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化學生物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生物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生物技術

    第1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關鍵詞:優勢學科;生物技術;課程體系;優化與實踐

    1優勢學科建設對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的導向

    學科是高校重大項目的承擔者,是創新型成果的生產者,是創新型優秀人才的培養基地[3]。地方高校應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育高水平特色學科,不斷明確學科研究方向,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貢獻度,以特色優勢學科建設促進學科專業發展。近年來,商洛學院生物學省級優勢學科的快速發展得益于與地方特色資源相結合,依托生物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商洛GAP科研工程中心”“中藥學省級教學示范中心”和“秦嶺植物良種繁育中心”等研究平臺,形成了地方植物資源與生物技術緊密結合的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學科在野生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資源植物深加工、天然產物提取分離和藥用植物開發利用等研究領域獲批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利用優勢學科發展的導向,生物技術專業學生通過參與完成課題研究和實踐,最終獲得較強的實驗技能、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統籌能力和表達能力,成為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生物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通過生物學省級優勢學科建設,使生物技術專業進一步確立了“依托生物技術、突出應用能力、面向行業服務”的人才培養目標,即結合區域需求,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為第一要務,培養能夠在現代農業產業、中藥產業、綠色食品產業以及相關領域從事技術服務、管理、營銷工作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圍繞這一人才培養目標,本項目進行了系統的探索和有效的改革,探索出了能夠實現該目標的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成了一支能夠勝任培養任務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修訂了體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整合了課程內容,改革了教學方法,構建了符合人才定位要求的功能完善的校內實驗教學平臺和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探索出了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訓管理模式[4]。優勢學科的建設導向把人才培養定位落到了實處,為商洛學院生物技術專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使生物技術專業的區域性優勢和應用性特色更加明顯。

    2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與實踐

    2.1重視專業建設規劃

    生物技術專業經過2006至今十幾年的探索和積累,已經走上了穩步健康的發展道路。學校制定了2個五年建設規劃,規劃明確了專業建設目標、專業建設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同時制定了課程及教材建設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實踐教學規劃。專業建設目標包括專業建設總體目標、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特色的構建。專業建設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與商洛學院辦學定位保持高度一致,同時體現專業的發展特點;課程與教材建設規劃包括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改革及教學大綱建設、考試大綱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突出了課程建設的核心作用;師資隊伍建設包括建設目標、建設方案等措施,突出了師資培養在專業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實踐教學建設包括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實踐教學隊伍建設,突出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2.2優化專業課程體系

    商洛學院始終把課程建設作為教學建設的核心,按照“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模塊課程+行業技能”的思路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整個專業課程體系在確保基礎課程、鞏固專業課程的前提下,加大選修課比例。高年級學生將根據實際逐步選擇課程,一批技術性課程和實踐性課程如“植物細胞工程”資源生物學”“生物技術大實驗”“發酵工程”“植物組織培養”進入專業課程體系。除在各門課程中加強學生技能訓練以外,還進行綜合專業技能訓練,最后將所學知識、技能用于社會實踐,使整個課程體系既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應用特色;既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共性,又兼顧學生個性發展;既注重知識、能力的培養,又強調綜合素質(特別是創新素質)的提高。經過先后三次修訂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基本體現了本學科的最新發展方向,基本上滿足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體系結構的設置方面,體現了以下幾方面的特點:①注重學生基礎理論的培養,通識平臺課和專業基礎課占總學時的比例為81.3%;②注重課程之間的前修后續,有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邏輯構建;③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設置了人文素質、科學素質方面的相應課程,以達到訓練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④注重學生“個性與特長”的培養,在專業選修課和全校公選課中得到了充分體現;⑤在專業課教學中,設置了專業方向,以拓展學生專業口徑;⑥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在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及專業選修課模塊中,除設置一般性課程實驗外,還單獨開設了“生物技術綜合大實驗”“生物技術制藥”課程論文(設計)和37周的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綜合技能訓練。

    2.3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由于生物技術專業的實踐性很強,在制訂專業建設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時,充分重視學生實踐環節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制定了配套的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大綱。在實踐教學體系中,實訓、實驗和實習占總學分的29.4%,共46.5學分,實習和實訓共37周。在實踐教學隊伍的組成方面,調動和利用院內外教學資源,專業實踐教學隊伍主要由實驗教學人員、專業教師、校外實習基地技術人員等構成。根據專業培養方案,扎實落實實踐教學任務。實踐教學內容與體系合理,符合培養目標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3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實踐效果

    3.1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

    生物技術專業重視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從畢業論文選題、文獻綜述、開題報告、畢業調研、實驗實習、畢業論文撰寫、論文答辯及成績評定等環節都有較明確的規定和要求。近2年來,本專業畢業生在論文選題方面,依托本區域優勢、特色資源,結合生物技術學科領域的發展,主要側重于實踐應用方面的選題,大部分選題結合教師科研或來自生產第一線,有較大的實用價值或參考意義,有一定的創新性。本專業特別重視在學生中開展各種科技活動,如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教師結合個人科研項目吸收學生,帶領學生完成科研課題,并且在全校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近年來爭取到20余項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有多個項目在評獎中獲得獎勵。本專業通過連續7年參加院內每年舉辦1次的實驗技能競賽,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進行科學探索和提高實驗技能的熱情,每年學生都積極報名參加,并獲得多項獎勵。學生在各類過關考試,如英語、計算機、普通話等中的通過率較高。

    3.2學生創業與就業情況

    以能力培養為目標,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學研結合,構建了特色鮮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使培養的人才在商洛及陜西省周邊地區有關生物企事業單位發展中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67名學生考取了營養師、藥劑師、食品檢驗、化學檢驗等相關專業技能證書。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良好,畢業生就業率高、考研率高。近三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分別為89.5%,94.7%,95.6%;2017屆、2018屆和20畢業生考研上線人數分別為11人、14人和17人,占畢業生比例為38.75%,40.67%和41.75%。約13%的就業學生考取公務員就業,大部分畢業生進入與生物有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少部分學生自主擇業和創業。多數學生簽約就業,專業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學院積極對接聯系相關專業的大型企業集團作為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并以實習基地為依托,推薦畢業生就業,拓寬就業渠道。畢業生創業熱情較高,成效較為顯著。畢業生所在單位對本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表現、敬業精神、工作態度及就業工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整體上對畢業生的工作能力、協作精神、工作實績也較滿意。

    4經驗總結

    4.1重視教學觀念更新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方法,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必然落后。為了更新教學觀念,本專業堅持組織教師大力開展教學研究活動,通過集體備課、課程和教材分析、教學研討,使教師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這些教學活動已經成為本專業教研活動的基本內容和制度。同時,為了開闊教師教學和科研的視野和思路,吸收新的教育教學觀念,本專業在建設中先后選派近2/3的教師參加了校外20多場的學術交流、教學研究、課程改革、團隊建設和骨干教師培訓。通過這些培訓,保證了教師的思想始終能夠跟上專業改革的步伐和學科的發展的需要。本專業在教學改革中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以項目帶動研究,以研究促進改革,以改革推動創新,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參與教學改革項目,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實踐教學,積極探索研究性教學改革;突出師資隊伍建設和能力提升。

    4.2探索教學模式改革

    在專業建設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成果,重點突出對學生實驗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為了引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探究和創新精神,教師在教學中大力推行小組討論、案例教學、專題研究等多種形式的研究性教學方式。研究型教學首先在獲得學校教改立項的“植物生理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教學中開展,隨后在其他專業課中逐步推廣。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知識技能的系統訓練,本專業在“細胞生物學”“生物技術綜合大實驗”“基因工程”等課程中還專門安排了課程論文和課程設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3提升開設實驗質量

    根據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和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堅持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改造傳統的以依附和印證理論為主的實驗模式,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分層次、多模塊的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5]。實驗課程內容按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三個層次設置實驗項目。其中,基礎性實驗教學包括基本技能訓練和基礎理論驗證,以強化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獨立實驗能力,啟迪學生創新意識為目標,按照由淺入深、由宏觀到微觀的認識規律,安排由個體和群體水平到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的基礎實驗課程,必修實驗包括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實驗;綜合性實驗教學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實驗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目標;設計性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訓練為目標,采取課題研究形式,實施個性化教育,為學生的選修實驗。同時建立多種實驗考核方法,統籌考核實驗過程與實驗效果,激發學生實驗興趣,提高實驗能力。實驗開出率為100%,其中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共69個,達到了實驗總數的58.47%。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課程門數達到了100%。

    第2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1.科學睡眠,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晚上9:30睡,早上8:00起。

    2.每天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爭取一個月做完)

    3.勞逸結合,做一些運動。如跑步.羽毛球.毽子.跳繩。。。。。。

    4.幫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成為父母的好幫手。

    5.每逢單日早上去上跳舞考級班,每逢雙日晚上去上跳舞排練班。(并且芭蕾六級能考到好成績,在專場演出時好好發揮)

    6.看一些書,讓自己吸取更多課外知識。每天晚上還可以多看一些新聞,了解身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

    第3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1憑借微流控芯片技術探究轉換系統

    在自然界中,切換現象是十分常見且為人們所耳熟能詳的,它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呈現。利用微流控芯片技術可以研究自然切換系統或者進行單個生物實體的研究[1]。切換特指在狹小的區間內所輸入的信號規模在短時間內有一個快速的輸出值變化,在輸出信號超越閾值濃度時,有很大可能出現一個單向的反應,從而引起系統自動切換。對于較為復雜的系統而言,系統的切換的實現取決于較大數量的基因和蛋白質的共同作用。在信號刺激形成反應時,這些反應同樣或造成大數量的下一級別的反應,最終改變整體系統的變化,具體情況如下所示:(1)基因控制網絡系統。少量基因在信號連通以后轉導為通路,從而引起相關的基因變化。(2)細胞周期性變化。一連串的細胞周期性變化,是對細胞的重新生長和大量分裂重建的過程;(3)癌變。加入到細胞分裂活動中的蛋白,由于不能對細胞周期實施適度的區域內驅使,進而造成其無法在下一級別正常進行。(4)獲得性免疫系統。受到先天免疫系統的影響,獲得更好的發展免疫系統,可使得機體抵抗病原受到相應保護。以上兩者機制的切換形式,在其發展過程中充當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僅僅意味著生物事件物理性質,還能夠作為菌群群體感應。此外,還能以生物體進化的決定機構存在于基本單元之中。憑借切換狀態的所有性質,可以簡單策劃出檢查目標分子和把控反應人工控制系統“。合成生物學”的研究代表了一個全新領域的開辟,其目的在于利用簡單的裝置模仿或者改進生物系統[2]。微流控芯片和芯片技術可為切換系統打造一個準確獨到的微環境,同時創建一個分辨率高的檢測方式。若將微流體技術使用在血液凝固開關系統的研究中,就可以更好的把控反應的具體時間、交半頻率和以及相應的化學反應,并且具有一定的精確性。當然,微流控技術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受到微流控芯片表面積過度的影響,容易造成物質吸附和蒸發,在極大程度上造成檢測不精確和重復。此外,在細胞體內或細胞表面,微流體芯片器件要體現自然生態系統復雜性困難極大。即便如此,微流控芯片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手段,仍然活躍于各種復雜的生化系統中,促進了對體外或簡單系統切換的研究。

    2單一實體的“數字化”

    單純的實體數字化在生物化學指,其它生物對單純生物實體實施解析和發配的領域,這些生物不僅是分子和細胞,還可以是微生物。在這個領域內,空間發配技術支撐著整個環節。鑒于發配體積極小,但發配的亞單位數量極多。因此,普通覆蓋單純生物實體的亞單位所占的總體積極小,其中微流控芯片技術則是控制的核心技術。液滴微流控技術是探究單一生物體最為多用的技術,其憑借在油相中出現的單純發散的水相液滴,從而形成生物實體發配,使得其從毫微上升至微升亞單位的區域范圍內。反應體系的微型化可以加速反應混合劑的合成,還能夠有效控制表面性質和反應時間。液滴微流控技術以千赫茲為單位對這些微反應體系進行制造與控制,進而為相應的反應習題研究提供高通量的工具。除此之外,滑動芯片技術也能夠實現對單一實體的發配。滑動芯片是由兩個相對滑動的板塊組成,其借助創建和打通微流體通道來形成隔離體系[3]。其并無泵與閥構造,而對于輔助資源的需求量并不高。不過,發配技術還將受到一定技術的影響和限制。比如,生物分子于細胞內部相互的復雜作用,往往難以進行區分。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該領域應用的飛速發展,許多公司已經上市了PCR技術,且相關技術日漸成熟。非切換系統數字化擁有操作簡便,經久耐用的特點,數字化技術相較于是或否的化學反應已經脫離傳統技術,結合最終結果的判定,能夠得出最終的定量數據。在生物化學中廣泛采用數字化技術,能夠很好的提升對化學反應條件檢測數據的快捷性和精準性。

    3結束語

    第4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生化檢驗技術的基礎是儀器分析。當前臨床運用儀器設備科技含量非常高,同時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如果想讓學生具有和臨床連接的能力,就一定要提供臨床方面的實驗設備。在14項技術檢驗中,只有生物化學檢驗質量評價無需運用到儀器,剩下的13項都需用到儀器。基本可分成以下兩類:第一,實驗設備成本小、自動化程度不高,用于手工操作的,如吸收光譜分析、電泳分析、散射光譜分析等。這類培養基礎操作技能的設備學校應該全部配備完整。第二,實驗設備投資大、成本高的,具有先進性的自動化設備。例如化學發光分析、分子生物學檢驗等等。因為投入過大,教學使用少,單一用來教學會造成機械的損害,不符合儀器設備的保養與使用。所以,中職學校不適合購買這一類儀器來用于教學。一般情況下,可運用基地教學來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同時,設備的數量要和學生人數相配合。但是市場化的需求,招生的人數具有不穩定性。因此,裝備實驗設備還是需要一個基數作為數量的標準。一般來說,中職衛生學校醫學檢驗專業設立為每個年級60人左右。當招生人數大于基數,可通過合理優化教學時間方法增加設備使用批準,延長使用的時間,最大限度滿足學生技能的訓練。如果盲目的擴大的儀器設備,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二、實踐基地的構建

    當代生物醫學和計算機學科快速發展讓生化檢驗技術也一起快速發展,新技術與產品更多的融入到臨床醫學檢驗。臨床檢驗工作可代表科學的先進性。中職學校可利用臨床實踐基地達到實踐教學目的。實踐基地是生化檢驗技術實踐性教學所必要的教學資源,中職學校一定要將實踐基地建設當成是校內的日常工作。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臨床實踐基地。可滿足生化檢驗技術實踐教學的是應該是二級或以上醫院的檢驗科;具有全自動化分析設備。同時,伴隨我們國家對基層衛生建設力度的加大,一些鄉鎮醫院和社區的服務中心的檢驗設備也在不斷升級,只是達到了教學要求,均可考慮作為臨床的實踐基地。其次,中職學校需要和臨床實踐基地構建起相應的管理體系。最后,中職學校還應該在臨床的實踐基地構建起臨床方面的指導教學團隊。

    三、學科間共享資源優化

    生物化學檢驗技術和微檢技術、免疫學檢驗技術等都可共享資源。比如,在免疫學檢驗技術當中的細菌血清鑒定的實驗,還有抗鏈球菌溶血素O實驗、紅細胞凝集實驗等共相互共容;生物化學檢驗技術的核酸雜交技術、PCR技術等主要運用至微生物種型鑒定、檢測,可在微生物學檢驗中加以說明、學習。所以,要做好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協調工作。

    四、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

    第5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關鍵詞:柳蝙蛾;林木害蟲;害蟲防治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12.048

    柳蝙蛾(Phassus excescens)屬鱗翅目Lepidoptera、蝙蝠蛾科Hepialidae、蝙蛾屬Phassus。該蟲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湖南、浙江、安徽等地。據記載,該蟲危害寄主有楊、柳、水曲柳、花曲柳、胡桃楸、山楊、柞、榛、暴馬丁香、色木、糖槭、百合、大麗花、丁香、連翹、銀杏、白蠟等植物。在敦化市的人工林和天然林中,該蟲主要以幼蟲為害水曲柳。幼蟲鉆蛀樹干基部,隱藏在蛀道中生活,造成蛀道面積較大,水曲柳難以愈合而影響成材,尤其對水曲柳幼樹危害最重。輕者阻斷養分和水分的輸送,造成樹勢生長衰弱。重者則使樹干易折枝枯,也因蛀孔流進雨水,進而引起病腐。因此,為了保護現有造林成果,有效防治該蟲,敦化市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對該蟲的生物學特性和防治進行了研究。

    1 形態特征

    1.1成蟲

    體長32~36毫米,翅展61~72毫米。體色變化幅度較大,大多數多為茶褐色。成蟲剛羽化時為綠褐色,后漸變成粉褐色,再后變成茶褐色。前翅前緣有7個半環形的斑紋,翅中央部分有1個深褐色帶微暗綠的三角形大斑,翅外緣有由并列的模糊的弧形斑組成的寬橫帶。后翅呈暗褐色。雄蟲后足腿節背側密生有橙黃色的刷狀毛。

    1.2 卵

    球形,直徑0.6~0.7毫米,黑色。

    1.3 幼蟲

    體長50~80毫米。頭部褐色。身體呈乳白色,圓筒形,上面布有黃褐色瘤狀突,似毛片。

    1.4 蛹

    長30~55毫米,圓筒形,黃褐色。身體各節背面生有硬化的黃褐色毛片。

    2 生物學特性

    柳蝙蛾在敦化市二年完成1代。分別以在地面的卵和以在樹干髓心處的幼蟲越冬。

    當年的成蟲產下卵后,以卵越冬。卵于來年5月中旬開始孵化,5月下旬為卵孵化高峰期。幼蟲孵化后開始取食發育,至9月末或10月初幼蟲開始越冬。第3年越冬幼蟲于5月上旬開始活動,繼續取食為害,發育到7月下旬開始進入蛹期,化蛹高峰期在8月上旬。

    8月中旬時可見到成蟲,8月下旬為成蟲羽化高峰期。

    成蟲羽化后就開始產卵,產下的卵不再發育,以此越冬。

    柳蝙蛾的卵剛產下時為乳白色,以后顏色漸漸變深,但無黏著性,散落在地表上,于地面上越冬,越冬卵于第2年5月中旬開始孵化。

    初孵幼蟲以取食地面腐殖質或雜草如蒿草生活。以后幼蟲陸續遷移到水曲柳幼樹主干內鉆蛀危害。幼蟲行動活潑敏捷,如受驚嚇就會急忙后退或吐絲下垂。幼蟲吐絲,并用口器將咬嚙下的木屑送出坑道口外。木屑連同幼蟲糞便與絲粘于坑道口的絲網上,形成粘滿糞便、木屑的木屑包。幼蟲所蛀坑道光滑,道口常深凹樹干內。

    幼蟲期較長,于9月中旬停止活動。幼蟲先在蛀道口吐黃白色絲膜封住蛀道,然后在蛀道底部頭向上用木屑和吐出的黃白色絲做一個筒狀薄膜,在其內越冬。第3年越冬幼蟲于5月上旬開始活動,繼續取食危害,發育到7月下旬幼蟲開始進入蛹期。

    蛹呈深褐色,體節有倒刺。后期蛹可借腹部蠕動,倒刺附著于洞壁,在坑道中活動。蛹期22~23天。羽化前蛹向洞口外移,將身體露出洞口近1/2。蛹一般在14:00時后羽化,多集中在16:00~18:00時,而夜間22:00~6:00不羽化。

    8月中旬開始出現成蟲。成蟲羽化后即可開始交尾產卵。剛羽化的成蟲多數于當晚20:00時后交尾。交尾時間較長,可持續多個小時。

    成蟲交尾后即產卵,也可以邊交尾邊產卵。每雌蟲產卵800~8000粒,成蟲壽命7~9天。成蟲畏光,白天不活動,黑夜也不活動,僅在黃昏時刻活動、飛翔、產卵。

    柳蝙蛾主要為害20年以下的幼樹。

    3 防治方法

    一是寄主苗木出圃前,嚴格履行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規定,把好割條、挖苗、過數三大關,及時排出帶有害蟲糞屑包的苗木,并就地燒掉;二是及時清除苗圃內和林內雜草;三是樹干涂白防止該蟲為害;四是低齡幼蟲在地面活動期,噴灑25%高滲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中齡幼蟲鉆入樹干后,可用80%敵敵畏乳油50倍液滴入蟲孔。

    參考文獻

    [1] 李洪濤,趙博,劉小明.蝙蛾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技術[J].吉林林業科技,2004,33(4):27,47.

    [2] 牛鴻鑫.河北林木檢疫害蟲―柳蝙蛾[J].河北林業科技,1985,(3):23-25.

    第6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活動組織】主辦單位:共青團長江大學委員會

    承辦單位:長江大學大學生聯合會科技部、女生部

    協辦單位:待定

    【活動場地】西校區一號教學樓前廣場。

    【活動目的】

    舞蹈,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培養人的氣質修養,豐富我們的娛樂生活,更是擴大社交范圍、結交友人的最佳方法之一,其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健康、高雅的文化。

    我們舉辦心隨舞動露天舞會系列活動旨在活躍長江大學的校園文化氛圍,引領西校區范圍內健康高雅實用時尚的課外娛樂生活方式,提高我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彰顯大學生聯合會的風采,為會跳舞的同學提供一個展示自我、交流“舞藝”的平臺,同時也為不會跳舞的同學提供一個接觸舞蹈、了解舞蹈的機會。讓舞會在校園里成為一種潮流并且逐漸地成為長大校園內大學生課外生活的一種文化主流。

    【活動主題】激揚青春,舞動魅力

    【活動背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跳舞這種有益身心健康的高雅娛樂不再僅僅是王公貴族的專利,如同舊時王謝庭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大眾的休閑娛樂方式,深受各階層人士的歡迎。

    改革開放后交誼舞在中國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去跳舞;近幾年,受北京奧運會的影響,跳舞在中國人民的娛樂生活中逐漸占有一席之地;在各種國際舞蹈比賽中中國選手屢獲佳績;教育部組織創編的《第一套全國中小學校園集體舞》決定自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國中小學校全面推廣,意味著中國終于也開始像歐洲一樣走上了國民舞蹈教育的路。綜上所述,舞育在全國范圍內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大學生聯合會理應順應時代潮流,在長江大學里引領這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方式。

    【活動宣傳】

    在活動開展前五六天進行展板宣傳,在活動開展的當天提前一兩個小時播放音樂、進行舞蹈培訓。以邀請等多種方式向各院系宣傳。

    如果條件許可,可進一步以海報宣傳,掛橫幅宣傳,借助廣播臺和網絡進行宣傳等。

    可因不同舞會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但本著簡單、節約、高效的原則達到覆蓋面更廣的效果。

    【活動意義】

    一、學校

    開展露天舞會,可以增進同學們對舞蹈、舞會的認識,引領同學們進行這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提高同學們的文明素養和審美的情趣,使他們得到美的體驗、藝術的熏陶,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形成開朗、樂觀的個性,塑造健美的身體形態,發展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韻律感。同時通過每周一次的舞會促進同學們學習舞蹈,使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在露天場所舉行舞會,雖有一定的弊端,例如受天氣因素的限制、燈光效果可能不夠達不到預期效果,但其其優點依然存在:場地大,可同時容納更多同學參加,使這個活動更有廣泛參與性。此外外,露天場所不像室內封閉給人以嚴肅壓抑感,考慮到會舞蹈、真正懂舞蹈同學數量有限,露天舞會則更為放松,可以吸引眾多不會跳舞同學的參加,并引導他們接觸舞蹈。

    二、商界

    長江大學是個極大的學生市場,僅西校區就有一萬人左右,充滿著商機。舞會宣傳范圍廣,可通過海報、橫幅、廣播臺、網站等方式針對全校學生進行全方位宣傳。露天舞會參與人數眾多,氣氛歡快愉悅,可很好地宣傳商家的產品和理念。另外,我們可以在舞會上為商家提供10分鐘左右和場上觀眾互動的時間,協助商家進行此互動環節。并在宣傳板、海報中給商家提供六分之一左右為他們做宣傳的空間,在活動開始時向贊助商鳴謝以提高商家的知名度。

    【活動形式】

    二、組織形式:每場舞會都由大學生聯合會主辦和協辦部門的部長全面協調負責,即為責任組,負責組建各個工作組并具體安排各項工作,全面把握此活動。在后期可全權交由干事組織策劃。視活動的發展情況和具體情況而定,在后期亦可由其它組織或院系學生會來承辦其中的某場。本活動設籌備組、領舞組、主持組、應急組和雜務組五個工作組,在責任組的組織下具體操作及分工如下:

    籌備組:負責保證舞會順利進行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其工作時間與其它四個組不沖突,故其成員可同時又是其它四個組的成員。籌備組由我們學生會的干部和干事組成,具體工作包括:批電和場地,租借音響、話筒等硬件設備,購買氣球等材料,確定舞會的具體主題,策劃具體的舞會流程以及準備舞曲,和商家、主持人及其它四個組進行活動前溝通交流等。

    領舞組:有一部分為我大學生聯合會成員,還有一部分來自協辦方,要求有一定的舞蹈技能,主要責任在跳舞環節帶領帶動同學們跳舞,協助主持組調動舞會氛圍,同時,也可幫助應急組對一些突發狀況進行處理。

    主持組:原則上是四人,兩男兩女,至少有一位是我大學生聯合會成員,可視具體舞會情況而適當增減或改變。主持組的工作包括開場白、舞曲節目之間的銜接、結束語、全方位調控舞會氛圍、調動觀眾的積極性、主持游戲、協助贊助商搞好互動環節、在出現突發狀況時及時安撫觀眾的情緒并協助其他工作人員應急處理突發狀況等。

    雜務組:成員全部來自大學生聯合會。具體工作為布置場地、調試音響、結束后清理場地,在舞會期間負責播放舞曲、保存物品等。如需要抽獎或收發調查表等也由其全權負責。游戲時間里作為工作人員幫助主持組組織同學們參加游戲、發獎品,在商家與觀眾的互動環節里協助商家作好必要工作。鑒于其任務繁重,其他小組可盡量幫助雜務組進行準備和清場等工作。

    【活動準備】

    一、前期準備

    1、提前一周確定舞會具體主題、游戲及節目,組建各工作組,確保宣傳力度,申請用電及場地。

    2、提前五天租借音響、話筒等硬件設備,購買氣球等材料。安排好應急組及其它工作組的人員及工作。

    二、活動當天準備工作

    1、18:00將現場布置完畢。舞會的場地周圍用氣球、彩燈布置,可看情況適當增加其它裝飾品以更好地烘托出舞會的氛圍。將宣傳板抬到舞會地點,調好音響等,播放舞曲音樂,吸引學生參與。

    2、18:00~19:00舞會相關人員準備。現場音響設備、燈光調試,擺放好凳子,調試好主持人的麥克風,準備好舞曲。主持組及領舞組做好準備,應急組開始工作。有可能的話開始舞蹈培訓和練習。

    3、21:30舞會結束,全體工作人員一起做好舞會后的清理工作。

    【活動流程】

    一、開場舞曲(舞蹈表演),創造良好舞會氛圍

    二、主持人介紹舞會主題,向贊助單位、策劃單位、組織單位致謝。宣布舞會開始。(現場:音樂響起)

    三、集體舞(由領舞組成員在廣場中央領舞)

    四、恰恰等交誼舞,專業舞蹈老師和領舞組領舞

    五、互動游戲

    六、集體舞

    七、節目及贊助商的活動

    八、播放勁爆音樂,現場人員隨音樂起舞,釋放青春活力。

    九、取抽獎券,發放精美禮品。(如果條件許可的話)

    十、現場觀眾在領舞者的帶領下在中央活動區進行集體舞的互動,舞會結束。

    注:視具體的舞會可有適當的調整。

    【物品預算】

    每場所需物品不盡相同,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氣球:500個

    意見表:50張

    電池:若干

    橫幅:1個

    小獎品:若干

    彩燈:四條 彩帶:三卷

    游戲材料:若干

    【注意事項】

    一、舞會前先與學校各相關部門、學校保衛人員、電及場地負責人取得聯系,確保活動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安全落實。

    二、合理規劃演出場地和觀眾觀看場地,并留出演出人員的專門通道以保障演出流暢進行,設置工作人員的工作區以方便各種工作的進行和物品的保存。視需要與否確定是否用彩帶等將跳舞的場地圈起來。

    三、提醒觀眾和演出人員注意保管隨身攜帶的物品,以保障財產安全。

    四、觀眾在舞會中若有需要幫忙的,請向戴工作證的工作人員求助。無論向我們哪位工作人員求助,都要認真對待,如不能解決則向責任組匯報。

    五、舞會期間主持組無需戴工作證,其他在工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戴工作證,跳舞時則最好取下工作證。

    附表:

    【應急方案】

    一、如遇重大突發狀況,發現的工作人員馬上發出約定的緊急集合信號,所有校學生會在場人員迅速在指定地點集合,不要動作太大,以免使場上更混亂。主持組及時安撫觀眾情緒,責任組盡快商討出應對措施,控制場面。

    二、如在舞會開始前停電,并且提前十分鐘還未來電,亦沒有合適的解決方法,則由主持人宣布舞會臨時取消。如在舞會進行期間突然停電或電出現問題,應急組維護現場秩序,特別避免觀眾的隨意走動,防止盲目退場造成意外,主持人及時掌控安撫觀眾情緒,責任組討論決定舞會是否繼續。

    三、遇突發性觸電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包括總電源)。遇有緊急情況立即用,將觸電人員與電源脫離。對觸電受傷人員視情形及時組織自救或他救,必要時撥打120求援。

    四、如遇突然起火,視具體起火緣由和火情輕重進行應急處理,比如切斷電源,撲火,撥打119等,并及時疏散觀眾。

    五、如節目演員突發狀況不能上場或游戲臨時不能用,及時和主持人交流,可用備用游戲替補或直接跳到下一環節。

    六、控制舞池中的人數,若人員過多,由應急組調解,疏散同學,并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處理相關事宜。

    七、活動進行之中,如出現擁擠踩踏事件等緊急狀況,要求應急組迅速做出反應,主持人穩定觀眾情緒,所有工作人員聽從責任組的安排,有序地組織觀眾向四周撤離現場,并仔細排查是否有人受傷。若有人受傷則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治療。

    八、活動進行之中若出現有人尋釁滋事,由應急組與之交涉,以期及時解決。如不能解決則盡快告知責任組,如有必要立即聯系警察或保安前來處理。

    九、活動之中如發現有小偷偷竊演員或觀眾財物,立即反應,告知應急組和責任組,并迅速報警。

    十、活動結束之后,若發現貴重財物丟失迅速聯系警方立案偵察。若發現演出人員和工作人員有人失蹤立即用通訊工具聯系,并與學校及時聯系,若24小時無線索立即報案。

    【創意闡述】

    一、展示大學生聯合會的風采

    不同于大學生聯合會舉辦的其它活動,我們作為參與者永遠是在幕后默默付出,露天舞會也是大學生聯合會向長大學子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我們在舉辦的同時,也登上了這個舞臺,與同學們共樂。

    二、風格靈活

    雖然露天舞會這個活動的主題是“激揚青春 舞動魅力”,但每次舞會都有其特別的主題,舉辦者可以因時因事給每場舞會增添不同的色彩,加之以時代印跡,使露天舞會更貼近同學們的生活,也更豐富多彩。同時通過不同的舞會主題也可更好地表達我們的思想,使露天舞會這個活動更有思想性。

    三、雅俗共賞

    本舞會一改往常,不是將不會跳舞的同學拒之門外,或是節目游戲喧賓奪主。露天舞會以舞蹈為主,只適當穿插一點節目和游戲,作為舞蹈間歇的休息,也進一步豐富了舞會內容。以集體舞和簡單的交誼舞為主,設置領舞組,這樣即使不會跳舞的同學也能積極參與。還會在每次舞會中教一兩段簡單的舞蹈,從而引導不會跳舞的同學接觸舞蹈。

    四、參與廣泛

    露天廣場場地大,可容納很多人。舞會是一項參與性廣的活動,不同于其它活動參加的僅少數,多數人只是作為觀眾在旁邊看著。露天舞會給更多的同學提供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舞臺。

    五、形式多樣

    毋容置疑舞會主要是跳舞,但我們將在舞會中間的休整時間里插入一些節目和游戲,并根據不同單場舞會主題加入各異的深化主題的元素,使舞會的形式更為多樣。

    六、安全措施

    由于舞會參與人數眾多,本身氛圍就很活躍,加之在露天廣場上舉行,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發生。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成立了應急組,制定了盡量詳盡的應急方案,安全措施是比較完善的。

    七、分工明確

    將所有工作人員分為責任組和工作組,工作組又細分為五個組,并且明確說明了各組的責任、工作時間、要做的事和對成員的要求。

    八、化繁為簡

    第7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高中生物課;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改革是以素質教育為終極度目標指向的,而素質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諸方面素質主動、生動、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即要實現“發展目標”。“回歸主體,發展主體”體現為學而教,為育人而教,執行了“教師—學生—素質”的教學路線,作為高中生物教學,我們必須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才能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下面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高中生物課多媒體教學的特征

    1.表現形式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高中生物學知識有許多涉及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其概念、原理、規律有著嚴密的邏輯體系,這些知識比較抽象,高度概括。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呈現單純的文字、數字等字符,而且還能輸出圖像和聲音,能非常容易地做到圖、文、聲并茂,所展示的圖像等,生動活潑,感染力強,能在學生的大腦皮層引起興奮,形成深刻的記憶。

    2.便于學生觀察,培養思維能力

    生物的微觀結構較為復雜,生殖過程,生活方式多樣,如細胞結構部分的學習,若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很好地展示。多媒體出現以后,它可以展示大量的結構圖片、顯微圖象、生理過程動畫以及實驗操作、現象和結果。我在講述自由擴散與主動運輸時,這部分內容較為抽象,運用多媒體動畫模擬物質出入細胞膜的過程,同時配音解釋,可以使學生在觀察和比較當中,掌握兩種運輸方式不同的特點。

    3.知識容量大,提高課堂效率

    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使教師在課堂有限的時間輸送給學生更多的信息。生動而形象的放映,也可以節省教師費力解說而浪費的時間,并且直觀易懂,使教學結構更加緊湊,可以充分的利用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增大課堂密度,擴大學生想象、思維的時間和空間,使教學質量能得以大幅度提高。

    二、合理應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正確認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合理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而媒體則只能起輔助作用。

    1.在實驗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

    傳統的實驗課教學,教師只能依靠黑板等常規手段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步驟。因時間與條件的限制,不利于給學生講清楚,板書清楚,也不利于指導學生實驗。生物學實驗有的要求時間長,不能在一節課內完成,有的實驗不能在實驗室內完成,如植物向光性實驗,孟德爾的遺傳實驗等,我們可把它們的實驗過程以動畫或影片的形式濃縮在一個短短的課件中,通過播放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達到演示實驗的效果。

    2.在復習課中應用多媒體

    復習階段往往涉及的內容較多,學生很難把這些內容條理化,教師串講起來會感到費時費力,為了講清各知識點、各章節之間的聯系,我們只好硬著頭皮邊講邊板書,一節課下來,教師累得夠嗆,還是講不了多少內容。多媒體強大的文本顯示功能,可使本應花十幾分鐘的內容在一瞬間顯示在學生眼前。使得條理非常清晰,從而達到提綱挈領、融會貫通,系統地掌握有關知識的目的,有著極佳的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方式因具有信息量豐富、形式新穎、技術多樣的特點而受到教學工作者的普遍青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制作PPT課件的過程中需要搜集大量文字和圖片資料,那種僅將板書照搬到PPT上的方式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就會出現疲倦心理,必須通過有效的手段調動起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集中精神,因此在制作課件時就要開動腦筋,盡量將課件做得精彩紛呈,富于創意,但這往往要耗費較長時間,尤其是某些缺乏素材的課程,如果教師將大量時間都用在制作課件上,就無法有效備課,鉆研專業知識,反而得不償失。

    2.不是所有課程都適合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對于需要展示圖片、圖表、統計資料、案例及播放視頻的課程,多媒體教學方式自然是再適合不過,但某些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卻不合適。比如高等數學,再比如上學期我教授的西方經濟學,因為涉及很多坐標曲線的繪畫分析,如果事先已在課件上呈現,學生就完全不清楚圖像的來龍去脈,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由教師在黑板上一筆筆畫出來。在講授純理論類的課程的過程中,傳統教學方式仍然具備自身的優勢,教師書寫板書的過程,也是加深學生印象并給學生留有思考余地的過程。

    第8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關鍵詞:鉛成分檢定;生化工藝;檢測程序;技術策略

    在全部的環境毒害品類一族中,鉛成分是一類極為普遍的毒性元素,它不可給人體造成相當程度的毒害后果,而且還可在很大程度上損害到各類自然生物的身體健康和生態條件之間的平衡效果。過去的檢定手段則更是五花八門,其中涵蓋光譜測定、電泳分析法、液態色譜測試法及二硫腙比照法等多種方法,雖然以往的檢定手段是依托于精密型的測試裝置,此類精密設備促使其檢定數據的精準性很高,然而其運作程序和檢定費用均不可能達到多維度的鉛成分檢定目標。所以業內行家們持續追逐于探求更為節約、便捷、實用的檢定工藝,此種形勢下生化工程檢定工藝隨之出現,而且其憑借于自身豐富的特點,讓它在目前受到了極為有效的運用。在這一形勢下對于鉛成分檢定中的生化分析工藝運用展開深入的探究,有助于給推進本工藝研修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相關的借鑒。

    1核酸定量檢測工藝

    核酸定量檢測工藝,其總稱為分子型信標核酸定量檢定工藝,英文縮寫FRET。此項工藝原理是依托熒光動態能量的共振遷移來實施的化學組分檢定工藝,依托此手段來求取寡型核苷酸類探針,讓其和對應的核酸成分呈現互為彌補功能,在靶型分子混交的生物反應效力作用下,產生出熒光效應,依照熒光效應的高低水平來給檢測過程的實施構建出對應的條件。在鉛離子濃度檢定過程當中,分子型信標核酸撿定工藝的運用也是依托此項工藝原理來實施的,在通常溫度條件下,可以完成鉛離子的快捷測試,有助于減低溫度變化對探針式反應產生的相關效力,而且其約束指標的功能亦被減低[1]。大量研究表明,混合物中鉛離子的濃度高低完全決定了鉛檢定反應的熒光能力大小,利用此方法可以檢定出的鉛離子的濃度最低值是1.69×10mol/L。再有業內學者特別把此項工藝的探討構建于脫氧型核酶的催化性水解專屬條件之上,且以此作為根據對其檢測工藝實施了深入化的探究,把它利用到了鉛離子的檢定過程之中,獲取了相當驚人的效果[2]。

    2免疫型檢測工藝

    免疫型鉛離子檢定工藝重點是依托于抑制體及抑制源之間的專屬性反應條件下擬定的生化檢定方法,它的特點在于檢測精準度極高而且奇特性極強。立足于抑制體具備著相異的類別,所以免疫型檢定方法也可區分成單型克隆出的抑制體及多型克隆出抑制體兩類,現階段應用比較普遍的檢定方法重點包括酶聯型免疫方法及熒光型偏振式免疫方法。而其中酶聯型免疫方法是應歸為單體克隆型抑制體檢定方法,依托人工合成鉛離子抗源體來做小鼠的免疫試驗。欲求獲取鉛離子的真正抑制體,即應當先求取鉛離子。依托功能的二螯合模式,求取反應過程的原性,爾后再利用螯合制劑和載體型蛋白推進其獲取免疫的原生性,在其小鼠身體內注入以后再分離出抑制源,從而實施鉛成分的檢定過程。而采取熒光型的偏振式免疫方法的操作原理基本是利用分析樣品內所含的鉛離子與超量的螯合劑之間產生的溶液態反應,依托免疫型復式結構化合物之間存在的競爭狀態,求取多型克隆抑制體當中的個異性,最終利用熒光型偏振分析儀展開測驗過程,將獲取的數據結論對照于基準型性能曲線,即可求得二價鉛離子濃度的具體測定數值[3]。這種測試方法運用的便捷性能已經被大量研究結果所證明,譬如有某些的研究過程選取由螯合物反應制得的多型克隆抑制體在熒光類偏振測試儀當中檢驗出了139個土壤型樣品結構中的二價鉛離子成分含量,熒光型偏振法的免疫功能同火焰型原子吸取光譜方法以及電感型耦合體等離子化合物所測定出的和其結果密切相關的運算系數選值各自為0.96及0.93,由此可知其檢定的領域范圍極廣,而且其重合反應比率很低,在真正實現可在室內圓滿檢測的過程中,尚可進行室外部的檢定過程,并且可獲得理想的測定結果。

    3超分子Pb2+生物化學傳感檢測技術

    在超分子化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推動作用下,用于檢測Pb2+的多種檢測技術已被研發生成。此方式檢測技術主要是通過超分子生物化學傳感儀來實現,原理是在離子誘導的作用下使超分子熒光信號產生相應的變化[4]。已有研究采用在PVC膜上固定乙醇介質的熒光傳感器用來檢測Pb2+,優勢特點表現為具有著極強的敏感性與選擇性,反應快速而及時;另外還有研究采用一種新型熒光肽金屬離子傳感器形成新的螯合物,該傳感器的特點是含有酰胺與色氨酸,在與金屬離子作用后,用于檢測,能夠通過熒光的響應來識別。

    總而言之,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此領域技術亦在進行著不斷深入的研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加之現代社會對生態環境和諧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鉛離子的檢測也將朝向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方向發展。

    作者:吳凱 陳浩 單位:邵陽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

    引用:

    [1]食品中重金屬鉛污染狀況及其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趙靜,孫海娟,馮敘橋.食品與發酵工業.2014(09).

    [2]生物化學技術在鉛檢測中的研究進展[J].戢太云,張春華,周培.上海農業學報.2010(01).

    第9篇:化學生物技術范文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院藥劑科,福建龍巖 364000

    [摘要] 蛇莓屬系薔薇科植物,為民間常用草藥,其果實可食,種子含油,全株供藥用,有消腫化淤,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蛇莓屬植物主要下屬4種,研究報道多為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和皺果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inger & Moritzi) Miquel,從蛇莓中分離得到的三萜及黃酮類化合物是本屬植物征次生代謝產物,其中烏蘇酸類衍生物含量尤為突出。其化學成分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腫瘤、抗菌、中樞神經抑制等,研究得最為廣泛的則是其抗腫瘤生物活性,對其體內體外抗腫瘤活性以及相關作用機制均有報道。本文綜述了國內外蛇莓屬植物中分離鑒定得到的代表性單體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進展。

    [

    關鍵詞 ] 蛇莓屬;化學成分;生物活性;抗腫瘤

    [中圖分類號] R6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7(c)-0194-03

    蛇莓屬系薔薇科植物,主要有4種,分別為蛇莓,蛇莓(原變種),鄒果蛇莓,小葉蛇莓,分布于亞洲南部、歐洲及北美洲,我國產2種[1]。蛇莓為民間的常用草藥,別名有雞冠果、野楊梅(《救荒本草》)、三匹風(《草木便方》)、龍吐珠等。其果實可食,種子含油,全株供藥用,其性甘苦,寒。它的藥用功效主要有清熱,涼血,消腫,解毒等,且用途廣泛,多用于治療咳嗽,咽喉腫痛,熱病,驚癇,蛇蟲咬傷,湯火傷等疾病。國內外對蛇莓屬植物的研究報道多針對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及皺果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inger & Moritzi) Miquel這兩種。近年來因為蛇莓的廣譜抗腫瘤作用,而受到醫藥學者的廣泛關注。國內學者對蛇莓屬植物的天然產物化學及其藥理活性研究大多集中在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這一種,而其它種類研究的報道比較少。本文對近年來從蛇莓屬植物中分離得到的代表性活性天然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1蛇莓屬植物的天然產物化學研究

    對于其化學成分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多采用浸漬法或者回流法獲得蛇莓植物的乙醇提取浸膏,然后采用溶劑萃取、硅膠柱色譜、聚酰胺柱色譜、大孔樹脂柱色譜、ODS柱色譜、Sephadex LH-20凝膠柱色譜以及高效液相分離等手段,從萃取層中分離得到化合物單體,再利用一維核磁(1H NMR, 13C NMR和DEPT譜),二維核磁(HSQC, HMBC, 1H-1H COSY, NOSEY等),質譜,單晶衍射等方法鑒定其化學結構。其中主要的天然產物結構類型有三萜類,黃酮類,甾醇類,酚酸類以及簡單有機酸類等,多為中等極性的次生代謝產物。從蛇莓中分離得到的三萜及黃酮類化合物是本屬植物征性次生代謝產物,其中烏蘇酸類衍生物成分含量較大;而從蛇莓中分離得到的黃酮類化合物多在其C-3位成單糖苷或者雙糖苷,相關的活性研究結構發現,極性較大黃酮苷類化合物抗腫瘤活性極弱,而極性較小的三萜類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下面將分別介紹這幾種類型的代表化合物。

    1.1三萜以及三萜皂苷類化合物

    有研究顯示,從蛇莓全草中提取可得到烏蘇酸(ursolic acid,化合物1,圖1)和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化合物2),其中齊墩果酸為首次在該屬植物中獲得[2]。從蛇莓全草中發現了3β-羥基-烏蘇烷-12-稀-28-羧酸(3-hydroxylurs-12-en-28-oic acid),2α,3β,19α-三羥基-烏蘇烷-12-烯-28-羧酸(2α,3β,19α-trihydroxylurs-12-en-oic acid),2α,3α,19α-三羥基-烏蘇烷-12-烯-28-羧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α,3α,19α-trihydroxylurs-12-en-28-o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α,3β,19α-三羥基-烏蘇烷-12-烯-28-羧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α,3β,19α-trihydroxylurs-12-en-28-O-β-D-glucopyanoside)。從蛇莓從蛇莓干燥全草中可分離鑒定得到三個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分別為熊果酸(ursolic acid),19-羥基烏蘇酸(pomolic acid),藍化楹酸(euscaphic acid),其中19-羥基烏蘇酸是首次從蛇莓屬植物中得到。

    1.2黃酮類化合物

    許文東等從蛇莓中得到的8個黃酮苷類成分均為該屬植物的屬內首分,經鑒定分別為:金合歡素-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acacetin-7-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3),山奈素-3-O-β-D-半乳糖苷(kaempferol-3-O-β-D-galactopyranoside,化合物4),蘆丁(rutin,化合物5),洋芹素-6-C-β-D-葡萄糖苷(apigenin-6-C-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6),異槲皮苷(isoquercitrin,化合物7),金絲桃苷(hyperin,化合物8),山奈素-3-O-α-L-鼠李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化合物9),山奈素-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化合物10) [3]。之前從蛇莓中分離得到山奈甙(kaempferitrin),在蛇莓果中分離得到蛇莓的紅色素為翠菊苷(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

    1.3甾醇類化合物

    β-谷甾醇(β-sitosterol,化合物11),(24R)-6β-羥基–24-乙基-膽甾-4-烯-3-酮((24R)-6β-hydroxy-24-ethyl-cholest-4-en-3-one,化合物12)是在蛇莓中得到的兩種甾醇類物質,其中后者為首次從蛇莓屬植物分得。另據報道還有胡蘿卜苷(daucosterol)和甲氧脫氫膽固醇(methoxydehydracholesterol) [4]。

    1.4酚酸類化合物

    有研究從皺果蛇莓中分離得到短葉蘇木酚羧酸(brevifolin carboxyl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赤芍素(pedunculagin),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并從蛇莓中分離得到3個短葉蘇木酚類化合物,經鑒定分別為:短葉蘇木酚酸(brevifolin carboxylic acid,化合物13),短葉蘇木酚酸甲酯(methyl brevifolincarboxylate,化合物14),短葉蘇木酚 (brevifolin,化合物15)。從蛇莓石油醚提取部分分離出了2個生育酚類物質: dl-α-Tocopherol,5α-Ethoxy-α- tocopherol。葉亮等從蛇莓干燥全草中分離出2個鞣花酸類物質:蛇莓甙A (ducheside A)和蛇莓甙B (ducheside B)[5]。

    1.5有機酸類化合物

    彭江南等報道了從蛇莓Duchesnea indica中分離得到的富馬酸(fumaric acid)和富馬酸單甲酯(fumaric acid monomethyl ester)等。

    1.6其它類物質

    除上述化合物之外,從蛇莓屬植物中提取分離出的物質還有:葉綠醇(phytol),2,5- Cyclohexadiene- 1,4- dione等[6]。

    2蛇莓屬植物藥理研究

    2.1抗腫瘤作用

    蛇莓在我國被作為治療癌癥的藥方已有數百年歷史,但其作用機制還不甚明了。最近研究成果表明蛇莓在體內和體外均具有抗癌特性,值得國內外學者更進一步地關注。蛇莓中酚類化合物被證明對卵巢癌細胞SKOV-3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作用機制基于通過線粒體途徑的細胞凋亡作用和對細胞周期S期的阻斷作用[7]。另外,有研究以食管癌細胞Eca-109細胞為模型,對蛇莓進行了體外抗腫瘤作用研究,發現其水提物相當于原藥材15 mg/mL時作用腫瘤細胞48 h可使其完全喪失繁殖能力,它對腫瘤細胞DNA的合成有輕度的抑制作用。有報道報道蛇莓的水提浸膏對小鼠癌細胞S180、H22、S37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人胃癌細胞、肝癌細胞、人食管癌細胞等均具有明顯的殺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當蛇莓水提物相當生藥量0.4 mg/mL時對腫瘤細胞的殺傷率均為100% [8]。鄒果蛇莓和靈芝提取物的混合物具有抑制癌細胞HL-60增殖,并且誘導其死亡的作用,其作為藥物,可以用于防治白血病。

    2.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

    馬越鳴等報道給予小鼠50g/kg蛇莓水提物灌胃以后,可對抗最大電休克發作,對戊四氮最小發作無影響,能夠起到一定的鎮靜作用,抑制小鼠自主活動。他們的研究證明蛇莓醇提物的作用效果較水提物更為顯著[9]。

    2.3抗菌作用

    梁薇等發現蛇莓水提浸膏對多種常見致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肺炎球菌、甲型副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并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變形桿菌抑菌作用效果最強,濃度越高則抑菌力越明顯[10]。

    2.4興奮子宮作用

    蛇莓浸膏和注射劑(相當于原生藥4 g)對大鼠、豚鼠及家兔的在體和離體子宮均有一定程度的興奮作用[11]。

    2.5降壓作用

    蛇莓注射劑對麻醉家兔及狗均有短暫的降壓作用,并且在切斷兩側迷走神經和靜脈注射阿托品1mg/Kg后,此作用不被減弱。

    2.6促進免疫作用

    蛇莓流浸膏(每毫升相當于原生藥2 g)對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機能產生了顯著的促進作用,提示蛇莓具有免疫促進的作用。另外,蛇莓對紅細胞膜的保護作用,蛇莓流浸膏(濃度同上)在試管內不能對抗皂苷所致的溶血作用。

    2.7抗氧化作用

    從皺果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中提取的總多糖成分在體外銅離子介導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模型中顯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3結語和展望

    蛇莓在臨床上多用于癌癥的治療,以及治療口角炎,牙根尖周炎,腮腺炎,慢性咽炎,白喉,急性乳腺炎,急性穿孔性闌尾炎,細菌性痢疾,高熱,帶狀皰疹,蜂類蟄傷,外瞼腺炎等,其臨床應用相當廣泛。通過文獻調研我們發現,從蛇莓中分離出來的含量較大的一些代表性單體化合物的活性并不如蛇莓的混合提取物,有可能是多種成分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結果,這也符合我們傳統中醫中藥的整體辯證理念。由于蛇莓的成分復雜,不同極性部位具有不同的療效,并且對多靶點可能有協同作用,因此對于蛇莓這一傳統藥用植物的整體藥效評價,針對不同療效的有效部位的質量控制,指認發揮療效的一種或多種單體化合物并作為其指標性成分,和其在生物體內代謝以及藥代動力學研究應該是今后值得關注的方向。其次,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蛇莓具有廣譜的抗腫瘤活性,而現今的研究對其作用的靶點不甚明了,對于其抗腫瘤機制的發掘亦是值得深入探討的的課題。另外,蛇莓屬植物廣泛分布于我國遼寧以南地區,該屬植物適應性強,常常形成大片強勢群落,由此可見蛇莓屬植物作為藥物極高的開發價值。現今的研究熱點在于蛇莓中抗腫瘤活性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和開發,及其活性物質作用機制以及有效作用部位的探索,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問題得以系統地研究和完善后,蛇莓屬類植物藥一定會得到更為有效地開發和利用。

    [

    參考文獻]

    [1] 張聰子,童巧珍.蛇莓的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13, 23(4) :963-965.

    [2] 許文東,林厚文,邱峰,等.蛇莓的化學成分[J].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7,24(7):402-406.

    [3] 胡兵,沈克平,史秀峰,等. 蛇莓對人結腸癌RKO細胞失巢凋亡作用的實驗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 8(1):25-28.

    [4] Nagaprashantha L,Vartak N,Awasthi S. Novel anti-cancer compounds for developing combinatorial therapies to target anoikis-resistant tumors[J].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12(3):621-636.

    [5] Hu B,An HM,Shen KP. Polygonum cuspidatum extract induces anoikis in hepatocarcinoma cells associated with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downregulation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2.607675.

    [6] 吳英俊,王超男,劉潔婷. 蛇莓中齊墩果酸對肝癌細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1,18(4):306-308.

    [7] Peng B, Chang Q, Wang LW, et al. Suppression of human ovarian SKOV-3 cancer cell growth by Duchesnea phenolic fra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8, 108: 173-181.

    [8] 朱玉昌, 李偉,周大寨,等.蛇莓果紅色素降解動力學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31(2):528-530

    [9] 馬越鳴, 程能能. 蛇莓提取物對小鼠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J]. 中草藥,1996,27 (9)∶138-139.

    [10] 梁薇, 梁瑩, 應惠芳. 蛇莓抗菌作用的實驗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 2005,19(3)∶167-1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成人综合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 成人凹凸短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777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欧美成人小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成人污视频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