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

    第1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關鍵詞】 腦卒中 心理康復

    急性腦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對健康危害極大,不僅威脅患者的生命,而且嚴重影響幸存者的生活質量。而抑郁癥的發生是腦卒中后常見的心理和情感障礙表現形式,并對預后有重要影響。有學者指出:抑郁影響患者的運動及認知功能的恢復,影響其康復效果[1]。本文通過對3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在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心理康復后的療效觀察,旨在探討早期心理康復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確診的腦卒中后抑郁(PSD)患者60例,均是以抑郁為主要表現的心理和情感障礙患者,并經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測定,均無意識、聽理解和認知功能障礙。腦卒中均按中華醫學會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進行診斷[2],并經CT或磁共振成像證實。抑郁癥診斷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3]。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61.1±3.8)歲;病程(11.2±2.7)d。腦梗死25例,腦出血5例;HAMD評分為輕中度抑郁26例,重度抑郁4例。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60.9±3.6)歲;病程(10.9±2.4)d。其中腦梗死24例,腦出血6例;HAMD評分為輕中度抑郁25例,重度抑郁5例。兩組性別、年齡、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包括脫水降顱壓、控制血壓,改善循環和腦代謝,營養腦細胞,對癥治療等,同時采用相同的康復治療方案,包括物理和作業治療,并配合以針灸,按摩等。觀察組在此治療基礎上分階段針對性實施心理和情感障礙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心理支持:包括傾聽、解釋、指導和鼓勵等干預程序;矯治認知偏差。

    1.3療效評定標準 抑郁評定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得分5分,抑郁改善者為好轉。神經功能缺損采用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4]。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治療前后兩組量表評分數據以x±s表示,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治療后4周、8周時觀察組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x±s)

    表2 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3 討論

    腦卒中患者產生的心理和情感障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一是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異常,早期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疾病的否認和不理解,尤其是在患者有體象障礙時,對于疾病的否認更加明顯;二是腦卒中急性期過后,由于軀體殘廢導致的挫折感及對其后果的擔心,以及不甘成為殘疾人或依賴他人等心理導致的抑郁;三是由于腦部損傷導致的患者情感,如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強哭強笑。其中,PSD是患者發生心理和情感障礙的最重要表現形式,其發生率為59.42%[5]。

    PSD對于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影響。由于心情抑郁,患者可對未來感到失望,進而導致心理激發活動低下,不愿做康復和恢復的努力,從而導致神經功能恢復緩慢,日常生活能力恢復差[6]。因此,早期心理和情感障礙的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有著重大意義。Morris等認為,不管PSD程度如何,15個月后PSD患者肢體殘疾程度明顯高于無抑郁的患者。有報道認為,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PSD有關,重度抑郁可延遲神經功能恢復[7]。

    關于腦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大多數學者認為PSD是由于內外兩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所致:(1)外因:腦卒中后抑郁癥的發生與卒中前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及腦卒中導致的社會、情感、智能障礙,以及既往的卒中史或抑郁癥病史等有密切的關系;(2)內因:有研究表明,腦部病變部位與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生有關系。

    根據以上觀點,本例研究在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基礎上,對觀察組予以心理和情感障礙的護理干預,結果表明,兩組治療后4周、8周的HAMD評分比較有顯著差異(P

    參 考 文 獻

    [1] 周維金,王玉琴,崔利華.腦卒中康復研究新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2, 17(2): 124-127.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分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1-379.

    [3] 劉永珍,龍潔.卒中后抑郁狀態對預后的影響及治療進展[J].國外醫學腦血管病分冊,2001,9(4):245-247.

    [4] 北京神經病學學術沙龍. BNC腦血管病臨床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47.

    [5] 梁翠萍,劉宏麗,徐金秀等.腦卒中后抑郁及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5, 20(4): 292-293.

    第2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首發精神分裂癥利培酮治療前后認知功能的比較研究胡茂榮;陳晉東;李樂華;國效峰;歐建軍;王娟;趙靖平;

    醫學生問題解決評價與抑郁的相關性研究鄭敏婕;陳潔;陳沖;劉鐵橋;

    綜合干預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的影響林國珍;徐旭東;任致群;金武官;沈翔慧;史以玨;

    雙相障礙的神經影像學研究蘇亮;施慎遜;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軀體疾病風險及防治進展陸曉姿;陳晉東;胡茂榮;

    精神分裂癥聽感覺門控P50與α-7尼古丁乙酰膽堿受體的相關性陳品紅;蒙華慶;譚書平;張向陽;

    精神分裂癥與少突膠質細胞相關研究進展汪云;肖嵐;

    強迫障礙的腦功能影像學研究羅佳;郭志華;李占江;

    抗精神病藥物與糖代謝異常徐曉津;王高華;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楊緒娜;朱峰;李樂華;

    精神分裂癥急性激越癥狀的藥物治療房茂勝;趙靖平;陳紅輝;葉萌;

    廣泛性焦慮癥的發生和治療原理張心保;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焦慮障礙的研究進展徐蓮蓮;高志勤;張理義;

    旅途性精神病的研究進展楊春;趙漢清;高志勤;

    光療對抑郁癥的治療進展程明;張宏耕;

    生活技能訓練及其相關應用研究進展朱峰;楊緒娜;王小平;

    MMPI-2的相關研究及其在偽裝詐病鑒定中的應用蔣令朋;朱少毅;趙虎;

    兒童青少年拒絕上學行為現況分析王曉雪;王旭梅;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研究進展侯敏;唐茂芹;

    中國部分地區精神科醫生對精神障礙者及其處置政策態度的調查王小平;劉鐵橋;郝偉;李凌江;

    慢性精神分裂癥合并腸梗阻的臨床放射學分析黨連榮;崔李瑋;李剛;

    混合性抑郁癥的識別與處理侯鋼;

    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 精神分裂癥臨床綜合征與表型楊建明;蘭光華;

    五羥色胺轉運體啟動子區CpG島甲基化與精神分裂癥的相關性研究董燕;白燕;許秀峰;

    五羥色胺能系統影響丘腦門控致精神病機制的研究進展喬娟;尹艷茹;

    分裂癥患者自殺研究進展張麗;李澤愛;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軀體監測聞芳;劉建勛;

    心理社會因素在酒依賴共病雙相情感障礙中的作用朱頎峰;王學義;姚紹敏;

    孤獨癥診斷的金標準之一《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介紹湯宜朗;郭延慶;CatherineE.Rice;王玉鳳;JosephF.Cubells;

    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的治療研究進展李素水;

    不典型抗精神病藥的肝損害效應洪偉;

    網絡成癮與社會問題醫學化楊桂伏;尋知元;

    精神分裂癥共病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齊拉西酮的經驗一例報道秦虹云;瞿正萬;

    本刊稿約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能成為新型心境穩定劑嗎?童建明;

    新型抗抑郁藥物的心血管副作用劉政疆;陳仁花;

    扎來普隆的安全性徐捷;

    家庭暴力分型研究進展何影;張亞林;

    CLOCK基因的結構、變異及其表達胡義秋;謝光榮;

    神經損傷后移植再生的相關蛋白分子的研究進展曾勇;李燕;馮忠堂;萬靜;

    丙酸睪酮治療分裂樣障礙療效觀察1例方子先;

    齊拉西酮治療精神分裂癥一例女性復發病例陳遠嶺;

    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的認知功能障礙研究進展沈婷;黃繼忠;

    神經肽Y系統在心境障礙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田徑;潘集陽;

    腺苷及其受體在睡眠剝奪快速抗抑郁效應機制中的研究進展趙穎琳;許崇濤;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系統與抑郁癥相關性的研究現狀趙彬;王煥林;高志勤;

    阿爾茨海默病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生物學標志物郁俊昌;唐牟尼;

    進食障礙的危險因素研究進展周朝昀;陳玨;

    家庭與兒童青少年功能性軀體癥狀的關系研究進展王繼堃;趙旭東;

    青少年依戀與軀體形式障礙劉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 果;王旭梅;

    楊德森精神醫學獎勵基金通知

    不同精神疾病社會功能量表的比較研究周朝當;楊桂蘭;王開明;楊茹英;

    精神分裂癥患者額葉灰質形態影像學研究進展楊富增;甘景梨;

    精神分裂癥自我異常的神經心理學研究進展朱虹;賈竑曉;韓世輝;

    精神分裂癥2009年部分研究進展歐建君;趙靖平;

    量子共振檢測(QRS)國內應用狀況岳曉斌;師建國;顏虹;

    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軍人自殺的預防趙漢清;施建安;汪衛華;

    自殺現象與干預措施的研究婁元菊;宋西俊;薛志敏;

    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肖少北;袁曉琳;HttP://

    預先指示在精神科的應用尋知元;楊桂伏;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第37卷(2010)主題索引

    農藥中毒與自殺研究進展肖春玲;張艷萍;

    阿立派唑與利培酮治療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對照研究楊如良;張守衛;

    度洛西汀與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抑郁癥對照研究王剛平;頡瑞;

    精神分裂癥的發生機制在microRNA水平的研究進展向熙;陳曉崗;

    磁共振波譜在創傷后應激障礙中的研究現狀段煉;李凌江;

    COMT基因多態性的研究進展高力舒;謝健;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阿爾茨海默氏病治療的新靶標丁兆生;張曉斌;

    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第七屆年會征文通知

    抑郁障礙的事件相關腦電位研究新進展朱宏亮;陳興時;

    兒童期受虐與自殺牛威;趙漢清;

    癌癥患者伴發抑郁的診斷與評定的研究進展王樹寧;仇劍崟;

    深部腦刺激技術在精神外科中的應用張秋建;魏祥品;

    齊拉西酮治療陽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病例報告1例劉善明;

    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 本刊稿約

    青少年錯頜正畸與心理應激的相關性研究李一云;王菲菲;季建林;

    奧沙西泮的研究進展羅濤;郝偉;

    精神藥物與細胞色素P4503A4酶徐捷;

    奧氮平伴發胸痛1例杜霞;張建新;尚蘭;

    自我概念在應激性生活事件與抑郁、焦慮之間的調節效應分析陳沖;劉鐵橋;陳潔;鄭敏婕;

    第3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關鍵詞】 惡性腫瘤; 化療; 依從性; 影響因素; 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 R730.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0-0133-03

    doi:10.14033/ki.cfmr.2016.20.073

    目前化療仍然是臨床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非手術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化療不僅可以補充手術的不足,還可以防止腫瘤復發與轉移,延長患者的生存期[1],但化療方案實施過程中的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也會使患者在治療期間依從性下降[2]。本文觀察惡性腫瘤患者相關資料,探討影響化療依從性相關因素,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6月-2015年6月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院南院腫瘤內科進行化療惡性腫瘤患者210例,其中男109例,女101例;年齡34~83歲,平均(57.12±13.98)歲;全部病例在進行治療之前都經病史查、體檢和實驗室及病理檢查確診,包括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肺癌、淋巴瘤、結腸癌、骨肉瘤等。210例患者無精神疾病,理解力正常、定向力良好;了解本次調查目的并自愿參加。

    1.2 依從性評價標準

    完全依從:完全接受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療程、劑量、給藥途徑,對化療措施完全配合;部分依從:基本遵從醫囑及配合;不依從:自行中斷化療或化療過程中出現3次以上不遵醫囑行為[3]。

    1.3 方法

    根據化療依從性標準對210例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情況進行評價,比較觀察組(部分依從及不依從)與對照組(完全依從)年齡、性別、疾病知識、化療不良反應(貧血、乏力、惡心、嘔吐、脫發、白細胞降低、凝血障礙、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等)、經濟狀況、心理狀態、家庭支持等因素差異。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0例患者化療過程中完全依從為150例、部分依從40例、不依從20例,依從性差60例(28.57%,60/210),依從性好150例(71.43%,150/210)。觀察組患者化療知識匱乏38.33%、化療不良反應86.67%、不良心理31.67%、缺少家庭支持28.33%,高于對照組的22.67%、70.00%、14.67%、16.00%(P

    3 討論

    3.1 影響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依從性相關因素

    化療效果不僅與化療方案的制定有關,還取決于患者的依從性[4],但化療是長期過程,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有時不能很好配合治療,出現治療依從性出現下降現象[5],本文210例患者化療過程中完全依從為150例、部分依從

    40例、不依從20例,依從性差60例(28.57%),依從性好150例(71.43%),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化療依從性因素包括:(1)腫瘤化療知識匱乏。觀察組化療知識匱乏38.33%高于對照組的22.67%(P

    3.2 提高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依從性預防對策

    充分了解患者依從性差原因的基礎上分別采取干預措施,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1)健康教育。通過發放宣傳小冊、播放視頻等方式,耐心給患者講解關于疾病的知識、化療方法、目的、效果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使患者能夠正確認識疾病,了解治療的整個過程,消除患者疑慮,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11-12]。(2)防治化療不良反應。化療確實是可能產生毒副作用,但是化療的進行是必不可少的,能夠殺滅癌細胞,整體來說是利遠遠大于弊的。告知患者化療產生的毒副作用通過積極的護理及治療是可以降低到最低水平[13];在患者化療期間,指導幫助患者做好衛生工作,保持皮膚、鼻腔、口腔、外陰等清潔,防止感染;進食與給藥時間間隔至少2 h,如果嘔吐副作用嚴重,給藥前可適當給予止吐藥;化療期間患者應多喝水,進食要營養均衡豐富、易消化吸收、清淡、可口,如果出現進食問題,可進行靜脈輸液補充營養[14]。(3)實施心理支持。化療科醫生提高自身素質,以精湛技術、熟練的理論知識及技能以贏得患者信任;化療開始之前,與患者及其家人充分溝通,了解患者的疾病發生過程、心理狀況、家庭情況等,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支持,讓患者客觀評價自我,使其適應患者角色,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積極面對疾病參與治療[15]。(4)充分發揮家庭、社會支持利用度,促進患者的健康。讓患者家屬了解相關疾病知識,做好家屬對患者的支持工作,給予患者精神、經濟上最大支持,從而減少患者負性情緒及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5)對于家庭困難的患者,可幫助申請社會援助和政策援助,在最大限度內減輕患者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以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 梁亦賢,茅乃權,左傳田.Ⅱ~Ⅲ期NSCLC患者術后輔助化療依從性分析[J].醫學研究雜志,2015,44(11):118-121.

    [2]荊秋芳,于麗,岳辰.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3):275-276.

    [3]劉曉慧.婦科癌癥患者化療期治療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0):41-42.

    [4]沈航明,張華芳,樓敏.膀胱灌注化療患者依從性的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33(4):479-480.

    [5]包萬員,余剛,朱峰.膽道系統腫瘤的化療現狀與進展[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4,20(10):714-717.

    [6]劉娜,王新.胃癌圍手術期化療的現狀與進展[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5,18(10):983-985.

    [7]李剛,楊潤祥,鮑明亮,等.結直腸癌化療藥物演進及新進展[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28(5):457-460.

    [8]張照莉,吉佳,陳月梅,等.化療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標準的構建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28):4025-4026.

    [9]梅竹,嚴婧,陳佛,等.腫瘤放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8(4):80-83.

    [10]陳月花,鄧雪珍,鄭惠珍.淺談腫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與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1,l5(6下旬刊):553-554.

    [11]房麗,馬守東,王紅陽,等.腫瘤患者化療依從性相關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61-63.

    [12]裴忠玲.影響放療依從性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4):371-372.

    [13]常云麗.癌癥患者知情程度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6):127-128.

    第4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處方藥是不允許在公眾媒體上進行廣告宣傳的。2002年12月1日,國家一紙禁令,宣告了處方藥廣告大眾媒體時代的結束。2004年4月9日,衛生部開展行業不正之風專項整頓工作,“帶金銷售 ”遭遇政策危機。至此,處方藥營銷的兩大法寶——廣告和“帶金銷售 ”逐漸失去了威力。

    于是,一些有遠見的企業開始密謀戰略轉移,對患者悄然進行大規模的健康教育,以期能對患者的用藥習慣進行潛在影響。

    二、多方共贏催生患者教育

    1、患者教育專家呼聲漸高

    2004年10月12日,全國第四次營養與健康調查結果公布。調查發現,對比1992年,中國居民營養狀況顯著改善,但同時也出現了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快速上升的新趨勢。業內專家指出,健康教育的缺失,是慢性病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相關專家呼吁,開展患者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2、患者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使患者教育風生水起。

    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們更加關注自身健康。他們積極搜尋與病癥相關的治療信息和藥品,并向醫生詢問病情和治療方案,主動地參與到自身的醫療保健中來。

    另外,患者大都自行承擔部分或全部醫療費用,他們渴望能更多地獲取治療方案或治療藥物的各種信息,以便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3、企業在患者教育中發現營銷機會

    患者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公眾普及疾病知識,傳遞健康資訊的作用,因此受到了患者的普遍歡迎。

    另外,企業在向患者傳遞健康知識時,也可巧妙地進行藥品知識的介紹,使藥品廣告“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對患者產生潛在的影響力。同時,企業也可獲得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患者教育方興未艾

    1、諾和諾德長期致力于中國的患者教育

    在糖尿病用藥領域,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開展的一系列關于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同時此項舉措對諾和龍市場份額的迅速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

    2002年,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發現,當時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素介入治療上存在誤區。他們總是在糖尿病發展到很嚴重乃至出現并發癥的情況下才愿意使用胰島素,這對病人的身體是一種巨大傷害,也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

    針對中國糖尿病患者缺乏正確預防和治療知識的現狀,他們決定開展長期的糖尿病患者教育工程。2000年諾和諾德首席執行官索文森先生訪華,并特別會晤了時任衛生部部長的張文康,并就與衛生部合作,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的認知程度達成共識。

    此后,諾和諾德公司一直在中國做著這樣的工作,他們贊助中國醫生參加歐洲糖尿病學會年會和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在眾多醫院協助醫生進行患者教育,與社區醫院合作進行糖尿病患者義診,并長期開通“諾和關懷車”,同時又啟動了“諾和關懷兒童營”。據索文森先生介紹,諾和諾德公司將在中國長期、持續地開展糖尿病教育活動,讓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了解和掌握正確的糖尿病防治知識。

    2、羅氏啟動全國腎移植病人關懷計劃

    2002年12月12日,羅氏公司一項名為“又是彩虹天”的腎友關懷計劃在上海宣布正式啟動。該計劃覆蓋包括上海市第一醫院、醫院、瑞金醫院、中山醫院等在內的全國20個大型醫院,這也是首個覆蓋全國的腎移植病人關懷計劃。

    整個“又是彩虹天”腎友關懷計劃以腎移植病人為中心,分為病人教育、病人管理和病人服務三大部分。定期組織腎友咨詢會、課堂腎友、生日會等來幫助病友掌握手術前后的護理知識,提高病友對疾病等相關知識的了解;而為此項計劃特別設計的彩虹卡和彩虹手冊,能幫助醫生對病友進行系統有效化的管理,讓醫生和病友之間的溝通更有效和直接即患者不離開醫生的視線;病人服務則著重于與病友間的溝通,及時地電話隨訪,通過任何方式為病人答疑解惑,在病友遇到實際困難時給予建議和及時解決,通過患者的典型事例影響更多的患者,使其樹立生活的信心戰勝疾病愉快生活。因此,不論是移植前的病人還是移植后的病人,都能在彩虹計劃的幫助下,接受規范的治療,與醫生保持聯系,促使患者及時隨訪,提高移植腎在體內存活的時間。

    3、抑郁癥市場,患者教育風起云涌

    在抑郁癥藥品市場,對患者進行教育已蔚然成風,2003年禮來公司與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合作,推出了《到底是什么在煩擾您的生活》的健康教育手冊,惠氏白宮也制作了《臨床治愈——抑郁、焦慮的最終治療目標》的健康教育手冊。2004年,葛蘭素史克組織專家編寫了《風起云飛——遠離抑郁、消除焦慮》的科普讀物,并于2005年6月與《健康速遞》編輯部聯合推出50萬冊《健康速遞——抑郁癥的預防和治療》的健康教育手冊。并籍此啟動了“陽光”行動計劃

    四、患者教育的形式之爭

    1、患者教育手冊:

    此種手冊的前身為DM小報,后被一些藥品、保健品企業所借鑒,逐漸發展成健康手冊。由于其成本低,且信息量大,如今,患者教育手冊更廣泛地被外資藥企所用,如拜耳、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諾和諾德等,此類手冊幾乎成為他們向大眾變相輸出處方藥廣告的唯一載體。

    但是,由于此類手冊大多為企業自己所編寫,廣告的印記明顯,缺乏可信度,且無正規發放渠道,因此,只能在小范圍傳播。

    2、健康教育網站:

    利用互聯網開展患者教育為制藥公司提供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營銷機會。先靈葆雅公司就通過Claritin網站向消費者產品的經銷信息。此外,患者還可以在網站上編輯個人過敏檔案,查看空氣質量(花粉含量)及相關天氣預報,請網上的過敏病學專家解答問題,或點擊其他鏈接。

    一些網站可具有廣告的功能。施貴寶公司為全身性焦慮癥(GAD)患者制作了一個高度互動、朋友式的網站。網頁的內容包括該種疾病的全套教育材料、醫療服務人員的信息、自我診斷的方法等。患者在網上搜索到該網站,了解疾病治療研究的新進展,最終要求他(她)的醫生為其試用該公司的藥療法BuSpar。網站同時也為醫生提供GAD的治療信息和資源,以激勵他們對BuSpar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中國的網民,普遍較為年輕。而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將說,上網的機率不是很高。因此,一些針對中老年人患者教育,仍需要紙媒體的配合。最好,使紙媒體與電子媒體形成互動,相互補充。

    3、患者教育活動:

    又稱患者教育講座,或患者教育大課堂。2003年諾和諾德公司針對廣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糖尿病威脅越來越嚴重的現狀,聯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醫院啟動了“糖尿病教育大課堂”項目,由知名專家為患者舉辦糖尿病教育知識講座。此外,還培訓相關專業的護士,以期更好地配合醫院和社區展開多層次的患者教育工作。

    值得警惕的是,時下一些國內中小企業,利用患者教育活動進行所謂的“會議營銷”,使不少人大呼上當。此種短期做法,值得企業深思!

    五、患者教育應該如何做

    不是所有的藥品都適合開展患者教育,因為,對企業來說,患者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促進藥品的銷售或者提高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總體來說,一個企業是否開展患者教育要由藥品特性而定:

    1、患者教育的時機選擇

    ①當疾病的治療較為緩慢或較為復雜時

    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由于容易誘發并發癥,常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此時對患者的治療、用藥、生活等進行正確的指導和教育。更用意獲得患者的感情認同,能進一步提高藥品的銷量和品牌忠誠度。

    ②當某種疾病不被人普遍重視時

    如高血脂,由于前期無任何癥狀,往往被人忽視,而癥狀一旦癥狀出現,常給病人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此種情況,只有教育患者認識到高血脂的危害,才能使治療高血脂的藥物暢銷。

    ③當人們對某種疾病的治療存有誤解時

    如乙肝,目前中國約有1.2億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其中乙肝患者有3000萬,據中華臨床醫學會最新調查顯示,1/3的患者不了解乙肝致病的根本原因是乙肝病毒的感染。在治療方面,采用中成藥及保肝降酶藥物治療的患者為73%,只有19%的患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療(包括口服和注射) ,而國際和國內公認的治療指南明確指出 ,慢性乙肝的治療應采取以抗病毒治療為主的綜合措施。

    因此,此種情況下,抗肝炎藥物只有使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意識,才能提高藥品銷量。

    2、患者教育的媒體選擇

    ⑴大眾媒體

    由于大眾媒體的輻射范圍較大,對患者的影響也較深,因此大眾媒體是患者的主要載體。企業利用大眾媒體開展患者教育時,最好由醫學部統一向媒體供稿,稿件要做到通俗易懂。

    但是由于大眾媒體的價格較高,以此開展患者教育的代價較大。

    ⑵分眾媒體

    近年來,國內分眾媒體異軍突起,尤其是醫院內的一些分眾媒體,如“病歷手冊”和在候診區發放的患者教育手冊,由于其能對患者受眾進行細分,成為患者教育的絕佳載體。

    3、患者教育的形式選擇

    目前,患者教育的常用形式有患者教育手冊、患者教育網站和患者教育活動三種。企業可自由選擇,也三者并用。

    ⑴葛蘭素史克:患者教育打出組合拳

    4月3日,中華醫學會和葛蘭素史克公司向外界宣布,首個針對綜合醫院內抑郁/焦慮癥低診斷率和治療率而設的“心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以全面提高對病人因患軀體疾病而誘發精神疾病問題的關注。

    在同時的《中國城市非精神科病人抑郁、焦慮及抑郁合并焦慮癥狀患病率研究》報告顯示,在綜合三甲醫院神經內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和婦產科病人中,大多數病人因軀體疾病誘發的精神疾病沒有得到正確診斷和治療。因此“心晴行動計劃”欲調動醫生、病人和媒體等多方渠道來改善這種狀況。

    活動共有三個部分:

    ①醫生教育

    為綜合醫院醫生提供有關診斷和治療抑郁/焦慮癥的專業培訓,讓他們成為“心晴行動醫生”。

    ②病人教育

    通過一系列的免費病人教育工具(包括海報、病人教育手冊和病人教育光盤)和教育講座等,讓更多抑郁/焦慮患者可以主動向“心晴行動醫生”尋求協助; 并通過“心晴行動醫生”的協助,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早日獲得診治,以重新開展彩虹人生。

    注:此處的患者教育手冊即為《健康速遞》抑郁癥分冊。

    ③媒體溝通

    通過媒體溝通進行公眾教育,讓更多抑郁/焦慮患者可以主動向“心晴行動醫生”尋求協助。

    ⑵中美史克:欲借健康教育解王牌藥品營銷之困

    作為非處方藥巨頭的中美史克在治療疼痛這一領域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而最近它的地位正面臨挑戰,其緣由是中美史克的王牌止痛藥“芬必得”正遭遇困境。

    4月初,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指出,公眾熟知的抗炎止痛藥如芬必得、百服寧、扶他林等,有潛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風險。消息傳出,輿論嘩然,很多長期服用這些藥物的中國百姓談“藥”色變,擔心因此患上缺血性或栓塞性心腦血管病。

    5月13日,在芬必得上市15周年的回顧活動上,中美史克宣稱將和中國非處方藥協會發動一項全國安全用藥社區教育的“霞光行動”,據中美史克總經理謝炳福介紹:“該活動將在全國25個省市100個社區舉行,屆時將開展安全用藥的宣演活動。”

    第5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觀念的轉變,現代醫學模式已逐漸轉變為生物―醫學―心理的全新模式,整體護理的推廣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住院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如果護患溝通不當,容易產生護理糾紛[1,2]。對特殊的住院精神科患者的溝通尤為重要。筆者在精神科病房工作十余年,對護患溝通技巧談幾點體會。

    1 對首次入院患者的護理溝通技巧

    精神科首次入院的患者常常缺乏自知力,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忽視了護患溝通,恰恰相反,正由于患者處于疾病的高峰期,心理很脆弱,又極不情愿地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常常表現出緊張恐懼、焦慮不安等,護理時應該更為小心,因為此時一個小小的甚至是平時習以為常的動作或語言都會引起患者情緒上很大的波動,給今后的治療和護理帶來相當的負面影響。積極、主動、細心、耐心和恰到好處是順利溝通的手段,要運用適當的語言技巧去了解患者的入院情況和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向患者做自我介紹、管床醫生護士、住院制度、病房環境和其他相關項目,在對患者的病情解釋時,做到恰如其分,既不過于夸大病情,亦不輕描淡寫,讓患者和家屬認識到入院治療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使之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即將開始的治療程序。盡量滿足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與權利,保守醫療秘密和個人隱私。向患者或家屬說明保密原則,讓患者安心入院。

    2 重視患者家屬和社會關系的溝通

    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和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的長期照料和支持,強大的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對病情的康復至關重要。往往在護患關系的溝通中僅僅重視患者的恢復而忽視了“家”的神奇效果。其實有許多患者的發病病因正是因為家庭和其所處的社會環境才造成的。處理好這種護患關系的溝通最大的技巧就是和患者家屬,社會關系和諧溝通。家庭成員因長期難以忍受患者發作時的精神癥狀或緩解期殘留的人格障礙時,難免會產生厭惡心理。加之外部社會,鄰里對精神患者及其家庭所存在的歧視和偏見,也易使家庭成員將其歸咎于患者,從而導致家庭親密度下降,影響患者的家庭適應性。提高患者的家庭滿意度應從關懷、疏導、支持和鼓勵等方面入手。在溝通中應積極熱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屬,向他們介紹病房采用的管理模式,告知患者情況,以及病房的環境、規章制度及患者在病房的日常生活,消除患者及家屬對病房的陌生、恐懼感。進行精神衛生知識宣傳,特別是對殘留人格障礙的患者,除要盡量采取精神康復訓練措施外,還要幫助家庭成員解決患者不實際的想法或不良行為。這樣有助于增加家庭親密度。對治療方法及效果、檢查知識等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介紹,過于繁瑣不但效果不佳,還可能引起家屬的擔憂,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可待以后再做詳細介紹。對于那些受精神癥狀支配存有自殺、自傷或傷人風險的患者,更應充分與家屬做好溝通,避免矛盾和糾紛的產生。

    3 不能忽略精神疾病以外的合并癥

    對于控制穩定期的精神患者,及時處理合并的器質性疾患是改善護患關系的促進劑。住院精神患者中合并器質性疾患的占很大的比例。常表現為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呼吸道、尿路、皮膚感染等。合理地控制血壓,調整血糖,抗感染等等措施,不但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提高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進一步融洽護患關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住院精神患者患有高血壓,在護理上穩定患者的情緒,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情況,讓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壓有無異常,加強健康宣傳教育,用通俗、明了的語言講解高血壓病的知識。使患者對高血壓病有一個正確認識,增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糾正其種種不良的心態和錯誤的認識,引導其積極配合治療,避免血壓波動過大。指導建立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忌煙酒,并適當參加一些文娛活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做到勞逸結合。指導患者進食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清淡食品,治療后不僅精神癥狀及血壓控制,也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

    4 運用心理學的方法維護患者的自尊心

    由于社會及家庭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和歧視,加上疾病的影響,入院期間的患者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情緒障礙,如焦慮、急躁、自卑感、孤獨、恐懼、期待、無助、情緒不穩等。因此運用心理學的方法維護患者的需要是改善護患溝通,融洽護患關系的有效手段。觀察患者的、步態、手勢、動作、面部表情,尤其是目光等[3],目光的接觸是面部表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光的接觸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號,表示尊重并愿意傾聽對方的講述,此外還可以通過目光的接觸來判斷患者的需求指數,交談中運用目光接觸技巧時,護理人員要注意視線的方向和注視時間的長短。一般目光大體在對方的嘴、頭頂和臉頰的兩側這個范圍活動為好,給對方一種很恰當地、很有禮貌地看著他面部的感覺,并且表情要輕松自然。其次是眼神,恰當地運用眼神,能調節護患雙方的心理距離,在護患溝通中,護理人員首先必須是一個好的傾聽者。當患者向你訴說時,不應左顧右盼,而應凝神聆聽,患者才能意識到自己被重視、被尊重。在認真傾聽患者談話內容的同時,要注意通過患者說話的聲調、頻率、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移動等,盡可能捕捉、理解患者所傳達的所有信息。仔細體會患者的弦外之音,了解并確認溝通過程中患者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同時要采用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等非語言信息給予響應,表明自己在認真傾聽[4]。維護患者的自尊心,尊重患者,要用真誠和寬容理解的態度使患者感到溫暖,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用親切的語言與患者交談,常言道“良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甜言美語不是花言巧語,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語言,不虛偽,不做作,用這種話來打動患者的心,讓患者感到溫暖,了解他的需要。學會尊重患者,言行要有禮貌,舉止要文雅。切忌埋怨指責患者,無論這種隱私在別人眼里是多么的不齒,盡量避免談及患者敏感的事,及不愿涉及的忌諱和隱私。更不能以其體態的滑稽、語言內容的荒謬而加以取笑。把握患者和家屬的心理狀態,依據不同特征在適宜的場所予以適當的贊揚和鼓勵,以激勵患者的自信心和滿足感,維護患者的自尊心。在護患溝通中,護士使用適當的觸摸可以起到治療作用,能表達關心、理解和支持,使情緒不穩定的患者平靜下來,觸摸也是護士與視覺、聽覺有障礙的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方法。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不能達到時要誠懇的給予耐心的解釋,避免傷及其自尊。在自尊心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患者能主動地改善護患關系,更好地配合治療。

    5 不斷提高的護理素質是護患溝通技巧實施的必備條件

    護士的個人素質,在護理服務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護患關系是醫療活動順利開展的堅實基礎。端莊的氣質,親切穩重的儀表,優雅大方的體態及熟練的技術操作,都會在患者和家屬的心中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增加信任感,使他們不安的心情得到安慰。潔白整齊的工作服不僅有預防和隔離的作用,還代表著護士的尊嚴和責任。優雅健康的姿態,自然親切的表情,得體的舉止,是護士必備的基本素質。人性化的微笑服務,關心、愛護、體貼的情感,誠實的美德使備受病魔折磨的患者感到友善、安全、平靜、幸福和滿足。有助于積極進一步溝通。精神科護士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責任感,并熱愛精神科護理專業,具有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患者在病態下對護士無禮,護士不能因此而出現不滿情緒,更不能出現報復行為;要有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性格,對憤怒、憂慮等負面情緒有較強的克制力,保持樂觀自信的情緒和飽滿的工作熱情。精神病患者住院時間長,對知識的需求面廣,除基本的護理技能外,精神科護士要有更廣博的知識,護士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精神科知識宣教,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心理引導;解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疑問;對患者講解藥物不良反應表現與應對,舒緩患者的心理壓力或不舒適感;教患者學習生活技能,學習社會應對知識和處理人際關系等,要適應護理服務市場的需要,精神科護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操作技能以及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這是提高護患溝通的紐帶。護理人員必須意識到追求護理質量高效,熟練掌握護理業務,加強三基、三嚴訓練,才能更好地勝任崗位要求。完備的護士業務素質與技能是保證護理服務安全、高效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在平時工作中不斷鍛煉,不斷嫻熟自身的技術。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修養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提高精神境界。也只有這樣才能與患者進行圓滿地溝通。

    總之,在護理工作中對不同的患者應用不同的溝通技巧,能夠穩定患者情緒,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促進護患交流,更有利于治療護理,更有利于患者的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 劉曉紅.護理心理學.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1998,206-207.

    2 李旭.國內外護理新進展.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48.

    第6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醫院護士學習培訓心得1

      經過這兩周的培訓,聆聽了各科有豐富經驗的老師的授課,我收益頗多,感觸頗多,深刻體會到了護理工作是神圣、偉大而又平凡、瑣碎的!為了更好地服務病人,服務社會,應加強自身專業基礎知識和臨床技能知識的提高。

      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對醫院文化,發展歷史,醫院的辦院宗旨,硬件設施,行為規范,服務理念,都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這不是懸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對我們所有醫護人員提出的目標,行動的方向標。對于我們即將踏入醫院工作的培訓護士更是如此!

      專業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是我們賴以工作的基礎,雖然我在工作期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掌握了臨床基本的操作技能,但通過這次的學習,我知道了醫學知識已經發生了很多的更新、臨床護理的新進展,護理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級學科,這是我以前所不懂的。通過這次學習部僅鞏固了基本理論知識,改變了以前工作中的固有思想禁錮,而且從更新的角度,去理解這個護理職業,認識這個專業。

      在護患關系異常緊張的今天,除了要精于業務也要學會懂法。其實懂法和我們的工作是相互關聯的,只有嚴格執行規章制度,認真做好每項護理工作,我們才能守法、懂法,我們才能世界督促自己遵守原則,正確嚴謹地做好每項工作。

      我懷著希望,懷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懷著對護理工作的熱愛,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白衣天使,為醫院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醫院護士學習培訓心得2

      本人在參加了兩天多的崗前職業培訓中獲益良多。短暫的培訓結束了,可是在培訓過程中的體會、感想等卻深深地影響了我,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對醫院文化、發展歷史及醫院的概況,醫院的辦院宗旨、行為規范、服務理念及愿景都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

      這次培訓也使我們的執業素質有了提高,為我們能夠快速成長為一名有修養,有素質,有能力,有水平的護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幫助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發現專業的價值和自身的價值。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作為一名臨床護士,我們與病人接觸最密切,應該給與病人親人般的關懷,時刻了解他們的需要,滿足他們的需求,要用我們的愛心去幫助每一個患者。這不僅能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同時給患者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通過護士長對護理的核心制度、護理程序的講解,我們了解了工作中各項工作的操作程序。護士工作職責為我們明確了工作內容和責任,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責任心,做好本職工作。作為護士一定要腦勤、眼勤、口勤、手勤,要細心,有愛心、耐心、責任心,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更好的服務于患者。

      通過本次崗前培訓,我還認識到在醫院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關系融洽,將有利于醫囑、護囑的執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建立良好的工作與人際關系對我們個人專業素質的提高和服務質量,服務意識的提高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做到微笑是最基本的,‘微笑可以給病人帶來溫暖、安慰和希望;同時醫務人員還應對病人予以寬容,做到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要好好用 所學去實踐,真心地關心他人,這樣才能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

      在最后一天的護理操作演練中,我了解到了自己當初做的時候為什么做不好。了解到一些細節的東西很重要,剛開始的基礎很重要,沒一步都要到位后面才做的好。很感謝老師們著幾天辛苦的教導,我會好好努力工作,不讓老師們失望。

      醫院護士學習培訓心得3

      20xx年9月18日至11月28日,本人很榮幸能夠有機會參加廣東省護理學會舉辦的《精神科專科護士培訓班》,同時得到廣州市腦科醫院護理部的熱情接待,不僅是在平時的學習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們的照顧都是無微不至的。培訓班通過理論講授、臨床實踐、護理個案分析、觀摩學習等多種形式,使我們系統地了解國內外精神專科發展的新信息,拓展視野,更深入全面地學習和掌握精神專科護理的知識與技能,更新護理服務理念,為廣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護理服務。

      理論學習方面,培訓班通過邀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教學經驗的香港理工大學的劉銘河教授、中華護理學會精神科專委會主委許冬梅主任以及來自省內的護理專家進行理論授課,教師們既嚴謹又深入淺出的系統講授了專科知識技能,特別是反思日記的書寫、個案護理報告、護患治療性溝通技巧、精神科優質護理服務實施以及床上控制法的運用等等,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學到了先進的護理專科知識,不僅改變了我對精神科護理的認識,豐富了我的理論,同時提高了我往后護理科研的能力。

    第7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關鍵詞] 電話回訪; 冠心病; 介入治療; 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158-01

    冠心病(CHD)是循環系統常見疾病,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已成為目前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可明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目前PCI已成為冠心病血運重建的主要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依從性仍然普遍較低。英國通過1項調查顯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脈搭橋手術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的依從性分別為17%、44%、6%[1]。很多患者術后一年或更長時間會出現冠脈支架內再狹窄以及血栓形成等并發癥,造成患者再次住院,嚴重的還需再行介入治療,甚至死亡。所以冠心病的治療不僅僅是及時開通罪犯血管,PCI術后冠心病二級預防用藥,不良生活習慣的改變,患者飲食、活動和心理調適等仍然重要[2]。鑒于目前醫療條件下PCI術后患者治療依從性差、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因此,我院加強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的出院指導,通過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改善患者出院后的有效的遵醫行為,從而預防冠狀動脈再狹窄,減少重復住院率,降低再入院率及發病次數,維護和促進患者的健康,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

    電話訪問式健康教育是以護士為主導的途徑,提供保健、康復、護理、生活指導,促進患者出院后自身行為的改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再次住院率等不良情況的發生。我科于20101年1月至2010年2月對120例冠心病PCI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訪問式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按WHO冠心病診斷標準確診為冠心病并成功進行PCI治療的患者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齡56-75歲。患者均意識清楚,無精神疾病、交流障礙及神經、骨、關節疾病導致的活動障礙。

    1.2 方法

    1.2.1 建立回訪登記 科室內建立電話回訪登記本,內容包括:入院時間、姓名、性別、年齡、主要診斷、既往史、出院日期及電話號碼等,記錄每次電話回訪內容、患者咨詢的問題及相應的指導措施。

    1.2.2 固定回訪人員 電話回訪人員選擇2-4名護士從事電話回訪工作。回訪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工作認真負責,同時具有豐富的人文知識、理論知識及臨床經驗,有靈活應變的談話技巧,使患者主動遵從醫囑,提高自我護理能力。

    1.2.3 電話回訪時間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時間段給患者電話,以便于患者有充分時間交流。一般于患者出院后1周開始進行電話回訪,并根據患者情況適當增減次數,做到能隨時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

    1.2.4 規范電話回訪內容 電話回訪時先由護士主動詢問病情,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服藥、活動鍛煉、飲食習慣、復診等情況。針對性地向患者或家屬再次進行健康教育。提醒患者定時回門診復查并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血常規、肝功能、心肌酶和血脂,術后6個月作冠狀動脈造影復查。告知患者若出現胸悶、胸痛、心率失常、頭暈等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復診。詳細記錄每次回訪的反饋結果,為下次回訪提供依據。

    2 結果 冠心病PCI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訪問式健康教育后,充分調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其自我健康意識,提高了患者對醫囑的依從性,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意義,對冠心病的治療起到直接促進作用。92%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內都能按醫囑服用抗凝藥,保持情緒穩定,堅持飲食療法及戒煙戒酒,對異常血壓、胸前區不適判斷及及時復診等疾病自我監測相關技能都能掌握牢固。

    3 討論 PCI術是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患者術后規律的二級預防治療對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再度發生、防止支架內血栓形成等嚴重的并發癥[3],以及減少患者再入院次數有重要作用。在本次的研究中,我們采取電話回訪的方式對患者的院外行為進行干預。結果可以看出,這些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以及不遵醫囑現象明顯降低。

    3.1 可提高患者正確服藥的依從性 當患者出院離開病房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醫生護士的囑咐逐漸淡忘,依從性降低[4],而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是有效治療的基礎,因此,定期電話回訪能及時監測病情,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指導患者遵醫囑及時正確服藥,如阿司匹林、波立維、他汀類藥物的服用,對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非常必要,同時還提供來的情感支持的基礎,可減輕焦慮和絕望感。及時有效地建立起醫護患相關信息的溝通渠道。

    3.2 電話訪問式健康教育使患者的再住院率下降 患者出院后,生活中很容易受家庭成員、周圍朋友的影響,他們的健康觀和不良生活行為會直接影響到患者,不利于病情的康復,因此,必須及時對患者的健康行為進行干預,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遵醫行為。通過電話訪問式健康教育,護士可以確認患者的生活方式,盡早干預其不良的習慣,提醒患者及時復診,達到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從而降低再次住院的危險[5]。

    3.3 電話問訪式健康教育融洽了護患關系 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電話訪問式健康教育是住院健康教育的延伸。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主動為患者提供有效的院外健康指導,增加了護士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機會,及時了解患者存在的康復問題,有助于患者的主動參與,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通過電話訪問,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早期干預,減少疾病反復發作,同時了解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經過長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了護患之間有效的溝通,使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電話訪問提高了護士的責任心、溝通技巧、專業知識等方面的綜合業務水平。每次電話回訪既是對患者自我保健、自我護理知識的普及和提高,也是對護理人員綜合技術水平的檢驗和加強。護士要對患者進行持續的健康宣教,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通過不斷的電話交流,護士能認真、自覺的實話電話回訪,回答問題有理、有節,不懂之處不欺瞞、搪塞。能積極、主動地向醫生咨詢或通過書本查詢冠心病的相關知識,同時,還包括藥理學、營養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知識的學習,使護士綜合素質得到大大提高。

    總之,通過進行電話回訪,拓寬了健康教育形式及手段,可改善冠心病預后,減少患者經濟和精神負擔。同時,通過回訪可以評價健康教育的質量與效果,并在工作中逐步完善,是將醫院的健康教育延伸到社區、患者、家庭的有效方法,并可以對出院患者進行跟蹤治療和康復指導,幫助冠心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為,對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治療依從性、提高生活質量,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整體護理。開展電話回訪還可提高護士的交流溝通技巧,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讓護士的自身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有助于護士改變觀念,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讓醫院社會經濟效益雙贏。

    參考文獻

    [1] 張寶慧.心臟康復研究的最新進展[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4.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穩定型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S].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952-2061.

    [3] 馬會利,胡桃紅,劉勝林等.冠心病患者經PCI治療后支架內再狹窄的原因分析[J].血栓與止血學,2008,4:168-171.

    第8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關鍵詞] 納洛酮;阿片受體拮抗劑;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595.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04-0036-03

    Development of naloxon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QING Shuai1,2 SUN Guangyun2

    1.Graduate Department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ity, Yibin 644000, China

    [Abstract] As a synthetic non-specific 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nalxone can competitively block and replace the binding of opioids and receptor ,therefore, it can antagonize wide range of pathophysiological effects caused by opioid peptides in various state. In recent years, opioid peptides are found in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more and more disease. Due to this, clinical use of naloxne is more widely. In this review, making use of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we sum up the lates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aloxone.

    [Key words] Naloxone; 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Clinical application

    納洛酮(naloxone)是阿片受體的特異性拮抗劑,它與阿片受體的親和力大于嗎啡與β-內啡肽的親和力,能競爭性阻止并取代嗎啡樣物質與受體結合,從而阻斷嗎啡樣物質的作用,實現藥效。近年來,隨著對其藥理研究的不斷深入,納洛酮在臨床搶救、治療應用范圍逐漸廣泛,現將納洛酮在臨床的使用情況綜述如下。

    1 在各種休克的應用

    β-內啡肽對循環系統的影響早就引人注目。β-內啡肽作為神經和內分泌調節產物,可以通過影響中樞型受體及外周片受體,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和兒茶酚胺的心血管效應[1],納洛酮可以對抗β-內啡肽的作用,使其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和兒茶酚胺的心血管效應得以減弱或消除。許喜生等[2]在使用較大劑量的納洛酮治療大面積燒傷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獲得較好的效果。

    2 在各種急性中毒中的使用

    2.1 CO 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后,由于腦對缺O2最敏感,造成損傷最早、最重,甚至可發生大片的液化壞死,可以推測腦神經肽,包括內啡肽亦可能發生變化,這可能是使用NX有效的主要機制。羊衍澤[3]用納洛酮治療CO中毒取得顯著的效果。

    2.2 急性酒精中毒

    納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搶救中因其見效快被臨床廣泛使用. 胡大海[4]將納洛酮和甘露醇用于酒精中毒的治療療效顯著。林時輝等[5]將納洛酮聯合醒腦靜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取得良好的效果。

    2.3 有機磷中毒

    李燕平等[6]研究發現納洛酮對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腎臟具有保護作用,繼而指出有機磷農藥中毒在基礎治療的同時配合應用納洛酮,可促進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的恢復,同時保護腎臟,減輕腎功能損傷,更有利于毒物的排泄和內環境的穩定,提高治愈率,減少后遺癥和降低病死率,而且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

    2.4 中毒

    陳志雄等[7]自2003年8~12月應用納洛酮搶救22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成功21例,搶救成功率達95.4%。Lauren Enteen等[8]在2003年9月~2009年11月,通過1942名吸毒患者調查研究發現納洛酮能有效逆轉過量使用的副作用。

    2.5 鎮靜藥物的中毒

    許玉霞等[9]將納洛酮治療重癥鎮靜催眠藥中毒30例,結果全部患者蘇醒,并且納洛酮輔助治療重癥鎮靜催眠藥中毒有明顯優越性。

    3 中樞神經系統的應用

    3.1 腦梗死

    納洛酮可通過有效地拮抗內源性嗎啡祥物質介導的毒性反應,從而防治急性腦梗死神經功能損害[10]。林雪云等[11]將納洛酮聯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納洛酮與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應用治療急性腦梗死安全,療效確切。

    3.2 重型顱腦損傷

    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實驗性腦損傷的動物和急性顱腦損傷病人腦脊液中β-內啡肽和強啡肽含量明顯升高[12-13]。現在文獻[14] 認為納洛酮可競爭性阻斷β-EP與中樞和外周神經的受體結合,逆轉β-EP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和損害。孫彥輝等[15]利用大鼠急性顱腦損傷實驗模型研究再次證實:納洛酮能夠降低大鼠急性顱腦損傷后的腦水腫,對大鼠的神經功能恢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并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劑量的增加效果顯著。

    3.3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研究表明,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患兒的血中β-EP含量明顯高于正常,且含量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16]。李春芳[1]在對126例患兒的對照研究發現,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納洛酮和苯巴比妥,治療組患兒腦水腫肌張力異常、昏迷、驚厥及其他臨床癥狀的恢復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3~5天。

    3.4 預防中樞應激性潰瘍出血

    張銀清[18]等 研究表明,重型顱腦損傷數小時后胃粘膜即發生病變,發生機制可能與下丘腦分泌B-EP增多有關。納洛酮抑制B-EP分泌并競爭其受體,從而達到預防中樞應激性潰瘍出血目的。

    4 心肺腦復蘇

    陳天鐸等[19]研究表明,納洛酮復蘇成功者體內β-EP水平無明顯升高,均接近正常水平,認為納洛酮可通過多個環節、多個器官逆轉β-EP的毒性作用,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同時,納酮還可通過抑制氧自由基、逆轉β-EP的神經毒性作用、促進自主呼吸恢復、提高腦血流量等方式減輕腦水腫和腦缺血,提高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力,提高后期腦復蘇成功率。

    5呼吸系統

    5.1 嬰幼兒肺炎

    納洛酮可提高呼吸系統對CO2的反應,增加呼吸頻率.提高通氣量.李愛英[20]對120例新生兒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兒進行研究,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治療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絡酮,劑量為(0.05~0.10)mg/(kg?d),結果治療組60例患兒臨床總有效率達到96.67%,明顯高于常規對照組。

    5.2 支氣管哮喘

    胡著音[21]選取哮喘持續狀態患者13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和對照組(72例),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靜推納洛酮0.4 mg或用納洛酮1.2 mg加入5%GS 250 mL中緩慢靜滴,結果治療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

    5.3 肺性腦病

    王江紅[22]將96例肺性腦病患者分為治療組(48)和對照組(48例),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結果治療組在治療12 h后血氣分析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 < 0.05,P < 0.01),其意識障礙改善和消失時間也優于對照組(P < 0.01)。

    6 麻醉復蘇

    阿片類藥物作為臨床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廣泛,其殘余作用引起呼吸抑制及麻醉蘇醒延遲,納洛酮能有效拮抗[23-24]。此外納洛酮還能針對阿片藥物以外的靜脈有拮抗作用,興奮呼吸,催醒,達到麻醉復蘇的目的[25-26]。

    7 其他

    7.1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

    納洛酮能增加胰腺血流量穩定胰腺細胞溶酶體膜從而在早期阻斷胰酶的激活和自身消化作用,阻止水腫性胰腺炎的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發展。羅爵云等[27]將納洛酮治療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65例,效果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組64例。

    7.2 心力衰竭(CHF)

    CHF患者血漿中的β-EP含量明顯升高,且與心衰程度呈正相關。過高的β-EP抑制心肌收縮力,損害心肌細胞代謝,造成心衰惡化[28]。韓永澤等[29]將納絡酮聯合西地蘭治療嬰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療效顯著。

    7.3 突發性耳聾

    吳寧等[30]在常規治療組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3.6 mg,1次/d,靜滴20 d 治療突發性耳聾24例,有效率為83.3%,而常規治療組為69.2%(P < 0.05)。

    7.4 治療戒斷綜合征

    李勤學[31]將符合酒精戒斷性譫妄診斷標準的106側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納洛酮組(56例)。納洛酮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用納洛酮,結果納洛酮組譫妄消失時間為(590±297)h,較對照組(974±46.21) h明顯縮短(t = 5.02,P < 0.05)。

    8 結語

    納洛酮是阿片受體競爭性拮抗劑,能競爭性地阻斷內源性阿片肽及阿片樣物質介導的各中反應,而阿片肽及其受體作用機制復雜,許多受體還在研究之中,隨著對阿片肽及阿片物質和受體在臨床疾病中扮演角色的不斷深入研究,納洛酮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參考文獻]

    [1] 劉桂花,阿拉塔,王真,等. 休克時血漿內啡肽和前列腺素的變化及納洛酮抗休克作用的研究[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2,14(5):312.

    [2] 許喜生,蔣麗萍,胡永才,等. 納洛酮抗燒傷休克治療體會[J]. 湘南學院學報,2005, 7(3):30-31.

    [3] 羊衍澤. 納洛酮救治急性CO中毒52例探討[J]. 醫學信息,2011,3:999-1000.

    [4] 胡大海. 甘露醇聯合納洛酮治療重癥酒精中毒20例療效分析[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6):378.

    [5] 林時輝,劉瓊等. 納洛酮聯合醒腦靜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107-108.

    [6] 李燕平. 李曉恒. 納洛酮對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腎臟保護作用的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1,8(4):62-63.

    [7] 陳志雄,黃瓊等. 納洛酮治療急性海洛因中毒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5,15(3):464.

    [8] Lauren Enteen. Overdose prevention and naloxone prescription for opiod user in San Francisco Journal of Ubran Health 2010,87(6):931-941.

    [9] 許玉霞. 納洛酮治療重癥鎮靜催眠藥中毒30例[J]. 山東醫藥,2001,41(16):F004.

    [10] 肖衛忠,隋偉,張新寧,等. 大劑量納洛酮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I期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1,6(2):163-164.

    [11] 林雪云,王齊蘭. 低分子肝素鈣聯合納洛酮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40):77-78.

    [12] 鐘任. 納洛酮聯合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1,8(9):168.

    [13] 李錦忠,韋文林,農善華. 創傷性腦損傷患者血漿I3-內啡肽、亮氨酸腦啡肽和甲硫氨酸腦啡肽的水平[J]. 廣東醫學2011,32(7):865-866.

    [14] Chang RC, Rota C, Glover RE, et a1. A novel efect of an 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naloxone, on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by microgia: a study by electi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Brain Res, 2000, 3 (1): 224-229.

    [15] 孫彥輝,蒙和,張亞卓,等. 鹽酸納洛酮治療大鼠急性顱腦損傷的藥效學觀察[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4,20(2):167.

    [16] 徐恩秀,左玲,趙君梅. 納洛酮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88例療效觀察[J]. 山東醫藥,2005,45:57.

    [17] 李春芳. 苯巴比妥和納洛酮聯合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療效觀察[J]. 河北醫藥2011,33(5):746-747.

    [18] 張銀清,陳漢民,尹家和,等. 納洛酮對重型腦損傷患者血漿內皮素水平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4,14:83-85.

    [19] 陳天鐸,董晨明,李培杰,等. 納洛酮心肺復蘇作用的評價[J]. 急癥醫學,2000,9(1):5.

    [20] 李愛英. 納洛酮治療新生兒肺炎并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 吉林醫學2010, 31(22):3731-3732.

    [21] 胡著音. 納洛酮治療哮喘持續狀態60例[J]. 衡陽醫學院學報,1999,27(2):221-222.

    [22] 王江紅. 納洛酮治療肺性腦病的臨床觀察[J]. 重慶醫學. 2004,33(9):1378-1379.

    [23] 邢利寶, 王笑歌, 杜威麗. 納洛酮對肺性腦病及二氧化碳分壓的影響[J]. 中國急救醫學,2002,22(9):529.

    [24] 蘭美兵,李波,黃安華. 納洛酮輔助治療肺性腦病15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9,49(l5):72-73.

    [25] 胡明祥,鄧繼光.納洛酮用于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后催醒的效果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1995,11(5):309-31.

    [26] 劉洋,王磊. 納洛酮和多沙普侖用于催醒氯胺酮麻醉的比較[J]. 山西醫藥雜志,2008,37(10):902-903.

    [27] 羅爵云,譚同花,李鴻雁. 納洛酮加長效托寧治療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1,l(2):64.

    [28] 徐輝. 納洛酮的臨床應用進展[J]. 安徽醫藥,2007,11 (2):166-168.

    [29] 韓永澤,田燕. 納絡酮聯合西地蘭治療嬰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 延安大學學報,2006,4(4):56.

    [30] 吳寧,葛才榮. 納絡酮治療突發性耳聾24例臨床觀察[J]. 中國醫師雜志,2003,5(12):1696.

    第9篇:精神疾病的治療新進展范文

    長慶油田職工醫院功能科,陜西西安 701201

    [摘要]目的 探究經顱多普勒超聲、經顱彩色超聲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診斷椎動脈狹窄的臨床意義。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5月,根據這段時間內對2 000份臨床資料的分析,針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進行治療,一般通過兩項常規檢查即CDFI和TCD、經過腦血管造影(DSA),在2 000例患者中有344例被確定屬于ICA單、雙側狹窄或閉塞的情況。以DSA為標準,計算CDFI、TCD及二者聯合檢查結果的符合率以判斷。結果 CDFI診斷檢測結果符合率為82%,TCD為77%,聯合診斷為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經顱多普勒超聲、經顱彩色超聲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診斷椎動脈狹窄臨床效果明顯,值得推廣應用。

    [

    關鍵詞 ] 椎動脈狹窄;經顱多普勒超聲;經顱彩色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

    [中圖分類號] R7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8(b)-0186-02

    [作者簡介] 常玉潔(1977.4-),女,甘肅涇川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超聲醫學。

    腦血管疾病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有著較高的發病率。現階段,此類疾病由于高病死、高致殘等特點已經嚴重威脅到國人的身體健康。腦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根據病變原因此類疾病可分為兩種類型,其中缺血性疾病所占比重最多,病患總數能達到腦血管疾病患者總數的80%。造成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包括椎動脈狹窄,經DSA證實,腦梗死患者中第一次患病的人存在血管狹窄現象的占總患者的75%以上,因此,積極采取措施發現患者動脈狹窄現象并認真進行治療對于降低腦血管疾病發病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對動脈狹窄程度的準確評估對于用藥或手術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作為無創診斷的超聲技術,經顱多普勒超聲、經顱彩色超聲和彩色多普勒超聲一直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中被廣泛應用,它們共同具有安全,經濟,方便,快速等諸多優點。該研究對該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 00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結合經顱多普勒超聲、經顱彩色超聲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診斷椎動脈狹窄,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2 00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就有344例患者屬于ICA單側或雙側的狹窄(狹窄率>50%)或閉塞的情況。而男性患者占了265例,女性患者79例,年齡在45~77歲之間,平均年齡66.0歲。其中,腦梗死182例(52.9%):男146例,女36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139例(40.4%):男108例,女31例;頭暈23例(6.7%):男11例,女12例。經臨床檢驗查看,排除病例患有頸椎病或其它心腦疾病,排除禁忌癥。

    1.2 治療方法

    1.2.1 標準DSA檢測 標準的DSA檢測使用了國際多項高端技術,其中融合了LCE十型C型臂、歐乃源克對比劑,前者生產于美國的GE公司。采用sedingep’S技術,4-SF導鞘,具體的使用方法是在導絲的輔助下,把豬尾造影導管的頂端植人主動脈弓行主動脈弓的造影,接著選擇性的進行頸動脈和椎動脈造影,后期的動作用普通造影管就可以完成。

    1.2.2 CDFI、TCD檢查 CDFI使用西門子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對頸總動脈、頸內外動脈進行常規性的檢查,同時,外雙側頸總、頸外、鎖骨下及椎動脈的病變進行切除。檢測時患者頸下墊枕,暴露頸部,檢測呈現頸總動脈圖像,外移探頭和上移探頭時,則分別顯示椎動脈段及頸椎椎骨截斷。通過橫圖掃描,掌握患者的VFO、Vm相關情況。

    經顱多普勒超聲使用L1經顱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這個診斷儀是由德國DWL公司生產的。接受檢查的患者只需要保持坐姿便可,頸部前屈,探頭發射脈沖(功率>80%),分別對患者椎動脈、基底動脈等進行探測,觀察不同時期的血液流速,同時,還要對多個部位進行檢查,其中包括雙側ICA顱外段、ICA終末段,還有大腦中的各個動脈,前動脈、中動脈、后動脈及椎一基底動脈。

    1.2.3 聯合檢查 針對不同的患者差異性的復查,例如TCD結果中有流速增快且頸動脈存在狹窄的患者,要對顱內血管進行復查而對TCD結果中CDFI正常但流速減慢的患者要對頸動脈進行復查。以彌補使用一種檢測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對于代償性流速增快的血管及高流速的側支循環血流要求最終得出陽性的結果,在處理方式上要看做陰性處理[1]。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χ2值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①DSA檢測結果:對258位患者的檢查結果為雙側共計狹窄301支,其中閉塞有86支,檢測正常的為301支。這258為患者中,單側椎動脈閉塞的有65例,雙側椎動脈狹窄的有22例,兩側椎動脈一側狹窄一側閉塞的患者有21例。

    ②CDFI檢測結果: 在所有檢測的雙側錐動脈中,正常226支,假陽性65支,假陰性54支、閉塞43支、狹窄301支。根據實際對比分析得出,檢查結果與DSA的符合率為82%。

    ③TCD檢測結果:雙側錐動脈共計狹窄280支,閉塞32支,假陽性86支,假陰性32支。根據實際對比分析得出,檢查結果與DSA的符合率為77%。

    ④聯合診斷結果:狹窄258支,閉塞65支,正常280支,根據實際對比分析得出,檢查及國與DSA符合率為93%。

    通過上述診斷結果并結合診斷較單純CDFI、TCD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高等方面,從整體來看,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率等參照值均比單獨使用CDFI或TCD要高,P<0.05, 這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從解剖學角度來看,椎動脈可分成4個部分,分別為:①起始處——C橫突孔;②C6橫突孔——C1橫突孔;③出C1——顱前;④顱內段——基底動脈。使用彩色多普勒彩超檢測椎動脈時,高頻探頭可以很好的作用于①和②椎動脈部分,特別使其內徑和附壁斑塊情況,從而掌握患者的椎動脈狹窄比率。在這一點上多普勒頻譜也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它主要是通過檢測血流情況來評價動脈狹窄問題。經研究指出,①、②量部分椎動脈PSV在80 cm/s以內時視為正常,如高于100 cm/s,則判定椎動脈狹窄。在這一基礎上PSV<180 cm/s,即狹窄比<75%時,視為中輕度狹窄;PSV>180 cm/s時則為重度狹窄。當檢測不到血流數據或PSV低于10 cm/s時,則為血管閉塞。但是,盡管CDFI具有臨床療效,但是它在椎動脈第一部分檢測中效果并不是十分明顯,這一方面是由于高頻遠場衰減緣故,另一方面是由于椎動脈起始位置的特殊性,因此即便其能直觀顯示管腔結構并檢測血流動力,但是由于上述兩方面原因,使得CDFI無法全程檢測椎動脈。特別是椎骨遮擋處,檢測結果會呈現出節段性。加之受儀器、檢測條件、技術手法的影響和制約,使得該項儀器對椎動脈內斑塊的檢測不足。這也是該文結合CDFI與TCD聯合治療并證明其應用可行性的原因之一。

    該研究以DSA為標準,CDFI病變符合率為82%,敏感性為83.9%,特異性為80.9%,陽性預測值為85.6%,隱性預測值為77.7%,準確率為82.4%;TCD病變符合率為77%,敏感性為77.9%,另外,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率分別為75.1%、80.1%、71.9%、76.4%。在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在ICA分叉位置高或走行彎曲,的情況下,會致使血流速度異常升高并誤認為狹窄,以及沒有完全顯示ICA顱外段全程并認為閉塞,這兩種情況都會得出假陽性的結論。在ICA閉塞的情況下,側支循環開放會使頸外動脈主干及其分支增粗,這樣很容易被認定為頸動脈分叉,并且分別把代償血流升高和相對血管阻力減低的頸外動脈血流當成ICA,從而會沒有對ICA診斷,得出假陰性的結論。[2]而采用聯合治療則實現了檢查方式間的優勢互補,結果也表明聯合診斷病變符合率為93%,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率分別為93.9%、100%、100%、93%、 95.2%。與其它同類研究報道[3,5-7]結果相比,具有相似性。所以綜合來看,該研究證明了經顱多普勒超聲、經顱彩色超聲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診斷椎動脈狹窄的診斷意義。

    [

    參考文獻]

    [1] 許光瑜,管敏,趙亞男,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與經顱多譜勒超聲聯合應用對頸內動脈狹窄的診斷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4(31):171-172.

    [2] 陳盈,馮加純,劉影,等.頸動脈超聲與經顱多普勒超聲聯合應用診斷并隨訪雙側椎動脈夾層1例[J].中國卒中雜志,2014(3):215-219.

    [3] 郝豪皓.雙頻超聲聯合經顱多普勒超聲對椎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C]//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第四屆全國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聲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2013:1.

    [4] 韓秋,劉彥麗,陳曉旭.經顱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顱內動脈狹窄或閉塞的診斷價值[J].中國傷殘醫學,2013(1):101-102.

    [5] 王洪科.頸動脈超聲和經顱多普勒超聲聯合評價頸動脈狹窄支架治療的臨床價值[D].新疆醫科大學,2014.

    [6] 王洪科,張小寧,劉培琴,等.頸動脈超聲和經顱多普勒超聲聯合評價頸動脈狹窄支架治療的臨床價值[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4(1):31-34.

    [7] 羅燕娜,陳文志,黃宏.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經顱多普勒對鼻咽癌放射性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4(17):86-87.

    [8] 傅光平.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椎動脈狹窄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12):97-98.

    [9] 郭佳,汪軍,趙蕾,等.經顱多普勒超聲觀察單側重度頸內動脈狹窄時眼動脈血流改變[J].眼科新進展,2015(2):171-1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韩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777777|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完全|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成人午夜电影mp4|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WWW四虎最新成人永久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 色综七七久久成人影|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青青草成人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公开播放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亚洲成人xxx| 草莓视频成人appios|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 yw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