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字文創的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海峽兩岸;文化創業產業;核心看法;發展現象;對比
新形勢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我國良好經濟發展模式形成至關重要。在此形勢影響下,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西方的很多國家開始主動接觸中國文化,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創意氛圍,并促進了該產業發展。設計者在開展設計工作中,通過對中國元素的合理運用及有效融合,間接地增強了東方美學的宣傳效果,為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給文化創意產業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更好地適應了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概念與范圍對比分析
通過對臺灣地區文化相關文件內容的深入探討,可知其中對文化創意產業概念進行了科學界定: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是指通過長時間的文化積累與創意理念的靈活運用,逐漸形成了價值信息量大的智慧財產,具有良好的就業潛力,在創造財富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有利于提升文化水平的重要行業。同時,臺灣地區有關規定,確保了文化創意產業界定有效性,為自身的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中,“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的相關規定,將文化創意產業劃分為這些部分:(1)包含音樂與表演展業、工藝產業及相關產業的藝文類;(2)包含流行音樂、電影產業及多種相關產業的媒體類;(3)包含建設行業設計產業、品牌設計產業及其他設計產品的設計類;(4)基于數字內容產業的數字內容類。這些文化類產業的合理劃分,確保了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界定有效性。[1]相比臺灣地區,大陸對文化創意產業概念及范圍也作出了相應的說明。大陸文化創意產業本質上融合了多方面的內容,像經濟、政治、文化等,在豐富文化產業內容的基礎上,更好地適應了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要求。在及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規模正在擴大,并對其進行了科學分類:層、延伸層及核心層。與此同時,大陸文化創意產業定義也在不斷完善,認為該產業是有關文化產品及相關產品集中體現的產業,對于文化建設意義重大。這類產業所涉及的領域包括:(1)包含各種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文化方面的休閑娛樂服務、文化出版發行服務等豐富文化產品的生產活動;(2)有關文化產品生產方面的各種活動;(3)各種文化用品生產制造活動;(4)有關文化產業中文化專用設備的各種活動。在這些不同的領域中,占據主體地位的是文化產品的生產活動,且其他領域都是有關文化及相關產業的重要補充,對于文化創意產業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至關重要。[2]綜上所述,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有著異同之處。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注重滿足民眾精神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區別在于:大陸關注的是有關文化產品生產過程及不同的服務環節;臺灣地區關注是的文化產品的各種創意活動。而海峽兩岸在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有關其中的核心內容看法基本保持一致。
二、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對比分析
(一)二者在主導產業方面的差異
通過對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調查報告內容的深入探討,可知當前形勢下數字內容產業適合大陸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求,而各種時尚品牌中所包含的文化創意因素形成的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客觀地說明了資訊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數字內容融合于文化創意產業中,有利于加快該產業在大陸的發展速度,并為其朝著國際市場更好地邁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針對當前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中所包含的多種產業類型,是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同類產業中的優勢體現,客觀地說明了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及市場競爭優勢。臺灣地區文化創業產業中強調了“創意生活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即將創意生活中的所有產業集合起來,逐漸形成具有深層次、高服務質量、高品質的產業,客觀地說明了臺灣地區在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中更加關注的是文化產業各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感體現效果,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未來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創意生活產業,主要在于自身的地理環境及社會環境有著獨特的發展優勢。隨著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的日益提升,人們將會重視高品質生活追求,為創意生活產業逐漸成為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主導產業提供了可靠保障。[3]
(二)二者在區域發展方面的差異
雖然當前大陸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的發展速度正在加快,但其中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其中,東部地區相比中部與西部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像北京、上海、廣州等,不僅在國內這類產業發展中競爭優勢明顯,也在國際市場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各大城市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最優的是直轄市,然后是省會城市及地市級。以北京市為例,其作為我國的文化發展中心,在所有支柱產業中,文化創意產業在該地區排名第二位,無論是文創企業、人員數量還是總量規模,北京市的文化創意產業每年創造的利潤價值都在增加。2014年,該產業增加值已經達到了2826.3億元,在北京市的經濟比重占到了13.2%,客觀地體現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良好的發展趨勢。[4]相比大陸,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性并不明顯,而協調性、均衡性正成為該地區文創產業發展特征。臺灣地區文創產業發展中通過對群聚效果利益創造的重點關注,逐漸形成了多元化的創新思維,確保了其文創產業發展的穩定性。與此同時,臺灣地區通過大力支持各地文創園區建設,實現了群聚效應的高效利用,為自身的文創供應鏈形成提供了保障,最終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創新思維。
(三)二者在驅動力方面的差異
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積極影響,大陸文化創意城市的整體競爭水平高,確保了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而臺灣地區文創產業發展中的優勢在于:人才數量充足。在政府宏觀調控、市場主體驅動模式的支持下,大陸文創產業發展速度日益加快,而臺灣地區文創產業發展中以市場驅動為導向,在不同的營銷文化方面取得了眾多成果。像內容商品營銷文化、博物館營銷文化、城市營銷文化、在地文化營銷文化,隸屬于臺灣文創產業方面的重要驅動因素,關系著該地區這類產業整體發展穩定性。[5]
三、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對比分析
(一)二者在文創政策方面的差異性分析
在創意文化產業發展中,臺灣地區通過相關文件的方式,對文創產業定義、內涵、范圍、價值等進行了充分說明,強調了其在創造財富及就業潛力方面的優勢。“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通過出臺文創產業方面的有關規定,對工藝產業、設計產業、流行音樂產業等文創產業發展潛力給予了充分肯定,這對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提出了有關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目標,即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支柱產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應從不同層面上給予這類產業發展更多的保障。在黨的十報告中,強調了加強文化強國建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并對大力推動文化發展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實現進行了說明。這就需要文化建設中能夠為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作出應有的貢獻,并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與此同時,2014年國務院會議中也對文化創意與社會行業的融合問題進行了探討,總理及其他深化改革小組成員給出了指導意見,促使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發展中能夠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結合基本國情,將這類產業發展置于戰略高度層面,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6]
(二)以合作共贏為目的的兩岸文創政策轉變分析
受到區域經濟及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的影響,當前形勢下海峽兩岸在扶持文化創意產業中了一系列的規定,為創意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大陸在各種政策法規的支持下,更加注重全民素質提高,并對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進行了總體的規劃,使得這些產業的發展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大陸對文創產業發展給予了足夠重視,也希望聯合各方力量擴大自身的產業規模,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探索適合大陸地區文化創意產業長期發展的發展道路。同時,臺灣方面通過制定“厚植文化國力”等政策,也給予了文創產業發展更多的支持,促使自身的整體競爭水平得以提升。在此背景下,海峽兩岸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合作共贏為目的,通過采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拓寬文化宣傳渠道、打造高效的文創交流平臺等方式,確保了海峽兩岸文創產業良好的發展形勢,對兩岸未來文化交流活動開展意義重大。[7]
四、結語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深入探討,客觀地說明了文化創意產業對海峽兩岸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有利于我國文化事業發展,全面提高海峽兩岸文化產業的市場綜合競爭力。因此,未來海峽兩岸應找準文化創意產業市場定位方向,把握好其發展契機,并在各種政策的扶持下不斷豐富文化創意產業內容,保持這些產業良好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應提升對文化創意產業時代與信息化時代的認知水平,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健全保障體系,重視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整體規劃建設,真正實現文化創新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瞿群臻,劉巖君.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合作戰略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2(10).
[2]林秀琴.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趨勢、共識與思路[J].東岳論叢,2014(12).
[3]徐晞.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研究———基于民間組織平臺[J].經濟體制改革,2015(4).
[4]楊梅.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協同發展研究[J].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5(4).
[5]宋強.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論壇在浙江舉行創意創業創客[J].臺聲,2015(22).
[6]范夢月.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合作研究[D].南京大學,2013(5).
關鍵詞:近紅外光譜; 血氧飽和度; 自動增益; C8051F020
中圖分類號:TN307-34; TM9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73X(2011)21-0138-03
Design of Non-invasive Oximeter
ZHANG Liang1, TANG Fei2, WANG Xiao-hao2, YANG Tao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Department of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Mecha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measuring principle of non-invasiv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is introduced, that is infrared has different light absorption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hemoglobin oxygen close state in human tissues, and us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to detect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in human tissues. The system adopted single chip C8051F020 as the core, the hardware part and software flowchart of non-invasiv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detector were designed, the controllable digital potentiometer was used to replace traditional feedback resistance to realize automatic gain adjustment, the blood oxygen signal caused b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ffected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through fixed gain was overcame. The system has stable structure, low consumption and low cost, provides continuous effectiv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measurement, which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and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oxygen saturation; auto gain; C8051F020
0 引 言
氧是維持人體組織細胞正常功能、生命活動的基礎。人體的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的能量轉換都是在氧的參與下完成的。所以,實時監護人體組織中氧的代謝及運輸過程,可以間接獲得細胞的代謝狀態,在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有重要的意義[1]。
要了解人體組織中氧的代謝及運輸過程,即掌握動脈血管內的血氧運輸代謝情況,人們通常采用兩種有效實用的方法。第一種方法:直接采集人體動脈血樣進行血氣分析。它包括血液的pH,PO2,PCO2的測定值,還包括經計算求出的血氧飽和度等參數,但這種方法是有創測量,且對血液標本采集有一些限制要求,不能作為實時監護的方法。第二種方法:利用無創血氧測量技術來檢測動脈血氧飽和度[2]。它是利用近紅外光在組織中血紅蛋白氧合狀態不同時具有獨特的光吸收譜特征來檢測組織血氧飽和度。
傳統的無創血氧儀器通過光電檢測傳感器采集透射過血液組織中脈動光強信號,經過固定增益放大和濾波后送入單片機進行數據處理得出血氧飽和度值[3]。本文設計了基于C8051F020單片機配合可控數字電位器實現增益自動調節的無創血氧飽和度測試儀,解決了個體差異對血氧信號的影響,有效地提高了血氧飽和度的精度。
1 檢測原理
無創血氧飽和度的檢測原理是根據Beer-Lambert定律,引出分光光度法進行物質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根據這個理論基礎,由氧合血紅蛋白與還原血紅蛋白對不同波長色光的吸光度不同和血氧飽和度的定義,推導出動脈血管中的血氧飽和度計算公式[4]。
根據朗伯-比爾定律可以得出單色光透過某均勻溶液后透射光強I與溶液諸參數的關系是:
И
I=I0×e-ECD
(1)
И
式中:E表示該溶液對某特定單色光的吸光系數;C表示該溶液的濃度;D表示光透過溶液所經光程長度。
若定義吸光度A為:
И
假如均勻組織為血管,當動脈血脈動時,D將有一個ΔD的改變,此時透射光I也將有一個ΔI的改變,此時吸光度A的改變ΔA為:
ИИ
根據醫學定義,由于含氧血紅蛋白和還原血紅蛋白處于同一血液溶液中,他們的含量之比即為濃度之比,這樣血氧飽和度為:
И
式中:ИΔWЪ次該色光光電信號的交直流成份之比,由以上表達式再根據數學變換,當有兩路光源透射過手指后最終可以推出血氧飽和度的計算表達式為:
И
И
只要測量出色光光電信號的交直流成份之比ИΔW′/ΔW與標準血氧計測量的血氧飽和度,利用最小二乘法二次曲線擬合技術,確定常數A,B,C就可以得到血氧飽和度經驗公式。
2 系統硬件設計
根據血氧飽和度的測量原理,基于C8051F020單片機的血氧飽和度測量儀的組成結構參見圖1。該系統的基本工作過程是由單片機產生的時序控制信號,交替驅動兩個光二極管分時照射手指,將光電接收器輸出的信號通過放大濾波處理后送入單片機進行數據處理并計算出血氧飽和度[5]。
2.1 探頭電路
無創血氧飽和度的探頭是由兩個不同波長(紅光、紅外光)的發光二極管、一個光電接收器組成。探頭部分的電路如圖2所示。C8051F020單片機產生時序控制信號,交替驅動紅光和紅外光二極管作為測量信號。由于紅光和紅外光是分時驅動的,所以測量信號可以共用同一信號通道進行放大和濾波,而不會相互產生干擾[6],避免了雙通道傳輸中由于通道特性不相同而引起的誤差。
圖1 血氧飽和度測量儀系統框圖
圖2 探頭電路
2.2 I/V轉換電路
I/V轉換電路的作用是將光電接收器接收的光電流信號轉換成與透射光強成正比的電壓信號,由于實際檢測的光電流很小,反饋電阻大小取20 MΩ,同時兩端并聯一個小電容形成積分電路,可以進一步減小輸入電流噪聲。實際電路如圖3所示。另外由于光電流很小,容易受外界干擾,所使用的運算放大器必須具有高輸入電阻、低的偏執電流和低的電壓噪聲,ADI公司出品的AD795能滿足上述要求,實現電流到電壓的精確轉換。
圖3 I/V轉換電路
2.3 濾波電路
由AD795送出的血氧信號通常帶有不同程度的高頻干擾,需要進行低通濾波進一步濾出檢測過程中產生的高頻噪聲。考慮到使用二階濾波電路結構簡單,并且具有良好的頻率特性,因此采用了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7]進行低通濾波,該濾波電路的截止頻率為23 Hz。其電路如圖4所示。信號通過該濾波器后,能有效地提高信噪比,抑制噪聲。
2.4 自動增益電路
信號經過濾波以后,進入自動增益環節。自動增益電路由同向比例放大電路構成,其電路如圖5所示,與固定增益放大不同的是:在運放的反向端和輸入端跨接的不是普通電阻,而是通過總線控制的數字電位器X9241,每片X9241內置四個電位器[8],每個電位器由64個電阻串聯而成,通過數字接口控制電阻觸點的開關實現滑動端的滑動,從而改變了反饋電阻的阻值,實現了反饋電阻64級可調。該環節克服了個體差異造成的血氧信號只通過固定放大倍數后影響了測量精度的缺點,實現了了增益自動調節的目的。
圖4 二階低通濾波電路
圖5 自動增益電路
3 系統軟件設計
血氧檢測模塊軟件包括A/D采樣和數據濾波、自動增益調節、血氧飽和度計算,其流程圖如圖6所示。定時器每隔10 ms產生一次中斷控制發光二極管分時發光,然后對光信號進行A/D采樣和數據處理,只要能測量出光電信號的交直流成份之比[9],就能計算出血氧飽和度。
圖6 系統主程序流程圖
4 實驗結果
為了檢驗所設計的無創血氧飽和度有效性,用該儀器與國際著名的BCI脈搏血氧監護儀對20名實驗人群進行了血氧飽和度的對比檢測,圖7給出線性擬合曲
線。 這一對比實驗結果表明: 血氧值在94%~99%的
范圍內,相關系數為0.989 5,說明兩者測試結果基本相同,本檢測儀器能夠準確反映血氧飽和度結果。
圖7 BCI與本樣機對比實驗結果
5 結 論
血氧飽和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命體征指標,在臨床監護和搶救危重病人時具有重要參考作用[10]。本文研制的血氧飽和度測量系統是基于C8051F020芯片,有效利用血紅蛋白對紅光與紅外光的吸收特性,并通過自動增益控制解決了個體差異對測量信號的影響,實現了對人體無創、實時監測功能。該系統結構穩定、功耗小、成本低,為臨床測量提供連續有效的監測信息,適用于臨床測量與研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黃嵐,田豐華,丁海曙,等.用近紅外光譜對組織氧測量方法的研究[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3,22(5):379-383.
[2]騰軼超,丁海曙,田豐華,等.用近紅外光譜檢測人體組織氧含量[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6):847-851.
[3]劉光達,郭維,朱平,等.基于容積波分析的血氧飽和度測量系統[J].激光與紅外,2009,39(2):169-172.
[4]馮奇.基于MSP430超低功耗處理器的監護儀脈搏血氧模塊[J].中國儀器儀表,2006(3):78-81.
[5]王燕,張松,楊益民.基于容積血流脈搏波的心血管血流參數監護模塊的研制[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06,25(2):148-150.
[6]李文耀,王博亮,戴君偉.基于PIC單片機的脈搏血氧測量儀的研制[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4(4):507-510.
[7]李曉鵬,宋愛國.脈搏血氧飽和度遠程實時監護系統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10,23(6):772-776.
[8]沙占友.數字電位器設計原理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9]嚴新忠,楊靜,郭略.人體血氧飽和度監測方法的研究[J].醫療設備,2005,18(12):1-4.
[10]陳春曉,劉建業.智能化無創血氧飽和度檢測系統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2,34(4):372-376.
一、聯系實際,開創檔案管理的新途徑
(一)自行設計與開發
“影像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2年建區,2006年以前的影像資料都是紙質版的,很多記錄城鄉面貌、自然地貌、居民生活、民俗文化、文物古跡、著名人物和重大活動等影像資料面臨著搶救,而且許多的資料還分散在各個部門及個人等處,為了使影像資料能有一個系統,完整的平臺,檔案館人員配合正在建設的數字化檔案館工作,自行設計建立了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影像數字化管理系統,廣泛收集圖片,并且進行數字化。全區各部門、鎮,街等對產生的影像及時上傳,由檔案館管理人員審核后入庫。有局域網的可以根據需要按圖片、視頻的分類多機瀏覽查看。其中圖片資料分為3級:縮略、中圖、詳圖??s圖用于檢索,中圖用于查看,詳圖用于打印、印刷等。視頻詳情頁面可以在線播放。系統利用數據備份機制,確保所有影像資料更加安全可靠此。此項工作已經系統化、常態化。
1、系統及時挽救了歷史資料2011年始,檔案館了解到大量記錄了建區以來全區上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歷史圖片和視頻資料由于保存條件的限制,大部分紙質照片已不同程度受損,出現吸潮、粘結、褪色、變黃等現象,有些底片已無法沖洗。很多資料已屬孤本,隨著時間推移,損壞程度將加大,加工整理將更加困難。搶救工作必須爭分奪秒,如果貽誤時機,將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檔案館未雨綢繆,做足準備,在其他部門單位的配合的幫助下,收集和征集紙質圖片5萬余張及錄相2000多分鐘。通過數字化及時上傳影像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搶救性地保護了區歷史資料,使影像檔案得以“傳承”。
2、系統開創了新的存儲模式此項管理系統是檔案館自行設計并聯合力豐電腦有限公司開發的一套高性能支撐系統。檔案館對建區以來的產生的紙質圖片及底版片進行了掃描,并對掃描后的圖片和2006年后電子版圖片,進行了精心刪選,并分類處理。按照安全、科學和適用的原則,建立起了完善的影像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了影像資料統一管理。
3、系統具有先進性與服務性2012年3月,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影像數字化管理系統在區管委內部局域網正式啟動運行,通過方便快捷的檔案信息網絡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通過該系統,根據權限,用戶既可便捷準確地組合查詢現存圖片和視頻,也可根據需要多機瀏覽查看,為廣大干部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準確地資料查詢服務。
(二)影像檔案數字化系統的業務流程
影像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實施離不開系統的構建,檔案館人員針對本地區影像分布情況,結合實際自行設計,并通過專業影像檔案數字化管理軟件,將所有影像資料集中管理,采用數據庫的方式,對于每個影像文件賦予屬性,按照部門、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其他特定說明,通過組合查詢,快速、精確地定位到需要查找的資料。
1、高性能支撐系統。系統處理流程:數據采集數據錄入數據審核信息管理數據備份信息安全信息服務。①通過連接磁盤陣列,提高系統的存儲容量。磁盤陣列具有可擴展性,可在線擴容。②系統具有高可靠性。采用的磁盤陣列產品在結構及硬件組成上全冗余設計,不存在單點故障。③系統應具有很好的性能。系統升級不必停機,可在線升級。系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不同廠家產品之間能夠互聯。存儲產品采用基于瀏覽器的圖形管理界面,維護簡單。
2、開放局域網,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按照安全、科學和適用的原則,分步驟建立完善的內部局域網,積極參與政府上網工程,通過方便快捷的檔案信息網絡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密切檔案館與機關各部門、鎮辦及社會的聯系,使檔案局域網成為我區宣傳檔案工作、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
3、資料上傳。檔案館對各部門上傳到系統的影像資料會檢查、審核,然后入庫,入庫后的影像資料,除檔案管理人員外,其他任何人都無權做改動。
4、權限(瀏覽)的分配。系統可分別定義用戶權限,一般情況下用戶分三大類,即系統管理用戶、領導級用戶和部門級用戶及瀏覽級用戶。系統管理用戶(檔案館人員)負責系統整體數據備份,日常維護,系統模塊設置、用戶定義及用戶權限設置等;領導級用戶(工委、管委領導)可以對影像檔案隨時瀏覽、下載、打印等;部門級用戶只能負責本單位影像的錄入、統計、檢索,每個部門分配兩個帳戶,其中一個帳戶固定專人的操作,負責自己部門社會記憶工程圖片及與業務有關的影像的上傳,修改等,并可以實時下載、打印等功能,另外一個帳戶設為開放級帳戶,可以實時瀏覽與本單位有關的影像資料,及查詢已經開放的影像檔案信息,但不能進行下載、打印、修改和刪除等。無論是哪類用戶,在訪問系統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嚴格的身份認證技術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查詢端為查詢用戶提供方便直觀的WEB查詢界面,查詢用戶根據管理員分配的權限進行操作。系統將自動記憶查詢日志。
5、制定數字化管理規章制度。根據數字檔案特點,制定特定的、完整的、符合實際需要的管理規章制度。包括硬件的安全管理,也包括軟件的安全管理。硬件方面,應嚴把信息存儲載體質量關,提高電子文件載體的保存壽命,為電子文件的長期保存打好基礎。軟件方面,應采用多級權限和密碼管理等各種安全控制方法,有效地保證系統的保密性,使系統以及系統內的數據不被非法訪問、修改和破壞。如果個別的檔案室需要數據服務器特別指定用戶,可以采用防火墻用戶認證及用戶規則來限制,這樣除了經過已認證的用戶外,所有本局域網以外的用戶在訪問內部網絡時都需要通過防火墻進行過濾和篩選,具體使用時可以通過對客戶端IP地址或者網卡的MAC地址進行判斷和識別,以及通過對可疑數據包的檢測進行過濾,以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
二、創新思路,推進社會記憶工程建設
(一)強化措施,全面啟動社會記憶工程。
一是提早組織實施。2006年,在城中村改造和新農村建設伊始,為真實、完整地記錄我區農村向城市、農民向市民、村莊向社區的轉變歷程,根據上級要求,研究出臺了《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鄉記憶工程實施意見》,先期實施城鄉記憶工程。組織宣傳、建設、市政等相關部門和各鎮、街道辦事處按責任分工,廣泛征集、挖掘、拍攝、整理即將逝去或已經逝去的村容地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風民俗、廠礦企業等方面的圖片影像資料,初步建立了反映城鄉舊貌新影的“資料信息庫”。二是擴大覆蓋范圍。2008年,按照省、市統一部署,我們全面啟動社會記憶工程,將中心區內標志性建筑、生活小區、學校、道路、人文景觀、重點企業、工業園區以及各鎮、街道辦事處所轄各村居村容村貌、自然風光、歷史古跡、村委辦公場所、村務政務公開欄、文化大院、舊村改造和社會活動等全部納入“社會記憶工程”覆蓋范圍,共分為中心區全貌、城鄉全貌和社會活動3大類、47項,進一步擴大了社會記憶工程覆蓋面。三是創新工作思路。許多珍貴歷史資料往往藏于民間,必須沉下身子,深入基層挖掘。因此,我們積極創新思路措施,安排人員分期、分批跟蹤調度全區41個責任單位開展工作,定期聯合鎮辦進村入戶,實地了解村居特色風物人情和歷史古跡,街頭巷尾搜集有保存價值的物件資料,想方設法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取得了明顯成效。如:聯合建設部門搜集整理了建區以來城市拆遷改造的照片底版、城中村拆遷改造舊景全貌、施工過程和改造后景象照片;聯合各鎮、辦事處匯總整理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前后對比照片,都具有較好的存史價值。
(二)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社會記憶工程
一是全面收集重大活動。重大活動檔案是檔案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價值更是不可低估。將重大活動檔案資料收集歸檔工作納入社會記憶工程范疇,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對全區性重大活動,明確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及時形成完備檔案,安排專人整理。檔案館加強與活動承辦單位溝通對接,及時掌握重大活動進展情況,搞好組織協調和督促落實。二是跟蹤記錄重點工程。近年來,相繼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加快發展、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這批重點工程承載著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具有很高的社會記憶價值。將其作為社會記憶工程的重要內容,責成相關部門全程跟蹤,系統記錄了城中村改造、新農村建設、教育事業發展、城建重點工程進展、重點項目推進和工業園區建設進程,保留了重要的檔案資料。三是深入挖掘珍貴人文資料。充分發揮社會記憶對歷史負責、承前啟后的作用,把搶救民間藝術、民俗文化和文物古跡作為“社會記憶工程”的重中之重,深入挖掘民俗藝術,真實保留歷史印記。先后對工委管委表彰的兩批特色藝術之村和17名民間藝術名人作品以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東村籃子燈舞、歷史遺跡百尺所村舊炮臺等圖片影像資料進行收集歸檔,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遺產。
三、影像檔案數字化系統與社會記憶工程建設相互支撐成為檔案發展的新突破
“創客教育”進入國家層面的教育發展規劃
創客教育的興起,源自于全球的創客運動熱潮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也符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現實需要。
2015年1月4日,總理考察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盛贊“創客”充分展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迅速引發了全國性建設創客空間的熱情。在創客運動席卷全球的影響下,創客教育融合互聯網技術,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創新教育變革新潮。創客運動作為一項人人可以參與、鼓勵將創意變成行動的創新活動,以融合、開放、實踐、分享等為顯著特點。創客與教育的結合,將學生帶入“創客”式學習的新時代。
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企業事務部教育事務總監朱文利表示:“如果學生在一個很自主、很開放的空間里學習和創造,加上技術支撐和老師支持,他可以充分發揮創意。這樣的環境還能更好地激發他的興趣,培養他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此外,這個過程也培養他的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p>
一些創客教育先行地區和學校也紛紛行動。浙江省溫州市教育局在2015年底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中小學創客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小學校實現創客教育“五個一”工程,即每校開出一門創客課程、建設一個創客空間、聘任一位創客指導師、每年組織一次創客教育活動和每生每年完成一個創客作品;提出到2016年溫州各縣(市、區)校園創客空間建有率達到20%,按照每年20%遞增,到2020年實現全覆蓋。深圳市提出了3年內,所有公辦學校都建有至少一個創客工作室,對每個工作室每年資助30萬元。
2016年1月20日,由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倡議,全市首批30個學校(單位)自發組成的重慶市青少年創客教育聯盟宣布成立。
4月15日,中國創客教育聯盟成立,成為不斷升溫的創客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6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由“創客運動”引發的“創客教育”熱潮,正式進入國家層面的教育發展規劃。
走入實踐的創客教育需要注意什么
“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于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2016年2月22日,中國電子學會創客教育專家委員會經過眾籌式的討論,得出了相對權威的定義。
隨著創客教育的迅速流行,有些學校紛紛創建創客空間。創客空間的創建需要一定活動場所、設備配置、課程設置以及師資隊伍,前面兩項條件可以通過資金的投入迅速解決,課程設置與師資隊伍培養則需要長期踏實的行動。
浙江溫州中學資深創客教師謝作如認為,中小學應當鼓勵以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為核心,匯聚科學、藝術、數學等學科教師以及校外專家組成指導團隊,對學校創客活動進行全面指導。從全國層面看,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尚缺乏課程,校本課程、地方課程又沒有找到合適的有價值的內容,創客教育剛好可以彌補這一尷尬的局面。
只要各地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領導認識到創客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學生的普惠教育,建創客空間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特色教育,而是填補了傳統教育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缺失,那么創客教育的發展后勁將是迅猛的。
互聯網+創客教育,連接未來與創造教育新生態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brand service concep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library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aking Ningxia Library as the obje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brand service experience of Ningxia Library from 8 aspect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brand service concept.
關鍵詞: 圖書館;品牌;服務理念
Key words: library;brand;service concept
中圖分類號:G2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8-0164-02
1 品牌的內涵
品牌一詞最初始于19世紀,經過兩個世紀的不斷豐富,品牌的定義已經日臻完善。被譽為“現代市場營銷學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教授給出了品牌的一般性定義,即品牌是能夠為品牌所有者帶來增值、產生溢價的一種具有無形性的資產,品牌以其具有的在名稱、術語、象征、標志或者外觀設計及其組合等方面異于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或勞務作為載體,品牌以來自于品牌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形成的關于品牌載體的良好認知和忠誠態度作為增值、溢價的源泉。城市營銷學家蘭曉華從戰略開發的角度給出了品牌的定義,即品牌是通過名稱、術語、象征、標志或者外觀設計及其組合等要素及一系列市場運營活動而表現出來的最終結果所形成的一種形象認知度和品質認知度,以及因此而表現出來的客戶忠誠度,其本質上是一種無形資產。圖書館作為非營利性機構,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存在差別,但是在建立與讀者的關系、創造圖書館在讀者心中的品牌形象是相同的。
2 圖書館品牌服務建設的作用
圖書館品牌服務是企業品牌服務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拓展和延伸,即圖書館能夠通過其所具有的獨特性質、館藏資源、信息產品以及特色服務等方面在圖書館行業中形成區分于其他圖書館的差別優勢,這種差別優勢便是圖書館服務品牌,其目的在于突出圖書館服務的辦館特色。圖書館品牌服務建設具有增強讀者認知、提高圖書館影響力以及促進圖書館發展等作用。
2.1 增強讀者品牌服務認知 讀者是圖書館能夠存在和發展的源動力,讀者對圖書館品牌服務產生的整體感覺即品牌認知,品牌服務認知有助于減少讀者在選擇圖書館過程中所需要耗費的時間與精力。圖書館若能夠以當地文獻資源布局情況為依據,充分分析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于圖書館的需求,注重館藏的數字化建設,搭建基于網絡平臺的數據庫,實現館藏資源傳播信息化,構建起多層次、多載體、智能化、信息化的館藏體系,就能夠滿足廣大讀者不同層次的學習和閱讀需求,能夠增強讀者的品牌服務認知,從而吸引更多的讀者。
2.2 提高圖書館影響力 圖書館品牌服務是一種無形資產,與一般的資產一樣均具備價值增值屬性,圖書館進行品牌服務建設,形成獨特的品牌文化,能夠提高圖書館在當地的影響力,能夠獲得廣大讀者的認可,增強對讀者的吸引力,從而提高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的利用率,最終實現圖書館社會地位的提高。
2.3 促進圖書館發展 圖書館品牌服務的促進發展作用主要體現在品牌服務對于讀者的吸引上。圖書館加強品牌服務建設,服務人員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突破傳統的以滿足讀者書刊借閱為主線的服務,注重滿足讀者的信息化需求,努力開展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竭其所能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提高品牌服務蘊含的價值,滿足讀者對于服務的心理期待。從而使圖書館在群眾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實現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3 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分析
寧夏圖書館是一所具有60多年歷史沿革的綜合性研究性圖書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寧夏圖書館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品牌服務,分別是開辦塞上人文論壇、強化期刊建設、設立數字化體驗區、收錄回族伊斯蘭教文獻、注重地方文獻服務、舉辦“跨越時空的文明”專題活動以及舉辦《社區生活》報。
3.1 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之塞上人文論壇 塞上人文論壇作為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之一,始于2006年,歷時7年已經舉辦過66期講座。塞上人文論壇兼顧知識性、學術性、人文性以及公益性,內容豐富多彩,形式便捷靈活。塞上人文論壇曾邀請著名專家毛佩琦教授講解明朝歷史,在鉤沉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對于明朝的歷史迷云發表了獨到的見解,滿足了讀者對于追尋歷史、探求歷史的需求;曾邀請著名學者王余光教授主講“閱讀與經典同行”公益講座,為讀者了解經典、選擇傳統經典、閱讀傳統經典提供了指引;曾邀請青年學者唐榮堯主講“像熟悉我們的身體一樣熟悉我們的山河——寧夏人文地理”講座,為讀者展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風土人情、地域民俗。塞上人文論壇也曾走進高校校園,由霍維洮教授主講“人文與人生”主題講座,講座對于快樂豐富的人生、大學生對社會對人生應有的認識和思考做出了闡述,對于當代大學生良好人文基礎的建立、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形成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3.2 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之期刊建設 寧夏圖書館于1979年創辦《圖書館管理與實踐》,經過34年的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當代圖書館人”、“綜合評述”、“信息學·文獻學”、“學術探討”、“工作研究”、“業務知識講座”、“海外鏈接”、“圖書館數字化技術平臺”等眾多板塊的在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期刊,自1992年以來連續6次被評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評為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秷D書館管理與實踐》的編委堅持銳意改革、矢志進取,始終把反映圖書館業界的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學術前沿作為本職,以提高深化圖書館管理理論、促進圖書館管理實踐為宗旨,樹立起了求實務實、嚴謹質樸的良好形象,成為寧夏圖書館的品牌服務之一。
3.3 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之數字圖書館數字化體驗區 信息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的紙質閱讀時代,需要與時俱進,融合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推進數字化建設。寧夏圖書館是在行業內較早進行數字化建設的圖書館之一,并將數字圖書館、數字化體驗區作為圖書館品牌服務建設的重要內容。寧夏圖書館投入經費,加強數字化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采用先進的集成管理系統,升級了圖書館的主服務器。同時,寧夏圖書館對館員進行了計算機知識的培訓,使館員能夠熟練的進行各種數據庫查詢、檢索書目系統操作。在此基礎上,寧夏圖書館免費開放“外網”登錄,建立個人自助數字圖書館和手機圖書館,實現圖書館的365天24小時全天候開放,讀者可以采用PC登錄和手機登錄等多種方式進行網上閱讀。在圖書館內,建立了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特色資源數據庫、聲視頻庫等數字化體驗區。為讀者提供了全方位數字化服務,解除了時間空間上對于讀者閱讀的束縛。
3.4 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之回族伊斯蘭教文獻 寧夏圖書館依托獨特的人文優勢,將回族伊斯蘭教文獻作為品牌服務之一,對于回族伊斯蘭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寧夏圖書館十分重視回族伊斯蘭教文獻的收集和整理,寧夏圖書館組織編纂的《寧夏地方文獻暨回族伊斯蘭教文獻導藏書目(一)》是目前全國正式出版圖書中關于寧夏及回族伊斯蘭教文獻收錄最為完備的書目,而且書目之中有80%圖書藏于寧夏圖書館中。寧夏圖書館組織編纂的《(道光)隆德縣續志(光緒)寧靈廳志草(點校注疏本)》是對流失海外的兩部寧夏古方志孤本以復制品身份重回寧夏故里的點校注疏成果。與此同時,由寧夏圖書館牽頭開展題為“全國回族文獻資源保障性存取體系建設”的課題研究,創建寧夏圖書館“回伊文獻、西夏文獻專藏書庫及專題檢索室”,積極探索建立中國回族文獻保障性存取體系,努力實現回族伊斯蘭教文獻“藏用一體化”,為回族伊斯蘭教的研究與傳播做出了貢獻。
3.5 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之地方文獻服務 寧夏圖書館將地方文獻服務作為寧夏圖書館社會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文獻是寧夏圖書館館藏文獻中能夠最為準確反映寧夏的社會、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等各方面情況的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文獻,體現著寧夏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歷史淵源,是寧夏地方遺產的重要內容。寧夏圖書館充分意識到地方文獻服務對于促進地方經濟、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性,將地方文獻服務作為圖書館的品牌服務之一。通過加大宣傳,增強了寧夏各級領導、社會團體以及市民對于地方文獻的意識,提高了其參與地方史志保存、服務地方建設的熱情;通過教育培訓,促進寧夏圖書館全體館員認識到地方文獻服務的重要性,增強全體館員在地方文獻征集、整理、開發等環節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縱向合作、橫向協作、聯合等多種形式,與寧夏其他圖書館、史志館、檔案館、博物館等部門合作,拓寬了寧夏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收藏渠道,為在地方文獻服務方面打造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6 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之“跨越時空的文明”專題活動 “跨越時空的文明”——三十集大型電視專題系列片作為寧夏圖書館的品牌服務之一,該專題系列片展現華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光大民族精神,開創時代輝煌。整個專題系列片分為歷史、民族和疆域、思想、典制文化、軍事、記錄文化、科技和實業、文化藝術以及中外交流9個篇章。該專題系列片從上古春秋開始,直到中國的近代,將中華民族的五千年輝煌歷史進行重新梳理,選取歷史畫卷中最為經典的史實,采取圖文并茂的解說方式,從尊重歷史、敬畏歷史的角度出發向讀者展示民族文化的燦爛瑰寶,使讀者從不同的類別對于民族的燦爛文化有了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在普及歷史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讀者的民族榮譽感和使命感。
3.7 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之《社區生活》報 《社區生活》報于2009年創刊,經過4年的完善和發展,目前已成規模,已經成為寧夏圖書館品牌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寧夏圖書館通過在寫字樓、社區、商場、企事業單位等公共場所投放《社區生活》報,供廣大市民免費取閱,《社區生活》報以其廣泛的覆蓋率、每月4期的更新速度為市民普及圖書館知識開辟了有效渠道,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方式使市民對寧夏圖書館“普遍、均等、惠及全民”辦館宗旨以及寧夏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寧夏圖書館通過《社區生活》報開辦的“政務動態”、“逸聞趣事”、“報刊文摘”、“繪畫書法”、“天下讀客”等多個板塊,滿足了市民對于知識信息的需求,為讀者購書、讀書提供了簡潔方便的渠道。寧夏圖書館通過《社區生活》為開展全民閱讀提供了重要平臺,為推進全民閱讀營造了良好氣氛,為實現全民閱讀、滿足市民閱讀需求提供了指南。同時《社區生活》報的成功創辦也使寧夏圖書館的形象深入市民人心,在惠民、利民的同時提高了寧夏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4 結語
寧夏圖書館能夠依托其所在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注重數字化建設,推進全民閱讀,著力打造品牌服務,并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圖書館作為知識儲備、知識傳播、知識共享的重要平臺,應順應信息化發展潮流,以滿足讀者不同需求為目標,善于發掘自身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勇于推陳出新,強化品牌服務意識,塑造品牌服務理念,從而實現圖書館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交兵.圖書館品牌服務建設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1(32):297.
首先感謝這個時代,特別是感謝中關村這個地方,讓一群有想法的人,一群愿望創造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人,有了很好的機會和環境。1994年,我開始正式創業,就是在海淀。當時我們創業主要做一件事,就是圍繞企業,做企業形象設計和咨詢服務幾個方面。我們的創業歷程可以分成四個階段,正好也折射了20年來中國市場化經濟發展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1994年到1999年,這個階段我們主要一個創業內容就是提出了數字化企業形象的概念,那個時候中國開始邁出了數字化進程的腳步,我們提出這樣的概念,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媒體,每個企業員工都是企業品牌的股東,創建品牌靠交流。
1999年底,我們開始為北京的申奧做文化設計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要把北京怎么向世界(精準對象是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展示。通過這件事我們的體會是:文化將在我們的市場經濟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這是1994年到1999年創業的過程。
1999年到2004年,我們進一步沿著這條道路往前走,中間也經歷很多波折,主要過程和中關村有關。在2002年的時候,為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規劃,為了尋求創新和突破,我們建議從文化建設入手去改變人們對豐臺的認知,從而使得這個地方能夠形成比較好的創業氛圍。十年前的豐臺和今天是不一樣的,那時候豐臺對北京來講很偏遠。我們給豐臺園文化建設工程提出了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其實和我們今天所說的創意、創業、創新是有關的:文化定位是北京的門戶,文化的起點,智慧型企業的家園,后來大家知道“總部基地”這個概念就是在這樣一個文化研究中產生的。到2004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提出“創意中國行動”,在北京第七屆科博會會場上率先亮出“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口號。
2004年到2009年這一段時間,我們就把比較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和一些文化創意產業的園區,還有北京市的項目合作,這是第三個階段。
現在這個階段,就是第四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重心圍繞一件事思考,如何在創意、創業、創新這個環節里邊解決“制度創新”的問題,因為我們覺得這是根本問題。今天是2014年7月25號,也是發生日120周年紀念日,當時決定兩國命運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說技術不如人,有人也在分析,實際上是體制的問題,當然也有從文化的角度,我們認為其實技術文化和制度都有關系。我們覺得創意經濟也好,創意產業也好,核心根本的問題是制度創新的問題。
當年我們提出“創意中國”的時候,很多人說你們創意中國,誰授權給你們呢?沒人授權,這件事還需要授權嗎?2013年的時候有一個“創意英國”,創意英國運動提出口號叫做“創意英國從中國開始”。我為什么上來就感謝這個時代呢?其實是我們真的有很多自由的空間,我們選擇一些喜歡干的事情。
新的市場機制:創交所
“創意中國”有什么成果呢?我希望能夠建立一種新的市場機制。創意也好,創業也好,所有的問題最后要歸結為市場經濟,創意和產業結合合起來,創業才能夠形成一個整體。
我們今天的市場經濟是產權市場經濟,我們有物權的產權,也有股票的產權,也有知識的產權,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沒有產權確定,我們就很難交易,也無法形成今天的市場經濟,但是單純的僅僅靠產權市場經濟的邏輯并不能解釋基于互聯網時代共享、分享和許許多多經濟行為。如果說萬維網是產權經濟的話,我們今天都要上稅,但是它的發明人放棄了知識產權,他說我發明這樣一個系統就是想讓人類能夠更好的協同創意和創新,這就是我的目的,所以我不去擁有他的知識產權。
我們很難用產權經濟完全解釋這樣的行為,我相信未來中關村這個地方,如果去探討中國創意創業和創新的話,可能也需要從我們要建立一個什么樣的邏輯入手?所以我們提出用創權市場經濟超越產權市場經濟。簡單來說,創權市場經濟強調的是存在,而產權市場經濟強調的是戰略。創權市場經濟強調這樣一個觀點,叫做你的還是你的,多的還有你的,出你出得起的。
我們接下來的創業計劃是什么呢?人類交易場所實際上都是在咖啡館誕生的,倫敦交易所最初誕生于一個叫喬納森咖啡館,紐約的交易所誕生于龐蒂咖啡館。今天能不能一起做一個創業計劃呢?我們在這家咖啡館也誕生點什么東西呢?我覺得創業就得敢想,所以我想在2014年7月25號的今天,在中關村一起創辦人類第一個叫創權交易所。有了創意合作社,讓每一個合作社成員自己的項目、計劃、想法、愿景、能力、技術都可以到創交所上市。
以下是活動現場觀察團對蘇彤的提問:
創交所是一個游戲場所
觀察團:蘇總這個提法很好,把創意作為交易所,但是這里邊從交易來講,這四種標的物對應現有市場的話,用一個交易所交易不同類型的東西,將來規則怎么樣定呢?
蘇彤:一看您就是專家,我們怎么樣處理這個問題呢?新三板看成是產權交易所,它是我們的退出機制,換句話說我們在創交所把那些符合新三板要求標定資產或者企業推送給他,創交所實際上狀態要界定它的交易是一個廣義的交易,比如今天大家在咖啡館里聊天,這就是我們創交所最重要的交易形式,就是談話,因為在和不同人談話產生一些新的交集,通過交流激發出。創交所全稱是創意期權交易場所,對于法律界定我們其實可以變得非常輕松,看作是一個游戲場所,好比是演練或者是游戲,不把它看作由證監會下文和由國家法律提供那些邊界的行為,我們就可以把它看作是類似于集體學習、頭腦風暴、創意規劃的過程。創交所在做什么呢?就是把那些有可能成為偉大企業最初的基因通過創權交易所的機制盡快低概率事件變成高概率事件,馬云遇到孫正義變成高概率事件,這是創交所邏輯起點。
觀察團:這個設想非常好,可以說有很強的公益心態,同時也超出了已有邏輯的框架,因為各種生態系統都在匯集,形成它一些生長的態勢,我想聽您談一些未來的一些想法?
蘇彤:之所以今天能夠來說這件事,我的確是有備而來,我們用了五年的時間設計這件事。而且這個設計的起點就是價值悖論,一個想法作為一個經濟品的時候面對一個悖論,這個想法是稀缺的才有經濟價值,也就是說這個想法必須是你獨創的,但是當你要證明它是獨創的時候必須說出來,我得表達出來這是我獨創的,一旦說出來我的稀缺性會受到損失。因為產權必須要明確,確權你的還是我的,我的就是我的,所以對于有形物生產的交換,產權市場經濟完全行得通,而且很有效果。但是對于非有形物的交換,就難以做到這一點。
關于具體的操作上其實是很簡單的,甚至于都不需要第三方智慧保險箱的認證,其實這個保險箱也是一個相對制度,它也是第三方相對的制度。外部條件如果不具備,就需要等待,但是今天的的確確具備了這個條件,我們有相應的一系列的比較明確的發起協議都起草完了,公司章程都起草好了,而且誰是哪個股權的認購方我都根據我掌握的資料,我把公司都寫進去了。
馬云、馬化騰是我的部門經理
觀察團:如今做創交所是最好的時機嗎?
蘇彤:我們現在的時代,移動互聯網讓個體和個體的連接已經可以說是空前聚合,如果我們改變一下經濟思維,從物以類聚邏輯前提變成人以群分的邏輯前提,回到人丁興旺財源滾滾這樣認識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的優勢顯現出來了。我們以前把自己的人口變成低素質人口、低勞動力當做我們的優勢,我認為那叫比較的優勢,因為這樣的比較優勢一定會失去。
我的心態是,馬云、馬化騰都是我的部門經理,我不需要自己搞一個產品讓4億人口連接起來,他搞完了,我使用這個部門就好了,QQ我把他看成是我的部門,我這么想對他沒有任何的損害,當有這么多外部條件可以為我所用的時候,這個問題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制度設計,人才的連接,關鍵是利益安排機制和治理結構,但是這個也不難了,為什么呢?我們遵從自然的法則,是自組織,不能用一個強硬的組織監督監控,我們要能創意生產,這也是我們合伙人約翰霍金斯先生書就叫《創意生態》,讓思考在這里成為真正的職業,這是激勵我們做這件事情很重要的原因。他在這本書里所表達的是,回到對人的關注,實際上就是你說的問題,這本書里邊都在講,2012年之后我認為就不是問題了。2012年之前就是問題,我們組織一次會議都很麻煩,專門有人打電話,現在QQ和微信群一發消息該組織起來了,以前老搞組織,搞這件事不組織又不行,很麻煩,現在就簡單了?,F在是好的機會,我們可以做出這樣行動。
創交所是大規模協同創新
觀察團:創交所模式如何植入到中關村以外的園區?
蘇彤:創交所模式植入到園區,這是我們現在最關心的東西。我們發現有這么一個問題,所有園區硬件建設都不錯,但是園區的軟件建設環境怎么樣呢?進一步追問,這個環境建設,軟件建設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樣的生態,什么樣的環境,是什么操作系統?不能說搞好軟件就完了,我們就想把他追問下去。所謂的創交所或者創權市場交易系統,其實就是能夠讓一個園區具有活力操作系統和聯盟,第一得有一個操作系統,第二得也一個動力芯片,如果把動力芯片和操作系統搞好了,硬件都不重要了,最后就是操作系統最厲害,英特爾和Windows的發展本身就證明這一點。操作系統就是現在所說的創權的操作系統,讓那些想法,讓各種各樣的主意能夠在園區當中涌現出來,同時環境一定要用設計出一種獨特的Google辦公是那個范兒,這就是這個時代必有選擇。
我們的口號是這樣的,關于創交所,把創交所3.0說明書放進去,分了七個方面,七個字:人、地、物、貨、財、事、信,地是指場所,創業者的場所我們叫O@O,就是所謂線下,我認為未來這將是趨勢,未來這樣一個主流,創交所以后就可以這樣玩,基于互聯網開若干不同場景下面對面窗口對話,同時在互聯網上,在線上進行傳遞,極大的提高速度和效益,用后臺的設計加投資的決策機制,快速從中篩選出好的,強強嫁接基因的種子,快速對它進行下一輪,推送到價值鏈下一個環節,這個行為完全可以成為大規模協同創新行為,就是基于互聯網顛覆性的東西是可以的。
政府可以鼓勵試錯性的工作
觀察團:企業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政府起到怎樣的作用?
蘇彤:我覺得2014年以來我們中央政府、國務院層面所發出的聲音是專業的聲音,為什么呢?我有幾個例子,2014年1月22號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明確講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做出了部署,包括科技財政的安排,3月14號公布第一個文化創意設計服務相關融合國務院政策,隨后一系列相關的政策,所以今年之所以能夠把創交所拿出來,我現在所有的叫做政策依據,政府的出臺我就用這份文件,就是文化創意設計服務相關行業融合。
政府用自己的資信資本做事,不是用錢,由政府來支持創權交易的發展,政府把創權交易這件事立成正式的事,讓他們市場說得算,包括創交所這件事也是市場說得算,最后活下去就是好的,活不下去你就完成你的使命。
政府真的可以鼓勵試錯性的工作,這一點就是硅谷之所以成為硅谷的根本原因。硅谷如果沒有美國政府強力為樣品端或試錯端大手筆買單的話,沒有今天的硅谷,是市政府創造巨大的需求,硅谷的發展不僅僅是硅谷精神,真的由美國政府買單。所以政府為結果買單,而不是在前端去扶持?,F在我們對政府的建議是什么呢?一定是要給創意組織一個買單機制,不是由政府直接買單,而是為創意組織一個買單機制,政府可以扮演讓社會的投資社會的資源向創意創新這個方向流動的角色,,這些都具有普世性,可以推廣到許多的地方政府。
對文化本身的定義是最核心的
觀察團:創意產品主意的量化,創交所是不是相當于點子交換所,誰點子出得好,有人就買單,然后這個點子的量化,出得價格,這個量化機制有沒有呢?
蘇彤:創意這個詞我們中國容易把它和主意連起來,Idea是主意,而不是創意,創意和主意要分開,創權交易所有主意的交易,有好主意的交易,有好設計的交易,還有好投資本身的交易和好生意的交易。
4月中旬,在魅族新品手機的會、北京飛往長沙的航班、《我是歌手》總決賽彩排現場,《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下稱《21CBR》)記者三次碰到胡海泉,并在零散碎片的時間內完成采訪。“很抱歉,現在不光要商演,還要看項目什么的,很難有一整塊的時間拿出來。”胡海泉說。
在胡海泉看來,不同的身份可以讓他從不同的維度去思考音樂,以往單純定位為明星、音樂人的角色,很難從宏觀上整體把握產業發展的趨勢。“互聯網開始介入音樂后,節奏和模式變化比原來變得快好多?!焙H獙Α?1CBR》記者表示。
切入產業鏈核心
在成名之后,胡海泉馬上就意識到,改變單純的明星、音樂人身份,可以方便自己切入到產業鏈的核心部分。
2001年,胡海泉與人合伙投資成立了一家唱片制作公司,同時經營好幾個錄音棚,這就是后來業界知名的EQ音樂制作公司的前身。
彼時,互聯網正以風卷殘云之勢“蠶食”著傳統音樂市場,胡海泉敏銳地察覺到這期間的變化,便開始琢磨業務轉型。2005年,胡海泉正式成立了豐峰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EQ唱片公司),以音樂制作、藝人培養、音樂版權管理、唱片錄制發行等為核心業務。
從單純的唱片錄制發行到全產業鏈的運作,胡海泉的生意抓住了手機彩鈴這一歷史機遇。但產業格局的變化往往要比預想來得更為迅猛,移動互聯網的到來讓手機彩鈴“作古”,在2010年之后,EQ唱片公司的業務陷入低迷。
隨即,胡海泉與陳羽凡成立了巨匠文化,轉向做明星藝人經紀業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被時代淘汰的命運。
隨著整個文創產業的火爆,胡海泉開始對巨匠進行轉型升級,從傳統的明星經紀業務轉向綜合性的文化業務。“除了一些經紀活動,巨匠正在嘗試進入一些內容制作,做一些其他領域的東西。音樂的表達方式已經發生變化,純聽覺的模式已經過時。”胡海泉表示,《為夢想加速》就是巨匠視覺與智見傳媒、深圳衛視聯合打造的一檔大型商業競賽創投電視節目。
在節目中,胡海泉與他的商業大佬搭檔通過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真實戶外項目展示以及商業任務挑戰等形式,發現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創業項目,使其獲得更好的融資機會。
“音樂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個很基礎性的服務角色,可能不會單獨出現,但很多娛樂載體都需要音樂做基礎?!焙Hf道。
相比其他文化公司,巨匠在制作這種創業商業類節目有著天然優勢,胡海泉的投資人身份,有助于網羅一些商界大佬來參加節目,巨匠可以讓節目組有著與商界大佬同樣的“基因”,利用明星、投資人、創業者的三重身份,胡海泉正在逐步打通娛樂圈與資本圈的壁壘。
“我們會利用巨匠的一些優勢和資源,與產業鏈中的其他伙伴合作聯合開發?!焙H硎荆艘魳分谱骱途C藝節目,在影視劇、移動端票務平臺、音樂節等其他文創領域,巨匠都會以類似“聯合投資”的方式參與其中。
明星與投資人
21CBR:現在很多音樂播放平臺都在囤版權、刺激用戶付費下載,您覺得這種模式對于音樂產業會有多大的推動作用?
胡海泉:這種模式經過分賬后,到音樂人這里很少了,很難從根本上刺激音樂人做出更好的作品,互聯網時代需要的是最大范圍的傳播,然后將音樂包裝成其他的形式來創收,比如說直播、視頻等形式。
21CBR:您現在不光是音樂人,還是投資人和創業者,這是否會擠壓您在創作音樂上的空間?
胡海泉:不會,我現在還保持著出專輯的習慣,做音樂是一個角色,做投資、去創業是另一個角色,通過不同角色的切換可以讓我好好休息下,感受一下不同的人生。
21CBR:現在“泛娛樂”的概念很火爆,那么您是如何理解“泛娛樂”對于音樂的影響?
胡海泉:泛娛樂比較注重多種娛樂載體的互通共融,對于音樂來說,最直接的就是拓展了很多觸點。以往那種專輯、數字音頻的模式被打破,音樂的表現形式會很多樣化,視頻、直播、游戲,甚至最近被熱炒的VR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音樂形態。
21CBR:很多明星投資人的專業性受到外界質疑,您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性的?
胡海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要先通過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4月底就要參加考試了,這個規定是2個多月前推出的,一推出我就開始備考了,都是在一些碎片的時間來復習。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在一些品牌推廣宣傳、資源整合上,明星投資人有著其他投資人不具備的優勢。成立了專業化的基金,就是要發揮團隊協同作戰的優勢,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給創業團隊提供優質的資源和服務,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21CBR:兩年前您參加創業論壇,還被外界定義為一個明星,如今創投界是如何來定義您的?
胡海泉:大家在看項目、聊創意的時候,會把我當做一個普通的投資人、創業者,沒有人會在意我身上所謂的“明星光環”。最開始做這些投資的時候,會有一些人覺得我是個“外行”,但通過自己專業化的表現還是得到了對方的信服。
21CBR:現在文創領域成為投資風口,您是否有著“圈外人”不具備的優勢?
【論文摘要】網絡出版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對于它的概念還存在著一些分歧和爭論,本文就網絡出版的概念作出了一些解析。同時,本文還就我國網絡出版的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
一、網絡出版的概念
1、網絡出版的內涵
網絡出版是一種新興事物對于它的概念眾說紛紜,由于網絡出版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所以至今尚未形成一個權威的,普遍接受的概念。
1971年的《世界版權公約》第六條對出版下的定義是:“系指對作品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復制,并在公眾中發行,以供覽閱或觀賞。”現代出版學上對出版的定義是:將文字、圖畫、聲音、圖像、數字或符號等信息知識記錄在一定介質上,并進行復制、向公眾傳播的行為。它強調的出版構成要素是信息知識、復制和廣泛傳播,只要具備了這三種基本要素的行為就構成了出版。
網絡出版的概念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本質上是一致的。我們認為網絡出版是指出版機構以電子技術為手段,以網絡及磁性、光學、電子介質為信息知識的承載和傳遞工具,實現出版物的數字化創作、生產、宣傳和銷售,并且最終實現數字化從生產者向需求者轉移這樣一個過程。從廣義上講,信息通過互聯網向大眾傳播的過程都可以叫做網絡出版;從狹義上講,網絡出版是指出版單位通過互聯網向大眾傳播信息的過程,即主體限定為傳統的出版單位。
無論從何種角度和層面對網絡出版進行界定,網絡出版的概念的基本元素應該是一致的:(1)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手段;(2)經過選擇和加工的數字化內容和作品;(3)傳播的交互性和個性化。
2、網絡出版的主體
關于網絡出版主體的爭論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主張出版主體自由化、大眾化。這種觀點以彭靜、師曾志等為代表,他們認為互聯網技術發展為人人成為出版者提供了可能,網絡出版不再是出版機構的專利,人人都可以是出版者。另一種主張是出版主體合法化。這種觀點以張志林和楊祖彬為代表,他們認為網絡出版主體是一種合法的實體,但不是傳統出版實體簡單的物理轉移,應將網絡出版主體認定為具有合法出版資格的出版機構。
3、網絡出版的分類
出版業是一種特殊分類的行業,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分類。武漢大學的徐麗芳教授從出版物的表現形式的角度上將網絡出版分為了主題討論性、定期不定期型、數據庫型和綜合型等四種形式。黃科舫則將網絡出版分為了數據庫型、電子郵件型、網站型、平臺型、互動型等五類。
各種分類方式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合理之處,但同時也有相互交叉之處。迄今為止只有周榮庭在《網絡出版》中做出了較為全面的歸納,他認為網絡出版分類標準是:(1)按互聯網信息服務模式分類;(2)按信息媒介分類;(3)按信息最終形式分類;(4)按支付模式分類;(5)按經營模式分類。
二、我國國內網絡出版的發展現狀
據有關數據調查顯示,2008年我國網民數已高達2.53億,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網民大國,這無疑是網絡出版的巨大機遇。網絡出版在我國已初具規模,《中國網絡出版發展狀況及政策》報告稱“全國現有的80多萬個網站中,涉及到出版的占25%,這些網站的編輯量超過總編輯量的40%左右,從業人數超過4萬人,銷售收入超過130億元,直接帶動相關產業增加產值1500億元左右?!彪m然網絡出版呈現出了可喜的局面,但我們也要看到目前的網絡出版還主要集中在學術方面以及大眾消費方面,其中網絡游戲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網絡出版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方面。
1、我國目前的網絡出版的主體
目前我國網絡出版占主導地位的主體主要有:傳統出版社主導、網絡公司主導、門戶網站主導等三種。
傳統出版社作為出版的中流砥柱當然不會落后于時代潮流,積極開發網絡出版業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遼寧出版集團,該集團早在2000年就推出第一代中文電子圖書,成為我國最早涉足網絡出版的出版集團。從現在看從事網絡出版最多的還是網絡公司,博庫網可謂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網絡公司,該公司逐步向讀者提供免費的電子書下載,其規模之大可以說開創了中國出版業界的先河。至于門戶網站方面,搜狐網則是其中的佼佼者。搜狐網有著成熟的網絡出版運營模式即采用傭金方式,類似的還有當當網,阿里巴巴等。雖然這些網站比較成功,但真正意義上成為網絡出版的國內先鋒的是一直倡導文學原創的網站——榕樹下。
2、我國網絡出版存在的問題
(1)雖然我國網民人數居世界首位,但是有關調查顯示,大多數網民上網主要是瀏覽新聞、玩游戲、聊天等,雖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在網上購物,但他們主要選擇的是數碼商品、服裝以及其他日用品等,而通過網絡購書的僅占一小部分,所以網絡出版在銷售方面還是有一定壓力的。
(2)網絡本身就是一種虛擬平臺通過網上購買的電子書之類的是純數字化的出版物,而大部分人都養成了閱讀傳統書籍的習慣,對于電子書他們覺得不如傳統書來得實在。另外,如果電子書可以免費下載,那么它的訪問量勢必會過大;如果收費的話會有相當一部分的讀者流失。
(3)網絡出版是一種非接觸的經濟形式,由于沒有現實的接觸,網絡出版的誠信問題成為了網絡出版能否順利發展的重點。對于習慣了面對面交易的人們來說,網上交易可能還不大習慣,甚至會懷疑對方身份的真實性,擔心上當受騙,這些問題都影響著網絡出版的發展。
(4)由于網上購書需要有能上網的電腦或其他設備,對于一些人來說他們還不具備這一條件,勢必又有一大批讀者流失。雖然我國網民眾多但網絡普及率卻不高,對于網絡出版的市場拓展來說還存著一些難度。
參考文獻
[1] 師曾志. 現代出版學[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28.
【關鍵詞】評判性思維;無創正壓通氣;COPD伴呼衰;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3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049-02
評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是指個體在復雜的臨床情境中,能靈活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選擇,在反思的基礎上加以分析、推理,并作出合理判斷,在面臨各種復雜問題及各種選擇的時候,能夠正確進行取舍[1]。這種有目的、有意義的自我調控性的判斷、反思、推理及決策過程,可以讓醫護人員更好地認識無創正壓通氣相較以前有創通氣,在治療COPD伴呼衰患者方面具有副作用小,療效好,可依從性好的優點[3]?,F論述如下,以期為其以后開展進一步的臨床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價值參考。
1 評判性運用EBM
在有目的地判斷EBM的同時,認識到其是以遵循科學證據為前提,為臨床在診斷、治療、預防疾病的發生,患者的康復和預后等方面通過各種方法和技術尋找最新、最有效、最有力的科學證據并選擇最佳治療方案[2]。呼吸內科醫護人員通過在網上各種有效搜索引擎工具進行有效的文獻檢索,并對其真偽行適時評價和分析,已達到最適診斷方法與輔助檢查,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并確切評估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后。網絡EBM已成為醫護人員方便查找醫學證據和資料的重要網絡資源庫,它包括臨床實踐指南數據庫等眾多的EBM資源[2]。呼吸內科醫護人員可根據其病情變化和個體差異,以臨床對象為著力點,用評判性思維來指導疾病診療。
2 評判性反思與診斷
2.1 臨床資料:通過收集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呼吸內科共120例COPD伴呼衰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3例)和治療組(67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
2.2 診斷標準:依評判性思維所確定的臨床診斷問題,需滿足以下診斷標準:①參照199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COPD診治規范(草案)中關于COPD的定義[3]。②依據病史、體檢結果、X線胸片或CT等確診C0PD屬急性發作,且PaO2≤7.98 kPa,PaCO2≥6.65kPa等。如若存在以下條件之一者,依據合理判斷所確定問題,以下情況需予排除:①拒絕接受無創正壓通氣;②GCS
3 評判資料及統計學處理
3.1 評判資料:針對COPD伴呼衰,評判性思維要求按照EBM檢索原則,確定檢索詞,分別檢索與COPD伴呼衰有密切相關的二次文獻數據庫或原始文獻數據庫。對檢索的資料行RCT系統評價或單個大樣本的Ia級證據評價,必要時對篩選出的資料特別是與COPD伴呼衰的臨床問題有密切相關,在有目的地自我調控性中判斷、反思、推理其臨床病變過程中進行Meta分析,以確定并檢測檢索結果。
3.2 統計學處理:
3.2.1 分組: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病例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53例),平均年齡(62.8±7.9)歲,平均病程(14.9±5.1)年;治療組(67例),平均年齡(65.7±6.8)歲,平均病程(14.1±6.7)年。入院后均檢查血常規、血氣、血生化、X線胸片、ECG及肺功能等。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氣、呼吸頻率及HR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2.2 方法與結果: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所有數據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方差分析和均數間q檢驗,治療組和對照組之間比較采用非參數配對t檢驗,比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及卡方確切概率檢驗,治療組有效病例臨床生理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5,P
4 評判最佳證據
4.1 治療方法 當獲得最佳證據時需對最后的評估情況匯總,制定科學診療措施,使得每一項措施有堅實的理論依據應用于臨床。對照組給予常規綜合治療,包括抗感染、祛痰、平喘、呼吸興奮劑等藥物,并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支持。氧療采用鼻導管低流量(1~2L/min)吸氧,監測Bp、呼吸頻率、外周血氧飽和度及ECG變化情況。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同時應用ZS-MZ-A型紐氏隨棄式膠面膜通氣面罩以BIPAP模式行無創正壓通氣,設置參數為:通氣模式S/F;備用呼吸頻率16~20次/rain;IPAP自始氣道正壓(0.78kPa)逐漸增加,在30 min內升至1.37~2.35kPa;EPAP值0.19~0.59kPa;根據外周血氧飽和度調節氧流量(通常4~6L/min)使外周血氧飽和度大于90%[5] [6] [7]。無創通氣時間:第1d累積時間不短于20 h,以后根據病情逐漸減少通氣時間,至少連用3~6d。
4.2 治療標準:根據評判性思維分析證據資料,氣管插管與機械通氣治療標準為:①pH
4.3 療效觀察:評判性思維為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療效觀察可提供重要思維方法。觀察患者呼吸頻率、外周血氧飽和度、P、HP、呼吸困難等癥狀和體征變化,記錄入院時、治療2~3 h及24 h后動脈血氣分析情況及住院時間、氣管插管率、病死率,采用統一氣管插管標準及理論出院標準。當患者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以及動脈血氣分析都穩定在48 h以上,肺部感染完全控制,WBC計數恢復正常,其他臟器功能穩定則可判定臨床痊愈,可準予出院。
5 評判療效
通過評判性思維行臨床實踐,遵循證據資料治療COPD伴呼衰,觀察患者病情是否緩解。經BIPAP模式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后,PaCO2顯著下降,PaO2增加,pH值改善;呼吸頻率在行BIPAPS/T30呼吸機后2~3 h及24 h均較通氣前明顯改善(P
6 評判性小結
評判性思維通過在反思COPD伴呼衰的臨床發病機制的基礎上推理其可能發生的臨床表現,從而作出合理的治療判斷,可以在提高臨床診斷水平的基礎上提高整體醫療質量,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評判性思維的應用為呼吸內科醫生在臨床治療本病時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以評判性思維為指導,能夠使基層的醫療單位承擔起較高水平的醫療行為,在降低本病病死率,減少患者醫療費用,適當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方面有重要意義。本法因其應用方便,并發癥少,能為病人所接受,是COPD伴呼衰治療的有效手段,值得在有條件的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朝文,郭瑜,申安輝,等.淺析評判性思維在治療支氣管擴張患者中的臨床運用[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37) :145-146
[2] 蔡柏薔,徐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機械通氣策略[J] .世界醫療器械,2002 , 2 (1) :3 2-3 7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COPD) 診治規范(草案) [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 ,20 (4) :199-203
[4] 何林,杜小麗.循證醫學臨床實踐指南檢索[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 :(40)
[5] 劉又寧, 丁杰.壓力支持通氣在呼吸衰竭治療中的作用[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1.14 (1) :50
[6] 黎毅敏,陳恩蓓,何為群等.BIPAP呼吸機在治療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時的應用[J] .廣州醫藥.1997, 28 (3) :10-11
[7] 陳榮昌,張秀燕,何國清等.改進面罩對無創人工通氣死腔效應的影響[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 000,23 (1) : 734-736
作者單位:437400 湖北省通城縣人民醫院1
430015 湖北省武漢市兒童醫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