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塑料造成的污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塑料造成的污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塑料造成的污染

    第1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白色污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被全世界人們所關注著。白色污染不僅破壞了我們的環境,而且還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抵制白色污染已經成為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

    通過多媒體我們觀看了有關白色污染的報道和圖片,以此提出了此次班會的主題。

    班會主題:抵制白色污染,環保從我做起。

    班會目的:通過對白色污染的現狀、來源、危害的分析,結合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制定防治白色污染的對策,倡議學生從我做起,共同抵制白色污染,為防治白色污染貢獻自己的力量。

    班會內容:

    一、白色污染概述

    100多年前,奧地利人馬克斯·舒施尼發明了塑料袋,這種包裝物既輕便又結實,在當時無異于一場科技革命。從此以后,人們的生活因為有了塑料制品而變得越來越方便,大到田間大棚,小到買東西時的包裝袋,無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在人們使用塑料制品的同時,廢舊塑料制品的處理成為了新的問題,白色污染成為人們急需解決的環保難題。

    所謂“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像農用薄膜、包裝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丟棄造成的環境污染。由于廢舊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稱之為“白色污染”,也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人們使用后隨意丟棄,且這些廢棄物難于降解處理,造成了環境污染的現象。

    二、白色污染的現狀

    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輕巧、結實、價優,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作為包裝材料,市場應用的增長率遠高于其他材料,調查顯示從1990年到1995年,五年間年平均增長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人們使用塑料制品等一次性用具后的廢棄物大部分被丟棄在環境中,沒有采取降解措施進行處理。在市區、農村、旅游區、田野、河流、道路旁等地,廢棄塑料制品隨處可見,不僅帶來了“視覺上的污染”,而且也對生態環境構成了危害,導致了環境污染。

    三、白色污染的來源

    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都在使用塑料制品:工廠、企業、商場、超市、菜市場、批發市場等,在制作和銷售物品時無不使用塑料制品的包裝,塑料制品存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人們的視野中,這成為白色污染的最大來源。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1.對土壤的危害。填埋廢舊塑料包裝物,由于其很難降解,通常需要100-200年時間,造成了長久的、更深層的環境污染問題。首先填埋的廢棄物破壞了土壤的結構,影響了土質和土壤的透氣、透水性,進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造成經濟作物、農作物的減產,還可能導致耕地的減少或者退化,直至影響下一代人的生存。

    2.對水體的污染。水面上漂著的一次性塑料廢棄物,不僅是視覺污染更是環境污染。水中生物的生活環境遭到了破壞,不僅影響它們的繁殖,還可能會使某些生物因無法適應生活環境而從地球上滅絕。

    3.火災隱患。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廢棄物是非常易燃的,人們隨意丟棄或堆放,容易造成自燃并引發火災。生活中發生的火災,許多是由于長期隨意堆放這些廢棄物造成的。

    4.一次性廢棄物的隨意丟棄堆放,為有害生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它們不但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同時也為老鼠及蚊蠅提供了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是各種傳染病傳播的根源。

    五、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原則是以宣傳教育為導向,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

    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危害的認識,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讓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呼吁人們嚴守環境保護法,從自身做起,爭做保護環境的文明人。

    要強化市場管理,禁止各商場、超市、市場等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物。我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做出了努力。

    以回收利用為重要手段。廢舊塑料包裝物等一次性用品可以重復使用,也可作為煉油、制漆、建筑材料的原料進行回收使用。重復使用或回收不僅可避免視覺上的污染,也可解決潛在的危害,緩解資源的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耕地,同時也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采取以紙代塑的方法。紙的主要成份是純植物纖維,廢紙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可以解決廢舊塑料制品帶來的潛在危害,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環境問題: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要有富足的森林資源,但我國森林資源匱乏,造紙也會帶來水污染。這是我們以紙代塑需要解決的新的環境問題。

    使用可降解塑料。改進塑料制品等生產工藝,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一些添加劑,使塑料制品在使用后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避免環境污染,保護耕地。

    六、發起倡議,從我們做起,抵制白色污染

    讓我們行動起來,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及一切能產生白色污染的制品。到食堂就餐自帶餐具,拒絕塑料袋盛裝飯菜;在超市購物時,自覺使用環保購物袋;自覺將廢棄塑料袋等物品放入垃圾箱,不隨意丟棄;看到隨地亂扔一次性塑料制品或焚燒行為時要主動制止,并及時向他們宣傳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危害。

    第2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讀完這篇文章,我明白了白色污染是指廢棄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對環境的污染,具體包括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袋及農用薄膜等廢舊塑料制品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由于廢舊塑料制品大多呈白色,因此被稱為“白色污染”。

    塑料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強度高、防水、成本低等特點,被各行業所廣泛采用。 近年來,塑料制品的生產呈上升趨勢。人們在享受塑料制品給生活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注意到:廢舊塑料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加重。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據權威機構預測:從現在起到本世紀末,中國將成為世界塑料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年平均增長率為8.3%。

    塑料制品廣泛的使用,的確給人們的物質需求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使用后的塑料制品大量地被拋向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尤其是城鎮、城郊和交通干線的兩側,已形成了觸目驚心的“白色垃圾場”。

    第3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關鍵詞:白色污染;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0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09)014(c)-0144-01

    我國“限塑令”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即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一、白色污染的現狀: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作為新型材料的塑料制品,因其具有成本低、質輕、防水、便利、生產技術成熟等特點而在全國廣泛應用,給人們帶來了不少方便,但由于人們對廢舊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缺乏足夠的認識,將用過的廢舊塑料制品隨意丟棄,給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年產出量達一億噸,并且正以年增長率10%以上的速度遞增,其中塑料垃圾占相當大的比重。從地區范圍來看,白色污染也已經變的相當嚴重。據報道,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9萬噸。天津市每年廢舊塑料包裝物也超過10萬噸。北京市每年廢棄在環境中的塑料袋約23億個,一次性塑料餐具約2.2億個,廢農膜約675萬平方米??傮w來說,近年來由于塑料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淡薄,白色污染越來越嚴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環境。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一)塑料制品的難降解性對環境的危害。塑料制品的難降解性是它對環境所造成危害的主要方面,也是白色污染之所以比較難改善的根本原因。由于它本身的特性對環境造成的直接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侵略土地過多、污染空氣、污染水體、火災隱患、白色垃圾可能成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們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而其中的殘留物也常常是傳染疾病的根源。(二)資源利用率低,經濟損失很大。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因包裝廢物污染環境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40多億元,而因包裝廢物可以利用但未得到回收利用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損失每年高達100億元之多。在我國生產或銷售的包裝產品種,每年就有70%左右的包裝物是在一次性使用后即被隨意拋棄。

    三、白色污染的環境經濟學分析:(一)外部性影響。假設一個塑料廠的一部分業務是生產一次性用具,而它生產的產品就地賣給當地居民使用。而當地居民由于使用這些一次性塑料,導致了白色垃圾過多,又恰好采用掩埋的方式解決這些垃圾。這種做法恰好傷害到了當地農民,導致當地農民收入下降,直接影響到了很多農民的切身利益。因為塑料廠生產的一次性用具越多,影響的農民就越多,對農民造成的影響也越大。(二)白色污染的負外部性分析。由于現階段塑料處理技術不高,再加上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低,白色污染難免會越來越嚴重。塑料制造商對于白色污染的現狀可能會采取兩種措施:一是廠商投入資金、提高技術水平,改變塑料制品本身的特性,使其對環境不再產生危害;二是放任自流,不予理睬,違法經營。受利潤最大化動機的支配,為了避免私人成本的增加,生產者一般會采取第二種做法。但是,這種做法將直接導致白色污染情況的加劇,污染加劇會使環境中的其他人受到傷害,增加了額外的社會損失,導致社會成本的提高。由于生產廠商自私的選擇,節省了私人成本,而導致社會和環境或者其他人付出了額外的社會成本,也就是說私人成本社會化。這種做法甚至導致引起的額外的社會成本遠遠大于私人成本,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帕累托最優標準。四、解決白色污染的對策(一)管制手段的實施。管制手段主要是指直接對其進行的一種金錢或者制度上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只要能夠不打折扣的實施,效果明顯。1.頒布法令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禁止可以采用罰款方式。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一套嚴格的法令,明文規定不可使用一次性難降解塑料包裝物。現在國內已經有很多地方采取這類措施,像杭州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杭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2.頒布法令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厥绽貌粌H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二)征稅和補貼。白色污染另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是對生產廠商征稅(或補貼)。從社會角度看,污染控制的目標是要達到能使社會收益最大化的控制水平,這也就是開發高新技術來防治污染的費用等于污染損失成本的地方。如果廠商選擇不予理睬的措施的話,政府可以考慮采取征稅(或補貼)的辦法。1.建立環境消費稅制度。白色污染有全民化的特點,以排污費制度或其他行政制度管理不易、低效。針對此情此景,國家稅務總局有關領導指出,只要每個一次性塑料袋加二分錢,一次性塑料袋的銷售量就會減少80%?,F行稅法規定,消費稅是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征收的一種稅。白色污染等生活污染問題主要由消費不當、過度引起,要減少白色污染,促成綠色消費、有度消費,消費稅就是現成的法寶。2.建立科技補貼制度。針對一些自愿增加私人成本進行科技水平創新的廠商,國家可以考慮適當的給予一些科技補貼,以刺激廠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科技補貼不可盲目,一定要謹記實現社會最優的大前提。(三)提高環保意識。政府應該多播放一些環保和禁止用一次性包裝物的公益廣告。只有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上面的手段和措施實施起來才能事半功倍達到預期的效果。

    結語:實行“限塑令”之后,我國的白色污染狀況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一些技術或者執行中的一些問題,白色污染并沒有想象中改善的好,所以,如何真正的解決白色污染問題,達到社會最優,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作者單位: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

    參考文獻:

    第4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由于我國大部分城市垃圾處理不是衛生填埋或焚燒回收熱能,而是垃圾搬家,由市內運到郊外露天堆置或淺埋,一遇大風,重量輕、體積大的塑料廢棄物,特別是超薄塑料袋則隨風四處流散,漫天飛揚(戲稱為“群膜亂舞”),或懸掛在枝頭或電線桿上,被形象地比喻為線桿上的“萬國旗”,或隨流水漫延到江河湖泊、排灌溝渠等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是指散落在環境中的廢棄塑料袋對市容、景觀的破壞,如散落在自然環境、鐵道兩旁、江河湖泊的各種食品包裝袋,或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這些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被稱為視覺污染。

    潛在危害是指塑料袋進入自然環境后難以分解而帶來的長期的環境問題。其危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⑴在土壤中大面積積聚的塑料袋(主要是農用塑料地膜)殘留物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⑵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袋,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導致死亡。

    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其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且長時間不易分解?;煊兴芰洗纳罾膊贿m合堆積起來做化肥?,F在社會上反映最強烈的是視覺污染,而對于塑料袋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數據查詢、計算、分析等

    調查數據:楊帥家一周使用塑料袋34個,胥瀚文家一周使用塑料袋25個,李林倩家一周使用塑料袋100個,羅涵家使用塑料袋70個,彭思涵家使用塑料袋68個,薛世杰家一周使用塑料袋74個,經統計全組成員一周共使用塑料袋371個。小組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53個。小組平均每天使用的塑料袋可污染31800平方厘米的土地,合為3.18平方米,約等于3平方米。學校操場總面積約為1.8公頃,合18000平方米,假設每個塑料袋污染600平方厘米土地,小組每天丟棄的塑料袋6000天,即16年零160天,便可將整個操場污染。

    網絡查詢數據:據有關部門統計1998年國內包裝塑料近400萬噸(包括自我配套用的在內),其中難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包裝材料以30%計,則每年產生的塑料包裝廢棄物約120萬噸;塑料地膜產量40多萬噸,其廢棄物由于混入了大量沙土,較難回收利用,通常農民把它們撈到地頭燒掉,回收量甚微;一次性塑料日用雜品及醫療衛生用品約40多萬噸,綜合上述各項,塑料垃圾年產量達200多萬噸。

    近十幾年來,隨著商品經濟、交通、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城市數目的增加和規模的不斷擴大,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長。城市生活垃圾組成中的塑料廢棄物也迅速增加。按重量計算,約占3-10%,按體積計占20-30%。

    到 2000年 ,由于廢棄塑料造成的污染約為 5 00 萬t。而今后 10年累計污染量將達 35 00萬~ 4000萬t,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近年,我國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2000億元,其中生態破壞1000億元。據對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抽樣調查 ,塑料包裝袋 18~ 25億個 ,人均每日 1個 ;農用薄膜每年約 675萬平方米及幾億個飲料瓶。這些品種總重量全年在 5~ 6萬噸 ,是城市固體廢棄物 (垃圾 )總重量的 7%~ 10% 。

    對環境的危害:導致酸雨的產生,破壞臭氧層,加劇溫室效應,為老鼠,蚊蠅,細菌提供了繁殖場所。塑料制品大都含有PVC和丙烯晴等有害物質,當其燃燒時會產生HCL,HCL是導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產泡沫塑料過程中使用氯氟碳化合物(CFC)和氟利昂,導致紫外線過量照射,使溫室效應加劇,破壞大氣生態平衡。料垃圾還會釋放出很多種有毒化學氣體,如二惡英。特別是其中的二惡英,會使人消瘦,肝功能紊亂,神經損傷,誘發癌癥。由于廢棄塑料包裝物上的殘留物質 ,如快餐盒的食物殘渣、飲料瓶中的糖份等都會給蚊蠅和細菌提供生存和繁殖的溫床 ,尤其是春夏季 ,一些常見微生物如芽胞桿菌屬、無色桿菌屬、八疊球菌屬、舊球菌屬等都可以在城市堆放或散落的塑料包裝物上快速繁殖生長 ,同時也可引起大量蚊蠅孳生 ,危害城市公眾的身體健康和影響環境衛生。在多風季節 ,隨風飛舞的塑料袋可纏繞到架空供電線上造成短路事故。

    有效的治理措施:據悉,國內已有許多城市禁止使用此類產品。北京,自1998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和使用0.01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西安,1999年11月1日嚴禁在市區內生產、 銷售和使用厚度在0.02毫米以下的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天津,自2000年10月1日 禁止生產和使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大同,自2001年5月1日禁止生產和使 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成都市目前還沒有相關禁令。

    治理辦法:治理白色污染可以借鑒國外3R1D,即減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的治理對策,實施省資源化(減容、減量)、再資源化(回收利用)、無害化(可降解)等措施。 因為近年來開發了許多替代品如紙質、紙漿模塑、植物纖維、全淀粉等餐飲具。它們雖是采用天然材料為原料,比較易腐爛降解,但由于加入了防水防油劑,又增加了腐爛降,而且其降解快解和回收利用的難度,實踐證明它們在用后回歸自然仍需要一定的周期慢又相當大程度取決于環境條件。

    事實上,白色污染不是塑料的悲哀,而是人們自身的悲哀。白色污染的源頭其實并非物質或用品本身,而是人們的行為習慣。在我們調查中就發現,為了圖方便,幾乎人人都在用塑料袋裝物品,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塑料包裝物對環境的危害。

    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都是環境災難的制造者,也是環境災難的受害者,更是環境災難的治理者。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共同的環保職責:關心環境質量,監督環境執法

    參與政策建議,選擇綠色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選擇的綠色生活方式(5R生活方式)來參與環保: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評價,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救助物種,保護自然。

    讓我們牢記:人類尊重自然是人類珍愛自己生命的需要。

    附件一: 數 據 計 算 結 果

    1、小組一周使用塑料袋總數:

    34+25+100+70+68+74

    =59+170+142

    =371個

    2、小組成員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個數(得數保留整數):

    371÷7≈53個

    3、每天丟棄的塑料袋污染土地面積(假設每個塑料袋污染600平方厘米土地,得數保留整數):

    600×53=31800平方厘米

    =318平方分米

    ≈3平方米

    4、本小組使用的塑料袋污染與學校操場同樣大的土地所需時間(操場1.8公頃):

    1.8公頃=18000平方米

    18000÷3=6000天

    第5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XX年2月10日上午,在我校團委,政教處的呼吁下,我們針對現階段塑料袋使用的問題,開展了此次活動,宣傳環保知識。

    此次宣傳活動我們在準備宣傳材料期間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利用網絡、書刊等方式查閱各種環保知識宣傳資料?,F將我此次環保知識宣傳社會實踐活動的總結及心得體會(針對白色污染 )進行分析。

    一、我們的實踐過程:

    首先,我們來到宣傳臺,認真閱讀了展示牌上的環保知識宣傳,了解了關于泰興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緊接著,我們通過瀏覽網頁,了解了污水處理情況和流程,展望了泰興市未來發展規劃和積極構建全社會關注環保的人文環境、綠色環境。

    二、分析: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分析:什么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于生 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盡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白色污染經過太陽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

    五、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污染:

    通過這次環保知識宣傳社會實踐,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然而,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

    我們泰興市,雖然每天都有很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著斗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在此,我建議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時刻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 ,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第6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關鍵詞:農業面源污染 化肥 農藥 秸桿焚燒

    中圖分類號: DF41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農業面源污染是指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氮素和磷素等營養物質、農藥以及其他有機或無機污染物質,通過地徑流和農田滲漏,形成的水環境污染、大氣污染和土壤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農藥污染、規?;B殖場污染、農用地膜污染和秸桿焚燒造成的污染等[1, 2]。

    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需要采取各種措施來遏止這種形勢的發展。

    農業面源污染來源

    農業面源污染的來源很多,主要有農藥、化肥、規?;B殖場、秸桿焚燒等。

    2.1化肥面源污染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糧食產量呈逐年上升趨勢,這一結果一方面歸功于作物品種的改良和生產體制的改變,另一方面也是化肥、農藥高投入的結果。大量化肥的使用,一方面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板結,接著為了獲得更好的產量,就增大化肥的用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造成土壤的肥力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化肥的流失嚴重污染了水體,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流失的肥料的污染。

    2.2農藥面源污染

    農藥在防治有害病蟲、減少農業損失、防止疾病的傳播和降低勞動強度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長期大量使用農藥和其它化學物質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

    我國農藥的產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大量使用農藥,雖然控制了病蟲害,但是造成農產品品質下降。由于農藥沒有得到合理的使用, 大部分被浪費, 這部分農藥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水體,致使水體各種污染物質含量超標, 水質惡化。同時農藥的不當使用造成對農業有益動物和植物的危害,如飛禽類、昆蟲類、土壤動物類、野生植物、野生動物、水生動物、家禽、家畜的農藥中毒死亡,容易造成對農業生態環境中生物食物鏈的破壞。

    2.3 規?;B殖場的污染

    我國的的畜禽養殖業近20 年來發展迅速, 畜禽養殖業由農民個體家庭飼養逐步走向集約化、工廠化養殖, 而且越來越集中在城市周圍。

    從養殖場產生大量的有機污染物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寄生蟲卵等病原微生物以及氮、磷等。畜禽排泄物中的COD在40000~80000mg/l,大量的有機污染物未經處理直接排出,隨每天沖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體污染,水體富營養化,河水變臭,魚類大量死亡,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目前,我國畜禽糞便年生產量接近20億噸,據調查,我國的畜禽糞便利用率僅為49%,一些地方的畜禽糞便污染負荷已占到農村和農業面源污染負荷的35%,并且成為地表水域污染的重要來源。

    2.4 農業秸桿的不合理利用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沼氣富民工程的實施,農村燃燒逐漸由液化氣、沼氣、煤占主要地位,秸稈直接用于生活用薪材不斷減少。在收獲季節,大量的秸桿被就地焚燒掉,不但浪費了燃料,而且焚燒秸桿所產生的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嚴重污染了空氣,造成空氣質量的嚴重下降,煙塵隨風擴散嚴重的影響了當地的日常生活,影響交通運輸。

    焚燒秸桿的危害主要包括下面幾點:一、污染空氣環境,危害人體健康。二、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耕地質量下降。三、浪費資源。四、形成火災隱患。五、降低空氣能見度,引發交通事故,甚至影響航空安全。

    2.5 塑料農膜污染

    塑料農膜主要分為塑料棚膜、塑料地膜和農產品包裝儲存用塑料膜。近些年以來,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和大棚農業的普及,地膜在農業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近20 年來,我國的農膜用量和覆蓋面積已居世界首位。

    在塑料農膜中,棚膜比較容易回收,但是地膜的回收就比較困難。農膜殘片積留在農田中對環境造成了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土壤中農膜的殘留量逐年增加,對土壤的物理性狀產生顯著的影響,同時造成隔水、隔肥等現象,影響到作物根系的生長及其對上壤養分的吸收,最后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的下降,影響農作物根系的伸展, 容易造成作物倒伏、死苗、弱苗和減產;另一方面,農膜殘片容易隨作物秸稈進入飼料,造成農畜誤食農膜殘片而死亡。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對策

    3.1科學合理地使用化肥和農藥

    在施肥方面,應做到推廣成熱的施肥技術,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測土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作物的需肥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等, 確定氮、磷、鉀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合理施肥量及施用方法,以滿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種營養,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做到因作物施肥、平衡施肥、深施等。

    對于農藥和化肥污染的治理,最重要的是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科學合理的使用農藥化肥,在不減少農作物產量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做到科學合理施肥,使用農藥。

    3.2規范養殖場的糞便處理,發展現代農業

    對于養殖場污染物,要做到所有的排泄物都要做到無害化處理以后再排放到環境中。對于養殖場產生的畜禽排泄物的處理,現在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干燥處理、堆肥化處理、燃燒處理、沼氣發酵等[3]。

    3.3 加強秸桿的綜合利用,減少塑料農膜的污染

    農業秸桿的利用形式主要有秸桿還田、用作飼料、食用菌生產基質、秸桿用作工業原料、秸桿制氣等途徑。其目的是提高秸桿的利用率,減少秸桿焚燒所造成的浪費和空氣污染。

    通過機械化作業直接把作物桔桿粉碎還田是培肥地力、減少污染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措施。另外秸稈是很多食草動物的食物,它是很好的飼料,目前用于畜牧業飼料占秸稈產量的25%左右。

    塑料農膜污染的治理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減少塑料農膜的使用、推廣可降解塑料的使用、采用經濟手段減少塑料農膜在土壤中的殘留。

    降解農膜主要有以下三類:光降解、生物降解和光-生物降解塑料[4]。

    另外,利用經濟手段,通過加強回收的塑料的處理,刺激農民從農田中回收使用過的塑料農膜,減少農膜在土壤中的殘留。

    3.4政策方面

    加強政策引導,面源污染涉及到整個農業和農村的千家萬戶,產生的空間和時間難以確定,控制起來難度大。但是, 許多發達國家對農業面源污染的基礎研究工作非常細致, 并已用于指導實踐。

    國外的農業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 BMPS)在是美國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的一種農業面源管理和控制措施。最佳管理措施是指在獲得最大的糧食、纖維生產的同時能科學的使農業生產的負影響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和管理策略的總稱。最佳管理措施在美國誕生以來 , 在英美及歐洲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研究結果表明世界上幾個實行最佳管理措施 ( BMPs) 的地區 , 流域水質得到了明顯的改善[5]。

    我國的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起于 20 世紀 80 年代初 ,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環保工作者在關注和研究各類水體的面源污染 , 在面源污染負荷模型計算與評價、GIS 技術模擬和技術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總的來看 , 還不夠深入和全面 , 特別是在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實施方面 , 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

    小結

    總的來說,我國面源污染非常嚴重,特別是農村面源污染的種類多,分布面廣,治理難度大。同時,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7% - 60% ,其文化素質低,公眾環保意識淡漠,缺乏參與渠道,并且設施、設備落后。因此,控制我國面源污染是一個緩慢而艱巨的任務。這個過程需要綜合采取經濟、行政、法律等各種手段來解決。

    參考文獻:

    [1] 黃晶晶, 林超文, 陳一兵, et al. 中國農業面源污染的現狀及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 2006(12).

    [2] 張紹冰. 農業面源污染的來源及防治措施[J]. 現代農業科技. 2007(08).

    [3] 卞有生, 金冬霞. 規?;笄蒺B殖場污染防治技術研究[J]. 中國工程科學. 2004(03).

    第7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關鍵詞:白色污染 危害 防治 建議

    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白色污染在一步步的向我們逼近。白色污染主要來源于塑料包裝袋和一次性塑料餐盒。由于塑料制品的生產成本低、質輕、耐腐蝕、強度高、防水、便利、外形美觀、色澤鮮艷、生產技術成熟等特點在全國廣泛應用。但對其使用后回收難度大、利用價值低的塑料購物袋、垃圾袋等等,至今一直困擾著我們。[1]

    一、何謂白色污染及其產生原因

    白色污染是指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餐盒、包裝材料、農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由于缺少回收利用的價值,其中絕大部分被丟棄在環境中,不僅破壞了景觀,而且對自然環境也造成了危害。由于這種廢棄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通常為白色,因此被形象的稱為白色污染。

    由于這些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的不回收利用。垃圾最終的處置方式基本上停在堆放或淺埋的水平,一些城鎮將江、河、湖岸作為天然垃圾場,許多地方沒有建立起與生產經營相配套的垃圾收集系統,垃圾放任自流、管理薄弱,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比較淡薄,造成濫用和隨意亂倒現象普遍發生。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1.白色污染危害人類健康

    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塑料袋絕大多數是小型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有大部分是再生塑料制品,是利用工業廢棄物和醫療機構丟棄的塑垃圾及垃圾站收集的廢舊塑料加工的。尤其是彩色再生性塑料袋,使用的著色劑通常含有苯并吡,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與食品接觸后,可能會轉移到食品中對人體造成慢性中毒。[2]

    2.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影響

    (一)視覺污染

    走在大街上、街心花園以及著名風景區等經常會發現被隨意丟棄的塑料制品,不但影響了城市風景的美觀,而且嚴重污染了環境。

    (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收成

    廢塑料特別是塑料膜、塑料袋、一次性餐盒、飲料瓶等,這些體積大、重量輕、不易腐爛、不易分解的塑料混入土壤中后,會影響地下水的下滲、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因其不透氣而破壞土壤質量,影響植物的生長,從而使農作物減產。

    (三)危及動物和水生生物的安全

    動物誤食后易引起腸梗阻而死,若遺棄在江河、湖海,可導致水生生物的死忙。[3]

    (四)潛在危機

    有些白色垃圾不易回收,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效率低;難以降解,現階段主要處理方法有焚燒和填埋,若將其焚燒,則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污染大氣。填埋處理不能隨處進行,否則將對土壤污染,且大規模集中填埋是一項大工程,耗資較大;高溫則分解出毒害物質,塑料制品本無毒,但在溫度達到65℃以上時,就會分解出毒害物質,污染環境,特別是食品污染最為突出。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對于白色污染的防治主要從行政和技術兩方面進行:

    (一)行政方面

    1.加強管理

    在街道兩旁設一些垃圾箱,尤其是人流比較密集的街道。并請相關部門加以監督。在超市購物后使用的方便袋不再免費,而是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塑料袋的使用。

    2.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

    我國部分城市頒布了相關法規、政策,禁止使用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或難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和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過采取這一措施,雖然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白色污染”危害,但從實踐結果來看并不是十分理想。禁止使用此類包裝物,就必然要有其替代品的產生,但是替代品在價格與品質上均無法與塑料制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3.強制回收利用

    對于一些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循環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厥绽梅瞎腆w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厥绽貌粌H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

    (二)技術方面

    1.以紙代塑

    以紙代塑是指用紙制品代替塑料制品。一般紙制品分為兩種,一種是紙漿膜塑制品,主要是以蘆葦、蔗渣等草木植物漿為原料。另一類是紙板制品,主要原料是木材,每生產1噸紙板就需用七百噸水。用以上材料制成的紙制品,廢棄后很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解,因此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解決了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環境問題。造紙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造紙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污水。[4]

    2.開發可降解塑料

    并不是所有塑料包裝物都是能回收利用的。例如,購物袋、垃圾袋和地膜等,回收難度大、利用價值不高應積極研制開發可降解塑料??山到馑芰鲜侵冈谏a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淀粉、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穩定性下降,使用后的塑料包裝廢棄物能在短期內,經光或生物降解作用,裂解為分子量較小的烯烴物質,粉碎成小碎片,達到緩解環境污染的目的。

    四、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

    2.加強對城市、風景旅游區、交通干線、水域等地方的“白色污染”的管理工作。

    3.加大科技投入,研制降解期短價格低廉的可降解塑料。[5]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

    5.建立全國性的專門法規,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

    參考文獻:

    [1]馬艷茹,白色污染與塑料包裝物,2000.3

    [2]劉春樂,讓“白色污染”遠離我們的生活,保定日報,2006年5月8日第B02版

    [3]付宜飛,張鐵帥,白色污染的現狀與現狀分析,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31(3):2-5

    第8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本課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三單元中的第三課,教材分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白色污染》、《怎樣減少白色污染》三個板塊。課文緊緊抓住“塑料”這一現代工業品的典型,讓學生了解到塑料的特點及其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初步感知塑料廢棄品處置不當造成的危害;學會通過事例分析工業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辯證地看待工業文明。結合單元主題,我想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與活動,讓學生能夠了解塑料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它在我們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廣泛,同時也知道因為對廢棄塑料制品的處理不當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白色污染”,從而讓學生能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塑料產品,尋找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以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

    教學過程

    一、展示――認識塑料的廣泛應用

    1.揭題

    1909年,美國化學家貝克蘭德在德國化學家貝耶爾研究的基礎上,用兩種化工原料合成了一種新型材料,它就是塑料。塑料一經問世在全世界迅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甚至超過了曾經稱霸世界的鋼鐵。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這節課,我們就來聊聊‘塑料與我們的生活’這個話題?!境鍪菊n題:塑料與我們的生活】

    2.課前老師布置了一個調查作業,從學習用品、家庭用品、玩具三方面來尋找我們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你們找到了嗎?

    3.同桌用1分鐘的時間相互挑戰,比比誰說得多。

    4.學生從三方面交流、展示、介紹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小結:聽了你們的介紹,老師感到塑料用品真是無處不在,它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景鍟宏P系密切】

    5.塑料制品不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在農業、工業、醫學領域、建筑、科技國防領域(相機出示課件:塑料大棚、汽車、摩托車、一次性針筒、塑料水管、神舟七號圖片)同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抗菌塑料、納米塑料等新型塑料的出現,它應有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時利用生活中的塑料廢棄品制作“塑料。把塑料與我們的生活直觀地聯系起來,再通過學生列舉及展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塑料制品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二、情境體驗,感受“白色污染”

    1.老師還帶來了一件塑料制品,就握在我手里,猜猜是什么?(拿出幾只塑料袋)塑料袋在生活中廣泛使用,它集中了塑料便宜、輕便、防水、色彩多樣等特點,又被稱為方便袋。你們用過嗎?

    可是大量使用塑料袋卻產生這樣的結果。(播放ppt)

    2.看了這些畫面,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

    3.大量的塑料廢棄物污染著環境,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多難看哪!塑料廢棄物有一個令人憎惡的名字,俗稱【板書:白色污染】。(解釋白色污染)它的危害還不止這些呢!請輕聲讀讀書上64頁的“小資料” 。

    看了小資料,你對塑料又有什么了解?(學生說,教師相機出示圖片)

    塑料的危害不僅多而且持久,所以英國的媒體把塑料袋稱為“世界上最糟糕的發明”。

    4.引導辯論:對于英國媒體的評價,你同意嗎?說說理由。那白色污染到底是誰的錯呢?(是人們過度使用和不當處理造成的。)

    5.辨一辨:看這幾張圖,對他們使用和處理塑料制品的方法用手勢作出判斷。(出示ppt)

    小結: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也給我們帶來了“白色污染”,但塑料本身沒有錯,錯在人們使用不當。我們只要合理使用和處理,【板書:合理使用和處理】就能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豐富和提升學生對塑料的認識。以塑料袋這個最常用的塑料制品為切入點,進一步加深對塑料優點的認識,而后話題一轉,通過圖片對生活中的“白色污染”進行聚焦,將問題集中化,向學生展示一個個令人觸目驚心的場景,引起學生對塑料厭惡的情感,然后引導學生對“塑料袋是否是人類糟糕的發明”進行辯論,讓學生用辯證的方法正確地評價塑料,來提升他們的認識 ;最后通過對圖片中的行為進行辨別,認識到我們要合理使用塑料,正確處理塑料垃圾。]

    三、思考:合理利用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1.老師課前布置同學們做過小調查,說說我們自己或家人在生活中,常常會產生哪些塑料垃圾呢?你是怎么處理的?

    2.科學家們已經在為減少“白色污染”做努力,他們正在研究可降解塑料,讓塑料很快分解,減少污染。我們想想有什么辦法既合理利用塑料,又盡量減少白色污染呢?

    (全班交流)

    小結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一是不用,二是少用,三是正確處理。)

    [設計意圖:“生活即教育。”通過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產生了哪些“白色污染”,思考如何減少“白色污染”。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找到減少“白色污染”的辦法,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也為環保行動打下認知基礎。]

    四、行動拓展。

    1.在地球被白色污染包圍的今天,許多人都已經行動起來了,讓我們也行動起來,做環保小宣傳員,把你的好辦法、金點子寫在作業本的《倡議書》上,回去讀給家長聽,也可以向周圍的人宣傳。

    2.思考:課外調查一件工業品,從利、弊兩方面思考它與我們生活的關系。例如:電腦與我們的生活,汽車與我們的生活……

    第9篇:塑料造成的污染范文

    知識點一:塑料的成分和種類

    塑料根據合成樹脂的成分分為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等;根據受熱后的變化可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兩類.

    辨析聚乙烯、聚丙烯:含C、H元素,可包裝食品,燃燒時無刺激性氣味.聚氯乙烯:含C、H、Cl元素,會分解出對健康有害的物質,不宜包裝食品,燃燒時有刺激性氣味.

    知識點二: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塑料的性能特點:(1)質輕、絕緣、耐腐蝕、易成型、易加工等;(2)原料來自石油化工,成本低、價格低廉.塑料的用途:塑料可代替金屬、木材,用途廣泛.

    注意塑料的成分不同,性能各異,用途廣泛,但其用途也是由其性能的決定的.

    知識點三: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垃圾污染,合理的解決辦法有:(1)使用降解材料.(2)尋找更合適的代用品.(3)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環利用.

    注意大多數人工合成的材料是非降解的材料,在自然狀態下能長期存在,特別是塑料薄膜袋和泡沫塑料容器,造成的環境污染已經給城市環境的治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二、考點解析

    考點一:對塑料成分的探究

    例1(三明)在化學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如用焚燒方法處理廢棄塑料會造成大氣污染.化學興趣小組對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組成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也有CO

    【查閱資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黃色試紙,會立即變藍;而CO2遇該試紙不變色.

    【設計方案】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下圖所示實驗,通過觀察裝置B、裝置C的實驗現象,驗證猜想.

    【實驗探究】請你幫助他們寫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及化學方程式點燃酒精燈加熱,隨即打開彈簧夾,通入干燥的空氣.

    觀察裝置B、裝置C中的現象裝置B中的現象是:

    裝置C中的現象是: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2,也有CO.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討論】

    (1)根據實驗結論,從環保角度考慮,實驗中應對尾氣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是.

    (2)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物中除了CO2、CO外,還應有的物質是.

    解析此題是讓學生對聚乙烯塑料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碳的氧化物組成猜想可能有三種情況,再根據“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黃色試紙遇到微量CO會立即變成藍色,遇CO2無變化”這一信息,通過題中的實驗步驟,來確定實驗現象.由于聚乙烯塑料含C、H兩種元素,所以尾氣中除可能含有CO2、CO外,還可能含有水蒸氣,尾氣點燃,是為了防止CO污染環境.

    答案黃色試紙變藍;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a(OH)2+CO2CaCO3+H2O

    (1)將尾氣收集到氣囊中(或將尾氣點燃)(2)水(或H2O)

    考點二:認識“白色污染”的危害

    例2(眉山)下列對廢棄塑料制品的處理方法中最為恰當的是

    A.焚燒

    B.粉碎后深埋

    C.傾倒在海洋里

    D.用化學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消除“白色污染”的途徑,焚燒會造成大氣污染,深埋會污染土壤,傾倒在海洋里會造成海洋污染,回收利用是最好的辦法.

    答案D.

    考點三:開發可降解塑料

    例3(宜賓)2004年3月,我國在世界上首先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生產出了一種無毒、阻氣、透明、全降解的塑料——二氧化碳聚合物.有關生產和使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緩溫室效應

    B.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廉價資源生產塑料

    C.該塑料可廣泛應用于醫藥和食品包裝、一次性餐具等方面

    D.該塑料的應用可減少臭氧層的破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怡红院成人在线|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成人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