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端午節的文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更多關于端午節的歇后語
1、端午節賣歷書——過時貨
2、端午節后布谷叫——過時啦(比喻遲了。)
3、端午節的粽子——一串兒
4、過端午的龍頭——光耍嘴
5、端午節前的癩蛤蟆——躲得過初五,躲不過初十
6、端午節吃粽子——皆大歡喜
7、端午節劃龍舟——載歌載舞
8、癩蛤蟆躲端午——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9、端午后的莒蒲——過時候不頂用
10、端午節包粽子——有棱有角
11、端午節吃餃子——與眾不同
1、端午節說安康是因為端午節這一天是祭祀的日子,說祝福的話用“端午安康”最恰當。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午節起源說法眾多,其中以紀念屈原、曹娥救父投江這兩種影響最為廣泛。
2、端午到來,很多人會和身邊的朋友道一聲“端午節快樂”,但也有人說,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記者采訪了自治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柳文喜,柳文喜說,端午節這一天是祭祀的日子,因此說祝福的話用“端午安康”最恰當。
(來源:文章屋網 )
2、層疊疊的粽葉層疊疊的香,粘稠稠的米飯粘稠稠的思,紅通通的棗兒紅通通的運,熱乎乎的粽子熱乎乎的情,喜慶慶的端午喜慶慶的過哦。
3、端午到,驚喜到!愿看短信的你,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吃粽子,得甜蜜;看龍舟,好運收;飲雄黃,逐小人;轉短信,好運勢。
4、餓,餓,餓,曲項向粽歌;白米披綠襖,問你吃幾個?先別回答我,棕還沒出鍋。等我吃飽了,再讓你上桌!端午節快樂!
5、端午節日已靠岸,龍舟載來美好祝愿,葦葉糯米連成串,粽子香甜好運不斷,鴨蛋圓圓又滿滿,預示生活幸福無限。祝你生活甜蜜!端午節快樂!
6、端午節朋友的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業像龍舟一樣快進,家庭像香包一樣溫馨,個性像粽葉一樣飄逸,氣勢像雄黃一樣勁霸,快樂像糯米一樣粘上就不掉!
7、端午節到了,我要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溫暖,領子叫關懷,袖子叫體貼,扣子叫思念;讓這件外套緊緊伴著你度過每分每秒,祝端午節快樂!
8、給回憶永不褪去的色彩,給思念自由飛翔的翅膀,給幸福永恒不朽的生命,給生活輕松燦爛的微笑,給你我所有的祝福,祝端午節快樂!
9、端午到來粽香飄,祝福深深思念搖;愿你“粽”是健康平安,“粽”是一帆風順,“粽”是快樂如花,“粽”是幸福相伴!祝你端午節快樂!
1、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2、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3、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來源:文章屋網 )
2、我要包一個大棕子給你,里面包上“幸福、好運、快樂、財富、健康”,讓你吃得意猶未盡,滿嘴流油!祝端午節快樂!
3、喜歡一種語言,是微風吹落的雨,欣賞一幅圖畫,是月夜點綴的星,陶醉一種氣息,是幽蘭彌漫的香,祝福我的朋友,端午節快樂。
4、用: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開心的粽子送給你,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5、清水帶來溫柔,薄霧帶來朦朧,大海帶來寬容,太陽帶來熱情,明月帶來溫馨,我帶來真心的祝福,祝端午節快樂、事事如意,全家幸福。
6、端午棕子香,龍舟比賽忙,踏青要趕早,艾蒿掛門上,去病防蚊蟲,療效不一般,端午風俗不能忘!祝端午節快樂!
7、端午粽子香,端午粽子甜,端午的祝福送心間;端午的粽子黏,端午的粽子滿,端午的問候不會晚。端午節又到,祝你端午快樂,好運連連。
8、祝端午節快樂:獎金多多再翻一倍,事業發達再進一步,人氣直升再火一點,身體安康再棒一點,人見人愛身邊美女再多一群。
9、萬水千山“棕”是情,屈原說聲謝謝您,端午齊齊看龍舟,友情維系無遠近。端午節快樂!
2022端午節小客車高速免費嗎
2022端午高速路不免費,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的文件《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僅針對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四個重要節假日,但不包括元旦、端午節和中秋節。所以端午節,高速不免費,實行正常收費。
為什么端午節高速不免費
1、根據《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免費通行時間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端午節、中秋節、元旦這三個節日雖然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但高速公路并不免費通行。
2、交通部門稱,原因是端午節、中秋節、元旦這三個節日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出行人數沒有其他4個節假日多,中秋節與國慶節較近,元旦與春節鄰近,而端午節因為農忙、學生中高考等因素,客流量比較低。
2022年高速免費通行時間
春節:1月31日0時~2月6日24時,共7天。
清明節:4月3日0時~4月5日24時,共3天。
勞動節:5月1日0時~5月5日24時,共5天。
國慶節:10月1日0時~10月7日24時,共7天。
端午節高速堵車嗎
堵車。
據介紹由于端午假期市民出行集中高速擁堵里程明顯增加。與2019年、2020年全國高速擁堵里程變化相比端午節期間高速公路擁堵總里程增長22.5%南部高速公路擁堵程度高于北部。
請注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管制措施、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數量、實時交通信息盡量駛離高峰遵守交通規則合理避開擁堵慢行道路。
端午節高速堵車嚴重嗎
1、由于防疫工作逐步完善預計端午節期間城市公園、熱門商業區、道路市場、鄉村開放景區周邊交通流量將有一定增加前兩天和后兩天將出現交通高峰。
2、由于“五一”小長假期間部分出行需求已經釋放預計端午節期間道路交通流量將高于往年低于今年“五一”低于去年同期。
3、受景區限流影響預計熱門景區附近道路擁堵程度將有所減輕。
4、由于高速公路人工收費通道的減少部分高速公路因部分車輛不申請等原因出現短時擁堵。
[關鍵詞]山東省 民俗旅游資源 可持續發展 端午節
一、前言
山東省自古以來就是個文化名省,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它也沉淀了自己的各種文化特色。像端午節這類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旅游資源,由于它承載著更豐富的節日文化內涵,我們更要深入研究它的文化內涵,在現今社會,更好的融入現代文化的發展中。
而在現今社會,像山東省這樣以旅游業這種綠色產業為龍頭的文化大省,更應該重視像端午節這樣的民俗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態勢。但是,如今的端午節卻在慢慢衰落,這種民俗節日在現今社會也受到嚴重的威脅。這種民俗旅游資源的衰落,有外在的原因,更有其自身的原因。深入分析這些原因,并研究它們。針對原因提出可行性措施,拯救民俗節日,是山東省保護民俗旅游資源的有效措施。為使山東省端午節這種民俗旅游資源健康的發展下去,深入挖掘它們的文化內涵以及它們本身產生的節日產品,我們必須加強對傳統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
二、端午節概述
1. 端午節的由來
從整個中國來看,對于端午節有著不同的闡述。以端午節文化的發源地――湖南岳陽市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這種文化。從古到今,關于端午節有以下幾種說法:
屈原說:這種說法是最廣泛,也是最被人們所接受的。屈原的那種崇高而博大的愛國主義已經被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屈原本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后遭奸臣,被楚王流放,當他聽說楚被秦所滅,痛不欲生,于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人們沿途泛舟打撈,于是就以五月初五為紀念日,來紀念屈原。
曹娥說:這種說法流行在浙江會稽。因為她的父親在五月初五日迎江神活動中,淹死在江中。曹娥很悲傷,投江而死,后人就以五月初五來幾年孝女曹娥。
介之推說:這種觀點流行在山西一帶。《藝文類聚》中記載“文公令燔山求之,子推抱木而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
伍子胥說:這種觀點流行在吳楚兩地。伍子胥,楚國人,力諫吳王夫差滅越時要斬草除根,夫差不聽,賜其死,并將其尸體拋入錢塘江。民間認為錢塘江漲潮,既是迎接視為“濤神”的伍子胥,每年五月五日迎之。
祭龍說:聞一多先生在其《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認為端午節原是源于吳越民族舉行騰龍的祭日。
惡日說:端午節源于對惡日的忌諱。“五月五日,被古人認為是惡日,故《風俗演義》《論衡》《后漢書禮儀態》等書有‘不舉五日子’的記載。”
有以上對端午節的概括,可以看出,端午節的內涵更加豐富,開發利用價值更高,也更值得研究。
2. 山東省端午節概述
在山東省,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又叫“端節”“端午”“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膠東的黃縣,招遠等地,又稱初一為小端午,初五為大端午。端午節的起源說法不一。最普通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山東農村多不知道屈原是何人,他們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禿尾巴老李。
(1)山東省端午節的佩飾
全省各地在端午節這天都給兒童的手脖,腳脖或手指上纏上五色線,叫長命線,栓命線,五絲。日照則纏七色線。從纏上之日起,到節后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來扔到水里。
臨清給七歲以下的男孩戴“符”(用麥秸做的土項鏈)。俗話:“端午不戴符,死了變成小牛犢。”給七歲以下的女孩戴石榴花(屈原投江時,正是石榴開花時),以紀念詩人屈原。民謠說:“五月端午不戴五,死了變成癩蛤蟆。”臨朐,滕縣等地的婦女,小孩可以戴香布袋。花布縫制的花布袋中裝有多種草藥,戴在身上,玲瓏可愛,香味撲鼻。據說可以驅瘟避邪。諸城一帶的小孩習慣戴荷包。男孩戴的荷包形如鋤頭,意在引導孩子學鋤地;女孩戴的荷包里插又花針,意在引導孩子學針線。還有少數嬌慣的小孩戴無毒兜(兜上繡又蝎子等五種毒蟲),意在以毒攻毒,確保健康。臨清的孩子在端午節這天都要穿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幫上用毛筆畫上蝎子等五種毒蟲。意思是詩人屈原的墨跡亦能殺死五種毒蟲,使兒童免受毒害。德州的男女老少都要戴艾,無一例外。因為“端午節不戴艾,死了變成豬八戒。”端午節一般不舉行祭祀活動,只有臨朐例外的舉行祭祀蠶姑儀式。在蠶姑像前,供上雞蛋水餃,然后焚香燒紙,乞求蠶繭豐收。
(2) 端午節的飲食
端午節這天,全省幾乎都吃粽子和雞蛋,費縣喜歡喝雄黃酒。據說,雄黃酒有殺菌的功能。兒童不能喝酒,便在而多喝鼻孔里抹上一點。招遠,諸城一代的婦女兒童,習慣用雄黃酒涂抹耳鼻,意在驅邪防病。
(3)端午節的其他習俗
端午節之日,山東所有地區普遍在門口插艾。城民謠說:“端午不插艾,死了變個老鱉蓋。”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膠東部分地區還加插桃枝;德州還加掛紙葫蘆。據說,桃枝和紙葫蘆可以避邪。諸城一帶,除了插艾外,還用一束艾抽打屋內旮旯,邊打邊說:今日端午節,蝎子你聽著,只許墻上爬,不許吧人蟄。
端午節的早晨,文登,乳山一帶習慣用多種鮮花浸泡的水洗臉。即墨則用露水洗臉。少年兒童早早起床,帶著毛巾到青苗地里采露水。同時,采摘青蒜和小白菜。據說,吃了端午的菜,可以去百病。如果能在端午節的早上抓到蛤蟆等小動物,那就更高興了。據說此時的小動物都是仙丹妙藥,包括百病。長島的漁村這天早晨拉過露水之后,又到海灘的礁石下去摸鮑魚,謂之“摸房檐”,據說這天鮑魚爬上來的特別多。
總之,山東省各地慶祝端午節的活動也不盡相同。正是因為活動的多樣性,因此開發這種民俗旅游資源才有章可循。
3. 端午節的飲食文化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幾乎都在吃粽子,因此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的飲食文化。把粽子包成尖角形,讓水族見了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
飲雄黃酒,酒可以祛病,防蟲。但是現代醫學認為,雄黃酒對人體是沒有益處的,所以現在就沒有飲雄黃酒這種文化了。
三、山東省端午節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
1. 山東省端午節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隨著省內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對于民俗旅游活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多的是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俗旅游活動的豐富多彩,使得旅游者對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互異為誘因,文化的差異可以滿足旅游者求異性,知識性,刺激性的需求。旅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應該豐富多彩,以此來滿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1)節以食為天
端午節本是綿延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但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好像與“吃”結下了不解之緣:除夕吃水餃,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也許是我國經歷了漫長的農業社會,人們似乎對饑餓充滿了恐懼。因此中國的很多傳統節日都形成了一個鮮明的風俗――吃。
龍船競渡,粽子飄香是端午節的文化標志。然而,端午也一度被商家裹上“粽子節”的偽劣包裝。節日氣氛也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中逐漸談化。過端午節就好像在過“吃節”。山東省各地在這個節日期間,除了吃粽子,掛艾之外,好像就沒有了其他娛樂活動,而端午節也被著直接換成“粽子節”。
好在端午節在山東省已經成為法定節日。人們可以出游,共同娛樂。端午節本是全國性的節日,但除了在南方一些地方有政府組織賽龍舟等活動外,在山東省也就是市民自己過節。最普通的慶祝方式就是吃粽子。流傳到今天,其做法與古代并無兩樣,只是內餡變化較大而已。
近幾年,山東省的經濟快速發展,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劇烈的社會轉型,讓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卻讓傳統文化陷入了逐漸失落和互換回歸的雙重齒輪中。在這種形勢下,人們早已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作為節日符號的食物,已經隨時隨地都可以大飽口福,這使得傳統節日的魅力大大降低。然而商家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傳統節日本來就不多的促銷活動中,依然主打飲食牌。
端午節等全國性民俗節日遺產在山東省個大都市已經遭到了較大的損害。年輕一代對端午節更是不熟悉,就知道在這一天吃粽子。
(2)端午節在省內年輕人心中逐漸淡化
傳統節日內容陳舊,形式單一,缺乏個性化與更多的是人情味。對現代的年輕人逐漸失去了吸引力,在他們心中逐漸淡化。對于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說,年輕人知道在這一天要吃粽子,在他們的記憶更多是“吃”,端午節也被他們直接喚成“粽子節”。在節日期間,年輕人喜歡逛街,旅游,上網,睡覺等。很多年輕人并不能意識到傳統節日的意義,只是玩玩,吃吃,對于傳統節日的保護上,很多人認為不大需要,讓其順其自然。
2. 山東省端午節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存在問題的原因
端午節民俗旅游資源存在的這些問題,是其文化衰落的一種表現。而文化的衰落是文化變異的一種情況。這種變異有兩種情形:按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發生的變異;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發生的變異。
(1)物質文化中飲食的烙印太深
端午節起源于農耕社會,那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以食為天”。那時雖然在粽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它的主料還是糧食,逐漸由“時令化”走向“日常化”。在當代,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在日常就能吃到粽子。于是端午節就被濃縮成了“粽子節”。這也就是很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原因了。
(2) 行為娛樂方式較為單一
在山東省各地的端午節中好像還沒有什么方式來供娛樂。南方可以賽龍船,在我們北方沒有什么方式來娛樂,頂多掛艾,掛荷包,栓五色線,方式單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旅游者的娛樂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娛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省內端午節的娛樂方式很難適合當代旅游者的口味。
(3)在精神方面展現的層次較淺
在我們省內,也只是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至于別的精神就不曾知道。其實從龍船競渡就可以看出古人對水的對抗;掛艾,飲雄黃酒是對自然災害的一種抗爭。端午節所流承下來的應該是愛國主義,民族自尊心和文化傳承力,這樣的精神文化層次才是端午節不可分離的核心因素。
物質是基礎,行為是風貌,精神是核心。三者相互聯系,共同構成端午節文化的整體,才能使它繼續發展。
(4)西方文化的沖擊
隨著全球文化的發展,多元文化的碰撞也日益增加。一些西方國家憑著其強大的綜合國力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把本國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傳入到我國,在山東省,韓劇熱播,我們崇拜他們的傳統文化;美國飲食文化的傳播,使我們對圣誕節,情人節等節日的熱愛度大大大于本國的傳統節日。
西方一些節日注重個人價值,以個體為但原來慶祝,而山東省的端午節則以群體為單元來慶祝。注重群體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個體的價值。因此,以個性價值為主的西方節日備受省內人們的歡迎。而以群體為主的中國傳統節日則受冷落。
(5)政府對端午節的重視程度不夠大
政府是重視“雅文化”而輕視“俗文化”。在端午節這塊上,慶祝時間太短。旅游者在活動安排上,出行上都受到限制,就是在省內旅游也不現實,就更不用說遠行了。
還有對端午節的宣傳力度不夠。僅是吃粽子,掛艾,掛荷包等,其余文化內涵人們就很少知道了。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則會削弱旅游者的出游動機。
四、山東省端午節民俗旅游資源可持續開發的措施
由于山東省各地在慶祝端午節上有著不同的習俗,所以以下就其中的共同點進行著重研究,重點是研究山東省端午節的開發對策,在可持續發展中保護這種民俗旅游資源。
1.山東省端午節不同文化層次的開發研究
山東省端午節有三個不同的文化層次:精神文化層次,行為文化層次,物質文化層次。在山東省,可以通過對這三方面的研究,來開發這一旅游資源。
首先,物質文化層面:這主要表現在粽子上。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會勞動的樂趣,而且可以選用不同的餡子,包成不同的形狀。
其次,精神文化層面:主要是以屈原為主。這樣可以進行一下歷史教育,分析一下古詩。在中國的古詩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展現著古代人們的民俗生活。因此在教材中可以適當的編入一些反映古人節日生活的詩篇,讓我們更多的了解這些節日內涵。
最后,行為文化層面:主要是吃粽子。也可以在活動形式上深入挖掘與升華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可以把端午節設成復古的場面,讓人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了解端午節的內涵。
2.山東省端午節民俗產品的開發措施
端午節時,山東省各地市都有制作香包的習俗,它不僅可以防病除蟲,還具有審美情趣。在現今社會,它的功能就更顯示在后者了。
它用不同的布料,縫制出不同的形狀,比如心形,元寶形,船形等。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縫制出更多的形狀,以此增加節日的娛樂氣氛。它們可以帶在身上,可以掛在車里,包上等,還可以掛在墻上當飾物。另外,可以再繩索上掛上其他小飾品,增加美觀。這樣,因為它的制作形狀多樣,顏色豐富,符合當今旅游者的審美心理。既可以自己收藏,又可以贈送給親友,所以很受廣大市民的歡迎。
香包里面可以放上不同的植物,例如干的艾葉,月季,玫瑰等代表不同意義的植物。讓大家自己采集植物標本,自己制作喜歡的香包。這樣可以讓大家熱愛自然,又能達到識別植物的心理需求。還可以在制作好的香包里放上輕巧的飾物,以增加節日的娛樂性。
另外,外面用不同的布料縫制,體現多樣化。而今最流行的就是十字繡了,它能根據需要在外表上設計任何圖案,也可根據贈送對象的差別來設計。比如在兒童這方面,就可以設計上一些卡通圖案;青年就設計一些祝福語一類的圖案。這樣,既有節日的氣氛,又可以增進感情,還能理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
還有端午索,它用五色線作為驅妖辟邪的節物,在省內各地,一般是系在手腕、腳腕上。現代社會的發展,現在有絲索飾品等多樣的材料,可以在節日期間組織一些文化部門,絲索飾品、工藝品生產企業等舉辦端午索文化的交流會,將山東省絲索飾品、工藝品納入到一個合適的節日文化載體中,豐富節日文化與節俗活動。
總體上看,這些飾物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讓現代青年在娛樂的同時還可以增進對民俗旅游資源的了解。
另外,可以根據南方的一些習俗來開發山東省內端午節民俗旅游資源。南方最普遍的是賽龍舟。在省內,一些沿海城市,比如青島和日照還有威海等城市,可以進行小規模的龍舟漂流,龍舟接力賽,龍舟碰碰船等,把古代競俗改為競趣。
3. 實現山東省端午節民俗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首先,豐富節慶文化的內涵,加快彼此間的相互交融,以完善和充實傳統節日文化。
在省內,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們與世界接軌,我們不僅要學習外國經濟發展的經驗,更要學習他們節慶文化的豐富內涵,使我們的傳統節日不衰落。
其次,融入凸顯個體價值的活動。旅游者在追求自身價值時個體精神才能得到滿足,這就需要以端午節文化為依托,設計以個體價值體現為目標的參與型的旅游項目。比如再現端午節起源文化,讓旅游者親自參與,扮演不同的角色,生動直接的了解歷史,也能更深入的理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
然后,加強政府對端午節的重視。政府在端午節的旅游價值實現中應該起到主導作用。政府應該組織專家學者挖掘并弘揚端午節文化的豐富內涵。
總之,在省內個城市舉辦端午節的活動不盡其樣,主要是突出地方特色,加強政府重視,深刻挖掘端午節的內涵,使這一節日更好的傳承下去。
五、結語
山東省民俗旅游資源在開發與保護的過程中,必定與現代文化有所碰撞。只有在現代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汲取像端午節這種傳統旅游資源的精華,傳承他們的民俗文化意蘊,并重在開發與之相關的旅游產品,促進古文化與現文化的有機結合,使端午節這種傳統文化旅游資源在現代文化中綻放他原有的和再生的文化光彩。以促進山東省民俗旅游業更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山 曼 李萬鵬 姜文華 葉 濤 王殿基:山東民俗 山東友誼社出版, 1990年
[2] 金蘋蘋 吳 珊:端午節民俗文化特色初探, 紹興紋理學院學報 ,2002年12月第22卷第6期
[3] 烏爾沁:中華民俗 中國致公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4] 楊 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5] 曹俏萍 周叮波:端午節習俗邊緣化和我國傳統節慶文化的現代化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 2006年7月第77卷專刊
[6] 朱寧虹:中華民俗風情博覽――節日娛樂中國物資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
[7] 楊麗娟:端午節文化及其旅游價值探析宜賓學院學報, 2005年8月第4期
2022端午節加班有三倍工資嗎
端午節加班工資
端午節當天有。2022端午節放假時間為6月3日-6月5日,無調休,共3天。其中,6月4日至5日加班兩倍工資,6月3日加班三倍工資。
端午節加班費怎么算?
6月3日加班費:
日工資(即月工資÷21.75)×300%×天數;
小時工資(即日工資÷8)×300%×小時數。
6月4日至5日加班費:
日工資(即月工資÷21.75)×200%×天數;
小時工資(即日工資÷8)×200%×小時數。
端午節加班費
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支付加班費的具體標準是:
在標準工作日內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追討加班費應該注意什么?
勞動者離職后在一年之內提出,并且有加班證據的,勞動者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加班費的。
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端午節加班
端午節加班不給三倍工資怎么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發差額;勞動者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額外補償
(1)未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或者國家規定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3)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的;
2、找張報紙把雞樣用水粘貼到一個方形的板子上。
3、然后用棉花搓成線狀放在用容器裝的油里點燃。
4、這時會有煙冒出,把粘貼好的雞樣放在煙上,一個雞樣好了,然后把雞樣縫在紅紙上,一次可以多弄幾張,一剪就可以了,然后粘貼到黃紙上就可以了。
1、端午是祛病防疫的日子,民間有掛菖蒲,艾葉,吃五黃五紅等習俗,希望驅除邪祟,一整年順順利利,無病無災。
2、朔州的端午節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上用紅、黃紙剪成的公雞,公雞在民間有驅邪的說法,雄赳赳,氣昂昂,用以避邪祈福。