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學專業最好的出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消除自卑心理,明確學習目的,樹立學習信心
職教新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大多處于中下等水平,是屬于受家長、老師、同學歧視的階段,甚至被戲謔“三等公民”,學習自卑心理嚴重。如不利用入學教育的時機加于引導消除,學生極易自暴自棄,在以后的學習中得過且過,這既影響學生的進步,也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從職教新生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強調并驗證,“低分”并不等于“低能”,使學生樹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 ,堅定刻苦學習的信心。具體做法有:1、用現實生活中那些在學校是“低分生,但走向社會后在生活、事業各個方面比同屆“高分生”取得更大成功的人和事例,教育那些文化學習成績差、但動手能力強、活潑好動、能吃苦善交際的同學;2、用通過刻苦學習對口升入高等院校本校學生的事例,鼓勵那些文化基礎較好,又希望畢業后能進一步深造的學生;3、用優秀職校畢業生的先進事例激勵大多數成績一般的職教新生;4、向新生介紹市場經濟新形勢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他們現代社會衡量人才的標準是全方位的,人才本身也是多類型、多規格、多層次的,知識結構、專業特長、性格特征、心理素質等都是人才評估的重要內容;教育他們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大批的專家、學者、教授,更需要大批掌握一定知識和技能的在經濟建設第一線的勞動者、經營者、管理者,而這正是大多數職教學生的未來。只要廣大職校學生根據自己得特長特點、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夠開創自己美好的未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和形勢教育、增加學習動力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職校新生剛入學是對自己所學專業了解不多,學校要用入學教育的時機,對新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使新生了解、熱愛自己的專業,可以通過專題講座,請優秀畢業生做報告、深入社會實際走訪調查等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專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認識到所學專業美好的發展前景及目前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等、消除他們在入學前受各種影響而對所學專業的偏見,堅定學好專業的信心和勇氣,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進行專業思想教育的同時,也要對職教新生進行形勢教育,向學生介紹當前經濟形勢。幫助學生改變靠國家安置,一業而終的就業觀念,樹立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社會需要就是工作的需要的新觀念。要學生認識到市場經濟就是一種競爭經濟。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必然法則;認識到目前我國由數千萬下崗人員,每年有數百萬新增勞動力,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崗位競爭非常激烈;認識到刻苦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水平和民主法制觀念等綜合素質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使學生從開始就有一種壓力感,從而增加他們的學習的動力。
三、宣傳《職業教育法》,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職校新生入學前對職業學校性質和培養目標知之不多,有的還有一種錯誤認識。因此,在入學教育中要向學生宣傳《職業教育法》,是學生了解職業學校的任務是“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技能 ,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培養目標是“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與企業密切聯系,培養使用人才和熟練勞動者”中等職業學校還可以為高等職業學校培養充足的合格生源.折舊要求職業學校不僅要學文化,還要學理論、學技術、進行實際操作;為適應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基本規律,職教學生不僅要掌握一技之長,更要掌握牢固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廣泛的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及基本技能,為今后的提高奠定基礎,增強以后的就業的應變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要。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拋棄普通中學的學習模式和方法,由過去“依賴式、“封閉式”的學習向“自主創造式”和“開放式”學習轉變;幫助學生根據所學專業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特別要教該學生正確的自學方法,使學生要“學會”課堂上必學知識,更要使學生“會學”知識,成為知道怎樣學習的人。
四、實施理想教育,樹立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我在鹿泉職教中心任教,幾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樂于自覺地接受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偉大的理想是學習積性的動力源泉,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應從理想教育入手。而職業學校的學生與普通學校的學生相比,學生素質普遍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學生家長對素質教育的真正含義不夠理解,存有偏見,認為只有考大學才算有出息。像04級農藝班的學生楊濤,入學成績居班里第三名,擔任班里的班長,可以說在能力和素質方面都比較高。第一學期結束,他的考評成績居然下降到18名,我找他談了談,了解到他的思想原因:認為到職業學校上學,沒有出路,混張文憑而已。針對這些思想癥結,我把學校近幾年來的優秀畢業上的事跡向他娓娓道來:00級的學生王斌在家鄉開了獸醫診所 ,醫術高明很受鄉親們的稱贊。00級的于禮花同學就業于化肥廠,工作出色,成績突出,被破格提升為副廠長。還有不少同學參加對口升學,升學圓了自己的大學夢。遠一點的象人民公仆孔繁森,為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己 ;當代雷鋒許虎,扎身崗位,無私奉獻。他們的人生價值難道比“鴻毛還輕”?雖然現在農業不景氣,但前途不可估量。經過談心,楊濤醒悟了,從此對基礎知識和專業機能的學習產生了興趣 ,成為班級的楷模,其他同學在他的帶動下,學習風氣蔚然成風,使班集體一躍成為“先進班級”, 在06年對口升學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河北職技師院農學系生物技術專業繼續深造,從這里可以看出,在這種追求事業和理想的氛圍的教育中,變口頭說教為以事實啟人,以學生所熟知的優秀畢業生和模范英雄人物的感人事例去啟發引導,從而循循善誘,使學生感到鼓舞和振奮,使學生懂得;使理想的實現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只有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才能適應當今的社會環境、競爭上崗、事業有成。經過這樣培養起來的積極性,還需要不斷激發,才能使其變成對學習經常起作用的有效力量,使學生逐漸產生要努力學習的欲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