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康復理療的作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康復理療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康復理療的作用

    第1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蠟療;護理;患兒

    蠟療是一種物理治療方法,是一種以加熱后的的醫用石蠟作為導熱體治療疾病的方法。石蠟的熱容量大,導熱性低,加熱后吸收的熱量多,保溫時間長,冷卻時緩慢釋放出大量熱,能維持較長時間的溫熱作用。還可以使血管擴張,加強組織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促進炎癥浸潤吸收,加速組織修復,并可緩解痙攣,增強膠原組織的延展性[1]。我院康復中心自2006年1月開展蠟療治療腦癱患兒,本人在臨床治療中觀察及護理體會如下:

    1臨床資料

    1.1對象:本組540例,男338例,女202例。年齡6個月~1 歲310例,1歲~2歲150例,2~5歲80例。其中痙攣型腦癱445例(包括四肢癱212例,雙癱233例),臂叢神經損傷75例,手足徐動型腦癱20例,均為住院患兒。

    1.2 方法:所有患兒均給予功能訓練、按摩、針灸、穴位注射、高壓氧﹑物理治療等中西醫結合綜合康復治療,除功能訓練2次∕天外,余均1次∕天,3個月為一個療程,在此基礎上配合蠟療,30分鐘∕天。

    2護理

    2.1做好患兒及家長的心理護理:①在做蠟療前先跟家長講明蠟療是一種經濟實用、刺激性小的治療,取得家長信任。患兒皮膚比較嬌嫩,對熱刺激比較敏感,剛開始要做好心理準備,并開導患兒,使患兒保持良好心情。②介紹他們跟其他做蠟療效果好的患兒家長交談,增強治療信心。③讓家長全程陪護,由于大部分患兒克服緊張情緒后,對蠟療非常感興趣愿意接受治療,可以利用這一段時間和家長溝通,增進護患關系。

    2.2治療前的護理準備: 護士在幫患兒做蠟療前應測體溫,38.5℃以上者暫停做蠟療。發現患兒皮膚有破損、急性炎癥及感染性皮膚病者暫不做蠟療。 轉貼于

    2.3治療中的護理:①根據患兒的年齡、耐受熱情況等為患兒晾蠟。石蠟的溫度必須在有效范圍內靈活掌握。護士對前三次做蠟療者,石蠟的溫度宜偏低維持在45℃,使患兒適應后逐漸提高蠟餅溫度至55 ℃。蠟療敷于肌肉部位囑咐患兒及家屬30分鐘內不得隨意移動,盡量保持敷蠟肢體相對固定位置,以防止蠟餅里有少量蠟液流出燙傷患兒。同時,護士必須站在患兒床邊觀察15分鐘,一旦患兒出現哭鬧異常及時打開棉墊觀察有無燙傷。②治療過程當中患兒若將蠟餅弄爛,應考慮溫度過高患兒不能接受,應重新晾一塊溫度應稍低1~2℃為患兒敷上。③為了促進患兒正常運動模式的形成及發展,在為患兒做蠟療時患兒肢體保持正常放于蠟餅上,用小棉墊適當包緊,外加帶子固定。④患兒蠟療過程中會出大量的汗,且極易入睡,護士必須及時為患兒擦干汗水,假如患兒熟睡,適當為其蓋小包被,避免受涼,預防感冒。

    2.4治療后的護理: 患兒做蠟療后會大量出汗,缺水較多,囑咐家屬多喂水,最好是溫開水。蠟療以后做功能訓練、按摩,增強療效。

    3結果

    所有患兒有效率達到100%。

    4討論

    通過近5年對540例住院康復治療的患兒實施蠟療治療的精心護理,如治療前詳細講解,治療中密切觀察,治療后加強護理,在達到最佳的治療同時,無一例因護理措施不當引起不良反應,如燙傷。在得到患兒家長信任和配合的同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增大了關節的活動度,降低了患兒的肌張力,患兒病情恢復快,因此提高了患兒的生活質量。

    第2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現就我科在腦卒中病人康復訓練中常用的一些心理咨詢技術淺析如下:

    康復科醫生在初次接診需康復治療的腦卒中病人時,常會應用結構化技術。根據臨床診斷、功能評估應對病人作出科學合理的治療計劃,同時還應向病人及家屬闡明康復近期、遠期目標,治療的最佳時期,治療時間、大致費用、總體治療方案等,讓病人及家屬了解現實,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防止不切實際的期望,從而積極主動配合康復治療。

    在漫長的康復治療過程中,康復醫療工作者應多使用積極關注技術,發現病人細微變化。因為腦卒中病人病程長,功能恢復緩慢,多有情緒不穩,焦慮、煩躁、抑郁、失眠甚至喪失治療信心,不配合治療等情況出現。因此治療訓練過程中時刻要積極關注病人,充分理解病人心情,及時發現病人的細微變化,幫助病人及時了解自己的變化、進步,多鼓勵關心病人,改善病人不正確的認知,樹立其合理信念,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及早達到治療目標。

    治療中要合理使用具體化技術,及時弄清病人的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對有言語表達或認知障礙者或有多種并發癥者,治療師在訓練過程中通過細心觀察、耐心誘導,發現其異常表情變化及各種言語和非言語動作,結合及時的科學診查評估,來了解病人的訓練強度、承受能力、感受或其他不適情況等,合理調整治療、訓練方案。防止訓練不足,避免訓練過量及訓練中意外發生。

    對病人及家屬的質疑、疑惑以及不現實的過高期望,治療師應使用立即技術及時作出反應,平等、開放式地與其討論分析、解釋,澄清認知、消除疑慮,醫患互補,增強互信,減少矛盾沖突。

    第3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 老年;下肢骨折;早期康復護理;治療依從性;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683.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673-9701(2011)32-126-02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ZHANG Xiaoxiao ZHAN Huanle

    Surgical Department, Wen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Wenzhou 32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Methods Five hundred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and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applied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s,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i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on the basis with 2 weeks of intervention tim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χ2 = 13.68, P<0.01) after 2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such as urinary reten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constipation, pressure sores,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P<0.01) . Conclusio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Key words] Elderly;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Treatment compliance;Complications

    老年人因骨質疏松和髖部肌群退變,如受到輕微的外力、跌倒或下肢急速扭轉時,易引起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后,需長期臥床靜養,易導致便秘、腹脹、褥瘡、尿潴留、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骨折后并發癥,不利于骨折的治療與恢復。因此如何通過加強預防和臨床護理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降低老年骨折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1]。現對我院近年收治的500例老年下肢骨折的患者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及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和并發癥的預防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療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500例,包括股骨頸骨折、股骨骨折、股骨髁及脛骨平臺骨折、脛骨干骨折及踝關節骨折;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康復護理組。常規護理組240例,其中男139例,女101例,年齡60~95歲,平均(73.2±6.8)歲;開放性骨折118例,閉合性骨折122例。護理干預組260例,其中男152例,女108例,年齡61~96歲,平均(74.8±7.2)歲。開放性骨折134例,閉合性骨折12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骨折類型等比較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下肢骨折一般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康復護理組在此基礎上予以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1) 心理護理 耐心傾聽患者訴說,采用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穩定情緒,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保持樂觀健康的情緒。(2)口腔、肺部及泌尿道護理 囑患者每次進食后應漱口或飲水,以清潔口腔食物殘渣;鼓勵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定時協助患者拍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在肺內淤積,特別是冬天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會清潔干燥,不憋尿,多飲水,囑患者每天清潔會1~ 2次。(3)皮膚護理與壓瘡預防:對牽引手術后及高危壓瘡患者予以睡氣墊床,每2小時翻身1次,對骨隆突部位予以50%紅花乙醇涂擦并按摩,避免大小便對會刺激,保持局部清潔和干燥。(4)功能康復鍛煉 對牽引手術及小夾板外固定后的患者,第1天即可被動活動患肢足趾,第2天起即可自主活動患肢足趾或被動活動患側踝關節;2d以后即可逐漸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運動。同時抬高患肢15°~ 30°,使其處在功能位。待骨痂生成后或術后內固定堅固后加大關節活動,以促進患肢功能康復。兩組患者的干預時間均為2周,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依從性及并發癥的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治療依從性評價標準:完全依從是指治療中嚴格按照醫囑執行,堅持規范治療者;不完全依從是指治療過程中基本按照醫囑執行,偶爾不規范治療者;不能依從是指治療過程中時常按照醫囑執行,不能堅持或中斷治療者。總依從=完全依從+不完全依從。并發癥包括尿潴留、下肢深靜脈血栓、便秘、褥瘡、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治療2周后,康復護理組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χ2=13.68,P<0.01)。康復護理組干預2周內的并發癥如尿潴留、下肢深靜脈血栓、便秘、褥瘡、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P<0.01)。見表1和表2。

    3 討論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呼吸功能相對減弱,肢體需要牽引,又多為平臥,不能翻身。由于臥床和受傷后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呼吸道炎癥,甚至引起肺炎和肺不張[2]。骨科患者傷部腫脹,造成循環障礙,加之長期臥床,靜脈回流緩慢,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動力和彈性的改變 ,更易發生下肢深靜脈的栓塞。下肢骨折患者由于牽引和外固定,常無法自行翻身,骨隆突部位長時間壓迫,易發生褥瘡。老年人因動靜脈管硬化,腎濾過率下降而致腎功能減退,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神經功能老化,膀胱逼尿肌松弛,易引發尿潴留及尿路感染[3]。老年人胃腸運動減慢,胃腸液分泌減少,長期臥床、環境突然變化等生理因素的影響可引起便秘[4]。

    近年來研究表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減少老年骨折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降低其死亡率[5,6]。羅俊霞等[7]研究發現,針對老年人心理、生理的護理干預能明顯降低骨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平均住院日,從而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閆云霞等[8]研究發現,心理干預能夠明顯改善骨折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療效。本研究結果發現,康復護理組干預2周內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并發癥如尿潴留、下肢深靜脈血栓、便秘、褥瘡、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表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減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護理指導,通過全面科學評估患者制定出系統的、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采用循序漸進的護理措施,對重點問題反復講解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叩背、口腔、肺部及泌尿道護理、功能鍛煉等,增加了護患雙方的了解和信任,及時發現存在的潛在問題并及時正確處理,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9],減少了護理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陳穎兒,崔秀梅.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康復干預[J]. 現代護理,2005,11(6):461 -462.

    [2] 門宏偉. 老年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20):164 -165.

    [3] 劉素蓮,王鳳芹. 老年下肢骨折相關并發癥預防及護理要點[J]. 山東醫藥,2007, 47 (26):135.

    [4] 沈承紅,殷葵. 骨折患者便秘的護理干預[J]. 河北醫學,2007,13(8):996-998.

    [5] 吳繼云. 早期護理干預預防老年骨折患者并發癥的護理體會[J]. 職業與健康,2003,19(4): 158.

    [6] 侯小琴. 護理干預對預防骨折后并發癥的臨床分析[J]. 當代醫學,2010,16(26):130-131.

    [7] 羅俊霞. 護理干預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發癥的影響[J]. 現代臨床醫學,2010,36(3):221 -222.

    [8] 閆云霞,郝曉霞. 心理護理干預對骨折病人治療依從性影響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1):146,148.

    第4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廣東省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創傷骨科分院康復醫學科,廣東東莞523320

    【摘要】目的:觀察心理干預對頸椎病康復理療患者心理改善的影響。方法:選取頸椎病康復理療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心理干預,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進行分析對比。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前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且試驗組改善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加強心理干預能有效改善頸椎病康復理療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心理干預;頸椎病康復理療;心理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3-0130-01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不僅會對患者的生理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會引起患者出現心理上的變化,尤其是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1]。為探討心理干預對頸椎病康復理療患者心理改善的影響,筆者選取62例頸椎病康復理療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診治的62例頸椎病康復理療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1例。所有患者入院時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運動、感覺障礙,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55.28±10.17)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常規健康教育、用藥觀察、生命體征監測等;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主要有:①對患者進行病情和治療相關知識的認知干預,詳細為患者講解病癥的發生、影響因素、危害、自我護理措施、注意事項、治療方式、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治療優勢等,提高患者的認知,端正患者的心態,使其正確對待疾病和治療;②通過積極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調動患者積極情緒,充分結合放松療法、音樂療法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③通過積極調動患者家屬鼓勵患者,并在具體措施上持續應用放松療法、音樂療法等多種方式,并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咨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

    1.3療效判定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進行分析對比。焦慮程度判定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3]進行,抑郁程度判定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4]進行,總分均為5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慮或抑郁程度越重。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數據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且試驗組改善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據有關統計顯示[2],在所有的軀體疾病患者中大約有5%~40%的患者伴發焦慮癥和抑郁癥。因此,在頸椎病治療過程中除了要對原發病進行治療,還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

    康復理療是提高頸椎病治療效果和預后的重要手段,而患者由于缺乏對醫療知識的了解,加上擔心是否能夠治愈,是否會產生疼痛,是否會引起癱瘓等因素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這些不良心理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排解則會降低患者的依從性,且可能引發心理應激等反應,最終影響治療效果和預后[5]。因此,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理療的主要作用機制就是利用中頻電流來降低患者機體組織的電阻,以便于改善患者病變處的血液循環以及營養狀況,并對其受壓迫神經給予適當的緩解。

    在對頸椎病患者進行康復理療治療時,由于患者缺乏相關知識的了解,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現恐懼、焦慮、擔心等負面情緒,這就為患者臨床治療以及預后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心理干預可以通過對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然后針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這樣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而且還可以讓患者感到自己充分被關注,從而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治療以及護理工作中。由此可見,在對頸椎病患者進行康復理療時,心理干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加強心理干預的試驗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程度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單純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由此表明,加強心理干預能有效改善頸椎病康復理療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文良娟,鄧少華.心理干預對頸椎病康復理療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4):333-333.

    [2]邱安春.康復療法結合心理干預治療頸椎病4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3):47-48.

    [3]高維亮,任秀琴,高鵬,等.牽引聯合電針及心理干預治療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7):512-513.

    [4]趙育民.地龍膏牽引理療配合心理療法治療頸椎病患者的心理狀況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3,12(31):4120-4121.

    第5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綜合理療;腦卒中;偏癱肢體功能障礙;護理治療

    腦血管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隨若我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正在逐漸上升。雖然病死率有所下降,仍有50}% -70%左有患者留有肢沐癱瘓及失語等嚴重井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理療是物理治療,具有無損傷性、安全性高、療效較好等優點,、理療在腦卒中偏癱治療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其對改善患者的肢體障礙、促進神經功能康復療效較好。我院2()l0年10月一2012年2月對50例腦卒中偏癱忠者在常規訓練的叢礎上采用綜合理療及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本院住院治療的10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頭顱CT或MRI檢杳證實,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100例患者中男63例,女47例,年齡46至78歲,中位數年齡62.8歲,所有患者均為初次腦卒中,單肢癱瘓。排除嚴幣認知障礙、病情進行性加重患者及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將100例患者隨機分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肌力等臨床資料方面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川常規護理, 如: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和康復指導(床上抗痙孿的肢體擺放、各關節被動訓練、起坐訓練、床上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觀察組采用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采用綜合理療及護理,具體如下:

    1.2.1超聲波治療:選擇頭顱照上的顱內病變區域的投影區進行超聲波理療,將超聲頭涂抹稠合劑放置于患者的相應部位,選用脈沖式輻射及轉動法,劑量1 w/c:m2。治療電極板均勻涂抹導電膏,放至與患者的偏癱部位的肌肉群上,一般上肢取肪二頭肌,下肢取股四頭肌,用彈性繃帶固定,電刺激強度以引起肌肉收縮、患者耐受為限,1次//d , 20min/次,10次為1個療程。

    1.2.2針灸:取穴:上肢取極泉、尺澤、內關、合谷、八邪;下肢取骸

    關、伏免、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太沖f}l。分期針刺,早期取健側,中期患側及健側交替進行,后期針刺患側,針上加灸。患者肢體功能恢復越理想。②改良Barthel指數:滿分為100分,分值越低表示自理能力越差。③生活質量測評表:包括軀體功能、物質功能、社會功能及心理功能。總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差。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

    量資料用(X1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肢體功能障礙和生活能力比較:兩組護理后FMA評分和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均較護理前有顯著性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

    注:對照組VS觀察組,*P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均較護明

    前顯著降低,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

    表2兩組患者生活質童比較

    注:對照組VS觀察組,*P

    3討論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等特點,偏癱是腦卒中常見的臨床癥狀,偏癱的患者半身不遂,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生活質量較差。腦卒中偏癱的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綜合的手段治療。理療在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綜合理療手段:超聲波、針灸、推拿等手段用于偏癱患者的康復治療中,超聲波直接作用于偏癱的病變組織,借助超聲波的機械、溫熱和理化三種效應,加速治療部位的化學和氧化反應,改善血液循環,幫助側枝循環的建立,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中醫學認為腦梗塞是風、火、痰、氣、血互相影響,使脈絡阻滯,致使肢體廢用[[3]。針灸是祖國醫學的傳統治療方法,具有疏通經脈,解痙止痛的作用。針灸能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大腦的血液循環,刺激人體大腦皮質產生電活動,以誘發肌張力或緩解肌張力,改善肢體功能障礙。穴位推拿具有疏通經脈、行氣活血、祛風化痰、滑利關節,加快肌體功能恢復的作用。結果發現,患者的FMA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改善,且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康復治療組(P

    參考文獻:

    [1]吳文剛,孫麗華.穴位推拿治療腦梗塞偏癱56例[[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1):53-55.

    [2]高強,關敏,何成奇,等.運動治療及針刺對急性期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與平衡功能的影響.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 , 25 (8)764-767.

    第6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中醫針灸;康復理療;腦出血

    腦出血主要是指腦實質非外傷性腦動脈破裂所致的出血,該病的致殘率及致死率較高,且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老齡化人口的加劇,致使該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腦出血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礙,因此,選擇一種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生活的質量已成為臨床醫學界關注的重點。本文主要觀察中醫針灸配合康復理療治療腦出血的療效,并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從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腦出血患者中抽取62例作為研究對象,數字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1例。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為33~71歲,平均年齡為(51±2.76)歲;給予對照組中醫針灸治療。研究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為32~73歲,平均年齡為(52±2.93)歲;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康復理療。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排除標準

    本次所選患者均參照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會擬定的相關診斷標準進行確診,且均經顱腦CT進行證實;本次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和批準,并經患者和家屬的簽字同意;所選患者中均排除合并嚴重心、肺等功能異常者,排除有意識障礙及語言理解障礙者。

    1.3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規對癥處理,如營養劑、降顱壓、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等;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給予對照組患者中醫針灸治療,以患側的陽明經穴、華佗夾脊穴為主穴位,取上肢后溪、髑、曲池、肩髂、合谷、外關等穴,取下肢環跳、陽陵泉、風市、解溪、絕骨、太沖、足三里等穴,常規消毒后直刺進針,反復提捻,患側采用補法,健側采用瀉法;一日一次,連續治療6日后休整一日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12個療程。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輔以康復理療,具體措施如下:

    (1)成立康復理療小組,評估患者病情擬定科學、合理的理療方案:選取經驗豐富的針灸科主治醫師以及護理人員組成康復理療小組,并對其進行培訓,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同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擬定并實施科學、合理的康復理療。

    (2)推拿理療方法:采用抹、滾、搖、按、拿及點等手法,取患者頭頸部腦戶、百惠及啞門等穴位;取腰背部脾俞、大椎、腎俞等穴位;取上下肢曲池、血海、手三里、合谷、環跳、昆侖及足三里等穴位進行推拿理療。

    (3)中藥熱敷:推拿結束以后,采用中藥熱奄包熱敷患肢,熱敷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詢問患者溫度是否適宜。

    (4)加強對患者的康復訓練:在患者患側頸肩部加墊軟枕,抬高患肢過肩,避免肩關節脫位;同時,做好患者上、下肢被動訓練以及膝關節屈伸轉換運動。

    1.4評定標準

    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自理程度;同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并根據其改善程度評定兩組治療療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語言表達清晰,生活基本能夠自理為臨床治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癱瘓肌體肌力提升兩級及以上為顯著進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好轉,癱瘓肌力提升一級以上為進步;未達上述標準,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為臨床治愈+顯著進步+進步。

    1.5統計學方法

    SPSS 19.0軟件對研究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X±s),計數資料檢驗用χ2,P<0.05時,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后兩組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Barthel指數評分(33.65±5.29)分,對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34.67±5.12)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Barthel指數評分(80.23±5.07)分,對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64.39±5.83)分;兩組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2.2兩組治療療效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0.3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4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例數/百分比,(n/%)]

    3.討論

    腦出血在祖國醫學中屬于“中風”的范疇,多因氣血虧虛、肝腎陰虛所致,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是以滋補肝腎、益氣活血為主[2]。中醫針灸治療的原則是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針刺穴位能夠有效改善腦部氧代謝以及腦血流量,進而預防或改善動脈粥樣的硬化;除此之外,針灸治療還能夠起到雙向調節的作用,提升大腦皮質神經條件反射強度,促進其功能的康復。中藥針灸治療腦出血的同時配以康復理療,能夠進一步提升神經功能康復的速度,預防肌肉萎縮、壓瘡及關節攣縮等并發癥,提升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質量。本次研究中針灸配以康復理療的研究組,其治療后的研究組Barthel指數改善程度、總有效率等,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林興東[3]等臨床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應用中醫針灸配合康復理療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較為確切,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提升其生活的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雷麗.23例原發腦出血針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療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3):408.

    第7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1 新時期軍隊療養院療養與康復的作用地位

    1 . 1 新時期軍隊療養院保障形勢和任務 未來幾年, 隨著武器裝備、戰略謀劃、戰術應用的研究向高新技術領域的發展,反恐維穩、搶險救災、維護國家權益、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非軍事行動日益常態化,生物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我軍廣大指戰員將會承受更多、更復雜因素的影響,承受更多的身體和心理負荷,這對療養與康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療養院在做好衛勤保障工作,以保證部隊戰斗力的提高上就顯得尤為重要.

    1 . 2 國內外 療養 和 康 復在戰 傷 時 的 應用 據統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傷員重返前線的比率最高,主要原因是法國各級醫療單位廣泛應用自然療養因子和人工物理因子治療傷員[ 1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各類療養院均接受傷員療養治療和康復,軍人病員有 90.3%重返崗位. 近年來,美國提出"全生命周期保障"和"全譜衛勤"的觀念,實現"強健促進、傷病預防、戰救勤務"并重,構想對"全維衛勤"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啟示[ 2 ]. 我軍的療養康復工作是從最初的榮軍醫院開始的,為促進官兵健康、提高部隊戰斗力作出了貢獻[ 3 ].

    1 . 3 新時期我軍療養和康復在衛勤保障中的作用 療養院作為預防、保健、治療和康復的醫療機構,面對 21 世紀療養院根據新形勢下面臨的新任務、新問題,要積極發揮療養和康復的作用,就必須掌握廣大官兵身心健康保障的需求,利用療養地優勢,把握為部隊服務的創新手段,增強廣大官兵機體的健康體能,提高對特殊環境的適應能力,預防緊張及生物節律紊亂引起的亞健康狀態,治療和康復部隊的常見病、多發病,從而發揮療養院由平時的"保健康"擴展到戰時"保打贏"的職能作用.

    2 物理治療在療養院發揮療養與康復的優勢作用

    2 . 1 理療學與醫學各領域的聯系 科學地應用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機體具有廣泛的意義,因此,當療學的發展趨勢是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軍事醫學、基礎醫學、老年學、宇航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的聯系日趨密切,療養院在積極利用自然界具有醫療保健作用的理化學因子和人工物理因子在療養預防、保健、治療和康復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 . 2 自然物理因子在療養院的優勢作用 我國療養地多位于海濱、山地、森林、湖濱、草原、風景地等,療養地富含對人體有良好作用的療養因子,可增強機體的適應功能,改善營養狀態,增強調節能力,改善機體的反應性,以及加快生物節律的恢復等,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能起到調節改善作用,促使失衡的機體恢復正常,消除疲勞,緩解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

    2 . 3 人 工 物 理 因子 在 療養 院 的 應用特點 (1)預防某些職業病,如礦井、坑道、地鐵及潛艇等作業人員的紫外線缺乏癥;預防和減輕手術并發癥和后遺癥. (2)治療病種>260 種,一種物理因子有多種治療作用;且不良反應少,作用可相對集中病變部位,與藥物聯合應用時可有較好的療效.

    2 . 4 理療學和康復醫學在療養院的應用 康復醫學是一門新的醫學專業,不僅是對疾病本身,而是著眼于整個人,從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職業活動上進行全面康復[ 4 ]. 為此,必須是多學科共同協作,必須與各臨床專科密切合作,在物理治療、醫療體育和有關臨床上配合應用作業治療,包括語言治療、心理治療、文娛治療及假肢和矯形支具的裝配等都是療養院采用康復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

    3 加快療養與康復醫學學科建設與發展

    3 . 1 建立療養康復醫學學科創新體系 全軍療養院系統經過 50 余年的發展建設,已經形成了得天獨厚的環境、設備、資源和管理優勢,具備了與康復醫學趨勢相適應的發展基礎,但是,缺少的是與康復醫學發展相配套的學科建設體系. 學科創新體系是學科發展的前提,實現軍地聯合、院校聯合、各醫院、療養院聯手,采取綜合發展模式,實行規模化、集成化運作,跨地域、跨部門、跨學科、跨行業,進行系統化、網絡化,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實現資源技術共享,重大項目協同公關,優勢技術科學整合,強勢領域聯合開放、流動、競:請記住我站域名爭、協作、集成的運行機制[ 2-3 ].

    3 . 2 加快療養和康復專科建設學科建設要突出特色 ,要以療養康復技術為基礎,以理療、心理、中醫、體療為技術手段,側重亞健康狀態和對心腦血管病、神經功能性疾病和骨關節等疾病進行治療和康復技術的應用[ 5 ]. 同時,利用專科中心和特色科室的平臺,以特色技術帶動常規技術,拉動整體科室的協調發展[ 6 ]. 其次,加強康復專科中心向康復專科醫院建設發展, 是推動療養康復醫學專科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療養院準備為完成重大多樣化軍事衛勤保障任務的條件.

    3 . 3 抓好康復與理療醫學人才培養工程 人才培養工程是學科興旺的關鍵:(1)抓好人才來源,建立人才培養體制,鞏固院校設立康復與理療醫學本科專業,在醫院、療養院設立康復與理療醫學培訓基地, 使院校培養和繼續教育相結合,使醫學人才源源不斷. (2)抓好人才選拔,選拔好領軍型人才,一個杰出的領軍人才可以占領一個領域的制高點,開辟一個新領域,帶動一大批人成長. (3)積極提供支撐條件,為高素質的人才提供學術研究平臺.

    3 . 4 強化發展新技術自主創新能力 當今社會, 醫學新技術方興未艾,各類前沿技術的不斷涌現,與臨床醫學相比療養院醫學科技在療養和康復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實力還不夠強,特別是在康復技術、自然療養因子應用技術、人工物理因子及傳統中醫等技術的開發應用有待于提高[ 7 ]. 遵照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確立的"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認真論證好具有戰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我們瞄準康復和物理醫學科技最前沿技術,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積極搶戰技術制高點.

    4 選準療養與康復醫學學科發展方向

    第8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權威培訓取證機構:培訓,考核,頒發:傳承醫師、中醫藥調理師、中醫康復調理師、中藥調劑員、中醫刮痧師,中醫特色診療師、高級康復理療師、口腔科保健師、高級營養師等衛生部門及國家中藥管理局頒發的全國通用職業資格證書,網上可查,絕非勞動部門保健證件。有以上證書可去衛生機構工作,從事針灸、理療、推拿、刮痧、中醫調理、中醫美容、藥療、藥敷等工作。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培訓部中醫藥特色技術培訓太原基地主任溫英敏,男,出生于中醫世家,家族三代行醫,尤其以祖傳追風通絡膏的神奇效果而聞名。

    溫英敏同志自幼受家庭的影響,在衛生健康教育、康復理療技能培訓、中醫養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2011年被國家授予 “共和國杰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并長期擔任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培訓部中醫藥特色技術太原培訓基地主任,應用家族祖傳中醫絕技濟世救人。

    2008年8月被聘為“山西省慈善總會愛心健康顧問”;

    2008年10月被聘為范俊宏骨病康復技術顧問團特約顧問;

    2013年與重慶市衛生局聯合開展 “高級康復理療師”職稱培訓工作。

    我基地集科研教培、臨床康復于一體;承揚晉商誠信精神,執著民間秘方研發;常言道“百姓患百病,九成是疼痛”,攜手全國骨傷科同行,發起《傳中醫技術 辦權威證件》活動,三年來結盟17省地市各級醫生按摩師;無論急性損傷腫脹淤血或創傷性關節炎后遺癥;或慢性退行性骨關節增生、頸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頑久難愈重癥特色膏藥特色中醫藥技術患者用藥后一次見效,基本都再次復診;患者滿意達八成,一療程十天穩定痊愈過半數。確切效果惠及千家萬戶,獲得如潮好評,因為專業研究,所以值得信賴;憑世家信譽,樹百年品牌;堅定斥資推廣信心,構建醫患互助平臺!

    中醫太極松筋正脊療法:國內獨有中醫特色技術,超越傳統守舊療法,臨床更具準確性、對癥性、徹底性。創基無創傷專業針對頸腰椎發病根源的關鍵開展的治療技術,臨床治愈數千例面臨開刀手術的重癥頸腰椎病患者。根據人體肌肉結構,人體經絡走向,以及氣血的運行、融合針灸、刮痧、拔罐三大國術理療精髓技術為一體的創新型,特色型物理療法,其治療效果在一定意義上遠超于其他物理療法,無痛無創傷,不打針不吃藥,更深層次達到病灶,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運用中醫太極松筋正脊療法在不傷及患者筋骨的情況下移動椎體,帶動椎間盤自然回縮,從而避開對神經、血管、脊髓病理壓迫,消除臨床癥狀,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疼痛,達到徹底治愈。憑著綠色健康的技術濟世救人,追根到底,徹底治愈的理念發展,傳承正脊經典,弘揚中華醫術精髓。

    歡迎咨詢合作事宜,選擇攜手創業就業走進新希望!

    本月提供十名讀者免費學習名額,敬請讀者參加!

    熱線:13835123209

    第9篇:康復理療的作用范文

    根據功能和殘疾人使用特點,康復訓練區宜采用園林式布局和集中式布局相結合的方式。將患者行動不便的功能空間和特殊技術要求的空間平鋪在一層,通過連廊聯系。患者訓練治療時能充分享受綠化景觀,其他訓練空間可以通過組合的形式進行節約化布局,以達到節地的目的。綠化景觀圍繞建筑布置,建筑之中也穿插分布著歸屬感很強的綠化過渡空間,使得整個規劃布局條理清晰疏密有致,讓患者在康復期間充分享受陽光、綠化和自然空氣。

    運動療法部

    運動療法是物理療法的一種主要形式,是為了緩解癥狀或改善功能而進行全身或身體某一部分的運動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運動療法部以訓練廳作為中心,周圍設置更衣、接待、評定室、醫生辦公室等,分為成人和兒童兩個部分。

    運動訓練大廳以大空間輔以小空間為主,訓練大廳一般采用7.8m~8.4m柱網,中間不設隔墻或設置輕質隔斷,因建筑空間較大,使用人員比較多,建筑凈高應在3.3m以上,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色彩以清新淡雅為主,地面采用耐磨的環氧自流平做法。對于較大空間的訓練廳,有條件時應設置采光天窗,改善室內采光通風條件,提高節能環保性能。

    訓練大廳放置各種運動器械,有點像健身房,但不同的是所有器械都是經過相關機構認證的專用康復器械,而且周圍都有技師做專業指導。因殘疾人進行殘疾康復訓練時一般有家屬陪同,還有康復指導師協助,人員較多,因此康復器械周圍要留有空地,方便他人的幫助,還要留有輪椅的擺放位置,有些康復訓練中心為了保持衛生整潔,進入訓練場地后要更換專用輪椅和輔助用具。

    康復機器人、三維步態分析儀等對環境要求較高的設備設施可設單獨房間使用,配置使用時要注意新設備對空間的要求,比如康復機器人就需要建筑空間凈高在3m以上。許多訓練器械需預留電源,設計時應盡量在靠墻和柱子的位置預留電源,電源線不能在地面明敷設,影響輪椅走動。在日本的康復中心,有些后加電源是從吊頂引下來,吊頂處安裝電源滑軌,方便家具和器械的靈活布置。

    作業療法部

    作業療法是應用有目的的、經過選擇的作業活動,對于身體上、精神上、發育上有功能障礙或殘疾,以致不同程度地喪失生活自理和職業勞動能力的患者,進行治療和訓練,使其恢復、改善和增強生活、學習及勞動能力。

    作業療法部與運動療法部相同,也是以訓練廳作為中心,周圍設置更衣、接待、評定室、醫生辦公室等,分為成人和兒童兩個部分。但作業療法部一般按照訓練方式分成不同區域,以上肢技巧性訓練為主。有上肢康復室,文娛治療室,職業治療室,認知治療室,ADL治療室,支具制作室等。

    日常生活活動訓練(簡稱ADL)是訓練殘疾人穿衣、吃飯、清潔、洗浴、如廁等日常生活行為,一般要求自成一區,像住宅布局一樣營造家的環境,房間大小應比實際居室大,以一個柱網開間為宜(7.5m×7.5m)進行組合,分成廚房、餐廳、臥室、衛生間等部分,家具電器布置應方便殘疾人使用,如廚房臺面、吊柜等可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自動升降,家具周圍應留有充足空間,方便其他人員幫助和觀摩。訓練設施需要提供上下水等設備設施。

    理療部

    理療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對人體局部的直接作用以及神經、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調整血液循環,改善營養代謝,提高免疫功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促進組織修復,消除治病因素,改善病理過程。常用的物理因子有電、熱、水、光、磁、超聲波等。理療部按不同治療方式設置不同治療區,建筑環境應滿足物理治療要求。

    水療屬于物理療法的一類。用各種不同溫度、壓力、成分的水,以不同形式和方法(浸、沖、擦、淋洗)作用于人體全身或局部進行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水療部的器械一般分為大水療池和小水療設備兩種類型。

    患者在大水療池內可根據科目自行訓練,旁邊一般有康復治療師進行指導和幫助,患者可以在水中進行步行、步態訓練、平衡訓練等多科目訓練。大水療池可以參照游泳池做法,水池大小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最小為以12m×25m。水池深度在1.2m~1.3m之間,水池底做斜坡或水平,池壁周邊設抓桿。池子周圍要有步入式臺階和升降轉移裝置,水池中可設固定式的訓練器械,如水中平行杠、水中助木、水中治療椅等專用設備,還可以設置其他各種活動式的水上訓練用品。

    大水療池周圍的配套設施有更衣、淋浴設施,工作人員的辦公和休息室等。水池周邊設循環過濾消毒系統,氣泡發生裝置,還要設置水過濾、循環等設備用房。大水療池對建筑平面尺寸、建筑荷載、建筑高度、室內溫度濕度要求都很高,應在建設規劃的初期就進行準確定位并由設備廠商進行介入,以免在后期造成返工浪費。

    言語治療部

    言語治療是由言語治療專業人員對各類言語障礙者進行治療或矯治的一門專業學科。其內容包括對各種言語障礙進行評定、診斷、治療和研究,對象是存在各類言語障礙的成人和兒童。集聽力檢查、言語及語言檢查、言語及語言訓練為一體,每種檢查室使用面積以30m2/人為宜。

    言語治療部設聽力檢查室、言語及語言檢查室、音聲與言語訓練室以及評定室,配備有國內先進的失語癥計算機評測與治療系統和各種言語障礙的檢測工具和訓練用具。訓練室應大小教室結合,大訓練室以40m2~60m2為宜,分為成人區和兒童區,小訓練室以25m2~30m2為宜。室內全部采用隔音材料。

    測聽室一般是由醫生耳語或使用音叉來測定患者的聽力,對建筑隔音的要求很高,要求隔絕外部一切雜音。測聽室一般做雙層結構,在土建的空間內再做一層隔音材料,有的采用屋內屋的形式,隔音要求達到15dB。測聽室面積不宜過小,一般為30m2左右,要滿足耳語測試的使用需求,房間一個方向的長度要大于6m,如采用動力測試和溫水測試還應根據要求設置特殊醫療設備。

    文體康復部

    文體治療具有主動性、競爭性和綜合性,多采用集體活動進行訓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身體運動功能、心理狀態,提高患者適應社會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文體治療部設置室內籃球場,可開展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器械活動室、體操房、娛樂活動室等活動用房。活動用房周圍設置更衣、淋浴等輔助用房。

    室內籃球場大小及高度均應滿足普通比賽要求,使用面積宜大于1000m2。體操房與器械活動室可合并設置,宜在100m2以上,可開展功率自行車、輪椅跑臺、體操治療、瑜伽、舞蹈訓練等項目。

    文體活動室因其特殊的使用要求和空間要求,應單獨設置,或設置在建筑的頂層。

    中醫康復部

    中醫康復是我國康復醫療領域最獨特的治療方式,而且在實踐中取得很多成績,是我國大力發展的醫療學科,在康復中心設置中也是重點科室,其規模根據自身業務特點確定,科室構成及空間設計要求可參照中醫院的建設模式。

    中醫康復部設置診療室、針灸推拿室、藥浴室、理療室等。治療室以30m2為一個治療單元,可分可合,靈活布局。

    心理康復部、職業康復部

    心理治療又稱精神治療,是指以臨床心理學的理論系統為指導,以良好的醫患關系為橋梁,運用臨床心理學的技術與方法治療患者心理疾病的過程。

    心理康復部由心理康復室、放松康復室、行為治療室、集體治療室組成。治療室使用面積以30m2/人為宜,集體治療室使用面積以50m2/人為宜。

    職業康復指為實現患者就業,模擬各種生產環境進行就業前訓練的綜合性職業工作流程,提供職業服務,如職業指導、職業訓練,和有選擇的安置工作,使精神或軀體殘疾者能夠有適當職業。職業康復是殘疾兒童全面康復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指通過一系列措施,穩定且合理地解決殘疾人的就業問題。職業康復部包括金屬加工及精密加工訓練室、木工訓練室、電子電器訓練室、辦公室工作訓練室、縫紉和手工藝訓練室等。訓練室使用面積以200m2為宜。

    康復工程部

    康復工程是將工程學應用到康復醫療中,是利用工程學中的手段(假肢、矯形器、環境家居改造等)代償、彌補患者功能的不足,并為患者最大限度的實現生活自理,回歸社會創造條件。

    假肢矯形及輔具裝配中心是指建立一個集環境控制系統及各種假肢、矯形器、輔器具的評定、制作、裝配為一體的綜合性康復工程科室。由樣品展覽區、假肢試戴區、訓練室、辦公室、取型室、石膏房、假肢制作、矯形車間、裝配車間、倉庫等部分共同組成。

    裝配車間的噪聲粉塵較大,原料及產品進出應有單獨的出入口,車間應做好排風、吸聲、空氣凈化等措施。           (責任編輯 許譯心)

    1.運動訓練大廳應以大空間輔以小空間為主

    2.三維步態分析儀等設備對環境要求較高,可以設置單獨房間使用

    3.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運動訓練大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92tv成人影院|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日韩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成人五级毛片免费播放|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成人品|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免费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