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電腦程序入門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腦程序入門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電腦程序入門教學

    第1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作者在論文的寫作當中難免要閱讀相關的學術資料,在論文引用的他人作品時不能全部都寫到論文當中去,那么只要將其主要文獻標注好后依次列在論文的最后面。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網頁設計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賞析。

    網頁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1]胡崧.HTML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2]知新文化.HTML完全手冊與速查辭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楊選輝.網頁設計與制作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王誠君,劉振華,郭竑暉,高中山.Dreamweaver8網頁設計應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5]李光明,曹蕾,余輝.中文Dreamweaver8網頁設計與實訓教程[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

    [6]周德華,許銘霖.新編網頁設計教程[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

    [7]趙銘建,趙慧,喬孟麗,康梅娟.網頁設計與制作[M].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7.

    [8]趙祖蔭,王云翔,胡耀芳.網頁設計與制作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9]陳季.Flash基礎與實例教程[M].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5.

    [10]丁海祥.計算機平面設計實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曹雁青,楊聰.Photoshop經典作品賞析[M].北京:北京海洋智慧圖書有限公司,2002.

    [12]張怒濤.Photoshop平面設計圖像處理技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3]陳笑.Dreamweaver8,PhotoshopCS2,Flash8網頁制作實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4]孫強,李曉娜,黃艷.JavaScript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15]劉智勇.JavaScript開發技術大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16]陳會安.JavaScript基礎與實例教程[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17]常永英.ASP.NET程序設計教程(C#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18]肖金秀,馮沃輝,陳少涌.ASP.NET程序設計教程[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

    [19]金旭亮.ASP.NET程序設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0]劉培文,韓小祥.ASP.NET程序設計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網頁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1]安穎蓮,李秀,姚瑞霞,田榮牌.《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7).

    [2]沈志剛,于曉霞.“模塊項目化”教學法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福建電腦,2009(5).

    [3]周娟.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的幾點改進.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26).

    [4]蔡北勤.模塊化基礎上的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模式探討.交通職業教育,2007(6).

    [5],馮永華.課堂教學變革的反思與重建———“慕課”背景下課堂教學變革的思考[J].教師教育學報,2014,11(3):53-63.

    [6]孫曉娟.基于“慕課”的高職課程改革及教學評價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4):236-237.

    [7]張琳.高職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生態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5,4(10):99-101.

    [8]鄭偉、薛嵐.高職院校圖形類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10(12):248-248.

    [9]鄭偉.高職院校非圖形類專業《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福建電腦,2011,27(1):205-206.

    [10]鄭偉、薛嵐.高職院校圖形類專業《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建設改革的探討[J].藝術科技,2013,26(3):283-283.

    [11]李榮剛.視覺傳達專業中的網頁設計課程探索[J].美術學刊,2012,(10).

    [12]何磊孫志宜.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5,(1)33期

    [13]魏坤.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現狀與教學對策——以漢江大學設計學院為例[J].中國藝術,2013,(4).

    [14]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3-15

    [15]梁景紅.網站設計與網頁配色[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52).

    網頁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1]王寅田.基于Hadoop的交通物流大數據處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4

    [2]滕勇.基于WMI的電信營業終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3

    [3]劉暢.模型驅動的飛機座艙顯示控制應用軟件開發方法研究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4

    [4]李巖.可調整時間自動機可達性算法的研究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4

    [5]余啟鴻.物流企業信用評級技術研究及系統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4

    [6]張明銳.基于AOP的座艙顯示應用軟件框架研究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4

    [7]浦杰.券商門戶系統統一通訊平臺的研究和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8]陸志林.基于jBPM和SSH的電子政務開發平臺的研究和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9]鄭琦.基于OCM模型的在線計費系統開發及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7

    [10]華天.電子制造企業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3

    第2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 借助網絡模式 實現報網互補 用好休眠功能,提高開機速度 借助翻轉課堂實現高校教學模式改革 讓人類“休眠”可能實現 借助簡單案例實現環境工程仿真技術的快速入門 城市電網故障快速復電模式的實現 快速診斷開機無顯故障 找回丟失的快速開機系統 “借助與實現”講評 建立快捷方式讓電腦快速休眠等 20秒實現急速開機等 借助“模式”強化維權 利用數字電位計實現開關模式電源的快速、線性調節 借助SOSO地圖 快速定位餐廳 借助微軟鼠標快速打開多個頁面 金蝶:能否借助聯盟快速膨脹? 借助iTools快速導出iPhone短信 借助必應超級搜索快速設置 借助Power Query快速轉換數據 借助特殊標記 多表快速定位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下載AmigoHiber軟件。運行安裝時,在安裝界面中需要設置緩存大小,如果硬盤空間夠大,使用默認設置就行。隨后點擊“Install”按鈕,程序會彈出讓你關閉防火墻和殺軟的提示,這時可不理會,選擇“否”即可安裝,安裝完成后,按要求重新啟動電腦(圖2)。

    三、實現快速20秒開機

    電腦重新啟動后,雙擊桌面上的AmigoHiber程序快捷方式運行它,點擊其界面上的“Start Always Hiberantion Mode(開始總是休眠模式)”按鈕,就會創建休眠,完成后進入休眠狀態,電腦自動關機,這時就可以拔掉電源。以后每次使用電腦后正常關機,開機時只需按下電源,僅用20秒左右就能啟動成功進入桌面,所運行的程序都自動啟動,就能開始工作了(圖3)。

    四、改變休眠狀態

    如果想更改之前保存的休眠狀態,運行AmigoHiber軟件,點擊“Stop Always Hiberantion Mode(停止總是休眠模式)”按鈕,軟件會清除當前保留的休眠狀態。重新啟動電腦后, 配置好系統休眠前的狀態,再次按下“Start Aways Hiberantion Mode”按鈕,又可以實現20秒快速開機了。如果想要卸載該軟件,先清除軟件設定的休眠狀態,再點擊右下角的“Uninstall Now”按鈕即可(圖4)。

    小提示

    第3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前不久我們剛剛評測過海爾Q7鋼琴電腦,如今又迎來了其進階產品Q8s。這款產品相較前者在配置方面做了升級,同時依舊主打鋼琴教育市場,并具有更為纖薄的時尚外觀。

    愈發纖薄的外形

    這次海爾最新推出的鋼琴一體電腦Q8s的外形與前作有很大差別,原本底部透明的邊框換成了更顯檔次的金屬拉絲設計。圓潤的背部也改成了更有棱角的設計,做工明顯更趨人性化。背部創新的階梯式分解設置,使得機身更顯纖薄。這也是筆者拿到這款樣機之后的第一感覺,就是輕薄。21mm的最薄邊框厚度,不愧為一體電腦市場中的最輕薄產品。

    豐富的接口

    海爾鋼琴電腦Q8s側面除了有兩個便捷的USB插槽以外還有個SD/MMC/MS插槽。雙USB 2.0+4×USB 3.0足夠你接駁附贈的鍵鼠以及自用的閃盤讀卡器和其他電子設備。關機充電USB就是側面的一個插槽,當然需要你安裝隨機帶的海爾Q8s軟件。它不僅內置Wi-Fi還具備少見的RJ45網線接口。而類似耳機插孔、音頻插槽、HDMI、DVD光驅等常見的接口自然也是全部涉及到,可以充分滿足家庭用戶的使用需求。

    硬件配置

    海爾鋼琴一體電腦Q8s采用了23.6英寸的全高清屏幕,我們測試的樣機屏幕并非觸控,但市場上同型號也有對應的觸控版本。硬件方面,Q8s采用英特爾奔騰2020M雙核雙線程處理器(主頻2.40GHz),IVY Bridge架構,單通道4GB DDR3/1333內存,2GB顯存的GT 740M獨立顯卡、1TB 5400rpm機械硬盤、預裝有Windows 8 64位中文版操作系統。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評測的只是Q8s的低配版機型。

    按鍵和軟件支持

    海爾鋼琴一體電腦Q8s的按鍵位于左側面邊框,側面除了調節亮度、對比度和傳統的界面控制功能鍵,還有一個獨特的按鍵,它可以選擇“PC Mode”、“Panel Off”、“HDMI Mode”三種模式輸出。在“HDMI Mode”模式下,能讓你的一體電腦Q8s變成一臺外置的顯示器使用,這個功能非常實用。

    隨機附贈的工具安裝盤共有兩張,一張是海爾的一些設定功能軟件,另一張自然就是鋼琴一體電腦的驅動程序和安裝文件了。在安裝了海爾Q8s的功能軟件后,側面的按鍵就能實現更為便捷的功能,比如QuickSettingBar。它具有Wi-Fi、攝像頭、充電USB、音量、麥克風的開關功能。

    至于Q8s的鋼琴一體電腦軟件,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不僅囊括了初中高級別的視頻教學課程,而曲譜還有數字鍵位學習的全新方式,這一點也是秉承了海爾樂趣系列鋼琴一體電腦的突出優勢。同時還有一些U-School學前教育軟件,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性能實測

    海爾鋼琴一體電腦Q8s 的基本配置前面已經有過介紹,在測試部分,我們使用了Cinebench R15最新版軟件,其中OpenGL成績為40.59fps,CPU成績為161cb。顯卡在入門獨顯市場性能不錯,CPU雖然成績最多是i3級別,但也足夠我們日常娛樂使用。正因如此,我們看到其3Dmark Fire Strike成績為1014分,傳統的3Dmark11 P1781,比起Q7來說它的顯卡部分明顯還是要強上不少的(Q7獨顯為GT610M)。整機性能部分,海爾鋼琴一體電腦Q8s的PCMark7成績為2443分,比Q7高出了1000分不止。Sysmark2012的最終成績為84,其中3D建模和網絡開發子項的成績略低,整體性能還有提升的空間,當然這只是我們拿到的低配版Q8s,功能上的多樣化才是產品的優勢。

    -王宇

    第4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關鍵詞:PLC;學與教;體會;教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4-0164-02

    PLC知識進入我國職教教材只有十多年的時間,可是在國內許多大企業PLC技術早已得到廣泛應用。

    筆者的PLC知識是五年前培訓學來的。學完后,又開展了PLC課程的教學。通過學和教,筆者有了許多體會,現介紹如下。

    整合教材內容,理清授課思路

    現有很多關于PLC的教材或書籍編寫得雜亂無序,各種版本的所謂的PLC精品課程無標準、不規范。這使得剛接觸PLC的人很難入門。實際上,通過自身的學習過程,筆者覺得PLC比老式繼電器更容易學習。筆者將PLC教材整理后應用于教學,可使學生用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入門了。

    筆者認為編寫教材,一要簡潔,二要有序。編寫的順序,應按照學生認知規律,以學生想得到知識的迫切性為順序。學生最想了解的知識首先講,然后,再講學生最迫切知道的下一個問題。此外,還要注意內容簡潔。例如,學生初次接觸PLC課程及教材,首先想知道什么叫PLC,這個問題應該先講。筆者僅用一句話,就將這個問題交待清楚了:“PLC就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可理解為一臺工業計算機。”這個問題對剛開始學習PLC的學生多講也沒有意義。要想讓學生了解得更深入,等學生對PLC知識掌握到一定程度再講才可以。

    這個問題講完后,根據筆者自己的學習經驗,接下來學生最想知道的問題就是PLC是什么樣子的。根據這個思路,筆者講的第二個問題就是PLC的外觀。PLC根據外觀來分類,可分為內裝式和外裝式兩大類。外裝式像一個吊扇的調速器;內裝式像一塊線路板,像電腦主機中的顯卡。

    第三個問題講PLC的用途。這個問題也可用一句話高度概括:“PLC可用來替代老式繼電器電路的控制電路部分,替代后性能可大大改善。”

    第四個問題講PLC的優點。筆者認為講清PLC的優點,主要要講PLC電路與老式繼電器電路相比較而產生的優點。有些教材認為:PLC編程簡單,易學,易懂。筆者認為這個優點是相對于電腦編程而言的,如何編程及精通各種程序語言是計算機專業人員重點要學的,而PLC是電工專業人員重點要學的,兩者之間沒有什么可比性。有的教材認為:PLC適應性強,應用范圍廣。但這個優點老式繼電器電路也是具備的。筆者認真總結了PLC的優點:(1)實體(硬件)安裝方便。控制電路上沒有多少電線和元件,大部分工作在虛擬連接(軟件連接或編程)上進行。(2)改變程序時,無須拆裝硬件。(3)可靠。因為采用了大量軟觸點,抗干擾性能強,使得出現差錯或事故的概率大大降低,可延長硬件壽命。(4)可節省許多繼電器,相應地省下了許多元件,省下了安裝時間與勞動力,硬件體積也變小了。

    這樣,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PLC概述”這一節內容的教學。接下來,就可以講第二節內容:PLC的安裝。PLC安裝可分六個步驟:(1)輸入輸出分配,要求畫一個I/O分配表;(2)畫硬件連接圖;(3)畫梯形圖;(4)寫出指令表;(5)將程序輸入PLC;(6)試車。其中,前四步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步驟講完后,舉典型實例――自鎖控制電路。這個電路只需著重講清LD、OR、ANI、OUT、END五個指令即可。但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迅速地適應實驗室的仿真實驗環境,再增添LDI、ORI、AND三個指令,這樣就講全了最常用的指令,不太常用的指令可以先不講,以免學生學習抓不住重點或因指令過多記憶困難而出現厭學情緒。

    第三節課和第四節課講PLC安裝步驟中各步驟的規律或要求。例如,第一步寫I/O分配表可歸納出以下規律:通常是一個按鈕需一個輸入點即X點,一個限位開關需要一個輸入點;一個熱繼電器的常閉觸點需要一輸入點,通常一個接觸器的線圈需要一個輸出點即Y點;一個電磁閥的線圈需要一個輸出點;一盞指示燈需要一個輸出點。自鎖控制電路的I/O分配表如表1所示。

    第二步,講畫硬件連接圖的要求。畫硬件連接圖的要求如下:所有按鈕都采用常開觸頭。按鈕一端接相應的X點,另一端接COM點。接觸器的線圈通常一端接相應的Y點,另一端與所有接觸器的線圈連接在一起,然后,與熔斷器串聯,再接到220v電源上。220v的電源另一端,再串聯一個熔斷器,熔斷器的另一端與PLC的COM點連接在一起。對于三菱出品的PLC,一個接觸器的線圈有一個COM點,要將所有的COM點連接在一塊。如果是正反轉控制電路,那么其中的聯鎖觸點要與接觸器的線圈串聯。自鎖控制電路的硬件連接圖如圖1所示。

    第三步,寫梯形圖。這是大家都會注意的問題,筆者就不贅述了。第四步,寫指令。先介紹前文所述的指令的具體含義。如LD通常的意義是將一常開觸點與起始母線聯接起來。以此類推,通常用四個小時時間就可以把已有老式繼電器電路知識基礎的學生引進PLC知識的大門。許多PLC知識、如PLC工作原理、PLC內部結構、PLC發展歷史、PLC發展前景等內容,筆者認為可穿插到后面的章節講授,也可作為選學內容或自學內容。對PLC知識,應使學生先增加一些感性知識,即先入門再逐步深入。另外,PLC結構與工作原理不容易學習和掌握,對很多學生而言,學完這些后,對于實際應用PLC沒有多大意義。

    在學生有了PLC入門基礎知識后,就可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引導他們自己做改造老式繼電器電路的實驗。如用PLC進行接觸器聯鎖的正反轉控制電路實驗、正反轉低高速啟動實驗、正反轉能耗制動控制實驗、一些液壓裝置等電路的改造實驗。做完這些實驗后,就可帶領飽嘗成功體驗、信心滿滿的學生進一步學習新指令了。

    PLC控制電路設計方法新分類

    絕大多數有關PLC的教材書籍,關于PLC電路設計方法的分類都不夠科學和標準。各種書籍分類方法不統一,方法種類很多,使得初學者一下子搞不清楚,哪本書最好,哪種方法最好,哪種方法最易學,各種方法相比較各有什么優點,整個知識體系是怎樣的,各種辦法有什么聯系,有什么區別。例如,有些教材將PLC電路設計方法分成經驗法、原有電路改造法、邏輯設計法、步進順序法等。除了設計方法分類之外,還將步進順序法分成啟保停方式、STL方式、TL方式、以轉換為中心方式等。還有,用不同指令編寫實現同一種功能的程序,每一個相同功能的電路都不盡相同,每一本書中的介紹也不盡相同。筆者初學時感到一頭霧水,不易掌握。筆者還感到這些分類方法過于繁瑣,有必要重新整理歸納一下。筆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看了許多同類書籍以及許多網上的所謂精品課程,自己也做了大量的仿真實驗后,認為正確的PLC控制電路設計方法分類應該是分為時間空間隔裂法(簡稱為時空分裂法)和時間空間統一法(稱為時空統一法。)兩大類。大家最熟悉的紅綠燈PLC控制電路屬于時間空間隔裂法。它先對時間順序和紅綠黃三色燈工作持續時間進行編寫程序,然后對每一盞燈,即對在空間存在的PLC控制對象編寫程序,如圖2所示。

    從第二行到第九行,再算上倒數第三行和倒數第二行,共十行,屬于對時間編程;從第十行到第十五行就是對空間編程。從空間來看,有六種燈,東西綠、黃、紅三種燈,南北綠、黃、紅三種燈。從時間來看,有東西紅燈持續時間、南北紅燈持續時間、東西綠燈持續時間、東西綠燈閃光時間、東西黃燈持續時間等共十種時間。在時間段多、空間工作對象多的場合,宜用時空分裂法,而時間段多、空間工作對象少的場合宜用時空統一法。所謂的時間空間統一法,就是編寫程序時,對時間順序和空間存在的PLC的操作對象(如接觸器的線圈)同時考慮的編程方法。用PLC改造老式繼電器成熟的點動、自鎖、正反轉、星三角降壓啟動的電路屬于時間空間統一法,經驗法和步進指令也屬于時間空間統一法。

    使用時空隔裂法編寫程序和閱讀程序較容易。因為它可以先考慮時間,再考慮空間。在同一個時間內考慮的因素變少了,注意力比較集中。化復雜為簡單,不易出錯。一次性編程成功的幾率較高,可用在情況較復雜的場合;時空統一法的優點是程序較短,可使PLC的掃描時間變短,可用在情況較簡單的場合,例如機械手的梯形圖,雖然有許多時間段,但每一時間段只有一個空間存在的PLC控制對象在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就可采用STL指令進行編程。

    這種分類法,不但清楚地將PLC知識梳理得一清二楚,而且還將PLC知識中哪些知識是必要的、重要的,哪些知識是可有可無的分辨得清清楚楚,還揭示了學習PLC知識的進程及其每一進程的目的性。如紅綠燈PLC控制電路,要想輕松地讀懂圖2或設計類似的梯形圖就必須搞懂時間繼電器、計數器,及用PLC中的時間繼電器組成的振蕩器等知識。如圖2中倒數第二行與倒數第三行的梯形圖就是由PLC中的時間繼電器組成的脈沖振蕩器。如這個基本電路搞懂了,就看懂了這兩行的梯形圖。PLC中的時間繼電器與老式繼電器不同,其常開觸點同時俱有啟、保、停三種功能。對何時啟、何時停、何時保要搞清楚。這個搞清楚了,圖2基本就看懂了。這樣,就使學生明白了學習PLC中時間繼電器章節的目的意義,增強了學生學習這一章節知識的自覺性,提高了學習效率。在講STL步進指令時,可告訴學生學STL步進指令的目的是達到掌握時空統一法應用的最高境界,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它的優點在于一個STL常開觸點同時俱備了啟、保、停三種功能,大大減化了梯形圖。

    此時,學生對兩種方法基本都熟練并掌握了,剩下的就是PLC聯網的問題了。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不屬于高職的研究范圍。如要研究,有以上基礎,學生可以臨時自學一下。

    綜上所述,編寫有關PLC的教材,應以學生想學會知識點的迫切性為編寫順序,并且講課內容要簡潔。PLC控制電路的設計方法,可分成時空隔裂法和時空統一法兩大類。這種分類法,揭示了整個PLC的知識體系、學習進程以及學習的終極目標,每一進程與最終目標的關系明確,使學生容易明白清楚,并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偉.機床電器與PLC[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2]李勝多,張還.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邏輯控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3]楊思國,江力.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教程[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4]鄧則名,程良倫,謝光漢.電器與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5]陽勝峰.可編程控制器及其網絡系統的綜合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第5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教育;網絡系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5-0194-01

    目前在各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都是作為一門公共課,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計算機的基礎操作與應用。由于該課程本身的特點,目前該學科的教學多采用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即電子教室)進行教學活動。我校使用的電子教室軟件是"凌波電子教室",據筆者在教學中的了解,這個軟件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是比較好的。下面筆者談談使用電子教室軟件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的一些體會。

    1.利用網絡電子教室進行廣播教學,實現"一對多"教學

    由于學生本身的特點,目前本課堂教學一般可分為教師講課和輔導學生練習兩大方面。教師講課一般是強制性的,要求學生必須聽講,不能進行其他操作,這種教學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環境的"一對多"廣播操作來實現。教師講課前,首先發一道廣播命令,封鎖所有學生的鍵盤,強制性地中斷學生所做的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操作,然后教師通過網絡軟件將自己屏幕上的信息實時地傳遞到各個學生機,這樣學生機屏幕上的顯示內容就與教師機同步。使用這種實時傳遞屏幕的方法,可同時滿足實時性和強制性的要求,很方便教師授課。多媒體教學網絡應用于廣播教學,不僅能實現學生與機器之間的交互,還能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向交流。從而實現了"一對多"的教學模式。

    2.利用網絡電子教室進行遠程輔導,實現"一對一"教學

    教師輔導學生則是"一對一"的教學過程,它不但要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能向教師提出問題、而且要求教師能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難度不同的學習內容,并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提供意見,這種"一對一"的教學過程在網絡中可通過"遠程輔導"的操作來實現。教師可以在教師機上隨時"搖控"學生機,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碰到問題,可以隨時搖控操作學生電腦,學生在自己的屏幕上就能看見教師的操作。如碰到某些有討論必要的問題,教師還可以把學生的操作過程轉播給全體學生看,以便讓大家對這一問題加深印象,便于掌握。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會促使教師的觀念和行為發生深刻變化,教師們會感到自己更多的是一個管理者和引導者,而不是說教者;而學生則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習主體,而不單純是一個聽教者,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隨地把不懂的問題向教師請教,及時解決學習上的疑問,激發學習興趣,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和交往模式。

    3.少講多練,精講多練

    計算機課是一門重在操作的課程,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有些內容講得越多,學生越糊涂,講一節課不如操作十幾分鐘。在許多操作課程中,注重教學質量,采取少講多練習,通過精心導人,讓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的基本內容,然后再授新內容,最后進行鞏固練習訓練。一堂課一般只安排十幾分鐘進行講解、示范,空出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上機練習,對所學內容得到鞏固、操作熟練和理解提高目的。有時也可根據學生的理解知識能力,講授內容作一些適當調整,著重講一些重點、難點、疑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讓學生親自去操作實習。通過幾年的課堂講授證明,學生在自己操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遠比被動接受教學時多得多,經過這種形式消化了的問題,學生更容易的理解、掌握,大大地促進了學生主動操作性。

    4.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貧困小縣存在學生個體差異,有條件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家里購置了電腦,甚至小學階段就到各類計算機培訓班進行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能力。但大多數農村學生,家庭貧窮,根本談不上買電腦,完完全全是"電腦盲"。因此,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漢字的輸入、資源管理器的操作等,對基礎好的同學布置測驗、小競賽、提高練習等,并支持他們進行感興趣的一些操作,如:電腦繪圖、打字游戲,鼓勵他們自學課本上選學模塊,并作一定的輔導,這樣就有較多時間對基礎差的同學多指導,使他們順利完成基本教學任務或操作訓練。

    5.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現在絕大部分的信息技術課本按"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基礎應用程序"這種模式安排教學順序,新學科入門難,學生的興趣一降再降,如何讓學生保持一定的興趣,又盡快由"門外漢"變成"門內人"呢?只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按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適當調節教學順序。例如,對前兩個部分,我先讓學生了解個大概,不求甚懂,在學習的過程中再適當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指導他們練習、理解以至掌握。即:當學生明白計算機的組成,初步掌握WINDOWS桌面操作之后,便可以開始學習漢字處理,這里不僅可以練習指法,而且可以讓學生輸入自己的得意之作,并加以精心設計,然后打印出來。手棒自己的杰作,體驗著成功后的喜悅,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一定更濃厚,了解計算機的愿望一定更強烈。在此基礎上,再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地了解前面基礎知識。

    6.演示法與實踐法

    第6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關鍵詞: Authorware 多媒體課件 制作 Windows程序 調用

    1.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在校園中的普及與應用,開發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軟件成為了教學研究中的一個重點。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中,由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多媒體制作軟件Authorware由于其強大的功能、良好的兼容性、豐富的表現力等特點,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和青睞。該軟件采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是一種基于圖標(Icon)和流線(Line)的多媒體開發工具。它通過集合其它軟件處理眾多多媒體素材的方法,將文字、聲音、動畫等媒體素材按照特定的教學思路組合,通過設置其控制和交互方式制作出一個完整的課件。

    2.如何利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件設計的首要環節就是選擇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不僅要滿足教學本身及教學對象的基本要求,還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所特有的優勢。利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體課件,主要分為以下的三個步驟,如圖1所示。

    在利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步驟中,采集多媒體素材是比較重要的一步。根據存放方式和不同作用,多媒體素材可分為數字、文字、圖像、音樂、音效、動畫、影像等。其各自的采集制作方法總結如表1所示。

    當各部分素材準備齊全后,就可以利用Authorware編輯工具對其進行處理,形成最終的多媒體課件。這一階段包括:各種媒體素材的集成、課件的調試操作和課件的編譯與運行。詳細操作規程見表2所示。

    利用Authorware編輯工具制作出的多媒體課件,不僅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良好的交互性,還具有極大的共享性,從而豐富視聽教學資源,強化教學成果,實現資源共享。但Authorware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低級的、系統級的功能它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可在Authorware課件中調用一些Windows系統功能,使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具有系統級的特殊功能。

    3.如何在Authorware中調用Windows程序

    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如果要完成系統級的功能,必須調用外部的Windows程序來完成。在Authorware課件中直接打開特定的系統程序非常簡單,只需使用內部函數getOSDirectory()和JumpOutReturn就可以做到。表3為幾個常用的內部函數文件及指令。

    另外,也可以使用Windows API函數實現調用Windows程序的操作。可以在Authorware中調用第三方的程序或自己編寫的Windows程序,從而使得多媒體課件更具魅力。下面以調用資源管理器為例介紹方法,詳細流程圖見圖2所示:

    另外,還可以在Authorware課件中使用畫筆功能,調用關聯程序等。在Authorware中可以通過內部函數JumpOutReturn來使用關聯程序打開如AVI、MID、WAV、MPG等各種格式的多媒體文件,而不必編寫相應的播放程序。還可以打開LNK文件,從而在課件中調用快捷方式。如果我們寫入“JumpPrintReturn(″″,document)”語句,則可以調用系統默認的應用程序來打印各種類型的文件。

    在Authorware中巧妙調用Windows系統功能,可以大大增強Authorware多媒體軟件的功能,使制作出的多媒體課件功能更強大,使用起來更加便利。

    參考文獻:

    [1]蔡潤芹.Windows系統功能在Authorware課件中的妙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7,(3):222.

    第7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單片機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提出了單片機實驗課程改革的一些思路。教師只有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統一。

    【關鍵詞】單片機;實驗;教學改革

    單片機又稱微控制器,是微型計算機的一個重要分支。由于單片機具有功能強、體積小、可靠性好、價格便宜、應用靈活等特點,因此廣泛應用于儀器儀表、家用電器、醫用設備、航空航天、專用設備的智能化管理及過程控制等領域,可以說單片機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高校的計算機類、電子類、控制類等專業都開設了單片機課程。該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因此實驗教學應該占很重要的地位。然后,目前很多高校中單片機實驗教學存在問題,如何通過改革單片機實驗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成為了本學科實驗教學的重中之重。

    1.單片機實驗教學的現狀

    大多數高校在單片機課程的理論教學中,先介紹單片機內部結構和引腳、再講匯編指令系統和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然后講存儲器擴展、最后講單片機系統的擴展和各種外圍芯片的應用。實驗課一般在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講完之后才開始進行。實驗課設置存在以下問題。

    1.1實驗設備不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教學一般使用教學用實驗箱,實驗箱在出廠時,已經把單片機和外圍芯片的大部分接線連接好了。實驗時,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書給出的接線圖、實驗方法和步驟操作,通過安裝在PC機上的仿真軟件,把匯編程序輸到PC機上,然后通過串口通信,把編譯好的機器碼傳送到單片機實驗箱。實驗結果通過PC機、示波器、萬用表以及其它一些輔助設備觀察。

    這種實驗箱性能穩定,避免了學生自己搭建實驗設備帶來的不確定性,從—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盡快熟悉和進入實驗環境。但是,它缺少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也不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本來單片機的內部結構就看不見摸不到,學生們學起來感覺很抽象,再加上實驗箱中單片機和外圍芯片的連接也早已經固定好,所以很不利于學生們掌握單片機和其它芯片的連接。甚至有的同學做完了實驗,竟然不知道單片機在本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

    1.2實驗課時少;由于課時限制等因素,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實驗學時很少,一般在8-12個課時左右。其中入門實驗、軟件實驗和驗證性實驗至少要占4個課時,所以設計型和綜合型實驗開出率不高,其結果是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缺少一個整體的了解與認識。

    1.3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我國目前的文化教育,重視理論輕視實踐,這造成了學生們從小就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輕視動手實踐。另外,在考核方式上,實驗課一般作為理論課考試分值的一部分,即使實驗課單獨考核,往往也只占很少的學分,并且只要寫過實驗報告就基本可以通過。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也滋生了重視理論課程輕視實驗的思想。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單片機的實驗教學顯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也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學生普遍反映單片機這門課太難學或者沒有收獲。為了適應當今社會對單片機行業人才的需求,必須對單片機實驗教學進行改革。

    2.單片機實驗教學的改革

    針對單片機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2.1教學內容的改革。

    2.1.1增加C5l的編程訓練;目前教學中,單片機的開發采用匯編語言。匯編語言是一種面向機器的語言,其匯編指令與機器指令一一對應,要想完成某種操作,就必須考慮計算機的硬件如何工作。由于匯編語言程序要安排運算的每一個細節,這就使得編寫匯編語言程序比較繁瑣、復雜。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或計算方法,也要用一系列匯編指令一步一步來實現。另外,調試匯編語言程序要比調試高級語言程序困難得多。

    現在市場上單片機開發己經普遍采用了C51高級語言。和匯編語言相比,C51高級語言具有程序結構清晰、可讀性好、易于維護等優點,一條C語言相當于幾條匯編指令,完成同樣功能程序的行數也大大縮小,更便于復雜算法的實現和調試。C51與C語言十分類似,通過先修課程C語言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學起C51會很快入門。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開發能力,我們可以在實驗中給學生增加C51的編程訓練。

    2.1.2 Protues軟件的學習;Proteus ISIS是英國Labcenter公司開發的電路分析與實物仿真軟件,運行于Windows操作系統上。它支持主流單片機系統的仿真,如68000系列、8051系列、AVR系列、PI C12系列、PIC16系列、PIC18系列、Z80系列、HC11系列以及各種外圍芯片。還可以仿真模擬電路、數字電路、RS232、I2C調試器、SPI調試器、鍵盤和LCD系統、各種虛擬儀器等。同時由于在硬件仿真系統中具有全速、單步、設置斷點等調試功能,同時可以觀察各個變量、寄存器等的當前狀態,因此在該軟件仿真系統中,也具有這些功能。

    在單片機的實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學Proteus。

    學生學習了Proteus之后,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這些虛擬工具完成一些實驗題目,整個過程如同操作硬件仿真器一樣。過去需要到實驗室操作電子儀器設備、電子元件才能完成單片機等實驗,現在只要一臺電腦,就可在該軟件環境下快速輕松地實現。對于學習單片機的學生來說,擁有一臺計算機和一套Proteus軟件,就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單片機的學習了。

    2.1.3 實驗內容的調整;目前市場上單片機實驗設備種類繁多,但總的來說,都能夠完成相關的軟件實驗和硬件實驗。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實驗分成入門實驗、軟件實驗、驗證實驗、設計性實驗及綜合性實驗五部分。入門實驗主要是完成對單片機仿真實驗箱的硬件結構及相應的集成開發環境的熟悉。軟件實驗可以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匯編指令,提高編程水平,這類實驗可以選擇外部RAM數據傳送、數據區清零、數據排序等讓學生們練習。驗證性實驗所用的例子應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實驗指導書給出實驗要求、實驗步驟、相應連線以及軟件程序,讓學生按實驗指導書實現相應功能。比如我們可以給出8155控制交通燈的實驗讓學生們驗證。通過驗證性實驗,學生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單片機及外圍芯片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性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這類實驗可以選擇利用P1口進行輸入輸出、利用定時器進行定時、利用中斷系統進行工業現場控制、利用A/D,D/A芯片進行轉換、利用串口進行兩機通信。實驗指導書只列出各個實驗項目的目的、要求和原理性的說明,學生在實驗過程自行設計完成任務。綜合性實驗要求學生要有廣闊的知識面,要對所學知識有較全面的掌握。開設綜合性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驗的項目包括:電子音響、LED點陣顯示、數字溫度傳感器、邏輯加密IC存儲卡讀寫等實驗。在進行這部分實驗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任意挑選感興趣的實驗項目,自行在課余時間完成。在實現此類實驗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利用所學的C51編程和Proteus軟件來幫助完成任務。

    2.2教學方法改革。

    2.2.1 提高學生學習單片機的興趣;為了提高學生對單片機課程的學習興趣,可以在剛開課時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讓他們在網上搜索單片機的用處以及列舉他自己身邊單片機的影子。或者邀請有單片機開發經驗的技術人員來學校作有關單片機的講座,使學生了解單片機在工業控制、智能化儀器儀表、計算機外部設備、計算機網絡與通訊技術和家用電器等領域的應用。當學生們明白了單片機的作用,尤其是看到廣闊的就業前景之后,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提高。

    2.2.2 用目標教學法促進學生學習;目標教學法是指提出教學目標,通過努力實現目標,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整個教學過程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在教學目標的刺激下,學生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學習。這種方法的突出特點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確立以理論為實踐服務的指導思想,注重知識的實用性,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倡導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互動性,并以此來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過程一般分為制定目標—展示目標—實施目標—檢測目標—矯正深化達成目標等幾個階段。

    將這種方法應用到單片機實驗教學中,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時,教師先制定本次實驗要實現的目標,并在實驗室演示目標問題的實際運行過程。然后,讓學生從硬件設計部分入手,再到軟件編程,使軟、硬件相結合,最后,由老師進行檢查,指出軟硬件設計過程中不合理的地方,由學生進行修改,從而完成單片機實驗課的整個過程。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實際應用與所學的知識點、指令、原理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清楚地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置于實際問題之中,使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單片機的原理、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造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極有益處。

    2.3 增加實驗學時數。單片機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單片機實驗是掌握單片機應用技術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對理工科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應該增加實驗課學時,讓學生有盡量多的時間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如果再配合目標教學法,很多理論知識點完全可以從課堂上的理論教學轉移到實驗教學中。當然這也利于綜合性設計實驗的開展。

    2.4 實驗考核模式的改革。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對單片機這門課程只有理論考試沒有實驗考核,有的院校即便有實驗考核,也只是僅看本學期實驗課所做實驗的實驗報告而已,不進行任何考試。要改變單片機實驗教學的現狀,就必須把理論與實驗分開,分別考試。考試雖然不是檢查和促進學生學習的唯—手毆,但是不考試會給學生造成—個誤區,認為實驗課不重要,因此也就不會認真學習。因而筆者在參考了其他一些高校的做法后認為。在做完所有實驗之后,我們進行一次考試。教師事先擬定好幾個題目,題目的內容與本學期所做實驗的內容相近,由考生抽簽來決定自己做的題目并當場于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考試時,學生可以帶課本、以前寫好的實驗報告等資料。考試成績由教師檢查實驗結果后給出。期末實驗課成績由實驗課考試成績(占80%)和平時出勤情況、實驗報告提交情況(共占20%)進行綜合評定給出。

    3.結束語

    由于單片機本身軟、硬兼備的特點,在單片機課程的教學中,實驗環節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單片機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提出了單片機實驗課程改革的—些思路。隨著單片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教師應不斷調整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統一,以適應科技時代不斷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胡漢才。單片機原理及其接口技術[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林志琦.郎建軍等.基于Proteus的單片機可視化軟硬件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

    [3] 李莉.單片機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電腦與電.2008,4:71—72

    第8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關鍵詞: C語言;工程師;實踐;課程設計;工程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10-2392-02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高校計算機類各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基礎課程,又是學生在大學階段接觸的第一門計算機語言課程。目前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實踐過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學生感覺入門困難

    由于C語言具有邏輯性強、內容抽象、語句使用靈活的特點,并且學生要轉變思維模式,以計算機的思考方式來編寫程序,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感覺入門困難。

    2)學生陷入“懂語法,但不會編程序”的怪圈

    學生們通常會覺得C語言的語法知識并不難懂,也能夠聽懂老師課堂上分析和講解的例題,但真正自己動手編程解決實際問題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知如何下手,從而陷入了“懂語法,但不會編程序”的怪圈。

    3)驗證性上機比例過多,不會調試程序

    C語言上機環節內容一般都有80%以上的驗證性上機,學生按照書本例題程序鍵入計算機編譯運行,得到結果后進入下一個例題練習,缺乏反思和舉一反三的過程。有些學生編譯程序出錯后,只是對照書上的代碼行一行一行的檢查程序,糾正錯誤,缺乏定位錯誤、調試程序的能力。上機課的目的應該是訓練程序設計思想和提高程序調試能力,而不是簡單的驗證程序,否則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動手能力差。

    4)缺乏綜合性的中小型項目的訓練

    C語言每次上機內容都是針對書中一章或是幾章知識點內容的訓練,缺乏一個能夠涵蓋盡可能多的知識點的綜合性的中小型項目的訓練,從而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學生缺乏工程開發能力和項目的掌控能力。

    1 面向工程師培養的《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教學改革

    1.1 面向工程師培養下對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提出新的要求

    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工程技術人才是國內外教育界普遍關注的問題。美國國家工程研究院工程教育委員會發起的舉世矚目的美國“2020年的工程師”教育計劃。教育部出臺重大教育改革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各大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一個薄弱環節。

    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了面向工程師培養的《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教學改革的想法,旨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實際工程項目開發能力、創新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

    1.2 改革的主要思想和具體措施

    改革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教學內容,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在上機環節中通過引導編程、獨立編程這樣的安排,使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快樂和成就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直到最后通過課程設計環節互相協作完成一個中小型的信息系統,培養學生的工程項目開發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協同工作和表達溝通能力。

    1) 上機教學環節引入的內容

    C語言程序設計上機教學環節貫穿到整個C語言程序設計授課過程之中,在機房完成。為配合這一環節,專門編寫了C語言程序設計上機指導手冊,其中綜合性上機內容達到了85%以上,上機指導手冊的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次上機應達到的目的和要求。第二部分是引導啟發學生按照步驟完成上機內容。學生往往在一開始就從頭到尾地編寫一個完整的程序會覺得非常困難,所以第二部分遵循引導啟發為主的原則,關鍵步驟都會給出指導提示信息,引導學生一步步的思考,啟發學生進行相關實踐,學生主要是以填空補缺或是改錯的形式完成該部分的上機內容。另外,有些程序被故意設計成為錯誤的程序,學生要通過編譯改錯的環節將錯誤的程序改為正確的程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訓練學生閱讀錯誤、定位錯誤和調試程序的能力。通過這一部分上機內容的設計,學生在上機實踐過程中有章可循,不至于無從下手,使學生漸漸掌握了編寫程序應遵循的步驟和規律,同時也能增強編程的興趣與自信心。第三部分是獨立編程部分,完成一個完整程序從頭到尾的編寫。通過第二部分的引導啟發訓練,學生在完成第三部分的獨立編程將會更加容易上手。通過上機環節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2) 課程設計教學環節引入的內容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設計教學環節安排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結束后接下來的兩周時間內。課程設計要求學生完成三道題目,分別是萬年歷、井字棋游戲和員工工資管理系統。這些題目從易到難,涉及的知識面廣,涵蓋了控制語句、數組、函數、指針、結構體和文件等知識點。學生獨立完成萬年歷和井字棋游戲,員工工資管理系統要求學生合作完成。通過課程設計環節的訓練,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實際工程項目開發能力、創新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

    3) 培養協同工作能力

    在課程設計教學環節,員工工資管理系統基本涵蓋了C語言全部的知識點,要求學生協作完成。學生2-3人自由組合分組,將任務進行分解,各自負責相對獨立的一塊項目內容。在任務進展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和討論,從而相互啟發和提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4) 增加課外上機時數

    C語言程序設計課內的上機時數有限,學生在有限的課內上機環節里不能夠全面的訓練所學的知識。如果學生能夠有效的利用課外時間上機練習,不僅可以彌補課內上機的不足,還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延伸。課外上機是在課堂之外進行的,所以上機方案的設計、程序調試、結果分析以及上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均需要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因此,與課堂上機相比,課外上機更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C語言教學過程中,要求授課學時與課內課外上機學時的課時安排是1比1。

    2 結論

    C語言程序設計的實踐教學改革必須以提高學生的編程實踐能力為目標,針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改革,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該文通過對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教改措施,注重學生實踐編程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彭治國.基于“卓越計劃”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教改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2(7):225-227.

    [2] 金華.“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2(14):60-62.

    [3] 吳含章. C語言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J].福建電腦,2012(8):158-160.

    [4] 劉井蓮. C語言實踐教學改革與探討[J]. 綏化學院學報,2012,32(4):170-171.

    [5] 李祥林.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改革與實踐探討[J]. 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4):103-106.

    [6] 高樹芳. 《C語言程序設計》“三段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2(7):206-207.

    第9篇:電腦程序入門教學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C語言 計算機編程 實驗教學 改革措施 分析 探討

    中圖分類號:TP31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2)11-0229-01

    1、計算機C語言教學特點分析

    計算機C語言是進行計算機程序編寫設計使用的一種計算機程序代碼語言,在進行計算機程序編寫設計應用中,C語言具有語言簡練、數據類型豐富以及邏輯性強、完全結構化的特征,在計算機程序編寫設計中應用十分廣泛和普遍。同時,計算機C語言是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基礎學科中的一門基本語言,也是進行計算機數據結構以及數據庫部分知識內容教學的重要基礎教學部分,是進行計算機程序設計學習的入門學習課程。在進行計算機C語言教學過程中,由于C語言的基礎入門學科特點以及數據類型豐富、多樣特征,對于C語言教學的實踐性要求尤其高,對于計算機C語言課程知識的教學以及對于學生掌握情況的檢查,都需要通過學生上機的實際編程操作進行實現。因此,對于計算機C語言教學來講,在進行C語言理論性教學過程中,也應注意加強對于C語言實驗的教學開展,以培養學生C語言課程的相關能力和素質。

    2、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中,由于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內容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而對于C語言實驗教學的模式不當,導致初學者對于C語言實驗教學部分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或者是學習興趣不大。比如,一些C語言初學者,在進行實驗教學內容部分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對于C語言實驗教學內容學習的思維模式,導致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進行C語言與實踐解決問題之間的轉換與描述,導致C語言編程設計任務無法完成,從而逐漸形成一定的學習問題與壓力,逐漸失去C語言實驗教學的學習興趣。其次,在進行C語言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由于進行C語言實驗教學的教學應用設備比較落后,導致實驗教學開展中,設備無法滿足一些實驗教學的需求,從而對于正常的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對于C語言實驗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效果造成影響。再次,進行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由于進行C語言實驗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也是目前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中存在一個重要問題,對于實驗教學的效果以及教學目標、任務等的實現,都有很大的不利影響和作用。最后,在進行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過程中,主要是為了通過上機的計算機編程設計實驗,鍛煉與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掌握知識情況進行檢測。但是,目前C語言的實驗教學中,存在著對于C語言教學上機實踐的考核措施與機制,這也對于老師進行實驗教學成果的檢驗以及學生對于實驗教學的真正掌握情況了解,有很大的不利影響,從而對于實驗教學計劃與教學開展設計、教學效果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3、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針對上述計算機C語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于C語言實驗教學的影響作用,在進行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于C語言實驗教學的方式以及內容進行改革推進,以提高C語言實驗教學的效果與水平。首先,在進行計算機C語言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合適實驗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C語言實驗教學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錯誤案例的分析教學法,將學生編程設計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問題,提前進行教學設計,并通過教學分析,在吸引學生興趣同時,加深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記憶、理解。其次,應注意結合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多媒體網絡的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并且主要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計算機C語言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計算機C語言編程設計的相關實踐能力與水平,推進計算機C語言的教學發展。

    如下,是使用計算機C語言進行循環冗余校驗碼的實驗教學應用過程。在進行這一部分的教學中,首先使用計算機C語言進行多項式除法的程序模擬設計,具體設計過程如下:

    計算機程序的函數名稱:polydiv;

    計算機程序函數原型位置:CRC.H;

    所屬計算機數據庫:CRC.LIB

    在使用C語言進行函數計算設計過程中,會產生一個余數,余數存放在remainder文件中。

    其中,計算機C語言多項式除法模擬設計中,頭文件為siodef.h

    USHORT polydiv (USHORT data,USHORT divisor,USHORT remainder)

    {

    static USHORT quotient,i;

    for(i=8;i>0;I-)

    return remainder

    }

    在進行上述應用計算機C語言進行多項式除法程序的模擬設計基礎上,在使用CRC函數進行CRC測試程序設計實現,就可以實現計算機C語言對于循環冗余校驗碼的設計實現,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教學實現。

    4、結語

    總之,計算機C語言課程教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教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尤其重視對于學生實踐動手以及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鍛煉,因此,進行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改革的分析與探討,有利于對于當前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避免與控制,取得較好的C語言實驗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卜登立,彭嵩松,唐衛東,龍侃.“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探討.井岡山大學學報,2009(5).

    [2]方艷紅,趙海龍.計算機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中國科技信息,2008(19).

    [3]朱旻如,郭劍,朱立華.計算機語言課程中案例實驗教學法的實施探討.計算機教育,2008(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色|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成人AV在线播放|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成人99国产精品|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a级成人毛片免费图片|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app下载|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 亚洲成人免费看|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成人动漫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免费公开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