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森林防火現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森林防火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森林防火現狀

    第1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關鍵詞森林防火;現狀;問題;預防對策;浙江蒼南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具有毀滅性的后果。因此,筆者分析蒼南縣森林防火現狀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更有效的森林防火對策,旨在提高當地森林防火整體水平,對蒼南縣生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1現狀

    蒼南縣位于浙江省東南沿海,與福建省福鼎市毗鄰,是浙江省的南大門,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縣,是個地少人多的沿海林區縣。蒼南縣領導十分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加強基礎建設,采取一系列積極的預防措施,把做好森林防火作為保護蒼南縣滅荒成果、保護環境資源、保護物質財富、保護社會平安的重要工作來抓,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并從組織、資金、設施上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從1993年至今,年平均發生森林火警、火災9.7次,受害森林面積14.33hm2,火災受害率0.03%。全縣有山林的39個鄉鎮和單位有29個沒有發生森林火災,占總數的74%。全縣沒有發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災,確保了“滅荒”成果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蒼南縣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有以下方面。

    1.1加強宣傳,提高群眾森林防火意識

    蒼南縣十分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將每年10月1日至翌年5月30日定為森林防火期,同時規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冬至、勞動節、國慶節、元旦等前后是森林防火的重點時期。在森林防火期間,利用互聯網建立農民信箱平臺進行森林防火信息宣傳,以廣播、電影、電視、宣傳車、標語、禁火令案件公開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森林防火知識,提高廣大群眾對野外違章用火危害性和嚴重性的認識,克服其麻痹僥幸心理,提倡按規定安全用火。通過森林防火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全面提高群眾對森林防火的安全意識,營造濃厚的森林防火宣傳氛圍。

    1.2各級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組織機構

    蒼南縣政府專門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揮部,以林業局為主單獨設立縣森林防火辦公室,并核定編制,專門負責全縣森林防火日常工作,還建立縣森林消防大隊,下設縣直屬森林消防中隊和7個片區(靈溪片區、金鄉片區、橋墩片區、礬山片區、赤溪片區、馬站片區、望里片區)森林消防中隊,確保每支森林消防中隊20人以上的規模。全縣39個山區、半山區鄉鎮和林場、水果場、茶場也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揮所,配備1~2名專職干部,確定1位領導任指揮。全縣353個重點行政村成立森林防火領導小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1.3抓好森林防火撲火隊伍建設,明確管護責任

    蒼南縣充分利用原有專職、兼職護林員隊伍,目前全縣配有護林員293人,其中專職護林員116人,兼職護林員177人,該隊伍分布于全縣各個林區山頭地段巡山護林。通過與護林員簽訂護林防火責任制合同書,明確管護責任、范圍和獎罰措施,使護林員成為瞭望觀察火情、野外火源監督管理、協助查處山林案件的骨干力量。此外,蒼南縣先后建立21支以青年民兵、共青團員、黨員、干部、農民為主體的義務撲滅隊伍,每年進入防火期前,對撲火隊進行為期7d的森林撲火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撲火隊伍的戰斗力。

    1.4加大森林防火資金投入

    蒼南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森林防火專項基金,用于購置預防與撲救火災的工具、補貼誤工、培訓人員等,防火工作資金到位,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已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經費90多萬元,建造瞭望臺站9個,配備了無線電中繼臺、基地臺和對講機,使森林防火通訊網絡逐步形成,購置了風力滅火機等撲火工具。全縣每年開辟防火隔離帶逾130km,2010年春季,在大漁、藻溪、縣林場營造了防火林帶逾6.67hm2。防火基礎設施的加強,有效地提高了防火、撲火能力。

    2存在的問題

    2.1森林內可燃物增加

    蒼南縣森林類型屬于亞熱帶植物區系,植物生長旺盛。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部分闊葉林及白芒、里白等多年生草木植物,其多年積累的可燃物十分豐富。特別是農村燃料結構調整后,石油天燃氣的使用日益普及,人為對森林植被獲取逐漸減少,森林可燃物大幅增加,如林下植被、枯枝落葉等。有些地方林內可燃物載量甚至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發生火災的物質基礎條件完全具備,極易引發森林火災,自然因素造成森林火災發生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2.2野外火源難以管理

    由于山區群眾生產性用火習慣,如燒荒、燒田埂草、燒灰積肥等,導致農事用火屢禁不止。加上清明節采用明火上墳這一獨特的民俗,對于拜墳祭祖、燒香點燭、燃放鞭炮等現象尚無及時有效措施進行布防。隨著近年經濟的發展,山村的康莊公路逐漸增多,林區機動車攜帶的火源、行人亂丟煙頭等眾多野外火源使森林防火工作十分艱巨,人為火源防不勝防。

    2.3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不高

    蒼南縣針葉林面積所占比重過大,針葉林占79%,而闊葉林及其他林種占21%。林種比較單一,尤其是成片的馬尾松純林,容易發生森林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則極難撲救。森林自身的抗火、阻火能力弱,給森林火災撲救帶來更大壓力。

    3預防對策

    3.1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

    營造生物防火林帶是控制阻隔森林火災發生與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災能力的最有效措施[1]。因此,從營林措施入手,在森林火災易發、多發地段建設好生物防火帶,營造林以闊葉林及抗火力強的樹種為主,提高森林抗火能力和防控能力,做到長短結合、標本兼治,以實現長治久安。

    3.2健全森林防火預測和值班制度

    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務保障工作,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和整體管理水平[2],隨時掌握轄區內的林火狀況,為正確判斷和科學決策與指揮奠定基礎;嚴格健全值班制度,建立以護林員為主體的巡山查火護林隊,對野外用火起到火情報告作用,對審批后的用火起到監督作用;縣政府要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森林火災撲救預案,規范森林火災撲救程序,明確職責[3];一旦發生森林火警、火災,必須做到先電話報告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確保森林防火指揮系統調度及時、信息暢通。

    3.3推行森林火災保險,減輕林農風險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林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給山區森林防火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也更為重要,一旦發生火災,會使林農的生產、生活陷入困境。森林火災保險對于森林火災能起到有效的防御和分擔風險的作用[4],發生意外,則由保險機構負責理賠。能夠及時地對火災造成的損失予以補償,減少林農損失。

    4參考文獻

    [1] 張聲平,鐘亮,何業明,等.遂川縣森林火災發生分析及對策[J].江西林業科技,2009(6):35-37.

    [2] 鄭書輝,李建成.蒼南縣森林消防隊伍的管理及整改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9(11):110,112.

    第2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關鍵詞】森林防火;現狀;對策

    1.現狀

    目前,我國森林防火工作現狀大體如下:

    1.1人民群眾防火意識差

    很多群眾,尤其是農村村民,因為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完全認識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對林火更是不加以重視!他們誤認為火燒過的土地往往會更肥沃,因而常常擅自用火,一旦火勢無法掌控,就會蔓延成火災,而靠近農田的森林也不能幸免于難。

    1.2火源復雜,難以統一管理

    引發森林火災的火源種類很多,除了自然火源之外,人為火源更是數不勝數。例如,清明時節、人們上山祭祖往往要燒香點燭、放鞭炮,這些星星之火,一個不小心,便可形成燎原之勢。到了秋收之后,燒荒、燒田埂、燒灰積肥更是在農田間隨處可見。路人一個半熄半滅的煙頭、小孩隨手丟棄的煙花灰燼,這些零星火源,讓森林火災防不勝防。

    1.3防火設備陳舊匱乏、防火資金投入少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投入防火工作的經費較少,所使用的防火設備也多為超過使用期限的器材。大量防火設備只做擺設,不具有實際功能,這使得森林防火的物資儲備嚴重不足,火災撲救工作難以開展。

    1.4預防為輔、補救為主

    多年來,我國一直把組織森林火災的撲救作為工作的重點。為減少火災的受害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森林防火組織只有在火災發生之后才會發揮作用。這樣一來,防火的工作就變得十分被動。

    1.5救火工作困難

    目前,我國選拔消防隊員人才十分嚴格。消防隊員必須通過業務技能培訓,并經過多次實戰演習,才能真正進入崗位。但是,這并不代表著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就能應對工作上的所有問題。由于缺少科學的指揮和實戰的經驗,他們在面臨變化無常的火災現場時,常常手忙腳亂,驚慌失措。這使得救火工作難以快速開展。

    2.對策

    針對我國森林防火工作的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2.1加強防火宣傳教育

    人民群眾是森林防火的重要力量。只有廣大人民群眾意識到森林火災的危害性,提高自身的防火意識,森林火災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控制。在宣傳手段上,可以通過以小帶大、由表及里的形式廣泛宣傳。例如,在學校組織關于森林防火為題材的作文大賽,在村民會議上進行森林防火知識講座。在路上張貼關于森林防火的標語等等。還可以通過組織大型演習活動,讓人們身臨其境、切身感受火災的危害,從而從心理上認同森林防火,使防火工作得到全民支持、全民參與。

    2.2加強火源管理

    由于火源的種類繁雜,森林發生火災的可能性也隨之大大提高。因此、加強火源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這里所說的火源,是指人為火源。首先,為了規范農事用火,有關部門應該積極指導農民有計劃的用火,并組織一定的力量維持用火現場,避免發生擴大性的火災。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增加土地肥力。例如,鏟地邊能達到跟燒地邊一樣的效果。堆肥也可以代替燒灰積肥。這些也許農民并不清楚,相關的技術人員要對此進行宣傳指導的工作。其次,野外用火審批制度要嚴格執行。尤其是火災易發的天氣,一定要嚴格審核一切生產用火。努力做到審核通過才能燒,防火到位才能燒,具有足夠的撲火力量才能燒。并且,在燒火結束后一定要檢查現場,防止火沒有完全熄滅!還有,可以通過說服教育,勸說人民群眾使用文明的方式祭念先祖,減少野外用火。同時,加強對小孩子的管理,盡力杜絕一切可以杜絕的火源。最后,對于惡意縱火的行為,一旦發現,必須要嚴密審查,并嚴格按照野外用火管理制度,視情節嚴重程度,對其進行教育及處罰,決不姑息。

    2.3加大經費投入

    森林火災并不是一個地區的問題,防火也不是一部分人的責任。一個社會性的大問題,需要集社會之力量!而森林防火的各項工作,更是不得不依靠經費的支持。因此,我們可以集社會多方力量進行籌資,解決防火經費的困難,促進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與完善。這樣、方能在技術上保證森林防火的水平。

    2.4主動防火

    防火更勝救火。任何對森林火災的彌補工作都不及杜絕火災更有力!有關部門應該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和教訓,將工作重點從救火轉移到防火上,做到以防為主,以救為輔,防火與救火相結合。

    2.5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撲救隊伍

    當森林火災發生時,火場就如同戰場!控制火勢就如同控制敵人,而變幻莫測的火勢猶如詭計多端的對手。因此,在森林火災發生時,我們需要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撲救隊伍!他們臨危不懼,迅速果斷地做出決策。他們從容應戰,井然有序地開展撲救工作。我們要建立這樣一支隊伍,就必須要加強對各級撲火指揮員的業務培訓,使每一個撲火指揮員都具有較強的組織指揮和謀劃遠籌能力,既能作事關全局的戰略性部署,還能依據不同的天時、地利、環境條件和火情特征,制定靈活機動的撲火戰術,確保人身安全和森林資源安全。并強化消防隊員的實戰訓練,提高隊伍的撲火技能和作戰能力,使每一個隊員都能在撲救過程中救助別人的同時保護自己。

    2.6完善防火阻隔體系

    實踐表明、防火阻隔體系是應對森林火災十分有效的方法,非常值得在全國推廣。因此,全國各地可以加強防火阻隔的管理,根據各地實際,建立一個完善的防火阻隔體系。例如,在林區內有計劃地修筑道路,使道路形成阻隔帶。或利用天然溝壑和河流開設防火阻隔帶。同時,也可以營造生物防火林帶。生物防火林帶可以種植一些經濟林,這樣既能起到阻隔森林火勢蔓延的作用,又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各林區建立一個天然的、工程的和生物相結合的防火阻隔系統。并定期檢查防火阻隔。例如,定期清理防火林帶地表可燃物。通過完善防火阻隔系統,阻止森林火災的發生和蔓延。

    3.結語

    總之,只有人人防火,人人愛林,森林防火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加強防范意識,提高撲救能力,預防和補救兩手抓,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我國森林防火的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第3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關鍵詞]黑龍江省 森林防火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3-0295-01

    1.前言

    黑龍江省大部地區地處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秋兩季干燥、大風天數多,是森林火災多發地區。據統計,近50年年均發生森林火災300起左右。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森林防火工作關系到森林資源安全和國土生態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林區社會穩定。本文從分析黑龍江省森林防火的現狀入手,并進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2.黑龍江省森林防火的現狀

    2.1 思想認識不深入

    對日益嚴峻的森林防火形勢估計不足,思想認識不到位,沒有真正把森林防火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措施落實不夠堅決。防火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存有僥幸心理,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2.2 隱患排查不徹底

    野外火源管控存有死角,隱患排查整治不徹底。近年來我省發生的森林火災,大部分是人為引起的,這足以說明問題。從歷次檢查情況看,在林內及林區邊緣隨意用火現象普遍存在,遲遲得不到有效根治。特別是冬至、清明節期間,林內墓地仍存有大量上墳燒紙現象,春耕備播時在林緣隨意燒地邊堰,沒有采取過硬的監管措施。有的地方火險隱患排查不徹底,對排查出的隱患整治不到位,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有些護林員不能盡職盡責,空崗離崗現象時有發生,不能及時發現、堵塞野外火源漏洞。

    2.3 宣傳設施不完善

    宣傳活動開展得不全面、不深入,沒有做到全方位、全覆蓋,林區群眾森林防火意識還有待提高,防火責任書只簽到村,沒有逐戶簽訂。宣傳設施建設方面,沒有嚴格按照《黑龍江省森林防火體系規范化建設標準》要求,在防火重點駐地設立固定宣傳標牌。

    2.4 資金投入不充足

    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過多依賴國家、省、市投資,地方配套資金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科技含量低。森林防火觀察了望、預警監測、防火隔離、物資儲備等方面明顯不足。

    2.5 專業隊伍不健全

    多數鄉鎮和風景旅游區沒有按要求組建專職防火隊伍。發生火情時,到處湊人,有的隊伍調動不力,不能快速拉動,有的指揮不暢,隊伍的建設使用有待進一步規范。

    3.黑龍江省森林火災特點

    3.1 春秋兩季森林火災多

    森林火災高發期春季主要集中在4月末5月初,秋季主要集中在9月末10月初。近年又出現一個新的現象,即夏季雷擊火發生率很高。2000年夏季,北部林區因雷擊共發生8起重大、4起特大森林火災,持續燃燒了45天,過火面積達3.3萬多公頃。大興安嶺林區2002年夏季連續發生了69起雷擊火、2010年6月末呼中林業局3天內連續發生了26起雷擊火。

    3.2 北部大小興安嶺林區森林火災多

    黑龍江省森林火災多數發生在北部的大、小興安嶺林區及其結合部黑河地區。

    3.3 人為因素引發的森林火災多

    黑龍江省森林火災絕大部分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近十年火因統計表明,人為火源占火災總數的70%左右,雷擊引發的森林火災占21%左右。人為火源中,燒荒燒秸稞占8%、野外吸煙占18%、上墳燒紙占1%、燒隔離帶占3%、不明火因占36%。

    3.4 森林火災蔓延速度快

    北部林區為天然次生林區,森林分布特征是有林地與草塘溝交錯分布,林分質量不高,林內衛生狀況差,站桿、倒木、枝椏遍布林間,草塘溝內的蒿草繁茂。因此,林內林外聚集著載量很大的可燃物,易燃性強,燃燒過程中火強度極高,容易形成火爆、飛火和樹冠火,而且風向多變、火行為十分復雜,危險性大,圍控、撲救和清理火場都十分困難。北部林區的道路網密度較低,林區道路路況很差,交通條件嚴重制約著兵力快速調動,撲火隊伍很難做到及時到位撲救,火場容易蔓延形成較大森林火災。

    4.黑龍江省森林防火的對策

    4.1 強化火場督查工作

    針對撲火過程中出現的出工不出力、推諉扯皮、滅火效率低等弊端,省森防指要求各地成立由紀檢、監察、組織、公安等部門組成的火場督查組,在撲火一線全程監督撲火情況。目前,全省組建的各級火場督查組已經達到154個,落實督查組成員1312人,并對火場督查組成員進行了業務培訓。火場督查組的人員組成素質高、能力強,各級防火辦人員比例達到30%,紀檢監察、組織部門、公安機關的人員比例達到70%,體現了火場督查組的權威性和執行力。在撲火實踐中作用明顯,效果良好。

    4.2 建立撲火獎勵機制

    樹立“打小火立大功”的理念,“有火必報、報撲同行”,改變了過去主要靠衛星監測熱點反饋火情的被動局面,增強了撲救主動性。制定《黑龍江省森林防火撲火工作獎勵處罰辦法》,對年度內連續三次以上成功打小火的縣級單位給予10萬元的獎勵;對防火措施不落實、火災頻發、問題嚴重的縣級單位實行掛牌管理制度,在全省通報批評;對發生森林火災單位的相關責任人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

    4.3 落實撲火應急預案

    全省各級森林防火部門都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處置重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并且各地每年都結合實際情況,對預案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責權明晰的撲火程序。撲火前線指揮所應配備一定數量的通訊人員和通訊工具,特別是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如:手機、高音喇叭、話筒、望遠鏡、照相機等。撲火前線指揮所要配備專用車、安排運送撲火人員和物資供應及傷殘人員的救護車輛。撲火前線指揮所要有專人負責撲火機具的補充、供應和維修,保障撲火前線生活物資的及時供應。

    4.4 綜合運用撲火手段

    在撲火手段方面,我省除了使用二號工具和風力滅火機等傳統滅火手段外,也積極探索以水滅火和機械化滅火等科學滅火措施。如:航空吊桶滅火和灑劑滅火,森林消防水車和履帶式消防水車滅火,接力水泵、背負式水槍、風水滅火機滅火,人工降雨滅火等。省財政投入5300多萬元,購置2臺意大利阻隔帶開帶機、4輛俄羅斯蟒式全地形森林消防車、16輛多功能履帶式森林消防車,在北部重點林區組建起4支機械化森林消防大隊。努力實現由直接撲火向間接滅火轉變、由靠人力撲救向實施機械滅火轉變、由傳統滅火向科學滅火轉變的“三個轉變”。

    4.5 構建撲火指揮系統

    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輔助決策的撲火指揮系統,在地理信息系統中配備了全省電子地形圖和衛星影象圖,可實現地圖查閱、火場定位、火情標繪及森林防火數據查詢、電子沙盤等輔助決策動能,為撲火調度指揮和決策分析提供了電子化手段。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應始終把火災案件查處工作作為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切實加大查處力度,依法從快從嚴從重打擊各種涉火違法犯罪,嚴懲森林火災肇事者,減少人為縱火案件,有效維護森林資源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第4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關鍵詞】轉變觀念;宣傳教育;提高防火意識

    【 abstract 】 the forest and forest resources is on the basis of human survival, a forest fire prevention system,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o protect the forest and forest resources of the basic measures. Green town after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loca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deas, in order to fire prevention publicity for important measures, improve the entire town of fir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realize the control by the masses.

    【 keywords 】 changing ideas; Propaganda education; Improve fire 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中圖分類號: S7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森林和森林資源的功用及意義

    森林作為地球土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具有蓄水保土、防風固沙、減少災害、調節氣候、凈化大氣、美化環境、降低噪音、養育生物、保留物種、提供林產品,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要,保護森林,減少森林火災,對于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和科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2、森林火災的特點和對人類的危害

    森林火災是指由自然或人為理由引起的失去人為制約并對森林造成破壞作用的森林燃燒現象。它是危害森林資源的主要災害之一,具有季節性、突發性、難以預料和發現晚、但可以頂防等特點。森林火災一旦發生,能對人的生命安全和財產造成很大的損失,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影響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休息。我國早在20世紀印年代就頒布了《森林防火條例》,說明我國對森林防火的高度重視。

    3、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狀況

    會澤縣雨祿鄉位于會澤縣城東南70公里,全鄉為山地地貌,轄區面積241.66平方公里。雨祿鄉地處云貴高原烏蒙山主峰地段,東與大井鎮和宣威市接攘,南鄰魯納鄉和待補鎮,西與新街鄉相連,北與者海鎮毗鄰。鎮內最高海拔3021米,最低海拔1598米。全年光照充足,氣候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涼,屬滇東北亞熱半干燥地區,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雨量為800毫升,平均降雨150天。全鎮有林地面積14.5萬畝,森林覆蓋率40.5%。轄13個村委會,181個村民小組,254個自然村。全鄉總人口4037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97人,農業人口39174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和彝族,鄉內農民的生活不足主要依靠種植業,農地多開墾于林緣或林中,農業生產中燒雜草桔桿、燒地埂、燒灰積肥等陋習難以轉變,容易跑火形成森林火災,是本地區最大的火災隱患。

    4、森林防火措施

    “預防為主,積極消滅”是我國防火的一貫方針,在此方針指導下,與省、州、縣森林防火工作同步,在雨祿鄉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統一領導下,定崗、定人、定責,組建鄉森林防火指揮所;制定森林防火工作領導帶班制度及24小時值班制度;組織義務撲救隊,定期進行各項防火技能和常識培訓;明確后勤保障措施,保障通信暢通、車輛及時到位,以及其他各項的協調配合;逐級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和與村民簽訂防火責任書;進行防火宣傳教育,嚴格制約火源。從制度上把責任層層落實到位,但僅有嚴密的制度,卻無法從根本上轉變廣大群眾的傳統觀念,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和法制觀念,更無法調動廣大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和支持。對防火,靠你靠我和大家,人人有責;滅火,打早打小,事事無患,無法落到實處。

    5、傳統的防火意識及現實狀況

    由于環境、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等理由,重取輕予觀念的存在,人們對森林防火,保護存活環境的意識淡薄,對存活環境重要性的認識不充分,普遍存在的觀點:森林防火是林業部門的職能工作,與己無關。“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觀念沒有貫穿到日常生活中,雖有完善的防火措施,但森林防火工作仍處于被動局面,無法實現群防群治的日的。同時山區地理環境復雜,交通、通信的滯后,全鎮在歷年雖沒發生一般森林火災,但防火工作也面臨嚴峻考驗。針對此情況,在各項措施并重的同時,結合實際,把狠抓宣傳教育,提高全鎮防火意識和法制觀念作為重點,變被動為主動,群防群治,實現森林防火千秋業,生態安全萬代興,為子孫后代幸福的目的。

    6、宣傳教育采取的應對措施

    “以人為本,依法治火”的理念和原則,始終貫穿于我國的《森林防火條例》,新的《森林防火條例》是我國森林防火發展史仁的里程碑。雨祿鄉在針對森林火災的突發性強、破壞性大、危害性高、處置困難等特點,以森林火災重防源,嚴格制約火源是關鍵為指導,結合當地實際,采取了以下宣傳教育措施。

    6.1 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范圍

    結合省、市、縣森林防火工作會議,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在采取嚴格防火措施的同時,狠抓宣傳教育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從當地實際出發,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積極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在防火宣傳月,大張旗鼓地宣傳《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云南省森林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社會性、必要性、長期性以及預防和撲救林火的基本常識。進一步提高全民防火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各項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并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支持與參與。以實現全民總動員,防火保安全。

    6.2 結合實際,因材施教

    堅持把抓好宣傳教育作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線,僅僅圍繞強素質,提能力,減災害這一主題,突出防火政策法規,森林防火基本常識,應急避險知識,先進典型等。對居住在林區的村民、放牧人員、林區從事經營活動人員及長期出人林區的人員,必須宣傳到位。對林區中小學校開展“五個一”宣傳教育活動;以及對特殊人群,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加強憐理。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困,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責”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而。

    6.3 森林防火與林業持續發展相結合

    森林防火,保護森林和森林資源,目的是為了實現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把森林防火上升到社會主義建設高度,有利于帶動全鄉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使森林防火山由自發階段上升到自覺階段。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作后盾,林業經濟才能得到持續發展,才能帶動國家、集體、個人的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子孫后代創造良好的存活空間。

    6.4加強聯防、積極宣傳

    針對與外鄉(鎮)、縣接界的林區,堅持“自防為主,積極聯防,團結互助,保護森林的原則的同時,必須廣泛.深人地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以提高片區內廣大干部群眾愛林,護林的積極性。把制約火源,搞好護林防火及禁止一切破壞森林的行為變成自覺行為,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把森林火災降低到最低水平,為開創林業的新局面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會澤縣林業局編.會澤林業志.1997.1.

    第5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關鍵詞:森林資源;森林防火;森林資源;管理;撲救;宣傳;問責

    中圖分類號: S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a)-0000-00

    1林企森林防火的實際現狀

    森林防火是當前林區和林企的重要工作,為了更好地實現森林防火目標,我國已經建立起以國家、地方政府、林業行業、林業企業為核心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規體系,希望通過法制化的力量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責任上的層層落實,環節上的環環相扣,細節上的重點突出,在形成預防森林防火機制的同時,形成對森林火災的治理體系。當前,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高,特別是“拉動內需”、“經濟刺激”等相關政策的影響下,森林旅游行業得到了飛速地發展,大量的游客在森林防火高發期進入到林區,由于游客在防火意識和安全行為上存在不足,這成為森林防火一個重大的隱患。在很多林區的交界處由于行政管理、資金落實等方面原因會出現森林防火責任落實不到位,在沒有廣泛宣傳的環境下,林企職工和群眾森林防火防患意識不強烈,很容易由小范圍森林火災而轉化為跨區域、大范圍森林火災,嚴重影響了森林資源的保護,給各地林區帶來的發展上的負面影響。

    2森林防火實際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2.1撲救森林火災方面存在的問題

    撲救森林火災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撲救隊伍的建設落后,一方面,很多林企沒有規范的森林防火隊伍建設,出現森林防火人員數量和素質上不能夠適應林區實際的問題,這會導致森林火災發生后難于實現對火災的及時控制,不能夠有效展開施救,進而產生森林火災的訊息蔓延,導致森林火災損失嚴重。另一方面,森林防火隊伍人員的能力不足,很多森林防火人員是從其他崗位上轉崗而來,一般不具有專業森林防火的素質與能力,對待發生的森林火災經常出現手足無措,甚至錯誤頻出,不但不能有效控制森林火災,反而會使自己處于火災風險的威脅之下。此外,林企森林防火設備存在數量上和技術上的不足,既不能滿足森林防火的實際需求,也不能與森林防火的國際水平所接軌,很多森林防火設備還停留在鏟、鍬、鋸,老三樣的水平上,這樣的森林防火隊伍難于實現規范化、現代化建設,也不能適應森林防火發展和林企進步的實際需要。

    2.2預防森林火災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森林火災主要集中在林區的中心部位或林區之間的結合部位,這些區域具有預防和管理上的問題,如果這些區域出現森林火災則很容易因撲滅不及時而出現森林火災的擴大趨勢,進而影響到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另一方面,林區在林業資源建設過程中沒有實現考慮到森林防火的實際需要,導致林區內公路網絡和防火網絡密度過低,既不利于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調查,也不利于森林防火的實施,同時也會增加對森林火災撲救的難度。此外,當前林區森林資源以純林、人工林為主,混交林和原生林面積過小,這會造成森林資源存在防火效果的問題,不利于對森林火災的控制。最后,隨著造林面積的增大,所需資金和人力正在增加,很多林企為了控制成本降低了森林防火人員的人數,這會提高剩余森林防火人員的工作量,并且會降低森林防火工作的實際效果。

    3新時期加強森林防火的應對措施

    3.1加強林區火源管理

    要將火源管理集中在林業工程施工前的焚燒過程控制,要做到在三級風以上的天候中不焚燒,在沒有通知臨近林區和單位的情況下不焚燒,沒有上級森林防火部門和消防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不焚燒,沒有森林防火設計和規劃不焚燒。同時要控制進入林區游客的行為,加大對游客宣傳和教育力度,制止游客林區內火災風險的行為。

    3.2加強森林火災撲救

    在森林火災撲救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要確保人民群眾、森林資源安全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森林火災撲救,避免出現人身生命的傷害,盡最大可能保護好森林資源。

    3.3建立森林防火的問責制度

    在落實森林防火責任的同時,推行問責制度,做到對森林火災事故的倒追,確定森林防火的責任人,堅持事故責任者得不到處理不放過原則,堅持不落實整改措施不放過原則,堅持不吸取教訓不放過原則,對工作不到位發生火災的地區領導,追究相應的責任。若查明縱火嫌疑犯,從重處罰。發生火災后當地領導和政府必須深刻反省,若有政府人員瀆職行為,應該從嚴從重處理。

    3.4加強對林區職工和周邊群眾的宣傳工作

    林企應該加大《森林防火條例》宣傳力度,將我國對于森林防火的法律條例在中小學課堂上加以強調,森林防火知識從娃娃抓起。在社區、鄉鎮等組織森林防火方面的科教普及活動,通過組織文藝匯演等活動,寓教于樂,對成年的人民群眾及當地兒童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在城市和交通便利地區充分利用了廣播、標語、宣傳車、宣傳欄等方式,積極開展了森林防火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森林防火法規、制度和安全撲救知識等。在經濟較為困難的地區和交通不便的山區,組織宣傳車走村進山,尤其是森林防火重點區域,認真開展森林防火宣傳。目前,電視機已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普及,所以,可以從家家戶戶都能接觸到的電視媒體入手,通過如實報道我國森林火災的情況,讓群眾意識到森林火災若不預防就在離我們生活很近的地方,只有建立長期防范的意識,才能夠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也才能夠制止森林火災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趙玉利,馮貴和,吳冰.淺議森林防火隔離帶的實施方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06)

    [2]黃小銀,徐愛俊,張晨輝.森林防火監測型資源配置評價及優化方法[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1(04)

    [3]董紅衛,徐向東.有關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及應對措施[J].現代園藝.2012(06)

    第6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關鍵詞 森林火災;多發原因;對策;浙江永嘉

    中圖分類號 S762.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225-02

    森林火災是危害性很大的自然危害,具有很強的突發性、破壞性和周期性,它的發生發展與森林植被資源、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和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森林防火既是林業建設事業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又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特點。近幾年,隨著封山育林、綠化造林步伐的加快,林下植被生長茂密、底被物連年積累,林內可燃物大幅度增多。同時,隨著商品經濟和森林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隨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以及山區勞動力構成狀況發生的新變化,進入林區的人員活動增多,野外火源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森林防火形勢越來越嚴峻,森林防火任務越多越繁重。永嘉縣森林火災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形勢非常嚴峻。為此,結合永嘉縣實際,分析其原因,提出防止對策。

    1 永嘉縣森林火災多發原因

    1.1 可燃物增多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能源從植被物燃料改為燃氣能源,從而對山林植被物索取明顯減少;改革開發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大量外移,對山林植被物索取的壓力減少,使林下植被物積累增多,為森林火災提供常年的豐富可燃物。

    1.2 植被物的種類和性質為森林火災提供了有利條件

    根據永嘉縣森林植被資源特點,森林林分大部分為馬尾松中幼林,自身青燃能力強。隨著封山育林的深入,次生演替植被逐漸增加,尤其是芒箕之類正值生長適應期,底下干燥層連年積累增多,又是青燃能力很強的植被;加之,農村主要勞動力人口大量外移,使山地、旱地、拋荒山邊田生長了大量的茅草等雜草,入冬后,這些雜草即是大量的可燃物,為火災引向森林提供導火線。

    1.3 干燥、高溫的氣候因子為森林火災火上加油

    近幾年,全球氣候異常,尤其是2003年、2004年上半年連續干旱,為森林火災全年發生、多發、重發提供了氣候條件。

    1.4 人為活動

    一是生產性火源。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短缺的勞動力為森林火災帶來了大量的火源。永嘉縣農民農事生產一直有燒田坎草的習慣,為森林火災帶來了大量火源。二是非生產性火源。基地開發、迷信活動和旅游等均為森林火災帶來火源。燒香拜佛、上墳燒紙錢等,均增加了森林火災火源,尤其清明節前后森林防火壓力很重。三是人為故意的火源。

    1.5 群眾森林防火意識不強

    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林業管理制度加強,農村經濟中直接從林業經濟中得到的收入份額越來越低,在森林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未被充分認識的情況下,群眾對森林重要性的認識仍然淡薄,群眾森林防火意識不強,防火撲火意識相對落后,存在著“山上樹木不值錢,燒掉一點無所謂”的思想。

    2 防止火災的對策

    針對永嘉縣森林火災多發勢態和形成森林火災的綜合因子,從森林火災三要素考慮,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2.1 加快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提高防火效能

    加大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特別是在楠溪江流域及風景區內火災多發地點以及甌北、上塘等火災多發區域,更要加快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通過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隔斷易燃林分,減輕森林火災危害,提高防火效能。

    2.2 改進營林式,營造闊葉混交林,提供森林自身防火能力

    建設好這項工程是森林防火工作中一項具有長遠性、根本性的戰略措施,并具有長期的綜合效益。它一方面可以提高防御效能,阻隔火災蔓延,減少燃燒面積;另一方面具有多元效益,可提高山地利用率和生產力,增加森林的植被資源。

    2.3 加強火源有序管理,疏堵結合消除火災隱患

    森林火災除少數是雷擊等自然火源引起外,絕大多數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從近幾年的火災成因分析,人為野外用火引發森林火災的占90%以上,其中生產性野外用火引發森林火災的占60%以上。因此,加強野外火源的有序管理,是森林防火管理的重點所在。在防火期到來之前,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野外生產用火。

    2.4 加強長效工作機制、應急機制和森林火災撲救隊伍建設,提高撲救控制能力

    一是要加強應急體制建設,特別是鄉鎮的森林火災撲救預案一定要認真加以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從值班人員接警―指揮長發令組織撲救―隊伍集合進場―火災撲滅―撤離,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都要做到細化規定,分工明確,責任落實,保證整個撲救工作有序進行。二是要加強森林火災撲救隊伍建設,首先要加強鄉鎮的隊伍建設。當地鄉鎮的森林火災撲救隊伍,離火場近,熟悉地形,是實現打早、打小,控制火情的最好力量。其次要加強縣級撲救隊伍建設,幾年來永嘉縣先后建立了7支森林火災撲救隊伍,他們在永嘉縣的森林火災撲救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由于區域分布不平衡,某些區域的森林火災縣級撲救隊伍的調動控制還存在一定困難。

    2.5 加快火災案件的查處,增強全民法制觀念

    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須堅持依法治火。嚴肅查處森林火災案件肇事者,對于增強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識、法制意識,促進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嚴格執行《森林防火條例》,加大查處力度,嚴懲火災肇事者。

    2.6 增加森林防火經費的投入,確保森林防火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個系統工作,投入的環節多,投資大,應增加森林防火經費投入,確保森林防火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3 參考文獻

    [1] 翁明和.桐梓縣森林火災的特點和防火工作對策[J].森林防火,2009(1):15-18.

    [2] 周千淞,陳寶玲,凌加安.雅長林區森林防火形勢分析與對策[J].森林防火,2009(1):19-21.

    [3] 岳金柱,馮仲科,姜偉,等.大興安嶺林區重特大森林火災影響因素與補救對策研究[J].森林防火,2007(4):23-25.

    [4] 鄭懷兵,張南群,方彥,等.云南省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研究[J].森林防火,2007(4):19-22.

    [5] 吳日恒.萬載縣林火案件發生的特點及對策[J].森林防火,2008(2):18-19.

    [6] 李東斌.砍都河森林火災特點及補救對策[J].森林防火,2008(4):22-23.

    第7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我縣每年發生森林火災火警幾十起,損失森林面積100公頃左右,燒毀林木1000余立方米,幼樹近萬株。使全縣林農的生命和財產遭受嚴重的損失,桃源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從全縣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看,有幾點值得我們深思:

    一是從森林火災引起直接原因看,具有人為性。全縣所發生的森林火災都是因為人們的不當用火行為造成的;

    二是從森林火災發生時期看,具有季節性。全縣森林火災發生主要集中在“春節”、“清明”兩節上,我縣在“春節”、“清明”兩節發生的森林火災占全年森林火災的50%以上;

    三是從森林火災發生的天氣氣候看,具有干旱多發性。在森林防火期內,天干少雨天氣是森林火災的多發期,一般在連續干旱20天以上,極易發生森林火災。

    四是從森林火災發生的地域看,具有集中性。全縣森林火災是南路少,北路多;西路少,中路多;林區少,丘陵多。特別是桃源的三大重鎮(漳江鎮、漆河鎮、陬市鎮)森林火災發生的數量最多,面積最大,損失也最大。

    根據我縣當前森林防火的實際情況,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避免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最大限度的減少森林火災,降低森林火災的損失,我認為要加強以下四個“力度”:

    一、加強各級政府的責任力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條例》的規定,森林防火工作是各級政府的職責。縣、鄉(鎮)兩級政府要制定好本轄區內森林防火工作的規劃、加強森林防火設施建設、明確森林防火工作職責、搞好森林防火工作責任考核、抓好森林火災的撲救,等等。縣、鄉(鎮)兩級政府要象重視防洪搶險一樣重視森林防火工作,要象抓計劃生育一樣抓森林防火工作,要象追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一樣追究森林火災的行政長官的責任。要建立全縣森林防火工作問責制,在全縣各級政府中真正形成一種不抓森林防火工作不行,不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更不行的共識。要使我們的政府官員感到森林火災不只燒掉了老百姓的林子,也會燒掉政府官員的“帽子”的緊迫感。

    二、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宣傳力度

    我縣近幾年的森林火災都是人為造成的,加強對群眾的森林防火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的森林防火責任意識、法律意識尤為重要。廣大人民群眾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主體。一是在宣傳力度上,要舍得花人力、物力、財力;二是在宣傳群體上,既要注重抓好成年人的宣傳教育,更要重視抓好未成年人的學校教育;三是在宣傳形式上,既要有靜態的固定宣傳形式(如固定型、永久型的森林防火宣傳標語),又要有動態的宣傳形式(如森林防火錄相片、電視宣傳片、森林防火宣傳車等等);四是在宣傳內容上,既要有政策、法規內容以及失火案例教育,也要有森林防火的業務、科技知識。使廣大人民群眾既懂得森林防火的政策、法規,又明白森林防火的各項要求,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又具備正確撲救森林火災的能力。

    三、加強森林防火機構建設力度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任務艱巨,工作復雜,建立強有力的森林防火機構是極其必要的。從現狀看,雖已建立了省、市、縣三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和辦公機構,但是,鄉、村、組三級森林防火機構還相當薄弱。尤其是村、組二級根本沒有森林防火機構,處在一盤散沙的狀態。鄉、村、組三級又是森林防火工作最基層、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機構。必須要切實加強鄉、村、組三級森林防組織機構建設,形成自上而下、完善協調的森林防火組織體系,建立好森林防火的工作基礎。

    (1)鄉(鎮)要建立森林防火指揮部,并要有一支100至200人的森林防火兼職隊伍,每年要進行1—2次集中培訓和演練,以備應急撲救之用。

    (2)村要建立森林防火領導小組,并要有一支50人左右的森林防火兼職隊伍。

    (3)組要配備1—2名森林防火聯絡員。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有備而戰,才能把森林火災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8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關鍵詞 防火林帶;防火阻隔;生物防火;云南晉寧

    中圖分類號 S7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1-0213-03

    林火阻隔就是利用林區公路、防火線、防火林帶和河流、湖泊等障礙物及不易著火的生物阻隔林火的蔓延[1]。森林防火阻隔系統是由自然阻隔帶(分布在林區內的寬度在10 m以上的河流、溝壑、巖石地帶、沙丘、水濕地等自然障礙物)、工程阻隔帶(林區防火道路、防火帶等)和生物阻隔帶(林內林帶、林緣、村屯、山腳田邊林帶等)緊密銜接而形成的預防林火蔓延,控制大面積林火發生的行之有效的阻隔網絡[2]。預防森林火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強林火阻隔系統建設。因為它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控制大面積森林火災的發生,且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高質量的生態效益。因此,及時分析森林防火阻隔系統建設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強化森林防火阻隔系統建設,對緩解當前森林防火面臨的嚴峻形勢、控制和減少森林火災危害和損失、確保森林資源和林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生態文明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世界許多國家普遍通過在林區修建道路(包括公路、鐵路和林區非等級公路等)、營造防火林帶、開設防火線和生土帶,用以阻隔林火的蔓延。而我國森林防火阻隔系統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如提出了物候點燒技術,編制了東北、內蒙古林區計劃火燒用火規程,該技術在東北、內蒙林區得到應用;利用機耕生土帶、化學法開設防火線、生物措施建立防火阻隔帶、火燒防火線等技術日趨完善。同時,防火林帶在我國南方林區已發揮了良好的防火效益,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對防火機理的研究要由定性到定量,要改變目前樹種單一、結構簡單的防火林帶狀況,向多樹種、復層結構發展,同時提倡多元化造林和林業多種經營[3]。但由于我國經濟并不發達,森林防火科技水平相比北美、北歐的一些發達國家還比較落后,使我國森林火災發生的頻率和造成的危害仍然相當嚴重。綜上,加強以防火林帶網絡和體系建設為主的生物防火建設,提高對初發火的阻隔能力,已成為現代林火阻隔系統建設的發展趨勢[4]。

    1 晉寧縣防火阻隔帶系統建設現狀

    1.1 森林資源現狀

    晉寧縣位于我國云南省中部,滇池西南岸。其主要森林類型有云南松林、華山松林、櫟類、榿木、桉樹及其他軟闊類。根據《全國森林火險區劃等級》行業標準(LY/T 1063-2008),并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其中云南松林、華山松林、櫟類、桉樹及其他軟闊類均屬易燃類和可燃類森林,占到喬木林面積的90%左右,其中大面積為連片的云南松、華山松針葉林分,高度易燃。因此,晉寧縣的森林燃燒性較高。結合考慮晉寧縣林分燃燒性、連片性、密集程度等因素,總結出以下林區為晉寧縣的重點防治林區:晉城鎮東北部,盤龍山一帶,由于盤龍寺依山而建,是游覽勝地,香火極旺,加之山上松林茂密,易發生火災;麻大山國營林場,是晉寧縣最大的林場,且地處4個鄉鎮的交界處;位于雙河鄉南部,核桃園山谷,山高箐深,谷中遍布野生核桃樹,并有500年的核桃樹王,天然林分中各類草木叢生,可燃物堆積較多,應重點保護;位于夕陽鄉北部地區,有大面積的連片云南松、華山松林,且水系、道路等阻隔線分布較少,應重點建設;寶峰鎮和二街鄉交界處的林區,大面積連片,周圍多是農地,人為火災隱患較大。

    1.2 森林防火阻隔帶現狀

    至2006年底,全縣林火阻隔系統總長1 244.00 km。其中自然障礙阻隔線(包括河流、溝壑)807.00 km,工程阻隔線(包括防火隔離帶、生土帶、道路工程)397.00 km、生物阻隔線(即生物防火林帶)40.00 km。綜合以上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目前晉寧縣森林防火阻隔帶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2.1 林區路網密度低,道路路況差。晉寧縣現有林區道路357.00 km,林區路網密度2.84 m/hm2,雖然高于全國林區平均路網密度(1.5 m/hm2)[5],但還遠遠低于林業發達國家的水平,作為Ⅰ級火險區,為了發揮森林防火的作用,道路網密度至少應達到4~8 m/hm2,因此晉寧縣林區路網密度較低,仍然有待提高。此外林區現有道路路況比較差,道路等級低,道路破損嚴重,集材廢棄路和斷頭路大量增多。一旦發生森林火災,撲火人員和物資難以快速到達火場,嚴重制約了林火撲救的快速機動能力。

    1.2.2 生物阻隔帶建設緩慢,網絡密度過低。晉寧縣生物阻隔帶建設緩慢。生物隔離帶(林內生物防火林帶)只占隔離帶總量的9.15%,而工程阻隔帶(防火帶、道路工程)占隔離帶總量的90.85%,加之南方林區應以生物阻隔帶建設為主的情況來看,晉寧縣現有林火阻隔帶發展極不平衡,生物阻隔帶建設緩慢滯后。同時,全縣生物阻隔帶長度40.00 km,密度為0.32 m/hm2。作為Ⅰ級火險區,這樣的密度還低于全國林區生物阻隔帶平均密度(4.9 m/hm2)[6],密度過低,起不到實質的阻火、隔火、斷火、防止火勢蔓延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山腳、田邊、村屯多數尚未開設防火林帶,不能與原有的自然阻隔帶、工程阻隔帶形成網絡。生物阻隔帶建設與目前森林火災隱患增多、森林火災頻發的形勢相比,還遠遠不能滿足森林防火的要求。

    1.2.3 阻隔帶分布不均,沒有形成有效阻火網絡。晉寧縣林火阻隔帶分布不均。主要道路、河流等自然阻隔帶基本分布在東部地區,而西部,尤其是西南部地區分布較少,如夕陽鄉北部、二街鄉西南部、六街鄉西部、二街鄉和寶峰鎮相接地帶、晉城鎮東北部蘇家大山片區的林區,阻隔帶分布較其他林區少,密度低,還存在大面積的密集林區,并且這些林區種植以云南松、華山松等燃燒性高的喬木為主,因此西部林區的防火道路和防火林帶建設還遠遠不夠,沒有形成阻隔網絡,達不到有效的阻火、防火作用。

    1.2.4 防火樹種單一,林分結構簡單。從晉寧縣的整體森林資源現狀來看,具有抗火性的樹種主要為木荷和旱冬瓜,并且這些樹種所占面積很少,無論作為防火林帶,還是自然林分用來改造成防火林分,這樣的防火樹種都是較單一的,林分結構也是較為簡單的,抗災和防護效果較差。

    2 晉寧縣森林防火阻隔帶建設規劃

    建設總體設想:通過建設林區生物防火林帶、防火隔離帶和防火通道,以解決目前晉寧縣林火阻隔網絡存在的分布不均、林區密度過低等問題,建立一個新型的森林防火阻隔網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具有現代水平的森林防火“閉合圈”網絡,實現林區防火帶與防火通道網絡化、結構合理化、管理規范化、功能多樣化的目標。達到提高晉寧縣森林防火綜合保障能力,減少森林火災隱患,為進一步發展森林防火工作打下較好物質基礎的目的。

    2.1 林區道路建設

    2.1.1 建設規格。根據晉寧縣的實際情況,將林區道路建設標準分為3級,分別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一級林區道路:路基寬度3.0 m,路面寬度2.5 m,砂石路面,附屬設施包括小橋、涵洞、排水溝、擋土墻、錯車道、回車道等。通行農用運輸車以上的運輸車輛。主要連接林區與各鄉鎮、村落和公路,依各林區的山脈走勢,沿主山脊或山谷鋪設。二級林區道路:路基寬度2.5 m,路面寬度2.0 m,砂石路面或無路面,附屬設施包括涵洞、排水溝、擋土墻、錯車道、回車道等。通行手推車和小型農用機械。主要由一級道路分支,向兩側發散鋪設,二級道路網盡量覆蓋整片林區。三級林區道路:路面寬度1.5 m,主要為人行作業步道。與二級道路相通,主要沿等高線鋪設,深入林內,提高林區內部的可達性。

    2.2 生物防火林帶建設

    2.2.3 防火樹種的選擇。防火樹種的選擇主要考慮:常綠、生長快、栽培容易、生態適應性強、樹冠濃密連續、凋落物易于分解、枝下高低、抗火性強(根深、皮厚、含水率高)、耐火性強(萌芽能力強)、抗病蟲害能力強[9]。防火林帶的樹種選擇遵循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首先,鄉土樹種應該成為晉寧縣防火樹種選擇的主要對象,因為它們具有最好的當地適應性。同時防火樹種的選擇,不僅要考慮防火功能及造林效果,同時還要兼顧經濟和實用價值[10]。山脊及林內防火林帶,盡量選擇常綠闊葉樹種,林內防火林帶也可選擇一些經濟林果樹輔之;在林地邊緣、山腳路旁、山溝邊或土壤條件較好的地帶,也可選用果樹。由于晉寧縣最低海拔為1 346 m,最高海拔為2 648 m,一般在1 900~2 200 m,屬低緯度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此在各類防火樹種中,適合晉寧縣生長的防火樹種:喬木類有西南木荷、旱冬瓜、野八角、女貞;灌木類:油茶、楊梅(亞喬木);草本類白三葉。

    2.2.4 防火林帶的結構與配置。由于晉寧縣發生的火災很多是地表火,地表火可通過喬木林下層植被蔓延,最后發展成樹冠火,喬木防火林帶可以阻止樹冠火,灌木和草本植物防火帶僅能阻止地表火的蔓延,而復層和多層結構的防火林帶具有喬木和灌木防火林帶的雙重特點,可以同時阻止地表火和樹冠火的蔓延,因此主林帶以多層結構設置為宜;其次晉寧縣存在大面積的連片云南松、華山松林,這些針葉林容易發生地表火和樹冠火并進,因此深入林區內部的副林帶以復層結構設置為宜;但考慮到晉寧縣的經濟和財政狀況,多層結構林帶投入較大,而且副林帶如均設置為復層結構更會加大經濟壓力,造成資源浪費。通過綜合考慮,晉寧縣防火林帶的結構與配置設定如下:一級防火林帶,均采取多層結構,由喬木—亞喬木—灌木或喬灌草構成復層林冠,選用西南木荷+楊梅+油茶+白三葉、野八角+楊梅+油茶+白三葉、野八角+油茶+白三葉或西南木荷+油茶+白三葉。林帶寬30 m,三角形配置,喬木間行距為2.0 m,中間加種灌木,灌木與喬木行距為1.0 m,株距均為2.0 m,地面種植地被植物白三葉。二級防火林帶,在云南松、華山松等針葉林區采取復層結構,喬灌混交種植。選用西南木荷+油茶、西南木荷+楊梅或野八角+油茶。林帶寬16 m,三角形配置,喬木間行距為2.0 m,中間加種灌木,灌木與喬木行距為1.0 m,株距均為2.0 m。選用西南木荷+女貞+油茶、野八角+旱冬瓜+油茶或西南木荷+旱冬瓜+楊梅。林帶寬20 m,三角形配置,喬木間行距為2.0 m,中間加種灌木,灌木與喬木行距為1.0 m,株距均為2.0 m。其他林區采取單層結構,以喬木為主的林內防火林帶,選用西南木荷或野八角。林帶寬20 m,三角形配置,株行距為2.0 m×2.0 m。

    3 參考文獻

    [1] 徐高福.林火阻隔網絡設置技術研究[J].防護林科技,2009(4):49-50.

    [2] 張國紅.我國森林防火阻隔系統建設現狀與思考[J].林業資源管理,2008(4):15-18.

    [3] 肖剛.國內外森林防火技術現狀及趨勢探討[D].天津: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05.

    [4] 鄒金榮,鄒衛華.淺析森林防火與防火林帶建設[J].森林防火,2008(11):43.

    [5] 陳君幟.對我國森林重點火險區建設的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9(4):26-29.

    [6] 萬澤輝,張光星,吳道圣.南方林區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初探[J].江西林業科技,2007(5):18-19,53.

    [7] 曹志國.生物防火阻隔帶營建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02(2):48.

    [8] 陳德斌.曲靖市營造生物防火林帶研究與應用[J].山東林業科技,2007(4):23-26.

    第9篇:森林防火現狀范文

    【關鍵詞】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 P426 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在社會穩步發展的今天,保障森林安全,才是首要任務。在森林中防災防火這方面,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人員也在不斷的研究,在保護森林防災防火這個系統也在不斷的完善。

    二、山區森林火災發生存在的兩方面因素

    1、自然條件的因素

    (1)山區地形錯宗復雜。森林火災的發生是很難有預見性。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森林資源面積分布廣,尤其是在立地情況下,山蜂疊巒,溝壑縱深,地形起伏變化,一旦發生森林火情,極不容易及時發現。

    (2)森林防火基礎設施薄弱。山區道路行走艱難給撲救工作帶來極大不便;覆蓋山區的通訊設備設施不健全;專業撲火人員少,撲火工具落后;森林中附作物太多,存在嚴重森林火災隱患。

    (3)氣候變化對森林防火影響。近年來,全球氣溫普遍上升,高火險等級居高不下導致森林火災多發。在一般情況下,連續干旱的時間愈長,發生大面積森林火災的可能性就越大。

    2、人為的因素

    (1)森林防火意識淡薄。有些地方對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特殊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責任意識不強,造成了火災隱患。

    (2)火源管理難度較大。在山區村莊大部分靠近林區,尤其柴草亂堆存在嚴重火災隱患;甚至個別人有計劃、有預謀的報復性縱火行為引發森林火災,也有一些放牧者、開礦者、特殊群體引發的森林火災等等,給火源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

    (3)森林防火隊伍建設有待提高。從護林人員來看,地域廣人員數量少,年齡結構不合理,老齡化程度高,防火資金短缺,工資報酬較低,導致個別人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意識淡化。

    三、主要應用技術

    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將信息技術引入國家林業局森林防火業務工作中,推進了森林防火業務的信息化進程。系統采用的主要技術順應了目前國際上森林防火信息管理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系統提供的關鍵技術和技術路線為森林防火信息系統和其他應用系統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1、3S技術

    3S技術包括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RS),全球定位系統(GPS)。隨著3S新技術在森林防火上的應用,林火技術和林火信息系統不斷得到完善。

    (1)森林火災每年會造成大量森林、人員、財產、珍稀物種的損失,準確地確定林火發生的方向、地點、蔓延速度、強度及過火面積,對于制定有效的撲救策略,努力力爭使火災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是至關重要的。由于森林資源分布、森林防火工作的時空特征, GIS技術成為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的應用技術基礎,利用GIS的空間管理分析功能,監測和預測森林火災的動態變化,輔助防火部門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進行決策。

    (2)森林火災多發生于偏僻山區,人跡罕至,交通不便, GPS為準確確定火場位置,監測其動態變化,引導撲火隊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在對2002年“7?28”林火進行管理時,利用系統設計的GPS數據接口,接收前方應用GPS傳來的火場(火點)等數據,為林火撲救指揮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3)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管理了覆蓋全國的LANDSAT TM數據。TM影像數據反映植被信息,與森林分布信息相結合,成為林火監測判斷熱點的重要依據。較高分辨率的過火地區影像,對于災后的損失評估具有重要的意義。在2002年“7?28”林火災后,采用MODIS影像進行火場面積的粗略計算,采用我國的資源衛星影像或陸地資源衛星影像(TM)進行損失的準確計算。

    2、計算機網絡技術

    現階段,國家林業局已經建立起計算機局域網絡,將多個分布在不同司局和直屬單位的計算機系統結合在一起,實現計算機系統資源和信息資源的共享。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依托上述局域網絡,采用C/S結構,運行主要的系統功能。信息模塊采用B/S (瀏覽器/服務器)結構,在廣域網(WAN)上林火信息。

    3、數據庫新技術

    數據庫是計算機中存放數據的倉庫,是對數據進行管理的一門技術。第三代以面向對象模型為主要特征的數據庫系統,與網絡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技術、并行計算技術等互相滲透、互相結合,呈現出以下特征:

    (1)面向對象的方法和技術對數據庫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2)數據庫技術與多學科技術的有機結合成為當前數據庫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征;

    (3)面向應用領域的數據庫技術的研究,如數據倉庫、工程數據庫、科學數據庫、空間數據庫、地理數據庫等。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采用數據庫技術管理各類基礎地理信息、遙感信息、林火專題信息。利用數據庫的訪問權限管理機制,實現對數據庫的授權共享訪問。

    4、空間數據庫技術

    空間數據庫系統是描述、存儲和處理空間數據及其屬性數據的數據庫系統,它是隨著GIS的開發和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數據庫新技術。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中空間數據庫系統不是獨立存在的系統,它與應用緊密結合,作為系統的基礎和核心的形式出現。森林防火業務中用到的數據較多地表現為具有時空特征的空間數據。系統應用空間數據庫管理1∶400萬、1∶100萬、1∶25萬的基礎地理信息,管理1∶25萬DEM柵格數據、TM數據,同時管理其它林火專題數據,實現對空間數據的共享訪問。

    5、WebGIS技術

    WebGIS是Internet技術與GIS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擴展和完善GIS的一項新技術。WebGIS改變了傳統的數據采集、分析處理和共享的方法,利用Internet在Web上空間數據,以供用戶瀏覽、查詢、分析應用; We-bGIS已經成為當前GIS的一個發展趨勢,也是森林防火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采用WebGIS技術,設計了系統功能,在Internet上與林火有關的基礎地理信息、帶有空間特征的林火專題信息。系統提供動態查詢、顯示地理空間和屬性數據功能,同時提供了基本的數據操縱功能。

    6、COM開發技術

    COM (Component Object Model),即組件對象模型,是關于開發可重用軟件組件和組件之間相互通信的一組標準的描述。COM不是一種計算機語言,也不是函數模塊,它實質上是一個連接軟件組件或模塊間的協議。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應用開發采用COM技術,利用GIS的二次開發功能完成C/S結構下的系統開發。這項技術的采用,將極大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可維護性。

    四、目前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統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火點定位

    目前的防火信息系統中,火點主要是靠衛星圖像和 GPS 來進行定位,但是由于基層林業管理部門的森林資源信息化管理的程度非常低,單純的火點定位無法快速獲知火點的植被情況。而且,即使采用遙感圖像來進行火點定位,昂貴的高分辨率衛星圖像也是基層林業管理部門在經濟上無法承受,同時火災的發生又是隨機的,據專家分析,如果利用遙感衛星來對森林火災進行監測,就需要衛星能提供在較短的時間間隔內不間斷的提供影像,而且時間間隔不能超過2小時,這是目前在民用方面所無法達到的。同時,遙感圖像定位火點在大范圍的火災監測中應用比較多,但在南方林區的小火災中,受到衛星分辨率和經濟等因素的制約,還難以真正實施。即使是GPS接收機,也不是每個林業局都能夠配備的。而且在小范圍火災發生時,也很少拿GPS去現場進行定位。因此,目前,現有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統中火點定位的方式難以適應基層林業管理部門的需要。

    2、防火資源的優化

    防火資源包括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生物資源主要是指生物防火林帶,非生物資源主要是指林區道路、了望塔、防火人員、設備等,目前森林防火信息系統的研究主要是從火災發生后的指揮方面,在災前的預防方面相對較少。這有一些客觀原因,如火險的預報方面由于指標體系現在還不夠完善,難以進行較為準確的預報。但是,如果對防火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如合理配置了望塔和人員、設備等,一方面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火災,另外一方面可以及時組織人員、設備等進行撲救,為火災撲救節約時間。目前在防火資源的優化方面,專家學者們研究的比較多的主要是生物防火帶的研究,在非生物資源的優化方面,研究和應用的都比較少。

    3、災后評估

    作為一個完整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統,必然要涉及到災后損失的評估,森林火災所造成的損失主要有2個方面,經濟損失和生態損失。要想成功估算出這兩個損失,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林木蓄積量的計算。一般情況下,蓄積量計算都是以二類調查的數據為準,而二類調查一般都是5年才進行一次,為非實時數據。因此,森林火災的災后評估必須得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進行較為精確的評估。這個問題的解決依賴于林木生長模擬模型的精確程度。

    五、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現狀

    1、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新形勢下,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很強的重要性,首先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是實現自然資源與產業相協調發展的保障,也是推動世界各國共同合作和交流的重要舉措。世界各國可以針對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進一步強化森林防火工作進行交流和討論,促進國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同時,加強森林資源的防火工作,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生態資源的統一協調發展,在推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同時,保護自然環境。此外,加強森林防火工作能有效推進現代林業發展,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林業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在爭取經濟效益的同時,以建設生態為重點,將社會支持和共同參與作為發展的前提,在這種經濟效益和生態發展兼容的情況下,森林防火工作能促進產業的健康和諧發展。總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對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國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要敢于面對挑戰,在工作中認真職守,尋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積極尋求應對措施。

    2、森林防火工作的現狀

    目前隨著我國國民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并且我國也堅定不移的要求各崗位工作人員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我國森林防火工作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國森林資源豐富,覆蓋面比較大,要實現對森林的全面防護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防范工作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工作人員沒有重視宣傳工作,對落實森林防火工作的監督力度也不夠。造成這方面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森林防火單位領導對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監督和考核要求不夠高,導致工作人員松懈和怠慢。其次,森林防火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森林防火基礎設備的質量和先進程度都沒有達到相關標準,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領導的不重視,進而在采購森林設備時,不夠重視質量的選擇,而是為了節約成本使用一些比較落后防火設備。由此可見,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作人員必須要針對當前森林防火工作中還存在的問題,盡快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使得我國森林自然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就防災/森林防火信息系統的主要技術這方面而言,關于森林防災和防火的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但是,防火和防災的系統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所以,相信技術人員在這個系統上的努力會為森林安全做出巨大的貢獻,也為社會的經濟穩定提供了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劉佳 新時期的森林防火工作的分析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年

    [2]趙劍雄 鄉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及對策 科學之友 2012年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爱做日本视频免费|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成人小视频|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欧美成人全部免费观看1314色|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成人影院|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成人α片|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成人影院久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