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籃球變向突破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籃球 運球技術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2)11-000-01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籃球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學好籃球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意志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要從基礎抓起,學習籃球運動的各種攻防技術。而運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攻技術,也是掌握籃球技術的基礎。可要讓學生運好球,我們在教學中要狠下工夫才能實現。
一、努力練好運球的技術四個基本環節
運球技術的關鍵在于手對球的控制能力、腳步動作的熟練程度、眼的觀察能力以及手、腳、眼的協調配合和身體保護球的能力。運球動作包括四個環節,即身體姿勢、手臂動作、球的落點和手腳協調配合。
(一)身體姿勢:兩腳前后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頭抬起,目平視,非運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護球。運球時,腳步動作的幅度和下肢各關節的屈度隨運球的速度和高度的不同有所變化。慢速高運球時,則腳步動作幅度小、而各關節的角度則大;快速高運球時,則腳步動作幅度大、各關節的角度小;低運球時,腳步動作幅度和各關節角度均小。
(二)手臂動作:手臂動作包括球接觸手的部位,運球時的動作、拍按球的部位和力量的運用。運球時,五指分開,擴大控制面積,用手指和手指根部以及手掌的外緣接觸球、控制球,手心空出。由于比賽場上情況千變萬化,運球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超低運球時,主要以腕關節為軸,用手腕、手指的力量運球;身前高運球和變向高運球時主要以肘關節為軸,用前臂和手指力量運球,這種送球動作幅度較小,靈活性大,速度快。體側或側后的提拉式高運球主要是以肩關節為軸,用上臂、前臂、手腕和手指力量運球,這種運球方式控制球時間長,活動范圍大,便于保護球。拍按球時,應隨球上下迎送,盡量延長控制球的時間,這樣有利于保護球、改變動作和觀察場上情況。拍按球的部位是由運球的方向和速度來決定的,因為拍按球的部位不同,使運球的入射角和球反彈的高度和速度也不同。原地運球時,拍按球的上方;向前運球時,拍按球的后上方。
(三)球的落點:運球時,運球的速度、方向和攻守情況不同,所需的落點也不同。在無人防守或消極防守情況下的直線高運球,球的落點在運球手同側腳前外側約20厘米處,速度越快,落點越靠前,離自己越遠,反之越近。在對手積極防守的情況下,運球的落點應在體側或側后方,以便護球。變向運球(包括身前變向、背后變向、轉身變向等)其落點基本上位于異側體側或側前方。胯下運球的落點位于胯下中間的地面上。
(四)手腳協調配合:運球時既要使移動速度和運球速度協調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動作節奏。在移動速度不變的情況下,能否保持腳步動作和手部動作協調一致,在速度上同步進行,關鍵在于拍按球的部位、落點的選擇和力量大小的運用,腳步移動越快,拍按球的部位越是靠后方,落點越遠,反彈起來的力量越大。反之,部位越靠上,落點越近,力量越小。運球時,手、腳動作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和節奏。一般直線運球,運球一次,跑兩步或三步,在個別情況下則不受此限制。
運球是要有節奏,可以自己在練的時候找找這種節奏,多調整一下姿勢直到自己覺的比較順為止,還有運球不只是手在動,全身的動作都要協調,這樣控球才會順用手指尖觸球,然后面對墻壁,快速拍球,剛開始的時候也許拍不了幾下就會掉,甚至會砸到自己的臉(我就被砸過),不過練幾天后,你就會發現找到了一定的節奏,然后可以試著用同樣的方法在墻上畫圓圈(球運行的軌跡象圓圈),時間長了(大概半年)你的球性會有一個質的變化。
二、綜合性的提高應用練習,
籃球需要努力的注意練習提高籃球的運球技術的四個基本環節,但要打好籃球還需要綜合性的提高應用能力,具體采用的方案有:
(一)快速高運球(20米)和低運球(5米),遇障礙物做變向突破運球(4次)。變向時先做左、右手體前變向過障礙,再做左、右手背后變向運球。反復練習達到熟練的程度。
(二)跨下左、右運球(5米),單手底運球—不換手的變向運球2次(兩手交替練習),反復操練至球能很好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上。
(三)快速運球,做體前換手變向與背后換手變向結合的過障礙練習(連續晃動)達到自由控球的效果。
三、較高難度的運球的練習方法
(一)環繞兩腿做8字運球,先練直線行進運球,再做曲線運球。通過練習可使學生在運球時可達到“人球合一”的程度。
(信陽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摘 要:籃球持球突破技術是籃球眾多技術之中的一項復雜且重要的技術,在籃球教學與訓練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籃球比賽中,球隊球員的突破能力強可以提高進攻隊攻擊的主動性,使整個球隊的進攻更加的多變靈活,并且持球突破技術可以直接威脅對手的內線形成對內線的沖擊.同時籃球突破技術突出的球隊其戰術打法也具有較多的選擇性,可以促進全隊進攻.協調素質作為籃球持球突破技術中的重要影響能力之一,對于掌握并正確合理地運用持球突破技術有著重要意義,協調素質已經成為影響當代籃球持球突破技術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鍵詞 :籃球;持球突破;協調素質
中圖分類號:G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4-0155-03
籃球的持球突破技術是依靠身體的各個部位和肌肉相互合作去完成的,球員在運動時體內的供能系統、內分泌系統與神經肌肉系統相互協調,在持球突破的過程中感知覺與各運動系統相互協調,神經系統與肌肉系統相互協調通過不同的肌肉相互配合來實現.籃球運動員協調素質的好壞,對籃球運動員持球突破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球員的協調素質比較好,那么他就容易在訓練中快速高質量的掌握突破技巧.此外球員具有良好的協調素質可以使球員更好的適應多變的比賽環境.
1 協調素質的概念和種類
1.1 協調素質的含義
協調性是人們合理、迅速、省力和機敏地以最完好的能力完成任務,特別是完成復雜而突變情況下任務的能力.行動與周圍的環境相一致的程度是協調能力的鮮明反映.在國內運動訓練學專著中,有學者把“靈敏協調”認為是同一概念,或者把協調當作靈敏素質的一種反映,此外在國內高校體育教材中,有學者把協調看成是體能,把協調與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體能素質全部歸納到體能的內容當中.
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學者指出,運動協調素質的發展是由神經成熟的形態器官發生的活動,是形態器官在各器官功能相互制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個動力學模式[1].隨后,又有學者提出,運動協調素質是掌握身體移動的多余生物力學自由度的過程[2].還有學者認為,運動協調是與有關個體、任務和環境動力聯系起來的系統自由度[3].在眾多體育類的書籍中,沒有單獨地對協調素質進行全面的解釋,通常學者把它看作是進行運動時不可缺少的一種協調能力.
1.2 生理上的協調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協調能力從本質上屬于大腦與神經系統的一種活動機制,協調能力的目的在于建立運動中的參與的肌肉種類、參與運動的各個運動鏈、參與運動的各個器官以及各系統,還有運動者適應外界環境的一種能力或者說是滿足運動者運動目的的一種運動的需要.在籃球比賽中由于不同的防守動作和不同的防守陣型,運動員在做持球突破的時候,所要適應對于個人防守和全場的防守的一種適應的能力以及滿足自己持球突破的能力,這些都是生理協調使之完成一些列動作的基礎.
1.3 心理上的協調
心理學家曾經提出了能力“經驗論”的觀點,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能力本身是個體在其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并強調“能力即知識,知識即經驗”,從經驗論中可以看出人們在獲取知識技能時要通過組織,要通過心智將所學的知識協調的組織起來才能形成正確的知識技能,我們在學習籃球持球突破技術的時候,需要運用每個正確的動作并通過協調正確的組織然后才能夠獲取到正確的持球突破技術.
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生理上的協調使之完成技術動作的基礎,心理上的協調是學習并運用正確技術動作的能力.
2 協調素質對籃球持球突破技術的影響
籃球持球突破技術的完成,從神經系統來說主要取決于神經元傳導連續沖動,沖動的頻率以及沖動到達肌纖維的時間,對于那些神經元抑制不需參加活動的肌纖維,使它們不發生收縮.在骨骼肌之間的協調活動性中,神經調節具有最重要的作用[4].籃球運動員在完成持球突破時肌肉合理適宜的協調發力是肌肉協調的表現形式,在球員持球突破時肌肉用力的程度和時機的把握,不同的肌肉在持球突破時的作用以及同一塊肌肉在不同時間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它們的協調直接作用于籃球持球突破實戰之中.動作感覺的協調是由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傳入運動員的大腦,大腦將指令沿傳出神經通過運動器官完成的.籃球運動員大腦接受到的有效信息則要以運動員的動覺為基礎[5].
2.1 持球技術動作的影響
協調能力對學習技術動作尤為重要,在學習持球突破技術的時候,首先要學會例如正確的持球,正確的三威脅姿勢,正確的突破轉肩動作等等,看似簡單的技術動作都要有協調的身體能力才能將這一系列技術動作完美的結合成這一項技術.
2.2 持球突破速度的影響
持球突破技術,無疑就是在持球準備進攻時,持球人面對防守人進行突破進攻,而如何突破防守人并完成進攻,就要求持球人在突破的一瞬間,將防守人甩在身后,這樣就要求運動員有強大的突破速度.在運動員掌握并且可以合理的運用持球技術動作的時候,速度就要依靠下肢腿部,腰部,上肢軀干等的協調配合才能爆發出瞬間快速的力量,下肢要與腰部協調,腰部要帶動上肢運動,這一系列的技術動作就像田徑的100米跑,只有全身都協調一致了,速度才會變快,持球突破技術才能變得更有殺傷力.
2.3 持球變向假動作的影響
持球進攻時,為了更好的擺脫防守運動員的防守,持球運動員就要借助假動作的晃動使防守運動員失去防守位置,從而有利于進攻得分,在運用假動作的時候,協調的身體假動作才可以逼真的完成誘騙防守運動員的動作.比如做投籃假動作,就要求下肢向上稍微提起,上肢舉球過頭頂,而此時看似要投籃的動作,其實是為突破進攻奠定了基礎.還有持球的晃動,就要求持球運動員持球晃動和運動員的腳步完全的協調,不然就容易出現走步現象.
2.4 對動作之間銜接的影響
在持球完成突破上籃或者傳球等一系列技術動作的時候,要經過擺脫,運球,轉肩,加速等等完成進攻,在這一系列技術動作之間每個技術動作盡管可以做到正確無誤,但是沒有協調的組織這一系列的技術動作,那么這項技術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只有在相互之間的技術動作能夠協調一致完成的時候,才能發揮出有力、有速度的持球突破進攻.
3 高校籃球專項學生協調素質訓練的方法
在籃球訓練中采取不同肌群不同方式的練習方式.比如原地一手前后運球一手正常上下運球,行進間運兩個球等.同時采取一些徒手協調練習.如雙臂下擺的縱跳,縱跳轉體等等.球員在訓練中采取不同速度、不同節奏、不同方向的運球和跑動,發展球員的協調素質.比如,交替用左右運球變向;用不同的速率行進間運球;用不同的方式做變向練習等等.球員在訓練時,做發展協調素質的練習應由易至難循序漸進,逐漸增加練習的復雜程度.例如,先做簡單運球,后做不同形式組合的運球練習;先做單個的突破技術再做突破技術的組合練習等等.在訓練時不斷加大球員的練習難度,讓球員在困境中成長,發展球員的協調素質.例如,在練習突破上籃時加上防守隊員;運球練習時加入防守隊員搶斷,球員在一定區域運球并且之間相互搶斷等.
4 總結
經過分析協調素質的各因素以及其對籃球持球突破的各個技術環節的影響,使我們對協調素質對籃球持球突破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認識.在籃球運動員技術日益全面的今天,協調素質對籃球運動員的影響也逐漸凸顯,在培養籃球運動員協調素質時應抓住兒童少年這一黃金時期,充分發揮兒少時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可塑性.在培養籃球運動員的協調素質時應該注意多與籃球專項練習交叉結合,在專項練習中實現素質與技術的全面提高.在培養籃球運動員協調素質時應注意球員的狀態和身體情況,在進行協調素質訓練時要盡量把練習安排在球員身體情況好的時候進行.
參考文獻:
(1)張全寧.籃球持球突破技術教學實踐探討[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9(2):35-37.
(2)王金連,徐春林.籃球變向運球突破組合技術的動作方法及其技術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5):65-67.
(3)慕昉.籃球運動中突破技術運用的分析研究——“時機”是突破技術的關鍵[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4).
(4)席凱強、李鴻江.HI徑技術教學程序與設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10.
(5)肖平.體育系普修男子背越式跳高兩種教學程序的實驗研究[J].湖北文學,1998.
(6)張全寧,孫維增.籃球持球突破技術教學實踐探索[J].北京體存師范學院學報,1999(03).
(7)張鎖雁.籃球持球突破技術攻擊性的研究[J].哈爾濱體脊學院學報,1996(02).
(8)崔彩云,蔡潤寬.淺談籃球教學中持球突破的錯誤及糾正方法[J].教育與職業,2006(03).
(9)彭杰.籃球持球突破技術的動作結構及其運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02).
(10)余平.籃球持球突破技術及運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8(04).
(11)曾靜.關于持球突破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的思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03).
(12)朝革命.籃球持球突破技術的運動屯物力學分祈及其在教學和訓練中的運用研究[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2003(12).
(13)鐘添發,王守恒,周湘卒.籃球戰術教學電視片的研制與運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0(02):4-12
(14)王守恒、趙添添.籃球外線對抗技術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運用-籃球外線持球突破技術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運用[J].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01.10.
(15)王守恒.籃球戰術網絡學習法的設計與應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8(05).
(16)胡曉華,莊希琛,李厚林,王靜.高校女生籃球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S1).
(17)魏不來,陳鈞.現代教學模式在高等體育院校術科教學中的運用及其特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06).
(18)張云鵬.后現代教育觀視角下籃球普修課技術教學模式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06).
(19)劉曉華,付浩.對體育院系籃球普修課教學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04).
(20)趙東明.籃球專修課持球突破技術教學模式的優化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9.04.
(21)周延濤.武漢體院籃球專修技術控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03).
(22)鄂文杰.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方法最優化的實驗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07.
(23)賈林樣.心理的模擬認知心理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3.
(24)李誠忠,等.教育控制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01.
關鍵詞:假動作;類型;分析;運用
中圖分類號:G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8-0295-02
0引言
籃球比賽不僅是體能、技術的較量更是智與謀的較量,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現代籃球比賽也有著飛速的發展,高強度、快節奏、高速度、高超的個人技巧、高對抗的激烈爭奪等,這些特點充分的體現出了現代籃球比賽的狀態。在比賽中,防守力度的日趨加強給進攻者制造了更多困難,進攻隊員假動作的運用目的在于使進攻隊員在攻守對抗中能有效地進行針對性的進攻,并始終處于“主動”地位,做到有的放矢,就要求運動員必須運用靈活且多變的假動作。對此,進攻隊員必須具備機敏的頭腦,敏捷的反應,和精準的判斷以及靈活多變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促進進攻假動作運用。本課題的研究將對進攻假動作進行分類,探討在其比賽中的具體運用,提出運用進攻假動作應具備的條件和注意的問題,為籃球的教學與訓練提供參考。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籃球比賽中,假動作的運用技術也日趨精煉化,假動作成為評價籃球運動員技術的一個重要標準,假動作的分類、如何運用假動作、進攻隊員假動作運用的前提條件,都是促進籃球教學、籃球訓練的重要理論依據。所以,研究進攻隊員假動作的技術,對教學以及訓練有著重要的意義。
1進攻隊員假動作的類型及運用
進攻假動作是進攻者為擺脫防守采用的改變動作節奏、位置、方向,迷惑對手,達到進攻目的的隱蔽性技術動作。
1.1 進攻假動作的類型
1.1.1 無球隊員進攻假動作作為集體項目的籃球運動,運動員在比賽中大部分時間處于無球狀態。因此,無球隊員只有從無球變成有球,力爭在最佳位置時機獲得球才能更有效地進攻。這種最佳時機與位置的創造,既需要同伴的幫助,也需要運動員自己的努力,所以,無球隊員的假動作就是當防守隊員逼得很緊無法順利的在較好位置上得球時,為同伴或自己創造最佳獲球時機所運用的各種真與假、假與真的動作。
1.1.2 持球隊員進攻假動作當防守隊員逼近持球隊員時,持球隊員運用瞄籃、突破、傳球假動作吸引對手,使其防守隊員受騙,失去身體重心,持球隊員抓住時機果斷采取行動擺脫對手,為同伴或自己創造較好的進攻時機。
1.1.3 搶進攻籃板球假動作籃板球是一個隊比賽獲勝的有力保證。搶進攻籃板球是進攻隊員投籃后,運用假動作,積極擺脫對手沖向籃下,拼搶籃板球以獲得二次進攻投籃的機會,為球隊獲勝奠定基礎。同時,對鼓舞球隊士氣,戰勝對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2 持球進攻假動作的具體運用
1.2.1 投籃時
①持球假突破――真投籃進攻隊員用上體虛晃或向側跨步的假動作擺脫防守,向有球方向上步接球后,防守隊員及時趕到緊貼并封其投籃。此時,進攻隊員利用向底線方向或上線方向做持球突破設法擺脫對手,而防守隊員則運用積極的滑步堵卡進攻隊員突破后的運球路線,進攻隊員要抓住防守向側或向后滑步的時機突然急停,跳起投籃。
②假傳球――真投籃以中鋒外策應為例:底線中鋒在罰球線附近背對球籃接球后,防守隊員貼身防守干擾其進攻動作,當同伴向右虛晃從左側繞切準備接球時,中鋒順勢以左腳為軸向右側跨一小步,身體稍向右側轉給同伴做傳球的假動作,將防守隊員吸引過去,當同伴從身邊過的瞬間,突然以左腳為軸做前轉身投籃。
③假運球突破――真投籃進攻隊員擺脫接球后,降低重心,從右側底線運球突破,防守隊員貼身堵卡其運球突破路線,當防守隊員腳步積極向底線移動時,進攻隊員突然以右腳為軸后轉身將防守隊員擋在身后投籃。
④假投籃――真投籃中鋒在左側低策應區接球后,背對籃以右腳為中樞腳,做前轉身投籃假動作,當防守隊員起跳時,左腳蹬地向右前方跨出并起跳,右手勾手投籃。
1.2.2 傳球時
①假運球突破――真跳起傳球進攻隊員落位于球場右側,運球向底線方向突破,在前鋒位置上突然跳起投籃,此時他的同伴在其他同伴的幫助下縱切籃下有更好的投籃機會,跳起在空中準備投籃的隊員應立即把球傳給縱切到籃下的同伴進攻。
②假傳球――真傳球一側進攻隊員面向同側同伴假傳球時,另一側同伴突然擺脫切入籃下,當防守隊員注意力集中在同側進攻隊員積極防守而未發現切入隊員時,進攻隊員用余光已發現同伴在切入,采用聲東擊西的辦法果斷將球傳給同伴上籃。
③假投籃――真傳球進攻隊員擺脫接球后,做投籃假動作吸引防守隊員,當防守隊員封蓋投籃時,進攻隊員隱蔽地將球傳給同伴進攻。
1.2.3 運球突破時體前變向不換手運球突破以右手運球為例:將球從身體的右側撥到體前中間位置,當防守隊員重心向右側移動時,突然將球撥回右側,左腳向右側跨出,借以擺脫防守,繼續運球。
體前變向換手運球、背后變向運球、轉身運球等技術與體前變向不換手運球突破技術相似,在變向前都要以假動作誘使防守隊員偏離突破的方向。
2進攻隊員假動作運用的前提條件
2.1 運動員要深刻理解假動作的內涵籃球比賽攻守對抗激烈,不僅僅是技戰術、身體心理的較量,更是與對手“斗智斗勇”的過程,假動作在攻守對抗中產生,是技戰術完成的準備階段。假動作講究聲東擊西、避實擊虛、出奇制勝,其中包涵了兵法的戰術思想,只有將這一理論的精髓很好的運用于假動作中,才能克敵制勝,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重視籃球基本技戰術理論、技戰術運用的規律、攻守對抗特點、籃球規則、孫子兵法等知識的學習,為更好地完成假動作奠定了理論基礎。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過程中積累寶貴的經驗,進一步掌握假動作運用的時機、特點和要求,才能達到運用自如。
2.2 運動員要有良好的基本功要使防守對方失去身體平衡,而自己卻能隨時控制和轉移身體重心的能力,從而在瞬間完成使對方猝不及防的真動作。既要具有技術動作的熟練程度和良好的籃球意識的結合,又要有頭腦的靈活反應和較高水平的身體素質。
2.3 運動員要有良好的籃球意識所謂“籃球意識”是指籃球運動員從事籃球實踐活動中,經過大腦積極思維過程而產生的一種正確反映籃球運動規律性的特殊機能和能力。它是籃球運動員在長期籃球實踐活動的認識過程中提煉積累起來的一種正確心理和生理機能的反射性行動的總稱。運動員具備了良好的籃球意識,敏銳的觀察能力,才能對場上情況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并根據場上情況及時合理的選擇、運用不同類型的假動作,才能使假動作的成功率更高。
2.4 運動員的身體協調能力技術動作的協調性是指完成動作時,全身各部用力應協調一致,籃球技術動作有一定的順序、方向和用力部位,做任何動作,都必須使肢體協調一致。假動作一般是由兩個或三個動作組合,組合動作的連貫與協調是動作間銜接轉換能力的表現。例如:假投籃真突破,假投籃時要有下肢到上肢的協調配合,動作逼真才能吸引對手,當對手上當受騙時,利用下肢的蹬地轉體探肩,果斷突破,動作連貫、協調。前面一系列協調動作是前提,肢體各環節必須用力一致,一氣呵成。
3進攻隊員運用假動作時應注意的問題
3.1 進攻隊員是否控制好身體重心運動員在行動中身體重心是不是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直接關系到運動員行動速度和技術動作轉化速度,也就是說關系到假動作的成敗,因此,在訓練中要解決身體重心和平衡,注意防止因假動作過猛、過大而掌握不住重心,致使違例或影響轉化速度。假動作的幅度要恰到好處,過小不易吸引對方,過大影響下一個動作的轉化。做好假動作重要的在于形象逼真。
3.2 進攻隊員是否掌握了動作的速度和節奏真假動作變化要有節奏,準備用假動作調動對手時,要注意動作的逼真程度,不要急于轉化,要在防守者受騙上當開始做出反應時,再突然改變自己的技術動作,整個動作要節奏分明,時機恰當,也就是說該快就快,該慢就慢。運動員在技術轉化時,動作是否簡練,將直接關系到轉化速度。因此,在培養練技術時,必須要求技術動作規范,糾正不正確的和多余的技術動作。在需要轉化時,能用最短最快的距離、速度,則不用較長較慢的距離和速度。否則,雖然假動作誘騙了對手,但因轉化動作時有多余動作,延誤時機造成前功盡棄。
3.3 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兩手準備在訓練中要幫助運動員做到虛中有實,假中有真,就是說做假動作要真。這里有二層意思:一是假動要逼真,二是一旦被對方識破,假動作立即變成真動作,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假戲真做”。如實戰中以投籃為例,投籃動作就要逼真,恰到好處。如對手被誘惑上來封蓋,馬上變運球突破上籃(或突分、傳球);如被對手識破未采取防守動作,那就順勢完成投籃動作,這就是所謂的虛中能實、假中帶真兩手準備。
4結論
進攻假動作是進攻者為擺脫防守者采用的改變動作節奏、位置、方向,迷惑對手,達到進攻目的的隱蔽性技術動作。它是籃球比賽中完成技戰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進攻假動作的類型有無球隊員進攻假動作、持球隊員進攻假動作和搶進攻籃板球假動作。假動作不是單個動作,而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作組合,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它們之間的動作變換連貫、協調。進攻假動作是以籃球理論知識、扎實的基本技術、良好的籃球意識作基礎,通過長期的實踐活動的歷練,積累的寶貴經驗。此外,運動員身體的協調能力也是完成假動作必不可少的條件。運用假動作時應注意掌握動作的速度和節奏、控制好身體的重心,以及隨機應變真假動作的結合。
參考文獻:
[1]劉玉林.如何運用假動作[J].籃球.2002(6):11-14.
[2]全國體育學院的教材委員會編.運動訓練學[M].北京體育出版社,2001.
[3]丁健.籃球運動假動作探析[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00.卷(1):35-38.
[4]徐宏俠.籃球比賽中防守假動作的應用[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6).
[5]李愛民.假動作在籃球進攻技術中的運用特點及其防守對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4).
[6]李國強.假動作在傳球技術中的應用[J].中國體育周刊,2002.6(2).
一、籃球轉身換手運球動作技術要領
以右手運球為例,當防守隊員迎前緊逼防守時,進攻隊員降低重心,做向防守隊員左側突破的動作,誘使防守隊員重心向左側移動。與此同時,在球落地瞬間,右腳向防守隊員右后撤出一大步,身體重心后移,左手迅速控制球的左上部,同時,以右腳為中樞腳,左腳迅速用前腳掌內側蹬地轉身使身體正對移動方向;左手繼續運球加速前進或低手上籃。
二、“韻律法”的實踐與運用
(一)聽音樂節奏
播放節奏感強烈的熱門音樂,讓學生跟著音樂數節拍,當學生掌握了音樂的節奏后,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進行踏步或徒手運球動作。
(二)講解示范
首先向學生講清轉身換手運球在籃球運動中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轉身換手運球教學中來;其次,向學生講清轉身換手運球技術方法,先重點分析講解上肢轉身時的手型,控球部位,前臂位置和肘關節內收的技術要點。再講解下肢低重心,蹬轉快,協調連貫的動作要領,強化學生對技術動作記憶痕跡。最后教師結合音樂進行直觀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明確技術結構。
(三)徒手動作
1.半轉身動作
首先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進行右手徒手運球動作,然后先進行四拍的原地踏步走,第一拍左腳、第二拍右腳、第三拍左腳、第四拍右腳,第五拍時左腳前踏一步,同時左腳成為軸心腳,第六拍右腳往左方向做后半轉身,同時手部徒手運球動作也必須模擬將球同樣隨著半轉運球,第七拍再轉回恢復原位,第八拍空拍準備換左邊。然后緊接著進行左手徒手運球動作,先進行四拍的原地踏步走,第一拍右腳、第二拍左腳、第三拍右腳、第四拍左腳,第五拍時右腳前踏一步,同時右腳成為軸心腳,第六拍左腳往右方向做后半轉身,同時手部徒手運球動作也必須模擬將球同樣隨著半轉運球,第七拍再轉回恢復原位,第八拍空拍準備換右邊。左右兩邊交替練習半轉身步伐,可以先進行兩個八拍,然后進行八個八拍的練習。待熟練后可以加快節奏向前慢跑做同樣半轉身步伐練習,但注意要左右交替練習。
2.全轉身動作
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進行右手徒手運球動作,然后進行原地踏步走,第一拍左腳、第二拍右腳、第三拍左腳、第四拍右腳,第五拍時左腳前踏一步,同時左腳成為軸心腳,第六拍右腳往左方向做后半轉身同時,換左手接替右手徒手運球動作將球跟著半轉帶到左側邊,第七拍時換以右腳為軸心腳左腳往由左斜前45度前跨,同時左手模擬再往下運球一下轉回恢復正向位,第八拍時右腳前跨行成走路連續動作(繼續原地踏步),左手繼續徒手運球一個八拍動作。然后進行左手徒手運球動作,然后進行原地踏步走,第一拍右腳、第二拍左腳、第三拍右腳、第四拍左腳,第五拍時右腳前踏一步,同時右腳成為軸心腳,第六拍左腳往右方向做后半轉身同時,換右手接替左手徒手運球動作將球跟著半轉帶到右側邊,第七拍時換以左腳為軸心腳右腳往由右斜前45度前跨,同時右手模擬再往下運球一下轉回恢復正向位,第八拍時左腳前跨行成走路連續動作(繼續原地踏步),右手繼續徒手運球一個八拍動作。左右兩邊交替練習全轉身步伐,可以先進行四個八拍,或者左右兩邊的分解練習,然后進行八個八拍的練習。待熟練后可以加快節奏向前慢跑做同樣全轉身步伐練習,但注意要左右交替練習。
(四)運球動作
1.聽音樂運球進行半轉身步伐動作練習(方法同徒手動作)。
2.聽音樂運球進行全轉身步伐動作練習(方法同徒手動作)。
三、效果分析
通過實踐證明,運用“韻律法”進行籃球轉身換手運球動作的教學或訓練,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容易,而且效率也非常高。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在該動作的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如:轉身旋轉時方向容易混淆,導致方向出現錯誤;轉身時軸心腳與旋轉腳分不清;運球時球的位置及手的動作。這種教學方法將籃球運球動作以舞蹈和節奏的方式呈現,以舞蹈方式先讓學生熟悉身體肢體各部位之相對位置,身體運動的軌跡之后,再搭配節奏讓學生可以去數節拍調整步伐,準備去執行換手轉身運球動作,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運用“韻律法”的注意事項
在運用“韻律法”進行籃球轉身換手運球動作練習時,一定不能讓學生先入為主產生該動作學起來很困難的想法,要利用循序漸近的方式,由易到難,由徒手到運球來進行操作,讓學生逐漸提高適應能力以達到動作的完成,才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突破技術 掌握時機 教法
籃球運動的發展和個人防守能力的提高,對持球突破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種比賽中,經常出現持球失敗而失去球的各種不協調場面,因此,必須重視持球突破在進攻中的作用,加強青少年持球突破的教學與訓練的研究,將有助于籃球技術的發展。
1.籃球突破的分類
1.1 交叉步突破
以右腳做中樞腳為例,兩腳左右來列,兩膝微屈,身體重心降低,持球與胸腹之間。突破時,左腳前腳內側迅速蹬地,身體稍右轉,左肩向前下壓,重心向右移動,左腳向右側前方跨出,將球引于右側,接著運球,中樞腳蹬地向前跨出迅速超越防守。
1.2 順步突破
準備姿勢和突破前的動作要求與交叉步相同,突破時,右腳向右前方跨出一步,向右轉體探肩,重心前移,右手運球,左腳前腳掌迅速蹬地,向右前方跨出,突破防守。
1.3 后轉身突破
以左腳做中樞腳為例,背向球籃站立,兩腳平行開立,兩腿彎曲,重心降低,兩手持球于腹前。突破時以左腳為軸轉身,右腳向右側后方跨步,上體右轉,腳尖指向側后方,右手向右腳前方放球,左腳前腳掌內側迅速蹬地,向球籃方向跨出,運球突破防守。
1.4 前轉身突破
以左腳做中樞腳為例。突破前的準備動作于后轉身準備動作相同。突破時重心移至左腳上,右腳前腳掌內側蹬地,左腳為軸,右腳隨著前轉身而向球籃方向跨出,左肩向球籃方向壓,右手運球后左腳蹬地,向前跨出,突破對手。
2.籃球突破的應用
2.1 籃球突破的時機
2.1.1 在無球的情況下進行有目的的移動創造時機,作為要持球突破的隊員,在沒有接到球之前,盡量使防守隊員隨自己移動。通過自己的跑動的快速變化,以及變向和轉身等動作,帶動防守隊員做被動的移動。另外也可以通過同伴掩護等幫助,為接球后的突破創造良好的時機。
2.1.2 接傳球后的第一時間為最佳突破時機,進攻隊員在未接球之前先對場上情況做一觀察,判斷出進攻方法和路線,接球后不要急于運球,因為這一時間是突破的最佳時機。即當進攻隊員接到球的一瞬間,可任意選擇運球、傳球或投籃,處于主動優勢,而根據防守隊員對持球隊員的下一動作難以作出判斷,完全處于被動狀態。此時持球隊員應該立刻根據來防守對手的跑位或站位,迅速利用原地各種假動作迷惑對方,迫使對手在移動中被動的隨自己的動作而做出相應反應,造成對手出現防守漏洞,持球隊員可及時運球突破對手。
2.1.3 利用步法超越防守隊員,這里所說的超越,是指持球隊員在運球過程中,當防守隊員出現瞬間的防守失誤時,應迅速加大步法的跨步及時搶跨到有利位置,從而突破對手。
2.2 巧用突破
2.2.1 利用突破縮小對方防守范圍,給本隊中遠距離投籃創造機會
在比賽中,當對方采用聯防,且對方身高上又有優勢,而本方隊員籃下得分困難,中遠距離投籃又沒有機會時,進攻隊員應該有意識的、果斷的突破上籃或突破分球,有目的地將對手擠向藍下,迫使對手縮小防守區域,并及時將球傳給跟進或繞到無人防守處的接應隊員。
2.2.2 有針對性的突破,迫使對方核心隊員犯規
當一方隊員處于防守時,進攻隊員應該有針對性地、有目的地朝對方核心隊員防守路線上持球突破,“逗”其在防守時犯規,特別是當對方核心隊員三次或四次犯規后就更應該主動地朝其防守路線持球突破,迫使對方核心隊員犯規,達到對方核心隊員五次犯規被罰下的目的。如果對方核心隊員在三次或四次犯規后,采取"謹慎"防守,那么進攻隊員盡管大膽進攻,讓其形同虛設,乘機得分。
2.2.3 當對方全隊單節犯規滿四次后,利用持球突破,造成犯規,贏得罰球權。在每節比賽中,特別是罰球命中率高的球員,應該造成對方犯規而獲得罰球得分。更重要的是從心里上、情緒上可以打亂對方的防守體系,使其縮手縮腳,不敢全力防守。
2.2.4 利用突破迫使對方改變戰術,在比賽中,對方根據需要往往有時采用半場人盯人或全場盯人的防守戰術,特別是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緊逼盯人戰術就是常見的了。當對方緊逼盯人防守時,進攻隊員應盡量散開吸引對方防守隊員。持球隊員或突破好的隊員應該大膽突破分球或直接上籃得分,只有在輪番突破使對方沒有占到便宜的時候,對方才會改變防守戰術。此外,突破分球還有消耗對方體力的作用。關鍵時刻的突破造成對方犯規,還可以及時給本隊教練員提供暫停機會。
3.持球突破教學與建議
3.1 示范講解持球突破技術動作時,重點強調在競賽中的作用,動作結構、各技術環節間的必然聯系及規則對持球移動的限制。
3.2 持球突破教學順序是先教交叉步突破、順步突破、,再教前后轉身突破,以交叉步和順步為重點。在教學中使學生掌握兩腳都能做中樞腳并能及時地向左、向右兩個方向突破。
3.3 在基本掌握持球突破技術動作的基礎上,把持球突破與腳動作、傳接球、投籃等技術進行組合練習,提高技術間的銜接,為攻守對抗,靈活運用突破技術奠定基礎。
3.4 在積極防守情況下,提高攻守對抗能力,培養隊員勇敢、頑強的作風,逐步形成個人技術特點。
3.5 教學訓練中應該特別嚴格要求技術動作的規范,發現技術環節的錯誤動作應該及時糾正。
4.突破技術的具體教學
4.1無球基本技術教學
4.1.1 抓好腳步靈活性的練習,提高突破能力
各種基本腳步練習:急跑急停、順步、交叉步、前后轉身、變向跑、急停跳投練習。
4.1.2確定中樞腳練習
先徒手做跳步急停、跨步急停,后練習自拋自接做急停跨步、跨步急停(落地無中樞腳)練習。
4.2持球突破技術教學
4.2.1 在無防守情況下的腳步練習
原地持球做投籃或虛晃假動作,練習控制身體平衡和投籃與突破銜接的腳步動作。
4.2.2 在有防守情況下練習
當無防守情況下的腳步動作掌握一定程度后,做完整的持球突破動作。
4.2.3 原地突破練習
將隊員分成相同的兩組,相距一米面對面站立,兩人用一個球,持球隊員先確定左腳的中樞腳做投、傳、突等假動作接做交叉步或同側步突破的腳步練習,反復做3--5次將球給同伴,做相同練習。
4.2.4 接傳球突破練習
位于45度角處,學生成一路縱隊,排頭隊員將球傳給前面消極防守隊員后,迅速向前跨步接回傳球做突破練習,接球后可用三種急停方法中的任一種,然后做突破。
4.2.5 “一攻一守”持球突破練習
進攻隊員接防守隊員的傳球,防守隊員上前防守,然后進攻隊員做假動作吸引對手進行突破投籃,防守隊員搶籃板,攻守換位,以此進行練習。可變換多種角度進行練習。
4.2.6 半場三攻三守練習
練習時要積極防守,不能進行進攻掩護,主要運用突破和中投技術結合。
總之,重視持球突破在進攻中的作用,就會改變一支球隊進攻差的局面,加強持球突破練習,有助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力和膽量,增強勇敢頑強拼搏的作風。
關鍵詞: 籃球運動 假動作 運用
1.引言
籃球是一項集智慧、技術、身體素質和美與一身,并具有高度競爭性的運動項目。籃球運動的發展過程是一個速度與高度、技術與戰術不斷發展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身高的增長不僅沒有影響到速度、技巧和智慧的發展,而且在高智慧的前提下,把高速度與身體、技巧與身體結合得更加完善。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表明,速度和高度是籃球內在規律的體現,技巧是籃球運動的具體表現方式和方法,而智慧則是速度、高度、技巧付諸實踐的根本,運動員智慧的運用是當今籃球運動的顯著特點。
當今高超的籃球技術已經成為世界運動發展方向之一,而籃球假動作技術又是高超籃球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場高水平的籃球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運動員的假動作非常逼真、形象、多變,往往使對手防不勝防,事實證明國內外優秀籃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出色表演,無不伴隨著精彩的假動作技術,不僅給觀眾飽以藝術享受,而且推進了籃球技術的發展。在激烈對抗的籃球運動中,假動作是一項以巧取勝的基本技術,也是個人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正確認識并在實踐中運用假動作,顯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2.假動作的分類其特點
按攻防情況分為進攻假動作和防守假動作。
2.1進攻假動作的分類其特點
2.1.1變速、變向。
變速是指運動員根據攻防需要,有意識地調整、改變自己的行動速度,可分為:原地靜止起動加速和行進間突然加速;變向是指運動員行進間方向有意識地突然變換。變速多是在擺脫、接應或破壞對方全場緊逼時采用;變向則是在突破對方阻截防守時運用,目的是擺脫和甩掉對方。
2.1.2傳球假動作。
傳球假動作一般來說不用完整的或動作幅度比較大的動作去騙取防守者重心的轉移,應用手腕的翻轉和轉動動作吸引防守者返上來或移過去斷球以創造出更好的傳球、投籃或突破機會。例一:利用擺頭各面部表情的假動作:接球時已看好傳球方向和落點。傳球時用眼睛余光觀察接球人及其周圍情況,持球手不做傳球預示,而用向反方向擺頭和向反方向做傳球的面部表情,誘使防守人將注意力集中到擺頭和傳球表情的一側,利用突然動作傳球給同隊隊員。例二:利用擺球的假動作,持球人擬向左方傳球,但持球佯向右擺,并且眼看右側佯做向右傳球,誘使防守人朝這個方向移位或移重心,閃開對左側的封鎖,突然向左傳球。也可上下擺球,誘使防守人揚起手臂進行封鎖后,突然改變傳球方向。例如向上擺球,突然改為傳出擊地反彈球。傳球前運用假動作時必須逼真,真假動作要緊密結合,防守人判為假動作而不隨防守時,則將假變真;防守人阻攔真動作時,則要將真變假。只有機動靈活地運用假動作,才能達到巧妙傳球的目的。
1.1.3投籃假動作。
投籃假動作簡單的可以利用投籃的準備動作誘騙防守者,待防守者重心上提,突然改變動作傳球或突破,從而使進攻隊員從容完成動作達到投籃得分突破的目的。為了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投籃的成功率,必須強調投籃的突然性,同時根據不同的防守情況,注意運用時的節奏和變化。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1.1.4運球突破假動作。
運動員加速突破對方,待防守者快速移動準備封堵錯為時,迅速改變動作起跳投籃或分球。可分為:(1)變向運球突破:進攻隊員可有意暴露自己的向一側運球的意圖作為假動作來隱藏自己向另一側運球的真實目的,做運球突破假動作時可根據防守者重心遠近,左右偏移來用。如①連續換手變向運球突破;②運球后轉身突破;③背后運球突破。(2)虛晃運球時,利用身體假動作給防守人造成位置上的錯亂而乘機突破對手。(3)急起急停假動作:利用運球速度的突快突慢來迷惑對方從而搶占時間突過防守者。
1.1.5投、突、傳、運等各項技術的相互連接。
籃球進攻技術是單個進攻動作、搭配成多元組合動作,合理變化運用的統稱。投、突、傳、運是籃球進攻基本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進攻意圖需要,不斷使投、突、傳、運等技術動作相互組合,靈活運用,真假虛實莫測,成為突破防守的重要手段。這一類假動作一般是在持球過程中使用。
1.1.6搶進攻籃板球時的假動作。
外線進攻應隊員沖搶而被防守隊員阻截,可運用上體虛晃的假動作和快速變向跑擺脫防守的阻截,沖向籃下搶籃板或補籃。如果進攻隊員在籃下附近被防守隊員阻截時,就可用上體虛晃假動作,如繞前的步法,搶占有利位置搶球或補籃。
1.1.7球的假動作。
往一個方向用球作短而快的動作,隨后就朝反方向傳球、轉身、投籃或運球。在假動作未返回時就直接做真動作,就是一個動作方向的突然改變。
1.1.8腳的假動作。
腳的假動作是在所有徒手或持球改變動作方向和速度前做的。由于跨步時重心移到前腳上,因此假步應相當小,以便能把重心很快移到后腳上,向另一個方向跨步。
1.1.9頭和肩的假動作。
中鋒經常采用頭部和肩部向一個方向作快速假動作,隨后向反方向投籃,其效果是取決于動作短促而不失去平衡。在改變切入籃下的方向前,從背向切入籃下前做其它動作前也可以采用這種假動作
1.1.10手臂的假動作。
隊員在傳球之前、投籃之前等都可以用手臂的假動作將對手從有利的位置上誘開,然后投籃,傳球或接球準備進攻。手臂假動作的質量在于假動作的幅度、方向及全身的協調一致。
1.1.11眼睛的假動作。
優秀的防守隊員都注視著對手的眼睛。有經驗的隊員常用眼睛的假動作對付對手,不管接球和傳球,都用周圍視覺掩蓋傳球的真正方向和動作。
1.1.12戰術配合時假動作運用。
以多打少配合時用手臂做投籃假動作后變為上籃或佯做各種投籃變傳球等都極易成功,快攻尤其如此。在陣地進攻中,后衛向邊線做一傳球假動作,給前鋒創造反跑空切上籃的機會,就是兩人默契配合一例。手臂做假動作的動作質量,不在于動作幅度的大小,而取決于動作是否逼真。例一:在二打一進攻配合時,持球隊員要利用投籃或快速運球誘惑對方,根據對方防守移動中的漏洞,乘機傳球給空切的同伴投籃或利用防守的空當自己投籃,并積極沖搶籃板球。例二:傳切配合,當對方防守較緊時,要用假動作擺脫防守,突破快速切入籃下,傳球隊員要先做瞄籃、突破或其他進攻假動作,牽制對手,當切入者擺脫對手并能接到球時,要及時地傳球給他。
1.2防守假動作的分類及特點
1.2.1防無球隊員時的假動作。
在籃球比賽中,隊員絕大部分時間處于無球狀態,這樣防守時間大部分是在防無球隊員。防無球隊員時運用假動作的目的是判斷和不讓或少讓對手接球,或使其接球點離籃遠。如防處于強側的前鋒隊員時,防守的主要任務是不讓或少讓其接球。這時防守隊員可采用面向對手側面球的斜前站立姿勢。近球側的腳在前,同側手臂前伸,封鎖對方傳球的路線,兩眼平視做到人球兼顧,后腳不動,前腳不斷地做前跨、縮回,如擊劍步法,重心仍控制在兩腳之間,隨時保持身體平衡,并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反跑上。這樣,一方面持球者想傳球又怕斷球而猶豫不斷,以致延誤戰機,另一方面進攻者想反跑時,正是防守者所希望的。只要進攻者反跑,防守者便可能斷球。因為防守者做擊劍步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進攻者反跑,而且防守者已把注意力集中在反跑上去了,因而一旦對方反跑,防守者便可能達到斷球的目的。所以進攻者要想接球就必須移動擺脫拉到離籃較遠的地方接球,這樣對防守的壓力便減少了,同樣能達到防守的目的。
1.2.2防守有球隊員時的假動作。
1.2.2.1防投籃時的假動作。投籃隊員利用時間差、空間差進行投籃,這是目前較流行的,如投籃時,一般投籃隊員都會做一個投籃的假動作,待防守隊員上當而起跳封蓋并下落時,再從容投籃,這是利用時間差進行投籃,因此防投籃時可抓住這一規律運用動作進行防守、即當投籃者做投籃假動作時,防守者相應地做挺起上體。兩臂上擺,面部、頭做相應地起跳表情,同時,防守者兩膝彎曲,重心保持在兩腿之間隨時準備移動,一旦投籃者跳起時,防守者便可以從容地跳起封蓋。若是投籃者不投籃而改變為其它動作,防守者同樣能憑著良好的防守位置而進行防守,進攻者沒有達到假動作的目的,卻為防守者反制約,因而有利于防守者進行防守。
1.2.2.2防突破時的假動作。突破有運球突破和持球突破兩種。防守持球突破時,進攻隊員的動作一般是右晃左突、左晃右突、瞄準變突破等。因此,防守隊員運用假動作時要根據防守原則,占據合理的防守位置,了解對方的習慣動作,準確判斷進攻者的假動作與真動作,從而采取相應的防守假動作,如當進攻隊員做瞄準籃假動作而實際上是突破時,防守隊員除了根據防守原則,堵中放邊,防底線等外,相應地做跳起封蓋假動作,即上體、頭向上虛晃,同時兩臂屈肘上擺作起跳的假動作,而實際上兩腿彎曲,重心保持在兩腿之間,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突破的路線上。這樣一旦對手持球突破,防守隊員便可輕而易舉地一步堵住其突破路線,把持球突破者的進攻威脅降到最低限度。
1.2.2.3防傳球時有幾種情況:一是持球者未運球之前。二是運球停止后。若是持球者不能運球,則防守者可上去緊逼持球者,迫使其背向進攻方向,并揮舞雙臂進行干擾,同時還應集中注意力觀察持球者的面部表情,手臂動用,把自己搶斷球的目的隱藏于防守之中,一旦對手傳球,防守者便在判斷準確的基礎上進行搶斷。
1.2.3促使進攻隊員犯規或違側的假動作運用。
例一:對方背向防守者的情況下,搶得防守的籃板球以后,我方防守者對對方采用偏于一側的防守,而對方做向后轉身運球時。防守者改變步法,全力以赴地奔向自己對手另一側,很多情況下,進攻者會撞在防守者的身上,導致帶球撞人、走步或其他違例情況。例二:防對方前鋒從底線突破,當對手已經突過了他,使防守者處于困境。因此,守方就要盡量迫使對方靠近底線,越靠近底線越好。防守者用快速滑步使自己的身體與突破者的身體平行。這樣,突破者要想投籃就得從籃,板后面向場內跳起投籃,防守者不要跳起去封堵投籃,只要處于原來的防守位置上就可以造成投籃者撞人犯規。要想成功地造成撞人犯規而又不形成防守者犯規,防守隊員必須懂得保持雙腳著地,腳跟站穩,要使對方撞到自己的身上,而且在發生身體接觸的一剎那要向后做跟跑的假動作。
籃球防守的假動作應當說是比較多的。其它如防突破變防投籃、防突破變防傳球、防投籃變防傳球、防下壓變防上提、防外拉變防內切等不一而足,以及防守者的眼神、面部表情、身體姿態、手勢、呼叫訊號,等等,都可以作為虛虛實實、迷惑對方的手段。教練員需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并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研究,在平時的訓練中反復操練,才能在激烈的比賽中教練運用和加以改進。
2.籃球假動作的使用
2.1進攻假動作是隊員以某種先于防守者做出的假動作開始,隨之造成對方錯誤判斷而引起反應動作,而后進攻者完成真動作,實現其進攻目的。運用進攻假動作的過程和順序一般為:進攻者做誘惑性假動作防守者受騙上當進攻者完成真動作。
2.2防守假動作是隊員識破進攻的假動作意圖,被動但及時作出正確反應,反過來以防守假動作迷惑對方,變被動為主動。此外,防守者也可以先于進攻者做出假動作。這充分體現了防守攻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運用防守假動作的過程和順序一般為:進攻者先于防守者做出誘惑性假動作防守者識破假動作做出反引誘的假動作進攻者受騙上當的動作防守者的真動作。
2.3運用假動作時,身體各部位及面部表情要協調配合。假動作的幅度不能太小,時間不能太短。否則,會使對手來不及反應。假動作轉人第二動作要快,以免貽誤戰機。但是,假動作的幅度也不能太大、過猛。否則,自己會失去重心,影響第二個動作的完成。假動作要和單個技術、組合技術協調配合,靈活運用,做到虛實并舉,恰到好處。
2.4此外,運動員運用假動作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當進攻者頻頻投中時,防守者心理上必然產生有投必防的定勢,并且對投籃動作特別敏感,聰明的投手則會適時地改變攻擊方式,使對方防不勝防。此外,還應注意到,比賽中的戰術變換、場上氣氛、本人技術發揮等情況都會引起對方的心理變化,都可以加以利用。一個優秀球員在對抗中要善于觀察對手的情況,利用對手的心理定勢,分析其注意的指向和集中程度,做到避其鋒芒,攻其不備。
2.5比賽的激烈程度,隊員的身體狀況,場外觀眾,以及地理環境、氣候等,都會對運動員產生一定心理影響。要努力增強自身的應變能力,避免影響假動作的效果。
2.6假動作和應變能力雖然都是在遇到阻力之后,及時果斷地轉換技術動作,但從心理角度看,二者是不相同的。運用假動作技術,運動員不僅對眼前的情況進行了迅速的分析,而且對即將發生的情況有了預見并迅速制訂了行動措施,因此具有主動性和預見性;而應變能力是在遇到阻力后進行的快速應答,是較被動的、不可預見的。顯然籃球假動作是在應變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3.運用假動作要注意的問題
3.1在激烈的對抗中,假動作既要反映一定的力量和速度,又必須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身體平衡,就談不上假動作,只會造成大量的犯規。良好的假動作是建立在保持身體平衡能力的基礎之上的。具有良好的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就會在比賽中大有作為。我們做假動作的目的是使對手失去身體平衡,從而利于自己的行動。因此,做假動作時身體重心不要過于偏離軀干的垂直面,同時假動作不要做完,就立即銜接真動作。
3.2假動作要神態逼真,動作、表情、視線只有逼真才能做到真假莫側、誘惑防守。就像你所做的假動作要和真的一樣,才能起作用,才能使對方信以為真,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真真假假、真假結合,使對手捉摸不透你的意圖。假動作一旦欺騙了對方,就必須有相當的速度超越對方,不要做多余的假動作,否則會貽誤戰機,使自己陷于被動。
3.3真假動作變化要有節奏,準備用假動作誘惑對手時,要在防守隊員作出反應后再突然地轉化動作,做到動作節奏鮮明,時機恰當。在轉化動作時,力求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改變技術動作,不應有任何多余動作。這就要求運動員要熟練掌握基本技術,具備很強的觀察、判斷能力和良好的籃球意識。
3.4要掌握比賽規律和對手心態,例如在比分接近的情況下做投籃假動作容易見效。與本隊同伴要建立一定的相互默契,則能在戰術配合中運用假動作的效果會更佳。
4.小結及建議
4.1攻、防假動作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率先主動做出的,另一類是針對對手假動作的假動作。
4.2假動作的構成因素為:臉的朝向、視線(眼神)、手、腳和上體的動作、身體在球場上的移動、球的移動。假動作的逼真效果取決于假動作的幅度、速度、面部表情、使用時機及與真動作的相似性。
4.3假動作在某種意義上可被認為是真動作的準備部分。因此兩者之間銜接必須緊密、精確。
4.4通過大量假動作的使用,我們可以擴大自己的傳球和投籃范圍,可以牽制對手幫助同伴創造好的攻擊機會,因此我們應大膽、主動地運用假動作提高自己的技戰術水平。
4.5籃球假動作技術一般都是針對控制球隊員或控球方的隊員,所以練好和掌握好籃球假動作技術,提高個人的技戰術意識,無疑是錦上添花,能增強個人的競爭活力。
4.6假動作技術是籃球個人技戰術中的基礎和精華,是提高技、戰術配合質量的重要手段。
4.7在教學與訓練中應對籃球假動作給以高度重視,在相應的教材中應作為一個教學的內容出現。
參考文獻:
[1]劉振華.籃球意識概述.體育科研,1999,(3).
[2]李國偉.籃球假動作運用綜合分析.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2,(10).
[3]李愛民.籃球專修課重視假動作技術的運用.吉林體育學院報,1997,(3).
[4]郭希,徐桑,試論競技體育中的“假動作”.宜春學院學報,2003,(6).
[5]張湛寧.籃球假動作技術初探.湛江師范學院(自然科學版),1997,(2).
[6]蔣鋼強,黃海.現代籃球運動攻防戰術及訓練發展特點初探.體育科學,2001,(4).
[7]曾二鳴.對籃球比賽中進攻假動作的研究.河北體育學院,2003,(2).
[8]李訓錦.淺談籃球防守中假動作的運用.南京體育學報,2001,(2).
關鍵詞:初中籃球;課堂;有效性
當下,初中體育教學,籃球運動是學生比較喜愛的項目之一,是一項集對抗、合作于一身的綜合性體育運動項目,而且其趣味性和激烈性更讓學生“樂此不疲”。但是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籃球教學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家長、老師將其視為“副科”,教學不重視;大部分學生將其作為娛樂活動,但是家長卻認為是耽誤學業,予以反對;學生的技術方面沒有增強,只是將籃球運動作為一種玩耍。在教學課堂方面,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互動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學校對籃球老師的教學指導缺乏,沒有給他們學習和上升的動力。因此,為了提高初中籃球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意技巧教學,增加籃球實踐機會
籃球作為一項技術性比較強的運動,在教學中要重視技術性的教學。掌握技巧不僅僅是為了提高籃球技能,更是為了保證在籃球中的運動安全。如果不掌握技巧,盲目練習,容易出現意外,傷害身體。掌握技巧,是為了更好地練習籃球,更是為了更好地教學。在初中籃球運動中,不少教師認為重要的是奠定籃球基礎,讓學生認識籃球,喜愛籃球即可。雖然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的,但是教學意義不僅如此。讓學生通過有序的訓練,可以掌握更多的籃球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籃球水平,成為他們進行籃球運動的最大動力。
當然,技巧的練習離不開實踐,如果只是掌握理論,那么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籃球技巧和實踐結合起來。在不斷的籃球實踐中指導學生的理論技巧,從而提高W生的籃球運動水平。例如,在教學高低運球、胯下運球以及體前變向球以及轉向球時,要讓學生真切去感受每種運球方式的不同,增加球感,在運球方面增加球與手的接觸感,能更好地掌握球和手之間的位置和方向,更好地控制球。在教學中,讓學生多加實踐練習,并以理論指導的方式多做糾正。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才能使籃球技巧有所突破,使籃球教學的質量提高。
二、注意增加娛樂性,采用游戲化教學的方式
游戲教學方式非常適合活躍課堂氛圍,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因為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在籃球教學中,如果教師的授課方式只有單一的技術講解,或者是單方面的示范、講解,很容易讓學生感覺到無聊,容易走神,更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課堂的教學經驗也能總結出,學生在老師講解時很容易感覺到疲憊,也不利于籃球教學的繼續進行。在教學中引入游戲,增加籃球教學的娛樂性,從而活躍課堂氛圍。不僅如此,將零散的籃球知識點或是運動技巧用游戲的方式串聯起來,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邏輯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體前變向運球”時,如果只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生容易在重復性的動作中覺得身心疲憊,教學效果和練習效果不好。加入游戲元素,在運球前進的過程中設置五個左右的障礙,需要從左右方向繞過障礙前進,并且在運球結束時的中點擺個pose,老師可以用手機記錄下來,能有效增加運球前進的趣味性。誰最后留下的笑臉照片最多,或者是誰率先完成10張照片,誰就是優勝者。可以是單人運球,也可以是團隊傳遞,能夠增加學生的團隊精神,對籃球技能的提高更有幫助。
三、注意個性化教材,實施因材施教
籃球運動是一項與學生身心素質有關的運動,因此,其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身體素質息息相關。為了能夠讓全體學生都有一個比較大的提高,應當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按照學生的不同體質和心理素質等,開展不一樣的籃球技術教學。例如,有的學生籃球運球技術掌握比較好,或者是自身協調性較好,可以重點鍛煉他們的進攻;如果學生的個子比較高,或者是本身為耐力型、且能夠實現有效防守,可以讓其作為防守隊員。特別是對女生籃球興趣的培養,因為其本身對籃球的興趣比較小,所以可以從籃球的運動史開始培養,或是介紹一些NBA的籃球明星等。對于身體比較弱小的學生,可以降低教學要求,從學習興趣到基本的動作等進行訓練,逐漸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更加適合或是喜愛籃球這項運動。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學習益處,不僅僅是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更是一項精神、情感和態度于一體的學科,能夠讓學生從中放松身心,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又能體會到競爭的激情,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參考文獻:
【關鍵詞】籃球;訓練內容;基本功;訓練方法
籃球技術水平的鞏固提高依賴于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基本功的情況的好壞,而在基本功的練習中,如果有較強的趣味性則更能吸引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近年來,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教學也推陳出新,從片面追求投籃命中率、力量訓練,忽視基本功教學的誤區中走出來,重視基本功的教學,為提高籃球技術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
一、籃球基本功概述
基本功的“基本”《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主要的、根本的、大體上的意思。“功”是指技術和修養、方法、功夫、造詣之意。基本功是從我國傳統的訓練方法“練功”引申而來,并長期流傳于武術、雜技、戲曲、書法等行業的基礎訓練中。著名畫家李可染先生說:“基本功是從十分繁復的藝術修煉的全過程中,抽出其中有關正確反映客觀事實的、最基本的、最困難的、最帶關鍵性的規律部分,給予重點集中的訓練。這是藝術創造前基本能力的大儲備,也是嚴肅的攻堅戰。”籃球基本功國內外的籃球專家、學者對此有不同提法。美國教練認為:“籃球基本技術就是籃球基本功。”我國籃球專家多數認為:“籃球基本功是指隊員在掌握與運用各種技術時,其帶有共性的環節,諸如手、腳、腰、胯、視野等方面是否能做到熟練自如、得心應手的程度。”
1.手的基本功
指手對球的感應能力,控制球與支配球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傳接球、投籃、運球時手指手腕的抖(腕)、翻(腕)、粘(球)的技巧熟練程度和爆發力量。
2.腳的基本功
指移動身體重心、變化速度和方向時腳步的控制能力。表現在攻守移動時腳的蹬(地)、轉(身)、變(變速、變向)技巧的熟練程度和爆發力量。
3.腰的基本功
是指控制身體平衡和影響身體重心轉移的能力。表現在移動或騰空時控制身體平衡和伸展幅度的技巧熟練程度。
4.視野的基本功
是指運用眼角余光擴大視野的能力。表現在視野廣闊,判斷及時和了解全場情況的技巧熟練程度。
二、籃球基本功培養的意義
當前,在我們籃球比賽中,許多學校出來的運動隊,連最基本的運球、拍球、甚至于持球姿勢都很不規范,更不用說投籃,傳球了,還要進行比賽,最后比賽成績可想而知,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深入了解之后,這些學校的訓練情況相當糟,訓練時,教師隨便給幾個球讓學生進行投籃,投得進就好,不講究技術動作。連最基本的傳運投沒有學好,就在開始進行對抗練習(半場五對五和全場五對五),結果造成了學生籃球基礎差,動作不規范等不良后果,這樣只求結果的教法有害于表少年成長。從籃球運動的發展來看,也只有練好,學好了基本功,才能有意想不到的創造力,準確的命中率,非凡的控、傳球能力,以及出眾的彈跳能力。
從調查結果以及舊教法比較分析,考慮到籃球教學的可變性和系統性的特點,對中學生訓練設計了新的教法,力求突出其實用價值。
第一,基本功教學貫穿于籃球教學的始終,大大發展了學生的身體全面素質,尤其是靈敏協調性,身體柔韌性,彈跳能力等身體素質逐漸提高。
第二,增加腳步移動動作的教學內容。如低重心滑步、起動、急停、變方向跑等練習,隊員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品質,持之以恒,刻苦練習腳步動作,才能對籃球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
第三,增加手感動作技術的教學內容,如抖腕動作,手指的撥球,小臂的旋轉動作,發展相關手指、腕的力量、靈敏、柔韌等素質的練習內容,增強籃球的手上基本功。
第四,增加個人控球能力的教學重點內容,減少以投籃教學為主的教學比重。
第五,增加傳球技術的二人練習比重,通過各種傳接球技術動作的練習,逐漸形成了基本戰術的雛形,如傳切配合,突分配合等。
第六,增加發展彈跳力的教學內容,彈跳力也是基本功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現代籃球運動中尤為突出,因為出色的彈跳是完成各種攻防動作的保障。
第七,在控球能力的教學中,大大增加二人的對抗練習,通過練提高了動作的實用性,創造性,趣味性,讓學生體能對抗的同時,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想象力,以完成各種攻防技術。
第八,適當增加耐力素質的培養。要為每位運動員設計一定量的運動量,多利用一下球場來進行折返跑或滑步練習。有持久的耐力的保障,才能在比賽中的每一刻都能高命中率,促使技術動作不變形。
三、中學生籃球基本功訓練的內容和方法
1.腳下基本功的練習方法
腳上基本功又分為“進攻中的腳上基本功”和“防守中的腳上基本功”兩種形式。腳上基本功的訓練方法:先原地基本站立姿勢開始腳不離地,左右前腳蹬地練習重心移動。單腳須向前、向側、向后出步,然后蹬回。結合移動中急起、急停、變向變速跑、直線、曲線、弧線、折線、各種轉身及側滑步、后退步、后撤步、接交叉步、跨越步、攻擊步、打球進行組合練習。原地前腳蹬地起動練習;原地快速踏步中起動練習;跑步急起急停練習;變向、變速、側身跑;平步防守姿勢,撤步防守,橫滑步移動防守等
2.手上基本功的練習方法
籃球運動員的手上基本功主要表現在控制球和支配球兩個方面。籃球運動員從一開始學習籃球技術動作起,就應在專業籃球教師或教練員的指導下,學習并掌握正確的籃球技術動作。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手上基本功,才能為今后做高難技術動作并向高水平運動方向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正確的手上基本功來源于正確的持球手法。當初學者掌握了正確的持球手法后,就可以在教師或教練員的正確指導下進一步學習運球、傳接球和投籃等完整技術動作,在學習并掌握了每個正確技術動作后,就要開始日復一日地反復磨練。
3.腰胯基本功的練習方法
作為一名籃球運動員,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腰部基本功,這樣才能在緊張激烈的籃球對抗比賽中發揮出良好的競技水平,才能做出令人賞心悅目的高難動作。經過十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練習:①從小練習。②力量練習。③柔韌性和靈活性練習。④收縮與伸展性練習。仰臥起坐;坐地兩腿伸直并攏,上體前傾,兩手前伸握住雙腳;站立姿勢,向后彎腰,雙手觸后腿或后腳跟;持球做各種跨步、突破等動作;站立姿勢,兩手側平舉做側彎腰。
4.視野基本功的練習方法
眼上基本功:運動員的眼睛不是天生就會在比賽中觀察、判斷問題或天生就會用眼睛“說話”的,只有在長期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提高和擴大自己的觀察力和視野范圍,才能使自己“眼上基本功”得到發展、鞏固和提高。
關鍵詞:矮個子;籃球隊員;比賽;特點
abstract: the modern game of basketball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struggle between high-altitude, the pursuit of players seem to have become the height of a basketball in the near future. however, a strong line-up with the team, if we can reasonable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yers short, give full play to the short game players in the role, is bound to increase its strength. through literature, large-scale game of the television picture an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usual basket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and so on, short of players in the game of basketball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is to draw attention to short players the attention to the basketball selection and training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short; basketball players; competition; characteristics
前言
籃球運動由于自身的特點決定了身高是獲取勝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因素,現代籃球比賽高空爭奪日趨激烈,為保證高空優勢,不管是世界強隊還是籃球弱旅,都特別重視培養和使用高個子隊員,追求身高似乎已成為籃球運動的一種發展趨勢。但是,筆者近年來通過觀看nba、cba和cuba的電視轉播和比賽錄像以及基層的一些籃球比賽,卻發現在很多籃球隊中都活躍著一批矮個子隊員。他們雖然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在籃球比賽中的作用絕不亞于高個子隊員,有的甚至是球隊中的核心人物、明星隊員,如nba中的76人隊的阿倫.艾弗遜、中國八一火箭隊的范斌等。高空優勢固然重要,但地面爭奪也絕不可忽視,因為籃球運動畢竟是在地面上展開的。為此,本文對一些矮個子籃球隊員在比賽中的特點和作用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研究。
1、運球技術高,突破能力強
運球是籃球比賽中個人進攻的重要技術,它不僅是個人擺脫,吸引,突破防守的進攻手段,也是發動,組織戰術配合的橋梁。運動是否數量是控制支配球的一個標志。矮個子隊員由于身體重心低,動作頻率快的特點,因而運動技術純熟,動作協調連貫、節奏感強,變化多。他們在運球時能做到高、低運球相結合,急停急起和變速變向相結合,背后、轉身和跨下相結合,這些運球動作的交替組合與變化,使運球具備了突然性、攻擊性和實效性。例如原美國布萊特職業男子籃球隊的身高1.83米的后衛凱文·波特,他便是這方面的典范,凱文·波特在每場球的比賽中幾乎都要結合使用六、七種運球技術。
矮個子隊員具有極強的突破能力。他們在運球時,全靠手的感覺控制球,完全解放了眼睛來觀看全場,因而在突破時對左、中、右攻守雙方情況都能觀察清楚,再加上良好的運球節奏和急停急起、變速變向等技術的合理運用,他們往往能連過數人直接上籃得分或突破后分球給同隊隊員。矮個子隊員在快速運球上籃時善用身體保護球,并利用減速或突然加速變向的技巧來擺脫緊迫自己的防守者,安然得分。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一些籃球隊中的矮個子進攻后衛。例如nba的費城76人對的阿倫.艾弗遜,他身高雖然只有1.83米,但他經常運球突到長人如林的籃下直接得分:艾弗遜的跨下運球突破在nba至今無人能防。
2、傳球技術妙,助攻能力強
傳球是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之間有目的地轉移球的方法,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系和組織進攻的紐帶,是實現戰術配合的具體手段。傳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戰術質量的高低和比賽的勝負,準確巧妙的傳球,能夠打亂對方的防御部署,創造更多、更好的投籃機會。很多籃球隊中打后衛的矮個子隊員都具有巧妙的傳球技術和很強的助攻能力。矮個子隊員傳球方式多樣,單、雙手結合,左右手開弓,頭上、肩上、胸前、背后、體側都可以傳球,有的甚至可以勾手、跨下、倒地傳球,傳球路線也是變幻莫測,由直線、弧線、還有折線。矮個子隊員雖然個子不高,但視野開闊,場上觀察能力強,傳球時大都不用眼睛直視目標,僅用眼角余光,有的和隊友配合熟練到一定程度,傳球時不必目視,僅憑感覺,這時傳出的球隱蔽性更強,變化莫測。還有的矮個子隊員經常突破到對方的腹地,在人群中利用跳起在空中停身,尋找具有最佳攻擊機會的同伴,進行巧妙的傳球助攻。還有很多矮個子隊員可以在快熟運動中或在對方多名隊員的包夾中極精確的把球傳出。例如凱文.伯特,在1979年美國布萊特職業男子籃球隊來華訪問時,與上海隊的一場比賽中妙傳達23次之多;nba球隊中的薩卡拉門國王隊的組織后衛杰森.威廉姆斯,身高1.85米,1999年首個賽季平均就有5.9次助攻;還有八一火箭隊的組織后衛范斌,身高雖然只有1.78米,但以善于助攻而著稱于國內籃壇。
3、投籃方式多,攻擊能力強
投籃使籃球比賽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是一切進攻技術、戰術的最終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點。許多籃球隊中的矮個子隊員雖然大都為后衛,但他們熟練掌握了多種投籃方式,得分能力很強,具有極強的攻擊能力。在比賽中,為對付大個子對手,能夠以小打大,他們常采用的投籃方式有:投三分、突投、投突、利用時間差投、貼近防守對手跳投、急停跳投、跨步跳投、后仰跳投、后撤步投、拋投等。例如76人隊的艾弗遜,他外圍最拿手的投籃方式便是后撤步投籃和急停跳投,還有他的在高速運動中的突破投球打板也是一絕,從未被防守者封蓋過。在上述幾種矮個子隊員常用的投籃方式當中,外圍三分投籃最佳有代表性,幾乎每個矮個子隊員都是三分高手。三分球的分值高出兩分球的百分之五十,各種級別的籃球隊都予以高度重視,它不僅是的分的常規手段,而且是落后時用于取勝的法寶,尤其對鼓舞同伴的士氣、增加對方防守難度減輕己方內線壓力具有良好的作用,有時還能達到一錘定音的效果,在國內外的很多籃球賽事上都因投中最后一個三分球而以一分勝出的例子。
現代籃球運動的防守控制面愈來愈大,個人防守能力日益提高,防守的主動性、破壞性給進攻帶來了不少困難,投籃時機的出現與消失的過程愈來愈短,這就使籃球隊員投籃速度越來越快。矮個子隊員投籃之前的銜接動作轉換速度快、投籃動作速率高,所以他們的投籃速度很快,達到了投其不備的效果,使防守隊員防不勝防。矮個子隊員多樣的投籃方式、快速的投籃動作及較高的準確性,使他們具有極強的攻擊能力。
4、攻、防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