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技術服務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具體做法
1.1建立組織領導服務體系市農技中心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站室站長、各鄉鎮農技站站長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市、鄉技術人員科技承包服務工作安排落實和監督考核工作。1.2建立競爭機制,優化整合科技隊伍為調動全體農業科技人員積極性,市農技中心進行雙向選擇工作,針對敦煌市發展的設施蔬菜、蜜瓜、棉花三大產業,確立10名技術骨干對全市8個鄉鎮6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進行科技服務承包。對10名技術骨干由本人選擇服務的鄉鎮、示范園區、示范戶,由鄉鎮和農民選擇服務的技術員,實行雙向選擇,充分調動挖掘各自的積極性,實現技術人員直接到戶、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農民接受科技服務主動、積極、配合的新特點。1.3簽訂服務承包責任書市農技中心利用鄉鎮、村配有農民技術員的條件,由市、鄉兩級農技人員在服務的鄉鎮示范園區摸底調查確定10戶科技示范戶上報名單,完成建立檔案工作,并根據敦煌市產業發展的特點制定不同層次、內容的責任書,明確各自職責、服務產業、目標任務,統一時間共同簽訂市、鄉兩級技術人員科技服務承包責任書。1.4細化量化服務內容為建立健全完善的技術人員產業承包服務責任制工作考核獎罰機制,將具體工作責任、目標層層分解到人頭,做到人人有責任、人人有目標。市、鄉技術人員要根據產業特點和物候期合理安排下鄉時間,規定下鄉時間最少要達到工作時間的1/3以上,要做到服務農戶滿意,每名技術人員每年培訓場次要達到20次以上,重點園區、示范戶服務次數每周要達到2次以上,科技培訓入戶率要達到100%,標準化生產技術普及率要達到100%,要做到每戶有1名科技明白人。1.5強化平時的監督檢查市農技中心領導小組不定期的隨機檢查,加大對市、鄉技術員科技承包服務的督查檢查力度,及時了解技術服務落實情況,對技術服務不及時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通報批評,對技術服務成效顯著、群眾評價好的技術員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1.6嚴格組織落實考核測評按照技術人員科技服務承包責任書,重點圍繞效能方面考核,考核通過實地檢查觀摩、入戶調查、查閱市鄉技術人員確定承包服務示范戶,制定科技承包服務指導計劃資料、農民滿意度民主測評等方面進行。并嚴格對照查看每月上報工作完成進度、每半年上報自查的報告、年終上報的工作總結。同時,考核結果與農技員職稱晉升、評優樹模等掛鉤,對在各產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技術服務人員進行獎勵,對工作不得力的技術人員給予通報批評。
2取得的成效
小麥已進入灌漿后期,加強小麥肥水管理和做好“三夏”工作已是迫在眉睫。為確保今年糧食生產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農村發展好勢頭不逆轉,現就我區年“三夏”工作提出如下意見:三夏”大忙季節已經來臨,區2.5萬畝小麥即將收獲。目前。
一、提高對“三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時間緊、任務重,三夏”工作是農業生產的關鍵環節。平安性要求高。做好“三夏”工作關系到糧食平安生產、農民繼續增收,更重要的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穩定較快發展和社會大局的穩定。從現在起,全區干部群眾要統一思想,提高對“三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加強小麥后期肥水管理,做好搶收、搶打、搶種和防霉變工作,力爭平安、快捷、高效地完成“三夏”工作,做到顆粒歸倉,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加強對“三夏”工作的領導
經區政府研究,為加強對我區“三夏”工作的領導。決定成立上街區“三夏”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辦公室設在區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吳留柱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張莉榮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聯系電話:
制定計劃和具體措施,各鎮(辦)及村(組)要成立相應組織。切實把工作落實到人。
三、做好“三夏”各項準備工作
(一)做好農業機械的準備工作。一是依照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要求。對小麥收割機、拖拉機、運輸機械、收獲機械提前進行檢修試車,達到平安運行的規范;對機手、機械車(具)統一造冊、調配,大力推廣機收、秸桿還田、收獲機械作業一條龍高效服務,確保不誤農時。二是區涉農部門要進一步宣傳落實購機獎補政策,鼓勵農機大戶、農民抓緊購買享受補貼的大型農機具,以支援“三夏”機收會戰。三是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做好“三夏”統一收種、跨區作業服務,為農機手、農戶增收開辟綠色通道。
(二)做好農用物資的準備工作。要充分發揮農資經營實體作用。為保證“三夏”貨源充分、農資質量平安、價格穩定提供有力保證。
(三)做好技術服務工作。一是區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把技術、信息送到農戶、送到田間地頭。二是各村組要抓緊做好農田水利設施的維護、節水灌溉管道的鋪設,切實為秋作物合理灌溉提供方便。三是優化秋作物品種結構,制定秋作物生產技術意見,做好技術培訓服務,指導農民搶收、搶種,提高種植效益。四是落實好方頂村高產玉米示范、老寨河村高產谷子示范等項目,積極爭取市級項目立項并抓緊實施。
(四)做好幫扶工作。各村要摸清本村缺乏勞動力等困難戶的具體情況。確定幫扶對象,制定幫扶的具體措施。各村要成立810人的青年志愿隊,協助困難戶進行夏收、夏種,解除困難戶的后顧之憂。
(五)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區涉農部門要利用宣傳車、廣播標語、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廣大農民進行免稅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獎補等強農惠農政策的宣傳教育。努力把減輕農民負擔落到實處。
(六)做好協調工作。區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要加強“三夏”期間各項工作的組織和協調。督促各村組順利完成“三夏”工作任務。
做好農業結構調整四、促進土地流轉。
各街道辦事處,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以“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農民自愿、依法有償、流轉有序”為原則,促進土地流轉,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要以汜水河沿岸的石咀村、大坡頂村為試點,推進整村土地流轉,強力打造汜水河萬畝花海產業基地,提升農村土地規模經營水平。一是要宣傳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實施財政獎補激勵政策的意見》鄭政〔〕8號)轉變群眾的思想觀念,鼓勵群眾進行土地流轉。要協助進行土地流轉的村組完善和規范土地流轉合同,有效促進土地流轉,為發展現代農業發明條件。二是要做好群眾的轉移就業培訓工作,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提高就業率。三是要抓住“三夏”騰茬的有利時機,重點落實汜水河沿岸萬畝花海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入駐,強力打造萬畝花海產業基地。
五、做好平安防火和秸桿禁燒工作
(一)做好平安防火工作。要廣泛開展防火平安教育。各負其責。各村組麥場要備足滅火器和水等消防器材,并成立巡防隊,24小時不間斷巡邏,確保無平安事故發生。
(二)抓好秸桿綜合利用。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維護生態環境。要繼續做好秸桿綜合利用和禁燒的宣傳工作,繼續實行秸桿禁燒目標責任制。
對以上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區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將抽調人員成立聯合執法巡邏隊。
【關鍵詞】蒲江縣;水稻產業;發展現狀;對策
1 我縣水稻生產現狀
我縣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以來,生產力得到了解放,水稻生產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在水稻生產的高峰期,全縣水稻面積14667hm2,近年來面積在逐年減少,但單產比實行家庭聯產承包以前有了大幅提高,并逐步進入加工產業。特別是近年來,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購機補貼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以及水稻旱育秧、拋秧、強化栽培等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保證了我縣水稻產業穩步向前。2012年我縣水稻面積10000hm2,占糧食總面積的50%,產量為8萬t,占全縣總產量的67%以上,單產為531kg/667㎡。加工企業有省級龍頭企業派立食品有限公司、成都石象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等四家市級龍頭企業、蒲華食品等多家縣級龍頭企業和小作坊從事水稻初加工和米產品開發。
2 水稻產業存在問題
2.1 水稻生產總體在向前發展,但存在種植效益低的現象
原因在于土壤受化肥、不良施肥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等的影響,導致我縣川香9838、宜香725、宜香2084、F優8156優質稻種植面積小,生產量少,優質高檔米滿足不了我縣市場需求,優質米資源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開發。
2.2 農村勞動力弱化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大批年輕人進城務工,在家務農人員80%以上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科學種植水稻發展緩慢。
2.3 加工設備和技術落后
我縣糧食加工設備和技術主要表現為加工規模小、科學技術含量低,在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上欠發展,在科技創新上更顯不足,粗略簡易的小作坊加工給產品造成巨大浪費。
2.4 水稻產業化開發程度低,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產、加、銷脫節,更沒有形成產、供、加工、銷售一套完整體系,無品牌,商品率低。
2 我縣水稻發展的對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優質稻米需求量增加幅度較大,提高水稻的品質是人民生活的迫切需求。我縣目前水稻面積減少,但發展有機優質稻前景很好,蒲江水稻的發展必須走優質稻路子,提高科技含量是我縣的目標方向。特別是有機水稻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必然趨勢。
我縣水稻產業已具備了迅速發展的四個有利條件:一是水稻產業有一定的基礎,有傳統的種植經驗,水資源豐富;二是水稻產業化開發有基礎,市場需求量大,產品有銷路;三是發展有機優質稻產業能較好協調環境、社會、經濟、效益等各方面的關系,特別是促進“天然氧吧”之稱的鄉村旅游業開發。發展水稻產業,符合國民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國家產業政策,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特別是成都市對規模化種植糧食的補貼政策等,還符合市場的需求;四是有機優質稻附加值高,有較高的經濟效益。2012年,我縣種植優質稻和普通雜交稻的產量和種植成本幾乎相同;普通雜交稻岡優725等市場價格為6.00元/kg,優質稻宜香725、宜香2084等品種市場價格為8.00元/kg,相比之下,畝產值和效益提高30%以上。
3 推進水稻現代產業化發展的建議
3.1 優化品種
品種是水稻產業的基礎,按照市場需求和我縣生產特點,宜香725、宜香2084、川香9838、F優8156等品種是值得在我縣推廣的優質良種。建議在鶴山、壽安、西來等平壩鄉鎮,種植生育期長、產量高、品質優的川優9838、宜香2084、內香8156、宜香725等品種;在大塘、大興、甘溪等丘區鄉鎮和水稻稻瘟病易發鄉鎮,種植岡優725、川香3號等抗性強、生育期較短的品種。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品質、抗性、用途、產量、市場進行選擇,建立健全品種推薦淘汰機制,充分挖掘種質資源潛力,努力與市場對接,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步伐,努力向優質專用方向發展。
3.2 優化種植技術
種植技術是提高稻米產量和品質的基礎。根據優質稻標準、水稻品種、氣候和土質,制定并實施科學合理種植技術規程。首先是土壤改良,增施有機肥,如施好花紅有機肥、地補樂蠶糞肥等有機肥改良土質,減少化肥施用量、增加優質磷鉀肥(如優美達高效磷肥),減少氮肥施用量;杜絕重金屬超標等劣質化肥使用,科學管理水分;采用滅蟲燈等物理方法,使用生物農藥和低毒農藥,如波爾多液、石硫合劑、優樂德、雙功嘧啶等,對水稻紋枯病、稻瘟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進行控制,以確保水稻產量和品質。
3.3 加快土地流轉,提高水稻種植水平,推動水稻適度規模經營
實現水稻適度規模經營既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需求,也是實現水稻產業化的主要條件。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農地產權、規范土地流轉交易平臺,鼓勵以流轉、承包、租賃、土地入股等模式推進水稻規模化種植,作好試驗示范、帶動產業化。
3.4 強化加工轉化,延長水稻產業鏈
在稻米的精深加工上,要有突破,促進產品的市場占有度,重點放在稻米深加工及多元應用即米產品的多級開發和副產品的綜合利用上;打好品牌戰略,盡快提升水稻產業的綜合效益。特別是要做好“川蒲”米花糖,“得益”生態米飯等米產品開發和品牌建設。
3.5 建立健全市場監督體制,保證水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完善水稻質檢體系,充分發揮質檢機構在稻米產品上的質量監督、鑒定、評價作用,鼓勵企業內部質量檢測機構建設,把好稻米產品的質量源頭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