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務風險和財務杠桿的關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財務杠桿 財務風險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23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10-153-02
財務杠桿是一個應用很廣的概念。在物理學中,利用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體,而什么是財務杠桿呢?
將財務杠桿定義為“企業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因而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這種定義強調財務杠桿是對負債的一種利用。
在明確了財務杠桿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伴隨著負債經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財務杠桿和減少財務風險。
一、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所謂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后,企業所能獲得的利潤就是:
資本收益=企業投資收益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此處的企業投資收益率=息稅前利潤÷資本總額,所以即息稅前利潤率)
因而可得整個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
可見,只要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于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于企業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于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負債利率,那么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通過數學變形后公式可以變為: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后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率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資金收益率低于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二、財務風險
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關聯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性或可能發生的損失。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資本收益率對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么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于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的例子將有助于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假定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5%,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如表1:
假定企業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9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2:
對比表1和表2可以發現,在全部息稅前利潤率為15%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所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權益資本凈利潤越高。在企業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為9%的條件下,情況則相反。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6個百分點[(22.75%-9.75%)÷(15-1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6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于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財務杠桿的情況下本應獲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較多使用財務杠桿,損失越大。在息稅前利潤為90萬元,負債比率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9,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90萬元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將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見財務風險之高。如果不使用財務杠(下轉第155頁)(上接第153頁)桿,就不會產生以上損失,也無財務風險而言,但在經營狀況好時,也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三、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
由于財務風險隨著財務杠桿系數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財務杠桿系數則是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體現,那么影響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下面分別討論影響兩者的三個主要因素:
1.息稅前利潤率:由上述計算財務杠桿系數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小;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而稅前利潤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是呈相反方向變化。由計算權益資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卻是呈相同方向的。
2.負債的利息率:同樣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比率一定的情況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負債的利息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而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則是呈相反方向變化。即負債的利息率越低,資本收益率會相應提高,而當負債的利息率提高時,資本收益率會相應降低。那種認為財務風險是指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的變化帶來的風險是片面的觀點。
3.資本結構:根據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負債比率即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也是影響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之一,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與負債利息率的影響相同。即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也就是說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但負債比率對資金收益率的影響不僅不同于負債利息率的影響,也不同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影響,負債比率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表現在正、負兩個方面,當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表現為正的影響,反之,表現為負的影響。
上述因素在影響財務杠桿利益的同時,也在影響財務風險。而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對企業來講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這是因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響財務風險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這其中有許多因素是不確定的,因此,企業必須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一旦預計企業將出現財務風險,就應該采取措施回避和轉移。
回避財務風險的主要辦法是降低負債比率,控制債務資金的數額。回避風險的前提是正確地預計風險,預計風險是建立在預計未來經營收益的基礎上的,如果預計企業未來經營狀況不佳,息稅前利潤率低于負債的利息率,那么就應該減少負債,降低負債比率,從而回避將要遇到的財務風險。轉移風險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將風險轉移他人的做法,其具體做法是通過選擇那些利率可浮動,償還期可伸縮的債務資金,以使債權人與企業共擔一部分財務風險。此外,財務杠桿作用程度的確定除考慮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之外,還應注意經營杠桿聯合財務杠桿對企業復合杠桿和復合風險的影響,使之達到一定的復合杠桿作用,根據經營杠桿的不同作用選擇不同的財務杠桿作用。
綜上所述,財務杠桿可以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這就是構成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財務杠桿利益并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是既定財富在投資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分配;財務風險也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風險,是經營風險向投資人的轉移。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是企業資本結構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資本結構決策需要在杠桿利益與其相關的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權衡。任何只顧獲取財務杠桿利益,無視財務風險而不恰當地使用財務杠桿的做法都是企業財務決策的重大失誤,最終將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夏春艷.財務杠桿損益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胡才鴻.論杠桿原理與風險控制.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關鍵詞】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利益 財務風險
【Abstract】Financial Leverage is the shift in which an enterprise adjusts the revenue of owner"s capital with the handling of debits. Reasonable operation of the financial leverage will bring extra revenue -----the benefit on financial leverage ,to the owner"s capital of this enterprise.The financial leverag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so at the same time we get benefit on financial leverage ,we get much unpredictable financial risk.So carefully studying the financial leverage and analyzing all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financial leverage ,and making clear its function,nature and its influence to the revenue of owner"s capital ,is the basic premise of reasonably operating the financial leverage to serve the enterprise.
【Keywords】Finacial Leverage
Benefit on Finacial Leverage
Finacial Risk
財務杠桿是一個應用很廣的概念。在物理學中,利用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體,而什么是財務杠桿呢?從西方的理財學到我國目前的財會界對財務杠桿的理解,大體有以下幾種觀點:
其一:將財務杠桿定義為"企業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因而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這種定義強調財務杠桿是對負債的一種利用。
其二: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籌資中適當舉債,調整資本結構給企業帶來額外收益。如果負債經營使得企業每股利潤上升,便稱為正財務杠桿;如果使得企業每股利潤下降,通常稱為負財務杠桿。顯而易見,在這種定義中,財務杠桿強調的是通過負債經營而引起的結果。
另外,有些財務學者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企業的資金總額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而對企業主權資金收益產生的重大影響。與第二種觀點對比,這種定義也側重于負債經營的結果,但其將負債經營的客體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筆者認為其定義的客體范圍是狹隘的。筆者將在后文中論述到,企業在事實是上可以選擇一部分利率可浮動的債務資金,從而達到轉移財務風險的目的的。而在前兩種定義中,筆者更傾向于將財務杠桿定義為對負債的利用,而將其結果稱為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或正(負)財務杠桿利益。這兩種定義并無本質上的不同,但筆者認為采用前一種定義對于財務風險、經營杠桿、經營風險乃至整個杠桿理論體系概念的定義,起了系統化的作用,便于財務學者的進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們在明確了財務杠桿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伴隨著負債經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財務杠桿和減少財務風險。
一、財務杠桿利益(損失)(Benefit on Financial Leverage)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已經知道所謂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后,企業所能獲得的利潤就是:
資本收益=企業投資收益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①
(此處的企業投資收益率率=息稅前利潤÷資本總額,所以即息稅前利潤率)
因而可得整個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 ②
可見,只要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于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于企業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于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負債利率,那么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③
通過數學變形后公式可以變為: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比率×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 /(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
④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后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權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主權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權資金收益率低于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二、財務風險(Financial Risk)
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關聯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性或可能發生的損失。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么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于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的例子將有助于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假定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5%,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表如表一:
項目
行次
負債比率
0%
50%
80%
資本總額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負債
②=①×負債比率
500
800
權益資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稅前利潤
④
150
150
150
利息費用
⑤=②×10%
50
80
稅前利潤
⑥=④-⑤
150
100
70
所得稅
⑦=⑥×35%
52.5
35
24.5
稅后凈利
⑧=⑥-⑦
97.5
65
45.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⑨=⑧÷③
9.75%
13%
22.75%
財務杠桿系數
⑩=④÷⑥
1
1.5
2.14
假定企業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9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二:
項目
負債比率
0%
50%8
0%
息稅前利潤
90
90
90
利息費用
50
80
稅前利潤
90
40
10
所得稅
31.5
14
3.5
稅后凈利
58.5
26
6.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5.85%
5.2%
3.25%
財務杠桿系數
1
2.25
9
對比表一和表二可以發現,在全部息稅前利潤率為15%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所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權益資本凈利潤越高。在企業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為9%的條件下,情況則相反。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6個百分點[(22.75%-9.75%)÷(15-1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6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于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財務杠桿的情況下本應獲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較多使用財務杠桿,損失越大。在息稅前利潤為90萬元,負債比率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9,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90萬元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將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見財務風險之高。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就不會產生以上損失,也無財務風險而言,但在經營狀況好時,也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三、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
由于財務風險隨著財務杠桿系數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財務杠桿系數則是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體現,那么影響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下面我們分別討論影響兩者的三個主要因素:
1、息稅前利潤率:由上述計算財務杠桿系數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小;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而稅前利潤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是呈相反方向變化。由計算權益資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卻是呈相同方向的。
2、負債的利息率:同樣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比率一定的情況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負債的利息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而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則是呈相反方向變化。即負債的利息率越低,主權資本收益率會相應提高,而當負債的利息率提高時,主權資本收益率會相應降低。那種認為財務風險是指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的變化帶來的風險是片面的觀點。
3、資本結構:根據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負債比率即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也是影響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之一,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與負債利息率的影響相同。即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也就是說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但負債比率對主權資金收益率的影響不僅不同于負債利息率的影響,也不同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影響,負債比率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表現在正、負兩個方面,當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表現為正的影響,反之,表現為負的影響。
上述因素在影響財務杠桿利益的同時,也在影響財務風險。而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對企業來講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這是因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響財務風險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這其中有許多因素是不確定的,因此,企業必須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一旦預計企業將出現財務風險,就應該采取措施回避和轉移。
回避財務風險的主要辦法是降低負債比率,控制債務資金的數額。回避風險的前提是正確地預計風險,預計風險是建立在預計未來經營收益的基礎上的,如果預計企業未來經營狀況不佳,息稅前利潤率低于負債的利息率,那么就應該減少負債,降低負債比率,從而回避將要遇到的財務風險。轉移風險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將風險轉移他人的做法,其具體做法是通過選擇那些利率可浮動,償還期可伸縮的債務資金,以使債權人與企業共擔一部分財務風險。此外,財務杠桿作用程度的確定除考慮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之外,還應注意經營杠桿聯合財務杠桿對企業復合杠桿和復合風險的影響,使之達到一定的復合杠桿作用,根據經營杠桿的不同作用選擇不同的財務杠桿作用。
綜上所述,財務杠桿可以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這就是構成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財務杠桿利益并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是既定財富在投資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分配;財務風險也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風險,是經營風險向投資人的轉移。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是企業資本結構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資本結構決策需要在杠桿利益與其相關的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權衡。任何只顧獲取財務杠桿利益,無視財務風險而不恰當地使用財務杠桿的做法都是企業財務決策的重大失誤,最終將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2001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指定輔導教材 《財務成本管理》
經濟科學出版社
立信會計叢書 《現代管理會計學》 李天民
立信會計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列教材修訂版《財務管理學》荊新 王化成 劉俊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財務管理的杠桿作用》王京芳 薛小榮 陜西工商學院學報(西安)1995.4.24--28,48
《論財務杠桿利益的計量和應用》席彥群 廣西會計(南寧)1997.2.3--7
《負債經營初探》 吳思明 廣西會計(南寧) 1995.11.10--13
《談"財務杠桿系數"及"期望資本金稅前利潤率"》 嚴鵬飛 朱學麟 內江財貿學校
《對財務杠桿理論與應用的探討》 杜英斌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1--3
《論負債的杠桿作用及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薛玉蓮
經濟經緯1996年第5期41--44
[關鍵詞] 財務杠桿利益 財務風險
一般而言,當企業全部資金為權益資金,或當企業投資利潤率與負債利率一致的情況下,企業不會形成財務杠桿利益;當投資利潤率高于舉債利率時,借入資金的存在可提高普通股的每股利潤,表現為正財務杠桿利益;當投資利潤率低于舉債利率時,則普通股的利潤率將低于稅后投資利潤率,股東收益下降,表現為負財務杠桿利益。而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關聯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性或可能發生的損失。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一、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所謂財務杠桿利益(損失),簡單說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只要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于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于企業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于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負債利率,那么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資金收益率低于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
二、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資本收益率對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上升,則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么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于負債經營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可以概述為: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于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而降低了在不使用財務杠桿的情況下本應獲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較多使用財務杠桿,損失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高。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就不會產生損失,也無財務風險而言,但在經營狀況好時,也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三、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
由于財務風險隨著財務杠桿系數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財務杠桿系數則是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體現,那么影響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
1.息稅前利潤率。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小;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而,稅前利潤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是呈相反方向變化。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卻是呈相同方向的。
根據以上分析來看,財務杠桿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很大,在規避財務風險時,就如何合理使用財務杠桿規避風險給出如下建議:
1.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1.1調整資本結構比例,保持合理負債。企業在籌措資金的同時也背負了負債所帶來的償債壓力,所以不得不確保財務杠桿產生積極的杠桿作用,在此積極作用下,企業籌措的資金才能發揮功效,為所有者帶來更多利益。而確保財務杠桿產生積極作用的關鍵在于企業要用各種方法使得總資產利潤率大于借款利率,在這個前提條件下,企業的償債壓力就會大大減小。這樣企業就實現了一種“雙贏”,把財務風險扼殺在搖籃里。
1.2確定適度的負債結構。首先,企業應該認識到不同來源的負債所帶來的財務風險是不同的,在進行負債籌資時必須考慮合適的舉債方式和資金類別。企業在選擇籌資方式組合前應考慮企業自身的資金情況,可承擔利率的大小,還應該調整每筆借款的數目和還款期限,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合理分配,搭配出適合企業自身的資金結構,以保證在負債風險的同時為企業所有者爭取到最大的利益,這樣就能將財務風險在適度的負債結構面前降為最低,得到有效的規避。
1.3建立相關的償債制度,良性持續融資。企業運用負債融資,在考慮創利能力的同時還要清醒地知道償債能力,要利用公式計算出最適當的財務杠桿系數,從而找到適當的籌資政策。應盡量用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來滿足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需要,而臨時性流動資產的滿足則依靠短期負債。企業在負債融資時,必須對各類負債的期限、舊債到期時間的分布、新債發生的時間選擇進行妥善的安排,以避免集中還本付息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的沖擊。
1.4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在負債籌資過程中,良好的公共關系可以幫助企業從更多的渠道以低成本和低風險籌集資金,在企業無法按期清償一些短期借款時使一些不急于收回資金的借款者統一展期,讓企業有籌集更多資金的機會,讓籌集的資金在財務杠桿有利的作用下發揮功效,對企業的財務風險起到降低的作用,使企業不至于破產。
適當運用優先股股利政策。
優先股股利是指企業按優先股發放章程的有關規定,按約定的股息率或金額發放給優先股股東的報酬。企業發行優先股將會為自身獲得資金帶來更多的機會。因為優先股股東擁有股息分配的優先權并且在企業破產時能優先分取公司的剩余資產,在這種有保障的情況下,企業就可以更可能多地吸引那些屬于保守型的人投資。在企業發行優先股的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1-企業所得稅)]。從公式不難看出,優先股股利與財務杠桿系數呈正比。在獲得盡可能多的資金時,優先股股利也會增大,財務杠桿對財務風險的規避將會有明顯作用。但是,優先股股利的過度增加也會為企業帶來不小的財務風險,畢竟這也是企業負債的一種形式,所以企業應當在綜合考慮各因素后擇優選擇優先股股利政策。
選擇最優籌資組合。
企業的籌資組合是指籌資總額在各種類型資金間的分配關系。具體的籌資組合有三大類:自有和借入資金、短期和長期資金、內部籌措和外部籌措資金。
不同的籌資組合對企業的報酬和風險帶來的不同影響。在此著重說明一下短期資金與長期資金。雖然兩者只是在時間長短上有所差別,但是協調好短期資金與長期資金的比例及還款日期對企業來說是一項比較難且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視。長期資金是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應占有大量的比例;短期資金是在企業周轉不靈時發揮及時作用的良藥,因在短期內就須償還,所以企業不用擔心利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過多的短期資金將會讓企業在短期內嘗受過大的壓力,容易使企業所有者內心不安,無法及時下決定,從而錯失企業獲益的最佳時機,增加了企業破產的風險。因此,對于企業來講,權衡好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取長補短,盡量合理利用財務杠桿這把“雙刃劍”讓企業在低風險的情況下也能取得不錯的效益。
關鍵詞:財務杠桿;原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1
一、財務杠桿的定義以及原理
我們要深入的理解財務杠桿就必須先弄清什么是財務杠桿,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首先來說一說什么是杠桿。杠桿實際上是來源于物理學領域,物理學里有一個著名的原理就是杠桿原理,即利用一條杠桿和一個支點,以極小的力量挑起極重的物體,這種原理就被稱為杠桿原理。在財務管理學當中財務杠桿其實也是如此,其利用負債為支點從而為企業帶來更豐厚的利潤回報。什么是財務杠桿是許多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對于這個問題在國際上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同的專家對于這一問題也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是相對公允的定義還是企業利用籌集資本的過程中通過對負債資本的利用將負債資本在未來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利益或者風險分散給投資者的一種手段。
二、財務杠桿的應用
財務杠桿本身有著自己極為突出的作用,在財務管理中如果企業已經負債經營那么財務部門就必須對企業的財務杠桿系數進行評估從而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能夠達到一個合理的區間。財務杠桿在企業不同的經營狀況下其作用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一個企業投資收益大于其負債利率那么財務杠桿就可以將企業的投資收益中一部分向權益資本傾斜從而使得投資權益的資本收益上升,反之,如果企業的投資收益小于負債利率那么企業的利潤無法保證償還債務,其財務杠桿就會減少投資權益以彌補償還債務,從而保證了債務的償還而使得投資權益受到虧損。
1.財務杠桿系控制財務風險
一個企業負債經營其負債率的多少以及其償還能力都會對企業的發展和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不能將財務杠桿系數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那么企業之中的財務風險就會增加。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財務杠桿系數的定義: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后利潤變動率相當于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從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財務杠桿系數本身就是衡量一個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其作用原理在于財務杠桿系數越大那么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那么其得到的投資收益也就越高其對于債務的償還能力也就越強從而使得其投資權益的收益速度也會隨之提高,相反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良那么其投資收益降低由于其財務杠桿系數大那么其利用投資權益來償還負債的比例也就越高,從而造成投資權益的損失也就越大。在財務杠桿達到一定程度而企業經營狀況有不好而負債利息又很高那么很可能造成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其投資權益徹底被用于償還債務。由此可以看出財務杠桿系數在企業經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與財務風險系數是呈正比例增加的,即財務杠桿系數越高那么企業的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也就越高。
2.財務杠桿吸引投資
在投資領域我們都知道其一件事物的風險越大那么其收益也就會越大,而對于一個公司而言其若是處在負債經營情況下那么其財務杠桿的系數越大也就意味著將來的收益也會越大,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原理,但是在財務杠桿的實際應用中卻不是那么簡單的一個問題,任何一個企業只有設定一個與自身負債相匹配的財務杠桿系數才能保證其不會受到財務風險的影響而降低企業的投資者投資興趣。可以說財務杠桿本身就對投資者對企業進行投資有著很大的影響,這個影響應當說是一個綜合性的,投資者會從多方面分析該企業的財務杠桿系數是否合理,如果進行投資那么在經營最差的情況下其投資權益會損失多少,是否會超出其最壞的預期,那么投資者就會進行重新考量是否進行投資。而如果其杠桿系數過小那么就算其已經投資收益大于負債利息但是其對投資權益的增加又太小從而造成投資者的收益過小不能達到其預期收益率,那么投資者也不會進行投資。
3.財務杠桿可以調節企業資本結構
財務杠桿的應用方面起最主要的應用還是在于其對企業資產結構的改變上。通常來說,企業擁有比較穩定的資本結構,可是這種穩定也是相對來說,當企業經營環境出現比較大的改變時,原來的資本結構需要不斷調整才可以獲得最優化。只有在變化多端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資本結構才能保持彈性,促使企業科學應用財務杠桿,減少財務風險。經過分析表明,企業的總資產期望收益率比負債期望收益率大時,才可能獲得財務杠桿產生的收益,在這樣的狀況下,負債增加能夠增加杠桿產生的收益;反之,則需要降低負債盡可能的減少財務杠桿產生的風險。 財務杠桿系數的應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兼顧企業投資收益、合理負債率、及投資權益三者的平衡關系。其實這本身就是企業資本結構所最關心的問題,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其只有兼顧了這三者都可以得到收益才能使企業平穩發展,因此財務杠桿系數在反應一個公司的財務風險幾率的同時也可以為企業調整資本結構做出一定的貢獻。
三、結束語
合理使用財務杠桿可以使一個企業在如今這個個負債經營融資投資高度發達的時代保持企業的財務風險始終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從而使得企業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讓企業得以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各大企業也應當更加重視財務杠桿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復初,王慶成.財務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牟丹軻.應用財務杠桿原理優化企業資本結構[J].會計之友,2011(28):134-136.
一、財務風險管理對于企業的重要意義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在充分認識其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基礎上,采取各種科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各類風險加以預測、識別、預防、控制和處理,以最低成本確保企業資金運動的連續性、穩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項理財活動。
(一)有利于為企業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生產經營環境
據統計:1980年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為18.7%,1993年上升67.5%,1994年底,國有資產管理局對2萬戶國有企業進行清產核資調查,企業資產負債率約為79%,2002年,900多戶中央企業及三級以上子企的企業資產負債率平均為76.4%,略有下降,但目前企業資產負債率又有所回升,已經高達80%。事實表明,企業對財務風險沒有十分重視,防范意識差,高負債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財務危機,因此只有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建立相應管理機制,才能為企業創造安全的生存環境。
(二)有利于企業全面、經濟和有效管理風險
企業進入市場,如若對市場風險認識不足,無法把握市場變化,必然使經營風險加大,舉債經營的財務風險也會隨之上升。例如,片面追求盈利性強的產品,而不考慮市場變化,往往造成該產品前期暢銷,后期產品積壓、資金過分沉淀,使資金周轉困難,財務風險上升。
(三)有利于穩定企業財務活動,加速資金周轉,使資金具有安全性、完整性和盈利性
資金沉淀對企業而言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資金的使用表現為各種資產,但是做為一個高效運轉的企業,應加速資金周轉,縮短資金沉淀時間,防范資金沉淀過程中的不良財務風險,如購貨方無故拖欠企業應收帳款,這樣有利于保證資金的安全、完整和獲利能力。
二、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剖析
這里主要從負債與收益的關系進行分析。企業實行負債經營而借入資金,會給企業的財務成果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企業由此獲得財務杠桿利益或承受財務風險。而財務風險的大小可通過財務杠桿系數指標衡量,它反映了財務杠桿的作用程度。一般而言,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企業的財務杠桿利益或財務風險越大;反之,則越小。財務風險大小的定性因素,取決于全部資本利潤率是否大于債權資本利息率,關鍵在于企業的獲利能力。債權資本與股權資本比例的確定是否適當,與企業財務上的利益和風險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財務杠桿的作用下,當全部資本的利潤率大于債權資本利息率時,企業擴大負債規模,適當提高債權資本的比例,就會增加企業股權資本的收益率;反之,就會導致權益資本收益率的降低,嚴重的則因資產負債率過高或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導致資不抵債而破產。同時,負債規模一定時,債務期限安排是否合理,也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因此對于負債經營的企業來講,其還本付息的資金最終來源于企業的收益。如果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長期虧損,那么企業就不能按期支付債務本息,這樣就給企業造成償還債務的壓力,也可能使企業的信譽受損,出現再籌資困難,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由此筆者認為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除了資本結構外,最根本原因是資本運用的有效性問題。
三、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對策建議
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實質上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里把它單列出來進行詳細談論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都在風險防范上做得不夠,缺乏事前控制的習慣。筆者認為,要有效地進行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或防范,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靈活應對外部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
企業應確定適合自身的最佳的現金持有量,以獲得最大的利潤,并滯交易性、預防性和投機性的需要。套期保值應對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時期,貨幣貶值,市場物價水平提高,企業此時可以使用套期保值等辦法以減少損失。積極把握利率的變動給企業帶來的機會。以當前較低的利率發行長期債券,可節省資金成本,減少未來償債壓力;在預期利率會下降時,按固定利率計息的債券價格會上下增長,這時企業出售已購入的長期債券則會獲得較預期更多的現金流入。
(二)針對內部各因素,管理和防范財務風險
作者系著名財稅專家,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客座導師,京華智庫研究員
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將整個地球撬起。”延伸到財務杠桿上,可以這樣說:“只要借給我足夠的錢,我就能夠賺取更多的財富。”
在財務管理中,負債融資存在著這樣的一種杠桿現象,它就是財務杠桿。具體地講,財務杠桿是指企業在運用負債籌資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從股東的角度講,只要投資報酬率大于負債利率,企業的財務杠桿就能為普通股股東增加收益,舉債就是對企業有利的。
一般而言,投資報酬率若高于固定的資本成本, 財務杠桿發揮的作用就是積極的, 能增大普通股每股凈收益。但是,當企業的利息及所得稅前收益下降至某一特定水平以下時, 財務杠桿的作用就會從積極轉為消極。產生這種轉化的根本原因是,企業的固定資本成本(率) 已超過投資報酬率, 其結果是普通股每股凈收益的下降, 甚至出現虧損, 這便是財務風險的實質所在。
財務杠桿效用也可以用公式量化:財務杠桿效用=負債額×(債務資本利潤率-負債利率)×(l-所得稅稅率)。在負債利率、所得稅稅率既定的情況下,即在一定的負債規模和稅率水平下,負債資本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效用就越大;該利潤率等于負債利率時,財務杠桿效用為零;小于負債利率時,財務杠桿效用為負。所以,財務杠桿也可能給企業帶來負效用,企業能否獲益于財務杠桿效用、效益程度如何,取決于債務資本利潤率與負債利率的對比關系。
需要指出的是,合理負債還具有利息抵稅效用,是減少管理者和股東之間沖突的工具。
利息抵稅效用方面。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負債的利息抵稅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為:利息抵稅效用=負債額×負債利率×所得稅稅率。所以在既定負債利率和所得稅稅率的情況下,企業的負債額越多,那么利息抵稅效用也就越大。
負債是減少管理者和股東之間沖突的工具。負債融資將管理者和股東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而有效地減少了兩者之間的沖突。
[關鍵詞]財務杠桿;資本結構;每股收益;杠桿收益
[DOI]10.13939/ki.zgsc.2015.02.095
資金是任何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股權資金和對外籌集的債務資金是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途徑。企業的自有資金往往難以滿足企業自身的長期發展,且單純地倚仗權益融資也不是長久之計。在現代競爭社會中,負債經營是企業應對資金緊張所選的必要途徑,然而一旦企業入不敷出,現有的資本結構將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財務杠桿原理來源于負債經營,怎樣更好地運用資金和控制風險,發揮財務杠桿作用來優化企業資本結構是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 相關概念界定
1.1 財務杠桿的含義
財務學中,舉債被稱為“財務杠桿”。鑒于存在的固定費用從而導致財務杠桿效應,債務在企業中的存在出現財務杠桿,反映了息稅前利潤與普通股每股收益之間的關系。其中,用固定成本的債務代替股東權益是財務杠桿原理的核心,它是使企業利益實現最大化的過程。在衡量財務杠桿的過程中,通常采用財務杠桿系數,這一系數一般指的是每股收益的變動率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之間的比率,詳細公式如下:
財務杠桿系數(DFL)每股收益變化的百分比息稅前利潤變化的百分比
= 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前的息稅前盈余
1.2 資本結構的內涵
(1)資本結構的含義
負債和權益在企業資本構成中占有一席之地,資本結構往往決定著企業的償債和未來的盈利能力,是由長期負債與權益資本所構成,是衡量企業發展質量的主要指標。其中,鑒于短期負債總量較小,對總資本影響并不明顯。理論上,資本結構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反映的是企業債務與股權的比例關系,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
(2)最佳資本結構
財務風險和資本成本保持在最低水平,財務杠桿利益和公司價值最大,這樣的資本結構才是最佳資本結構。在現實情況下,企業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資本結構決策中,充分權衡考慮風險和收益。因此,合理的負債比率是最佳資本結構的一個關鍵點。
(3)資本結構決策
常用的資本結構決策包括資本成本比較法和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以每股收益相等為基礎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在不同融資方式下比較企業每股收益來對融資方案進行資本結構的優化。資本成本比較法計算結果較為簡單,將資本成本作為選擇標準的方式,但是沒有考慮不同融資方式的財務風險。
1.3 資本結構與財務杠桿的關系
從財務杠桿系數(DFL)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資本結構與財務杠桿的關系。由前述公式可以推出以下公式:
其中,I為利息費用,D為優先股股息,T為所得稅稅率。可知,資本結構決定了財務杠桿作用度的大小。通常而言,財務杠桿系數越小,每股收益因息稅前利潤變動而變動的幅度就越小,反之就越大。然而,一旦公司的資本結構有變,其中負債或優先股籌資比例增加時,財務風險就會擴大。這樣一來,較大的財務杠桿帶來每股收益擴張,并導致的財務風險也越大。如此循環下去,普通股收益率就會低于公司投資收益率或出現資本虧損的情況。因此,企業既要避免財務風險,又要合理利用財務杠桿,使得股東財富最大化。
2 財務杠桿的作用與風險
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給企業權益資本帶來額外收益,然而這種收益是伴隨著風險而來,因此當局者必須合理利用財務杠桿,認知其杠桿的作用與風險。
2.1 財務杠桿的作用
財務杠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般是通過負債和優先股籌資起作用,以便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而這一作用的發揮是體現在企業的負債利息率與投資利潤的基礎上,否則難以發揮作用。
(1)當投資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所創造的息稅前利潤,是利用企業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此時企業處于盈利的狀態。當然,除開債務利息之外,企業所有者可以獲取企業的剩余收益。
(2)當投資利潤率小于負債利息率。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所支付債務利息過高,而其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以支付這筆開支,這樣導致部分企業不得不動用企業的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來解燃眉之急,對于其中的一部分利潤,有的企業并不是十分在乎,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2.2 財務杠桿作用的后果
財務杠桿雙刃劍的性質其實人們心里很清楚,但是其帶來的利益往往使得人們忽視了其中隱含的風險性,這樣導致杠桿作用發揮的不同而會出現不同的風險情況。
(1)當投資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潤率時。通常在這種情況下,財務杠桿將會發生積極影響,導致企業額外收益更大,衍生出的額外利潤就是財務杠桿利益。
(2)當投資利潤率小于負債利潤率時。通常在這種情況下,財務杠桿將會發生不良影響,讓企業的額外損失擴大,這種不確定性使風險進一步增加,極有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
3 財務杠桿的實證分析
通過實際案例來分析財務杠桿的真實作用,研究以蒙牛集團為例,如表1所示:2009―2011年,該公司DFL>1,可見每股收益變動的幅度較小,說明企業潛在財務風險較小,但是在2012年期間,蒙牛集團利息費用大幅度上漲,利潤卻大幅度下降,面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
利用債務籌資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就是財務杠桿效益。一般是在有無負債經營條件下進行的,兩種條件具體的計算公式也不一致。在沒有負債經營條件下,公式為:
財務杠桿收益=(總資產期望收益率-負債期望收益率)×負債權益比
另一公式為:
權益期望收益率=[總資產的期望收益率+負債權益比×(總資產期望收益率-負債期望收益率)]×(1-所得稅率)
從表2可以看出,2010―2011年該公司負債籌資給企業帶來了財務杠桿收益,具有正效應,在 2012 年資本結構中負債比重降低到 0.13,財務杠桿作用發揮得很好。
4 關于優化企業資本結構的啟示和思考
面對復雜多變的生存環境,企業應利用資本尋求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資本結構的優化實際上就是對債務和權益之間綜合衡量,按照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調整負債概率。為此必須在實際工作中做到以下兩點。其一,在降低負債風險的基礎上合理利用財務杠桿獲取財務杠桿利益。企業應從兩方面分析負債水平:①企業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應考慮相關風險和成本加大,降低負債率,避免受到現有資本結構的制約;②息稅前利潤率小于負債利息率時,易引發破產風險,就會產生消極的財務杠桿效應,應從中吸取教訓,加強管理。其二,結合企業的具體實際,在實際的經營決策中根據確定的負債率制定優化資本結構的對策。企業在調整負債率的時候要格外注意高負債率企業的資本結構調整對策,通過資產重組、債轉股、股權融資、以增量活存量等方式來達到目的即可。
參考文獻:
[1]楊玉波.資本結構問題中財務杠桿作用[J].商業研究,2002(8).
[2]心愉.財務杠桿效應研究[J].中國統計,2000.
【關鍵詞】成長性;新疆上市公司;財務杠桿;實證研究
一、引言
成長性作為上市公司核心價值所在,已成為所有者、管理者和投資者等相關利益團體共同關心的問題。公司的成長需要有源源不斷的資金的支持,并會隨著制度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我國負債經營也已經成為了現代企業所廣泛采用的一種財務策略。而企業負債經營就必然產生財務杠桿效應,因此財務杠桿的合理運用已成為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對于增大企業權益、控制適度財務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獻回顧
對財務杠桿對公司成長性影響的研究文獻比較多。Myers和Tunbull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成長機會與資產負債率呈負相關關系。Graham (1934)認為,高的資產負債率有利于公司的成長。辛宇和陸正飛(1998)實證研究了影響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主要因素,他們認為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的成長性之間并沒有顯著的關系。呂長江和王克敏(2002)發現,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的成長性、績效以及規模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呂長江、金超、陳英(2006)發現,對于經營狀況好的公司,財務杠桿的運用能促進企業的成長。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根據凈收益理論,債權資金成本率一般會低于股權資金成本率,因此如果負債程度越高,企業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就越低。考慮到信息不對稱,權衡理論認為,企業的資本結構是權衡債務的節稅利益與財務困境成本和成本的結果。由于成本難以確定,財務風險是資本結構決策的重要決定因素,并且高負債引起的財務風險可能降低公司的價值。因此提出假設1:過高的財務杠桿對公司的成長具有抑制作用。
根據信號傳遞理論,公司的成長能力直接受到期間費用高低的影響。隨著公司銷售規模的不斷擴大,期間費用也會不斷上升,獲利能力也會不斷增強,就會向外界傳遞一種積極的信號,促進公司的成長。因此提出假設2:期間費用率與公司成長性呈正相關關系。
資本結構破產觀認為,公司規模與成長性呈正相關的關系。一個公司的規模越大,該公司越容易實施多元化經營,從而使得抵抗風險的能力也提高。因此提出假設3:公司規模越大,成長性越好。
(二)樣本選取
本文以2005-2010年新疆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剔除凈資產為負、ST、金融類以及異常值,共有141個樣本數據。本文數據、資料主要來自國泰安數據庫、和訊網和巨潮資訊網,數據的統計和處理使用Excel 2003和SPSS Statistics 17.0軟件。
(三)模型選擇與變量設計
1.模型選擇
本文擬通過下計量模型來分析財務杠桿、公司規模、期間費用率和風險等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
模型1:Y1 =C0 +α1X1 +α2X2 +α3X3 +α4X4+ε1
模型2: Y2 =C1 +β1X1 +β2X2 +β3X3 +β4X4 +ε2
2.變量設計
Y1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Y2為凈資產增長率;X1為財務杠桿;X2為公司規模;X3為期間費用率;X4為風險。
四、實證分析
(一)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由表一可知,不同公司的增長性差別很大。不同的財務杠桿、公司規模、期間費用率和風險的公司,作為股東要求權的凈資產增長有一定的差別,其離散程度比營業收入增長率大。各公司的負債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利用財務杠桿的程度有很大不同。這說明財務杠桿確實會影響公司的成長能力,它們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關系。
(二)財務杠桿與公司成長性之間的關系
由表二可知財務杠桿、公司規模和期間費用率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呈負相關關系,風險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呈正相關關系,但影響不大。
從表二的分析可得出:1.期間費用率和風險是影響主營業外收入增長率的最主要因素,他們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成正比例關系。2.財務杠桿、公司規模與主營業外收入增長率的相關性都很差,說明財務杠桿、公司規模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關系不太明顯,對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影響效果也有限。
模型2 的檢驗統計量和回歸系數如表三。
從表三可以得出:1.財務杠桿與凈資產增長率的相關性很差,說明財務杠桿與凈資產增長率的關系不明顯,對凈資產增長率的影響效果也有限。2.期間費用率和風險都與凈資產增長率成正比例關系。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對財務杠桿、公司規模、期間費用率和風險與公司成長性之間關系的實證檢驗發現,新疆上市公司的財務杠桿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負相關,但這種關系并不顯著。這說明財務杠桿對新疆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具有負面影響,但財務杠桿對新疆上市公司成長性的解釋力度比較弱。在成長性與公司規模的實證檢驗中,公司規模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負相關,但是這種關系并不顯著。同樣公司規模與凈資產增長率雖然呈正相關關系,但也不顯著。期間費用率與成長性有正相關關系,但在統計上并不顯著,這可能與經濟環境不景氣下企業存貨增加,存貨占用的資金成本增加有關。最后,風險與公司成長性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二)建議
1.企業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具體的內外部環境來合理確定負債水平。杠桿的高低既受控股股東的主導,與企業的融資、盈利能力有關,又受金融環境的影響,因此企業財務杠桿的運用強度應該充分考慮宏觀經濟環境,合理安排企業的資本結構,這樣杠桿才能成為促進企業成長的有效工具。
2.增強企業財務杠桿水平的彈性。企業的財務杠桿水平并非是靜態恒定不變的,企業成長需要有對財務杠桿動態調整的能力,這種能力需要有良好的金融市場支持,所以在新疆發展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體系,對促進企業成長尤為重要。
3.企業應該根據預期的現金流量來選擇相應的財務杠桿水平。盈利能力強的企業能更好地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未來現金流量充足的企業不會因為舉債而影響以后的持續發展,而持續盈利能力較差的企業如果過度依賴債務融資,則可能出現破產的危機。只有使企業的預期現金流量與財務杠桿水平相匹配,保證企業的到期還款能力,企業才能安全經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Gary A.Luoma,Earl A.Spiller Jr.Financial Accounting Return 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Leverage[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2(20).
[2]R.W.Faff,R.D.Brooks,Ho YewKee.New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Leverage on Beta Risk:A Time-Series Approach[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13).
[3]張祥建,裴峰,徐晉.上市公司核心能力、盈利性與成長性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4(7).
[4]宋劍峰.凈資產倍率、市盈率與公司的成長性[J].經濟研究,2000(8).
[5]謝軍.股利政策、第一大股東和公司成長性:自由現金流理論還是掏空理論[J].會計研究,2006(4).
[6]鄧朗.公司成長性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應用[D].杭州:浙江大學,2007.
[7]恵恩才.關于上市公司成長性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