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節糧的多種效應

    全球范圍的糧食危機正在到來。2008年6月3日至6月5日,世界糧食安全高級別會議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所在地羅馬召開。會議通過的宣言《氣候變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戰》提出了一個最終目標:確保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既買得到又買得起他們所需的基本食品。要達到這個目標,專家們提出了三點措施。一是發達國家增加對缺糧國家的援助;二是加速發展農業科技,以增產糧食;三是控制生物燃料的生產。

    專家開出的藥方也許有效,但還有一個藥方,是與第二項措施“增產糧食”相對應的,即節流。任何管理。離開了開源和節流這兩腿,都會成效不大,人類對糧食的需求也是如此。

    對于糧食的節約,中國人歷來十分重視。例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就代表了中國人千百年來養成的節約糧食和其他消費品的良好行為方式。其意義在于,即使是富裕者也能以細水長流的方式獲得可持續發展,維持一個家庭的基本生存,擁有、享有和過完美滿的人生。

    不過,今天的節約糧食還賦予了許多新的意義,節糧是與節水、節約耕地、節約能源和節約資源等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虛擬水與節糧

    1993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托尼?艾倫提出了一個“虛擬水”的概念,用以計算食品和消費品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用水量。這個理論認為,人們不僅在飲用和淋浴時需要消耗水,在消費其他產品時也會消耗大量的水。

    通過計算,人類在生產糧食時所耗費的水最為驚人。例如,生產1噸小麥需要耗費1000噸的水資源,生產1噸玉米需要耗費接近1200噸的水資源,生產1噸稻米需要耗費2000噸的水資源。而一杯咖啡在種植、生產、包裝和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消耗140升水,這相當于一個英國人平均每天的飲用和家庭生活用水量,甚至一個漢堡包也需要消耗約2400升水。當然,非糧食產品的生產也要耗費水,如生產一個僅重2克的32兆芯片也要消耗32升水。而按“虛擬水”概念計算,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天大約要消耗6800升水,是一名中國人消耗量的3倍以上。

    當然,虛擬水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而是以虛擬的形式包含在產品中的看不見的水,因此,虛擬水也被稱為“嵌入水”、和“外生水”。但是,虛擬水并非只是一種理論,而是可以貫徹和應用到生活中去。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量入為出,不浪費糧食,每人一年節約1000克稻米(這是極容易做到的),只要1000人,就可以節約一噸稻米,也就等于每年節約了2000噸水資源。如果把這種節約推廣到全國13億人身上,一年就可節約130萬噸大米,相當于節約了26億噸水。這種節約如果換成是小麥,則可節約水13億噸,如果是玉米,則可節水15.6億噸。所以,節約糧食也就是節約水資源,這對于我們的生存事關重大。

    當然,如果把虛擬水的理論應用到糧食管理的另一個方面,則節約的意義更大。這就是,當水資源缺乏時,買糧食比生產糧食更為劃算和節約。缺水國家或地區通過貿易的方式從富水地區購買水密集型農產品,尤其是糧食,就會不僅獲得水,也能獲得糧食,也就更能保證穩定和安全。因為虛擬水以“無形”的形式寄存在糧食和其他商品中,相對于實體水資源而言,其便于運輸的特點使貿易變成了一種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有用工具。所以,這也是今天一些缺水國家寧愿買糧而不愿產糧的一種糧食戰略,也是一種節約戰略。

    而在我國的不同歷史時期,也在不同地區實行了這種節水節糧的戰略。例如,我國歷史上形成的“南糧北運”格局就符合虛擬水的概念,也即符合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特點。但是,從1978年以來:我國的糧食生產局面又出現了糧食增長主要在北方,反而形成了“北糧南運”的局面,目前每年北方賣到南方的糧食約1400萬噸。若按1立方米的水生產1000克糧食計,則相當于140億立方米的水從北方運到南方。這對于缺水的北方是否有利,值得認真思考。

    2008年3月19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研究所宣布把2008年斯德哥爾摩水獎授予艾倫,因為他的“虛擬水”概念對全球貿易政策等產生了重大影響,促使人們改進水政策和對水資源的管理,提高了人們對水資源的利用率。也實際上承認了虛擬水理論的實際應用可以節水和節糧。

    節糧與節能

    糧食生產不僅要耗費土地和水,還要消耗人力、技術、化肥、農藥、能源(電、石油)等,如果把這一切換算成生產的消耗成本,例如,以生產小麥為例,可以讓我們更為清楚地知道糧食中所凝聚的勞動和資源,并通過節糧來節約能源、資源,并保護生態。

    研究人員對2007年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安徽、湖北、江蘇、四川、陜西等9個小麥主產省216個縣(市)2045個農戶小麥生產成本和收益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007年小麥主產區每畝總成本424.53元,比2006年上升4.9%,每畝現金成本248.6元,比2006年上升5.1%。

    造成小麥生產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為:一是化肥、農藥等農業資源價格居高不下。2007年小麥畝均化肥折純用量為23.45千克,比2006年增加5.6%。另外,各地農民也注重科學施肥,施肥結構有了明顯變化,過去使用碳氨、磷肥的一些用戶,近年也逐步使用了肥效高且質優價高的復合肥:造成化肥等費用持續上漲。

    二是石油、天然氣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導致農用柴油價格上升,帶動機械作業費用增加。對2007年農資購買情況的調查發現,僅第一季度農用柴油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0.9%(有的省柴油價格漲幅達27%)。

    三是各地小麥生產機械化程度提高,機械費用也相應增加。在一些小麥倒伏嚴重的地區,機收價格明顯上漲,倒伏嚴重的地塊收割費用每畝高達90余元:

    四是干旱天氣促使農民增加排灌次數,使得排灌費用增加。

    五是暖冬氣候,引起部分麥田病菌、蟲害多發,農藥施用量有所增加,同時價位相對較高的高效、低毒、低殘留合成農藥及生物農藥的施用,也增加了農藥支出。

    上述情況的成本換算是:①畝均化肥費97.03元,同比增加6.6%;②畝均農藥費9.93元,同比增加20.4%;③畝均機械作業費70.05元,同比增加17.1%;④畝均灌溉費22.15元,同比增加15.2%;⑤種子費30.72元,同比減少1.4%。

    如果按目前兩畝土地產一噸小麥來計算,每人一年節約1000克小麥,每1000人節約的糧食等于節約了2畝土地,13億人就等于節約了260萬畝地。按投入到這260萬畝地上的種種能源和資源來看,就相當于節約化肥費2.52278億元,節約農藥費0.25818億元,節約機械作業費1.8213億元,節約灌溉費0.5759億元,節約種子費0.79872億元。

    第3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親愛的同學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文明就餐,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更是個人美德與魅力的充分展示。為落實學校以“文明餐桌,儉以養德”為主題的“文明餐桌行動”,深化我校青年學生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理念,校學生會向全體同學發出“文明就餐、節約消費”倡議。

    1.文明就餐,提升素質。餐廳內禁隨地吐痰、亂扔餐巾紙和食物殘渣;就餐時注意穿著、言行舉止,嚴禁吸煙喝酒。

    2、環保就餐,講究衛生。減少使用塑料袋等有毒有害餐具,盡量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講究就餐衛生,養成良好習慣。

    3.排隊就餐,保障秩序。自覺排隊買飯,文明禮讓排隊,共同創造一個良好、有序的就餐環境。

    4.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節約糧食是尊重他人的勞動表現,也是大學生良好個人素質的體現,自覺養成艱苦樸素、合理消費的良好習慣。

    5.愛護設施,回收餐具。愛護餐廳設施,不蹬踏桌凳,不亂涂,不亂刻,不惡意損壞或丟棄餐具;吃完飯后主動將餐具和雜物帶到回收處。

    6.尊重他人,合理建議。尊敬工作人員,不侮辱甚至謾罵工作人員;若有建議可及時向餐廳管理人員或者學生會生活權益部反應。

    “播種的是習慣,收獲的是品格”。文明就餐、節約消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用文明演繹生活,用行動展示形象,為共同營造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而努力!

    “不剩飯、不剩菜”文明餐桌倡議書

    老師們、同學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縷半絲恒念物力維堅”。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小餐桌,大文明,承載的不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作為市級文明單位的一員,更應從點滴中彰顯她的文明形象。今天,特向全體師生倡議:

    一、遵守餐桌禮儀,禮貌用餐,禮讓他人,遵守用餐秩序,愛護用餐環境,談吐文雅,不吵鬧、不喧嘩。

    二、講究科學飲食,注重營養,追求健康,不酗酒,不暴食,摒棄不良飲食陋習。

    三、堅持合理消費,珍惜糧食,杜絕浪費,點餐適量,剩菜打包,不求奢華,不講排場。

    四、珍惜生命,遵規守法,拒絕酒駕,開車不飲酒,酒后不駕車。

    五、遵守行業規范,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真誠服務顧客,堅守食品安全,務求用具衛生。

    六、推廣餐桌文明禮儀,倡導節約用餐行為,提升行業服務品位,營造文明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到“合理飲食、文明用餐、科學打包、避免浪費”。讓我們身體力行,與文明握手、與陋習告別,將環保進行到底,吃出文明的修養,吃出安全、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明就餐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民以食為天,作為寄宿學生的我們,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餐廳,餐廳就餐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造文明、節約、清潔的就餐環境,不僅關系著每位同學的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我們中學生的整體形象。在學校積極建設文明校園工作以來,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同學們在文明就餐方面的可喜進步,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還有極少數同學在就餐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明確文明就餐的注意事項,真正做到就餐中人人文明,個個節約,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1、就餐途中請不要奔跑,不要追逐打鬧,安全第一;

    2、按順序排隊就餐,不插隊,讓整齊有序的就餐隊伍成為餐廳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打飯親力親為,沒有非常特殊的原因,請不要代人打飯或要求別人帶飯;

    4、按實際需要點菜打飯,不浪費糧食,做“光盤行動”的踐行者;

    5、用餐后自覺將餐桌收拾干凈,按要求將餐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并擺放整齊;

    6、不亂扔餐巾紙、包裝袋,不隨地吐痰,創造清潔舒適的就餐環境;

    7、撿到校園卡要及時和失主聯系,或交給相關管理人員尋找失主;

    8、言行舉止文雅大方,一人一個餐盤,一人一份飯菜;

    第4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也許同學們在幼兒園里就已經會背了。然而不知同學們是否留意過沒有,每天中午學校開飯后,就會在食堂里發現很多同學桌上、地上會留下米粒或飯團;有的甚至因為菜不合胃口,只有吃了幾口,就把剩下的飯菜倒在學校的塑料桶里了,這實在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不珍惜糧食是不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不熱愛勞動人民,農民伯伯辛勤勞動,任勞任怨,在田野不綴勞作,好不容易才生產出糧食來。上面的那首古詩,不正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真實寫照嗎?

    記得長輩們經常提起:“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某些原因,國家大量缺少糧食,有的人因為沒飯吃,只得啃樹皮,吃野菜,甚至活活餓死。”不知同學知不知道,現在非洲還有很多饑民,許多孩子被活活餓死。這些情況也許在有的同學看來是無法想象、不可能的事。認為自己家的米多得吃也吃不完,浪費一點算什么。但是,同學們是否想過,農民伯伯辛勤勞作產生出糧食,要經過多少工序,將生米煮成熟飯,而我們卻白白地把它浪費了。我們是否為這種行感到羞恥呢?

    第5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最新報告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3億噸,約占全球糧食生產總量的1/3,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7?500億美元(約合49?410億元人民幣),每年食物浪費產生的碳足跡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相當于33億噸的二氧化碳。如果把它比喻成一個國家,它將成為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排放國。

    我國浪費的食物可養活3億人

    請客吃飯點了一桌子菜,五花肉仍是滿的,整盤的炒菜心只動了幾筷子,整桌精美的菜肴只吃了不到一半客人就買單了,也沒人要求打包。于是,剩菜被倒進了泔水桶,類似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各大餐館十分常見。中國農業大學調查結果顯示,全國一年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就高達800萬噸,脂肪300萬噸,這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如果加上食堂、家庭的食物浪費,全國每年浪費的食物總量可養活2.5億~3億人。

    “消費者的不當行為是導致食物浪費的主要原因。”專家表示,請客吃飯講排場、比闊氣,以及民間婚喪嫁娶重面子等不良消費方式,造成了餐桌至少一半的食物浪費;而在家做飯時,多數人習慣隨意倒掉剩余飯菜,或者一次性采購太多食材,過期發霉后作為垃圾處理等,這些“細水長流”的浪費往往能聚沙成塔。

    在專家看來,當前標準化的配餐是造成食物浪費的很大原因。比如,中小學生的學校營養配餐的量一定,但是學生的食量受生長發育期的影響,差異很大,經常會出現“吃不飽”和“吃不完”兩種對立情況;外賣也存在同樣的情況,為了口碑,商戶寧愿顧客浪費食物,也不愿因顧客吃不飽而招來投訴;航空公司的配餐存在的問題則是,乘客可能因不滿意配餐的口味選擇直接扔掉。

    除了餐飲消費,我國農產品在生產、流通環節的損失也驚人。2014年,國家糧食局數據表明,全國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每年損失糧食達350億千克以上,這相當于糧食進口量的一半。

    浪費背后損失巨大

    食物從田地到餐桌,與自然息息相關。它的浪費意味著,生產這些食物所投入的大量水、能源、土地以及生產資料等的無效消耗,以及溫室氣體額外的大量排放。

    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專家表示,糧食、肉類的生產過程會向大氣中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如耕地、牧地的開墾,造成森林、濕地的破壞和碳匯的喪失;現代農業趨于高碳化,糧食種植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和農機,化肥、農藥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二氧化碳;農機使用中消耗柴油等化石燃料,直接會排放溫室氣體,耗電則會增加溫室氣體的間接排放;另外,水稻的種植過程也伴隨著農田生態系統中甲烷的釋放。

    我國科技部的《全民節能減排手冊》指出,如果全國平均每人每年少浪費糧食0.5千克,每年可節能約24.1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61.2萬噸。如果全國平均每人每年減少豬肉浪費0.5千克,每年可節能約35.3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91.1萬噸。

    土壤肥力下降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0%,卻養活了占世界將近1/4的人口。專家表示,在土地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食物的生產更加依賴農藥和化肥。流失的化肥和農藥造成土壤酸化、板結,降低了土壤利用率,而浪費糧食就等同于浪費了寶貴的耕種面積,加大了農藥化肥的使用量。

    水資源浪費 我國每年農業用水量高達3 868.98億噸。在水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食物浪費使得大量隱含的水資源白白流失,而過分依賴農藥化肥,導致地表水富營養化和地下水污染等,也成為愈來愈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從幼兒開始“光盤”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食物浪費看似一件小事,卻事關國泰民安、生態健康。自2013年我國開展“光盤行動”以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食物浪費行為仍在繼續。

    第6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幼兒;德育教育;良好品質

    縱觀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會把學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對幼兒來說,加強德育教育,培養幼兒良好品質,意義更為重大。因為,幼兒期作為人生的啟蒙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模仿性強和可塑性大,接受外界的影響快。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把握住幼兒教育這一特殊時期,強化對孩子們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品質。那么,如何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呢?

    一、培養孩子互相尊重、和睦相處的良好品質

    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幼兒產生重要的影響。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幼兒教師只有自身具備良好的素質,才能創造良好的環境并能對幼兒實施良好的教育。例如:幼兒做了好事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讓幼兒體驗到做好事的榮譽,從而產生追求贊譽的情感和愿望。教師要做到尊重每一個孩子,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對孩子要有愛心和耐心。比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兩個孩子同時喜歡同一個玩具,在相互的爭搶中有一個孩子被打哭了,這時候老師不能魯莽地指責這個小朋友,而是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通過做游戲,共同來玩這個玩具。通過這個事情來培養孩子們互相謙讓、互相尊重、和睦相處的良好品質。

    二、培養孩子愛祖國、愛他人的良好品質

    幼兒園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培養幼兒的愛心,通過組織幼兒觀看電影,也可以組織孩子們去敬老院,給孤寡老人演節目,并引導他們懂得,為別人帶去歡樂也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從而培養他們從小尊重長輩,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在手工課上,組織孩子們自制玩具并相互贈送,從而表達自己的愛心。春天到了帶領孩子們來到美麗的田野,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可以通過觀看有關的電影片段和課件讓幼兒感受祖國的山河、江海、湖泊等美麗風光。知道我們的祖國領土遼闊、物資豐富、文化悠久,這些都能對幼兒進行愛的教育和熏陶,使他們萌發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從而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

    三、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組織幼兒簡單的勞動,讓他們體驗勞動的辛苦。例如:組織幼兒到廚房幫忙、分飯菜等等。讓孩子們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飯時,教孩子們不要掉飯菜,要節約糧食,要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們洗碗筷、打掃居室衛生等等,通過這一系列幼兒力所能及的勞動,培養孩子們熱愛勞動和勤儉節約的好品質。還可以通過給孩子們講戰爭年代的故事,或觀看圖片,教育幼兒要艱苦樸素,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自然課上,讓幼兒知道,我們居住的地球有很多資源是不能再生的,要求他們做到節約,不浪費一滴水、一粒糧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四、培養幼兒誠實、善良的良好品質

    在平時教育孩子拾到東西要交公,不隱瞞自己的過錯,要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并能及時改正。老師發現孩子說謊時,應該分清楚說謊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例如:有一次我班的一名學生拿了幼兒園的玩具,小朋友知道后報告了老師,當我問他時,他并不承認,這時我并沒有沉下臉來訓斥孩子,而是問他,“放學后你想回家嗎?”他說:“愿意。”“如果我把你送到其他的地方你愿意嗎?”“不行,我要找媽媽。”“每天回家后你都要找媽媽,幼兒園的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如果把它帶到別的地方去,它也會很難過的,你說是不是應該讓玩具回到自己的家呢?”這時,這個孩子從自己的書包里拿出了玩具,然后低著頭小聲地說:“老師,我錯了,你把玩具送回家吧,以后我再也不拿幼兒園的玩具了。”通過這件事,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及時地改正錯誤,從而培養他們誠實、善良的良好品質。

    五、培養孩子講文明、講禮貌的良好習慣

    為了使幼兒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習慣,在幼兒園的常規教育中,要求孩子們不打人、不罵人、不講臟話、有禮貌、別人說話要認真聽,不要隨意打斷;到別人家做客不亂翻東西等等。

    為了樹立文明禮貌的好風尚,我們幼兒園每天早晨在門口負責接孩子的老師看到幼兒都會先問:“小朋友好。”這時孩子們也會主動說:“老師好。”要求幼兒平時見了人要問好,臨走時要跟別人說“再見”。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還通過游戲讓孩子們體會到去別人家做客要懂禮貌、小主人接待客人要熱情等等。

    總之,在平時的幼兒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利用孩子身邊的事情,強化德育教育,引導孩子養成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勤儉節約、誠實善良、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情緒,從而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陳曉琴.淺談幼兒園德育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內蒙古卷,2010.

    [2]張俊麗.幼兒園如何對幼兒實施德育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2009.

    第7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小學數學學科里的“育人”,不同于思想品德課中的“育人”。一般而言,思想品德課是純粹的育人,是德育的主體;數學學科里的育人, 是對純粹育人的補充, 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很多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好,原因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所致:或動機不明確,欲望不強烈;或感情忽冷忽熱,高興時學一陣,不高興時扔一邊,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或性格孤僻,自卑心理嚴重,個性難以張揚,有壓抑感。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德育工作跟得上,教育好,引導好,那么該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完成育人的任務呢?

    第一、課堂上點撥,把“育人”滲透在教學過程中

    正如葉圣陶說的“空無依傍的德育似乎是沒有的,德育總跟智育或體育結合在一起”。教育者的藝術在于機敏地選擇教育內容和時機,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課堂上,可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數學史料以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激勵學生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熱情。也可以根據教材中的一些數學知識在生產、生活實際中廣泛應用的內容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逐步把自己現在的學習與將來的工作、祖國的建設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還可以借助教材中的一些插圖和題目中的寓意等,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禮貌待人、遵守紀律、舉止文明的良好精神面貌,以及團結同學、互相幫助、善于協作、熱心服務的集體主義觀念和敢于堅持正確意見,敢于競爭的精神;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鉆研的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養成計算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驗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學習圓周率,要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數學領域的輝煌成就,學沖之的科學精神;學習加減法、乘除法的關系時,可以對學生進行辯證法的啟蒙教育;一定數量的難題作為思考題或討論題,可以讓學生經過困難之后更加體會到成功的不易;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提醒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冷靜地尋找錯誤的原因等等,這些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第二、在注重課堂教育的同時,還要抓好課外活動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離開了生活,數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懷海特說過“教育的問題就在于使學生通過樹木而見到森林”。現在學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接觸到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他們能夠用不同的生活體驗來感悟書本。 如:有的學生發現,如果人人都節約糧食,每人每天節約50克,許昌市80萬人口,每天就會節約4萬千克,一年就會節約1460萬千克糧食,通過學生自己來計算,就會發現浪費糧食太可怕了,而且還號召同學們都來節約。有的同學發現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人口,每天就會節約1300萬元,可以讓很多失學兒童上學。通過計算,使不少學生下定決心要改掉亂花零錢的壞毛病,知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還有的同學計算,1人上課浪費1分鐘,全班40人就會耽誤40分鐘,正好是一節課,一節課又能學到很多知識,真正體會到“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含義。

    第三、學生在學習數學實踐活動中的親身體驗,更能使自己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如:我在講過“人民幣的認識與簡單計算”后,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使數學知識更貼近于生活,我設計了這樣一節數學活動課―“超市”購物。

    事先,讓學生從自己家中,拿出心愛的物品,精心包裝一番,掛上漂亮的標簽,充作“超市”的貨物,同學們利用飯后時間,在班干部的帶領下對貨物進行分類,按類擺放,把教室布置成小小超市,然后讓同學們親自體驗“超市”購物。我們班有30人,3人一組分成10個小組,每組3人集體行動。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帶著自己的“零花錢”進入“超市”購物。在“超市”內自由挑選,然后到“服務臺”付錢。門口安排3個小朋友在服務臺工作,1個小朋友收錢,找錢;一個小朋友記賬,主要記物品名稱、數量、價格三項內容;1個小朋友做服務生,同時幫助收錢的小朋友算賬。1組3個人結伴選物,每人選一樣,然后一起到服務臺付錢。這樣每次有6個同學參與人民幣的計算。購物1次和服務臺的小朋友交換,每組的小朋友都可以體驗到售貨員和顧客兩種角色,我主要做服務臺的顧問,幫助他們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有1個小朋友購買1瓶“露露”標價2元7角,付20元錢,該找多少錢呢?收錢的小朋友被難住了,怎么辦?這1組3個同學馬上開始討論,感興趣的小朋友也來參與,真是人多力量大,終于想出了辦法:1、把2元7角看作3元,20元減去3元是17元,把2元7角看作三元減掉3角,再補3角,最后找17元3角。2、把20元看成19元加10角,19元減去2元是17元,10角減去7角是3角,最后找17元3角。還有一些難題,同學們依靠集體智慧的力量一一克服了。一節課過去了,同學們意猶未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微笑,沉浸在購物的歡樂中。這次活動,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方法;另一方面使學生切身體會到人民幣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同時, 滲透了 “愛護人民幣”、“節約用錢”、“回收廢品、保護環境”、“獻愛心”、“舉止文明”、“禮貌待人”等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四,培養學生愛心,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一個教師,學識再淵博,講課水平再高,如果你不管學生,他根本就不學,也聽不進你的課,又怎能學習好呢?一個品行不端,沒有愛心的學生,不可能會取得學業上的進步。因此,在任何時候,教師都要耐心誠懇地幫助學生,使他們在濃郁、誠摯的感情氣氛中,明是非,辨善惡,促使他們思想不斷地得到轉化。當學生有病時,一聲關心的問候,一包治病的藥,都會使其感到溫暖,體會到老師的愛心;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或一次考試失敗情緒低落時,教師要及時地幫助、開導,鼓勵學生,給他們信心和勇氣;當學生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其度過難關……雖然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細微之處見真情,天長日久,日積月累,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受到了愛心教育。

    第五,行之有效地寓德育教育于教學工作之中

    第8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東北石油大學;大學生;低碳生活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3)24-0079-02

    1引言

    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的重大進步,在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大趨勢的客觀環境下,當代大學生也要順應時展要求,自覺采取低碳行為,進行低碳消費,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任務。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希望,更為重要的是大學生是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的一言一行對社會能夠產生較大的影響,引起社會的關注。真正實現減排節能的任務,實現低碳生活的目標,是一件需要廣大人民參與的事情,這樣就能使大學生、學校乃至社會都能了解大學生群體低碳行為,從而使低碳生活真正走進大學,使大學生群體成為踐行低碳行為的發起人、領路人、實踐者。

    2大學生踐行低碳生活的現狀調查

    鑒于踐行低碳生活勢在必行,同時為了了解東北石油大學的大學生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度和態度,使大學生具備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等環保理念,使之建立綠色生活方式,我們展開了此次調查。調查對象為東北石油大學的大學生,調查方式采取了問卷調查法,以隨機的方式發放了問卷500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問卷490份,有效回收率為98%,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別占46%和52%,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及其以上學歷的學生的比例分別為26%、32%、24%、18%。

    21對低碳生活的了解狀況

    在東油學生中,僅有8%的人了解低碳生活,92%的人不夠了解。對于低碳生活的了解途徑,主要是通過網絡、雜志兩種方式,這一比例高達80%,其次為公益電影以及同學與朋友間傳播,所占比例為20%,這也正好印證學歷與閱讀書刊的時間呈正相關,與看電視時間呈負相關并且從學歷上看,愛好上網的人集中在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群,從年齡上看,15~29歲的群體(大學生正處在這一群體中)愛好上網的人數最多、上網時間最長,顯然,教育程度越高,閱讀書刊、上網的時間越多,而看電視的時間則越少。

    22對日常低碳生活的評價及實踐狀況

    在東油學生中,對于“踐行低碳生活會降低生活水平”的看法,51%的人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踐行低碳生活只要能夠做到同樣會過得很舒適,大多數人同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真正去踐行低碳生活,有極少的同學持有觀望的態度。對于大學生能否真正在現實生活去實踐低碳,32%東油學生表示愿意積極地去做,55%的學生表示了對于低碳生活的關注但是去實踐的決心不大,13%的學生持有中立的態度;關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宿舍和教室里能否做到人走燈熄,35%的學生表示能夠做到,15%的學生表示偶爾能做到,50%的學生表示不能做到;關于宿舍的水資源的使用是否合理,24%的人表示這方面十分嚴重,48%的人表示這方面比較嚴重,28%的人表示用水比較合理。關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過度消費的情況,45%的學生表示有過多次,46%的學生表示偶爾有過,9%的學生表示從來沒有過;在具體的過度的消費行為中,62%的學生表示在衣物方面有過,33%的學生表示在電子產品上有過,5%的學生表示在旅游方面有過。

    23大學生低碳觀念方面

    在東油學生中,有74%的學生表示愿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去支持低碳,有16%的學生愿意為低碳活動投入更多的精力,6%的學生表示愿意為低碳活動捐錢,只有4%的學生不愿為低碳付出;關于踐行低碳行為能否在大學生中流傳,65%的學生表示低碳生活一定會在未來的大學生中成為新的時尚,5%的學生表示低碳生活不會流行開來,還有30%的學生表示對低碳生活是否會流行持有中立的態度。

    3促進大學生踐行低碳生活的建議

    31創新宣傳與推廣

    雖然國家媒體的宣傳,低碳這一詞匯已經深入人心,但是真正對它有深刻理解的人并不多,因此我們需要對大學生加大宣傳的力度,開拓新的宣傳渠道。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作為新的一代,對于傳統媒體并不感冒,反而對新興媒體如QQ、人人網等比較追逐,因此在對大學生宣傳時應該好好對新興媒體加以利用,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32營造良好的校內外氛圍

    學校的氛圍對于學生的影響力就會顯得特別突出,要想形成大學生能夠踐行低碳行為的局面,高校要在這方面下大的工夫。首先,高校應該制定出比較合理、科學的低碳措施,引導和保證大學生走上低碳生活的道路,比如對大學生的用電、用水量加以嚴格限制,對于超出的以高價收取費用。其次,高校可以對于每個大學生制定出一個合理的低碳節能的目標,并把它的完成度作為大學生素質以及大學生獲得獎學金的評價標準。同時,隨著當代大學生的日常活動范圍的擴大,在校外構建良好的氛圍也是非常重要,這就需要社會以及國家政府的努力,社會用道德,國家用法律來構建出良好的氛圍。

    33大學生自身應厲行節約

    331節約金錢

    對于當代大學生,應該為自己的未來的發展訂下一個良好的理財、低碳的財務計劃,同時又可以通過這樣的措施為將來的事業打下基礎,限制自己的浪費型消費模式。首先,每月制定一個財務計劃,確定自己在這個月里必要的支出,并要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做出這個學期的整個財務計劃,明確自己在這個學期花費;其次,在做好財務計劃的同時也要嚴格加以執行。通過這樣的措施你不僅會做到低碳的生活,同時也會積累財富和良好生活習慣,這會對你今后人生的發展頗為有利。

    332節約糧食

    近幾年來,我們國家的各種天氣災難比較嚴重,糧食的產量有很大的波動,這對于我們國家的安全是一個不小挑戰,同時作為農業,占用了我們國家大量的資源,比如水資源、石油資源等,這也就造成了農業也成為高能耗的大戶,我們要建立低碳社會,必須降低在這方面的能耗。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應該主動去節約糧食,減少能耗,保護我們大家自己的家園。

    333節約能源

    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首先,隨手關閉電源。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不再使用電腦、臺燈時,要時刻記著隨手關閉它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的損耗;其次,在校內外盡量不乘車。在學校內做到不乘車,而靠步行,不僅能夠做到低碳環保,而且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在校外只要不是太遠的路就應該步行;最后,在校內應該合理用水。

    34樹立正確的低碳消費觀念

    341制定合理的消費碳的額度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買過多高碳的產品,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于我們所購買的東西計算一下碳排量,在我們進行購買活動前做好碳規劃,以便指導我們去購買東西,明確我們哪些東西可以購買或去購買其替代品。

    342改變奢侈、盲目的消費模式

    當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奢侈、盲目的消費,比如在衣物上,很多大學生一上街必購買衣物,其實,即使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從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終被遺棄都在排放二氧化碳,但是每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減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應該減少消費行為的發生,只要購買能夠滿足自己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就可以了,勤儉自強。

    343減少購買一次性產品

    大學生在校外進行購物和就餐時,常常會面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及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選擇,可能很多人會不加考慮就會加以接受,你可能不知道:少用一個塑料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減碳103萬噸。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情還不少。

    344循環使用消費品

    每當大四的學生畢業的時候,寢室的樓下就會變成雷區――很多大學畢業生會把自己不要的、不容易帶走的東西扔到樓下,這對物品是個極大的浪費。對于這樣的情況,高校不妨支持大學生把物品贈送別人,或者建立專供大四學生處理物品的市場,再或者由學校加以收購利用,作為高校對于這問題應該有比較成熟的制度加以保證和支持,保證能夠實現對于物品的循環利用。

    345提倡合理飲食,多吃素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人民的收入有了飛速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基本上從溫飽邁向了小康,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飲食方面放松了自己,大吃大喝的風氣大行其道,殊不知,這也在不知不覺中加大了碳的排放量,也使得人們的飲食結構趨于不合理,因此我們有必要去提倡像兔子一樣的生活――吃素,要知道:生產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的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僅為該數值的1/9,此外低碳飲食還包括適量飲酒,如果一個人每年少喝05千克酒,可減排二氧化碳1千克。由此可知,低碳飲食不僅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我們的環境。

    參考文獻:

    [1]蘭佳,蘭敏,夏燕雯大學生低碳經濟理念和倡導低碳生活方式的調研[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1

    [2]莊貴陽,陳迎,張磊低碳經濟知識讀本[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10

    [3]孟雨巖低碳社區案例研究――低碳生活方式的實現途徑研究報告[R].2010

    [4]董青大學生低碳經濟意識狀況調研――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電力教育,2010(35).

    第9篇:節約糧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公示語;翻譯;信息等價性;信息傳遞性

    一、引言

    公示語,又名標識語,是一種公開和面對公眾的以達到某種交際目的的特殊文體。目前,隨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和國際交流的發展,來海南高校學習、工作和訪問的外國友人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英文公示語出現在高校校園里,發揮著方便生活、提示安全、規范次序、指引交通的重要作用。然而,根據筆者調查,海南有很多高校雖然提供了英文文本的公示語,但這些標語存在相當多的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二、校園公示語翻譯存在的問題

    (一)用詞不當

    用詞不當占公示語翻譯錯誤的相當一部分,這種錯誤有時會給外國客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引起他們的誤解。

    (1)閑人免進Admittance Denied to Idlers

    人們經常看到辦公室門前寫著這樣的牌子,外國客人看到這樣的公示語,還以為我們將他們看作無所事事的“閑人”。對于這樣的句子,英語里有約定俗成的說法: Staff only.

    (2) 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

    Please save water, the resource of life.

    “resource”是“資源”,應改為:“the source of life”

    (3) 綠草蔭蔭,足下留情: No trespassing

    根據朗文字典的解釋,“trespassing”的意思是:“the offence of going onto someone’s land without their permission”。因此“No trespassing”一般來說是擺放在私人物業(private property)的外面,警告外人不得入內,而不是例子中原文的“綠草蔭蔭,足下留情”。

    建議改為:“Keep off the grass”

    (二)語法錯誤

    在翻譯公示語時,常會出現一些語法錯誤,如詞性誤用、名詞單復數不當、冠詞遺漏、動詞形式錯誤等。

    (1)禁止停車:No park

    建議改為:No parking.

    (2)請帶好隨身物品

    Please bring your belonging with you.

    建議改為:Please bring your belongs with you.

    (3)請走側門: Please use side door.

    建議改為:Please use the side door.

    (4)中西快餐: China and Foreign Fast Food.

    建議改為:Chinese and Western Fast Food.

    (5)小心路滑: Be careful of slippery.

    建議改為:Watch your step. Wet/Slippery floor!

    以上這些語法錯誤或者是譯者粗心所致,也可能是想當然而為之,其實在翻譯中稍加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三)譯名不統一

    由于譯者水平不一,制作不正規,又缺乏監管機制等諸多原因,相同的公示語會出現不同的英文譯本,比如筆者隨便到校園逛一圈,二級學院的譯文就有“school ”、“college”、“Institute”、“Department”和“Faculty”五種,叫人無所適從。如何正確翻譯“廁所”更是值得商榷的問題。常見的譯法有“Men/women”、“male/female”、“W.C”、“Toilet”、“restroom-men/restroom-women”、“Men`s Room/women`s room”。根據筆者學校外教的觀點,美國人更常用“restroom”一詞,在他們看來,“toilet”指的是座便器。英國人則用“toilet”加上“men or women ”或“ladies`s Room”和“men`s Room”,這些是他們最常用的表達方法。由于廁所是每個學校必不可少的公共設施,不恰當的翻譯對學校良好的形象的樹立是相當不利的。

    (四)句型安排不當

    (1)請節約糧食Please economize food supplies.

    文中economize 為節省、節儉的意思。我們餐廳的這個標識語并非叫學生要吃得比平時少,而是告誡學生不要浪費糧食。

    建議改為:Don`t waste food. 或 Save on food.

    (2)校園是我家,清潔靠大家

    The school is my home , its cleanness depends on all of us.

    譯文太啰嗦,刪繁就簡,建議改為:

    Keep our school clean.

    (3)請勿觸摸,小心燙傷

    “in case ”的意思是因為可能發生某事,以防萬一,后面一般接句子,建議改為:Hot! Avoid contact!

    (五)譯文僵化、死板

    這種望文生義、按照漢語慣例逐字死譯的方法造成翻譯出來的句子文理不通、不合邏輯,讓人貽笑大方。

    (1)小草在睡覺,請您勿打擾

    The Grass Are Sleeping Now. Please Do not Disturb Them!

    建議改為:Keep off the Grass

    (2)注意安全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建議改為:Danger / Be careful .

    (3)不準大聲喧嘩Don`t make noise !

    建議改為 :Keep silence .

    (4)小心碰頭 :Take care of your head .

    建議改為 : Mind your head.

    (5)出租車禁止入內 : No Taxi / Taxi stop.

    建議改為:No Entry for Taxi / No Admittance for Taxi.

    三、校園公示語翻譯策略:信息等價性和傳遞性

    所謂信息等價性和傳遞性,是指翻譯的二元標準。其中信息的等價性(Information equivalency)是指譯文對原文的包含程度;而信息的傳遞性(Information transitivity)是指翻譯語言的信息接收者通過譯文對原文信息的接受程度。根據二元翻譯理論,公共標識語的翻譯是將原公共標識語的信息通過翻譯轉移到目標語言的過程,是信息傳遞載體的轉化過程。因此,在翻譯公共標識語時,需做到兩點:準確——信息等價性,簡達——簡明達意,即信息傳遞性。

    第一 準確——信息等價性。作為公示語翻譯的第一點要求,我們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對中文公示語正確的理解與把握。這是做任何翻譯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在翻譯過程中使譯文含義不偏離原文,達到信息的等價性。如前文提到的“出租車禁止入內”的翻譯“No Taxi”就是對中文公示語理解不夠全面、透徹導致的翻譯錯誤。

    第二 簡達——簡明達意,即信息傳遞性。公共標識語起告知、指示或警示作用,因此一定要簡潔,以便信息接收者在最短時間內準確把握信息。如前文公共標識語“注意安全”翻譯成“Danger/Be careful”不僅準確,達到了信息等價性,也體現了簡達——信息傳遞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公示語翻譯不僅是一個翻譯問題,更關系到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整體形象。海南高校應加強專業指導,營造一個標準地道的英語環境,提升學校的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馮志杰馮改萍.譯文的信息等價性與傳遞性:翻譯的二元基本標準[J]中國翻譯,1996(2):20-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h在线播放| 免费看一级淫片成人|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成人黄动漫画免费网站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一级成人理伦片|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午夜短视频|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成人秋霞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