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中外文化的交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外文化的交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外文化的交流

    第1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關鍵詞: 陶瓷裝飾;新彩;創新

    1 引 言

    陶瓷裝飾是為了點綴與美化陶瓷而采用的一種陶瓷生產與制作方法??梢哉f,從陶瓷產生之日起,陶瓷裝飾就開始孕育并逐漸形成,成為陶瓷生產的重要工藝之一。

    所謂新彩,就是陶瓷綜合裝飾及應用的產物,即集古彩、粉彩,以及琺瑯彩瓷器的裝飾于一身,并吸收了中國畫、中國民間裝飾,以及西方油畫、水彩畫等諸多畫種的技法,進而與陶瓷工藝緊密結合而形成的綜合性陶瓷裝飾方法。它是中國陶瓷發展到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中外陶瓷文化交流與互動的產物。

    2 新彩是集中外陶瓷材料與相應技法于一身的陶瓷裝飾的新思路

    中外文化交流與互動早在“絲綢之路”開拓時代就開始了,從最初的物物交流到后來的產品貿易,再到技術交流與思想文化交流。在交流中雙方文化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形成了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新彩就是在這種文化交流下的產物。19世紀末期,中國陶瓷裝飾利用了西方在陶瓷生產與制作上先進技術和工藝,將傳統陶瓷彩繪技術發展到新階段。新彩是傳統陶瓷工藝、中國畫,以及西方油畫等藝術文化相融合的既含有陶瓷工藝技術,又具有中國畫內涵與精神,并吸收了西方藝術精粹的現代陶瓷裝飾類型。

    中國陶瓷裝飾發展到明清之際,不論釉下彩,還是釉上彩都達到相當成熟的高度。作為釉下彩的青花,在明清時期已經發展到釉下和釉上緊密結合的高度。所謂斗彩,就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的結合。事實上,青花加彩,在明代成化時期就已經取得突出成就。青花加彩的裝飾表現方法,實際上可分為斗彩和填彩兩種。填彩的方法是先在胎上用“蘇泥勃青”畫出花紋輪廓,然后再花紋輪廓內填以彩色釉料。斗彩又稱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用“蘇泥勃青”青花釉料畫出部分花紋,又在釉上與之相適應部位的加以彩繪,使青花和彩繪形成變化統一的裝飾效果?!吧舷露泛?,構成全體”,故名斗彩。有關斗彩的記述,最早見于康、雍年間的《南窯筆記》,“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斗彩”。由此可見,釉上彩在明清時期已經相當成熟了。

    這種將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結合的陶瓷裝飾方法是明清陶瓷裝飾工藝的突破與取得的成就。此外,中外文化交流,也給陶瓷生產和裝飾工藝帶來新思維、新方法,促進了中國陶瓷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陶瓷裝飾是在繼承明代五彩技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陶瓷彩繪,俗稱古彩,與雍正時期達到完善的粉彩,合成陶瓷裝飾釉上彩繪之精華。它們在材料工藝和繪畫工藝上都達到至臻至善的高度。古彩在清代又稱為康青五彩,它是黑、藍、黃、紫和綠及紅彩的統稱,并采用黑色的珠明料單線平涂,筆力健勁,色彩濃艷,又富有層次感,所以,又稱硬彩。與硬彩相對應的,就是軟彩。所謂軟彩就是粉彩,它用玻璃白涂底,用渲染的方法表現,使畫面顏色由深到淺,產生明暗濃淡變化,富有溫潤勻靜之美,因此,稱為軟彩。不論硬彩,還是軟彩,是為釉上彩,均屬于二次燒成。與此同時,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也越來越影響到中國陶瓷生產的發展。18世紀的西方國家,在科學技術的進步中促進了陶瓷工業的迅速發展,其中,“釉上陶瓷顏料的制備也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方法,即以氧化鐵、銅、錳、銻、鉻等礦物為原料,高溫煅燒成各種色彩的熔塊,再配以低溫釉面附著劑(熔劑)研磨制備而成。”對于西方這種陶瓷釉上彩繪材料及其工藝的吸收,促進了中國傳統陶瓷裝飾的發展與進步,它不僅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吸收陶瓷裝飾并使之發展到新高度,而且,將西方造型藝術中的繪畫,諸如油畫和水彩吸收至陶瓷裝飾之中,進而改變了陶瓷生產工藝上的不可預見性。以“此種低溫釉上顏料發色穩定,絕大部分顏色都可互相調配,燒成前后顏料色相基本保持一致,因此,繪制時對畫面的最終效果有預見性。”盡管如此,這種材料還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新彩,它屬于外來的“洋彩”。這種“洋彩”被引入中國以后,在陶瓷裝飾上從根本上改變面貌的是經過相對較長的實踐摸索而實現的。正因為如此,新彩是中西陶瓷文化交流及合璧的結果。

    新彩裝飾是傳統陶瓷裝飾材料工藝與相應裝飾技法的繼承與發展,不僅如此,它主要吸收了西方近代陶瓷科學的積極成果并進行本土化的結果。

    3 新彩是傳統陶瓷裝飾在中外文化交流與互動下發展的結果

    在繼承中國陶瓷裝飾傳統與吸收西方科學技術成果的同時,中外廣泛的藝術文化也隨之進入新彩裝飾領域,并使之出現了姹紫嫣紅的局面。

    首先,新彩是相對對于洋彩而言的,是洋彩在中國本土化的結果。這正如現代陶瓷藝術家李磊穎所言,“景德鎮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瓷用化工廠,專門生產洋彩顏料、金水及陶瓷貼花紙,從此結束了洋彩材料依賴進口的局面,并鑒于洋彩藝術表現形式的本土化,這個時期的洋彩也正式更名新彩”。當然,洋彩更名為新彩的中國本土化也不僅僅是就創辦了自己的瓷用化工廠而如此簡單。洋彩在中國本土化,實則是中國諸多文化因素,尤其是藝術要素注入的結果;它吸收了中國民間藝術的若干因素,諸如圖案結構的方式,內容以及文化內涵等表達因素;它還廣泛吸納了中國畫的題材、表現內容、表現形式,與中國畫的表現技法,諸如線描、暈染、皴法,以及虛實關系,乃至中國畫的審美等等藝術因素;它是中國陶瓷傳統技法的延續,吸收了陶瓷裝飾中的古彩、粉彩等釉上彩繪的技法和相應的工藝技巧等等。總之,它伴隨著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與中國陶瓷工藝技術的進步,并在“洋為中用”的過程中逐漸披上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陶瓷文化的外衣。

    其次,新彩重在“彩”字上發展技術、技巧,并具有一套綜合裝飾方法。新彩因為其用料適宜,既能勾線,又能填加,還能彩繪,甚至是渲染,所以,新彩不僅在表現技法廣泛吸收,而且在藝術形式和內容的借鑒上也同樣具有游刃有余的獨特創新性。從表面上看,新彩是簡單的彩字的深化和演義,其實不然。新彩之所以“新”是因為它在陶瓷工藝制作上,綜合利用了陶瓷裝飾的傳統工藝的技法,諸如古彩、粉彩的勾線法,與創造性地吸收了中國畫暈染的效果。彩既可以彩出不同的色彩結合效果,又可以彩出不同層次的色階變化效果;還在于新彩吸收中國畫和中國傳統圖案并西方油畫和水彩畫的表現技法的綜合,形成了自身獨居特征“新”。正因為如此,新彩才真正成就了自己獨特的裝飾方法,并與傳統陶瓷裝飾相媲美。

    再次,“新彩”是中國傳統陶瓷裝飾的繼承和發展,新彩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它不僅將中國傳統裝飾因素更多地吸收到它的裝飾領域,――從而表現了民間藝術文化內容,并具有喜聞樂見藝術形式,而且,將中國畫的藝術成分吸收到它的裝飾領域,在陶瓷裝飾上更加廣泛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藝術審美精神?!靶虏省睆闹袊嬛形盏木蕉鄻踊木€描,以及靠彩所達到的暈染效果,既能表達中國工筆畫嚴謹工致的技術干練,又能伸張中國寫意畫揮灑自如的人文胸意。從某種程度上講,正因為新彩的出現與在釉上的廣泛運用,促進中國陶瓷藝術審美與中國畫藝術審美的緊密靠攏與相互滲透。

    陶瓷文化的發展不僅是傳統陶瓷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延續,更是對傳統陶瓷文化內容和形式的繼承,突破與創新。“新彩”裝飾具有這種思維精神。“新彩”在形成過程中,廣泛繼承傳統與吸收現代創造成果既表現在時間上跨越,又突出體現在地域上的縱橫,它集東西方藝術表達之精華而富有創新特征及風格。由于新彩從時空上對優秀陶瓷文化成果進行創造性的吸收,繼承與發展。因此,新彩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并體現了多元性的人文精神。

    因此,陶瓷文化的創新,不僅是陶瓷材料的創新,也是表現技法的創新,更是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新彩就是在陶瓷文化不斷創新思維引領下的創造性成果。

    最后,新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果,尤其重要的是它吸收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內容、形式,以及表現技法,將中國傳統陶瓷文化推進到一個更加多元化的高度。新彩的所謂洋彩說,就是中國陶瓷文化從利用舶來材料到利用舶來技術的轉化,不僅如此,新彩在吸收舶來陶瓷材料工藝技術的同時,還吸收了西方油畫、水彩畫的表現技法,表現內容、表現形式,以及藝術特色和藝術審美。在具體表達及其藝術效果上,新彩可以達到寫實甚至超寫實的程度,可以與當代攝影藝術效果相媲美。此外,新彩富有創新性的特征主要在藝術效果上,它同樣可以表現出西方古典藝術的古典美,近代藝術的理性美,以及現代諸多藝術流派的風格和特征。這樣,集中國傳統陶瓷裝飾與外來文化因素于一身的新彩,成為陶瓷裝飾之族的新成員。

    總而言之,新彩是在中西方陶瓷文化交流與互動中產生的,并在發展過程中不僅繼承了陶瓷文化的優良傳統,而且又進行著突破與創新。正因為新彩的廣收并蓄,所以,使得新彩具有多元性文化的藝術特征。

    4 結 論

    顯而易見,從新彩裝飾在中國的成功誕生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流,對于雙方而言,皆是共贏的。中外文化交流不僅使中國的陶瓷文明傳播到西方,而且,西方文明也影響到中國陶瓷的發展,尤其是近現代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促進了中國陶瓷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第2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關鍵詞:文化差異 對外交流 文化教育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又深深根植于語言,因而學習語言時不可忽略語言所承載的文化,這是社會語言學家的通??捶āC绹Z言學家薩皮爾在其著作《語言論》中指出:“語言有一個環境,它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傳統和信念。”因此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

    外語教學很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對外交流的能力。近年來,我國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使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提高外語人才文化素質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提出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這種交際能力除了包括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包括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能力交際的有效性。當然這就不完全取決于語言形式的正確與否了,更是要考慮該語言形式所涉及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內涵。

    中西方文化與價值觀念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思維方式。中國學生在傳統互賴性文化背景的影響下,提出問題、發表看法,習慣于運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而英美文化,則更強調個性的獨立與張揚,在語言表達上更加直截了當。因此對于學習者而言,文化上的共性較易掌握,對于差異或者個性,往往缺乏了解,易于造成交際失誤。因此在教學中作者發現學生運用語言時常以“中文思維+英語表達形式”來套用所學詞匯和表達句子。這時就會出現不得體的句子,在交際中產生失誤或尷尬局面。所以在英語學習時,當學生的文化背景與英美文化背景發生碰撞時,在交際過程中就會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礙,文化障礙給語言教學帶來了許多困難,這種文化差異也影響著外語教學。如果沒有得到解決的話,必定會影響對外的交流。

    下面列舉在文化差異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實例,說明研究這一問題的必要性。

    (一)致謝:在中國,親戚、朋友當中一般不說“謝謝”,你要是這樣講,對方會覺得被當作外人,少了親切感。而在英美國家,“Thank you”幾乎整天掛在嘴邊。

    (二)謙虛:中國人以“謙虛”為自豪,美國人以“坦率”為榮。中美兩國人對稱贊有著不同反應。當有人稱贊你或你的家人時,中國人通常會說:“哪里,哪里,不行的,還差得遠呢”等等。相反,英美國家人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會說:“Thank you”表示感謝并會十分驕傲地夸耀自己孩子的成績優秀等。

    (三)就餐時:交談是西方餐桌上的重要活動之一,西方的就餐是絕對安靜的行為。菜是一道一道地上,每道菜之間,留有余地供大家安靜地與鄰座的人交談。一些就餐時的鬧聲都應盡量避免。

    (四)打招呼:在中國,熟人或朋友見面通常會問候:“到哪兒去?”“吃了嗎?”等。我們對對方的答話內容并不真正感興趣。但若要譯成英語,就會變成期待對方給予答復的真正問題,就不再是打招呼或寒暄了。英語中,“Where are you going?”只能在特定場合使用,否則會被認為是在干涉別人的隱私。

    從以上這些文化差異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不了解語言中蘊涵的文化知識,那么有時就會出現交際失誤甚至是錯誤。所以,重要的是要把對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語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克服文化障礙,促進教學。

    一、加強文化教學

    了解文化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語言,語言的使用是為了交際。因此,在課堂上,可結合教學內容,采用介紹相關文化背景知識、講解詞語文化、對比文化差異等教學方法。

    (一)文化背景知識。介紹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在學習教育類的文章時,可向學生介紹英美國家的教育體制,開放教育的提出、開放課堂的出現、開放大學的普及以及目前英國的繼續教育情況等。學習西方節日的時候,要介紹西方重大的傳統節日,如:圣誕節(包括其來歷、耶酥誕生、圣誕老人等);感恩節(其起源、感恩節的食物等)。學習經濟金融類文章時,可介紹世界銀行以及各大知名銀行,以及銀行內部各個部門的職責。

    (二)語言練習。英語的學習離不開練習。對于學過的有關情景交際的對話,教師可以先就學習過的話題給予一定的指導,然后再創設一個類似的情景,讓學生通過使用學習過的內容進行練習。話題可以結合課本的內容。通過一系列的交際練習,有些學生原本覺得生疏的內容就會變得熟悉;有些模糊的概念就會變得清晰,在日后的學習和交際中就會自然而然地用英語去思維和表達。

    此外,語言教學也應該合著時代的節拍,展示給學生鮮活的語言與文化。引用著名語言學家韓禮德的觀點:“應該教活的、使用中的語言?!币虼?,在教學中適時地介紹一些流行語、酷英語、俚語等,既有助于教學,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對比文化差異。這是一種適用且有效的文化教學方法。如:在學習文化差異方面的課文時,可對比英漢兩民族打招呼的差異;對比英美人和中國人發出和接受邀請的不同方式;對比不同的餐桌禮儀;對比中西方稱謂關系的區別;對比不同場合下的握手禮儀等等。讓學生從中了解到各個國家有各自的文化、風俗習慣。

    二、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

    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應具有廣博的知識,多學習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識,特別是英美文化,了解西方風土人情、文化習俗等。其次,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還必須從文化思維模式的視角從宏觀上給學生加以指導。在教材中課后的英譯漢和漢譯英練習中,這種常見的基本技能訓練,體現了不同思維模式下語言基礎結構方面的差異。因此在訓練中教師的指導不可忽視。第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報刊時,注意積累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等方面的材料,擴大視野,增強對文化的理解力。

    三、綜合應用多種輔助教學策略

    利用幻燈片、電影、電視、多媒體等教具,播放一些關于西方文化的影片、電視節目。如:電視英語教學節目《走遍美國》,尤其是電影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生活化、場景化。這不僅使教學更形象生動,而且讓學生體會到了英美社會豐富的文化材料。還可利用外籍教師,舉辦一些介紹西方文化方面的講座。

    著名語言學家葉蜚聲曾指出:“一門語言是探索一種文化的燈火,一門語言正是了解那個國家、那個民族的一個窗口?!蓖庹Z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比較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語言使用與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要學習該語言賴以生存的文化。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文化障礙,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改變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安.論外語教學的文化意識培養文化導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6).

    第3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一、現代漢語課堂教學當中引入流行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1、對于流行文化的認識。“對外漢語教學按其學科性質來說是對外國學生進行的,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特有的標記。自從上個世紀開始展開文化大討論以來,有關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問題就一直是對外漢語學屆的一個重要課題。在這里我們所要探討的“文化”是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因為對外漢語教學說到底還是一種語言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引入文化因素,排除外國留學生用漢語跟中國人交際中的文化障礙,克服因價值觀念,思維模式,文化背景,道德倫理觀念的差異所造成的交際困難。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流行文化體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流行文化以流行音樂、影視文藝、通俗小說、網絡文化為代表,流行文化滲透入了人們的生活,潛移默化地促進語言學習者更好地掌握語言。

    2、流行文化對于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影響。80后和90后都是生長于全球性的流行文化環境中,并且越來越依賴于在直觀、生動、形式多樣的傳媒手段,流行文化對于他們的影響很大。特別在對于外國學生來說,漢語本身較為難學,而且不具備英語這樣的國際通用地位,必須有外界的持續刺激還能保證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流行文化對于對外漢語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美國、德國和日本發達國家都流行漢語熱,對于歐美國家來說,他們學習漢語主要是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而對于日韓來說,學習漢語是由于本國的文化和語言與漢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流行文化的引入是激發學生外在學習動機的簡捷方式之一。一般說來,生動、有趣甚至是時尚的知識更容易引起他們學習的欲望,中國流行文化則很好地將漢語學習的趣味性和現實的使用功能有效地結合起來,使人體會到對外漢語課堂活動的有趣之處,從而推動學生利用自己在流行文化中熟悉的知識參與課堂活動,產生有意義的語言交流效果。

    3、現實可行性分析。流行文化引入對外漢語教學是具備現象可行性的,因為流行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性、大眾性和娛樂性能夠滿足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比如在教學當中影視視聽被廣泛運用在漢語聽力、口語課上。為了提高人們對于漢語的認識,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給學生放李小龍和成龍的功夫電影。這都是受到了英美流行文化的啟發,比如中國的學生因為喜歡看經典外國影片,而去深入研究其臺詞,這一點同樣可以移植到對外漢語教學當中來。

    二、對教師的一些建議

    1、教師要樹立對于流行文化的時代觀念。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不具備流行文化的時代觀念,他們甚至認為流行文化是一種社會上的庸俗文化,這種思想不利于對外漢語的教學,因此,教師必須要扭轉這種思想,樹立對于是流行文化的時代觀念,將教學理念和時代觀念和結合,這樣有利于他們采用新穎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夠將流行文化和對外漢語教學完美整合起來,自身產生教學的熱情,從而引導學生。

    2、恰當地引入流行文化因素。在對外漢語教學當中,必須要恰當地引入流行文化因素,對外漢語教學除了漢語教學,還擔有文化傳播的重任。流行文化在豐富中文教學,傳播中國文化方面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中國的流行音樂和電影,以及流行的小說等等,甚至可以將中國的古詩詞編寫成現代短劇、歌劇或者唱詩會等形式。要注意的是,流行文化元素必須是中國的元素,必須要代表中國文化,必須要具備文化性,而不能隨意找幾首流行歌曲,或者找幾部香港電影,就認為這些能夠代表中國流行文化。這一點應該像韓國學習,“韓流”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所謂韓流,其實就是在吸納歐美文化的同時,運用東方人的眼光重新包裝設計起來的新型流行文化,這種流行元素中很好地將東方儒家的傳統倫理文化以及西方流行文化結合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因此對中國青少年而言既有新鮮感,又有親和力。這種包裝過了的東方文化,是亞洲文化和歐美文化融合改造的結果。因此確實較能貼近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因此,也有很多年輕人因此愛上了學習韓語,但是就當前的中國文化而言,如何恰當地引入流行文化元素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重點問題。

    三、教學實踐及反思

    在教學實踐中,要特別主要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結合,如果不能夠注意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結合,那么就不能夠將優秀的精英文化傳授給留學生,就不能夠向外國人展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為,從本質上說,現代流行文化還是屬于西方文化,中國的流行文化都是收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的,因此,在教學當中,必須要注意將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相結合。

    第4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關鍵詞】國外施工語言交流語言考量及綜合培訓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forth company of Sinopec abroad, the support role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a child of the worker of Sinopec, the autho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nd rational thinking of the overseas construction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of the fourth company of Sinopec in recent year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means,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nhance employee skill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employees, especially managers, in today’s Sinopec company of “building a prominent feature, leading at home and world-class ene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verseas; verb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eval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C0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近幾年,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先后在沙特、阿聯酋、馬來西亞等中東地區承攬了石油化工裝置的施工任務,并在施工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績。但是,語言交流與溝通仍然成為大部分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的障礙,雖然在當初選派人員時,公司有意識地選派了一些年富力強,有一定外語(幾乎都是英語專業)基礎的人員,但是到了國外,與老外的交流仍然成為施工管理過程中一個難以避免的困難。因此,加強職工技能教育與培訓,提高職工特別是管理人員的語言交流能力,在“建設特色突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能源化工工程建設企業”的今天,就顯得更為重要。

    一、海外施工人員的語言現狀分析

    1、對專業文檔的識別、了解和掌握困難。一線施工管理人員對施工圖紙,與外國管理同行的信函、報批以及指令等一般性的專業文檔,由于語言一知半解而引起的歧義等,影響了項目實施過程中,資源的配置、優化,安全管理和質量控制中的風險識別,材料設備的供應,施工網絡計劃的編制、控制以及費用控制、資金回收等工作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期的延誤或窩工等,給公司在國外的信譽以及工程管理目標的實現和經濟效益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與外國同行日常的、面對面的交流中的困難。在每月、旬、周定期的聯席項目施工協調會議、經營管理會議,施工現場的HSE檢查、質量檢查、文明施工檢查以及工程施工進度檢查等,在有關專業知識的表達、交流與對話中,大部分施工管理人員都不同程度的遇到了困難。在國外進行過施工管理的人員都深有體會:與老外日常交流中的口頭表達很重要,與這些外國同行建立良好的個人關系有時會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語言障礙,公司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在工作和生活的交流與交往中,很難建立起良好互信的個人關系。

    3、不同層次的人員遇到的語言困難有所不同。受個人掌握外語水平、語言交流的能力影響,在與外國人的語言交流中,從學校畢業3年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由于專業知識比較豐富,外語水平較高,在施工方案的策劃、編寫與執行等方面,在語言口頭交流上,能夠比較準確的進行表述,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剛從學校畢業3年以內的普通管理人員語言交流有著天然優勢,尤其是海外留學的畢業生,語言交流比較出色,但是,由于這部分人員對施工現場情況不甚了解,專業知識不夠豐富,在對施工圖紙以及來往信函中的一些專業術語會發生表達不準確的現象。而現場施工作業人員由于大部分外語水平較差,基本上與外國人很少交流,有限的交流,也須他人的傳遞。

    海外工程實施管理中遇到的語言交流、溝通問題,并不僅僅是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本身的語言問題,國內和海外工程項目在施工管理和施工過程中的知識體系上也存在著不同問題,特別是對工程文檔的接受和理解困難較多,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磨練。

    二、思考與對策

    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經過50年的發展,具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職工隊伍也是一支繼承與創新、永不言敗的高素質隊伍。但是,在科技飛速發展,企業對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的今天,輸送和培養一大批合格適用的、既懂語言又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的人員,既與國際管理慣例接軌又有著豐富的國內施工管理經驗人員,仍然是公司各級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首先,要實行應急的人員配置辦法。對于海外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選擇,在項目組建初期,就不能簡單的依賴專業水平的高低,而要有相應的語言考量。對于項目的現有管理人員,在工作安排上,也應該依據項目管理的開展情況,根據語言水平進行適當的調整與相應安排,比如,對于經驗豐富、但是語言能力遜色的工程師,可以搭配語言較好的、剛畢業的學生一起工作,起到互幫、互補的作用。

    其次,加強平時的語言培訓以及綜合訓練。對于海外工程項目來講,培訓的重要性遠大于國內本土項目,大家同時到一個比較陌生的環境進行項目的開展和運作,在很多領域上,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在這種情況下,海外項目在平時,就應該注重日常的集中與培訓工作,這其中一定要包括語言方面的培訓,這種培訓并非一定要以語言為主題,可以以專業技術為主題,但同時包含語言方面的互動和訓練,從而,促進職工的語言學習興趣以及專業提升動力。

    其三,運用一定的經濟措施激勵員工的語言學習動力。公司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對員工進行語言的考查、考核和考試,并按照等級,頒發一定數額的語言津貼,獎勵數量未必需要多,但會在客觀上,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5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策略

    中外合作院校是由中外的政府、企業、高?;蛏鐣α吭谠盒:蛯W科上開展共同的投資和作何。近年來隨著教育部門的監督和各級高校的努力下,中外合作辦學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而隨著辦學項目規模的擴大,辦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由于中外文化差異而帶來的教育矛盾,已經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因此我們需要重視中外文化的融合,做好跨文化教育的相關工作。

    一、中外合作辦學中存在的文化差異

    中外合作辦學主要是由中外的雙方教師共同來實施的教育活動,而教育的對象是中國的公民,這在教學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中西文化差異。具體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生觀的差異

    在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更是將教師尊崇為較高的位置。傳道授業解惑也規定了教師的智者,并奠定了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在新時期下,這種師生觀任然影響著我們的教育體系。而在西方的教育中,教師只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西方的教育傳統教師更多的是引導,在現代西方教育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學生在課堂上也可以挑戰教師權威。

    (二)教育價值觀的差異

    教育價值觀是指對教育的根本觀點和認識。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中西方的教育從一開始就具有不同的教育觀點。在現代我國的傳統教育價值觀已經發生了改變,而中國與西方的教育價值觀仍然具有差異,在教育的目的、教育與社會關系、教育的人性觀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解釋。

    (三)知識觀的差異

    中外的教育界對于知識的態度上存在著很多的差異。在中國教育觀念看來,知識是靜態的。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從書本中獲得知識。而西方的傳統觀念上,知識是動態、可以改變的。書本中的知識指是總結和積累了前人的經驗,是可以批判和的。

    二、中外合作辦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最早的中外辦學起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開始舉辦中美經濟學培訓班,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后中外合作辦學教育已經成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

    三、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識別文化差異,建立相同價值觀

    為達到中外合作辦學的順利必須實現文化的融合,而首先需要了解中外文化各自的特點和差異處。合作的雙方應加強交流、加強溝通,了解雙方文化教育中的優點,互相吸收對方的先進思想,研究出對雙方都有利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盡量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矛盾。其次雙方需要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念,這樣才能實現中外合作辦學的成功。統一的價值觀可以有效的減少內部管理矛盾,統一管理理念,發揮文化優勢,從而形成雙方優勢的共同體。

    (二)設置跨文化課程,提高跨文化能力

    在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設置中充分重視跨文化教育的設置,特別是中方院校應該把跨文化的課程列入合作辦學的教育體系當中,鼓勵教師開發相關的跨文化知識課程,推薦合適的教師來教授跨文化知識。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在設置跨文化教育課程上給予指導。同時在中外合作辦學中也應注重培養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理解和接受外方的課程教育,也就提高了中外合作辦學的人才質量。而目前一些學生的跨文化能力都比較欠缺,學校可以通過開辦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或出國短期訪學活動,來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并通過實踐來得到提高。

    (三)構建跨文化環境,加強教育管理

    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有效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中外合作辦學包括了兩種不同文化的溝通和交流,因此中外合作辦學應構建多元化、開放性的校園文化,重視發揮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潛移默化。在構建文化環境中應以我國文化為主,外來文化為輔,這種一體多元的文化環境,可以有效發揮我國文化在教育中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吸收和融合了外來文化的精髓部分,打造出中外文化和諧發展的國際化辦學環境。中外合作辦學中實施的跨文化教育應重視學生的管理工作,從教育管理上加強跨文化教育,將跨文化教育和學生教育管理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注重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加強跨文化交流的知識。

    (四)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增強協調能力

    中外合作辦學中由于雙方管理人員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差異,會帶來跨文化教育管理上的困難,也造成中外文化難以融合,難以進行跨文化教育。因此應加強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提高管理人員的協調能力,實現一個民主高效的共同管理層,有效的進行中外合作辦學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質量影響到中外合作辦學在未來的發展,隨著中外高校間不斷的擴大合作辦學規模,由于雙方文化差異引起的跨文化教育也應受到更多的重視。而中外文化中既有沖突矛盾的一面,也有融匯合作的一面,在合作辦學中應注重跨文化教育,解決辦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各項措施來消除文化矛盾,在合作共贏的前提下尋求雙方共同的管理模式,實現跨文化教育的融合。

    作者:符巧靜 單位:鄭州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繼橋.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教育研究[J].科教導刊,2014,27.

    第6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關鍵詞:外宣翻譯;譯者;素質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特別隨著我國國際經濟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對外翻譯工作越來越頻繁的應用于社會活動中,翻譯譯者的主體性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與傳統的翻譯相比,外宣翻譯的材料多通過媒介對外進行傳播,實現中外文化的交流。但值得關注的是,在我國,由于外宣翻譯人員素質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導致翻譯工作出現許多錯誤,也給對外宣傳帶來了諸多不便。

    1 外宣翻譯譯者存在的問題

    (1)專業功底不足

    許多外宣翻譯人員在翻譯時,沒有對原文詞義進行詳細地考究,就草率的進行翻譯。使得翻譯的譯文不僅質量不高,而且還影響了翻譯整體的傳播效果。在進行漢譯英的翻譯時,有的譯者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漢語的原意,導致要表達的問題不清楚。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具有普遍性的,比如許多企業推介廣告的英譯文就存在這種問題。

    (2)中外文化鴻溝

    許多外宣翻譯譯者對待中外文化有著不同的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導致他們的文化素質也不同,許多中文里的詞句被翻譯成英文后不僅會失去原來的意思,甚至會產生誤解。例如在中國的運動比賽中,觀眾為了給運動員鼓舞士氣,都會喊"加油",如果"加油"被生硬的翻譯成英文,顯然會造成歧義,因此外宣翻譯譯者在進行翻譯時,要充分的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減小中外文化的鴻溝。

    (3)缺乏責任心

    作為一名外宣翻譯人員,僅僅具有高學歷、豐富的海外求學經歷和較強的英語駕馭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有的外宣翻譯人員在翻譯的過程中不求甚解,沒有對翻譯工作認真對待,雖然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譯文的翻譯工作,責任心的缺乏也是譯者素質不高的表現。

    2 外宣翻譯譯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外宣資料的翻譯工作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關系到企業的命運,甚至會影響國家的形象,因此作為一名外宣翻譯譯者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個人素養和綜合素養。

    (1)培養譯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職業忠誠意識

    要使翻譯工作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翻譯工作者就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外宣翻譯者的工作不僅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外宣翻譯者賦予了艱巨的使命,通過大量的外宣資料翻譯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不僅如此,外宣資料翻譯也體現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文環境建設。堅決杜絕翻譯中的低級錯誤、整頓翻譯譯員隊伍、規范翻譯標準,外宣翻譯工作者只有具有一絲不茍、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提高外宣材料的翻譯質量。

    (2)夯實譯者專業知識

    這是對所有外宣翻譯譯者提出的要求,作為一名外宣翻譯工作者,只有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和嫻熟的翻譯技巧,才能實現特定的交際目的,外宣翻譯資料一般比較注重語言的修辭,翻譯工作者要充分地領會到語言中包含的美,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專業知識將這種美傳達出來,因為不同的語言在詞匯形式表達和結構上存在著本質的差別,這就要求翻譯者具有較高的語言功底,只有駕馭好語言才能翻譯的精確,翻譯工作者要格外注意資料中出現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問題,避免曲解原文的主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對譯者的資格認定、級別認定和譯者譯本的認定

    在我國沒有對譯者進行強迫的資格認定的政策,許多譯者沒有通過翻譯水平的資格考試,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沒有對譯者進行嚴格的把關。

    譯者的級別代表了其專業能力和相應的等級,社會上的翻譯錯誤并沒有因為有了相應的資格認定和考核而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我國應該大力地對翻譯工作者進行普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規范嚴格的等級認定制度。

    我國的翻譯單位層次不齊,翻譯資料適用的場合也不同,為了使翻譯譯本達到規范化和正規化,能夠適應于比較重要的場合,就應該建立相應的認定機構,對譯本的質量進行嚴格的認定,只有把好行政關和學術關,才能使我國企業具有良好的世界形象,從而更好的走向為世界服務的道路。

    3 總結

    在對外開放的形勢下,外宣翻譯人員要做好翻譯工作,就要對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切實提高翻譯人員的自身綜合素質,才能在翻譯時做到準確、規范和地道。只有提升中國外宣翻譯的實踐水平和理論研究,才能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起到良好的推進對外宣傳的目的,讓世界充分了解中國。

    參考文獻:

    [1]宋曉思.略談外宣翻譯現狀和譯者素質培養[J].華章,2013,(3):79-80.

    第7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一年來《文化交流》始終遵循自己的辦刊宗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緊緊圍繞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宣傳先進文化,推進中外文化交流,為繁榮浙江的文化事業,建設文化大省,擴大改革開放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猶如激越雄渾、迭起的交響樂旋律,“十一五”的華彩樂章余音未了,“十二五”的優美樂曲已經奏響。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宣傳“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時期發展的目標、任務。《文化交流》雜志將秉持正確的辦刊宗旨,在“求新、求精、求活”上下功夫。

    求新。媒體貴在創新,我們要遵循同志對媒體的要求,“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只有不斷地求新、求變,勇于創新,善于創新,雜志才能辦出特色,吸引讀者,才能體現刊物的思想價值與藝術魅力。我們要多關注、反映社會新熱點、時代新亮點,多編發題材新、視角新、表現手法新的文章,努力打造期刊品牌。

    求精。我們要樹立精品意識,設置特色欄目,善抓精品文章;要精選精編,精益求精,把刊物辦得更加精美,更加精致,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高雅的品位,為國內外讀者奉獻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的文化精品。

    求活。我們要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借鑒世界文明成果;要開闊視野,博采中外。我們要努力描繪時代風貌,在反映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提供鮮活的典型和文章;要提倡生動活潑的文風,從而增強刊物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不斷滿足讀者的閱讀要求和審美情趣。同時要力求內容、形式、題材、體裁多樣化,滿足各方面讀者的文化需求,做到雅俗共賞。

    第8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一、對外漢語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與上述“高熱度”不相適應的是:外派的部分漢語教師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而在國內就業市場,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從事本專業工作的人較少,不少畢業生找不到對口的出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現有的培養模式使畢業生的能力和水平很難達到海外對漢語教師的要求。主要表現為專業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不能適應漢語國際教育國際化的需要。例如:對外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重視不夠,畢業生的外語水平和對外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高;實踐基地建設滯后,實踐環節薄弱,培養的人才缺少漢語國際傳播必須的實踐經驗。

    2、相關研究沒有與時俱進。國內最早設立本專業的學校如北京語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校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教法及專業實習等方面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國內研究普遍存在微觀研究眾多、宏觀研究匱乏的現象:有關對外漢語語音、詞匯、語法、修辭等知識點的教學研究很多,有關對外漢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文章卻很少。特別是隨著漢語國際教育的快速發展,漢語學習者在群體、目標、環境等方面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培養出適應國際化需要的高質量教師,亟待相關部門和教育工作者進行探討。

    3、就業渠道不暢通,造成了國外“漢語教師荒”與國內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就業難的矛盾。

    可見,要打造一支能夠適應海外漢語教學需要的師資隊伍,必須改變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疏通就業渠道,盡快走上國際化的人才培養之路。

    二、對外漢語國際化人才培養對策與建議

    漢語國際推廣是具有國家文化戰略意義的工作,而國際化人才的缺乏成為制約這一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當前對外漢語專業教育國際化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師第二語言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為培養能勝任漢語國際教育與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提出切實有效的對策。

    1、明確培養目標,更新教學理念。即圍繞對外漢語專業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出解決問題的切實有效的對策。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對對外漢語專業培養目標的界定是:對外漢語專業注重漢英(或另一種外語或少數民族語言)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的了解,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對外漢語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實踐型語言學高級人才。同時,國家已出臺了三大“漢語國際教學標準”,即《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國際漢語教師標準》與《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因此,面對新形勢、新目標、新要求,必須創新理念,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

    (1)實踐型理念。從漢語國際推廣的角度來說,對外漢語專業學生所必備的知識與能力傾向于實踐與應用。在漢語學習方面,應強化學生語言傳播與交流能力;在第一外語學習方面,把學生的聽、說、讀、寫放在第一位;在文化學習方面,學生重點掌握跨文化交際以及體現中國文化元素的技能——太極拳、京劇、書法、國畫、茶藝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為了更好地推廣漢語,學生還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漢語學習者的不同心理及接受特點,掌握多種教學方法,熟悉教學環節設計流程,具備掌控不同地域、不同層次課堂的能力等。

    (2)多元化理念。在“漢語熱”的大背景下,對外漢語專業人才在國外不僅要能夠教授漢語,而且還要從事文化傳播,并進行與之相關的經濟活動,既要熟悉國外市場,又要掌握涉外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因此,本專業的學生應具有民族文化傳承與傳播的使命感;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有客觀正確的認識,對語言、文學、文化差異具有較高的敏感程度,樂于對不同的語言、文學、文化現象進行探究,視野開闊,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所以,應盡可能對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進行語言類、教育類、文化類、經濟類等多方面知識與能力的培養。

    (3)國際化理念。對外漢語專業畢業生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或從事中外文化交流,這些都需要學生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背景知識。因此,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對外漢語專業必須要把國際化作為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積極開展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目前,可從培養目標的國際化和服務面向的國際化兩方面進行探索。“漢語熱”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外漢語已經發展成漢語國際推廣,國際化、涉外性已經成為本專業的一個基本特征。越來越多的高校與國外的大學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數量劇增,使學生出國學習、實習、就業成為可能。因此,高校應以國際化理念來謀劃人才培養問題。

    2、明確專業目標,優化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應遵循三個原則:一是根據培養目標與方向設置課程體系;二是根據漢語國際教育對本人才的實際需求設置職業技能課;三是根據地域文化與學校特色設置文化課與特色類(如經貿類)課程。

    (1)根據專業需要,強化外語學習。在大學英語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增設高級英語聽力、高級英語口語、高級英語閱讀、英美文學閱讀、漢英語言比較等課程。另外,還可開設為期一年的第二外語,為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2)依托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教學能力培養。建設實踐教學體系,應堅持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專業實踐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實踐訓練與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研究相結合??梢苑e極利用校內外各種涉外教學實踐平臺,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通過對外漢語教學大賽、中外學生聯誼、涉外企事業單位實習等項目提高學生的教學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突出“比較”概念,培育學生中外文化素養。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國學概論與西方哲學,漢英語言比較,中西文化比較,這些課程的設置都將學生放到一個“比較”的環境中,促使他們在比較中發現差異、探究差異背后的原因,塑造他們開放包容的氣質,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3、加強外聯,尋找“出口”。通過與海外孔子學院及其他漢語教學機構合作,可以把畢業生(或取得對外漢語資格證書的在校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派往國外從事漢語教學;另外,也可與國外的大學和教育機構聯系,以互派培養的方式把學生派到國外去學習,獲得所在國家教育機構頒發的證書,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各種工作。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就業,而且對于擴大學校的國際知名度,推進學校整體的國際化進程。

    4、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對外漢語專業是培養對外漢語師資和中外文化交流專門人才的專業,在強調語言學及語言教學本體地位的基礎上,不同學??筛鶕髯缘奶厣c優勢,突出各自對外漢語專業的特色。例如,北京高??砷_設北京文化概論、北京的節慶儀式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課程;財經類大學可利用經貿特色和經濟學、管理學的優勢,突出漢語教學和商務技能的結合,培養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第9篇:中外文化的交流范文

    關于加強赴外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機制

    隨著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 學生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的培養已成為高校育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目前我院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國際交流項目,在2019級新生中,有3名同學參加學校“新生助飛計劃”,赴境外參加短期交流學習,2018級有一名同學赴臺灣地區中原大學交流學習。

    受到不同國情、體制和思想文化的影響, 不斷增長的赴海外交流學生也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形勢下,我院在以下方面加強教育管理工作:

    一、發揮好思想政治輔導員核心作用地位

    從輔導員層面而言, 一定要做好學生出國后的后勤管理工作, 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 主動關心學生在國外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 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相關難題, 鼓勵他們克服困難, 堅持學有所成, 讓他們感受到班級的溫暖, 學校的關心和祖國的關愛, 同時通過“互聯網+”模式與學生就國內外最近的形式與政策做相關探討, 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發言, 以便了解其在國外的思想動態, 對于一些不正確的觀點和言論, 適當地進行引導, 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二、利用好“互聯網+“思想教育形式”

    學院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 借助各類網站, 建立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平臺, 創建多元化的溝通渠道, 整合教育資源, 大膽創新教學模式, 鼓勵學生參與到相關活動中來,例如參與到日常團課學習等。引導他們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 激勵他們擔負起中外文化溝通的使命, 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主義教育, 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 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扎實做好家校定期聯系機制

    留學生在國外的身心健康成長, 離不開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因此家長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擔負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過言傳身教使子女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學院建立定期的家校聯系機制,在生活、學生等方面關注關心赴外學生狀態,在關心與關愛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四、在赴外前后做好教育引導內容

    海外交流學生雖然都有一定的語言基礎, 但是對對象國的生活習俗、交通常識、溝通禮儀等方面的知識比較模糊, 如果授課時對相關專業的學生有針對性的教學, 出國后可以減少陌生感, 從而更容易的融入本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進行更多的愛國主義教育, 增強愛國信念和民族認同感。留學生是中國人的一面鏡子, 代表的是中國人的形象, 他們的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展示的是中國人的品質和德行, 所以牢固樹立他們的愛國情懷, 才能客觀公正地向外國人傳播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 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如果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缺乏認同感和自信心, 就很難促進中外文化的積極交流與溝通, 甚至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如荒廢學業, 打架斗毆甚至犯罪, 嚴重損害了中國留學生的整體形象, 更有甚者政治立場不堅定, 思想覺悟低, 還會做出一些危害祖國和人民安全的事情。因此, 要豐富并加強赴海外交流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導他們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 激勵他們擔負起中外文化溝通的使命, 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主義教育, 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 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針對赴外交流完成返校后的同學,及時搭建平臺,分享交流心得,引導赴外交流學生分享好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的成果。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8|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777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成人免费草草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毛片免费看| 成人免费淫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