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高血壓患者的心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血壓患者的心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血壓患者的心理

    第1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心理護理;健康指導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高血壓已成為臨床上常見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疾病,是許多嚴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和病理基礎,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傳統的單純藥物治療雖然能在短期內迅速降壓,但其綜合有效率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心理護理的作用逐漸受到重視。我科對收治的73例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分析其心理狀態,展開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護理和健康指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科于2009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73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男44例,女29例。年齡63~76歲。所有病例均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I期33例,Ⅱ期21例,Ⅲ期19例。

    2 患者的心理特點

    2.1恐懼、焦慮心理患者人院時多情緒低落、緊張,他們對自己的病情及預后普遍不了解,注意力集中在對自己身體的不適和疾病一知半解地自我分析。這些不良情緒,都可作為心理負性因素,引發恐俱、焦慮,使病人身體產生應激反應。

    2.2藥物依賴心理患者人院時對藥物依賴的心理較重。病人的這種對藥物的依賴心理有時可提高藥物療效,有時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療效。

    2.3情緒不穩定患者人院后,因環境因素易誘發壓抑心理,表現出憂郁性格,憂愁、悲觀、失望,繼而引發失眠、食欲降低等癥狀。

    3 心理護理

    3.1一般性心理治療:指導患者正確、科學認識疾病,詳細向患者介紹病情,并傾聽患者介紹病史,耐心回答問題,向患者提出健康向上的建議,從言行、感情上親近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心理顧慮。

    3.2個別心理指導:根據每例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的心理疏導,耐心聽取患者的傾訴,鼓勵和誘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以樂觀、豁達的胸懷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解除思想上的顧慮、增強抗病信心,使他們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3.3身心放松訓練法:向患者講解放松訓練的作用原理、特點和注意事項,并使他們了解高血壓與心理社會因素、認知因素、情緒反應及個性缺陷的密切關系,同時使患者保持心境寧靜,分散其注意力以使之淡化患者角色,給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緩解其身心壓力。

    4 健康指導

    4.1指導患者合理用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適合其服用的藥物。老年人降壓不宜使用強降壓藥物,以免血壓大幅度下降,導致重要臟器供血不足發生缺血癥狀,危及生命。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增量,減少用藥的種類,指導患者合理用藥,盡可能選用控釋、緩釋制劑或長效制劑,避免多次用藥的麻煩。使用價格適宜的藥物,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便于長期服藥。告知家屬藥物的毒副作用以及相應的解救處理方法。

    4.2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高血壓患者應以清淡、易消化、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為主,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煙、酒。因積極預防便秘。平日多吃粗糧和含粗纖維多的食物,適量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可進行劇烈活動,防止血壓突然升高而加重心臟負擔,但適當的活動鍛煉,如體操、太極拳、散步、慢跑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合理的鍛煉應根據患者的興趣、體力、病情具體情況量力而行,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不可過度疲勞。

    4.3指導家屬關心患者作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家屬,要充分認識高血壓病的特征,積極幫助就醫治療,體貼照顧病人,減輕患者精神上的壓力,減少影響病人情緒激動的因素,保證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使患者心情愉快。提醒患者定期查血壓,按時服藥,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促進患者的恢復。

    5 討論

    從效果可見,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對患者病情的改善有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心理反應可使患者血壓升高,心率減慢,嚴重者甚至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因此對患者開展心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

    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應充分調動患者及家屬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負擔。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提高整體素質。對患者應采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性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對患者改善和控制病情非常重要,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麗軍,沈敏.心理護理對老年高血壓病病人降壓效果觀察.老年醫學與保健,2005,11(3):179―180.

    [2]王瑩,王金萍.老年高血壓病的心理護理及體會[J].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2007,4(9):861.

    第2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個性化心理護理心理障礙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2-246-02

    老年人高血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疾病,高血壓病是多種腦血管病特別是腦卒中及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也是加劇心力衰竭[1]、腎損害的常見病因,全球大約54%的腦卒中,47%的缺血性心臟病都歸因于高血壓。高血壓患者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負擔,有醫學實踐表明,患者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態,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本文介紹我院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系統性心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84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55~76歲之間;對照組男25例,女性17例,年齡在54~72歲之間。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照常規口服降壓藥,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治療組患者進行系統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降壓效果,應用SCL-90量表對各因子分進行評定,主要包括軀體化、強迫、焦慮、抑郁、偏執,比較兩組患者心理障礙改善情況。具體心理干預措施如下:

    1.2.1 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 高血壓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終身性疾病,患者常感到不順心的事易急躁、發怒,而強烈的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往往是血壓增高的誘因,并且單純的降壓效果不理想。患者長時間患重病并發癥較多,對治療產生敵對情緒[2],認為遲早會死亡,自暴自棄,不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經濟條件差的患者認為自己需要終身服藥,成了家庭的累贅,背上了經濟的負擔,導致心情抑郁、寡言少語,血壓控制不理想。

    1.2.2 系統性心理干預 護士要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了解焦慮緊張產生的原因,對已經出現的癥狀進行解釋,針對發病原因耐心開導,安撫患者的情緒,指導患者必須改變暴躁脾氣,學會沉著冷靜,自我控制情緒,放松心情,從而緩解焦慮緊張情緒。對于抑郁的患者要鼓勵患者多參加社交活動,與別人聊天,避免孤單、寂寞、空虛進行適當的運動,科學的用藥,盡量選用最基本的降壓藥物,解決患者的實際困難,寬慰患者的心理,調整患者的抑郁狀態。對于悲觀厭世的患者要主動與此類患者進行交談,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病的治療方法[3],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向患者展開病情分析,制定治療方案,指導患者遇事多從換了愉快的方面考慮,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悲觀厭世的情緒。

    1.3 療效評定 根據衛生部《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中標準進行高血壓療效判定,顯效:SBP下降≥10mmHg,并降至90mmHg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SBP下降<10mmHg,并降至90mmHg或下降10~19mmHg;無效:SBP無下降甚至升高。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使用X2,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組患者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血壓控制好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分評定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分評定比較

    兩組高血壓患者的心理障礙改善程度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及死亡率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加,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是全球范圍內重大的衛生公共問題,高血壓發病機制與心理社會有密切關系,高血壓患者普遍存在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焦慮、抑郁、強迫等,通過心理護理能增進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利于患者對高血壓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糾正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部分患者雖然能認識到高血壓疾病的嚴重性,但是不能進行科學的治療,因此幫助患者正確認識高血壓病[4],掌握相關的防治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改善其治療依從性。此外考慮到患者不良情緒發生原因的個體差異,應從發病因素出發,給患者多方面的支持,采取家屬、患者、醫務人員共同參與的多方面護理模式,讓患者感受到多方面的關心與支持,強化護理干預效果。針對性地根據高血壓患者的心理障礙情況給予個性化的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控制血壓變化,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祁惠容,黃潔貞,李海英,等.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3):306.

    [2]龔仆.高血壓家庭自療康復百科[M].第1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224.

    第3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心理干預;臨床效果

    高血壓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很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每年因高血壓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計其數,如何有效的控制血壓是治療高血壓癥狀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1]。本文對心理干預在社區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并與接受常規治療護理的患者組進行了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1年9月~2012年11月來我社區門診治療高血壓的患者共96例,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齡為35~68歲,平均為(55.6±11.4)歲,患者平均血壓為(156.4±16.5)/(105.6±8.3) mmHg患者均經相關血壓測量診斷為高血壓疾病,同時此次研究還排除了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和心肝腎存在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8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血壓平均值等方面不具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降壓藥物治療,干預組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增加心理干預手段,具體方法:①爭取患者的治療配合,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就醫環境,多給予患者人文關懷,改善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增強患者對每次就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②向患者詳細講解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內容,講解控制血壓的重要作用,以及醫生為患者制定的高血壓治療方案等等,讓患者能夠重新樹立起戰勝疾病苦痛的信心;③加強對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糾正患者的不良習慣,增加適量運動鍛煉,堅持低鹽、低脂飲食;④爭取患者家屬的配合,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為患者建立相應的家庭支持系統,并要求家屬配合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監督,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3觀察項目 對患者接受治療護理前后的血壓進行測量,并對治療前后的血壓變化情況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3.0對兩組患者的血壓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血壓值以平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并對其進行t檢驗,其中P

    2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見表1,由表中可以看出在接受治療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均明顯下降,P

    3討論

    有研究已經證明心理因素與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存在一定關系,因而對患者心理因素進行治療護理,也能夠明顯改善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助于患者血壓控制。本文對心理干預在高血壓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接受治療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均明顯下降,而在組間比較上,干預組患者在護理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明顯低于常規組,這說明心理干預能夠明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在控制血壓方面的效果比常規降壓治療更為突出。在本次研究中,門診醫護人員通過一系列心理干預措施,改善了醫患關系,從而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到明顯提升,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因而心理干預的應用能夠明顯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心理干預還包括健康教育的部分,通過健康教育能夠讓患者認識到不良生活習慣對高血壓疾病的危害,自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同時有研究表明,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心理干預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在實施干預后患者的抑郁焦慮水平明顯降低[3],這說明心理干預對于維護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并沒有對這方面進行研究。

    綜上所述,在社區門診中應用心理干預手段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護理,能夠明顯改善和控制患者血壓水平,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英藝,姜喜,何文真,等.農村社區高血壓伴心理疾病患者個體化心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內科,2013,8(2):107-108,117.

    第4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 心理干預;高血壓;應激反應

    [中圖分類號] R47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4(c)-053-02

    高血壓患者術前雖經抗高血壓藥物治療,血壓控制尚可,但在麻醉手術期間仍然存在情緒緊張、本身血管彈減退等因素,因此,高血壓患者在麻醉誘導和蘇醒期間更易發生一過性高血壓反應[1]。筆者對20例高血壓患者圍術期進行綜合心理干預,觀察其在圍術期間循環指標及血漿皮質醇(cor)濃度的變化,并與對照組(20例)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5月~2009年3月高血壓患者40例,分為心理干預組(20例)和對照組(20例),年齡35~78歲。手術種類分別為胃癌根治術、全髖置換術、股骨內固定術等。手術時間1.5~3.5 h。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選擇全身麻醉,術前均長期服用抗高血壓藥至術日晨,術前30 min肌內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鈉0.1 g,全麻予咪唑安定0.03 mg/kg、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3~4 μg/kg、琥珀膽堿2 mg/kg,誘導60 s后行氣管插管,術中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和脈搏氧飽和度(SpCO2、SpO2)在正常范圍。

    1.3 心理干預措施

    ①首先服務態度要耐心、熱情,積極與患者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努力解答患者的疑惑和不解,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保持患者處于情緒穩定狀態。②麻醉及手術的相關知識宣教: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為其麻醉的醫師的基本情況,麻醉及手術的流程,麻醉及手術可能會帶來哪些并發癥及術后止痛情況的介紹等。③以科學、專業的知識,針對一些可能存在不良心理因素的患者進行重點心理干預,幫助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念,逐漸接受手術這一現實。④尋求患者的家庭及社會支持的心理干預:向患者的家屬及陪護人員介紹患者的病情、護理要點,講解相關的外科及麻醉知識,同時指導他們要在各方面關心、支持和幫助患者,給患者以溫暖并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1.4 監測指標

    患者入手術室后監測心電圖、心率(HR)、SpO2、橈動脈穿刺測壓連續監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等生命體征。分別于入院后第2天晨(T1)、手術前1天晨(T2)、切皮時(T3)、手術結束(T4)和術后第2天(T5)抽取外周靜脈血,用放免法測定血漿cor的濃度。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心理干預組循環指標變化

    在T1時間點,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SBP、DBP、HR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T2、T3、T4、T5時間點,心理干預組與對照組比較,SBP、DBP、HR變化明顯(P0.05)。而對照組與術前比較,SBP、DBP、HR均有較大的改變(P

    2.2 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血清cor濃度比較

    在T2、T3、T4、T5時間點,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表2 兩組血清皮質醇濃度比較(x±s,μg/dl)

    同一時間點,與對照組比較,aP

    3 討論

    應激反應是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后,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釋放兒茶酚胺和垂體應激激素,從而增加心排出量和血管的外周血管阻力,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2]。因此,筆者選擇循環指標的變化作為反映心理應激反應的指標。手術患者圍術期焦慮可增加手術過程的危險性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3],而高血壓患者如術前存在焦慮緊張,情緒容易激動,而情緒激動時血壓易升高[4]。筆者術前給予高血壓患者心理干預,充分做好安慰和解釋,有助于消除顧慮,防止激動,從而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情況,表現在血壓、心率更趨正常。從本研究循環指標的變化情況來看,心理干預組患者通過心理干預治療后,對疾病有了正確的認識,樹立了戰勝疾病的信心,減輕了對手術的恐慌,情緒相對平穩,圍術期循環指標的變化比較平穩,而在相同的時間點,對照組變化則較大。因此,筆者認為,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消除患者的恐慌緊張心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有利于高血壓患者維持循環功能的穩定,提高圍術期的安全性。

    血清皮質醇濃度在血液中含量高低的測定是反映機體應激反應強弱的一個較敏感的指標,體內一些傷害性因素的刺激均可引起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應激時血漿皮質醇的濃度升高快(僅需2~3 min)而顯著(可升高5~6倍)[5]。本研究中選擇測定血清皮質醇濃度作為本研究的檢測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在T2、T3、T4和T5時間點血清皮質醇濃度均明顯高于術前T1時間點,表明兩組患者對手術均產生了一定的心理應激,兩組患者的內分泌激素水平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心理干預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心理干預能有效疏導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情緒,降低圍術期血清皮質醇升高的幅度,相對減輕由于手術應激引起的內分泌激素水平變化,從而減輕患者圍術期的心理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可有效調節高血壓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水平,維持循環功能相對穩定,為高血壓患者安全、平穩地度過圍術期提供了一個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慶,王珊娟,杭燕南,等.老年高血壓病人麻醉誘導期的心血管功能變化[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3,19(4):216.

    [2]胡艷莉.心理干預對手術應激反應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21):2839-2840.

    [3]於挺,陳武榮,晏麗.心理干預對圍術期患者的影響[J].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2006,3(21):1720-1722.

    [4]劉俊杰,趙俊.現代麻醉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864.

    第5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 高血壓;心理;診療;護理

    由于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高血壓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發病率高,并殘癥多,病死率高。特別是高血壓晚期的靶器官損害及其合并的冠心病、腦卒中、胰島素抵抗及糖尿病是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及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1]。高血壓屬慢性疾病,多數病人需長期終生治療。采用藥物控制血壓,盡管能產生持續、可靠的降壓作用,減輕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但常因藥物的副作用及長期服藥的經濟負擔而影響對高血壓的有效治療。

    研究表明,非藥物治療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壓方法。

    1 一般資料

    我科2009年06月~2010年08月間,共收治高血壓梗死患者70例,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齡65 歲。經過治療和有效的治療護理均好轉出院。

    2 護理體會

    2.1 心理護理 正確的心理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人在長期精神緊張、壓力、焦慮或長期環境噪聲、視覺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壓。焦慮、緊張、膀胱內充滿尿液、室溫過熱或過冷、疼痛、晝夜變化都影響血壓的變化。據研究,暴怒、激動時,人的血壓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行為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療效果。將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應用到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通過影響患者的人格、應對方式、認知模式和情緒,增加患者對藥物及非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本組有一男病例25歲,無高血壓家族史,個人既往史無特殊,煩躁焦慮時血壓可高200/120MMHG,用硝苯地平可緩解,平時血壓正常,后來經過醫學心理科會診,確診為焦慮證,經過一個月的心理治療和抗焦慮藥物治療,病人的血壓保持平穩。

    2.2 診療護理

    2.2.1 急癥高血壓的護理 急癥高血壓包括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及惡性高血壓,病情兇險、變化極快,如不及時有效的控制血壓,常導致腦出血、腦梗塞、心衰、肺水腫甚至心肌梗塞等并發癥。此類患者常需快速降壓,如用硝普鈉降壓治療,但此藥若降壓過快也會引起心血管并發癥,因此,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特別是血壓、意識狀態的變化。例如患者出現頭痛加劇、惡心、嘔吐、躁動不安、抽搐、意識障礙等,應立即報告醫生,給予吸氧、鎮靜等。加強治療時護理:①用藥期間注意藥物濃度、滴注速度、持續血壓監測,根據降壓療效調整硝普鈉或其它降壓藥物的用藥劑量。②觀察尿量、尿液顏色、血壓、意識狀態、心率及心律的改變,做好記錄,盡早發現可能的并發癥,早期對癥治療。③注意硝普鈉代謝物的蓄積中毒,靜滴6h應更換,并避光,必要時監測硫氰酸鹽濃度。本組患者挽救過程中,未發現藥物中毒及其它并發癥發生[2]。 轉貼于

    2.2.2 高血壓合并胰島素抵抗的護理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高血壓病是一種代謝疾病,多合并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 糖、高胰島素血癥及胰島素抵抗,其核心是胰島素抵抗。對于高血壓的診治、護理有指導意義。因此治療上應該檢測血尿酸、血胰島素、血糖、血脂,評價胰島素抵抗程度,選用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制劑,如ACEI,有高血糖者宜用二甲雙胍,以上藥物都有較好的降低胰島素抵抗的作用。護理上密切觀察血糖變化,及時發現無癥狀的低血糖,指導患者血糖控制不宜過低過快。強調飲食指導,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半斤為宜,減輕體重,適量運動。

    2.2.3 降壓藥物合理給藥的護理 正常人血壓24h呈動態變化,清晨即刻升高,6~10點為第一高峰,之后漸下降,至下午17~20點出現第二高峰,午夜降至最低。部分高血壓患者晝夜節律變化呈非杓形改變,因此降壓藥的選用應以長效、能24h穩定降壓為宜,此對于減輕靶器官損害至關重要。短效藥物,藥物半衰期短,降壓幅度變化大,容易引起靶器官損害,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應盡量避免。護理上根據血壓變化特點及藥物降壓的T/P比值(谷-峰比)或患者血壓測定結果指導用藥,說服患者充分合作,定時定量長期服藥,更必須按醫囑定期檢查并調整藥物的藥量。動態血壓的應用,家庭電子血壓計的廣泛應用對于指導服藥及給藥時間十分重要,應指導教會患者及家屬正確測量血壓方法,每日定時測量血壓及調整藥物的藥量。一般以清晨給藥為宜,若清晨血壓很高,下午及傍晚不高,則提倡晚上服長效藥或者在原服長效制劑的基礎上于清晨加服一次短效制劑。部分患者服用小劑量阿斯匹林,有益于二、三級心腦血管病的預防[3]。

    總之,高血壓是危害健康的常見疾病,應及早發現和治療,護理上應加強宣教力度,提高患者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及自護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病殘率及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伏虎,劉國樹.高血壓病的診斷及治療新觀念 [J]. 現代 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 16(9): 1178—1179.

    第6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圍手術期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其患病率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迅速增加。糖尿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非傳染性疾病,成為世界公共的衛生問題。泌尿外科常見病如泌尿系結石、前列腺增生癥、膀胱腫瘤、前列腺癌等。如需有效治療,一般多采用手術治療。由于糖尿病是以血糖升為主要特征,且并發癥較多,又不易治愈的終身性疾病。手術和麻醉的應激反應均可導致糖尿病病情加重,發生嚴重并發癥甚至死亡。所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必須將血糖控制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手術。為了使患者順利的度過圍手術期,理想地控制血糖,預防和防止感染,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很有必要。

    1.心理問題及護理

    患者在患糖尿病后,由于心情不好,肝火太旺,所以變得特別愛發脾氣。在他們心目中,常希望治療后能“立竿見影”,藥到病除。針對這類患者首先要做好耐心的思想工作,做好衛生宣教及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解除患者顧慮或思想負擔,使患者順利的接受手術治療。

    飲食護理,一般來說,對圍手術期的患者,應與營養師配合,制定糖尿病治療飲食,按患者體重(kg)計算患者所需熱量,確定患者所需飲食。如按60kg體重計算,每日其主食600~800g,瘦肉100~120g,雞蛋1只約50~60g,新鮮蔬菜1500g。每日3餐均勻分配。另外還須控制患者零食,少吃水果或禁吃水果。但是,對于年齡較大,對飲食比較挑剔且病情較輕患者,可以督促其及家屬掌握食譜食品換算法。飲食可選一些高蛋白,而氮質血癥患者,應為低蛋白飲食、高維生素、高纖維、低脂、低鹽食物,脂肪在定量范圍內宜食用植物油。應合理搭配膳食,改進烹調方法,做到定時、定量、定餐。高質量的飲食護理對降低患者的血糖極為重要。總之,飲食的護理既要嚴格控制,又要保證患者充足的營養供給,必要時可以靜脈內給予營養補充。這就可以避免患者術后因營養不良而造成傷口愈合不良。同時,對于嗜煙酒患者要勸其戒除。

    2.血糖的監控與護理

    手術前護理

    一方面調控飲食,另一方面按病情的輕、重程度(即血糖值的高低)給予中、長、短效胰島素以降低血糖,臨床常用短效胰島素,其劑量為20~30u/d,分在3次飯前半小時皮下注射。待血糖控制在7~11mmol/L(飯前血糖)才能進行手術。為避免手術日因禁食致能量不足而發生低血糖,手術前最后1次胰島素用量減半。

    手術中護理

    一般以平衡液、血漿代用品作液體輸入(手術時間長者,每4~6h測1次血糖),根據結果給予皮下注射短效胰島素8~12u。

    手術后護理

    按泌尿外科術后常規護理,還需加強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患者因麻醉作用消失對胰島素抑制作用也消失,加上禁食,最易發生低血糖。因此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葡萄糖與胰島素。在輸液的同時監測血糖、尿糖并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要隨時控制滴速,觀察生命體征和神志變化,如有無頭暈、乏力、惡心、嘔吐、出汗等情況。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報告醫生,急查。術后3~5天內連續監測血糖用量,發現血糖升高或降低,隨時調整胰島素與葡萄糖用量,用平衡液、生理鹽水配制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時繼續飯前半小時皮下注射胰島素。

    預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本身為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高尿糖狀態下,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水、電解質紊亂,蛋白質缺乏,營養障礙易導致感染,感染又糖尿病加重。老年患者多并發呼吸道感染,術前應注意預防感冒。一些前列腺增生因排尿困難需留置導尿管,因此更易并發泌尿系感染。需每日尿道口護理2~3次,保持各引流管的通暢,保持床單的整潔,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更換引流裝置時嚴格無菌操作,防逆行感染,定時做尿培養等檢測。

    皮膚的護理

    手術后給予睡氣墊床。積極做好相關疾病知識宣教,鼓勵患者加強個人衛生,切實做好五勤。特別是對水腫患者,注意保護皮膚及做好皮膚的護理,防止外傷,預防褥瘡。定時翻身,根據季節每日用溫水為患者擦洗全身皮膚及會皮膚1~2次,用50%紅花酒精按摩骶尾部及骨突出的部位,撒上滑石粉或痱子粉,隨時更衣,防止感冒。因糖尿病患者發生趾端病變較多,所以鞋襪宜寬松舒適,每日用溫水泡腳后輕輕擦干。

    3.康復期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因糖尿病不能徹底治愈,長期使用藥物費用較高,許多患者對堅持治療有抵觸情緒。所以,護士要對患者和家屬耐心宣教,目前雖不能根治,但治療需要持之以恒。強調只要合理飲食、用藥、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具有重大意義,不但是治療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種治療。對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出院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培訓,掌握正確的注射方法、部位、時間、劑量及無菌技術等。了解所用胰島素的類型、作用時間、強度及高峰期,定期做血、尿糖的檢測,注意低血糖反應。同時動員患者家屬共同關心患者,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糖尿病健康指導包括糖尿病基礎知識、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自我管理、急慢性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生活常識、心理生理指導等8個方面。出院后定期測血糖、尿糖,定期復查,不適隨診。

    第7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心理特點;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2-3783(2014)01-0093-01 原發性高血壓簡稱高血壓,是全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發病原因不明,是以動脈壓升高為主的疾病,發病常與遺傳、精神過度緊張、肥胖、吸煙、飲酒、高鈉飲食有關。患者可出現頭痛、頭暈、失眠、易怒等癥狀,若患者血壓不能得到及時控制,血壓持續增高,可導致心臟、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情緒激動可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進行心理指導,使患者釋放壓力,以保持血壓穩定,減緩疾病的發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7月在我科住院治療患者中,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82例,其中,男65例,女17例,觀察病人對疾病的心理反應,以及對治療的期望值,根據不同病人,進行個體化心理護理。

    1.2方法

    1.2.1高血壓患者的心理特點 慢性病的特點是有不可逆轉的病理變化;癥狀復雜,變化多端,容易產生并發癥;永久性的改變;需要長時間用藥,高血壓屬于慢性病的一種,不僅具備以上的特點,而且高血壓服藥后見效慢、多反復發作的特點。

    高血壓病患病初期,有的患者無不適感覺,而且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缺乏,因此對疾病毫不在乎,淡漠,不配合治療,但多數患者有一定的情緒波動,存在著焦慮、緊張、恐懼抑郁的心理。

    1.2.2心理護理 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應了解患者的年齡、性別、性格、職業、文化程度、、民族,以便于很好與患者做初步的溝通,得到患者的信任。(2)、多與患者交談,有計劃、有步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3)、耐心傾聽,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以滿足不同患者的具體需要。(4)、首先使患者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保持情緒穩定,保持心理平衡,正視疾病,不會過分關注血壓,也不會毫不在意血壓,能積極面對生活。(5)、向病人講解飲食的重要性、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如食鹽攝入量過多可導致血壓升高,禁止食用動物肝臟,多食蔬菜水果,減輕體重,因為肥胖,可使血壓升高,吸煙、飲酒對血壓的影響,使患者最終能聽取護士的建議,戒煙酒、低鹽低脂飲食、控制體重。(6)、多與患者聊聊生活瑣事,將不愉快的事表達出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刺激。(7)、落實好醫療措施,給患者安全感,減輕患者緊張、焦慮,保持病情平穩。(8)、分多次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并能堅持長期服藥,堅持長期合理的有效治療,可以控制好血壓,消除緊張、疲勞,放松心身,穩定血壓。(9)、與患者交談,入院后觀強戰勝高血壓病的信心。建議患者有目的的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如養花、養魚,聽輕松的音樂,釣魚等,從而達到消其心理平衡。(10)、堅持合理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使病人樹立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11)、建立高血壓小組,鼓勵患者介紹藥物使用經驗與心得體會,分享給其他病友,使患者提升自信心。(12)、向患者家屬講解高血壓相關知識,鼓勵家屬參與心理干預。

    2.結論:

    護士通過了解高血壓患者心理特點,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全面有效的心理護理,能使患者樹立自信,正確面對疾病,能堅持終身服藥,合理飲食,合理運動,消除焦慮、恐懼心理,有信心、有能力去面對疾病帶來的不適,從而提高了生活質量。

    3.討論:

    通過對82例不同年齡的高血壓患者心理特點研究分析及心理護理,使我們了解到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可緩解不良情緒的影響,轉變認識,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改善治療效果,降低血壓,。所以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陶敏 周舸 行為轉變模式在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2013.9.28-17

    [2]丁全 陳世才 高血壓患者化學服務的臨床藥師實踐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 2013.11.11-6

    第8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 心理護理;老年高血壓;療效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4(c)-101-01

    老年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收縮壓(SBP)和(或)舒張壓(DBP)升高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它是目前臨床最常見、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長,中國從1959年開始對高血壓進行普查防治工作,當時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5.10%;1979~1980年第二次高血壓抽樣調查,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包括臨界高血壓)已增加到7.73%;1990~1991年第三次次全國高血壓普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患病率在10年間又有顯著增長,估計當時全國至少有6 000萬高血壓患者。另據最新統計資料,目前中國1.3億高血壓患者中,老年患者占25%~35%,且具有發病率、病死率、致殘率高及知曉率、控制率低的特點。尤其高血壓繼發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壽命和生活質量,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男40例,女36例,平均69.5歲,隨機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

    1.2 方法

    護理組接受心理護理,對照組不接受心理護理,兩組資料在年齡、文化程度、身體狀況、高血壓分級、危險分層、有無合并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同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結果見表1。

    3 討論

    采用了心理護理的護理組與未采用心理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護理組顯效明顯,護理組顯效人數達到了32例,占84.21%,而對照組只有20例,占52.63%,說明護理組老年高血壓患者自覺癥狀消失、血壓控制理想、心理狀態良好。同時,護理組總有效率達到了98.2%,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只達到了84.9%,護理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相比,提高了13.3%。研究表明:護理組與對照組相比,癥狀改善明顯,血壓控制達標,精神壓力小,心理平衡。護理組治療效果好于對照組[2]。

    心理護理的方法:積極安慰和鼓勵患者,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并給予支持和理解。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使患者放松情緒,如幫助患者按摩、體育鍛煉、聽音樂等。保持環境的整潔舒適,并始終陪伴在患者身旁。嚴格遵從醫囑,對有疑慮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講解治療的重要性。了解患者疼痛的規律和特點,以便有所準備[3]。

    心身疾病大多為慢性疾病,病情波動性大,患者顧慮多,特別希望得到醫護人員和親屬的理解。因此,心理護理不能僅停留于幫助解除不良心理,更重要是能夠理解患者,給予心理上的支持。首先理解他所患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掉以輕心,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次能夠理解他的痛苦與煩惱、顧慮,用同情心去幫助他、支持他,使其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促進心身健康。

    [參考文獻]

    [1]薛華,陳淑霞,張素巧.心理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24):56.

    [2]Wiseman R.M,Saxby B.K,Burton E.J ,等.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海馬萎縮、全腦容積改變及白質損傷情況[J]. 世界核心醫學期刊文摘, 2005,1(5):45.

    [3]霍震,杜月君,羅怡.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現象分析[J].上海醫學,2008,28(7):80.

    [4]許秀光,楊國俊.長期規律性慢步行走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J].保健醫學雜志 ,2006,8(2):3.

    第9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范文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高血壓心臟病;血壓;焦慮;抑郁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血壓長期處于較高的水平進而累及到心臟,改變了心臟的結構、功能,致使左心室出現肥厚,提高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臟性猝死的危險性[1]。高血壓在臨床上主要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無論哪種類型,只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累積和程度的加重,都將加重左心室的負擔,進而引發左心室增大、肥厚、功能不全等情況。因此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一定要盡早治療,同時配合科學的護理措施,以逆轉肥厚的心肌。為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影響,本研究選取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實驗結果進行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沈陽市大東區遼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壓心臟病患者8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58~83歲,平均年齡(72.5±2.7)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7±1.8)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59~84歲,平均年齡(73.6±2.9)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8±1.7)年。所有患者均排除^發性高血壓患者、精神疾病患者、重要臟器疾病患者。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利用一般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要將疾病知識向患者講解,并詳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等。實驗組患者利用心理護理干預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要根據高血壓心臟病的特點、臨床護理要求、患者的心理特征等,詳細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并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

    護理人員面對患者時,語氣一定要平和,態度一定要熱情,一定要讓患者感覺舒服,切不可流露出厭煩和同情的情感,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有效溝通,詳細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和并發癥等情況,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強化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要將護理工作的具體內容向患者詳細講解,認真聽取患者的傾述,詳細解答患者的提問,通過專業的知識強化患者的信心。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分析患者的心態變化,及時發現患者的負面情緒,針對不同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心理干預對策,并積極評估心理干預的效果,及時調整干預方案。

    護理人員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多理解患者,對患者多包容,在護理過程中更多的給予人文關懷。并指導患者家屬一定要盡量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被關懷,提升患者的存在感,進而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分析患者的家庭和社會情況,積極幫助患者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而是患者可以集中精力配合治療。要培養患者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患者的家庭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并指導患者合理休息。對于負面情緒較為嚴重的患者要多關心,通過多種手段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詢問患者的愛好,根據患者的愛好實施有效的放松手段,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和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通過SAS和SDS量表評估焦慮和抑郁情況,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情況越嚴重,反之則越輕。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21.0 for windows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整理,利用(%)表示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進行檢驗,當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通過護理后舒張壓(82.7±8.6)mmHg、收縮壓(130.2±6.4)mmHg;對照組患者護理后舒張壓(98.7±7.6)mmHg、(144.1±8.5)mmHg,實驗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32.54±14.31)分、SDS評分(36.53±12.68)分;對照組患者SAS評分(53.07±17.26)分、SDS評分(56.32±16.25)分,實驗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高血壓心臟病是臨床上常見疾病之一,主要病因是高血壓、血管擴張、左心室負荷加重等。長期治療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導致血液中的兒茶酚胺濃度提升,進一步促進患者血壓的升高,加重患者的病情[2]。因此,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手段,控制患者的血壓是臨床護理的關鍵。

    心理護理干預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護理手段之一,其通過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降低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影響,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降低焦慮、抑郁情緒的蔓延,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有助于防止血壓持久性升高[3]。心理護理干預可強化患者的疾病認知,改進生活習慣,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有助于血壓的進一步控制。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血壓情況,降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影響,有助于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值得臨床進一步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侯巖芳,姚恒臣,李曉雯,等.心理干預對介入治療心臟病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12(1):10-13.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麻豆|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天天成人综合网| 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网站| www成人在线观看|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怡红院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成人18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