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

    第1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材;建筑節能技術;可持續發展

    前言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建筑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們對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形式的建材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自身健康,以及日常生活的需要,綠色建材已成為當前建筑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所說的綠色建材其實就是不使用以前的天然資源和能源,而大量的去使用工農業和城市建設中的產生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的固體廢棄物,這些還可以回收利用,是一類人體健康和保護環境有利的材料。如通常所說的3R建筑材料就是指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建筑材料。

    1 綠色建材與建筑節能的概念

    1.1 綠色建材的概念

    綠色建材的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屆國際材料研究會上首次提出。1992年國際學術研究界給綠色材料定義為:在原料采取、產品制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環利用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對人身體健康無害的建筑材料。發展綠色建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對節約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從國外

    發達國家綠色建材的發展情況看,綠色建材的發展除了研究和開發相關的技術體系外,必須研究和制定相應的技術經濟政策作為支撐。對于綠色建材的評價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一些國家采用LCA法,即壽命全過程評價法。所提到的綠色建材指的是無毒害或者是低毒害的健康型節能材料。從現在大量使用的綠色墻體材料體現出來的特點來看,使用綠色墻體材料是實現減能減排的一項重要措施。所以,還應加大有關材料在其他方面的推廣與使用。

    1.2 建筑節能的概念

    建筑節能,指在建筑材料生產、房屋建筑和構筑物施工及使用過程中,滿足同等需要或達到相同目的的條件下,盡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建筑節能概念提出的最初目的是在建筑工程中減少能量的散失,而現在則被普遍當做了“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代名詞,被定義為合理使用能源,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筑節能的具體內容是在對建筑物的的設計、規劃、改建、擴建以及使用過程中,嚴格實行節能標準,使用節能型的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加強建筑物能源系統的運行和管理,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在能夠保證建筑物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基礎上,減少室內供熱、照明、熱水供水等系統的能源消耗,以提高保溫隔熱性以及制冷制熱系統的使用效率。

    2 綠色建材在建筑節能中的使用現狀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有著豐富多樣、價格低廉的農業廢棄物,有著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并且可以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用這些廢棄物生產出來的墻體板材不僅重量輕、強度好,而且安裝方便,非常符合綠色建材的要求。用這些農業廢棄物還可以生產麥秸均質板、植物纖維水泥板、紙面草板、麥秸人造板、秸稈水泥輕質板等新型材料。這些建筑材料完全可以應用于現代建筑中,也是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所產生的垃圾數量越來越多,已經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40%左右。近些年,我國建筑垃圾已開始應用于墻體材料的研究和生產,雖然還處在起步的階段,但是也出現了一些質量較好的材料。其中出現的石膏墻體材料就包括纖維石膏板、紙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條板、石膏刨花板、石膏砌塊等多種類型。而且這些石膏建材具有加工工藝簡單、能耗低、重量輕、防輻射、耐火性較好的特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除了各種建筑材料之外,開發和利用新型能源也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這兩年得到廣泛使用的就是太陽能資源,它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已成為是建筑上極具潛力的新型能源之一。而且我國的太陽能資源也很豐富,如果能夠將太陽能源充分利用,不僅可以節省大量常規能源,而且還有可能實現太陽能采暖、做飯等。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3倍,給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負擔和嚴重的環境污染,發展節能與綠色建材刻不容緩,而建筑節能已成為影響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的關鍵因素。

    3 綠色建材在建筑節能中的發展方向

    在我國經濟的有力支撐和有效推動之下,我國建筑業已進入了快速發展和持續發展的新時期。特別是我國新一輪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給建筑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地機遇,所以,實現建筑材料的“綠色化”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建筑物的造型以及其圍護結構形式都對建筑物的性能起著重要作用。可以直接影響建筑物與外環境的換熱量、通風狀況以及自然采光水平等多方面的內容。所以,開發新的建筑圍護結構及其部件,是我國現在加大研究的方向,尤其外墻外保溫、通風裝飾板、通風遮陽窗簾、通風型屋頂等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根據國外綠色建材發展的情況的研究和分析,再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可以得出我國綠色建材的發展應遵循的趨勢是:(1)資源節約型綠色建材;(2)能源節約型綠色建材;(3)環境友好型綠色建材。

    4 結 語

    21世紀是實現節能的世紀、是提倡環保的世紀,全人類都將更加重視經濟、社會以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能源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節約能源也成了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所以,我國也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出發,加大對新能源的宣傳,注重對生產和使用者的培訓,以及對有關部門的管理,多方聯動,從點到面逐步推廣、使用新型墻材等建筑材料和能源,使建筑工程盡可能少地消耗資源。綠色建材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載體,其發展代表著整個建筑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也符合全人類的要求和時展的潮流。必須加強綠色材料的開發使用,以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建材的意義重大而深遠,它不僅直接關系到我國建材行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還直接關系到人民生活的健康。它既可以減輕環境的壓力,又有益于人類自身的健康,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2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材、發展歷程、應用

    一、綠色建材相關概念分析

    中國作為建筑業大國,被國際建筑界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生態建材的概念來自于生態環境材料,綠色建材又可稱作生態建材,綠色建材的產生,最初源于人類對工業革命以來出現的生態危機和資源問題的深刻認識和自我反省。其主要特征有三:首先是節約資源和能源;第二是減少環境污染,避免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的破壞;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環利用。我國現有建筑總面積四百多億平方米,預計到二零二零年還將新增建筑面積約三百億平方米,作為耗能第一大戶的建筑業,推進綠色建材是近年來建筑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環節。

    二、綠色建材發展歷程分析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大會,一九九四年聯合國又增設了可持續產品開發工作組。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在歐洲和美國,日本和其他工業國家高度重視綠色建材的發展,并進行系統的研究和訂了嚴格的法規。國際標準化機構也開始討論環境的標準化,大大促進了國內外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住宅的質量與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使綠色建材的研究、開發及使用愈來愈深入和廣泛。建筑與裝飾材料的“綠色化”是人類對建筑材料這一古老的領域的新要求,也是建筑材料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為了綠色建材的發展,一九七八年德國了第一個環境標志“藍天使”,使七千五多種產品得到認證。一九八八年加拿大開始環境標志計劃,至今已經有十四個類別的八百多種產品被授予環境標志。同年日本開展環境標志工作,至今已經有兩千五多種環保產品。美國環保局和加州大學研究和制訂了評價建筑材料釋放VOC的理論基礎,設置了室內空氣研究計劃,確定了測試建筑材料釋放VOC的體系和方法,提出了預測建筑材料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數學模型。瑞典也規定用于室內的建筑材料必須實行安全標簽制,積極推動和發展綠色建材,并已正式實施新的建筑法規,并制訂了有機化合物室內空氣濃度指標限值。丹麥、挪威推出了“健康建材”標準,對于所出售的涂料等建材產品,國家法律規定,在使用說明書上除了標出產品質量標準外,還必須標出健康指標。芬蘭、冰島等國家于一九實施了統一的北歐環境標志,十分重視綠色建材的發展。

    我國的綠色建材的發展源于一九九三年十月公布的環境標志。一九九四年五月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同年六類十八種產品中首先實行環境標志,水性涂料是建材第一批實行環境標志的產品。一九九八年五月,國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員會和八六三計劃新材料專家組聯合召開了“生態環境材料討論會”,確定“生態環境材料”應是同時具有滿意的使用性能和優良的環境協調性,并能夠改善環境的材料。在綠色建材、生態建筑材料的發展,國內外許多研究人員的重點關注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理論設計和制造的新建筑材料,如無毒裝飾材料、綠色顏料,使用國內和工業廢料生產建筑材料、健康福利和滅菌的建筑材料,低溫或未燃的水泥、陶瓷土。從宏觀來看,筆者認為,中國生態建筑材料的發展,重點應該放在引進資源和環保意識,使用高科技產業主導地位的傳統建筑材料坐標變換,盡快改善環境的建筑材料行業資源浪費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其實,提高環境協調性能的傳統建筑材料并不是一個新類型的生態建筑材料,但重要的內容和方法是不斷的發展綠色建筑材料和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三、綠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應用分析

    3.1.選用綠色建材

    雖然使用木材是消耗自然資源,但是因為木材是屬于可再生的永續材料,保證消耗量與生長量相平衡的情況下,木材可以說是最為綠色的建筑的材料了。裝飾的綠色建筑,應盡可能使用綠色建材,也就是說,使用木材,石頭,如無毒,無污染、無輻射,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雖然使用石材耗費了礦山資源,但由于使用的石頭有一個良好的耐久性、低能耗的生產過程,重復率高,所以石頭和木材是綠色建筑的首選材料。

    在綠色節能建筑設計中,大面積中空玻璃塑鋼窗,外墻保溫層,地源熱泵,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利用等也得到了重視。在當今社會,由于空調機工作量的減少,向室外排除的熱量也同時減少,綠色屋頂裝扮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城市的熱島效應減弱,這是大幅度節能的新途徑,提高建筑的蓄排水功能在對建筑進行內部墻面粉刷的時候,應盡可能的選用天然的或者生態的白色涂料,涂料的選擇尤為重要,其中綠色屋頂不僅從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有效的減少污染,在將各個地區的經濟水平等因素考慮清楚后,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用環保建材,并采用外墻保溫層,集中太陽熱水系統,建立適合的綠色節能建筑標準,在減少成本的前提下還能起到節能的效果。

    3.2.結構材料的應用

    在混凝土的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混凝土的生產能耗主要是由水泥生產造成的。它是水泥和其他集料的合成的復合材料,傳統的水泥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與能量,而且對大氣造成極為嚴重的污染,因此在建材綠色化發展過程中,應將改進水泥生產的工藝放在重要的位置。鋼材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通過發展新技術和新的生產工藝,在鋼材的綠色化上應將視線放在如何提高鋼材的綠色指標上,要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將生產能耗盡量降至最低,同時以加快鋼材的綠色化進程。目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綠色混凝土主要是低堿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植被混凝土多孔混凝土也被稱為無砂混凝土,因為它直接用水泥作為粘結劑連接粗骨料,連續空隙結構,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性,可以有效地減少環境負荷。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精神和物質兩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相關統計調查資料顯示,綠色環保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并得到了多數人群的認可。綠色建材就是在綠色環保理念基礎上結合生態體系等相關領域內容衍生出的應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建材生產和使用理念。從目前來看,我國該項研究領域時間還不是很長,官方意義上從九三年至今,僅僅有二十多個念頭。相對于國外發達國家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今后如何深化該項領域的系統研究,努力與其他發達國家縮小差距是我們需要面對的一大課題。

    參考文獻:

    [1]姬亞芹. 中國綠色建材發展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01:116-119.

    [2]陳小藝. 推進我國綠色建材發展的政策思考[J]. 21世紀建筑材料,2010,03:1-6.

    [3]孫子健. 綠色建材現狀及發展趨勢[J]. 中國建材科技,2009,04:80-83.

    [4]周益民. 國內外綠色建材發展綜述[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5:156-158.

    [5]陳依依. 我國綠色建材發展及趨勢綜述[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35:102-103.

    第3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 綠色建材;環保優勢;推廣措施

    近十幾年來,隨著全球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的加劇,許多國家都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理念宣傳推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建筑行業的綠色概念,也逐漸深入人心。由于綠色建材具有無污染、無放射性的優點,推廣應用綠色環保建筑材料,成為了未來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綠色建筑材料的環保優勢

    綠色建材是指具有優異的質量、使用性能和環境協調性的建筑材料。其性能必須符合或優于該產品的國家標準;在其生產過程中必須全部采用符合國家規定允許使用的原、燃材料,并盡量少用天然原、燃材料,同時排出的廢氣、廢液、廢渣、煙塵、粉塵等的數量、成份達到或嚴于國家允許的排放標準;在其使用過程中達到或優于國家規定的無毒、無害標準,并在組合成建筑時不會引發污染和安全隱患;其使用后的廢棄物對人體、大氣、水質、土壤等造成較小的污染,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再資源化和重復使用。

    跟傳統的建材相比,綠色建材具有很多的優勢。由于綠色建材合理利用了工業廢棄物,能極大地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建筑能耗。綠色建材有很好的環保功效,不但對建筑室內環境不造成污染,而且具有隔音、隔熱、防霉、殺菌、除臭、調溫、調光、阻燃、調濕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建筑的室內環境,對居住的人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二、綠色建筑材料的推廣措施

    (1)探尋天然的綠色建筑材料。建筑節能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只著眼于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而要從整體出發,對建筑整個使用周期的能源消耗,都要考慮到。為了貫徹環保節能的理念,建筑材料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是很重要的,它的生產過程,也應當是簡單、易行的,才能最大限度的節省能源。因此,要盡可能的探尋天然的綠色建筑材料,經驗證明,使用農業副產品(如稻草)作為建筑材料,這種方法不但環保,而且可以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農民出賣稻草,可以獲利;建造方由于使用廉價的稻草,可以降低材料造價,節省建材開支;生態環保方面,由于稻草被農民賣掉,而不是燃燒,從而避免了燃燒秸稈所產生溫室氣體污染環境。因此,探尋天然的節能綠色建筑材料,變廢為寶,減少污染和能源浪費,從而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2)研發無污染建造技術和環保型建筑材料。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為了保護森林,對于在建筑中使用木材,應持謹慎的態度。大量砍伐樹木,會導致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如造成水土流失,破壞生態環境,增加運輸能耗等。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將建筑材料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研究無污染的建造技術,開發環保型的建筑材料,就顯得分外重要。例如,可利用工業廢料,來生產水泥和砌塊;利用廢棄泡沫塑料,來生產保溫墻體板材;利用廢玻璃,來生產貼面材料等。這樣做,由于充分回收利用了工業廢料,不但可減輕對環境的污染,而且節約了資源。

    (3)改善綠色建筑材料的技術先進性、經濟合理性。建材商是否應該更清楚地認識到,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環保已經成為了當前最為熱點的話題。家裝建材是否環保關系到人們的日常居住環境,尤為受到重視。展望未來環保建筑材料的發展,可以預測,研究開發滿足現代建筑所需高性能環保建筑材料的同時,如何從技術上的先進性、完善性及經濟上的合理性、顯著性方面發展更具有節約資源、節省能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使之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環保建筑材料乃是今后相當重要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處在建筑業還將會有較大發展的特別時期,有效地將我國有關法規政策和技術經濟評論工作結合起來,加大材料定額管理與技術實施配套改革,使環保型的建筑材料盡快能推廣應用。

    (4)整合綠色建材各個經濟主體的利益,形成合力。綠色建材不但要環保、節能,利于推進可持續發展,更為重要的是,要在價格上有優勢,能夠被消費者所接受,才是根本。因此,要促進綠色建材的推廣和應用,首先,要認清圍繞綠色建材各方的利益關系。在綠色建材的市場中,存在著多方面利益主體,包括:消費者、開發機構、設計機構、建設機構等。消費者選擇綠色建筑,是希望營造更好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保障身體健康;開發商開發綠色建筑,會希望綠色建筑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建筑師設計綠色建筑,希望創新的設計能夠開拓出更大的市場;一個城市推行綠色建筑,希望城市的環境更美好,人民更幸福,城市更繁榮。這就需要整合圍繞綠色建材的各個經濟主體的利益,大家齊心協力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進綠色建筑材料的推廣和應用。

    總之,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材料,降低污染,節約能源,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現代建筑材料的發展方向。現代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的發展現狀與發展速度都呈現良好的態勢,表明其將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將有越來越多的新型、高質量的綠色環保建筑材料被開發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山東省汶上縣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 何娜 姜華;談環保型建筑材料的應用和發展[J]; 《中華建筑報》- 2011-10-28

    [2]綜合輔導—關于建筑綠色節能設計工作的幾點體會(二)-注冊建筑師考試-前程9習網

    [3] 尹向陽; 關于建筑綠色節能設計工作的幾點體會[J]; 《職業圈》- 2007-10-15

    [4] 雷志文; 住宅建筑節能設計[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06-10

    [5] 建筑綠色節能設計工作的幾點體會 -《網絡()》

    [6] 關于建筑綠色節能設計工作的幾點體會《網絡()》

    第4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低碳概念;建筑設計;策略

    前言

    隨著人們對低碳節能的重視,在目前的建筑設計中,應用了低碳節能的設計理念。為了實現低碳節能的發展目標,就要從建筑設計技術與措施上進行改進,將低碳節能的理念融入其中,降低施工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化發展。

    1低碳理念下建筑設計的主要內容

    目前在建筑設計當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了低碳的設計理念,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低碳建筑設計就是指通過低碳節能設計的模式來降低能源消耗,營造綠色健康的生存環境。在當代,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實現這一理念,要從建筑的設計思想、具體結構、施工環節等全過程進行低碳節能設計,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浪費,提升建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目前人們對建筑的整體要求和建筑設計的主要特點,可以對低碳概念下建筑設計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使其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1)為人們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目前人們往往追求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作為設計人員來說應該從業主的生活條件以及居住要求出發,這樣才能夠保證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在保證建筑質量的前體下,嚴格控制好室內的溫度、濕度和通風。(2)節能環保。現代建筑中需要優化施工環境,減少污染排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的使用環保能源,降低對能源的損耗。對施工環境進行優化,將節能與低碳相互結合,從而使得施工環境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污染。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有綠色節能的設計理念,結合建筑的整體特點,使用相應的節能建筑材料和節能技術,從而對建筑的整體結構進行優化,提高建筑資源的整體利用率。(3)控制建筑成本。所謂的建筑成本,指的是在建筑的使用過程中,在不影響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對其中的而建筑費用和能源使用情況進行控制,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節能減排的建筑目標。與此同時,還可以對節能設備的設計進行優化,對建筑節能設備優先采用,從而降低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節約資源,保護環境。(4)能源優化。建筑行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資源,為了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建筑企業就必須在低碳建筑設計理念的前提下做好建筑能源消耗的控制工作。根據建筑的功能和人們的要求,合理的使用一些新型綠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能夠滿足建筑內部的和智能體舒適度,并且能夠減少建筑的使用成本,加強對大氣的保護。

    2低碳節能建筑發展趨勢

    所謂低碳建筑指的就是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低碳材料和設備,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消耗。實現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技術,不僅提高了建筑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也為人們營造出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低碳節能建筑在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具有較大的優勢,發展前景廣闊。首先是低碳節能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國家的相關單位、建筑設計企業、施工企業、普通的用戶都很注重低碳節能技術,一些相關的低碳節能環保政策的出臺更為低碳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建筑行業必須向著低碳節能方面發展。實現低碳建筑不僅能夠突顯出當地的文化特色,同時還能夠利用當地的資源并融合當地的文化理念,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物。低碳建筑不僅外型上具有特殊的美感,而且還能夠對生態環境起到保護作用,并能夠促進建筑行業實現長遠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3低碳概念下建筑設計的應對策略

    3.1采用綠色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選擇是低碳建筑的基礎,只有保證建筑材料的節能低碳,才能實現建筑的綠色環保。在進行低碳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低碳理念為基準,在使用低碳節能材料的同時,還要充分提升建筑材料的使用率。目前,這種綠色建筑材料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建筑設計當中,在對這種新型材料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對一下幾種因素進行考慮,首先要考慮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以此來實現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減少材料的運輸時間,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另外需要考慮此材料的適用性和經濟性,在選擇綠色建筑材料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建筑的整體特點和使用要求,來對建筑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選擇低能耗、利用率高的環保型材料,這樣不僅能夠合理減少建筑成本,更能從根本上緩解污染問題,促進節能環保的可持續發展。

    3.2運用自然采光

    在進行低碳建筑設計的時候,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對建筑的采光效果進行設計。在自然采光規劃時,設計人員應對建筑物的間距、朝向、環境、周邊障礙物等可能對采光設計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另外,還應思考建筑照明設施同室內格局的分配、怎樣把自然光引入房間、照明設備的負荷區別、怎樣提高照明設備的效率等內容。在運用自然采光的時候,一般分為主動式和其它采光方式,主動式的自然采光主要是對建筑進行朝向和落地窗的設計,這樣可以使自然光能夠主動的進行建筑室內,其它的采光方式對數是利用相關設備來對自然光進行采集,其中包括導光管導光、光纖導光和鏡面反射導光,這些自然采光的方法都可以實現建筑設計的低碳減排。

    3.3合理的運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工程中要盡量減少使用化石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盡量使用新的,如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在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當中,太陽能是其中被普遍進行應用的,采用較多的是在建筑中增設光伏建筑,很好地利用了太陽能來替代其他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另外,可以根據建筑物的整體特點,栽種相應的植物,以此來構建立體綠化網絡體系,并且對建筑物的屋面進行節能設計,通過對建筑物的立體綠化和屋面綠化,能夠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整體隔熱性,同時還能夠對大自然中的雨水進行利用,保證了建筑物的整體美觀性。

    3.4建筑空間的高效利用

    在目前低碳環保要求下的現代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流程涉及層面較廣,并且施工環節所受到的影響因素較為繁雜,關聯性建筑群數量較多,這就對建筑空間的合理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夠達到這一優化標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建筑用地,實現節能環保目標的不斷深化。建筑空間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總體的面積需求,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充分的拓展其可以利用的空間以及擴大單位面積土地上建筑工程建設空間,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是未來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提高建筑空間的高效利用,降低單位工程量,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因此,在低碳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注重考慮工程的結構空間拓展以及室內空間的充分利用。在進行人口居住量較大的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還應該重點考慮提升建筑空間的利用率,可以有效控制住房面積標準,進而可以充分降低建筑物建造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在進行低碳建筑設計的戶型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靈活的、高效的應用建筑空間,以及建筑隨著時間的功能變更的可能性,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產生建筑垃圾,降低建筑費用、節約能源,而且還可以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4結語

    低碳建筑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要重視低碳技術的使用,將低碳設計的理念進行深入的了解,從建筑設計的整個過程來增強低碳節能的效果,合理的選用綠色建筑材料、運用可再生資源,以此來保證建筑設計的低碳環保,推動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學偉.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方法論述[J].建筑與規劃設計,2016.

    第5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字:生態建筑;室內裝飾;健康;環保;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步發展,國民素質的逐步提高。人們對自己的生活質量的改善也有了很大的關注。采用清潔衛生技術生產,使用無公害、無污染、無放射性生態建筑材料作為室內裝飾材料,提高室內的環境質量和人體健康質量, 是生態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21世紀以來,“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發展戰略,專家們提出了“綠色建筑”的概念,綠色建筑就是資源有效利用的建筑。在室內裝飾領域就是加大對生態建筑材料的應用,力求創造一個舒適、高雅和溫馨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1 。生態建筑材料的概念、特點

    1.1 生態建筑材料的概念

    所謂生態建筑材料,是指無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建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建材、耗能低的節能型建材及各類新型多功能建材。同時生態建材又稱綠色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生態建材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世界上統稱為“健康建材”、“ 綠色建材”或“環保建材”,它注重建材對人體健康,環保及安全防火性能所造成的影響。產品的良好使用性能,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小,都與生態環境相協調。

    1.2 生態建筑材料的特點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使用健康、高效、舒適、優美的環保材料———“生態材料”成為追求的目標,生態建筑材料具有如下四個主要特點。

    (1)是減少環境污染和避免溫室效應。生態建筑材料多選用無毒無害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天然的原料,對人體無害,給人們一個舒適安全的家居環境,對室內外環境無特別的影響,符合保護環境的社會發展戰略。

    (2) 是節約原料,生態裝飾材料所用的原料盡量少用自然資源, 使用低能耗的制造程序和無環境污染的生產技術。

    (3) 生態裝飾材料本著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宗旨, 即產品不僅不危害人體健康,而且還應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滅菌、防霧、除臭、防火、調溫、調濕、消音等功能,提高人們居住的環境質量,向著生態環境系統協調性發展。

    (4) 生態裝飾材料最吸引人的一個特點就是其在產品制造過程中,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碳氫化合物, 產品中不含危害人體健康及環境污染的顏料和添加劑。可以讓廣大人民群眾放心使用,不必擔心裝修材料對身體產生危害。

    2. 生態建筑材料的類型

    在當今的人們生活中, 生態建筑材料已經在室內裝飾中得到了使用, 一些企業也正在努力研發更新型的生態建筑材料。常見的生態建筑材料有以下三類:

    (1)低毒低排放型裝飾材料。(2)抗菌、除臭建筑裝飾材料。(3)綠色裝飾材料。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斷提高,人們希望在室內裝飾中更多地采用無污染,無添加劑,對人體無害的生態材料, 因此對生態建筑材料需求的呼聲日益高漲。生態建筑材料可以用在室內裝修的每一個地方。生態建筑材料,具備室內原裝飾板的所有安裝性能,是一種綠色環保性材料,并且都會通過國家環保部門的檢測,徹底解決了裝修污染、有毒氣體的問題。

    3 。生態建筑材料的應用前景

    由于原來的建筑裝飾材料對環境有很大危害,國際衛生組織對其生產、應用規定了“環保、健康、安全”的“綠色建材”的要求。結合綠色生態設計的理念是室內裝飾追求的一種更高的審美情趣, 在材料選擇和應用上更加強調生態環保,更具可持續性的原則。因為生態建筑裝飾材料的諸多優點和性能, 它在未來的室內裝飾領域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綠色環保型裝修材料正在逐步實現新的轉型,以不危害人體健康及環境污染為根本目的。從室內更新出的舊材料又比較容易自然降解及轉換,并且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加以利用,這是所有裝飾材料的發展方向。目前已研制出的無毒涂料、再生壁紙等,都程度不同地實現了上述目標。由于現在大多數產品都還達不到這種要求,因此首先要考慮這些材料是否有毒氣散發。

    3.1 低放射性石材、陶瓷材料與微晶石

    室內裝飾用石材、陶瓷材料與微晶石主要為地面、墻面、柱面用陶瓷磚以及廚房、衛生間用衛生潔具等。一部分人在室內裝飾材料的選用上一味追求奢華,大量使用不可再生的珍貴裝飾材料,過分使用類似不銹鋼、銅條、大理石、花崗巖等裝飾材料。

    3.2 高性能環保膠粘劑

    膠粘劑分為溶劑型膠粘劑和水基型膠粘劑。溶劑型膠粘劑中的苯含量在30%以上, 對人體的危害極大,但由于其價格低廉、粘結性好,目前仍被一些家具生產廠家所使用。

    3.3 無增塑劑、防霉塑料制品

    壁紙、墻布等是室內裝修時較為普遍采用的中墻面裝飾材料。因為它的畫面變化多段,顏色豐富多彩,通過印刷、壓花、發泡等各種工藝各種手法制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常見的種類有:純紙漿類壁紙、塑料壁紙、紡織纖維壁紙、天然材料壁紙。但是壁紙、墻布中的添加劑對人體健康及環境的危害是值得注意的。

    3.4 無毒環保型涂料在當前的室內裝飾設計中,裝飾裝修涂料的應用仍比較廣泛。裝飾裝修涂料可分為木器裝修漆和內、外墻涂料。但由于裝飾裝修涂料的品牌較多,質量難以控制,導致大量劣質裝飾裝修涂料的出現。有些劣質內墻涂料甲醛含量超標,還含有一定量的甲苯、二甲苯、絆障鉛等;醇酸色漆中鉛鉻的含量超標最甚,其次是苯、甲苯和二甲苯。溶劑型聚氨酯木器漆含有VOC、苯類溶劑合游離TDI 等,對大氣污染和人類健康均有影響。水性涂料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具有無污染、無毒害的特點,已被廣大用戶所接受,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水看看這個呢性涂料是以丙烯酸酯類乳液為基礎的水性涂料。它具有以下環保性能:無毒害、無污染,環境協調性好;耐水性和抗污染性良好,耐老化,使用壽命長;高硬度、高強度,粘接牢度和光澤度良好,應用范圍廣。近來一種用于木制家具的水性木器漆應運而生,它以水為介質,無毒無味、無環境污染,而且漆膜平滑光亮。避免了傳統木器漆刺鼻氣味,完全符合涂料環保化的發展趨勢。雖然現在涂料的種類繁多,但人們在注重其多功能的同時,更注重其綠色健康及環保的特性。所以發展健康綠色的環保型涂料作為室內裝飾生態建筑材料是勢在必行的。4 。結束語

    由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建筑材料息息相關,如果建筑材料危險系數過高,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威脅,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有很大的危害。 所以廣大消費者對建筑裝飾材料的環保問題越來越重視。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委員會所制訂的環境標志產品中, 裝飾材料占有比較大的份額。在進行室內裝飾設計時,應合理選擇裝飾材料,使之在滿足美觀、安全的基礎上,還能滿足環保、健康的要求。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環保的室內生活、工作、

    學習環境,它依賴的基礎是生態建筑材料。因此,生態環保建筑材料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既是今天也是未來室內裝飾的必然趨勢, 在未來人們對室內的環境質量要求更多、質量更高,采用生態建筑材料作為室內裝飾材料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書才.室內設計的深化[J].室內設計與裝修,2006(2):20-28.

    [2]馮芳.建筑和裝飾材料導致室內污染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1(12):53-58.

    [3]李誠.生態材料研究現狀及發展[J].玻璃纖維,2005(3):11-14.

    第6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發展狀況;設計理念

    從根本上來說,綠色建筑是重視人、自然、建筑三者互動關系的產物,需要建筑師在建筑設計中把握好設計與環境的關系。下面就綠色建筑的概念進行了介紹,并闡述了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及思考。

    1 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 ,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2 綠色建筑設計的特征

    綠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建筑本身較傳統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綠色建筑尊重當地自然,人文,氣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沒有明確的建筑模式和規則。綠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綠地,陽光,空氣,注重內外部的有效聯通,其開放的布局較封閉的傳統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區別。綠色建筑過程中,對整個過程都注重環保因素。

    3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3.1 節能能源資源:減少建筑材料生產運輸過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產節約型材料。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過程中的節能,另一方面還要考慮蘊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選用生產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選擇上也應該盡量就地選材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3.2 以合理的設計達到建筑建造過程中材料的節約

    在建造的設計過程中,在滿足結構要求的基礎上節約材料,充分發揮材料的性能,例如結構工程師可以根據經驗和計算使鋼筋滿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下盡量減少鋼筋的用量,在水泥中添加一些添加劑減少水泥的用量。

    3.3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3.3.1 太陽能的利用:設計太陽能住宅。光熱轉換是人類直接采集太陽光能量的方法。轉換裝置,基本上分為平板式集熱器和聚光式集熱器兩類。因此可以利用陽光直接射在黑色粗糙表面上變熱設計出太陽能住宅,另外還可以利用反射鏡或透鏡聚光產生熱原理,在屋頂上裝上薄鐵皮制成的集熱板上,當集熱板被曬熱,光變成了熱。當空氣從集熱板下面流過,就可以把熱量帶走。需要時可通過風道,送到房間里取暖。 太陽能住宅的另一優點是光電轉換。就是通過光電器材,將太陽能直接變為電能。最通常的光電器材是硅電池。其原理是硅晶材料在光的照射下釋放電子,這就是光電效應。在計算器、收音機、汽車上都能用這種硅太陽能電池。

    3.3.2 風能的利用: 風能是一種清潔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通過風力機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熱能、機械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后,用于發電、提水、致冷和致熱等

    (1)風力發電

    利用獨立運行方式,通常是一臺小型風力發電機向一戶或幾戶提供電力,它用蓄電池蓄能,以保證無風時的用電。

    (2)風力致熱

    風力致熱的主要原理是“攪拌液體致熱”,即風力機帶動攪拌器轉動,從而使液體變熱。“液體擠壓致熱”是用風力機帶動液壓泵,使液體加壓后再從狹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噴出而使工作液體加熱。

    3.3.3 建筑材料

    環保型材料主要有:a.基本無毒無害型。指天然的,本身沒有或極少有毒有害的物質、未經污染只進行了簡單加工的裝飾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b.低毒、低排放型。指經過加工、合成等技術手段來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的積聚和緩慢釋放、因其毒性輕微、對人類健康不構成危險的裝飾材料。

    4 綠色建筑的意義

    節約能源和資源,減CO2少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戶,同時對環境也有重大影響。據統計,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時人類從自然界所獲得的50%以上的物質原料也是用來建造各類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盡管諸如道路,橋梁,隧道等不能以綠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區,辦公大廈,公寓等對資源的利用時周而復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占據了環境總污染的1/3還多,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其中40%為建筑垃圾。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對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設施的需求越來越高,所耗費的能源也雨來越多,這與日益匱乏的石油資源,煤資源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5 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5.1 在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營造綠色建筑、健康住宅人們越來越注重小區的環境,室內空氣的質量,材料消耗對環境和能源的影響。對一些慢性危害人體健康的東西的認識也在加強,人們已經意識到“綠色”和我們息息相關。

    5.2 研制生產綠色建材

    開發出環保型、健康型的壁紙、復合地板、涂料、地毯、管道纖維強化石膏板等裝飾建材。

    6 結論

    綠色建筑是新時期建筑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在工作中如何解決好建筑的朝向、自然通風、天然采光等因素能使得建筑更趨于理性。我們要努力維護好人類和自然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實現更完美的建筑。

    參考文獻

    [1]黃寧.建筑環境評估體系及比較.建筑學報。

    [2]薛明.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其在我國的應用探討[J].后勤工程學院報.。

    [3]智能與綠色建筑文集編委會.智能與綠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GB/T 50378― 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 出版社。

    第7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概念;設計原則;要點分析

    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著這些變化,消費者對住宅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再僅僅停留在單純的適合居住,而是對小區的環境、居住功能甚至生態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體現在了建筑設計理念的變遷上,我國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理念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剛開始的簡單的“坐北朝南”到后來的“親水近水”,再到現在的“綠色建筑”,而且并朝著智能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

    一、綠色建筑的概念及核心內容

    (1)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是指與生態和諧、可持續發展等等諸多概念而形成的,具體可歸納為: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即節約能源及資源 (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提供安全、健康、舒適性良好的生活空間;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問,做到人及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永續發展。

    (2)如何發展綠色建筑

    從概念到實施,如何才能做好綠色建筑的實施。首先是“減”,盡量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各種自然資源的浪費以及對自然環境的壓力,如減少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的排放,加強對這些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其次是“新”,要盡可能地采用可以提升住房品質的新型材料、新工藝以及新技術,采用更為先進的設計理念,如對小區選址進行合理的分析、盡量保護原來的生態系統等,此外在住宅設計時與新的能源技術結合起來,如太陽能、地熱等。

    二、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1)節約能源

    大力發展節約型社會,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建筑作為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發展建筑節能就顯的尤為重要。綠色建筑最重要的設計原則就是要遵循節能減排,減少對能源和自然資源的消耗,盡量做到無害化、無污染及其可循環。在建筑用材方面,盡可能的采用易降解、可再生的材料。如竹制品等。與此同時,還要嚴格控制材料的質量,確保材料無污染、無輻射。綠色建筑的設計要求盡可能采取各種手段來創造出一個適宜人們居住的生活環境,體現人與環境和諧共處。

    (2)生態和諧

    生態原則要求設計時要注重對建筑物周圍的植被、樹木以及水資源等與人關系的分析,要做到人與自然環境、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建筑物周圍植被多樣化、對水資源的保護以及__合理的設計來實現,而且生態和諧對提升住宅品質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3)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人性化的設計原則

    綠色建筑的最終使用者是人,人本主義的設計理念應該是綠色建筑設計的最基層、最根本原則。因為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建筑的設計在追求節能、生態化時絕對不能以犧牲人的生活質量、健康等為代價。

    (4)從實際出發,適度原則

    在綠色建筑設計時,要從實際出發。如何減低施工成本才是綠色建筑設計的初衷,切不可盲目追求而造成浪費現象。綠色建筑設計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成本,但從建筑物全壽命周期來看,經濟效益還是可觀的,絕不是以犧牲經濟利益來換取“綠色”,綠色建筑設計要因地制宜,并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地域條件等因素。

    三、綠色建筑設計要點分析

    (1)確保人的健康

    在確保綠色建筑設計施工的同時,首先要確保居住在住宅里的人的健康,這要求室內的空氣質量、熱環境、聲環境以及電磁場輻射等因素均不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綠色建筑設計中要盡量采用采用無毒材料,比如墻和吊頂使用不會釋放有毒氣體的涂料,選用不會釋放甲醛建材,裝修地面時采用陶瓷、硬木等硬材料,避免大量使用木制品、地毯、涂料等對人體健康存在潛在危害的材料。合理組織室內自然通風,這也有利于節能,改善室內的熱環境、聲環境,提高居住的舒適性。水的質量是居住在一個小區住宅品質的重要方面。因此提高水質量也是綠色建筑設計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個方面,如果條件允許,可直接采用直飲水。還要改善室內采光,這既有利于人體的身體健康,同時有節能的效果。

    (2)最大化地減少能耗

    首先從建筑材料設計說起

    住宅建筑的基本結構,主要有由包圍空間的將室內與室外隔開的結構材料和表面裝飾材料構成,在建筑圍護結構中,屋面、墻體、門窗和地面是建筑能耗的四大部位,所占能耗比例依次為屋面22%,墻體24%,門窗33%,地面15%。因此設計初期如何做好材料的選擇對于建筑在運行中的耗能是一個主要因素。

    其次減少建筑材料在生產和施工過程中的能耗。

    在考慮住宅使用過程中的能耗的同時,住宅本身在建造過程中的能耗以及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生產所需能耗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首先,建造過程中要盡量采用能耗較小的施工工藝,在建筑的造型設計、材料選用和工藝設計都應便于施工,減少施工的能耗和降低其帶來的環境負荷。其次,建筑材料盡量采用生產能耗較低同時又方便回收的為宜,如鋼材、鋁材等材料,目前我國回收率比較高,這有利于減少建筑垃圾,也是節能的重要方面。

    如何減少在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對建筑物作全生命周期的分析得出,建筑物在使用過程的能耗要遠遠大于其在建筑和拆除過程中所需能耗,因此綠色建筑的節能的重中之重在于其使用階段,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由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狀、平面布局、體形系數、表面面積系數、長寬比和朝向等因素都與建筑的節能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此外建筑的墻體、門窗、屋頂、熱緩沖區及有效遮陽也是影響建筑節能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需要做綜合的考慮分析,進行合理設計。減少建筑使用過程的能耗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清潔能源的推廣使用。如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再者就是對舊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舊材料的回收利用的節能效應主要有:一方面可以降低能源和物質投入來生產某一樣材料,另一方面減少了廢棄物和污染物的產生,其節能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我國目前建筑垃圾除了少數材料回收效果比較好之外,大部分材料回收不盡如人意,回收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白白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方面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建筑業企業以及公眾引起足夠的重視,推動舊建筑材料回收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3)降低對環境污染的影響

    綠色建筑在設計過程中。要始終把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減少環境污染作為設計的中心,使建筑產生的建筑垃圾、污水及有害氣體等污染物降到最低程度,實現對環境破壞影響的最小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區或是其他建筑施工上,如何做好綠色施工技術,并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部門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才可以實現。如在建筑初期設計師的設計方案如何,在施工時監督單位的監督力度有沒有抓到位等對綠色建筑設計都有著關鍵的影響。因此在當今建筑設計中,我們的建筑師要要勇于創新、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和認識,從源頭做起,帶領各學科把綠色建筑技術與藝術空間結合起來,創新建筑設計方法。在施工時各單位要抓緊,抓嚴,抓好。施工方通力合作,做好工程,為城市環境、人們的生活環境提供一個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綠色建筑技術文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第8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綠化;可再生;材料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一、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

    (一)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

    人與自然、人與建筑、人與環境的統一發展是人類發展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也應該隨之得到提升。然而目前社會的發展卻導致生態的不平衡,自然環境的嚴重污染,給人們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綠色環保是這個時代中發展出的一種新的概念,可運用在各行各業。由于建筑工程能耗與污染過于嚴重,實行綠色建筑設計,可有效避免能耗與環境污染。綠色建筑是指建立在保護環境、節省能源的前提上,實現人類生活空間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同存。綠色建筑有利于節省多種資源還可促進生態的平衡,也被稱為生態建筑。

    (二)綠色建筑的特點

    由于綠色建筑在設計、施工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原料都是純天然、污染小的環保材料,設計綠色建筑方案時其相關人員首先對建筑地域、環境等自然條件進行考察和分析,在設計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個綠色環保的意識。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持續能源的設計,提高綠色建筑的使用價值以及節能效果。施工過程所用的材料要經過有關工作人員的檢驗和探測,確保其材料的使用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危害。通過材料選取的這一基礎環節,保證了人們的健康安全,綠色建筑就是要在建筑設計、施工、使用的過程中每一環節都做到綠色環保。設計與施工人員在開展綠色建筑設計之前,對此相關環節進行合理安排,使環保材料都能投入其中,發揮出其綠色環保的價值。將可持續利用的材料再投入利用,實現建筑綠色環保的新要求。

    二、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綠色建筑的目的就是,通過在建筑過程中融入生態理論對建筑加以規劃設計使得建筑與周邊環境和諧共生,為人們創造出更為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一)整體性原則

    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要秉承整體性原則,使建筑風格和周圍環境形成和諧統一的整體,在視角上形成獨特的建筑景觀形象。這就需要在建設過程中,通過人工對自然生態加以規劃和布置,從而使得建筑和環境形成整體的空間系統,要注意建筑色彩的協調性;從文化背景和藝術特色等方面進行調整,從而使建筑形成一個整體化的構成體。

    (二)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把可持續發展原則作為建筑設計的一大重要原則。這就需要在進行建筑設計規劃時,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對建筑環境的破壞,保持周邊環境的原生性。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充分采用環保、可再生的材料,從而可以降低能源浪費,降低對環境的破壞水平,鼓勵選擇可回收利用的材料。除此之外,還要注重提高建筑物壽命,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人們的居住情況。

    三、綠色建筑設計的新思路

    (一)建筑規劃設計

    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建筑物的朝向,要充分考慮季節變化對建筑物的影響,要使建筑物平行布置,并朝向南面,并留出足夠的建筑間距,從而保證建筑物充分利用自然光源,保證能量的吸收水平。除此之外,要充分考慮建筑物的設計體形系數,體形系數直接影響到建筑的能耗水平,體形系數越大,建筑物能耗水平越高。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加以調整從而降低能源的消耗水平。

    同時,對建筑物要優選規則的平面形式,盡量減少樓層的凹凸變化。對建筑周邊要合理規劃,適當的進行環境的綠化,既要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也要發揮節能的目的。在樹木的選擇上,要優選枝葉繁茂、長勢較高、夏日茂盛、冬天落葉的喬木,從而可以利用樹木枝葉避免強光的直射效果,同時可以通過植物蒸騰作用降低環境溫度,起到節能作用。由此,建筑平面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的同時,也關系到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的效率。

    (二)注重環境綠化設計

    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助于提高人們心情的愉受,對其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應當隨之提升。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設計出優美的綠化環境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綠化能夠創造空間、美化環境,給人們帶來一種舒適的生活體驗,注重環境綠化設計是綠色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在關注綠化環境設計的同時,也應注重建立良好的氣候環境,將綠化量化標準應用到環境綠化設計當中去。環境綠化設計應盡量減少硬質鋪地,加大草坪面積,栽種更多的喬木樹種,可有效避免陽光強照,提供遮陰納涼之地。

    (三)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能源

    1、太陽能

    以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的所占比例或基于現狀建筑 CO2排放平均水平上的減排貢獻率來定義太陽能建筑,符合當今社會和技術的發展現狀。太陽能熱水器的研究和生產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產業,太陽能發電,太陽能供熱水,太陽能采暖,太陽能制冷空調,太陽能通風降溫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術也逐漸走進了建筑設計中。

    2、利用自然通風,注重采光

    自然資源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綠色能源。因此,在建筑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可以將建筑的內部和外部連通起來,當外部的氣候發生變化時,根據外部氣候的變化及時調整內部環境,這樣就可以營造一個舒適健康的內部環境。

    在建筑設計的時候,不僅要注重自然通風,還要加強自然采光。現行的很多地下庫都被設計成封閉形式的,試想如果在車庫的頂板上開設一定的開創,就增加了自然采光的面積,減少了能耗,形成適宜的內部環境。

    3、加強水資源利用

    綠色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加強水資源的利用,節約用水。這就要求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既要保障水質和水量,又要設計污水處理系統及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系統。合理處理廢水資源,使其達到國家廢水處理標準。對于循環利用的水,可以用于廁所沖洗、洗車機灑掃用水等,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水資源,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社會總體效益。

    4、其他能源

    現在能源危機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大量使用地熱能、風能、生物能等非常規、可再生并且綠色無污染的能源成為發展的趨勢,符合綠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節能建筑中,新能源的利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降低能源消耗

    1、最大限度減少生產運輸過程中的建筑材料消耗

    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當中,除了節能原則之外,還要把建筑材料本身的能源消耗量納入到設計要點體系當中去。一方面要充分滿足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 ,另一方面選擇的建筑材料盡可能是生產能耗比較低的。只有完成這兩面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在設計環節就確保實現建筑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性能。此外,建筑材料在運輸過程中還會有所損耗,為了降低能耗率,盡可能在選擇材料時遵循屬地原則。

    2、最大限度減少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能耗最大消耗是體現在建筑物的使用過程當中,要想在建筑使用過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就必須在設計環節做好節能設計。影響建筑物節能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平面布局、平面形狀、進深、體形系數、表面面積系數、長寬比和朝向等因素。在綠色設計過程中追求節能效果,可以通過調整建筑體形設計來達到。此外,還要對建筑物的墻體、門窗、屋頂、熱緩沖區進行合理設計,以增強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

    結語

    綜上,綠色建筑設計要求在建筑建設的過程中兼顧生態環境和節約能源的理念,這也是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建筑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要不斷秉承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遵循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采用綠色建筑節能新技術,從而滿足建筑業在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的兼顧和保護,使建筑在發揮功用性的同時能夠節約能源,從而提升建筑的經濟和社會效能。

    參考文獻

    第9篇: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材 綠色建筑 示范工程

    傳統的建筑體系及營建法式,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綜合人工環境系統。新興的綠色建筑體系提倡一種全新的生態意識,可循環觀念,也就是維護自身生態平衡,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同等重要,它的核心要素就是按照自然的,生態的的原則來規范我們人類的行為。

    一、綠色建材的含義

    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指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在國際上也稱為“健康建材”或“環保建材”,綠色建材不是指單獨的建材產品,而是對建材“健康、環保、安全”品性的評價。它注重建材對人體健康和環保所造成的影響及安全防火性能。在國外,綠色建材早已在建筑、裝飾施工中廣泛應用,在國內它只作為一個概念剛開始為大眾所認識。綠色建材是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聲、調光、調溫、隔熱、防火、抗靜電的性能,并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特種新型功能建筑材料。

    綠色建材與傳統的建材相比可歸納以下五方面的基本特征:(1)其生產所用原料盡可能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藝和無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3)在產品配制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4)產品的設計是以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宗旨,即產品不僅不損害人體健康,而應有益于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滅菌、防霉、除臭、隔熱、阻燃、調溫、調濕、消磁、防射線、抗靜電等。(5)產品可循環或回收利用,無污染環境的廢棄物。

    二、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示范工程中的應用――以清華超低能耗示范樓為例

    清華超低能耗示范樓是我國首個綜合了示范、展示、試驗功能的綠色建筑,也是我國首個以真實建筑物搭建的建筑節能技術試驗平臺。它包括了對建筑物理環境控制與設施研究(聲、光、熱、空氣質量等)、建筑材料與構造(窗、遮陽、屋頂、建筑節點、鋼結構等)的研究、建筑環境控制系統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統、新的采暖通風和空調方式及設備開發等)建筑智能化系統研究等。

    清華示范樓內集中展示了近百項國內外最先進的建筑節能技術產品集成了國內外科研單位和制造企業的近百項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相關的最新技術,包括美國、德國、日本、丹麥等國外企業以及深圳方大、秦皇島耀華等國內高新技術企業在內的近三千家單位捐贈了產品。有近10項產品和技術為國內首次采用清華示范樓由于建筑圍護結構導致的建筑耗冷耗熱量僅為常規建筑物的10%。冬季可基本實現零采暖能耗。考慮辦公設備、照明等系統在內,建筑物全年電耗僅是北京市同類建筑物的30%。示范樓在建筑能源供應和空調設備系統中也采用多項節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包括照明、辦公設備、空調通風系統在內,示范樓單位面積全年總用電量約為每平方米40KW,而北京市高檔辦公建筑則為每平方米100KW至300KW。即使在夏季最熱的月份示范樓的空調耗能量僅為常規建筑的10%。

    清華示范樓主體建筑地上部分采用鋼框架結構樓板,屋面板采用現澆混凝土樓板,地下室為現澆混凝土結構。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該示范樓采用了深圳方大、秦皇島耀華玻璃廠、北京金隅集團等國內建材企業的玻璃幕墻、硬質聚氨酯發泡保溫材料改性SBS防水材料、單片EPDM防水卷材、無機防火涂料、水性無機富鋅防腐底漆(用于鋼結構)、AGR塑料管材、微晶石、鋁塑板、納米抗菌涂料、聚氨酯密封膠、定型相變材料蓄能高架地板節水器具等新型綠色建材產品。

    1.采用保溫性能優越的外門窗系統

    (1)大量采用高透光性及高保溫性的玻璃。為獲得良好的采光與視野、智能圍護建筑的圍護結構中通常會采用透明的圍護結構。如各種玻璃窗、幕墻等,但透光型圍護結構會造成能量損失。為了盡可能減少建筑圍護結構的能量損失,同時在寒冷冬季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能,清華建筑示范樓采3用了種具有高透光性及高保溫性的玻璃。

    (2)采用了低熱導率的窗框型材。采用了日本YKKAP公司的PVC塑鋼型材,PVC型材導熱系數僅0.17W/(m?K)遠小于金屬型材的導熱率,即使在中空斷面上加上鋼襯其型材的綜合傳熱系數仍可達到2.0W/(m2?K)。

    (3)采用了低熱傳導率的邊部密封材料不同的中空玻璃采用的是傳統的鋁隔條作為兩層玻璃間的密封支撐,使得中空玻璃邊部的傳熱系數大大增加,特別是采用了鍍LOW-E膜的高保溫性能玻璃后,其邊部的傳熱量將占到整個中空玻璃傳熱量一個可觀的比例,大大降低了中空玻璃的保溫性能。

    通過以上措施使清華綠色建筑示范樓采用外門窗保溫性能大大超過普通保溫門窗。

    2.采用熱物理性能優越的玻璃幕墻技術

    清華示范樓共采用了6種玻璃幕墻技術,分別是窄通道雙層皮幕墻兩種、寬通道雙層皮幕墻兩種、外遮陽百葉+高性能玻璃幕墻兩種。雙層皮幕墻被譽為“可呼吸的皮膚”。它主要是針對以往玻璃幕墻耗能高室內空氣質量差等問題。用雙層體系作圍護結構,從而很好地解決了自然采光和節能之間的矛盾。

    該幕墻系統在冬夏季采用最小風量進行通風換氣時,實現用液體回熱裝置全面回收排風

    中的有用能,春秋季則通過太陽能集熱煙囪和可開啟外窗實現有組織的、可調節的自然通風、維持室內舒適的熱環境而不需要任何常規能源。

    由于清華示范樓選用了近10種不同的護結構做法,熱工性能十分優異,使外墻、屋面等的傳熱系數達到了K

    三、小結

    從上述綠色建筑示范樓對材料的選用上我們可以粗略的感覺到綠色建筑對建筑材料的要

    求概括起來大致如下:在資源利用方面,盡可能地少用材料;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盡量的使用占用較少不可再生資源生產的建筑材料;使用可再生利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使用利用各種廢棄物生產的建筑材料。在能源利用方面,盡可能使用生產能耗低的建筑材料;盡可能使用可減少建筑運行能耗的建筑材料;使用能充分利用綠色能源的建筑材料。在環境質量方面,盡量選用天然和無須再加工的建筑材料;積極利用可循環使用的建筑構件和材料;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選用本地生產的建筑材料;避免使用產生放射性污染和釋放有害物質的材料;積極使用提高人體健康的新型材料等。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草莓视频成人app下载|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色视频|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在线观看国产精成人品|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