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可降解塑料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可降解塑料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可降解塑料方法

    第1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關鍵詞:淀粉;性能;降解材料

    一、引言

    伴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節奏的不斷提高,在我們身邊一次性的塑料包裝袋、包裝膜正在大量的投入使用中,這些物品都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鐵路沿線、旅游景點我們隨處可見散落的一次性購物袋、包裝膜,這些帶給人們的是嚴重的視覺污染和景區生態環境的影響。

    塑料由于性能優良,成型加工方便,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然而,由于塑料的降解緩慢性,其使用及廢棄后對環境帶來了嚴重威肋。而且塑料主要來源于石油類的不可再生資源,其大量消耗,勢必引起嚴重的能源和人類生存危機。

    可降解包裝應運而上,它既能對食品起保護作用,又能防止因拋棄包裝袋而形成的環境污染。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內外開展了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和生產。可降解塑料的應用減少了石油類資源的消耗,減輕了塑料廢棄物對環境的嚴重污染。

    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指完全在自然的條件下就可以完全降解的材料,以光降解和生物降解為主。

    生物降解塑料的主要來源于淀粉、纖維素、殼聚糖及其他多糖類天然材料。其降解的最終產物為CO2和H2O,可完全為自然界吸納。淀粉又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生物,是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它最主要的特點是為易受微生物侵蝕,為微生物提供養分,具有優良的生物降解性能。因此,淀粉在生物降解的材料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粉的結構和性能

    淀粉是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的物質,分布于植物的根、莖、葉和果實中,目前常用的淀粉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等。淀粉的分子式為(C6H5O10)n,n為聚合度,一般為800―3000.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淀粉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可溶的,稱為支鏈淀粉;另一種是不可溶的,稱為直鏈淀粉。

    天然淀粉是在其內部有結晶結構的小型顆粒狀態存在著的,他的結構分為直連和支鏈兩種,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的性質也是截然不同的,直鏈淀粉難溶于水且它的水溶液也是不穩定的,凝沉性也是比較強的,支鏈淀粉易溶于水,溶液穩定,凝沉性弱。直鏈淀粉可以制成強度高,柔軟性好的透明薄膜,它無臭、無味、五毒,具有抗水和抗油性能,是一種良好的食品包裝材料,支鏈淀粉也可以制成薄膜,但是性能差,遇水即溶。

    三、淀粉及生物可降解材料

    以淀粉為基質的降解塑料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以天然淀粉作為填充劑或是以天然淀粉和其衍生物為共混體系組成的塑料都屬于此類,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共混型

    淀粉共混塑料是淀粉與合成樹脂或其他天然高分子共混而成的淀粉塑料,主要成分為淀粉(30%~60%),少量的PE的合成樹脂,乙烯/乙烯醇(EVOH)共聚物,聚乙烯醇(PVA),纖維素,木質素等,其特點是淀粉含量高,部分產品可完全降解。

    2.填充型淀粉塑料

    所謂填充型淀粉塑料,又稱生物破壞性塑料,其制造工藝是在通用的塑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和其他少量添加劑,然后加工成型,淀粉含量不超過30%。嚴格地說,淀粉在塑料中并非僅僅起到一個填充的作用,而是在一定條件下,活化了淀粉與塑料中的羥基,使之形成了高聚物共混體。天然淀粉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羥基,使其分子內和分子間形成極強的氫鍵,分子極性較大,而合成樹脂的極性較小,為疏水性物質。因此必須要對天然淀粉進行表面處理,以便于提高疏水性和其與高聚物的相容性。

    3.全淀粉型

    由于填充型塑料在降解性能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全淀粉塑料被人們所寄予厚望。將淀粉分子變構而無序化,形成具有熱塑料性的淀粉樹脂,再加入極少量的增塑劑等助劑,這就是所謂的全淀粉塑料。其中淀粉的含量在90%以上,而加入的少量其他物質也是無毒且可以完全降解的,所以全淀粉是真正的完全降解塑料。幾乎所有的塑料加工方法均可應用于加工全淀粉塑料,但傳統塑料的加工要求幾乎無水,而全淀粉塑料的加工則需要一定的水份來起增塑作用,加工時含水量以8%―15%為宜,且溫度不宜過高,以避免燒焦。全淀粉塑料是目前國內外認為最有發展前途的淀粉塑料。

    第2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關鍵詞】綠色包裝材料 環境污染 木材 塑料

    1 綠色包裝技術簡介

    1.1 綠色包裝技術產生的背景

    第二次技術革命之后,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日漸突出。“環境保護”成為工業發展的負面影響。隨著現代經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日程》等環境法規,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浪潮。大多數的食品包裝屬于一次性包裝,這些包裝容器被丟棄之后會形成大量的固體廢棄物,是環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根據美國、日本和歐共體統計,包裝廢棄物每年排放量約占城市固體廢棄物的1/3,體積上則占1/2,切排放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由此可見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破環非常嚴重;尋找綠色包裝材料,研究綠色包裝技術,減少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是目前包裝行業的發展趨勢。

    1.2 綠色包裝技術的定義與內涵

    根據可持續發展和世界專業學者的研究結論,綠色包裝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生態環境不造成污染,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能循環和再生利用,可促進持續發展的包裝材料和結構。根據當今社會上所提倡的包裝技術的“3R1D”原則,即包裝減量化(Reduce)、包裝材料重復利用(Reuse)、包裝材料重復利用(Recycle)、包裝廢棄物的可降解(Degradabal),以及LCA生命周期評價方法上來看,有人認為綠色包裝的內涵應包括四個方面:材料最省、廢棄物最少、節省資源和能源、便于回收和再利用。

    2 綠色包裝材料

    2.1 綠色包裝材料的發展

    包裝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商品,方便儲運和促進銷售:而包裝材料是包裝的承載體。綠色包裝材料是近代以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逐步提高而產生的。早在古代,人們會用蘆葦、竹條、布料和藤條結成籃子來盛裝食物;或者動物的皮革儲存一些食物。隨著陶瓷和紙張的發明,包裝材料又有了新的選擇。

    2.2 綠色包裝材料的分類

    傳統包裝材料分為五大類:紙張、玻璃、塑料、金屬和木材。大多數人認為紙張是最環保的包裝材料,紙包裝廢棄物也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制成蜂窩紙板等。金屬和玻璃可以回收利用;塑料卻被我們認為是“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普通塑料埋在土壤中需要幾百年才會降解。

    綠色包裝材料通常分為三大類:可回收處理再造材料、可降解回歸自然的材料、可焚燒回收利用能源而又不污染大氣的材料。塑料因為質輕、價廉的優勢在包裝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商品使用都是塑料類的包裝材料。瓶裝水大部分采用PET作為包裝材料,PP和PC因其耐高溫性能比較優良,是許多杯瓶的材料。用這些材料制成的杯子既質輕易攜帶,又不容易打碎,是現在人們出行的首選;而且塑料在成型上比玻璃更具有優勢,跟玻璃相比其成型溫度低,而且成型方式多變,可以擠出成型、注射成型等。在眾多的發泡材料中,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聚乙烯化學交聯高發泡材料(PEF)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新型環保材料;其緩沖隔震性能好,韌性強、隔熱防潮、耐腐蝕、無毒、成型加工容易。并且EVA在自然條件下可降解,產物對環境無污染,是典型的綠色塑料包裝材料。

    木材作為包裝材料的應用也很常見,主要用于一些高檔禮品,如酒類、名貴藥材等。木材作為包裝材料應用最廣的還是作為運輸包裝容器,如木制托盤、木質包裝箱等。滑木箱和框架木箱是大型機械和重型物品的主要包裝容器,內裝容器質量可達幾十噸,強度高,是運輸包裝的重要容器。但是近年來,木質托盤在出口方面限制越來越多,木材在出口是需要進行安全檢疫。木材中含有寄生的微生物,在進出口貿易中會造成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

    3 綠色包裝材料發展前景展望

    3.1 綠色新材料展望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尋求環保新材料迫在眉睫。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備受矚目,我國在這方面也有一些進展。目前建成的降解塑料生產線約90條;其中淀粉填充聚乙烯、聚苯乙烯生產線44條,光降解塑料生產線35條,淀粉聚乙烯醇合金生產線一條,全淀粉生產線一條。目前也有很多企業嘗試研發可降解材料,其中可降解餐盒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市場上也出現了玉米淀粉可降解餐盒,和其他可降解餐盒。

    3.2 綠色包裝材料的經濟展望

    當今社會,人們提倡綠色消費,消費者的觀念影響著市場;環保理念的深入企業也向著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銷售的方向過渡;目前綠色材料正處于研究階段,生產成本較高,采用綠色材料之后包裝成本會上升,企業會提高銷售價格;跟普通包裝的產品包裝相比可能銷售量會減少。國家可以對綠色包裝企業實行一些優惠政策,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的經濟功能,促進綠色包裝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愿軍,熊衛東.食品包裝[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武軍,李和平.綠色包裝[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第3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1.1綠色設計理念的概念

    綠色設計理念也稱作生態理念、環保設計等。綠色設計理念是指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要合理分析并總結出產品的一系列性能、功用、質地、開發周期以及產品的成本,而對產品是否影響資源和環境更應當作重點考慮,使得綠色產品較傳統的產品在各方面都更具優勢,力求在各方面都做到綠色節能環保。在產品的設計階段應將環境污染因素和節能減排、不對生態圈造成壓力當作首要設計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污生產措施,減少工業生產中因有害物質的排放給人類的生活環境造成的危害和干擾,減少能源的消耗,并在此前提下盡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資源或者可循環使用的資源。

    1.2綠色理念包裝設計的準則

    以人為本的思想是綠色理念包裝設計的基本理念,綠色理念包裝相對傳統包裝而言更具有深層次的內涵和人文關懷,它所傳遞和表達的信息量大且涵蓋的范圍廣。綠色理念以環保、健康為準則,研制出有利于人類社會和諧、高速、健康發展的產品。

    2現代社會對綠色包裝設計的要求

    2.1綠色包裝的結構

    在商品時代的今天,綠色包裝以其特有的結構特征贏得初步勝利。在包裝的結構上,綠色產品較傳統產品的包裝而言,使用更方便,搬運更合理,儲藏更可靠,解讀更方便,它具有傳統產品包裝不具備的各種優良性能,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在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不能只滿足于產品包裝的基本性能,更多的人尋求的是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適和滿足,從中獲取更多的益處,當代設計離不開這些因素,或者說正是因為這些因素使得當代產品包裝的發展方向更為明確。包裝的結構,無論大小都應傾注綠色設計理念,因為產品的結構更能體現產品的好壞和它的優劣。綠色設計理念想要準確地傳達產品包裝的內涵和信息,必須在它的結構上下工夫,從產品性能、用途以及消費對象方面綜合分析和研究,研制出適合產品要求的綠色包裝才是當務之急。

    2.2綠色包裝的造型

    產品的包裝造型屬于產品的基本屬性因素,也是產品設計中較為重要的方面。現代化的生活使得人們崇尚簡約主義,當然在綠色產品造型設計上也融入了簡約設計的元素,產品的造型應簡單、干凈、有內涵,同時簡約的產品包裝設計也可以減少材料的消耗。使用簡單的形狀、顏色,做到產品包裝外觀的簡約,在產品的包裝設計上力求用最少的基本元素達到最佳的效果。

    2.3綠色包裝的材料

    綠色包裝材料是順應社會的需求產生的,人們利用可循環使用的再生資源來制作產品包裝,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大量資源和成本。開發使用綠色包裝材料迫在眉睫,此類材料干凈、衛生、無污染。綠色包裝材料多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這類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應限制材料的種類數,縮減材料的種類可以增加同類材料的使用量,即用種類盡可能少的材料作包裝材料,與此同時人們要考慮材料的兼容性,使自然資源被合理的開發利用,并且使得自然資源良性循環。人們對廢棄的或者不被重視的自然資源應該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比如玉米桿、麥稈等被丟棄的綠色材料,應該根據其特性來設計研制出可利用的綠色包裝。使用綠色包裝必須確保包裝原料的安全化,材料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以便在回收以后對廢棄包裝進行處理,同時制成的綠色包裝也要容易分類,以便處理。通常被用來制作綠色包裝的材料有以下幾種。

    2.3.1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的分子內部結構比較特殊,其化學結構在一定的外界環境下能夠發生改變,因此用可降解塑料作產品包裝材料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制作簡單,降解速度較快,可以通過紫外線的照射、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達到降解的目的。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又被還原成簡單的化學成分,這種可降解塑料無毒,對人體和人類的生活環境不會造成威脅,當它以新的形式進入到生態環境中后,又可以重新組合,從而被再次利用。現代科技需要以可降解塑料作原料來進行包裝的加工、分解、再利用。

    2.3.2可重復再生材料

    可重復再生材料具有可重復利用的特點,相對傳統包裝材料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資源,降低了成本。生活中常見的可重復利用包裝有盛裝各種酒、飲料、食用油等的玻璃瓶或塑料瓶,這些玻璃瓶都可以回收利用,前提是這些玻璃瓶中不能含有金屬、陶瓷等其他物質,根據玻璃瓶的顏色可將其進行分類收集,以便再生利用。

    2.3.3可食性材料

    作為一種新型綠色包裝材料,可食性材料已經在食品方面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可食性材料不含有害物質,加工簡單方便。可食性包裝材料在實現產品包裝功能后,也可以將其“廢棄物”當作食用原料來使用,體現包裝材料的多功能性。可食用包裝材料質輕、干凈、無毒無味,可隨身攜帶,保存方便。可食性材料的種類有很多,經過一系列的組合、加熱、加壓等方法制成。不同產品所需要的可食性包裝材料也不同,根據原料的特性將可食性材料進行分類加工,主要的可食性包裝材料可分為五大類:(1)淀粉類可食性包裝材料。淀粉類可食性包裝材料主要成分是淀粉,使用各種天然果實淀粉,再加入天然無毒的植物膠或動物膠以一定的比例制成。(1)蛋白質類可食性包裝材料。眾所周知,蛋白質具有膠體性質,加入改變蛋白質膠體親水性的添加劑,制得以薄膜形式存在的包裝材料。(2)多糖類可食性包裝材料。以多糖食品為原料,利用多糖食物的凝膠作用制得。(4)脂肪類可食性包裝材料。由不同來源的脂肪提煉得到相應的包裝薄膜。(5)復合類可食性包裝材料。復合類可食性包裝材料由多種材料組合,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藝制得。

    2.4綠色包裝的生命周期

    所有的產品包裝都有生命周期,和傳統的產品包裝生命周期相比,綠色產品包裝的生命周期不僅包括從包裝設計、制造、裝配、運輸、使用到變成廢棄品為止經歷的所有時間,還包括從廢棄后到再利用的時間。

    2.5綠色產品的營銷

    綠色產品從生產者手中到消費者手中所經過的由眾多執行不同職能、不同名稱的中間商連接起來的通道,通過中間機構進行營銷活動,綠色產品應在適當的時間,按照相應的價格進行配送與銷售。產品的綠色營銷因素體現在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的時候,企業應該大力宣揚綠色產品較傳統產品的優點,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綠色消費潮流”中,促進綠色消費。

    3綠色理念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綠

    色包裝憑借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多元化的性能占據了很大的市場,它昭示了人類社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必然發展趨勢。人們通過匠心獨運的綠色設計理念設計出的包裝更加簡約時尚。就拿綠色包裝在食品中的運用來說,綠色食品包裝在生活中使用得很普遍,它在使用之后可以通過降解程序再回收利用,對人體的心理和生理機制都沒有危害,綠色食品包裝設計凸顯出經濟價值,綠色食品包裝是綠色設計理念發展的必然趨勢。有的綠色產品包裝還可以供人食用,對人體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綠色食品包裝在講究環境效益的同時,也體現了產品的經濟價值,必將推動“綠色消費浪潮”。

    為解決由于人們過度追求產品包裝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即包裝中存在的生態學問題,世界環保組織曾呼吁所有人了解綠色包裝設計的新內涵,綠色包裝設計要減少包裝材料的消耗,節約自然資源,包裝容器可以經過回收再次填充使用,包裝材料具有可循環使用的特性,并且可以在自然界的作用下降解。

    在產品包裝中引入綠色理念這一概念,使設計者在產品包裝設計中產生許多綠色理念的構想,這種綠色包裝不會污染生態環境,也不會危害人體健康,能循環使用,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包裝物質。人類的新價值觀將會使得綠色設計理念受到全人類的關注,成為人類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具有深層價值的理念。

    4結語

    第4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能被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學分解作用下發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大致有以下3種方式:生物的細胞增長使物質發生機械性破壞;微生物對聚合物作用產生新的物質;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蝕高聚物從而導致裂解。一般認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是經過兩個過程進行的。首先,微生物向體外分泌水解酶和材料表面結合,通過水解切斷高分子鏈,生成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量的化合物;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種種的代謝路線,合成為微生物體物或轉化為微生物活動的能量,最終都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生物可降解并非單一機理,而是一個復雜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協同作用,相互促進的物理化學過程。到目前為止,有關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尚未完全闡述清楚。除了生物可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機體內的降解還被描述為生物吸收、生物侵蝕及生物劣化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除與材料本身性能有關外,還與材料溫度、酶、PH值、微生物等外部環境有關。

    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類型

    按來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兩大類。按用途分類,有醫用和非醫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兩大類。按合成方法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2.1微生物生產型

    通過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物質。這類高分子主要有微生物聚酯和微生物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不污染環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如英國ICI公司生產的“Biopol”產品。

    2.2合成高分子型

    脂肪族聚酯具有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其熔點低,強度及耐熱性差,無法應用。芳香族聚酯(PET)和聚酰胺的熔點較高,強度好,是應用價值很高的工程塑料,但沒有生物可降解性。將脂肪族和芳香族聚酯(或聚酰胺)制成一定結構的共聚物,這種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又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

    2.3天然高分子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纖維素、甲殼素和木質素等均屬可降解天然高分子,這些高分子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因纖維素等存在物理性能上的不足,由其單獨制成的薄膜的耐水性、強度均達不到要求,因此,它大多與其它高分子,如由甲殼質制得的脫乙酰基多糖等共混制得

    2.4摻合型

    在沒有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摻混一定量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使所得產品具有相當程度的生物可降解性,這就制成了摻合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這種材料不能完全生物可降解。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開發

    3.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開發的傳統方法

    傳統開發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包括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化學合成法和微生物發酵法等。

    3.1.1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

    通過化學修飾和共混等方法,對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糖類高分子,如淀粉、纖維素、甲殼素等能被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進行改性,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此法雖然原料充足,但一般不易成型加工,而且產量小,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3.1.2化學合成法

    模擬天然高分子的化學結構,從簡單的小分子出發制備分子鏈上含有酯基、酰胺基、肽基的聚合物,這些高分子化合物結構單元中含有易被生物可降解的化學結構或是在高分子鏈中嵌入易生物可降解的鏈段。化學合成法反應條件苛刻,副產品多,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3.1.3微生物發酵法

    許多生物能以某些有機物為碳源,通過代謝分泌出聚酯或聚糖類高分子。但利用微生物發酵法合成產物的分離有一定困難,且仍有一些副產品。

    3.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開發的新方法——酶促合成

    用酶促法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得益于非水酶學的發展,酶在有機介質中表現出了與其在水溶液中不同的性質,并擁有了催化一些特殊反應的能力,從而顯示出了許多水相中所沒有的特點。

    3.3酶促合成法與化學合成法結合使用

    酶促合成法具有高的位置及立體選擇性,而化學聚合則能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因此,為了提高聚合效率,許多研究者已開始用酶促法與化學法聯合使用來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4、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應用

    目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兩方面的用途:(1)利用其生物可降解性,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以保證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常,對高聚物材料的處理主要有填埋、焚燒和再回收利用等3種方法,但這幾種方法都有其弊端。(2)利用其可降解性,用作生物醫用材料。目前,我國一年約生產3000多億片片劑與控釋膠囊劑,其中70%以上是上了包衣的表皮,其中包衣片中有80%以上是傳統的糖衣片,而國際上發達國家80%以上使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作薄膜衣片,因此,我國的片劑制造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國外片劑和薄膜衣片多采用羥丙基甲纖維素,羥丙纖維素、丙烯酸樹脂、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鈉、微晶纖維素、羥甲基淀粉鈉等。

    參考文獻:

    第5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概念及降解機理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能被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學分解作用下發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大致有以下3種方式:生物的細胞增長使物質發生機械性破壞;微生物對聚合物作用產生新的物質;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蝕高聚物從而導致裂解。一般認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是經過兩個過程進行的。首先,微生物向體外分泌水解酶和材料表面結合,通過水解切斷高分子鏈,生成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量的化合物;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種種的代謝路線,合成為微生物體物或轉化為微生物活動的能量,最終都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生物可降解并非單一機理,而是一個復雜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協同作用,相互促進的物理化學過程。到目前為止,有關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尚未完全闡述清楚。除了生物可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機體內的降解還被描述為生物吸收、生物侵蝕及生物劣化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除與材料本身性能有關外,還與材料溫度、酶、PH值、微生物等外部環境有關。

    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類型

    按來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兩大類。按用途分類,有醫用和非醫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兩大類。按合成方法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2.1微生物生產型

    通過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物質。這類高分子主要有微生物聚酯和微生物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不污染環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如英國ICI公司生產的“Biopol”產品。

    2.2合成高分子型

    脂肪族聚酯具有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其熔點低,強度及耐熱性差,無法應用。芳香族聚酯(PET)和聚酰胺的熔點較高,強度好,是應用價值很高的工程塑料,但沒有生物可降解性。將脂肪族和芳香族聚酯(或聚酰胺)制成一定結構的共聚物,這種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又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

    2.3天然高分子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纖維素、甲殼素和木質素等均屬可降解天然高分子,這些高分子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因纖維素等存在物理性能上的不足,由其單獨制成的薄膜的耐水性、強度均達不到要求,因此,它大多與其它高分子,如由甲殼質制得的脫乙酰基多糖等共混制得。

    2.4摻合型

    在沒有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摻混一定量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使所得產品具有相當程度的生物可降解性,這就制成了摻合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這種材料不能完全生物可降解。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開發

    3.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開發的傳統方法

    傳統開發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包括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化學合成法和微生物發酵法等。

    3.1.1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

    通過化學修飾和共混等方法,對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糖類高分子,如淀粉、纖維素、甲殼素等能被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進行改性,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此法雖然原料充足,但一般不易成型加工,而且產量小,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3.1.2化學合成法

    模擬天然高分子的化學結構,從簡單的小分子出發制備分子鏈上含有酯基、酰胺基、肽基的聚合物,這些高分子化合物結構單元中含有易被生物可降解的化學結構或是在高分子鏈中嵌入易生物可降解的鏈段。化學合成法反應條件苛刻,副產品多,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3.1.3微生物發酵法

    許多生物能以某些有機物為碳源,通過代謝分泌出聚酯或聚糖類高分子。但利用微生物發酵法合成產物的分離有一定困難,且仍有一些副產品。

    3.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開發的新方法——酶促合成

    用酶促法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得益于非水酶學的發展,酶在有機介質中表現出了與其在水溶液中不同的性質,并擁有了催化一些特殊反應的能力,從而顯示出了許多水相中所沒有的特點。

    3.3酶促合成法與化學合成法結合使用

    酶促合成法具有高的位置及立體選擇性,而化學聚合則能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因此,為了提高聚合效率,許多研究者已開始用酶促法與化學法聯合使用來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第6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關鍵詞:廢紙;生物可降解塑料;纖維素酶;乳酸;聚乳酸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紙張使用量快速上升,廢紙大量產生。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紙及紙板的消費國,2010年紙消費量為9370萬噸,廢紙回收量保守估計為2900萬噸。雖然我國廢紙利用率(利用量/產量)高達49%,但廢紙回收率(回收量/消費量)卻低于30%。國內廢紙的回收率卻沒有改善,而且回收的廢紙也大量被技術落后的小企業加工成紙板、衛生紙等低檔次產品,沒有發揮廢紙的資源價值,還帶來嚴重的二次污染。

    廢紙中含有一些油墨,里面含有鉛和其它有害物質。燃燒時,除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外,還會向空氣中排放鉛等有害金屬。所以,廢紙的再利用成為現今亟待解決的又一社會問題。

    塑料作為一種新型材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塑料的大規模應用,是現代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由于塑料比強度高、質量輕、不銹蝕、有一定的絕熱和絕緣性能,因此,從20初世紀開始,塑料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的材料。 2010世界塑料產量已經達到1.86億噸,如按體積計,產量已經居世界首位,超過了鋼鐵、鋁、銅等金屬材料的總和,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材料工業。但塑料的污染問題相當嚴重,解決問題的可靠辦法是生產具有降解作用的塑料減輕環境污染的作用,這是最明智的選擇,為民造福,意義重大,是值得重視的發展方向。

    立題依據

    1、廢紙應用現狀

    紙張的原料主要為木材、草、蘆葦、竹等植物纖維,廢紙又被稱為“二次纖維”,最主要的用途還是纖維回用生產再生紙產品。根據纖維成分的不同,按紙種進行對應循環利用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廢紙資源價值。

    除再生紙生產外,低品質或混雜了其它材料的廢紙還有其它廣泛的再生用途:生產家具:新加坡等地,用舊報紙、舊書刊等廢紙卷成圓形細長棍,外裹一層塑膠紙制作實用美觀的家具。生產土木建筑材料:主要制造隔熱保溫材料或復合材料、灰泥材料等。提煉廢紙再生酶:提煉再生酶后可用于廢紙脫墨,生產白色再生紙。生產葡萄糖:舊報紙用酸處理,溶掉纖維后分解生成葡萄糖。化學工業上的利用:生產CMC、助濾劑,與合成纖維混合生產工業抹布【1】。

    本文所詳細介紹的技術為廢紙在生產葡萄糖等方面的應用,這項技術的最大特點是用高濃度磷酸分解纖維素纖維。首先將切碎的廢紙放入磷酸溶解液內進行纖維素纖維的分解,接著添入酶加水分解,然后用活性炭或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過濾,生產出結晶葡萄糖。

    2、乳酸應用現狀

    2. 1、食品行業

    由于乳酸對人體無副作用, 易吸收, 可直接參與體內代謝, 因此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業。在啤酒釀造過程中, 加入乳酸, 既能控制雜菌入侵, 又能促進糖化, 提高酒的收率, 延長啤酒的保存期。乳酸衍生物乳酸鹽和乳酸酯在食品中應用更為廣泛。如乳酸鈣作為鈣的營養強化劑, 乳酸亞鐵作為鐵的強化劑,乳酸鋅作為鋅的強化劑, 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和飲料行業。

    2. 2 化工及輕工行業

    乳酸甲酯與乙酯是優秀的高沸點溶劑。由于該類物質溶點高, 蒸發速度慢, 具有可與水及多種極性溶劑均勻混合的性質, 能充分溶解硝酸纖維素、醋酸纖維素、乙酰丁酸纖維素等以及多種極性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作為混合溶劑的成分, 能起到改善作業性和增溶性的作用。

    2. 4 其他用途

    近年來開發出乳酸的一個重要的新用途, 是作為生物降解性塑料的合成原料, 即聚乳酸類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是乳酸自身的聚合物, 在發達國家已進行大量研究。日本的三井東壓、大日本油墨公司及美國卡基爾公司都建有試驗裝置, 有的規模達到數千噸。目前生物降解聚合物在成本、使用強度及耐用性方面還不能作為通用塑料, 但已在醫療領域用作手術縫合線及各種緩釋藥品材料, 甚至作為粘結劑在器官移植和接骨中應用。許多業內人士對此高度關注, 發展潛力巨大【2】。

    由上可見,廢紙,經過一定步驟的處理后,可以產生葡萄糖,再發酵為乳酸。乳酸在當今的用途極為廣泛,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的角色。而用乳酸合成聚乳酸,制造可降解塑料,一下子解決了廢紙和塑料這當今兩大類污染問題,有著極為廣闊的前景。

    方法步驟

    1、廢紙來源及回收方式

    紙或許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書寫材料了,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日常生活,我們都離不開它。報紙、書籍、包裝材料……巨大的消費量產生了數量龐大、類型復雜的紙質廢棄物,其回收利用便成為一個重大的研究課題。

    廢紙的回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①由個人及小型廢品回收站進行小范圍的生活廢紙回收;

    ②由大型廢紙回收集團進行大規模的社會廢紙回收

    2、廢紙打碎

    可以用機械方法等將廢紙打碎使其能在下一步中充分的反應。

    3、磷酸溶解

    紙張的原料主要為木材、草、蘆葦、竹等植物纖維,廢紙又被稱為“二次纖維”,將切碎的廢紙放入磷酸溶解液內進行纖維素纖維的分解。

    4、水解

    ①纖維素酶進行纖維素的水解;

    纖維素酶是一種重要的酶產品,是一種復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內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組成,還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活力。酶反應存在一個最適溫度,一般纖維素酶的最適溫度范圍為40~60 ℃,一般在酸性環境pH值4~5中有較高活性。所以在應用時應調節好反應的環境條件,使得產量達到最大值。

    第7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塑料袋是人類健康的大敵

    市面上的塑料袋可分為兩種,即無毒塑料袋和有毒塑料袋。無毒塑料袋是用聚乙烯、聚丙烯和密胺等原料制成的,可以用來包裝食品;有毒塑料袋如用聚氯乙烯(PVC)制成的不能做食品包裝袋使用。現在,人們在市場上、馬路邊上購買熟食品用的大多是超薄塑料袋,而這種塑料袋中有許多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對人體是有害的。

    塑料袋中有害人體健康的成分

    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單體經胃腸道吸收后,一部分經呼吸道排出,另一部分分解成乙醇和一氯醋酸。這些物質會對神經系統、骨骼和肝臟產生毒性作用,導致血管肉瘤的發生。乙醇會損害人體神經,導致頭昏、眼花,嚴重的甚至會致癌。

    硬脂酸鉛:硬脂酸鉛是聚氯乙烯塑料袋的一種穩定劑,高溫時塑料袋中的硬脂酸鉛極易析出而溶入食品,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造成積蓄性鉛中毒。

    鄰苯二甲酸鹽:鄰苯二甲酸鹽,即鄰苯二甲酸酯,是塑料工藝的添加劑,主要用于增加塑料制品的柔韌性。鄰苯二甲酸酯屬于低毒化學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和肝臟有損害,在高溫加熱時會游離出有毒的單體,對人體產生危害。

    化合藥劑:為了增加透明度和彈性,聚氯乙烯保鮮膜中增加了一定量的增塑劑。經長時間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并且在加熱時會加速增塑劑中的化合藥劑釋放到食物中。這些化合藥劑會破壞人體內分泌系統,擾亂人體正常的激素代謝,會引起婦女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數減少,甚至精神疾病等。

    健康專家提示:有些塑料制品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害毒素,高溫下可產生多達16種有毒物質,能滲入到食物中,不僅會損害人的肝臟和腎臟,還有可能干擾人的內分泌,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以及男性雌化現象等。

    塑料袋的消毒衛生不過關

    行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袋,絕大多數是各地小型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有相當數量是再生塑料制品,利用垃圾站收揀的廢舊塑料、工業廢棄物和醫療機構丟棄的塑料垃圾回收加工的,未經消毒處理,就加工制成食品袋投入市場。這些再生塑料含有嚴重超標的病菌和致癌物,用這種塑料制品包裝直接入口的熟食品,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后果。

    另外,塑料制品如黏有污染物,會成為蚊蠅和細菌生存、繁殖的溫床,危害人體健康。

    塑料袋包裝的食品易變質

    醫學專家指出,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裝以后,常常容易變質,人吃了這類變質食品后,易引起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此外,塑料袋本身會釋放有害物質,因在密封袋中長期積聚,濃度隨密封時間增加而升高,致使袋中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響人體健康。

    特別提示:有色塑料袋危害更大。首先,有色塑料袋多含有機染料,如各種芳烴等,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會有一定影響。其次,有色塑料袋多是用回收的廢舊塑料制品重新加工而成的,由于回收料中雜質較多,廠家不得不在其中添加顏料,加以掩蓋。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極大,不能用來裝直接入口食品。

    塑料袋破壞環境一二三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僅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還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能源消耗嚴重。據測算,每生產1噸塑料,需消耗3噸石油。統計數據顯示,全美國每年使用的塑料袋達數百億個,生產這些塑料袋所消耗的原油每年就超過1000萬桶。有資料顯示,我國僅每天買菜要用掉10億只塑料袋,其他各種塑料袋的用量每天也在20億只以上,其能源消耗非常嚴重。

    造成“視覺污染”。被隨意丟棄在環境中的一次性塑料袋給人們視覺上所造成的“臟亂差”感覺,它破壞了城市、農村和風景區的給人的景觀美感,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情緒。

    處理困難且費用高。塑料袋被丟棄在街道上,不但會阻塞城市下水管道,甚至還會堵塞廢物處理設備,造成處理困難。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項統計數據表明,該州每年清理塑料袋的費用高達3億美元,而掩埋這些塑料袋還需要另外的2500萬美元。

    兩百年才能腐爛。塑料袋埋在地下要經過大約兩百年的時間才能腐爛,會嚴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燒處理方式,則會產生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長期污染環境。即便是“降解塑料袋”,實際上只是在塑料原料中添加了淀粉,填埋后因為淀粉的發酵、細菌的分解,大塊塑料袋會分解成細小甚至肉眼看不見的碎片,但這只是一種物理降解,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塑料產品的化學性質。

    影響土壤的特質。塑料袋本身不是構成土壤和水體的基本物質之一,強行進入到土壤之后,由于它自身的不透氣性,會影響到土壤內部熱的傳遞和微生物的生長,從而改變土壤的特質,還會影響到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易被動物誤食。廢棄在地面上和水面上的塑料袋,容易被動物當做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動物腸胃里消化不了,易導致動物損傷和死亡。

    遠離塑料袋從現在做起

    國家法律法規的制定。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下發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國內外的經驗證明,有償提供塑料袋是目前最積極而又行之有效的解決“白色污染”的辦法。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會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已完成《塑料購物袋的環境、安全和標識通用技術要求》、《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的快速檢測方法與評價》三項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并面向全社會征求意見。按照征求意見稿,塑料購物袋的厚度必須大于等于0.025毫米;塑料購物袋的標識應需要明確袋的名稱,如普通塑料購物袋、降解塑料購物袋、淀粉基塑料購物袋、直接接觸食品用塑料購物袋等,征求意見稿還對塑料購物袋的提吊能力、封合強度、漏水性等物理力學性能,以及塑料購物袋的包裝、運輸和貯存提出了要求。相信隨著國家法規的出臺,將有助于減少不合格塑料袋產品帶來的危害。

    環保塑料袋的應用。國際上可以用作環保型的塑料袋大致有4種:光降解型、完全生物降解型、水降解型和淀粉改性型。我國可降解塑料的研發始于上世紀70年代,基本與世界同步。目前,我國環保塑料袋技術較為成熟的是生物降解型和淀粉改性型兩種。在市面上推行的大多數可降解塑料袋的化學成分是“淀粉改性聚烯烴聚乙烯”,淀粉含量在90%以上。在結束其正常使用壽命后,再經過半年到1年的時間就可以完全降解。全淀粉塑料的生產原理是使淀粉分子變構而無序化,形成了具有熱塑性能的淀粉樹脂。淀粉在各種環境中都具備完全的生物降解能力,塑料中的淀粉分子降解或灰化后,形成二氧化碳氣體,不對土壤或空氣產生污染。同時,淀粉又是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竭,對節約資源也有很大的幫助。但由于這些產品成本太高,推廣起來有一定困難。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為有效降低使用塑料制品的危害,在使用食品袋等塑料制品時要慎選慎用。購買熟食、點心等直接入口的食物時,最好自帶餐具或標準塑料食品袋。購買標準塑料食品袋,最好到正規的商場購買知名品牌的產品,產品的外包裝袋上要有中文標識,標有廠名、廠址和執行標準。同時,冰箱里冷藏、冷凍的食品也應該用保鮮膜或保鮮袋,不要用普通的塑料袋代替。禁用彩色塑料袋直接盛裝食品。

    小知識:消費者可以用以下方法辨別塑料食品袋是否有危害。一般無害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狀;有柔韌性,手摸時有感,表面似有一層蠟,遇明火易燃,離火后仍能繼續燃燒,無異味。

    “白色污染”泛指廢棄后處理階段的問題,未將生產、運輸等其他階段考慮進去。研究表明,無論是紙袋、可降解塑料袋還是其他所謂“綠色”、“環保”包裝品,都在其生命周期中有一定的環境影響,只不過是在生命周期的某些環節中其影響相對少(有的產品的環境影響并不小于塑料袋)。如果人們不改變無控制的濫用浪費習慣,還會造成環境和資源壓力,甚至導致“拆東墻補西墻”的后果。最好的解決方法則是塑料袋消費量的“源頭減少”。重復使用購物袋可有效減少塑料袋的消費量。為了有效促進購物袋的重復使用,利用塑料袋收費等經濟手段是不錯的措施,國外確實已經有成功的案例,我國臺灣、香港等地也有相關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而從2008年6月1日起,隨著免費塑料購物袋的禁止,將有助于我們遠離塑料袋帶來的危害。

    生活小常識

    什么是白色污染?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難于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由于這類廢棄物多為白色,故稱白色污染。

    廢塑料有什么價值?

    塑料種類很多,有聚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是寶貴的資源,回收廢塑料制品,可變廢為寶:裂解提煉單體,成為循環使用的原料;造粒,成為降級使用的再生原料;加入化學制劑調合成涂料、黏合劑;提煉汽油、柴油,出油率可高達70%~75%,且不含鉛。

    什么叫生命周期分析?

    生命周期分析分析是為評估產品(或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環境影響的一種分析技術。產品的生命周期指從提取或生產其原材料、生產、運輸、消費到廢棄后處理階段。評估某些產品的環境影響時,應該關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而不要只關注生產過程中或廢棄后處理階段等某一個或幾個環節。這是因為產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或大或小對環境有影響,有些產品在廢棄后階段的問題更突出,有些產品生產階段的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更多,還有些產品,比如進口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大量消耗能源并排放溫室氣體。

    相關鏈接

    國外塑料袋的治理情況

    封殺免費塑料袋。通過經濟杠桿控制塑料袋的使用量,事實證明,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辦法。

    歐盟:許多歐盟國家的大型零售商場已經開始停止提供免費塑料袋。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繼大型連鎖超市家樂福停止提供免費塑料袋之后,德爾海茲和GB超市也已經除冷凍食品和無包裝的蔬菜水果外,不再為其他商品提供免費塑料袋。

    德國:在十幾年前就實施了相關法律,目前德國所有超市的塑料袋均是有償使用,使得塑料袋的使用大幅減少。

    韓國:在韓國超市和百貨商場購物,無論消費者買了多少商品,結賬時購物袋都需要自掏腰包。韓國政府從1999年2月22日起實施法令,要求全國各大百貨商場和大型超市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和紙質購物袋,而改為收費制。為推行和宣傳這項措施,韓國政府當時在全國張貼了10萬張宣傳畫,分發了20萬份宣傳冊和6.5萬個環保購物袋。

    美國:2007年3月27日,美國舊金山市議會通過一項法案,限令舊金山的超市、藥店等零售商分別在6個月和1年內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該法案規定,超市和藥店零售商只允許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嚴格禁止。若再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袋,將被處以罰款。

    其他國家: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的一些地方也已出臺了禁用塑料購物袋或必須有償使用的規定。非洲的坦桑尼亞已規定禁止使用30微米到65微米厚的塑料袋。盧旺達則從2005年開始就禁止使用和進口厚度在100微米以下的塑料袋。肯尼亞政府已經開始對塑料袋征收120%的消費稅,并計劃將塑料袋價格提高660%。烏干達也開始執行一項禁用塑料袋的法令。

    引導再利用。在尋找替代品和循環利用方面,各國也費了不少力氣。

    新加坡開展了“自備購物袋日”活動,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國206家超市就會以非強制性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少用塑料袋。

    為方便顧客,韓國超市通常將商品包裝用紙箱免費提供給消費者,供他們裝運所購物品。顧客回家后,可將用過的紙箱放到居民區內指定地點回收,這樣做既滿足了顧客免費裝運物品的需要,又實現了廢物有效循環利用,頗受歡迎。

    第8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關鍵詞: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備技術;應用前景;生物降解性;石油基產品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Q323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5-0048-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24

    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綜述

    1.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定義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作為一種新型塑料材料,結構是丁二酸與丁二醇經常復分解反應后形成的酯,分子式為:HO-[CO-(CH2)2-CO-O-(CH2)4-O]n-H,

    具有生物降解性優異、用途廣泛等特點,常用于塑料包裝、食用餐具、農用薄膜、醫用高分子材料等領域。與其他降解型塑料相比,PBS的成本低、性能良好,能非常好地與其他不同材料進行有效聚合,因此其工業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具有很好的市場與經濟價值。

    研究表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以二元酸以及二元醇等化學物質為主要原料,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而合成。經過多年的科學實驗與工業聲場,PBS的加工性能已經比較成熟,可在絕大多數塑料設備上開展任何形式、任何類型加工。此外,PBS也可以與碳酸鈣、淀粉等廉價填料共混,以此來以降低生產質保成本。

    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性能

    研究表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塑料除了具有普通塑料的性能外,同時還具有透明性好、光澤度強以及印刷性能好等多種特點,是目前被公認為最有前景的綠色環保型高分子材料。具體來說,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性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2.1 良好的加工性。工業研究與應用顯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加工溫度比較高,一般在150℃~200℃之間。可在多種常用的塑料加工設備上開展注塑、擠出以及吹塑等各類成型加工,是學術界與工業加工行業公認的加工性能最好的材料。此外,該型材料還可以與碳酸鈣、淀粉等其他物質進行混合,降低生產、使用成本。

    1.2.2 良好的耐熱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耐熱性也非常優異,多年的實驗與工業研究表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在各類塑料中的耐熱性能最出色,能非常好地滿足工業對塑料用品耐熱性的需求,從而廣泛應用于冷熱飲包裝和餐盒等塑料材料。

    1.2.3 低降解性與化學性能穩定性。降解是與形成相反的化學反應,是指大分子化合物經化學反應回歸到小分子化學的過程。化學穩定性是指材料對來自外在因素腐蝕的抵抗能力。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化學穩定性非常好,只有在化肥、土壤、水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環境下,緩慢的被微生物和動植物體內的催化酶分解,最終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1.2.4 良好的力學性能。與其他多種塑料相比,PBS具有更為優異的力學性,具有各類通用樹脂的力學性能。

    1.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應用

    由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上述性能,使它具有非常廣的應用范圍。

    1.3.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廣泛應用于包裝領域,主要有包裝垃圾袋、食品袋、各種冷熱飲瓶子、農用薄膜、種植器具與植被網等。

    1.3.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廣泛用于各類日化用品。一般來說,日化用品對塑料制品的機械強度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需要在PBS中添加滑石粉、碳酸鈣等,滿足日化用品的使用需求。

    1.3.3 由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生物相容性與可降解性等特點,從而廣泛應用于醫療行業,如用于人造軟骨、手術縫合線、手術支架等醫用設備。

    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應用的合成工藝

    化學合成法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合成中的應用最廣泛,主要有溶液縮聚法、熔融縮聚法、擴鏈法、酯交換聚合法等。此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也可采用生物發酵法進行合成,但其成本較高,應用范圍不廣。

    2.1 溶液聚合法

    溶液聚合法的具體原理如下:在一定溫度與催化劑條件下,使丁二酸與丁二醇發生化學反應,完成二者的酯化反應,在反應過程中使用不同的溶劑,減少反應生成的水分,然后在高溫條件下發生縮聚反應。

    一般來說,如果不能及時分離溶液聚合反映產生的水分,將會給PBS的聚合反應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有學者對溶液縮聚法進行了提升與改進,以十氫萘為溶劑,以二元酸和二元醇為原料,在合適的溫度與催化加條件下發生聚合反應,并用油水分離器取代傳統水分離方法。該種方法適用于工業對塑料的大規模生產。

    2.2 熔融縮聚法

    熔融縮聚法將合成PBS的過程分成酯化階段和縮聚階段兩部分。具體步驟為:在較低的溫度條件下,以丁二酸和丁二醇為化學反應原料,進行熔融酯化反應,然后在真空、高溫條件下完成縮聚反應。

    該方法對催化劑的要求比較高,催化劑能直接影響PBS分子量的大小。學者在35℃與31.99kPa的條件下,以三氟甲烷磺酸鈧和三氟甲基磺酰亞胺為催化劑完成聚合反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是,通過傳統合成工藝聚合得到的PBS分子量相對較低,限制了PBS的合成效果與應用范圍。因此,學者又進一步創新和改進了PBS的合成工藝,將縮聚反應分為預縮聚和真空縮聚兩步,從而進一步提高了PBS聚合的效果與效率。

    2.3 擴鏈法

    擴鏈劑是一種分子量相對較低的雙官能團化合物,易同高分子聚合物鏈的末端基團發生化學反應,可增加聚合物的相對分子量,進一步加快聚合反應。

    使用擴鏈劑后的擴鏈法可使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力學性能大幅提高,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擴鏈法后的PBS的力學性能有所善、特性黏度有所增強、生物降解性也有所改善。

    此外,使用擴鏈劑后的擴鏈法還可提高PBS的分子量,研究表明:采用該法后的PBS的分子量成倍增加,熱穩定性也有所提高,但該擴鏈反應法所需的時間較長,反應條件也較為苛刻,因而使用范圍較小。

    2.4 酯交換法

    在高溫、高真空以及催化劑的作用下,使等量的二元醇和二元酸二甲酯進行酯交換,完成聚合反映,從而得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由于酯交換法中未使用溶劑,而且參加反應的二元醇可通過水溶劑或加熱等簡單操作除去,最終得到的PBS雜質含量較低。

    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改進

    為進一步提高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性能,許多學者開展了大量的針對PBS的改進性分析與研究,在不斷提高PBS各類常用性能與特點的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特性,具體改進方法分為共聚改進方法和共混改進方法兩種。

    在實施共聚改進方法時,把芳香族類聚酯添加到PBS制備之中,能明顯提高其既有的物理性能與力學性能。研究表明,將芳香基團連接在PBS側鏈上,能使PBS的斷裂明顯伸長、撕裂度明顯降低、生物降解性明顯加強。把脂肪族組分添加到PBS的制備過程中,可有效改善PBS的脆性,提高其生物降解性等。

    4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應用及產業化發展

    PBS是降解能力非常強的化學聚合物,在自然條件下,可完成分解,且其分解產物是對自然環境沒任何污染與破壞的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大力發展與推廣PBS及其相關產業,是有效降低塑料產量、環減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之一。

    4.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應用

    以PBS作為主要的原料,可制造出化學性能與物理性能都非常優良的復合纖維。此外,將帶有金屬離子的陶瓷材料與PBS纖維混合,能制造出抗菌性能非常好的纖維材料。研究還表明PBS在人體內部的適應性非常好,在人體內可以被完全分解和吸收,且幾乎不產生副作用。因此,PBS也廣泛應用于醫療手術縫合線等。

    4.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產業化發展

    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PBS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與應用,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加大研發力度,從而明顯加快了產業化發展的步伐。研究表明,生物降解性塑料的需求呈幾何指數增長率,預計歐洲2015年消費量將超過100萬噸。

    20世紀末,日本的高科技公司以異氰酸酯為擴鏈劑,對傳統縮聚合成得到、分子量相對較低的PBS開展改進,成功實現了相對分子量為200000的PBS聚合,極大地擴展了PBS的應用范圍、加快了市場化應用步伐。

    在國內,中科院下屬的研究所自主研發了特種納米微孔載體材料復合高效催化體系,實現了對相對分子質量超過200000的PBS的聚合合成,并與相關公司簽署協議,合資組建分子材料公司,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PBS生產線,成功實現其產業化發展,這標志著中國生物降解塑料產業開始大規模產業化的新紀元。此外,由于PBS具有優異的性能,中科院在常用塑料加工設備上對PBS及其相關產品開展再加工與再成型研究,從而制備出加工性能更加優異、工業用途更加廣泛的PBS材料,且該材料對設備和工藝的要求進一步降低。

    PBS生物降解性聚酯作為塑料家族的品種之一,因其良好的性能特征與低污染性,正以很快的速度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實用推廣階段,隨著社會對環境污染的日益關注以及對降解塑料的不斷需求量,其產業規模必定將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發酵法生產丁二酸已實現商業化發展,技術也已成熟,為大規模生產與發展PBS提供來源保障,使PBS變成真正的綠色塑料,且其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產品的應用領域還會不斷擴大。

    5 結語

    目前,雖然PBS作為一類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且國內外學術界與工業領域對其的研究與應用逐漸增加,但其在很多領域的研究存在局限與不足。不同學者的觀點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認為,隨著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的進一步深入與成熟,PBS的綜合性能將會不斷提高、成本與價格也將不斷降低,并逐漸取代傳統塑料,進一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從而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廖才智.生物降解性塑料PBS的研究進展[J].塑料科技,2010,(7).

    [2] 劉鉞,杜風光.生物降解塑料的產業化現狀與前景

    [J].河南化工,2012,29(8).

    [3] 張維,季君暉,趙劍,王小威,許穎,楊冰,王萍

    麗.生物質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應用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0,(7).

    [4] 黃關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研究與產業化現狀[J].紡織學報,2014,(8).

    [5] 王斌,許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現狀及進展[J].化工設計,2014,(3).

    [6] 李彥磊,陳復生,劉昆侖,王洪杰,方志鋒.可生物降解材料及其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3,(3).

    [7] 季君暉.新型全生物降解塑料PBS進展[J].中國科技成果,2008,(8).

    第9篇:可降解塑料方法范文

     

    關鍵詞: 農村;環境惡化;原因;對策 

     

     

    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一些鄉鎮企業的興起、亂用農藥等,使農村生態環境惡化日趨嚴重。 

     

    1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人為因素 

     

    1.1鄉鎮企業污染蔓延,資源浪費驚人 

    為了搞活農村經濟,提高人民的經濟收入,脫貧致富,各地不顧環境和經濟效益,盲目地辦起各式各樣的企業,由于這些企業工藝陳舊、設備簡陋、技術落后、耗能高、排放的污水不能處理,這樣導致有些地方僅有的水源遭受嚴重的污染,發生人畜、農業用水危機,農業產量連年下降,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 

    1.2農藥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 

    綜合治理措施不齊全,各種病蟲害連年發生,給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損失。為了保收,施用農藥是當前防治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不科學地施用農藥,致使農產品受到嚴重的污染,食用后,引起許多疾病的發生。同時,過量的施用農藥,也造成環境污染。 

    1.3耕地面積減少 

    土地是財富之母,但由于大辦廠礦企業和農村打莊占地,使僅有的耕地面積不斷縮小,單位耕地上承載的人口不斷增加,土地和人口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 

    1.4土壤肥力下降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包括水土流失、粗放耕作、農田污染、有機質不能還田、不正確的土壤耕作等。從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角度來看,農業系統產出的產品輸送到各地消費加工,土壤的營養元素以產量的形式輸送到農業系統之外,另一方面由于農村“三料”不足,大部分秸稈作為燃料燒掉,從而使得秸稈不能還田,土壤有機質嚴重缺乏。由于對土地進行掠奪經營,有機循環中斷,地力下降,只得靠人造肥料補充。但是由于投入有限,導致農業生產后勁不足,生產水平下降,缺肥是農業生態系統的突出問題。 

    1.5廢棄的塑料制品污染嚴重 

    塑料工業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方便和好處,但大量廢棄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界極難降解,造成白色污染日益嚴重。目前廢棄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又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1.6施肥方法不合理、不科學 

    由于不科學的使用化肥,導致施肥量雖然增加,而產量卻不增加,甚至出現減產的現象,降低了土地的生產力,同時造成肥料嚴重浪費。 

     

    2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政策 

     

    2.1控制污染源 

    對于污染農業用水的污染源,要進行嚴格控制。提高廠礦企業的生產技術,改變工藝流程提高效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對污液采用一定技術處理。對于經濟效益不高,大面積造成污染農業,應采取措施停辦。總之,要采取各方面措施,保證農業用水安全。 

    2.2推行有利于環鏡保護的能源政策,解決燃料問題 

    我省大部分地區“三料”不足,直接影響農業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制定可行的能源政策,把當前和長遠目標結合起來,統籌安排。推廣節柴灶,發展生態農業,開發生物能源。要種植適應當地環境的樹木,解決能源問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態良性循環,實現秸稈還田,提高土壤肥力。 

    2.3保持水土,科學施肥 

    在制定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時,要把近期的和長遠的利益兼顧起來,從長計議。改善農業生產單一結構,實現秸稈還田,改善耕作制度,用養結合,科學施肥,使農田生態系統所需的物質和能量從多渠道得到補充,提高農田生產力。要大力推廣普及配方施肥技術,根據農作物的需肥規律和土壤測試結果及肥料的特性、有效利用率等進行施肥,作物缺什么營養就施什么肥,缺多少就施多少,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提高作物產量。同時,還可以有效地調整土壤中氮、磷、鉀和中量、微量元素的比例,改善土壤質地,使種地和養地有機結合。針對我國各地的土壤狀況,目前大多數地區應采用加氮、加鉀、穩磷、補微的施肥原則,使作物得到科學、合理的養分供應,最大限度地發揮肥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2.4興辦農業技術教育 

    舉辦農業技術教育,提高農民技能水平,把先進的科學技術送到千家萬戶,減輕由于技術運用不當造成的污染。 

    2.5加強立法,強化教育 

    建立較全的法律法令,用法律來保護生態環境,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使人人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 777精品成人影院|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91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 日韩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 日本免费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aa大片|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成人毛片免费看|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四虎成人永久地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